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财经大学一草一木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是全国财经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在财经界的名气非常大,常年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是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一流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很多考生向往的地方。而上财在财经类院校中名类前茅,考研竞争激烈。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主要是走研究路线。所以这个学院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学硕。主要是020100理论经济学和020200的应用经济学这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18考研有3个专业招生,但是招生人数都比较少。基本上每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1-2个人。除了西方经济学的B方向招了15人。虽然这些专业的报录比不是很高,但是总体的收分还是很高的。经济学专业一般受到考研大小年的影响比较小,因为这个专业太热门了,很多牛人考这个专业。这些专业每年的收分均分都是处在一个增长的趋势。17一般就360多,18就到了380多,19考研甚至超过了390分。对于考数学一和英语一的专业来说,均分390分,难度非常大。而且上海地区的阅卷也比较严格。总之,难度很大,推荐本科985,211的报考。应用经济学有四个专业招生,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A的招生人数比较少。最近几年的报名人数增加的很多,18比17增加了接近一倍,而且分数也特别高,19考研的分数都得到400分左右。而且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太少稳定性太差。并不是很推荐报考。具体的18考研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20考研推荐参考这个数据。还有两个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分别是数量经济学和金融专硕,数量经济学18考研报录比15:1左右,最低分380分,均分391。19考研的话估计基本都得400+了,毕竟今年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经济学院的金融专硕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18统招了34人,这个专业虽然考的是数学1,但是英语是英语2,而且这几年的报录比也不是很高,报录比大家可以根据表格里的数据算出来。而且上海财经的金融方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是上财第二大院,金融学硕和专硕都是蛮好的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而且现在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少,就业前景很好,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其实我和同学们做推荐都说,如果你属于安分的,就选会计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就选金融学院,需要拼。金融学院学硕的招生专业有4个,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金融专硕,其中有一个保险学,18考研全部推免的。我就没有放上来。四个专业统考录取加起来才6个人,统招报录比都在20:1左右。和前几年对比报名人数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18考研的复试线只有350分,比17考研的复试线低了30分。从收分看的就是一般的211难度,没有体现出211财经院校的难度。详细的考研内容还是推荐大家问问这个专业的学姐学长,比如专业课的难度啊,有没有压分啊等等。金融专硕是当前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上财的这个专业方向还是蛮多的。其中有个D方向是伯克利全球财富管理,但这个方向是是非全日制的,所以没有放上来。还有一个F方向是国际组织培养近几年都是全部保录,也没有放上来。A组的两个方向是这些方向里最热门的。每年的报录比都是非常高的,18考研的统招报录比超过20:1,19年预计得超过30:1。当然19越高对于20考研的宝宝们越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个专业今年竞争越激烈,分数越高,20考研的报名人数就会越少。当然这个少也是相对的,就是少也是非常难得,上财这种热门的专业基数都得在20:1左右。未来20的同学想考这两个专业的话推荐都要以400分目标。其他的几个金融专硕方向的考研竞争没有A大,但是也是很难考的,统招的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0:1以上。收分也蛮高的,尤其是19考研,成绩刚刚出来,400分以上的一大堆。所以难度还是很大的,20考研的同学也不要被19的分数吓到,可以参考18考研的分数,这样准确点。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上财的一个大院,有很多硕士专业,主要就是经类和管理类的专业。我们先来看看经济类专业:经济类的专业主要是应用经济学,其中财政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统考录取6人,统招报录比10:1以上,平均收分383,难度还是很大的。17和19考研的收分都是400分以上的。还有两个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是国民经济学和税收学,这两个专业的考研竞争情况还是比较激烈的,平均录取分数都是380+。其他的学硕也难度也不小,主要是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太少了,推荐有实力的同学报考。18考研的房地产经济和投资经济不是很激烈20考研的同学可以关注下。经管院的第二张表格的数据大部分都是管理类的专业,除了最开始的两个经济类专硕。这两个专硕还是比较推荐那些实力强的同学考的,因为招生人数比较多,不容易出现意外,而且报录比也比较稳定。只要努力把分数考高了就行。管理类上财的这些专业这些专业招生人数都是比较少的。一般统招都是3-4个人。管理类专业一般也是要考数学3的,具体的专业考试内容大家去看看招生专业目录。反正20目标最少也得370分吧。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经管学院有点类似,都是既招经济类的专业又招管理类的专业。其中,产业经济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考研难还是比较大的。每年的统招人数还比较稳定,但也不多,一般统招就是8个人左右。报录比肯定是要超过10:1的,18考研平均收分383分。国际贸易学这个经济学的专业的考研难度比较小,但是这个专业还是要看推免人数因为招生人数实在太少了。国商招生人数倒是蛮多的,但是这种招生人数多的专业竞争往往比较激烈,因为比较稳嘛。就和炒股票一样,稳定增长的肯定大部分人选,激烈。风险大的选择的人就少。运气好几个人报名,大赚,运气不好几十个人报名。不过一般招的人数少的专业,报名人数也不会太多。管理类的专业有四个,但是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尤其是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招的人特别少,分数一般都要360多分,这个就是看运气的专业,风险比较大。从分数上看的话也没有特别高,属于一个正常的211学校的分数。管理类专业都很热门,但是18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太高了,等19考研出来再看看吧,继续高20考研就报。总结:上海财经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地区金融产业发展成熟,每年都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上财是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上海市等三方共同管理,资源优势明显。在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综合排名中,上财更是常年雄踞榜首。但是分析历年上财的报录比,不难发现部分专业的竞争压力是不可小觑。每年全国有一万两千人报名,但是最后,只有二千多人可以录取。而且还要去掉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这些在职录取的1000人,实际只有1000人多一点,尤其是报考财经类的专业,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财,一定要及早准备。

充满天地

别信考研保过班!请注意这些考研骗局,不仅骗钱,还可能被判刑!

花钱就能读研?不用考试就能考高分?这些考研骗局你信了多少?如今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普通研究生的增多,也使得名校研究生炙手可热。不少人为了考进名校不惜二战、三战,但也有一些同学基础不好,但功利心很强,宁愿花费大代价也想读研成功。这就出现了不少所谓的天价考研保过班,只要你给钱,不用考试就能考高分,这到底是真的么?考研保过班别信!请注意这些考研骗局,不仅骗钱,还可能被判刑!不少人在考研的时候肯定听说过各种的考研培训班或者保过班,所谓的保过班就是只要报了班就能一定被录取,花钱就能读研,费用基本上都不低,大概在几千到几万不等。更有甚者,一些机构吹嘘花了钱不用考试就能考高分,不过花费的更多,甚至高达几十万。考研确实有捷径可走,像本科保研就是很好的方式,除此之外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分数低一些也能轻松被录取。至于花钱就能读研,不考试就能考高分,这显然是一个骗局。之所以每年还有人相信,主要是一些同学为了考研成功,不惜铤而走险。小水提醒各位即将考研的同学,以下考研骗局别信,不仅骗取你的钱财,还可能会被判刑!01、有计划地训练,采用仪器设备帮助考生作弊或出售考研答案前段时间央视起底了以考研作弊为赚钱手段的利益链,该团伙两年获利400万元,有三四百个考试通过作弊的手段成功读研。但是无论是组织作弊的团伙还是参加考研作弊的学生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该判刑的判刑,该禁考的禁考。对于那些通过作弊手段获得读研资格的同学,只要被查出来,肯定会被剥夺读研的资格!所以所谓的考研保过,就是利用作弊手段帮考生作弊,或者出售考研答案给考生,然后考生拿到答案之后在考场作答,考出一个高分来。这样的收费都非常高,要不然类似的作弊机构也不可能两年不到就赚了400万!02、枪手替考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在刚过去的2020年考研初试就有枪手替考,但是很容易被抓了,面临他的就是法律的制裁。要知道考研现场审查资格很严格,需要对照考生的照片、准考证、身份证等信息,区别于往年的是,近两年新增了录入指纹功能,考研报名的时候的指纹对不上也很容易被发现。找枪手替考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看起来可行,但是如今反作弊手段如此严格的今天,谁伸手谁就会被抓!03、考研保过班,广撒网,诈骗钱财和其他的培训班类似,考研保过班也存在,收取的费用都很高,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之前有个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就是报考了这个所谓的考研保过班,该机构承诺的花十万块钱考上了就再付款十万,考不上就退七万。注意,并不是全额退款!后来这位考生考研初试总分没有达到上海财经大学的复试线,只能调剂读研,但是她嫌弃调剂的学校太差,没有去读,转而二战。但是在退款的时候机构不认账,还要她再拿十万,因为机构说她调剂读研也算考研成功,并不是只有考上上海财经大学才算数。这种偷换概念的手段让很多迷信考研保过班的考生吃了大亏。即使考生去告,机构也会另有一番说辞,至于考不上留三万不给退,说是考生的培训费用,但是这三万就是他们骗到手的钱了。试想,每年招收100个学生,即使都考不上,缴十万退七万,他们都有300万的利润可赚。要是其中有一两个考生考上了呢?这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啊!04、出售内部资料或考研真题也有一些个人或机构出售内部资料或者考研真题,这种一般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钱收到之后发给你的很可能就是一些无用的资料而已。不过,其中不乏真的有所谓的内部资料,但是考生付出的代价要大,费用高昂。前些年考研数学泄题事件就是一个佐证,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泄露试题的人还是购买者都会受到严惩,考生不可以身试法!若是人人都想通过花钱读研,那么研究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别再相信什么花钱就能读研的白日梦了,还不如好好的规划,好好择校,踏实努力来得实在!若是只想走捷径读研,一旦被抓万劫不复。即使成功了,能不能毕业也难说,更何况如今的研究生严进严出,可不是说着玩的,不少学校清退研究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本科成绩不好,基础又差,在决定考研之后,你会选择报班吗?有人说考研英语差的人一定要找老师学英语,不然单科线不容易过。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这个观点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富哉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是中国第一所研究商学的最高学府,全国财经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是非常有名气的,常年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一流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很多考生向往的地方。而上财在财经类院校中名类前茅,考研竞争激烈。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主要是走研究路线。所以这个学院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学硕。主要是20100系列的理论经济学和20200系列的应用经济学。从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到前7个专业是统一划分数线的,都是357分。这几个专业报录比在上财也不算高5:1。录取人数看只有五个专业有统招生,而且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考研稳定性很差。像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都是全部保录的。从收分看数量经济学分数较高,平均分要403分,其他专业最低也要365分,而且上财的学硕是要考数一的,专业课考试难度也很大,跨考的的要慎报。特别是一些文科类专业的同学。西方经济学的数理金融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大数据这两个专业的报录比都是超过10+的。统招人数前者有16人,多于后者的10人,而且前者的复试线和平均分也都高于后者,详细数据大家参考表格。金融专硕统招21人,报录比3:1,复试线355,平均分379分。会计学院会计学院虽然招生专业不多,但是上财的王牌学院。其中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院前身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迄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1997年10月会计系更名为会计学院,在国内会计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会计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第三。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报录比极高,每年几百人报名,结果只录取了20人左右,其中还包含了一半的推免人数,报考难度较高。去年也是这样,会计学和财管这两个专业报录比都是28:1。收分也很高,会计学均分达到404分,财管专业均分也接近400分,难度很大。而且会计学和财管专业综合实力较强,由于每年考研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即使在初试中过线,复试择优录取的情况下要被录取也是困难重重。这需要同学们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眼界,同学们择校时要根据自身实力来选,名校再好不适合自己也是做无用功。会计专硕有分两个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是全日制的,考研竞争很激烈,去年招生人数倒是不少了,达到了57人,但是报考的同学比较疯狂,将近1000人。所以报录比也达到17:1,平均分是247分。会计与财务精英是非全日制,考研的难度要小很多,报录比3:1,复试线195,均分218分,还是比较容易考的。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有很多都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这里有一个问题也解释下,最近有很多同学问:为什么复旦,华东师大这些学校的会计专硕还没有南京一些211的分数高?这个原因一方面是报考人数造成的,因为并不是好的学校报录比就一定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就选择次一些学校,造成了竞争激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7年开始取消全国统一阅卷,改为分省阅卷。而上海和北京地区的压分都比较狠,造成了很多同学分数略低,但并不是说他们的能力比其他地区改的松点的学生能力差。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是上财第二大院,金融学硕和专硕都是蛮好的专业。现在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少,就业前景很好,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其实我和同学们做推荐都说,如果你属于安分的,就选会计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就选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学硕的招生专业有四个,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金融专硕,金融专硕有7个研究方向。我们先来看看学硕的考研情况。学硕虽然有四个专业招生,但是四个专业统考录取加起来才7个人,其中金融学招4个,均分390分,其他三个专业都是招一个人。金融学、信管和金融数字和工程报录比都是18:1,收分大家自己看表格,竞争还是相当恐怖的。保险学报录比是7:1,但是这些招一个同学的,稳定性太差了,即使你考400分,但是有一个考405,你就危险了,所以不是很推荐报考。金融专硕的金融分析师和信用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复试线都是一样,都是394分。招生人数一个是30人,一个是六人。从报录比上看,两个研究方向放在一起统计的,报录比是29:1,虽然中间有一点点差别,但是差别很小,考研竞争十分恐怖。均分都在400分左右,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我国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下面几类人士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是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而金融专硕的多样的研究方向正是针对社会上各种匮乏的人才进行培养。这张表格上的金融专硕有五类,除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以外,其他专业的招生的人数都在10个人以上,其中上财和伯克利全球财富管理是非全日制,这个专业的竞争比较小,报录比1:1。其他的专业都是全日制的,其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全部保录的,大家在10月份报名前一定要看看这个专业夏天的推免情况,不然如果推免人数太高,会给大家的备考造成很大的困扰。总体上看除了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资的报录比和平均收分较高以外,其他专业的难度适中,推荐报考。具体专业数据大家参考表格。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经管学院专业还是挺多的,主要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我们先来看看经济类专业:经济类的专业主要是应用经济学,其中财政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统考录取8人,报录比11:1,平均收分401,难度还是很大的。还有两个报录比在15:1以上的是国民经济学和税收学,这两个专业的考研竞争情况还是比较激烈的,平均录取分数都是384分。其他的学硕报录比也在7、8左右,难度也不小,推荐有实力的同学报考。税务的专硕和资产评估的专硕统招人数都是30多人,报录比看上去好像不是很高,但是仅靠报录比判断的方法是不靠谱,是因为你并不知道那些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如何。考上财的10个竞争者和考南财的10个竞争者,竞争力是不同的。从分数上也可以看出来,均分都在385分左右,和那些报录比10+以上专业也没差别。第二张表格的数据都是管理类的专业。管理类专业其实考研的热门程度还在经济类专业之上。因为很多学校不考数学,当然上财除外,上财是经济类专业太强而且大部分专业要考数3。这些管理类专业虽然平均收分至少都在370分以上,但是大家也知道,17考研数学简单,而且数三更简单。所以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来说也不是很难。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家工商管理学院和经管学院有点类似,都是既招经济类的专业又招管理类的专业。其中,产业经济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考研难还是比较大的。统招7人,报录比13:1,平均收分388分。还有一个比较扎眼的数据是国际贸易学,报录比高达27:1。这个专业就可以当做那些只招1个人专业的例子,其实还有同学考的分数比353高,但是最终还是被淘汰了,为什么?因为复试分数没人家高,憋不憋屈?辛辛苦苦一年,汗水和泪水不知几何,要是招两个人就可以上了,但是没有如果。所以这些招一个人的专业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搞不好碰到一个关系户,就呵呵了。管理类的专业有四个,但是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分数上看的话也没有特别高,属于一个正常的211学校的分数。报录比11:1,管理类专业都很热门,上海地区的211高校这个报录比性价比还是可以接受的。人文学院这张表格的数据放上来是给大家了解下的,因为这些专业选择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毕竟是不考数学的专业。大家可自行参考,因为最近咨询的同学太多了,为了节约时间就放一些数据上来大家自己参考,哈哈!其中一些专业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难度也不是很大。总结:上海财经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地区金融产业发展成熟,每年都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上财是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上海市等三方共同管理,资源优势明显。在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综合排名中,上财更是常年雄踞榜首。但是分析历年上财的报录比,不难发现部分专业的竞争压力是不可小觑。仅仅上海财大校内的考场,就有三千个人在考试,加上外地的考场,总共有七八千人在考试,但是最后,只有一千多人可以录取。尤其是报考财经类的专业,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财,一定要及早准备。

时则不至

22考研:上海财经大学到底有多难考?了解清楚再报考

21考研倒计时一周,那现在很多同学也已经开始准备22年考研了,因为考研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普通本科的同学,很多同学也是准备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名校。今天丸子继续跟同学们分析名校,今天来聊“三热”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每年报考的人数超级多,非常热门,很多同学应该是知道上海财经大学的难度的,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只会觉得它是一个简单的211院校来报考,所以今天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上海财经大学考研到底有多难。一、上海财经大学不是一所普通的211院校,它集齐了考研中的三热(热门地区、热门专业和热门学校)所以上海财经的报考热度是非常高的。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同学们可以去看一下它的高考历年录取分数,你会发现它的录取分数线比很多985的录取分数线都要高很多,上海财经每年的报考人数也是超过了另外两所顶级的财经类院校(中央财经和对外经贸),这三所学校中对外经贸的性价比最高;中央财经大部分都是推免生,统招名额很少;上海财经虽然学硕推免生很多,但是专硕的人数非常多,所以吸引了很多考生报考上海财经大学。二、同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哪所学校更简单?这两所学校本身差距都是不大的,因为一般都是学霸报考这种顶级的院校。虽然每年报考上海财经的同学非常多,但其中也有很多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也会盲目的报考,真正形成竞争力的没有那么多,你考上海财经遇见学渣的几率是比复旦和上交的几率大很多的。当然也有很多名校考上海财经的,比如浙大考上财、川大考上财还有央财考上财的,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想考这种顶级的院校,一定要有特别好的实力,不然不要轻易报考。三、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上海财经只接收推免生。四、同等学力考生。上海财经的报考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你是同等学力你需要考过英语四级,要求相关专业课程超过八门以上,要公开发表学士学位的论文,这些条件一般专科生都很难达到的,所以如果你不是超级优秀的没有满足这些条件的话,你就不要报考上海财经。五、学费。上海财经大学大多数专业的学费都是非常高的,基本读两到三年要十几万以上,特别是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等等相关的专硕。但是如果你真的考上了上海财经,家人应该是非常支持的。六、上海财经大学不公布参考书目。如果你想知道参考书目和内部资料,就需要询问相关的学姐学长,也可以咨询丸子学姐或者咨询锦泽的老师,很多渠道都能找到信息。七、推免生。上海财经大学很多学硕专业都是接受推免生的,但是推免要求非常高。比如金融专业的推免报考人数假设有1000多人,但是实际上只要30多人。八、上海财经很多经济学专业都是考数学一的。上海财经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全国95%以上的学校都是考数学三,但是上财就是比较特别考数学一。九、一定要仔细读上海财经大学招生简章的招生目录。很多专业的很多方向都是只接收推免生的,比如经济学院、金融专硕的B组、国际组织与人才培养方向都是只接收推免生的。所以报考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十、上海财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里面的专业可以选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是考毛中特、马克思主义原理,但是上海财经比较特别,它可以选考经济学。十一、公共管理专业下面的一些专业也是需要考数学的。比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及管理等专业99%的学校都是不考数学的,但是上海财经是要考数学的,并且是考数学三,专业课也不是靠管理学相关的,而是考经济学。上财的很多专业的专业课都是跨考801经济学,对数学和经济学的要求都非常高,题目也是比较难的。十二、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个专业招生也是非常多的,人数大概在一百人左右。但是研究方向都是跟经济学相关的方向,复试线也是比较高的,大概在350分以上。丸子个人不是很推荐同学们报考这个专业,因为复试线特别高,性价比不算特别高。隔壁的的华东政法复试线跟它差不多,所以如果你是读法学的话其实华东政法的专业更强,你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很多知名985院校分数也是在350左右,所以考上海财经的法律硕士还不如考华东政或者更知名的985院校。十三、上海财经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这个专业是考408的,而且招生人数是个位数,考试题目比较难,专业度不是特别高,所以个人不建议报考,性价比比较低。十四、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硕。专业课不是考管理学,也不是考会计学综合,是考经济学的。十五、上海财经大学的所有专业除了专硕,学硕招生都是个位数。录取的几率其实是很小的。所以还是丸子一直提到的,报考哪个学校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总之报考上海财经大学难度非常大,报考条件异于普通学校,学费也很高。但是一旦你考上上海财经大学,你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会在学校遇见更多优秀的人,视野也会更加的宽广。而且你在顶尖的金融机构也会遇见很多校友。优秀的人才会遇见优秀的人。如果你们准备报考上财,就要异于常人的努力和精力,希望大家加油努力!成功上岸!

小明

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经验贴

上财就是那道让我放弃保研血拼六个月的白月光~写在开始:当你遇到挫折和不顺,你会把它当成一种命运的召唤和指引吗?在2018年5月之前我没太考虑过考研的事情,因为绩点可以保个至少和本科学校(某财经大学)差不多的研究生混混日子。大二申KPMG和EY,两个OT都没过,后来就没申了,既害怕直面自己的无能也是因为懒,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真拼了命挤四大,也不会有后面的考上财了吧。去年3月准备了一个月第二次考NECCS,没过;5月准备了两个月考BEChigh,又没过。接连的不顺,再加上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收到浙大央财厦大的夏令营邀请,这让我在晃晃悠悠的日子里第一次真的感到焦虑,第一次敢直面自己:如果一直就这么在一个保研安全区里浑浑噩噩,那读完研之后又要干什么呢?又可以干什么呢?我不喜欢我的本科专业会计,但是在普通的学校会计易于就业,我必须要考虑这层原因再继续选择读会计。这样一想,我的保研结局就是随便选个不是很向往的学校读两三年并不喜欢的专业,以后在不喜欢的专业领域工作几十年,最后棺材板儿一盖,一生一世就在不情不愿里结束了,真是想想就让人提不起劲的人生啊。所以望了两晚上宿舍的天花板,最终决定放弃保研考上财。以上这些不顺心这些焦虑也都成为了那六个月坚持的动力之一二,说这些就是想让学弟学妹们在决定考研之前能够想清楚为什么选择考研,为什么选择考上财,你为了这个骄傲又万分艰难的决定放弃了什么,又将如何去弥补你将为此失去的东西?都说考研有三个人数锐减的节点:暑假,热退一批;冬天,冻退一批;报名前,吓退一批。经历过之后才觉得,其实没有这么夸张,只要在开始之前想明白了前面几个问题,你就有动力和勇气了,就算中途还是会焦虑会害怕,但还是不知不觉就坚持下去了。好了,还有很多感想就留在我自己的日记里啦~切入正题,分享一下我的备考过程:1、作息安排从5月30号开始到12月24号结束,差不多六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早晨6:00起床,夜里12:00休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提前一些11点休息,当日学习任务未完成会延迟到凌晨1点休息(备考时间充足的同学最好合理安排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备考期间,除了暑假的某两个周六晚上看了两集德雷尔一家,以及生日那天出去吃了个晚饭,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跑步锻炼什么的不算娱乐活动昂)。有很多同学问我如何在备考期间协调本科课程和期末考试还有其他学生事务,我其实没法给出什么建议,我的大四第一学期课程没有去上,只在最后两周参加了期末考试。其实这样做是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比较极端,后期复习情况较好的同学还是不要这样了。我本人是班长有很多班级事务要处理,而且在初试前一个月还在弄转正,其实也挺崩溃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求同学老师的理解以及非考研同学的帮助吧,我记得自己在这段备考时间里发的最多的微信就是两句话“不好意思”和“谢谢”。有些时候事情看起来确实很多很杂,但只要你自己内心坚定,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也都会变成伴奏,不会太影响备考的主旋律的。2、关于数学三:1)教材习题:《36讲》(张宇)《复习全书》(李永乐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 西安交大出版社)《数学基础过关660》(李永乐 西安交大出版社)《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数一+数三)》(李永乐 西安交大出版社)模拟卷:张宇8套卷4套卷、汤家凤决胜考场N套卷、超越数学N套卷、李林押题卷6月份每天上午只凭大一大二的高数底子刷李永乐《复习全书》,事实证明效果很差,很多知识点都忘了,看答案能理解但同一个考点题型一变就不会了。所以建议没到数学竞赛国奖级别的同学最好还是先看视频课程,重新学习并做好笔记(学姐当时综合四个数学老师的课程整理出了两本厚的数学笔记)。入门阶段的老师我推荐三门都可以听张宇基础课配套他的《36讲》,张宇的课生动有趣,接受性和理解性强,学起来也不会枯燥,但他的解题方法繁琐,有种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感觉,所以不建议用他的题。正式备考阶段,重点跟汤家凤老师的高数和概率论提高课、李永乐老师的现代(基础课+提高课),也可以适当听听王式安的概率(提高课),汤老师的解题方法堪称一绝,而且同为江苏人,我真的强烈推荐这位好老师,很多研友全程跟他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永乐大帝的现代课配套《现代讲义》就不多说了,人手必备的;概率论其实重点在解题套路,我还是推荐汤老师的课,我也听了王式安的课,感觉他的解题技巧性多一些。真题和模拟题阶段:在听完这些课之后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可以听一门做一门,听一章作一章),把《复习全书》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反复刷到你觉得很简单,再把听课时做的笔记上的例题弄明白之后,就可以拿真题试试手了,真题建议从95年开始倒着做(我当时数三的全做了,感觉再早一些年份的考点现在看有些偏了也比较细)。对考研来说,除了政治每门学科的真题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一定要在对应的考试时间(上午8:30-11:30)限时完成,05年之前的最好在2小时内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完成,辅导我的学姐还有一个二战五道口的学长当年刷真题的时候几乎都是在1个多小时完成……我没他们这么厉害,正常2.5h,分数也是越刷越高的,因为连续刷会有做题的感觉。另外建议数三真题第一次不会或者做错的题要重视反复刷,最好再把相应考点的题目多做几遍(我记得当时最后的概率大题每次做得不好,就把复习全书概率和笔记例题还有数三数一真题反复刷了好多遍)。考数三的同学最好也把数一的题目(尤其是线代和概率,今年数三最后一条概率是之前年份数一的原题数都没变。。。)刷真题的时候可以和模拟题交互进行,数学模拟题可以多做一些,有益无害。还有就是要记得留5套真题在考前一两周练手,也不要太纠结真题和模拟题的分数,考前一切都是浮云啦,而且做这些题就是为了查漏补缺的呀。3、关于80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范里安《宏观经济学(第九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巴罗《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钟根元《范里安课后习题详解》圣才《曼昆课后习题详解》圣才上财XX机构内部资料:《红宝书》《内部笔记》《历年真题》《专题精讲和大题预测》《全真模拟题》《核心笔记》我在大一学过高鸿业的宏微观基础,所以6月开始每天下午直接看的范里安和曼昆教材,各耗时一个月,边看边用了科兴和圣才配套课后题。这两本教材一定要看的,国外教材内容也有趣,看教材的过程也能帮助你构建起宏微观理论框架。看完教材我去听了某老师的提高课和划重点课,配套课程讲义。该老师的课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定向针对报考院校。虽然他有什么定向班但是基础课、提高课、划重点课都是不同学校一块儿讲,但是他的讲义还是很不错的,特别适合没有能力自己找重点做笔记的同学,可以和针对上财801考试的圆梦《内部笔记》结合起来看。无论你开始备考的时间多早或多晚,9月中旬都应该着手刷801真题了,市场上真题的解析多少会有些错误,综合比较之后我觉得还是XX机构的真题解析正确率和规范性较高,而且我是报了一对一辅导,会及时把资料刊误和更正告诉我。在把真题刷完一遍之后,我做了一些《大题预测》和《全真模拟题》。总之上财真题的关键就是60条小题要快,最好在50min内完成,大题要规范详细,其实难度不是很高,尤其这两年更偏重对经济学思想理论的理解。2)关于报班我在8月份的时候报了一对一,主要是感觉自己时间来不及了,当时也比较慌,那时候钱在我眼里已经无所谓了。。。能考上就行,考虑到费用还挺贵的,所以我觉得备考时间非常充裕有功底的同学可以先自己复习。我觉得辅导班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至于迷茫无措,其实考研最怕的就是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了自己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并不重要的地方。4、关于英语《考研英语大纲词汇》林建《历年真题》张剑(黄皮大厚本)《高分写作》王江涛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大一的时候545一次过了六级,去年3月和5月也考了NECCS和BEChigh,虽然没获奖BEC也只过了中级,但也算是英语平时带着复习了。所以备考期间我的英语只有两个任务:背单词+刷真题,单词每天背30-60min,英语一真题刷了三遍,每篇文章的生词和短语会摘出来背一背。考前一个月开始背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只背了近10年真题的范文,再分话题整合成自己的模板,当时考英语运气比较好,大小作文全都套上了。5、关于政治肖秀荣《命题人三件套》杨杰的《风中劲草》(还是疾风劲草。。。有点记不清了)模拟题:肖八肖四、蒋中挺五套卷、米鹏六套卷、腿姐四套卷政治这门课程主要靠后期(尤其是11-12月)的理解背诵,建议从9月中下旬着手复习,推荐蒋中挺老师的史纲毛中特思修,米鹏老师的马原,听完课之后背诵风中劲草。但是考点和模拟题还是以肖大大为主,肖四一定要好好背,学有余力可以自己完善的肖四的解答题答案(今年肖四大题六中五,我完全按照肖大大的答案条理写的,但分数不是很高)。政治要想拿高分的话主要是靠选择题,备考时间充足的同学可以强化这一块。6、关于复试复试参考书《市场营销学(第四版)》晁钢令《市场调研与预测(第四版)》陈启杰《基础旅游学》(第3版)谢彦君《全球旅游新论》威廉瑟厄波德《Global Meetings and Exhibitions》Carol Krugman今年我报考的上财市场营销复试考核改革,所以我们几个进复试的同学完全是盲试状态。。。看着5本复试参考书目,根本不知道考什么怎么考。我个人是把第一本《市场营销学》从整理知识脉络理论框架到课后问答题反反复复背烂了,还咨询上财本科的同学要了各导师的课件,关注时下市场热点话题和导师的最新论文,但是没太看其他四本书。结果笔试第一道题目就是关于旅游学,最后两道40分的大题居然考的计量(和市场调研有关)。。。当时也是很蒙的,但还好稳住了,面试表现还不错,而且其他几位战友也没想到会考到计量,所以最后还是有惊无险顺利录取。总之,能进入复试的话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好好准备,有一个考上财金融的研友就靠复试逆袭了~。还有最好能找到直系的学长学姐咨询一下心里有个底,我当时几乎把能发消息的地方都发了一遍也没找着。。。好啦,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们备考。本文收集于网络,仅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侵删

人谓之樗

最难考上的6所财经大学,是因为办学实力强,还是报考太热门?

文|冷丝栏目|高考录取国内财经类高校较多,包括专门性的财经院校,也包括工商类或者商业类院校。根据历年高考和考研的数据,6所财经大学报考较为热门,考上的难度最大,它们依次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冷丝认为,报考这些财经大学,考上的难度之所以大,主要原因还是报考热门,其次才是办学实力较强。以高考大省山东省为例,这几年的高考录取下如下:山东省高考录取线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线最高,后面依次是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西南财经大学,该校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财经高校之一,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实力一直处于前列。再来看看6所财经高校的学科建设实力:学科评估结果就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来看,中央财经大学排名第一,其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面依次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冷丝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东北财经大学,这所高校虽然地理位置一般,但是学科建设实力不容小觑。冷丝再一次给大家介绍一下几所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看看它们的办学实力。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32年独立建校,该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当时是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该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该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上海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目前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130余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 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日语学习与研究》、《Journal of WTO and China》(WTO与中国)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多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个,该校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工商管理通过EQUIS和中国高质量MBA双认证;我国内地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就目前的报考情形来看,财经大学依旧是高考、考研的热门学校,尤其是这6所财经大学,因为办学实力不错、报考火爆,考上的难度当然较大。冷丝提醒你,你报考时还需要多多斟酌。

狂接舆曰

上海财经大学位列财经类大学top1,考研到底有多难?

谈起中国的财经类大学,有一所学校必须要提一下——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最新排行榜中,上海财经大学位列第一,排在全国第61位。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在中国薪酬网排出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上海财经大学排在了上海地区第五名的位置,下面的详细的数据。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8705,仅次于上交、复旦、同济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那这样一所财经类顶尖院校,考研难吗?学习考研帮今天和大家分享2018年各专业的考研报录比数据,供大家参考。最后的合计数据比较有意思,总报考人数是11726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只有10528人。说明有1000多人没有坚持到初试就放弃了。最后录取人数为2253人,推免录取人数有425人,统考录取人数1828人。简单计算一下,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和录取人数比例为5.76:1,将近6个人中才会录取1个,统考录取人数和推免人数的比例为4.3:1。除此之外,你还想知道哪所学校的报录比,欢迎留言。

怪兽狼

考研最难的5所财经类大学,没实力不敢报,380分都悬?

考研比较热门的专业一般都是经济类的专业,特别是像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虽然相对于考研的人数来说不是最多的,但是却是很热门的。而且经济类的专业发展一般都广阔,选择的方向多,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追捧。但是考研要考上一所不错的财经类学校却是很难的,下面来看看考研最难的5所财经大学,没实力不敢报,380分都悬?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内众多财经类的大学中数一数二的,也是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同学梦寐以求的大学。除了财经类的专业优势突出之外,上海财经大学在国内众多大学中综合实力也是不俗的,拥有多个重点学科。这样一所优秀的名校自然门槛也是很高的,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难度都很大,从历年的考研分数线来说,许多专业的复试线都在380分以上。就好比说金融、财政、经济学等,分数都不低,除了分数设置的高之外,还有人数的限制,竞争力很激烈,所以说没点实力是不敢轻易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实力也是不俗的。一般法学和经济学报考的学生多,其中的金融、财政等都是重点学科,而且一些重点专业的考研复试线都保持在360以上,有的甚至还超过了380分,可见其报考难度之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在财经类的大学里也是一流的,虽然知名度没有上海财经那么高,但是作为“老牌”的财经类大学,地位不一般。中央财经大学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而且门槛也高,复试线基本上都卡在370分以上,当然这也是要看专业来的,不同的专业设置的分数线有差异。除了分数线高之外,还有最难考的专业,就比如说税务和金融专业,没实力还真的不敢报。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在上述介绍的众多财经类的大学中相对好考些,这也是一所实力很强的财经类大学,坐落于四川成都。该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还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对于一些重点学科而言,想要考上西南财经大学难度同样很大,复试线的设置也很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知名度也不低,是外贸行业的一流大学,专业优势突出,学科建设的好,也备受追捧。其中的国际贸易、国际法以及应用经济等专业都建设的不错,受学生欢迎。但是考研想要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样很难,基本上复试线都是360分以上,难度也很大。虽然考研的难度大,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祝大家考上心仪的大学。

夏丽

考研数据解读:中央财大、上海财大、贸大哪个最难考?值得一看!

亲爱的同学萌,前两天考研初试成绩公布。考研的小伙伴纷纷去查了成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到好的消息~考研竞争激烈,这时候想必大家一定很关心报录比的问题,今天蹦豆君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两财一贸的报录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除了上图的上财报录比之外上海财经大学还在1月15日公布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录取情况和实际参加考试人数》通过上图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上海财经大学这一届的最新保研比例。两财一贸一直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考研的热门高校,通过2018年考研报录比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今年的录取情况。但是有些打算考研的小伙伴还不清楚如何分析报录比。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考研人数突破290万,相比2018年的238万人上涨了25.5%,增加了52万人,可见考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一个专业十几个名额有数百人在竞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报录比是衡量一个学校报考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报录比越低,考试难度越大。对于普通同学来讲,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究竟只是想要考上研究生刷学历;还是真的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抱着不同的报考目的,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我们在挑选专业的时候,就要仔细研究各个院校的老师,包括他们擅长的领域自己是否感兴趣等等;而对于只是想要刷学历的普通学生或者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想通过考研摆脱本科非重本、二类院校的出身的同学来说,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比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些时候并非你的实力不够,而是有些院校报考人数太多,分数水涨船高,而这些学校可能并不具备想象中的高性价比。因此,对于非学霸玩家来说,考研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可能让你事半功倍。打算报考20年考研的朋友们要切记哦~来源:中财蹦豆

伯兮

社会观察|招改进行时,新传院期待怎样的人才?

采访 | 丁莹 张令卓 聂怡鸣 魏莱图片 | 来源于网络责编 | 江潞潞美编 | 孙广哲今年,国内新闻传播学院的招生政策出现了一系列调整。5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从2020年起取消本科招生。8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宣布艺术类学硕、专硕的科目三、四分别改为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专硕初试中增加“材料评议”环节。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全日制专硕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仅招收非全日制生源。9月16日,南京大学宣布暂停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全日制专硕招生。……今年5月份以来,北京三校先后改变招生政策,南大也宣布暂时停招全日制专硕,为什么今年多校的新传院都开始了改革?改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更让学生们好奇的问题或许是——新传学院的改革究竟是为了培养出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转向”的考研生李渔(化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预备报考中传全日制MFA广播电视专硕。在新传发布招改消息时,她正一边准备12月份的中传考研,一边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在外实习。不过在此之前,她已从考研辅导机构的赵老师那里听到了小道消息。“小道消息发在考研群里之后,我们很早就已经讨论起来了。”中传考研生担忧考试方案改变让她宽慰的是,MFA专硕的学制从三年改成了两年,她认为“时间才是真正的资源”,少上一年可以更早就业;而且”小船好掉头”,她本来就因为在实习和考研之间辗转,没能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之中,正好有机会从头再来。她觉得,投入了更多时间精力成本的人可能会遭受更强烈的丧失感。虽然不知道改革的原因,但她最直接的感受是“还是会有不公平”。“原本的考试方案中笔试、面试各占50%,其中笔试就是考试成绩。但现在考试成绩只占80%,还有20%要看你的综合材料,包括你的大学成绩、实践内容、实习作品等等。好处是本专业的同学容易过初试,因为有实践经历,比较吃香,但对外专业跨考的同学来说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们没有作品,没有我们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包括实习。”李渔说。相比之下,人大的招生改革更具冲击性的地方在于,只招收推免生意味着考研生完全失去了考全日制专硕的机会,“转向”成了必选项。要么转考非全日制,要么转考学硕,又或者换学校。据某一头部考研辅导平台负责人粗略统计,人大考生分流到北大、北师大这两所学校较多。“憋着一口气的考生可能会选择去考北大、清华,利用自己在备考人大过程中的知识板块匹配度到更好的学校去。”该负责人说。不过,上海财经大学2017级新闻专业的帆帆(化名)不打算换学校,她坚定要考人大,这来源于高中时她就对人大的人文氛围抱有憧憬,考人大对她来说更像“是一个情怀,是为了完成高中时的梦想”。剩下的问题就是考非全日制还是学硕?她最终决定由专硕转为学硕,“学硕与专硕的参考书目大致相同,只是偏重的方向不同,转学硕是较为稳妥的转考办法。”张帆说,虽然仍然对不确定性有担忧,但她也在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招考计划。帆帆参加的辅导班里,老师转发人大招改通知引起考生担忧至于作为考研人如何看待国内几家领先高校新闻学科学制的改革,帆帆觉得,需要把清华、中传、人大这三个案例放在一起来看,北京地区只是率先作出调整的。“事实上,目前许多新闻从业者的大学专业并非是新闻,但他们依然能够成功在这个行业中立足,所以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专业出身可能并不是必须满足的条件。而许多新传专业的人毕业后也未必会从事新传行业。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势必需要一定的改革,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她说。“早有风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小涵(化名)在人大发布招改消息之前就参加了夏令营并获得了优秀营员的名额。据她回忆,人大今年的夏令营优秀营员明显增多了,往年只有二十名,今年有三十名。小涵觉得,人大招生改革并非意味着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直接的感受来源于今年夏令营的体验,考试题目和往年没有太大差异。“面试是线上面试,题目是自己抽的,我抽到的题目一个是有关于新闻价值,另一个则有关于互联网新思维。没有很偏很怪,还是很常规和平稳的。”全日制招生规模的缩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对非全人才的反歧视号召有关。今年3月初,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再一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其中包括严禁设置性别、民族等歧视性条件和院校、培养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条件。而专硕仅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并非人大首创,清华早先就已经实施了此种方案。在2019年10月份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中,学硕都是全日制,专硕为南加州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全日制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和非全日制两种。清华《简章》中实务课前标注了“非全日制”而中传在正式发布招改通告的三天前,召开了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出覆盖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设置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中国传媒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研究生教育改革答记者问时也说明,此次改革方案的快速推出“并非神来之笔,更不是速成之果”,而是伏脉千里之后的厚积薄发。[1]事实上,中传的教育改革从前年就开始了。2018下半年至2019年6月份是改革的第一阶段,中传初步规范了招生的自命题制度和导师评聘制;本次新教育改革方案则是第二阶段的成果,三大重点分别是强化考试对优质生源的筛选作用;改善考生人文功底浅、写作能力差的积弊;破除“唯分数论”,加强对考生基本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也就是设置主题写作、人文社科基础和材料评议的由来。而这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号召的结果。7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大会中,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2日,国家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也表示要破除“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2]所以,这并非是只有新传专业踏足的教改之旅,而是所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都处在改革进行时。例如11月初,中央美术学院也通过研究生教育改革会议强调培养人文学科的复合型人才。[3]《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改革有关键领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除了学生要面对改革,导师也要迎接新的挑战。导师制改革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对导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传电视与新闻学院的刘坚老师也证实,改革不仅影响学生,实际上老师也受影响。它对老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了,以后的教学方向也更加注重培养专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专硕导师来说,以后专硕学生会有专硕导师、学术导师和业内导师——比如业内资深记者——三个人组成导师组来带。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中传也将响应国家号召,将进一步区分学硕与专硕之间的培养路径,与国际接轨。刘坚老师说,“这种改革其实是很多老师一直向学校反映的,就是把专硕学硕区分度拉开。尤其对于老师,不能再教采访自己却没采访过,教新闻写作自己没写过稿子,教导演,自己却没做片子。”“为何转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新传招改是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大潮下激起的一朵涟漪;另一方面,新传学科内部也积攒了许多长日未决的问题,暗潮汹涌。在今年上半年,针对清华教改现象,杜骏飞、叶铁桥、胡泳、潘忠党、张力奋几位新传界大咖教授进行了一场圆桌会谈。会谈中,杜骏飞教授认为,“现在进入一个弥漫传播的时代,新闻包括传媒,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空气般的存在。”新闻传播学固然可以为当今社会提供珍贵的观察视角,但也正由于其“弥散”的学科特质,相较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长远的研究传统与发展脉络,显得缺乏特别明确的学科基础和方法论根基,更容易陷入“无学”的争论之中。更不要说新闻学自上世纪创立起便不断遭遇“术”与“学”的论争,新闻实践者更倾向于把新闻当作一种“术”,突出其在社会改造方面的功能性,而非“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近代以来,国内的新闻业受西方新闻业思想影响,与作为我国新闻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交融,形成我国独特的新闻格局。作为应用型学科,国内新闻传播学也更侧重于培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新闻无学”的争议不绝于耳,而业界和学界也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认为,如今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在学术界对‘新闻是否有学’仍有不同看法。另一方面,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极强,新闻理论与‘采写编评’实操不完全是一回事,因此造成业界对新闻传播学教育多有隔膜。‘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说法未必有道理,但也确反映了新闻传播学教育所面临的真实处境。”张力奋教授认为,新闻人为新闻和真相而存在,新传学院要培养记者,培养学生对新闻的承诺,提高基本素质。胡泳教授认为,掌握统计、编程等技术,熟悉媒体商业运营等媒体业务,有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是新传教育的方向。杜骏飞教授认为,不应沉迷于技术,文理融合,包括新闻的专业化、新媒体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些都是各种时髦,关键在于培养“全人”……[4]新闻传播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存。而大学中的新闻传播专业如何定位?往何处去?要培养哪种人才?改革便是探索这些重要问题的可能答案。“改革仍在进行时……”不过,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改革本身,也可能造成问题。上文提到的头部新传考研辅导平台负责人认为,虽然改革存在合理性,但真正反馈到学生身上,则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初试考两门专业课,那两门专业课现在把哲学、艺术、文学什么的都包括在内了;而中国人民大学把专硕的名额全都给了推免的学生,客观上来说也不是那么公平。一些二三本的同学想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但这个政策无形当中就已经阻断了很多人进入顶尖高校的机会。”他做了很多年北京高校的新传考研培训工作,明显感觉到高校研招的政策正在收紧,而且高校现在都在改革。“当然他们本校有一个执行逻辑,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从我们具体的考研生的角度,非常客观地说,确实对他们的个人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且仅招收推免生的做法虽然能帮助学校优化生源,但在无形之中可能会形成一个高校推免的“优先团”,固化某些高校之间特定的“小圈子”。以及,今年改革了,明年会怎么样?该负责人从考生的利益出发表示担忧,“人大作为头部学校具有引导性,以后是不是大家都会把更多的名额放给推免,考的话更多倾向于非全日制?”这样虽然可以起到优化生源、促进非全日制学历的社会认可度等作用,但是“它会损害接下来三到四年考生的利益,这是最少的一个预估。”而且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当下,不只是北京。北京三个头部学校的改革因为其影响力,在其他院校的考研生中也制造了恐惧。目前就读于南大金陵学院、预备报考南大新传的王硕听到消息后“很担心”。他加入了十来个考研群,人大招改这一“爆炸性的新闻”出来的当天下午两点多,就在群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觉得北京三校先后的改革展现出的是对新传考研生的各种不友好,“有的人说,考研的人不如保研的人,更多机会都留给了保研的人;有的人会在无奈中带有愤怒,说‘游着游着,岸没了’这种话,语调非常悲哀、无奈。”“首先我不希望原来考人大的学生过来考南大,这样就增大了我的压力。假如报考人大的有一千多人,那么这一千多人将分散到哪些学校,会带来哪些压力?而且从一个学新闻的人的角度来看,我很好奇改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到新传考研的一个大环境,以及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动作。”他说。在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改革当下,想要进一步深造读研的学生们究竟应当何去何从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研招组副组长胡翼青老师从学校的考量出发,认为新传其实在招收专硕和学硕时更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学生本身,而并非是学校主动干预,学校只是为两类不同的人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体系。“没有人不适合读研,但关键问题是他对于学术有没有兴趣和激情。这种激情和热爱,以及问题意识,实际上是围绕着今天媒介发展的大潮来运作和展开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就是对媒体现象、媒体文化、围绕着媒体的社会关系的高度敏感,这是优秀的新传硕士研究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胡老师说。“业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媒体的技术一日千里,对所有的领域都在进行媒介化的改造。教育,尤其是新传的教育,肯定是被媒介化得最厉害的。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调整自己,去应对新的变化,这也是这些年来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境。”“培养方案永远在路上。”胡老师不无感慨地说。参考资料:[1]http://www.cuc.e.cn/news/2020/0807/c5994a172338/page.htm[2]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xwb/202009/t20200910_486921[3]https://new.qq.com/rain/a/20201112A000QS00[4]杜骏飞,胡泳,潘忠党,叶铁桥,张力奋.清华“教改”与新闻学院的未来[J].新闻大学,2020(07):33-50+122-12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倪宁,蔡雯.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36(04):123-134.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3):77-8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