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之后,阿里再次因为员工作风问题登上热搜,与蒋凡合伙人身份不同的是,这次事件的主角是一位入职仅三个月的P8级管理人员。我们常说要做金钱的主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沦为金钱的奴隶,今天的主人公李某懿就是如此。01李某懿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2017年毕业,到目前为止仅有三年工作经验。但是这个小伙子不简单,虽然只工作了三年,却先后在欢聚时代、YY语音、虎牙、B站、阿里等五家公司任职。今年3月份,李某懿进入阿里,担任阿里巴巴新零售事业群CBU事业部高级算法专家,在阿里定级P8。P8在阿里的层级结构表中,被定义为“高级专家”,算是阿里的中层管理者。本来按照李某懿的学历和能力,在阿里兢兢业业的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奈何他选择了做金钱的奴隶。李某懿在某招聘平台,发布招聘生活助理的招聘信息,并给前来应聘的女孩开出16000的月薪,甚至表示出“包养”对方的意图。从对话可以看出,李某懿拿到简历后关心的不是应聘者的学历、能力,而是关注对方头像与容貌。在聊天中女孩表示询问能够参加面试,李某懿表示可以,但是把时间定在九点半以后。非工作日,晚间进行面试,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李某懿为了工作废寝忘食。在女孩拒绝了面试,表示想要找“钱多、事少”的工作之后,李某懿直接提出“可以直接给钱,做我私人助理”。在之后的聊天中更是表明,可以给到16000的薪资,要求女孩专注于他个人,每周要有一到两次约会,到这里招助理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包养”。到后面更是直白的询问女孩是否有“被包养”的经历,这场面试打着招聘的幌子,干着上不了台面的勾当。网友表示:打开了P8的世界P8在阿里只能算是一个中层管理者,况且李某懿还在试用期,他为什么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提出包养之事呢?02这与他的求职经历和本性不无关系。李某懿作为上海交大的博士生,想必能力和学识都是不差的,但是这样一个人在三年中却连换了5份工作,到底是因为什么呢?① 李某懿夸大了自己的实力,无法胜任工作这种可能虽然存在,但是概率很小。李某懿在入职阿里之前,阿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会组背景调查,如果是能力不够,李某懿不可能顺利入职。② 过度追求金钱,频繁的换工作是为了涨薪水既然李某懿的能力不差,怎么会频繁换工作呢、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本人一直想要找收入高、福利好的职位。这是我们在求职过程中都会选择的方向,李某懿先后在YY语音、虎牙、B站等公司任职,极有可能他的目标就是阿里这样的额公司,为了达到目的,他把这些公司做了跳板。想象一下,一个学生经历了20几年的苦读,工作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得到了自己渴望的金钱、权利,势必会膨胀。加之,在招聘过程中碰到了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在欲望的支配下,暴露了自己的本性。03女孩提出“钱多、事少”的工作要求也是李某懿敢于提出“包养”一事的导火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对工作内容没有要求,只希望找“钱多事少”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邀请”。在学校里,美貌可能是通行证,但是在职场中美貌则可能成为自己进步的绊脚石。利用美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很轻松,可是一旦走出第一步,职场生涯也就止步于此了。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绿地高管”事件的女主人公就是如此。大的企业招人必定是为了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注重应聘者“才、德、稳定性”,绝不会单靠颜值选人。今年,受疫情影响,工作并不好找,待遇高、福利好、上升前景大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无论如何,不靠自身实力得来的岗位注定是无法长久了。金钱与未来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年轻人,未来很长,有尊严的、自在的活着更加重要。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严格的人才落户政策,让上海这座立志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超大型城市在控制人口规模和抢夺高端人才方面多年来一直首鼠两端。尽管对于高精尖人才,上海不吝怀抱,但是更多的人依然被挡在落户门槛之外。而在9月23日,上海发布的一份《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下称“办法)激起了波澜,业内人士直呼这份办法预示着上海也开始向其它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看齐,甚至是要“抢人”了!《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份由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的办法文件,明确提出了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4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此外,文件还提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因此,交大、复旦、同济和华师大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符合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以前在上海本地高校毕业的学生在上海就业,都是属于集体户口,如果去外地,户口还会迁回原籍或者外地。现在以复旦、交大、同济以及华师大为例,这四所学校的本硕博三类学生只要积分达到72分评判标准,就可以落户。最大的利好是这些毕业生将有资格在上海买房,享受一系列等同于上海户籍的各项社保、子女教育、医疗等资源。”对此,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教授陆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人才落户新政划重点本报记者梳理历年上海人才积分落户政策发现,23日公布的办法,保持了一直以来的72分的要求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四点变化:一是应届博士(免打分)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对学校和专业基本没有要求;其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另附名单)硕士应届毕业生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而且中科院上海各所,以及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同样如此;第三是如果考取硕士研究生之后,学校不在世界双一流学校名单中,但是所就读的学科是世界双一流学科的话,也可以凭应届生政策落户上海;第四如果继续保持本科是北大清华的应届生,现在增加了上海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同样可以落户上海。“比如说你本科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几所大学中的一所,那么从今年政策实行开始,应届毕业生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但是继续保持本科是北大清华的应届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考取硕士的时候,学校和学科并不在双一流学校名单中,但是你本科是双一流名单中的学校,那么在你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的时候,你同样可直接符合72分标准落户上海。”对此,上海一位长期研究人才引进的负责人唐杰(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新办法实施后,有多少今年上海四所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能直接落户上海,也成为关注焦点。对此,唐杰表示,上述4所大学理论上能带来上万的高素质人才落户上海,但考虑到上海本地生源、毕业后相当比例学生本就会在上海工作等情况,新政真正能够带来的增量其实要低得多。本报记者也查阅复旦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了解到,该校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达7726人,其中本科生2542人、硕士生3782人、博士生1402人。其中,3623名毕业生奔赴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地区就业,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毕业生有2984人,数量最多。同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则显示,该校2019年毕业生总数为7535人,其中,博士毕业生648人,硕士毕业生3087人,本科毕业生3800人。毕业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其中生源为华东地区的毕业生最多。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毕业生共8944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其中博士生1352人,硕士生4035人,本科生3557人。从就业地域来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省市为上海市,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分别为772人、2407人和539人。除上海市外,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依次有: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北京市,毕业生总体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而上海华东师大2019届毕业生共6891人,包括本科生3249人、硕士3112人、博士529人,另有高职学历1人。从就业地域分布看,超过八成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比例高达72.87%,留沪就业比例为61.49%。另外,前往东北地区就业的比例最低,仅为0.57%。“从新政看出,上海是希望本地四所大学更多的毕业生留沪就业,其实根据以前的数据也能反映出这些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都留在上海,而且获得落户的机会也比较高,那么现在这个新政放开能够产生的增量是否会出现井喷,还有待观察。不过对于外地的双一流学校,相信这个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上海毕竟作为国际性城市比其它城市更有优势。”对此,上海市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的一位匿名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渐进式放开抢人才事实上,从2018年起,上海开始逐渐放开人才落户的政策,及至今年刚刚发布的办法,上海人才落户的门槛愈加降低。“城市,意味着人的聚集。如果没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没有持续不断的流入人口,这样的城市很容易陷入停滞的陷阱。而且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居民的房产也才保值增值,否则房价不但不涨,甚至会下跌。”对此,有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出大招拼抢人才,从2017年以武汉、成都为首的二线城市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的口号开始,二线城市此起彼伏地推出各种人才新政,落户、购房、创业、租房、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优惠政策层出不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更是明争暗斗,加入“抢人”大战。到了2018年,城市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按捺不住加入战局,一场史无前例的抢人风暴正席卷全国并且持续升级。2018年3月北京出台“近十年最宽松的落户政策”,5月天津推出“直辖市史上最低落户门槛”。而上海直到2018年3月26日,才发布了《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这份方案显示13个科技领域的人才及其家属可直接落户上海;2018年8月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当年的政策增加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该政策的申请,受理时间可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全文公布,受人瞩目的是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人才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同时,外来人口买房资格从社保或个税需要缴纳5年降至缴纳3年,购房资格从原来的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分析指出,上海一系列的落户政策,目标非常明确:人才,高质量、高收入的人才且是年轻人;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上海有所放大,不仅境外高端人才,而且境内高学历人才都有望纳入政策之中,定位更加清晰,影响也更为深远。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人才需求正在分化,马太效应显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新招聘教师清一色清华北大博士,不必惊讶,优秀人才就该从事教育。今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达到千万,有人欣喜地说:“看来教师岗位真成了香饽饽了!”同时网络上还广泛流传几张几所学校招聘教师信息的图片,比如深圳中学招聘几十名教师,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甚至是国外名校的博士生,上海、杭州有两所中学招聘的教师也是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博士居多。这些学校招聘的新教师不仅出身名校而且学历特高,一般性大学一般性本科生连门槛也摸不到。虽然招聘名校博士生的中小学是个例,但也足以震动人们的神经了。要知道,中小学招聘的教师历来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而这些名校的博士生显然不是师范专业的,于是这些学校的招聘行为引发了社会的热议。有人感叹,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生简直是在抢夺师范生的饭碗啊,如此下去让师范生如何活?当然话说得严重了点,博士生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真的挤掉师范本科生的饭碗,但是这么多名校博士生涌入中小学,明显是对师范本科生的一种威胁。还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学没必要这么高的学历,一个师范本科毕业足够了,清华北大的博士生们应该有更大更重要的工作做,做科学研究最前端的学问,做国家最需要的项目,这才是这些博士生们该做的事。到中小学做教师是人才的严重浪费,假如想做教师,没必要读到博士毕业。以上两种看法是传统看法。在人们心目中,基础教育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当年教小学只要中师学历,初中是大专,高中才要本科。而且参加高考考取师范院校的学生,都不是学霸级的人物,在录取大学的高考生中至多属于中等生而已。尽管如此,这么多年的基础教学不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足以证明基础教育不需要高学历人才也可以教好。鉴于此,清华北大的博士们放着重要工作不做,却抢一个教师饭碗,不引起人们非议才怪呢,自然“人次浪费”的声音占了主流。至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们为何青睐中小学的教职,其中原因很多,此处不作赘述。但据此认为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做中小学教师就是人才浪费,我不敢苟同。博士属于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是当代知识文化的领衔者,确实应该从事最为尖端的工作;在人们意识中,中小学教学根本算不上尖端工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小学教学是为未来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名校博士的,虽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实质是最为重要最为尖端的工作,理应由最高端人才实施。一个文明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是什么?就是最为杰出的人才做教师!因此,目前出现的几所中学招聘的教师清一色清华北大博士生,如果从这一点上看正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基本态势,根本没啥可大惊小怪的!优秀人才就该从事教育教学事业清华北大博士到中小学做老师:不是人才浪费,而是时代的进步!假如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愿意做教师,那绝对是教育的大幸、社会的大幸!各位,你们如何看待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争做中小学教师这件事?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逐渐我们也常常听到一句话,现在的大学生遍地是,大学生做不需要什么知识型的工作也是多的是,大学生现在听着也没有之前值钱了。而在这样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候,在求职的时候,招聘方也开始注重其应聘方的学历,从是否是博士这类,到你的第一学历是什么,是985、211还是本科。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只因第一学历不是985,网友:博士白读了?说起第一学历,肯定还有一些人有点疑惑。其实就是当你考入大学之后,由这所学校在你毕业后颁发给你毕业证书,这个证书是由第一教育局官方颁布的。相对应也有第二学历,是后续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取的学历。这个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大学的时候,可以获得的,也有很有作用的。最近网上出现了一张聊天截图,一名学习算法的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以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两个月过去,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根据图片显示,其实这家公司也曾联系了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非211大学时,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他。但也提到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会联系他。这位博士的求职故事绝不是个例,甚至说,是求职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也体现了党建社会对于“第一学历”的重视。没有一个光鲜亮丽的本科学历,即使硕博都毕业于名校,在求职的时候,也经常遇到阻碍。其实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公司都很注重这个第一学历。其实,第一学历被重视也有很重要的原因,同样是参加了高考,有人是985、211,也有人是大专,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体现出来两者在很多方面的差距。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只因第一学历不是985,网友:博士白读了?虽然很多单位对于第一学历很重视,但是并不是所有单位都这样,其实第一学历并不是特别好的,也是可以逆袭的。这个博士,他虽然本科不是211,但是他跟很多没有考博的人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其实在大学生活里,努力向上,之后也会获得机会的,不断地让自己更优秀,成为真正能够发光发热的人才,这样的自己以后也会多条路的。(本文由妈宝经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今天这样一则新闻引发关注近日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更新了教师信息名录其中,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湖南大学官网 图2020年7月,李晟曼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博士三年,日复一日实验 据悉,李晟曼曾获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图片来源:华中大光电研究生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骗自己。科研之余喜爱运动 据华中大光电研究生公号介绍,李晟曼在科研之余,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活动,是一名运动健将。她一直坚信:唯有强健的体魄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游刃有余。曾经获得包括2015-2016年马鞍山冬季5km长跑的冠军,凯默杯羽毛球团体赛冠军,光电学院党支部羽毛球赛亚军等荣誉。热搜之后,赞誉和质疑都来了 不少网友称赞李晟曼:有颜又有才,后生可畏不过,在知乎“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的问题下,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也表达了对李晟曼学术能力的认可。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教师招聘公告就提到,学院计划未来三年引进50名海内外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有正式编制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岗位。招聘的要求是,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以及较强创新能力。记者注意到,在招聘岗位与需求一栏规定,具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而非必须。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不奇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比如,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学者刘惠颖在2019年8月底已经担任了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李晟曼所在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有一名“90”后教授李东。出生于1990年的李东于2018年担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有出生于1991年的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少威,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更早以前,还有被媒体多次关注的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刘路。2012年,当时只有22岁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被破格聘用为母校的教授级研究员,一时万众瞩目。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上观新闻、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湖南大学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长沙晚报、华中大光电研究生、知乎、网友评论等责任编辑:唐昱霄
10月15日,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启动报名。今年国考招录中,应届生需求明显增高,就上海地区的岗位而言,招录比例超过7成之多。数据显示,去年国考明确要求应届生的职位招录人数为11765人,而今年数据为14769,增加了3004人。从人数占比来看,安徽、天津、上海、四川、甘肃五个地区的应届毕业生招录均超过70%,其中,上海的310个职位中,应届生职位占比达到66.18%;招录人数共838人,应届生人数占比达到了75.78%。此次招录中,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招录最多,招录人数达400人,职位数达148个,其次是上海海事局,招录人数达100人,招录职位53个,第三位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招录人数达98人,招录职位23个。从学历层次来看,此次国考上海地区仅限本科及这一条件人数最多,招录人数达391人,职位数107个,其次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招考人数114人,职位数24个,最少的是仅限博士研究生,招考人数仅4人,职位数仅只有2个,总体来说,本科仍然是大多数部门最青睐的学历层次。(上观新闻 作者:劳动观察)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谢燃岸 柴枫桔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在官方网站发布一则招聘启事:该校保卫处治安管理岗招聘一名工作人员,要求研究生教育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该招聘启事发出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有网友质疑该招聘对学历要求过高,称“学历不值钱了嘛?”“我连保安的学历都达不到。”也有网友称,“这是属于管理岗,职责不是单纯的保安。”随后,该高校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岗位不是保安工作,不要断章取义。”他还表示,该部门是学校部处,和其他部门一样,承担学校不同的工作职责。那么,保卫处治安管理岗招聘要求硕士学历,这个要求高吗?事实上,2015年四川大学的一则招聘启事同样引发了热议。该校保卫处招聘一名工作人员,要求博士学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校工作人员回应称,招聘博士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校信息管理工作服务,该岗位也不是一线保安,而是管理岗位人员,且年薪10万元左右。
求职,太多的不公平,例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设置了各种条条框框。例如只招985/211?是不是太一刀切了?例如要求本科毕业?这工作大专生也能做啊?例如要求5年经验,而不是3年经验?第1学历好,不代表就一定勤奋好学;985/211大学的毕业生也不见得一定比二本三本学生强;有些一个岗位做了5年的人,可能还不如刚过试用期的新人……学历不高,并不代表学习能力差;经验欠缺,并不代表不能胜任工作;跳槽频繁,并不代表不是好员工。话虽如此,但放在公司筛选人才层面,HR必须要有筛选的标准,HR不可能把所有求职者简历送到老板手里,然后教育老板要有开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态。要是HR这样做,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会被老板吊打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筛选机制呢?HR招聘工作的重点是筛选,筛选就必须有标准,有标准,就可能有偏见。很多大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是不可能亲自下场筛选简历的,做筛选工作的往往是刚毕业的招聘专员,甚至是实习生。很多时候,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面试机会可能捏在这家公司实习生手里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刚刚入职的招聘专员或者实习生,人力资源经理安排你一天筛选1000份校招简历,标准包括ABCD……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贯彻领导定下的招聘标准,不惹事。招聘专员或者实习生,通常缺乏判断候选人履历的能力,看到好的简历也不见得认得出。但如果是命中筛选策略,只要有一项不符合标准,绝对毫不犹豫筛除掉,毕竟手里还有堆积如山的简历要看呢,哪有什么闲工夫为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争取面试的机会呢?试想一下,筛选简历时,HR发现一份不符合要求的简历,但是感觉候选人确实很有能力,冒着挨批评的风险,推荐给人力资源经理的可能性有多高?除非这个招聘的岗位根本没多少人投简历。大概率的情形是,如果你不符合这家公司事先定下的招聘标准,你的简历根本到不了人力资源经理跟前,实习生就给你掐死了。常见的筛选标准包括:学历筛选:例如非211/985大学不要;经验筛选:例如低于n年工作经验不要;稳定性筛选:如上一份工作做不满n年的不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要避免这种明明自身很优秀,却被不合理筛选机制筛除的悲剧命运,有两种简单有效的办法:第一种方法,通过内推。你在公司里有人脉,你的简历就有机会跨过实习生,到达人力资源经理,甚至直接到老板的手里。在老板那里,不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们会通过简历了解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发出面试邀请,这并不是说老板就比HR专业,毕竟老板不用一天看几百份简历。第二种方法,通过猎头。有能力的猎头,对接的绝对不仅仅是HR,更会直接对接人力资源经理,了解他们的招聘需求,甚至了解他们对候选人的其他要求。优秀的猎头,也是我们跳过筛选机制的好办法。对于上海交大这位博士被拒,究其原因,这里面很可能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猎头看完简历后,不想接受这位博士,于是找个硬性的理由来拒绝他。其实真正的原因,猎头并不好意思说出来,例如可能是裸辞,可能是履历经验不足,相比起来,其他理由多少有些牵强,不如找个借口来的干脆。第二种可能性,这根本不是优秀的猎头,就是一个“简历筛选+传递”。这种劣质猎头,能不合作尽量别合作。因为他们既不清楚招聘岗位的具体需求,也不了解人力资源经理的风格,他们只是公司外部的简历筛选机器,对招聘毫无影响力,和一个实习生区别并不大。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70名台籍博士20日起在上海参加就业媒合,主办单位忧心被解读为“对台统战”而限制台媒采访。活动共同主办人陈弘信表示,出于好意帮台师找出路,却被指为挖角人才真的很委屈。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上海海外联谊会沪台交流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英才汇聚、沪上逐梦”台湾优秀博士(生)与上海高校(大学)交流会今天落幕,共计有70名台籍博士前来面试。这场活动20日至22日在上海市闵行区一家饭店内举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人员在现场限制台湾媒体进入采访。活动共同主办人陈弘信今天傍晚向中央社说明事情原委。陈弘信解释,主要是有台湾媒体对类似征才活动的报道与上海官方的认知存在落差。至于有4家陆媒获准进入采访,陈弘信说,这些媒体在采写时都愿意遵照官方的新闻稿,若台媒也答应,或许就能进去。尽管忧心活动可能会“遭误解为统战”,但陈弘信表示,明年的征才活动已计画扩大举办,将从今年的18所学校增加至30所;同时并研拟从一年媒合一次,改成一年媒合两次。陈弘信也以活动共同主办人的身份强调,整场活动是单纯地想替台湾年轻人找一个工作机会,却被少数媒体解读为“挖角人才”、“人才流失”,这些台籍博士在台湾谋职困难,好意帮忙却怎么做都不对,当然会委屈。今年的征才规模、应聘人数更胜去年。陈弘信表示,去年收到207份履历,今年将近400份。此外,前来征才的大学也从去年的12所变为18所,包括上海复旦、上海交大等位于江浙沪地区的大学。然而,求职人数增加并不意味媒合成功率能获得提升。陈弘信坦言,以去年为例,当时选出50名台籍博士到上海面试,其中1/3感觉上与校方相谈甚欢,最后只有5、6个人到大陆教书。今年虽然选出70名台籍博士前来面试,但陈弘信观察,台湾人还是有排名迷思,只愿意到前几名的大陆大学任教,但他认为,两岸人口基数相差悬殊,其实大陆排名前100的大学学生素质都还不错。陈弘信说,今年前来面试的台籍博士专业分布相当平均,数理、商业、文史哲等几乎每一个专业都有,但艺术与音乐类的博士人数增加较为明显,可能是这些专业在台湾教育市场的需求较少。文章来自台湾媒体
金山区正面向海内外各高等院校招聘储备人才40名,招聘对象条件为2019年7月底前毕业,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条件,且年龄不超过30岁。培养周期为三年,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待遇实行年薪制,博士研究生年薪为17.8万元起,硕士研究生年薪为15万元起,本科生年薪为14万元起。有意者可登录金山人才网(www.shjshr.com),下载并填写储备人才报名表和个人信息表发送至发送至jscbrczp@163.com。详见↓一、招聘岗位点击可看大图↑↑一、招聘对象和条件1、2019年7月底前毕业,具备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全日制学历学位条件,年龄不超过30岁(1989年7月1日后出生)。2、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具有突出调研(科研)成果、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优先。3、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岗位条件和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4、海外应聘人才须具有国家教育部认可学历和学位,且毕业于上海市外国专家局规定的国(境)外毕业院校。5、具体岗位要求和招聘条件详见“上海市金山区2019年储备人才招聘简章”。二、培养目标和薪酬待遇1、培养目标:区人才储备项目,培养周期为三年,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2、薪酬待遇:签订派遣合同,派遣至用人单位工作。储备人才薪酬待遇实行年薪制,博士研究生年薪为17.8万起,硕士研究生年薪为15万起,本科生年薪为14万起(上述标准含单位缴纳部分)。三、应聘方式及相关事项1、本次招聘统一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有意者可登录金山人才网(www.shjshr.com),下载并填写储备人才报名表附件2和个人信息表附件3发送至jscbrczp@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单位+岗位+姓名”。 2、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到2019年1月。3、招聘流程:根据岗位报名情况,从2018年底起分批次、地区组织开展面试,并组织拟录用人员来金山区考察并签订录用协议;2019年7月报到上岗。咨询电话:021-57922207资料: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编辑: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