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3月8日,山东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工作会召开,会上公布了《2020年度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政策兑现企业名单》。其中,兑现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6000万元、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3000万元、 招商引资类11884.8万元;兑现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省级创业创新综合示范体资金3000万元。图片来源:闪电新闻此前,山东省发布2020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其中重大项目准备项目包括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产业化项目。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项目可年产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120万片。据悉,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是由有研科技集团、日本RST株式会社控股的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出资,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有研科技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96家央企之一和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在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率先实现8英寸硅片商业化,12~18英寸硅单晶产品可满足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应用要求。(校对/LL)
集微网消息,得益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的火爆,山东有研一期8英寸半导体级硅片生产项目订单排满全年。图片来源:齐鲁网目前企业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70%,有望上半年实现满产运行。据齐鲁网报道,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清华介绍说,今年年底,将冲刺完成出口4亿人民币。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于2018年7月26日签约落地山东德州,2019年3月份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8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18亿元,二期62亿元。一期于2020年10月16日量产,将形成年产276万片8英寸硅片、180万片6英寸硅片以及300吨12-18英寸硅单晶的生产能力。二期建设目标为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校对/图图)
1月19日,德州学院与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签约仪式举行。此次共建产业学院,是响应国家有关战略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可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发展。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共建德州学院半导体产业学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共建科研平台,协同开展先进半导体材料研发。共享高端人才,提升科研与学科建设水平。双方将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发展共同体,推进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德州学院努力推进校城校企融合发展,坚持“根植德州、融入德州、服务德州”,聚焦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和德州“541”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兴工科专业,打造对接产业体系的高端创新平台,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服务德州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德州,为促进德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德州乃至全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满足国内集成电路用硅晶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德州学院与有研半导体共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有力推动了双方的合作进展。德州学院将以共建半导体业学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优势,以服务产业链、创新链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务实推进合作,切实为地方重点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打造战略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山东半导体材料产业高峰,实现学校、企业、地方多方共赢,推进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一步,德州学院将按照工作要求,加强半导体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产业链创新链需求开设新课,学生的实践实习安排在有研公司。利用现有的配位化学与晶体功能材料实验室、光电磁功能晶体材料实验室、纳米金属/碳基复合半导体材料实验室等6个新材料研发实验室,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产业学院建设,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有研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是中国半导体硅材料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硅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基地,是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的企业,并率先实现了8英寸硅片商业化。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7月在济南山东大厦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其中一期18亿元,二期62亿元。一期建设目标为新建8英寸硅片生产线,达到年产能180万片8英寸硅片,二期建设目标为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项目被省政府确定为2019年“头号”重点建设项目。2020年10月16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德州举行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通线量产仪式。(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许文豪 马晓敏 报道)
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在故事里,魔法师手中的水晶球有预测未来的神密力量,而在现实中,晶莹剔透的8英寸硅单晶圆棒却是颗不折不扣的“试金石”。前不久,在位于山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区里,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使用新设备生产的半导体级8英寸直拉硅单晶,历时70多个小时一次性拉制成功,标志着公司8英寸硅抛光片在德州量产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年克服疫情影响,试生产阶段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让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清华喜出望外、直抒胸臆:“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发展,我们来对了!”作为央企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旗下的核心企业,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半导体)是有研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的建设者。2018年年初,其位于北京的生产基地将要向外搬迁的消息传出后,众多城市纷纷抛来橄榄枝。经过对10余个城市的考察,有研半导体最后初步确定在3个城市中选址。利用五一假期,有研半导体的10多个管理人员到这3个地方去考察,假期结束后,他们每个人亮出自己的选项,结果竟然高度一致,那就是去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7月26日,有研半导体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正式落户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此项目总投资80亿元,已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当初,为让有研半导体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级工作人员以“钉钉子”的劲头抓落实,以“拔钉子”的气魄解难题。他们实施流程再造,创立“双线并行+预审承诺性”审批模式,实行建设项目土地征收供应手续和项目规划、施工手续同步办理,有效节约建设项目落地时限4至6个月,实现“拿地即开工”。他们通过“三减一提”(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提效率),将原来的8项必要材料,优化为承诺事项2项、必要材料2项。有研项目在这套审批机制的推进下,进一步实施桩基施工和主体施工分开审批方式,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速度,2019年3月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的高效结果。他们还为有研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采用现场走访推进机制和建设项目周报双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了解、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推进项目落地速度。硅单晶的拉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工艺技术要求成熟外,生产过程的控制更是要求精确,水、电、气等动力条件供应的稳定性要求也非常苛刻,外部电网频闪就容易造成单晶拉制失败。为此,当地专门为企业建设了35千伏专用变电站,实行双回路供电。2020年6月,有研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项目建设进入攻坚期,为确保项目生产线7月上旬具备工艺设备搬入条件,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推出了“早餐例会”新机制。每天早晨7:30,利用早餐时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员召集有研半导体、施工各单位和监理公司等相关人员一起开会,通报前一天工程建设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统筹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早餐例会上,有关单位负责人主要汇报前一天项目建设进度、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凡例会研究确定的事项,均应按分工抓紧办理,有研半导体工作专班负责统筹督办。此举大大提高了有研半导体项目建设效率,实现了部门、企业、施工单位配合联动,开创了问题早发现、早沟通、早会商、早解决的工作新局面。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有研半导体项目正常进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千方百计协调混凝土供应,实施点对点接回外地技术人员和工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成立有研半导体项目基金,省市区三级引导基金出资8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出资12亿元。德州市政府还专门出台《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投资大的集成电路项目给予补贴。另外,为保证项目的用工需求,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紧密对接项目需求,开设晶体生长、硅材料加工、半导体材料检测等课程,每年可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工人200余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研半导体项目落地后,有研集团多个产业项目陆续落户德州。2019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有研新材在调研多地后,确定将有研新材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落地德州乐陵,2020年4月27日,项目在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奠基。一叶知秋。有研半导体项目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期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是他们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成果,也是他们持续打造完善承接平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硬实力的必然结果。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如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致力于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鲜明旗帜,擦亮“法治、诚信、高效、包容”的营商环境品牌,着力打造智造德州、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创新驱动、充满潜力的高地,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高地“三大高地”。人们有理由相信,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明天会更美好!(数据来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部)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8日讯 3月8日,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工作会召开,会上公布了《2020年度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政策兑现企业名单》。德州积极落实《德州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20条意见》等中央、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其中,兑现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6000万元、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3000万元、 招商引资类11884.8万元;兑现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省级创业创新综合示范体资金3000万元。德城区、禹城市、宁津县、齐河县、临邑县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县市区分别获得支持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补助资金300万元。获中央、省、市政策兑现企业代表支持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单位代表(德城区、禹城市、宁津县、齐河县、临邑县、经开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财政资金(中央和省级)一、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6000万元 二、省级创业创新综合示范体资金 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 3000万元 三、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基建投资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山东)开发有限公司齐河分公司 1906万元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810万元 山东光大电力集团公司热电厂 507万元 四、中央财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 692.17万元 山东朗诺制药有限公司 478.8万元 美健(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60.22万元 山东巨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18.58万元 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 182.15万元 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 156.13万元 山东史蒂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14.5万元 德州雷奥巴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07.21万元 山东恬幄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78.06万元 山东中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2.86万元 山东博森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72.86万元 德州康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58.24万元 山东骏风电子有限公司 55.69万元 山东金信空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04万元 山东凯地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35万元 山东爸爸的选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6.02万元 夏津县天意织带有限公司 3.12万元 五、中央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000万元 六、省级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索通齐力炭材料有限公司 666.72万元 山东龙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43.24万元 七、中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600万元 山东道普安制动材料有限公司 69万元 八、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一)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94.91万元 (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0万元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200万元 (三)知识产权资金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50家企业 277万元 (四)“个十百”产业互联网平台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30万元 (五)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30万元 (六)产业集群项目 德州市新能源装备及应用产业集群60万元 (七)瞪羚企业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0万元 山东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10万元 山东泰瑞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10万元 (八)新跨越民营企业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10万元 (九)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0万元 (十)“小升规”企业 德州市热力发展有限公司等170家企业 170万元 九、中央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贴息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 60万元 中粮面业(德州)有限公司 17.76万元 山东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25万元 山东安捷高科消毒科技有限公司 9.43万元 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9万元 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8.59万元 德州凯密迪化工有限公司 5.68万元 山东百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3万元 德州康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2.91万元 德州格利洁消毒制品有限公司 2.63万元 山东德新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36万元 夏津县万佳特纺织有限公司 1.53万元 德州默霖消毒科技有限公司 1.73万元 十、省级金融发展资金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0万元 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 117.17万元 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 112.68万元 山东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13.37万元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万元 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 4.73万元 十一、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德州博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 48.71万元 十二、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资金 中粮面业(德州)有限公司 666万元 山东久隆恒信药业有限公司 140万元 宇虹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70万元 山东中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0万元 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 70万元 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70万元 德州海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70万元 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0万元 德州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30万元 德州博诚制药有限公司 30万元 瑞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博森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芳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30万元 十三、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扩产专项中央基建投资 德州康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240万元 十四、省级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资金 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600万元 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财政资金(市级)一、新旧动能转换基金 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3000万元 二、招商引资类 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11884.8万元 德州飞宇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514万元 上实环境(德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310.97万元 三、工业转型发展类 (一)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00万元 (二)“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企业 山东史蒂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万元 (三)疫情期间技改奖励 山东盛原服装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 904.43万元 (四)服务型制造“1+N”示范企业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50万元 (五)军民融合奖励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40万元 北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0万元 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0万元 (六)公共实训基地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30万元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30万元 (七)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万恒电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20万元 (八)首台(套)奖励及保险补偿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20万元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平原中德泰兴环保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米科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万元 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0.912万元 (九)软件资质创新奖励 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15万元 (十)知识产权(春笋行动)专项经费 山东安捷高科消毒科技有限公司等1113家企业 485.19万元 (十一)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 50万元 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十二)瞪羚企业贴息 山东光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迈特力重机有限公司 29万元 山东金光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495万元 四、落实人才政策类(一)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科研经费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 900万元 (二)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补贴资金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2351.63万元 (三)院士工作站市级补助资金 德州市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万元 寰茂(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史蒂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30万元 德州天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30万元 (四)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补助资金 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万元 (五)国家级、省级引智项目配套资金 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90万元 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 70万元 山东康健藜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德州宇虹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联工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20万元 (六)德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科研经费 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60万元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60万元 山东远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万元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东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万元 贝莱特空调有限公司 20万元 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20万元 (七)科技创新资金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50万元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40万元 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山东省龙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5万元 山东飞达集团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万元 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 15万元 (八)省“外专双百”计划市级资金 德州海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55万元 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0万元 (九)省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补助资金 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禹城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50万元 乐陵市友谊体育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50万元 德州燕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瑞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莱茵艾佳电梯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智衡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博森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0万元 齐鲁安替(临邑)制药有限公司 50万元 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50万元 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 50万元 汇胜集团平原纸业有限公司 50万元 德州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0万元 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鼎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 50万元 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 50万元 德州海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50万元 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50万元 山东万恒电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50万元 五、科技体制改革类 (一)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补助资金 山东安捷高科消毒科技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 510万元 (二)市级科技平台补助资金 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 660万元 六、资本市场补助类 (一)上市挂牌和债券融资资金 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万元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万元 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00万元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万元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9万元 山东蓝德健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万元 德州卓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10万元 山东容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万元 山东金中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0万元 (二)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贴息 德州安卫士消毒制品有限公司 1.31万元 (三)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德州博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 21.74万元 七、三航政策类(一)启航企业研发投入补助资金 山东新未来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42家企业 593.08万元 (二)启航企业融资租赁财政奖补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 138.8万元 八、支持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德城区 300万元 禹城市 300万元 宁津县 300万元 齐河县 300万元 临邑县 300万元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00万元 九、项目设备更新升级资金山东安舜制药有限公司 300万元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222.68万元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184.08万元 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162.45万元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58.52万元 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 141.73万元 夏津新时兴纺织有限公司 117万元 夏津县瑞生棉业有限公司 109.08万元 德州富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103.15万元 夏津瑞鑫纺织有限公司 82.09万元 夏津县天润纺织有限公司81.03万元 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80.15万元 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 78.37万元 德州汇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0.63万元 益海嘉里(德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54万元 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 53.85万元 德州市德化化工有限公司 40.42万元 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32.66万元 山东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32.42万元 丹富士饲料有限公司 29.19万元 德州春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28.37万元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26.05万元 夏津县纵英纺织有限公司 24.32万元 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23.85万元 德州蓝天纺织有限公司 22.51万元 齐河承泽照明金属涂装有限公司 19.15万元 乐陵市星都精炼糖有限公司 19.07万元 山东亿达奔克电梯有限公司 17.82万元 德州华创融盛展示有限公司 17.76万元 山东德派克纸业有限公司 17.36万元 德州富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83万元 山东好家庭公共体育设施制造有限公司 16.04万元 山东晶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15.98万元 山东爸爸的选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5.74万元 山东安弘制药有限公司 15.59万元 山东小森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15.37万元 德州蓝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28万元 山东金光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5.21万元 德州晶华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15.17万元 山东恒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15.08万元 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5.3万元 闪电新闻记者 王佳亮 德州台 晓阳 王一 报道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半导体企业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图片来源:山东新闻据山东新闻报道,山东有研半导体8英寸硅片项目此前混凝土供应断档,工期因此延误超过一周。据悉,该项目是山东省重点项目。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公司总工程师肖清华表示,我们希望能尽快地起来,从而保证客户需求,客户非常急迫,也已到现场看了好几次。据悉,该项目工地提前储备了砖头、钢筋,然而混凝土无法提前储备,材料短缺导致后续一切工序无法进行,了解情况后,德州经济开发区对接多个混凝土生产企业,争取复工复产时混凝土不断供。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是由有研科技集团、日本RST株式会社控股的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出资,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有研科技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96家央企之一和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在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率先实现8英寸硅片商业化,12~18英寸硅单晶产品可满足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应用要求。项目于2019年3月份举行开工仪式,总投资约8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年产180万片的8英寸硅片生产线,二期规划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校对/小北)
1月19日,德州学院与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共建德州学院半导体产业学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共建科研平台,协同开展先进半导体材料研发。共享高端人才,提升科研与学科建设水平。双方将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发展共同体,推进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德州学院党委书记车滨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他表示,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德州,为促进德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德州乃至全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满足国内集成电路用硅晶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德州学院将以共建半导体业学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优势,以服务产业链、创新链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务实推进合作,切实为地方重点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打造战略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山东半导体材料产业高峰,实现学校、企业、地方多方共赢,推进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有研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是中国半导体硅材料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硅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基地,是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的企业,并率先实现了8英寸硅片商业化。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7月在济南山东大厦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其中一期18亿元,二期62亿元。一期建设目标为新建8英寸硅片生产线,达到年产能180万片8英寸硅片,二期建设目标为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项目被省政府确定为2019年“头号”重点建设项目。2020年10月16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德州举行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通线量产仪式。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6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量产通线仪式举行。该项目的落成和通线投产实现了年产6、8英寸硅片456万片和12-18英寸硅单晶300吨能力,并为后续12英寸硅片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将成为北方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4月15日,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18英寸硅单晶及部件全国首次成功投产”上榜。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是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材料,是纳米级半导体制程良率的重要保障。经过4年的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制品制备技术”结出丰硕成果,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攻克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技术,并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成果转化,填补了省内空白。该成果立足于自主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加热装置、单晶信号检测方案、收尾控制方法、位错缺陷判断装置、温度闭环控制等手段,有效解决了大规格单晶生长过程热应力、固液界面稳定性、氧含量、纯度、典型缺陷及电阻率控制等问题,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20余系列产品,全覆盖客户端需求,长成单晶直径达到18英寸(即450mm),为全球最大硅单晶尺寸,纯度可到11N。产品为美国、日本、韩国所有硅部件厂商采用,安装于泛林、东京电子等顶尖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刻蚀机产品中,并在台积电等产线中使用。随着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半导体制程日趋微细化,大规格高纯硅单晶及精密硅部件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该成果市场前景广阔,2020年全年形成销售额2.32亿元,2021年预计销售额约4亿元。闪电新闻记者 王佳亮 通讯员 赵庆川 报道
近日,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联合有关高校院所和新闻媒体,评选出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和“十大科技新闻”。◆十大科技成果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镰孢菌可侵染多种谷物如小麦、玉米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小麦遗传改良与基因组学团队历经20年完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研究成果,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解析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理,研究发现Fhb7对具有环氧基团的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广谱解毒功能。同时,成功将Fhb7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验证了其稳定的赤霉病抗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22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目前,已有60多家单位进行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并在山东、河南等多地试验。我国成功实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商业发射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及烟台宇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依托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并于2019年6月在我国黄海海域首次成功实施“一箭七星”海上试验发射,2020年9月又成功实施“一箭九星”首次商业发射任务,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开辟了商业航天发射全新模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之一。该系统荣获2020年中国工业设计金奖第一名,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在营运的海上发射系统。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有助于深蓝与深空的深度融合,并辐射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商业卫星发射需求。万华化学突破 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国际技术封锁脂肪族异氰酸酯(简称ADI)系列产品是固体火箭推进剂最理想的固化剂,是飞机、船舶、核电、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和汽车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也是涂料、胶黏剂等行业水性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原料,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工业化70多年来,ADI相关技术和产品均被国外垄断。万华化学集团历经17年,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ADI全产业链制造成套技术,打破国外对我国ADI制造技术的封锁,建成世界上品种最齐全、技术领先、产业链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I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万华化学ADI系列产品已实现累计销售收入147亿元,利税63亿元,带动下游产业新增产值1200亿元,成为化工行业的典范。潍柴发布全球首款 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2020年9月16日,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创造了全球商业化商用车柴油机热效率的最高纪录。潍柴动力开创协同燃烧、协调设计、排气能量分配、分区润滑、智能控制等五大专有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效果就越显著。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潍柴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这将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成功试跑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团队开展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经过4年多研发,成功突破高速磁浮悬浮导向、测速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重大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工程化方案,搭建全系统仿真、试验、制造平台,初步搭建国产化产业链,完成成套工程化装备制造。2020年6月,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实现大系统闭环、自动运行动态联调,完成七大类共300余项试验。这些成果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创新工程化能力。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创新 双靶生物制剂研制成功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是由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有效率高达79.2%,比国际现有治疗生物药物提高约30个百分点。2020年,泰它西普获得美国FDA开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Ⅲ期临床试验许可和快速审批通道资格,已启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2021年3月9日,泰它西普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销售,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创新一类生物新药。泰它西普还有潜力用于其它多种拥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适应症,其治疗IgA肾炎、干燥综合征等适应症的国内Ⅱ/Ⅲ期临床试验已全面展开。18英寸硅单晶及部件全国首次成功投产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是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材料,是纳米级半导体制程良率的重要保障。经过4年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制品制备技术”结出成果,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攻克大规格高纯硅单晶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填补省内空白。该成果有效解决了大规格单晶生长过程热应力、固液界面稳定性、氧含量、纯度、典型缺陷及电阻率控制等问题,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形成20余系列产品,长成单晶直径达到18英寸,为全球最大硅单晶尺寸,纯度可到11N。产品为美国、日本、韩国所有硅部件厂商采用,安装于泛林、东京电子等顶尖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刻蚀机产品中,并在台积电等产线中使用。国产民用航空轮胎成功装机试飞据中国民航局公报,到2035年中国市场航空轮胎需求量将达121万条/年,市场价值100亿元,但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轮胎100%依赖进口。森麒麟是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历经十余年,成功掌握了民用航空轮胎关键技术。研制的国产ARJ21飞机航空轮胎,额定速度达378km/h,通过中国民航局相关审核认证和成功装机试飞,成为正式配套供应商。该成果解决了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难题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技术瓶颈,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航空轮胎测试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我国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担负起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重任,促进我国民用航空轮胎行业产业链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天瑞重工聚焦磁悬浮技术,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了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等系列高效节能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磁悬浮鼓风机已列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国家“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磁悬浮真空泵自去年投放市场以来,节能均在50%以上;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离心制冷压缩机等3款产品被列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2021年3月,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院士专家团队鉴定,“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综合节能系统”和“高效节能磁悬浮真空泵”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材料实现突破高精度蚀刻引线框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芯片的封装。目前蚀刻引线框架技术被日本、韩国垄断,国内产品全部依赖进口。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集成电路高密度集成、高导电性、高可靠性三大方向开展攻关,突破引线框架无掩模曝光技术、HSP先镀后蚀技术、真空蚀刻技术等关键卡脖子技术,使引线框架的曝光精度达到6μm、生产效率提高30%,整体良率超过90%,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替代进口,已为包括全球领先的龙头封测企业——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30余家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供货,使我国高端芯片封装实现自主可控。◆十大科技新闻省委、省政府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2020年7月2日,首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总结了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我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部署。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优良创新生态,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山东科技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大会标志着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历史台阶。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全面推行2020年5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鲁科字〔2020〕44号),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2020年采用“揭榜制”择优支持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0个项目、100个课题,财政资金超17亿元,部分符合条件的课题采用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吸引社会资金约84.98亿元,预计可实现新增产值1872.69亿元,预期申请专利3851项,新增各类技术标准114项、软件著作权1334余项。高水平打造30家“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对于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成果转化、拉动产业集群崛起意义重大。我省布局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30个,承担实施重大技术项目270项,攻克技术难题222项,形成关键技术160项,引进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86项,新建创新平台101个,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72个,孵化和在孵科技型企业232家,带动产业增加值超过1028亿元。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新团队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2020年12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青岛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运营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疫情伊始,省科技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疫情防控重大项目8个,研发课题12个,投入经费1750万元。通过该工程,我省成功分离到29株新冠病毒,获得226个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106株候选单克隆抗体,筛选到18个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完成6种新冠病毒潜在药物临床筛选,22个产品分别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CE证书,为战胜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启动2020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济南市签署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是中国科学院布局的集聚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创新区。目前,济南市已落地15家“中科系”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初步实现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首个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2020年11月2日,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在烟台挂牌成立。作为山东省首批布局的5家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布局先进材料与大型成形制造、极端环境特种功能材料等5个研究方向,汇聚包括海内外12位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团队,吸引20个成熟度高的科研项目进驻,努力建成在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基地,成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和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经济圈科创联盟成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战略部署,山东省科技厅在济南、青岛、枣庄3市设立了省会、半岛、鲁南科创联盟,聚集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等创新要素。科创联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京津冀、日韩东北亚、长三角成果转移。目前,联盟成员单位899家,已走访1171家企业、110家高校院所,梳理5198项创新需求,收集18400项科研成果,召开7957场对接会,深入对接980个项目。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2020年1月9日,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山东大厦举行,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首届青岛创新节成功举办2020青岛创新节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吸引500余家企业来青岛考察投资,达成投资和成果交易超过34项,超过6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包括覆盖大健康、信息网络等前沿创新领域的十大项目签约落地,预计新增投资500亿元,引进人才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