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chkxygcxy.htm测绘,顾名思义为测量绘图,即测角量边并绘制成图。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已实现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化和跨越,正走向信息化测绘道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测绘也迎来了智能时代。测绘范围已从区域到全球、航空航天发展到太空,测量对象从物体本身、到物与物、再到物与人、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现代测绘学科研究领域广阔,与导航、地理、海洋、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密切交叉,以3S技术(卫星定位导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即GNSS、RS和GIS)为典型代表,测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得到的时空位置信息是一切智能、智慧、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基础,测绘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学院)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一级学科,设置测绘工程(含海洋测绘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测绘工程(含海洋测绘方向)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为特色建设专业。官方公布的最新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测绘学科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7-10位区间。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科实力雄厚,软硬件设施齐全,至今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测绘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并应用于重大工程建设中,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测绘学院现有测绘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陆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总经费近亿元,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市政府一等奖等各项奖励4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现有教职员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博士生导师28人(含兼职15人)、教授22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75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研究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师资队伍。测绘学院对外合作广泛,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一级学科,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共建海洋测绘二级学科,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际、国内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广泛合作与交流。近三年来,测绘学院的本科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和重大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其中,在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竞赛中获得奖励10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67篇,取得各类专利20余项,在校大学生创业10余人。学院学生在南北极科学考察、大洋科考、地理国情监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以及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国际峰会、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及大会等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山科测绘学子的身影。测绘学院各专业围绕地球空间信息各有特色,就业率大体相当,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40%的学生通过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赴境外留学的方式选择继续深造,其余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广泛分布在测绘、海洋、国土、信息、交通、水利、石油等行业。就业单位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千寻、高德、超图、航天宏图、四维图新等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或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上市公司等,部委、省市级勘察测绘院(如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第四航测遥感院、第七地形测量队、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福州市勘测院等),国内知名测绘设备研发生产单位(如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等),以及央企如中交、中建、中铁、中海油、国家电力等工程建设及能源开发知名企业。就业地域分布广泛,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四川、安徽、陕西、天津、北京、重庆、上海等省市是学生就业主要去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华北、华南等区域是学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地域。多年来毕业生一直受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了学术大师张玉卓(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精英郭开朗(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一大批杰出和优秀校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是广大学子成才的理想平台,欢迎报考!测绘工程专业本专业分测绘工程和测绘工程(海洋测绘)两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在第三学期结束后分方向独立培养。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成图,当前技术手段已发展成为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方式,移动测量车+无人机摄影是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精密导航、室内定位、地表/地下形变监测等都是本学业学习和研究范围。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测绘理论和知识,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卫星导航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地理国情监测、大型工程建设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等部门,从事测绘生产、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毕业5年内通过生产实践锻炼,具备注册测绘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培养海洋测绘专业技术人才,掌握海洋及其毗邻陆地和江河湖泊时空信息获取、处理、管理、表达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面向我国海洋强国和海上一带一路战略,服务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航海保障、航道港口设计建设、海洋环境灾害监测等行业,就业前景广阔。我校是国内极少数具有海洋测绘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与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共建,在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等10多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目前本方向有专职教师15人,均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具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的专家3人。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分别于2014年、2017年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获批测绘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不仅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更为重要的是对利用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译,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遥感载体包括卫星、飞机、气球、车船等。本专业培养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航空航天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获取、处理、解译、分析和应用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城市、农业、环境、海洋、地质、交通、水利、军事等部门或领域,从事遥感与摄影测量生产设计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规划、管理、科研工作的,并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均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0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讲专家2人,省部级人才称号的专家2人。本专业重点承担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设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12个,拥有专门实验室2个;作为牵头单位组织了全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及出版工作。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是融合信息科学、测绘科学、地理科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面向资源、环境、国土、海洋、交通、市政、规划等应用领域,培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测绘学、遥感学、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地理信息采集、管理、分析、表达、服务和软件研发能力,从事地理信息软件应用、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开设于1999年,在山东省高校中最早设立,其依托学科是测绘学院的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一级学科,下设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方向。在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本专业形成了“理工兼备、一黑一蓝”的特色优势,注重科学理论学习和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培养特色,突出服务于自然资源(黑)与海洋(蓝)的行业特色。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底蕴深厚,实践技能扎实,综合素养突出。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0〕25号)等文件精神,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01、组织管理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疫情防控和复试工作,负责领导和监督全校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解决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2.校内各招生单位(以下简称各学院)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方案,组织开展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对本单位的复试和录取结果负责,并负责处理考生的质疑、申诉和投诉。工作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3.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成立研究生复试小组。研究生复试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复试成绩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复试、做好复试全程记录、给出复试成绩、提出拟录取名单报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要交学校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音像材料要由复试小组长、学院负责人、研究生院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签字密封后妥善保存于学校保密室备查。4.成立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实施方案,严密做好复试录取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各学院复试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上级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场地安排、卫生消毒、防疫物资、模拟预演等工作,确保人员和场所安全。5.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保障工作小组,负责复试录取期间的复试场所保障、网络带宽保障、复试设备用电保障、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人员校园进出等。02、招生计划1.学校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2.各学院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则上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过程中若有调整,需根据生源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报研究生院同意。3.学术型招生计划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全日制计划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相互调整。4.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纳入当年的招生计划。03、复试工作要求(一)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性原则。将疫情防控贯穿复试录取工作全过程,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坚持科学选拔。积极遵循并探索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选拔质量,宁缺毋滥。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审查考生资格,严格复试过程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权益。4.坚持客观评价。各种考核结果原则上均应量化,有明确的等次标准与结果。5.坚持保密原则。务必将各环节及人员安排的保密工作当成重点任务,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复试分数线1.我校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线)、招生计划、生源情况等,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2.我校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线一致。3.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招生专业,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各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三)复试资格审查。1.各学院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对比有关数据库(如考生报考照片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替考。2.各学院在复试前,按照《招生简章》相关要求,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不予复试。考生须于复试前,按照各学院具体要求,将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另加学生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见附件1)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到指定网站,经审查以上证件及材料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未经资格审查擅自参加复试者,其复试成绩无效。因疫情原因所提供材料无法加盖公章的,须在录取后再次提交加盖公章的相关材料。3.各学院如对考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存有异议,须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其复试成绩无效。4.符合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按照学校通知要求提交加分申请及相关证明,学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加分范围和标准执行加分政策。5.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需提交:《男(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材料原件的扫描件。(四)复试形式1.我校所有专业均采取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全校选用统一的远程复试系统,统筹安排,错时错峰,分批进行。各学院要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有序、稳定。2.复试过程中,做到“三随机”,即: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考生所在评委分组、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五)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同等学力加试,另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素质考核、体检等环节。1.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考试时间不低于45分钟。笔试科目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随机抽取复试试题。各学院要安排专门监考人员,实行实时远程视频监考,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面试时间每生一般不低于20分钟。主要考查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科研活动、培养潜质、综合能力,包含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专业外语和外语口语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通过专门问题问答和面试过程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包括听力理解、会话能力等,分值占15分。各学院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考核,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3.考生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两者之和,满分为200分。4.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为40%。5.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该考生初试及专业课笔试科目相同,加试笔试通过网络远程进行,考试时间为每门科目不低于45分钟,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6.体检安排在新生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复试具体安排各专业一志愿考生,错时错峰,分批组织进行网络远程复试,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04、调剂工作要求1.调剂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做好生源调剂工作。2.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7)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8)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3.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4.数学一、二、三之间和英语一、二之间可顺向调剂,不可逆向调剂,如数学一可以调剂到数学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反之不可调剂。5.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见附件2)。6.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05、录取工作要求1.录取工作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提高研究生录取质量。2.各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根据本学院招生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情况,研究确定各专业的拟录取名单。各学院按以下公式计算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总成绩/N)60%+(复试总成绩/2)40%=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N=考生报考专业初试各科目满分之和/1003.复试不合格、同等学力加试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心理素质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4.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复试成绩、初试成绩等。5.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队录取。6.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7.研究生院根据招生计划和各学院上报的拟录取考生信息,确定学校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8.在复试、录取阶段,各学院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复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公布专项计划、单独考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等特殊类型招生信息。9.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10.复试期间,学校成立专门监督检查组,到各学院复试现场进行监督检查。11.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加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和力度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06、其他1.在复试的基础上,各学院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安排落实拟录取考生的指导教师。安排落实指导教师要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充分尊重考生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不得平均分配和强行摊派。2.各学院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复试流程,强化复试过程管理。3.各学院要做好兜底支持保障,加强对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对于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要进行技术兜底保障,根据考生申请,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4.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针对特殊异常情况,如考生因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考试、网络卡顿影响正常考试、网络长时间中断、通信设备软硬件故障、因故停电等,各学院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视情况对其进行补考或其他处理。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并签字确认后按要求提交,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6.研究生新生入校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7.针对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及各相关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咨询电话、咨询邮箱等方式及时宣传解读政策,推送有关信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8.复试录取过程中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复试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等现象,一经查实,坚决处理,保证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预祝广大学子复试顺利! 我们在山科等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 / 研究生院网 排版 / 王雪婷 审核 / 许浩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nyykygcxy.htm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具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之一。学院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和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和一个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学生2036人,其中本科生1501人,硕士485人,博士50人,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矿业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两个领域)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采矿工程、采矿工程(智能开采)、工业工程、工程力学4个本科专业(方向)。采矿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矿业工程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计划,工程力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院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教职工117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26名,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全国劳动模范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专家11名。学院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7项,承担国家级课题46项、省部级课题63项,发表SCI论文353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59项。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有“111”引智基地、中蒙矿产资源绿色智能开发国际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日本长崎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派出教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高校访学或交流200余人次,先后选派100余名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攻读学位或交流访学。学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创建国家一流矿业工程学科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始建于1951年,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至今本专业已连续4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采矿工程专业为核心的矿业工程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2019年获山东省筑峰工程建设资助,在全球矿业工程学科(软科)排名25位。采矿工程专业共有专任教师62人,企业兼职教师及产业教授31人,具有海外背景教师比例超过4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本专业拥有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为适应国家“新工科”办学方针和国家能源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采矿工程专业逐渐发展了智能开采、非煤矿山及新能源开发3大特色方向。本专业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试行小班化授课,为每生配备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其专业学习、创新实践、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现场科技项目研究。专业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可推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或申请本硕、本硕博连读培养。毕业生可在矿山企业从事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也可在设计、研究单位从事矿井设计、科学研究工作;即可以在政府部门从事技术与安全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本专业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占比超过30%,就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大型跨国公司的本科生占比45%左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7%以上。工程力学专业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2000年获批工程力学硕士点、2003年获批固体力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力学一级硕士点。目前,拥有“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四个二级学科,其中“工程力学”被山东省列为“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强能力”的育人方针,以培养掌握力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工程计算技术和试验能力,能在众多工程领域从事与力学有关工作的研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专业先后从浙江大学、中科院岩土所、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引进青年教师,目前拥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7人,实验师2人。专业办学结合区域特色,着力发展“强数值模拟、强试验创新”的两强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数值仿真平台、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值仿真能力;同时与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勘察测绘院、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展拓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协同培养在校生的试验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分别设置了与培养模式对应的工程计算培养模块和工程应用培养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毕业生2004~2019届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其中考取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211高校及中科院力学所等研究生比例稳定在50%以上。毕业生就职单位覆盖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领域涉及到能源开发、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多数学生在毕业5年后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通过继续深造的同学,一般在毕业10年后能够成为行业专家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工业工程的5所高校之一, 27年来,依托青岛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平台优势,专业着力打造面向科研、就业2种需求,搭建企业、高校、政府3方育人平台,培养具备理论、实践、创新3种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6人,特聘美国西新英格兰大学教授1人、产业教授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8名教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1名教师连任2届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指委委员,并任山东省管科类教指委秘书长。学生入学后将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在 “虚拟企业平台型实验室”中完成精益生产、人因工程、物流系统仿真、智能决策等实验教学内容。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在海尔、威伯科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基地中开展 “项目制”实习实训。专业现有资源经济与管理、系统理论2个学术型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是山东省唯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历培养体系、学术型+专业型双向学位培养体系和在校生数量最大的高校。作为社会紧缺型人才,专业连续多年实现就业、升学率双高。就业去向覆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海尔、格力等大型制造企业,主动就业率为100%,年均薪资超过当年平均水平的20%。本科考研率连续三年超过70%,录取率超过40%,60%以上同学考入985、211高校。目前,专业已有毕业生1700余名,其中有国内顶尖学者;有跨国公司高管、市值过亿的企业创始人等优秀企业家和省市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职业前景好、社会资源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21世纪是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之前人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想说“选择计算机,光明未来在等你”。想体验互联网大佬在身边的感觉吗?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吧,学习尖端技术,让手指在键盘上跳舞,让代码绽放无限可能。 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单介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于2016年7月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4月成立)更名而来,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2018年4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署办公。学院下设5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5个办公室。有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6人(含院外导师),副教授35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74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师资队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杨芙清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学院现有在校生2901人,其中本科生2277人,研究生624人。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山东省一流专业。网络工程是山东省特色专业。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是山东省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山东省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2门山东省精品课程、《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科研流动站,拥有电子信息技术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青岛市首批重点学科、在青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是山东省“九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山东省首批确定的“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拥有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示范)、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市物联网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形成了人工智能、智慧矿山信息技术、大数据理论与软件方法、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Petri网理论与应用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少年强则中国强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先后涌现出多名全国三好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许多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和企业奖学金,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奖数量多年名列学校前茅,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总决赛冠军、中国计算机学会CSP卓越单位等标志性荣誉,学生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和层次稳步提升。学院从2006年起与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浪潮集团、青岛软件园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IT人才,2008年被山东省命名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支持专业。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201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本专业的星级评价为“5-”。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95%以上有博士学位。本系教师科研能力突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本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按照学校“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备良好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具有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胜任信息技术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开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概论、人工智能等课程。毕业后适宜到信息技术行业从业,在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或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2、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902)软件工程专业是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专业群中的立项支持专业。201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本专业的星级评价为“4星级”。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专业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科研一体化体系。软件工程专业拥有21名专任教师,2位博导,15位硕导,4位教授,11位副教授,17人获博士学位。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其中多名老师获得山东科技大学师德标兵、难忘恩师、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软件工程专业一贯注重教学建设与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程序设计技术系列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屡创佳绩,ACM队是山东省顶尖竞赛强队,近年来在历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多次取得了亚洲区银牌、铜牌的好成绩,在山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多项的优异成绩。软件工程专业面向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能够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特别是互联网应用、智能应用软件与游戏软件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研发、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本专业每年均有大量毕业生就业于百度、华为、浪潮、东软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同时也可以免试推荐或报考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3、信息安全专业(专业代码080904K)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安全相关问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部门、科学研究、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安全咨询与服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产品研发等工作。该专业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或者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本专业建设1个省级教学团队,承担多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在中国软件杯、互联网+、挑战杯等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在信息安全的比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全国高校“西普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中多次夺冠,学生战队Time-Keeper已经成为高校网络安全战队中一支有影响力的战队。近年来本专业突出移动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特色。相关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在密码学、区块链、智能安全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在包括国际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会刊、CCF推荐A类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本专业具有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攻防、靶场实验室、工控安全实验室等教学软硬件环境,占地300余平,投资超过500万;有省内高校领先,基于Intel和CMD的多核和高主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总投资超过1000万。本专业与国内外网络安全企业,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思科有限公司等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实验室共建、学生培养等方面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905)本专业是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专业群中立项支持专业,属于全国首批30所获批设置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本专业2019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星级评价为“4星级”。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矿山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青岛市物联网与软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专业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科研一体化体系。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本专业建设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2个校级教学团队,先后承担多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学生在中国软件杯、蓝桥杯、互联网+、挑战杯等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奖,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智慧海洋、智慧矿山、工业物联网、移动网络、边缘计算、无人机协同、5G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在包括国际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会刊、CCF推荐A类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本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工业物联网和移动物联网为专业特色,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及物联网行业应用共性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系统研发、集成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主要开设物联网技术概论、标识与感知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云平台技术、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业物联网技术、移动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机器人感知、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本专业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领域从事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系统研发集成、应用及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可以免试推荐或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5、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080907T)本专业是面向前沿智能技术的本科专业,也是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的立项支持专业,拥有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本专业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94%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本专业的教师科研能力突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50篇,其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SCI、EI收录100篇;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本专业致力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和道德修养,能系统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具有智能科学思维、智能算法设计能力、智能系统开发能力等应用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高、精、尖”专业人才。本专业除开设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等行业急需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阿里、京东、百度等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行业开展研发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开展智能技术相关的科研与系统开发等工作,还可以免试推荐或报考智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欢迎您!学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邮政编码:266590咨询电话:0532-86057077E-mail:zsb@sst.e.cn通讯员:刘勇
2020年11月,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山西省、青海省、贵州省等省、市、自治区相继公布了《2020年硕士博士有研究生学位授权高校审核材料公示》。目前,山东省高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和院校都是最多的。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大省,高等教育也实力较强。2020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高校和专业是:(1)中国海洋大学(985、211、双一流高校)7个专业。(2)山东科技大学13个专业。(3)青岛科技大学15个专业。(4)济南大学16个专业。(5)青岛理工大学12个专业。(6)山东建筑大学7个专业。(7)齐鲁工业大学10个专业。(8)山东理工大学18个专业。(9)山东农业大学8个专业。(10)青岛农业大学13个专业。其他登上排行榜的还有:潍坊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省委党校,等17所高校。总量是268个专业,27所高校。这里,著名985高校——山东大学,没有在排行榜上公示。不过,山东大学的硕士搏士授权专业,肯定是最多的。您对山东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授权点公示专业和院校,有哪些看法呢?欢迎您交流。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日前,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圆满完成。学校共录取研究生299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79人、博士研究生112人,计划完成率均为100%。全国报考山东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共计9736人,比2019年增加1971人,增幅25.4%。泰安校区、济南校区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了严格的复试录取。学校整个复试录取工作从5月10日开始,到6月30日结束,历时50余天。截至目前,2020年研究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2991名被录取的考生们已陆续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将在9月5日-6日按所录取校区、专业报到学习。
报考山东的大学,需要注意各个大学的分数线,想要上好的学校,还要知道大学排名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填报志愿,上理想的院校,小编整理了2021年山东很强的12所大学,大家可以过来看一下!2021年山东最强的10所大学排名0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63102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最低录取分数线:6170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59904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学校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培计划”、国家“111计划”,山东省属重点大学。 最低录取分数线:57905青岛大学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最低录取分数线:56606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申报的“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 ,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54107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也是山东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56408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最低录取分数线:51409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52210济南大学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最低录取分数线:538从以上学校的排行榜中可知,排名靠前的学校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说明:1、山东一二三本合并为本科批次,本科批次录取又称为普通类一段;山东实行新高考,不分文理科。2020年山东普通类一段批次录取控制线:449分。2、下表中有些大学会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是因为大学招生专业或者招生专业类型不同,或者学校校区不同而出现多次情况。特别注意:以上是山东前10的大学排名,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想要更好填报志愿,可以在蝶变志愿上模拟填报。好了,看到这里,关于2021年山东很强的12所大学排行榜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如还有其它院校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百家号了解更多!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山东科技大学积极发挥行业特色和工科优势,牢固树立科教融合理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围绕经略海洋、大数据、人工智能,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共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等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数十个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科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批联合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直接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在解决基础科学重要问题或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实行“双导师”制,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指导积极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组建导师团队。双方导师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为学生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侧重学生德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校外导师重在发挥对学生的科研实践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深度参与课题研究中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不断加强联合培养“双导师”管理,近年年均聘任联合培养单位研究生指导教师80余人,为“双导师”制、全过程管理提供了坚强支撑。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实现联合培养双方资源高度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科研项目、仪器设备、高层次人才等方面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导师团队科学研究合作为桥梁,建立长效互动机制,提高双方导师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展高层次人才互聘,组建科研团队,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共享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深化科教融合,为研究生培养营造良好环境,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机制。支持和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参与科研活动,支持校内校外导师将新科研成果引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开设更多研究性课程,提供更多研究性学习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借鉴科研院所优势和特长,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把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科学研究的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浓度”,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以学术品牌建设为例,学校举办的“名家讲坛”,邀请联合培养基地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展高端学术讲座,年均举办100余场,浓厚校园学术氛围,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培植研究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地方需求,依托工科优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领军人才和知名专家学者的作用,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合作开拓新兴和交叉学科,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学校与联合培养单位不同学科之间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如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与自然资源部门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海洋测绘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生,极大提升了联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科教融合系列措施推动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研究生每年在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1400余项,学校连续4年获得“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奖。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如与自然资源部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许明珠,参与完成中国第十次北极主体考察任务;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张德成,投身艰苦行业,诠释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荣登中央组织部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3》;矿业工程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生尹大伟,潜心学术研究,致力技术创新,参与研制大尺寸煤岩长期承载试验系统,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简称:山大),于1901年始建,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前身是官立山东大学堂,由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2、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于1924年始建,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之一。学校现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4、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简称齐鲁工大),于1948年始建,位于山东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其由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于2017年5月整合组建而成。设26个教学单位,16家创新研究机构。共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一流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艺术、翻译、金融等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8个门类,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5、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简称:山东师大),于1950年10月29日始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由中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属重点大学。现有21个学院(部),88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接下来依次就是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以上就是2020山东省排名前10的大学了,只有两所“985大学”,那就是排名第一的山东大学和排名第二的中国海洋大学,这些学校有你的母校吗?
考研冷门专业考研是改变命运和积累知识的一种非常可靠的途径,在考研择校择专业的过程中,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分数高,不少人难以考取,今天我们详细说下考研冷门专业之情报学!何为情报学?情报学情报学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情报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学科。情报学的本科专业是信息管理。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以及信息系统学(information system science)都有密切关系,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目前,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前沿包括: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数据耕耘与知识成长、数据库知识发现、虚拟社区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规律、小世界现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的自组织与序化研究、语义知识组织与认知检索、云存储与云服务等。情报学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目前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情报学目前国内开设情报学专业的高校有哪些?通过对各个高校官网查询,目前国内开设情报学专业的高校一共有69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省:河北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陆军军官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福建省: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市:西南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省:云南大学;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武警工程大学;甘肃省:兰州大学;湖南省: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排名比较靠前的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就业情报学的就业方向是哪些?情报学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目前的就业方向:信息咨询公司、大型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公司、政府机构、情报研究所、高校与公共图书馆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开发、信息咨询与服务、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收入的话 ,就不好说了,跟个人能力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