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方面获悉,6月1日,经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正式成立院级“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实验室”和“涉台外交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教社科司函〔2020〕12号),教育部拟于今年启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和重点研究基地动态评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开展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综合评估,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在校社科处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决定在原大数据和民调中心、文献信息中心等基础上组建“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实验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方面介绍:该实验室旨在立足新时代,面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统一形势分析与预测、国家统一情境仿真模拟、两岸融合发展政策模拟分析、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分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模拟分析等方向开展研究和教学,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力图构建能够增进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国际社会对“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和“国家统一政策”理解和支持的政策模拟平台。实验室不仅能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其他重要科研项目提供支撑,创新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同时有助于培养有志于两岸交流和国家统一事业的优秀创新性骨干人才和涉台专门人才,从而提升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政策制定的科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贡献力量。实验室由政治所陈先才所长兼任主任,经济所所长王华和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叶宏明兼任副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方面介绍:“涉台外交研究中心”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继民进党研究中心、两岸青年研究中心后,因应培育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之需要,按照“问题导向、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学科交叉”的原则成立的又一院级研究中心。当前,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美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两岸在涉外领域斗争更加频繁激烈,涉台外交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提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在涉台外交领域的研究水平,加强与大陆其他涉台外交研究团队和学者的联系,巩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与国外高校和智库沟通密切的优势。中心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通过承接相关研究课题、举办学术研讨会、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扩大与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相关高校和台湾研究智库的联系,掌握国外台湾研究和台海政策的前沿动态,搭建制度化的台湾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中心主任由法律所季烨所长兼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前身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7月9日,是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也是经过时任中央对台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同志亲自批示成立的教育部和福建省共建单位。2004年2月19日,经厦门大学批准,升格改制为台湾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现设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两岸关系等六个研究所,以及遵循“问题导向、特色鲜明、基础雄厚、学科融合”原则设立的民进党研究中心、两岸青年研究中心、两岸民意调查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机构,以及《台湾研究集刊》编辑部、文献信息中心、继续教育中心等。(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盛夏时节太平洋的风经过台湾穿过海峡吹到厦大宝岛台湾,远古时期曾与大陆相连,后由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被淹没,遂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虽隔海但不遥远,台湾海峡最狭处仅130公里、最深处不过80米。纵然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分分合合,但以人为桥梁的交往从未停歇。“校址当以厦门为最宜,而厦门地方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 1921年,在民族危难之间,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陈嘉庚在海峡西岸的福建,选定了厦门演武场,也是昔日郑成功的练兵场,建起了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海峡不是一把无情刀,终会变成一座交流桥”。两地彼此命运紧密相连,翻开这百年校地篇章,万千往来中的故事渊源深厚,万般不易间的情缘更是荡气回肠。 一方石锛,万年光景厦大校园内、芙蓉湖畔旁,有栋嘉庚风格三层建筑,白色花岗岩墙体、红色琉璃瓦,上书“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这是我国首个人类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国际著名博物馆之一。馆中有七个展室一个碑廊,文物八千多件。其中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名为“有段石锛”,采集地:“台湾”。来自台湾、现珍藏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左图)的石锛(右图)“台湾之有石器时代遗物,余久已闻之,抵台后即注意于此。台北市西北方之观音山系产石之地,余曾数赴其处探寻,只得二块。”这是厦大首届学子、人类学家林惠祥1929年赴台采集文物时的记录。出生于泉州蚶江的林惠祥,其先祖在道光年间就赴台从事航海经商,后人多居于台湾鹿港街,至其父亲仍在台经营生意。此行林惠祥深入台湾高山族聚集区,带回文物标本一百余件,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成为我国首位系统研究台湾高山族的学者。此后林惠祥更是奔走于台湾、福建,以及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地,根据考古资料的实际构拟出“现南岛语族的民族起源与迁徙路线”。在其遗作《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 有段石锛》中,林惠祥指出 “大体言之,大陆上的型式是以初级、中级阶段的为多,菲律宾、太平洋的以高级的为多,故应是大陆发生然后传于海岛”,推断出台湾新石器文化来自大陆,高山族先民主要是从大陆迁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人类学的目的之一,是人类历史的‘还原’。所谓‘还原’,便是把已经消灭或毁损的东西,重新构造使它回复原状……使我们后来的人能够晓得原来的情况。”林惠祥所撰写的《文化人类学》是我国第一部被列为大学通用教材的人类学专著,已被台北商务印书馆刊行至第八版。岁月流转,至今仍在厦大的这方石锛穿梭了两岸万年渊源。一纸家书,万分热忱1945年,台湾光复。“我们是带了一颗热诚的心、学习的心、为台胞服务的心。”1947年,赴台工作的厦大校友黄子铮给母校寄信写道。地缘相近、文化同根,光复后的台湾与厦大往来密切。厦大是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间招收台湾学生近百名。台湾学生对厦大也青睐有加,第一批“台湾省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中,志愿选择厦大的最多。厦大毕业生也满腔热情地赴台参与光复重建。据统计,1945-1949届厦大毕业生赴台300多人,占其毕业生总数近30%。特别是长汀时期的厦大学子,在交通、电力、电信、水利、教育等方面成为了骨干力量。至20世纪70年代,助力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十大建设”中,有六项由长汀厦大学子主持或参与主持。台湾光复后,恢复交通成为当务之急。厦大校友1945届杨廷英、尉迟铮,1948届叶燊、过鲍生都曾担任过台湾公路局主要负责人。过鲍生后作为规划设计专家,还全程参与了贯通台湾南北、从基隆至高雄、总长373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台湾光复前夕,岛内电力供应几近瘫痪,沦为“黑暗之岛”。来自厦大机电、会计、土木、数理等系共计39位校友先后加入台湾电力公司,全力“点亮”台湾。“诸学长所集合担任之工作,已把一电力公司之所有功能发挥尽致。”“从黑发到白发,一生与台电共成长”的1946届校友陈振华,后还负责核能发电厂创建。在电信行业,台湾东西部电缆的贯通、台湾本岛与澎、金、马的海底电缆的铺设、乃至全岛电话的普及……厦大校友也担当重任,其中金世添、杨肇凤、朱希曾、陈贞堃、陈玉开、刘诗华、黄扬、陈希杰,被台湾媒体称为“厦大八金刚”。厦大毕业生还赴台参与兴修水利。其中,严家睽推演出的计算洪水量公式,被称为严氏台湾洪水公式,至今仍为台湾水利、农林、电力各界所采用。陈振安首创多种施工方法,开台湾采用喷凝土于隧道之先河。当时台湾师资非常紧缺,90余位厦大校友先后赴台从事教育、文艺工作。其中,谢又华任台湾省教育厅长,罗旭升任副厅长;39位厦大校友在大学任教,包括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江举谦,台湾著名戏剧家、艺术学院戏剧学系主任姚一苇,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卢衍祺等; 33位在中学工作,包括台中女中校长余丽华、屏东中学校长钟治同、花莲中学校长林民和、屏东一中校长郑亨观、屏东二中校长华启球等。此外,许多厦大校友还成为台湾工业、财金界的精英。沈觐泰成为台湾中油创始人,沈祖馨任台湾聚合化学品公司总经理,章家资任台中港总工程师,徐人寿任基隆港务局局长,王俊二任基隆港务局高级主管,傅百屏任台湾省税务局局长,王逵九创设了高雄加工出口区,陈树勋、陈俊德帮助建设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连贯作业大炼钢厂……黄子铮在信中写道:“我们值得自己最大的安慰,那就是每个校友在各地工作,都给予当地的人民十二万分好感。台湾语是说‘有人气’‘风评好’‘真优秀’。就这点看,可以说我们仍一本来台的初衷,不受俗流所熏染。我们能自爱,能爱人,我们都深深地永远地牢记着母校校训,我们要将我们的学识、经验、心境求到‘止于至善’。”一纸家书,是厦大学子在台光复重建中的实干与追寻。一个约定,万山无阻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昭告大陆方面开始实行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80年,在厦大校园里,海内外第一个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所(后为厦大台湾研究院)成立。其开创了多个第一: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创办了第一份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成立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台湾的民间学术机构……1988年初,时任厦大台研所所长的陈孔立收到一封信,是从香港转来的台北“台湾史研究会”的邀请信,他连忙用多年不用的繁体字抄写了论文,寄给香港的联络人转送台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陈孔立出发赴台。在香港中转时,他未被台湾有关方面批准入台。所幸论文已传真到台北,由台湾同行在会上代为宣读。台湾媒体以“陈孔立文到人不到,台海学术首开交流”为题报道,轰动一时。后来,这个“只完成一半的学术交流”有了续篇。时任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晓波到香港与陈孔立相见,双方约定在厦大再召开一次讨论会。1988年8月,台湾20余位学者几经周折,终于聚集厦大,成为两岸学者在大陆举行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1992年6月,厦大五位学者杨国桢、陈支平、陈在正、陈国强和蒋炳钊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会,台湾媒体称“大陆首批大规模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家来访”。1992年11月,陈孔立等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首次组团赴台,跑遍全岛。“第一次到宝岛台湾很激动,这一步也很艰难”。1991年,厦大校友、新华社记者范丽青成为首批赴台采访的两位大陆记者之一。“像大熊猫,大家都想看一眼,也像春燕,预示着飞过海峡,带来两岸交流的一个新的春天。”不只是后来成为国台办首位女新闻发言人的范丽青,台盟中央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张克辉,中科院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卢嘉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还有多位中台办、国台办领导……许许多多的厦大人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奔忙。“贵我两校今后在学术交流方面,希望早日展开,相互切磋,共谋进步,诚后生学子之幸也。”1995年4月,在淡江大学校长这封来信之后,《厦大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协议书》在台签署,开创了两岸校际交流合作的先河。目前,厦大已和台湾33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每年有1000多名师生赴台开展互访交流合作,形成了“山海论坛”“两岸学子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海峡两岸大学生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华语影像联展”等一批品牌活动。厦大也是大陆对台招生最为活跃且招收台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本着“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对台湾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目前共有台湾学历生近500名。厦大也积极延揽台湾优秀人才来校工作,聘有台湾籍教师43人,包括全职教师25人、非全职教师18人。全校每年邀请台湾学者开设讲座超150场次。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当时福建经济还相对比较落后,想要吸引台商过来,除了改善投资硬环境和政策优惠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链来吸引他们……习近平同志赞同我的观点,说这个意见不错,要考虑在内。”厦大台湾研究院学者李非回忆起2000年作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与时任福建省主要领导习近平同志交流对台议题的情形。2020年厦大台湾研究院迎来了四十周年院庆。自成立以来,研究院深耕对台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十多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近百项,获优秀科研成果奖300多项,在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评比中两次获“优秀”,并入选“中国核心智库”。2014年,由厦大牵头成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2011计划”。厦大积极与台湾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岸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基金设立以来,厦大与台湾科研人员共获得协议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42项,资助经费9600万余元。一个约定,无惧万水千山。一场重逢,万般深情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1年,厦大1948届校友余光中在其台北厦门街旧居内写下了这首感动亿万中国人的《乡愁》。“自从1949年7月的一个夏日,我在厦门的码头随母亲登上去香港的轮船(隔年辗转到台湾),此生就注定了半世纪之久不再见大陆。”余光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境,“怎料得到,当时回顾船尾,落到茫茫的水平线后的,不仅是一屿鼓浪,而是厚载一切的神州……”同余光中一样,许多厦大学子在年少登上那艘船时,未曾想到回程竟不知归期。同为厦大学子的兄弟俩黄典诚、黄典权就未曾想到,再次相见是在四十年后。1988年,著名语言学家、厦大教授黄典诚受邀赴港讲学,得知时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的胞弟黄典权也将赴港,黄典诚立刻专程赶回家乡漳州,装上一瓶九龙江水。兄弟相见,万分动容,抱头痛哭。哭罢,黄典诚从怀中掏出故乡水,黄典权一饮而尽。临别时,黄典诚作诗《在港送弟》:“论切言翻茶润泽,思亲忆旧泪滂沱。明朝鼓翅高飞去,后会应于淡水河。”只是黄典权终其一生也没回过大陆。临终前一个月,正遇厦大杨国祯诸教授访台,黄典权将自己珍藏的台湾古地图托付其转赠母校。1987年11月,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后,厦大1948届校友周詠棠第一时间踏上了回母校的路途。那个刚毕业就赴台的小伙子,从台湾油厂基层人员做起,后来升至好来化工厂厂长,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忆往昔,周詠棠说起了读书时每周一周会都要唱的校歌,至今仍特别有感于其中的“知无央”“爱无疆”。95周年校庆时,他与22位平均年龄89岁的校友见证了校歌石的揭幕。“很多人都问为什么那么爱自己的母校?我告诉他们,厦大不光教学生念书,还教学生做人。”周詠棠数次为厦大捐款,他说:“人在天堂,钱在厦大。”厦大机电系首届学子、萨本栋校长门生何宜慈,后筹划创办了台湾新竹科技园,成为“台湾硅谷之父”。两岸破冰后,他频赴大陆积极推进北京中关村、厦门火炬园等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与校友们共同筹设了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及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如1948届校友苏林华在纪念厦大校长萨本栋百岁诞辰时所说:“‘厦大在长汀’的学子们,今日均已年逾古稀,但并未使萨公失望,一直追随着时代巨轮,向前迈进,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一场重逢,跨过了海峡,永恒了深情。2006年,余光中(左)在厦门大学重逢老校友(来源:《台海》杂志)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这是余光中后来续写的《乡愁》第五段。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纵有多少悲欢离合,终会抹平。永恒的是在那来来往往中,汇聚成的人情暖流,如石刻般在岁月的冲刷下留存,继续延绵着这深厚的百年校地情谊。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鸟瞰图(资料图)盛夏时节,太平洋的风经过台湾,穿过海峡,吹到厦大。宝岛台湾,远古时期曾与大陆相连,后由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被淹没,遂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虽隔海但不遥远,台湾海峡最狭处仅130公里、最深处不过80米。纵然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分分合合,但以人为桥梁的交往从未停歇。“校址当以厦门为最宜,而厦门地方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 1921年,在民族危难之间,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陈嘉庚在海峡西岸的福建,选定了厦门演武场,也是昔日郑成功的练兵场,建起了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海峡不是一把无情刀,终会变成一座交流桥”。两地彼此命运紧密相连,翻开这百年校地篇章,万千往来中的故事渊源深厚,万般不易间的情缘更是荡气回肠。一方石锛,万年光景厦大校园内、芙蓉湖畔旁,有栋嘉庚风格三层建筑,白色花岗岩墙体、红色琉璃瓦,上书“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这是我国首个人类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国际著名博物馆之一。馆中有七个展室一个碑廊,文物八千多件。其中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名为“有段石锛”,采集地:“台湾”。“台湾之有石器时代遗物,余久已闻之,抵台后即注意于此。台北市西北方之观音山系产石之地,余曾数赴其处探寻,只得二块。”这是厦大首届学子、人类学家林惠祥1929年赴台采集文物时的记录。出生于泉州蚶江的林惠祥,其先祖在道光年间就赴台从事航海经商,后人多居于台湾鹿港街,至其父亲仍在台经营生意。此行林惠祥深入台湾高山族聚集区,带回文物标本一百余件,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成为我国首位系统研究台湾高山族的学者。此后林惠祥更是奔走于台湾、福建,以及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地,“根据考古资料的实际构拟出来的现南岛语族的民族起源与迁徙路线”。在其遗作《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 有段石锛》中,林惠祥指出 “大体言之,大陆上的型式是以初级、中级阶段的为多,菲律宾、太平洋的以高级的为多,故应是大陆发生然后传于海岛”,推断出台湾新石器文化来自大陆,高山族先民主要是从大陆迁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人类学的目的之一,是人类历史的‘还原’。所谓‘还原’,便是把已经消灭或毁损的东西,重新构造使它回复原状……使我们后来的人能够晓得原来的情况。”林惠祥所撰写的《文化人类学》是我国第一部被列为大学通用教材的人类学专著,已被台北商务印书馆刊行至第八版。岁月流转,至今仍在厦大的这方石锛穿梭了两岸万年渊源。一纸家书,万分热忱1945年,台湾光复。“我们是带了一颗热诚的心、学习的心、为台胞服务的心。”1947年,赴台工作的厦大校友黄子铮给母校寄信写到。地缘相近、文化同根,光复后的台湾与厦大开启往来。厦大是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间招收台湾学生近百名。台湾学生对厦大也青睐有加,第一批“台湾省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中,志愿选择厦大的最多。厦大毕业生也满腔热情赴台参与光复重建。据统计,1945-1949届厦大毕业生赴台300多人,占其毕业生总数近30%。特别是长汀时期的厦大学子,在交通、电力、电信、水利、教育等方面成为了骨干力量。至70年代,助力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十大建设”中,有六项由长汀厦大学子主持或参与主持。台湾光复后,恢复交通成为当务之急。厦大校友1945届杨廷英、尉迟铮,1948届叶燊、过鲍生都曾担任过台湾公路局主要负责人。过鲍生后作为规划设计专家,还全程参与了贯通台湾南北、从基隆至高雄、总长373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台湾光复前夕,岛内电力供应几近瘫痪,沦为“黑暗之岛”。来自厦大机电、会计、土木、数理等系共计39位校友先后加入台湾电力公司,全力“点亮”台湾。“诸学长所集合担任之工作,已把一电力公司之所有功能发挥尽致。”“从黑发到白发,一生与台电共成长”的1946届校友陈振华,后还负责核能发电厂创建。在电信行业,台湾东西部电缆的贯通、台湾本岛与澎、金、马的海底电缆的铺设、乃至全岛电话的普及……厦大校友也担当重任,其中金世添、杨肇凤、朱希曾、陈贞堃、陈玉开、刘诗华、黄扬、陈希杰,被台湾媒体称为“厦大八金刚”。厦大毕业生还赴台参与兴修水利。其中,严家睽推演出的计算洪水量公式,被称为严氏台湾洪水公式,至今仍为台湾水利、农林、电力各界所采用。陈振安首创多种施工方法,开台湾采用喷凝土于隧道之先河。当时台湾师资非常紧缺,90余位厦大校友先后赴台从事教育、文艺工作。其中,谢又华任台湾省教育厅长,罗旭升任副厅长;39位厦大校友在大学任教,包括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江举谦,台湾著名戏剧家、艺术学院戏剧学系主任姚一苇,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卢衍祺等; 33位在中学工作,包括台中女中校长余丽华、屏东中学校长钟治同、花莲中学校长林民和、屏东一中校长郑亨观、屏东二中校长华启球等。此外,许多厦大校友还成为台湾工业、财金界的精英。沈觐泰成为台湾中油创始人,沈祖馨任台湾聚合化学品公司总经理,章家资任台中港总工程师,徐人寿任基隆港务局局长,王俊二任基隆港务局高级主管,傅百屏任台湾省税务局局长,王逵九创设了高雄加工出口区,陈树勋、陈俊德帮助建设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连贯作业大炼钢厂……黄子铮在信中写道:“我们值得自己最大的安慰,那就是每个校友在各地工作,都给予当地的人民十二万分好感。台湾语是说‘有人气’‘风评好’‘真优秀’。就这点看,可以说我们仍一本来台的初衷,不受俗流所熏染。我们能自爱,能爱人,我们都深深地永远地牢记着母校校训,我们要将我们的学识、经验、心境求到‘止于至善’。”一纸家书,是厦大学子在台光复重建中的实干与追寻。一个约定,万山无阻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昭告大陆方面开始实行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80年,在厦大校园里,海内外第一个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所(后为厦大台湾研究院)成立。其开创了多个第一: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创办了第一份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成立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台湾的民间学术机构……1988年初,时任厦大台研所所长的陈孔立收到一封信,是从香港转来的台北“台湾史研究会”的邀请信,他连忙用多年不用的繁体字抄写了论文,寄给香港的联络人转送台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陈孔立出发赴台。在香港中转时,他未被台湾有关方面批准入台。所幸论文已传真到台北,由台湾同行在会上代为宣读。台湾媒体以“陈孔立文到人不到,台海学术首开交流”为题报道,轰动一时。后来,这个“只完成一半的学术交流”有了续篇。时任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晓波到香港与陈孔立相见,双方约定在厦大再召开一次讨论会。1988年8月,台湾20余位学者几经周折,终于聚集厦大,成为两岸学者在大陆举行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1992年6月,厦大五位学者杨国桢、陈支平、陈在正,陈国强、蒋炳钊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会,台湾媒体称“大陆首批大规模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家来访”。1992年11月,陈孔立等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首次组团赴台,跑遍全岛。“第一次到宝岛台湾很激动,这一步也很艰难”。1991年,厦大校友、新华社记者范丽青成为首批赴台采访的两位大陆记者之一。“像大熊猫,大家都想看一眼,也像春燕,预示着飞过海峡,带来两岸交流的一个新的春天。”不只是后来成为国台办首位女新闻发言人的范丽青,台盟中央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张克辉,中科院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卢嘉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还有多位中台办、国台办领导……许许多多的厦大人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奔忙。“贵我两校今后在学术交流方面,希望早日展开,相互切磋,共谋进步,诚后生学子之幸也。”1995年4月,在淡江大学校长这封来信之后,《厦大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协议书》在台签署,开创了两岸校际交流合作的先河。目前,厦大已和台湾33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每年有1000多名师生赴台开展互访交流合作,形成了“山海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海峡两岸大学生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华语影像联展”等一批品牌活动。厦大也是大陆对台招生最为活跃且招收台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本着“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对台湾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目前共有台湾学历生近500名。厦大也积极延揽台湾优秀人才来校工作,聘有台湾籍教师43人,包括全职教师25人、非全职教师18人。全校每年邀请台湾学者开设讲座超150场次。“当时福建经济还相对比较落后,想要吸引台商过来,除了改善投资硬环境和政策优惠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链来吸引他们……习近平同志赞同我的观点,说这个意见不错,要考虑在内。”厦大台湾研究院学者李非回忆起2000年作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与时任福建省主要领导习近平同志交流对台议题的情形。2020年厦大台湾研究院迎来了四十周年院庆,自成立以来,研究院深耕对台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十多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近百项,获优秀科研成果奖300多项,在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评比中两次获“优秀”,并入选“中国核心智库”。2014年,由厦大牵头成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2011计划”。厦大积极与台湾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岸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基金设立以来,厦大与台湾科研人员共获得协议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42项,资助经费9600万余元。一个约定,无惧万水千山所阻。一场重逢,万般深情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1世纪70年代,厦大1948届校友余光中这首《乡愁》传遍两岸。“自从1949年7月的一个夏日,我在厦门的码头随母亲登上去香港的轮船(隔年辗转到台湾),此生就注定了半世纪之久不再见大陆。”余光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境,“怎料得到,当时回顾船尾,落到茫茫的水平线后的,不仅是一屿鼓浪,而是厚载一切的神州……”同余光中一样,许多厦大学子在年少登上那艘船时,未曾想到回程竟不知归期。同为厦大学子的兄弟俩黄典诚、黄典权就未曾想到,再次相见是在四十年后。1988年,著名语言学家、厦大教授黄典诚受邀赴港讲学,得知时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的胞弟黄典权也将赴港。黄典诚立刻专程赶回家乡漳州,装上一瓶九龙江水。兄弟相见,万分动容,抱头痛哭。哭罢,黄典诚从怀中掏出故乡水,黄典权一饮而尽。临别时,黄典诚作诗《在港送弟》:“论切言翻茶润泽,思亲忆旧泪滂沱。明朝鼓翅高飞去,后会应于淡水河。”只是黄典权终其一生也没回过大陆。临终前一个月,正遇厦大杨国祯诸教授访台,黄典权将自己珍藏的台湾古地图托付其转赠母校。1987年11月,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后,厦大1948届校友周詠棠第一时间踏上了回母校的路途。那个刚毕业就赴台的小伙子,从台湾油厂基层人员做起,后来升至好来化工厂厂长,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忆往昔,周詠棠说起了读书时每周一周会都要唱的校歌,至今仍特别有感于其中的“知无央”“爱无疆”。95周年校庆时,他与22位平均年龄89岁的校友见证了校歌石的揭幕。“很多人都问为什么那么爱自己的母校?我告诉他们,厦大不光教学生念书,还教学生做人。”周詠棠数次为厦大捐款,他说:“人在天堂,钱在厦大。”厦大机电系首届学子、萨本栋校长门生何宜慈,后筹划创办了台湾新竹科技园,成为“台湾硅谷之父”。两岸破冰后,他频赴大陆积极推进北京中关村、厦门火炬园等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与校友们共同筹设了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及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如1948届校友苏林华在纪念厦大校长萨本栋百岁诞辰时所说:“‘厦大在长汀’的学子们,今日均已年逾古稀,但并未使萨公失望,一直追随着时代巨轮,向前迈进,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一场重逢,跨过了海峡,永恒了深情。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这是余光中后来续写的《乡愁》第五段。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纵有多少悲欢离合,终会抹平。永恒的是在那来来往往中,汇聚成的人情暖流,如石刻般在岁月的冲刷下留存,继续延绵着这深厚的百年校地情谊。(陈文、陈梦、黄伟彬)
位居大陆涉台研究重镇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已成立超过40年,适逢厦大百年校庆这座具有优良传统大陆名校各种学科建设与科研进展已经逐步跟上国际化名校行列,其中厦大台研院更在两岸智库学界享有盛誉,其重点在于专业、思想开放且与时俱进,配合中心设置与独树一帜的“民进党研究中心”及“国家统一政策仿真实验室”等单位,观察厦大台研院的历史诚然是不同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讨论重点,伴随着两岸情势变化,台研院没变,改变的是两岸形势与外在环境的变化。 厦大除了有完整的学科建设,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台研院的学术口碑,除了在两岸学界具有相当的公信力,合情合理并富创意合逻辑性的两岸专业学术研究,师生队伍的强大,更重要享有闽台文化同文同种的地理优势、丰沛的学术资源及台湾无分政治立场的人脉,讲的是接台湾地气,能易地思考提出先进前沿的想法,这是相当难得的。 很可惜台湾并没有掌握愿意倾听台湾意见与声音的学术力量,而只是用统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没有以解决两岸现存问题为导向,或许有沟通,但无法转化为政策,达到避险的目的,例如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与建设、两岸该如何融合发展与文化交流、台湾民意该如何不致于与大陆民意对撞、台商台生台胞如何抓住“十四五”规划的历史机遇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何面对拜登上台后中美矛盾及美台勾连会出现哪些新变化、两岸未来究竟应当如何合情合理安排等制度与法律设想等。这些对台湾既重要又能表达自己方案与想法的机会,台当局都没有好好把握住。 当两岸不断丧失一次又一次坦诚交流改善紧张关系的机会,不变的是厦大台研院这个在两岸同样都具有威望的学术智库单位,仍旧扮演智库先行、学术先行与民间先行的角色,纵使两岸的情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多方面且是难以克服。厦大台研院对于两岸风险的研究从不缺席,但更多的是多元创新的思考与方案的研究,任何一切可能促成两岸关系改善的机会与设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都是身为一个两岸关系前沿学术重镇所必须承担的使命,两岸关系史册中定有厦大台研院的身影,更期盼的是,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有多数台湾理性民众的声音与呼声。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刘性仁 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责任编辑:黄杨
中新社厦门3月18日电 (记者 杨伏山)“作为大陆第一家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台湾研究院如今已发展成为大陆台湾研究的南方重镇和海内外知名的重要涉台智库。”厦大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成立的厦大台湾研究院,是大陆成立的第一个台湾研究院,前身为设立于1980年7月的厦大台湾研究所。历经40余年风雨洗礼,它逐渐成长为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各领域的综合性对台研究机构。张文生说,当年厦大台湾研究所的成立,是大陆对台研究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标志着新时期大陆对台研究迈出了实质性第一步;厦大台湾研究院每年出版10多本专著和100多篇论文,无论是涉台研究水平还是对台交流成果,均居于大陆前列,“厦大台湾研究学科最全,设有6个研究所,在大陆高校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时间追溯到1979年1月1日,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揭开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设立专门台湾研究学术机构,成为大陆对台工作当务之急。张文生认为,大陆有关部门选择在厦大设立台湾研究所,或许因素很多,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因为厦大相比其它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台湾在历史上有着更深厚的渊源,在对台研究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长期积累的基础。纵观近百年发展历程,厦大在大陆对台教育文化交流与台湾研究上,将诸多“第一”收入囊中。早在1929年和1935年,厦大首届学子、人类学家林惠祥两次赴台采集文物,带回文物标本一百余件,并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1945年,光复后的台湾与厦大开启往来,厦大是最早招收台籍学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间,厦大招收台湾学生近百名;而1941级到1946级厦大赴台毕业生达300多人,成为光复重建台湾的骨干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厦大台湾研究所第一代骨干们全身心投入到台湾研究事业中,整理出版《台湾资料丛刊》等多部档案资料汇编,为大陆台湾史研究提供宝贵史料依据。特别是,1982年8月出版的陈碧笙所著《台湾地方史》,作为厦大台湾研究所出品的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影响的专著,成为大陆台湾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1981年,厦大台湾研究所招收第一批4位硕士研究生,这是大陆最早一批专门研究台湾的研究生队伍。1987年1月,厦大台湾研究所出版发行研究台湾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学等方面情况的学术性期刊——《台湾研究集刊》,填补了当时大陆对台研究学术刊物的空白。伴随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合作逐步展开。1988年8月,厦大台湾研究所与台湾史研究会携手举办“台湾研究学术交流会”,这是两岸学者第一次在大陆进行学术交流。厦大相关人士称,作为身处对台交流前沿地区的重点高校,该校在与台湾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方面一直走在大陆前列。早在1988年12月,厦门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合作进行“福建与台湾两省的风俗习惯比较研究”计划,在该计划启动后邀请多位台湾学者来福建进行合作研究。据厦大介绍,截至目前,厦大已和台湾30余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每年有1000多名师生赴台开展互访交流和科研合作、学术会议、田野调查等实质性合作,与台湾地区28所高校开展校际交换生项目,每年派出赴台长短期交流学生300余人,同时每年接收台湾地区合作院校学生200余人来校交流学习,形成“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两岸学子论坛”等一批活动品牌。(完)
央广网厦门11月2日消息10月18日,备受全球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当谈到大陆对台政策走向时,台下响起阵阵掌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报告把对台政策提升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反映了海内外中国人反对“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意志和足够的信心。“把对台政策放在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当中,对台方针政策是新时期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看来,十九大报告中涉台部分,除了肯定十八大以来过去五年的对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还对下一阶段的两岸关系发展提出政策。与以往相比更加细化,而且提升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新高度在延续“一个中国”原则的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上增加了新思维。张文生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要推动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都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些是新的思维新的论述一方面是对过去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有发展。张文生教授指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对台论述时获得掌声是最多的,而且延续时间也是最持久的,尤其是提到“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之时这反映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心声。他认为,这说明了海内外中国人有共同的意志对于台独分裂是不会容忍的也给民进党主导下的台湾当局提了个醒。张文生教授表示,该报告中把台湾问题放到了海峡两岸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中,同时用六个“任何”,充分反映了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是有足够的信心。他说到,习总书记表现了充分的自信到2049年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在大陆总体规划之下台湾问题的解决是迟早的事情。
12月16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依然会复杂严峻。两岸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民进党当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识”这样一个共同政治立场上来、能不能在台湾岛内停止“台独”分裂活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深化两岸的融合发展,如何把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走实。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实就是在落实融合发展。只要是我们的目标明确、方向清晰、道路正确,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实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最终目标。李鹏表示,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依然会复杂严峻。虽然大陆希望继续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深化两岸的融合发展,但是台湾岛内的蔡英文当局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会树欲动而风不止,他们依然会在岛内继续各种“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活动。从国际形势来看,虽然拜登现在确定当选美国下一任总统,但是过去这些年“美台关系”在特朗普的操纵之下,给台海局势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这种破坏性影响的惯性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此外,新冠疫情到底还会给未来的两岸交流产生多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变数。 “所以整体来看,我对2021年的两岸关系保持了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李鹏分析说,两岸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民进党当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识”这样一个共同政治立场上来、能不能在台湾岛内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如果台湾民进党当局依然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依然在台湾岛内推动各种“台独”分裂活动的话,那么,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不管大陆有怎样的诚意去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对两岸关系整体形势都不会有太大的积极影响。(来源:中评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鸟瞰图(资料图)宝岛台湾,远古时期与大陆相连。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淹没,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虽隔海但不遥远,台湾海峡最狭处仅130公里、最深处不过80米。1921年,在海峡西岸的福建,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陈嘉庚选定厦门演武场——昔日郑成功练兵场,建起了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海峡不是一把无情刀,终会变成一座交流桥”。翻开这百年校地篇章,万千往来中的故事渊源深厚,万般不易间的情缘更是荡气回肠。一方石锛,万年光景厦大校园内芙蓉湖畔,有栋嘉庚风格三层建筑,上书“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所人类博物馆。馆中文物8000多件,其中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名为“有段石锛”,采集地:“台湾”。“台湾之有石器时代遗物,余久已闻之,抵台后即注意于此。”这是厦大首届学子、人类学家林惠祥1929年赴台采集文物的记录。此行林惠祥深入台湾高山族聚集区,带回文物标本一百余件,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成为我国首位系统研究台湾高山族的学者。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其遗作《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 有段石锛》中,林惠祥推断出台湾新石器文化来自大陆,高山族先民主要是从大陆迁去。一纸家书,万分热忱“我们是带了一颗热诚的心、学习的心、为台胞服务的心。”1947年赴台工作的厦大校友黄子铮给母校寄信写道。1945年台湾光复。地缘相近、文化同根,台湾与厦大率先开启往来。厦大是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1946至1949年间招收台生近百名。台湾学生对厦大也青睐有加,第一批“台湾省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中,志愿选择厦大的最多。台湾光复后,厦大毕业生满腔热情赴台参与重建。1945-1949届厦大毕业生赴台就超300人,助力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十大建设”中,有六项由长汀厦大学子主持或参与主持。作为规划设计专家的过鲍生全程参与了从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建设;陈振华“从黑发到白发,一生与台电共成长”;金世添等被称为电信行业的“厦大八金刚”;严家睽推演出的计算洪水量公式至今仍被采用;江举谦、姚一苇、卢衍祺等90余位厦大校友先后赴台从事教育、文艺工作……一个约定,万山无阻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80年,海内外第一个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所(后为厦大台湾研究院)成立。其开创了多个第一: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创办第一份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成立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台湾的民间学术机构……“第一次到宝岛台湾很激动,这一步也很艰难”。1991年,厦大校友范丽青是首次赴台采访的两名大陆记者之一。不只是范丽青,张克辉,卢嘉锡,孙亚夫,多位中台办、国台办领导……许多厦大人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奔忙。1995年《厦大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协议书》在台签署,开创两岸校际交流合作先河。厦大已和台湾33所院校开展合作,每年逾千名师生互访交流。厦大也是大陆对台招生最为活跃且招收台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一场重逢,万般深情“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厦大1948届校友余光中一首《乡愁》传遍两岸。“怎料得到,当时回顾船尾,落到茫茫的水平线后的,不仅是一屿鼓浪,而是厚载一切的神州……”如余光中所说,一去竟不知归期。同是厦大学子的兄弟俩黄典诚、黄典权一分隔就是40年。借在香港参加研讨会,兄弟俩终相逢,抱头痛哭。只是黄典权一生未回大陆,临终前他将自己珍藏的台湾古地图转赠厦大。两岸破冰后,厦大台湾校友、1948届毕业生周詠棠多次回到母校,为学校捐献数百万助学金。“台湾硅谷之父”、校友何宜慈,生前频赴大陆助力北京中关村、厦门火炬园、厦大交叉学科建设等。一届届厦大赴台毕业生,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发光发热。正如余光中所期盼,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多少悲欢离合,终会抹平。永恒的是来来往往中汇聚成的人情暖流,继续延绵着这深厚的百年校地情谊。陈 文 陈 梦 黄伟彬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9月12日第04版)
“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诗莹 摄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张诗莹)12月16日,为探寻两岸关系发展规律性特征,坚定踏实地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所高校与逾百位台湾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出席。发布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指出,《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一书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方针为引领,精辟阐述了大陆的对台政策,全方位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孙亚夫、李鹏等著,九州出版社出版。《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孙亚夫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等合著。作为新时期对台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具有开拓创新的理论性、严肃专精的学术性、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等特点。作者通过对40年来两岸关系演进过程系统化的梳理,深入分析了两岸交往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对新时期两岸发展的路径做出了战略性的研究,有利于读者客观、辩证地看待两岸关系,全面、深入地洞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解决的问题,坚定、踏实地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来源:中国青年网)
央广网厦门5月17日消息(记者 郭婕妤 通讯员 谢银萍 夏天)16日上午,“当前台湾政局走向与两岸关系”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上海东亚研究所、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就蔡英文当局执政即将届满两周年的施政表现、台湾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走向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主办方表示,希望本次会议专家能够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以问题为导向,评估民进党当局执政状况、预测两岸未来关系、研判当前两岸局势、引导社会主流舆论,提出有效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的真知灼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两年来,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基调仅仅满足于寻求表面‘稳定’,在两岸关系上‘不求上进’,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蔡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这将导致今后一段时期的台海形势更加险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指出,最近两年“台独”势力猖獗源于两个误判,一是民进党重新执政为他们带来希望,刺激了他们通过“长期执政”推动“台独”进程的野心;二是中美关系趋向复杂,岛内“台独”激进势力认为这是借助美国实现“台独”的最后机会。但是,随着大陆的发展,“台独”势力的上述误判最终只会证明是“南柯一梦”,而大陆在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的基础上,仍需进行形势风险评估,采取必要预防性措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兼民进党研究中心主任陈先才表示,过去两年,两岸关系发展主要呈现两岸对抗氛围日渐加剧、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停摆状态、两岸关系下行风险加大等特点。由于民进党执政当局不愿意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不愿意放弃“台独”分裂活动,使得两岸关系的对抗性趋势进一步加剧。随着两岸民意对抗情绪不断升高,台湾当局不断拉拢国际势力介入台湾问题,台海危机情势可能升高,新一轮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亦大为增长。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教授在接受采访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蔡英文的大陆政策战略性理念未变,策略性理念有所调整,以拖待变,通过推行“文化台独”等行为强调和建构台湾的“主体性”,导致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发展呈现持续下行发展的态势,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和进程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大陆实力增长才是遏制台独的重要力量。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教授提到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台湾岛内政治力量格局的变化、大陆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中美关系的演变。从现实出发,依托大陆自身发展优势,寻求大陆与台湾本土社会的结合将是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两岸统一的必由之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则认为,蔡英文当局上台后利用自己在立法机构的多数席次,降低了台湾“公投法”的门槛,其后患非常严重。从表面上看,“公民投票”是直接民主的体现、间接民主的补充,但是在台湾社会,“公民投票”已经沦为政治人物玩弄权谋的政治工具。绿营政党及其政治人物,利用“公民投票”,掀起民粹主义的政治动员,挑起两岸纷争,打击政治异己,侵害少数人权,漠视公投效力,可以说,在台湾社会“公民投票”已经沦为贻笑天下的政治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