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首个校地合作教学研究实践基地落户南安乘以王舆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首个校地合作教学研究实践基地落户南安

17日,南安市侨联与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在厦门大学南安楼签订加强合作协议,并举行南安教学研究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此次合作将为南安侨史研究提档升级加上引擎,开创新里程。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共建南安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发挥厦门大学高校资源和南安市侨务资源等双方优势,增进人才、文化、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双方合作开展课题申请与研究工作,实现资源成果共享;学院将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到南安侨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侨联地方侨史研究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南安市每年向学院开放一定数量实习岗位供本科生与研究生申请并完成实习指导,合力挖掘侨乡文化资源,促进南安侨乡文化品牌提质,共同为福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出力。据悉,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06年12月,它是在南洋研究院基础上组建而成。南洋研究院创办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目前,该院在我国东南亚研究学界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科较为齐全、人数多的专业学术机构,形成了以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中外关系史、宗教与文化等多学科和综合性的东南亚区域研究体系。(记者 庄晓丽 通讯员 林颖 田文炜)

何必

涵养家国情怀 逐梦强国复兴

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到达西太平洋,开展海洋荒漠区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将为分析地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在厦大,除了有“嘉庚号”科考船,还有嘉庚创新实验室、嘉庚风格的建筑,更有“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厦大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学校诞生于民族积弱危亡之时,因救国而生,为强国而建。自建校之日起,厦大的血脉和基因里,就植入了家国情怀与强国梦想。陈嘉庚认为,没有良好的教育,就培养不出振兴实业的人才,就无法使国家摆脱内忧外患,也很难走向繁荣富强。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厦门大学始终坚持弘扬嘉庚精神,把深深的家国情怀与强国梦想融入到学校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家国情怀厦门市集美区是陈嘉庚的故乡。陈嘉庚17岁随父到新加坡闯荡。成就基业后,他回到家乡,创办多所学校。1919年,他开始筹办厦门大学。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举行开学式。陈嘉庚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他因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办学。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本人以及他所创办的厦门大学,始终在为强国的梦想而上下求索,奋斗不已。陈嘉庚倾巨资办学,但他本人却生活朴素。后人用“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八个字来概括陈嘉庚留下的精神财富,并命名为“嘉庚精神”。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说:“嘉庚精神赋予厦大鲜亮的爱国底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不朽丰碑,是全球校友共同的文化基因,是学校重要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并不断发扬光大。”“志怀家国,潜心科研,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创文明教风;明德修身,立鸿鹄志,勤学诚信,笃行实干,创文明学风……”这是近日刷爆厦大师生朋友圈的“新时尚宣言”。多年以来,厦大抓好顶层设计,把嘉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嘉庚精神薪火相传、积厚流光,也为“培养什么样的人”书写了具有厦大特色的答案,那就是传承嘉庚精神,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厦大将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让学生得到精神淬砺。罗扬才是厦大早期学生。1926年2月,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罗扬才任支部书记。1927年4月,罗扬才被捕,同年6月,他英勇就义,时年仅22岁。90多年后的2019年7月,厦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扬才计划”全面启动,由全校33个学院,包括研究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培养的党员学生骨干组成了“扬才先锋党支部”,这些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服务同学。目前,“扬才计划”已成为学校党建的特色品牌。百年来,嘉庚精神持续影响着后来人,也激励大批学生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现在,厦大毕业生成为最受欢迎的群体之一,他们很多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还有一部分人则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西部或是乡村去工作。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主人公“厦大高材生”郭闽航,原型就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从1999年到2021年,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共有241名支教队员参与支教,足迹遍布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等。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自建校以来,厦门大学就形成了名教授、名教师给本科生上课的传统。抗日战争期间,厦大内迁福建长汀,在时任校长萨本栋带领下,全体教授全力为学生授课,学校校风学风纯正,教学质量跻身全国著名高校之列,在1940年、1941年两次全国大专以上学生学业竞试中,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现在的厦大,“院士为低年级本科生上课”已成为惯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为本科生上“物理化学”,郑兰荪上“无机化学”,很多院士课程在厦大已经为学生所耳熟能详。此外,黄本立、万惠霖、赵玉芬、田中群等一批中科院院士和名师名家坚持为大一、大二学生开“院士论坛”“学科入门指导”等各类讲座,深受学生欢迎。百年厦大,百年先锋。从这里,走出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第一个审计学博士、第一个海洋学博士、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硬核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厦大亮丽的名片。教育强国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厦大人秉持嘉庚先生“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信念,潜心研究、勇攀高峰,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担当。近日,一则“厦大教授带你探访无噪音超精密实验室”的短视频走红网络。这间实验室通过屏蔽外界环境中的振动噪音、热噪音等因素,为纳米尺度下的顶尖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接近理想条件的平台。这是嘉庚创新实验室里的一个典型场景。该实验室以攻克“卡脖子”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成果转化为己任,研究领域涉及高效能源存储、低碳能源系统、石墨烯等先进材料等方向,一大批科研成果已经转化到生产应用中。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把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要做到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质量和能力,在国家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成果,在奋进一流的征程上,作出厦大应有的贡献。面对疫情,厦大“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急国家之所急,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夏宁邵教授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地开展科研工作,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获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推荐。团队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成为我国5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在此之前,该团队研制的首个国产第一代宫颈癌疫苗于2019年底获批上市,研制的全球首个戊肝疫苗也成功上市并在全球推广与应用。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性产业。2017年6月,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启动“民机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研究,目标是把民航飞机速度提升到现有速度的5倍以上。厦门大学还积极推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红树林生态恢复等技术,先后在福建沿海种植红树林,参与九龙江流域治理、汀江水土流失治理,为福建生态省建设贡献了智慧。现在,厦门大学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装备仪器制造等领域,实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面朝大海陈嘉庚17岁随父到新加坡闯荡谋生。他“久居南洋”,除了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也有着深深的“华侨情结”。1919年,陈嘉庚创办了“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这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中的最高学府。抗战结束后,他又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师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陈嘉庚认为,南洋华侨在国内办大学,不只是地方的大学,中国的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的大学。在长期办学中,厦门大学逐渐形成了“侨、台、特、海”特色和“海丝、海峡、海洋”优势。1956年,厦大设立南洋研究所,同时设立中国高校第一个华侨函授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厦大的华文教育门类齐全,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享有较高声誉。如今的厦门大学,不只是招收华侨学生,而是直接到海外办学。2016年2月,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开学,这是中国高校第一家拥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开创了中国高校走出国门办学的先河。现在,厦大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海丝”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加入该联盟。联盟成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全面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学校还参与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10多个合作平台;与全球12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合作建设14所孔子学院,培养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在两岸间牵肠回荡的著名诗歌,作者便是厦门大学1948级校友余光中。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与厦大率先开启往来,最早招收台湾学生。斗转星移,弦歌不辍,厦门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架起连接海峡两岸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桥梁。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80年第一个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所成立,2004年升格为台湾研究院,该院创办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承担委托调研课题上百项,提交相关决策咨询报告300多篇……1995年,厦大与台湾淡江大学签订了两岸高校第一份交流协议书,拉开了对台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序幕。目前,厦门大学是大陆对台招生最为活跃且招收台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与台湾地区的30多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每年逾千名师生开展互访。厦门大学自创立起,便与有着“深蓝基因”的福建共呼吸。服务“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成为学校的办学定位之一。把科考船变成流动的学校,这是厦门大学对外办学的又一创新之举。学校依托“嘉庚”号科考船,把本科生海上实践性教学从“近海”跃升至“深海大洋”,在海上丝绸之路边航行边学习,这一学习课堂被称作“海丝学堂”。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的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内,由海洋与地球学院院长王克坚团队研发的专利“源自海洋生物的新型抗菌肽”,正在这里全力进行产业化生产。海洋生物新型抗菌肽的研发路,王克坚团队一走就是20年。团队以研发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替代品为目标,在全球率先研究开发了30多种产品,获得16项国家发明专利。厦门大学海洋学科是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之一。学校拥有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遥感大数据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重要涉海科研平台。学校在海洋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厦大研究团队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声通信设备已批量应用于国防安全、海洋工程领域;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领衔编写发布《海洋综合管理》蓝皮书,向世界推介海洋综合管理的“厦门经验”;学校成功发射国际首颗C波段轻小型SAR卫星“海丝一号”卫星,服务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推动厦大现有海洋观测能力实现了从水下、地面向天空的延伸……《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5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李静 欧阳桂莲

独性

全国首个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厦门南洋学院成立

11月27日,在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从教85周年之际,全国首个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厦门南洋学院成立,当天并召开了首届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讨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在研讨会上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高等教育研究界专家学者及多所高校代表与会。鲁加升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潘懋元教授是中国民办教育的支持者和建设者,学校自创办那天起,就得到了潘教授的关注与帮助,在条件非常简陋的教室为南洋学院第一批学生授课,多次到校调研、指导,在办学方面给予巨大支持与莫大鼓舞。研讨会上,潘懋元教授以《民办高校专用术语的来历与辨析》为题发表讲话。他虽长期供职于公办大学,却时刻心系民办高等教育。他指出,对民办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机械地以公办大学“标尺”来进行衡量,甚至“削足适履”,从而抹杀了民办的特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规范;民办大学受市场、社会调节的影响愈来愈大,要走开放性办学之路,要“服务”于经济。他强调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意义,即“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本次研讨会上,厦门大学潘世墨教授、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等10位专家学者就“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学术讨论,围绕“潘懋元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潘懋元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第三条发展道路思想”“潘懋元高等教育史学思想贡献”“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前瞻性”“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新机遇”“潘懋元自学考试教育实践及意义”等主题展开交流。会上还进行了“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揭牌仪式与捐书仪式。据了解,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引领者和实践推动者。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潘先生就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创办并主持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所),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和博士生,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为丰富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厦门南洋学院决定成立全国首个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并长期举办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会,旨在更好地学习、研究并继承潘懋元思想和精神,系统推进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与思想研究,推动南洋学院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林林 黄君宜)

曼德勒

厦大与云南的校地情缘——彩云之南赤子心 鹭江之滨家国情

东海之滨,鹭岛之上。在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百年高等学府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先生的塑像静立在群贤楼前,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这所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学校。千里之外,彩云之南。在云南德宏畹町森林公园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陈嘉庚先生的塑像庄严肃穆,眼神坚定眺望着远方……不同的地点,同一位伟人的塑像,无声地诉说着一所大学与一个省份结下的百年情缘。01滇缅公路见证的赤子情怀2020年1月,陈嘉庚先生的长孙、71岁的陈立人先生在昆明看望103岁的南侨机工罗开瑚。为了永远铭记南侨机工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陈立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走遍云南、四川等地,寻访在世的南侨机工。“当年我爷爷召集他们(南侨机工)回中国支援抗日战争,我一定要找到他们,替爷爷说声‘感谢’。”“本总会顷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机修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有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总会或分支各会接洽……”1939年2月,一则通告在东南亚各国的数百万华侨中迅速传播,那是爱国侨领陈嘉庚领导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的救国紧急倡议。响应陈嘉庚号召的华侨有3200余人,他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分九批抵达昆明支援抗战,在当时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运输通道——滇缅公路上,不畏艰险将国际援华物资运往国内抗日前线。炮火连天中,1000多名南侨机工将生命奉献给了这条抗战生命线。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运送抗战物资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回到槟城在协和华侨学校当教师的女青年白雪娇,正是南侨机工的一员。为了回国抗战,她瞒着父母化名施夏圭报名应征,到临别时才给父母留下告别信,这封信成为当时轰动槟城的一封抗战家书。“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浓浓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铁血丹心滇缅路,丰碑永载赤子情。在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背后,始终有一个伟大的身影——他就是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陈嘉庚十分关心南侨机工的命运,1940年3月与11月,他先后两次到滇缅公路慰问南侨机工,并携款到沿途医院看望生病及受伤的机工。1943年,在他的倡导下,云南昆明侨光小学正式成立,为在昆华侨子弟解决了上学问题。陈嘉庚曾嘱咐后人,每隔几年要去云南代他祭奠这些为国作出贡献的华侨青年们。多年来,陈嘉庚的子孙们与南侨机工的情缘就一直恒久不断。如今,在陈嘉庚亲自创办的厦门华侨博物院里,南侨机工回国服务荣誉纪念章,南侨机工使用过的行军床、毛毯……一件件和南侨机工相关的珍贵文物正静静躺在橱窗里,见证着陈嘉庚先生的云南情结和南侨机工救国救亡的赤子功勋,值得后人永远怀念。02筑梦云岭大地的厦大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条件名蜚海内外,令人心之向往,其中也不乏许多优秀的厦大人耕植于这片沃土。余青松,福建厦门人,中国现代天文学家,1926年在美国利克天文台获博士学位。1927年,余青松回国任教于厦门大学,创建了厦大天文学系并担任系主任。随后他接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一手创建了中国首个现代天文观测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38年南京沦陷,天文研究所内迁至云南昆明,余青松亲自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在昆明东郊凤凰山上又建起了一个新的天文台——凤凰山天文台,即现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前身。凤凰山天文台随即拉开了云南省天文事业发展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云南形成了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科学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天文学研究集群,成为中国天文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龙,厦门大学化学系1980级校友。2007年,他从八闽大地来到了彩云之南,在祥云县创办了大理州第一所民营完全中学——祥华中学。从2010年首届学生毕业至今,祥华中学高考成绩连续十年名列云南省民办高中第一名,中考成绩连续十年名列滇西地区第一名,成为云岭大地上民办中学的旗舰学校。而后,他又先后投资建设和创办了楚雄实验中学新校区、巍山祥华中学,组建祥华教育集团并任董事长。高龙始终关注贫困学生成长发展,坚持做有情怀的教育,不仅在集团3所学校中开展帮扶贫困学生计划,同时心系母校,捐助300万元在厦门大学设立“祥华奖励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学业及课外活动。每学年新生入学时,他还定向资助云南籍家庭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受到了国内外生物学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杨祝良,厦门大学生物系1979级校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首次在全世界清晰构建出牛肝菌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框架,并对蘑菇世界不懈探索,把我国大型真菌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被业内外人士亲切地称为“蘑菇先生”。201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杨祝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菌物学会授予其“戴芳澜杰出成就奖”。据初步统计,2015-2018 年,厦门大学共有 160 余名优秀毕业生来到云南省就业工作。越来越多的厦大毕业生扎根云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活跃在云南的政府部门、学界和商界,践行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敢闯敢试,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现厦大人的担当和作为。03南强追梦的云南师生数十年来,一批批朝气蓬勃的云南籍青年怀揣梦想,在南强学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奋斗的身影在厦大校园里镌刻下最美印记。早在1931年就有云南籍学子来到厦门大学学习。近年来,厦大每年面向云南招收本科生约180 人。据不完全统计,建校至今有3400多名云南学子在厦大播种希望、成就梦想。经济史学家李伯重就是其中一员,他出生云南昆明,1978年考取厦大历史系研究生,198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李伯重回忆他在厦大的时光很感慨,“厦门大学很安静,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非常适于安心读书”。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招生办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拥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其自开办之初就面向云南招生,迄今为止已有55名云南学生在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就读,未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学子通过在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学习,成长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每年7月份,还有一群来自云南的青少年来到厦大,参加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厦门大学分营。科学营活动旨在依托厦门大学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航模基地里一架架巧妙设计的飞机模型,令我叹为观止;学生智能车基地里能自动转弯的汽车模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的营员罗开鹏在总结中写道。云南高中生参加“高校科学营厦门大学分营”在厦门大学,还有着许多优秀的云南籍教师,他们或潜心学术、或精心管理,努力将“南方之强”推向世界一流。例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云武教授,成立厦门扬琴学会并担任学会会长、为厦门扬琴及民乐发展投入大量心血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赵艳芳教授,琵琶演奏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李昆丽教授,先后外派智利、尼日利亚承担国际汉语教学的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教师胡婷……木志荣,纳西族,1990年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期间在职攻读了硕士、博士,2004年转任管理学院教师。木志荣从1998年就开始研究大学生创业现象,二十余年来,他在厦大培养出近千名优秀经管人才,并指导一大批青年才俊成功创业。2018年,木志荣编著出版的《创业管理》一书,被列入清华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系列丛书之一。一路走来,厦大见证了木志荣的成长,厦大也造就了木志荣的成长。他说,“我是靠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照顾才有幸被厦大录取,厦大把我从一名山里的‘野孩子’培养起来,我不敢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和母校的培养,我感觉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从事的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04未来可期的校地合作厦门大学与云南省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在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也有着广泛交流,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2015-2018年,厦门大学为云南省直部门及地市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300多个班次,培训近18000人次。厦门大学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研究及决策咨询服务。2018 年,厦大与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建“厦门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合同》,双方聚焦环境生态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并由长江绿海公司每年向学校提供不少于 1000 万元的科研经费。2018年4月,厦门大学云南校友会跑马拉松迎母校校庆云南是厦大学子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大地书写人生华章的重要舞台。2012年至今,已有85支队伍、907名厦大青年赴云南开展社会实践。厦门大学“景润青年”云南支教队是一支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队,已连续六年奔赴云南晋宁双河民族中学开展支教活动。在持续深入的支教助学中,该团队还先后获得了“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铜奖、中国大学生“知行计划”全国优秀大学生团队及最佳传播奖等荣誉。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团队,多次奔赴云南省临沧市、会泽县等地开展农业项目实地对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在云南等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团队的助农项目入选了2018年国家扶贫办精准扶贫案例60强。厦门大学“景润青年”云南支教队在云南晋宁双河民族中学如今,作为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开放的前沿省份,云南利用自身的地缘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11月,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云南大学揭牌。该中心是云南省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其中的重要合作单位。作为我国较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厦门大学和云南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共同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滇池地灵波光映,鹭岛人杰旭日升。云南是一方人杰地灵、底蕴深厚的沃土,厦门大学是一所怀抱教育兴国梦想、誓“为吾国放一异彩”的百年学府。2020年,厦门大学将迎来100周年华诞。下一个百年之约,厦门大学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同云南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共同谱写校地情缘的崭新篇章。

复通为一

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在厦门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孙竞、郝孟佳、李依环、熊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校师生表示,贺信充分肯定了厦门大学百年来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学校下一个百年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希望。学校今后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高质量超越、创新性引领为重点,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断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厦大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发来贺信,要求明确、内涵丰富,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对厦门大学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情真意切、催人奋进,为学校开启新百年征程指明了方向。”厦门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彦表示,全校上下将以此为契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瞄准定位、开阔视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荣表示,学校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世界一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胸怀“两个大局”,落实“四个服务”,强化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长远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贡献者。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先生已是101岁高龄,仍长期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他表示,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继续以繁荣中国高等教育学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一流的高等教育智库作出新的贡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为每个厦大人施展抱负、服务国家提供了广阔天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传承薪火。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砥砺奋进、扎实工作,以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振明在学校已学习工作近四十年。他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发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以及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教授表示,将立足岗位,带领团队继续发挥疫苗和诊断试剂领域科技创新优势,切实将贺信精神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当中,呵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17年多,对福建的山山水水感情深厚、一草一木了解至深、一砖一瓦建设倾心尽力,对厦大的建设发展关心备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李非表示,厦大教师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教职工廖玲表示,今年是厦大百岁华诞,也是马来西亚分校创校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对厦大发展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学校百年发展历程的充分肯定。她和马来西亚籍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将与海内外校友和各界朋友共同努力,让分校这颗“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明珠”更加璀璨,更好地助力厦大双一流建设,为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年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彭派响应号召携笔从戎。如今,已退伍返校的他表示,自己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传承嘉庚精神,奋力前行,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创新创造,努力成为栋梁之材。厦门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洪佳敏表示,厦大学子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自强不息的姿态、止于至善的追求,化作一朵朵浪花汇入新征程的洪流,与时俱进,不断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在厦大新百年的起点上承续接力,再次书写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砥砺奋进的青春华章。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孟加拉籍博士HASAN MOHAMMAD MARUF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倍感振奋。他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嘉庚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厦大学子不断奋斗,不断向前。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我将时刻铭记‘厦大人’的身份,为传承嘉康精神而努力奋斗。”

凡之亡也

厦大与广西的校地情缘——八桂大地厦大情,百年悠悠携手行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秉持“教育救国”理念创办,与生俱来就是一所具有使命担当的大学。从广西山的烟岚里,从厦门海的光影中,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这所百年高等学府自创办之日起就与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广西在山海间书写下一段段家国情怀和感人故事,双方百年携手前行,谱写了校地发展的美好乐章。广西革命斗争中的厦大人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厦门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红色的基因。来自广西的厦大学子邓拔奇和雷经天在危急关头肩负党中央的重托,分别领导团结广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在八桂大地上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恢复和重建了共产党在广西的党组织。他们用自己的传奇的革命斗争经历和光辉业绩诠释了厦大人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1903年,邓拔奇出生于广西怀集县(今属广东省),1922年秋,他考入厦门大学攻读法律。1924年仅21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厦门大学学习期间,他积极参与雷经天等学生运动领袖组织的革命活动,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大革命失败后,广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邓拔奇毅然接受中共广东省委派,到梧州组建中共广西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恢复广西各地的党组织。10月,他继任中共广西地委书记,成为广西早期中共党组织的领导者。他先后奔走于梧州、贵县、桂林、柳州、玉林、武宣、桂平、平南等地,积极领导革命,开展武装斗争,使革命的火种在广西大地又燃烧起来。1930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指派邓拔奇再次担任中共广西特委书记,组织领导全省革命斗争。在邓拔奇领导下,广西党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百色邓拔奇塑像)雷经天,1905年5月出生,广西南宁人,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理科,是厦门大学早期学生运动先锋。参加革命后,他先后投身于“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1928年1月,雷经天先后两次秘密回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重建广西党组织。雷经天潜回南宁后,经过艰苦努力,恢复了南宁的共青团组织和党的领导机关。192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西省委,不久广西省委改组为特委,雷经天被选为广西特委书记,领导广西全省斗争,推动广西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9月,广西第一次党代会后,雷经天任中共右江特委书记。1929年12月11日,雷经天作为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了中共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雷经天)邓拔奇和雷经天先后担任广西党组织的领导人,在国民党一片白色恐怖下,他们勇敢机智地领导革命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广西迅速恢复和重建了党组织,发展壮大中共在广西的力量,不愧是中共广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他们的传奇革命事迹也被载入史册,成为广西的骄傲,成为厦门大学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陈嘉庚的广西往事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福建厦门。抗日战争期间,他热心帮助广西办学校,投资工业建设,尽力为广西办实事,至今仍为广西人民所敬佩和感念。1940年春,正值举国上下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时候,陈嘉庚不顾67岁高龄,率领南洋华侨慰问团漂洋过海,回到国内。1940年8月21日,他来到广西,实现他“祖国万里行”的重要一程。早在抗日战争初期,陈嘉庚就响应广西省政府为前方将士购置雨衣胶鞋运动的号召,发动南洋侨胞为前方抗战部队募捐得寒衣50万件,又为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部队募得雨衣、胶鞋各数十万套,极大解决了当时担负津浦路和徐州一带守备任务、狙击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的第五战区部队赤脚淋雨作战之苦。(亲率慰问团慰问各地军民时的陈嘉庚)1937年,广西中山纪念学校设立出征将士子女教育基金,聘任了陈嘉庚等组成基金管理委员会。在1940年8月抵达广西前,陈嘉庚先生又为该校募得抗战阵亡将士遗孤教育基金约40万元。1941年秋,当得知桂林儿童教养院经费困难时,陈嘉庚立即捐款6万元给院里作生产事业费,使得教养院得以继续开办直至抗战胜利。1941年,陈嘉庚还在广西投资兴办企业,他出资850万元在广西柳州建立集资银行,专为投资广西的工业建设。从后来的文献记载,陈嘉庚在广西桂林逗留了八天,从8月22日-29日。在这八天中,陈嘉庚全然不顾日本敌机空袭警报和广西酷热,满腔热情地在广西考察、慰问、宣传,充分表现了一个爱国华侨的崇高品质和浓厚的家国情怀。陈嘉庚的广西之行,深深感染和感动了广西人民,为当时广西的抗战事业和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爱执着,书写广西“红树林传奇”1991年,一个厦大人,怀着对红树林研究的眷恋和执著,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挥别故乡福建,从舒适美丽的鹭岛来到北部湾畔的广西北海,开始了他在广西近30年的红树林研究,铸就了一段“红树林传奇”,他就是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和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范航清。如今的他是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红树林研究的国际专家、中国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航清在广西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海岸生态学,特别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他带领着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逐渐向人们揭开红树林的神秘面纱,为研究、保护和开发红树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我国沿海生态安全和世界环保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他的研究在学术界有多项“第一”。首次在国内提出“近海渔业-红树林-海堤”的生态养护模式,首次开展红树林腐叶有效能量和沙滩红树林的研究,首次研究我国红树林的鱼类多样性,开创利用围垦资料低成本评估红树林历史生长情况的研究方法。他还力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红树林示范区,在全球首创“基于地下管道的红树林原位生态保育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和实践探索。(范航清(左二)在考察红树林)在专注红树林研究的同时,范航清还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作为广西大学特聘教授和广西大学生态学博士生研究生导师,范航清先后培养了树林生态学、海草生态学和滨海植物生态学等专业的研究生20多人,为广西海洋科学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经常往返于厦大和广西之间,开展科研合作、作学术报告,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论证会,为密切校地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辈子专心做好一件事,就没有白过。”回忆起自己29年的坚守,范航清说,厦大不仅仅教会他知识,更教会他做人。选调生、新时代的广西厦大人家国情怀是厦大人最重要的精神底色,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而立、为国而兴、为国而进,培养出了一大批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杰出人才。新时代,有一批厦大学子,他们选择成为广西选调生,将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职业梦想当中,在服务广西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现厦大人的作为。他们中的一位是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2007年毕业后选调至广西,扎根广西基层十二年间,从北海市的环保事业到城市管理,从海洋事业到城市规划建设,先后经历了七个工作岗位。他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后主持参加广西科技厅、北海市科技局的多项课题,出版了《广西海域赤潮研究》、《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两本专著,为北海市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位是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2011年选调至广西,担任田阳县五村镇陇华村第一书记,创新实施信息扶贫,彻底改变当地群众信息闭塞的状况,还通过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项目,帮助村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让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来自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5届一位博士毕业生如是说。他是广西定向厦门大学第一批选调生,到广西工作不久,就主动申请到国家级贫困县——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大石山区贫困发生率高达68%的瑶族村,任“第一书记”。他三年如一日驻扎村里,先后为村里争取资金1500多万元,解决了180户贫困户的通路饮水和住房问题,曾获“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百色市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一位是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挂职造庆村,转输血变造血,将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31%,争取项目资金800多万,带动全村3000多人脱贫致富。还有,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2018届博士毕业生,作为广西急需专业人才,投身广西向海经济建设中,成为广西北部湾办的一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届毕业生夫妇,两个外乡人一起携手扎根广西基层,把他乡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厦门大学选调生在扶贫村屯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这样的名单还很长,这样的故事还很多。自2015年广西首开定向厦门大学选调生招录先例以来,历年招录人数位列各省前茅,已成为厦门大学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的“战略高地”。作为厦大与广西校地情缘特殊纽带的选调生政策,让八桂大地有近百名厦大选调生,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散作满天星,从自治区机关部门到各市县及乡镇基层一线,均有他们奋斗的足迹。他们把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践行于广西八桂大地之上。他们把家安在了广西,把心留在了广西,培养出了对这片土地、这里人民的感情,找到了家国情怀和人生价值的着陆点,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做实干家。续写家国情怀新篇章东海之滨,厦门大学;国境之南,壮美广西。新时代厦门大学的家国情怀在加强与广西的合作交流中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厦大成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助力。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等一批高校校级领导到厦门大学挂职。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河池学院等一批中层领导到厦大党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学院挂任中层干部。挂职期间,他们深入学校和学院工作一线,倾情投入管理和育人工作,感受厦大独特的校园氛围和精神文化。他们是校地合作的新纽带,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高校与厦大的走访交流与合作。广西成为厦大青春学子社会实践的大舞台。每年厦门大学都组织策划博士团等学生实践团队,到广西开展小学教育、红色革命、基层就业等方面调研,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扎根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厦大也是广西人才培养的摇篮。早在1921-1924年间,厦门大学建校之初,就有13名广西籍学子到厦大就读学习本科或预科。近年厦大每年招收广西籍学生2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建校至今已有超过4000名广西学子在厦门大学接受学习教育,成就了各自的理想和抱负。厦大每年还通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广西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博士人才。2010年,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与广西大学开展中国-东盟领域研究合作;2014年,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的台湾研究协同攻关。从高级人才培训到科技研发,从干部挂职交流到人才培养,近年来,厦门大学与广西在课题研究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5月,广西自治区主要领导与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一行在南宁会见并深入交流,双方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校地合作的新篇章,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双方还在分别推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作贡献。(2016年5月,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一行考察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加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回首过去,跨越山海,厦门大学与广西的校地情谊源远流长,书写了一段段佳话。展望未来,厦门大学将坚持“顶天立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广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校地合作,一同书写新时代“山海经”。

蓍草

厦大百岁教授捐献百万,网友:不愧是育人楷模

厦门大学退休教师、南洋研究所(现为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陈大冰与今年5月去世,享年89岁。陈大冰和他的妹妹相依为命,两人一生都未结婚。妹妹在去年10月去世,在妹妹走后,陈大冰决定把兄妹俩一辈子的省吃俭用的百万遗产捐赠给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用于资助贫困学子。根据社区助老员蔡婕婷回忆:两位老人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家具陈设老旧,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最经常吃的是地瓜稀饭,煮一次豆腐,加一点肉末煮酱油水可以吃两三天。8月4日是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的100岁。上午,厦大举办了“潘懋元先生从教85周年庆祝大会”,在庆祝仪式上还举行了“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基金”,潘懋元教授再向基金会捐献人民币100万元。潘懋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从15岁开始做代课老师,在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厦大称,潘懋元先生是中国目前年龄最大的授课老师。

创圣

中国最美的大学,原来是厦门大学,网友:好想报考这所学校

嘉庚楼群座落于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校园内。该楼群以厦门大学的创办人,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是厦门大学建筑系师生自已设计,由五个相连的楼组成,位于风景秀丽芙蓉湖畔。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景观。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内涵, 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盾形上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自强不息”意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厦门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21年,现设有1个总馆、3个分馆(漳州校区、曾厝垵学生公寓、翔安校区)、3个专业分馆(文史、经济与管理、法学)以及7个学院资料室(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外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南洋研究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截止2005年9月底,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为409万册,生均103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本校具有优势的学科文献的收藏较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也较具特色厦门大学群贤楼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以居中建筑、装饰最考究、体量也最大(2725平方米)作校办公用的群贤为名。东边为集美、映雪。西边为同,安、囊萤。建于1921-1922年,建筑面积9576平方米。为陈嘉庚独资兴建厦大的主楼群。囊萤、映雪很长时间作学生宿舍,现已调整与同安、集美一样做教学、科研用房。楼群最大特色": ①古今、中西合璧式。②楼梯石板悬挑式。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在当时,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为此,1989年后厦门市把它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在福建厦门大学集美楼,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在厦门期间曾寓居于此。1952年在此设立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的鲁迅纪念馆。该馆共有五室,其中四室以六百多件文物和资料、照片,分别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在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各历史时期的战斗历程,其中在厦门部分是展出重点。芙蓉湖位于嘉庚楼群前,是厦大学生谈情说爱的最佳去处之一。芙蓉湖,一个美丽温馨的名字。湖面犹如明镜,波光粼粼,把现实世界清晰地分为水上和水下,有情侣坐湖边窃窃私语,整个气氛宁静而悠然自得的。 驻足芙蓉湖边,总能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美丽的康桥落日,河畔金柳。厦门大学飞檐走壁的建筑,镶上碧波粼粼的芙蓉湖,加上百年老柳的掩映,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厦大水库(也叫情人谷),该算是厦大的一个致高点吧。山顶水库,茂密丛林;山上石头嶙峋,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大海和美丽的环岛路,幽秘美丽的去处。据说情人谷是厦大人谈情说爱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得名情人谷。情人谷有水库,五老峰的秀峰灵石为屏,奇花异草为锦,山光水色就美得恍若仙境。但它不幸与海为邻,除了一年一度的军训,把它及周围的地形当作打靶场使用外,平日里它就自个寂寞在山水间。上弦场是厦大最美的一个体育场,因为形状被称为上弦,诗意的名字。隔着椰林和公路,那头就是大海。有学子这样说过:大学4年,除了在教室和寝室,上弦场,是来得最多的地方。上弦场是曾经的水师练兵场,被历史笼罩就算普通如操场上的台阶都似乎有无尽的话要说。“上弦场”的字样依稀似乎要把人带往时间的隧道,重回甲午时期,数千水师在此作上战场前的最后动员,将领振奋人心的演说带动了全体官兵昂扬的斗志,放佛都还能听到回荡在空中的水师们必胜的信念。

笛卡尔

厦大百年:一座海岛,为何能诞生“南方之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厦大百年:面朝大海建设“南方之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彭丹妮发于2021.4.5总第990期《中国新闻周刊》五老峰下,厦门岛南端,矗立着“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从思明校区的西校门而入,左手边是100年前落成的群贤楼群,一主四从,一字排开,面朝大海。楼群的屋顶是闽南常见的琉璃瓦“燕尾脊”,楼身有西式廊柱,这样“头戴斗笠、身穿西装”的建筑样式,由创校人陈嘉庚亲自参与定下,因此也被称为“嘉庚风格”。群贤楼的东南方,是建于1950年代的建南建筑群,同样面朝大海,同样是嘉庚风格。当时,陈嘉庚的雄心,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就能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宏伟的主楼建南大会堂,至今仍是厦大师生举行开学和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建南楼群的北面,芙蓉湖畔,是21世纪之初建成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建筑——以颂恩楼为主的嘉庚楼群,依旧是一主四从。颂恩楼为全校最高建筑,楼顶上是两头高高翘起类似“燕尾脊”的不锈钢飞脊。100年间,厦大校园里的大楼越建越高,设施越来越先进,但始终保持了一致的风格,一如厦大百年历史的缩影。不论历史如何变迁,厦门大学始终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一座无法忽略的重镇。“如果去考察中国所有第一方阵的大学,几乎都位于政治、文化中心,至少也在省会城市,但厦门大学是在一个海岛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根本不知名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跟得上步伐,靠的是什么?是自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大往事》一书作者朱水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卖大厦办厦大20世纪初,为了“教育救国”,一批文人志士投身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1919年,在北方的天津,严修与张伯苓正式创办了南开大学;这一年,长期在南洋做橡胶生意的华侨商人陈嘉庚也回到国内,着手筹建一所高校。相较周边的广东、浙江,福建长期是高等教育的洼地。出身于福建同安县的陈嘉庚一直关注闽南地区与华侨子弟的教育,在此之前,他已经创办了集美女子小学、集美中学等多所学校。1919年5月,陈嘉庚再次回国时,正赶上“五四”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为最新的社会思潮,创办厦大的事,“不得不急急筹谋,刻不容缓”了。陈嘉庚操持和运营庞大产业的实业家经历,使得他在创办教育时有一种全面和长远的眼光。100年前,厦大思明校区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被叫做演武场的荒地。但陈嘉庚认为,“教育事业原无止境……将来发展无量”,所以跟政府要了2000余亩土地——尽管那时厦大师生只有100多人。时至今日,当年的演武场已成为厦门房价最贵、旅游最热的区域之一。而坐拥这片风水宝地的厦大,已拥有三个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占地面积已达9700多亩。厦大的发展,果然印证并已远远超过了陈嘉庚最初设想的蓝图。“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1921年4月6日,在厦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学生演唱了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化学家郑元贞作词的校歌。歌词表达出陈嘉庚对学校的期望:“南方之强”。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厦大的校庆日。厦大的雄心,更具体地体现在当时校长林文庆的办学方针上,“保证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要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希望各教员及学生均能极深研究”,使厦门大学将来“成为我国南部之科学中心点”。为此,厦大注重延揽国际顶尖人才,在1924年~1925年度的14名理科教授中,就有6名是外籍或欧美留学归国学者。在科学方面也已经有所成果。陈嘉庚很早就意识到,中国领海面积与海洋资源不输任何国家,但海洋方面人才非常不足,沿海省份应该“奋起直追”。因此,厦大创校不久,就开始进行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的研究,并很快初露峥嵘。1923年,厦大的一名外籍教授发现了被认为绝种的文昌鱼,文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同时期,厦大师生还发现并命名了嘉庚水母、林文庆海星。早在1930年代,厦大就成立了生物材料处,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供应生物标本,价格不及西方舶来品十分之一。1933年,太平洋科学协会年会报告评论称:厦门大学近海生物研究院以及各类研究实验室、图书室,使得该所大学可以与欧美诸优等海洋研究所媲美。1933年,厦大化学系唯一毕业生佘文锵的毕业论文《厦门海水之分析》为中国最早的海水分析记录。次年,化学系一篇题为《文昌鱼之化学研究》的毕业论文出炉,作者是此后入选中科院院士、担任过中科院院长的卢嘉锡。1946年,厦大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设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三个方向。与此同时,1920年之后,国学研究开始在学界被重新重视,1922年末,北大将国学划分为四大学科门类之一。林文庆虽出身医科,在西方求学多年,但对国文、传统文化很重视,于是,1925年底,厦大开始筹备成立国学研究院。当厦大的教学科研正开展得蒸蒸日上之时,那些腰缠万贯的华侨们,却没有陈嘉庚原先想的那么慷慨。在经历数次募捐失败后,学校庞大的经费花销压在陈嘉庚一个人身上。相比南开大学初创时有社会捐助、学生缴费、北洋政府拨款和地产租金等多个资金来源,厦门大学创办的前十年,经费收入的91%都来自陈嘉庚。当时,陈嘉庚几乎是在倾囊办学。厦大成立后,他每年的生意及产业所得的利润,除花红与一部分添入资本外,其余皆尽数寄回祖国,以充教育费用。所幸当时陈嘉庚的生意正隆,厦大的教授月薪可达400元,讲师和助教的月薪分别是200元和150元。相比之下,彼时的复旦大学校长与专任教授的月薪最高也只有200元,而北大正面临着开不出工资的煎熬。1926年,由于北京时局动荡,加之学校长期拖欠薪资,北大的一批教授纷纷南下。相较北京,厦门有着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厦大又提供了颇为丰厚的薪资,林语堂、鲁迅、顾颉刚、陈万里等一批知名学者相继来到厦大国学研究院,令世人感到这阵仗“大有北大南移之势”。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来厦大调查,结论是:基金充足,成绩甚佳,各种设备,亦极完善,方之他处,有过无不及。厦大因此比复旦、南开、燕京等私立大学更早得到政府的立案。在私立时期,厦门大学形成面向华侨、面向海洋、注重实用、注重研究的办学特色,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个学院,成为“闽南最高学府”。但好景不长,不久,世界爆发经济危机,陈嘉庚的生意极大受挫,1929年,累计亏损320万元,资不抵债。当时,汇丰银行和一个财团愿意扶持陈,但要求他停办厦大与集美两校,因办学的资金包袱过重。但陈嘉庚回绝了,并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这个过程中,陈嘉庚想方设法寻找资金来源,其中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卖掉了原本为两个儿子在新加坡购置的三栋别墅,被誉为“出卖大厦,维持厦大”。但即便如此,到了1936年,厦大从21个学系削减为9个学系,陈嘉庚感到已实在无力支撑厦大,便将学校无偿捐给政府。“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1937年,厦门大学从私立转为国立。“七七事变”的前一天,35岁的萨本栋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立大学校长。萨本栋系出身福州八大名门之一,其伯祖父萨镇冰曾担任中国北洋海军舰艇最高将领,哥哥萨本铁是化学家,堂兄萨本炎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萨本栋毕业于清华,于1922年赴美留学,1928年回国,在来厦大之前,一直在清华物理系担任教授。抗战时期,当萨本栋在清华的老师梅贻琦在内地艰难主持西南联大时,萨本栋也带领厦大在东南一隅顽强支撑。他在清华接受的通识教育的理念、梅贻琦“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者谓也”的看法,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厦大的领导。今年101岁的潘懋元曾担任过厦大副校长,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1941年,潘懋元从广东揭阳出发,步行7天,在中秋节这一天来到位于闽西长汀的厦门大学报到。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当时,北部、东部大学都在往西南大后方搬迁,如北大、清华、南开、浙大等高校, “只有一个厦门大学,离我的家乡最靠近”。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内高校都在纷纷计划撤往安全地区,厦大也不例外。因而萨本栋一到任,就要面临迁校的问题。他决定留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城长汀,而不是往西南去。萨本栋认为,“要留在东南最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要设在交通比较通达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新校址的环境,要比较优良,以使员生得安心于教导与求学。”石慧霞是厦大档案馆馆长,也是《萨本栋传》一书的作者。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教育部当时并没有给足够的经费支持厦大往西南迁移。更重要的是,萨本栋对于陈嘉庚创办厦大的初衷很清楚,就是希望厦大能为东南诸省和华侨子弟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尤其是考虑到战乱交通非常不便,如果大学都迁到西南去,东南各省沦陷区的学生都无学可上。转为国立之后,厦大的资金并没有很快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捉襟见肘。1940年,教育部给厦大的年度经费为25.8万元,在当时国立大学中属于倒数第二,且实际只有七成到位,相比之下,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国立中山大学的这一数字分别是138万元、143万元、146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延揽大师到东南战场前线来,厦大已经不能靠高薪,而是萨本栋本人的留美关系、清华师友等人脉。当时,尽管与西南联大大师荟萃的场面无法相比,但在萨本栋掌校的1937年~1944年,学校新添了傅鹰、谢玉铭、林庚、汪德耀、邹文海等多位名教授,51名教授中有47名来自清华大学,其中超过一半曾留学欧美。潘懋元在厦大教育系就读本科期间,大一的时候都要修基础课,他的英语是林语堂的一个哥哥林玉霖教的,国文课教授则是施蛰存。《萨本栋传》写到,萨本栋非常注重教学质量,学校教授、副教授全力备课、授课,没有硬性的写论文或科研任务。2009年,潘懋元曾指出,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学生数量的增长和教育质量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但在萨本栋治理厦大时,就明确提出:因为经费不足的现实,在量与质不能兼顾的情形之下,厦大对于质的改良,比量的增加尤为重视,而且一个学校的水准,一旦降低之后,要想恢复就要很大的力量。对于培养学生,萨本栋有一套包括学分制、考试制度等严进严出的重视“质”的措施。萨本栋认为,合格人才首先应该是通才。1938年,厦大转为国立后的第一个校庆日,萨本栋为学生们拟定了20则信条,其中一则是:要思想纪律化,最好去研读数理,要知道祖国的可爱,应当温习史地;语文不通顺的人,在学术界不会有地位;不动手做实验的人,休想控制大自然,以造福国家及人民。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萨本栋依然想办法充实了厦大的工科。他用三年时间创办了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和航空系,同时将商业系具体分为工商管理和会计银行两个系。这基于他的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相信中国抗战必定胜利,而胜利后国家需要大量工科人才建设社会。此外,石慧霞说,还有一个考虑是,萨本栋自身是机电工程系出身,创办这个学科能够最大程度地用到自己的资源和所学。朱水涌形容这一过程是“硬干”。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早期这些新成立的学系常常是一位教授带很多门课。朱水涌特别计算过,发现有老师一周上课时间多达90多个小时。萨本栋本人上过的课程更多,从“普通物理”“微积分”到“电工原理”“交流电机”甚至是英文,被称为“O型”代课者。非常高强度的教学和行政管理任务、艰苦的物质条件,对萨本栋的身体造成了巨大损害。萨本栋原是清华网球队主力,在斯坦福大学留学期间,他与哥哥萨本铁一起还获得过美国高校“鲍德温杯”网球赛双打冠军。来厦大时,萨本栋正值壮年。但当1941年潘懋元在厦大见到萨本栋的时候,只不过40来岁的萨本栋,当时已经患有风湿病,弯腰驼背,需要依靠拐杖出行了。1944年,疾病缠身的萨本栋离开厦大赴美游历讲学,1949年初,因胃癌晚期去世,年仅47岁。但萨本栋已经托起厦大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厦大抗战时期是壮大,不是衰退。”朱水涌说。1938年1月,厦大在长汀正式复课时,学校只有9个系195名学生,教师132名,到1944年,学生数量已增至926人,学系增加到15个,教师人数也增加到100多人。后来化学成为厦大的优势学科,就是当时傅鹰这样的带头人打下的基础。如果说今天的高等教育能从那时期的厦大汲取什么营养,石慧霞认为有两点:一是学校在专业知识传授上要严把质量关;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大视野,教授们能从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看到更高更远的东西。1940年与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竞赛”,厦大蝉联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南方之强”的名号由此开始叫响。朱水涌说,厦门大学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的确立,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1944年3月,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造访长汀厦大,葛参观厦大后赞叹不置,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加尔各答以东,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懂得人的价值就像建校初期有林文庆、萨本栋这样给厦大注入灵魂的校长一样,1949年之后的近20年间,厦大又迎来一位对其影响至深的校长——王亚南。徐迟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称王亚南是“一个懂得人的价值的经济学家”。尽管参加过国民革命与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王亚南的人生底色仍是一名学者和教育家,是国内《资本论》的首译者之一。潘懋元回忆说,在厦大,王亚南每天早上4点左右起床,先写作两小时,早上7点前后会到学校迎接学生。他会用自己的稿费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买鞋,特别强调学生要有自己消化、吸收知识的自学能力。王亚南做校长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奠定了厦大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基础。1955年,在面向新生讲话时,他就提道:“今天我们所在学校是个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人员,科学研究人才,你们将来就是要培养成为科学家。”1952年,厦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恢复了大学学报的出版,推出财经、文史、海洋生物等各类专版。1956年到1966年期间,学校开展了6次科学讨论会,提倡学术自由争辩,让“科研很重要”思想的传播面和冲击力扩展至全校。当时,厦大的科研活动开展以数学系最为突出,开办了几何函数论、微分方程论等讨论班,每周一次,连续几年不间断。厦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论文,数学系经常占一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厦大培养出中国数学界的一位巨星——陈景润。陈景润是福州人,1953年本科毕业于厦大数学系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但因陈景润生性木讷、不善表达,被学校辞退,很快回到福州,在街边摆起了商摊。1954年,王亚南在福州街边遇到陈景润,他深知厦大培养的数理系毕业生绝不至于流落街头,于是将其安排到学校数学系资料室工作。1956年,23岁的陈景润发表的一篇《他利问题》的论文,引起学界关注。此后,中科院在征得王亚南同意后,将陈景润调往数学所。1966年,陈景润宣布他证明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最近一步的结果。1973年,《中国科学》正式发表陈景润的论文,世界数学界为之震动。因此,陈景润的迅速崭露头角,与王亚南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有直接关系。潘懋元住在距离厦大思明校区只有10多公里的一个小区。每周六晚7点半左右,潘懋元的研究生们都会到他家里来,在客厅里开展一场学术沙龙,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学生们搬着高、中、低板凳里里外外坐三圈,在自由的空气讨论学术问题。从1980年代至今,潘懋元家里的沙龙已经举办了30多年,直到最近一两年,他身体欠佳,沙龙的频次才减少。潘懋元举办学术沙龙正是受到老校长的启发。上世纪50年代,王亚南在全国首开了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的先河,周六晚上,他就经常找研究生聊天。潘懋元说,“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得见我是学他的。而且王亚南对学生非常好,非常爱学生。”在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厦大航空系奉命与清华大学、西北工学院等8大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即今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1952年9月,厦大王牌学系——海洋系中的航海专修科与此前成立的集美水专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又并入大连海运学院,后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系海洋物理组教学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调整至山东大学,与山大原有学科组成海洋系,后发展为山东海洋学院,直至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调整后,厦大共设13个专业。这次调整为厦大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打下基础,成为此后几十年厦大办学的基本模式。石慧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院系调整过程中,富有远见的王亚南给学校留下了若干位相关学科的年轻教师,这些老师日后都成长为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军人物,他们延续了厦大的学科文脉,同时也为厦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4年,厦大教育系奉命调整到福建师范学院,当时身在教育系主持教务工作的潘懋元却被王亚南留在了厦大。王亚南问他,为什么不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此后,潘懋元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先河。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厦门四面临海,福建又是华侨之乡,新中国成立前,厦大就逐步形成了吸纳侨生,研究海洋的特点。195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厦大正式确立了“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发展方向。围绕这一方向,1956年10月,厦大正式成立了南洋研究所,研究东南亚华侨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问题,及华侨所在国的历史、地理等。同年,厦大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海外的华侨函授部,主要以函授教育方式培养华侨师资。1960年代初,厦大的海外在学函授生人数比1958年增加三倍多,遍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从1956年起,厦大招收侨生数字开始扩大,以逐步实现侨生占全校师生三分之一比例的计划。1963年,厦门大学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高校之一。1970年,因院系调整而撤销的厦大海洋系恢复。在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厦大海洋学科仍取得了较大发展,尤以金德祥、郑重教授等对于浮游生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化学学科奠基人李法西关于河口硅酸盐的研究为代表。1982年和1983年,厦大分别建立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专业的博士点。这也是国内这两个专业最早的博士点。厦大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76岁的洪华生出生于千岛之国菲律宾,中学时光在鼓浪屿岛上的厦门二中度过。1962年,她考入厦大化学专业,改革开放后,报考研究生时,又“游”到了海洋系,导师正是李法西。得益于导师推荐,1980年夏天,36岁并已有两个孩子的洪华生只身前往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她用4年完成了5年的学业,必修课成绩在全班31名同学中总平均分最高。更重要的是,她了解到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在研究海洋对碳的吸收,这既涉及海洋与大气气体交换的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对碳的吸收,还涉及营养盐对碳吸收影响的化学机制,且关系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重大命题。这一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在国内还属空白,洪华生决心回国建设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新学科,这也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归国的海洋学女博士。1985年,洪华生回到母校任教还不到一年时,她的导师、海洋化学专业唯一的博导李法西去世。在这种大环境下,洪华生只能从零做起。她注意到家门口的台湾海峡,不仅是国际航运和鱼类洄游的重要水道,也是东海与南海海水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在国内当时对海洋的研究中,台湾海峡还属空白。在1980年代,两岸关系放缓,研究台湾海峡是大势所趋。1987年,在教育部与福建省的项目经费支持下,洪华生开始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统”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从1987年到1990年,洪华生团队通过3年内9个航次的综合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探明了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生态系的结构和特征,项目成果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管理部门还用此来指导渔业生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台湾海峡的多年研究,让洪华生意识到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防灾减灾也是海洋学科应用的主题。2001年5月,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项目示范区落地福建,由洪华生任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年起,风暴潮子系统投入使用,能够实现对福建沿岸37个万亩海堤的漫堤预警,对“莫拉克”、“鲇鱼”等32个台风进程跟踪预警报。另一个子系统——海上突发事故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运作至今,为海事相关部门138起海上事故提供落水人员漂移轨迹预测,参与多部门救援831人次。洪华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自己回国后几十年里,在学科建设上,一直坚持以海洋为特色,“觉得方向是对的,就要抓住它,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并尽量做好,这就是止于至善”。厦大海洋百年历史,几代人海洋人不断继承和创新,使得每个时期海洋学科都跟得上时代步伐,成为一流学科。1998年,洪华生的硕博研究生、在法国深造的戴民汉被她说服回国,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开始研究海洋碳循环,如今,已经成为厦大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厦大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现有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生态学,三者均以海洋为特色。2020年12月,厦门大学“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实现了厦大与福建省国家级野外站“零”的突破。除了海洋学科,新世纪以来,厦门大学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成果颇丰。厦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团队接连研发出第三代HIV诊断试剂盒、世界首支戊肝疫苗研制、首个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2020年8月,由夏宁邵团队参与研制的鼻喷流感载体新冠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二期。开放的厦大对台研究是厦大紧紧抓住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做文章的范例。1979年1月1日,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标志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历史时期。但截至1980年,整个大陆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1980年 7月,经过国家批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正式成立,到2004年,改制为台湾研究院,这是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家选择厦大成立台湾研究所,首先是因为厦门靠近台湾的区位特点;其次是厦大长期保有的研究台湾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大毕业生林惠祥就两次前往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地考察。1945年后,厦大有不少毕业生到台湾助力经济建设。厦门本身处在闽南地区,台湾人口中近70%都是闽南人,因此厦大研究台湾也有文化上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两岸一直处于隔绝状态,但厦大一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台湾历史问题。1962 年,为了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厦大联合有关方面举办了大陆学界第一次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在台湾研究的资源方面,厦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90年代初,张文生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当时学校图书馆只订了《中国时报》《联合报》,能看到的都是一个月前的报纸,且只有副教授以上才有资格看。但在厦大台湾研究所,当时就订阅了10多份台湾方面的报纸,不仅对老师开放,也对学生开放,能看到两三天前的信息。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厦大台湾研究所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台湾的历史逐步转向台湾当代政治、经济等。得益于他们对台湾社会的长期深入关注与研究,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厦大台湾研究院两岸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展开两次台湾民意入户调查,再基于科学评估,预测选举结果与实际结果仅有 0.16%的出入。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研究院再次“精准预测”,预计马英九会赢蔡英文80万票左右,实际开票结果为赢 79.8 万票。厦大的台湾研究院与1984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被视为大陆对台研究的“南北两大重镇”。张文生说,厦大台湾研究院的定位是民间学术机构,更注重研究的学术性和客观性,对研究人员也没有太多束缚。在此基础上,也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经过多年发展,台湾研究院形成了“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的研究风格。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也使厦大在吸引国际人才与国际交流领域有着独特优势。1988年,美国人潘维廉第一次从两个陌生电话中知道厦门——这个台湾对面的城市。他的妻子在台湾出生、成长,他也在台湾生活过几年,他觉得这是巧合,很有缘分。这一年,他卖掉美国的公司,途经香港来到厦门。之所以选择厦大,潘维廉说,正源于厦大的开放、包容,这也是厦门人、闽南人的特质。当时,厦大是他了解到的中国唯一一所可以携家人的学校。那时候,厦大正要开设MBA项目,潘维廉希望能教中国学生学习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如今,32年过去,他已经是厦大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荣誉公民。2018年,潘维廉从过去三十年间写给家人的上千封信中,精选出47封结集出版,书名是《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信中,他向家人描述他眼中中国的变革。潘维廉说,今年,他预计将有5本书出版,包括《老潘写给青少年的18封信》,有关中国“第五大发明”、重走中国行的见闻等。未来自己将继续向世界介绍中国。再造南方之强写着“TAN KAH KEE”(注:陈嘉庚的闽南语拼音)字样的科考船停靠在厦门高崎附近码头,船上装载的巨大天气雷达十分显眼,船长77.7米,宽16.2米,设计吃水5.2米,约3500吨,加两次油几乎可绕赤道一圈,能在所有无冰洋区自由穿行。这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厦大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世界顶级科考船,也是全国综合性高校中第一艘科考船——“嘉庚”号。坐在首席科学家的房间里,“嘉庚”号的“大管家”——厦大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王海黎讲述着这艘船的前世今生。他于1988年考入厦大海洋化学专业,之后跟着洪华生硕博连读,毕业后在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遥感及生物光学研究,有着丰富的乘坐美国科考船出海的经历。王海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之所以要建造“嘉庚”号,是由于厦大出海研究因为科考船而受到严重制约。1990年代,厦大只有一艘木质船改造的“海洋一号”,能乘坐二三十人,但师生们无法采样后在船上开展实验,由于吨位小,这艘船连台湾海峡都到不了。同期,中国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科考船吨位达3500吨左右,能抵达深海大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当年中国科考船的水平与之仍有明显的代际差距。2010年,王海黎回国后,厦大已有了“海洋2” 号,但同样因为吨位小,只能到近海。另一个大背景在于,2010后,中国海洋科学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层面有着走向深海大洋的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海洋科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厦大不能错失机会。“嘉庚号”从2012年开始设计,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耗资约4.15亿元。建造“嘉庚”号的最大困难在于资金。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资金来源于学校办学经费和政府支持,及少量校友和企业捐赠。在王海黎看来,“嘉庚”号的诞生很像百年前陈嘉庚创办厦大的过程,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嘉庚精神。自2017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嘉庚”号共完成30个左右航次,海上航行时间超过900天,几乎达到国外最繁忙科考船水平。它的作用不止于此。2018年,依托“嘉庚”号,厦大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的“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海上实习实训项目。”王海黎说。首届“海丝学堂”是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学生到南海北部展开实习;2019年,第二届“海丝学堂”航线为“厦门-三亚-马来西亚-厦门”,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海丝学堂”连接起了厦门大学校本部与马来西亚分校。2013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正式邀请厦大到马来西亚创办分校,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开学,这是第一所中国大学在海外设立的分校。而“嘉庚”号则被厦大师生昵称为“海上厦大”,是厦门大学除三个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之外的“第五校区”。除了入海,还有上天,2020年12月22日,厦门大学发射了国内高校首颗近海与海岸带遥感卫星“海丝一号”,这意味着厦大海洋观测能力从水下、海面向太空延伸,可以构架天海一体化的立体化海洋观测系统。2019年4月23日,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嘉庚一号”火箭在中国西北部沙漠里的一片无人区升空,这是由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尤延铖带领的团队研发而成。2008年,厦大复办航空系,2015年,正式成立航空航天学院,这是继50多年前院系调整后的再次出发。尤延铖说,“嘉庚一号”项目得以成立,离不开厦大开放的学术环境。学院的科研到款经费,虽然看着数量多,但绝大多数都要完成指定任务。但“嘉庚一号”是学校出的钱,学校近年选出了一些可能对厦大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团队,从“双一流”建设经费中给予每年1000万的稳定支持。用途也比较灵活,报备即可。“给一个优秀的团队一笔钱,也不束缚它的用途,确实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校凭借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纷纷发力,上升势头迅猛,厦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海洋学科为例,2020年8月,中国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中山大学”号在上海下水。近几年,中山大学先后建立了7个涉海学院,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海洋高层次人才加盟海洋学科,其中包括7名院士。复旦大学也于2018年成立了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浙江大学则在舟山校区建立了海洋学院……在戴民汉看来,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全国各高校的海洋学科蓬勃发展,可谓百舸争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总体而言,厦大的海洋学科虽体量中等,但高层次人才密度高。近年来,厦门大学提出,“海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重大创新领域”,力争把更多学科“拉下海”,跨界融合海洋学科,实现突破创新,提升海洋科技内核实力。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对此表示,面对竞争,在量和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厦大要内涵发展,更加关注质,同时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每个学科的领域足够广、创新空间足够大,最终不同学校将会在不同领域形成它的特色。只要把这些做好了,形成我们的特色,就有属于我们的舞台。”(本文参考了《厦门大学校史1949—1991》、《陈嘉庚传》、《厦大往事》《萨本栋传》《启航问海》《碧海生命乐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史》,并感谢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史大林教授的帮助)《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2期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绳墨杀焉

生机勃勃!百年厦大的草木诗情!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100周年华诞。百年校庆不只是一场庆典,更是文脉的传承、理想的赓续。推出“百年拾光”栏目,重温厦大百年光辉岁月,再读厦大十轶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来,温故以新精神。与广大师生校友一起,追寻立校本心、昂扬厦大精神、思考时代责任,共为“吾国放一异彩”。本期由林间老师讲述厦大校园里花草树木间的诗情画意。凤凰花开满天如果说,烂漫的樱花是武汉大学的骄傲,洁白的玉兰花是复旦大学的自豪,那么,火红的凤凰花则是厦大师生的最爱!莘莘学子对凤凰花情有独钟,美丽的凤凰花也因此被誉为厦大的“校花”。楚楚动人的凤凰花凤凰花一年花开两度:一次在六月,送别老生,让理想飞翔于蓝天;一次在九月,迎来新生,遨游知识的海洋。火焰般怒放的凤凰花,不仅饱含着同学们的离别情、相思意,也充满了新老学生相聚的欢欣与快乐。“凤凰花开”由此成为厦大毕业季和迎新季的代名词。芙蓉二的凤凰花春去春又来,花开会有时。每年厦大送旧迎新,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凤凰花海中。每个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见证了凤凰花的花开花谢,逝者如斯,留下了温馨的记忆;而每个初入厦大的新生见到林荫道上那一树树鲜艳的凤凰花时,更是赞不绝口。花与人、人与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凤凰花开毕业季四年春来秋去,时光流逝,看着凤凰木几度花开花落,叶绿叶黄,同学们也一年年地成长。虽然有时快乐有时落寞,但大家都很庆幸,因为“生命中某一段时光曾一起度过”。眼看就要离开这美丽的校园,怎能忘记老师的嘱托和期盼,怎能忘记同窗的深情与厚谊,又怎能忘记那如火如荼的凤凰花。它记录了同学们的青春历程,凝结着南强学子对母校永远的记忆!凤凰树下依依惜别厦大校园里花草繁茂、绿树成荫,除了火红的凤凰花,还有许多你耳熟能详的植物。芙蓉湖畔那一株株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垂柳,那随风摇曳的柳枝,轻轻撩过湖面的柳叶,那荡起阵阵涟漪的湖水,以及从湖畔走过的撑着花伞、身材窈窕的女生,天然就是一幅色彩迷人的风景画。芙蓉湖畔的垂柳早春二月,群贤楼外那一字排开的几株高大的木棉树,显得格外俊俏挺拔。硕大的木棉花朵高挂在枝头,红彤彤的花冠像火焰般燃烧,远远望去,一片如火如荼,把一个春天渲染得绚烂至极。著名女诗人舒婷在那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中,就把木棉和橡树相提并论,讴歌了木棉的勇敢和坚贞。群贤楼外木棉红厦大校园里,处处可见一株株长髯飘拂的老榕树。从一走进校门口就扑面而来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到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大楼前那两株冠盖如伞、浓荫蔽日的老榕树;从老化学馆北侧那几株枝干虬曲、缠绵悱恻的榕树,到湖畔道旁的高山榕、小叶榕……厦大的榕树不仅品种多,而且许多老榕树都有上百年的树龄,比厦大的历史还要悠久。长髯飘拂的老榕树在厦大校园和环绕四周的山间林谷,处处可见相思树婀娜的身影。每到初夏开花时节,漫山遍野的相思树仿佛一夜之间悄然铺展开来,把满目青山浸染成黄灿灿的一片。近前一看,圆圆的金黄色小花开遍相思树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处眺望,层层叠叠,如花海般灿烂而热烈,成了山野林间最亮丽的色彩。如梦如幻的相思树应该感谢校主陈嘉庚当年独到的眼光,选择了鹭岛东南海滨这片依山傍海、风景绝佳的土地,选择了厦门这个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四季如春的城市,来建设厦门大学这个美丽的校园。百年来,厦大校园始终以树木繁盛、绿意葱茏而著称,即使抗战时期西迁长汀也毫不逊色,在面对汀江的梅林、北山“踏雪赏梅、红叶题诗”,给师生们留下多少难忘的记忆。盛开怒放的洋紫荆今天,当你走进厦大,在校园里可以看到许多你叫得出名或叫不出名的花草树木:从环抱上弦场的蒲葵到白城海滨的木麻黄;从亭亭玉立的南洋杉到随风摇曳的柠檬桉;从洁白馨香的玉兰花到清姿雅质的木芙蓉,从迷人的香樟树到美丽的蓝花楹,还有腊肠树、龙船花、夹竹桃、三角梅、菠萝蜜……;还有几十种南方亚热带的果树,如龙眼、荔枝、枇杷、杧果、番石榴、番木瓜、莲雾、杨桃、柿子,一到收获季节,果香飘满四方,令人流连忘返。热烈奔放的三角梅清姿雅质的木芙蓉映日荷花别样红随风摇曳的柠檬桉谁人知是荔枝来国光楼前的龙眼树国光楼前的龙眼树国光二的小叶榄仁东风香吐合欢花漂洋过海的菠萝蜜莲雾不愧“果中王”迷人的香樟树美丽的蓝花楹又见棕榈告别美丽的芙蓉园厦大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构筑的生态校园,见证了一代代厦大学子的青春年华,成为了一代代厦大学子的珍贵记忆。草木皆情谊,风景皆记忆,人来人往间共同绘制了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厦大篇章。来源: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