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经院1+3。创办于2013年的厦大经济学院“1+3”海外留学本科班借力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传统优势,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为有志于出国攻读经济、金融、管理本科学位的学子铺平留学之路。开办至今,短短五年就输送了百余名学生赴海外知名大学深造,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本来就学霸荟萃,一些出国留学的学子更是学霸中的学霸。问道者 李 百 通讯员 林嘉欣1蔡茜茜:高起点冲刺美国“前50”名校蔡茜茜毕业于厦门双十中学,是厦大经济学院“1+3”美国天普大学项目学生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读本科生。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中时代的蔡茜茜就一直怀揣留学梦,最终结缘于厦大经济学院“1+3”。在厦大的一年里,身为班长的她不仅把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学业也出类拔萃,终于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天普大学录取,同年获得美国天普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在天普大学学习的第一年,她就以10门课程全A的佳绩获得院长提名奖。如此出类拔萃的成绩足以羡煞同龄的留学生,然而,本可惬意享受已有成就的她却选择登高望远,在出国后的第二年申请转学至美国排名前50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学习。学无止境,止于至善。在茜茜看来,留学路漫漫其修远,勇攀学习高峰努力之外,还得有机遇。正是厦大经济学科“1+3”与国外接轨的教育理念和全英文的授课模式,为她无缝对接美国大学,并为后续冲刺美国前50的名校创造了无限可能。2邱可洋:融入海外生活商业竞赛拔头筹邱可洋是厦门外国语学校毕业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1+3”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项目学生,现供职于爱尔兰Pepper Financial Service Group。邱可洋阳光、开朗、自信,到爱尔兰后努力争取每一个锻炼的机会。他参加过都柏林大学的交换生项目、伦敦实习生项目,并投身hip-hop社团,组织过中国留学生春晚等。他还有几个光鲜的头衔:中国学联CSSA执行部部长,Connect 2社团公共关系官员。坚定的他在这些活动中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留学故事。他曾选择一门“关于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及企业”的课程,借着课程的机会,他参加了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赞助的Connect 2商业竞赛,共有来自爱尔兰、中国及其他国家学生组成的团队参赛。尽管比赛过程一波三折, 邱可洋代表的小组最终还是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后,可洋与爱尔兰的学生积极沟通,并探讨各自所在国家的商业模式,俨然化身“跨文化交流使者”。邱可洋在国外的如鱼得水除了性格使然,更要归功于“1+3”为他出国前做的周全准备,各种与学界、商界、归国学长学姐面对面的交流,让他有了清晰的留学规划,也培养了他主动与外界交流的习惯。“跨文化”课程的实用指南极大地降低了出国后适应差异文化的成本,这些也许就是他毕业后能迅速在爱尔兰找到工作的原因。3陈祺晟:从本科毕业生到哥大硕士生陈祺晟也是厦门双十中学毕业生,厦大经济学院“1+3”美国天普大学项目学生,美国天普大学工商管理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在读硕士生。对于终究要走向职场的陈祺晟来说,读研是必然的选择,因为这可为日后的求职生涯增加筹码。于是,大四一开始他就着手准备各种申请,因为国外大学研究生都采用申请制,根据学校要求提交材料,然后学校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再进行面试,最后发offer。因此,在择校上他便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其次,准备材料、面试和GRE考试都并不轻松,并且,国外研究生申请非常看重本科的GPA,因此在天普学习期间,他一直不敢懈怠。说到这点不得不提,对于一位有志于在国外读研的学生来说,在国外就读本科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国外高校更认可该国的本科教育,且在国外就读本科更容易获得一个高的GPA。努力没有白费,陈祺晟最后得到了他想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函。回顾自己的升学路,陈祺晟认为“1+3”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一年的准备课程让他在出国前就做好了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准备,因此出国后,相比国内其他的小伙伴,他占据了明显优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最终获得了天普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与国外学者、业界大咖交流的teatime也使他受益匪浅。令陈祺晟印象深刻的是某次天普大学来访时,外方老师提醒到天普后,要经常光顾写作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并有意识地保持与教授的良好关系。在天普期间,陈祺晟经常从写作中心那里得到学术写作相关的帮助,并在申请硕士时得到了来自教授的有效建议和推荐信。相关链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1+3”海外留学本科班创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和教育职能,输送优秀学子赴海外名校攻读经济、金融、管理本科学位,培养国际化综合性人才。学子们第一年在厦大经院完成准备课程的学习,第二年起赴海外名校攻读本科学位。目前,海外合作的高校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五星级大学,全球排名20位;美国天普大学——地处费城,商学院全美排名41;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中西部最好的公立大学,商学院全美排名63;美国肯塔基大学——全美公立大学商科本科排名第38;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同时获得AACSB和NASPAA认证;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拥有加拿大第三大的带薪实习合作项目;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商学院获AACSB认证,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成员;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常青藤大学之一,全球排名79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全球第87位;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地区唯一一所常青藤盟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拥有欧洲“哈佛”商学院(世界排名48)。厦大经济学院“1+3”海外留学本科班优势明显,可以零距离体验国外教学模式,班主任助教体制保证学习质量,与学业界知名人士面对面对话,增加国内知名大学的学习经历,深度合作海外名校保障留学品质等。
文/狮心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而言,除了就业之外还有升学这条路可选,而升学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顺应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的高水平要求。保研考研者年年都有,甚至考研大军还在日益壮大中。但还有一条路,却因为选择的群体人数较少而总是被忽略,而这个群体面临的升学压力也同样严峻。出国留学成新趋势,与国内升学形成两极这个群体即是中国留学生群体。根据教育部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统计显示,出国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使中国生源领跑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以2017年为例,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国留学已不再成为新鲜事。随着国内家庭从多子型大家庭转型为独子化小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并直接体现在金钱投入上。留学费用虽然昂贵,但为了孩子更好的人生前景,家长并不吝啬在这方面的花费。一方面是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一方面,国内大学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国人心目中,还是在国际印象上。2017的QS世界高校排名中, 我国有6所大学进入全球前100名,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说可谓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为国内的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升学选择。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关系从曾经的“两级”演变为了今日的“两极”——都是好的选择,主要看个人对自我发展的定位与规划。留学是给自己留后路吗?至今国内对留学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未彻底消除。拜一些出国风花雪月、读读野鸡大学凑文凭的留学群体所赐,大多数不了解留学的人在接触到这两个字时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念书大不了就出国呗。但事实上,国际知名高校的准入门槛,从来不是有钱就能踏进的。GPA、语言成绩还有个人经历才是进入一所国际高等学府的敲门砖。与混文凭的学生不同,留学生们往往需要考虑更多,投入更多,也承受着更重的压力。曾经和林铭学姐谈起留学的事情。她来自厦门大学,目前大四,已经拿到了美国一所知名高校的offer,8月就将动身赴美留学。提起之前那段准备留学事项的日子,她至今还是很头疼。“找老师写推荐信、准备申请材料、打印各种证明…这些都还算小事,真正大头的是准备好自己的语言成绩,还有找到一个良心的中介。”因为先后找的中介都是“水中介”,林铭学姐没有拿到日本高校的offer,无奈之下只能转投美国的高校,又因错过申请热季,想去的学校offer都发的差不多了,只给她发来了拒信。林铭说,那段时间是自己有史以来人生中最黑暗、最绝望、最无助的日子,每天都很焦虑,担心自己失学,担心自己没有未来,担心着很多还没有结果的事情。“其实留学群体的压力一点也不小,说留学是给自己找后路、说留学更轻松的人,都是不了解留学生群体才会妄下论断。”的确,现在很多高校启动推免保研的制度后都会将学生的档案锁定,杜绝留学出国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教育公平的体现,同时也证明了所谓一边保研、一边留学的说法并不符合现实。申请季在即,决心与耐力是必需品截止目前,英国和澳洲的一些学校已经开放了申请通道, 2018fall的毕业生们即将在一个多月后踏上异国他乡求学的道路,而2019fall的申请亦开始提上日程。马上就到9-10月申请季,除了准备好成绩单、在学证明等各种申请材料,考一个好的语言成绩以及增加实习经历之外,还有一个申请途中的必需品,就是决心与耐力。申请不像保研,9-10月出结果,也不像考研,12月就有定论。申请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半年都没等来一个offer,反倒是收了不少拒信——这对个人心态绝对是一种终极考验。只能说,申请路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与迅速,做出申请国外高校的决定,就要做好等待的准备,在过程中百炼成钢,拥有一颗“强心脏”。(本文中林铭为化名)
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风采展化学化工学院 吴丽晶 优秀事迹: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协助分管领导探索研究生管理方式,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完成研究生管理工作,具体如下:1、把关研究生生源质量,做好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认真组织研究生复试各个环节,耐心解答考生问题,帮助各位老师招到满意的研究生;2、争取研究生优质生源,协助做好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组织工作:耐心帮助营员报销差旅费,解答营员们各类问题,使近年来学院声誉提升,生源质量有所提高。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好研究生过程管理工作:组织研究生开题、中期、累积考核等各个过程管理环节,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此同时,注重研究生管理创新,协助学院领导成功的组织举办了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各个高校的学院领导、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者等方方面面力量,探讨在 “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全国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过程培养与管理。会议报告即有对研究生培养的顶层思考,又有对课程建设的探索,还有对创新培养体制的研究。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力量,提升理念,深入的促进全国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新时代变革和内涵式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化学化工学院 曾双双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系秘书曾双双,优秀事迹:自2010年入职以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主要负责系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系本科、研究生、人事等方面的事务,其中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学科学位点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学科评估、研究生讲座、研究生课程开课排课和培养方案的修订等过程管理。她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理念,立足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保持高昂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是繁杂、琐碎而平淡,但她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想学生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保证了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每一年的招生工作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她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回答考生的咨询,仔细完成招考的每个环节,保证了每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从2010年开始她参与了化工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评估、各种研究生基地的申报,负责材料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工作,为学科的各类申报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泰戈尔曾说:“没有什么比单纯而又自然地履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职责更伟大的了。”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做到的,所以曾双双老师仍然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归纳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继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材料学院 沈晓红 沈晓红,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材料学院的研究生秘书,负责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材料两个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优秀事迹:近年来,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秉承爱岗敬岗、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发挥自己的耐心、细心、爱心与热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重视学习、掌握教育部和学校有关研究生和学科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做好上传下达,并积极贯彻和落实,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招生的“阳光工程”保驾护航。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总结。为规定教学管理,专门到兄弟院校调研,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协助起草各类规章制度,并制定相关表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凝练教学成果与经验,参与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作为完成人之一,先后获得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2017年)、1项厦门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为提高服务水平,利用业余水平不断学习,有意识地为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探索,先后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公共卫生学院 潘莉莉 潘莉莉,女,汉族,1982年3月出生于山东枣庄,中国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优秀事迹:该同志自2011年8月至今担任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秘书一职,她热爱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入职以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研究生秘书工作职责,保障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平稳、快速、有序发展,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一、工作细致、认真负责教育工作无小事。潘老师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本着认真细致、负责到底的精神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保障研究生工作从招生到毕业与教学等有关的所有环节顺利进行,保证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快速发展。二、敢于担当、坚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潘老师时刻牢记:“考生成绩必须是真实的”,这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考生负责,认真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三、关爱学生、默默奉献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工作中潘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教师的身份。不管白天、黑夜,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在培养的各个阶段做好合理的安排。她对学生像朋友一样,有的同学亲切的称她“莉莉姐”。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不仅是教学管理,更多的是教学服务,服务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潘老师一直本着“为学生服务好,为老师服务好”的意识,利用各种机会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服务水平。她就是这一样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奉献于教育事业心的平凡人。能源学院 陆雪英 陆雪英老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爱岗敬业、遵守各项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工作态度,在研究生院、招生办、考试中心以及学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勤奋工作,履行好岗位的职责,熟悉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理解准确,服务到位,正确执行,处理及时;优秀事迹: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较清晰的工作思路,常规工作程序化,做好阶段性工作目标,及时做好工作计划和阶段总结;新的工作要积极主动、提前筹备,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标,开拓创新意识,化被动为主动,顺利地开展工作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关注前沿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注意统筹协调,保证学院教学工作的平稳高效运行;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不因循守旧用老经验老方法办事;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研究生的招生宣传体制,如何逐步建立适合学院特色的学生培养评价体系等深层次工作。老师表示:这么多年来一直十分感谢学校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鼓励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多次获得研究生院和学院的奖励。今后也将更加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更大创新和突破。软件学院 麻琳健 麻琳健老师从事研究生秘书工作十五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长期负责软件学院各类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并协助学院领导做好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导师遴选聘任、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各类教育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等各项研究生相关工作。优秀事迹:在研究生秘书的岗位上,麻琳健老师凭借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麻琳健老师还积极参与研究生相关的科研项目,曾经参与软件学院工程硕士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跟踪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在软件学院工作期间,曾经三次获得“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两次获得“厦门大学软件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麻琳健老师仍然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以便更好更有效地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多年来,麻琳健老师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默默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生命科学学院 欧阳智贤 欧阳智贤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秘书优秀事迹:自2016年入职后即担任研究生秘书,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在招生方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充分利用保研论坛、保研QQ群等大学生常用的交流平台宣传学院夏令营和推免招生工作;制作夏令营微信推送,拓宽招生宣传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丰富并改进夏令营活动环节;响应学院“走出去”号召,每年与学院教授到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每年推免生系统开放填报的时候,均会守在学院至凌晨,以争取第一时间给推免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让学生感受到学院的用心和诚意。在学院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夏令营拟录取营员选择推免生科院的比例由2016年的21%增长到2017年的32%,2018年该比例又增长到43%。在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方面,工作认真细致,尽职尽责,能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用心为学生做好课程安排、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相关服务工作。此外,能够做好学位点评估与学科分析工作,助力学院学科建设。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深受师生认可。在2017年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并在2018年获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办工作先进个人。数学科学学院 陈李媛 陈李媛,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负责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学科建设、学位管理、导师遴选聘任、日常教学事务等一系列研究生教学、培养相关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优秀事迹:曾获得“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数学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研究生教务岗位既连接着导师和学生,又连接着培养和教学,工作内容繁杂琐碎,具有很强的服务性,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热情。自从事研究生教务管理岗位的5年多来,陈李媛老师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乐于服务、不懈学习、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细致周到的工作态度,竭尽全力为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协助学院完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启动仪式等总要工作,得到全院老师与研究生同学们的好评。同时,陈李媛老师也重视在工作中坚持学习,时常从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实际和学科发展需求,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反思,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例如,主动了解更多关于教务方面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案列;积极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学习培训及调研了解其他兄弟院校数学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够结合工作实际需求,为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制定符合院系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于无声处,踏实前行,陈李媛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研究生教务工作人员积极的精神风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朱晋英 自2014年以来,一直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秘书工作,爱岗敬业,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热情、真诚无私地为师生做好教学服务,顺利高效地完成了历年研究生教务、招生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优秀事迹:恪尽职守,求实创新,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在日常教务管理中,从学生入学后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确定、排课、选课、考试、成绩管理到学位论文开题、中期审核、答辩、授学位等所有环节都提前做好预案,避免各种疏漏,保障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按照研究生院的工作要求,协助分管院长完成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了日常教学的井然有序。坚守原则,悉心服务,全力保障研究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规定,协助学院领导认真组织考生调剂、复试工作。历年来,从研究生初试至复试这段时间,办公电话成了考生们的咨询热线,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考生的咨询。齐心协力,任劳任怨,协力推进学科建设稳步提升。按照研究生院的部署,积极配院系领导做好学科建设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国家级和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申报、第四轮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等工作,认真准确地收集、筛选和整合材料,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任劳任怨,高效圆满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创新工作方法,对各项任务科学分解、高效完成,尽最大努力为师生提供便利,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认可。老师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保持踏实稳重、诚恳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感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完成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魏昊 魏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秘书,负责协助学院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授学位、学科评估等工作。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熟悉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管理环节。优秀事迹:对待领导,尊重而不恭维、服从而不盲从;对待导师,平等协调、尊重理解、互敬互谅;对待研究生,态度热忱、真心实意。2018年获校优秀研究生教育工作者 、校优秀夏令营工作者、工程技术学部积极参与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药学院 李真 李老师任职研究生秘书期间,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在研究生、导师、学院、研究生院、招办、考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优秀事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一切以服务好全院师生为出发点,为师生创造便捷、高效、规范、优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服务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受全院师生好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做好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争取优质生源;2、做好教学安排,多为任课教师着想;3、加强新生教育,规范研究生培养;4、善于与师生沟通,及时反馈师生意见和建议;5、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指导学生申报各种项目;6、简化工作流程,方便师生操作。医学院 易佩荣 优秀事迹:易佩荣老师从事研究生秘书工作四年以来,始终牢记服务意识,勇于开拓创新,主动钻研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规律,与时俱进,修订了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管理规章制度十余项。注重积累经验,总结工作技巧,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主动了解兄弟院校的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善于借鉴和思考,大胆建言献策,将临床医学专硕新生开学报到时间提前到暑假,便于专硕在开始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前就能完成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学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十年辅导员工作经历已经让易老师形成了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理念,二级职业指导师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历也让易老师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自觉换位思考,眼中有人,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类型的师生做好服务工作。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离不开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配合和支持。在与10家附属医院、2家教学医院的合作沟通中,易老师努力发挥好上传下达、沟通左右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考虑到高校和医院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学校的通知不能直接转发给医院,所以每次工作往来、发布通知时,易老师都会根据医院的不同情况做出修改,便于医院能更好的执行。在各类学科评估等重大工作中,她全身心投入,只要工作需要,不分白天黑夜或平时假期,她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敬业意识获得学院师生一致好评。知识产权研究院 林少婷 林少婷,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2年8月来校工作至今,现任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研究生秘书,兼任研究院人事科研秘书。优秀事迹: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时时关心学校和院系大事,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在具体教学服务工作中践行以师生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做好各项工作,协调研究院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外事等工作有序运行,在研究院师生中具有较高评价。管理服务意识强,工作表现突出,参与“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福建省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知识产权台湾博士生专班”、“理工知识产权双学士创新实验班”等项目的申报和具体执行,多次出色完成大型学术活动的筹备、组织任务,曾获“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学习,在职期间发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论文3篇。热爱生活,爱好瑜伽和跑步,在校运会中有获奖。团结同事,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努力为学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美工/邵婷编辑/霍秀春
近日福建公布了本一批投档线,可以看到马来西亚分校文史只要581分,理工只要407分就能上!要知道福建理科本科线为402分,仅高出分数线5分就能进知名985厦门大学,可谓是赚到了,那么这个马来西亚分校到底怎么样呢?马校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本部一样!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厦门大学海外直属校区,于2016年正式办学, 2018年开始招收高考考生。除汉语言文学与中医学专业为中英双语教学,其余专业均为英语教学。值得注意的是,马校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厦门大学本部完全一致,没有分校字样,学信网学籍写的也是厦门大学。这相当于用普通一本或211的分数,上了知名985,还是很赚的!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马校并不是说上就上,它要求高考英语超过120分,这个条件已经刷掉很多人,然后还要求入学第一年考过剑桥英语,全英文授课也是一大难点。办学时间较短,教学水平也存在争议。马校作为国际学校,学费也很贵,折算人民币达到5万元左右,住宿费七八千,再加上生活费,一年下来估计10-15万,这些负担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今年再加上疫情原因,海外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准备出国的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内,所以出去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毕业后的出路如果选择直接就业,可以参考一下马校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加入了行业领先企业,如德勤、普华永道、华为、星洲传媒、美亚银行、花旗银行等。保研率较低,名额少,难度较大,2020年毕业生的保研率是8.4%,其中有13人保研到厦大本部,保研到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共计6人。大多数人会选择申请海外高校的研究生,把马校作为一个跳板,去国外顶尖高校读研。在第一年毕业的129名中国学生中,超过70%的人将继续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深造。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被世界著名大学录取,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纽卡斯尔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综上,去马校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用普通一本或211的分数,拿985的毕业证,将来找工作也有很大优势,大家觉得呢?#高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国内大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出国留学成为了很多人的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必然选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在不断增加,1978-2018年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到580多万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是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主力军”,尤其是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每年都有近三成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出国深造,大学毕业生的出国留学率也是评判一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过近两年,很多名校的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却在开始减少。如下图是部分985重点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出国率数据,从下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201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的本科生,无论是出国人数还是出国留学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让海外留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去年6月,正是大学毕业季,教育部还发布了留学预警,提醒很多想要出国留学的大学毕业生,要加强留学风险的评估,尤其是建议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同学,要多谨慎考虑。二是我国大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内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逐渐下降。前些年,世界名校的博士留学归国人员是国内很多名校人才引进的主要对象,但国内名校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却很难留校。我博士毕业的那几年,国内流行一流大学的博士到二流大学任教,二流大学的博士到三流大学任教,因而,作为九流大学的“土博士”,只有专业院校肯收留。我国大学教育的不自信,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毕业生自己都不要”的根本原因。但现如今却不一样了,近些年,国内名校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比重越来越高,例如,2019年中南大学323名毕业生留校(包括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有233名毕业生留校(包括附属医院),北京大学163名毕业生留校,上海交通大学143人留校。可见,随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我们大学的教育水平正不断的提升,而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比不一些世界名校要差多少,只要自己的学校“认可”自己培养的毕业生,那么,我们何必还要出国“镀金”?
与国内学习经历相比,国外课程有其特点,往往更注重实际运用。这是康博雅决定出国留学的一大原因。她在美国交流学习时,一门课要求设计一个可销售的游戏产品,需要学生到游戏产品门店调研。图为康博雅调研时的情景。整整一学期的交流学习经历,让谢圣山笃定了出国读研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够“去远方”,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图为2014年谢圣山(中)参加海外交流时,与好友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前的樱花树下合影。每年新学期开始后,各学校新一轮的海外校际交流项目也开始申请报名。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开始“火”了。许多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本科期间参加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到国外交流学习一段时间。他们希望通过交流学习经历,看看自身是否适应国外学习生活。作为交换生的这段经历,也的确对学生的留学选择产生了影响。 参加交流项目可为出国做打算早在大一下学期,康博雅便有了研究生时期出国留学的打算。她热切地期盼自己能够在多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自己的脚步能够在更多的地方停留。“本科的时候,我从北方来到南方,感受中文语境下的不同文化;研究生的时候,我希望换一个国家,感受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文化背景,体会不同教育体系的授课方式。”康博雅说道。她曾听学长说过,学校有许多校际交流项目。申请成功后,可以到国外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于是,今年上半年,也就是在康博雅的大三学年下学期,她申请了美国天普大学的交流项目。随着国内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许多高校与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交流合作。学生可以申请就读高校的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到自己选择的国家,在当地大学就读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在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和康博雅一样,本就有研究生时期出国留学的打算。借着出国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感受国外环境是否符合自己原先的设想。马孝彬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到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交流。在参加交流项目之前,他为选择国内还是国外攻读硕士学位而纠结不已。“烦恼之下,我觉得海外交流项目是一种尝试国外生活的比较低成本的方式。我可以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国外环境。”马孝彬说道。校际交流项目对申请国外研究生有所帮助也是一大原因。在康博雅看来,参加校际交流项目对之后的留学申请有利,且不会影响自身的本科课程学习。“因为你在当地已经适应过一段时间了,面试官会认为你再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话,会比其他人更能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在交流学校所修的课程可以转换成国内就读院校的学分,对自己原本的本科学习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一学期的交流学习经历,让学子心中有了对于留学选择的答案。 学习环境笃定了学子留学愿望作为学生,对留学的选择更多是取决于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因此,众多学子在参加海外校际交流项目时,格外注意国外学校的学习环境。谢圣山印象最深的是,国外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行方便,这也使他笃定了出国读研究生的想法。2014年,谢圣山申请校际交流项目,到美国天普大学交流一学期。这次交流学习,从教材、教具到教学风格,都让谢圣山感到“全世界都在为我的学习铺路”。“比如,学校有专门配套的习题网站,老师会在网站上布置对应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做的只是跟上进度。只要有电脑,就能登上网站,就可以学习。这比期末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谢圣山补充道。康博雅也提到了教学模式的方便快捷。“在国内,一般是老师上课留作业,课代表发到群里;在国外,老师会将课程的讲义、作业及要求都放在学校网站上。在这个网站上,作业截止日期、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比都清清楚楚地写着,提交作业也是通过这个网站,非常方便。”另外,国外教师的社会经验丰富,常常从事过相关行业。康博雅介绍,“我交流的学校在美国并不算特别有名,但是我感觉这里的老师工作经历更丰富,和业界的交流也更深入。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国外老师常常会提到自己之前就职的公司。比如我有一个老师,曾经在10家公司工作过。这样的话,他把实际经验带到课堂来,对学生来讲无疑是更生动、更具说服力的。”在课后学习方面,谢圣山提到美国学校有许多的workshop,类似于课后辅导班。“如果你英文写作不太好、数理科目跟不上,或者有一个期末演讲要做,而你又没有人可求助,就可以选择这个辅导班,他们会有对应的人给你辅导。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也是人力、财力的投入。”正是因为交流学习期间感受到的良好教育模式,原本抱着好奇和冒险心态去交流的谢圣山坚定了留学的心。“在出国交流之前,家里希望给我安排一条安稳的道路。我当时对自己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觉得这样也不错。但是交流后,在陌生的环境中,我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最终决定在2016年本科毕业后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继续深造。”生活环境促使学子多做考虑学子在国外除了关注学习环境外,也十分注意安全、费用、社交等因素。康博雅表示,她交流时的学校在美国费城北部,治安混乱,选择研究生学校时,自己定会着重考虑安全问题。“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枪击案,学校会发短信提醒。基本上每周都会收到三四次短信,写着某某街区发生持枪抢劫案了。我在那里交流期间,就赶上了一次持枪抢劫杀人案。校长还给每个学生发邮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警笛声成天在马路上响,有一种这个世界很不太平的感觉。”在国外,夜间出行尤其危险。康博雅在交流期间,天黑后从来不出门。有时碰上晚课,晚8时多才放学,她一定会选择乘坐校车回家。校车上基本都是亚洲女性,较为安全。“当然学校的人文关怀做得很好,有很多安全桩。但是我选择研究生学校的时候,一定不会把自己放到这么危险的环境中。”马孝彬谈到,治安问题促使自己放弃留学念头,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深造。“我在荷兰交流时,也会到周边国家游玩。由于中东和北非战乱,欧洲涌进了大量的难民,所以社会治安特别不好。出去玩的话,经常会遭受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这样的事例就在自己身边发生,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给人安全感的生活环境。”社交也影响了马孝彬的选择。“可能是文化背景与欧洲人存在差异,即便平时能交到很多朋友,也很难像在国内那样建立比较亲密的社交关系。在国外,常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我不太喜欢这种状况。”到美国交流的康博雅,最后选择了申请加拿大的学校。一是因为美国学校学费贵。她真正在美国生活后,发现美国的花费很大,一年学费抵得上加拿大学费的3倍。“也就是说,在加拿大读完一整个项目的花费可能和美国一年花的钱差不多”。二是因为移民政策,相较于加拿大,美国更难留下来。“美国的签证是抽签制,留下来的几率不高。加拿大则是申请后等待即可,不需要抽签。而且,在美国生活后,我也想再换个环境,体验不同的文化。”她这样认为。 链接大学中的海外校际交流项目海外学生交流按项目来源分为校际交流项目(由学校签署,面向全校各专业)、系际交流项目(由学院或系签署,仅面向本院系)、个人访学(学生自己联系的访学项目)。其中校际交流项目,凡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到所在学校的院系报名;各学院进行筛选并向学校负责交流项目的国际处提交推荐名单;各学院的候选人有严格的给定名额,不能超出限定推荐名额。参加校际交流项目的学生需满足相应条件1 达到一定的绩点要求;2 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不同的海外高校对学生的雅思或者托福成绩有不同的要求;3 尽早准备材料,提前办好签证、银行证明等材料;4 上交推荐材料及名单,并通过审核后,材料合格者将参加相应的面试;5 参加交流项目后,待交流所在高校将成绩单寄回之后,根据相关要求转换成就读高校学分。(摘编自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官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01日 第 09 版)
1月6日,2019年厦门马拉松赛在厦门开跑。环岛路是该次比赛的主赛道,金沙滩、蓝大海、绿草地、红跑道、灰公路,五彩斑斓,交相辉映,被誉为国内最美路线。在环岛路途中,有一所大学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屡次荣登“中国最美校园”排行榜的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外临白城海滩,内拥芙蓉湖,不仅以秀美的风光而著称,更是以历史厚重,学术专精而闻名遐迩。“厦大”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厦大”生于南疆,长于海角,远离中原,宁静安逸,清醒深耕,被誉为“南方之强”。“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1%,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厦门、深圳、浙江、上海等省市。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厦大”名列排行榜前30名,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8356元,近三年平均薪酬为9792元。“厦大”历经九十六载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28个学院,88个系,83个本科专业。那么,在这些众多的专业之中,有哪些专业是真正的王牌专业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盘点汇总一下:一、从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来看:在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厦大”有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5个学科入选。二、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2017年,在由“学位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厦大”的海洋科学获评A+类,工商管理、化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获评A类,法学、生物学获评A-类,新闻传播学、数学等20余门学科获评B类等级以上。三、从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来看:201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厦大”的工商管理获评A类,法律、公共管理和会计获评A-类,共有4个专业学位类别进入A类,获得A类数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并列第三。四、从国家重点学科方面来看:“厦大”现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五、从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来看:“厦大”现拥有哲学、理论经济学等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法学、新闻传播学、海洋科学等31个博士后流动站。六、从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厦大”有6个学科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专业入选“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七、从入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来看。2018年11月,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厦大”的海洋科学排名全国第二。总之,厦门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拥有相当一大批王牌优势专业。本文仅推荐以下专业:一、经济学:“厦大”的经济学系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经济学系之一,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是教育部选定“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每年有30%—50%的毕业生被推荐免试读研。二、工商管理:“厦大”的管理学院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十大商学院之一。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皆获评A类。三、法学:“厦大”的法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是全校7个位列A类学科的学院之一。主干学科入选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四、海洋科学:“厦大”的海洋与地球学院拥有国家“海洋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海洋科学领域有“南厦大,北海洋”之称。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五、化学工程与工艺:“厦大”的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全国首批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国首批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专业一级学科获评B+类。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同时,也请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很多同学经常纠结出国读硕是去哪里好, 去英国呢还是去澳大利亚好呢? 其实无论是英国留学还是澳大利亚留学都是各有利弊的,看你侧重于哪一方面了。本人之前在澳洲和英国都留学过一段时间,对两个国家各方面都有一些了解,自身体验上,两个国家的留学体验还是蛮不一样的。没有体验就没有真实感受,以下简单说下我在两个主流留学国家的学习生活体验。学制:一般来说, 英国的硕士课程因为学制为一年,对本科的基础要求很高, 老师不会重复本科的一些知识点, 他们默认你会, 所以很多时候需要自学一些基本知识来赶上进度。 澳洲的硕士因为一般是1.5-2年,最短的课程是一年完成,但是很少,所以相对学习时间更长,对基础知识会进一步复习或者是预热。比如澳洲的经济学院课程里面的 econometrics 会分成 Elements of Econometrics 和进阶课程 Applied Econometrics 甚至是 Applied econometrics for Microeconomics。这样的课程设置适合本科没有学过基础Econometrics 的同学。 因为有基础课做铺垫, 后面的进阶课程不会觉得太唐突跟不上。另外,关于毕业论文,授课型的硕士,英国通常需要完成20000字的毕业论文. 澳洲的话一般毕业论文不是强制的, 是可以选的。授课方式授课方式其实都是一样的: lectures, tutorials, labs……. 一般来说LECTURE 一般是1-3个小时,其他的TUTORIALS 一般是1-2个小时。毕业后工作签证澳洲: 读完2年的课程申请到2年的工作签证英国: 一部分排名很靠前的学校可以有半年的时间找工作、实习。费用澳洲:1.5年课程花费平均35-45万人民币左右,2年花费50-60万人民币左右英国:一年的花费35-40万左右无论是英国还是澳洲,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学费越贵,而且每年都会涨价跨专业申请难度去英国读书对于想换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是一年的课程, 对本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去澳洲的话,一部分商科专业对本科阶段的专业要求比较宽松,包括最知名的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商学院,此外一些理工科目如IT也很适合想转专业的同学。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去英国读一年的硕士没有什么含金量,这个其实是偏见。 作为一枚英国学姐,我想说的是在英国读书一年所学的知识还是非常丰富的,另外还有非常考验RESREARCH 能力的毕业论文,耗时4个月左右才能完工,从自己收集一手数据到后期的数据处理分析, 真的很锻炼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办事情的水平。一年的课程安排很紧凑,很累,但收获也还是蛮大的。至于课堂上能不能学到东西,学了多少东西,真的是靠课后自己多读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因为课上讲的东西非常有限,需要自己课后自学很多东西,不能光指望在学校了傻傻的听课,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英国的大学有100多所,很多校区不大但是有浓浓的历史气息,比如位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 主楼可以追溯到1451年, 历史悠久,这也是当时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所在。而对于澳洲留学呢,由于课程一般是1.5年或者是2年的居多,这就意味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更长,尤其特别适合不想继续读本科的专业,想换新专业的同学。当然,待的时间越长,也越有机会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开阔眼界和提升英语水平。举例来说,我们有一位同学,从美国本科的物理专业换到了澳洲研究生的Banking and Finance;还有一位厦门大学的同学从生物学转到了master of commerce.可见澳洲大学对于想转专业的学生还是很友好的,会向有转专业意向的同学们伸出橄榄枝的。版权声明:本文为留学益网Kitty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文/狮心距离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只有不到300天的时间。图书馆里人头攒动,考研教室的灯通明至深夜——一场关于考研的战争,已经在这个夏天无声地打响。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考研考研人数持续上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毕业生群体正是因为不想那么快面对就业形势才选择了考研。厦门大学研二的陈沐阳同学向俺来也表示,自己当时选择考研其实也经历了一番挣扎。首先,自己的同龄人大部分还是选择了毕业之后就工作,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也顺利成章地准备结婚生子,“一切都在轨道上良好地运转着”;其次,陈沐阳自认自己并非“学术型”人才,对学术研究、论文发表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出于综合考虑他又选择了考取学硕,“不知道是否能承受住科研压力”。在几经纠结之后,陈沐阳还是选择了考研。他坦言自己还没有做好面对就业的准备,而且目前就业形势太严峻,他认为自己的本科学历并没有什么竞争力,既然明知找不到太好的工作,还是应该读研再找工作。被问及研究生毕业后是否还会继续深造,陈沐阳则笑笑说“到时再说”,毕竟他自己也不知道硕士毕业时是否做好了迎接工作的准备。谢灵是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目前正在紧张地备战2019考研,她的目标是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很喜欢南京这个地方,觉得还想继续待在这里玩三年。心态还是小孩子,感觉没有完全准备好进入社会,所以还想再继续当几年学生”,谢灵说自己家境还算可以,爸爸妈妈都明确表示过不需要她投入工作来帮扶家庭,并且也十分支持她考研的决定。谢灵说,既然已经做了这个决定,为了将来还有书读、还能够继续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不论有多艰难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有条件就要出国留学吗?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统计数据显示,出国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使中国生源领跑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由此可见,在本科毕业之后继续留国深造是一个选择,出国出境留学又未尝不是多熟人作出的一个选择。但本该被放在天平两端比较的抉择,却被华中科技大学大四的魏巍认为,“留学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他说,这种优势不是来源于未来就业时更强的竞争力,而是彰显着原生家庭能够让孩子的路走得“更轻松”。“说实话,如果家里有那个条件的话不会选择考研,而会选择出国留学。申请学校其实比考研来得容易一些,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也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只是留学是否优胜于国内深造、轻松升学是否比吃一些苦头更好,就颇有些见仁见智了。不论如何考量,选择考研的人数依然在持续增加。自2016年在职研究生改革之后,2017年的考研人数就突破了200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2018年报考人数更是增至238万人,比起2017年整整增加了31万人,增幅约18.4%,报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据考研机构估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很可能会突破280万,录取人数将会小有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及报考人数。这就意味着2019年考研的难度将会更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达成目标也显得愈发不易。(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时光荏苒,又到一年毕业季。四年来,国际学院2015级国际金融1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廖春妍、UP导师梁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共同创造了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升学就业两开花的优秀集体。班级共63人,其中国外研究生15人(占23.8%),国内升学17人(占27%),总升学率达到50.8%;就业已签约13人(占20.6%),国家公务员3人(占4.8%)。在出国升学方面,15金1的同学们收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国立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还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学霸班级,多名同学通过自身努力,早已分别保研到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学校;也有一批同学锐意进取,努力考研,成功被心仪高校录取,包括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还有的同学早已规划好了职业目标,在春招、秋招斩获了澳门国际银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银河证券等名企offer。为什么“别人家的班级”这么厉害?在学习上,他们保持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国际金融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保持着相当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他们还组建了各类学科的学习小组,使得同学们及时交流和分享学中的困惑和收获,提高效率,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而在个人表现上,国金151班同学亦有多项佳绩。如徐天馨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C类特等奖;外研社演讲比赛江西省一等奖;外研社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薛缘杰同学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江西省一等奖;2018年“国泰安”杯市场分析大赛大陆地区二等奖;2018年共青团中央“圆梦高考”优秀志愿者称号,张庆彬同学斩获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华中区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区特等奖;GMC国际企业管理大赛中国赛区二等奖。“谢谢你,温暖了我的大学时光!”15国金1班的同学们不仅有傲人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获奖经历,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貌和感恩。大一、大二坚持每节课班委点到制度,出勤率受到各科老师一致好评。在每一门课程结束后,全班同学都会与任课老师在教室来一张热闹的大合影,纪念一整个学期的相互陪伴,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多了一份留念,也多了一份不舍。在15国金1班这个班集体还有一个温馨的传统,在每位同学过生日时,都会收到来自全班所有人的祝福,寿星也会在当晚分发每个寝室一块蛋糕以表谢意。在细水长流的四年同学相处间,许许多多暖心的小故事也在不断发生:球场上随口一提的小伤口会有同学送来药膏;处在刷饭卡突然发现没钱窘境时,同学伸手帮忙一刷;在遭受重重挫折,找不到实习后,得知同学帮介绍了一个实习机会……这一个个场景,想来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属于六三集体的珍贵记忆。我真的很怀念那些“组团开黑”的日子15国金1班还建立起各类兴趣小组,像美剧小组、电竞小组、阅读小组等等,分享生活中的乐趣,彼此之间的情谊也不断加深。虽然毕业季将至,但并大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仍没有散,在大三学期末,15国金1班的63名同学仍彰显着极强的凝聚力,在“国际杯”足球赛上勇夺冠军,这是他们继2017年6月“3+2”篮球赛夺冠后又一次拔得头筹,为15国金1班的运动风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keep calm and carry on !“是他们初心不变的承诺。四年来,呼吁“快乐三走”关注职场亚健康;在迎新晚会上表演的小品《康熙擒鳌拜》获全校师生一致好评;在绿茵场上勇夺“国际杯”足球赛冠军……他们有的荣获省级校级各类比赛荣誉、有的在校足球队田径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有的在校级院级学生会精心策划活动引导思想建设……从2015年9月到如今2019年5月,这期间的回忆的故事,是属于所有老师与同学的美好回忆。不畏受伤,因为有充满爱心的关心和帮助;不惧受挫,因为有暖如阳光的安慰和鼓励;不再迷茫,因为并肩前行不容任何困难阻碍。酸甜苦辣,因为有15国金1班的每个成员,更值得品味。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图文/ 源自国金151 编辑/ 邓康楠 吴季莲 值班编辑/ 陈玉琳 责任编辑/ 肖 慜 李婷婷 赵 旻 审核/ 王金海 喻春龙 欧阳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