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数数据,根据保研名单整理;总保研人数1107人,总体保研率23.39%;各学院具体保研人数如上图整理统计所示,经济学院126人,信息学院9人,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20人,电子信息工程14人,电子信息科学与7人,技术人,电子信息科学与1人,技术专业人,微电子科学与工1人,程人,集成电路设计与12人,集成系统人,微电子科学与工9人,程人,法学31人,法学2人,行政管理13人,行政管理专业1人,政治学与行政学7人,医学检验技术12人,预防医学9人,财务管理14人,电子商务3人,管理科学6人,会计学-CIMA5人,会计学-国际会5人,会计学-会计学9人,其他专业保研人数如图
厦门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01学术学位02专业学位03专项计划说 明1. 以上分数线为考生进入我校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学院(研究院)可在不低于学校复试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生源和计划情况确定本学院(研究院)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2. 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将通过厦门大学招生网(https://zs.xmu.e.cn)和厦大招生微信公众号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4月15日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九月凤凰花开时,我们厦园见~
厦门大学医学部是厦大的特色办学(董事会制),和天津医科大学对比的时候,平台上厦大医学部是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A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是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哪怕是医学专业,在人才引进、上海市落户请政策上,985工程会有一定的优势。厦门大学的医学部录取平均分比厦大其他金融等热门专业低不少,自己本部的学生也习惯性的会说医学不行。不过厦大医学部的临床医学ESI进入世界前1%,专业精致,缺少眼科等一、二级学科等,口腔医学也是17年开始招生...当然,必须得点出的是厦大医学类专业12点学科评估没参评,17年的学科评估也不是特别理想。在17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5个专业(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中没有医学类。天津医科大学是一所实力较强的医学院校,是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天津市共建的一所医学院校。在学科评估中,比厦大医学部还是好不少。同时在17年的双一流评估中,临床医学进入一流学科。特色的话,肿瘤很厉害...还记得,在去年考研的时候,不少同学还咨询南京大学医学院谁更好的问题?今天看到和厦门大学医学部比较的问题,同样很具有特色。在医学界发布的2017中国最佳医学院校综合排名中,天津医科大学排名第21,厦门大学医学院排名43。个人觉得,如果你对医学类专业有兴趣,就业的话不能光看985、211院校。在2000左右的医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合并中,985大学的医学院水平参差不齐。相对来说,题主可以根据学科和自己的高考分数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简称厦大,位于厦门市,厦大医学院是厦大二级单位,1996年成立,在大学圈子里,属于年轻人,有厦大的名气,实力不可小看,发现很快,2012年吸收了省会城市福州第二医院做附属医院,在福州医科大学眼皮子底下夺资源,截止2019年,厦大医学院以厦门为中心,辐射福州、漳州,拥有了直属附属翔安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附属东南医院、附属东方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成功医院、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等10家附属医院。目前附属医院总床位数已达13000多张,年门急诊量1200万人次,手术量29万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3人,助理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1%,拥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占64%。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560余人的临床教师队伍,分布在10家附属医院,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临床学科。临床教师队伍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24人,占4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8.4%,其中博士占46%,双聘院士4人。专任教师与临床教师所有副教授人一共有307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25人,本科生1504人(其中MBBS留学生357人)、硕博研究生1021人。另外,还有在籍海外留学函授生2000余人。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简称福建医科大,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平潭协和医院等6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数9600多张。在校全日制学生16000多人。福建医科大有专任教师158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42.96%,教授500人,副教授596人。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师资方面:博士占比,厦大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院士方面,厦大>福建医科大;附属医院,床位数,厦大>福州医科大;基础教育,学生规模,厦大<福建医科大,毕竟医学是福建医科大本;厦大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级别不一样,一个是省名,一个是副部级市,一个是二级学院,一个是大学,厦门大学医院院培养的是医学方面的医学精英人才,福建医科大学主要培养基础医疗大众人才。录取分数方面:厦门大学在福建省医学类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585分,最高分620分,平均分597.83分左右,福建医科大学在福建省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最低分585,平均分597.4分左右,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最低分数577分,平均分582.2分,临床医学最低分543分,平均分558.4分。总结,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都在一本招生,福建医科大学所有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只有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最低分数线585分,与厦门大学医学院所有专业最低分数线585分,打个平手,平均分厦门大学医学院597.83,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597.4分,厦门大学医学院略微高0.43分。总之厦大医学院录取的最低分是福州医科大学录取的最高点。附录:福建医科大2017~2019年各省录取分一览表,供大家参考。接下接上完毕!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厦门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厦门大学报录比大于10的热门专业已标黄色!学校简介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是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民族学、天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4个):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航空工程)、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科实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结果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厦大有7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它们分别为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生物学。厦门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规模本年度我校共239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83个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计5700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我校 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详见《厦门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该计划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录取人数、生源质量、统考生上线数量和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二、招生类别(一)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二)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2021年,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总结位向往厦门大学的同学们,如果你高考的时候遗憾没有考上厦门大学,那现在就有一个机会让你可以再次来到你梦想的学习,那就是通过考研!努力朝着目标前行吧!“我和你说,我可不是吓大的!”“我我我!我是厦大的!”
10月25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厦门大学2020年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拟录取名单,详细名单如下,快来看看你被录取了吗?特别说明1.本表中所列考生仅为厦门大学拟录取推免生,最终能否录取请以教育部审核通过的名单为准;2.如若发现漏录或拟录取信息错误等问题,请尽早致电厦门大学招生办或相关院系研究生秘书。3.对于推免生拟录取人数达到招生计划数100%甚至更高比例的专业,只要有第一志愿统考生达到相应专业复试分数线,我校将调配一定招生计划用以招收统考生,敬请相关考生不要着急;对于部分拟录取推免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我校在复试阶段也可能将酌情调整相应招生计划。来源: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最近又有一个涉嫌辱华的人被网友扒出,过程是这样的,前不久漫威十周年见面会结束后,现场留下的垃圾被拍下发上微博,在满屏的评论中有一条转发评论引起关注,微博名为“洁洁良”转发:“恶臭你支”。有网友私信她,提醒这个词具有侮辱性,结果聊天过程也是很惊人,自称“不侮辱我说它干嘛”。后来有人查出,该女子是厦门大学研究生田佳良,还是中共党员、中国电信优秀奖学金获得者。舆论哗然,纷纷艾特厦门大学官博,希望得到官方的态度,然而至今厦大微博仍未发声。之后,田佳良又在网络上多次使用侮辱性词汇,多名网友跑到共青团紫光阁等党媒微博底下请求处理田佳良。直到厦门大学上了热搜后,这位田同学才慌了,企图用“本来我只是抨击部分没素质的国人,你可以说我用词不当”来洗白自己的行为,同时,悄悄地删除了上面几条微博。被共青团小编“卖萌的零食工”怼“睡了一觉就变成白莲花”之后,又狡辩“我删博不是我怂,反正你们都截图了,断章取义给别人扣帽子的事儿你们最擅长了”。后来,“大厦门”,“福建高校”,“今晚报”,“共青团中央”等纷纷就此事表态,一众大V转发,田佳良此时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注销了账号。如果没有这件事,田佳良以后会被顺利保博。说不定还能被评个优秀党员。真是细思极恐。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个微博昵称为“洁洁良”的博主公开发表辱华言论,事情已经在网友转发评论下持续发酵,引起了很大的风波。事情的起因在前几天漫威在上海迪士尼的活动后现场一片狼藉,垃圾满地。“洁洁良”转发微博并评论“恶臭你支”(“支那”是带有侮辱性的对中国的蔑称)。这位女生是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研究生,曾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大连市三好学生、中共党员,所得奖项有12项,因为足够优秀被保研厦大,还在厦大担任2015硕士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可谓是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了,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优秀的学霸会说出“恶臭你支”、“傻逼国人”、“粉红豚”辱华字眼来公开发表在网络平台上。事后,辽宁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官微都表示会严肃处理此事,目前“洁洁良”这个账号已经注销。事情发酵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让我们不得不去想,大好的国家资源培养了一些什么人,国家培育你,是让你成为“掘墓人”的吗?一些人,他们享受着国家资源,入党牟利,拿着大把奖学金、简历光鲜亮丽,却用侮辱自己国家的方式来发泄个人情感,请问他们良心不会痛吗?有的人说,这是“文字狱”,说好的言论自由呢?很可笑,我们国家的确提倡言论自由,但是前提是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饱时吃饭,饿时骂娘,这已经是人品问题了,这种人虽然在学校光鲜亮丽,出了社会肯定也是社会败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弦厦门大学大医科的学子们90后、95后、甚至00后奋战一线、下沉基层、留守实验.....快来看他们交出怎样的防疫答卷!义务线上问诊结合专业为民排忧解难医学院2018级专业硕士,在厦大附属第一医院规培轮转的刘佳雨、潘梦婷、陈丽华、曾荣娟、李诗琴、王舒等6名同学,主动申请组团加入全国医师“在线问诊”项目,为各类患者答疑解惑的同时,也给予患者情绪上的舒缓。李诗琴说道:“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武汉……希望用专业知识帮助武汉市民早日渡过难关。”2017级中医学硕士王双生,积极加入“大家中医-义诊阵营”,参加线上义诊。曾有同学通过义诊平台与他联系,王双生结合症状和舌象,辨证为肝郁脾虚证,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同时让其尝试在家做一些舒缓放松的运动、听舒缓的歌曲、看喜剧电影以及和朋友家人沟通聊天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放松心情。后来该同学反馈心悸和焦虑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争分夺秒做健康中国的守护者2019年,张加会从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后,到贵州省毕节市卫生健康局任职。在“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她主要负责疫情监测与防控、网络直报、医疗救治等工作。有一段时间里,她平均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夜幕低垂,她仍在争分夺秒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准备。她用这份坚守,为疫情防控提供信息支撑,为市民送去疫情快报。随着疫情蔓延,一些市民对封闭式管理不理解甚至偶有抱怨,她一次又一次耐心地作解释,用专业知识解释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强调居家自我隔离的重要性。她用这份专业与执着消除了市民的疑惑,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春节的时候也想回去与父母团聚,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家家户户都能团圆,我觉得很值得。”在抗疫前线,正是张加会们的不眠之夜,换来大家真正安心的“夜深人静”。药膳菜谱来了居家妙方助力提高免疫力药学院朝花夕拾植物标本社团支部带领社员们,推出药膳菜谱,利用传统食材的特性,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银耳、猪肝、黄芪、当归......不同的食材有着不同的功效,润肺养阴,补中益气,按着方子操作,足不出户也能增强抵抗力。同时坚持推送“健康防疫小贴士”,制作漫画版“药用植物大战病毒”宣传资料,将所学药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疫情防控中。留守学校帮助各实验室维持正常运转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博士生李玉倩,因科研需要,假期全程留校实验,在实验之余积极主动参与学院的抗疫活动。自2020年2月1日至今,帮助学院需要高温灭菌的课题组进行灭菌,连续一周每天灭菌工作5-8小时,保障学院各实验室实验需要。2月8日,李玉倩在实验室安全巡逻时,发现一台超低温冰箱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储存的一批珍贵的实验室菌种和样品如不及时处理,将损失严重。她紧急联系科研服务中心启用备用冰箱,与张丹阳、杨振科等同学一起搬运转移,保住了该实验室多年菌种资源以及近几个月师生辛勤的科研成果。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厦大青年,加油!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2013年,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8年7月,厦门大学入选“十三五”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2018年10月17日,QS教育集团发布2019金砖国家大学排名公布,厦门大学排第5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