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三战,读研遇“七年之痒”,揭秘很“抗打”院士的成功原因称不足者

考研三战,读研遇“七年之痒”,揭秘很“抗打”院士的成功原因

近日,在山东大学举办的著名校友演讲上,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可不是盖的,得此殊荣的人必定是在某个领域对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而这位院士在分享自己的历程的时候提到,自己经历过三次考研,读研的更是花了七年的时间,曾经被导师认为“不是做科研的料”。但是在12年的时候发了一篇轰动全球的物理学论文。曾经被认为“没有做科研的潜质”的薛其坤教授,又如何攀上这大多数人到不了的顶峰的呢?1. 保持工作量:每年工作平均值5000小时薛其坤教授提到在自己求学期间,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进入实验室,晚上十一点离开。所以薛教授也被人授予“7-11”教授的称号。而且薛院士一年时间将近有330天是在工作的,每天工作时长达到了15个小时之多,那么一年的工作量就达到了可怕的5000小时。薛院士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付出的心血也非常的多,2012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个领域是世界各国都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东西,但是薛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深入研究,终于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突破这一难关。这一成果发表后,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称: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2. 不向“不是做科研料”的命运屈服,勤奋出真知很多人觉得能达到科学院院士的人想必科研之路一定是顺风顺水的。事实上,薛其坤先生一直在遭遇挫败。大学毕业之后,薛其坤第一次考研以数学考了39分而失败收场,第二次考研以物理39分失败收场,毕业三年后选择考研三战,终于圆了读研的梦想。仿佛后面的事情就要顺利多了,但是薛其坤将博士研究生整整读了七年,一般人是五年,又是一波挫折。后来他去日本留学,导师跟薛其坤讲:你是一个勤奋,踏实朴素的孩子,但是你不是做科研的料子。不服输的薛其坤开始更加发奋,“7-11”教授的称号也是在留学期间得来。而且在留学期间还要克服语言苦难,所以流利的英语口语也成了他的奋斗目标。终于在自己的坚持和勤奋努力下,所有的苦难都过去了。3. 自我意识坚定,不受他人影响薛教授讲考研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像经历了两三次的人来讲。两次考研失败,外语一塌糊涂,实验技能跟不上,导师也认为在科研上没优势,靠什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薛其坤称,天分并不能为你带来很大的优势,能不能做成科学,会随着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设立更高的目标而实现。如果一个人考研两次失败,可能会听从别人的建议不考了;读研七年毕不了业可能有人又会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放弃;导师称没有天分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选择“破罐子破摔”。所以,一定要自己很坚定,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要矢志不渝的追随自己真的想做的,勤奋和努力会为之助一臂之力!每个成功的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奋斗史,所以,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受到挫折、受到轻视、受到质疑的人更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美国梦

物理考了39分却成为了物理学家,曾三战研究生,如今是清华副校长

文:大学老班长我们总是羡慕学霸的智慧,却不知其实是厚积薄发罢了。2020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尘埃落定,有人喜有人忧,但“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又给很多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希望。面对社会的残酷及个人方向,考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大众化教育的下的本科生无疑会面对落榜的可能。面对考研失利,有多少人会选择再考一次,又有多少人选择再考第三次。老班长的同学统计学专业跨考南开心理学,两次考研都失败了,没有勇气再开启第三次,于是选择直接就业了。可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们从小坚持自己的梦想,清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困难面前不退缩,最终取得成功。有这样一个人,他曾三次备考研究生,却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物理学家,他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一直自诩“山东放牛娃”,后考入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从小就有对科学的畅想,再加上80年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做科研、当科学家的信念,于是决定边工作边考研。但他的考研之路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并不顺利,物理系的研究生备考了三次。第一次,他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报考中科院,物理只考了39分。次次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终于在第三次考进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谈起考研经历,他说,“前两次的失利反映了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三次的备考只想着怎么把基础再打牢些”。第三次的考研,他的量子物理科目成绩为93分,也为目前从事的量子物理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失败后,会有第二次的继续努力,但第三次继续的就很少了。有多少人对于自己的理想,可以禁得起再三的挫折与考验?在没有成功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是在蹉跎岁月还是厚积薄发呢。只有问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继续坚持下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果说三次考研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对科学理想的热爱,那么日本读博则是他科学之路的关键转机。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学生,他来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受到了导师“7-11”的魔鬼训练。要求工作日早上7点前必须到达实验室,晚上11点后才能离开。那时的他,语言不通、作息严苛、没有朋友、和家人隔海。一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困了,就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眯一会。和家人通电话时,每次几乎要落泪,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想要放弃、想回家。但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给他背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又使他振作起来,继续坚持下去。在日本求学时,他取得了711实验室三十年来的最大科研成果,这一小小的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也感受到自己离心中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正是在日本艰苦的求学经历,促成了追求学术极致的精神,他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清华大学,在往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假期,每天高强度工作。他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当选最年轻的),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唯一的中国科学家)。薛其坤院士在物理方面的伟大造诣,正是其勤奋、专注、执着的体现。在这个世界上,天资禀赋的人很少,他们只不过是比平常人更能付出生命般的努力罢了。

不知周也

考研经验分享,三战考研的诺奖级院士薛其坤

2013年3月15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震惊物理学界的成果——薛其坤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称:“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从此我们认识了薛其坤教授,35 岁当教授,41 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清华大学副校长,50 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科研硕果累累。这样的薛教授仿若天才,离我们无比遥远。再之后,央视《开讲啦》、《朗读者》、山东大学育贤校友讲坛,我们听这位操着浓浓山东口音来自沂蒙山区的薛教授讲他的科研之路,却是无比亲切、引为楷模,曾被导师认为“不是做科研的料”到发表诺奖级论文,薛教授是如何实现逆袭的?“乐观抗打、不惧困难”的薛其坤教授1984 年薛其坤第一次考研失败,高等数学只考了 39 分,他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书。1986 年再次考研,再次失败,大学物理只得了 39 分。两度考研失利,流逝的不仅仅是时间,也许还有机遇,但是薛其坤乐观的性格,在短短的不开心之后就开始查缺补漏,准备第三次再战考研。1987 年,毕业的三年以后,第三次考研,终于实现了当研究生的理想,如愿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他经受的考验并没有就此止步,别人五年就能读完的博士研究生,薛其坤整整读了 7 年。1992 年,薛其坤作为中国和日本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被送到位于日本仙台,他的科研之路才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机。去日本之前,薛其坤跟着国内的导师学习了五年,而导师对他的印象是,“这家伙一点都不像做科学研究的人,是一个非常勤奋、非常朴素的优秀孩子,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做科学的料。”薛其坤回忆说。在留学期间,尤其是前一两年里,他遇到了人生最难的难关,“差一点没有克服过去,就彻底放弃科学的生涯。”薛其坤在日本学习的实验室,被称为“7-11 实验室”,教授要求 7 点到实验室,11 点才能离开,一个星期工作六天。“一个星期就扛不住了,六点钟起床,晚上十一点骑自行车回家,到家十一点半,饿得了不得,那时候很年轻,想吃,吃完了以后基本上不能洗漱就睡了。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太困了,就座在公共卫生间的马桶上,悄悄眯一会儿……”薛其坤的英语口语还是全实验室最差的,“基本听不懂导师在说什么,做实验室给导师递工具递的都是错的,也不认识人,语言不通,精神上孤独,举目无亲。”在这种情况下,薛其坤让自己一定要坚持,“也许是学校对我的培养,再加上我的老家小时候环境给我的熏陶,一定要坚持,起码不能给中国的留学生丢人,一定要坚持。”一年半之后,薛其坤凭借扎实功底和超常付出,他取得了一个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是 7-11 实验室三十年来最大成果。艰苦的求学经历,似乎点燃了他对科学发自肺腑的热爱,还促成了超刻苦的学术精神。回国后的薛其坤,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在接下来的 20 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他从“7-11”博士变成了“7-11”院士,真正享受“7-11”科研生活。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 330 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 15 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高达 5000 小时。“专注严谨、追求极致”的薛教授1996 年,33 岁的薛其坤被邀请在世界物理学规模最大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做报告,但是糟糕的英语口语让他面临挑战而不知所措。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把讲的每个单词、每句话写下来,模拟练习了 80 多遍。不但纠正了发音,还把演讲进度控制在秒上,连每个单词做什么手势,他都练习到位。“我把这个报告的时间严格掌握在 5 秒的误差,后来我每个英语报告,每个学术报告都按照这种要求,”薛其坤说。1999年,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满腔热忱地回到中国工作。50岁这年,攻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重大发现,让薛其坤声名鹊起。他至今还记得这个场景,2012 年 10 月 12 日晚 10 时 35 分,刚从实验室回家刚把车停好,就收到学生常翠祖的一条短信,“薛老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出来了,等待详细测量。”接下来几天的实验中,团队成员用“诚惶诚恐”形容当时的心情。2 5800 欧姆,所有人期待着这个标志性的数值。数据不停地跳动着,158 00、20000、25800!数据停住了!世界量子物理学将记住这一刻——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 1880 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 130 多年后,人类终于实现了其量子化。结果揭晓当天,薛其坤带了两瓶香槟,与团队合影,留下这珍贵的回忆。这天,离 2008 年 10 月实验开始已整整 4 年。薛其坤教授说,“只要你勤奋、执着、专注,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所有立志考研的海文学子以此共勉。

才士也夫

二战考研怕什么?他三战考研考上国科大,如今是清华大学校长

很多考生面对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的失败,表示无精打采的,最后只能找工作去了,有的考生受到打击后从此一蹶不振,其实二战考研根本不用怕,有个人他三战考研考上国科大,如今是清华大学校长,下面来看看吧。三十年前,有这样的人,他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失败了,一般普通人就放弃了,再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压力太大了,不过他现在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他是薛其坤。薛其坤高中毕业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中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大学的物理系,当时是相当好的职业,但是,薛其坤不满意当大学老师。第一次考研究生,他只考了39分,被淘汰了,第二次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物理只有39分,又被淘汰了,普通人可能承受不了压力,但是,薛其坤决定继续准备考研究生,终于考上了国科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在日本东北大学学习,除了克服身体和精力的疲劳之外,还需要克服语言障碍,这几年的刻苦学习经验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博士毕业后,薛其坤在日本东北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作,回国后,薛其坤的人生经验被称为“传奇”,35岁时成为中国科学院博士课程的领导者,41岁时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1岁时成为清华大学科研的副校长,当然,薛其坤的科学研究成果更受关注。2013年,薛其坤团队攻击“量子异常霍尔效应”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次的成功是中国实验室首次发表的诺贝尔奖级别的物理学论文,虽然没能以这个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其他国际性的国内奖获得了软件奖。以上就是三战考研考上国科大的故事,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乃凝于神

研究生不知道做什么?三年任务明细发给你,避免做80%的悲观者!

说到研究生,就离不开考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甚至是二战三战的考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使得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报考趋势,2020年报考人数预计会超过三百万,这是什么概念,2019年高校毕业生834万,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报考研究生,这里面就业问题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研究生应该做什么,到最后不过是延续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三年研究生生活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改观。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到底应该做哪些事。结合工作经验,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一、明白研究生和本科的区别1. 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几乎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安排,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各异,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研究生的生活各有不同;在本科阶段,一般由辅导员负责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上的日常事务,虽然课余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但每个专业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2.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集中在某一方向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解决未知的问题,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是通识教育以及某一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但是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不代表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强,只能说国家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的,至于每个人,读研之后是否有所提高那就要看每个人的能力了。二、研究生阶段该做什么研究生阶段如果说大家都需要做的就是要顺利毕业,这是一个大前提,有人说研究生混混就毕业了,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混混也能毕业,而现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视,想要混毕业已经不容易了,观察号所在的学院,每年几十名研究生有十分之一不能按期毕业很正常。观察号一直的观点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耽误一年可能你的人生节奏就被打乱了。在顺利毕业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三年研究生生活该做哪些?研一的时候,基本上以上课为主,在选课的时候导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应该选择哪些课程,一般都是和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高阶基础课,虽然研究生的课程考核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通过,但我们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大家后续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因为学习压力不大,尽量提前进课题组,熟悉环境,熟悉科研工作。进入研二,这一年是研究生学习的核心阶段,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基本都要在这一年完成,同时,在开学初,还要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这直接关系着今后的科研工作方向,因此,这项工作一定要提前到研一,多和导师讨论,多看专业文献,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太简单做得人多,容易重复,太难发论文困难,所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科研方向。而在这一年里,毕业论文的主要数据都应该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应该开始撰写期刊论文了,这是现在各高校的硬性标准,比如观察号所在学院对于学硕的要求是至少一篇核心期刊,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还要反复修改,然后再投稿,花费半年到一年是很正常的,所以,务必要抓紧时间。到了研三,在前面两年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研三两件重要的事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和确定毕业去向。首先,一定要重视毕业论文,“翟博士”的一句“不知知网”不仅让自己丢了博士,也让全国的硕士博士苦不堪言,各个学校都提高了论文查重的标准,毕业论文如果不过关,延期是免不了的。其次,要确定毕业去向,如果就业,就要多关注身边的招聘信息,积极准备简历等材料,争取一些实习机会;如果要考博,现在已经变成申请-考核制了,就要看一看自己现有的成绩,和哪些高校匹配,而且尽可能找到本领域的知名专家给你写推荐信,成功的概率更大。写在最后:有些同学和家长留言,全国14亿人口,本科生又占多少,干嘛非得考研,我从没说过一定要考研,但你既然决定考研,就要努力向上争取进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读研的时候就要加倍努力,才能成为那读研中20%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那80%喊着读研无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人。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百家等你。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反骨仔

考研二战三战都不重要,让理智控制你的大脑,想好这四点再出发!

今年的研究生调剂工作将在本月底结束,相信经历过今年的考研,很多同学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考研多了一些忧虑,毕竟今年的人数已经接近三百万了,明年的人数估计只多不少,面对研究生考试笔试、复试、调剂处处“刁难”考生的情况,很多同学都不太敢提“二战”或“三战”了。其实“二战”也好,“三战”也罢,考试次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冲动还是理智,是否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二战”或“三战”绝不是简单的刘欢老师唱的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再次征战是大家对自我心态的再一次挑战,也是大家对梦想的再次追逐。虽然,复试失利的阴影和抑郁的心情还没完全散去,但距离下一次战斗也仅仅剩下七、八个月了,是否再次提刀上马,别冲动,此时一定要让理智控制你的大脑。不论是面对“二战”还是“三战”,复试如果失利,摆在大家前面的无非就三种选择:第一是调剂,调剂有时确实需要一点点运气,除非分数较高的同学,一般情况下,很难调剂到比一志愿更好的学校,毕竟研究生的学历还是能够在求职时带来一些益处的,也可能会给你带来有更多的机会。第二是就业,如果以后不从事科研,读研也是为了就业,那么不如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两三年的时间可能会学到比书本上更多的东西,也可能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第三是再次考研,对名校依旧向往、内心足够强大、家庭经济能够支撑,那么就再次出发。但是,不要因一次或两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自怨自艾,也不要着急做出决定,冷静思考,理智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追求究竟是什么,想明白以下四点,相信你就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了。1. 从考研动机方面分析说白了就是问明白你的内心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不仅仅是为了研究生的学历,而是为了比本科生有更高的起点,为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那么,还是建议你再坚持一下,我们虽然也说过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能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你在一个更好的企业、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这两三年的时间是值得的。如果是真的是对科研感兴趣,以后立志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二战”“三战”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是为了躲避就业,无法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那么,考研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个避风港而已。2. 从学习方法分析如果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准备考研,全力以赴后仍然遍体鳞伤,那么你不得不坐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初试和复试阶段哪里出了问题,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那么是专业课还是公共科目出现的问题,如果是复试成绩不理想,思考是哪个环节让你铩羽而归。其次,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是否真正把真题弄清弄懂,有没有思考过出题意图,哪些考点是频繁出现的,所以说,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反思比刷题更重要。最后,学习计划的安排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制定计划,才能事半功倍。3. 从心态方面分析只要是真正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同学,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定坚信胜利是属于自己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是考试,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既然敢战,就要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考研的结果,正所谓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心态会让你从容面对。此外,“二战”或“三战”时大家可能会经常犯一些小错误,比如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有基础了,学习上容易懈怠,这是要避免的,你要知道,此时的学习正是为你过去的不足买单。还有的同学因为一次两次的打击变得很“脆弱”,并且迟迟不能从之前的失败中走出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时不我待。4. 如何行动首先一定摆脱负面情绪,静下心来按照上面的方法总结分析上次考研失利的具体原因,不要拖在最后,时间越久记忆越模糊,很难准确分析。其次,针对总结的情况,着手安排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建立在自我剖析上的学习方案,必然是更精准的。最后,还是要树立自自信心,有一句话说得好,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是好的,如果现在不够好,说明还没到最后。时间和机会对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抛弃阴郁,重拾信心,胜利就在眼前!

愿见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中)穿着正压防护服准备进入“红区”采样(2月10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题: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王逸涛、邵龙飞、庄颖娜“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4月16日,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以这条微信,告别了鏖战81天的江城武汉。从寒冬到初夏,他奋战抗疫一线,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新冠病毒精准诊断”检测平台;针对血液、尿液等标本开展研究,提出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检测灵敏度的新思路;深入医院ICU病房,近距离进行气溶胶采样,开展新冠病毒传播规律研究……↑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 摄)逆行,源于使命大年初二,凌晨1点半。休假中的张晓鹏接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的电话:“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马上赶回来!”他和妻子带着8岁的孩子连夜开车回北京。类似的情况,张晓鹏不是第一次遇到。“非典”疫情肆虐时,面对上级下达的“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张晓鹏和战友们在陈薇院士的带领下,坚定与病毒对抗到底。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他和战友们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近一周没踏出实验室的门。最终,团队成功打通干扰素大规模发酵工艺环节,突破“重组人干扰素ω”产能瓶颈。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出征武汉,张晓鹏认为:“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实验(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 摄)为生命鏖战1月26日晚,军事医学专家组飞抵武汉。当时,武汉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搭建起来。随后,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和同事们开启紧张的检测工作。他们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小时以内,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人份。那段时间,张晓鹏每天完成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后,还会“扎”入另一间“实验室”——一个存放物资的仓库。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他就跪在泡沫板上,用几乎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展开研究攻关。很快,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搭建起来,可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IgM、IgG抗体,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精准度。冬春之际,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快速建立起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从“提速”到“全面升级”,他们帮助临床一线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在武汉抗疫一线,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右)和陈薇院士(左)讨论核酸检测实验结果(2月29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 摄)人民至上“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张晓鹏牢记陈薇院士常说的这句话。抵达武汉的第4天,张晓鹏接到一项新任务——随军事医学专家组研究员曹诚赴金银潭医院进行气溶胶采样。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检验科到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科研战士”的身影。在ICU病房采样时,他目睹了医护人员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医护人员一次次奋不顾身地“冲锋”,让张晓鹏感觉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克服重重险难,他们成功获得第一手检测数据,迅速展开综合评估和研究,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非常荣幸!”张晓鹏欣慰不已。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如今,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战斗”……视频:张振威、邵龙飞、庄颖娜、李晓明编辑:王楠楠

卑身而伏

“榜样”领衔航天三院生产一线复工战“疫”

中国网讯 近日,航天三院复工战“疫”的生产一线热火朝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批航天“榜样”主动扛起责任,带头攻坚克难,立足岗位践行使命担当。戴天方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在复工过程中,戴天方结合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为班组制定了预防、预见、预备的“三预”措施:即预防疫情传播,严格认真做好防护措施,克服困难,落实防疫工作要求,保护自己也保护同事;预见工作中将要发生的流程,提前模拟生产,预测所需物料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人员面对面交流;针对所预见到的问题提前备案,提出可能出现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备好物料,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三预”措施的实施,戴天方班组逐渐实行双班、三班连续作业作息,争取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确保完成年度既定生产任务。巩鹏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巩鹏带头践行“防范疫情,从我做起”的党员承诺,结合任务形势大胆调整工作节奏,快速组建突击团队,进行工步分解、滚动工作,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员聚集风险,还成功抢回几大关键产品的任务进度。他主动承担夜班任务,鼓舞带动身边人员以“白加黑”的劲头全力投入机加产品的“进度保卫战”。复工后,第一时间投身某重点项目的研制中,发挥“巩氏研磨法”的技术优势,解决某框架结构定位装夹难题,为该产品的后续工序降低了加工难度。王阳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面对疫情对生产的影响,王阳主动请缨冲在一线。按照原计划应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开始加工某系列产品,受疫情影响,延迟开工了近20天,为了保证产品按时完成交付客户,王阳率先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将加工难度最大的任务揽在自己身上,他独自加班加点的同时反复研究琢磨图纸,拿出工装改制方案,直接减少了车加工流程一半的用时,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又反复研究车削转数和车削进给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该型号200余件产品的生产任务。李军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国技术能手疫情时期,李军利用业余时间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动态,了解并掌握疫情防护知识,到岗后为大家讲授如何正确防护,并时刻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当社区招募志愿者时,他率先报名,积极参与了志愿服务行动。在总装车间,李军团队从大年初三开始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院某重点产品的全级次质量整顿工作。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产品任务又迫在眉睫。李军团队临时组建专项突击队,有的队员延迟了婚期,有的队员放弃了休假。他们按照工作方案,将任务细化到天,岗位细化到人。非常时期,突击队员每日的工作定量、定岗、定人。一岗二岗,谁的工作谁负责,当日工作当日清,不串岗,不交叉,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感染风险。他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生产,使得产品任务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王巍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技能大师面对严峻的疫情,在公司需要人员赴江西南昌进行C919后机身后段撤保留工作时,王巍第一时间请缨带队,奔赴南昌开展工作。他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车间各班组进行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检查,督促各班组按要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合理安排减少人员聚集。在复工期间,组织人员恢复生产,带领团队进行鸟撞试验件装配攻坚,保障交付节点。陈久友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要把工作做到前面去,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复工前,陈久友就与同事一遍遍地梳理疫情防控风险和排产计划,根据复工人员制定细致的工作安排。自复工以来,陈久友根据每日复工人员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倒班计划,而他却始终驻扎在车间,奔波在各道工序间,复工几周下来,几乎没休息过。为应对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他带头组织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带领技术技能人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恢复,为全局任务赢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孙长胜 全国技术能手2月中旬以来,孙长胜带领现场技术组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开展某关重型号产品的加工工艺优化工作,依托五轴加工中心的优势,通过优化刀具选用方案,把原来在普通设备上的加工内容转移到国产五轴加工中心设备上,实现只需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原来需要四次装夹才能完成的工序,加工时间由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目前通过推动该工艺方案在多型产品的生产应用,已完成两型160余件产品的生产,确保重点生产任务按计划推进,以实际行动彰显生产一线的责任与担当。国翰军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天津市国防工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国翰军坚持停工不停责,带头学习落实防疫工作各项要求;收到加班信息时,他第一时间回复:“我能到岗,请放心!”;复工后,面对任务急、人员少的情况,他主动请战:“我能负责两到三台数控车床运转,保证任务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他每天坚持比其他同志早到15分钟,开窗通风消毒,提前做好生产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关注生产工序每个细节,与同组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提质量、保进度,确保任务按节点完成。

大战争

科研战疫情,首都高校传来一波好消息

尽管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首都高校近日却频频传来喜讯。在众多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纷纷发布。北京大学:创建现场空气中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茂盛教授团队对现有北京大学的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改造升级,集成北大和企业合作研发的大流量空气采样(每分钟采集400升空气)与现有商业化机器人、现场快速提取病毒RNA与核酸扩增等技术,创建了现场空气中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Air-Cov-Watch(ACW)。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合作破译抗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三维结构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领导的一支由清华大学娄智勇教授和闫利明博士、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教授和王权教授等人组成的“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新冠病毒联合攻关团队”,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药物核心靶点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三维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的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于4月9日、4月10日先后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在线发表。在新冠病毒疫情出现后,饶子和院士团队迅速响应,利用多年在冠状病毒领域的研究经验,仅用一周时间就解析了主蛋白酶Mpro及其与抑制剂N3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方便相关科技工作者第一时间开发以该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团队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并在PDB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 PDB)公开了结构坐标。饶子和对冠状病毒聚合酶RdRp的研究始于2009年,十余年间从未停止过探究的脚步,依靠几届师生不断接力优化的经验,在新冠状病毒爆发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解决了样品表达纯化组装和计算的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RdRp-nsp7-nsp8”复制机器2.9 的冷冻电镜结构,提出了瑞德西韦等药物的效应分子抑制聚合酶RdRp的可能模式。新型冠状病毒RdRp-nsp7-nsp8聚合酶复合物2.9 分辨率分子结构(Coulomb potential map)。螺旋状分子为类比同类机制聚合酶判断的RNA模版链(灰色)与新生链(红色)的位置和走向;瑞德西韦预期以效应分子(GS-443902)的形式结合于催化反应中心阻断RNA合成(右下插图);背景为新型冠状病毒冷冻电子显微照片及聚合酶复合物处于不同视角下的分子形态。该研究首次勾勒出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的内部构造,并为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如何精确靶向并抑制病毒复制提出了合理解释,这为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转录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开发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开辟了新途径。同样,团队在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帮助全球抗病毒药物研究领域迅速开展工作。同时,应Science期刊编辑的邀请,团队于3月16日将该工作投送至Science期刊,于4月10日在线发表。北方工业大学:国内首个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挂牌4月15日下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北方工业大学共建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签约、挂牌仪式在北方工业大学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辉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当前,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风口浪尖,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新能源 储能”这一领域高瞻远瞩、战略部署,为我国储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以“引领先进储能技术、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使命,开展储能技术的研发,对实现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学校储能学科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学校“北京先进碳材料促进会储能专委会”理事长单位的资源优势,可推动储能技术研发、储能装备制造、储能示范应用等产业链发展,利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带动联合单位储能领域全产业链发展。希望三方今后在新能源 储能工程化、规模化推广应用;储能大数据中心;储能系统检测认证等方面加强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北方工业大学是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卓越工程师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具有国际高水平及影响力,彰显了学校工程学科实力与底蕴。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伟理对学校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国网综能服务集团迈向国际领先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决心和信心。据介绍,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作为国网综能服务集团科技创新共同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方重点围绕国家储能发展战略,协同合作开展储能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设、“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重大发展战略构建,打造储能技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北京建筑大学:学校将成立三个新型机构筹备组4月29-30日,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分别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筹备工作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院筹备工作组、文化发展研究院筹备工作组。党委书记姜泽廷指出,在“十三五”收官、科学谋划“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学校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做好“三件事”:一是着眼于提升立德树人软实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二是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硬实力,以更多更高水平的国家级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强化工科院校的特点;三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党委决定成立三个研究院筹备工作组,就是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化水平,为学校事业提供内生动力。姜泽廷强调,科学技术研究院要构建北建大新型创新网络和创新生态,以我为主,练好内功,整合资源,织密外网,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北建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大数据中心;要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国家和首都重大战略需求和战术需求;要作学校的“主力军”和“尖刀连”,成为学校未来事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院要依托“一带一路”建筑类高校联盟,整合挖掘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等国际化科研实践资源,聚合国内外的知名人物和重要专家学者,对标国际规则,创建高层次的、北建大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化平台,对应学校发展目标和要求,以国际化的能力和成效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文化发展研究院要成为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精神家园,要成为全体教职工再创业、再出发的能量源泉,要成为百年校史、百年老校应有的文化高地,成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三个研究院要相互促进,形成“一块想、一起干、一家人”的工作合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统筹谋划,真抓实干,打造驱动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台发动机,全面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北京服装学院: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新产品亮相近日,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面向专业级医护人员及大众消费者研发了系列新产品。产品上市在即受到广泛关注。记者体验后说,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推出旅行防护服非常轻薄,还可以折叠进自带的小包里变成双肩背包。疫情防控期间,超市、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人流相对密集,中心研发的产品既保证了美观又保证了安全,对于市民来说非常实用。危机里也存在着机遇,疫情也为服装行业带来创新的机会。目前,中心研发的一次性折叠式KN95日常防护口罩、一次性儿童折叠式日常口罩、一次性防护口罩以及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已经上市。据中心副主任王琪介绍,学校未来将推进蓝科士-北服健康防护柔性科技工程中心与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合作,开发残障人士的防护服装。记者 李继君 综合整理来源:现代教育报

女奚患焉

战“疫”一线的光明人才①∣张战:坚守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

这个春节,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光明区“鸿鹄人才”张战和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一样,是在异常忙碌中度过的。张战在生物医药领域工作二十余年,曾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重大项目 "SARS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研制 ",该药是全世界第一个治疗 SARS 的特效药品,被国家列入战略性技术储备及治疗药品储备。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光生物)的党委书记、代理董事长、总经理,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战带领他的团队,第一时间又一次挺身而出,利用相关储备技术和储备人才,积极和国家疾控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科研临床机构合作,争取尽快研制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药物。敢为人先,克难攻坚1月30日,光明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工作方案》,引导人才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组织各类人才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疫情防控,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能战斗的疫情防控突击队。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张战对这种战“疫”的紧张氛围,有很强烈的熟悉感。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卫光生物承担了国家“863计划”SARS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研制项目。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战提出了对SARS康复期患者血浆进行S/D病毒灭活,然后采用低温乙醇法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法的技术方案。他亲自带领攻关小组冒着感染SARS的危险,夜以继日地在封闭实验室里开展研制工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研制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也是全世界最先研制出的治疗SARS的特效药物,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技术储备及治疗药品储备。今年1月21日,市里组织相关会议,除了医院、科研机构,卫光生物作为唯一的一家企业也参会了。“当时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紧迫,当天就成立领导小组、科研攻关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我们举全公司之力奔赴疫情阻击战,仅核心研发人员就将近20个人,卫光生物也申报了相关课题。”张战介绍。“现在的生命科学技术比17年前发达很多,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也更好,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科研攻关活动,但科技工作者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为此,他和团队成员几次前往深圳市抗击疫情主战场第三人民医院,和临床一线专家一起探讨研发路线技术方案,率领攻关小组成员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开发工作。他介绍,攻关小组主要是在封闭的洁净实验室里开展相关实验工作,有些实验一旦启动就需要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但攻关小组的成员没有一个退缩。目前,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性抗体的科研攻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除了率领公司团队开展抗疫药物研发,张战还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就在2月1日,张战和他的团队在办公室参加了一个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下召开的视频会议,与国家著名病毒研究专家邵一鸣研究员进行了一场电话视频,初步达成意向联合研发治疗性抗体和新型疫苗。张战表示,卫光生物将利用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与国家疾控中心、哈佛大学教授合作开发新型疫苗的项目计划也开始启动,力争在这次疫情防治阻击战中再立新功。勇于担当,守土尽责1994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张战只身来到光明,弹指一挥二十载,他在血液制品领域辛勤耕耘,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业内知名专家。他所带领的技术团队从1998年起陆续成功开发了静注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新产品并全部实现产业化,上市产品由1个品种发展到9个品种21种规格,成为国内拥有产品种类最多的血液制品生产厂家之一。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疗物资成为战略资源。“卫光生物是深圳唯一一个血液制品企业,生产的免疫蛋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用药,能提高危重病人的免疫力。”张战说,整个春节,卫光生物的生产车间都在加班加点集中生产抗疫药物,以尽量满足武汉疫区和深圳的临床需求。在市区做出防疫战略部署后,张战组织卫光生物党委班子紧急召开会议,做出给武汉和深圳捐赠防疫物资和药品的决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疫情患者的集中收治医院。1月30日,卫光生物与深圳唯一的疫情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保临床急救药品等战略物资的供给。次日,卫光生物捐助的急救药品、消毒剂等价值数十万元防疫物资顺利送达该院,成为第一家向该院捐助急救药品的企业,对深圳市有效救治新型肺炎病患、鼓舞战斗在前线的医务人员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卫光生物还给光明区捐赠了大量的消毒液、防控物资。“作为扎根光明的国有控股公司,正好我们也有这种条件,卫光生物要承担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张战坚定地说。张战的老家在湖北黄石,这个春节原本打算回家过年看望父母和外公,但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团聚的脚步。在一边忙着工作的同时,张战牵挂着身在疫区的父母,但身处抗疫一线的他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向亲人问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这个冬日添上又一股寒意。寒风中,卫光生物院子里的木棉花却开得火红绚烂,看着一树耸立的木棉花,张战很感慨,“木棉花也是英雄花,每一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人都是英雄。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等到春暖花开大家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