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只有这一所不是985!春之祭

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只有这一所不是985!

今天是2019年8月22日,距离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121天,考研er冲鸭!近些年,考研人数逐年攀升,这一次更是有望突破300万。各方原因,使得大学毕业生们越来越多选择考研。既然说到这里,小编今天就带大家追溯一下中国研究生"教育基地"——研究生院的发展情况。研究生院主要承担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任务,是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目前的研究生院可分为两种,高校研究生院、科研机构和党校研究生院。前者基本上都是非实体性研究生院,就是说和材料学院、理学院等不同,在大学里是没有这样一个单独的学院存在的,如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后者则基本属于实体性研究生院,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体现了一所大学进阶教育的教学规模、科研实力等指标,代表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招收了研究生276人。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建了我国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虽冠以"中国科大"的校名,由该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实际上此研究生院与该校并无太大关系,而是由中国科学院及其各研究所来负责,可谓我国第一所科研机构研究生院。直到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分别独立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因此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22所研究生院,才是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研究生院。自1977年至2002年的25年间,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57所研究生院,其中56所设立在中央部属高校。2011年,我国研究生院设置制度实施大幅改革,由原来的"报批"改为"报备",此前根据《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高校若想设置研究生院必须经教育部批准;此后成立研究生院不再需要经由教育部批准,使得我国的研究生院规模迅速发展。但当初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研究生院现在看来,自然是觉得有所不同,尤其是1984年教育部首批的22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首批的22所高校研究生院。22所院校,北京就占了9所,成最大赢家;而这9所院校,后来全部成为211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和985高校(其余8所)。上海的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前身复旦大学医学部)如今也都是上海市的王牌院校。湖北、天津各2所,皆是如今榜上有名的名校。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直不负众望;1956年就被确定为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那时便开始试招研究生,开始了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其余5所分布在我国东南、东北等地区。之后,22所高校中除北科大为211高校,剩下的全部发展为985院校。22所高校,领衔各地区高校,如今也依旧处于标杆地位,各领风骚。两所医学院虽已合并至北大和复旦,但在国内医学类的高校中也依然常青,令医学生们心向往之。这些高校早在三十多年前就领先一步,足见其实力与含金量,没有随时间推移被"磨灭",仍旧是国内高校中佼佼者。(信息、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高论怨诽

重庆三峡学院何时升格为大学?最新消息来了!

三峡学院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为万州提供了智慧支撑和人才储备,助推了万州的发展。最近,有网友在网上询问,三峡学院何时升格为大学?区教委作出了最新回复!三峡学院为市属高等院校,其主管部门为市教委,三峡学院升格为大学需按重庆市高等学院设置规划序时推进。万州区高度重视在万高校发展,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在万高校开展调研,并就支持在万高校发展相关事项向市级相关部门争取支持,积极支持在万高校实施达标扩容提档建设,做好软硬件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据市教委反馈,在最新上报教育部的《重庆市高等学院设置“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规划中,已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作为重点内容。万州区教委2019年9月18日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学校起源于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文、理为基础,以工为主干,其他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希望三峡学院早日升格为大学,带领万州教育走得更高更远,快来点个zan吧!来源:万州网络问政平台

面包树

2020重庆三峡学院毕业生5400人,初次就业率78%,留渝学生薪酬低

2020届重庆三峡学院有本科毕业生5403人、硕士生152人毕业,本科生占总毕业生人数的97.3%。本文只讨论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硕士研究生不在讨论范畴。学校毕业生来自全校17个学院54个专业,其中人数超过500人的有财经学院566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500人等2大学院;另外有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448人、机械工程学院439人、工商管理学院420人、美术学院412人等4个学院人数超400人。还有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343人、文学院322人等超过300人的学院。人数在200人以上的学院有外国语学院298人、教师教育学院295人、土木工程学院285人、传媒学院221人、体育与健康学院213人、数学与统计学院212人等6个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196人、公共管理学院179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数最少,只有54人。重庆三峡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来自重庆市本地,占比为77.6%;其它有四川省4.53%、江苏1.5%、湖南0.87%、贵州0.43%、云南0.59%等。毕业学生中师范生占比18.8%、非师范生占比81.2%。学校毕业生主要就业省市选择,留在重庆就业的人数占比64.5%,去向四川就业占比6.9%、广东4.6%、江苏2.4%、湖南1.1%、云南0.7%、贵州0.5%。学校公布的数据中,重庆本地生源有75.7%的学生留在重庆工作,外地生源留渝就业的有25.6%,有44.8%的外省生源回到了生源地工作。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8%,其中选择协议、录用、合同形式就业的占比58.1%,选择升学的占比8.7%,选择自由职业占比6.4%,选择创业的占3.4%。分专业就业率来看,重庆三峡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小学教育、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学院)等三个专业就业率为100%,其中土木工程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仅有1人,这个不知为何?就业率超过90%的专业有市场营销、园艺、美术学等3个专业;在85%以上的专业有酒店管理、土木工程、劳动与社会保障、视觉传达设计等4个专业。而低于70%就业率的专业为物理学、文化产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等8个专业,其中最后三个专业的就业率低于60%。从就业基本情况来看,学校的师范生中,有35.5%的学生选择协议与合同就业,21.7%的师范生选择灵活就业,还有10.5%的选择升学,师范生就业率整体不到71%,比较低;而非师范生中,选择协议和合同就业的占比48.3%,灵活就业的占比19%,升学的占比8.7%。重庆三峡学院2020届毕业生月均薪酬水平接近4300元,其中有41.2%的毕业生薪酬水平处于3500-5000元之间,低于3500元的占比39.4%,5000-6500元之间的占比11.2%,6500-8000元之间的占比5.7%,高于8000元的占比2.6%。毕业生薪酬水平,去往上海市就业的学生月均收入为6012元,在江苏就业的为5775元、广东就业学生为5658元,即使是去往四川就业的毕业生月薪也达到了4805元,而留在重庆就业的毕业生平均薪酬只有4013元。

埃伦娜

新规已出,重庆三峡学院能否升级为三峡科技大学?

重庆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直辖市,多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在高等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短板。曾经有人做个统计,在重庆的25所本科院校中,主城区就占了17所,主城以外只有8所,布局非常不均衡。这其中,位于万州区的重庆三峡学院,也是渝东北地区重要的本科院校,未来如何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以工为主干,其他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为万州提供了智慧支撑和人才储备,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学校占地面积达1980余亩,有1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学生2万余人,1200余名教职工,其中,巴渝学者4人,在职专任教师960余人,高职称370余人,获博士、硕士学位82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50余人。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4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早在去年,就有网友留言咨询,三峡学院何时能够升格为大学,对此,重庆市万州区教委作出回复称,三峡学院更名为“大学”已上报教育部。正在等待批复。而据上游新闻的报道,重庆三峡学院拟更名为“三峡科技大学”。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所以三峡冠名的大学了,这就是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重庆三峡学院更名为三峡科技大学,也能很好地反映了万州的区位和特色。不过,随着日前《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颁布,三峡学院能否更名为三峡科技大学,又充满了许多未知因素。因为该办法明确规定:在新的高校命名中,要坚持名实相符、准确规范,原则上不得冠以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等。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这也就是说,万州虽然位于三峡库区,但由于三峡只是个地理上的名词,并非城市名称,三峡学院如果要更名,恐怕会受到新规的影响。如果重庆三峡学院要升级为大学,你认为取什么名字最好呢?欢迎留言评论。

美刺

重庆市教委:三峡学院更名大学事宜拟于近期上报教育部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事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答复称,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列入全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及中期调整方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答复中提到,该委持续在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并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万州区政府将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整体划转重庆三峡学院管理。目前,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完成市内程序,学校正抓紧时间完善申报材料,拟于近期上报教育部。重庆三峡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的直属业务单位。官方资料显示,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酷条子

那些不怎么知名的大学,居然也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

今年春节回家,遇到两位正在读大学的表弟,其中一位问另一位:“你们学校拥有研究生推免权吗,可以保研不?”另一位答:“怎么可能有,我那学校又不是'双一流'大学。”在他看来,只有那130多所“双一流”大学才有研究生推免资格。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了解过。其实,我这位表弟所在的学校是位于云南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虽不太出名,但也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可能也有很多同学还不了解什么是研究生推免资格。简单地说,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可以推荐本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校或去外校继续读研深造,被推荐的学生可不参加本年度的研究生招生笔试统考,只需去目标院校通过面试就能被录取。目前,我国共有367所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在137所“双一流”大学中,除了比较特殊的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三所军校外,其他134所大学都是可以推免的(不然都对不起“双一流”的头衔了),而且一般来说学校越好推免的比例就越高,比如北京大学,保研率一度超过了50%。那么367-134=233,也就是说除了“双一流”大学,还有233所普通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一些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高校,但是同样在一本线上招生,比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湘潭大学、扬州大学等,这些大学实力也很强,当然也具有研究生推免权。再除去这类大学,也还有将近200所二本大学具有研究生推免权。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三本学校都是不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生要想读研只能报名参加统考。在这些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二本大学中,有很多并不怎么出名,甚至很多同学都没听说过名字,比如: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五邑大学、吉首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聊城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蚌埠医学院等等,这些学校的排名比较落后,高考录取线也不高。所以,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如果成绩出来后只能上二本,将来又想读研的话,大家可以优先选择那些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对于那些已经进入这些学校的同学,如果你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好好表现,尽量提高学分绩点,多拿几个奖,多发表几篇论文,多考一些证,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证,还有千万不要挂科,同样有机会获得推免资格进入重点大学读研。相对参加统考,各大学更喜欢招收推免生。不要以为二本大学的学生只能被推荐去一般的学校。我本科时就读的学校,就算在二本院校中也是排名靠后的,但就因为学校有推免资格,同年级的几个优秀小伙伴都通过推荐去了985大学读研,免了笔试备考之煎熬。

大耳窿

重庆三峡学院改名万州大学或是最合适

今天拜读了常青的《重庆三峡学院更名之我见》,感触颇深———终于遇到意见一致,又愿意拿出来分享的小心伙伴了。我支持常青的几个观点:第一,我们改名的主要理由就是为了把学校建设得更好,把万州建设得更好;第二,不要改成什么科技大学了,重庆三峡学院本身是文理工师范一体的综合类大学,一个科技怎么能概括完;第三,他支持改成万州大学。特别是最后一点,说到我的痛点了。我曾经多次发文发声支持改成万州大学,应者寥寥。他们的理由就是万州的行政级别太低,是区县级而已。我不赞同此观点,大学自己练好内功,加大对考生的吸引力,才是大学的治本之道。把希望一味寄托在学院更名大学上,是无异于舍本逐末的。如果非要更名不可,我赞成重庆三峡学院要么更名为重庆三峡大学,要么更名为万州大学。贞观八年(634年)改浦州为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1998年,万州因成为三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规模扩大,变成重庆第二大城。2019年,万州区年末户籍总人口173.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32万人;乡村人口100.24万人。常住人口165.01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1.32万人。万州区下辖52个镇、乡、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重庆三峡学院截至2020年12月,学院占地面积达3039亩,建筑面积68.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9.9万册,电子图书176.2万种[7];下设9个学科门类的62个本科专业,18个二级学院,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157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087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40余人。综合万州区和重庆三峡学院的实力,你们还觉得万州小吗?你们还得万州大学“”德”不配位吗?

厉与西施

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到底谁更强

重庆三峡学院办学历史: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师资力量:学校有1120余名教职工,其中,巴渝学者4人,在职专任教师910余人,高级职称380余人,获博士、硕士学位7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0余人(包括校外导师);建有重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中国科学院教授李宽意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办学成果:学校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部市级科研项目900余项。成功申请专利300余项,发表论文9000余篇,三大检索文章800余篇,CSSCI、CSCD期刊论文1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90余部。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部市级以上奖励近30项。重庆科技学院办学历史:重庆科技学院由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5月18日合并而成。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专修科”;1998年划转至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师资力量: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柔性引进的院士3人,高级职称610人,博士400余人,硕士及以上比例90%;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技术能手、重庆英才、巴渝学者、学术(产业)技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12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办学成果: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0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000余件,有近1000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等检索和收录。2012年以来,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所高校都位于直辖市重庆,地理位置没得说,对于西南考生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两校相比,在师资力量上重庆科技学院略胜一筹,专任教师数量多出300位左右,并且聘用了3位院士,在重点办学专业上,重庆三峡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重庆科技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重庆三峡学院拥有7个硕士点,重庆科技学院有4个硕士点。

论以刑德

2020考研福利!重庆万州这所大学招收调剂考生,还有超2万奖学金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对于考研党来说是比较焦灼的一年,迟迟收不到复试通知已经让大家等急了。同时,由于考研人数过多,许多低分超线的同学正在苦苦寻找调剂信息。这不,重庆万州区这所大学便向你伸出了橄榄枝,更有超2万新生奖学金等你来拿。附重庆三峡学院调剂公告:各位调剂考生: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相关要求,为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学校简介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以文、工为主,理、管、经、法、艺、教、农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二、接收调剂专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类、教育学类、农业类等专业,可以上官网查询具体专业。三、调剂条件1.考生须符合《重庆三峡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有关报考要求。2.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对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5.符合教育部和重庆市调剂其他规定。四、调剂程序1.意向登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前,我校接收调剂意向登记。请有意调剂我校考生如实填写《重庆三峡学院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表》,发送至《2020年重庆三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方式》中公布的相应招生学院联系人邮箱,此表将作为我校正式调剂的参考依据。2.调剂申请:5月20日左右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请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录该系统,按要求填报个人调剂信息。最终调剂申请以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登记的申请为准。3. 学校确定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并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4.考生须在12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并确认复试通知。逾期未确认复试通知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5.复试将按照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安排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我校已封闭管理,请考生安心备考,等待通知,近期不接受到校现场咨询。五、学制、学费和住宿费标准1.学制。3年。2.学费。目前执行学费标准:学术学位,7000元/年;专业学位,9000元/年。若有变化,以重庆市物价局核定金额为准。3.住宿费。按照学校当年住宿费收费标准执行。六、奖助政策被我校录取、按时报到并注册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享受新生奖学金:为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展示研究生才能,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设立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高水平学科竞赛奖励、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考博奖等奖学金,此外还设立有研究生“三助”岗位(助管/助教/助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临时困难补助、生源地贷款等多项助学通道。具体资助对象、条件、金额等内容请参见学校相关政策文件。最后执行以正式下发的文件为准。

率则不劳

理性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谁将更早更名大学!

重庆市目前有两所“学院”均在筹备更名“大学”,它们分别是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那么,它们真的要更名了吗?离更名大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呢?谁将更早更名大学呢?首先,香蕉在此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了,一个“学院”如果想更名“大学”,那么,该校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该校必须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据悉,重庆三峡学院于2013年就正式拿到了国家硕士授权单位的资格,重庆科技学院于2018年正式拿下了国家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也就是说,这两个学校都满足更名“大学”的基本条件。在学位点这个方面,不仅仅要是硕士单位,还要求该校最少有2个硕士授权点,一般不低于10个硕士点,并且有毕业生5届以上,研究生在校生占总人数5%以上,根据香蕉的了解,重庆科技学院虽然在2018年才拿到硕士授权单位,但是它的研究生教育在2012年就开始了,他当时获批成为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至今也毕业超过了5届毕业生。在这方面两者都是满足的。实际上,更名“大学”的入场券是“该校必须被纳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当年五年规划,据悉,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在2017年就被纳入了重庆市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2019年,重庆科技学院也被纳入了重庆市十三五高校设置中期调整方案,简单地说:两者都具备申报更名“大学”的资格。那么,两者申报了吗?根据香蕉的了解,早在2019年9月18日,就有媒体询问这件事,得到的结果是:该校已经提交了申报材料到教育部,拟更名为“三峡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更名进展根据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回复,可以得知:重庆科技学院也于2019年申报了。综上所述:这两个学校都在2019年申报更名“大学”,他们的更名速度和更名进度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前后之分,最后能不能批复下来!什么时候批下来!要看教育部的工作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