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所有人说不行,你我也要相信自己本文来自一个大龄考研人的真实考研路。 昨天,前天,2021考研经历了开幕,收关。走出考场那一刻,我既不兴奋,也不难过,只感到疲惫。连续一个月晚上两三点钟,在体力不支与心有不甘之间努力挣扎。一面独自苦苦支撑,文科考研背书背得天昏地暗,一面应付其他干扰声音,因为总有各种人带着自己的目的,唱着世俗的调子,质疑你的努力,用婚姻,用年龄,用各种身边的既有社会模式。考研是个人的人生选择,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干嘛搞那么复杂?!人声嘈杂,你我专注头顶蓝天三十的我就是不想做一条咸鱼,也想偶尔翻个身,变得跟从前的自己有点不同。这样,有错吗?半夜失眠,自己给自己打气:这条路,是一个人的战争,死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死而无憾。特别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他有着向死而生的勇气,84天打不到鱼,对于一个渔夫来说意味着什么?绝境。周围人们一片质疑、哀叹,可是圣地亚哥没有放弃,他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就算大马林鱼缠斗,就算鲨鱼凶残,他始终毫不退缩,紧紧握住手中的船桨,打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我,同样也不能允许自己当逃兵。我要走完考研这条路,而当下是最好的时机。太阳落下终会升起,你我总会有明天考试的两天,微风不燥,阳光不错,甚至中午会有点热。努力沉下心,每一科都认认真真地做,争分夺秒地写,字迹开始有点乱,开始出汗,但始终没有停下,没有认输……内心里,我为这样坚持努力的自己感到踏实,拼过这一路,勇气与我同在。许你鹰的翅膀 去翱翔考完了,也下雪了。漫天的雪花里,我许自己和许多与我相似处境的人一双鹰的翅膀,展翅翱翔!路还长,在到达终点之前,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决定你人生的方向与意义!若你我有着相似的梦想,请联系我,一起加油,穿过雾霾,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90后,今年30岁。我不曾确认过自己应该在那一年应该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家人也不曾给予我确定的态度。都说三十而立,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对于女性而言更应该如此。我身边的朋友大多跟我一样没有什么年龄的概念,但也在奔往30岁的路途中陆陆续续的有了自己的家庭、宝宝,亦或是确定了结婚对象。而我,在这样的境遇下,孑然一身开始读研了。 30岁开始读研,可见我不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但我绝对是朋友们所说的“勇气可嘉”的人。很幸运出生在一个普通但勤劳的家庭里,我很顺利的继承了他们勤劳的财富品质。 我从小就因为设计花样丰富而想做一个设计师,但是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设计,身边也没有可以给我指引明路的人。大学简单的学习了几个设计软件,就跌跌撞撞的进入了设计行业。从事过数字城市3D建模工作、车载导航界面设计和PC端系统界面设计。想要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不断的搜索“UI设计入门”、“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设计入门如何配色”等等相关文章。然后通过文章推荐买了很多设计相关的书籍但是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晦涩难懂难懂的文字,让我看两页就想要放弃。逃避着需要思考的工作,而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妄想有什么捷径可以让我快速成为设计大师。“浮躁”大概是广大年轻人通病。我就这样勤奋且浮躁的度过了28年。 28岁的时候,我辞职开始考研。我从不曾想过自己会去考研,事实上,因为我是自考本科毕业,我是不曾觉得我有资格去考研。走上考研之路,得益于我遇到了生命里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朋友。他大概是我圈子里第一个对生活规划井井有条的人。什么岁数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有什么样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一点一点的成为现实。在遇到他以前,我也只是从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人。 在契而不舍的努力下,非常幸运二战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更加幸运的遇到的非常适合自己的导师和研究方向。所以努力的人虽然耗费了很多时间,但终究能遇到良师益友,找到人生的方向。30岁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原来任何事情都是量变而引起质变。虽然家人没有明确反对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走的路,但由于生物进化的本能,他们依旧为我担心。朋友们觉得我尽管勇气可嘉但活在自己的梦里,不接地气。在经历职场的历练之后,我找不到自己心安之处;在尝试感情挫败之后,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心灵归宿。只有在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的时候,我才懂得什么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当我遇到一个值得看的课程且看不懂的时候,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反复看上几遍上十遍甚至几十遍。当我遇到一本值得看的书却又读不懂的事情,我可以一字一句抄录下来,再反复琢磨,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当我努力了依然看不到效果的时候,我可以顺其自然告诉自己时间还不够,还需要持续坚持。在慢慢远离“浮躁”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双脚踏实的踩在地上。我很清楚自己的路还有很远,但是我才30岁,我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走很远的路。三十岁,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小时候我曾幻想过,三十岁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个小小的家。然而,越是接近三十岁,越发现,这样平凡的生活已是不易,大学四年(或者五年),再研究生三年出来后,离三十而立的年纪非常接近了,然而工资卡存款少得可怜,连养活自己都不是那么简单。“苦读-自立-成家“是最经典的道路,苦读之后,何时才可以自立与成家呢?小编身边有很多接近三十岁,陷入同样焦虑状态的朋友 。他们有人是从事医学的,研究生之后,如果不是走“四证合一“,还需要参与规范化培训三年。之后,才能正式进入工作,考职称。期间,工资可能在四千至五千左右吧(可能不同地区会有差异)。有人在事业单位,刚开始入职可能是三千,而后到六千,任务不断加重,但工资却再也没有涨过。当然,也有人拿着非常满意的薪水,但却抱怨着无休止的加班加点。这可能就是长辈们经常说的两大人生困境:一是,面对选择不知道怎么选;二是,选择了之后,却离预期太远,已无法回头。我身在这样的迷茫中,也无法给出建议,而且,人生的路,每个人都不同。作家顾漫的笔下有一个人物叫于途,他学习优异,大学毕业后从事自己喜爱的航天工作,后来因为薪酬和家庭原因,再看到周围的同学个个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开始犹豫是否要转行。他苦笑说,“我从小自负聪明,结果人到三十,一事无成。” 但是他的朋友告诉他,“就算你现在要放弃以前的事业,从头再来,但是之前做过的事情就在那里啊。虽然不知道你具体做了什么,但是我想一定很有价值,所以就算以后你不做这份工作了,也不用否定以前吧。你起码为了理想争取奋斗过啊,比从没尝试过就妥协要好得多。“我的一位学长,本科是重点大学,大四的时候周围很多同学参加了考研,他因为家庭变故而选择先就业,当时因为薪水问题,他答应一家百强企业的外派工作,去了非洲三年。之后回国,他又因为学历的限制,他决定申请在职研究生。“我刚到那里的时候,真的,什么都没有。我都不知道自已该从哪里开始。之后上手之后,每天都像小狗一样忙得团团转。现在回国,当初那种感觉又回来了,一切又重新开始。“可是当我们在讨论,如果他当时顶住压力的选择另一条路的时候,他说”不管选哪一条路,都是一样的焦虑,选择了就做好。“柴静在《看见》里写道:“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借用在简七里面看到的一句话,每个人遇到这个迷茫的时刻,我们时刻面对选择:不要反复诉说你的迷茫无助,还要勇敢地迈开步伐,做出选择。无论是什么选择,承担或好或坏的结果,然后面对下一个选择。当你一再重复正确的事情 ,到了足够长的时间,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相信大家都对他有所印象,在少林寺有一位负责打扫藏经阁的老僧人,看起来非常普通,从未有人注意过他,包括寺庙里的僧人。实际上,这位老僧人的武功是深不可测,并且拥有大智慧,他出手便震撼了所有人,所以扫地僧后来也成为了拥有极高技艺却深藏不漏的人。看着其貌不扬,没有什么身份,平时的工作就是扫地,谁能想到他是隐藏的绝世高手呢?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平时为人低调,可他却很有实力,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因此平时见到其貌不扬的人可千万别去得罪,万一对方非常厉害呢?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能在这里的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中科院的院士更是不简单,简单地说中科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属于终身荣誉。至今为止,我国的中科院院士仅有八百多人,不包括外籍院士,由此可见想得到这种称号有多么的难。有趣的是,在中科院里有位院士便被人们称为是扫地僧,这个院士名为李小文,可能大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李小文院士仅看外表的话,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李小文的家人都说,他看起来实在是太土了,谁也不会把他和顶级学者联系起来。见过他的人都知道,李小文平时就是一双布鞋(有学生还喜欢叫他布鞋院士),一身黑衣,平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不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实际上,李小文是世界遥感领域的顶尖学者,同时还是地理学家,在我国的遥感领域那是绝对泰斗级的专家。李小文在三十一岁的时候还被不少人嘲笑过,因为在此之前,他其实并不显眼,而且已经到这个岁数了,也就该认真找个工作了。可是这个时候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李小文决定考研究生,这件事可是被身边的人冷嘲热讽了很久。在人们看来,这完全是痴人说梦,他已经过了学习的岁数了,不过李小文院士却不放弃,他坚持要考,最终他成功考了进去。开始读研之后,他开始展露自己的能力,并获得了外国深造的机会,学成之后在外国的各种诱惑之下,他还是选择回国效力。最终凭借他的一系列成就,他成功被评为了院士,大家都知道这份称号的分量有多么重,可李小文似乎并不是很重视,他从不看重这些身外之物,只是一心搞科研。大家喜欢叫他扫地僧,他不去辩解也不会赞同,还有人将他与陶渊明等名士相提并论,学术界都认为李小文院士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不是李小文和其他人不一样,而是别的高级学者变了味。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考研似乎已经成为了无法避免的选择。2010年考研人数只有一百四十万,2018年考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三十八万。不过短短八年,考研人数增加了近100万,为什么大学生都选择去考研呢?第一:学历的差距。同样的两个人面试,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研究生,给予的职位和薪水相当,那么,如果你是企业招牌负责人,你会录用谁呢?很显然,企业更愿意录用研究生,毕竟,他们的学历代表了他们经历了更深一层次的教育。这就是学历的差距,你乐意也好,不乐意也好,都客观存在。第二: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学生非常普及的现今,本科生的优势已经微乎其微了,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本科学历只是一个基本门槛而已。含金量的降低,使得名校的光环加剧,那么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如何拉开这越来越大的差距呢?研究生学历似乎是个不错的敲门砖。而对于名校本科生来说,如果在学历上能更上一层楼,那么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能够拥有更多的筹码,于是乎,只要成绩允许,很多本科生都选择了继续学业生涯。第三: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高考被录取时,并没有选择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要知道在大学里想要转专业是非常难的事,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转专业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考研时转专业。考研时转专业比在大学时相对荣誉,在这样的刺激下,有很多人会选择去考研,从而转专业。第四: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对于很多专业来说,确实也需要更深远的深造,本科阶段的知识并不够用,比如医科,比如科研等。这些都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钻研,来完善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结构。当然,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就业的困难,而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问题,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实不可取,既浪费自己的时间,更是浪费社会资源。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既然早晚都会面对,不如早点面对更容易获得一些机会。
首先,对于很多专业方向来说,在30岁之前读研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初级职场人通过读研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从近些年来的考研报考和录取情况来看,有很多职场人会选择考研,其中有不少人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上,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这些人在读研之后大部分都获得了岗位升级,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读博,从而开始从事专业的科研工作。对于将近30岁的初级职场人来说,是否选择考研应该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专业特点。不同专业领域对于从业者的学历有不同的要求,技术研发类专业往往更注重从业者的学历,而运营、管理类专业往往更注重从业者的实践经验,所以职场人是否选择读研,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选择。第二:岗位上升空间。不同岗位通常会有不同的上升空间,对于一些比较看重学历的岗位,可以重点考虑一下通过提升学历来完成岗位升级。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很多岗位都比较看重从业者的学历,学历越高则越容易获得岗位升级。第三:行业发展趋势。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发展趋势,职场人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来决定是否考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进,未来更多的行业领域将逐渐实现人才结构升级,此时具有研究生学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最后,如果决定考研,应该抓紧时间准备,不仅要为自己构建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同时要注重复习效率,因为读研越早越好。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前一两天闲着没事刷知乎寻找素材,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三十岁,研究生毕业的你,现在收入多少?这个问题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虽然我才20出头,但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也预想到了我以后的中年危机。看了那么多人的高赞回答,发现大部分人的工资其实并不高,多数徘徊在一万左右。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乐观的看待今后的生活!我最记得其中一位万赞用户的回答。他是一位外科医生,在急诊科工作,每周工作80+小时,月薪8000多、外加一点奖金,一年大约10万的样子。在我的印象中,医生虽然累,但是薪资待遇还是蛮不错的,看了他的经历,刷新了我的观念。他有一个支持他爱他的妻子,同样也是在医院上班,外加一个小儿子。他30多岁,外表看上去如同一个几十岁的老头子一样弯腰驼背的。他上了这么多年的班,从没有拿过红包,手里的钱都是凭自己本事挣的,这一点我很佩服他,换做是我可能我早就收红包腐败去了,白送的钱又有几个不要呢。虽然他的生活很艰辛,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兢兢业业的赚钱养家,乐观的面对生活的困难,没有败在金钱的石榴裙之下。我也很能理解他的感受,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呢。每个月几千块钱,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还有房贷车贷以及家庭的日常开销,几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自己也是一样,目前工资月薪3000,业余时间兼职做自媒体,直到现在还没挣到钱。前些日子父母和我商量打算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他们付首付,我来还剩余的房贷。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钱,看着自己手里的那点工资,心里非常的心酸,一边抱怨高额的放假,一边痛恨自己没本事。大家心里的压力与痛苦,和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不懂这些事情,现在懂了却又痛恨自己懂的太晚。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努力上好班、努力挣更多的钱,不违法犯罪去挣不义之财。好像发了太多牢骚,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我应该向大家多多学习才是。说了一堆废话,最后祝大家事业高升,挣更多的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20考研的过完年就要开始公布成绩了,小编统计了一部分自划线考研院校的复试线,给2020的小伙伴提供参考。大部分院校公布的分数线都比往年提高了不少。还有院校专业出现“神仙打架”超高分录取线。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小编目前能收集到的就这些,剩余的学校可以在评论区问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速删。
最近,2019年考研学子正在忙着调剂和复试,来到报考院校或者研究所面试,辛苦这么长时间终于要迎来最后一战,祝愿考生都能好好发挥,取得最好的结果。如今的考研热度越来越高,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应届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二战、三战的考生,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甚至有不少三十岁的人。不少人应该对这些大龄考生感到好奇,明明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考研,继续做学生呢?他们是怎么想的?今天笔者就与大家探讨这一话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三十岁左右的考生报考专业。他们的专业比较集中,理工科专业比较少,而经济管理类和法律类专业最多。有一部分人是企业家,来到学校继续提高学历,比如说学习MBA。还有一部分考生想要提升学历,专硕和学硕数量都很多。至于为什么专业有这样的特点,主要和专业特点、就业需要有关系。理工类更偏向于实践,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工作几年后,会觉得学识不够,就需要继续深造学习,提升学历,为自己争取工作优势。无论基于什么原因选择考研,这些考生一定是抱着梦想与提升自己能力的心理。社会对学生的定义年龄比较小,三十几岁去考研,多少是有点心理负担的。其实,追求梦想并不在乎年纪,现在很多老人都在报名老年大学,回到课堂上学习新知识,三十岁考研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成功的商人考研是让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一件。在职场失利,想要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也许有现实的无奈,但更多的是他对美好未来生活的追求。现在人才太多了,学历不高,能力也不够强,很难保证自己永远不失业,在职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无止境,即使不深造,也要坚持自学,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一句话,三十而立,正好是事业的上升期,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是上进努力的表现。现在人才太多了,学历变得很重要,尤其是能力不够突出的人,想要晋升或者去一家更好的工作单位,学历可能都是一个硬性要求。这个时候能沉下心来学习,才是有所作为的人。而且很多人都享受到学历的好处,研究生和博士普遍混得都不错,功利一点讲,深造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无论是已经有了家庭孩子的人,还是单身的人,考研都是方便的。他们工作了几年,经济能力也足以支撑他们深造,而且还可以在职读研,工作学习两不耽误,即使攻读全日制研究生,不妨让自己在专心做科研学术,收获也很大。看到这些“大龄”考研人,不禁有点佩服他们,追求梦想与知识的脚步不断向前,也鼓舞了笔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迎来美好明天。看到这些“大龄”考生你有什么想法呢?
又是一年考研出分数线的时间。今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影响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复试分数线一出,依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成功的同学也陆续分享经验和喜悦,其中不乏大龄考生。有的网友也被励志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友情提示:鸡汤好喝,但喝多了易上火哦。笔者并不是反对大龄朋友考研,但建议在做出决定前,先理智权衡。牛人就不用说了,可以选择自定义配置。本文主要是面向各方面条件比较普通的大龄考研人。我们不时会在网上看到宿管阿姨、保安大叔成功考上研究生的新闻,还有的已经迈上新的人生旅程。故事确实很励志,笔者也非常赞赏他们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但首先,要注意的是幸存者偏差。成功者乐于被报道、乐于分享经验,但更多的失败者选择的是沉默。其次,考研是为什么?如果是家里吃喝不愁、没有负担,为了追求学术理想、刷个名校研究生光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有生存压力,研究生毕业后还得找工作,那读研之前就得仔细想清楚。一、考全日制研究生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家里怎么办。应届毕业生或者二十来岁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基本不用担忧这个问题,父母还比较年轻,一般来说不需要子女帮忙养老。如果考研成功,家里通常还能支援一些学费生活费。但年过三十,即使不用考虑父母养老的问题,也可能有家有口了。如果全日制读研,经济上是否能够承受?另一半是什么意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年人当然也可以追逐梦想,但生活不只是追逐梦想。学习当然永远不晚,可学习的同时,别忘了兼顾生活。虽然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但“种树”也要注意看一下时节哦。二、更关键的问题是毕业后工作怎么办。一般来说,读研毕业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找工作。如果在读研之前,已经有中层或以上职位,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或核心技术经验,找工作会比较顺利。但这类人一般不会全职读研,更多的是选择在职读,一边读着就一边有猎头联系了。辞职读研的比较多是基层员工。可能是对现状不够满意、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单纯的想逃避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同学不是不能考研,但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将未来描绘得太美好,自己都信了,等到毕业时可能会被现实再度打脸。大龄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年龄限制。公务员、公办教师等基本上年龄都限制在35岁左右,也就是说如果32岁才考研,那么毕业后想走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路线,就比较玄了。尤其是经历了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众多企业纷纷裁员或减薪,公务员等职位的优势更明显,将来考公务员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有人可能说:不去考公务员,去企业行了吧。大部分人读研都是为了更上一个台阶,如果读研后找的工作和读研前差不多,还会损失两三年薪水,要考虑自己能否接受这种情况。如果想找更好的工作,那么又回到上面说的,如果已经有一定管理经验,那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还是跟二十来岁的同学一块儿应聘基层职位,优势何在?对于基层岗位来说,年龄大不是优势,劣势却比较多,比如家里有孩子要照顾不一定能经常加班、直属上级可能是90后他/她会考虑年龄大的下属是否好管理、HR会考虑求职者年龄大了工作精力是否跟得上、是否值得培养……等等。如果有两个求职者,各方面条件差不多,应聘同一个基层职位,HR很可能选没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验比较少的那个应届毕业生。另外,说句实在话,如果三十来岁还是处于基层职位,可能自律力、情商等不是特别高。建议这些同学可以先试着考个行业内含金量高的证书,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正确认识后,方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别一时被激励了,打鸡血要考研,但又坚持不下去。在职备考也是很辛苦的。很多考研人都会奔着名校去,尤其是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会对名校学历抱有美好的期待。笔者这里摇一摇各位:快醒醒。名校硕士学历确实很好,但你要去大企业拿高薪,比如那些头部大厂,拎块板砖丢进去,砸到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名校生。你取得名校学历,只是有了和其他名校生一起竞争的机会,并不表示你以后就能躺赢了。大龄辞职去考研、读研,有点类似投资。不考研,在自己现在的工作中发展,相当于投资余额宝,虽然收益较少但是风险也小。辞职考研类似于炒股票,还是科创板那种,收益可能很高,也可能血本无归,风险大。年过三十岁并不是一定不能考研读研,但一定要考虑自己和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再做决定。或者采取中风险中收益的策略:在职读研。现在有非全日制在职双证研究生可以考,主要利用周末和晚上上课,虽然辛苦一些,但工作学习都不耽误。如果想在事业、学业上更进一步,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对年龄比较大的在职人士来说,还有个重点是工作履历不会中断,这对将来跳槽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总之,考不考研,全职读研或在职读研,各有各的优缺点,各位同学可以评估自己的学力水平、风险承受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本文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