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院校真的歧视三本吗?红剪花

考研院校真的歧视三本吗?

听说,名校研招MPAcc时有院校歧视?每年MPAcc考研结束后,总会在各大论坛、贴吧等研友聚集处看到关于“研招时有院校歧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被爆出的,可能就是因为大家目测了几类现象:某人本科985院校,初试成绩擦线过,但是复试成绩很高,逆袭录取了!某人本科二本,初试成绩很高,但是复试成绩很差,惜败!所以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学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复试的时候歧视本科非一本、211、985的考生”。初试,大家试卷相同,公平客观地改卷,所以不会涉及任何的主观的判断,绝不会有歧视本科院校的情况,大家吐槽最多的其实就是“复试”。MPAcc复试成绩取决于什么,一般来说就是由“专业课笔试+面试”构成。笔试也是客观的分数,也不会涉及主观的歧视,那么问题其实就是出在“复试面试”上。那我们来分析分析...复试面试的内容是什么呢?一部分关于专业领域的提问,一部分关于考研这个行为的提问,一部分关于其他相关常识、相关经历的提问,可能还会有英语口语的检测...回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涉及你大半年来的备考经历,可能涉及你的考证情况,可能涉及你的实习经历,可能涉及你对于本专业的认知面,甚至还涉及你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你以为你花上一年时间,勤勤恳恳、没日没夜地学,把初试和复试笔试的分数考的高高的,就能掩盖大学前三年庸庸碌碌懒散,不好好学专业课的样子吗?就能掩饰面试英语口语结结巴巴的尴尬?就能隐藏你节假日闲度时光,没有半点实习操作经验的过往吗?不,面试官可是阅人无数,从你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到你的真正的专业素养,从你的眼神里就能读出你读研真正的目的。毕竟院校、研究生导师真正需要的,不是会做题的学生,而是能实践,能做出点实战成绩的研究生。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是院校方,如果你是研究生导师,面对一个实力强的考生,和一个实习差的考生,你会如何选择?“择优录取”一定是最重要的标准!谁不稀罕更优质的考生资源呢!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国内211、985院校的学生和一般院校,甚至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平均素质谁高谁低?列一个最最极端但是却有能说明问题的情况:A考生和B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类分数都一模一样,礼仪举止各方面也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A本科是985院校,B本科是三本院校。现在只能从他俩中选一个录取,你会录取谁?所以,名校研招MPAcc时,歧视的到底是本科的院校,还是完全在情理之中应该进行比较的“自身实力”?本科的院校与自身实力有什么关系?一句话“全凭实力说话”!除非是面试官无法通过现有的考察模式来比较大家的实力,才会“随大流”将本科院校和实力挂钩,当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会发生的。曾经听一位研招办老师说过一句话:“歧视,是自身实力弱的人给自己的失败找的华丽的借口,将失败的自身原因转移给他人”。其实每年非211、985,二本、三本学生考上名校,甚至是清华北大研究生,都有很多例子,没必要一直纠结于歧视这件事儿,当你的实力足够让你摆脱别人对你本科院校的刻板印象的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考研的规律,为了不被可惜得淘汰,现在给大家如下几点小建议。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考MPAcc:1、考研笔试拼的是备考,但面试是偏向于专业综合素质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积累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不要让别人觉得你白学专业了,显得很“外行”。做一行、专一行,这样才能给别人足够的理由去选择你。2、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考MPAcc:1、你必须要承认可能你在复试专业课上是不占优势的。但是,不必过分担心。既然你选择了跨专业考MPAcc,你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前期,积累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在边备战初试的同时也要兼顾复试科目。其实有些本专业的考生在校专业课也没怎么好好学,所以,有超越他们的可能!2、同样的,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加油吧,有志者事竟成!等你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没有人会将你拒之门外。

芒草

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真相其实是这样!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无染

教育:三本学生为什么很少考研,根本原因如此

三本学生为什么很少考研?1. 考研压力大,竞争激烈,针对每一年考研情况来看,三本学生报国内985.211大学的很少考得起的,名校一般都有区别对待,喜欢一些好一点的本科学校的学生。本来竞争就大,压力可想而知,之间的知识水平又没有一本二本的学生强,所以很少有人考得起,所以选择放弃考研。2. 偏科三本的学生为什么考到三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偏科,而偏科很大一部分是偏“英语”,英语又是考研必备,所以很难考得上名校研究生。相对一本二本的学生来说,三本学生很多知识没有掌握,需要从头开始学校,而且学校里面的学习氛围也不是太好,考研的很少,没有带头作用。这种情况就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了。难度大,知难而退。3. 不自信,其实这才是根本的原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三本的学生考研也并不是很难,可以考一些简单一点的学校,而且考研看专业分类,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考研必考科目也是可以的。只要付出努力、坚持,在初试中脱颖而出,复试认认真真的,发挥正常那么也是不难的。但三本的学生对考研往往不自信,怕自己比不过一本二本的学生,其实这和高考一样,一本二本的学生也害怕,怕自己比不过三本的学生。往往因为不自信,所以三本的学生很少选择考研。4. 三本学生有不一样的志向对考公务员来说,一本二本三本都有一样的,因为只看学历是不是本科。三本的学生往往思维发散,创新能力强。马云说:博士学历只是一张学费,并不能代表什么。三本学生胆子大,有激情,创业的也比较多。本来考研究生对三本学生来说就比较难,所以选择做其他的,放弃考研。有道是说:360行、行行出状元。这现今这个社会,只要你努力,找准方向,肯定都能成功。

乱天之经

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完研能有哪些变化?

到了大四,大学生们总有一件事要纠结,那就是要不要考研。其实考研这件事具体要不要参与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综合看待,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家里有门路或者有矿,“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考完研后人生的变化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值得。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比较“现实”,出于降低招聘成本的目的,很多用人单位都只要名校的毕业生,对“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青睐有加,但是对于普通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极不友好。可以说,除非“三本”院校的学生极其优秀或者家里有门路,不然想要进入好的用人单位难度非常大。目前来看,三本的毕业生如果本科毕业就去就业,大多都是进入小公司或者奔波于各种“编制考试”的路上。很显然,“三本”毕业生如果只有本科学历,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还是很难的,这时候,如果去一些好学校读研,那么未来可能大有不同。一般来说,“三本”学校基本上没有保研资格,学生想要读研只能走考研这条路。“三本”学历是我国本科学历的最后一层,如果去考研,先不说那些“双一流”名校,就是考到一个普通一本,学历都能大为改善,在就业市场获得巨大优势。或许有人要说了,如果考到二本、三本的研究生咋办?其实现在“纯二本”、“三本”的高校硕士点很少或者就没有,想考到都很难。“三本”院校的学生在考研中优势并不是很大,在调剂和复试中更是劣势明显,这就需要考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果觉得自己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增加考研的胜算,那么最好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不管考哪种研究生,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所以大学里面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在选择目标院校方面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没有“二战”的打算或者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将目标稍微放低一些,比如原来准备考武大,那么如果觉得复试可能不太稳,考个武汉理工也是不错的选择,相比武大,武汉理工考上的概率可能更高一些。现在有一种所谓的“第一学历决定论”,说是第一学历不行考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是没用,其实这种看法实在是太偏激。诚然,有一些企业对应聘者的第一学历很看重,但是那并不是大多数,大多数的企业还是看重最高学历。“三本”毕业生考上名校研,一方面会对以后的就业产生“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有这么多“好处”,你觉得“三本”学生应不应该考研呢?

如式

为什么考研的大军里很少有三本的学生?三本毕业生,告知其中实情

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结束了,研究生考试的数学和英语的检索变得繁盛,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吗?那是考研的大军中几乎没有三本大学生,这是为什么?三本毕业生无意中说出了其中的实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三本的出身有限制,据说一本两本和三本都是本科,但是考研的录取单位不同,例如,到了每年的保研季节,很多大学都有保研资格,但是三本大学不仅没有保研资格,也有很多没有考研的学校,和其他水平的学校相比研究生的途径不足,另外,即使三本学生通过了考研的第一次考试,第二次考试时考察的不只是考试能力。更重要的是你个人的学习能力、逻辑能力和大学时代的表现,三本大学和其他学校相比,教学质量和学生活动有所不同,很多名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前可以有机会到有名的公司实习,三本学生没办法,虽然研究生复试要求公平公开,但是领导们面对能力相似的学生,当然会向往本科出身的更好的学生,这也没办法。第二,研究生考试的成功是很难的,考研究生一般分为四个科目,除了英语政治外是数学和专业科目,不考数学的专业有两个专业科目,英语数学一定是很多朋友的噩梦吧?对这三本大学生来说更好,三本大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不太高,英语数学这门课还需要长期积累。对他们来说,难度一定很大,而且,和他们一起竞争的是一本二本到985、211这所名校的学生,另外,为了弥补一部分实力的差距而努力,参加考试的人也在增加,大学为了确保自己所希望的学生,考试的难易度越来越高了,而且,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努力。第三,三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本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一般都是比较倾向于就业的,很多学生大学没有考虑考四年研究生,并且他们也知道现在考研究生的难度很大,现在面临竞争很激烈的就业市场与其复习一年或考上再读几年研究生,直接毕业找工作更现实。总的来说,三本大学生主要感受到考研的成功之难,或者直接就业比较现实,选择考研的情况比较少。

日月得之

很多三本大学生都不去考研?三点原因,说不出口的痛

学生的学习从来是不可能跳跃式发展的,学历的等级除了学生学习的积累之外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即使是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专科生想要考研也必须在拿到本科学历之后才有资格。可是对于考研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专科生考研是因为学历不够格,而三本生学历明显合格但却没有很多去考研的。明明已经站在了起点却毫不犹豫,这是为什么呢?《导语》很多三本大学生都不去考研?三点原因,一目了然1.名校研究生竞争大既然决定了考研那么所有的学生都会好好把握这次“重生”的机会。一本二本学生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们的目标只会更高。而三本学生本来就因为学校的等级吃够了苦头,所以必然不想在研究生上在重蹈覆辙。所以他们对名校研究生名额的竞争是很大的,而在一本二本这些强者面前,三本学生逆袭的机会甚是渺茫。就算是学生好不容易冲进了最后的面试关也很容易变成别人的炮灰,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功亏一篑。2.考研难度大考研的难度大是所有考研学生要有的心理准备和切身感受到的事情。对于考研很少有学生可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三个字,名牌大学学生优秀如此也要经过一丝不苟的漫长努力才有把握踏入研究生考场。三本学生不管是基础还是专业都让他们成为了本科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难度只会更加的大,所以很多三本学生都会较有自知之明的选择放弃考研这一选择。3.考研的方式不同考研的形式和流程是固定了的,不同的学生在考研上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一本二本的学生可以保研,三本学生就只能羡慕了。其次就算他们能和一本二本学生站在考研的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的角逐,在面试的时候考官还是会对学生的本科学历和表现做一个综合的评价。这一点对三本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也是决定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他们难说与其寄希望于那么微小的希望还不如去找别的更合适的选择。这三点说到底还是学生高考酿下的苦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学生自己作的,到现在只能是有苦难言的处于这种万事被动的局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吊在人生的路上,向前困难重重,向后又不甚甘心。很多三本学生也因此有了对高考迟来的顿悟,曾经他们可能因为几分的差别而险进本科大学而庆幸,而现在却把自己在某些方面摆在比专科生还低的位置,不过当事实已经成为定局,学生想得再多也改变不了现在所面对的现实。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六逆

二本三本考研到底有多难?学姐说出普通本科考研难的真相!

关注考研数据的人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考研人数增加了90万。以这样的增长速度来看,2020年考研人数将达到330万。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招聘,本科生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就业优势,企业或单位更倾向于选择高学历人才。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本科毕业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使得考研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一、报考人数增多,竞争更加激烈2017年国家把非全日制也纳入到了考研之中,导致了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37万,达到238万,录取人数大约60万人。随着各大院校研究生的扩招,2019年录取人数约为70万人,报考人数为290万人,录取比为1:24,将有76%的人考研失败。其中有30%的人会继续参加2020年考研,预计报名人数将逼近350万,这样一来,考研人数会越来越多,造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二、推免生(保研率)占比越来越高报名考研的人持续增多,其中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来自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会报考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想逆袭考上名校研究生。然而,各大名校受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条件限制,无法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造成考研难的现象。各大名校利用自身的推免资格,不断提高保研率,今年有的名校保研率达60%以上,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少。很多名校不仅有推免资格,还有进行院校互推、夏令营等多种方式预定研究生资格人选,以后会在这些方面不断提高占有名额比例,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逆袭的难度越来越大。三、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考研大军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在职研究生改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 研究生统考之列。毕业证书也由以前的单证变为如今的双证,进一步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其实在我看来,考研之所以难,也相对于某些专业和学校来说,有些专业考研,只要坚持努力复习,不算太难;考一所名校难,现在的本科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

简发而栉

三本大学生考研,会不会被“差别对待”?你知道吗

2020年研究生考试初试越来越近了,作为三本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考研呢?三本大学生考研,又到底会不会面临差别性的歧视待遇呢?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三本大学生该不该考研?在该不该考研这个问题上,三本大学生考研,虽然说,优势没有一本大学生或二本大学生那么充足,但是,在现阶段,本科生考研,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哪怕是三本大学生,在有机会和有条件考研的情形下,通过积极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阶段,虽然说,全社会的本科生群体还是大多数,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10年、20年以内,研究生毕业才找工作,可能是一种大趋势,因此,趁现在还年轻,提升自己的学历非常有必要。三本大学生考研会不会受到区别对待?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三本大学生考研,确实存在受到区别对待的情况,而且,在初试和复试阶段,都有可能受到区别对待。首先,在初试阶段,作为三本大学生,他们很少能够享受到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这是因为,通常三本学院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生学院,因此,三本大学生就无法像一本或二本大学生一样,获得保研的资格。即便三本大学生也非常勤奋努力,但是,想要成为研究生,必须参加初试和复试,两场考试都成功,才能够成为研究生。相比之下,一部分一本或二本的大学本科生,可以在进入大学上学之后,就开始发奋努力,争取在大学毕业之前,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以更轻松的方式,进入大学研究生学业。其次,在进入复试阶段以后,尤其是在进入面试阶段以后,很多三本大学生,在复试中,确确实实容易遭受歧视待遇。一部分研究生学院的导师,更愿意招收一本或二本大学生,而不是招收三本大学生,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本或二本大学生的学术基础更扎实,学习能力更强,科研优势更足。相比之下,三本学院因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都具有相对劣势,三本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是不如一本或二本大学生的,从而导致他们在进入复试阶段后,容易被区别对待。当然,小编个人认为,即便是在考研中容易遭受区别性对待,但是,面对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考研仍然非常有必要,只要我们认真复习、准备充分,即便被歧视,当我们的表现足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征服导师们。对此,你怎么看?

回也

为什么很少看到“三本”学生考研?毕业生无奈道出实情

为什么很少看到“三本”学生考研?毕业生无奈道出实情在一个多月前,研究生考试终于结束了,看到“考研”这两个字在热搜榜上的热度上升了不少,就知道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就连小编也是关注者中的其中一员,因为小编的舍友也在考试,但是他因为身体的愿意不得不放弃,其实这样的现象经常看到,一些人在考前准备了一年,但是在考试那天却放弃了,一些人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也不想再尝试。一些人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放弃了,出现这样的事情让人觉得可惜,毕竟准备了那么久的时间,但是无奈之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少看到三本学生考研呢?毕业生无奈道出实情第一:缺乏学习的环境。因为现在大学的数量很多,要是你在最重要的那次考试上,没有很好的成绩,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有很大限制了。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是学校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学校,所以在大学的选择上没有优势,只能去三本学校。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学校的氛围不是很好,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分数考上来的,一些人可能只想混日子,并不在意学历。所以在三本学校里,缺乏一个学习的环境,只有你一个人准备考试,又会觉得没有动力,一些学生想的比较远,可能就放弃了,所以说这就导致很少三本学生考研。第二:起点不同。因为研究生注重的是全面能力,要是你在某一方面的成绩不理想,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成绩。比如说它里面的英语和数学,一般来说,三本学生的这两门成绩都不是很好,所以和一本、二本学生比起来,起点就不一样了,考试的难度也会变大很多。不仅因为这两门成绩需要长期积累,还因为现在的竞争很大,很多名校的学生都在备考,所以说以后考试的难度会变得更大。这么多人并不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你得花费更多时间才可以,一些人坚持不了,后面后放弃了。第三:教学方法不同。大部分的三本学校,都更注重实践,所以在知识上的积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的,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又有专业知识。要是你在大学期间没有积累,备考时就要重新积累,这样的压力很多人都受不了,也就不会选择考研了。这些大学生更注重实习的机会,要是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公司,更倾向于实践,而不是知识。毕业生说,上面的这3方面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了,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学习环境,或者是起点不同,人们的观念不同,所以才很少看到三本学生考研。

书正

专科、三本生受到第一学历限制,可以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吗

第一学历是由高考决定的,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道分水岭,基本奠定未来的起点和基调。三本或是大专学生能够坚定考研,或是考上研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低的。但是,无论有多难,心存希望和期待,还是有机会成功的,聪明又勤奋的学生,哪个高校都是非常欢迎的。就目前的就业环境而言,硕士学历是很多优质工作的入场券,只有取得研究生“成就”,才有机会迈入人生的下个阶段。甚至有些专业,不考研在就业市场就“没出路”,如医学专业。在考研初试中,对于学生的第一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具备报考资质,就可以顺利报考,而且过线的话就有机会参加复试。在复试中,不同层次的第一学历,拥有的机会也是不同的,985层次的学生调剂中就占据很多优势。而专科生要根据要求发论文、参加专业课加试,因此,第一学历对于考研复试还是有所影响的。著名的考研宣讲老师张雪峰曾经说过,学习,提升学历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如果只是止步在原点,在工作中自然而然会遇到一些必须接受却难以接受的事情,如酒桌文化,办公室黑幕等等。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专科生、三本生考研,提升学历,去抢夺更多的工作机会,对于人生的改变还是会非常明显的。对于三本、专科生来说,学历限制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升学历,积极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用短视频中比较火的一句话收尾就是“没有撤退可言!”勇敢地向前冲,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