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去考研?读研有哪些变化?大吃一惊!到了大学四年级,大学生们总是为一件事而烦恼,实际上考研究生应该具体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综合看吗?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没有矿的话,“三本”大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去读研究生。现在的用人单位和现实相比,是为了降低录用成本,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对“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有好感,“三本”大学的学生非常优秀,或者只要家里没有关系,就很难进入好的就业单位,目前,3本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就业,大部分是进入小公司,或是为各种“编制考试”而奔走。显然,“三本”的毕业生只有本科学历,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这个时候,如果去好的学校研究的话,将来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三册”的学校基本上没有研究资格,学生只能走研究生考试的路,“三本”学历是我国本科学历的最后一层,如果考研究生,先不说那些“双一流”名校,考到一个普通的一本,学历都可以大幅度改善,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巨大的优势,有人说如果考了二本、三本研究生怎么办?“三本”学院的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优势不是很大,在调整和复试中更显劣势,这需要考生更加努力,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很弱的话,我想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胜算,最好从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准备,不管考哪个研究生,基本上都要考英语,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学好英语,在选择目标学校方面也要齐心协力行动,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计划,或是没有绝对的自信,最好把目标降低一点,比如说,我打算考武大。现在有所谓的“第一学历决定论”,但是如果不是第一学历的话,即使说是考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没用,这种看法太偏激了,确实,也有企业重视应聘者的第一学历,但并不多,很多企业还是重视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如果考上名牌学校,对将来的就业会产生“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有这么多好处,你觉得“三本”的学生应不应该考研究生?
三本学生为什么很少考研?1. 考研压力大,竞争激烈,针对每一年考研情况来看,三本学生报国内985.211大学的很少考得起的,名校一般都有区别对待,喜欢一些好一点的本科学校的学生。本来竞争就大,压力可想而知,之间的知识水平又没有一本二本的学生强,所以很少有人考得起,所以选择放弃考研。2. 偏科三本的学生为什么考到三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偏科,而偏科很大一部分是偏“英语”,英语又是考研必备,所以很难考得上名校研究生。相对一本二本的学生来说,三本学生很多知识没有掌握,需要从头开始学校,而且学校里面的学习氛围也不是太好,考研的很少,没有带头作用。这种情况就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了。难度大,知难而退。3. 不自信,其实这才是根本的原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三本的学生考研也并不是很难,可以考一些简单一点的学校,而且考研看专业分类,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考研必考科目也是可以的。只要付出努力、坚持,在初试中脱颖而出,复试认认真真的,发挥正常那么也是不难的。但三本的学生对考研往往不自信,怕自己比不过一本二本的学生,其实这和高考一样,一本二本的学生也害怕,怕自己比不过三本的学生。往往因为不自信,所以三本的学生很少选择考研。4. 三本学生有不一样的志向对考公务员来说,一本二本三本都有一样的,因为只看学历是不是本科。三本的学生往往思维发散,创新能力强。马云说:博士学历只是一张学费,并不能代表什么。三本学生胆子大,有激情,创业的也比较多。本来考研究生对三本学生来说就比较难,所以选择做其他的,放弃考研。有道是说:360行、行行出状元。这现今这个社会,只要你努力,找准方向,肯定都能成功。
学历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后学君多说大家也都能感受的到。尤其在如今这个“全民皆卷”的时代,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学历门槛一再提高,“考研热”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趋势。不论是为了延缓就业还是为了提升学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研究生学历无疑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首选“姿势”。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一本、二本学生有之,三本学生也不少。然而,现实却非常残酷,三本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往往要面临更多的阻碍。图源:百度图片01 要和越来越多的名校考研生竞争有限的名额对三本学生来说,考研与高考相比,那些爆炸式增加的中档题以及更枯燥抽象的记忆内容会把我们在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弱势再次放大。一个专业研究生的名额每年就那么几个,但是名校本科生选择考研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他们的加入,无疑提高了我们这些普通学校学生的上岸的难度。所以三本学生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行。图源:百度图片02 周边学习环境欠佳环境影响人也塑造人。当我们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一个积极好学的氛围能让人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但是在一些三本院校,即便是期末复习,可能也只有少部分同学在自习室认真复习,这时候我们的努力上进反而会显得“奇葩”。就像一位三本学院的网友所说,她入学后,听到周围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来这种学校就不要学习了”。当她看书的时候,有人会带着嘲讽的语气叫她“学霸”。此时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定力,不管外界的声音是什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截图自知乎03 复试阶段可能遭受某程度的“歧视”考研主要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构成。初试时大家试卷相同,老师公平客观地改卷,所以基本不会涉及任何主观的判断。复试一般来说是由“专业课笔试+面试”构成。笔试也是客观的分数,问题可能就出在“复试面试”上。通常来讲,复试面试的内容有关于专业领域的提问,有关于考研这个行为的提问,也有关于其他相关常识、相关经历的提问,可能还会有英语口语的检测。要回答这些问题,绝不仅仅只涉及我们大半年来的备考经历,可能涉及到考证情况,可能涉及到实习经历,可能涉及到对于本专业的认知面,甚至还涉及个人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这就是最大的差距。图源:百度图片一位考研机构的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这些三本或者专科的孩子想要考上研究生,难度系数是呈指数增加的,尤其是一些好的学校,他们在初试的时候成绩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但在复试的时候就可能被刷掉。所以他们一定要加倍努力,让自己的初试分数足够高,面试表现足够好。”图源:@梨视频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三本的学生即便考上研究生了,但是在毕业就业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会对你的本科学历提出质疑。(有关第一学历歧视的相关内容,可以查看这篇文章《第一学历歧视,是社会黑暗面吗?》)虽然说了这么多有关三本学生“考研难”的问题,但后学君还是认为,不管我们最初的起点如何,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提升自己。图源:百度图片过去的学历只是对一个人过去某一阶段取得成绩的一种认定,既定的事实已经无法更改,但未来却可以由自己掌控。三本院校读研的同学,毕业后的起点以及后学发展空间,大概率要优于当初的本科同学。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和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才能做锐意进取的弄潮儿。——THE END——
笔者本科来自于普通二本大学,亲眼见过很多同学考研逆袭“985工程”重点大学,包括自己的室友与邻班同学;不过没有三本同学考入“985工程”。考研,是很多大学生的目标,尤其是普通本科大学的同学。据报道,现在考研大军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大学,有很多甚至来自三本大学。读重点大学的同学无法体会到我们这些普通大学的资源的匮乏和稀缺,所以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改变现处的环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所以,不少同学把“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作为考研目标院校!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同学能顺利考入“985”,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考入的普通一本,或者省属重点大学。那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些同学能逆袭考入“985工程”大学研究生呢?有一些同学高中成绩好,自身很优秀,可惜考大学填志愿失误,导致进入二本大学。笔者邻班就有这样的同学,广东人,我们称他为“广东仔”,外表清秀,8块腹肌,英语好。可以当初抱着侥幸心理报的我们学校,结果真被录取,来了以后开始后悔。然后平时成绩还优秀,大三开始考研,顺利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这位同学就属于高中成绩好,报志愿失误,误入二本大学,自身条件好,后期又保持努力学习,没有堕落,最后还是入愿考入了“985工程”大学。考研复习方法得当,坚持学习。这类同学很多,平时学习成绩中上游,考试大多靠考前突击,会复习,学习效率高。到了考研复习阶段,也能认识到考研会提升很多,踏实复习,学习方法得当,复习效率高,每天也能按时进入自习室复习,最后同样能考进入“985工程”大学。大学室友就是,不过人家平时成绩就还可以,只是感觉二本本科毕业实在不好混,所以坚定考研的信念。然后每天起早贪黑,坚持到底,最后进入了兰州大学地质专业。很多二本大学生真是脑子很灵活,就是平时不学习,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是真正认真起来,成绩也唰唰往上涨!相信大家在大学期间肯定见过这类同学∶平时上课不听,但是自学能力特别强,每次考试前都是自己复习,而且还能看懂学会,考试成绩还挺高!大学同班同学,英语极其差,但是其他科目自己就能看懂,像我们当时的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需要上课听老师讲才有可能听懂,人家上课不咋听,下来自己复习,结果考的比我们好!有次竟然拿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佩服佩服!考研也一样,我们报班复习,人家就自己复习,除了英语各科复习的都很多,不过当初也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调剂到了一所普通一本大学。不可否认的是,我同学脑子真是好,自学能力太强了!以上三种情况是我身边的真是案例,相信大家周围也有类似的情况吧?一起交流学习学习~
为什么大多数三本生都不愿意考研?主要有这3个原因,很现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参加研究生考试,目的是提高学历竞争力,在社会上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专家研究每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的结构,研究生考试大多来自985、211大学和其他非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人数很少,三本和专科学校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更少,所以三本学生不愿意参加研究生考试,为什么呢?主要有这三个原因。第一,三本大学的学生水平很低。大家都知道,高考是筛选学生的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高考这个筛子进入一流大学,成绩一般同学进入普通类大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进不好的大学,三本同学进了三本,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好,高考成绩差是可以说明很多原因的,考生的思考能力可能比较差,考生的学习方法可能比较晚,无论哪个要素都对考生的考试能力和学习水平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考大学院的时候,这些考生的综合能力比其他大学的学生差。第二,三本大学没有考研的范围与985.211大学和其他一本大学的浓厚学习氛围不同,三本大学的学习氛围很差,一般来说3本大学的学生不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缺勤率不认真听讲的人也很高,所以,如果学生们认真学习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话,就完全没有那个环境了,我会嘲笑你,认为你不适合,但是在这里请注意以下有上进心的学生,既然选择了研究生考试,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使前面的路很苦,我也会加油的。第三,三本大学的学习资源比较少。在许多优秀的大学和大学里,实验室和各种图书馆阅览室都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生们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利用学校的优秀学习资源来学习,教师和教育资源都十分匮乏,很多3本学生只有看其他学校的网络课才能知道自己的专业课。欢迎留言。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2021考研信息#2020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人,那么2021考研究竟会达到多少人,个人认为会在395万人左右,想在考研中脱颖而出,关于考试科目和其中的区别你必须清楚。考试科目考研初试总共有四门: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政治主要有5部分组成:马克思主百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回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答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英语又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基础课可以可以选择数学或者专业基础课。数学需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由目标院校决定。数学又分为数一、数二、数三。其中数一和数三,由高数、线代、概率三部分组成,但数一难度大;数二由高数和线代两部分组成。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具体考哪一门可需根据目标院校确定。考研分数考研总分为500分,由上述4门共同构成。其中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以上就是关于考研考试科目及各自区别,你知道了吗?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2019年3月30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官网公布的拟录取名单里,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紧绷已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考研终于告一段落。至此,想把考研的这一年多来的心得和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上还在迷茫的你。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是考研的基本情况,第二个部分是各科具体的学习方法,第三个部分是考研的一些经验之谈。1基本情况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工大本校三本的应届毕业生,在刚刚过去的19考研中,超国家线50分,超校线40分…勉强上岸,可谓是有惊无险。六级至今未过…但是不要怕,考研和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只和努力的程度以及所吸收的程度有关。在分享经验之前,还是要说一下,毕竟每个人都有适用于自己不同的复习方法。我应该算是那种边玩边学适当劳逸结合的人,即便在考研这样紧张的环境下,我也能抽出来些时间适度的娱乐一下,例如和朋友吃饭看电影健身等。在准备考研的时间上,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先从简单的刷单词书开始,每天利用没课的时间去自习室里刷刷单词,看看专业书等,正儿八经开始进入状态是在大四下学期,此时距离考研仅剩六个月,但毕竟开始的比较早,所以后期也没怎么下功夫,所以划重点来了,能早开始就早开始,不要相信学长学姐说什么没必要呢么早开始,拉的战线太长会疲倦什么什么的。过来人的经验是,开始的早,复习涉及的面比较广,有精力。后期即便疲惫,但是因为有前期准备的底子,所以相对来说就是查缺补漏,轻松一些。2各科复习方法1、英语【前期】我是大三下学期开始一遍一遍刷的朱伟的恋恋有词还有词组背多分,同时配套相应的视频课来学。大概到考研前一个月,我已经刷了四遍恋恋有词,第一遍是跟视频认真做笔记,后面就只是看书过的很快。【后期】我也迷茫过,不知道各类型题看哪个老师的,于是我也走了很多弯路,看了很多老师的,但都不适合我,后来偶然间跟了商志老师,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他的声音很反感,但是后来由于他讲的好所以我也就习惯了。在此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句,真的全程跟一个老师就行,不要这个老师听听阅读,那个老师听听翻译什么的。作文这块我买了一本作文书直接开背自己总结模板,涉及的书不多,主要还是跟商老师。何凯文的书我买上基本没咋看过,然后何凯文微博每日单词推荐我是偶尔看一下。反正还是那句话,最好全程跟一个老师,尽量少走弯路!2、政治我是九月份开始看的政治,全程跟的石磊老师,可以说是石老师的铁粉了,讲课风格我喜欢,不仅授课,还能育人。比如我现在还记得他说过的3句话「人越挫越勇、为什么要考研?为了提高人的本质、越努力越幸运」真的是在考研期间很鼓舞我。政治不用太早看,我觉得我九月看都早,十月开始都完全来得及,我政治9月份开始刷了一遍石磊的冲刺班,之后十月份到十一月底主要是刷选择题,一进十二月就开始疯狂背大题,直到考研前1小时都在背大题…我背的是石磊老师密押五的讲义,没有背肖四肖八,但是选择题我看了看,反正主要还是以石磊的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政治66分已经很满意。3、专业课因为我是建筑专业,有一门是考6小时快题,这涉及到绘画以及方案能力,所以开始准备的比较早,大三开始的每个寒暑假都去西安学习,所以开学这一门就很轻松,也就是平时多积累一些案例,时常画画保持手感。另一门是理论综合,我复习的比较早,也是大三下学期开始大概过的,第一遍专业书大概浏览有个印象,第二遍开始跟教材跟视频认真做笔记,第三遍开始跟着笔记看书,查缺补漏的记忆,第四遍就主要是背重点。开始的早很重要,后期复习就相对来说没呢么吃力。如果前期没有复习到位,后期会很吃力的。3经验之谈1、一定要有计划我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在考研期间充分利用了这个习惯所以每天按部就班的来还比较轻松,建议大家做一个计划安排表,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然后再按复习程度来再次修改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安排。有计划的复习,一定不会错。2、一定要坚持考研这一路上,我见过了很多遗憾的事情发生,比如很多平时很努力很认真复习的人,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考前几天就放弃了,直接不去考试,还有的是在考场上上午去了可能觉得考的不好下午干脆就不来的人…坚持就是胜利一定没错。考上的人,不一定是复习的最好的人,但一定都是坚持下来的人,长路漫漫,坚持下来本身就是成功。3、一定要有自信心不一定要有研友,但是自己一定要有十足的信心,不要因为一篇英语阅读做的不理想或是政治总是背不会而态度消极,这很正常,有这样低沉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自我及时调整过来,否则会影响之后的复习,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一定会,要相信自己可以的。结语:从盛夏到初冬是一段难熬的日子,紧张、急躁、烦闷、痛苦、迷茫,你现在所经历的都是我所走过的,但是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汪国真说,“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与君共勉。最后,祝2020年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成功上岸!
关注考研数据的人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考研人数增加了90万。以这样的增长速度来看,2020年考研人数将达到330万。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招聘,本科生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就业优势,企业或单位更倾向于选择高学历人才。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本科毕业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使得考研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一、报考人数增多,竞争更加激烈2017年国家把非全日制也纳入到了考研之中,导致了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37万,达到238万,录取人数大约60万人。随着各大院校研究生的扩招,2019年录取人数约为70万人,报考人数为290万人,录取比为1:24,将有76%的人考研失败。其中有30%的人会继续参加2020年考研,预计报名人数将逼近350万,这样一来,考研人数会越来越多,造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二、推免生(保研率)占比越来越高报名考研的人持续增多,其中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来自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会报考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想逆袭考上名校研究生。然而,各大名校受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条件限制,无法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造成考研难的现象。各大名校利用自身的推免资格,不断提高保研率,今年有的名校保研率达60%以上,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少。很多名校不仅有推免资格,还有进行院校互推、夏令营等多种方式预定研究生资格人选,以后会在这些方面不断提高占有名额比例,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逆袭的难度越来越大。三、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考研大军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在职研究生改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 研究生统考之列。毕业证书也由以前的单证变为如今的双证,进一步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其实在我看来,考研之所以难,也相对于某些专业和学校来说,有些专业考研,只要坚持努力复习,不算太难;考一所名校难,现在的本科生为了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考研。
学生的学习从来是不可能跳跃式发展的,学历的等级除了学生学习的积累之外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即使是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专科生想要考研也必须在拿到本科学历之后才有资格。可是对于考研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专科生考研是因为学历不够格,而三本生学历明显合格但却没有很多去考研的。明明已经站在了起点却毫不犹豫,这是为什么呢?《导语》很多三本大学生都不去考研?三点原因,一目了然1.名校研究生竞争大既然决定了考研那么所有的学生都会好好把握这次“重生”的机会。一本二本学生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们的目标只会更高。而三本学生本来就因为学校的等级吃够了苦头,所以必然不想在研究生上在重蹈覆辙。所以他们对名校研究生名额的竞争是很大的,而在一本二本这些强者面前,三本学生逆袭的机会甚是渺茫。就算是学生好不容易冲进了最后的面试关也很容易变成别人的炮灰,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功亏一篑。2.考研难度大考研的难度大是所有考研学生要有的心理准备和切身感受到的事情。对于考研很少有学生可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三个字,名牌大学学生优秀如此也要经过一丝不苟的漫长努力才有把握踏入研究生考场。三本学生不管是基础还是专业都让他们成为了本科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难度只会更加的大,所以很多三本学生都会较有自知之明的选择放弃考研这一选择。3.考研的方式不同考研的形式和流程是固定了的,不同的学生在考研上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一本二本的学生可以保研,三本学生就只能羡慕了。其次就算他们能和一本二本学生站在考研的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的角逐,在面试的时候考官还是会对学生的本科学历和表现做一个综合的评价。这一点对三本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也是决定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他们难说与其寄希望于那么微小的希望还不如去找别的更合适的选择。这三点说到底还是学生高考酿下的苦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学生自己作的,到现在只能是有苦难言的处于这种万事被动的局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吊在人生的路上,向前困难重重,向后又不甚甘心。很多三本学生也因此有了对高考迟来的顿悟,曾经他们可能因为几分的差别而险进本科大学而庆幸,而现在却把自己在某些方面摆在比专科生还低的位置,不过当事实已经成为定局,学生想得再多也改变不了现在所面对的现实。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