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町芒研究院|《2020乳制品行业研究报告》节用

町芒研究院|《2020乳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1乳制品1.1 乳制品概念乳制品:指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类、乳粉类、炼乳类、干酪类以及其它乳制品类[1]。1.2 乳制品发展现状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产量方面,2019年全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在销售收入方面,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乳制品销售规模达4196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乳制品市场消费构成来看,饮用奶在2019年以61.8%的占比排名第一,第二大品类是酸奶,占比达到35.6%。同2015年相比,2019年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不断扩大,并且扩大的趋势将会持续,预计到2024年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将会达到42.2%。(数据来源:食品行业研究中心)当前乳制品行业呈现少数全国性大企业与众多地方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按照企业知名度、经营规模和整体实力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伊利股份、蒙牛股份以及光明乳业为代表的全国性乳制品企业和以新乳业、三元股份为代表的区域性乳制品企业,第三类为地方性乳制品企业。这三个类别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市场风格。2019年伊利和蒙牛在乳制品行业市场份额中共计占比44.8%,分别占比24.5%和20.3%。整体来看,乳制品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数据来源:Euromonitor)1.3 乳制品消费者画像根据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乳制品购买者中49.6%为男性,50.4%为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9周岁,占比达90%,其中20-29周岁年龄段的购买者占比最多,为40.1%,平均年龄为31.9岁。已婚人士占比65%,已婚已育的占比54.3%,这类人群是乳制品的主要购买人群。(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在消费水平方面,消费者购买力的强弱与个人收入有关。个人收入越高,消费者的乳制品购买力越强,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最多,为42.1%,2999元以下的占比为5.9%。消费人群的平均薪资约为9102元。(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1.4 乳制品选购依据2020年10月,町芒研究院针对消费者“乳制品选购动机”以及“购买偏好”,进行了专项在线问卷调查。(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町芒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32%的消费者选购乳制品是因为乳制品的营养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钙,并将其作为日常必备的食品;29%的消费者因为乳制品细腻、醇香、酸甜的口感而欲罢不能,频频选购;16%的消费者受价格影响较大,看到产品打折促销就疯狂选购;13%的消费者因为电商、超市等渠道提供了便利的送货服务而多频次购买乳制品;10%的消费者比较注重产品的包装,认为“颜值即正义”,愿意为此买单。(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在购买偏好上,54%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35%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外国品牌付出更高的价格,仅11%的消费者不注重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影响较大。2乳制品测评乳制品品牌及品类的丰富多样化,无疑加大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难度。为了解决消费者的选择困难,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营养”的乳制品,町芒研究院评测团队从执行标准(Standard)+品质标准(Quality)+感官标准(Sensory)三个维度综合评测产品,得出该款产品的最终指数,即町芒优选指数(DCI),DCI数值越高代表产品综合品质越好(不符合町芒执行标准,不参与町芒研究院优选)。(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截止到2020年10月,町芒研究院评测产品包括乳制品类、方便食品类、休闲零食类、儿童辅食类、儿童零食类、女性食品类、节日特色食品类、调味料类及现制奶茶饮品类等160余款,涉及3000多个品牌,评测样品量接近10000余个。其中,所评测的乳制品7类,涉及品牌80多个,样品量达300多款。在品牌方面,既有伊利、蒙牛、君乐宝、三元、光明等一些国内知名品牌,还包括一些网红品牌(认养一头牛、百菲酪、乐纯)、进口品牌(德亚、小贝勒、乐荷、艾恩摩尔)、小众品牌。在品类上,涵盖纯牛奶、水牛奶、酸奶、无糖酸奶、儿童乳、奶酪、奶片等。3乳制品DCI指数分析(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注:5分以上是指5分≤DCI<6分,其它同理。据町芒研究院对乳制品的DCI统计分析后发现,评测样品的分值跨度较大,可分为5个等级。DCI能够达到9分以上的产品仅占评测样品的3%;8分以上、7分以上的产品占比较大,分别为42%、38%;6分以上的产品占比16%;5分以上的产品占比最少,为1%。下面我们从标准评测、品质评测、感官评测三个维度分析影响DCI整体分值的原因。3.1 标准评测町芒研究院从食品添加剂种类及限量添加剂等多个维度对乳制品进行了深度解析。添加剂根据食品中的用量主要分两种,一类是按需添加,一类是限量添加,町芒研究院主要对限量添加剂种类进行评判,其数量越多,标准评测星级越低。(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经町芒研究院统计,5星的产品占比较高,为47%;星级在4星-5星之间的产品占比32%;在3星-4星之间的产品占比19%;在2星-3星之间的产品占比2%,可以看出乳制品的标准星级整体较高。(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町芒研究院将限量添加剂的种类划分为3个等级进行统计后发现,无限量添加剂的产品占比最高,为51%;有1-5种限量添加剂的产品占比为43%;有6-10种限量添加剂的产品占比仅有5%。(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町芒研究院将限量添加剂的种类划分为3个等级(0种、1-5种、6-10种),统计各类乳制品在3个等级范围内产品数量的占比情况。限量添加剂种类在6-10种范围内的产品仅有奶片和儿童乳,而儿童乳限量添加剂种类在此范围的产品占比较高,为31%。儿童乳中的限量添加剂种类主要有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防腐剂(乳酸链球菌、山梨酸钾)、着色剂(胭脂虫红)、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海藻酸丙二醇酯)、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锌、维生素D)等。如果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影响儿童的饮食习惯,减少正常饮食的摄入量,还会增加儿童的肠胃负担,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町芒研究院认为在儿童乳中加入营养强化剂的方法,虽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因为甜味剂、着色剂等添加剂的添加,儿童乳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正面影响。3.2 品质评测町芒研究院从营养成分表、关键营养成分标示值与检测值的差值、蔗糖检测值、乳酸菌检测值、产品包装设计等多维度对乳制品的品质情况进行解读。(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经町芒研究院统计,乳制品的品质星级大部分在4星-5星和3星-4星之间,占比分别为50.4%、46.1%,而达到5星的产品仅占比2.6%,还有0.9%的产品在2星-3星之间。经分析后发现,影响乳制品品质星级的指标为蛋白质含量、钙含量等。3.2.1 奶片的蛋白质、钙含量高(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对各类乳制品的蛋白质、钙含量标示值进行统计并计算均值后发现,奶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各类乳制品蛋白质含量的标示均值排序为:奶片>奶酪>无糖酸奶>水牛奶>纯牛奶>酸奶>儿童乳。(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奶片的钙含量最高,各类乳制品钙含量的标示均值排序为:奶片>奶酪>水牛奶>纯牛奶>无糖酸奶>酸奶>儿童乳。(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除了水牛奶外,其它各类乳制品均有未标示钙含量的情况,其中酸奶、奶片、无糖酸奶未标示钙含量的产品占比较高,分别占比29.3%、26.8%、22%。町芒研究院认为,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蛋白质或钙,而在产品外包装上标示钙含量,既能展示企业产品品质的硬实力,也能方便消费者进行对比选购,进而提高产品的复购率。3.2.2 牛奶符合国标要求(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町芒研究院将采购的纯牛奶、水牛奶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脂肪含量检测值≥标示值的产品占比46%,蛋白质含量检测值≥标示值的产品占比50%,钙含量检测值≥标示值的产品占比31%。根据《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第6.4条的规定:(1)在产品保质期内,食品的蛋白质,多不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仅限乳糖),总的、可溶性或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单体,维生素(不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A),矿物质(不包括钠),强化的其它营养成分允许的误差范围是≥80%标示值;(2)食品中的能量以及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钠,糖(除外乳糖)允许的误差范围是≤120%标示值。经过对比后发现本次评测的纯牛奶、水牛奶营养标签均符合《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3.2.3 水牛奶营养成分高(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町芒研究院通过将水牛奶与纯牛奶的蛋白质、脂肪、钙含量的标示均值及检测均值进行对比后,得出以下结论:(1)水牛奶的脂肪、蛋白质、钙含量的检测均值都高于纯牛奶。(2)水牛奶的脂肪、蛋白质、钙含量检测均值都高于标示均值;纯牛奶的脂肪、蛋白质、钙含量检测均值都低于标示均值。这些数据都直接或者间接表明了与纯牛奶相比,水牛奶的蛋白质、钙含量更高。另有数据显示,水牛奶的矿物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也都优于黑白花牛奶(常见的乳用牛品种)和人乳,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是黑白花牛奶的约80倍和40倍,因此,想要补充蛋白质、钙,在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水牛奶更好。由于水牛奶品质优良且产量稀少,所以水牛奶及其奶制品的价格也远远高于普通牛奶。町芒研究院评测的水牛奶价格在4.8-7.9元/200ml,纯牛奶价格在1.7-3.8元/200ml,水牛奶价格高于纯牛奶价格数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奶中贵族”百菲酪,作为网红产品被众多达人在小红书等媒体平台倾力推荐,然而结合町芒研究院的水牛奶评测结果,百菲酪的综合品质表现并不理想,其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钙)的检测结果与同类产品对比排名靠后,然而售价却比较高,实属高价不高质。町芒研究院认为,网红效应确实是帮助产品快速接触消费者的一种手段,但随着消费者从单纯口味满足向营养健康需求的转变,大众对产品综合品质的要求会变得更高,产品本身品质过硬才能真正由网红转“长红”。3.2.4 儿童乳多为含乳饮料(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通过对16款儿童乳的产品类型进行统计整理后发现,只有31%的产品是调制乳,其余69%的产品属于含乳饮料。《GB/T 10789-2015 饮料通则》中明确规定了含乳饮料属于蛋白饮料。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其它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它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过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市面上的乳酸菌饮料、××钙奶、优×乳等实质上都是含乳饮料。许多家长误认为含乳饮料=牛乳,经常给孩子购买含乳饮料饮用,认为可以补充营养,实则不然。含乳饮料的配料除了牛乳外,一般还含有水(配料表的第一位)、甜味剂、酸味剂、果味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多种添加剂。町芒研究院提醒宝爸宝妈们,在选购儿童喝的乳制品时,尽量少买含乳饮料。与调制乳、普通牛奶相比,其营养价值低。一般情况下选择普通牛奶就可以,其富含儿童成长所需的钙质和优质蛋白质。调制乳是指在加入了一些其它原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的牛奶,用以强化某种营养或者改善口感。添加了营养强化剂的调制乳本身可能要比普通牛奶营养价值高一点,但是售价通常也更高,性价比不一定高。另外,不建议用各种口味的调制乳代替普通牛奶,如果一定要买,町芒研究院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避免选择牛奶含量低而糖分含量高的产品。3.3 感官评测町芒研究院为了从专业角度及消费者角度两方面对乳制品感官情况进行全方位解读,聘请了数十位专业感官评测师、二十位优秀感官评测师及上百位线下体验官,对町芒研究院选购的纯牛奶、水牛奶、儿童乳、酸奶、无糖酸奶、奶酪、奶片进行感官评测。(数据来源:町芒研究院)从感官星级结果看,只有奶酪有达到5星的产品,占比5%;水牛奶、无糖酸奶、奶酪中4星-5星之间的产品占比最高,分别是100%、93%、72%;奶片、酸奶、纯牛奶、儿童乳中3星-4星之间的产品占比最高,分别是84%、65%、58%、50%;酸奶、儿童乳中2星-3星之间的产品占比最高,分别是30%、25%;只有酸奶有1星-2星之间的产品,占比5%。产品的感官星级越高,则说明产品的色、香、味、形等方面的表现越好。同是牛奶,纯牛奶的感官星级在3星-5星之间,而水牛奶的感官星级在4星-5星之间,表明水牛奶在感官方面的整体表现要优于纯牛奶。据评测员们反映相较于纯牛奶,水牛奶奶香味浓郁,乳汁浓稠,口感顺滑,微甜味明显,这是因为水牛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比纯牛奶高,是纯牛奶的数倍,难怪水牛奶能够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在社交平台掀起一阵购奶潮流。 町芒研究院还发现,部分品牌打着水牛奶的旗帜宣传卖奶,实则配料中纯牛奶的含量要高于水牛奶,其售卖价格在水牛奶中也处于中上水平,这种把消费者当韭菜收割的行为,不应该成为生产和消费市场上的主流。在儿童乳的感官评测中,那些感官星级较低的产品都存在香精味重,甜度过高的共性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经统计,评测产品中81%的儿童乳都添加了白砂糖,且其在配料表中的排名比较靠前,可见糖的添加量确实不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0-4岁的孩子是不建议摄入添加糖,糖会给婴儿造成龋齿、肥胖等多种健康伤害,从营养健康的角度看,町芒研究院并不推荐儿童乳内添加糖且不推荐给4岁以下的儿童饮用这类儿童乳。酸奶的感官星级范围跨度大(1星≤星级<5星),町芒研究院经统计后发现,在2019年评测的20款低温酸奶的平均感官星级为2.8星,2020年评测的15款无糖酸奶的平均感官星级为4.2星。感官星级的增加反映了乳制品企业对酸奶配方、规模化加工工艺等方面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更加成熟,使得酸奶的产品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无糖酸奶的诞生和普及反映了消费者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进而促进了酸奶品类的细分化及无糖酸奶的发展。4结论分析4.1 不同类型产品成分差异大在品质评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产品营养成分差异大,原因为何?町芒研究院从牛奶、儿童乳、酸奶、奶酪、奶片等相关的执行标准中为大家解答疑惑。奶片是以生牛(羊)乳或/和乳粉、乳清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片状乳制品,乳固体含量不低于60%,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干酪可分为原干酪和再制干酪。干酪又名奶酪,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再制干酪是以干酪(比例大于15%)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因此,相对于其余5个种类的乳制品,奶片和奶酪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含量更高。(信息整理:町芒研究院)多数的酸奶产品以《GB 19302-2010发酵乳》作为执行标准,可分为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从原料成分看,发酵乳的原料是生牛(羊)乳或乳粉,而风味发酵乳的原料不止有生牛(羊)乳或乳粉,但其含量不低于80%,所以,发酵乳的脂肪、蛋白质含量比风味发酵乳高。(信息整理:町芒研究院)多数的纯牛奶、水牛奶产品以《GB 25190-2010灭菌乳》、《GB 19645-2010巴氏杀菌乳》作为执行标准,二者在灭菌工艺上存在差异。巴氏杀菌工艺一般是75℃-85℃,持续加热15-20秒,较多保留了牛奶原本的风味和活性物质,但只是杀菌,不是灭菌,因此需要冷链冷藏销售,以免有些芽孢恢复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物质,保质期只有3-7天。超高温灭菌牛奶工艺一般是137℃-145℃,加热4-15秒,细菌全部被杀死,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达6个月。(信息整理:町芒研究院)注:理化指标显示的是以生牛乳为原料的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儿童乳中部分产品以《GB 25191-2010调制乳》作为执行标准,部分产品以《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作为执行标准,从原料成分看,调制乳的主要原料是生牛(羊)乳或复原乳,其含量不低于80%,而含乳饮料只是成分里含有乳或乳制品,配料排名第一的是水。(信息整理:町芒研究院)一般情况下儿童乳中按照《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标准执行的产品,其蛋白质含量比其它6类乳制品要低。4.2 乳制品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我国液态奶消费量仅占全球消费量的8%,是美国的56%,欧盟的44%,远低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偏低,乳制品消费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及财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膳食结构的调整,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成加速上行的态势,对乳制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乳制品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乳制品行业基业常青、品牌长虹,町芒研究院从市场、产品包装、用户、奶源品质四个角度提出一些建议。4.2.1 挖掘蓝海市场提及纯牛奶、酸奶,毫无疑问,大家脑中闪现的品牌就是伊利、蒙牛。2018年,伊利营业收入789.76亿元,同比增长16.92%;净利润64.40亿元,同比增长7.31%,伊利的主营业务是液体乳、奶粉、冷饮。町芒研究院认为,如果已经入局或想要入局乳制品行业的企业,想要在全国性大企业的三大业务板块内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转身寻找细分领域的蓝海市场,可能会大有作为,比如奶酪界的国产品牌妙可蓝多,主打高品质酸奶的乐纯,都在寡头企业的主营领域之外拥有了一席之地。以奶酪为例,目前海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品牌奶酪起步较晚。2019年中国奶酪零售市场CR5为47.1%。市占率前五为百吉福、乐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蓝多,市占率分别为22.7%、7.7%、6.4%、5.5%、4.8%。其中排名前四位均为海外品牌,国产品牌仅有妙可蓝多入围前五。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乳品结构,发展奶酪制品,该政策为奶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外,在2019年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也指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块奶酪兴盛一个产业。让消费者从“喝奶”向“吃奶”转变。町芒研究院认为,随着奶酪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奶酪有望成为国内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新赛道。4.2.2 包装让产品说话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颜值即正义”、“有颜任性”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包装已经不单单是产品说明书,还是一个流动的广告平台,可以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流量和销量的入口和保障,也承载了文化内涵的品牌缩影,能够和消费者建立起联系的社交符号。社交媒体上迅速崛起的网红品牌,正是明确了这一要义,在包装上花费心思,收获了一众粉丝。以乐纯为例,用插画的风格展示口味,并通过文案包装,跟消费者沟通产品的故事,文艺范儿十足,简约、小清新的风格,非常符合当下流行的审美趋势,透明杯装,给人健康、自然的印象,成功吸引了目标人群——年轻的白领女性。町芒研究院认为,新兴品牌如果想要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驻足,除了要有过硬的产品硬实力外,也不能忽视“颜值”的影响力。其次,通过包装可以传递产品和品牌价值内涵,好的产品包装胜过万语千言,要重视产品的包装,不要轻易错过每一个展示自己产品和品牌的机会。4.2.3 关注用户,获取信任2008年,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曾出现过严重的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从国外购买奶粉,喝上一杯“放心奶”,成为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经历重创的中国乳制品企业“洗心革面”,建立自控奶源,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渐从信任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安全、天然”的产品,企业如何能够让消费者看到、体会到所购买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对国产品牌的信心,町芒研究院认为,“产品溯源”及“认养模式”是两种比较有效的方式。通过手机扫码消费者可以看到乳品从产地环境、生产流程、批发到零售等环节的详细记录,信息透明,“产品溯源”能让消费者获得“看得见”的安全。“认养模式”一般指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食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只需在手机上安装APP终端,就可以对自己认养的“产品”进行24小时监控。认养一头牛就是通过“认养模式”成为了行业黑马。通过对牧场奶源、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链等多个环节与消费者进行连接与互动,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牛奶品质安全的顾虑并构建新的牛奶消费场景和销售模式,不仅能真正恢复并提升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企业的信任度,或许也会带来乳品行业新的增长点。4.2.4 奶源品质是基础首先产品的好坏主要看是否有可靠的奶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好的奶源才能生产高品质的牛奶。虽然全球奶牛养殖前十强中,仅中国企业就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其中现代牧业更是以近23万头存栏,13万头成母牛的规模领先全球,但是与中国乳制品进口主要来源国、世界乳制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相比,中国在奶源质量、产品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町芒研究院认为要解决问题、迎头赶上,我们不能只靠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发展价值,要促进奶业技术进步,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町芒研究院通过对市售乳制品、町芒优选指数、町芒评测大数据中心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持续观察乳制品行业近年来整体发展状况,及消费者对乳制品消费选择的影响和变化,对乳制品行业当下所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最终对整个乳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在帮助消费者形成正确消费观,学会理性选择的同时,为食品企业进行品牌赋能,为食品企业的发展提供客观、专业、综合的方向建议,最终形成整个乳制品行业的良性循环。5参考来源[1]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Z].2009-06-26.[2] 任秋鸿, 庄超, 彭华. 我国乳制品分类浅析[J]. 中国乳业,2019, 000(009):67-69.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报告

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超三千亿元,液态奶种类众多,占据中国 90%以上的乳制品主流市场◆ 中国市场拥有最丰富的乳制品品类:乳制品是指使用牛乳或羊 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产品,主要包括液态奶、 奶粉、炼乳、干酪和其他乳制品。目前我国单液态奶就出现 13个细分品类,跨界产品层出不穷,使我国企业在乳品创新、 场景拓展、功能加持等方面,拥有更多可延展的机会。◆ 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液态奶占绝对主流:2018年乳制 品市场规模达到3590.41亿元,总销量3099万吨,同比增长 1.0%。液态奶占比稳定在90%以上。中国乳制品行业自起步经历蓄力、爆发、冷却阶段,目前积极 向高端健康、国产占比提升方向发展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目前乳制品目前积极向高端健康、国产占比提升方向发展:早期我国液态奶受保质期限制,国 产奶粉蓬勃发展,1997年引入UHT灭菌技术及利乐无菌包装技术,常温奶对巴氏奶替代形成;2003年起常温奶快速普及,伊利蒙 牛龙头地位显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导致国产奶粉进入冰点,行业进入调整期,液态奶品类快速扩张,进口奶粉垄断国 内市场,产业链加速向上游整合;2015年起进入国产及高端产品突围期,主要表现为乳制品向高端、健康发展,国产占比提升。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量仍在增加,但渠道、品牌、产品的多元 化使得乳制品市场竞争加剧◆ 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量仍在增加:2018年国内常见乳制品的 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4.8kg/人,相比2004年提升了201%,并 持续增加,其中人均对酸奶的需求量提升较快。◆ 乳制品渠道也逐渐多元化:电商、低温便利店等新兴渠道不断 挤占传统商超、杂货店份额,多渠道共存趋势明显。◆ 新兴乳制品品牌不断加入市场:2013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 国产复苏阶段,国内乳制品品牌数复合增长率高达23.86%。中国乳制品行业新时代痛点:增长、升级、多样化,背后是精 细化运营、全域优化、快速响应的产业需求技术是变革乳制品行业利器,数字化提供未来想象力◆ 技术突破推进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杀菌技术、冷链技术曾大力推动常温奶和低温奶的普及:2000年左右中国引入UHT杀菌技术, 常温奶市场迅速放量;2008年后,随着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低温酸奶的占比开始大幅提升;乳制品未来技术变革想象力在数字化。

绿茵下

亿欧智库发布《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数据中台研究报告》

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超三千亿元,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蓄力、爆发、冷却调整阶段,目前积极向高端健康,国产占比提升方向发展。尽管规模很大,渠道、品牌、产品的多元化却不断加剧乳制品市场竞争,暴露了中国乳制品行业增长、升级、多样化等新时代痛点。亿欧智库从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和痛点出发,对牧场奶源、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链和消费者连接每一个环节的数字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未来乳制品行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方向。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乳制品行业数字化已经历三个阶段,龙头企业完成大部分单点环节的数字化,中小公司较滞后。随着数字化提升,乳制品行业人效大幅提升,2012年相较于2018年提升了63.6%,未来对效率的追求将进一步推进行业数字化进程。而更进一步的数字化,意味着中国乳制品行业中国乳制品行业迈入全域+敏捷数字化发展阶段,基于单点的数字化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全流程、可快速响应的数字化改造将成为中国乳制品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对乳制品行业数字化的研究基础上,亿欧智库进一步对现有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最终我们认为数据中台价值能有效助力乳制品行业全域+敏捷数字化发展。数据中台的构建基于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论,可解决传统数仓的系统建设问题,有效适应新变化,是企业数字化系统迈向数据智能的重要演进之路。亿欧智库将数据中台定义为:企业内支持高效构建全域数据资产、敏捷赋能多类业务、智能服务全流程人员的数据智能系统。根据数据中台的主要特性,其提供的自动化、全局性、灵活性对现阶段需要进行全域、敏捷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价值较高。经过调研,亿欧智库认为业务敏捷度高、复杂度高、规模大的企业与数据中台的匹配度较高,也因此更能适应新时代乳制品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乳制品数据中台目前主要聚焦消费者连接环节,逐步产业链中上游环节渗透。数据中台在消费者连接部分将销售和营销打通,所有触点、流程数据通过中台自动ETL转变成数据资产存放在企业内部数据库中,数据资产实现了统一管理,数据可融合可回传,支持全层级人员进行精准运营。阿里巴巴在中国最先提出中台概念,其认为“数据中台是区别于传统数据仓库的智能大数据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好数据、联商业和通组织”,而其经过8年从内部演化而来的阿里云数据中台也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首选方案。目前飞鹤、雅士利等乳制品企业都在积极采用数据中台进行数字化变革,从亿欧智库调研情况来看,数据中台至少已在获客、转化、留存多个方面体现价值,未来同源、敏捷、预知、倒推、双向等数据能力将深入生产和供应链,形成全链条优化基础上的开源节流。

大麻糕

乳制品行业深度报告:双寡头格局稳定,行业理性竞争

1、 乳制品行业呈双寡头格局,龙头领先地位稳固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双寡头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稳定的双寡头格局,行业 CR2 自 2012 年的 34.4%提升至 2020年的 48%。根据乳制品企业的经营范围、渠道覆盖程度及规模,可将我国乳制品企业分为三大梯队:(1) 全国性乳企: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全国性乳制品企业市占率皆为 20%以上,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产品结构丰富、品牌影响力强、渠道铺设完善,具备显著规模优势,领先地位稳固;(2) 区域性乳企:光明乳业、新乳业等。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市占率约为1-5%,营业收入约 50 亿以上,在重点经营的区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占率、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忠诚度及较完善的渠道网络。(3) 地方性乳企:燕塘乳业、天润乳业等。地方性乳制品企业的市占率约为 1%以下,营业收入约为 20 亿元以下,规模较小,经营区域仅为部分省内及周边地区, 在经营区域内具备一定知名度。地方性乳企牧场靠近主要消费区域,主要通过生产销售低温乳制品进行差异化发展。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受原奶价格、企业战略、行业及品类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奶供应、乳制品加工包装以及下游乳制品销售。整个乳制品行业产业链以乳制品企业为核心,企业向牧场和奶站收购原奶,经过加工之后生产出液体乳、奶粉以及干乳制品等产品,最终通过物流运输到多级经销商和各终端进行销售。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主要受原奶价格、企业战略、行业及品类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1) 上游原奶价格: 上游原奶价格占乳制品成本约 60%,而通常若原奶供过于求时,乳制品企业一方面部分和上游奶源基地绑定,一方面为了维护和上游牧场的关系,会维持一定原奶采购量,而多余的原奶由于保质期较短,需要采取产品促销或喷粉的方式处理,使得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情况和上游原奶价格息息相关。(2) 产品同质化程度:液态奶同质化程度高、竞品差异较小、易被模仿,如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基础白奶、常温酸奶等产品的包装、口味皆较为相似,因此乳企需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及宣传推广。此外,乳制品产品品类多样,有些产品如基础白奶具备必需消费品属性,有些产品如酸奶偏可选消费品属性,故消费者对部分乳制品品类的价格较为敏感,更易选择促销力度大的产品。故当乳企会采用促销手段获取短期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激烈。(3) 乳制品企业战略:当乳制品企业选择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时,通常会加大市场费用投放,行业竞争加剧。(4) 乳制品行业及品类所处发展阶段:当行业处于量增阶段、产品品类仍处于发展初期时,行业竞争相对较为理性;当行业量增趋缓时、产品品类趋于成熟时,行业参与者会加大短期费用投放以获取更多份额、加大长期费用投放提升自身品牌力。2、 行业发展历经四大阶段,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乳制品行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成长、成熟及品质提升四个阶段。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乳制品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成长、成熟及品质提升四个阶段。2019 年,我国的奶牛存栏约 610 万头,牛奶产量约为 3201 万吨,乳制品销售额约 2594 亿元,人均消费额约 185 元。1949 年我国人均乳制品占有量不足400g,2019 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快速提升至约 20.7kg。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双寡头,区域及地方乳企专注于发展低温产品以差异化竞争的格局。2.1 、 起步发展阶段:奶业基础薄弱,政府引导下建设基础设施1949-1978 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行业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奶牛养殖数量少,高产奶牛存量低,奶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 年全国范围内仅有 4 家乳品厂、12 万头奶牛,其中优质高产荷斯坦奶牛仅有 2 万头,奶牛年产奶量约 20 万吨,人均占有量不足 400克。在此阶段我国奶源供给严重短缺,牛奶供不应求。随着居民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在各地陆续兴建乳企和奶源基地,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广州、哈尔滨、南京、昆明等大中城市相继建设国营奶牛场,奶业开始逐步发展。但受制于整体经济水平,增长仍较为缓慢,至1978 年,我国奶牛数量增长至 48 万头,年产奶量达到 88.3 万吨,人均占有量约917 克。1979-1997 年奶源供给不断提升,伊利集团成立。1978 年以来,国家提倡农业经营多样化,鼓励私人饲养奶牛,国营、集体和个体养殖共同发展,个体奶牛饲养占比由 1949 年的 6.25%增长至 1997 年的 82.62%,奶牛存栏量由 12 万头增长至 443 万头,奶源供给不断增加。1993 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伊利集团成立。该阶段由于技术条件不足,居民消费的乳制品主要为奶粉及短距离运输、小范围配送的巴氏奶。2.2 、 快速成长阶段:UHT 技术引入,双寡头初现1997-2006 年随着改革持续深化、UHT 技术引入,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随着供给端持续优化、乳制品生产技术提升,我国乳制品行业在 1997-2006 年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牛奶产量由 601.1 万吨增长至 2945 万吨,CAGR 约 19%。行业快速成长主因:(1) 改革深化,逐步放开乳制品行业价格管控:80 年代中后期,饲料价格逐步放开,但牛奶销售价格仍由物价局管控,导致牛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降, 奶类总产量于 1993 年第一次出现负增长。90 年代初,国家取消牛奶补贴,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牛奶价格上涨,行业效益提升,乳制品企业积极性提高。(2) UHT 技术引入扩大乳制品运输半径:我国牧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包括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带,奶源分布不均衡及冷链运输不发达导致了我国奶业发展缓慢。1997 年以前,液态奶消费主要以低温奶为主,保质期仅有 2-3 天的巴氏奶占据国内液态奶市场份额的 90%以上。由于奶源分布不均衡, 巴氏奶保质期短,北方生产的牛奶需加工成奶粉才能运往南方。1997 年开始,乳企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灭菌及包装技术,UHT 技术和利乐包引入后牛奶保质期延长至6-9 个月,可在全国范围内运输,有效克服了我国奶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及冷链运输系统不发达等问题。利乐包常温奶出现后行业处于快速扩容阶段,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以常温奶为主,享受行业量增红利。为扩大融资渠道,伊利股份于 1994 年筹备上市,并于 1996年成功于上交所上市。有了资金支持,伊利股份于 1997 年引入第一条利乐液态奶生产线投产,带领中国乳企进入常温奶时代。蒙牛乳业成立于 1999 年,于 2004 年在H 股上市。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在该时期皆选择发展常温奶为主,并相继推出高端白奶品牌特仑苏、金典;而光明乳业选择坚守低温奶,2003 年仍为行业龙头的光明乳业逐渐被拉开市场差距。国外乳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乳企以抢占份额为战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外乳企看好中国乳业市场,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外乳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1979 年国外乳业巨头雀巢率先进入中国市场,随后卡夫亨氏、菲仕兰、达能、恒天然等乳业通过与国内乳企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2002 年起,我国液态奶行业开始出现价格战现象,乳企纷纷通过买赠促销方式降价抢占市场份额。2002 年以来,伊利股份的发展战略为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伊利; 而后进入者蒙牛乳业也大举投入以抢占市场份额。促销加剧下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毛利率分别自 2002 年的 33.3%、31.5%下降至 2006 年的 27.4%、22.9%;净利率分别自 2002 年的 4%、6%下滑至 2006 年的 2.3%、5.3%。2004 年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多城市出现“鲜奶比水便宜”现象,乳制品行业集中度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提升。伊利股份逐渐成为全国第一乳企,蒙牛乳业发展迅猛,行业双寡头格局初现。随着常温奶推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增长空间被释放,1996 至 2007 年间,我国共 5家液体乳企业上市,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1997 年,伊利集团率先开始大规模引入利乐包装生产设备,积极与奶农开展合作,至 2003 年已实现 63 亿元营收,超越光明乳业成为全国乳企龙头,并于 2005 年将营收扩大至 120 亿元。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 年,在此阶段采用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策略,用大经销商模式快速铺货,并用300 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积极赞助中国航天计划、超女等活动,短时间内迅速打响蒙牛品牌,规模快速提升。2004 年蒙牛乳业已实现营收 72 亿元,成立 5年即成功赶超光明乳业。在该阶段,行业双寡头格局初现,2.3 、 成熟阶段:奶源全面过剩,乳企价格战激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07-2016 年乳制品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2007-2014 年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快速增长,除 2008 年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影响行业增速大幅下滑至 5.3%外,其余时候乳制品行业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2015 年后,乳制品行业逐步步入成熟期, 行业增速下滑至 5%以下。2014 年前乳制品行业主要为量增驱动,2014 年后价增为行业发展主动力。2014 年前,乳制品行业增长主要由量增驱动,2007-2014 年乳制品行业 CAGR 为 12.9%,其中乳制品消费量、消费均价 CAGR 分别为 10.1%、2.6%。行业量增阶段,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自 2007 年的 11.1KG 快速提升至 2014 年的 21.1KG,在此阶段中, 行业未出现新品类,主要以多样乳饮料如酸酸乳、风味奶等产品为主。2014 年后, 价增为行业发展主动力,2016 年乳制品行业增速达 3.6%,其中均价增 4.3%。在此阶段,随着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新的高端品类常温酸奶快速崛起。原奶价格波动价格战频发下行业竞争激烈,叠加政府监管加强影响,中小乳企逐步退出市场。我国乳制品企业数量由 2008 的 815 家下降至 2016 年的 627 家,该阶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主因:(1)政府监管加强: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乳制品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出台多项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行为,促使行业健康发展。(2)2007-2016 年期间原奶经历了三个周期,原奶价格上行期间乳企通过直接或间接提价方式缓解成本上行压力;原奶价格下行期间乳企一方面需通过促销等方式消耗多余原奶,另一方面成本下降,乳企的利润空间增大,可释放部分利润进行费用投放以进一步提升份额。龙头乳制品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根据 Euromonitor,龙头乳企在此阶段集中度快速提升,行业 CR2 自 2010 年的 37.4%提升至 2016 年的 39%。其中伊利股份市场份额自 2010 年的 17.5%提升至 2016 年的 22.4%。其中,蒙牛乳业行业领先地位保持至 2010 年,2011 年后伊利股份再次成为全国第一乳企,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根据原奶周期,该阶段内乳制品行业竞争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07-2008 年,蒙牛乳业领先,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6 年至 2007 年原奶供不应求下价格上行,2008 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原奶价格下行。伊利股份于 2006年开始进行全国织网计划,精耕渠道。伊利股份采取深度分销体系,前期渠道投入较大,净利率下滑。而在此阶段蒙牛乳业通过大经销商制度快速进行全国布局,并大举投入营销建设品牌,收入规模快速提升,于2007 年超过伊利股份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8 年蒙牛乳业买赠促销力度较大,毛利率下滑 3pct 至 19.6%;而大经销商模式费用投放较深度分销模式低,2008 年蒙牛乳业净利率较伊利股份高。(2)2009-2012 年,原奶温和上涨,伊利股份超越蒙牛乳业成为全国第一乳企业2009 年至 2012 年期间,原奶价格处于温和上行周期。供给端上,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影响,政府加强对奶源质量和加工过程的监督,许多大型乳制品企业开始自建、自控规模化牧场。该阶段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乳制品需求提升拉动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皆通过产品提价以缓解部分成本压力,毛利率受成本上行影响皆有所下滑。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毛利率分别自 2009 年的 35.1%、26.7%下滑至 2012 年的29.7%、25.1%;广宣费用率分别自 2010 年的 12.9%、7.8%下降至 2012 年的 8.9%、6.3%。伊利股份于 2011 年超越蒙牛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9 年至 2010 年期间,蒙牛乳业仍保持第一乳企地位。蒙牛乳业于 2009 年引入中粮后经历换帅、改革,略有动荡。如蒙牛乳业事业部划分从按产品(常温、低温、冰淇淋)划分改成按产业链(原奶、生产、物流、营销)划分,影响了团队积极性。而伊利股份仍稳步推进织网行动、加强渠道掌控能力,厚积薄发,于 2011 年重新超越蒙牛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12 年营收规模达 419.9 亿元。(3)2013-2016 年,原奶价格波动,行业价格战激烈,伊利股份稳居行业第一2013-2014 年原奶价格快速上行,乳企提价以缓解成本压力。2013 年受牧场疫病爆发、高温干旱影响,产牛头数锐减,许多奶农杀牛卖肉,出现奶荒现象,供给短缺下原奶价格快速上行,原奶价格上涨幅度高达 24%。2012 年年末开始光明乳业、新乳业等乳企率先开始提价,其中光明乳业对整体产品调价;随后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对部分明星产品终端价格进行调价,以缓解成本上行压力;至 2013 年底,行业内乳企基本都对产品进行了提价。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毛利率分别自 2013 年的 28.7%、27%提升至 32.5%、30.8%。2013-2014 年期间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蒙牛乳业仍持续增加费用投入,但由于毛利率提升幅度大于费用率增加幅度,全国性乳企净利率仍上行。2014-2016 年进口大包粉冲击下原奶价格下行。此阶段进口大包粉价格远低于国内原奶价格,折合原奶价仅为国内原奶价格的 50%,而在此阶段中消费者对进口大包粉、复原乳和生鲜乳的认知尚不足,故乳制品企业可大量进口低价大包粉和复原乳。而随着大批量规模化牧场建设完成逐渐放量,国内原奶供给严重过剩,国内原奶价格快速下行。原奶过剩,资源型乳企大幅促销,龙头乳企被动跟随,行业价格战激烈。2012 年以来原奶上行期间,具备优质奶源的资源型乳企从上游开始延伸布局下游,辉山乳业、中国圣牧分别于 2013、2014 年上市。资源型乳企在下游品牌力较弱、渠道建设不足,故主要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激烈。在原奶过剩期间,乳制品企业需要通过大幅促销以消化多余原奶,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相继加入行业价格战, 行业步入整合期。在此期间龙头乳制品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中小乳企逐步退出市场或转型放弃常温专注于低温产品,双寡头格局进一步稳定。2.4 、 品质提升阶段:乳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竞争恢复常态化2017 年以来,乳制品行业逐步进入品质提升阶段。2017 年开始,消费复苏,乳制品需求回暖。根据 Euromonitor,2019 年乳制品行业增 5.5%至 4178.8 亿元,其中量增 1.5%,均价提升 3.9%。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饮食西化、健康意识兴起,人们对乳制品产品的消费自口味和营销为主转向健康化、多元化,自风味牛奶、调味乳、功能奶转向高端白奶、常温酸奶,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该阶段除常温酸奶品类持续快速成长外,低温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也逐渐受消费者青睐。常温酸奶经过多年培育,大单品安慕希体量已超百亿。供需偏紧下原奶温和上涨,全国性乳企常态化竞争。2017 年以来,我国原奶供给端部分牧场产能退出、奶牛补栏速度缓慢,而需求端上乳制品需求复苏、国际全脂奶粉价格大幅上涨下乳企对国内原奶需求提升,供需紧平衡下我国原奶价格温和上涨。上一轮行业整合期过后,行业双寡头格局稳定,区域和地方性乳企以经营低温酸奶、巴氏奶等低温乳制品为主,而全国性乳企开始常态化竞争。(1)2017 年蒙牛乳业换帅后加大费用投放,伊利股份跟随。蒙牛乳业换帅后, 于 2017 年开始加大促销费用投放,伊利股份跟随进行地面费用投放。(2)2018 年全国性乳企费用投放自线下转向线上,费用投放结构改变。蒙牛乳业于 2018 年赞助世界杯,费用投放结构发生改变,自线下转向线上,加大线上宣传力度。而伊利股份提出要扩大市占率差距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费用投放力度,赞助冬奥会以及大量综艺节目,涉及产品品类较广,包括安慕希、金典、舒化奶、金领冠、畅意、植选、畅轻等。2018Q3 开始行业竞争恢复常态水平。2018 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毛利率分别提升 0.5、2.2pct 至 37.8%、37.4%;蒙牛乳业广告宣传费用率提升1.3pct 至 4.6%。(3)2019 年为进一步提升核心产品市占率,双方对高端乳制品发起促销。伊利股份在常温酸奶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蒙牛乳业的特仑苏体量大于金典。2019Q2双方为进一步提升相对弱势品项的市占率,分别对各自相对弱势的高端产品进行促销。2019Q3 开始双方促销放缓,市场费用及广告费用投放较为理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伊利股份保持领先地位。2017 年以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 Euromonitor,乳制品行业 CR2 自 2017 年的 44.1%提升至 2019 年的 48%。伊利股份采取深度分销模式,采用自身销售人员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及维护终端, 对渠道的掌控能力强,费用投放较为高效。渠道力、品牌力较强的伊利股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蒙牛乳业经历了管理动荡期后,卢敏放总上任将事业部重新调整为常温、低温、奶粉、冰品,并于 2015年开始推动渠道扁平化改革,2018年引入分公司提升渠道把控力,经营状况逐渐改善。由于此阶段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的市场份额均已经较高,且中小乳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本轮行业竞争相对较为良性。3、 原奶价格上行,行业理性竞争,龙头份额可持续提升乳制品行业量价提升空间广阔。我国乳制品行业量价提升空间仍较广阔:(1) 消费量:目前一二线城市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低线城市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较低,农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 7 公斤。随着多媒体兴起、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低线城市居民乳品消费结构仍有提升空间,如自含乳饮料向牛奶、酸奶消费转变。此外,随着龙头乳企渠道下沉、精耕及新渠道开拓,低线城市的产品品项更为丰富,消费者可购买更多品项和口味的乳制品,消费量提升空间较大。(2) 消费均价: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更关注健康、有机、绿色消费,液态奶消费结构仍有升级空间,如自金典白奶消费向金典有机消费升级,自利乐包向梦幻盖升级等。此外,乳制品品类丰富,具备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及送礼属性,消费场景多样。随着人们对乳制品提升免疫力的认知增强,高端乳制品的礼品消费仍可向日常消费转化。巴氏奶发展限制较多,现阶段常温奶发展优势明显。低温奶发展受奶源、运输、消费习惯限制较大,行业增速较快,但仍体量较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 年我国低温鲜奶行业增 11.6%至 343 亿元,2015-2019 年 CAGR 达 8%。而中国不同层级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冷链建设情况差异较大,运输范围广、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在现阶段发展优势仍比较明显。2012 年以来,常温酸奶、高端白奶拉动常温奶行业快速增长。随着安慕希、金典体量过百亿,大单品增速逐渐放缓。但目前乳制品行业尚未出现新的爆品,未来常温奶行业的增长或主要来自于产品口味升级、包装更新及渠道下沉。原奶处于上行周期,行业竞争趋于理性。展望未来,乳制品行业竞争趋于缓和:(1)基础白奶:从长期来看,原奶供给端一方面由于 2018 年来环保监管严格, 部分牧场被迫停产或搬迁;另一方面由于畜牧养殖盈利较差,奶牛补栏积极性下降, 奶牛存栏量仍较低,供给端恢复缓慢。而需求端一方面下游乳制品需求复苏,另一方面国际全脂奶粉折合价高于国内生鲜乳,乳制品企业对国内原奶需求较为旺盛。原奶供需偏紧下,预计未来 2 年原奶价格仍会温和上行。各乳制品企业买赠促销意愿较小,行业竞争趋缓。(2)高端乳制品:目前行业尚未出现新的大单品,安慕希、金典以及纯甄、特仑苏仍分别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故企业有动力维护高端产品的价格稳定,以保持合理的渠道利润空间及企业盈利能力。因此预计在新的高盈利大单品出现前,各乳制品企业不会对高端乳制品进行常规性、频繁性促销,行业理性竞争。乳制品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可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可收割市场份额,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尼尔森数据,2020Q3 伊利股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常温奶市占率同比增 0.8pct 至 38.8%;低温奶市占率同比增 0.2pct 至 15.2%。2020Q2 蒙牛乳业常温高端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1.5pct 至 28.2%,鲜奶业务市场份额逐月提升,截至 2020H1,鲜奶市场份额位行业第二。龙头乳制品企业渠道力、产品力、品牌力强, 具备规模优势,受疫情影响有限,而中小乳企压力较大。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乳制品企业经营情况逐月改善,全国性乳企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区域乳企、地方性乳企, 竞争优势增强,可进一步收割市场份额。……(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开源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春风镇

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乳制品作为以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乳制品少糖少盐,降低了“三高”风险。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行,居民的健康意识将逐渐提升,居民食品消费对乳制品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乳制品介绍乳制品主要分为液体乳、乳粉、炼乳、奶酪,其中液体乳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杀菌乳、灭菌乳和酸牛乳。经过乳制品多年消费的发展过程,乳制品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奶粉阶段,受保鲜技术、运输渠道限制,需要将牛奶制作成奶粉进行销售;第二阶段为液态奶阶段,随着消毒灭菌、包装技术的发展,乳企可以在灭菌之后将牛奶运往各地销售,液态奶开始普及;第三阶段为奶酪、黄油阶段,奶酪具有不易保存的特性,受限于物流和包装水平,是生产、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乳制品消费的最高形态。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价值,倾向于消费高端乳制品,奶酪销量有所提升。目前中国液态奶市场已处在成熟期,奶酪市场刚刚起步,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乳制品消费规模突破4000亿元根据Euromonitor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到达了4196.3亿元,201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根据Euromonitor预测数据,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发展。至2024年我国乳制品市场消费规模或将突破5500亿元。酸奶消费规模最大,巴氏奶最具成长性2019年,酸奶是乳制品消费最大的细分奶,消费规模达到1492.99亿元,占比为35.6%,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5%,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UHT奶消费规模占比22.4%,虽然消费规模占比较大,但2019年其消费规模941.57亿元,同比增长只有1.7%,以个位数增长。巴氏奶增速不断上行,2019年达到了11.6%,略微超过酸奶的增速。巴氏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未来随着消费者营养健康意识的逐渐觉醒,巴氏奶有望保持量价齐升趋势,市场提升空间较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双寡头竞争我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受奶源分布、产品物流配送和储存条件的限制,当前乳制品行业呈现少数全国性大企业与众多地方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2019年,乳制品行业整体市场份额中,伊利和蒙牛合计44.8%,分别为24.5%和 20.3%。2019年,我国乳制品行业CR2超过40%的水平,说明我国乳制品市场己经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双寡头竞争型,预计未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乳制品行业主要企业市占率排前五的还有光明、君乐宝和新希望,这三家企业市占率远远落后于蒙牛和伊利,三家企业市占率均不及4%。乳制品行业前景分析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我国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发展中国家乳制品消费的的显著特点是人均年消费水平较低,这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乳制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年乳制品消费支出、人均年鲜奶购买量、人均年酸奶购买量、人均年奶粉购买量都在逐年递增。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乳品消费需求也将会随之快速增长,预计我国消费需求占世界需求增长总量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推知

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后疫情时代乳制品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我国乳制品生产量保持在2600万吨以上水平,但是我国乳制品出口竞争力较弱,主要出口中国香港。市场需求方面,我国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约为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的二分之一。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市场需求旺盛。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供给:乳制品出口明显下降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我国乳制品生产量保持在2600万吨以上水平。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乳制品产量达2037.6万吨,同比增长1.1%。出口供应方面,我国乳制品出口量小。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3.24吨,同比减少19.1%,出口额1.66亿美元,同比下降48.6%。多年来,我国乳制品主要出口产品以向广东供应香港的鲜奶为主,婴幼儿配方粉成为最主要出口产品,主要目的地同样是香港。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干乳制品出口中国香港数量达7126.02吨,占73%,同比减少52.7%;出口朝鲜597.07吨,占6%,同比减少61.8%。需求:市场需求旺盛我国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约为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的二分之一。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市场将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达2710.63万吨,同比增长1.1%。据《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显示,201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65家,同比下降4.07%;销售总收入3577.0亿元,同比增长12.44%;实现利润总额336.1亿元,同比增长51.86%。未来,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乳制品市场将会出现一个稳定发展的好态势。从进口情况来看我国乳制品需求,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9年乳制品进口总量297.3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金额为1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共进口各类乳制品240.73万吨,同比增加7.9%,进口额88.06亿美元,同比增加5.1%。价格维持在3000美元/吨以上水平,整体高出出口乳制品价格。进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按数量看,我国主要进口干乳制品,出口业态奶。2020年前三季度出口干乳制品9830.42吨,占比30%,同比减少49.3%,出口额14200.26万美元,同比下降52.9%。液态奶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出口液态奶22588.35吨,占比70%,同比增加9.2%,出口额2402.88万美元,同比增长10%,主要是鲜奶1.89万吨,占83.8%。具体进口产品分国家或地区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大包粉76.36万吨,同比下降2.4%,进口额25.55亿美元,同比增加8.9%,均价3346美元/吨,同比增加11.7%。主要是来自新西兰,占比达74%。乳清和鲜奶主要自欧盟进口,进口比例分别达44.4%和59.2%。后疫情时代乳制品市场需求旺盛从产销量来看我国乳制品供需情况,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行业整体产销衔接情况较好,整体供求关系相对平衡。2018-2019年市场对乳制品需求明显上升,预计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价格来看,乳制品制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整体趋于下降趋势,近两个月明显回升,达到101点。受市场对于乳制品的旺盛需求影响,预计后疫情时代乳制品市场行情较好,乳制品制造工业生产价格指数将趋于上升。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朱丽叶

乳制品增长带动行业向好浓缩乳制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附图表)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奶类产量3297.6万吨,同比增长3.8%,居世界第四位;国内乳制品产量为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均实现2015年以来最大增幅。乳制品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即营养型、健康型、休闲型、国际型转变。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基本处于成熟阶段,从销量来看我国乳制品需求情况,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变化趋势大体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为271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2%。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食用乳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饮食习惯,然而由于牛奶和羊奶很容易腐败,人们从几千年前就开始探索能够使牛奶和羊奶长期保存不变质的方法。延续至今,炼乳、奶酪、奶油等产品也成为日常随处可见的浓缩乳制品,广受欢迎。浓缩乳制品市场竞争格局浓缩乳制品作为乳制品行业的细分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存在较多的品牌,市场竞争充分。在炼乳领域内,雀巢和发行人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在中高端炼乳产品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其他炼乳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未来炼乳行业的企业只有在产品品质、生产成本控制、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的完善等多方面提升实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奶酪和奶油领域,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人均消费较低。目前我国市场主流奶酪、奶油品牌均为国际品牌,如“安佳”、“总统”、“百吉福”等,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第七码

深度分析!2021年中国乳制品行业产能现状及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乳制品作为日常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营养均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疫情期间,乳制品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活动,确保新鲜乳品供应。2020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780.4万吨,同比增长2.84%。分产品来看,液态乳占据乳制品主要供应市场,近年来产量保持增长。分地区来看,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陕西和河南六大重点产区合计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河北和黑龙江分别为液态乳和乳粉的第一大供应区。行业企业数量与奶牛数量双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数量逐年下降,2020年发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达到572家,较2019年新增7家。2015-2020年期间我国奶牛数量与乳制品企业数量整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经历了连年的下降后2020年开始有所回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奶牛数量为615万头,比2019年新增了5万头。后疫情时代乳制品产量保持增长从产量来看,2015-2020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但整体保持在2600万吨以上的水平。近两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产量达到2780.4万吨,比2019年增长2.84%。2020年初,受全国疫情防控的影响,导致乳制品的供应量发生了严重下滑。1-2月份全国乳制品产量累计为361.4万吨,同比下降17.5%;3月份乳制品产量月同比下降8.9%。直到第二季度整个行业的情况才发生了好转,4月份乳制品产量首次实现了正增长,同比增长4.8%。10月份乳制品产量单月增长达到了16.3%。液体乳份额略有提升,重点产区份额有所下降分产品来看,液体乳占据乳制品市场主要份额。2020年液体乳产量为2599.43万吨,占整体乳制品产量的93.49%,较2019年增长0.17个百分点;2020年乳粉产量为101.23万吨,占整体乳制品产量的3.64%,较2019年下降0.23个百分点。分产区来看,我国乳制品产量重点省区有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陕西、河南等,其总产量为全国产量的一半左右。近年来六个重点产区乳制品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连年下降,从2017年的52.5%下跌至2020年的49.2%。河北为液态乳第一大产区液态乳为乳制品行业的主要细分市场,2016-2020年其产量整体保持着先降后增的趋势。2020年我国液态乳产量为2599.4万吨,较2019年增长3.28%。液体乳产量分产区来看,2020年,河北液态奶产量347.56万吨,较2019年增长2.32%,占全国总产量的13.4%,位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318.92万吨,同比增长17.02%,占12.3%,仅次于河北;排名第三至第六的分别是山东、河南、宁夏和黑龙江,其占比分别为7.9%、6.8%、5.5%和4.8%,六省区合计产量占全国的50.7%,市场集中度较高。黑龙江为乳粉第一大产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乳粉产量整体保持波动变化的趋势。2020年其产量为101.23万吨,较2019年下降9.43%。乳粉产量分产区来看,黑龙江产量第一,2020年产量达到40.01万吨,较2019年增长3.02%,占全国产量的39.5%;排名第二至第五的产区分别为陕西、河北、内蒙古和江苏,其占比分别为13.5%、10.4%、9.5%和5.5%,五省区合计产量占全国的78.4%,市场集中度较高。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离别钩

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规模化进程加快、市场潜力大「组图」

1、全国奶业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乳制品是指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2700-3000万吨之间。2020年1-8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1779.6万吨,同比下降0.3%,主要受疫情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乳制品产业素质加快提升,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这也为我国乳制品稳定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4.0%,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较2016提升了近12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奶牛单产7.8吨,同比增长0.4吨;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2、人均消费生鲜乳达35.8公斤需求端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加强,2015-2019年,我国人均消费生鲜乳从30.9公斤增长至35.8公斤。但全球消费市场中,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国内奶业的发展市场广阔。3、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在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推动下,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47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6.1%;实现利润总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坏潘妮

2020年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今日(10月12日),2020中国奶业二十强(D20)峰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并发布了《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奶类产量3297.6万吨,同比增长3.8%,居世界第四位;国内乳制品产量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均实现2015年以来最大增幅。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等)。国内乳制品市场规模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即营养型、健康型、休闲型、国际型转变。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基本处于成熟阶段,从销量来看我国乳制品需求情况,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变化趋势大体同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为271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2%。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产量来看,2019年全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4万吨,同比增长5.6%。受疫情影响,2020年1-7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1527万吨,同比下降0.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主要供给以液态奶为主从细分市场看,我国乳制品生产加工主要是以液态奶为主。2019年,我国液态奶产量2537.7万吨,同比增长5.8%,占乳制品产量的比重高达93.32%;干乳制品产量181.7万吨,同比增长2.5%,仅占乳制品产量的6.68%。乳业发展趋势预测结合近期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及中国乳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预测未来中国乳业发展趋势如下:一、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从国内市场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叠加非洲猪瘟的影响,国内畜禽产品价格将大概率出现较大增长并在全年较长时间保持高位运行,加之居民对乳制品消费需求的稳步回升和玉米等饲料成本等上涨,生鲜乳收购价持续小幅上涨,也驱动了乳制品需求及价格的增长。从国际市场看,乳制品价格、生鲜奶价格与奶饲比都还处于较高位置,奶牛养殖的盈利性总体上较好。受各国乳制品需求回暖推动,世界主要乳制品批发价格出现持续反弹。尽管世界各国乳制品消费逐步恢复有助于乳制品价格反弹,但世界供给依然保持充足,在供给充裕的情况下,预计后期国际乳制品价格涨幅将趋缓。二、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以液态乳为代表的乳制品消费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人均液态乳消费量来看,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显著的差距。相比于饮食、生活习惯类似的日本和人口基数同样庞大的印度,中国的人均液态乳消费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中国的乳制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内畜产品供求普遍较紧并推动乳制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乳制品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三、进口总量将出现明显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后国内市场偏紧、国际市场宽松,乳制品进口量将可能有较大增长。由于国内乳制品消费需求强劲增长,国内原料奶生产的增长速度未能跟上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所以进口总量出现较大增长。除了供需的结构性缺口,还有两方面因素可能导致乳制品进口的进一步增长:一是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对于进口将有一定刺激作用;二是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国可能较大幅度增加来自美国的乳制品进口。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