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正确对待考研,做到这3件事,成绩提升考进名校!体见

如何正确对待考研,做到这3件事,成绩提升考进名校!

大家好,我是嘉琪学姐,从事教育领域已经有十二年的时间!是一个永远热情洋溢永远乐观的内心十八的小姐姐!热衷于论文写作指导,高考志愿规划和学业规划!曾指导的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有上千篇,也为众多同学做过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多次拯救同学们于水火之中。作为教育界老鸟,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欢迎你与我交流互动,评论和留言!在很多人看来,考研很难,实际上,考研拼的不是谁的智商更好,谁的头脑最聪明,而是谁最有毅力,谁最能坚持,谁的心态最好。考研临近,很多学生开始出现情绪波动,这个数学题依然不会做,那个知识点到现在还没记住,不好的状态蜂拥而至,本就身心疲惫变得更加不堪负重,如何正确的对待考研呢?一、不买很多的参考书市面上的参考书籍五花八门,很多同学纠结,甚至买了很多参考书来看,但是每本书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没必要没本都买。很多书看一遍不如一本书看很多次,应当学会取舍,不能觉得这本书很好,那本书也不错,这样的现象,通常结果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书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不懂的同学可以寻求导师或者学长学姐们的建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二、不与他人攀比“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在这里,在这里等你,我们不一样,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就像歌词里写的,每个同学的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比如同时考研的同学,说她已经快复习完了,也许她的速度、接受能力就是比你快,你开始着急打乱自己的计划去追赶她,想要超越她,这样就违背了你的计划的初衷,所以把心态放平稳,不要与他人攀比进度,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三、不要让现在的位置决定你的选择不要过早的对自己定位,心理暗示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当你心里总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了,很难获得更大的进步时,很容易一语中的,所以,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不放弃希望,每年那么多超常发挥的学生,那么多逆袭的黑马,为什么不能是你?选好自己的目标,参考往年的复试线,正确的判断自己的长处和缺陷,尽力弥补,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已经开始,就没理由临阵退缩,否则那么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考研可能不会让你飞黄腾达,但一定能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才华,坚信自己的选择,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走下去。同意学姐观点欢迎点赞收藏哦,不同想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感谢你的关注,我会分享更多关于论文写作和就业辅导的信息,希望对即将毕业或身在职场的你有帮助。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希望你能收藏、转发、点赞、评论,一起帮助更多的人!有什么关于论文/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问题,你也可以私信我或评论留言自己的观点,我看到后一定会回复的!

回坐忘矣

如何客观地看待考研辅导班?

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341万,这个是参加报名的人数,如果包括中途放弃的,妥妥的超过400万,特别是在校考生,刚开始自己身边很多考研的,但复习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放弃,有的专业,真正走进考场的可能都不到一半。放弃的理由有很多,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也可能是不可抗拒的家庭原因,更多的就是感性的放弃,因为不想考了,所以就放弃了,就这么任性。考研备考,就离不开考研辅导班,那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备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也就是如果你考研,如何看待考研辅导班?从复习时间上看,大部分的考研人复习时间绝对超过1000小时,那听辅导班课程的时间才多少,五分之一,还是十分之一,没有任何一个考研上岸的是只通过听辅导班的课程就能成功的,不管是辅导班的老师课程讲的有多好。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做题,自己去总结。这个和平时在高中,大学学习的不一样,高中,大学学习的时间,听老师的讲课的时间有可能超过50%,特别是在中学,高中,课程排的满满的,也就是有晚自习,早自习,加上平时的课外作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课。但是考研复习,如果一个人复习时间有20%在听课,那就比例非常高了。考研辅导老师占用的考研备考学习时间这么低,那是不是可有可无,自己学习就行。可以吗?当然可以。 你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反复做题,总结错题,也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1000个小时不行,2000个小时肯定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要听考研课程,无所谓就是少走一些弯路,学习了考研老师总结的方法和技巧。从这个角度,考研辅导课程是给考生指出了一个方向,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样的知识点,自己看5遍才行,如果听辅导老师的讲解一遍,可能自己只需要3遍就行。同样不能只听课,自己不去消化。这个还只是单纯的知识点, 考研最后都是通过各种题型来检验的,归根结底还是应试考试,只要是应试考试,就会有一些应试考试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自己能总结出来吗?恐怕不能。只能去学习,然后再自己消化,总结,变成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因为考研辅导课程肯定有用的,关键阶段还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辅导课程,只是辅助引导的作用,主要还是靠自己,所以想考研,就应该好好体会辅助引导的意思。不能盲目的信任,也不能盲目的抵触。

母子泪

如何看待大学生跟风似的考研?

答|百度派 @香柏树在中国,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啊!“人多的地方准没好事”。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不缺你一个。嗯,那就考研吧。多少人用虚情假意,唯唯诺诺,骗自己的考研当借口,错过了校招最好的时段。不排除有少数大佬因为各种意外与保研擦肩而过,但是大多数大佬是用不着考研的,甚至有的大佬根本不屑于一个研究生文凭。从众的大多数,考研真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吗?需要变强的不是文凭,而是自己,而让自己变强,有一万条路子,然而可怕的大多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人最多的一条。不管是不是跟风,我只想对正在准备的同学说,决定了,就坚持下去。知乎上有很多家境(不是钱,是家长的学识和家族氛围)很好的人,他们因为所处环境的影响,或者身边长辈的指导,心里明确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比如保研,比如出国。他们在大一就有了四年的计划,考高分,拿奖学金,发论文,考托福雅思,等等,他们既有目标,又有经济支持(发论文,考托雅多花钱是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到的),做的事都是大方向正确的,所以,他们考不考研,都是早定下来必走的路,有的甚至连以后做什么工作,在什么样的单位都计划好了。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是摸石头过河,父母和长辈的学识有限,给的最大支持就尽力供他们读书,其他能帮的实在有限。所以,这类同学在大学里有着迷茫,放纵,自我矛盾,等等。等他们到了大二大三,模模糊糊地看出了自己与第一类同学的不同,有了要不要考研的意识,或者因为自己没人指导,不知道前方的路,考研或许是个选择。于是,就去准备了。我不知道每个人的能力,也不去说考不上有多浪费时间,我只想跟第二类准备考研的同学说,好好准备,考上考不上都有收获。如果考上了,有幸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有幸知道自己的格局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努力和改变,还有,能不能实现思维的改变和格局的升级,靠的是自己这一代,但影响的是下一代。(这个回答只针对部分同学,请格局高的不要过来泼冷水,或者高姿态的指导,谢谢。)最后祝愿考研同学心想事成,满意而归!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一丘一壑

如何看待2021考研人数达377 万?考研为何如此火热?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 12 月 26 日至 28 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 377 万。与去年相比增加36万,同比增长约11%。今年录取人数约为111.4万人,预估将有200多万人落榜!由此可以得知,考研的竞争还是非常大的。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圈,为什么每年考研人数依旧有增无减?考研为什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1、大环境下,考研俨然成为最好的避风港我们不难发现,近一两年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疫情的原因,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放缓。同时我们不难感受到公司招聘的需求变少了。于是为了减缓就业压力,国家开始进行研究生扩招。我国史上有三次扩招,大家不难发现这三次扩招分别对应了三次大事件:考研一方面成为部分人的主动选择,一方面也成了部分人的避风港。于是,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只增不减,如下:2、就业压力巨大,内卷化严重就业压力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874万人,直到今年10月,我们不难在网上看到各种关于应届生还未找到工作的焦虑与不安。与此同时,21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为909万人。“大学生遍地都是”在一二线城市来说,毫不夸张。另外,学历内卷化也越来越成为焦点。从1999年算起,我国大学已经维持了二十多年的扩招。大学入口变大,社会的需求变小。越来越多的人去争夺有限的资源,必然会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提升学历。于是,学历也陷入了内卷!你如果问有限的资源到底有多有限?我们拿互联网举例:去年,腾讯笑着接受了几十万份简历,但最终发offer的只有3000多,录取率不超过3%。今年情况更惨烈,尤其在门槛较低的非技术类岗位,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报录比达到3000:1。作为对比,2021年国家公务员最热报考岗位是2774:1。这些大厂筛人的首要因素就是:学历!如果你是双非二本、专科,你问大厂:“我还有机会吗?”大厂会说:“有的!销售!”根据《就业蓝皮书: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2019届有9.8%的高职毕业生从事了销售,排行第一。于是你不难发现,往届生考研的人生也越来越多了。3、个人成长和发展考研一方面能让个人获得成长,一方面也能让个人享受更多福利待遇,有利于未来发展。个人成长:学术深造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工作使然,提高个人素质以及技能成了大家越来越关注的事情。研究生期间学到的知识比本科期间更深入广泛。另外,现在一些热门行业,例如金融学、计算机以及教育学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获得高学历才有竞争力。考取名校在中国这个教育大国,无数家庭和个人对名校都有一定的情怀。不管是高考失利还是想要人生逆袭,名校似乎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结。通常来讲,考研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考取名校的机会,毕业后也能有名校研究生身份加持。职场升级很多大公司对人才的选择都比较严格,在职位晋升方面更是如此。如果说靠高学历获得更好的工作是职场第一大作用,那么有着强有力的学历背书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则是第二步。学历不仅仅让你找到好工作,更能让你获得更多好的机会。福利待遇:研究生进入国企央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行业头部大厂的几率更大。985、211名校硕士的竞争力更强,一张学历证书可以为你把前路铺得更坚实。研究生考公务员入职后可享受副科级待遇。而且在今后升职方面,研究生学历也有一定的优势。研究生考教师入职一年后可直接升一级教师。评职称这事有多难,想必不用多说。享受人才引进优惠待遇。如今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在用各种福利政策"抢人才”,在生活补贴、住房补贴、落户等方面,研究生学历得到的福利要比本科学历高很多。 综上,考研热这把火终将越烧越旺!

起辞而行

如何看待2020考研的数学一?

如何看待2020考研数学一?脱离试题完整解析的评价都是唬人的。在这个疫情凶猛的寒假,百无聊赖中,看到网上对20数学又是一片哀嚎之声,于是在这个闷在家都要发霉的春节,重新翻出留在家里、当初考研复习几乎要翻烂的《金讲》,对着它,把2020数一真题默默地做了一遍,整理了一下分析,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声音传递出考研的真相,叫醒那些希望清醒突围的人。以下是我对20真题的详细评价与分析解答,内容可能有点枯燥,但如果你能多一份耐心和用心看完,必然有对考研数学全新的认识。2020考研数学一试题详细评价与分析选择题【点评】20考研的第一道题是比较友好的,考查第一章极限中非常基础的无穷小阶数判定,只要对无穷小比较的基本方法有了解,并记住考纲要求的几个常规无穷小的形式,本题很容易得出答案,对于一个正常复习过数学的人,应该不会丢分。不过对无穷小理解程度不同的人,解答路径的复杂程度可能有些差异,这应是真题命制的精妙之所在。比较传统机械的解答是用洛必达法则找到每一个选项无穷小对应的等阶无穷小,然后再判断。对无穷小比较理解程度深一点的,由于无穷小的阶数判断本来就是一种定性的近似程度比较,而选项四个积分的被积函数都是常规等价无穷小的形式,因此可以用常规无穷小对积分中可以用等价无穷小替换的进行替换,快速定性换算出每个选项的无穷小阶数,更快地得出答案。【点评】这个题考查抽象函数一点极限与可导关系的判断,抽象函数性质的判断一直是有点让人畏惧的难题,当年我也不例外,这类题在老版《考研数学超级金讲》的第一章讲无穷小定理时,介绍了一种解决这类问题超实用的通用办法,可以通过无穷小定理将极限中的抽象函数转换为具体函数,试题就简单多了。应对这类题需要一定的运气,方法总结好的全书可以将难题化为简单题,而没有这么深刻总结的全书,这种对知识点深刻考查的题很难得分。考研数学的复习,对于一个数学基础不是非常好的同学,用到一本好的复习全书非常关键,不仅几乎决定着考研数学的成败,还决定着复习过程的轻松程度。【点评】此题表面看起来是综合了向量与二元函数极限的内容,有点吓人,但如果能看清选项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几个极限计算结论的判断,只要把每个选项按照计算规则展开,结合题目条件算一下就能判断。这也是历年真题命题的一贯风格,形式不断的创新,但本质并没有多少改变,一方面可以考查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另外也考查大家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以对数学知识点本质掌握为基础的。这道题对于有简单数学分析思维以及对可微知识点有理解的同学,应该很容易做对。(4) 是一道有关级数收敛半径结论的判断问题,网上本题内容有多个版本,没有一个版本的信息能进行答案的充分判断,网上几个版本的解析也都很牵强,在这里忽略掉这道信息不全的试题。【点评】本题是一道非常基础的创新试题,对矩阵初等变换的数学关系简单理解的考查。传统考查方式通常是给出一个具体矩阵经过几次初等变换到另外一个具体矩阵,让判断这个具体变换过程的等式,这里是依据一个抽象矩阵经过抽象的初等变换到另外一个矩阵进行结论的判断,在传统的题型上更进一步了,但只要理解了矩阵初等变换的实质,再怎么变也很容易得分。【点评】本题将线性代数的向量与高等数学的空间向量结合在一起考查,是一种考查频率较高的考查方式。这类题,我当时复习刚开始接触这种题时,也有些头皮发怵,但静下心认真把《金讲》对这类题目的方法总结和对应的例题独立练习了几遍之后,发现这类题只要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理清题目条件,或者说是将它的几何条件冷静地翻译成对应的向量关系,题目实质就是考查简单的向量相关性的判断而已。【点评】本题是概率论考查频率非常高的一种常规题,考查随机事件概率公式的变换能力,在本人前面提到关于20考研复习经验分享答贴也强调了这类题是概率论选择题考察的重点,还在贴子中大量的进行举例说明。20年的这道题出的非常好,不难但非常能对我们数学功底的考查。这道题,数学功底不太好,或者具体来说,对于那些整天只知道刷题的人来说,这道题花费些时间,通过机械地计算也能算出来,但对于有一点数学功底的同学,从上面条件中很容易敏锐的发现事件具有对称性,可以少算一个复杂的概率,至少可以节省3分钟时间。【点评】本题是考查多年未考过的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在概率论中地位很重要,但真的是太简单了,我想这个可能是它考查频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考到这一定理也不意外,这符合我在知乎答贴中提到的,近几年考题不排除对一些冷门考点的考查,而且我在该答贴中谈到这个观点时,有强调“一些辅导机构老师将考研数学进行重点非重点的划分,实际是坑人的。考研数学内容掌握好了,其实内容并不多,都在考纲之内,当然都是需要去掌握的,而且本来也是能掌握的,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非重点,更易于掌握”。这道题,任何有心复习过中心极限定理的,应该都能拿到分。【小结】从以上2020考研数学一的8道选择题的分析容易看出,如果复习的重心切切实实地落在数学考点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根本不需要刷太多的题,也不需要有传言中大量的计算(即使机械的去计算)就能解决掉,而复习如果总是依赖于刷题的苦练,一味的追求题型的掌握上,很多基本不太好的人很容易在临近考试的时候,由于长时间专注于刷题而模糊了数学基本内容的掌握,导致大量基础内容的混淆,结果连最基础的考题都解决不了。同时,由于真题形式上的创新性,你刷再多的题,都追不上考试中心那帮老爷子们对试题形式的创新速度,明年考试结束依然只有在网上抱怨的份。一套试题的选择题的难易程度是最能代表试卷的整体难度情况,因为接下来的6道填空题最多只可能出现一道难题,一般来说,填空题是高概率没有难题的。而9道解答题,最多只会出现2道难题,而再难的题两问中总有一问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正如我在知乎分享答贴中说的,第一问难第二问一定简单,可以直接用第一问的结论做第二问。就这样按最糟糕的方式算下来,2020年最难的数学一,考出150—4(选择题最大扣分)—4(填空题最大扣分)—20(解答题2道完全不能动手的试题扣分)—7*2(其他7道解答题每道因为小的失误可能的扣分)=108分的成绩应该不是难事情,如果在这个分数以下,要想二战,首先是要对自己一战的复习进行反思,在网上抱怨吐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而且害人害己!2.填空题【点评】本题是一道常规无穷大-无穷大的极限计算,实质是考查第一章极限重要知识点(无穷小的泰勒展开)的简单掌握,两式通分容易化成商式,由于两个差式的分母均有直接展开的泰勒公式,用泰勒公式展开即得到答案。估计不会有人在这道题上丢分,除非裸考数学。【点评】本题是一道常规求参数方程函数的二阶导数,直接套用求导公式就能得出答案,如果不是计算出问题,一般不应该丢分。【点评】本题将微分方程与广义积分结合在一起考查,看起来有点唬人,但如果有基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并不难。【解析】积分与导数可互消,被积函数很容易通过微分方程表示成导数的形式,代入积分即可化简。【点评】本题是加了一点点变形的变限积分的求导计算,如果直接套用变限积分求导公式按照问题给出的求导顺序显然没办法先求得x的偏导数,因为积分号里面有关于x的函数,它没办法移出积分号,因此需要换一个思维,只能先求y的偏导数可以很快去掉积分号,再求x的偏导数,可以求得问题的答案。【点评】本题考查最常见的有一定特征的低阶行列式计算,属于极为常见的行列式计算,丢分的应该会很少。先利用特征尽量化元素为0,然后展开。【点评】本题考查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协方差)的基本计算,利用协方差公式一步步计算即可。【小结】填空题是以考查基本的数学量计算为目标的题型,一般来说,很难命制难题,历年中有难题的最多一道,一般是对古典概率模型的考查。20年这6道题,如果扎实理解了每一章计算量的计算过程,应该一分都不会丢。3.解答题【点评】这是一道非常基础的无条件求极值问题,只要按照求最值的基本步骤走下来就能解,这可能是数学史上解答题第一题难度最小的试题。【点评】本题是《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上的一道原题,被积函数分母显著地为积分变量的平方和结构,《新金讲》上对这类特征的曲线积分计算有专题总结,一般都用挖洞格林公式法。知晓这种方法的,这道原题相当于送分题,不知晓这种方法的,本题可能有点无从下手。《新金讲》上对这道题已经有很好的解答了,以下解答过程照搬了《金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评】本题是关于抽象级数收敛性证明和求和,属于难度比较大的试题,不过较难的第一问证明几乎是《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417页例11.25的原题,除了数列关系式有微小差异外,证明过程几乎一致。这道题属于卷面可以放弃的题。一般来说,一道解答题,5分钟之内找不出思路就可以放弃了。【点评】本题完全是考查大家的心理素质,一道常规的曲面积分的计算题,只不过是在曲面积分计算最不重要的环节(被积函数)上设置了一点唬人的新形式,如果对命题特点稍有意识,必然会想到被积函数中的抽象函数必能在计算过程中消掉,否则曲面积分的值是计算不出来的。本题也几乎是《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382页的一道原题,除了被积函数有微小差异外,计算过程完全一致的。这道题很能区分数学复习是靠机械刷题来进行的还是靠对数学知识点深入思考理解掌握来进行的,对于前者,这是一道可能读完题目就得放弃的难题,对于后者,一瞬间的慌乱之后能快速看清本质的简单题。看清本质了,按照曲面积分的基本步骤按部就班的就可以得到答案。【点评】本题是一道创新性对中值定理掌握深度考查的试题,应该是卷面难度最大的试题,尤其是第二问,坦白地说,第二问我没有独立证出来,解答过程参考的是21版《新金讲》的电子版。第一问难度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也非常大,因为带绝对值的中值定理不等式证天生就是难题,这里几乎没办法利用到中值定理中构造函数的核心的思路。我能证明出来是因为它几乎是老版《金讲》第四章中值定理的一道原题,而且《金讲》对中值定理应用总结的找点取值方法确实给力。【点评】本题在历年线性代数的解答题中也是一道极具创新性的试题,通常二次型经过正交变换之后得到新的二次型为标准型,而这里经过正交变换之后,二次型既不是标准型,更不是规范型,可能考场上不少同学看到这里就已经懵到无法动笔了。基础知识掌握稍强一点的从题目条件应该能反应过来,一个二次型经过正交变换到另外一个二次型,两个二次型对应的矩阵是相似关系,因此通过相似关系可以很容易地解决第一问,第二问则空白。只有基础知识掌握非常全面深刻的同学,在解答第二问时会意识到两个二次型的矩阵最终都能通过正交变换转化为同一个相似对角型,从而建立联系,解得正交矩阵。这就是考研命题的科学之处,一道题可以很明确地区分出不同学习水平的人。令人很惊讶的是,这道题和接下来的一道线性代数题居然是《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线性代数》177页中连续的两道例题数字符号替换的结果,只不过在这里,真题把《新金讲》中两个矩阵的相似关系用二次型的形式同义替换了,两者计算过程完全一致。【点评】本题第一问求证矩阵P可逆等价证明构成该矩阵的两个向量线性无关,由题目条件不需要拐弯就能直接得到证明,因此,只要对向量组性质与特征向量有点基础认识,第一问就是一个送分题。有时候真想不明白,一些一眼都能看穿的题怎么还会有人能把它做错。应该是刷题太多,把自己刷糊涂的结果吧。第二问明确地求一个可以通过矩阵P的变换得到矩阵A的相似矩阵B,解答这一问需要一点基本的处理数学问题的分析思维,即逆向推演。利用某个条件求某一个量,从正面难以得出答案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设出所求量,代入求解表达式中,反推来找思路。如果有这种最基本的数学思维意识,这一问也不难,如果机械地希望通过矩阵方程式凑,则几乎难以解答。这较难的一问与《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线性代数》177页的例5.29的第一问几乎是同一道题,只不过真题把《新金讲》中的三维矩阵、三维向量和矩阵方程做了替换,其他完全一致。【点评】本题是对概率论中唯一的重点内容(离散与联系随机变量的复合函数分布)的考查,在命题上超越传统的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函数复合分布的求解,而拓展到了三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结构,如果没有对这一重点内容求解的本质理解,而依靠机械刷题停留在题型形式上的掌握,本题估计看完题目就胆怯地放弃了。但如果从内容本质理解了这一重点,这类题其实相对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把复合函数展开成全部离散变量的交集和,然后化简就直接得到问题的解答了,这个题的两问都是对这一重点内容的考查。老版《金讲》有对这一重点的诸多详解,看20版《新金讲》把它整合为了一个独立的专题,且直接标注为重点内容,相信应该总结的更好。【点评】每年数学最后一道解答题都是固定的考查极大似然估计,这一重要考点是没办法命制出创新性的难题,都只需要按照极大似然估计的固定步骤,建立连乘似然函数,求最值,然后得到解答。因此,每年数学的最后一题几乎都是送分题,可惜不少人会因为前面存在的难题浪费了不少时间,而无时间完成最后的送分题,这也说明很多人在复习的过程中缺乏对应试策略的基本思考,醉心于不动脑子的刷题游戏。本题第一问求两个概率值,只需要按照定义计算即可,很基础的一个问题。【结束语】作为曾经的数学菜鸟,有幸在高人的指点下在2019年考出140+的成绩,自觉个人的经历应该可以给很多像我一样的数学菜鸟以借鉴,于是在2019年的暑假花了两周时间,借回答“不看全书复习考研数学是怎样一种体验?”的答贴分享过一篇关于2020备考的经验文章。幸运又必然的是,在20考研数学一真题中,9道大题中7道难度大一点的解答题几乎都是我在该答贴中重点提到《考研数学超级金讲》20版例题的原题,之所以说必然,因为我当时使用的是2015版,发现2016、2017、2018的绝大部分真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原型,再加上这本书对数学的解析确实让我学起来很给力,当时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距离考试的时间已经有些紧迫了,于是我把超过80%以上的时间聚焦于这本书上,我把这本书的高数部分看了4轮、例题当作练习独立做了2遍,线代和概率各看了3遍、把例题当作独立练习也做了2遍,几乎做到翻到书中的每一章就可以把它这一章的全部内容,包括考点解析、例题应用、关键注意事项等按照书中梳理的内在逻辑脉络把它快速在脑海里完整地呈现一遍。2019年大部分考题又在书上能找到对应的原型,因此2019年能考出140+的成绩也不特别意外,而20版《新金讲》比2015版的内容要充实全面得多,一次性能命中这么多真题也不算意外。不得不说,这本几乎低调到尘埃的全书除了每年能命中大量考题外,对数学每章知识点深入本质的解析和对数学知识点内在逻辑的梳理真的给力,尤其是后者,能很快帮助学习者形成数学内容掌握的系统性,对比其他全书,大多是一个个孤立考点的罗列说明。网上可以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也保留了它的电子版,当时我也是通过电子版认识它的,如果需要可以私信我。某些怀疑论者大可找出来与其他书一比,用事实来说话,不要一提到某个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就阴暗一厢情愿的乱喷,害人害己。实际上,作为一个考研经历有些波折的过来人,走过之后总结发现,考研数学复习其实很简单,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根本精髓就是找到一本好的复习全书,聚焦于它,把它反复的学透做透,而不是杂七杂八应付任务般地刷上七八上十本题集。不少人可能认为对于考研数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本好的真题解析,这其实是一个根本错误的认识。虽然好的真题解析很重要,但再好的真题解析也只不过是停留在不成系统的、知识散点的、不全面的应用解析,真题只有系统融于数学考点中掌握才能最大发挥其学习的有效性,而一本真正好的全书都会萃取历年真题精华,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在这方面,我还是要像前面分享的那篇答贴一样疯狂地安利大家在考研中如扫地僧一般低调的《金讲》。20考研数学,我浏览了一下网上各家辅导机构的考后宣传,几乎没有一家能真正拿得出押中或命中20真题的实锤证据,而20版《新金讲》一本书即实锤命中9道解答题中的7道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这就是人家的实力。绝大部分考研数学的失败者,从根本原因讲是过于贪婪,随大流,盲目地跟随他人刷完一本又一本题集,而把考试最本质的数学理论的系统掌握抛在一边,求量不求质,失败之后也不思考自己真正失败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在网上煽情地抱怨、吐槽试题命制的科学性,于是每年数学考完之后,都是一片哀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实际上,中国的数学考试命题,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每年数学的试题出的都非常好,不偏不怪,考的是大家数学真正知识掌握的功底,20年的数学也是一样,并不离谱。数学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学习方法的失败,而不是命题方。览20年数学试题,除了2题的抽象函数判断、17题的抽象级数、19题的中值定理确实有些难度,其他试题虽然在形式上有史无前例的创新,但如果能对数学知识点有真正的理解和简单联系思维,本质都是很容易解决的。作为曾经的数学菜鸟,有幸在高人的指点下在2019年考出140+的成绩,反复总结考研数学成功的经历,其实两点最关键: 1.清晰的认知考试情况;2.遇上一本好的复习全书,并聚焦于它进行复习。做到这两点,数学至少130+,而不是像各种网帖搞得那么玄乎苦逼。希望这套试题的详细点评和解析能帮助你。在这个漫长的寒假,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声音传递出考研的真相,分享有价值的东西,选择回答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考研问题,先将全部答贴汇聚于下方,希望能帮助你。

洛杉矶

如何看待一些高校领导反对学生考研的现象?

如果你是一名考研的学生,那么你一定坚信考研所能够给您带来的诸多附加值,而如果你没有选择考研或许你会认为考研是你在浪费时间,因为你们更多的认为尽快的进入社会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有支持考研的也有反对考研的,但是在诸多的反对考研的人群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部分是来自高校的相关领导。这时不禁有学生质疑难道考研真的没有必要吗?高校的领导都不建议学生考研,这应该是事实了吧?那么,对于一些高校领导反对学生考研,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去看待呢?一方面,我们必须肯定一些高校领导反对学生考研的这种做法,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和学生不一样的。而这就是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一入学时便有了考研的想法,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大学四年的所有安排都是以考研为核心而展开的,将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社会活动都舍弃了,这已经不是大学生所应该做的。尤其是每到大三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复习考研,开始逃课,开始不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参加任何的社团活动,甚至为了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没有去实习,所以这些问题势必是高校领导所不愿看到的。同时,现在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考研并不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而是为了逃避,逃避就业,逃避现实,这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一定不是值得鼓励的,所以考研的学生也应该有正确的考研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领导反对学生考研,或许更多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因为现在的就业压力,因为现在的学历歧视,因为现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没有办法,只能是通过考研来环节当下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例如很多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之所以考研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能够有更多的资本,能够更加的自信,更加的笃定,这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而这也是他们心中的考研价值所在。但是我相信高校领导反对学生考研这种现象还是比较的少,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鼓励学生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经久不衰的习惯,在每年的固定的时间点会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考研动员大会等等,其目的就是给即将考研的学生一个更好的辅导和帮助。总之,不管你所在高校的领导是否反对学生考研,这都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你自己对待考研的态度,如果你觉得更加的适合你,那么就开始自己的相关复习,如果你觉得考研不是你的最佳选择,那么你就可以选择考公务员,找工作,或者是创业。

持以春夏

正确看待考研“热” 从容走好人生路

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这一人数较2019年的290万人增长17.6%,创历史新高。如果用一个字描述2020年的考研形势,非“热”莫属。然而,如何正确看待研考报考“热”,笔者认为应该保持冷静、积极、客观。考研报考人数增加并不意味着考研难度一定增加。表面上看,报考人数多了,竞争更加激烈了,但实质上考研能否成功,还受到报考院校、学科专业、地域分布以及考生自身能力、国家招生计划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考生而言,要坚定考研的初心、信心和决心,积极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冷静应考,抓住最后的时间全力备战,争取更好的成绩。要学会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既定的复习规划,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要相信,回顾自己从一开始复习到现在准备上场的备考里程,该掌握的知识点,该复习的科目都心中有数了,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你会发现自己一直都在进步。考研只是人生发展道路中的一种选择,有选择就有竞争,面对竞争,提高能力比提升学历层次更为重要。竞争是体现人生精彩的亮丽音符,在人生前进道路上,考研只是其中的一次“小考”,而赢得人生考场上的“大考”,才会奏响人生精彩的美丽华章。倘若今日不在教育场域竞争,他日也会在职场生涯、生活道路、终身学习等各个领域面对新的较量。一些考生可能并未想清楚自己加入考研大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只是追求学历提升或单纯改变“出身”,进而盲目跟风考研。考研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每名大学生结合自身的未来长远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冷静地认真思考。本科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大学生要学会自己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因此,只有打好本科阶段的知识基础,培养和挖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才能在未来更具竞争力。在考研报考人数创新高的同时,营造公平公正的考研环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考,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维护考试公平公正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刑法明确将考试作弊罪纳入刑罚范围的基础上,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联合公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明确规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解释》明确了各类助考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范围和标准,为考试招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和保障。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考;另一方面体现了重典严惩的立场,有利于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震慑,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而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无疑是传递给广大考生安心竞争、放飞梦想、实现自我的最大福音。进一步讲,入学考试只是考研的第一步,后面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于那些通过初试的考生,后续还需要经历复试、调剂等多个环节。每年都有大量“上线”但未被填报志愿录取的考生,还要面临着要不要调剂,如何选择调剂院校、专业,选择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是要重新考研还是走向职场等一系列选择,这些同样需要广大考生去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相信做到了冷静思考,沉稳应对,按部就班,步履坚实,广大考生一定会更好地拥抱自己的未来。(作者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善导

如何看待“逃避式考研”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久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正在读研”及“准备考研”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而据调查,在考研大军中,“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有的为逃避就业,有的为逃避逼婚。对于“逃避式考研”这种提法背后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呢?“逃避式考研”?帽子须慎扣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语境里,“逃”肯定不是对一个人的积极评价。“逃避式考研”也是如此。在一些人看来,年轻人应该是勇猛刚毅的,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逃避是不敢面对未来。有专家表示,这种逃避根本没有用,有逃避心理也很难考研成功,即便考上了,也会面临学术上的严重挑战。“逃避式考研”当然不可取。问题是,标签化思维之下,存不存在着夸大和误伤?时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报考研究生的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可见,考研与就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为找不到好工作或者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才去考研、读研,似乎在“纯洁性”上差了一点儿,但若把考研定义为只是追求学术,也未免有些狭隘。考研心理是复杂的,即便存在“逃避”其他事情的成分,也不应被无限放大。面对一项任务,因为完成难度高、手上事情太多,所以放到最后做,这仅仅是“逃”吗?选择考研,不排除有些人一时没有找到好工作、有些人喜欢大学环境,也不排除一些人还想等几年再迈入社会……这些情况往往是叠加的,而不是单一的。即便自称“逃避式考研”的人,也未必就完全是因为害怕面对社会,纯粹想逃避。标签化思维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其简单化,不足以反映复杂的现实,还在于一旦形成标签之后,就容易对人群进行划分,形成身份的固化,进而把一些人抛进道德的海洋里。年轻人的路要怎么走,旁人可以提醒、引导、规劝,但不要简单粗暴地扣帽子,造成不必要的争论、伤害。(作者毛建国,原载《工人日报》,有删节)不宜将考研动机分为三六九等“逃避”一说,已不仅是描述事实,本身还夹带着价值判断的成分。当公众谈论“逃避式考研”,其内含的立场必然是质疑的、否定的。只是,旁观者的视角,永远对亲历者充满着苛刻。我们所认为的逃避,真的就是“逃避”吗?所谓“逃避”,是相对于使命、责任而言。在传统视角下,似乎大学生本科毕业后,赶紧找工作就业才是正途。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判断,在现今语境或许早就不再适用。在全社会平均学历被不断推高的大背景下,以读研来提高自我的职场价码也越发显得必要和合算……从某种意义上说,“逃避式考研”不是纯粹的逃避,而是通往另一种选项的努力。将考研动机分为三六九等,甚至于划分出、提取出“逃避式考研”加以嘲讽与匹配,这欠了点儿善良与厚道。无论基于何种初衷考研,其结果总是一致的:或是考不上转而就业、走向社会,或是考上了获得文凭、提升自己。总体来说,无论是基于我们社会的崇学重教传统,还是出于鼓励个体奋斗的价值信仰,每一位考研者还是应该得到无差别的尊重。“逃避式考研”也是考研,其同样是一个复习备考、迎接挑战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本科毕业生主观上的确存在着留恋校园,恐惧社会的心理,他们下意识地推迟就业,同时也没有明确人生规划。对于这一群体,倘若简单粗暴地催促他们走向职场,或许只会适得其反。保持一定的包容,允许他们开启不同的尝试,以耐心等待他们做好准备,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应有的心态。既然考研者的家庭能够理解和支持孩子的选择,旁观者们更没有立场以诛心之论指指点点。我们的职场,并不缺就业者;我们的大学,也容得下考研者。未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这是大势使然,而不是“问题”,也不是“例外”。之于此,公众必须有理性预期才是。(作者然玉,原载《现代金报,有删节》)逃避的心态不可取诚然,相对二十出头就抱着简历跌跌撞撞地走入社会而言,象牙塔里的生活确实显得更加轻松愉悦。有些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我觉得还没好好感受大学生活呢,怎么下一年马上就要毕业了?”表面上看,选择考研似乎是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实质上,这就是一种“鸵鸟心态”,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规划,只能“逃避一日算一日”。考取研究生能带来的“幸福时光”毕竟是有限的,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读研时的付出与努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倘若只是想着“逃避”,即便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考取研究生,又如何能拿得出应有的勇气与能力,去应对读研生涯中不得不经历的“苦差事”?又如何能在短暂的研究生生涯结束后,就能瞬间拥有适应社会的信心与底气?读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那一纸文凭。只有出于对学术本身的兴趣加上不断的努力进取,才能够不虚度宝贵的研究生学习时光,进而达到提升自己、收获成长的目的。缺乏必要的自我认知和学业规划,在“轻松几年”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后自己要面临的挑战只可能更加严峻。成人的世界里,本就没有“容易”二字。不仅“逃避式考研”不可取,在面临择业、婚姻等一切人生选择时,所有的“逃避心态”都是要不得的。二十出头的年纪,恰好是人生选择比较多的时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综合个人能力、综合资源后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面临重大选择时不假思索地选择逃避,因为这不仅对事情本身毫无裨益,也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

推知

如何看待放弃保研参加考研?

保研现在已经成为研究生招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某些名校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手段,所以放弃保研选择参加考研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以南开为例,南开9月17日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学硕、专硕和非全的拟招收人数和拟接收推免人数,从给出的数据看,南开拟招收学硕1902,拟推免1305人,拟招收专硕1076人,拟推免406人,拟招收非全838人,无推免计划(推免生对非全没有任何兴趣)!叶秋计算了一下,南开学硕推免率、专硕推免率还有总体推免率分别为68%、37.7%和58%,如果算上非全,南开的推免率为44.8%!所以,叶秋提醒各位考生,报考之前一定要仔细看看学校的招生计划,不要简单地看一个总体推免率,包括非全的推免率其实意义不大,要看全日制的推免率,还要细看学硕和专硕的推免率,这对个人的报考才具有真正意义!更具有意义的是看所报专业的推免率,下面是南开2020年学硕拟招收人数、拟接收推免人数、专硕拟招收人数和拟推免人数,像南开数学,不招收专硕,学硕拟招收72人,拟推免60人,推免率超过80%,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只有12个,报考难度很大,再看看计算机学院,拟招收学硕30人,拟推免29人,拟招收专硕21人,拟推免20人,留给统考生的只有区区一个名额!南开2020部分专硕招生计划所以,叶秋建议,放弃保研参加考研一定要慎重,因为现在的名校保研率普遍偏高,虽然看起来总体没有超过国家要求的保研率不能超过50%,不过这是包含非全的情况下,而对具有保研资格的同学或者说大部分同学来说,非全肯定不是首选,对于全日制中的学硕,很多学校将名额都留给了推免生,留给统考生的名额不多!专硕和学硕含金量等同,但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有些学校的学硕不能硕博连读(好消息是现在很多名校已经放开了,专硕也可以硕博连读),另一个是专硕花费较高,一个是学费高,一个是有些学校不给专硕提供住宿,这可能是以后的趋势。以南开为例,学硕都是8000元/学年,专硕普遍都比这个要高,下图是南开部分专硕的学费,可以看出,基本上都高于学硕。南开部分专业专硕学费现在才9月份,仍然想参加考研,原因可能如下:第一,暑期夏令营的学校不理想,想去更好的学校。第二,专业不理想,保研的话上不了自己理想的专业。第三,成绩不错,但并不是特别靠前,一是可能不一定获得保研资格,二是有的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可能有限制,保研本校没问题,保研外校的话学校可能压分,获得不了保研资格!那么,究竟改继续保研呢还是考研呢?叶秋觉得,如果已经获得保研资格,但暑期夏令营学校不理想,可以继续冲刺名校,现在还可以预推免,多参加一些学校的预推免,同样会获得免试录取机会,这比到时候考研机会更大,毕竟,名校留给统考生的全日制名额很多不到一半,竞争太大。国家正式推免系统10月10号才开放,在这之前,多参加一些学校的预推免,很可能会拿到一些学校的offer,很多同学都是在预推免阶段获得了目标学校的免试机会。如果保研资格不确定,或者只能获得本校考研资格,想进名校,参加考研的话也一定要做好准备,首先选好学校,看学校的招生计划,有些专业如果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可以多看几个学校,避免激烈竞争。保研和考研,叶秋的建议是能保研尽量保研,保研进名校和好专业的机会更大,如果想考研,事先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毕竟,名校热门专业的竞争可是很惨烈的!

一个不考研的人是如何看待“考研”的?

十二月,意味着“考研”即将开始,作为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四在校生,身边除了找工作的同学就剩下考研的同学了,而自己却没有考研的想法,但不认为考研是没有好处的。进入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大学的生活不再像高中那样枯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到了大学,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最主要的是被管束了十几年的我们终于走了出来,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刚进去大学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成长体系,少部分人在大学之前明白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向和事业方向,所以考研和工作就会成为最主要的两个选择。大学的学习主动性占据的比例会更大,不像是高中一样老师、父母在背后推着你,在经历大一、大二一些轻松的生活中,再把自己放到考研的节奏会有些难以进入,像是回到了高中一般。01.那么考研对于我们来讲有哪些好处呢?a.给了我们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文章刚开始讲的是,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学会主动选择,因为我们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有些人在大学之前并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但是有些人却在成长时已经去过了好几个国家,这就是差距。这样的差距让我们在大学之前选择专业或者城市时,并没有太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不知道自己在接触更多的选择时会喜欢哪个,因为在从小成长之初并没有人教会我们认识更大的世界、社会、生活,更多教会我们的是仅在一个小的环境中所能得到有限的东西。来到大学之后,我们有了来到一个新城市的机会,在大学中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我们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可以去尝试。大学让我们有了更多对生活尝试的机会,而不用直面生活。所以当我们在大学中经历更多的尝试后,我们开始发现我们原来喜欢这些东西,喜欢做这些事情,喜欢这些地方,但是高考的选择并不是我们现在成长之后所想要的,所以我们想要创造再一次选择的机会。选择我们喜欢的专业,我们喜欢的城市,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当初的大学在一个三线城市,才发现一线城市给我们自身发展的机会有很多,让我们之后的选择也会有很多,所以我们想要通过考验去到一座更好的城市,去成长自己。当将要毕业面对社会时,我们会发现学校和社会是不一样的,出了学校我们的选择背后有了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你可能不是一个人,你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家庭。b.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经历考研可以换一所更好的学校,可以在简历上留下写上一所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学校。自身在一所普通的二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看到大学的第一眼,心中想的是“这学校怎么叫这个名字,根本没听过,它在哪”。记得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说的更多的是哪个人虽然在一所不好的学校,但是人家考上了一个名牌大学,也就是告诉我们自身要努力啊,努力可以改变你的环境,让我们知道了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按照生活中大多数的情况看,是环境影响你的努力占的比例大还是你的努力改变环境的比例大。当我们的认知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无法跳出自身的环境,这个时候环境会影响我们,当我们身处一所普通学校的时候,环境相比名校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当我们跳出环境的边界,了解到更优秀环境中的人是如何被环境所改变时,我们开始有了脱离自身所处环境时的求生欲,而考研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在我们拿着一个教育经历为普通学校的简历找工作时,我们丢失了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好的教育经历让我们在对工作或者其他的一些选择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性。c.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增加自己的资源上面提到我们在大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因为这个平台提供了我们一定的资源和机会,这些资源和机会让我们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让我们有了一些主动选择和尝试的能力。考研可以让我们的平台更大、更高,对应的资源和机会也就越多,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是阶梯式的提高。让我们的思维能够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得到锻炼,这个环境是向上的、不用面对生活压力的,但当我们选择进入社会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环境是平行过来的,我们想要向上获取资源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提高并且付诸努力。02.考研的又有哪些人呢?a.认识到考研好处并有明确方向的人这样的人是有明确方向和目的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可以通过考研来去改变。比如我想改变教育经历、我想提高认知和专业能力、我想在一直被教育的方向上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这些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有明确考研的目的,这个目的很明确。在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有相应的准备,知道自己应该为考研做哪些努力。b.盲目跟风逃避就业的人学校的老师或者一些其他人会鼓励大家考研,因为知道考研是相对成本比较小改变自己的机会,一些人在大学生活中,并没有利用好自身环境的机会和资源来对自己进行成长上的提高,而是面对环境中一些舒适的空间,让自己沉溺其中,当发现自己快要离开这个环境时,开始迷茫、慌乱甚至焦虑。面对主要两个方向的选择,找工作和考研,前者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畏惧的,他们在整个大学生活中并没有为自身积累可以进入社会的资本,我们知道社会相比学校是残酷的,很简单的吃喝住行就可以直接打倒这些人的欲望。所以面对剩下的选择,大多数人会选。但是这些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呆的比较久,当面临生活轨道的快要变换时,希望能够在这个舒适的列车上在待久一些,而不是提前进入下一辆列车去提前适应。当面临终点站换票时,这些人并没有手中那张继续可以乘坐下去的车票,只好被动的面对生活。c.目标不坚定,中途放弃的人快要面对考研了,身边曾经已经确定考研方向的目标确在考研快要结束时放弃,微博上#考研压力大到哭#的话题有2亿阅读、6.4万的讨论量,可想而知面对考研的压力有多大。考研和高考不同的地方在于,高考你失败了你还可以有很大机会继续前半段的人生轨迹,整体环境是没有质变的,而考研失败,你就需要马上进入到社会中承担一些责任,你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整体的改变。准备考研,面临着放弃找工作最合适的时间段,如果考研失败就在工作竞争中失去了先机,一些对自己实力不自信,面临巨大压力的人,当结果快要来临时往往不愿意去面对,因为坏的结果会把上面所有的不利因素加在你自身的选择上。一些人会想,如果当时不选择考研也许就可以直接找到一份工作,这种心理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质疑,逃避的方式选择了放弃。03.如何正确对待考研自身作为一个大四生选择直接就业,不考研不代表考研不好,而是认清自己想要的方向,更希望在一个新的人生轨迹中去努力,去创造更多新的选择。那么考研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足够认清楚自己想要的,明确自身考研的目的对于自身明确的目标要做充足的准备,坚定的给自己的目标一个结果平稳好自身的心态,一段为之奋斗的经历足以让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