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硕士,如何选择专业?大雄兔

读硕士,如何选择专业?

这是写学历相关的第4篇文章,其它3篇,你可以阅读下面的链接:想自考提升学历,如何快速找到学校的联系方式?提升本科学历,是选择专本连读,还是分开读?提升硕士学历,有哪些途径?读硕士,如何选择专业,其实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我只能写出一些共性知识,具体到个人的抉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然就是误导人,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一个家庭富裕的孩子和一个相对比较穷的家庭的孩子,选择专业肯定不一样,你让贫穷家庭的孩子,去选择艺术或者金融类专硕,有点误人子弟,有时候写文章,三思后才发表出来,对读者也是一种负责。读本科还是硕士,选择专业还不是第一考虑的,第一要明白的是下面这个规律,可以说是战略上的选择,具体到选择某个专业,就是战术内容了。学历>城市>学校>专业为什么这样排名,有什么依据呢?我解释原因如下:第一,这是统计规律.首先:大部分事业有成的人,一般都有高学历背景,以及他们的事业分布在北上广深苏杭等一线大城市或者三大都市圈附近,主要原因还是这几个地方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投资土壤肥沃,市场经济活跃,少了内地城市那么多条条框框,人才也喜欢扎堆在这些地方,虽然压力大,但他们也乐在其中。其次:50%的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都分布在这些地方,从侧面也说明这点。2019年A股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总榜2019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所在地区第二,学历优于专业,这个不用解释,大家多懂,哪怕你是冷门专业的硕士,也相对比本科好。第三,城市是决定我们打工收入高低的第一要素,如同上面第一点所讲,5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都在北上广深苏杭这5个城市,如果你读硕士在这几个地方,那么毕业进入好公司的机会会大很多,也方便你积累人脉,为以后的事业做准备,同时下面2篇文章,我也提到了城市和学校所在地的重要性。影响工资第一要素是什么?毕业后,湘潭,长沙,东莞和深圳四个城市,哪个更加适合我?第四,学校>专业这点也好理解,相当于公司>职位一样,一个好的平台带来的光环效应肯定让你的身价倍增,你去面试时,你华为出来的工程师受欢迎度,大概率比一家民企的经理要高,同理,你C9或者985学校毕业的化学专业,一般情况下,也会比双非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受欢迎,这叫背靠大树好乘凉。谈完上面的重要的三点,学历,城市和学校后,再回到本文的标题:读硕士,如何选择专业?我们都知道,读本科是通才教育,读硕士是专才教育,对于硕士专业的分类,我百度了下,如下图,而且学术类和和专业类硕士的区别,我简单总结为学术型硕士偏学术研究,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而专业型硕士偏应用,不能申请硕博连读,但可以毕业后,申请读博。那么多专业,看的头晕,具体怎么选,细分来讲,需要考虑你的家庭背景,有无兄弟姐妹,自身是否结婚,有没有毕业,工作年限和岗位等等,所以很难面面俱到,这里我主要根据你的工作年限来阐述,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 如果你本科未毕业,准备读硕士,如何选专业.前面有提到过城市和学校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考虑考研换城市或者好的学校这个维度,只说专业,这个时候不管男女,选择时尽量避开当下热门的专业,要选择未来好的专业,重点是要好就业,这个才是关键,比如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机器人,自动化,新能源,无人驾驶,软件工程,再不济选择法律,会计,视觉平面设计等。为什么不说金融类专业,因为如果家里没资源,或者你考研没有进入很有名那几家学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和复旦等大学,其实在金融行业混出来比较难,我曾经还一度天真的想进去,发现不行,打脸很重。这个阶段读硕士,一般是全日制硕士,也就是大家说的第一学历,所以重点是拿到硕士毕业证,专业相对来说,还靠后一点。2. 如果你毕业0~5年内,准备读硕士,如何选专业.这个阶段读硕士,一般情况下,你是有工作经验了,再次准备回学校读书,要么是想换行,要么是发现学历不够,或者想通过读硕士进入事业单位等等,这个时候读硕士和选择专业,分下面两种情况:如果家庭经济压力不大,建议读全日制硕士,要么你辞工去读,要么就是脱产去读,选专业的话,你自身肯定会比本科那个时候清晰,因为多少,你是带着目的去读硕士,如果本身工作可以,那么选择延续本工作的硕士专业,就是锦上添花,肯定比选择其它相对好点,如果想换行,那就选择你想去行业即可,但还是那个原则,尽量选择好就业和未来前景相对可以的行业。如果家庭经济压力大,建议读非全日制硕士,也就是专硕,周末去上课那种,这个时候选专业,能跟工作延续当然最好,不能延续,就选择好就业,以及未来前景相对还可以的行业。刚毕业5年内,换行的成本,相对来说不大,所以想通过读硕士换行业,这个阶段是可以的,当然任何时候都可以,只是成本不同而异。上面两种情况读硕士,也需要你学习能力尚可,考研是个辛苦活,虽然我文字一笔带过,但实际需要付出不少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工作后考试,如果这个阶段担心考不过,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专业,具体你可以问当地的学校。3. 如果你毕业5年以上,准备读硕士,如何选专业.这个时候读硕士,个人建议读非全日制硕士,毕竟经济压力小点,如何选专业,还是根据你前面的工作来,选择的专业,尽量跟你的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我举几个例子:你做项目经理,采购,或者管理岗位,读MBA相对来讲就好点,因为这些职位都不是偏技术类,是一些软技能岗位,如果你去读个技术类的硕士,比如法律硕士,金融硕士等,对你帮助的意义不大。你是做金融,融资方面的岗位,读金融类硕士或者金融类MBA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读技术类的工程硕士就是走弯路了。你是做工程类技术岗位,你读工程管理硕士(MEM)就比MBA好。你做财务相关工作,当然考取财务相关的硕士(MPAcc),MBA都行,但性比价高的是CPA,ACCA,有这两个证,比硕士还有用。如果你只是拿证,当然不分专业,考试越简单越好。当然这里选专业也跟第二点一样,如果这个阶段担心考不过,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专业,具体你可以问当地的学校,我们的重点是拿到硕士的毕业证,因为在大城市硕士学历还是很有用的。以上就是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专业的建议,相对于学历,城市和学校这三个因素来说,专业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重点是拿到毕业证才是关键。刚毕业不久的人,也包括以前的我,非常介意自己选的专业不好,后面社会呆久了,发现一个规律,不管你选择什么专业,多少会有点后悔的感觉,跟老婆和老公都是别人家的好一样,因为日久生厌,尤其是在一个行业里面,呆久了,又没有赚到钱,你就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公司相对行业来说,公司重要。所以要进好公司,学历是敲门砖,祝大家在学历提升上面继续精进。

七情

给准备攻读研究生和已经在读却很迷茫的同学们的一些小建议

首先,向各位咨询该不该考研,研究生该怎么读,英语怎么学的同学们说声感谢,能为您提供些许建议是花花的荣幸;其次,跟大家道个歉,最近确实太忙,难以一一回复,这里我统一答复,强烈建议收藏;再次,做个声明,本文是写给一心想要读研热爱科研的同学们的,请对号入座。一、什么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么不同我个人认为这是首先该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本科阶段我们主要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属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程度。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还是你教我学。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做研究了。既然要研究,就涉及到了研究什么,从哪个角度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究竟有多可靠,能不能让人信服。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深造会帮助我们理解到本科时的那些知识点是怎么得出的,另外一方面是让我们具有了怀疑精神。二、该不该读研究生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相信大家都会作出合理的选择。我在这里简单来说一下研究生阶段对思维的影响,供您参考。本科阶段我们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固定的知识摆在那里,理解了学会了就可以了。研究生阶段,即使是同一个点,一搜索,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文献,有的结论甚至可能还是相反的。这时就需要化被动为主动了。我们要自己主动去了解关心的点现在大家是怎么认为的,都有哪些方法,自己要会评判,然后还能有独到的见解。换句话说,本科时多在等投喂,而研究生时要知道菜市场在哪里,怎么买菜,有目的性地买哪些菜,怎么烹饪,还得会评价这个菜怎么样等。三、研究生该怎么读这里强烈建议牢记几点:1.研究生是我们自己要报考的,请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2.人生很长,学会往远看。3.坚守底线。近些年网上曝光的研究生与导师的负面事件越来越多,仔细看基本都是导师如何如何,学生不堪重负的。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始终清醒地记得,我们和导师都是成年人,都是合法公民,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是平等的。抛开导师的人品师德先不谈,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冷静积极地对自己负责,有困难了多张口,有问题了多请教,有想法了多交流。如果确实多次努力,和导师之间的分歧依然难以解决,记得还有学院,还有学校,可以申请换导师,校外培养等。如果这些都行不通,还可以退学。无论如何,请珍爱生命。什么是坚守底线?举个例子吧,导师学术造假,我们跟着造吗?很多同学会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错!这个头不能低!这是做科研做学术的底线!多少我们以为的学术界的牛人因为学术造假倒下了,这都是前车之鉴。而且,假的就是假的,不论有没有被捅出来,自己的良心都要承受煎熬。发表了的文章,总有机会被看到,它就成了随时会被曝光的污点,这种战战兢兢注定不好受,一旦被揭露,日子更不好过。再比如,导师如果有性侵犯的倾向,我们就任人宰割吗?不!我必须要说,正派的导师是非常非常多的。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不正派的,也要勇敢的拒绝,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不论怎样都比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强。四、读研究生重点注意什么1. 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这是我认为的重中之重。进实验室之前,很多时候是复试刚结束,大家便面临一件事,就是读文献。当然在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很不了解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先读一两篇中文文献,然后就要开始读英文文献了。当然,我的建议是大家从一开始就直接读英文文献,这样从第一印象开始,就都是英文,不需要转换,而且视角从起步就是国际化的,这很重要。因为很多导师也要每天读最新发表的英文文章,密切关注国际前沿,预测未来热点方向。英文文献怎么读?就我个人而言,最有效的入门方法是背诵。这一点不仅对很多想要重新捡起英语的同学有所帮助,还为将来参加国际会议和写作英文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一篇万字的文献摆在面前,之前从未见过英文文献长个什么样子,对它如此陌生,我的策略是一个字都不放过。简单提几个点吧。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怎么办?查字典!查全英文字典!把这个词最贴近当前意思的释义批注到文献的空白处。为什么我推荐英英释义,一是创造一个纯英文的环境,避免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二是主动锻炼自己用多种说法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遇到很长很长的句子怎么办?对长难句要会断句,能把各种从句拆出来,自然就能看懂重点了。而英文中的从句多有固定格式,要认出来并没有特别难,很多时候是叠加了,所以看起来复杂了。如果这些知识生疏了,返回去找一下初高中时学的各种句式,慢慢补起来。在朗读的时候要按照正确的断句来读。这样既锻炼了口语,又养成了标准的论文用语习惯。同学们,致谢也要读的,至少读上一篇。读过致谢就会知道,对这篇文章有所贡献有所帮助的人太多了,不是每个人都要当作者的。这样我们就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了。很多同学抱怨,实验都是我做的,数据都是我收的,凭什么论文发了一作和通讯却不是我!如果论文不是您写的,一作往往都不是您!通常来说,这篇文章是谁写的,那么谁就是一作。通讯作者是这个课题的主持者。看起来发篇文章是成果,要记得,这背后是有责任的。如果将来这篇文章出了什么问题,通讯作者和一作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比如造假和退稿等。很多导师也会让做实验的同学成为共同一作,已经很好了。还有同学对于文章里出现的一堆陌生名字不平,我们不提那些为个人私利安排作者的情况,只说正常流程。设计并指导了整个实验或者大部分实验项目的,往往会挂名;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得出可靠结论的,也会挂名;对已经写好的论文进行了文法、质量和学术把关的,也可能会挂名。总之,有很多我们作为研究生可能接触不到的事。参考文献也读读。这时我们会发现,越是大制作,参考文献越多,参考文献的质量越高。比如一篇大综述,参考文献可能有两三百条。我们只读这些条目的题目、作者、年份和杂志就能获得很多信息。比如,有个作者在这个领域连续很多年发了高质量的文章,记录下来,也许这就是我们将来读博的备选之一。有的题目朗朗上口,有的则很拗口,那么我们最起码的论文用语习惯就快进入养成阶段了,有审美了,前提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一篇是各个方面的佳作。各种杂志名称也能让我们对将来可能投稿的地方有些许感知。在啃下了第一块硬骨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读英文文献越来越轻而易举了,对英文文章的套路也越来越清楚,对各种实验和统计方法更了解,对常见的结果和讨论的逻辑也更有体会了,对当下学术界本领域关注的点把握得越来越清晰了。这时,其实我们就已经走向了拥有实验设计、执行、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并讨论以及英文写作的能力了。将这个读文献的能力保持下来,并学会挑选文献,会帮助我们完成一篇乃至数篇高质量的论文,合格毕业了。2.搜索英文文献及文献管理的能力很多同学在读研时苦于找不到文献,所以实验难以有准确的方向和进展等。其实有很多免费的英文文献库,即使在国内,不需要翻墙,也进得去,查得到。具体的操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如果需要,我以后再专门分享这部分内容。随着我们对所研究领域了解的逐步深入,我们的电脑里会存在很多文献,这些文献怎么管理,便于我们高效提取,这里推荐大家使用ENDNOTE,这款软件既可以在不同的外文库检索文献,又可以直接下载粘贴阅读免费的文献全文,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分类储存文献,对论文插入参考文献等,总之功能很强大,可以满足大部分科研同学。3.思考先于行动,出错立即纠正,甚至重做对所做的东西理解还不深入,就急急忙忙下手,这是非常事倍功半的。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增加焦虑,也浪费实验室的资源,并且会让导师不满意。在做实验之前要尽可能地一步一步推敲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步骤吃得透透的。实际上每一步都不是随便来的,为什么用这个试剂,为什么这么操作,为什么是10秒而不是1分钟等等,背后都有道理。吃透了,下手就有章法,就能保证效率了。即使实验结果与预期有出入,也能很条理地分析出可能的原因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实验几乎一遍过,结果既符合预期,又漂亮,还深得导师喜爱。错误的事情做一百遍,不如正确的事情做一遍。如果发现实验哪个地方不太对,强烈建议不要往下做了,倒回上一步,甚至从头做吧,并且一定要搞清楚导致实验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哪里,把它杜绝掉。洋洋洒洒说了一箩筐,希望对您有些许帮助。还有其他类似问题的,或者希望花花可以在哪个方面多说点的,留言或者私信都可以,我看到了会及时回复。

监照下土

在职人员如何读研究生?

很多人都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没有继续读研究生,而是选择了参加工作。工作以后,有些人可能感觉到学历还是不太够,所以,就想继续读研深造,但是,还不想离职,这种情况,就只能选择去读在职的研究生,而不是那种脱产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职工作人员如何读在职研究生呢?需要注意什么呢?选自己熟悉的导师。如果有可能选择的话,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导师,毕竟,熟悉的导师无论从学业上,还是从学习上,都是比较好沟通的,对于毕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尽量不要离家太远。因为我们已经参加了工作,而且,有些人可能都已经成家立业,这时候,就需要全面进行考虑,尽量去选择哪些离家近一些的学校,方便工作和照顾家庭。专业尽量要对口。读研首先就是选择一个好的专业,除了要跟本科尽量衔接以外,还应该考虑目前工作的情况,专业如果能够与当前从事的工作相结合,会更有利一些。多与同学沟通交流。读研的时候,会有一些同学,这些同学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所以,尽量要与这些同学多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会让学习变得轻松。读有学历的研究生。有的在职研究生,读完以后是没有学历的,只有一个硕士学位证书,而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这种在职研究生,学历仍属于本科,所以,尽量不选。修满学分很重要。一般的学习都规定,在职研究生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个学分就是通过各个学科的考试来实现的,所以,考试必须参加,也必须几个才行。必须做好毕业课题。研究生的学习,比本科阶段的学习更为专业,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毕业阶段一定要做好毕业论文课题,论文答辩如果不能通过的话,就意味着无法毕业。查看原文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com

常武

解密不用365天寒窗苦读也可以读研进修硕士的5个方法

在揭秘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三个进修的经验小故事:读研进修硕士——保研经验1:不要放弃得太早我来自211大学日语专业,大学三年专业排名6/31。本来按名次来讲,保研名额是轮不到我的,因此也从没为保研做过任何准备。保研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一件事。由于得知自己有保研资格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九月13号左右,所以也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基本是裸考状态。在这里给大家最重要的一点经验就是不要放弃的太早,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一丁点保研的可能,就提前考虑一下想报考的学校并为之准备,不要临阵磨枪。我能有保研资格是因为我前面的一些大佬各有各的打算,主动放弃了保研资格才轮到我。确认自己有保研资格之后,就可以去心仪院校的官网去报名了。大三暑假很多院校都有夏令营,有机会有能力可以报名参加。由于我在日本短期交流一年不在国内,没有参加任何夏令营,也就没有什么经验。报名院校的时候,可以多报一些,毕竟有的学校初审会刷人,有个保底的院校最好。我根据我个人能力报名了北二外,上外,广外,对外经贸,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其中对外经贸没有通过初审,广外,苏大,东北大学由于时间冲突也没去,只参加了三个院校的考试。下面关于这三个学校的考试内容形式简单介绍一下。读研进修硕士——保研经验2:吸睛的点,一定要放在前面北二外是我第一所去的学校。考试为纯面试,面试成绩占100%,每个人时间大概二十分钟。报道和考试不在一天,所以最好提前订好酒店。面试官大概有五六位老师,会给一分钟时间自我介绍(基本没有老师会认真听面试考生的自我介绍,所以别太紧张。如果你想在自我介绍里面放一些吸睛的点,一定要放在前面!)自我介绍结束以后,会有一篇文章给考生读。文章不太长,难度中等,我读的是关于北海道地震的一篇新闻简讯。读完之后,老师们会提问根据文章一个问题,这时就不能看文章了,所以读的时候不要只纠结发音,还要理解意思。因为我恰好在北海道留学,老师们就多问了一些北海道地震,大停电的问题。比如地震的时候哪些场所停了电会很困扰,举四个例子之类的。之后问了研究生阶段想研究的内容,这个问题是面试必问,所以一定要提前想好!最后问我为什么不在日本读研要回国读研,面试就结束了。(友情提示:面试时间)第二天就收到了北二外的邮件说通过了考试,有了保底院校心里就踏实了很多。读研进修硕士——保研经验3:告别抓瞎,重视笔试准备上外是我第二个去的学校,也是超出我能力但是还是想挑战一下的学校。考试分为笔试加面试,各占百分之五十。有一项不及格就不能通过,难度比较大。由于我本来基础就不扎实,而且没有做任何准备,所以笔试基本是抓瞎状态。今年的笔试题型是与上外考研题型一模一样,汉字写假名十个,假名写汉字十个,外来语解释六个,俗语解释六个。汉译日是骆驼祥子的一段,也有日译中,最后有篇阅读理解,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但每年似乎都有变化,今年和去年就不一样。所以想去上外的同学最好提前准备,可以上淘宝买上外的教材自学,也可能买考研真题做,应该能有很大帮助。笔试非常重要,因为面试基本都能合格而且拉不开分,所以一定重视笔试,这是我惨痛的经验教训。读研进修硕士——保研经验4:关注热点,与时俱进方能侃侃而谈面试在第二天,但面试之前还有个政审面试。政审很简单。接着来的面试是我参加的所有学校里最正规的。考生有自己的准考证号,进去之后只能报自己的号码,不可以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比如名字,学校。面试官人数比较多,有七八位老师。进去之前,会给一篇阅读,难度较低,而且有很长时间来读,理解意思。进去时不能带进去,老师会提问一个关于阅读的题,这个真的不难。然后会问一下未来的研究计划,还有一个中文问题是谈谈你对AI智能的看法,用中文回答即可。最后会有一个老师用日语问一个文化常识小问题,我的问题是九一八事变日语怎么说,因为前几天看人民日报日文版正好注意到了这个词所以马上回答出来了。最后面试分还不错,然而笔试不及格,无缘上外。读研进修硕士——保研经验5:详细的研究计划很必要最后去的是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也是笔试加面试的形式。笔试有五道简答题,文学两道,文化一道,语法两道。今年的题目是:选一个感兴趣的日本古典文学并说明;对日本文学诺贝尔获奖者进行说明;写出你所知道日本的食文化相关知识;助词で的用法意味;对日语中授受关系进行阐述。要求每题三百字左右。相对来说还是挺简单的。面试总体也不难,也是一分钟自我介绍,读一段文字(因为太短了称不上是文章)然后回答问题还可以看着原文。但是会问到其中的语法问题让你解释,这个有点难度。今年问的是“まい”的用法。接下来就是未来的计划,吉大与其他两所学校不同的是,未来研究计划问的真的很详细,我就被老师问住了,细节说不清楚。所以详细的研究计划很必要!!最终在吉大和北二外之间还是选择了吉大,虽然地理位置比不上北二外,可是毕竟是985双一流院校,而且我比较喜欢综合类大学的氛围。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正在准备保研工作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帮助,也预祝你们成功!所以,你Get了吗?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亲戚朋友吧~大家一起过个好年~

身常无殃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研究生?

本文由【天诚查重检测 sp8080.com】分享整理,如果您有好的经验或者建议 可以与我们分享读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什么人最适合读研呢?你适不适合读研究生?为此,我们聚集了一些大学的老师和正在读研的学生,请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能给考研的宝宝们一些启示。1“做事要达到起码的标准”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答案是:不一定。有的人一开始热爱研究和追求知识,后来不热爱了;有的人一开始不热爱,后来热爱了;有的人自始至终都热爱;有的人自始至终都不热爱。我相信,这四种人都有可能最后成为比较成功的研究者和学者。第一种人,从热爱研究变得不热爱研究之后,可能在职业生涯上没有别的选择,为了维持生计,起码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保持最起码的研究状态和尽到自己起码的责任,有时候也很可能有不错的发现。第二种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来混文凭的,逐渐发现研究有趣和有回报之后产生对研究热爱,选择继续做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之后,也许会有不错的研究发现,也可能没有。第三种人,自始至终都热爱研究,中间也许产生过些许怀疑,但是有没有重要的研究上的成就的确并不仅仅取决于态度。第四种人,从来不热爱研究,鬼使神差干上了(家庭传统,父母逼迫,为了追求某女生,等等),只要做事的时候还算认真,某一天突然碰上什么重要问题被他找到了窍门,就算他第二天就因为对生活绝望而自杀,也很有可能留下些什么重要的研究发现。所以,热爱不热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能够达到起码的专业标准。——王鸿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2“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我认为研究生应该热爱研究。研究生阶段是本科生阶段的继续,但是研究生与本科生是不一样的。本科阶段基本上是一种通识教育,是对基础性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到了研究生阶段,需要从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学习。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来说,研究生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导师的指导,更需要研究生本人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即使研究生将来不从事学术工作,但是在这种探索研究也可以提高研究生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研究生应该从事研究并热爱研究,只有在研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吕勇,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3“不热爱不等于就失去了读研的价值”在研究生扩招、个人选择和社会需求综合作用之下,读研究生并不预示着以后就一定要做研究。所以我的观点是,读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读研究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研究,即使做研究也不一定非要热爱研究(当然热爱是最好的了)。对读研者来说,不热爱也不等于就失去了读研的必要或价值。原因一: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研究生以后都要致力于研究。原因二:中国高等教育在统计上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向提升学历的阶段过渡。不只是只想“做研究”一个方向;“做研究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是另一个问题,更适合于针对那些已经有志于做研究的人来探讨。二者不应混为一谈。——魏海政,山东大学学报编辑4“读研是多元化的选择”在现在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读研是多元化的选择,相反更应该抛弃那种为纯粹研究而读研的观点。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读研更应该成为一种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要看到由于学校与专业的巨大差异,读研的动机与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比方说,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初衷可能就是工作,但是好的环境却养成了研究的兴趣。我认为读研更是一种机会,一种发展与定位的机会。假设在读研期间你会综合衡量自己,如果确实在某些方面有研究能力,又热爱它,那就从事研究的道路。一定要限制读研必须热爱研究那可能是一种过时的误解。当然我们应该提倡读研期间要刻苦研究完成学业,这是必须的。研究生就是对大学基础的再提升并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这是研究生学习要把握的能力。——周露平,江苏科技大学辅导员,徐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5“可以不热爱,但要做就做到最好”我的观点是可以不热爱研究,但是要做一个有资格说自己是“研究生”的研究生。两三年的研究生活后,你拥有了什么让别人艳羡的资本呢?是深入分析一个问题,撰写出理想的论文和报告,还是能组装实验设备,严密地完成实验。用能力扫除怀疑,证明你可以胜任研究生,而不是坐在路边的咖啡馆笨拙地探讨问题。我觉得这就像是不喜欢做屠夫,但屠夫却必须宰杀牲畜一样。写论文和做项目是让别人明白你在做什么的主要途径。对此虽然你并不热爱但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刘海鹏,中南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6“读研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读研究生不一定要热爱研究,因为读研之后有深造和就业两条道路。如果是深造的话就一定要热爱研究才对得起自己了;如果是就业的话就是学历教育而已,这也是一个社会现实。另外精英教育本来就是金字塔式的,做研究的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以直接的社会生产劳动为主的。要是大家都忙着做研究了,谁来养活这个社会?这里又不是古希腊,有奴隶帮忙做家务。——刘素莉,山东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硕士7“读研需要有做研究的能力”其实这个问题,说白了很简单,你想读博士做研究,那就好好打基础,仔细学,努力学。如果你打算工作,正常完成学业和扎实写篇论文就ok。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真正能做科研的人不多,能做出成果的人就更少了。通过考试考出来的研究生,又有多少真的具有研究能力呢?我说个真实的例子,我本科公认最有哲学天赋和悟性的同学,考试一塌糊涂,保研被踢出去,最后全去干咨询。——段笔,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8“热爱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把热爱看作是一种态度,需要在现实中磨合。任何一个考研的人,说完全不喜欢读书,这大概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这种好学的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保持,却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不去顾及现实以及别人的看法,这些压力会在无形之中渐渐影响个人。所以,如果你的心在摇摆中越来越倾向现实的话,你可以不热爱研究。对于那些喜欢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喜欢的人,就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学习。毕竟,学术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之所以说要报一个热爱的心态,是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耗在了里面,对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无力改变或者没有勇气改变之前,需要的就是一种强迫自己热爱的心态。这也会成为你以后就业人家评判你的标准。研究生热不热爱研究,其实最后可以上升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层面上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我之所以定位在可以不热爱就是因为变数太多。不是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命由天定”么?虽然有宿命的味道,但是道理是很浅显的。有这个心,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条件去做事,这样的话,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语晨,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9“读研需要热爱生活”我想只要热爱生活就可以读研究生。首先,因为研究生应该不仅仅理解我做研究的学生,只是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这在现代社会是很有用的。现在说一个人是读书人,就是说这个人有科学的态度,掌握研究和思考的方法,具备理性的洞察力。如果一个人在研究生阶段能获得这些形成这些态度,获得这些能力,不是能提高生活质量吗?其次,现在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把研究能力引进到自己工作中去,聪明、高效、有灵性地工作是需要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最后,国家培养研究生,是出于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考虑,但是我们学生可以不能只是“服从”于制度,而要结合自身特点,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肖凯,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10“读研需要定位”我们在争论这一问题时,看似观点混乱,其实是大家混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研究生学位的定位问题,如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如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MBA等等,就不一定非要强调研究的一面,而更多的是实践方面。另一个是外在社会导向变异了某些东西,如现在大多人选择读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孙德芳,杭州师范大学教师

断刀客

读研到底怎么样?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近年来,读研热持续发酵,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考研热呢?本科学历贬值了吗?还是当前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了?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非常的复杂,毕竟我们很多人读研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有人说,读研是为了逃避就业;也有人说,读研是为了洗刷掉不太光彩的本科学历,获得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文凭;更有人说,读研是为了成就一个人最好的自己,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读它。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读研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都是一件大好事,毕竟一个人追求知识,喜欢做学问,总比那些整天沉迷于游戏,吃喝玩乐的人要好很多吧!小编最近采访了三位考研或正在读研以及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的同学,听听这些过来人怎么说。第一位,小赵同学,今年刚刚参加完硕士研究生考试,他对小编讲,当前社会读研是大趋势,自己所在高校的老师也鼓励同学们考研,因为只有将来读研或者读博以后,才有可能掌握更深的理论知识,学到高精尖的技术,才能解决高质量、高收入或待遇的就业问题,甚至还能实现个人所追求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第二位,小王同学,目前,他正在就读西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二年级,他认为,读研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情,毕竟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都非常的基础,可以说进入到社会后,能用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少,而读研期间,更多的是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创新,学会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正是因为这样,读研以后,让一个人整体的思维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总之,他认为读研对自己来说,非常值得,也很有用。第三位,小贾同学,现在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了,目前在北京工作,通过和他交谈得知,他们单位的招聘条件都是硕士学历以上,本科生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当然,他们单位的工资、福利相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还是蛮不错,也非常的有吸引力。总之,小编认为,从长远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读研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的提高,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这样,读研继续深造,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桦树林

选好第一学历有利于你将来读研成功

身边的孩子考研的很多,有保研的,也考研成功的(二战成功的较多),也有失败的,还有种种原因提早放弃的。大学本科毕业考研现在是大势所趋,今年的国家扩招计划就是说明有一点目前本科毕业就业的环境不理想。要想读研你得先了解国家的读研政策:1高考时上的大学的专业就是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中间就不停,也免考,硕士毕业或者博士毕业获得学位证与毕业证。2本科获得保研资格。有的高校有保研资格,优质学校保研名额多。(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一般没有保研资格)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优秀,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奖赏荣耀,根据学校的内部规定获得了保研资格,推荐名额,只需参加你目标院校的面试就可以读研。双一流大学保研名额最多。下来就是省属,部属重点大学一般也有保研名额。很多高校(院所)的导师非常喜欢保研生。3考研。考研报名时是先报名再考试,而且只能报考一所大学。报名时有学硕,专硕之分。考试科目是公共课:政治,英语各100分。数学,专业课各150分。有的专业如药学,管理类等不考数学,考专业综合一门300分。总分一共500分。专业课一般都是高校自己命题。4由于考研是有的院校(科研院所)考生报名多,有的报名少。所以为了所有招生单位都能完成计划,国家出台了考研调剂。考研调剂就是考研时专业代码一般是前四位相同的相关专业可以在你过了国家线的基础上获得调剂资格。自己申请,高校同意你参加复试获得通过得到读研资格。(考研国家线分A区,B区,A区一般比B区高10分。)5考研如果你第一志愿失败,但是你过了国家线是可以获得调剂资格的。调剂时你的本科出身就是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你的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是双一流的优先,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以上的专业优先,有博士点的优先,本校生优先,依次排序。如果以上都没有那就看你的人脉关系了,运气成分了。所以在高考中如果考生计划读研(当然四年的时间变化也不好预测)就要考虑你的实力及有利于你将来考研时创造条件。如果你在选报志愿时就已经输了一步了,那么同等条件下你不二战谁二战呢?

追之

读研究生前要先考虑清楚几个问题,面对读研压力该如何宣泄

我是原创作者小蕾说生活,跟大家一起探讨当代教育。硕士研究生不好考,但是好毕业。博士研究生好考,但是毕业难。每一位选择考研究生的同学请先问自己以下问题:1.读研是不是你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2.读研是否被人逼迫?3.能读研的人是否已算得上是学霸了?4.能读研的人是否已算是智商较高的人了?5.能读研你自己和家人是否感到自豪?6.读研毕业后前途是否更为远大?7.读研是否代表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有上进心、敢与拼搏的人才?想清楚以上问题再决定你是否选择读研吧!毕竟无论读硕士还是博士,都面临诸多压力,专业学术太难弄不明白,没有中文文献,来自导师(老板)的压力,毕业后就业压力等等。读研的压力大小,与你选择的专业以及你的导师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专业已经到了非常高深的境界,每前进一小步都很不容易。而你的导师对你要求较严,希望你能有所成就。这样压力当然就大。就读高等学府,本身面对的压力一定是很大,学科多、深度大、时间紧、费用高等等。这些在就读之前就应该提前考虑清楚的,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考上了也不适应,有可能还会出现某些心理障碍。有压力就要找一个宣泄的渠道,长时间压抑容易出现问题。释放压力方式很多,可以参加体育运动,打篮球,跑步等,适当的体育运动会让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可以放空大脑,增强脑力,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可以出去旅游,在大自然中烦恼压力都能一扫而空,望着巍巍高山或是浩浩江河,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烦恼更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在途中领略美丽风景,赏心悦目的景色会使人心情舒畅。可以上上网打游戏,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可以跟网友们一起谈天说地不受拘束,释放自我。可以找好朋友出去喝咖啡谈心,找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一起找个安静的咖啡厅,享受一个宁静的下午,互相倾诉一下内心的苦闷。可以谈个女(男)朋友,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可以促进荷尔蒙和多巴胺的分泌,人的心情自然就快乐了。但是宣泄压力要有度,不能耽误学业。其实,只要一心一意只管读书,心里面清净,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是一件非常幸福而享受的事情不是吗?心无旁骛的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是一件多么惬意和开心的事情啊!坚强再坚强,努力再努力!总之一句话,请不要放弃。本文是小蕾说生活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关注小蕾说生活,我们一起关注教育,关爱祖国的花朵。

读研和读大学的区别,这几张图讲明白了,网友:怪不得硕士待遇好

文/芝麻侃教育“874万”,这个数字就是应届毕业生的总人数。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求职门槛水涨船高。为此,在求职和考研的交叉口,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开始转向后者。毫无疑问,相比于本科毕业生,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发展前景,研究生都占有比较大的优势。那么,读研和读大学又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几张图讲得清清楚楚。不少网友直言:怪不得研究生待遇比本科好。“一群人”和“一个人”大学和高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进入大学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学校一般会根据专业、方向划分为小班级。无论是上课、班级活动,基本是一群人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身边会有同学的陪伴。可是,研究生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孤单”,在你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偌大一个院系,可能只有你一个人。“教学楼”和“实验楼”教室、餐厅、宿舍,很多大学生都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除了上课和吃饭之外,很多学弟学妹都会选择在宿舍。然而,研究生生活会比较辛苦。除了研究生第一年的上课之外,还需要做实验、阅读文献。很多理工类的在校研究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主动熬夜”和“被动熬夜”晚自习过后,本科生一般不会有其他安排。一般来说,“夜生活”会相对自由和漫长,比如“刷剧”、“玩游戏”等,但是有一些人可能会选择“主动熬夜”,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晚睡晚起的陋习。可是,研究生就完全不一样。尽管他们也需要熬夜,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是“熬夜”看文献、写论文。“有假期”和“无假期”期末考试结束,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随之而来的是“欢乐”的假期生活。然而,研究生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假期完全取决于课题的进度和导师的安排。假期什么时候来?可能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抗压能力弱”和“抗压能力强”事实上,大学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不仅需要上课,还需要参加社团、班级活动,整天在忙,可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然而,相比于研究生来说,大学生活就有些“小巫见大巫”。因为大学生们永远体会不到经济、课题、论文等多方面的压力。抗压能力,研究生要远远强于本科生。“笑”和“哭”大学生活是充满欢乐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无论是参加活动,还是班级聚会,大学生们永远少不了“笑声”。可是,研究生生活会比较枯燥。面对的实验仪器、看的是SCI论文,“愁眉苦脸”是在校研究生的常态。结语总而言之,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读研,都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进入大学之后,学弟学妹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意选择读研深造的话,也应该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你拿到硕士学位的那一刻,你肯定是最幸福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往期精彩大学生寒假的“打开方式”,父母态度大变,网友:从公主到受气包南方的大学VS北方的大学,这几张图讲清楚了,网友:原谅我见识少考研和高考有什么区别?五张图说得清清楚楚,网友:简直太形象了985本科和双非硕士,谁更有“含金量”?网友:结论太现实

匪风

马上要读研究生了很迷茫 怎么办?

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我们的成长轨迹中充满了各种升学考试与竞争。进入大学欢脱了一年后(有些人可能只欢脱了一个学期),又要准备考G,找实习,写paper。这一路走来,前方的荆棘只多不少,又因为诸多原因(例如同龄人的压力,父母的期待等)不得不继续加速。那些笃定前进的小伙伴们是令人羡慕的,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狂飙不止。但是有些小伙伴就会开始迷茫,甚至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是谁?我在干嘛?我以后要干嘛?”“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尝试,但是我已经忙到没有时间了,我还有机会吗?”当然有机会,虽然小道之前一直强调时间很重要,但是对于那些迷茫的小伙伴们来说,停下来,Gap一下也是不错的。间隔年(Gap Year)不再是高中生的专利了。在开始上大学前进行为期一年的间隔年在欧洲很常见,但在美国却几乎成为主流,就连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女儿玛利亚奥巴马(Malia Obama)也在上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前Gap了一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读研前会选择一年的间隔年。今天小道给大家详解一下大学毕业生选择间隔年现象的增长趋势,间隔年的多样机会,选择间隔年的利与弊,让大家更深层考虑间隔年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需要选择这样一个可能改变人生的间隔年。1间隔年(Gap Year)是什么?有些人认为间隔年意味着解放了!可以365天悠闲地放松、刷剧和玩耍~当然不是!选择间隔年虽然意味着短暂暂停学业,但这段时间还是要找点事做做的,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预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当我们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可能已经上了20年的学了。根据小伙伴们各自的研究生阶段目标,可能需要在学术界再继续学习和工作2到7年(或更长的)时间),这种想法很可能让人望而生畏,从而使得一些人产生教育倦怠。间隔年可以让小伙伴们喘口气——休息、充电、恢复精神、重新振作,并反思人生的下一步。做选择时需要更加深思熟虑,间隔年给了他们深思熟虑的时间,也给了他们深思熟虑的行动,让他们对研究生院的选择有所了解。读研究生或找工作不再是毕业后唯一的选择。间隔年提供了第三种“卓有成效”的选择,包括旅行、志愿服务、实习、体验式学习机会或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从事专业工作以获得经验......有无限可能。间隔年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可以尝试不同的事情,唤醒你的兴趣和技能,而这些兴趣和技能可能在你的大学生活中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尽管关于间隔年,尤其是读研前选择间隔年,美国没有官方数据。不过间隔年协会工作人员认为各种蓬勃发展的间隔年项目表明间隔年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在2014-15年,间隔年协会工作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关于间隔年经历影响的全国性研究。虽然调查对象是那些在上大学前经历过间隔年的学生,但其中一些数据也适用于读研前选择间隔年的学生,特别是在选择间隔年的动机方面。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2%的人表示希望获得生活体验和个人成长;85%的人想去旅游,看看世界,体验其他文化;81%的人想要暂时脱离传统的学术轨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现在22岁。在你人生的宏伟计划中,为了发现,或许是冒险或者教育的目的,一年意味着什么?当你调查那些选择了间隔年的人时,他们表示无论如何都会做同样的选择。”2如何利用好间隔年(Gap Year)?小道建议大家想一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有哪些遗憾。人生毕竟是一期一会的,去填补一下自己心中的缺憾也是不错的。充分利用间隔年,提前计划是关键。小伙伴们应该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想去哪里,希望实现什么目标,能花多少钱,然后制定一个时间表,确定一个截止日期。无论这一年是旅行、志愿服务、工作还是安静地自我提升,小伙伴们都可以选择参加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或者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年。虽然没有正确或错误的方法来度过间隔年,但重要的是小伙伴们要保持投入,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对他们个人、学术或专业发展有帮助的事情。资金也是间隔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工作、筹款和寻求奖学金结合起来。小道有个朋友,在进入研究生课程前,他Gap了一年,目标是做一个10万粉丝的Youtuber账号。一年后他的粉丝数不但没有盈利,还烧了不少钱。因为他主要做开箱视频,和他的专业并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就是反面教材。3间隔年(Gap Year)可以做些什么?生涯探索如果你有兴趣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训,花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个领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经过实习或六个月的临时工作,你会更清楚这个领域是否适合你。现实工作经验有些学生会决定在他们的专业工作一到五年,然后才开始读研,以获得现实世界的经验。你可能有机会在你的领域获得更深入的知识,或者体验一个新的专业或学科。这段经历可以告诉你未来的职业方向,以及哪个研究生学位最能帮助你达到目标。有助研究生申请许多研究生项目要求或强烈希望申请者在该领域有具体的工作经验。研究生院希望他们的申请人知道他们要进入的是什么,并且基于之前的工作或实习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项目。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一封跟你共事过的专业人士的强推可以增加你申请成功的几率。全球旅行一些小伙伴们会决定在研究生毕业前去国外旅行或工作,以将他们的职业兴趣与国际焦点结合起来,或获得在另一个国家和文化生活的经验。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的时候,就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