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善勇 中国科学报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怎么读才能有尊严?在我看来,尊严首先得有钱作为支撑,没钱谈尊严会很没底气。因为但凡读博士的平均年龄都二十六七,超过三十的也不在少数。而立之年,不但不能挣钱养家,甚者还要父母继续资助,这搁谁都不是件光彩的事。记得20年前我在香港读博士的时候,奖学金就有1.3万多元,比我父母工资加起来十倍还多。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就冲这个奖学金,怎么也要把四年博士坚持下来。虽是玩笑话,但也不完全是开玩笑,因为高收入太让人有尊严了。有尊严,就是能挺直腰杆做事。多年后,我在澳洲的大学开始带博士生。澳洲的博士奖学金也不低,一年平均有2.7万澳元。这还不算博士生做tutor的额外费用。通常一个博士一学期做一门课的tutor的收入大概有8000澳元,一年两学期就是1.6万澳元,总共收入就有4.3万澳元,而且是免税的。不少博士生是夫妻俩一起读,这一家的收入至少有8.6万澳元。这个收入在澳洲是可以非常体面地生活的。我开始招博士生的时候,有个学生起初并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但他的基础很不错,并表达了即使自费也要过来读的强烈愿望。虽然他的家里条件不错,完全能支付起读博士的费用,但作为导师,我还是想方设法地以项目为支持帮他拿到了奖学金。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不想让这个学生觉着别的学生读博都有奖学金,而他要自费,无形中产生自卑感。那样人就会没有自信。如果钱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的条件?这里涉及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的问题。国内有个朋友为他的儿子向我咨询如何去国外读博士。我问他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博士,他说,现在国内有很多针对海外博士归国的优惠政策,安家费就有几十万。我听后半晌无语,以这样一个目的去读博士多半会失望的。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孩子的选择。前段时间澳洲高考刚刚结束。成绩出来了,我女儿所在中学的“高考状元”是个小女孩,非常聪明,化学、物理得了满分,这样的成绩应该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大学以及非常好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将来毕业后自然也会找到相应的高工资、高社会地位的“金饭碗”。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女生选择了我所在的大学的化工专业。当然,我们的这个专业在全澳洲名列前茅,有世界第一流的大教授坐镇。即使如此,就就业而言,相比医生、律师,化工专业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尤其是对女生来说。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选择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的父母也必定是非常支持的。大学给了她全额奖学金。虽然这个女生的选择并非是看中大学给的奖学金。可以预期这个孩子大概率是会成才的。所谓成才,就是在一个领域能做出突出的贡献。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读博士要有天赋。最近看了一个节目,是演员章子怡讲述她学舞蹈的经历。她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努力,但发现自己即使再努力,在舞蹈这个领域也很难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因为天赋有限。之后她去学表演,并发现她的天赋其实在表演这个领域。她说,艺术主要靠的是天赋,在大家都努力的情况下,最后决出高低的是天赋。科研与艺术是孪生姐妹,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天赋决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因此,在我看来,在决定读博士之前,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赋是不是在科研这个领域。做科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出成绩才有尊严。另外还想谈谈女博士的问题。在国外,博士招生是绝对不能有性别歧视的,且这种男女平等的公平性并不只体现在纸面上。无论国内外,女生在适当的年龄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甚至比做科研更重要。国外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女性生小孩,她们的工作、学习并不受多大影响。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很多女学生用实力充分证明了女学生就是学生,与性别无关,就这么“豪横”。举个例子。这学期,学校的老师发现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学生。有意思的是,因为今年一年都是在上网课,老师们私下聊天说,这个学生每次网课问问题、回答问题都能听到边上有小孩在吵闹,她还时不时地安抚一下孩子。这个女生——一个年轻的妈妈,几乎每门课期末考试都是第一,而且很多课程作业的质量超过了满分的水准,都要给加分。无疑,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是男生、女生,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任何尊严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最后想说的是,读博士是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无限风光在险峰。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如何评价一些博士?评价一个人其实是不礼貌的,北大博士孔庆东,如果从社会地位和学识水平来看,这个人想当有学问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其实我没有太多资格进行评判的终究,没上过北大,也没有当过博士评价一个人。但从一些微博的信息上,也看到有些言论比较偏激,尤其是和网友微博对骂,完全并不是像是一个博士,尤其还是以教授身份的人可以说出来的对于孔庆东这种,有着真才实学的博士而言,也是瑕不掩瑜,但这些年,或者说这两年,却冒进去很多稀奇古怪的博士。让我数一下,这两年网络上都有那些博士粉墨登场,霸座的孙博士,公式相声的交大博士,说战狼血腥暴力的中戏博士,提出流浪地球六十多项缺乏科学依据,并且和网友对骂的北大博士,还有上了春晚,还没有火,就人设崩塌的剽窃博士。除了这些博士以外,还有一些似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在微博上秀着下限,比如说错字万俟卨moqixi文学讲师,没听说过什么著名作品,只会微博骂人的刘作家,拍了个PPT自我感觉良好的毕导演。给人一种感觉,以前的文化人,真是文化人,现在文化人,和张三李四没啥区别。其实,这类现象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许多年以前,百家讲坛就出了像于老师一类,拿着国学酒瓶卖鸡汤的人物,更有像胜利学家一类近似于传销的演说家。让人感觉到有些目不暇接。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这些人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都开始跳了进去。想,这些人,除了会蹭热度,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身手,这就与我以往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天真的以为,作家能有好作品,才是正经事,演员能有深入人心的角色才是正经事,学者能有丰硕的研究效果才是正经事,导演拍出好电影才是正经事,大学教授自然是教出来好的学生,才是正经事。可现在呢,各式各样的人都扔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在微博上兴风作浪,为了一些点击率和曝光率,不时地蹭热度。既然是蹭热度,就不能有理性的思维,简而言之,说道理不管用,引经据典没人看,有噱头,会骂人,才是正经事。于是中戏博士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什么战狼二太过血腥,战争不应该这样,事实上,真正的战争,比那些更血腥,更加不人道,这哪是整天没事干玩微博的人能够理解的而批评流浪地球的博士,显得更加荒唐可笑,倒是没有太过分,把所有电影上的情节,都拿进去和理论进行对照,然后说流浪地球的不科学性。这个事情,觉得就很搞笑,这是科幻电影,又不是科教片,再说了星际大战更过分,为啥没见去批驳?要看看抗日神剧,人能躲子弹,一根绣花针死一片鬼子,为啥没见去批驳,所以,这样的评论,并不是源于一个学者对学术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完全是蹭热度。又想到哪个人设崩塌的翟博士,忽然感觉到一些细思极恐的事情。为什么这些博士,学者,教授,以及很多文化人,都在不遗余力的微博上蹭热度,而不是去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感觉到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源于一种社会风气。这是一种娱乐至上的风气,更源于人们心中的浮躁,以及对一夜成名的渴望。人们为了成名,就不得不对自己镀金,于是学者,作家,讲师,博士一类高大上的名词加到自己的名字前面,这些名词,现在看来,真没啥含金量,只是他人眼中,感觉是金光闪闪的样子。不由想到一出好戏里的一个台词,哪怕你一坨屎,被冻住了他人就会以为这是冰淇淋,只要他人不尝一下,就永远不知道你一坨屎,但如果化开了那你就是一坨屎。觉得这句台词太有趣,很俗,但俗的真实。很多文人,学者,博士,其实或许有真才实学,或者像是翟博士,博士来路不明,只是个花架子。有真才实学的人,耐不住寂寞,放弃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寻求一些虚无缥缈的成果感,虽然一时成了名,却遭到群嘲。觉得,这真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没有真才实学,有了一些光环,就应该低调,因为耐不住寂寞,自我解冻,最后很意外的发现,自己真的不如自己想象得那般完美。
本文来源:清华研读间 作者:王立铭,浙大教授经常有学生问我:「博士五年,我该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给分很高的论述题。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你不都已经说过了,读博士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的科学研究职业做准备,那读博士期间我不就是低头工作,多做研究,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就行了吗?还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攻读博士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五年,占据了现代人寿命的百分之三四,工作寿命的十分之一二,这个数字想想有没有让你发根直竖?比如说吧,如果五年博士你的目标就是论文论文论文,而且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拿我们生物领域来说,你想到的大概是CNS=细胞+自然+科学杂志),于是你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在《自然》发表了你的论文,听起来不错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年你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也就意味着你漫长一生的价值,也能以此类推地用十几篇论文的价值来衡量。你愿不愿意自己一生的全部价值就是十几篇论文?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尽管大概这辈子也发不了几篇《自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一生可以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绝对超过一小叠论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博士五年,你应该过的更有内容。01、安排你的研究当然,博士五年,科学研究的分量自然还是重中之重。保守估计,这五年里至少一半儿以上的时间、七成的逻辑思维和九成感情都会投入在你的博士研究里。但是你有想过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在五年里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收获没?在这里,隆重介绍给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来自著名的系统生物学家Uri Alon在2009年《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学问题》(How to choose a good scientific problem)。这张图的核心思想是,把科学问题按照两个维度分类:可行性(也就是难易)和科学兴趣(也就是知识收获的大小)。按照两个维度划分后,我们可以立刻得到四种潜在的科学问题:简单但是收获小(所谓唾手可得的「low hanging fruit」),简单但是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小。而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避免做困难同时也没有什么收获的科学项目。这听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至少在生物学研究里,我见过很多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困难的研究=重要的研究。一个实验过程繁琐、或者需要极其精巧的手艺、或者消耗大量的时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错觉:把它做出来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马上明白,难度和收获其实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因素。而根据这张图稍加修改,我觉得可以用来指导博士研究五年时间内的研究规划:刚开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应该从简单但是收获小的科学问题开始做;之后慢慢过渡到仍然比较简单、但是知识收获更大的科学问题;而那些难度较大、同时伴随着重要知识积累的科学问题,可能更适合留给没有毕业压力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难度低收获小的研究课题容易上手、而且更容易有阶段性的进展,在我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会给「见习」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练手、迅速得到反馈、并积累自信心的机会。同时,在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机构,博士生毕业拿学位是有明确的发表论文的要求的(生物专业的学生通常还会有对杂志影响因子的硬性要求——一条我很反对但却必须忍受的要求)。一个难度低、收获小的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入学不长时间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解决毕业的后顾之忧。我始终认为,科学研究是自由探索的事业,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是做不好研究的。我宁可我的学生们,可以在不用顾及毕业压力的条件下,凭着单纯的好奇心、兴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去做他们的博士论文研究。图源:千库网当然更进一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博士生,都不会满足于这样打打擦边球、做点边角料的研究。因此练手热身之后,顺理成章的,你应该开始追逐更大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探索。而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也正是博士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风格的阶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她的精彩和意义。那么对于你——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什么样的研究才「有趣」,才「有意义」,才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是更喜欢动手还是喜欢分析?喜欢观察偶然现象还是喜欢定量研究?是喜欢为理论补上最后一块缺环,还是干脆开辟一个新战场?当然,这个阶段的博士生大概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自己的研究课题,仍然需要导师大量的输入和帮助。但是我相信你的研究必定会开始带有你的「个人印记」。从某个具体实验的安排,到实验逻辑链条的设计,到发现的总结和提炼,你应该试着开始有自己的思路。而等你真正经历过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这一般包括试探性研究——系统研究——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的过程),也开始慢慢体会科学发现的美好和激动,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也许是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领域了——而她往往位于那块难度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的象限。大家从各路媒体里可能听过一个词儿叫「蓝海」,其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道理也很简单,作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和未来的独立研究者,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未知问题、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能让你深入探索许多年的研究领域,而这样的领域一定是比较困难的——要是不困难早就被别人研究出来了好不好?这里再总结一下,我觉得博士研究生最理想的研究规划应该是:一个有趣容易上手的课题初窥门径积累信心;一个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做出科学发现并形成个人的风格;然后开始在更困难的科学问题蓝海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的描述也许太理想化了。毕竟五年时间对于很多实验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能不能真的走完这三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即便在五年博士之外,我想这样的三段论,可能也会对你规划科学研究之路有所帮助吧。02、规划你的职业还是那句话,博士五年是段不短的时光,你肯定不希望这五年时光的意义可以用几页论文来称量。五年博士毕业之后,除了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你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让你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在研究之外,你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对于埋头研究的博士们来说,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可能是「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太玄乎了?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吧。过去两三年里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我碰到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会说「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人会说「不想做研究了,想找个工作」。然后我就会继续,如果你想做研究,那么毕业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找到一个独立研究的职位?或者如果你不想做研究,那么你心目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然后我听到的答案就开始很有趣了……我发现很多立志要「做研究」的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在今天的科研环境里,想要在一流研究机构求职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要到哪里做博士后训练?需要怎么规划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需不需要考虑研究经费?如何建立人脉和寻找合作者?怎样撰写未来研究计划?等等等等。而那些想要离开学术圈的同学们的知识可能就更欠缺。比如很多同学会说,哦我不想做研究了,那我就去药厂做销售吧(或者一个很常见的相反的回答是,我不想做销售,那我就还是做研发吧)。图源:pixabay换句话说,在这些同学们心里,对产业界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粗糙的:一家药厂大概就只有两个部门,研发部门负责制造药,销售部门负责卖药挣钱(那么在药厂的生产/市场/质量/采购/物流/法务/商务拓展/政府关系/医学事务/人力资源/环境健康/厂区维护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情何以堪?)。所以说,有很多博士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们,也许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了如指掌,对相关进展如数家珍,但是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职业,怎样做准备,怎么求职,怎么运行自己的实验室,怎么带学生。想要离开学术界的同学们,也有大概率完全不了解哪怕是和自己专业很相近的产业界的基本逻辑和事实,不知道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而且这还是最基本、最接近博士生们自身利益的「世界」呢。在你的关注圈之外,你是不是知道当下各个学科的热点领域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哪里正在孕育着激动人心的科学大事件?是否知道为什么今年夏天水漫武汉三镇?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和英国脱欧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关心过国内空气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情况,关于当下热议的教育和医疗困境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热闹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你不想快要30岁了还对她一无所知吧?你也许会说,这些我都关心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好研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渠道去更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啊。那么这里我再按照惯例,给出一条有操作性的建议:聊天。理工科博士生,是非常容易和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进入聊天模式的。这个和你是不是内向外向无关,和你做的研究是高大上或者接地气无关。破解之道在于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奇心。就说我们学生物的同学吧。其实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从大学开始的专业积累,哪怕在你自己看来多么平淡无奇,对于很多很多外行的朋友来说都很新鲜有意义?从小番茄(圣女果)是不是转基因,感冒要不要吃抗生素,寨卡病毒对里约奥运的影响或者火星上是不是有外星人,我们学生物的知识面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广得多,尤其是和其他背景的人比起来,也许多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会成为你的敲门砖,让你更容易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们,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学到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之外的世界。聊天,也许会是你从自己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抬头四望、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接下来,你也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校内社团?实习?暑期实践?短期的考察和调研?我相信,只要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你应该能找到慢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做好研究的同时,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03、开始你的生活说完了研究和职业,最后简单聊聊生活。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讨论过,出国读博士,可能特别大的一点收获不是研究、而是生活方面的:相比国内三点一线的典型学生生活方式,一般而言出国读书的你会有更高的奖学金收入、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会有车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多一点——这就意味着你会像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在20出头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而你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们,可能要晚上五年才能真正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三点一线,开始为怎么安排一日三餐和打发周末发愁。大家可能都从各种媒介里看到过对博士群体的嘲笑——而这些嘲笑几乎都和博士们的生活能力相关:走大街上迷路找不到家啊、不会洗衣服只能反过来穿啊、谈恋爱几句话就开始谈研究课题啊、买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被宰啊……作为一名光荣的博士,我自己很反感这样给一个群体(而且是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负有责任的高大上群体)扣帽子吐口水的行为。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提醒,博士这五年确实是一个好好开始独立生活的机会。比如,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奖学金怎么安排,结余的话应该花在哪里;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样的风情和特点,有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和好朋友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怎么安排在一起的周末?再说的大点儿,你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思考着什么样的问题,在哪里和谁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模样,你喜欢和她/他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世界在未来会变得如何,你又愿不愿意为这样的未来而努力,以及振臂高呼?抱歉,也许我过于感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精彩,没有人应该妄加指点。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度过学业硕果累累的五年,用心看世界的五年,和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五年。
近日,研究生新生已开始陆续开学,很多同学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对这个问题,施一公院士曾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专门写了两篇长篇博文进行总结,朴实精辟,流传甚广,得到很多导师及学长学姐们的极力推荐,以下为完整版,分享给大家。 序: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另外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足迹脱颖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但是,优秀科学家常常具备的共同特点应该对年轻学生有很大启发。文主要来自我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时间的付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回答其实不够客观、也有些不负责任,因为他们有意忽略了自己在时间上的大量付出,而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这样说的效果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因为有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另外一些学生则开始寻找他们的运气,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了与科学研究无关的事情上面。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 大约在十年前,著名的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非常著名的email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email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这封email写的语重心长,从中可以看出蒲先生的良苦用心。我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都把这封email转给了我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what I consider to be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in the lab work. I mentioned that about 60 hr working time per week is what I consider the minimal time an average successful young scientist in these days has to put into the lab work……I suggest that everyone puts in at least 6 hr concentrated bench work and 2+ hr reading and other research-related activity each day. Reading papers and books should be done mostly after work.”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蒲慕明有些学生读完蒲先生的email后告诉我,“看来我不是做学术的料,因为我真的吃不起这份苦。”我常常回复道,“我在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会觉得长期这样工作不可思议。但在不知不觉之中,你会逐渐被科学研究的精妙所打动,也会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骄傲,你会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这句话表面上是劝学生,实则是我自己的经历与体会。 我从小就特别贪玩,并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自己尽量刻苦读书;我高中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凭借着比别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8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我获得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大学阶段,我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并提前一年毕业。但这种应试和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不感兴趣。大学毕业时,我本没有打算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阴差阳错之间,我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可想而知,留学的第一年,我情绪波动很大,内心浮躁而迷茫,根本无心念书、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并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洋洋得意,也会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自信。这期间,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每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7、8点,周末也会去两个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研究增加了很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赶最后一班校车从霍普金斯医学院回Homewood campus(我住在附近)。1993年我曾经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This is the 21st consecutive day of working in the lab.”(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其实,这多少有作秀之嫌,因为其中的一个周末我一共只做了五、六个小时的实验。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也不会再感受到枯燥或时间上的压力了。时间安排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尽量往前赶。其实,这段时期的实验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四点以后;但每天早晨八点都会被窗外纽约第一大道(First Avenue)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九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10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个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做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Baltimore)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虽然体力上很累,但我心里很满足、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我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Central Park)很近,那里也时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 求学时期的施一公,图源:互动百科我一定会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讲给每一个我自己的学生听,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通常回答,“只有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 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很骄傲、很振奋!有时我想:如果自己在博士生、博士后阶段的那七年半不努力进取,而是不加节制地看电影、读小说、找娱乐(当时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这么内容丰富),现在该是什么状况? 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是必要条件。 方法论的转变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吸取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当前和以往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本科生阶段,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答案往往已经存在,所以问题是否critical没有那么关键。博士生阶段则完全不同,必须具备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否则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这一点,我称之为方法论的转变。 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终生难忘的例子。 01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作为生命学科的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料中的正面结果(positive results),除个别研究领域外,一般只需要6-24个月就应该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实际上,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数字本身就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大多数低年级的博士生对负面结果的看法很消极,直接影响了他们critical analysis能力的培养。 其实,只要有适当的对照实验(control experiments)、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hypothesis),取得进展的过程基本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信的(conclusive)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负面的实验结果不仅很正常、也很有益于课题的最终成功。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结果并不令人信服,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按照一个常规的 protocol操作时不能得到positive control的相应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对可信的实验结果在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inconclusive results)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conclusive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就会很快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使你也会很快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critical analysis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左右,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PhD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很难真正具备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 所以,不要害怕负面结果,关键是如何从分析负面结果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02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有着极强的实验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做出了一系列包括p53、Rb、CDK complex、SCF complex、BRCA1等在内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施一公博士后导师 Nikola Pavletich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应该得到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大意)Why do you want to improve the yield? Don’t you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trials? 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I do have enough protein for crystallization screen. But I need to optimize the yield first so that I can accumulate more materials.我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不客气地打断我:No. The yield is high enough. Your tim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ield. Please proceed to crystallization. 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crystallization screen,很快意识到这个construct并不理想,需要通过protein engineering除去其N-端较flexible的几十个氨基酸。而除去N-端几十个氨基酸的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纯化起来非常容易,根本不用担心产率的问题。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地再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或总体方向)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 这个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比如,结构生物学中,第一次尝试纯化一种新的蛋白不应该追求每一步的产率,而应该尽量把所有纯化步骤进行到底,看看能否拿到适于结晶的蛋白。第一次尝试limited proteolysis,不应该刻意确定protease浓度或追求蛋白纯度,而是要关注结果中是否有protease-resistant core domain。从1998年开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到现在,我告诉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 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03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的取与舍Nikola Pavletich博学多才。在我们许多博士后的心目中,他一定读很多文章、常常去听seminar。没想到,我最大的惊讶出现在我笃信无疑的这一点。 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组内journal club,讨论重要的科研进展。刚到Nikola实验室,我曾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paper的功底、也想同时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施一公博士生导师 Jeremy M. Berg2016年起担任Science杂志主编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Nature》article,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有点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噢,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因故阅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的《Science》research article,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Nikola:You know so much. You must read a lot of papers. Why is it that you didn’t read the ones I read?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恰好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Nikola看着我说: I don’t read a lot.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If you don’t read a lot, how can you be so good at research? And how can you reference so many papers in your own publications?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Nikola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I only read papers that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my research interests, and I only read more papers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my own papers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我写论文时才会大量阅读。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很好的系列学术讲座(Institute Seminar Series),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大牛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Institute seminar,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seminar那天我恰好不在。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seminar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当然,这也许是巧合 – Nikola取消了他的出行计划;但以我们对Nikola的了解,他十有八九是在写paper。后来,我们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Nikola身上已经见多不怪了。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papers,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critical thinking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 04挑战传统思维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凡事失败都有其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control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 (大意)Tell me why you want to figure out why your experiment failed?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I need to know what went wrong so that I can get it to work next time. 我得知道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You don’t need to.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carefully repeat your experiment and hopefully it will work next time. Many times figuring out why your previous experiment failed will take much longer time than simply repeating your experiment. For a sophisticated, one-time experiment, the best solution to a failed experiment is to repeat it carefully.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也许下次就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 (大意)It is a philosophical decision whether to figure out why an experiment failed.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of understanding every glitch may not represent the best approach.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logic!跟着逻辑走!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重复讲的一句话就是:Follow logic!每天对不同的学生讲,加在一起至少有5遍以上吧。而我自己每次与博士生讨论课题也总是遵循严密的逻辑,用推理、排除法找到实验的下一步解决方案。 严密的逻辑是 critical analysis的根本。来源科研大匠综合整理自施一公科学网博客
It is supposed to be hard, otherwise it’s not worth it.——Jing Zhou关于作者:Jing Zhou is Mary Gibbs Jones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and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Her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声明】本文分享内容已获得Jing Zhou教授口头允许。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参会者笔记和个人理解,若分享人理解有误,不代表Pror.Zhou本人立场。写在前面这篇文章,我们不谈统计。我们说说研究。2017年9月1日,我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尽管有好多人谈论博士课题的重要性。我却怀有一种宿命论,觉得“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行。所以当时联系导师,第一选择联系了Wilmar。遗憾的是,他要退休了,把我推荐给了我现在的导师Toon,结果很快就定了下来。即便后来得知荷兰还有其他教授,如Bakker, Demerouti等人,依然选择了现在的导师。而关于研究课题,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一无所知,觉得选什么都关系不大,博士无非是方法和思维的训练,任何课题都可以做。研究无非是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写作,发表文章。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发点……至于课题什么,以后还可以选择嘛。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做吗?一个领域里有那么多课题,似乎随便一个概念都可以写出成千上百的文章。到底要怎么选呢?是集中在一个领域进行深耕,还是研究一个领域当前的“热点”赶潮流?如果集中一个领域,研究了一生发现自己的研究是行不通的,或者最后才发现根本没有一点价值,那岂不是比悲惨世界还悲催……或者你可以一直追赶潮流,潮流在变,你当然可以有很多问题去做,可是到头来没有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你根本没有research identity。你的研究者id都没有(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那发很多文章的意义在哪?这里涉及到三个核心问题:其一,如何选择博士课题;其二,如何经营你的研究生涯;其三,如何选择一个领域。直到参加Jing Zhou教授的workshop 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几个问题。更多的是秉持一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念头,花了一些时间在统计方法上(各种复杂模型,统计软件,R, Mplus,英语)。但这一切最终目的是做好研究,使研究产生更大影响(俗气一点讲就是发顶刊)。但是研究本身却没有真正思考过,舍本逐末无疑了……Jing Zhou教授研究creativity。毫不夸张的讲,她是这个领域里当之无愧的top学者之一,粗略搜索,已发表 JOM( 5), JAP(11), AMJ (7),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1000+。在两天的workshop里真正讲自己研究的时间5%都不到,更多是结合研究超越了研究本身,分享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选择一个研究领域。澄清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怎么去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不管是博士课题或者一个独立的研究,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有哪些标准去判断?2.如果决定了一生都做研究,那么如何建立你的研究者身份?3.如何选择一个领域,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考一下你研究课题的“前世今生”,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未来几十年是不是还可以做下去?一、如何选择博士课题或研究课题?有人说一个人的博士论文,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最重要的作品。选择一个研究问题的历程,也就是趋向创造性的历程。创新也就是产生新颖(novel)且有用(useful)的idea.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是:有趣的interesting “有趣的文章万里挑一……”可行的feasible新颖的novel重要的important而要产生这样的idea 你需要:相关领域的知识。技巧和策略Skills & Strategic。动机Motivation : Intrinsic & Extrinsic1.1 获取相关领域知识为了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需要大量阅读Read widely。不仅仅是专业的期刊文章,新闻,杂志,其它领域的期刊文章,社会科学/经济/历史。阅读的时候set a goal, 阅读要有一定目的性,比如读其它领域文章时候,设定一个目标,至少发现三个有关的概念可以用到你自己的领域。批判性的阅读Read critically;广泛的阅读Read widely。1.2 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 and strategies.1.3 MotivationReally need to be really good: find something you really care about.动机Motivation: 一句话就是选择你所爱Do what you love,毕竟搞研究一不小心就搞了大半辈子。Jing去读博士的那一年收到offer的有八个博士(其实往年也会发那么多offer,只不过不是每一个拿到offer的都会去),她那一届入学的人很多,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陆陆续续的quit掉了,只剩下3人。用一句玩笑话说,最容易打的乐器就是退堂鼓了,不难想象很多博士生在读的时候也会无数次萌生出quit 的想法,但是也许再坚持一下就又柳暗花明了,周老师的建议是当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至少再坚持一天,哪怕是明天再quit。如果你想放弃了,告诉自己I might quit it tomorrow:It is supposed to be hard, otherwise it’s not worth it.二、如何选择研究课题?2.1 错误的选题思路:试图找一个调节变量Try to find a moderator;试图换一个研究水平,比如前人研究都是在某一水平,检验跨层或多水平Cross-level;试图找一个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很多人在论文里写到为什么要做某个研究,是说没有人研究过……“那还没有人研究过鞋子尺码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呢……hmm说不定很值得研究一下”有个Research gap。但这你需要论证(Need to justify),why this is important,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n’t we know; Try not to use the gap negative reaction; 不是所有的gap都需要你去填坑……;比如AMJ 一个reviewer说来源:(Grant & Pollock, 2011)2.2 选择研究课题的标准2.2.1 Is it new?Novelty, the storyline should be new, but should be based on existing knowledge, not totally, new; 她的一个研究显示人们其实相比完全新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已有产品的更新物。比如手机等。所以,在提出新概念等等,选用一些已有的变量等等,这会让reviewer和读者更容易接受。2.2.2 是否重要?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in a particular topic area and why?What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specific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should be asked regards a particular research issue?2.2.3 是不是有趣?什么是有趣的研究?有趣的研究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们的一些assumption。...deny certain assumptions of their audience…a new theory will be noticed only when it denies an assumption.比如通常任务工作压力都是有害的,2000年的时候有研究者提出了challenge-hindrance stress 模型,认为挑战性压力源有积极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人们关于压力的一些观念。一些例子:Amabil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Flynn, Francis J., and Barry M. Staw. "Lend me your wallets: The effect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on external support for an organiz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4 (2004): 309-330.Hack (2009)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situation is not enough. JOB.2.3 选题的过程2.3.1 选择一个好的领域都说炒股的时候要选对进的时机,结合周老师的经历来看,做科研也是一样。Jing的第一篇creativity发表在1998年,纵观创造力的研究历史,这个时机是创造力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从这时候开始,创造力的研究才开始喷薄而出,成指数增长。另外一个背景是,当时互联网刚开始兴起,一场时代的巨变正在悄然发生,组织形态以及工作生产方式都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创造力在企业发展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见,敏锐而准确的把握时代发展动向,瞄定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是多么的重要(怎么选见下文)。这一点杨振宁院士也强调过:“这么多年我看到了成千个研究生,很多都非常优秀,可是十年以后他们得了博士学位再看,有的人非常成功,有的人非常不成功,并不是因为这些人的本事差了这么多,得到过博士学位的人通常本事都还不坏的;也不是因为有的人努力,有的人不努力。主要是有人走对了方向,要是走到一个强弩之末的方向上,那就没有办法的,而且越走越不容易走出来,要换一个方向不容易,继续做那就走成了最不幸的一个人。”2.3.2 创造你自己的学术生涯道路周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博士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博士课题作为自己的事业。很多同学可能认为博士期间要受老板,毕业压力,就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课题,就想着先毕业以后再说,但是事实是博士课题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把学术作为终身事业,就要把眼光放长远,想一想现在做的研究十年二十年以后可以做什么,尤其是如果想在学术圈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一定要深耕于某一个领域,那么不妨就从现在开始想好做好。最主要是建立职业认同,和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职业身份。记得导师说过,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上发过5-6篇文章,别人也就知道你是做什么什么的了。三、具体措施:如何发掘新的有趣的课题前两部分是从长远规划,但在实际进行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权衡取舍。带着你的研究idea, 具体分析,查看你能否对这个领域带来新的启发。3.1 选择领域(Field)当你有了研究课题的时候,那么你选择到底是哪个领域?你的研究领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周老师认为识别新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真的是新概念,那么很难做到完美。比如在她的领域,关于创新其实有很多概念,但是提出创新就是产生有用且新颖的想法。这个新的概念既要准确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去识别新的概念呢,有两个方法:从现象出发,Identify phenomenon: looking back travel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 world, have a hobby to reading。这也就是为什么周老师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不少博士生包括学者倾向于只关注自己领域,绝大部分的时间也是用在做自己的研究上,用我小老板的一个词叫做over-committed。而周老师强调兴趣可以帮助博士生建立学术以外的社交圈,更有机会去接触到新鲜有趣的现象。周老师本身也是如此,喜欢打网球也喜欢广泛阅读,当我说到可以培养瑜伽作为爱好时,周老师立马否决说,那是中老年以上的人才应该选的运动,太有趣了。借鉴其他领域,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很多理论与概念就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过来的。完全构造一个新的概念是很难的,而从其他领域巧妙的转接过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也更容易理解。在做研究时也是一样,要做新的东西,但又不能完全是新的,完全新的东西对audience来说会很陌生,自然也更加难以接受。怎么样写一篇好文章?从自己的领域找五篇标杆论文(anchor),在自己研究设计/写作时予以认真思考,这些文章的优势。比如统计方法,尤其是一些比较前沿的复杂模型。那么什么样的论文可以叫做标杆论文呢?内容质量高,介绍了什么理论,又是如何frame理论的。实证研究是如何开展和表述的。Writing style,好的学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每一部分如何structure都可以借鉴学习,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3.2 你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ap the field怎样知道自己领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Forest and treeSource:Google由于毕业压力,很多博士都想着怎么快速完成自己的课题,怎样发更多的文章,早点毕业,找一个好的教职或者博士后,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盯着眼下的路往前走就会不知道将去往何方,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想一想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还可以做什么。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画forest and tree,tree是当前正在做的研究(present),而forest是整个森林,是已经做完的研究和以后还可以做的研究。我们在workshop上是这样做的,你不妨也拿出纸笔一起来画一画,想一想你现在做的领域是从何发展而来,怎么兴起的,已经做了哪些研究,未来可能有哪些发展方向,你现在做什么,十年二十年以后可以做什么?这样就可以从当前研究的box里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统观全局。写在后面周老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种树人,她深耕在creativity这个领域,除了自己不断的发展ideas带动这个领域的发展,还广泛播种,为想进入这一领域的学者学生指明方向,源源不断的带来新的研究可能性,与此同时,她还广泛地和其他学生学者进行合作,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不断地开枝散叶。她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种树人,你发现了吗?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已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你的心上,当你在选择博士课题或者自己研究领域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好的研究?有趣/新颖/重要/可行建立好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了解自己领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选好领域最后,祝每一个研究者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成。来源: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作者:Jing Zhou
没有读研之前,我心中的博士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形象,代表着无限的智慧和才华。读了研究生才发现,博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今天笔者在这里分享几点有关于读博的常识和建议,希望对你有用。1、博士的年限一般情况下,普通博士的学习年限最低为4年,如果直博至少需要五年。当然也有上限。拿北航举例,八年内如果不能毕业,就无法继续在学校里继续攻读学位。从时间上来看,博士并没有硕士那样容易毕业,它对学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每个学校每个学科的要求都不相同。2、如何免试读博?两种途径:一是在本科期间通过优异的在校成绩获得直博的资格;二是在读硕士期间直接转读博士。很明显,后者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更容易做到。第一种情况要获得博士导师的青睐,如果你的成绩符合要求,又能联系到愿意接收你的老师,你就可以申请直博资格了。第二种情况相对更容易做到,硕士一年级、二年级甚至三年级都可以申请转博,对于那些硕士三年级转博的同学有一点好处,他们可以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免试转为博士。当然这里所说的转博指的是在本校读博,只要符合学校的规定,找到愿意接收的博导,就办成了。3、博士真的很难毕业吗?这个要看个人情况,对于绝大部分同学,博士毕业是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时间的,读到六年毕业,甚至不能按期毕业的大有人在。目前国内博士的培养方式更偏向于宽进严出,意思是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读博的机会,但是毕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对于你的论文、学术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开始试行考核制,意思是不用通考,只要通过目标院校的考核就可以进入学校读博。当然,也有很多爱好学术的同学四年内就很顺利地毕业,这跟导师、研究课题以及自己的努力有关系。所以,在做这份选择时要慎重一些。写在最后: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博士学历依然是一种优秀的象征,如果你有条件,笔者还是建议读博,选一个靠谱的导师,做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博士这个监管者已经正式进入庄园了,很多玩家都感觉在低端局博士非常难打,甚至这种压制都超越了红蝶。也是因此低端局玩家会感觉非常难受,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博士技能有多强,而是玩家不会针对博士而已,熟悉之后博士的强度也会慢慢下降。文章制作:趣游君那么低端局到底要怎么打博士比较好呢?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你一学就可以学会。我们使用这种方法遇到博士基本可以牵制很久,有的时候博士还会放弃抓我们。那么究竟要怎么操作最好呢?下面就跟随趣游君一起看下去吧。01首先了解博士的特点想要克制博士就比较要先了解博士的特点,我们总结博士目前有两个十分明显的优势,第一个就是技能移动速度很快,第二个特点就是技能范围比较大。除此之外博士也有很明显的缺点,他的基础移速不高,而且技能虽然范围比较大,但是攻击的频率也比较低。了解了博士的优点和缺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的针对博士进行牵制,在角色选择方面我们推荐选择一些有技能优势的求生者。比如玩家可以选择机械师、咒术师、先知、勘探员、杂技演员或者是佣兵这些角色,他们在面对博士的时候并不会完全被压制。02克制方法1:优先处理危险发电机在低端局玩家一旦遇到了博士,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处理危险区域的发电机。所谓的危险区域就是发电机附近比较空旷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发电机初期如果不趁着博士技能没有开启完毕还可以有机会修理,一旦拖到了中后期,博士死守这些发电机求生者无论去填补多少人,也很难开启完毕,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个正确的修机顺序。后期我们修机主要围绕一些有板区的发电机比较好,在一些狭小的板区对于博士的牵制性很强。03克制方法2:正确的使用信号低端局玩家遇到博士一定要学会使用信号,比如玩家A在狭小板区跟博士僵持,那么一定要发送信号告诉队友。其他的队友就可以快速的修理发电机,一旦看到博士转点,也一定要快速的发送信号提醒自己的队友,这个非常重要,博士移动的速度很快,从一台发电机去另外一台发电机有时候只要2个冲刺就可以到达,所以一旦溜鬼的队友发来了信号,那么其他的玩家一定要做好准备。不然就是被博士闷在发电机位置的结局,我们看到很多次低端局玩家都是这样不发信号输掉比赛的。04克制方法3:偷一手冒险家冒险家这个求生者在面对博士的时候还是挺不错的,也难怪他在求生者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冒险家开局不用修理发电机,所以完全不怕博士背出生点,而且藏在草丛中博士的视角本来就高一些,也很难看到冒险家。如果你在低端局中对战,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就藏一手冒险家吧,打起来一定不吃亏。05趣游君观点其实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博士的确有很多厉害的地方,技能也让玩家感觉有些不适应,但是并不是没有办法针对。只要学会了上面的这些克制方法,以后你看到博士也不会感觉害怕了,而且会认为这个傻大个看起来还是有点可爱的。总之打博士就记得发信号、找板区和偷点击就足够了,剩下的就看临场发挥。本期话题:那么您面对博士的时候会感觉害怕吗?欢迎发表留言跟我们一起交流!
作为一名1990年出生的90后,我深感写这样的文章有点心虚,毕竟此时的自己连博士都没有考上,还在这里写博士生导师。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深知在当下这个社会,越早取得博士学位,拿到高校的offer,我们才有足够的耐心去开展我们想进行的学术研究。不然你就会像我一样,每天担忧着明天怎么过?我还有逆袭的希望吗?如何学习英语?还要考六级吗?如何面对三十而立?等等思考了也不会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不可否认,在现有的传统求学之路上,我们一个普通人想取得博士学位,往往先要度过三十周岁,而在25-30岁之间的这段时间,外界(包括父母亲人)总是不时地给我们施加一些压力,特别是谈婚论嫁的问题,在当下高房价的客观现实下,我们每个在读学生不再一心搞学术研究,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挣点钱。当然这种挣钱的尝试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大多时候对于我们并无多大益处,反而可能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例如,如果你高三的时候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有效地备考,那么你可能落选或者进入一所不好的院校。不少人此时选择了复读,也许从短时来看,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短短的一年时光有时候会令你后悔不已,因此你本科、研究生毕业时至少比别人大一岁。再如,如果你大学期间没有合理地规划好时间,很大程度上会无缘国奖,丧失保研资格,当你发现失去时才知道国奖、保研资格的重要意义。怎么办?只能走传统的发展之路。即便是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如果你考取的不是名校,再不注意发表论文,那么你的考博之路可能也是充满荆棘,最后可能落得如我一样,都快30岁了还没有考上博士。说了这么多有点负能量的话,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传统的博士毕业时间以及可能变动周期。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6周岁是入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从6岁说起。我们不少人的求学轨迹是这样的:6岁入小学,13岁入初中,16岁入高中,19岁入大学,23岁本科毕业,23岁开始读研,26岁开始读博,29岁博士毕业。总的来说,好像很多人都可以在30岁之前顺利博士毕业,可是我想提示你的是如下基本事实。#考博#1.你的出生日期可能如我一样,在9月1日之后,因此你可能错过6岁入读小学的机会,7岁才能入读小学,我就是如此。2.你的父母可能担心你跟不上,因此让你小学留了一级,你当时非常开心,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当然这种情况在当下越来越少。3.在当下不少地方,省级示范性中学招生名额有限,你又不想去上一般的高中,因此你可能初中毕业后复读一年。这种情况在1980-1990年出生的农村孩子身上很常见,现在好像部分地方规定,不让复读。4.高考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人生起点的重要考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正常发挥,报考志愿也并非那么理想。怎么办?为了我的本科梦,为了我的名校梦,咱复读一年吧,或者复读了2年。不少学生确实通过复读考取了名校,但是更多的复读生只能考入非双一流院校。5.当你意气风发地的想通过考研考取名校时,你惊奇地的发现,自己学校竟然没有保研资格,或者报名名额只有可怜的2%,而你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因此你只能开启考研之路。如果你顺利一年走,祝贺你。可是就怕你考取名校的学硕,你很大程度上会落选,最后的结果只有2种,要么调剂到一所普通的高校,要么再战一年。6.当你读研时,你惊奇地诸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硕竟然只有2年,而你在普通院校需要熬上3年。而且越来越多的院校通过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甚至直博方式选拔博士。于是你的考博之路开始啦。如果你幸运,一年就考上,就怕你遇到强劲的对手,第一年落选了。此时的你大概为26-28岁。7.也许在你的观念认知中,博士为3年制,但是在当下博士正常毕业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你会惊奇地发现,大部分院校已经改为4年制,而且想正常毕业有点难。因此如果你走的是传统的求学之路,你博士毕业的年龄在29-35岁之间。想在30岁之前毕业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这并非不可能,而且还可能在30岁之前顺利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90后顺利的获聘为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他们中间既有本土博士,也有留洋博士。其中一位中南大学的特聘教授生于1992年,即才28岁。他的发展之路还是值得大家借鉴的。他201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9年博士毕业于西澳大学,本科到博士只用了3年。很显然他的发展之路在读博之前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其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留学读博,并且在博士期间大量发表论文,因此满足了国内教授的获聘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只有先读个硕士才能读博,其实这是不准确地。大家在2019年9月份的时候一定看过“清华大学2019级最小的博士生才17岁”的新闻,他采用的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本土读博方式——直博。而我们很多高校在当前每年都会招收不少14-17岁的大学本科生,他们如果认真努力,那么本科毕业时就是“17-21岁”,参见:我终于知道为啥清华大学最小的博士才17岁了!这样如果他们选择直博的方式取得博士学位,那么博士毕业时才25岁左右。即便是24岁本科毕业,直博取得博士学位才29岁。再用几年的时间拿到高校的教授席位,还是非常有希望的。除了上面的直博,其实在当下还是有不少可以缩短求学时间的安排。以法学专业为例,你本科毕业时可以选择出国读个LLM,一年制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或者选择读专硕,2年就可以取得研究生学历,这样你再选择读博,相比其他人也是可以节省1-2年的时间。还有就是硕博连读,5年即可拿到博士学位,这相比于3年学硕加4年博士少了2年时间。因此在当前,我们是有不少途径缩短自己取得博士学位时间的方法。当然,其中的大前提是你研究生考个博士点院校,最好本科读的也是名校。看完上面的分析,你知道如何在30岁之前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至少博士毕业了吗?如果你现在如我一样,那么请你现实一点,先考虑一下如何考博吧。
本文来源:清华研读间 作者:王立铭,浙大教授经常有学生问我:「博士五年,我该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给分很高的论述题。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你不都已经说过了,读博士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的科学研究职业做准备,那读博士期间我不就是低头工作,多做研究,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就行了吗?还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攻读博士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五年,占据了现代人寿命的百分之三四,工作寿命的十分之一二,这个数字想想有没有让你发根直竖?比如说吧,如果五年博士你的目标就是论文论文论文,而且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拿我们生物领域来说,你想到的大概是CNS=细胞+自然+科学杂志),于是你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在《自然》发表了你的论文,听起来不错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年你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也就意味着你漫长一生的价值,也能以此类推地用十几篇论文的价值来衡量。你愿不愿意自己一生的全部价值就是十几篇论文?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尽管大概这辈子也发不了几篇《自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一生可以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绝对超过一小叠论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博士五年,你应该过的更有内容。01安排你的研究当然,博士五年,科学研究的分量自然还是重中之重。保守估计,这五年里至少一半儿以上的时间、七成的逻辑思维和九成感情都会投入在你的博士研究里。但是你有想过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在五年里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收获没?在这里,隆重介绍给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来自著名的系统生物学家Uri Alon在2009年《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学问题》(How to choose a good scientific problem)。这张图的核心思想是,把科学问题按照两个维度分类:可行性(也就是难易)和科学兴趣(也就是知识收获的大小)。按照两个维度划分后,我们可以立刻得到四种潜在的科学问题:简单但是收获小(所谓唾手可得的「low hanging fruit」),简单但是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小。而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避免做困难同时也没有什么收获的科学项目。这听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至少在生物学研究里,我见过很多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困难的研究=重要的研究。一个实验过程繁琐、或者需要极其精巧的手艺、或者消耗大量的时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错觉:把它做出来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马上明白,难度和收获其实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因素。而根据这张图稍加修改,我觉得可以用来指导博士研究五年时间内的研究规划:刚开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应该从简单但是收获小的科学问题开始做;之后慢慢过渡到仍然比较简单、但是知识收获更大的科学问题;而那些难度较大、同时伴随着重要知识积累的科学问题,可能更适合留给没有毕业压力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难度低收获小的研究课题容易上手、而且更容易有阶段性的进展,在我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会给「见习」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练手、迅速得到反馈、并积累自信心的机会。同时,在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机构,博士生毕业拿学位是有明确的发表论文的要求的(生物专业的学生通常还会有对杂志影响因子的硬性要求——一条我很反对但却必须忍受的要求)。一个难度低、收获小的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入学不长时间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解决毕业的后顾之忧。我始终认为,科学研究是自由探索的事业,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是做不好研究的。我宁可我的学生们,可以在不用顾及毕业压力的条件下,凭着单纯的好奇心、兴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去做他们的博士论文研究。图源:千库网当然更进一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博士生,都不会满足于这样打打擦边球、做点边角料的研究。因此练手热身之后,顺理成章的,你应该开始追逐更大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探索。而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也正是博士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风格的阶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她的精彩和意义。那么对于你——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什么样的研究才「有趣」,才「有意义」,才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是更喜欢动手还是喜欢分析?喜欢观察偶然现象还是喜欢定量研究?是喜欢为理论补上最后一块缺环,还是干脆开辟一个新战场?当然,这个阶段的博士生大概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自己的研究课题,仍然需要导师大量的输入和帮助。但是我相信你的研究必定会开始带有你的「个人印记」。从某个具体实验的安排,到实验逻辑链条的设计,到发现的总结和提炼,你应该试着开始有自己的思路。而等你真正经历过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这一般包括试探性研究——系统研究——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的过程),也开始慢慢体会科学发现的美好和激动,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也许是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领域了——而她往往位于那块难度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的象限。大家从各路媒体里可能听过一个词儿叫「蓝海」,其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道理也很简单,作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和未来的独立研究者,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未知问题、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能让你深入探索许多年的研究领域,而这样的领域一定是比较困难的——要是不困难早就被别人研究出来了好不好?这里再总结一下,我觉得博士研究生最理想的研究规划应该是:一个有趣容易上手的课题初窥门径积累信心;一个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做出科学发现并形成个人的风格;然后开始在更困难的科学问题蓝海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的描述也许太理想化了。毕竟五年时间对于很多实验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能不能真的走完这三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即便在五年博士之外,我想这样的三段论,可能也会对你规划科学研究之路有所帮助吧。02规划你的职业还是那句话,博士五年是段不短的时光,你肯定不希望这五年时光的意义可以用几页论文来称量。五年博士毕业之后,除了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你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让你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在研究之外,你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对于埋头研究的博士们来说,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可能是「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太玄乎了?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吧。过去两三年里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我碰到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会说「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人会说「不想做研究了,想找个工作」。然后我就会继续,如果你想做研究,那么毕业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找到一个独立研究的职位?或者如果你不想做研究,那么你心目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然后我听到的答案就开始很有趣了……我发现很多立志要「做研究」的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在今天的科研环境里,想要在一流研究机构求职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要到哪里做博士后训练?需要怎么规划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需不需要考虑研究经费?如何建立人脉和寻找合作者?怎样撰写未来研究计划?等等等等。而那些想要离开学术圈的同学们的知识可能就更欠缺。比如很多同学会说,哦我不想做研究了,那我就去药厂做销售吧(或者一个很常见的相反的回答是,我不想做销售,那我就还是做研发吧)。图源:pixabay换句话说,在这些同学们心里,对产业界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粗糙的:一家药厂大概就只有两个部门,研发部门负责制造药,销售部门负责卖药挣钱(那么在药厂的生产/市场/质量/采购/物流/法务/商务拓展/政府关系/医学事务/人力资源/环境健康/厂区维护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情何以堪?)。所以说,有很多博士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们,也许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了如指掌,对相关进展如数家珍,但是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职业,怎样做准备,怎么求职,怎么运行自己的实验室,怎么带学生。想要离开学术界的同学们,也有大概率完全不了解哪怕是和自己专业很相近的产业界的基本逻辑和事实,不知道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而且这还是最基本、最接近博士生们自身利益的「世界」呢。在你的关注圈之外,你是不是知道当下各个学科的热点领域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哪里正在孕育着激动人心的科学大事件?是否知道为什么今年夏天水漫武汉三镇?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和英国脱欧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关心过国内空气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情况,关于当下热议的教育和医疗困境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热闹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你不想快要30岁了还对她一无所知吧?你也许会说,这些我都关心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好研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渠道去更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啊。那么这里我再按照惯例,给出一条有操作性的建议:聊天。理工科博士生,是非常容易和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进入聊天模式的。这个和你是不是内向外向无关,和你做的研究是高大上或者接地气无关。破解之道在于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奇心。就说我们学生物的同学吧。其实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从大学开始的专业积累,哪怕在你自己看来多么平淡无奇,对于很多很多外行的朋友来说都很新鲜有意义?从小番茄(圣女果)是不是转基因,感冒要不要吃抗生素,寨卡病毒对里约奥运的影响或者火星上是不是有外星人,我们学生物的知识面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广得多,尤其是和其他背景的人比起来,也许多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会成为你的敲门砖,让你更容易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们,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学到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之外的世界。聊天,也许会是你从自己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抬头四望、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接下来,你也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校内社团?实习?暑期实践?短期的考察和调研?我相信,只要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你应该能找到慢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做好研究的同时,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03开始你的生活说完了研究和职业,最后简单聊聊生活。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讨论过,出国读博士,可能特别大的一点收获不是研究、而是生活方面的:相比国内三点一线的典型学生生活方式,一般而言出国读书的你会有更高的奖学金收入、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会有车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多一点——这就意味着你会像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在20出头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而你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们,可能要晚上五年才能真正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三点一线,开始为怎么安排一日三餐和打发周末发愁。大家可能都从各种媒介里看到过对博士群体的嘲笑——而这些嘲笑几乎都和博士们的生活能力相关:走大街上迷路找不到家啊、不会洗衣服只能反过来穿啊、谈恋爱几句话就开始谈研究课题啊、买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被宰啊……作为一名光荣的博士,我自己很反感这样给一个群体(而且是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负有责任的高大上群体)扣帽子吐口水的行为。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提醒,博士这五年确实是一个好好开始独立生活的机会。比如,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奖学金怎么安排,结余的话应该花在哪里;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样的风情和特点,有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和好朋友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怎么安排在一起的周末?再说的大点儿,你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思考着什么样的问题,在哪里和谁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模样,你喜欢和她/他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世界在未来会变得如何,你又愿不愿意为这样的未来而努力,以及振臂高呼?抱歉,也许我过于感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精彩,没有人应该妄加指点。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度过学业硕果累累的五年,用心看世界的五年,和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五年。
来源: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作者:王海军 编辑:学妹本来想起一个更有学术噱头的题目,但是想想还是作罢,不做什么修辞,可能更让人理解。此文献给即将读博士、正在读博士的同学为鉴,献给已经毕业的同学共鸣。引子:为什么写这个题目直接的刺激来源于不久之前朋友圈有篇《如何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号称史上最全面的博士论文指导。看了之后确实感同身受,有些共鸣之处。但博士论文虽然是博士生研究的终极之作,但并不是博士生涯的全部,也不是博士生研究的全部。而与我而言,虽然毕业近2年,但仍以各种形式尤其是学术讨论会继续与学校保持着联系,因此,过往的经历以及正在目睹着的经历仍然十分新鲜。我以文科博士三年为例,总的说来,博士研究生的三年在流程上可概括为一个设定目标、做好规划、进而实践规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我想这与做任何其他社会工作并无二异。下面我简单按流程说说:一、前提-为什么读博大家读博的原因归纳起来其实就那么几条,有偏重外在压力,有偏重内在需求,而概括起来如果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读博的三年的总体节奏似乎也会紧张、无序和凌乱,延期的风险大大提高,科研质量和博士论文质量也稀松平常。相反,如果源自内心孤寂空洞而急需填充,且能在学校的环境中感觉到放松自由,有能力主动沉下心去做一番所谓的研究的话,似乎就会游刃有余,超额完成任务。我属于后者。二、过程-水到渠成读博士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完成的程度也可以不同,但绝对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01、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开学报到(1)适合的要求。这个阶段很多人会选择毕业旅行或者其他放松的方式来庆祝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其实大可抽出一点时间来,熟悉下学校博士生的各项任务,包括发表论文要求、毕业论文要求、参加科研活动的要求、导师的性格喜好及科研要求、中期考核要求、开题报告要求,甚至包括学校及导师的各种学术资源等等,尤其是上述硬性规定的时间要求,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熟悉了这些,你就知道那些是必须在特定时间完成的,越提前完成对你后面的工作越是有利。其余那些可以自由掌握,多寡随意。最后定一个大致的三年规划。有这样的准备,我想是入学的一个很好开始。(2)个人的例子。而我个例子可能极端些,不足为取,因为在我得知录取消息后(还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大概是5月份,我就提前准备发表论文,正式入学的时候,学校规定的发表论文要求我已经完成了(这里有个发表论文时间差,不细说了),还是那句话,硬性的、有时间要求的工作约提前完成越有利。02、博士生第一年(1)合适的要求。第一年比较散漫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完成所有课程学分,但是你要知道,博士生不是以课程为主,这和硕士本科是极大的区别,如果你还停留在为上课而苦恼的阶段,那就还没有领会什么是博士生,如果还有不及格或者说学分不够的情况,那更让人大跌眼镜。而适度饱满一点的状态,应该是在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和导师的大部分对接,包括博士论文选题的确定、包括筹划部分1-2篇学术论文、包括参与导师的课题以及其他弹性自愿的学术活动,为后面2年打下基础,做好开头。(2)我的例子。可能还是极端些,因为既然我开学之前就把论文发完了,所以第一年上学期一入学的前一个月我就在筹划博士论文选题,之后吭哧吭哧整出一篇题目及四万字的文献综述给导师看,导师可能也慌了,从没见过这么早就弄选题的学生,当即把我的选题否了,并告诫我一定要沉得住气,好好选题。我当时虽然心情低落,但转念想想,我的时间足足富裕,别人且都在应付上课咧。当然这一堆4万字的废料也不能浪费掉,我修修改改大致又发表去几篇文章,算对得起一个多月的心血。之后的几个月,认真选择了一个题目,大致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之后反复搜寻文献,修改框架,上学期基本定了题目和框架,第一年的第二个学期基本完了全部的文献综述,部分章节开始撰写。03、博生生第二年(1)合适的要求。第二年学校大体有2项硬性规定,一是中期考核,二是论文开题,还有一项软性的规定,就是发表论文,因为大部分同学可能从这一年才开始发表论文直到正式答辩前。中期考核不难,无非对过去课程学习及前期科研成果(如有)的认定,可能采取考试形式,但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必赘述。再有就是博士论文开题,如果在第一年还没有确定选题,那么第二年的第一学期就应该尽快确定选题,并着手写作,不然会因为开题这一环节的出现而导致你的论文选题和写作限于恶性循环,与导师的关系也会变的紧张起来。最后是发表论文,这个一般是限定在答辩之前公开发表就可以,但是实际情况是,越晚发,越被动,耗时耗力耗财。(2)我的例子。第一年论文题目定了,且开始文献搜集和综述部分的撰写。所以第二年我基本按照的我的节奏来完成了初稿的写作,学校的规定环节对我而言不过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丝毫没有打乱我的节奏,相反这一些环节是帮助我完善写作过程。而至于发表论文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要求。04、博生生第三年(1)合适的要求。第三年是血雨腥风、真刀真抢的一年,前述的要求大体完成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博士论文写作,而统共算下来,其实只有8-9个月的时间完成最后的冲刺,期间还可能由于自己的原因、导师的原因以及学校设定的其他环节(预答辩)的因素影响,导致论文难产。另外,一大部分同学选择在第三年的第二学期,也就是临近答辩前的4个月才开始着手论文发表,这时候只能对博士论文写作造成更坏的干扰。(2)我的例子。由于第二年完成了初稿,之后到正式答辩之前的9个月,基本就是在修修改改。当然,期间对于已经成型的博士论文章节又陆续整理出来发表了去,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而是为了拿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了,想想这最后一次拿到学校的奖励了。以上整体的过程,取其精髓就是“有备无患、天道酬勤”八个字。我的导师不止一次提到过我,她说我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督促老师的学生,而其余都是老师督促学生。老师的话抬爱我了,但确实与我个性上那点顽固的时间控和过程控倾向有关,而读博的过程恰恰又提高了一个很好的校验和强化的环境。三、关键点-环环相扣以上是流水线式的谈谈,这里我在说几个关键点,横向剖析。01、关于科研论文(1)是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学校的科研论文要求,包括质量和数量。遇到一些同学,直至毕业都不知道什么是CSSCI,什么是学校要去的A类和B类,以及不知道要发表几篇,在那里发,怎么发,这些工作我说了恐怕是入学的时候就该了解透彻的事情。(2)越早发越好,当然档次越高、数量越多越好。(3)发表的论文最好和自己的选题相关,不要浪费精力搞其他不沾边的题目。而2和3的好处体现在,一是最基本的,你完成了学校的最低毕业要求;二是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有利的佐证了你的博士论文,尤其是在答辩的时候,发表的越多、质量越高,就越对的博士论文答辩加分不少;三是如果毕业前评奖的话,这是最有分量的成果;四是小论文的撰写发表过程严格,审稿程序复杂,是提前演练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好机会。一箭四雕,何乐不为?!02、关于博士论文写作这是博士生三年的终极任务。(1)早选题,选好题。早选题,一是为选好一个合适的题目赢得主动思考、分析、判断的时间,二是起码为之后可能更换题目赢得了宝贵时间;选好题,首先必须和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相符,其次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可以展开写作的、预计不会出现走不通的情况。(2)主动沟通,会沟通,沟通好。从选题到写作定稿的全部过程都必须要导师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选题的主动权在你,但是决定权在导师。一个选题首先自己要深思熟虑、多方研究文献,具备可行性及上述1的要求后,再要找机会和导师交流,除非导师毫不犹豫的否决你的题目,否则你要有充分的理由让导师相信你能驾驭这个题目,说服导师的过程也是证明你有这个能力的过程。选题的过程不是导师选择的过程,而是让导师信服你的过程。最难沟通过程是选题,选题一旦确定,接下来文章框架乃至章节的撰写仍要不断和导师沟通,好的沟通的结果不是以个人满意为主,合适的情况是在导师满意的基础,对自己工作也是认可,而不是抵触,而最美妙的情况则是导师的思想火花能够将自己幼稚的想法变成熊熊大火一般通明热烈。03、关于公派出国我这里指的是大约07年开始的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访学或者交换项目,但不是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时间大体也是6个月到1年的时间。从我个人感觉讲,从国内大的气候和偏好看,能在国内读博期间增添一年留学经历要比规规矩矩在国内三年更有“包装”效果,在个人简历里绝对能“混淆视听”,“联合培养博士”搞不好会让人以为是双博士学位而肃然起敬,先不追究实质,表面上看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是好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会不会影响顺利毕业呢?我虽然没有这个机会出国游学,但从回来的同学那里可以看出,出去并没有什么太大学业压力,相反,玩乐居多。所以,我想之前所说的那些规划和步骤大体仍可以在国外的一年顺利实现,只不过诱惑多了,导师的电话少了。而且,对于想追随一些国际前沿问题,或者说选题涉及一些国外领先的思想,那么出国可能会提供大量新鲜的研究文献和学术资源,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谋划自己的论文才不会让这半年或一年沦落为纯粹的度假,也不会为回国而倍感焦虑。在这里,我很欣赏一个师兄的做法,他在纽约一所大学公派的一年,就基本完成了自己选题的整个框架,以及大部分的研究文献整理,这些资源都是就地取材。04、时间去哪儿了最后,说说时间的问题。我说了,读博的过程就是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的过程。时间是硬性约束条件,三年不多不少(延期和提前退学除外)。与很多委培或定向读博同学相比,全脱产读博的同学时间更加充裕,没有社会工作,也没有家庭负担,按说毕业的质量应该更高,但现实情况并不完全是。全脱产读博的同学也大有踉踉跄跄毕业的,甚至是延期的,博士论文和科研论文也不完全尽如人意。这里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可能更有时间观念,尤其是社会工作的职业习惯和做事风格,用于博士生的研究上,在时间掌握、进度把控上更有经验。所以,全脱产的博士生们不能把自己在时间上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一定要有更深的思考、更充分的准备和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或者就是更高质量的博士论文才对。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在学校的各项硬性规定基础上,逐条给自己设定目标,你的目标或者是比学校的任务质量更高一些,或者数量更多一些,或者就是时间更早一些(具体之前已经阐述过了),除此之外的时间也不能太漫无目的,也要或近或远的与你的毕业、你的博士论文相关,这对各类博士都适合。我个人的感觉,说做什么事情没有时间,首先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个人态度的问题或者偏好的问题。除了极端情况外,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间来准备、来操作、来完成的,只不过是时间多寡和完成程度的问题,这里能做到“尽人事,知天命”就可能完成平衡了。作者简介:王海军,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原标题:《如何规划及践行博士生涯:我的个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