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调研是产品人在做产品必须走的第一步。很多时候用户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在面对真实的产品已经场景时,通过使用才能对产品进行反馈。艾老思自媒体专栏作家艾永亮在《腾讯之道:我们应该向腾讯学什么?》书籍中在产品维度深度解剖腾讯视如何比用户更懂用户,总结出腾讯最有效的三步法用户研究方法论。1,成为用户2,了解用户3,超越用户一,成为用户这是企业的产品想要获得成功最首要条件,但现实上太多的产品(这里的产品包括了互联网的产品以及项目,公司,服务等)都是老板拍脑袋做出来的,然后用过千万种营销方法,商业模式去推广,最终生存下来的寥寥无几。想要成为产品的用户第一步就是使用自己的产品,如果连自己都不使用,那么如何能发现的产品的问题,如何做优化做迭代。很多的产品经理(不单指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包括产品的策划者决策者)都是把产品按照自己的想象做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用户身上,说这就是用户需要的什么什么功能,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了产品走向终点。这里一个最简单的案例便是高铁以及火车的购票系统,用户是需要用这个产品去购票,但是产品经理却为了防止黄牛党刷票的初衷设计了一系列的各种验证,各种奇葩的图片找验证码。活生生变成了防刷软件,而不是便捷的购票软件。为什么别人还是继续用,不得不啊,尽管系统经常崩,输入各种各样的验证码,变成了极其不流畅的体验。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第三方的软件遭热捧,几步就完成了,剩下来的就交给第三方平台帮我们购买了。很多的产品人都很容易忘记一开始的初衷,把产品做的离用户越来越远。成为用户就是为了让产品人忘记自己的人生,抛弃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通过频繁使用产品成为忠实用户来为产品出谋划策,找到用户最真实的痛点,通过优化迭代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二,了解用户成为用户是首要条件,但是如果不能了解到用户群体,那么看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都涉及个人色彩,最终的产品还是逃脱个人化的本质,艾老思认为想要了解用户主要有两个方面。1,秒变小白微信张小龙曾在一次分享中这样解释,那就是瞬间变成白痴级用户的速度,乔布斯在一秒内可以让自己变成“白痴”用户,马化腾需要三秒,自己需要五秒。腾讯很多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天都会被安排到客服部门去接听用户咨询热线,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以后所要服务的用户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是以怎样的角度看产品。腾讯的客服经常会听到用户超级“小白”的问题,如我要点哪里,怎么改头像,怎么改名称,哪里改密码,我要点哪里等问题。产品经理总会以“最优”的做法去做产品,但却忘了这个产品并不是为产品经理自己定制,而是为了用户。只有用小白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才能做出真正解决问题的产品,让用户用的爽,用的明白,用的简单。2,挖掘用户需求说到这里,艾老思不得不再重申一下传统的问卷方式,很多人都喜欢用问卷来挖掘用户的需求,问卷的设置都是各种暗示性的问题,驱使用户做预示的答案。问卷只能作为验证需求的方式,并不是用来挖掘需求的。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用户都会有意无意把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反馈给你的都不是真实的想法。如果产品真的做得很糟糕,直接就卸载或者丢掉了,用户根本就不会反馈给你,另外的一大部门是选择沉默,凑活着用就行了吧。腾讯著名的“千百十”法则,要求每一个产品经理每周至少看一千篇关于产品的帖子或者新闻,一百个博客,十个用户调查,这比传统的400电话要使用很多。挖掘完需求之后并不是就完成了这个阶段,及时的解决问题也不够,只有深入分析真伪需求,洞察一切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需求,通过蛛丝马迹去获取用户的懂点,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行为及心理变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产品制胜之道。三,超越用户在还是马车盛行的时代,你问用户需要什么,他们回答是一辆更快的马车,如果我们都是与用户同行,那就是引入更优质的马,造更好的轮子,永远都不会有汽车的出现。有先见之明的福特让“马车”更快更舒适,汽车就这样传奇般的诞生了。汽车是人类史上跨时代的发明,它让人类重新定义了代步工具,更给人类生活带来从未有过的便捷。《乔布斯传》中提到“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也是同理。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你已经对旧一代的产品相当的熟悉,属于产品创新的阶段,而不是在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之下就用颠覆性的做法祈求引领行业。用户不知道现在的科技可以做什么,他们不会去想完全没有出现过的东西,超越用户是在洞察用户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前提下,运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让产品更好地解决用户的需求。
调研是商业决策的前提,在互联网时代,调研更为重要,因为有更多数据,决策的即时性更强。所以,要高度重视调研,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商海。用户调研基础的三块包括用户画像、媒介接触习惯和用户满意度。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本来是互联网领域的词汇,为的是将用户描绘的更准确。现在做研究都喜欢用这个词。用户画像为得是更清晰我们的目标用户。但很多人做用户画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追赶流行,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做用户画像的真正目的在于细分客户,针对性营销;第二是洞察不同客户对竞争对手或竞争品类的态度,以便调整产品,或者开展营销,保留存量,吸引增量。真正的用户画像核心是用户的精准描述,重点在于对我方品牌和产品态度及行为,直接竞争对手态度和行为,间接竞争(品类竞争)对手态度和行为。具体包括:基础背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地域、婚否、是否有小孩等职业特点:月收入、公司性质、行业等态度倾向:对我方品牌和产品,市场上其他品牌和品类的态度和意愿等行为现状:根据行业消费周期特点,近一年或半年或三个月内购买和使用过哪些品牌及产品系列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费主张、网络购物、线下购物场所和周期、媒介接触等媒介接触习惯调研媒介接触习惯主要是未来开展针对性营销,选择最合适投放策略及媒体,挖掘最精准的诉求点。传统媒体接触习惯四大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电梯广告、地铁广告;朋友推荐;沙龙、论坛、推介会等等PC端媒体接触习惯门户网站、贴吧、论坛、QQ群、搜索引擎、直播、游戏等等移动端媒体接触习惯微博、微信、头条、抖音、手机百度等等媒介态度和行为接触率、喜爱度、忠诚度、媒介行为推广诉求点喜欢什么方面的内容,偏好什么形式的内容,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音频等等用户满意度调研用户满意度最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传播和互动的精准性。用户满意度具体包括:整体满意度:期望、差距、投诉和建议二级指标满意度:品牌、产品、价格、渠道、终端、传播满意度三级指标满意度: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产品价值、产品包装、产品卖点等;定价、性价比、活动价、会员价等;渠道便利性、渠道物流、渠道沟通、售后服务等;终端动线、终端导购、终端活动等;传播沟通、互动、信任度等。那如何执行用户调研呢?一、用户调研必须设计调研方案调研目的、调研主要内容、用户样本量及抽样、调研时间地点、调研组织、执行和预算方案。二、选择调研形式可线下调研,比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会、定量问卷拦截访问;也可通过在线调研问卷,在线发送给目标用户;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设计调研问卷,回答之后可以抽奖。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调研一定要到用户现场,了解和洞察用户购买和使用需求和特点。三、调研执行督导调研不能为了调研而调研,而要满足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线下访问必须对访问员进行详细培训,严格要求填写规范,逻辑顺序等等,线上访问一定要有说明,必须要有问题能够甄别用户到底是不是真实填写。调研是商业最基础的活动,也是我们每个职场人士必须具备的技能,必须掌握专业的调研方法和调研工具,比如常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
近日,日内瓦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颠覆了人们对约会软件的印象。据报告显示,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情侣比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情侣关系更稳定。而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约会软件是用于寻找类似“一夜情”等不确定关系的平台,在约会软件上发展的关系往往是不稳定且短暂的。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选择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成年人做样本,调查了他们在过去十年内的长期伴侣或与异性保持的长期关系。出乎研究人员意料的是,那些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情侣“更有动机”建立“更加稳定”的长期关系。研究同时还显示,比起那些通过其他渠道认识伴侣的女性。在约会软件上认识“另一半”的女性更倾向于计划生育子女。这一研究颠覆了许多人对约会软件的负面印象。“这项研究会改变人们对约会软件的负面印象,我会试着用约会软件”一位网友评论道;“看了这篇报道打消了我的担忧,疫情的封锁会让人们更乐意尝试约会软件”,另一位网友评论道。近些年来,国内的约会软件也层出不迭,从“陌陌”、“探探”开始,到出现了例如“Soul”这样的新类型约会交友软件。虽然国内民众对约会软件依然保持着整体负面的印象,但据国内媒体去年年初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约会软件寻找一夜情的人只占到了总数的15%左右。国内女性对约会软件的负面影响比例较高,据展开调查的媒体称,60.9%的女性受访对象将“使用约会软件”与“没有责任心”等同,这些受访对象普遍认为使用约会软件的人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事实上,国内机构的相关调查与此次苏黎世大学公布的报告得出的结论相似,通过线下建立长期关系并非更加容易,尤其是传统的“相亲”,整体成功率只有18%左右。而通过交友软件建立长期关系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即便如此,不少年轻男女在过年回家时依然要经历6-10场左右的“相亲”。但使用约会软件的人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据陌陌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陌陌的总月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加了23%,达到了惊人的1.15亿,其中使用增值服务的用户数量也达到了1400万人,而陌陌只是国内诸多约会软件的一个代表,这意味着即使负面印象占主流,使用约会软件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但使用约会软件的人们也有着“心理负担”,据一项研究调查,有近60%的用户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在使用约会软件约会软件相对较高的成功率是否得益于所谓的“大数据”算法呢?据加拿大西部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所谓的算法一般是通过用户注册时提供的信息加上对推送对象的喜恶程度进行推算,而每次推算有23种左右的倾向,所以短期内的推送往往是“失败的”。长期使用约会软件的用户提供的信息更多,大数据计算的准确度更高。参与调查的乔尔教授建议使用约会软件的人保持长期的活跃程度,这样更容易成功。(文章来源:东方网)
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用户洞察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用户调研说明研究目的及内容《2018年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报告》是通过艾瑞iClick在线调研社区,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国内运动健身人群的运动偏好、对待运动大数据服务产品的态度及未来购买意愿等内容的在线调查及研究。以期为关注运动健身行业及运动大数据产品发展的企业及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调研样本说明中国运动健身人群画像越高认知的人群越喜爱运动健身并愿意以健康管理为目的为智能设备买单;越专业的用户越愿意实时调整运动状态。日常运动偏好日常运动情况概览:运动健身项目中,户外慢跑仍最受用户青睐根据调研结果,在国内运动健身用户的日常运动项目类型方面,户外慢跑是目前最受国内运动健身人群的项目类型,有78.0%的用户表示日常会有慢跑行为,此外,远足/徒步(60.6%)和家中健身(60.2%)的人数占比也超过了6成,属于热门运动类型。对于运动APP的使用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国内运动健身用户主要在跑步健身的过程中使用运动APP,其中最常使用运动APP的三个场景是户外慢跑(65.3%)、远足/徒步(46.1%)与家中健身(39.9%)。主要困扰及解决方式:运动效果不明显是难以长期坚持的原因之一,从而用户更期待通过寻找运动伙伴提供专业建议来解决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要困扰方面,过半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62.2%)反馈最主要的问题是难以长期坚持运动,此外,运动行为无人激励(46.4%)、运动装备不够舒适(36.0%)等问题也在困扰国内的运动健身用户。在面对这些运动问题时,超过9成用户会选择主动去解决问题,其中70.7%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寻找有效的运动伙伴来解决自身相关运动困扰。在进一步的调研中显示,寻找有效的运动伙伴相比于社交需求的寻找伙伴有着本质不同,用户对于寻找有效的运动伙伴的初衷在于获取更专业的运动建议来指导训练。使用运动APP概况:用户每周使用运动APP时长有限,期待更好的运动效果调研结果显示,在使用运动APP的频率方面,超过7成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表示会经常或总是使用运动APP,运动健身APP在国内运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粘性,吸引用户以较高频次进行访问与使用。在使用运动APP的时长上,根据调研数据,超过半数的国内运动用户(61.1%)每周使用运动APP的时间集中在1-7小时这一区间段。可见大多数国内用户目前平均每天使用运动APP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如何提升有限运动时间内的运动效果成为了行业内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痛点。运动APP关注点:用户关注APP智能化,未来希望能够实时监测身体状态在选择运动APP的考虑因素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国内运动健身用户最为关注运动APP的智能化情况(44.7%),能否真正做到“智能”,为用户运动过程提供到便捷和有效信息是用户在选择不同APP时最为看重的因素。此外,APP内容的专业程度和APP运动课程的效果也是国内用户较为看重的考虑因素。在被问及未来对于运动APP的主要期待内容时,国内用户主要选择了“训练中实时查看数据”(56.1%)、“训练效果分析报告”(54.2%)和“个性化定制和推荐训练”(52.1%)这三大内容。运动APP获知渠道:运动APP多由朋友推荐,主要用来记录查看运动数据在运动APP的获知渠道方面,根据调研数据,朋友推荐(53.9%)是国内运动健身用户获知运动APP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通过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获得相关运动APP信息的用户也超过半数,达到50.3%。在使用运动APP的主要目的方面,国内用户主要通过运动APP来记录或查看运动数据(50.9%),另外日常运动打卡的分享功能也受到国内用户的欢迎(46.0%)。用户群体更希望看到针对自己的个性化的运动数据报告呈现,越年轻的群体也愿意分享传播自己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心得与运动效果。运动大数据服务偏好使用频次:七成用户听说过运动大数据服务,目前服务使用频率较高在被问及是否听说过运动大数据分析相关服务时,有70.8%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表示听所过来自运动APP等智能产品的运动大数据分析服务例如(运动周报等),但当前运动大数据服务形式较为基础,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在使用相关运动大数据服务的频率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有69.0%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会经常或总是使用运动大数据的相关服务或功能,大多数运动人群对运动大数据相关服务的使用频率较高。智能运动产品:腕上设备最受用户欢迎,健康管理用途占比较高在国内用户使用的运动大数据产品的主要类型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智能手环目前最受国内运动健身用户的欢迎,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占比达到67.6%,此外智能手表(46.6%)和智能体脂秤(37.1%)分列第二、三位受欢迎的运动大数据产品。而在使用运动大数据产品的主要目的方面,50.2%的运动健身用户选择了“记录运动时间”这一选项,此外“运动消耗卡路里统计”和“记录运动路线”等于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查看相关的服务业排名前列,可见当前运动健身用户对于运动大数据产品的需求主要是在记录和统计个人相关运动数据方面。未来期待用途:近六成用户愿主动开放个人运动数据,医疗相关用途受欢迎在被问及是否愿意开放个人运动数据供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运动大数据分析时,仅有不到1成的用户不愿开放个人运动数据,59.3%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表示愿意主动开放个人运动数据供大数据分析,可见多数运动用户愿意积极配合运动大数据行业发展。对于个人运动数据的主要用途,根据调研结果数据,医疗相关的用途最受国内用户的欢迎。通过运动大数据的检测分析个人身体的状态、避免运动损伤等医疗相关技术能够让大数据服务真正造福运动用户,让用户享受更好的运动体验。使用现状:用户偏爱更具科技范的智能运动产品,更加智能的产品研发将成为趋势在用户选择大数据产品时的考虑因素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最受到国内运动健身用户关注的因素是运动大数据产品的准确性,用户占比达到51.3%,可见目前运动健身用户对于运动大数据产品最为关注的内容还是在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在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的产品更为受到用户欢迎。而对于目前运动大数据产品的有待改进之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用户对于产品的性价比方面相对有更高的期待,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是:产品智能科技感低于预期(41.4%)、价格过高(41.3%)和功能过于单一(41.1%)。未来行业内企业应加强硬件及算法研发,推出更智能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运动定制产品:多数用户愿意购买运动定制产品,其中腕上设备最受热捧通过对个人运动数据和整体运动人群的大数据分析和比较,针对不同运动人群的运动定制产品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服务,当被问及未来购买运动大数据定制产品的意愿时,有88.8%的用户表示愿意购买相关运动定制产品;在具体定制产品的类型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定制手环是最受用户热捧的定制产品,其选择用户占比达到76.0%,除此之外定制球鞋(53.8%)的人群占比也超过半数。相关性分析用户运动频率与健康状况:使用运动APP频率越高,用户个人健康状况更佳通过调研问卷,用户反馈了自身日常使用运动APP的频率,以及个人目前健康状况情况(日常生病频率、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情况以及对自身身材满意度情况),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结果显示,用户个人的运动APP使用频率与个人健康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26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这表明用户越频繁使用运动APP,其个人健康状况会越好,运动APP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面影响个人健康情况。智能运动装备应用场景趋势未来用户更加追求社交功能多样化,运动数据评估,个性化服务以及直播+实时数据监测中国运动大数据典型企业分析PELOTON运动健身行业的独角兽PELOTON于2012年获得第一笔约为390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资金,截止2018年筹集6轮共9.944亿美元融资。目前估值约为40亿美元。PELOTON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较为简洁,通过通过课程、互动、数据分析激励解决了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的“运动惰性”使其用户量保持较快速的增长。它在全美设立了22个展厅,还有两个工作室,一个位于曼哈顿,另一个设在芝加哥。客户们可以选择各种直播课程和存档课程。健身自行车售价为1995美元而课程包月费用为39美元。咕咚国内最早布局运动大数据服务的硬件+软件平台型企业咕咚于2009年10月23日在成都注册成立。最初的定位是硬件公司,推出咕咚运动手环等产品;之后伴随着运动社交化的理念,吸引了一大批的爱好运动人士;而如今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创始人申波早早凭借其敏锐的嗅觉以及技术背景洞察到了运动与大数据结合的机遇并在运动大数据行业中走在前列。截止目前,咕咚App用户总数突破1.5亿人以及超过50亿条的运动数据。咕咚健身3.0Alive:运动健身与智能装备&大数据的结合并非偶然在慢跑已经被广大人群所熟知的情况下,健身在近几年愈发火热。咕咚于2018年9月举行了咕咚健身3.0Alive发布会。发布会中推出了多款搭载智能硬件的运动装备,但亮点莫过于大数据+直播的健身课程。这款课程是咕咚基于多年对于运动者运动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推出的精准训练课程,可为运动者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同时,直播老师会根据佩戴者的智能装备实时监测运动者的训练数据,对其身体状态进行监督及作出恰当的训练指导意见。咕咚未来方向:智能装备+大数据服务咕咚会以智能装备及大数据服务双轮驱动,参考估值40亿美元的PELOTON。通过进一步提升技术与智能装备能力,来提供更加安全、科学、全面、丰富的运动健身及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咕咚已经开始探索医疗级运动数据能力构建,依靠未来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内的人群基数,运动健身与健康管理的双交叉人群,布局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解决广大消费群体运动健身与健康管理的核心需求。Keep运动健身课程内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及Keep,不得不说的就是其在业内领先的运动健身课程内容。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均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也是得益于创始人王宁的健身历程。“具有社交属性的移动健身工具”是其产品核心定位。与其Slogan中提到的“自律给我自由”一样,Keep通过对课程内容及硬件研发,在努力解决诸多用户运动健身的痛点。通过提升内容质量与创造便捷化运动场景增加用户粘性,最终达到运动自律的目的。目前Keep注册用户量已达亿级,是移动健身产品中用户规模较大、具备较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头部产品之一。现有的智能硬件为KeepKit跑步机。KeepKit与Keepland:扩大内容优势的同时发力线下业务凭借着其运动健身的内容优势,Keep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运动健身人群。在2017年Keep开始了其横向及纵向业务的拓展。横向业务中增加了跑步及骑行的课程内容而纵向业务则针对智能运动硬件及线下健身房进行拓展。KeepKit是Keep推出的一款智能运动硬件,其三大亮点为社交性、标准化与屏幕指导。Keepland则是Keep进军线下的出发点,充分将线上优势课程内容与线下健身房融合,意图将Keepland发展成为便利店形式的新型健身房,向健身用户提供更加全方面的“运动一站式服务”。悦跑圈专注完善跑步全产业链发展悦跑圈是一款专注跑步全产业链的公司,产业链涵盖了从杂志到媒体,赛事执行、服装设计到旅游公司。国内首创线上马拉松并且其奖牌是运动人群争相收藏的物品。同时悦跑圈也是中国田径协会线上马拉松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悦跑圈的马拉松之旅:B端马拉松赛事服务悦跑圈的定位是一家体育服务公司,除了线上马拉松之外,还创新的推出粉红女子跑等各类趣味性跑步活动以及3km,5km,10km等短距离马拉松赛事,为“小白”跑者更好的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提供了契机。通过跑者运动的数据记录跑者跑步信息,其中包括GPS轨迹记录和跑步数据分析。作为中国田径协会战略合作伙伴,其数据防作弊系统更是获得了广大马拉松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悦动圈红包与游戏化模式激励运动人群坚持运动悦动圈成立于2014年,初衷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游戏化的措施来帮助大家坚持运动。悦动圈首创的团战玩法,O2O赛事均成为受用户青睐这款APP的原因之一;同时,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运动即可获得红包的方式吸引了一大群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乐动力运动大数据行业的“特例”目前,大部分行业内的企业还处于B轮或者C轮融资阶段,而乐动力已经被阿里体育的光环笼罩。4月3日,阿里体育宣布对乐动力进行战略并购。至此在乐动力APP内已经将电商与运动健身巧妙的融合,同时意图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运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为行业未来发展助助力。
饭圈知识小课堂开课啦!还有谁的小眼睛没有看老师?提问:你们懂这些缩写吗?“dbq,请花5分钟阅读这篇xjjzqsg写的饭圈科普文。”饭圈专用缩写注释当我第一次看到饭圈缩写的时候,我:???大概饭圈女孩都是地下党吧,聊个天跟解摩斯密码似的。一.“坤伦决”事件回顾2019年暑假,一位饭圈少女的真诚提问:“周杰伦连超话排名都上不了,演唱会的票为什么还那么难买?” 让众多早已佛系的“杰迷”紧急学习“超话打榜指南”,放下孩子和工作,抄起鼠标从100名开外一路杀进TOP1,就为给如今的小朋友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流量。Source: 网络7月20日上午10点,周杰伦已经上升至超话榜第二名,影响力是1323.2万,有93.6万粉丝。彼时,明星榜单的第一名是蔡徐坤。21日1时左右,周杰伦超话凭借4608.2万影响力成功登顶。7月21日11点,周杰伦的影响力达到“1.1亿”,以超过第二名蔡徐坤将近一倍的数据刷新了微博的超话记录。至此,ikun和ilun的超话之争落下帷幕。(蔡徐坤粉丝的名字为“ikun”,于是杰迷们戏称自己为“ilun”)Source:新浪微博二.饭圈“战地”大盘点众所周知,周杰伦与蔡徐坤超话之争的“主战场”——微博,是饭圈女孩追星、打榜、与偶像亲密接触的重要App。但是也有一些不被圈外人所熟知的饭圈App,同样是饭圈女孩的重要“根据地”。今天跟着Mob研究院来看看,有哪些专属饭圈女孩的追星App?1爱豆、超级新饭团、owhat三足鼎立根据MobTech大数据,小编选取了月活规模与在装量较高的饭圈App进行了对比。从目前的月活规模来看,爱豆和超级星饭团两种App遥遥领先;其余如摩点、魔饭生等也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不明显。上升较为明显的是Owhat,在4月份月活数据翻倍。Source:MobTech,2018.9-2019.9从在装量看,爱豆、超级星饭团和Owhat三家独大,其中爱豆与超级星饭团两款App在7月份有回升趋势,而Owhat的总体在装量也是上升的,此外,摩点和魔饭生在装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样不容小觑。Source:MobTech,2018.9-2019.92P图打榜做数据,哥哥由我来守护实际上,最让人好奇的是这些饭圈App能做些什么?以最广为熟知的两款App超级星饭团和爱豆为例,超级星饭团涵盖大部分粉丝功能,如粉丝运营、明星内容运营、媒体宣传、线下活动、公益项目等,而爱豆主打明星最新行程和明星社交动态信息。Owhat和摩点则偏向于节日生日应援和活动集资。除了以上饭圈“战地”,“为哥哥P图,为哥哥剪视频,为哥哥控评”,这些附加App,饭圈女孩也别忘了入手!Source:Mob研究院研究整理三.饭圈App用户人群洞察1追星达人——Z世代从数据来看,使用饭圈App更多的是95后、00后,为什么年轻人更喜欢追星?Z世代们正处于从理想自我到现实自我的重要转型时期,而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理想自我投射出去,就会产生崇拜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即为偶像。追星的过程更像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青少年追星其实往往更能激发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与学习的榜样。Source:MobTech,2019.92女性更爱追星,帅气欧巴都到碗里来追星App的用户有九成都是女性。为什么女性更爱追星?可能是源于女性自身对情感的需求。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偏好美好的事物。另外,作为生物学上角色,女性更易于付出爱与关注。在付出爱的过程中,女性的精神情感更易得到满足。当遇到压力,男性大都选择运动,玩游戏来放松自己。而追星女孩只要看一眼爱豆的视频,就能得到治愈。Source:MobTech,2019.93低学历追星花时间,高学历追星爱花钱学历分布中很明显的特点是低学历化,其中根本原因是用户本身年龄低。但我们发现,摩点作为一款众筹服务类App,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比例将近50%,一直娱、魔饭生和Owhat硕士及以上的比例也在15%左右。这三款消费类App的人群占比,也说明高学历人群更愿意在偶像身上花钱。Source:MobTech,2019.94白天上课晚上打榜——学生族更爱追星使用超级星饭团与摩点App的主体用户是白领和在读学生,其中超级星饭团用户中在读学生数占比达到了75.8%,这也符合追星群体职业构成。在读大学生空暇时间多,有足够多的精力为偶像打榜投票。随着年龄的成长,越来越多的饭圈女孩进入社会。白领们白天上班,晚上观看偶像主演的电视剧,刷刷明星最新动态,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Source:MobTech,2019.9四.后记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走远,真才实学才是王道。流量时代的来临,必然会导致饭圈App的出现。疯狂的粉丝认为自家偶像在各大榜单的排名越靠前,越能体现偶像的商业价值。他们心甘情愿“吃土”、熬夜也要为自己的偶像花钱、花时间。而饭圈已然形成了一种“你不为偶像花钱,不为偶像打榜,就是不爱、就是‘白嫖’”的畸形生态。这为饭圈App提供了大片发展的沃土。饭圈App的出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粉丝的集资乱象,也进一步降低了资金被骗、被盗用的风险。并且从竞争角度看,饭圈App更有利于形成竞争,防止微博一家独大,让饭圈女孩有更多的选择。小编认为,《上海堡垒》等影片的票房惨淡已让人们意识到流量至上并非一个好现象,流量明星也不能给票房带来丰收。就像“坤伦决”的结果,好的作品一定会让人永远印象深刻。但是,一个优质的偶像明星也可以通过磨炼自己的业务水平,从偶像派成长为实力派。如果优质的偶像明星是会发光的小太阳,那么饭圈平台就是聚光源。引导粉丝理智打投,规范平台集资方式,丰富饭圈文化,让数据更加真实透明,饭圈App才能走得更远。最后,喜欢这篇文章的plmm,记得转发pyq哟~(plmm:漂亮妹妹、pyq:朋友圈)(小编去继续研究饭圈缩写了……)作者:谢文静、周蕴哲、崔凡
昨天(4月9日),企鹅智酷发布了《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从2017年开始,向低线城市下沉成为互联网市场获取用户红利的新趋势。在这一波浪潮里,先一步占据市场头部的快手,和快速崛起的抖音,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产品,而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演进,以及新玩家的进入,也表明短视频风口真的来了。企鹅智酷对全国范围的网民进行了广泛调研,筛选出快手现有用户1080名,抖音现有用户1104名,两者重合现有用户630名,并结合QuestMobile的大数据监测,从行业、消费者、创作者、用户流动流失以及用户观点等方面解读这两款社交短视频产品的用户特征。本文选择性摘录了《报告》中对社交短视频行业以及快手和抖音消费者、创作者的分析,阅读完整报告请点击:《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一、 社交短视频行业速写1. 社交短视频市场的初步格局已经形成,但未来变数仍旧很大。从数据看,快手始终保持稳固领先和增长趋势;2. 抖音在过去三个月里取得了突破性增长,增速远超行业竞品。未来抖音有望进一步拉近与快手之间的用户数差距,但春节之后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需要更新的动力;3. 快手和抖音在用户粘性方面(DAU / MAU)方面表现出色且趋同,用户平均打开频率为13.5天 / 月,在用户的消费广泛度和时长上,抖音高于快手;4. 快手和抖音的重合用户占比呈现相反趋势,抖音获取了更多非快手新用户或者离开快手的用户。这对抖音来说是一种利好;5. 抖音在女性用户,年轻用户,高收入高学历用户,和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上高于快手,但并未形成明显的用户画像对立。两者的主要用户粮仓依然在非一线城市。二、 快手&抖音消费者分析1. 在品牌调性的认知上,短视频用户认为快手有趣和接地气,认为抖音潮酷和年轻;2. 快手和抖音用户更喜欢关注有意思的普通人和才艺达人,在没有大规模引入流量明星的背景下,快手和抖音都实现了用户消费粘性的构建,这种相对去中心化的社区对于短视频创作者是利好;3. 在用户下载渠道上,社交传播带来的转化效果非常显著。社交传播的“刷屏”影响力和熟人推荐的口碑效应往往可以带来新用户;4. 用户并不排斥内容有创意的广告。女性用户对于教程类内容更加情有独钟,而教程类内容很可能为原生广告所青睐;5. 用户使用快手和抖音来打发无聊时间,睡前的成段时间是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之一;6. 抖音用户更爱刷推荐页,而快手用户刷关注页比例更高。三、快手&抖音创作者分析1. UGC内容是快手和抖音的核心,“模仿是创作动机的第一动力。”现阶段短视频创作者最大的创作动机源于对趣味内容的模仿,其次是记录生活;2. 目前快手创作者的变现动机高于抖音,而且快手用户对于购买相关物品和进群的意愿要高于抖音;3. 与用户使用抖音快手打发闲暇的动机一致,最受用户欢迎的短视频内容是搞笑类,其次是技能类;4. 抖音上用户对于内容类型的消费相对更加丰富,这或许与抖音打开应用即开始播放短视频的产品设计有关。用户在抖音上跳过快手提供的“挑选”环节,更多的高点赞内容和沉浸式体验使得消费类型更多元;5. 在趣味内容的基础上,颜值、美食、萌娃和萌宠是吸引流量的附加值。
2017年12月1日,以“探索新技术共创新零售”为主题的2017百胜软件用户大会将在上海中星铂尔曼酒店盛大启幕。在创新的主题下,大会旨在打开智慧之门、技术之门、合作之门,为企业加入新零售提供全新思路和通道。 头脑风暴零售业的变革从近代到现代,变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每一次技术更新,都在推动社会整体进行转变,工业、商业、金融等行业都会随之进行自我革新。环境的改变,技术的创新,渠道的多元,正驱动新零售转型变革。在上午的主会场,用户大会将邀请多名行业内权威人士参会,对“探索新技术共创新零售”的会议主题带来不同角度的解读。在下午三个分会场中,不仅有业内大咖带来实战讲演,还将分别举办圆桌对话,让大咖之间展开头脑风暴,深度探索新零售行业的发展。更有机会与实战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获取相对落地的实战经验。 智慧门店体验店作为新技术的探索之一,用户大会活动当日将举行“智慧门店体验店”展示。现场搭建的智慧门店体验店,将林清轩、多样屋、马克华菲体验店搬到大会现场,从消费者近店、进店、决策、支付、售后等环节进行体验。智慧门店体验区集合智慧大屏、RFID导购屏等新技术,携手阿里与合作伙伴打造零售行业新生态,给消费者提供全渠道购物新环境。智慧门店体验区还引入天梭项目,消费者在门店支付时,通过手淘右上角会员码直接支付。这张门店的订单会回传给天猫,若有天猫优惠券,用户扫码支付时能直接抵扣使用。同时,阿里将Passport会员注册信息主动推送给iCRM, 线下的积分也可以在阿里上使用,实现了阿里系的会员与其他渠道会员的整合和互通,给在门店购物的消费者营造简单快捷的支付体验。手淘首页入口 百胜智库世界咖啡本次世界咖啡我们汇集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一群人,针对新零售大主题展开分享,表达不同见解,在意见碰撞中形成结论,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氛围中获得智慧与启迪。现场四个议题,八组队员,我们用一杯咖啡聚集起众人的智慧,碰撞出满满的干货。特邀主持人 陈永隆台湾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本次世界咖啡特邀台湾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永隆担任主持人。陈永隆拥有10多年行业营销创意实战经验,以社会文化运动为指导思想,专注于整合推广和品牌互动营销,擅长用出奇制胜之道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生意。本次世界咖啡还与上海交大联合举办,现场更有来自知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大咖、平台方高管组成的观察员,作为梦想导师全程参与话题讨论,更有神秘大咖助阵现场带来成功经验分享与结论点评。往届回顾2017百胜软件用户大会把新零售专家、品牌企业以及合作伙伴等新零售生态圈各个链路的参与者汇聚一堂,共同探索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商业未来。如果你想获得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果你想获得新零售最新的发展趋势,如果你想帮助零售企业直面变革创新转型的话,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2017百胜软件用户大会。 立即报名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图片来源@全景网文丨猎豹用户研究中心在游戏行业,养成类游戏一直是传说,总能打造黑马爆款,口碑与收入兼得。2015年《奇迹暖暖》横空出世,发布三年后还能坚持年收入近10亿的成绩。2018年《恋与制作人》发布一个月后月流水就到了数千万,当年年收入达到了12.5亿。同年《旅行青蛙》被人民日报等官媒点名,成为国民现象级养成游戏。而他们的成功却总是剑走偏锋,难以复制。近几年养成类游戏随着题材和交互的创新,开始被更多玩家关注,由此猎豹用户研究中心采用定量问卷的形式,收集样本覆盖全国34个省市区,有效样本2654份,帮你了解养成类游戏的玩家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核心发现:1、养成类游戏影响力逐步提升。当有9000万粉丝的人民日报官微点名养成游戏《旅行青蛙》时,节奏舒缓、画风二次元、剧情吸引人的养成类游戏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人民日报的点名也是养成游戏玩家群体逐步扩大的舆论反应。后来的《中国式家长》也因为题材准确击中玩家心中应试教育与阶级跨越等敏感词收获了一定范围的传播。2、好题材难得,养成类游戏需要更多创新。养成类游戏主要模式包括恋爱养成、助理养成、宠物养成、亲子养成等,范式的相对固定,使得游戏策划需要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发共鸣的话题性才是收获更多玩家青睐的因素,将养成内容与工具app打通,产生新的交互形式,也是游戏创作者尝试的一个方向。3、女性向与否是个选择题。养成类游戏节奏舒缓,游戏难度低,适合女性玩,因此游戏创作者转变策略,开始为女性用户专门开发游戏。女性向游戏在近两年获得不错的口碑与数据,但女性向游戏从设计之初就可能避开了消费能力更强的男性人民币玩家,而如何让更多女性开始付费和提高付费金额成为游戏设计师和运营考虑的重点。以下为报告全文:【钛媒体作者介绍:猎豹用户研究中心,目前可触达100万+用户,精准投放40个维度,100多种标签,对外承接问卷调查、用户招募等定制化用研方案。】。
自熊猫确定将会与本月申请破产并关停所有服务器之后,直播行业又将引来一个新的转折点。从专业的数据平台统计出的2018至2019年间移动直播APP使用率来看,熊猫在2019年排名在现有弹幕式游戏直播平台APP中第五名,在2018年间,熊猫直播APP使用次数是排列在触手直播之上的,自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留存主播和工会后,平台用户数量一落千丈。但是从月活跃用户数据上来看,2018年2月至2019年01月各个直播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是曾显缓慢增长状态的,熊猫直播一直稳定排列在第四名,但是由于整个直播市场资源都掌握在头部平台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手上,用户资源的分配上这两个直播平台也占到了80%以上,排列在第三第四的企鹅电竞和熊猫直播所拥有的用户及资源仅够维持平台勉强运作。早在2016年时,直播行业兴起,资本纷纷进场。业内人士都坚定地认为直播能够颠覆传统视频内容和社交模式,但是人们对直播的构想已经远远超过了直播能够做到的,直播必须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地通过泛娱乐等其他新型途径来不断发展创新。到现在2019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直播平台只能黯然离场。曾经作为直播行业头部平台的熊猫直播的倒下,也引发了大家的深思。业内人士分析熊猫直播之所以逐渐无法跟上整个直播行业发展的进程,与其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有关。熊猫直播高层存在内斗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整个平台发展运作的重点一直变动,熊猫一直想顺应用户需求发展泛娱乐内容,但是又不舍最核心的游戏直播内容,同时又想将秀场做出成绩,然而融资未成功资金有限,并不能支持平台多方向发展,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主播和工会的工资,引发主播和公会纷纷跳槽的连锁效应。如今直播行业中与斗鱼并称老大的虎牙直播如今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由于是国内唯一一家完成上市的弹幕式游戏直播平台,虎牙过早地将自己曝光在了聚光灯下,为了能够做出数据美观的财报吸引投资商,一直缺乏造血能力的虎牙不得不不断从其他直播平台引进高人气主播,但是巨额的签约金和违约金能不能和主播带来的用户数量和收益达成平衡是个问题,后期缺乏资金去发展泛娱乐之外的直播内容也成了问题。如此一来虎牙也是走上了熊猫的老路。如今熊猫的离场绝对是给现存直播平台都敲了警钟,不知道在下一轮洗牌中又会有哪一家出局。未来整个直播行业肯定会会朝着体系化、规模化与阶段化的方向发展,只有顺应发展做出内容吸引用户才能笑到最后。
一说到约会软件,人们的印象大多是“太前卫了吧”“上这些软件的人是不是都喜欢乱来”。但是近期,挪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只是人们的刻板印象。据《华盛顿时报》10日报道,研究者选取了641 名 19岁至29岁的大学生,比较了使用和不使用这类交友 App 的人在观念和性行为方面的差异。数据表明,两组人在临时性伴侣数量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并且他们性吸引力也没有不同。若一定要找区别,用App的人会对临时性伴侣态度更开放,但这并未导致滥交。研究者表示,如今约会 App 已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在上面认识新的人和在工作、逛公园等场合认识的新朋友并无不同。▲(鲁 铎)相关新闻:研究称女性使用约会APP只是为了确认自身魅力据英国 《每日邮报》5月22日报道,许多女性使用Tinder和Bumble之类的约会APP,其实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吸引力,并非寻找伴侣。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使用约会APP提高自信。究其原因,女性被约会APP的其他使用者视为潜在伴侣而感到愉快。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蒙斯本迪克森博士表示,“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约会APP时,自我感觉更好。”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恩斯特奥拉夫博特宁补充道:“男性出于对随意性行为和短期关系的渴望,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使用约会APP的理由。但应该注意的是,关于男性使用约会APP只是为了性行为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使用这些APP的男性也会寻找长期伴侣,但在程度上要低于短期伴侣的程度。”此外,研究还表明两性在约会APP上花费的时间大致相等。备受欢迎的应用程序Tinder允许用户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向右滑动屏幕,向左滑动屏幕则表示拒绝。与女性相比,男性与通过约会APP联系的人见面及向右滑动屏幕的可能性更大。男性似乎更加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而女性上网的主要动机是自我肯定。对两性而言,虽然使用像Tinder之类APP的最重要原因是消遣,但两者使用的原因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