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从前我们点餐需要提前知道餐馆的电话号码,然后一到饭点就给餐馆的老板打电话,要说一大串又要担心老板会忘记,而且又怕老板信息同步不及时,而作为老板呢?陌生的人单子又不敢接,熟人的单子又怕忘记,反正双方都有顾虑而且十分的不方便。但是如今,我们只需要开发app软件即可满足我们线上订单的需求。订单双方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会忘记,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催生了许多潜在客户,因为网络订单能给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许多人愿意去尝试,并且这种足不出户的好处最大化满足的人们的对于方便的追求。移动app开发之间的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当今时代任何互联网产品如果脱离了市场的基本需求那么就不存在产品的运营的阶段,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如果脱离市场那么它根本就不能存活,这样的产品即便做得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有市场的产品就比如没有水的鱼,活活淹死在水池里。市场调研其实流程并不复杂,但是很多公司并不愿意投入精力到这上面来,但其实这是许多企业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很多人认为市场调研的得来的东西并不能准确说明整个市场的现状,但其实往往一份10份问卷就能构成一份有效调查。我们都了解产品运营这个阶段其实同样重要,许多的企业公司都是一手好牌却打的很烂,拥有着很好的资源,拥有着很好的产品,却一手构建了极差的商业英雄模式,通过一些低劣的营销手段或者故步自封让整个产品的市场链断节,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一家的好的企业,靠谱的营销团队也是少不了的。移动app开发之后,紧接而来的则是产品的推广,要推广的自己产品,要让产品有很好的运作市场才是产品的存活之道,这一点也告诉我们推广也是产品生长最重要的一环,好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不可否认市场的确存在口碑作品。口碑互联网产品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网易云音乐,这款产品几乎在前期没有任何的大肆推广与宣传,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口碑,通过粉丝带动粉丝的推广而火起来的,因此这样的产品一旦火起来了就立马站稳音乐app的脚跟,并且开启了该市场的垄断。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为他们的企业提供应用程序,APP开发部门已经将全球创业精神融入其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它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应用程序,它引入了一个更强大的用户参与应用程序和相关更新。APP不再局限于购物和社交网络,APP技术正致力于提高社会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质量。最新的例子是,引进美国手语卡超级车手在App如果他们有一个聋哑的司机。这是我们在这个非凡的一年中看到的许多进步之一,应用程序开发行业准备将创新应用到新的可能性上。2021年合肥app开发行业发展分析。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让大部分行业,它已经影响了所有的国家。不过好消息是疫苗已经研发出来并推给各国人使用,让2021年考研迎接满怀乐观和希望的一年,当然2021年对于软件开发行业来说是将会有很重大意义的一年,因为APP技术致力于提高社会中每人的生活质量和方式,还能通过APP内置的安全特性,增加了许多安全措施,如今年的健康小程序、健康二维码等等。那么,20201年合肥app开发的发展有哪些?2021年合肥app开发行业发展分析。1.以用户需求为主: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手机用户群体也是越来越庞大,不同的群体对手机APP的功能需求也有所改变。当然找专业的APP开发公司开发出一款优质高端的APP后,需要加大推广,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款APP出现,并且这款APP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也就是说一款APP做得再好,再完善,没有推广,无人问津也会被淘汰;相反同理,推广再好,用户体验太差,也没有人能选择来使用。2.安全性检测:开发出来的APP安全性很受用户关注,曾有数据调查显示,将近百分之75的APP运用将无法通过七个安全检验,毕竟有些APP需要用到身份证信息,家庭地址信息,聊天记录等等。为了尊重和保护APP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也意味着APP开发公司开发研发出产品的同时也要注意下信息安全问题,例如:数据储存、仿制数据泄露、完善数据加密技术等等安全性问题。3.新兴的行业趋势:(1)AI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一直是技术进步中的一个关键优先关键点,如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商店AI等等。(2)AR和VR技术,如火爆其全球的POKEMON GO、天空围城、mynav等等游戏,这种虚拟现实和3D技术在未来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3)智慧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物联网,如智能手环、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等通过与电子、传感器、软件、网络连接的集成,让智能设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021年将会是有变化的的一年,想要APP开发,企业需要有更敏锐的市场嗅觉,掌握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才能顺势开发出符合大众心中的APP软件开发,抓住时代的特点,顺应潮流的发展和创新方可不断壮大。
北京2021年4月8日 /美通社/ -- “你为什么想当程序员?”当提及这个话题时,有人称始于兴趣,有人无奈调侃还不是因为穷,也有人说,“不是我选择了程序员,而是程序员选择了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纵观过去一年,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潮流技术的加持下,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了脚步。与此同时,在中美科技创新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国内对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硬件及软件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研”成为国产破局的唯一之道。而开源也成为这个时代技术创新落地和行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催化剂。作为身处这个最好时代,也是最具挑战时代下的技术型人才,机会摆在眼前何不试一试,不过究竟该怎么试?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工具、框架、场景时,又该从何处入手?在此,CSDN发布最新的开发者调查报告 -- 《2020-2021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紧扣技术热点、把握知识趋势,同时特邀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共同参与调查项的设计及分享专业的行业点评,旨在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开发者群体整体现状、应用开发技术以及开发工具、平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2020-2021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点击获取报告:接下来,通过本报告,迅速Get干货满满的技能升级指南吧!40岁以上技术人多数担任技术经理,一线城更容易获得高薪互联网呈“年轻化”,后端开发最受欢迎都说走在前沿、跟随潮流的互联网永远是一个年轻的赛道,据调查结果显示,的确如此。从数据上来看,30岁以下的开发者占比高达81%,相较往年,互联网呈年轻化的态势仍在持续。同时,作为准开发者的学生群体也是未来科技行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一群体中,后端开发岗位最为热门,占比2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40岁以上的技术从业者相对较少,仅占3%。不过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有11%的从业者选择从初级程序员一步一步走上技术经理岗位,带领技术团队坚持奋战在研发一线。其次,后端开发和全栈这些相较而言对技术能力要求更高一些的岗位也是他们选择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呈“年轻化”,后端开发最受欢迎北上广依然是开发者的“身之所往”,更容易获得高薪的机会在技术领域上,国内86.7%的开发者选择了软件、互联网、IT制造领域,且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报告显示,广东、北京、上海是开发者聚集地,占全国总数的 38%,而这些城市也囊括了产学研界较好的资源,对于技术型人才而言,机会比较多,也相对比较公平。其次,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处于第二梯队,占全国总数的24%。在薪资方面,程序员一直是业界公认的高薪人群。报告显示,月薪超过1.7万的开发者占比21.2%。近九成的开发者工资在5000元以上,其中,8001-17000元区间的开发者占比最高,为44.5%。北上广依然是开发者的“身之所往”,更容易获得高薪的机会在北京,月薪高于1.7万的开发者占比高达30%,远超其它地区。其次,广东、上海地区月薪高于1.7万的开发者分别占比19%和16%。通过结合受教育程度和薪资水平的数据特点来看,学历越高,高收入群体的比例越高。其中,学历背景为博士研究生的开发者,薪资达1.7万元以上的占比57%。所以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知识的覆盖面越广,所能实现的价值也会越高,薪资自然水涨船高。“三月不出单,出单顶半年”,身在金融业的从业者或多或少都听过过来人的经验,那么在金融行业做程序员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报告显示,金融业高收入群体占比最高,86%的人群月薪超过8千元,其中月薪超过1.7万元的开发者占比42%。当代的程序员没有想象中那么爱跳槽,打磨好技能晋升才是王道在外界看来,优胜劣汰、竞争颇为激烈的IT行业,跳槽应该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过根据调查发现,36.5%的开发者没有跳槽的经历。跳槽四次及以上的开发者仅占比11%。当提及开发者技能达到一定要求后,是否想晋升为一名管理者的问题上,有54.09%的开发者表示想成为一名管理者,仅有9.4%的开发者不想成为管理者。Java用户量降至50%,IntelliJ成为最受开发者欢迎的工具Java用户量呈下滑趋势,JavaScript、Python分别位居二三名 在编程语言方面,使用Java的开发者数量逐渐降低,和去年60%用户量相比,今年Java开发者人数下降至50%。其中原因与近几年间Google 推行Kotlin-First扶持策略不无关系,同时在此影响下,有很多Android开发者开始由Java向Kotlin转换。轻芒联合创始人、前豌豆荚技术负责人范怀宇表示:“Kotlin虽然在统计中总的比例不高,但在Android开发上进一步在取代Java。Kotlin作为另一个基于JVM的编程语言,一方面可以保持Java使用JVM稳定和高性能的好处,享用JVM已有的生态;另一方面,通过其更为灵活的语法特性,越来越广泛地被Android开发者使用,已然成为Android的首选编程语言,对于新参与Android的开发者而言,Kotlin是更好的学习对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ython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本身的便利性等优势下,使用量正在逐渐提升,Python开发者数量占比近三成,在常用语言中跃居第三。不过,范怀宇也建议道,其它的一些明星编程语言,比如Go、Rust等,使用的开发者数量虽然没有明显上升,或依然未出现在榜单,且对于新开发者而言并非首选,但在特定领域,比如更高性能的服务端开发上,还是非常值得关注和学习。Vue.js 、jQuery、Spring三足鼎立在主流的开发框架上,国内外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国外应用更为广泛的React框架不同,国内开发者最常使用Vue.js进行Web开发,且Vue.js + jQuery的技术组合也成为前端工程师最为基础和必须掌握的技能。IntelliJ超越VS Code,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环境本次调研中,有31.4%的开发者使用Intellij作为开发环境,轻量级跨平台工具VS Code排名第二。针对这一结果,范怀宇表示,Intellij和VS Code的特色非常相近。它们都可以支持多门编程语言的开发。如今,很多开发者都需要同时使用多门开发语言,使用IntelliJ这样的通用工具,会更适合在不同编程语言间切换,其工具特色和使用习惯可以最大化地保持一致。同时它们也具有很多的第三方插件,使得开发者很容易搭配出足够个性化的开发环境,更适合自己的使用。开源吞噬世界开源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全职开发者较少,77%的受访者表示未曾从开源项目上获得过收入2020年,可谓是开源元年,也是国内开源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首个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正式到来,Mulan PSL成为中国首个国际通用开源协议,不久前,开源首次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开源,近一年开始接触开源的人占比超过三成。不过稍显遗憾的是,据调查报告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开发者参与过开源项目。究其原因,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开源收入与工作时间带来的现实冲突难以实现平衡。本次报告中,82%的开发者在开源上每周投入时间不超过5小时,每周在开源项目上投入时长超过30小时的仅占比2%。同时,77%的开发者表示,不曾在开源上获得收入。Linux和Git是开发者最喜欢的开源项目中国企业对开源的贡献中,开发者最认可阿里巴巴对开源所做的贡献还记得去年伊始,阿里巴巴开源技术委员会负责人贾扬清发布了一封给千万开源人的感谢信,其回顾了阿里开源的初衷,并分享了阿里开源10年的心路历程。用了十年的时间,阿里交出了覆盖大数据、云原生、AI、数据库、中间件、硬件等多个领域且超过一千个开源项目的答卷,成为开发者心目中的开源企业NO.1。对于开源未来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研究员、开源社理事王伟认为,开源正在蓬勃发展,给开发者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何参与到开源这股浪潮中,并从中获取自身的价值,是每一位开发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开源与商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开发者开始获取开源红利的时代即将来临,前提是理解开源的逻辑,具备开源的思维,并实施好各自的开源战略。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崛起,生态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定义,开发者之间有较大的的分歧作为基础软件之一,国产操作系统自发展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其中,据本次调查发现,仅是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定义,众人就已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只需要掌握核心代码,安全可控的操作系统就是国产操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国产操作系统应该从零开始开发,需要从内核开始做起。对于产生此分歧的根本原因,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陈渝表示,“之前,大家对操作系统在整个IT领域中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够的。直到这两年发现操作系统和芯片的断供,可以阻碍世界顶级的IT巨头的迅速发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时,才逐渐看到了操作系统的重要位置。从80年代以来,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由于不够挣钱,缺少直接和快速变现的特征,且对盗版等普遍缺乏法制和道德约束,导致我们的基础软件缺失了近二十年的商业化机会,相关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直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IoT等的兴起,国家之间IT科技竞争的加剧,这方面的情况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HarmonyOS更为开发者所熟知时下,随着阿里、华为、统信、麒麟等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力,国内的操作系统呈现出百花齐放快速发展的局面,而近两年间,发展势头最盛的非HarmonyOS(鸿蒙)莫属,79%的开发者知道它,其次是Deepin、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在国产操作系统正在迅速崛起的今天,48%的开发者认为,缺乏广泛的应用生态是制约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缺乏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是第二大因素。对于操作系统的发展,陈渝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做原位替代,还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注重软件基础研究,注重软件理论研究,从学生阶段培养系统类人才,寻找比现有数量级增量的新的产业机会,解决未来的需求,形成以某些新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生态。”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Linux 成为开发者最常用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企业更多的是在大数据分析环节根据报告显示,在物联网产业链上,每个环节均衡发展,其中15.9%的企业聚焦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落地,其次,智能设备和物联网云平台也是许多企业创业的方向,分别占15.3%和14.5%。Linux是物联网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在物联网中,66.4%的操作系统使用Linux。Android的使用量也进一步提高,跃居第二,占比41.5%。作为大厂竞相布局的赛道,据开发者调查报告显示,48.6%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使用阿里云IoT平台。其次,华为云、百度IoT分别占比43.7%和38%。对于物联网发展现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孙松林表示,“在技术方面,操作系统、通信方式和终端安全是讨论的重点。与去年相比,Android占比超过了Windows,但都被Linux远远地超越了。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和对高效率的追求导致定制需求开发开始下沉到操作系统,而Linux强大的伸缩性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如FreeRTOS、RT-Thread等虽然有了一定增长,但占比较小;另外,2020年HarmonyOS 2.0发布,值得开发者们关注。另外,在终端安全方面,从物理安全、接入安全、通信安全到数据安全都是开发者们非常关注的,随着众多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和美日英等国政策的出台,安全技术必将成为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较为欠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人工智能逐渐普及,仅有13%的企业尚无信息化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很多企业紧随时代的潮流。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13%的企业尚无信息化基础。33%的企业在事务处理层面实现了数字化。软件工程师最热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最稀缺本次报告中发现,AI领域开发者中软件工程师占比最高,为38.3%,可见软件工程师在AI领域也占重要地位。其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工程师都是较为热门的岗位,分别占19.9%和15.5%。不过,此次调研中,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成为开发者最感兴趣的方向同时,有55%的开发者表示团队急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对此,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颜水成表示,从技术栈角度来看,超过一半的团队表示急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开发者表示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方向。这说明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在最近六七年间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之后,在图像识别、推荐系统、搜索广告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落地效果,也获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TensorFlow是人工智能领域主流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是人工智能领域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不过相较去年的48% ,下降幅度较大。在应用方向上,调研数据显示,39%的开发者表示其研发的AI产品主要场景为图像识别;28%的开发者表示其研发的AI产品主要场景为人脸识别。对于AI未来的发展,北京爱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晴晴认为,对话式(Conversation)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突破对话式形态代表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同时,张晴晴表示:“推动对话式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要百倍千倍以上规模的训练数据量(至少上万小时的训练数据量成为基础有效数据量),特别是针对场景下的自然语言数据。自然语言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根基,相关的数据处理员以及数据训练师,成为市场非常急缺的人才。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从业者加入对话式AI(Conversational AI)行业,与我们一起缔造智能世界。”芯片研发之路任重而道远!“芯片全面紧缺”,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这成为整个芯片行业的现状。而据调研数据显示,近5成的开发者所在公司的芯片开发者人数不足10人。对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表示,这反映了当前中国芯片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 -- 虽然中国已经有1700多家芯片设计公司,但是能做出高附加值芯片的企业太少。设计迭代、可制造性设计、专利规避是芯片研发的三大主要难题究其主要原因,23%的开发者认为,设计迭代是芯片开发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其次是芯片的可制造性设计以及专利规避。集成电路IC设计/应用工程师最稀缺,但未来可期对于芯片公司而言,36%的开发者认为,集成电路IC设计/应用工程师是最稀缺资源。其次,芯片架构工程师、FPGA开发工程师也较为欠缺,分别占31%和24%。对于芯片当前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包云岗表示,从最为欠缺的职位来看,基于招聘网站信息,这类的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月薪约为2-4万,5-7年工作经验则为3-6万 ,这个薪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薪资水平的提高,对吸引人才选择集成电路行业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在我国将会是一个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国际形势使得中国下定决心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另一方面也是未来智能物联网时代将会使芯片需求扩大一个数量级,甚至每年达到上千亿颗的需求。近八成企业计划或正在使用云数据库,开发者对该行业就业前景充满期待数据库上云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另一大基础软件 -- 数据库,在云趋势下,只有23%的公司还没有计划部署云数据库,有52%的公司已经部署了云数据库。此次调研中,关系型数据库以绝对性的优势,成为开发者最常用的数据库类型,占比78%。而这也主要得益于SQL的简单易用,以及关系数据库近50年的发展。而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开发者表示会遇上性能问题。此外,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数据库开发人员对就业形式感到非常乐观。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云原生数据湖分析DLA技术负责人曹龙表示,数据库相关就业群体包括数据库内核研发、数据库运维DBA、数据库业务开发、数据分析师,其中:数据库内核研发就业面较窄,这个领域比较专精,主要集中在大厂、数据库厂商及云公司; 数据库运维DBA估计不少同学认为形势严峻,主要是来自云数据库的冲击,数据库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自运维,笔者负责的数据湖分析DLA元信息使用的数据库就是RDS,没有DBA都是开发运维的,这里建议DBA可以多了解业务,帮助业务规划数据库的库表设计,从业务视角获得成长; 数据库业务开发一般都同时具备较强的工程能力,以及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是程序员群体最大的就业群体,知晓数据库的优化及如何选型数据库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数据分析师主要是需要行业的经验,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理论知识,就业面非常广,也是目前行业比较稀缺、热门的岗位。云原生时代已至,但技术人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云原生吞噬世界在互联迭代的商业场景中,从最初的软件吞噬世界,到开源吞噬世界,到云吞噬世界,现在俨然也已经进入下一阶段 -- 云原生吞噬世界。本次调研数据显示,89%的企业已经上云,只有3%的企业未部署云资源。在云原生上,61%的公司主要应用于为微服务,其次41%的企业选择容器编排管理。云原生技术人才成为阻碍云原生发展的首要因素而想要更好地发展云原生技术,47%的开发者认为,当前行业缺乏熟练的云原生技术人才。也有25%的开发者表示,对于如何做云原生技术选型很难抉择。“充分利用云原生技术可以把云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当前全部云原生化的企业和开发者并不多,这其中主要的障碍在于缺乏熟练的云原生技术人才”,腾讯云架构平台部研发总监郭振宇分享道,因此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云原生技术人才,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有全局的认识,同时需要对云技术和云原生相关产品具有很深的理解,这样才能结合业务需求,开发出真正能从云计算中受益的应用和产品。”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呈多元化发展Kafka/Jafka为开发者最为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数字化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数字化转型,开始构建自己的大数据体系及核心竞争力。据调查显示,80%的企业在进行大数据相关的开发和应用。在具体应用上,大部分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统计分析、报表生成以及可视化上,占比59%。此次调研中,43%的企业正在使用Kafka/Jafka来进行数据收集和消息处理,Redis也被业界大量地采用,占比39%。“总的来说,大数据目前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期,各个企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大数据将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好的催化剂。”大数据资深专家、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卢亿雷如是说。乘风而上的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强强联合2020年伊始,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正是在此趋势下,区块链技术进一步被用户所熟知。据调查报告显示,知晓区块链技术的用户群体高达94%,其中和去年正在从事区块链相关工作的人数相比,今年人数有所上升,从去年的6%上升至今年的10%,此外,14%的开发者准备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一些问题。对于在这领域的开发者而言,48%的受访开发者从事公有链的开发,27%的开发者聚焦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的研究。不少开发者认为,金融/金融衍生品依然是区块链主要应用领域,占比是60%。其次区块链也被用于数据共享,占比23%。针对这一点,Solv Markets协议创始人、优证链通创始人孟岩表示,在海外,几乎所有区块链应用全部集中在开放金融领域。2020年是数字资产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狂飙突进的牛市之年,全球数字资产总市值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增长了近12倍,而同期De-Fi市场的增长则超过100倍,投融资活动的活跃度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峰,吸引了大量人才加入到De-Fi创新的浪潮中。在未来趋势上,孟岩认为,区块链不是一个平凡的技术,它导向未来机器智能时代的全球交易网络。无论是推动国家战略的落实,还是寻找个人成长的空间,开发者都要扮演核心的角色。
本文转自【CSDN】;你为什么想当程序员?当提及这个话题时,有人称始于兴趣,有人无奈调侃还不是因为穷,也有人说,不是我选择了程序员,而是程序员选择了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纵观过去一年,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潮流技术的加持下,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了脚步。与此同时,在中美科技创新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国内对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硬件及软件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研”成为国产破局的唯一之道。而开源也成为这个时代技术创新落地和行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催化剂。作为身处这个最好时代,也是最具挑战时代下的技术型人才,机会摆在眼前何不试一试,不过究竟该怎么试?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工具、框架、场景时,又该从何处入手?在此,CSDN 重磅发布最新的开发者调查报告——《2020-2021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紧扣技术热点、把握知识趋势,同时特邀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共同参与调查项的设计及分享专业的行业点评,旨在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开发者群体整体现状、应用开发技术以及开发工具、平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接下来,让我们通过本报告,迅速 Get 干货满满的技能升级指南吧!40 岁以上技术人多数担任技术经理,一线城更容易获得高薪互联网呈“年轻化”,后端开发最受欢迎都说走在前沿、跟随潮流的互联网永远是一个年轻的赛道,据调查结果显示,的确如此。从数据上来看,30 岁以下的开发者占比高达 81%,相较往年,互联网呈年轻化的态势仍在持续。同时,作为准开发者的学生群体也是未来科技行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一群体中,后端开发岗位最为热门,占比 2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40 岁以上的技术从业者相对较少,仅占 3%。不过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有 11% 的从业者选择从初级程序员一步一步走上技术经理岗位,带领技术团队坚持奋战在研发一线。其次,后端开发和全栈这些相较而言对技术能力要求更高一些的岗位也是他们选择的发展方向。北上广依然是开发者的「身之所往」,更容易获得高薪的机会在技术领域上,国内 86.7% 的开发者选择了软件、互联网、IT 制造领域,且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报告显示,广东、北京、上海是开发者聚集地,占全国总数的 38%,而这些城市也囊括了产学研界较好的资源,对于技术型人才而言,机会比较多,也相对比较公平。其次,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处于第二梯队,占全国总数的 24%。在薪资方面,程序员一直是业界公认的高薪人群。报告显示,月薪超过 1.7 万的开发者占比 21.2%。近九成的开发者工资在 5000 元以上,其中,8001-17000 元区间的开发者占比最高,为 44.5%。在北京,月薪高于 1.7 万的开发者占比高达 30%,远超其它地区。其次,广东、上海地区月薪高于 1.7 万的开发者分别占比 19% 和 16%。通过结合受教育程度和薪资水平的数据特点来看,学历越高,高收入群体的比例越高。其中,学历背景为博士研究生的开发者,薪资达 1.7 万元以上的占比 57%。所以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知识的覆盖面越广,所能实现的价值也会越高,薪资自然水涨船高。「三月不出单,出单顶半年」,身在金融业的从业者或多或少都听过过来人的经验,那么在金融行业做程序员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报告显示,金融业高收入群体占比最高,86% 的人群月薪超过 8 千元,其中月薪超过 1.7 万元的开发者占比 42%。当代的程序员没有想象中那么爱跳槽,打磨好技能晋升才是王道在外界看来,优胜劣汰、竞争颇为激烈的 IT 行业,跳槽应该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过根据调查我们发现,36.5% 的开发者没有跳槽的经历。跳槽四次及以上的开发者仅占比 11%。当提及开发者技能达到一定要求后,是否想晋升为一名管理者的问题上,有 54.09% 的开发者表示想成为一名管理者,仅有 9.4% 的开发者不想成为管理者。Java 用户量降至 50%,IntelliJ 成为最受开发者欢迎的工具Java 用户量呈下滑趋势,JavaScript、Python 分别位居二三名 在编程语言方面,使用 Java 的开发者数量逐渐降低,和去年 60% 用户量相比,今年 Java 开发者人数下降至 50%。其中原因与近几年间 Google 推行 Kotlin-First 扶持策略不无关系,同时在此影响下,有很多 Android 开发者开始由 Java 向 Kotlin 转换。轻芒联合创始人、前豌豆荚技术负责人范怀宇表示:“Kotlin 虽然在统计中总的比例不高,但在 Android 开发上进一步在取代 Java。Kotlin 作为另一个基于 JVM 的编程语言,一方面可以保持 Java 使用 JVM 稳定和高性能的好处,享用 JVM 已有的生态;另一方面,通过其更为灵活的语法特性,越来越广泛地被 Android 开发者使用,已然成为 Android 的首选编程语言,对于新参与 Android 的开发者而言,Kotlin 是更好的学习对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ython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本身的便利性等优势下,使用量正在逐渐提升,Python 开发者数量占比近三成,在常用语言中跃居第三。不过,范怀宇也建议道,其它的一些明星编程语言,比如 Go、Rust 等,使用的开发者数量虽然没有明显上升,或依然未出现在榜单,且对于新开发者而言并非首选,但在特定领域,比如更高性能的服务端开发上,还是非常值得关注和学习。Vue.js 、jQuery、Spring 三足鼎立在主流的开发框架上,国内外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国外应用更为广泛的 React 框架不同,国内开发者最常使用 Vue.js 进行 Web 开发,且 Vue.js + jQuery 的技术组合也成为前端工程师最为基础和必须掌握的技能。IntelliJ 超越 VS Code,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环境本次调研中,有 31.4% 的开发者使用 Intellij 作为开发环境,轻量级跨平台工具 VS Code 排名第二。针对这一结果,范怀宇表示,Intellij 和 VS Code 的特色非常相近。它们都可以支持多门编程语言的开发。如今,很多开发者都需要同时使用多门开发语言,使用 IntelliJ 这样的通用工具,会更适合在不同编程语言间切换,其工具特色和使用习惯可以最大化地保持一致。同时它们也具有很多的第三方插件,使得开发者很容易搭配出足够个性化的开发环境,更适合自己的使用。开源吞噬世界开源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全职开发者较少,77% 的受访者表示未曾从开源项目上获得过收入2020 年,可谓是开源元年,也是国内开源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首个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正式到来,Mulan PSL 成为中国首个国际通用开源协议,不久前,开源首次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开源,近一年开始接触开源的人占比超过三成。不过稍显遗憾的是,据调查报告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开发者参与过开源项目。究其原因,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开源收入与工作时间带来的现实冲突难以实现平衡。本次报告中,82% 的开发者在开源上每周投入时间不超过 5 小时,每周在开源项目上投入时长超过 30 小时的仅占比 2%。同时,77% 的开发者表示,不曾在开源上获得收入。Linux 和 Git 是开发者最喜欢的开源项目中国企业对开源的贡献中,开发者最认可阿里巴巴对开源所做的贡献还记得去年伊始,阿里巴巴开源技术委员会负责人贾扬清发布了一封给千万开源人的感谢信,其回顾了阿里开源的初衷,并分享了阿里开源 10 年的心路历程。用了十年的时间,阿里交出了覆盖大数据、云原生、AI、数据库、中间件、硬件等多个领域且超过一千个开源项目的答卷,成为开发者心目中的开源企业 NO.1。对于开源未来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研究员、开源社理事王伟认为,开源正在蓬勃发展,给开发者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何参与到开源这股浪潮中,并从中获取自身的价值,是每一位开发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开源与商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开发者开始获取开源红利的时代即将来临,前提是理解开源的逻辑,具备开源的思维,并实施好各自的开源战略。HarmonyOS 更为开发者所熟知时下,随着阿里、华为、统信、麒麟等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力,国内的操作系统呈现出百花齐放快速发展的局面,而近两年间,发展势头最盛的非 HarmonyOS(鸿蒙)莫属,79% 的开发者知道它,其次是 Deepin、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在国产操作系统正在迅速崛起的今天,48% 的开发者认为,缺乏广泛的应用生态是制约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缺乏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是第二大因素。对于操作系统的发展,陈渝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做原位替代,还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注重软件基础研究,注重软件理论研究,从学生阶段培养系统类人才,寻找比现有数量级增量的新的产业机会,解决未来的需求,形成以某些新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生态。」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Linux 成为开发者最常用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企业更多的是在大数据分析环节根据报告显示,在物联网产业链上,每个环节均衡发展,其中 15.9% 的企业聚焦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落地,其次,智能设备和物联网云平台也是许多企业创业的方向,分别占 15.3% 和 14.5%。Linux 是物联网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在物联网中,66.4% 的操作系统使用 Linux。Android 的使用量也进一步提高,跃居第二,占比 41.5%。作为大厂竞相布局的赛道,据开发者调查报告显示,48.6% 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使用阿里云 IoT 平台。其次,华为云、百度 IoT 分别占比 43.7% 和 38%。对于物联网发展现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孙松林表示,“在技术方面,操作系统、通信方式和终端安全是讨论的重点。与去年相比,Android 占比超过了 Windows,但都被 Linux 远远地超越了。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和对高效率的追求导致定制需求开发开始下沉到操作系统,而 Linux 强大的伸缩性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如 FreeRTOS、RT-Thread 等虽然有了一定增长,但占比较小;另外,2020 年 HarmonyOS 2.0 发布,值得开发者们关注。另外,在终端安全方面,从物理安全、接入安全、通信安全到数据安全都是开发者们非常关注的,随着众多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和美日英等国政策的出台,安全技术必将成为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较为欠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人工智能逐渐普及,仅有 13% 的企业尚无信息化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很多企业紧随时代的潮流。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 13% 的企业尚无信息化基础。33% 的企业在事务处理层面实现了数字化。软件工程师最热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最稀缺本次报告中,我们发现,AI 领域开发者中软件工程师占比最高,为 38.3%,可见软件工程师在 AI 领域也占重要地位。其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工程师都是较为热门的岗位,分别占 19.9% 和 15.5%。不过,此次调研中,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成为开发者最感兴趣的方向同时,有 55% 的开发者表示团队急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对此,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颜水成表示,从技术栈角度来看,超过一半的团队表示急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开发者表示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方向。这说明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在最近六七年间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之后,在图像识别、推荐系统、搜索广告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落地效果,也获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TensorFlow 是人工智能领域主流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 是人工智能领域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不过相较去年的 48% ,下降幅度较大。在应用方向上,调研数据显示,39% 的开发者表示其研发的 AI 产品主要场景为图像识别;28% 的开发者表示其研发的 AI 产品主要场景为人脸识别。对于 AI 未来的发展,北京爱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张晴晴认为,对话式(Conversation)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突破对话式形态代表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同时,张晴晴表示:“推动对话式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要百倍千倍以上规模的训练数据量(至少上万小时的训练数据量成为基础有效数据量),特别是针对场景下的自然语言数据。自然语言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根基,相关的数据处理员以及数据训练师,成为市场非常急缺的人才。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从业者加入对话式AI(Conversational AI)行业,与我们一起缔造智能世界。”芯片研发之路任重而道远!「芯片全面紧缺」,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这成为整个芯片行业的现状。而据调研数据显示,近 5 成的开发者所在公司的芯片开发者人数不足 10 人。对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表示,这反映了当前中国芯片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中国已经有 1700 多家芯片设计公司,但是能做出高附加值芯片的企业太少。设计迭代、可制造性设计、专利规避是芯片研发的三大主要难题究其主要原因,23% 的开发者认为,设计迭代是芯片开发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其次是芯片的可制造性设计以及专利规避。集成电路 IC 设计/应用工程师最稀缺,但未来可期对于芯片公司而言,36% 的开发者认为,集成电路 IC 设计/应用工程师是最稀缺资源。其次,芯片架构工程师、FPGA 开发工程师也较为欠缺,分别占 31% 和 24%。对于芯片当前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包云岗表示,从最为欠缺的职位来看,基于招聘网站信息,这类的工程师 3-4 年工作经验的月薪约为 2-4 万,5-7 年工作经验则为 3-6万 ,这个薪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薪资水平的提高,对吸引人才选择集成电路行业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预见,在未来 5-10 年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在我国将会是一个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国际形势使得中国下定决心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另一方面也是未来智能物联网时代将会使芯片需求扩大一个数量级,甚至每年达到上千亿颗的需求。近八成企业计划或正在使用云数据库,开发者对该行业就业前景充满期待数据库上云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另一大基础软件——数据库,在云趋势下,只有 23% 的公司还没有计划部署云数据库,有 52% 的公司已经部署了云数据库。此次调研中,关系型数据库以绝对性的优势,成为开发者最常用的数据库类型,占比 78%。而这也主要得益于 SQL 的简单易用,以及关系数据库近 50 年的发展。而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开发者表示会遇上性能问题。此外,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数据库开发人员对就业形式感到非常乐观。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云原生数据湖分析 DLA 技术负责人曹龙表示,数据库相关就业群体包括数据库内核研发、数据库运维 DBA、数据库业务开发、数据分析师,其中:数据库内核研发就业面较窄,这个领域比较专精,主要集中在大厂、数据库厂商及云公司;数据库运维 DBA 估计不少同学认为形势严峻,主要是来自云数据库的冲击,数据库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自运维,笔者负责的数据湖分析 DLA 元信息使用的数据库就是 RDS,没有 DBA 都是开发运维的,这里建议 DBA 可以多了解业务,帮助业务规划数据库的库表设计,从业务视角获得成长;数据库业务开发一般都同时具备较强的工程能力,以及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是程序员群体最大的就业群体,知晓数据库的优化及如何选型数据库是必备的技能之一;数据分析师主要是需要行业的经验,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理论知识,就业面非常广,也是目前行业比较稀缺、热门的岗位。云原生时代已至,但技术人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云原生吞噬世界在互联迭代的商业场景中,从最初的软件吞噬世界,到开源吞噬世界,到云吞噬世界,现在的我们俨然也已经进入下一阶段——云原生吞噬世界。本次调研数据显示,89% 的企业已经上云,只有 3% 的企业未部署云资源。在云原生上,61% 的公司主要应用于为微服务,其次 41% 的企业选择容器编排管理。云原生技术人才成为阻碍云原生发展的首要因素而想要更好地发展云原生技术,47% 的开发者认为,当前行业缺乏熟练的云原生技术人才。也有 25% 的开发者表示,对于如何做云原生技术选型很难抉择。“充分利用云原生技术可以把云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当前全部云原生化的企业和开发者并不多,这其中主要的障碍在于缺乏熟练的云原生技术人才”,腾讯云架构平台部研发总监郭振宇分享道,因此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云原生技术人才,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有全局的认识,同时需要对云技术和云原生相关产品具有很深的理解,这样才能结合业务需求,开发出真正能从云计算中受益的应用和产品。”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呈多元化发展Kafka/Jafka 为开发者最为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数字化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数字化转型,开始构建自己的大数据体系及核心竞争力。据调查显示,80% 的企业在进行大数据相关的开发和应用。在具体应用上,大部分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统计分析、报表生成以及可视化上, 占比 59%。此次调研中,43% 的企业正在使用 Kafka/Jafka 来进行数据收集和消息处理,Redis 也被业界大量地采用,占比 39%。「总的来说,大数据目前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期,各个企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大数据将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好的催化剂。」大数据资深专家、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卢亿雷如是说。乘风而上的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强强联合2020 年伊始,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正是在此趋势下,区块链技术进一步被用户所熟知。据调查报告显示,知晓区块链技术的用户群体高达 94%,其中和去年正在从事区块链相关工作的人数相比,今年人数有所上升,从去年的 6% 上升至今年的 10%,此外,14% 的开发者准备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一些问题。对于在这领域的开发者而言,48% 的受访开发者从事公有链的开发,27% 的开发者聚焦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的研究。不少开发者认为,金融/金融衍生品依然是区块链主要应用领域,占比是 60%。其次区块链也被用于数据共享,占比 23%。针对这一点,Solv Markets 协议创始人、优证链通创始人孟岩表示,在海外,几乎所有区块链应用全部集中在开放金融领域。2020 年是数字资产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狂飙突进的牛市之年,全球数字资产总市值从 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3 月增长了近 12 倍,而同期 De-Fi 市场的增长则超过 100 倍,投融资活动的活跃度达到 2017 年以来的最高峰,吸引了大量人才加入到 De-Fi 创新的浪潮中。在未来趋势上,孟岩认为,区块链不是一个平凡的技术,它导向未来机器智能时代的全球交易网络。无论是推动国家战略的落实,还是寻找个人成长的空间,开发者都要扮演核心的角色。
2019年,直播这种内容传播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曾经那提起直播就想到秀场模式的时代过去了,购物直播、教育直播、户外直播……越来越多的直播模式出现,2015年中国直播行业“千播大战”后,市场逐渐规范化发展,用户数量逐年递增,直播平台逐渐增加,那么,在2019年,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本文根据作者对目前直播市场行情的认知与分析,分四部分阐述此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最终对问题作出解答。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一、 功能需求影响影响开发直播平台价格的因素之一,便是用户的功能需求,据云豹市场部调查,现在市面上知名的直播平台:陌陌、虎牙、斗鱼、花椒……这些直播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功能,这些现有的直播平台上所有的功能点,在后来入局的玩家眼里都是可以借鉴的.根据直播平台的定位,直播软件在最初开发时便要整理好需求文档,其中包括全部的功能机制,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的工期、多少开发人员的共同协作,都是要看这份需求文档中写了多少功能需求。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二、 开发方式影响直播软件的开发方式是影响直播平台开发价格的关键点之一。软件开发可以选择原生开发的软件开发方式:即根据不同手机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原生开发语言和框架进行软件开发的做法,原生开发的软件在数据安全、稳定性、页面交互性、用户体验性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运营方而言是最有利的软件开发方式直播软件开发也可以选择非原生开发方:混合开发或H5开发,在用户体验感上比不上原生开发,但无需针对不同手机操作系统分别开发两种开发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稳定性、安全性、体验性强,但开发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后者开发时间较短,但各方面质量不如前者。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三、 地域因素影响 不同地域的程序员工资水平也是影响直播软件开发价格的标准之一,直播软件开发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换句话说,支付给程序员和公司各项人员的工资是最大的支出,大城市的程序员工资水平远比小城市的要高,所以越是大的开发公司,开发直播平台需要的资金就越多。四、 市场行情影响市场行情的影响当然也是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的评判标准之一,在15年那块,尽管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但直播软件开发要价30w是很常见的,就是因为当时直播行业火爆的原因。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综上所述,开发直播平台需要多少钱是要根据需求文档、开发方式、地域因素、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判的,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的。声明: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链接及作者
Python 新人笑、C# 旧人哭,技术 Flag 2020 实现了吗?北京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内超过 1800 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超 3 亿人在线办公,同时,以企业微信、阿里钉钉、飞书为主的沟通 IM,基于石墨文档、一起写、WPS 等平台的文档协作,Trello、Tower、Teambition 等任务管理远程办公工具齐心协力共同在背后助力抗疫行动。对于技术圈而言,这一年中,各种技术与领域的发展,既站高峰,也历跌宕。在这样的背景下,CSDN 主导的《2020 中国开发者大调查》正式开启。编程语言、框架、标准:“新人笑旧人哭”从开发者常用的编程工具谈起,现如今的格局相较以往已截然不同。据 TIOBE 榜单显示,所谓“新人笑旧人哭”,曾经的铁三角 Java、C、C++ 早已瓦解,取而代之的是 C、Java 与 Python;据 SlashData《开发者报告》结果显示,在 JavaScript 连续多年摘得桂冠的同时,老牌语言 C# 稍显落寞,增长势头越来越慢;Rust 在过往这一年间,接连受到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青睐;重写之后的 Vue 3.0 已发布;C++ 20 标准也于近日正式到来……开源吞噬世界,鸿蒙2.0 引领操作系统风骚开源和操作系统是很多人心中2020 年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其次,数据库、物联网等技术领域也正处于稳步前进中。在开源层面,据不久前GitHub 发布的《 2020 年度 GitHub Octoverse 报告》显示,GitHub 上开发者数量达到 5600 万,新增 6000 万个存储库以及 19 亿个 contribution。过去一年,开源呈爆发趋势,GitHub 开源项目创建上升 40%。同时,亚洲地区开发者数量相较去年增长了 1.1%,位居第二,占比 30.7%。展望未来,GitHub 预计在 2025 年将有 1 亿开发人员,且官方做出预测,届时美国的开源贡献者将稳定维持在 16.4% 左右之后,中国将成为第二大开源贡献者的聚集地,占比预计达 13.3%。另外,中国在 2020 年也迎来了首个开源软件基金会 --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同时比 Apache License 更友好的木兰协议,也经过了一年的演进发展。在操作系统方面,今年鸿蒙 2.0 开源,鸿蒙 OS 2.0 Beta 版本也已正式发布,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表示,预计明年将会有 1 亿搭载 HarmonyOS 的生态设备上市。而在鸿蒙 2.0 之外,一些国产操作系统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中,无论是小而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RT-Thread,还是面向智能场景下的指令集商业智能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SylixOS、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 MiniGUI。在物联网领域,新基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同时,据《2020 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中国 AIoT 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大关,并直指 4000 亿量级。在数据库领域,随着 OceanBase 在 TPC-C 测试中获得 7 亿 tpmC、华为的 openGauss 正式开源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国产数据库在破局的道路上,迎来了“发轫”之年。此时,在时代更迭下的开发者,想要追赶上技术的步伐,似乎有点难,对此,前豌豆荚技术负责人、现轻芒联合创始人范怀宇建议道:“当年轻工程师涌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不需要担心行业天花板,而是更应当练好基本功,提升技术能力,这样成为更资深的工程师后,才有更多的可能性。”身处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大家年初设立的那些 Flag 完成如何?面向应用场景编程,技能是否升级?在框架平台等工具的应用上,还有哪些亟需解决的困惑?CSDN 邀大家参与《2020 中国开发者大调查》,与CSDN 共同谱写 2020 属于技术人的答案。在本次调查报告中,CSDN 特别邀请了多位专项领域的优秀技术专家担任调查专家顾问团队,他们将共同参与最终报告的撰写,从专家的角度进行解析和预测。专家顾问团与此同时,为感恩大家的参与与支持,CSDN 准备了丰厚的奖品与实用的学习资料,在此也感谢北京爱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以及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异步社区为本次调查提供的技术图书。调查奖项
做软件项目就是把用户的要求转化成需求,然后需求转化成设计,然后设计转化成代码。总的来说,就是把大的项目划分成小的项目,大的模块划分成小的模块。任何项目都是这样做的需求和设计,尤其是大的项目,总是要划分成小的模块,这样能让项目的不同参与者负责各自的模块,然后再集成起来进行测试。软件项目的整个流程:一、项目立项项目的开始需要进行立项。项目经理要跟项目客户谈整个项目的内容及需求。在这个阶段,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保证项目的价值是可取的、可行的。一般来说,每个项目都有它的可行性和价值,但是对于企业项目来说,基本上每个项目都是可取的,都是为了某个业务领域而做的业务系统。对于互联网项目来说,比如电商项目,这个就得做市场调查,以确定该项目在当前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二、项目启动会在项目立项之后,就得召开项目启动会了。项目启动会,主要是确定项目的项目招标方和项目投标方。项目招标方确定项目的客户方的负责人和用户;项目投标方确定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技术经理、项目开发人员等项目组成员。项目启动会也是项目的一个里程碑,说明项目要开始了,确定了双方的负责人和责任人。三、项目需求调研项目启动会开过之后,项目经理就要开始和项目客户方进行沟通,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调研了。项目经理需要让自己对项目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进行需求调研的时候与客户谈起来就能更快地理解需求。同时,项目组内部也要举行项目领域知识的培训,让项目成员了解要做什么。并且项目经理需要将总结下来的需求与客户进行确认,以保证项目需求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四、项目的设计在掌握了一定的项目领域知识,且项目经理已经将项目需求总体的确定下来之后,项目就进入了设计阶段。这时候,项目组需要对项目进行架构选型、设计,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开发平台以及项目的运行平台进行选择确定。在该阶段,需要对项目的各个设计进行审查,以确定由需求到设计的正确性。五、项目的开发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部分或总体结束之后,就进入到了项目的代码开发阶段。在该阶段,技术经理负责对项目的整体代码进行把控,软件工程师对项目设计转化为代码进行开发。项目经理在该阶段需要不断的调整项目计划,以让项目整体能够跟上进度,同时要让开发出来的系统让客户方进行试用,以不断调整项目开发上的问题,同时要防止需求的大变更。六、项目的测试在项目系统开发出部分或总体功能之后,项目的测试人员就需要介入对项目系统进行测试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等。以保证系统对需求的和设计上的开发的正确性。七、项目试运行在项目系统进行了总体测试通过之后,项目经理要联系项目客户方进行系统的试运行了。保证系统的功能的正确性。同时也是需求变更比较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要把控好和计划好时间,尽量避免需求大的变更出现。八、项目验收项目在进行试运行结束后,就到了项目验收阶段了。项目验收阶段就是项目收尾阶段,包括项目收尾和合同收尾。在该阶段,项目经理该联系项目客户方对项目系统进行评估、审查,保证项目的正确性。最后无论什么项目都需要做好进度管理,IT行业更是如此,项目经理使用进度猫编制项目甘特图,对项目进行分解,再将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项目经理对每个任务进度进行把控,哪块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处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通过小程序开发发展自身的业务。然而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毕竟属于传统行业,对移动互联网和用户几乎是丝毫不了解,没有深入的了解过行业属性,开发出来的小程序自然不会受到追捧。那么,小程序开发之前深挖用户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会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发掘呢?#小程序开发#市场调研说到市场调研,大家想必不陌生,而且很多会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大量基础用户筛选。而企业在制作小程序之前,也需要线上线下地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选择开发类型。这种类型当下的竞争情况如何,市场体量大不大,有没有发展空间等等。通过严格的市场调研后,才能够帮助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实现更好的发展。用户习性分析在分析好小程序的市场情况以后,要对市场当前用户习性进行分析。除了一般需求外,还有了解用户喜好,毕竟小程序种类越来越多,而企业只有根据用户所喜欢的样子去制作小程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小程序能够在市场当中具有竞争力,避免被同行所超越。研究优秀同行向同行学习肯定是众多企业的选择去做的,毕竟少走弯路一定是不会错的。既然他们这样做有不错的效果,就说明在这些方面用户确实是有需求的。所以说,企业在挖掘用户需求时,向优秀的同行学习,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且省事的办法。做好数据分析既然说是深挖,一定要“懂数据”才行,适当地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等等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些工具,才能够最客观的反应出市场和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因为如果单凭我们主观意识去判断的话,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判断。而在工具当中,记录了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搜索情况,而用户搜索的都是自己迫切需求的,这样就能准确掌握用户的具体需求,并采纳到自己的小程序当中来。市场竞争不断变化着,小程序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想要自己的小程序能够从中取胜,就必须要深挖用户需求。好的软件开发公司能做到既能迎合当前市场,又符合用户“心中所想”,选择千翼科技,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实现其发展愿景。
报告综述:1.未来三年: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全球规模有望达到263亿美元,内部配置领域是PLM市场发展趋势2018年-2023年全球PLM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有望于2018年的185.7亿美元增至2023年达到263.3亿 美元,全球PLM市场在2018-2023年的CAGR约为7.2%,从市场趋势看,内部配置是大型传统行业发展PLM的首选。 PLM逐渐从主流离散制造行业进入非传统行业,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密切结合。2. PLM最关键的功能在于优化产品研发的全管理流程,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发是产品力的坚强基石,PLM通过数据的关联管理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变更,帮助其快速回应市场 消费需求。同时,PLM还可以辅助尽早发现和修正错误,从而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优化研发流程体验。3. 全球主流市场被外企垄断,CAD厂商处于技术领先位置,持续领跑PLM行业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是全球PLM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大技术领导者,西门子的 Teamcenter 和 达索系统的 ENOVIA软件最受青睐。近十年中,CAD厂商在PLM行业持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CAD领先厂商Autodesk也一直 是PLM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1 行业概述1.1 PLM概念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ct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PLM) ,是一种为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 服务的软件解决方案。PLM可以应用于在单一地点或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 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以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信息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 PLM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LM侧重以产品为核心,将企业智力资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合 理有效地管理,从而协同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更新迭代,帮助企业组织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1.2 PLM:生产数据规模化的产物,CAD/PDM概念的延伸 PDM/PLM概念的应用与发展与CAD息息相关:CAD的大量应用,使企业认识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从而推进工业数字化、工业4.0和PLM行业的重大变革,加速供应商在解决方案中融入新兴技术的趋势。 PLM完全包含了PDM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是其功能的延伸:PDM主要针对产品开发过程,强调对工程 数据的管理,而PLM在其内容基础上又强调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从 而使特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内外部涉众之间可以更加密切协作,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1.3 PLM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支撑环境 使用PLM软件真正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系统进行集成:只有PLM可以最大 限度地实现跨越时空、地域和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利用分布数据资源和企业智力 资产。因此,PLM系统的价值取决于在企业内能否与ERP、SCM、CRM来集成使用,组成PLM生态系统, 实现更全面意义上的协同工作。1.4 PLM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时耗做最正确的研发 PLM最关键的功能在于优化产品研发的全管理流程,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发是产品力的坚强基石, PLM通过数据的关联管理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变更,帮助其快速回应市场消费需求。同时,PLM 还可以辅助尽早发现和修正错误,从而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优化研发流程体验。 PLM在设计和研发方面应用最为广泛:根据Business data的调查数据,PLM软件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30.94%),并改善产品服务的设计迭代流程(27.34%),有效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PLM在高 级可视化、预测分析以及工程制造方面的应用也加速了该技术的发展。1.5 PLM应用:为数据资源提供个性/差异化的存储和管理 PLM市场自2015年起正在逐渐走向定制化,并推出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PLM系统可以根据企业所属的 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例如达索系统与IBM公司推出的CATIA航空航天解决方案,西门子公司为船舶 业、全球能源与公共事业行业开发的Teamcenter 解决方案等,都是针对企业的要求而进行的个性化研发。 行业头部供应商西门子、PTC和已基本完成由许可证向订阅模式的转型:为了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功能体验, PLM软件正从永久许可模式转向订阅模式,以确保客户能够访问产品的最新版本和增强功能。2017年至 2019年,PTC实现了毛利率从72%到76%的增长,订阅的高毛利率是公司毛利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1.6 PLM产品分类 PLM产品主要可以分为CAx,cPDm和数字化制造三类:PLM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E)以及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衔接一体,使企业能够对产品服务从设计、研发、生产最终报废 等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及信息进行高效和经济的应用、集成与管理。 PLM软件供应商来源可以分为PDM/CAD工具类软件和ERP软件两类:由于ERP与PLM系统之间无明显技术 壁垒,而ERP厂商往往具有良好的研发制造企业泛客户群,因此会选择进军PLM业,打通企业信息化链条。2 市场规模2.1 未来三年: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全球规模有望达到263亿美元 全球PLM市场前景广阔: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调研报告,2018年-2023年全球PLM市 场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于2018年的185.7亿美元增至2023年达到263.3亿美元,全球PLM市 场在2018-2023年的CAGR约为7.2%。 内部配置领域是PLM市场发展趋势:在部署类型上,PLM市场主要由本地部署和专业服务占据,2018年 二者份额共计达93.1%,从市场趋势看,内部配置是大型传统行业发展PLM的首选。2.2 下游客户:新冠疫情影响深远,PLM仍处于投资的上行通道 根据e-works的统计,2019年全球PLM市场投资规模达514亿美元,增长率为7.6%,其中数字化制造市场 增长8.6%,达到8.9亿美元。全球大部分PLM投资来自汽车、国防航空、高科技和工业机械等行业。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需求的衰减将一定程度上传导至PLM市场,全球PLM行业的市场投资增长率 预估为2.4%,但结合经济复苏效应与产业实际需求,PLM仍处于投资的上行通道。 大部分企业认为PLM企业值得继续投入:根据CIMdata的调查,近58%的调查企业每年PLM预算超过100 万美元,84%的企业表示2020年将对PLM投入保持不变或增长。2.3 地域分布:区域差异化显著,北美地区持续主导 区域部署差异化,北美地区继续主导行业市场:来自北美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收入共同占PLM总市场收 入的73.7%,北美和西欧发达地区将持续为PLM软件供应商提供最多的商机。 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北美强大的财务状况使其能够在PLM先进解决方案和技术上大规模投资,为该市场提供了 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该地区主要PLM软件供应商,如PTC,甲骨文、IBM竞争激烈,技术发展变革较快,为 企业争夺全球市场份额提供更有利条件。 中国PLM市场规模较低:对于中国PLM厂商来说,进入市场较晚,资本积累还需一段路程,但中国整体PLM市 场的利好环境,会给本土PLM厂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挑战。2.4 产业结构:工具类软件规模较高 行业工具类软件规模较高,市场竞争集中:工具类软件(Tools)包括设计仿真和CAX系列,在全球PLM 市场中占比达31.2%,我国工具类软件市场规模则超过了60%。 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国内供应商可以大致分成三类:①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主体,代表性厂商有西门子、达索和PTC;②以PDM为主体的PLM厂商,主要代表性厂商包括北京艾克斯特、清软英泰、上海思普和武汉开目等;③以PLM+ERP为主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用友、甲骨文、SAP等。2.5 横向趋势:PLM正逐渐从主流离散制造行业进入非传统行业 PLM解决方案的主要应用行业为汽车运输、工业设备、航空航天和国防以及高科技工业部门,它们共计占 2018年全球PLM市场收入的77.6%,预计2018-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7.1%、6.8%和7.2%。 未来几年,PLM主要厂商正在试图凸显差异化竞争:仿真分析、系统工程等领域将会持续增长;服务收入 在cPDm市场的占比逐渐降低;PLM软件将更多进入零售业、能源业、食品饮料业等非传统行业。 此外,云PLM服务在中小企业和非传统行业中获得的市场吸引力持续上升,PLM供应商将继续专注于提高 他们的技术能力,并提升整体技术服务研发,以支持组织实现数字化企业战略的愿景。2.6 纵向趋势: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密切结合 PLM在主要通过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两大领域结合而推动工业4.0的发展,其在设计和研发 方面应用最为广泛:智能互联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方式正在改变PLM的实现途径,用户对于PLM的使用将不再 局限于管理层面,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产品/业务的优化与创新。;在AI和ML的先进企业中,61%已完全集 成的PLM系统,而未接触两者的企业中,PLM的应用比例仅为12%。3 竞争格局3.1 企业竞争格局:全球主流市场被外企垄断 PLM行业主流市场被外国企业垄断: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统计,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是 全球PLM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大技术领导者。 在PLM的主流应用市场中,共有14,971家企业在使用PLM软件产品。西门子的 Teamcenter 和 达索系统的 ENOVIA软件最受青睐,分别在市场份额中占比25%和16%。提供PLM的专业公司包括达索系统、西门子、PTC 等;由于ERP与PLM都体现流程管理的思想,关系密切,一些ERP巨头如SAP、甲骨文、IFS也提供PLM软件。3.2 产品选择倾向:主要受供应商行业优势与地域位置影响 西门子与达索系统都在美国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其客户的地域分布具有本土化倾向;在行业方面,企业客 户在选择PLM产品时可能会优先考虑供应商的行业优势,达索系统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西门子则在汽车 行业具有一定优势。3.3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进入市场较晚,行业分布离散化 中国企业进入市场较晚,集中于机械、电子领域:2009年,国内软件企业用友、金蝶以并购的方式涉足PLM, 与外企存在较大的技术服务差距;服务领域方面,三大PLM国外厂商的服务范围覆盖较为全面,而大部分的本 土PLM厂商则呈现出行业离散型特征,无法全面覆盖医药制造、化工、食品饮料和其他新兴行业市场。3.4 CAD厂商领跑行业 CAD厂商处于技术领先位置,持续领跑PLM行业:根据2010年CIMdata对PLM的统计,三大CAD国际巨头 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已经处于行业绝对领先位置,三者共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近十年中,CAD厂商 在PLM行业持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CAD领先厂商Autodesk也一直是PLM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PLM/PDM技术的发展与CAD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CAD的大量应用,才使企业认识 到了产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根据PLM概念的发展历史,其是对CAD的集成延伸,因此CAD 厂商 进入PLM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与客户资源先决优势。3.5 ERP厂商进入PLM市场的趋势呈现 二者并无技术壁垒:相比CAD/PDM厂商,ERP厂商在资源管理与组织协同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PLM 供应商则多提供全面的研发技术组合,包括设计,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和协作技术等。 ERP背景的PLM厂商主要包括SAP、Oracle甲骨文、鼎捷软件、用友、金蝶等。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统计,虽然大多数PLM供应商可能提供所有的核心功能,但其功能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异;技术 平台,集成BOM管理的复杂性和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管理战略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差异化因素。3.6 行业竞争动态化,企业并购活跃 全球行业并购活跃:根据CIMdata与e-works的研究统计,2019年PLM市场共发生106起并购案例,略低于 2018年的123起和2017年的135起,绝大部分PLM市场被业界领导厂商掌控。4 主要企业分析4.1 国际PLM龙头:达索系统 达索系统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法国,公司于1999年首次提出PLM概念,并进行横纵向产业整合,收购企业 和渠道服务商以提供PLM相关服务。下游方面,企业覆盖制造业、基建&城市、生命科学&健康保健三大领域。 达索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多的PLM客户,并为其提供全面的PLM产品功能,以支持客户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 阶段需求。其主要的PLM产品包括Centric PLM, CATIA, SOLIDWORKS, ENOVIA, DELMIA 和 SIMULIA, 此外,公司还提供PLM分析的EXALEAD软件和为零售和品牌制造商提供3D空间规划的3DVIA软件。 达索系统提供了一个协作和集成的环境来连接所有的PLM应用,并创建差异化的消费者体验。由于其全面的PLM 技术能力和对客户需求功能的支持,达索系统在技术卓越性和客户影响力方面获得了市场较高的评价。4.2 国际PLM龙头:西门子 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847年,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技术生产 商之一,是发电、输电和医疗诊断系统的领先供应商。西门子于2017年提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解决方 案,成为制造企业迈向工业4.0的方案供应商。 西门子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很大部分依靠收购工业软件而实现,它在2001-2006年,相继收购了多家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厂商, 2007年,西门子收购美国PLM公司UGS (软件 生产商) ,为此后的数字化进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西门子的PLM解决方案主要包括NX, Teamcenter, Simcenter 和 Tecnomatix,产品及服务覆盖工业自动 化、楼宇科技、驱动技术、能源、医疗等多种领域,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 2020年7月,西门子与SAP达成合作关系,双方将利用其行业专业知识,并将其互补的软件解决方案整合到 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和资产管理中。SAP将提供西门子的 Teamcenter软件作为产品生命周期协作和数据 管理的核心基础,西门子将提供SAP 智能资产管理以及 SAP项目和项目组合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网络为制造 商和运营商最大化业务价值。两家公司将从端到端的生命周期角度合作开发应用程序,以帮助客户实现无缝 的数字线程,从而改善整体业务绩效。4.3 国际PLM龙头:PTC 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于2019年12月发布了2019-2024年全球PLM市场前景预测报告,PTC被评为明 确的技术领导者。报告提到,PTC Windchill 与业内领先的工业物联网平台 ThingWorx 集成,为智能、互联的企 业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流程、监控运行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基础。PTC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来支持新 兴技术,例如为多个工业用例提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创建和维护数字主线、增 材制造,等等。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对客户的影响力,PTC在全球PLM市场上被定位为明确的技术领导者。 以CAD、PLM为主的工业软件核心市场收益率占比超过70%,其中2019年,PLM市场份额可达19亿美元,平 均收益为3.15亿美元,在2019年至2024年的CAGR将达到7%。 PTC提供的的PLM服务目标于实现从概念到产品开发的有效管理,服务的规划和交付包括产品智能、连接服务、 预测服务和远程诊断等领域,主要产品为:①Windchill——具有突破性的PLM能力,可以将产品数据输送给组织内的更多利益相关者。②ThingWorx Navigate——直接连接于企业系统的应用软件,可以让利益相关者访问到最准确的产品信息。③Creo View——企业可视化技术软件,可以与企业内外部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共享3D CAD信息。④FlexPLM——借助于销售路线规划、物料管理和采样等平台,帮助产品快速融入市场。4.4 国内PLM厂商:能科股份 能科股份成立于2006年,从智能电气起家,2015年开始战略转型智能制造,坚持智能制造、智能电气双轮驱动战 略,主要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收购联宏科技,拓展完善PLM业务:2018年,公司收购为汽车、通用机械、工业电子等制造企业提供PLM软件服 务的企业联宏科技,以实现业务链的有效互补协同,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获得产业链上游龙头西门子的高度认可:能科股份在多个行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经验及客户积累,于2018年获得了 西门子工业软件在Teamcenter和Simatic IT两个产品的“SMART Expert Partner”认证,双方建立深入合作。4.5 国内PLM厂商:鼎捷软件 鼎捷软件成立于1982年,是国内工业ERP、MES龙头企业,为多行业行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技术服务,占比约50%,涵盖ERP、MES、PLM、HRM、BPM等多个软件应用领域。 鼎捷PLM贯彻一体化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通过“上承CAD,下接ERP”,企业可以在产品研发、设计、工艺、 生产、采购和质量等各部门间架设协同工作平台,建立从设计到生产运营的流程和数据的快速通道,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设计生产一体化”,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凭借三十余年的经验实践,公司已积累了庞大的客户基数,累计合作企业数量超过50,000家。根据赛迪网 2017年的统计,,公司的管理软件产品在我国智能制造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占有率为14.7%,处于国内领先位置。4.6 国内PLM厂商:金蝶国际 金蝶始创于1993年,于2002年斥资2100万收购我国华南地区主流PLM厂商广州普维科技,并同步推出了集 成的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与面向高端市场的EAS PLM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始进军PLM行业,同时进行云 转型。IDC数据显示,金蝶连续3年在中国企业级SaaS ERM(即云ERP)、财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金蝶PLM通过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共享和权限控制、工作流驱动等,以产品为中心把每个参与者联系 在一起,全面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的产品研发协同,缩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14.40 13.95 15.21 17.35 19.59 20.12 1.06 1.91 3.41 5.68 8.49 13.1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ERP业务 云服务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下游制造业客户投资规模受限。工业软件主要面对制造业企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占多数,资金预算 有限,需要投入生产设备或生产材料,疫情影响下,公司削减或推迟工业预算。(2)PLM厂商竞争激烈。公司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既有大而有名气的公司,也有新兴的初创公司。激烈的竞争可 能限制或减少公司的市场份额,进而降低公司的收入和利润。(3)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及预期。受疫情影响,下游制造业客户削减工业预算,PLM厂商的收入增长率可能下降,工 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4)我国PLM厂商发展不及预期。工业软件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我国PLM行业相比于国际大厂商起步较晚,技术 优势落后,发展较为缓慢,一旦企业研发没有找对方向,就可能处于技术弱势地位。(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天风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一个新项目往往只有几个月的交付周期,往往给予到需求调研的时间非常少,尤其是尤其是to G类,需求调研的机会是非常难得。那么在做需求调研之前,我们可以多做些准备工作,提升需求调研的成功率,获取客户更多的信任。一、情景再现早上刚到公司,Boss发来消息——“公司现在有个新项目,客户需要做一个涉案财物管理系统,项目的资料信息发到你的邮箱,你赶紧把需求搞清楚,尽快提供一版原型去和客户确认。”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时候,领导就这样几句话就分配一个项目,然后催着赶紧开工。领导分配任务之后,那么我们就赶紧进入邮箱,把项目的资料下载下来,细细研究。即使提供了一些资料,我们就可以开工画原型了吗?肯定不行,在接到一个新项目之后,我们需要先做项目背景调研。切莫着急开工做原型。二、为什么要做项目背景调研在做To C端产品,首先需要做商业需求分析BRD,然后是市场分析MRD,才会进入到产品分析PRD。那么在B端产品和G端产品,业务需求复杂,如同茂密的森林,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业务细节中,难以看到业务的全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行业花费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业务流程与规范,我们很难用一两个星期完全消化。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场景,产品经理最好的做法是循序渐进,从最粗略的项目背景,业务目标开始,然后分析业务流程,再到界面展示。所以我们首页需要对产品所服务的业务领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行业背景、业务目标、问题痛点等方面进行调研。现实中,对于项目背景的调研,往往是我们产品人员容易忽略的,忽略的一个最大的风险是:我们不能很清晰准确的把握客户的期望值和建设目标,从而给项目交付带来风险。比如我之前参加的一个项目,客户的旧系统由于系统臃肿,业务配置不灵活等原型,准备淘汰他们的旧系统,并且明确指定了一个他很欣赏的新系统,这套新系统,无论是在页面风格、业务灵活性、用户体验确实都非常好,希望能够尽量复用这个新系统,在上面进行功能调整,以适配他们的业务。那当时我以为的客户期望和建设目标就是复用这套新系统已替换旧系统。当时我撸起袖子深入研究了客户推荐的系统,进入分析之后,立马就开始画原型。但是等我们提供了改造的原型设计之后,客户改变了策略,他们既没有淘汰旧系统,也没有使用指定的新系统,而是在他们的旧系统上面进行改造升级。此时我才明白,客户的公司由于业务运转目前都是通过旧系统完成的,若使用新系统,一方面短期会影响现在业务的正常运行,一方面还涉及到业务上下游的调整,所以客户真正的期望和目标是参考这个新系统,来优化他们的旧系统,而不是真的把业务切到新系统中。由于没有清晰准确的把握客户的期望值和建设目标,前期过早的做了很多无用功。所以,在开展工作之前,进入项目背景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项目背景,是了解用户建设该项目的动机和背后存在的痛点的关键环节,基于不同的动机,客户对系统的要求也是很大差别的。三、怎么做项目背景调研针对项目背景的调研,我们梳理的提纲如下:1. 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系统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个项目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是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自己在网上搜索资料,或者通过现有的资料,搞清楚这个“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是个啥东西,有啥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理解的东西就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还需要与调研对象进行一个信息的确认,以便及早的纠正方向。2. 这个项目是为谁做的什么样的目标客户会产生这种需求?每个产品都有特定的用户群体,B端产品也不例外。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产品到底是卖给谁?在B端和G端,花钱购买系统的人称为客户,而真正使用系统的人是最终用户,客户和最终用户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客户和用户对系统的要求是由很大差别的。一般都什么样的企业会去建设这种系统,这个该怎么了解了。如果是to B 产品,可以通过搜集的产品的竞品企业,去看这个竞品的成功案例,往往就能发现他的产品应用到了哪些企业,以及应用的大致情况如何;通过这种侧面的了解,就能让你知道,大致那些客户群存在类似的需求。如果是to G产品,那么这个信息可以通过寻找项目接口人直接明确项目的服务机构。比如这个“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是什么样的机构会使用,经过了解,目前这个项目主要是政法委投资建设的,但是公安、检察院、法院都会使用。像to G的项目,我们还需要了解客户的组织结构。比如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是公检法在刑事案件过程中会对涉案财物进行维护管理,而政法委是一个监管公检法的机构,由政法委投资建设这个系统,督促公检法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涉案财物管理工作。3. 客户为什么要建设这个项目做C端产品时,我们习惯用“用户故事”帮助我们定义用户类型,做B端产品,同样我们可以用一个“企业/机构故事”帮助我们理清目标群体的需要。“目标客群是一家____公司,没有我们产品之前,他们是这样工作的:____,当前的工作方式出现了____的问题,因此想要借助我们的产品解决____需要,期望达到____的效果。”那么涉案财物管理系统的机构故事可以这样写: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公安机关,在没有我们的产品之前,他们主要是靠人工进行登记、管理,工作繁琐、业务量大,导致容易出现管理漏洞,涉案财物被截留、挪用、调换、遗失等问题的发生,不利于管理。因此想借助我们的产品解决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这个企业/机构故事,我们可以定位到产品针对什么行业、什么规模的企业,然后明确这类公司的核心诉求,将来在做功能与设计的时候可以围绕着这个核心诉求展开,也是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的方向。针对to G类项目启动的背景,还需要特别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政策的指导方针。4. 业务目标分析业务的痛点。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达成的目标。短短一个企业故事,为我们后续的需求分析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道选择题帮助我们理解产品的定位。我们的产品对客户的重要性如何?生存需要:这个产品关系到公司的生存问题;核心发展需要:这个产品有利于公司提高核心生产力与竞争力;次要发展需要:这个产品对公司的生产或发展不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利于公司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帮助公司改善非核心领域的工作,或改善核心领域的工作;锦上添花需要:有这个产品更好,没有也没太大关系,可以有其他替代解决方案;5. 项目的建设内容通过现有资料:投标书,竞品分析,得出:这个项目有哪些功能。然后,我们还在看在网上搜索,看看是否已经有别人做好的现成的“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很幸运,很多时候你也能搜到一大堆类似的软件,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至少让你知道了这么一个访客系统的大致包含了什么功能;——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竞品分析的过程;通过建设内容,我们大致可以锁定项目的边界范围。以便下一步围绕这些功能展示调研。6. 公司内部商业价值分析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公司为什么要承接这个项目,比如:项目是和公司最近某个战略相关吗,需要把这个项目当做标杆拓展公司业务吗?公司做这个项目的优势有哪些,是有核心技术能力,或者是这个项目是之前建设过的后期项目。新项目的建设周期要求,项目往往都是时间紧迫的,了解项目建设周期,便于提前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把控。四、项目背景调研结果项目背景的调研,首先要找准对象,一定要想办法和对方项目发起人,主管领导进行短暂的沟通,即使只是半个小时的沟通都行,了解清楚项目建设的动机、对项目的期望值,要达成的目标,非常的关键和重要。即使是一个全新项目,当我们完成了上面这些调研之后,我们能够:在概念层面有一个认识了解,并且科普了行业的专业名词解释,不再是个业务小白。了解我们的目标客户和用户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诉求了解业务的痛点,客户希望能成的目标项目的范围边界我们的优势,能够调用的资源信息本文由 @瓜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