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功能调研应该是每个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本篇文章中,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分享了关于产品调研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市面上很多产品看起来不同,但追究到产品底层逻辑,其实有着本质的共性。这些共性是市场教育、用户反馈和竞争要求的结果,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市场格局和同样大环境下的互联网用户。01 为什么做产品功能调研基于上述的共性,做产品设计时,观察其他竞品就非常有必要。尤其对于初级产品经理来说,当自身产品经验不足以支撑你构思出足够完善的功能架构、业务流程和交互设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产品调研,快速找到和了解竞品。因为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功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大幅度的创新,主要是帮助产品经理缩短产品设计的过程,提高性价比。可以在模仿竞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业务做适度的创新。做产品调研的时候,不要只注重竞品表现层元素和交互设计的分析,这是新人比较容易走进的误区,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底层逻辑和业务流程。就如一句老话:不要以貌取人。这是十分片面的角度。产品调研分为针对一个功能点的调研和一个独立产品的调研,那么这两种调研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产品调研:会集中于相对比较新的,独立完整的产品,没有很多交错的产品。例如:不适用于支付宝,太庞大繁杂,会导致调研周期太长;功能调研:集中于业务逻辑、功能逻辑的细节示意图:功能调研与产品调研的异同02 怎么做功能点的调研首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一定要带着目的去做调研,否则没有调研结果也是无用功。(此篇文章只展开谈论功能调研)明确了调研背景,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功能调研呢?我就以下面三种调研类型展开来说。背景一:竞争对手上新功能了,对竞品新功能的调研目的:能抄么,有没有竞争壁垒?要抄么?首先考虑核心问题:目标用户:都有会谁用这个功能?罗列出可能的所有类型用户。用户需求: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功能?能满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功能逻辑: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该功能的行为路径。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应当先理清业务,再谈交互;观察该功能相关的数据表现(如果有条件的话);输出结论,让老板做决策:要不要抄:和自己产品的用户群、整体业务框架是否符合?数据情况是否可观?能不能抄:是否有技术壁垒或特殊门槛得出结论,并给出结论的分析理由1/2/3条等,最后汇报给老板,让其做决策背景二:自己产品要上新功能,对竞品相似功能进行调研搞清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先确定目标用户。产品功能的现状如何?要调研哪些产品?尽量去找行业领先、产品口碑领先的软件。先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再谈交互设计;竞品和自身产品有关此功能的差异点是什么。背景三:从学习的角度去做功能调研准备调研的那个产品的新功能有哪些?整理最近2/3个版本的新功能;产品设计三要素(用户、场景、需求)是否都会满足了?先梳理出功能流程和底层逻辑,再谈交互设计;产品的亮点是什么(功能逻辑或交互设计)?观察其数据表现。03 功能点调研实战以下是我对“快看漫画”和“腾讯漫画”详情页的简单调研。梳理并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1. 两者阅读页的功能模块分解1)快看漫画阅读页V5.47.02)腾讯漫画阅读页V5.24.52. 两者功能模块异同点1)相同点两者的阅读页均分为导航栏和标签栏2大模块。功能点:章节名称 、漫画详情页入口、弹幕开关、发弹幕、查看目录、夜间模式、阅读模式、设置2)不同点分享的位置:快看把分享放在标签栏里,弱化了分享,导航栏突出了详情页入口;腾讯把分享和详情页入口放在一起,突出了分享,并且这两个功能均是在用户结束阅读时可能进行的操作,简单说是对漫画的设置,而不是阅读设置,属于同一性质。因此这两个功能放在同一区域更合理。收藏:快看将收藏按钮放在标签栏区域,引导用户在阅读页可以直接收藏,突出收藏功能;腾讯在阅读页没有收藏功能,可能是出于不打扰用户的目的,若用户喜欢该漫画,会在结束阅读后去详情页收藏(克制 ,毕竟微信是它的老大哥,hahaha)发弹幕、发评论:快看将发弹幕和发评论放在一起,可切换,引导用户快捷发评论,可增加评论转化率,既多了一个功能却又不影响整体排版设计,与标签栏的评论入口相呼应;腾讯只有发弹幕,且在初始状态下隐藏了弹幕的“发送”按钮,既保证了标签栏排版的简洁和美观,又没有牺牲发送功能操作的便捷性。因为两者发送弹幕的步骤数是一样的。因此快看在初始状态下的“发射”按钮显示多余。切换章节:快看可以在一级页面直接切换上一话、下一话,增加切换章节便捷性。也与快看在阅读下一话时必须手动切换页面的交互有关。评论入口:快看在标签栏上放置了评论入口,引导用户评论互动,促进活跃。亮度调节:鉴于腾讯标签栏已经有“夜间模式”,设置里的“亮度调节”是画蛇添足,有点多余(不信看埋点数据,它的点击应该没有标签栏的夜间模式高)。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设置弹窗若去掉了它,降低了弹窗高度,影响美观翻页模式:由于历史背景问题,腾讯的漫画库中,左右翻页阅读模式的日漫、国漫较多,所以存在日漫模式;快看的大部分漫画都是近几年流行的条漫形式,均是上下翻页。翻页开关:快看提供了点击阅读页底部区域进行翻页的开关,顾全到了某些用户的操作行为路径,用户可跟随自己的漫画阅读喜好调节。横竖屏:切换阅读的模式,可是手机的重力感应也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这个功能可以去掉了单章节评论开关:用户可跟随自己的漫画阅读喜好调节。弹幕自动播放:快看的亮点功能,快看的弹幕展示区别于传统的左右滚动弹幕,但是让用户可以在漫画内容上的任意位置放置弹幕,固定不动,给予用户极大的主动控制感。由此弹幕的交互设计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互动形式。例如:编辑一个箭头的弹幕,放在漫画人物旁边,就意在指向它。言归正传,弹幕自动播放开关,可以调节弹幕聚在一起,不影响纯阅读体验;可以把弹幕扩散开,在原定的位置显示,增加弹幕互动性。更多弹幕设置:由弹幕特殊的交互设计衍生的设置功能。增加趣味性3. 结论综合快看漫画和腾讯漫画的漫画阅读页而言,快看做的更胜一筹。前者突出弹幕趣味性和评论,更注重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活跃和粘性,但又不牺牲阅读体验。另外阅读页的交互设计也呼应了快看的产品战略方向——内容+社区。这是拓展用户增长点的一个战略方向。后者突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更注重阅读相关操作的便捷性和阅读体验。产品整体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更好一点。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多多指点哟~本文由 @Zs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软件建设论证报告是常用的一种工作文档,作用就是向上级主管或者责任部门,阐述想法,提供方案,从而获得经费和支持来进行软件的购买和服务的开发配置。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赞同报告中的想法,转而支持报告中描述的建设方案获得通过,论证报告必须具备以下要素。建设必要性一般用两方面来论述建设的必要性。第一方面是从信息化这门技术本身角度来说。在当前信息社会,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国企民企,其运营几乎离不开网络和软件。比如生产产品并对外进行营销的企业,其生产体系就需要建设某个类型的软件。进行产品设计需要绘图软件CAD,进行产品数控加工需要CAM,那么就必须需要中间环节的工艺设计软件CAPP。这是正向思维的角度。紧接着从反向思维的角度强化,即缺少该软件会导致那些现存问题,来引出需要建设。比如说车间分布式数控软件DNC,这个软件就是解决数控车间数控程序代码传输问题的,没这个,靠U盘拷贝向数控机床上复制程序代码就是效率低下,同时无法解决较小存储空间的数控机床在线加工的问题。软件公司向客户推荐软件产品大多从这个角度进行的。第二方面是从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讲,比如某企业现状发展到了某个阶段,需要进行产能提升,自然而然需要进行其经营和研发的信息化建设了。这个理由就比较具体和充分。这一点和第一方面中的问题引出建设需求很类似,但是更具体。这也是很多软件公司,希望在针对某个具体企业出具软件建设方案报告之前,要做企业现场调研的原因!技术要求及选型情况技术要求好,报告第一步说了必须要建设,为什么要建设,那么第二部自然引出,建设的目标和功能需求。这部分归纳起来就是技术要求。选型情况有了建设目标和功能需求,那么我就到软件市场上去调研,去该软件的客户那里访谈,寻找合适的软件公司来做这个事。这里要注意,我们的思路是要解决我们业务的问题,再去寻求针对业务的对应软件,最后才是能提供该软件的软件公司。软件公司的调研,一般是规模相似、实力相近的3家软件供应商,简单介绍所选供应商的背景情况、技术实力、实施能力、本地化服务能力、其软件产品的应用情况(特别要说明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列出主要用户,以及应用效果)。此时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招标,独家采购,那么报告就需要列举理由,做出具有倾向性的结论。另一种是招标,那么报告就不能做出具有倾向性的结论。技术方案这部分,按照具体内容的侧重,也可定义为设备(软件)功能描述、 技术方案或建设方案。不论招标与否,调研的软件供应商公司,应该给出具体的技术方案,针对对象的业务问题,大致描述一下,怎么做这个事情。设备(软件)功能描述,主要是针对其软件产品的详细说明,包括软件的技术特点、组成模块、功能、工作原理等。软件要说明根据本项目的需要,拟选择的具体模块及节点数,对模块进行详细介绍。这里一般会有该软件的几个框图。因为框图来描述最直观最直接,“一图抵千言”。一个是软件在这个企业信息化中的关系框图,比如说CAPP,一般会和CAD、PDM、ERP之类的做一个关系图,描述它在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有技术架构图、业务架构图等,更具体是软件产品功能模块框图、软件部署图等。所建设的软件在企业中的定位建设费用上面有整体解决方案,又有了功能模块,又有了模块点数,加上供应商软件公司的实施和维护投入,那么得出整体方案报价,列了报价表单!报告至此写完了,各要素齐全。最后,写报告,格式和内容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报告中能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的思维过程。在工作中,会有各种材料、报告要加班加点地写,老板上司只会找下属要材料、报告而很少提供帮助。你可能会碰见很多问题,诸如不熟悉业务而近有模糊的印象、手头缺少素材或者关键数据、等等。卓有成效的思维模式和过程,可以使你在一片繁杂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使用软件来规范企业和客户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需求增大的同时,各类企业软件也层出不穷,这也让很多企业犯上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业务需求的软件。今天给大家分析总结一下市面上各类管理软件的优缺点,让大家在选择软件的时候能不再盲目,能更有针对性的选择。1、外贸CRM这些软件的概念有有以下几点:① EDM功能,也就是邮件营销或群发功能。将同样内容的一封邮件发给几百个或几千个客户,请思考:这封邮件的有效性有多高?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鸡肋的工具,听起来功能很强大,但其实效率极低,即便捞到客户也是大海捞针,撞到的。② 荐客型CRM软件。这类的软件,宣传概念是软件会自动给你推荐客户,自动找到客户信息,但是这些软件公司哪来的客户信息呢?这些软件公司都有一定的用户积累,软件公司把这些用户的客户整合起来,把A公司有但B公司没有的客户给了B公司,再把B公司有的客户但A公司没有的再给了A公司。但他们会告诉用户:他们有个爬虫,这些客户信息都是从全球工商注册信息里爬到的。试想一下:用户在匹配一个公司时,是通过客户联系人的邮箱地址匹配的,工商注册信息里会不会有每个雇员的邮箱地址?你在企查查里查一下就知道了,是没有的。所以这一类软件公司都是在忽悠人,反而使用他们的软件后风险会很大,他们在把你有而别人没有的客户给了别人。③其它CRM,如Salsforce等这些软件功能比较单一,只是在传统CR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OA的功能,对于一个正规的企业的大多数业务需求是不能满足的。怒吼针对这类软件的竞争力:怒吼是一体化的软件:怒吼不光是CRM,也有OA,ERP,BI,EDM等功能,集企业需要的软件核心功能于一体,你要的功能怒吼都有,一个软件就能解决企业所有问题。怒吼独有的自动化EDM:怒吼会记录每一个客户感兴趣的产品,用户设置好时间和周期后,软件会定期自动给每个客户发送他想看的内容:客户要想采购的产品、产品的TDS、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产品的报价等,不需要人参与,就算销售员离职了,自动化EDM依然在运行。帮助销售发现新的商机,也有利于增强客户粘性。2、国内ERP:内贸ERP、外贸ERP,国际知名的ERP, 如:甲骨文的Netsuite,微软的Dynamics 365 CRM和微软的ERP以及SAP的相关软件① 架构上的区别国内ERP:从架构的设计上属于很老很传统的软件架构,不能支持大数据量的运算,很多功能要通过写代码二次开发来实现,性能比较差,自然功能上也就没办法进一步拓展。同时UI设计以及客户体验度已经落伍很多年了。国外知名ERP:从架构设计上相对国内软件来说要好一些,但这些软件也是已经构建完成20多年的软件了,由于用户量比较大,故也就没有办法进一步从架构方面重构、优化,性能也是比较差,响应速度也很慢,客户体验度很差,但从功能方面比国内一些ERP好一些,但再拓展的空间已经很小了。② 功能这些软件的功能:有些ERP有一些简单的订单处理的功能,库存的功能,财务的功能,生产管理的功能,但这些软件落地性很差,尽管有很多功能,但这些软件像房子一样,是个毛坯房,需要写代码,二次开发,等大量代码修改开发完成后,这些功能已经很难落地使用起来,大多数的功能成为摆设,用不起来。③ 交付周期长,二次开发费用高这些软件都是刚刚从CS架构改成BS架构,客户需要的所有功能都需要写代码才能完成,所以,交付周期会很长,少则半年,有的甚至需要数年,且实施失败率很高,即便成功投入使用,如果用户需要做一些改动,则一定要找软件开发商来改写代码,这也就导致了用户的再次付费,不断地被软件公司宰割。怒吼针对这类软件的竞争力:实施周期很短:如果用户是购买SaaS,则一天就可以用上软件了,接下来主要的时间是用户整理并导入数据。如果是用户自已租用在阿里云,独立部署,则两天的时间就够了,接下来主要的时间是用户整理并导入数据。无后续再开发成本:怒吼使用的是PaaS技术,灵活性强,用户使用怒吼软件后,如果有地方要进行改动,不需要再写代码,用户自己在后台通过简单的拖拉、选择、设置等就可以修改任何功能,没有后续的投入成本。怒吼最大的竞争力:我们承诺用户在软件投入使用3个月到6个月期间,可以无理由全额退款。保护用户的利益,让客户购买了软件而无后顾之忧是怒吼最大的责任。怒吼科技(Noohle)为企业营销、销售、采购、物流、管理等提供一体化、自动化、平台化的专业软件。怒吼软件以企业为中心,把客户,供应商,货代等链接在一起,创造自动化的数据流,可以为企业增效、降本,也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体验。
(报告出品方/作者:海通证券,洪琳、杨林)1. 从十一五到十四五,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一五到十三五,政府对于信息技术的关注度逐渐攀升。在每个时期的《纲 要》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内容不断翔实。从十一五期间简单叙述为发展高技术产业; 到十二五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一次出现在《纲要》中,针对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软 件等细分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再到十三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 术范围继续拓宽,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交通登上了顶层规划,技术的产业化应用、1.1 十一五:规划以建设传统信息产业为主整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信息产业的规划集中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 库系统等传统领域,且目标是提升基础软件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认为从规划整体来看关 于前瞻科技的方面提及较少。此外,对于技术的发展路径指向较为模糊,如何应用技术、发展技术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划。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在十一五 的末期才出现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仅仅只有一章中的一节内容 提到了要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信息技术。《纲要》提出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光电通信、 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建设软件、微电子、光电子等产业基 地,推动形成光电子产业链。开发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延伸产 业链。整体内容较为空泛,虽然后文章节也提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但是同样缺少具体 的路径与方式。2006 年,科技部公布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更加具体地提到了 信息产业的重点实施内容,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点研 究开发微波毫米波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中间件为核心的 基础软件产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国家安全等领域整机系统产品和基础软件产品 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针对前沿技术研究,《规划》提出,掌握部分可与发达国家相互交换或转让的 技术,发展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先进网络技术、先进传感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 技术,推动以我为主的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进入全球信息技术的供应链并在重要 环节形成竞争优势。重点研究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技术、自组织网络与通信技术、虚拟 现实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组织实施高性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新一代高可信互联 网等重大项目。 而在细分领域,信息产业部(工信部前身)也公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 规划》、《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 规划》这四项与 IT 技术相关的专项规划;仍然集中在传统信息技术领域。 不过在十一五的末期,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的第三部分提出,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而在这一章节,第一次出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决定》提出要加快 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 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 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 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1.2 十二五:新兴科技产业发展的起点从十二五开始,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在国内的相关行业中崭露头角。又以云计算最为典型,通过顶层的《纲要》和《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 专项规划》等细分文件,逐渐拓宽了政策的广度与深度。相比十一五,十二五的 相关政策更加具有导向性,目的更为明确,对相关行业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不过十 二五关于信息技术在细分行业应用的指导纲领较少,最为典型的即是十二五末期 出台的工业和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中国制造 2025》,不过细分行业规划和专题规划仍然 不足。总的来说,十二五是目前中国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起点。 2011 年 3 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 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推动物联网关 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同时,《纲要》还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 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等。(2)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包括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 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 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 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等。(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包括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 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 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 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 体系。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这是云计算、物联网等词语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顶层规划当中。从规划的内 容可以看出,除了着重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以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 的信息化的以及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规制定也成为了重点。这也对云平台、电子政务、 国产化等多个相关领域起到了促进作用。紧接着,《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在这一科技的顶层设 计中,信息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规划提出,要加强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基础软硬件的研发,重点突破高端容错计算 机系统、海量数据存储服务系统、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新型传感器和智能化信息处 理技术、高性能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导航与位臵服务 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强信息与空间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新业务,推动信 息与空间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此外,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一次被强调。而其中就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提出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网 络终端、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实施新型显示、国家宽带网、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化工程。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着力发展集 成电路、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相关技术,促进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 尤其是在云计算领域,规划提出要建设中国云工程。形成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的 中国云总体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掌握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的核心技术。建设国家 级云计算平台,引导部门、地方和企业,形成不同规模、不同服务模式的云计算平台, 培育发展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产业。 在陆续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都将云计算、物联 网等当做重点发展领域。《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更是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顶层建议。 2012 年 9 月,科技部公布《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这是第一部关 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单独一项分支技术的《专项规划》。其中提出四项重点任务:①研究 和建立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②突破云计算共性关键技术;③研制云计算成套系 统;④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整个云计算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1.3 十三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指导范围的扩大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指导政策。并且,除了继续强调发展新兴科技以外,自主可控、网络安全成为了新的重点。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了新的 热点。总体来讲,十三五期间,相关规划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指导范围正在 逐渐扩大。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信息产业的地位被进一步拔 高。与其相关的章节数也大量增长,主要有以下几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章提出要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智能系统、智能交通、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此外,还要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 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与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也在本章中有所提及。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本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 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方面。包括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 网络、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和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等。在应用开发方面, 要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5G 商用。超前布局下 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 6 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 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这一章中提到要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推进物联 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推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建立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互联网及其融合应用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研制推广,增强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此外,还要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另外,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也成为了重要的章节,提出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平 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数据开放、保护等法律法规,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 理办法。也要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加快海量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可视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发展。 最后,《纲要》还提到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要集中力量突破信息管理、信息保护、 安全审查和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装 备威胁感知和持续防御能力建设。完善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积极发展信息安全 产业。 相比十二五,这份《纲要》的相关政策更加全面的制定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覆盖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增加。在继续推进原有的云计算、物联网等 新兴技术以外,人工智能作为前瞻技术也在十二五中开始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推动发 展。另外,自主可控这一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的顶层设计当中,我们认为这也代表 着国家对信息技术国产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于 2016 年 12 月出台。这一规 划更加细致全面的规划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规划》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内使 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规划》 还提出了几项重大任务,包括要打造自主先进的技术体系。制定网络强国战略工程实施 纲要,以系统思维构建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云计算体系、安全技术体系以及高端制造 装备技术体系,协同攻关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光通信器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 关键网络设备、高端服务器、安全防护产品等关键软硬件设备,建设战略清晰、技术先 进、产业领先、安全可靠的网络强国。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重 术。加强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区块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础研发 和前沿布局,加快构建智能穿戴设备、高级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智能终端产业体系 和政策环境。 十三五期间,多个细分领域的有关规划也不断出台。针对不同的专项技术,各 个政府部门出台了包括《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 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一系列规划。而对于不同的行业,《中国金 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 和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体系也基本成型。1.4 十四五: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关键期2020 年 10 月 29 日,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闭幕。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 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 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 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 快数字化发展。我们认为,十四五,将是数字化战略的转型建设关键阶段,与信息相 关的产业和科技将会得到更大推动。2020 年 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发布。《建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建议》中部署的重大任务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 势列在首位。《建议》对创新发展进行四方面系统部署,包括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节中,《建议》指出要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 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 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 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 科技项目。此外,《建议》还提出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 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 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会作为继续作为热点技术,得到更多的推动。此外,前沿技 术与产业的融合以及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将会得到更大的重视。虽然云计算、物 联网并没有出现在《建议》当中,但是做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部分,我们认为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在十四五期间仍然会发 挥重要作用。预计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相应的专项政策里将会对上述科技 的未来发展作出更多规划。 此外,根据证券时报〃e 公司报道,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0 年是开启国家“十 四五”新征程的基础之年,工信部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期间大数据、软件、信息通信等 产业规划。我们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大数据、软件等将会作为新的重点领域。十三 五期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行业进行了硬件方面的更新。在此基础上,我们 认为,软件产品有望在十四五获得更大的重视与更高的占比。2. 展望十四五之五大重点景气子行业2.1 人工智能:明确 AI 科技力量及产业的战略地位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两次明确提到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内容。在第 7 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议中,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 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第 12 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中,提出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 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 式。 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非常全面,从强调人工智能 底层科研能力的战略力量,到推动人工智能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和落地均有涉及;并且均 以战略一词对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和产业地位进行了定义。我们认为,人工智能行 业在政策和创新双重驱动之下,有望迎来高景气。政策推动+数据红利,加快人工智能 2.0 时代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 2.0 时代,过去 3 年人工智能产业经历了三大变化,一 是算力成本的下降。二是数据量的爆发和打通。三是 AI 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人工智能已 经从一项新兴技术走向与行业应用深度结合,借助低廉的算力和海量数据积累,人工智 能有望在更多行业找到应用突破。“数据”在人工智能 2.0 时代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度学习算法有很多参数需要微调, 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据以得出可概括的模型,许多机器学习科研学者将数据比喻为机器学习的“火箭燃料”。 经过学术界几十年研究与积累,尤其是近几年深度学习的巨大发展, 我们已经有了十分优秀的算法,而数据已经成为决定未来算法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市场。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 联合发布的《2019 年数 字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全球人口总数 76.76 亿人,其中手机用户 51.1 亿人, 网民 43.9 亿人,有 34.8 亿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经过 20 年的发展,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的网民总规模达 8.54 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19.5%,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 同时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 61.2%。巨大的网民规模数量意味着中国企业拥有的数据量。我国 5G 的领先优势将有利于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人机互动等对数据传输要求比较高的特定场景加速落地。5G 架构其关键目标及特点即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 低时延高可靠性和低功耗大连接。从我国 5G 的发展历程来看,2016 年完成关键技术验 证测试,2017 年完成技术方案验证测试,2018 年完成系统验证测试,5G 网络建设一直 在全速推进。目前 5G 在我国提前进入商业进程,2019 年 6 月 6 日正式发放牌照。与 4G 对比,5G 拥有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能力上可提供至少十倍于 4G 的峰值速率、 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5G 场景下,峰值下载速率为 10Gb/s(4G 为 1 Gb/s),延迟为 1ms 以内(4G 为 10ms)。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保证 5G 的“速度” 更快,适合于汽车高速移动等数据实时传输要求较高的通信场景。另一方面,AI 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 5G 的商用也在促进中国社会各行业进行数 字化转型。目前,我国交通、安防、医疗、金融、教育、物流、汽车等各行业都在积极 进行数字化转型。比如安防应用领域,“AI+安防”已形成了从技术/硬件到厂商/解决方案 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医疗领域也在朝着互联网+AI 的方向前进,我国的互联网医院 2015 年仅有 4 家,2018 年我国互联网医院为 146 家,其中新增的互联网医院为 55 家。 2019 年,截至 11 月,我国新增的互联网医院为 148 家,初步估计 2019 年我国互联网 医院近 300 家。从医院互联网化进程中可以窥见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在不断提速。庞大的网民基数,5G 的迅速发展,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将助力中国充分发挥 其大数据竞争优势,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扩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政策方面,我国自 2015 年颁布《中国制造 2025》以来,先后发布多项支持人工 智能发展的政策,为其发展和落地提供大量的项目发展基金。2017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文件,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 战略,明确提出“三步走”发展目标:到 2020 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 同步,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到 2030 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 创新中心。根据赤道链报道,从地方政策来看,全国多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国 31 省市中已有 19 个省市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其中有 16 个制定 了具体的产业规模发展目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作为中国技术、人才和产业发展最具优势的区域,目前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心, 将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我们认为,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明确了人工智能 的发展方向以及战略地位,结合我国的数据红利以及 5G 等基础架构带来的应用优势, 人工智能行业将迎来规模化发展的 2.0 时代。2.2 智能驾驶:5G&人工智能的最佳应用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明确了第五代移动通信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地位,其也 将在十四五期间系统布局、加快建设。我们认为,我国 5G 的领先优势将有利于人工智能在智能驾驶场景加速落地,产业发展节奏有望加快。5G 的商业化落地加速车辆联网技术迭代升级。5G 架构演进初期,就将车联网作为 5G 通信的重要场景之一。从我国 5G 的发展历程来看,2016 年完成关键技术验证测试, 2017 年完成技术方案验证测试,2018 年完成系统验证测试,5G 网络建设一直在全速推 进。目前 5G 在我国提前进入商业进程,2019 年 6 月 6 日正式发放牌照。与 4G 对比, 5G 拥有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能力上可提供至少十倍于 4G 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 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5G 场景下,峰值下载速率为 10Gb/s(4G 为 1 Gb/s), 延迟为 1ms 以内(4G 为 10ms)。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保证 5G 的“速度”更快,适合于汽车等高速移动通信场景。根据《华为 5G 无线网络规划解决方案白皮书》,测算智 能驾驶技术的网络通信需求,若实现 L4, L5 自动驾驶,所需传输时延低于 10ms,传输 速率达到 100Mbps。另一方面,为实现 V2X 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以及高 精度地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 RTK)可达到 空旷室外厘米级的定位。在复杂城市环境中,需要结合 V2X 进行融合定位。我们认为, 基于 5G 边缘计算,有望实现高精度地图的实时更新,保证定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 4G 网络时代,我国已建成成熟庞大的底层通信网络,目前具备大力发展 C-V2X 的基础条件。同时,工信部已于 2018 年 10 月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 信使用 5905-5925MHz 频段管理规定(暂行)》,规划 20MHz 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 于 LTE-V2X 直连通信技术。2018 年 12 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 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 2020 年实现 LTE-V2X 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 开展 5G-V2X 示范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 30%以上。政府层面在推动 5G 和车联 网技术融合发展,在 5G 商用逐渐落地之后,我们判断未来 1-2 年内 5G-V2X 将较快成 为主流技术并支撑车联网技术升级,拥有更低的时延和更稳定的通信质量。政府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智能驾驶落地。我们认为,从智能交通工具写入《中国制造 2025》到《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政府一直 以来通过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推动智能驾驶落地。其中,国务院 2017 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0 年人工智 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5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 规模超过 1 万亿元。工信部为配合上述目标的实现,在 2017 年 12 月发布了《促进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八大智能产品之 首,表示要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支撑高度自动驾驶 (HA 级)。我们认为在产业政策方面,智能驾驶行业由国务院制定方针政策,中央各部委和地 方政府进行细化落实,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同时在产业规模、智能车辆用 户渗透率方面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政策将助力智能驾驶时代加速到来。2.3 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被明确提出,《建议》第 14 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软件做为智能制造产 业的核心基础支撑,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产业发展提速期。工业数字化赋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新华网援引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年)》指出,2018 年、2019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 1.42 万亿元、2.1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分别为 1.5%、2.2%。预 计 2020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 3.1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 2.9%,可 带动约 255 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核算包括核心产业及融合带动影响, 随着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拓展,2019 年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占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 比重已达 74.8%,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我国第二产业增速放缓,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 GDP 保 持较为良好的增速水平,第二产业增速逐渐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援引中国经济网,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99.08 万亿元,同比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 38.6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7%;第三产业增 加值 53.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我们认为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是大势所趋,也将会为 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年)》研究,工业互联网对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最显著。第二产业已成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主战场,工业互联网 已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电子信息、家电、服装、能源、机械、汽车、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和领域,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规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 助力企业提升质量效益。以 2018 年测算数据为例,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分别为 131 亿元、6630 亿元、3044 亿元,对第二产业的带动 规模最大,带动效应最显著。2.3.1 工业软件:将在智能制造大时代迎来高速发展期根据机器之心援引 e-works,工业软件主要包括三大类:(1)支持工业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创新的工具类和管理类软件,即产品创新数字化软件领域。具体包括 CAD(计算 机辅助设计)、CAE(工程仿真)、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主要指数控编程软件)、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2)支持企业进行业务运营的 各类管理软件,即管理软件领域。具体包括 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APS(先进生产排程)等;(3)支持对设备和自动化产线进行管控、数据采集和安全运行的工控软件领域。主要包括 APC(先进过程控制)、DCS(集散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 控制)、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根据雷锋网,赛意信息副总裁、工业互联网子公司总经理蔡胜龙认为国内工业软件 发展现状是管理软件相对比较强,工程软件、研发设计软件相对比较弱”。我们认为工 业软件作为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渐受到关注, 由于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国产工业软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已在多领域迸发出了蓬勃生机。产品创新数字化软件领域,CAD、CAM、CAE、PDM 和 PLM 已经汇聚了众多厂 商,比如中望软件的二维 CAD 和三维 CAD/CAM 软件已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 能科股份致力于研发数字孪生技术和高端制造装配系统,全资并购了西门子公司的合作 伙伴联宏科技。管理软件领域,以用友、金蝶、浪潮等为代表的 ERP 厂商是国内市场 的主力军,近几年在加速云战略转型并取得了突破成果;鼎捷软件致力于面向制造业的 ERP 软件,拥有 PLM、MES 等全系列软件,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工控软 件领域,在工业互联网热潮下,工控安全引起企业广泛关注,国内许多安全厂商也推出 了相关配套的工业安全软件产品。如绿盟科技、奇安信、亚信安全等推出专门针对工业 安全的软件套件,满足企业的生产安全以及相关行业合规性要求。2.3.2 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政策提速产业进程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丰富,提速产业进程。根据中国电力网,2015年 7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以智能工厂为 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 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 共享。”这是最早提及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政策。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成为首个专门针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政策文 件,标志着发展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 年以来,针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网 络、平台等细分方向,工信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更加细致的政策文件,围绕标准、评测、 试点和推广等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提出了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新基建将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节奏。工业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写 入新基建。根据新华网,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内外网、标识 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我们认为, 在新基建的拉动下,我国工业互联基础设施将会在最近 1-2 年迎来高速发展。随着底层 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数据将会被更好的收集、传输和使用,打通数据闭环,赋能行业 升级转型。 2020 年 6 月 30 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0 年工作计划》,目标 在 2020 年底:在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方面,打造 20 个企业工业互联网外网优秀服务案例; 打造 10 个标杆网络,推动 100 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1000 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 联网内网改造升级;鼓励各地组织 1-3 家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利用 5G 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在构建构建标识解析体系方面,面向垂直行业新建 20 个以上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标识注册量 20 亿。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遴选 10 家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发展 50 家重点行业/区域平台。政策文件方面,研究制定出台《工 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办法》、《工 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行动计划》等文件。 根据新浪财经援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20 问》,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 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 系。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 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形成 3-5 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 2035 年, 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我们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写入新基 建,行业政策正在提速,护航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4 网络安全:实现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的重要手段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在第 11 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及第 14 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两次强调了安全可靠,提出形成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构建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并在第 50 条中进一步强调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 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新之外,国家对于相关领域的安全可控能力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认为,IT 的安全可控 以及网络安全的强化将在十四五期间得到高度重视,相关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期。场景扩容+政策助力,网络安全向新台阶迈进。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尽管起步较晚, 但由于其与所依附的保护对象重要性息息相关,又极具动态性和扩展性以及较强的壁垒, 近几年来在政策法规、新 IT 场景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已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重要的 IT 细分市场。根据 IDC 数据,中国已成长为除美国外网络安全支出最多的国家,且预计在 2019-2023 的这 5 年时间中,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 CAGR 有望达到 25.1%,在 2023 年将增长至 179 亿美元,远高于同一时期内全球网络安全相关支出的 CAGR 9.44%。 我们认为,正是监管合规需求以及 IT 场景扩容两方面驱动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得网 络安全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一方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保 2.0、《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进一步落地;另一方 面是数字经济时代新 IT 技术发展下催生的网络安全新需求,如各种云计算应用场景带来 的网安问题、各种数据存储形式、使用和共享模式变化带来的新数据防护需求等。安全服务的占比在提升。此外,我们判断国内企业也逐渐开始意识到,IT 安全是一 项重要的商业风险,不再是象征性地采购某个功能单一的安全产品,而是对更弹性的安 全部署、更精细化的防护策略、更实时性的智能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动化响应与安 全服务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正成为网络安全行业大趋势:大量繁琐的日常安全工作自动化; 更为弹性的安全控制部署在本地、云端、边缘侧;根据不同的应用、用户需求制定 更为精细化的防护策略等等;各种不同的安全服务在安全平台上进行整合。我们预计安 全服务的比重将逐渐上升。根据骇极安全搜狐号援引赛迪顾问,随着虚拟化及云服务理念的渗透,网络安全盈利模式正逐渐由软硬件产品向服务逐步转移,预计到 2021 年安 全服务占比有望达到 19.8%,将比 2018 年提升 6 个百分点左右。新技术与新场景,新要求与新赛道。《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以及测评要求、安全设计数要求)已于 2019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同时《信息安全 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也已于 2019 年 8 月 30 日发布,2020 年 3 月 1 日正 式实施。等保 2.0 相较于 1.0,最大的变化正是其覆盖范围和覆盖对象的扩展,特别是保 护对象从传统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到云平台、物联网、工控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等 各类新技术应用,实现全覆盖。从场景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新的 IT 场景诞生了新的网络安全需求。等保 2.0 正是 因为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在实施过程中的特殊处理,根据需要增加了云计算、移动互 联、大数据等相关内容。我们判断,比如云安全和安全云,前者这两年因大量系统上云 后传统的盒子形态网关类防护产品不再适用,从而有了适配云平台的软件化安全产品, 解决诸如租户隔离、东西流量等问题;后者则是面向 SaaS 服务提供商,提供诸如云抗 Ddos 攻击、云 WAF 等安全云服务。同样,大数据和物联网场景下,也带来了态势感知、 威胁情报、数据确权、个人隐私数据防护、app 加固等一系列安全新需求。从客户的角度看,政企客户面对越来越频发的 APT 攻击、数据泄露等,以及越来 越细化的合规要求,也会持续加大 IT 安全相关防护能力的建设,并通过对云计算、大数 据、AI 等新兴技术的引入,提高对各类未知威胁的主动防御、快速响应和有效处臵的能 力。新的场景与新的监管需求相辅相成,等保 2.0 相关章条增加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相关内容,也正成为网络安全细分行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根据骇极安全搜狐号援引赛迪顾问,预计 2021 年国内云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16 亿元,19-21 年平 均增速 45%;2021 年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01 亿元,19-21 年平均增速 50%, 均高于网络安全行业整体增速。我们认为,在新一轮政策推动下,应充分重视这些高增长网络安全新兴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2.5 云计算:高投入和高估值共振,行业将带来高收益从政策支持以及云计算投入来看,我们判断云计算的高景气主线未来仍将维持。4 月份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发展内涵,大力推动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 国内行业巨头在此背景下纷纷加码云计算:4 月,阿里云宣布未来 3 年 2000 亿元的新 技术新基建计划;5 月,腾讯云宣布未来 5 年 5000 亿元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领域。根据中国电子报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 1290 亿元,同比增长 34%,过去四年复合增速达 35%。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从美国的云计算发展来看,美股市场在去年迎来了大量的云 计算公司上市,如 Bigcommer、Schrodinger、Snowflake 等,并持续取得了超额收益; 对比来看,我国目前云计算的相应上市公司标的还较少,其中的差距在于,美国云计算 发展早于中国,数量比中国多,并且发展更为成熟,我们判断随着我国云计算公司不断增多并走向成熟,相应云计算公司超额收益有望持续提升。美股云计算公司上市股价表现强势。根据腾讯新闻,美国跨境电商平台(SaaS) BigCommerce 2020 年 8 月 5 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表现亮眼,上市仅两天,股价就 已站上近四倍于 IPO 发行价的位臵。BigCommerce 上市首日开盘价 68 美元,较 24 美 元的 IPO 发行价上涨 183%;盘中最高触及 93.99 美元,收盘价 72.27 美元,较发行价 上涨 201.13%。次日,该股再次大幅上涨,盘中最高触及 104 美元,较 IPO 发行价上 涨 333%;收盘报 93.51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 290%,较前一日上涨 30%。强势的股价 走势使得 BigCommerce 成为 2020 年度表现第二亮眼的美股 IPO,仅次于美国生物研 究软件研发商 Schrodinger,后者当前的股价较 2 月 IPO 时高出 329%。据新浪财经报 道,云原生数据仓库Snowflake 在美国当地时间 2020 年 9 月 17 日上市首日收盘飙升 111.61%,股价报 253.93 美元,市值达到 707 亿美元,创软件公司史上最大规模 IPO 纪录。美股云计算公司享受高估值。BigCommerce 与 Shopify 的主营业务一致,都以云计算为基础,为各类跨境电商提供建站平台等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截止到 2020 年 8 月 7 日,BigCommerce 市值达到 52 亿美元,其 2019 财年营收为 1.121 亿美元,因此 其 2019 年的 PS 为 46 倍。BigCommerce 的竞争对手是加拿大电商平台 Shopify,该 股市值 1226 亿美元,其 2019 财年的营收为 15.8 亿美金,对应 78 倍 PS。高粘性、轻资产是高估值的基础。粘性本质是可持续性收入和高替换成本。由于软 件的云化,软件有了消费属性:按月/年收费、先收费再服务,且对于用户来说,更换软 件的成本巨大。所以,软件是一种消费,且是粘性更强的消费。另外我们认为,软件公 司普遍是轻资产型公司,轻资产公司能够实现投入相应少量的资本却可以产生大量利润, 无论从资产端和收入端均能够更好的撬动企业成长,因此我们认为轻资产+高粘性的特 性是云计算软件企业高估值的基础。 目前 A 股与美股云计算公司领域发展差距巨大,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市值最 大的用友网络市值不超过 1500 亿元,而美股的微软市值达到了 1.7 万亿美元,用友网 络 2019 年收入为 85 亿元,微软 2020 财年(截至 2020/6/30)收入达到 1430 亿美金。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越来越高,在持续的政策推动和行业投入下,我们看好 A 股云计算公司的发展前景。3. 强调软件:软件在 IT 中投入的比例进一步上升我们认为,伴随着国家对新兴科技技术发展以及关键信息基础国产化的重视度提高, 十四五期间,有望对相应技术及产业加强政策支持、明确发展指引,在此大环境下,软 件在在整体 IT 产业链中的投入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行业将迎来软件的大时代。强调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软件国产是实现安全可控的基础从去年已发布的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指导来看,在推进各领域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加强加快相关软件的建设投入已成为明确趋势。2020 年 3 月,工信部司长表示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根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 软硬件方面,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着 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软件化,加快推广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二是在云计算方面,将提升 云平台基础设施的能力,完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防护等云服务,深入推动中小企 业上云,促进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更多的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 谢少锋司长提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重 心和基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近期看来可以发挥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缓解经济 下行的压力。长期看,能够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动能,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基础软件等方面,工信部将围绕 5G 网络、工业互 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以长补短、加快进程,打好产业基础 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我们认为,此次工信部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卡 脖子问题说明了国家发展国产化软件的决心,明确了软件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区别于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是垂直于各个子行业的软件公司。由于软件 公司的特点,使得应用软件是与行业数据结合在一起的,拥有各个行业的入口效应,并 且更为重要的是行业数据的价值。所以,在应用软件领域,坚持国产化、坚持数据安全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软件公司,比如酒店行业、金融行业、地理行 业、建筑行业、政府行业、医疗行业等,将有进一步的发展机遇。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为软件发展创造健康环境在去年 11 月,国家强调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将为软件研发和商业化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软件行业更健康的发展。根据新华社报 道,中共中央政治局 11 月 30 日下午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学习主题是: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 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2)要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3)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 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4)要健全大数据、 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我们认为本次学习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保 护知识产权的目的就是在于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改善当下的营商环境,尊重知识的价值,进而保护创新的种子。同时,本次学习中指出了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业态知识产权要完善相关保护制度,体现了国家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培育呵护的决心。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也是十四五规划中党和国家未来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一财经援引央视新闻,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创新,坚持创新被列为 未来五年十二项重要领域工作的首位,以专章进行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编制五 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被 设定为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主要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 造发展新优势,更被摆在未来五年一系列重要领域工作的第一位。 我们认为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下,从用户角度来看,软件产品使用权将受到保护, 盗版软件逐渐退出市场;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抄袭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期来 看,加大执法力度,改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将会推动软件行业向着更加健 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软件国产化的高度重要性叠加良好的软件发展环境,软件在 IT 中的投入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强调重视软件。4. 风险提示1. 汽车智能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2. 新车质量提升影响车后市场发展。(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前言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数据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数据分析工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以自助式BI为代表的分析产品。据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预计,到2019年,使用自助式BI产品的用户将超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数据分析工具也正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数据价值也势必会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近期,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析工具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情况,国内知名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厂商DataHunter联合CDA数据分析师共同开展了《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现状》的在线调查活动。本报告正是以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内数据分析产品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样本描述1. 参与调查人员年龄段分布以21岁-30岁年龄段为主,占到了总人数的66.7%,30岁以上人群占比为32.9%。可以看出,从事数据分析相关工作的大都是年轻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数据分析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当然,随着企业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愈发强烈,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一领域。2. 参与调查人员行业分布参与调查人员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以金融、电商、零售、教育、互联网、广告营销等行业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目前这些行业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最为强烈。3. 参与调查人员职业分布数据分析师占比最多,达到了32.5%,其他还包括运营人员、技术研发、产品经理、市场人员、财务等。从职业分布情况看,销售人员占比较小,也表明目前还有很多国内企业并未将数据分析产品应用到业务层,未来,随着数据分析与业务发展的结合愈发紧密,相信此部分人员的比重会越来越多。报告要点1. 近半数受访者已抛弃Excel从调查结果看,53%的受访用户经常使用Excel作为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第三方工具或Python、R等开源工具的受访用户分别占到了26%和21%。作为微软Office系列的代表性产品之一,Excel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群,虽然其可以作为数据可视化工具使用,但如果在企业级的环境中,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Excel则难以胜任。针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不仅需要丰富的产品功能和响应速度,还要求数据分析产品具备较好的易用性。Python、R等开源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使用门槛较高,而相对来说,更多的受访者会选择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2. 数据清洗、整理过程最占用时间在整个数据分析过程中,有41%的受访者认为数据清洗、整理(ETL)过程占用的时间最多,其次是分析过程、整理汇报、收集数据以及数据建模。如果我们结合上一项调查结果,不难发现,这正是由于大多数受访者仍在使用Excel作为分析工具。其实,以自助式BI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据分析工具,如DataHunter,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帮助业务人员和分析师简化ETL过程,系统在上传数据或对接业务系统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初步的数据整理,再通过简单的数据关联(建模过程),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3. 全维度数据钻取等分析功能需求明显在日常工作中,有2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完成数据统计、筛选、钻取等操作,这说明,目前此部分用户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并不具备这些功能。此外,也有20%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完成整合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分析结果的分享和协作,也成为目前数据分析师的需求点之一。在此次调查中,有12%的受访者希望分析工具具备此项功能。Gartner在今年发布的《2018分析和商业智能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共享协作将成为未来商业智能产品的标配功能之一。4. 简单、智能是未来数据分析工具的发展方向对于未来数据分析工具应具备的特性,分别有32%的受访者认为是操作简单、人人可用以及智能分析预测。随着对数据价值认识不断提升,企业各部门、各角色都开始注重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业务决策,产品的易用性便成为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产品特性之一。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推动,相信自动分析、预测分析也即将成为现实。
政府和BIM政府希望在项目交付时,BIM能有助于实现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少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在建设项目上更好的贸易平衡。通过调查,调查对象对于BIM技术的届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72%的调查对象相信,在设计/建造/维护生命周期中的成本节省将会被实现(2017年该比例为70%);65%的调查对象认为BIM有助于提高时间效率,减少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2017年为60%);46%的调查对象认为BIM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17年为44%),33%的调查对象认为BIM有助于改善贸易逆差(2017年为32%)。△BIM使用和认知度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调查对象了解并正在使用BIM技术,这一比例较2017年增长了12%,是自201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仅1%的调查对象不知道BIM技术,行业的BIM认知接近普及。BIM技术已从试点走向了常规应用。不同规模公司的BIM应用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小公司(<15名员工)采用BIM的达到66%,中型公司(16-50名员工)采用BIM已达到80%,大型公司(超过50名员工)已经采用了BIM为78%。谈及BIM的未来应用,91%的调查对象相信他们将在未来一年使用BIM,96%的人相信他们将在三年内使用BIM,97%的人相信他们将在5年内应用BIM。调查显示,英国在下一个5年时间里BIM应用达到95%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实现。BIM应用水平关于BIM的成熟度,大部分调查对象说Level 2是其项目达到的最高水平(70%)。8%的人说他们处于BIM Level 3的水平,21%处于Level 1,1%表示处在Level 0。协同设计工作是标准的实践方式——75%的调查对象创建3D模型,内部分享模型的有57%,外部分享模型的占64%。然而,要把这一方式植入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只有50%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使用一个模型,29%的人说他们将模型用于建筑管理。△BIM标准越来越多的人(44%)在使用PAS 1192-2:2013(资本/交付阶段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管理规范),33%的人使用PAS 1192:2014(运营阶段资产信息管理规范)。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英国BIM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调查显示,66%的人应用Autodesk,19%的人应用Graphisoft,2%的人应用Bentley,8%的人使用其他软件。△BIM经验80%的调查对象把BIM看作项目信息的未来,36%的人对于自己听到的BIM知识有自信,27%的人认为英国是世界BIM应用的领导者,22%的人认为很快就会清楚地了解建筑业如何实现3级BIM。△BIM应用障碍调查显示,BIM应用的障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内部障碍,如缺乏培训,专业知识,考虑时间或投资成本;二是外部障碍,主要是由于客户对BIM没有要求,或是项目规模太小而不需要BIM。在这些障碍里面,71%的人认为缺少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69%的认为客户缺少BIM需求、61%的人认为缺少培训是主要的障碍因素。
在本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和令人费解的是百慕大三角地区一系列失踪的飞机和轮船。据说,自1945年以来,数百名飞机和船只在该地区无故神秘消失。失踪事件如此之多,以至于全世界都不敢相信它们是偶然的。所谓的百慕大三角是指从北部的百慕大群岛到南部的波多黎各和西部的佛罗里达的三角形海域,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由于缺少的海面重叠,世界称其为“地球的黑洞”和“魔鬼三角”。项目管理领域的百慕大三角:即由时间、资源、功能构成的项目管理铁三角。根据“2009/2010 Standish Chaos Report”,软件项目成功的(Successful)仅有32%,失败的(Failed)占24%,受到挑战的(Challenged)占44%。这意味着只有1/3的软件项目能够成功通过这个由“时间、资源、功能”组成的“软件百慕大三角”,2/3的项目都不能全身而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如果陷入这样的“软件百慕大三角”,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的首要目标就是如何快速推出一个产品,冲破百慕大三角的束缚,但是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另外一个调查,“Standish Group, XP 2002 ”,布置后功能的使用率(FeatureUsage within deployed )。这个图为我们揭示出最著名的关于软件功能的80/20准则: 软件中20%的功能能够满足客户80%的需求! 这一点不难理解,大家看看我们平时是如何使用Office的即可了然于胸。犹太人曾经传诵着这样一个关于烧水的故事:一位老者让年轻人烧壶开水。年轻人装满一壶水便烧了起来,可由于壶太大,枯枝烧尽了,水也没开。老者问:假如只有这些柴火,怎样才能把水烧开呢?年轻人想了想,摇了摇头。老者说:请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吧!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它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柴火”,就不要烧太多“水”!同样,在项目管理领域,我们完全可以推翻传统的计划驱动的项目管理三角形,而采用基于价值驱动的敏捷项目管理三角形。即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限制下,尽可能做最有价值的事,先把重心放在对客户价值最大的20%功能上,然后再酌情决定是否开发那剩余的80%功能。
上周在给大家分享了几款提升使用幸福的神器软件之后,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想要了解关于这些软件更详细的内容,我们在后台的挑了被问到最多的文件整理软件Dropit,为大家带来一篇详细完整的使用体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软件的下载和安装Dropit的下载地址并不难找,在网上搜索Dropit就能找到,在下载地址这里有三个选项分别是下载安装程序、便携压缩包和源码。对于我们一般用户来说下载安装程序和压缩包都可以。然而大概是由于网站服务器在国外的原因,文件的下载速度非—常—慢,因此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大家需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自取。Dropit的安装也十分简单,和一般软件一样,双击后选择安装位置然后一直下一步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语言选项这里,虽然安装界面语言选项默认是英文但是安装完之后软件使用界面是中文的。如果嫌安装麻烦的话,便携压缩包直接解压后就可以使用,省去了安装的步骤。(二)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按照官网上面的说法,Dropit一共有21项功能,分别是:这些功能里最常用的必然是移动和复制,其次常用一些的可能会是重命名、压缩、提取和拆分,至于其他功能平时用到的情况可能不会太多,所以这一期的体验报告着重于前面几项常用的功能,其他不常用的功能就视情况忽略或一笔带过啦。在介绍具体操作之前,需要先说明一下软件的操作逻辑。Dropit对文件的分类是基于文件类型实现的,我们可以粗略的按照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等这些大类来划分,也可以将这些大类再进行细化,比如说文档里边的doc和docx,甚至还可以更细化到根据文件里面的文字内容进行划分,但是总体原则上还是以文件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基于这点我们再来看一看软件的具体操作。软件运行后会在桌面出现一个图标,鼠标停在上面滚动滚轮可以切换不同的协议,默认的协议是空的,预设有压缩、删除、制作清单等功能。右键会弹出菜单,点击协议可以制定当前功能的协议,点击配置文件可以添加其他功能并制定协议。移动和复制移动和复制应该是所有用这款软件的人都会用到的功能,毕竟很多人用这个软件只是为了单纯的将桌面上杂乱无章的图标分类。实现这一功能的操作也很简单,只需要把你想要分类的文件全选中之后拖向图标就可以了。第一次操作时,Dropit会根据你选中的文件类型,让你逐一制定分类协议,这样的好处是不用你再费脑筋去想你的文件都包含了哪些类型,缺点则是软件会默认将文件类型划分的特别细致,以至于jpg和png的协议都要分开制定。所以推荐大家在操作之前先把协议制定好,然后再将文件拖过去,这样一步到位,感觉非常爽快。除了简单的按类型分类以外,dropit还可以按照文稿中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在不同的文稿中,我分别用初稿改稿中稿进行了区分,然后要将它们三类文稿分别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就可以来写这么一个协议,按照文档内容将三者分开。重命名之前大家问到最多的还是重命名功能。dropit的重命名协议默认的名字就文件名+文件类型(比如:文档.doc),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软件自带的参数添加需要命名的内容,比如创建日期,创建作者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在文件名前后添加文字,不过切记最后一定要以.%FileExt%结尾,否则会因为改变文件属性而无法打开。压缩和解压压缩和提取更像是一个简单的批量操作处理,在制定协议的界面可以看到压缩的格式等基础设置,操作逻辑和压缩软件没有区别。但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对软件的筛选功能,你可以在成百上千个文件中,通过对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日期、文件最近访问日期等等这些方面的归类进行分类压缩。拆分和整合拆分就是很多压缩软件中提供的分卷压缩功能,可以将一个大文件拆分成限定大小的几个小文件方便传输,拆分后的文件可以直接通过压缩软件解压获得也可以通过dropit的整合功能将其恢复成原来的文件。删除在删除的协议里有直接删除、安全擦除和移动至回收站三个选项。直接删除相当于放进回收站并清空,但是可能会通过恢复软件恢复数据。安全擦除后就无法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恢复了。至于移动至回收站,就如字面意思一样。加密和解密加密和解密一种是基于压缩来完成的,加密后的文件会单独生成一个新的压缩文件,解压需要密码,密码可以自己设置,这种加密方式只要知道密码可以通过其他的解压缩软件进行解密。另一种是通过其他的算法完成的,加密后形成的文件需要用dropit进行解密。打印、上传、邮件发送、修改属性这几项属于不常用功能中还比较实用的了。打印需要提前设置好默认打印机,然后把文件拖到图标上就可以批量打印了。上传指上传到ftp,有些单位的办公文件传输是基于ftp的,这种情况下dropit的上传功能就很有用了。提前设置好ftp地址之后可以直接拖拽批量上传。邮件发送需要提前设置好自己的邮件地址和收件人的地址。如果是经常只和同一个收件人联系的话还挺方便的,直接拖拽即可发送。但如果经常换联系人就比较麻烦了。修改属性可以直接修改文件的相关属性,如创建日期、修改时间、访问时间、隐藏、只读等等,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实际用途但总觉得关键时候还是用得上的。其他功能至于其他诸如创建各种各样的清单列表等功能,因为平时需求的确不大,感觉好像也不会有太多人用到这些,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相信上面这些功能就足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对这款软件的需求了。本来这里是配了动图的,奈何动图太大,所以为大家做了一期视频教程!09:04(三)软件的实际体验评价Dropit这款软件实际使用一圈下来第一感受是功能确实强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成本也着实不小。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文件整理分类软件,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在最开始设定好几个简单的分类协议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了。有探索精神的朋友可能会尝试它的其他功能,例如压缩、重命名、加密、拆分这些功能,那可能就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制定更为详细的协议了。至于其他诸如上传ftp、通过邮件发送等功能用到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要想把这些功能全部掌握,那恐怕前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与制定协议了。总而言之,Dropit在它力所能及的功能范围内给予了用户足够的权限与自由,但前提是用户需要理解它的操作逻辑后制定一系列符合自己的操作协议。而且功能丰富的同时也意味着功能冗杂,有很多平时用不到的功能被聚合到一起很容易给人一种看上去不知从哪下手的感觉。这样的做法需要用户熬过一段不短的“痛苦期”才能体会到这款软件的畅快感。尽管软件自带了一些协议,但除了压缩以外大部分都是平常用不到的,而且协议都过于简单。如果能够再多一些使用的预设协议就更好了。友好的是它支持别人制作好的协议配置,这样就可以到网上找一些其他人已经写好了协议拿来直接用,省去了自己写协议的麻烦。不过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大多数人用这个软件只是为了进行一个简单的桌面整理,这样的话就不需要这些复杂的学习了,只需要在最开始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制定好分类协议,然后无脑拖过去就ok了,甚至可以懒到设置自动整理。从这个角度讲Dropit这个软件还是十分可取的。关于Dropit这个软件我想说的大概就这么多啦,如果有哪些说的不准确或者遗漏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大家还有哪些想要详细了解和评测的软件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需求为大家带来更多详细使用的深度体验报告!
报告综述:1.未来三年: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全球规模有望达到263亿美元,内部配置领域是PLM市场发展趋势2018年-2023年全球PLM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有望于2018年的185.7亿美元增至2023年达到263.3亿 美元,全球PLM市场在2018-2023年的CAGR约为7.2%,从市场趋势看,内部配置是大型传统行业发展PLM的首选。 PLM逐渐从主流离散制造行业进入非传统行业,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密切结合。2. PLM最关键的功能在于优化产品研发的全管理流程,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发是产品力的坚强基石,PLM通过数据的关联管理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变更,帮助其快速回应市场 消费需求。同时,PLM还可以辅助尽早发现和修正错误,从而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优化研发流程体验。3. 全球主流市场被外企垄断,CAD厂商处于技术领先位置,持续领跑PLM行业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是全球PLM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大技术领导者,西门子的 Teamcenter 和 达索系统的 ENOVIA软件最受青睐。近十年中,CAD厂商在PLM行业持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CAD领先厂商Autodesk也一直 是PLM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1 行业概述1.1 PLM概念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ct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PLM) ,是一种为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 服务的软件解决方案。PLM可以应用于在单一地点或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 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以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信息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 PLM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LM侧重以产品为核心,将企业智力资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合 理有效地管理,从而协同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更新迭代,帮助企业组织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1.2 PLM:生产数据规模化的产物,CAD/PDM概念的延伸 PDM/PLM概念的应用与发展与CAD息息相关:CAD的大量应用,使企业认识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从而推进工业数字化、工业4.0和PLM行业的重大变革,加速供应商在解决方案中融入新兴技术的趋势。 PLM完全包含了PDM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是其功能的延伸:PDM主要针对产品开发过程,强调对工程 数据的管理,而PLM在其内容基础上又强调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从 而使特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内外部涉众之间可以更加密切协作,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1.3 PLM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支撑环境 使用PLM软件真正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系统进行集成:只有PLM可以最大 限度地实现跨越时空、地域和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利用分布数据资源和企业智力 资产。因此,PLM系统的价值取决于在企业内能否与ERP、SCM、CRM来集成使用,组成PLM生态系统, 实现更全面意义上的协同工作。1.4 PLM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时耗做最正确的研发 PLM最关键的功能在于优化产品研发的全管理流程,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发是产品力的坚强基石, PLM通过数据的关联管理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变更,帮助其快速回应市场消费需求。同时,PLM 还可以辅助尽早发现和修正错误,从而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优化研发流程体验。 PLM在设计和研发方面应用最为广泛:根据Business data的调查数据,PLM软件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30.94%),并改善产品服务的设计迭代流程(27.34%),有效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PLM在高 级可视化、预测分析以及工程制造方面的应用也加速了该技术的发展。1.5 PLM应用:为数据资源提供个性/差异化的存储和管理 PLM市场自2015年起正在逐渐走向定制化,并推出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PLM系统可以根据企业所属的 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例如达索系统与IBM公司推出的CATIA航空航天解决方案,西门子公司为船舶 业、全球能源与公共事业行业开发的Teamcenter 解决方案等,都是针对企业的要求而进行的个性化研发。 行业头部供应商西门子、PTC和已基本完成由许可证向订阅模式的转型:为了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功能体验, PLM软件正从永久许可模式转向订阅模式,以确保客户能够访问产品的最新版本和增强功能。2017年至 2019年,PTC实现了毛利率从72%到76%的增长,订阅的高毛利率是公司毛利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1.6 PLM产品分类 PLM产品主要可以分为CAx,cPDm和数字化制造三类:PLM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E)以及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衔接一体,使企业能够对产品服务从设计、研发、生产最终报废 等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及信息进行高效和经济的应用、集成与管理。 PLM软件供应商来源可以分为PDM/CAD工具类软件和ERP软件两类:由于ERP与PLM系统之间无明显技术 壁垒,而ERP厂商往往具有良好的研发制造企业泛客户群,因此会选择进军PLM业,打通企业信息化链条。2 市场规模2.1 未来三年: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全球规模有望达到263亿美元 全球PLM市场前景广阔: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调研报告,2018年-2023年全球PLM市 场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于2018年的185.7亿美元增至2023年达到263.3亿美元,全球PLM市 场在2018-2023年的CAGR约为7.2%。 内部配置领域是PLM市场发展趋势:在部署类型上,PLM市场主要由本地部署和专业服务占据,2018年 二者份额共计达93.1%,从市场趋势看,内部配置是大型传统行业发展PLM的首选。2.2 下游客户:新冠疫情影响深远,PLM仍处于投资的上行通道 根据e-works的统计,2019年全球PLM市场投资规模达514亿美元,增长率为7.6%,其中数字化制造市场 增长8.6%,达到8.9亿美元。全球大部分PLM投资来自汽车、国防航空、高科技和工业机械等行业。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需求的衰减将一定程度上传导至PLM市场,全球PLM行业的市场投资增长率 预估为2.4%,但结合经济复苏效应与产业实际需求,PLM仍处于投资的上行通道。 大部分企业认为PLM企业值得继续投入:根据CIMdata的调查,近58%的调查企业每年PLM预算超过100 万美元,84%的企业表示2020年将对PLM投入保持不变或增长。2.3 地域分布:区域差异化显著,北美地区持续主导 区域部署差异化,北美地区继续主导行业市场:来自北美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收入共同占PLM总市场收 入的73.7%,北美和西欧发达地区将持续为PLM软件供应商提供最多的商机。 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北美强大的财务状况使其能够在PLM先进解决方案和技术上大规模投资,为该市场提供了 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该地区主要PLM软件供应商,如PTC,甲骨文、IBM竞争激烈,技术发展变革较快,为 企业争夺全球市场份额提供更有利条件。 中国PLM市场规模较低:对于中国PLM厂商来说,进入市场较晚,资本积累还需一段路程,但中国整体PLM市 场的利好环境,会给本土PLM厂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挑战。2.4 产业结构:工具类软件规模较高 行业工具类软件规模较高,市场竞争集中:工具类软件(Tools)包括设计仿真和CAX系列,在全球PLM 市场中占比达31.2%,我国工具类软件市场规模则超过了60%。 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国内供应商可以大致分成三类:①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主体,代表性厂商有西门子、达索和PTC;②以PDM为主体的PLM厂商,主要代表性厂商包括北京艾克斯特、清软英泰、上海思普和武汉开目等;③以PLM+ERP为主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用友、甲骨文、SAP等。2.5 横向趋势:PLM正逐渐从主流离散制造行业进入非传统行业 PLM解决方案的主要应用行业为汽车运输、工业设备、航空航天和国防以及高科技工业部门,它们共计占 2018年全球PLM市场收入的77.6%,预计2018-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7.1%、6.8%和7.2%。 未来几年,PLM主要厂商正在试图凸显差异化竞争:仿真分析、系统工程等领域将会持续增长;服务收入 在cPDm市场的占比逐渐降低;PLM软件将更多进入零售业、能源业、食品饮料业等非传统行业。 此外,云PLM服务在中小企业和非传统行业中获得的市场吸引力持续上升,PLM供应商将继续专注于提高 他们的技术能力,并提升整体技术服务研发,以支持组织实现数字化企业战略的愿景。2.6 纵向趋势: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密切结合 PLM在主要通过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两大领域结合而推动工业4.0的发展,其在设计和研发 方面应用最为广泛:智能互联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方式正在改变PLM的实现途径,用户对于PLM的使用将不再 局限于管理层面,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产品/业务的优化与创新。;在AI和ML的先进企业中,61%已完全集 成的PLM系统,而未接触两者的企业中,PLM的应用比例仅为12%。3 竞争格局3.1 企业竞争格局:全球主流市场被外企垄断 PLM行业主流市场被外国企业垄断: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统计,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是 全球PLM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大技术领导者。 在PLM的主流应用市场中,共有14,971家企业在使用PLM软件产品。西门子的 Teamcenter 和 达索系统的 ENOVIA软件最受青睐,分别在市场份额中占比25%和16%。提供PLM的专业公司包括达索系统、西门子、PTC 等;由于ERP与PLM都体现流程管理的思想,关系密切,一些ERP巨头如SAP、甲骨文、IFS也提供PLM软件。3.2 产品选择倾向:主要受供应商行业优势与地域位置影响 西门子与达索系统都在美国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其客户的地域分布具有本土化倾向;在行业方面,企业客 户在选择PLM产品时可能会优先考虑供应商的行业优势,达索系统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西门子则在汽车 行业具有一定优势。3.3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进入市场较晚,行业分布离散化 中国企业进入市场较晚,集中于机械、电子领域:2009年,国内软件企业用友、金蝶以并购的方式涉足PLM, 与外企存在较大的技术服务差距;服务领域方面,三大PLM国外厂商的服务范围覆盖较为全面,而大部分的本 土PLM厂商则呈现出行业离散型特征,无法全面覆盖医药制造、化工、食品饮料和其他新兴行业市场。3.4 CAD厂商领跑行业 CAD厂商处于技术领先位置,持续领跑PLM行业:根据2010年CIMdata对PLM的统计,三大CAD国际巨头 PTC、达索系统和西门子已经处于行业绝对领先位置,三者共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近十年中,CAD厂商 在PLM行业持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CAD领先厂商Autodesk也一直是PLM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PLM/PDM技术的发展与CAD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CAD的大量应用,才使企业认识 到了产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根据PLM概念的发展历史,其是对CAD的集成延伸,因此CAD 厂商 进入PLM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与客户资源先决优势。3.5 ERP厂商进入PLM市场的趋势呈现 二者并无技术壁垒:相比CAD/PDM厂商,ERP厂商在资源管理与组织协同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PLM 供应商则多提供全面的研发技术组合,包括设计,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和协作技术等。 ERP背景的PLM厂商主要包括SAP、Oracle甲骨文、鼎捷软件、用友、金蝶等。根据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的统计,虽然大多数PLM供应商可能提供所有的核心功能,但其功能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异;技术 平台,集成BOM管理的复杂性和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管理战略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差异化因素。3.6 行业竞争动态化,企业并购活跃 全球行业并购活跃:根据CIMdata与e-works的研究统计,2019年PLM市场共发生106起并购案例,略低于 2018年的123起和2017年的135起,绝大部分PLM市场被业界领导厂商掌控。4 主要企业分析4.1 国际PLM龙头:达索系统 达索系统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法国,公司于1999年首次提出PLM概念,并进行横纵向产业整合,收购企业 和渠道服务商以提供PLM相关服务。下游方面,企业覆盖制造业、基建&城市、生命科学&健康保健三大领域。 达索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多的PLM客户,并为其提供全面的PLM产品功能,以支持客户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 阶段需求。其主要的PLM产品包括Centric PLM, CATIA, SOLIDWORKS, ENOVIA, DELMIA 和 SIMULIA, 此外,公司还提供PLM分析的EXALEAD软件和为零售和品牌制造商提供3D空间规划的3DVIA软件。 达索系统提供了一个协作和集成的环境来连接所有的PLM应用,并创建差异化的消费者体验。由于其全面的PLM 技术能力和对客户需求功能的支持,达索系统在技术卓越性和客户影响力方面获得了市场较高的评价。4.2 国际PLM龙头:西门子 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847年,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技术生产 商之一,是发电、输电和医疗诊断系统的领先供应商。西门子于2017年提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解决方 案,成为制造企业迈向工业4.0的方案供应商。 西门子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很大部分依靠收购工业软件而实现,它在2001-2006年,相继收购了多家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厂商, 2007年,西门子收购美国PLM公司UGS (软件 生产商) ,为此后的数字化进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西门子的PLM解决方案主要包括NX, Teamcenter, Simcenter 和 Tecnomatix,产品及服务覆盖工业自动 化、楼宇科技、驱动技术、能源、医疗等多种领域,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 2020年7月,西门子与SAP达成合作关系,双方将利用其行业专业知识,并将其互补的软件解决方案整合到 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和资产管理中。SAP将提供西门子的 Teamcenter软件作为产品生命周期协作和数据 管理的核心基础,西门子将提供SAP 智能资产管理以及 SAP项目和项目组合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网络为制造 商和运营商最大化业务价值。两家公司将从端到端的生命周期角度合作开发应用程序,以帮助客户实现无缝 的数字线程,从而改善整体业务绩效。4.3 国际PLM龙头:PTC Quadrant Knowledge Solutions于2019年12月发布了2019-2024年全球PLM市场前景预测报告,PTC被评为明 确的技术领导者。报告提到,PTC Windchill 与业内领先的工业物联网平台 ThingWorx 集成,为智能、互联的企 业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流程、监控运行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基础。PTC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来支持新 兴技术,例如为多个工业用例提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创建和维护数字主线、增 材制造,等等。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对客户的影响力,PTC在全球PLM市场上被定位为明确的技术领导者。 以CAD、PLM为主的工业软件核心市场收益率占比超过70%,其中2019年,PLM市场份额可达19亿美元,平 均收益为3.15亿美元,在2019年至2024年的CAGR将达到7%。 PTC提供的的PLM服务目标于实现从概念到产品开发的有效管理,服务的规划和交付包括产品智能、连接服务、 预测服务和远程诊断等领域,主要产品为:①Windchill——具有突破性的PLM能力,可以将产品数据输送给组织内的更多利益相关者。②ThingWorx Navigate——直接连接于企业系统的应用软件,可以让利益相关者访问到最准确的产品信息。③Creo View——企业可视化技术软件,可以与企业内外部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共享3D CAD信息。④FlexPLM——借助于销售路线规划、物料管理和采样等平台,帮助产品快速融入市场。4.4 国内PLM厂商:能科股份 能科股份成立于2006年,从智能电气起家,2015年开始战略转型智能制造,坚持智能制造、智能电气双轮驱动战 略,主要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收购联宏科技,拓展完善PLM业务:2018年,公司收购为汽车、通用机械、工业电子等制造企业提供PLM软件服 务的企业联宏科技,以实现业务链的有效互补协同,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获得产业链上游龙头西门子的高度认可:能科股份在多个行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经验及客户积累,于2018年获得了 西门子工业软件在Teamcenter和Simatic IT两个产品的“SMART Expert Partner”认证,双方建立深入合作。4.5 国内PLM厂商:鼎捷软件 鼎捷软件成立于1982年,是国内工业ERP、MES龙头企业,为多行业行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技术服务,占比约50%,涵盖ERP、MES、PLM、HRM、BPM等多个软件应用领域。 鼎捷PLM贯彻一体化的信息系统集成策略,通过“上承CAD,下接ERP”,企业可以在产品研发、设计、工艺、 生产、采购和质量等各部门间架设协同工作平台,建立从设计到生产运营的流程和数据的快速通道,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设计生产一体化”,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凭借三十余年的经验实践,公司已积累了庞大的客户基数,累计合作企业数量超过50,000家。根据赛迪网 2017年的统计,,公司的管理软件产品在我国智能制造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占有率为14.7%,处于国内领先位置。4.6 国内PLM厂商:金蝶国际 金蝶始创于1993年,于2002年斥资2100万收购我国华南地区主流PLM厂商广州普维科技,并同步推出了集 成的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与面向高端市场的EAS PLM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始进军PLM行业,同时进行云 转型。IDC数据显示,金蝶连续3年在中国企业级SaaS ERM(即云ERP)、财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金蝶PLM通过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共享和权限控制、工作流驱动等,以产品为中心把每个参与者联系 在一起,全面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的产品研发协同,缩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14.40 13.95 15.21 17.35 19.59 20.12 1.06 1.91 3.41 5.68 8.49 13.1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ERP业务 云服务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下游制造业客户投资规模受限。工业软件主要面对制造业企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占多数,资金预算 有限,需要投入生产设备或生产材料,疫情影响下,公司削减或推迟工业预算。(2)PLM厂商竞争激烈。公司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既有大而有名气的公司,也有新兴的初创公司。激烈的竞争可 能限制或减少公司的市场份额,进而降低公司的收入和利润。(3)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及预期。受疫情影响,下游制造业客户削减工业预算,PLM厂商的收入增长率可能下降,工 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4)我国PLM厂商发展不及预期。工业软件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我国PLM行业相比于国际大厂商起步较晚,技术 优势落后,发展较为缓慢,一旦企业研发没有找对方向,就可能处于技术弱势地位。(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天风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这篇草稿在我电脑里呆了快一个月了,趁着今天月底,死活也把它整理发出来,请大家指摘。需求文档的编写是策略开发工程师的核心工作,本文计划描述功能开发文档在软件开发中的角色以及如何编写。近期参加了几次面试,提了两次这个问题:“VCU策略开发你主要负责哪些功能模块,文档如何编写的?这些技术文档如何指导开发和测试阶段工作。”不知道您是否可以说的明白。理解需求开发从整车V字开发流程说起V字型开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a. 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在整车功能开发角度,制定整车功能列表;b. 分解到系统级功能,开展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开发,整车Network设计;c. 将功能分解到零部件,并落实到特定控制单元ECU的软件功能需求,d. 开展软件架构设计、软件算法实现;e. 完成软件的单元测试、集成和测试;f. 模块集成,完成系统功能测试;g. 整车功能集成、标定、测试以及发布整车功能开发主线是总-分-总架构,如下图(1),功能定义→设计→分解实施→验证→集成验证→发布。对于软件开发流程,也可以参考ISO26262中关于软件层级产品开发的要求描述(26262 Part 6),软件开发阶段推荐流程模型如下图:a. 定义系统需求(software function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明确软件开发功能需求,这一步的输出物就是功能需求文档。b. 软件架构设计(software architectural design):对软件架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以实现功能需求。c. 软件单元设计及算法实现(software uni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对功能单元模块进行详细设计以及算法建模d. 软件单元验证确认(software unit verification):完成模块MIL测试,确认符合软件子模块需求。e. 软件集成及验证确认(software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对各子功能进行集成,确认符合软件需求。f. 软件运行测试(testing of the embedded software):开展软件代码的HIL及实车测试,确认符合功能需求。系统功能需求文档编写结构范式通过V流程基本可以理解功能需求开发在软件开发中所处的地位。对于VCU、BMS、HCU等控制器项目开发,首先要求策略开发人员编写系统/零部件的功能需求文档(或称《xx系统功能需求文档》、《xx Func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xx System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通过项目评审并最终确认控制器功能List项及个项功能的功能需求。如果是系统级需求,还需进一步分解到各零部件。如整车上下电功能实现需要分解到FDC、VCU、BMS、MCU、OBC等控制器零部件。宽泛含义上的软件开发行业,该功能需求文档通常又叫做《xx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 Software/system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a)软件功能清单以三电系统开发为例,系统功能的制定依据车型特点开发。除了常规基础配置功能(例:能量管理、热管理、驾驶模式切换、档位切换、高压上下电 etc.),也会根据车型市场定位增删部分功能(电子驻车、ADAS相关功能、坡道辅助等)。其中复杂度较高的功能模块,又可进一步分解到子功能需求。以某项目VCU功能清单为例,如下表:2)功能需求文档主要内容功能开发的文档的任务是把需求描述清楚,需要给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输入,包括功能的应用车型平台、功能描述、系统网络拓扑图、功能输入输出接口、应用场景描述等。以下为参考的文档层级格式:1. 目录2. 变更记录History track说明:追溯记录文档版本管理3. 介绍3.1 文档范围Scope of this document 说明:描述该文档的应用范围,通常此文档仅用于xx功能的概要设计阶段3.2 应用范围 Apply to development platform 说明:说明应用的车型平台3.3 参考标准 Referenced standards 说明:列举需要遵守的国家行业标准3.4 相关内部文件 Related internal documents 说明:列举与本功能开发设计需要知道的技术文件,例如整车EE电子电气架构3.5 术语及缩略语的定义描述 Terms and definition 说明:为阅读的准确性,需列举文中用到的简称,并做解释;4. 功能定义 Function Definition4.1 功能名称 Function name说明:功能命名,如滑行能量回收Regeneration Coasting4.2 功能目的 function purpose 说明:简述功能所要达到的目的,如:在驾驶员期望进行车辆进行滑行时,该功能自动激活。通过将电机设置为发电模式,将车辆动能回收转换为电池电能。4.3 网络架构拓扑图 EE Network topology 绘制CAN/lin网络拓扑图说明:将整车功能实现所依赖的整车电气网络架构状态进行说明4.4 总体功能图Function overall diagram 说明:详细说明该功能实现相关控制器节点及通讯方式。4.5 功能接口 function interfaces 说明:详细说明系统间交互的信号并绘制信号表(信号名 From To)4.6 功能设计描述function design description说明:对功能设计进行描述,说明功能实现形式以及功能要求。还以滑行回收为例:站在系统的角度,VCU内部设置与实施根据车速相关联的车辆目标减速度。中控面板提供驾驶员设置回收力度的接口。如果是分配到VCU零部件的功能需求文档,则可以详细描述设置的车速-目标减速度曲线。最大回收扭矩限制、不同回收等级下的车速-扭矩曲线、车速区间、档位要求等。(可以逐条罗列要求,条款化)4.6.1 功能进入退出条件Function enter/exit condition4.6.2 功能状态及状态转移 function work states/state transition 说明:状态转移条件,绘制状态机4.7 工作场景function scenario 说明:该部分内容类似于软件的用例规约,描述可能出现的应用场景下动作4.7.1 场景1绘制流程图及文字说明说明:用流程图可以较为清晰的展示功能实现的过程,如整车上下电、PRND档位切换逻辑等。4.7.2 场景2 绘制流程图及文字说明说明:场景应尽可能全面,充分的覆盖用户的使用范围,可以极大的避免可能出现的系统漏洞和安全风险。4.8 功能失效分析 function failure analysis说明:描述功能失效的类型 故障等级 以及整车该如何动作。例:VCU和MCU通讯失效 故障等级5级 紧急停车。其他未尽事项,不一而足。记住,功能开发文档的目的是把功能描述清楚,清晰的指导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软件设计,并作为整车测试人员的功能验收依据。所以文档应尽可能的严谨,语气词要强硬。使用应当、需要、当xx条件满足时执行xx动作。不要使用可以,最好等词汇。关于软件需求文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