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我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中国人民大学软件工程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B一、软件工程专业学位(非全日制)招生简章目录1、信息学院2019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50,实际拟录取人数:5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3、学制:3年。4、学费:16000元/学年,3年总计48000元。5、复试分数线:英语45,政治45,专业一80,专业二80,总分300。6、初试内容(总分:500分):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6软件工程基础综合(数据库(50分),数据结构(50分),计算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二选一(50分),总共150分)。7、复试内容(总分:350分):(1)笔试科目(总共150分):(第一部分)专业课笔试(100分)(150分钟)“程序设计”(C或C++),无上机操作。(第二部分)外语笔试(50分)(30分钟)(2)专业面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总共150分):专业面试测试内容涉及本专业的学科基本知识,重点测试考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检测学生是否具备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科基础和潜在能力为主。综合素质面试重点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学习深造所需要的一般素养。两项面试合并进行,满分为150分。(3)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试水平测试(总共50分):外语口试测试考生基本的听说能力,重点检测考生是否基本掌握外语工具。满分5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30分。8、初复试占比:初试总分占比:0.7,复试总分占比:0.3。9、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类别政策非定向的转户口(定向的不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与全日制相同),不安排校内住宿,毕业证书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及学费: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方式为周末上课。学费16000元/学年,3年总计48000元。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非全日制) 接收校内、外调剂1、校内、外接收调剂优先级在一志愿非全日制招收名额未满的情况下,优先接收符合条件的校内调剂申请,在校内调剂接收名额依旧未满的情况下接收校外调剂申请。2、校内、外调剂申请报名条件参加了工学计算机相关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同时达到国家分数线及学校工程硕士复试分数线要求: 英语45,政治45,专业一80,专业二80,总分300。3、待复试和待录取通知对符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调剂要求的考生进行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权求和,按照加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其中,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为30%。学院将在调剂系统中给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及时确认。若考生逾期没有做出明确答复,学院将取消其待录取资格。三、2019拟录取分析1、2019拟录取52人概况总览,分数分布:【301,384】2、一志愿及校内调剂 28人,分数分布:【301,361】3、接收校外调剂:24人,分数分布:【321,384】其中,由考生编号可看出校外调剂过来的不乏一志愿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备考/就业/分享关于更多非全日制信息请关注“小非说考研”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近几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我就是二战也不去读非全日制】这是17、18、19年,20年无数考生的内心写照!为什么“非全”研究生一直饱受非议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全日制”和“非全”的区别:【一】、全日制与“非全”的主要区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说学习方式,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述:脱产和在职。即全日制研究生是脱离生产,仅仅是学生身份;非全日制非脱产,可以是在职人员。一般来说,非全日制上课在假期和周末,不与全日制一起上课,但不同学校基于具体情况,通常采取非全日制几周内集中上课或与全日制一起上课的情况。【二】、”非全“相较于全日制具体区别:1.如果你同时考上公务员,可以同时上公务员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全日制不可以;2.全日制硕士可以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校设的其他奖助学金,非全日制通常不能享受上述奖助。3.非全日制不提供宿舍(部分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外居住)4.学费高昂(部分专业甚至达到了2倍的差距)5.20考研改革,院校定向就业不发放派遣证(没有派遣证没有应届生身份)6.强调着同等培养方案(由于部分院校的师资问题,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一起上课,极少数能做到周末教学,工作日上班)【三】、”非全“的就业问题处于相对劣势: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在就业上有一定的优势,”非全“就业容易受到隐形的歧视(有些同学把没拿到offer的原因归结于非全日制。但随着18年以来非全日制硕士也陆续采取参加国家统考形式,毕业授予双证(毕业证、学位证),仅在毕业证上标注非全日制/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四】、造成”非全“就业歧视的根本原因: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入学的成绩存在的不小的差距,攻读非全日制成本高昂。并且非全日制招生人数多于全日制,难免会让企业觉得非全日制有花钱买学历的嫌疑【五】、读”非全“建议:对于要不要读非全日制,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决定如果偏向于科研,您应该选择学硕如果您是应届生且偏向于就业,您应该选择全日制专硕如果您是非应届生且偏向于就业,您应该选择非全日制专硕相信随着国家的提倡与保护,大家会更好的了解到2017年后的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如果你有报考”全日制和“非全”的问题,欢迎后台私信~放心绝对免费我是“向上好青年”,带你考上研!
“非全日制研究生”近日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主要是由于不少非全日制硕士在就业过程中“被歧视”,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反映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包括人才落户困难、入职被拒、就业受歧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即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从2016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通知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原有规定是什么?》中对“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是什么”做答复:1.关于双证研究生。2016年11月30日之前,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按规定录取的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按教育部每年印发的招生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网站公开)等文件执行。2.关于单证研究生。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4〕18号),通知指出,为统一管理各类研究生招生工作,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从以上教育部政策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并指出要为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对于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在政策上实行的是统招统考,初试标准一致,但进入复试后,非全日制略低于全日制。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那么一般哪些人会选择报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呢,读非全日制是为了获得研究生文凭的同时可以同时获得3年的工作经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可以获得比较优势。非全日制上课一般在周末。如果想捡漏名校学历,可以考虑非全日制。正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全程搞学习研究,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所以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对非全日制硕士的歧视,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含金量会低于全日制,所以才会在一些招聘中存在门槛性限制条件,虽然已经有文件出台,反对就业设置壁垒,但隐形的歧视一下子很难纠正过来,人们对非全硕士的思想歧视的改善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就好比本科生在就业时会遇到双非院校与双一流高校的区别。如果是真的想做研究,多学一些东西,对于多数人首选还是全日制,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对于全日制学生来说,有整块的时间来搞学术研究,也能够得到的历练与指导。社会不公平随处可见,但是人为地设置门槛,不能保证程序公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毕业了,想换个工作,无可厚非,用人单位不应该人为设置不平等的障碍,不应该唯学历之上,可以强化完善考核体系,侧重对人才的实力的考查,这对于用人单位和国家的长期发展来看都是非常有利的。现在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非常速度,学校学习的那些知识等到毕业很大部分就被淘汰了。相信从长远来看,通过政策的指制定、引导、问责等措施,这种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的。日制硕士更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如果别人在工作的同时完成了跟你一样的学业的任务,为人处事方面老道,论文还比你做的出色,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会被人挤下去,并不是政策问题,而是能力问题。边工作边读研,相当于完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估计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这种艰辛吧,现在对非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所以,记住危机意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进步才是法宝。
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走上了读研之路。但是在考研时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目前的招生计划都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么二者到底有何区别?毕业证上的非全日制字样何时消全日制研究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本科毕业读研,也就是全天都在学习,除了学习别无其他。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的区分主要是体现在学习方式上,除了学习还要工作。如今非全日制研究生虽已经被纳入统考(大家一起要参加12月份的全国考研),但是非全日制研招遭遇了尴尬,难招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多人读研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就业,大家都参加统考,非全日制学费还更贵,最后许多公司招聘简章上著名了醒目的“全日制”三个字,这要好招生就怪了。非全日制就业遭尴尬首先在招生专业上各大高校都是分开招生计划的,比如中科大大多数专业是不招非全日制的,只有软件工程、安全工程和一些管理类专业招收非全日制,想考中科大数学物理化学那种专业只能全日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非全日制的毕业证书上会注明“非全日制”,要不对全日制学生来说就太不公平了,可能有的朋友不理解,大家都是一样的考试一样的课程学分,就因为学习时间不一样毕业证就不一样?没错,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为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囧其次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全日制的学生整天都在学习,而非全日制的学生学习时间大大少于全日制,尽管个别非全日制学生可能会更加优秀,但是整体上非全日制生的主要日常还是工作,学习搞成了副业。毕业证的不同造成了考生会担心将来就业时遭遇歧视,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非全日制招生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绝大部分靠调剂。中山大学的非全日制测绘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甚至出现了0招生的局面,考生宁可落榜都不愿调剂名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不得不考虑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是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甚至一些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就业因素导致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他们最大的考虑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结束 两极分化严重 图1-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第一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优质生源加速向名校集中,地方高校吸引优质生源的难度加大,许多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特别是非全日制招生计划。 从图1看出,2017年山东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仅占招生计划的60.79%,而深圳大学则超额完成非全日制招生计划,达到104.65%。由此可见,2017年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发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考生对新政策仍然缺乏了解,加上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一划线等因素,部分学校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招生缺额严重。 与此相反,部分学校为完成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纷纷采取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全日制考生抛出橄榄枝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考生报考。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在2017年预调剂公告中,湖南科技大学提出:“学校为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提供3000元/生的新生奖励”。从实际录取结果来看,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在230人左右,拟录取人数226人,基本完成招生计划。 管理类专业录取人数最多工程类专业缺额严重 2017年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录取人数统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类(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录取人数最多,并且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 相比之下,工程类硕士(包含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安全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太乐观,甚至出现多个专业“零”录取的情况。 工程类专业招生录取情况(虚线框表示该项为“0”) 山东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1640人,实际录取997人,约40%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在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中,有35个专业没有招到人,其中包括化学工程、软件工程在内的 26个专业是工程类硕士专业。 云南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录取717人,公共管理专业超额完成招生计划,达到106.7%,软件工程专业招生计划仅完成25%。 (虚线框表示该项为“0”) 中山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录取1362人,其中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在内的7个工程类硕士专业录取率均为零。 (虚线框表示该项为“0”)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际录取1182人,其中12个专业缺额严重,工程类硕士占7个。 管理类专业招生录取情况 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专业招生录取情况良好,多数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录取工商管理专业硕士200人,实际录取320人,录取率达到160%。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录取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硕士200人,实际录取359人,录取率达到179.5%。
对不同学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收费感到有些奇怪,想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其实我以前也对这个现象感到奇怪,经过了解,知道了一些背后的故事。一、学校收费不同首先和学校的性质有关我国高校从办学主体上可以区分为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公办院校有国家财政补贴,民办院校自负盈亏,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民办院校的学费整体上要比公办院校高很多。比如西安某民办高校一年学费两万六,而公办院校中学费上万的几乎没几个,这就是典型的民办和公办的区别。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在民办和公办高校之间,学费自然也有很大的不同,自然就会出现你口中的有些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收费1.6万,有些高校却只要4000多的情况。二、公办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收费高有其历史原因当然,有些公办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学费也非常高,比如太原理工大学,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就在这里就读。当初太原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山西是二本批次招生,而且招的人有大几百,学费也是在1.6万左右。当初国家为了大力发展信息化,鼓励全国高校开设软件工程专业,但是考虑到软件工程专业是为IT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而不是为国家培养研究人才,所以基本上是让这些开设院校自费培养。简而言之,就是这些软件工程专业都要学校自负盈亏,国家不给财政补贴,学生在这个专业学习,学校要负担多少钱,就收多少学费。而普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能学校培养一位学生要花一万多块钱,但是国家就会补贴六七千,算下来学生自己只需要自己负担4000多,学费也就只交4000多。现在的专硕学费为何这么高,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软件工程专业学费高是因为学校投入大,但是仔细想想,清华北大毕业生享受的才是顶尖资源,院士上课,这成本得大到什么程度?所以本质上并不是软件工程专业投入大,还是因为学校补贴少,学生自己投入多。三、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前景非常好,性价比很高虽然可能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学费比较高,但是毕业后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根据某权威机构出具的大学专业薪酬排行榜,软件工程专业的薪酬排名高居第一。每年毕业季,华为、腾讯、阿里等牛企都有大量的软件工程毕业生需求。我认识一位西电的非全日制软件工程研究生,今年毕业,目前已经拿到了中兴通讯的offer,年薪十几万。仔细想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和薪资都这么给力,可见这个专业确实是个好专业。四、我的总结所以说,软件工程专业有的学校收4000有的学校收1.6万,有学校性质和历史因素这两个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都是次要原因。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学费要在乎,但不能太在乎,考虑到软件工程专业的好前景和好待遇,可能用不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四年学费挣回来了。对于家里条件不好的学生,如果想快速翻身,选择软件工程专业绝对错不了。你怎么看?欢迎批评指正!
再过不久,2019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要开始报名了,而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那么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及其招生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物超所值型”这种类型的学费是比较低廉的,一般是在1.8万—3万之间,基本上报考的在职人员都是可以负担起的。在这个价格区间进行招生的院校也有很多,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等,都是很知名的院校。这些院校招生的专业主要都是以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为主,有的院校还会在此基础上延伸多个方向。“经济实惠型”此类型的学费相对于“物超所值型”要稍贵一些,但是大部分人员还是可以负担的,一般是在3.8万—4.8万之间。在此区间内进行招生的院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等。这些院校开设的专业就比较多了,包括软件工程、学前教育、国际商务、税务、教育等等,可选择的余地很大。“略有肉疼型”这个看名字就知道,一定是价格很高了,想报考,难免要肉疼一阵子喽!价格一般是在5.5万—9.8万,都超过五万了,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住的啊。价格很贵,但是招生院校却非常多,主要有西南大学、东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等,华中师大再次光荣上榜!招生的专业还是以工商管理为主,其他的还有工程管理、翻译、应用心理、教育管理等等,都是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难以接受型”这个类型的学费都是超过20万的,是一笔非常昂贵的费用,能负担的起的应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吧,而且只有三所院校招生。中南大学,学费是26万,是这三所学校当中学费最低的;厦门大学,学费是32万,排行老二;中国人民大学,学费39万,当之无愧的第一啊!三所学校招生的专业都是EMBA,这个专业差不多就是为那些中高层管理者开办的,中低层在职人员想要报考,一定要量力而行啊!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因为“非全”身份,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屡屡受挫,或者压根儿就被排除在报名阶段,或者在面试时被以各种借口拒绝。更有甚者,一名“非全”求职者在某省中学的招聘中本已取得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最后被校方一研究,以“不符合招聘资格”为由将其礼送出“校”。今年2月,为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教育部等五部门曾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文件中屡次出现“平等”字样,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平等”的。教育部有关文件早就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很多高校的实际操作中,“非全”和全日制两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也并无本质差异。既然都是“严进严出”,实际的教育过程和质量与全日制学生别无二致,无怪乎很多遭遇就业歧视的“非全”研究生感叹:“同样参加全国统考,同样的国家线,同一标准质量培养,有些‘非全’同学甚至三年都在脱产学习,仅仅因为毕业证上多了‘非全日制’四个字,就被各种区别对待。”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社会形成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刻板印象有莫大关系,用人单位虽不明说,但在其心里,“非全”与“全日制”差着等级。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有关部门需对典型的就业歧视事件予以严肃公开处理,以便引导社会舆论。近期某地的歧视“非全”研究生事件,最后招聘单位仅以道歉了事,未采取任何纠正措施。这种轻飘飘的态度,除了加深社会对“非全”研究生的误解,几乎不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如果每一次就业歧视都不了了之,“非全”研究生背负的就业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治乱象需用重典,既然国家对“非全”研究生的就业有充足的政策保障,对那些违反政策的招聘方,尤其是涉及公职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应该予以严肃处理,切实强化就业权益保护。“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字之差造成的迥异就业境遇,更折射出“唯学历论”这一社会痼疾。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高速变革,知识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非概念,而是每个人、每个用人机构必须正视的社会现实。一张学历无法覆盖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更无法为一个人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勇立潮头背书。“唯学历论”阻碍着真正有能力人才的自由竞争。突破人才标准固化,需要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只看学历,只盯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去对求职者进行想当然的评判,省事是省事了,但这是真正为单位、为企业延揽人才吗?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就读非全日制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发现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就业的绊脚石,那么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权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严肃和公正都将受到损害。一些高校已经行动起来,明确要求进校招聘的企业不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置歧视性条款。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从建设人才强国的大局出发,切实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现实困境。(作者系本报记者)
非全日制研究生能不能去?每年考研的这个时候,尤其是调剂的时候都会有人问这个问题,该不该去?能不能去?我直接说:坚决不能去。不为别的,就因为一个字:“非”。别人学历是全日制,你的学历是非全日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先给你举个例子: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全日制本科就是正规的教育,比如咱的大学本科,全日制就是通过高考考生的四年制本科,不论是985,还是211,或者普通的一本二本。都是百分百的全日制本科。而非全日制就是所谓的“成教”,“自考”,“网络教育”。你觉得这些本科文凭含金量如何?同样,研究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差别也是这么大。想想自考就知道了。以前的研究生非全日制就是的工程硕士,基本上考试难度为0,掏钱就上,甚至某些大公司集体和学校培养,老师每学期到公司上门上课一直,考试三天,基本上是考试答案发下来都在抄。工程硕士嘛,本来就是高校的盈利工具,两三个老师,就搞定了几十号人,一人一年学费几万,这简直是一本万利啊。当然这类毕业证只有联合培养的公司认可,出门没人承认。现在工程硕士纳入全国统考,但是含金量很低。每年调剂的时候,你就发现,很多名校都在调剂,比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等。都是这类非全日制硕士。中科大的非全日制软件工程调剂可是历史悠久,有多久呢?已经快20年了。我2003考研的时候就开始调剂了。非全日制为啥不行呢,其实最主要就是毕业证上有四个字:非全日制。其他至于学费昂贵,一年几万,可以理解,学校要挣钱嘛。至于没有奖学金,学校为了挣钱肯定不给奖学金啊至于没有宿舍,自己租房,仍然一句话,为了挣钱。至于上课,只在周六周日上,毕竟以前面对的是在职的,为了挣零花钱,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理解的是,毕业证上有非全日制。这四个大字,我告诉你,你找工作就要了老命了。因为很多单位招聘,第一条就是,全日制。就是国家选调生,第一条,就是全日制。你如果不是全日制,哪怕你说清华北大,可能比不上普通的985高校,甚至不如非211的硕士含金量高。可能有的人说,我同学非全日制也去华为腾讯这类知名公司上班了。这只是个别现象。少数现象,因为这些公司没醒悟过来,等醒悟过来,非全日制就难了,毕竟全日制的毕业生都用不完呢。另外现在好多大学不但不给住宿,你不是非定向就不录取,最后学生只能去公司造假弄个定向的合同。甚至大学毕业招聘会,不允许非全日制参加招聘会,为何?说他们都是定向生了,肯定不能参加啊。其实他们定向是假的,都是应届生。非全日制连报到证,派遣证没有。所以非全日制,千万谨慎,非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选择,别看名校毕业证,认可度很低的额。现在全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上都是靠调剂,包括清华北大。我只说:谨慎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择。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我去入职那天,他们看了我的毕业证问怎么是非全日制,然后一个工作人员说,不接受非全日制。”王艺对记者说。在那之前,从网申到笔试,再到面试、体检,直到入职的前一天,她已经顺利通过了所有“关卡”。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尽管一再被告知,“全”与“非全”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作为首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王艺们发现,求学三年等来的却是用人单位的歧视。1 入职遭拒单位称“从来没听过‘非全’”“我去入职那天,他们告诉我从来没听过‘非全’。”王艺说。王艺是华中师范大学2017级非全日制法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参加了河南移动2020届校招。该企业招聘信息写的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她觉得政策已经出来了,用人单位应该知道改革后的“非全”是怎么回事,“2017年以后我们都是统招,自然包括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王艺所说的政策,包括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强调,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订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实际上,为保险起见,王艺在去年10月报名时就在备注栏里把自己的情况写了一遍。“我说我是2017年改革以后入学的,‘统招双证’,我的档案在学校,报到证、派遣证这些我都有。”报名成功之后,王艺参加了笔试,顺利通过。今年3月16日,她顺利通过面试被录取,5月底去体检,之后是网上签三方协议。8月4日,王艺终于等来入职的这一天,满心欢喜来到公司。然而意外出现了。办理入职时,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看到她的毕业证后皱起了眉头。“他们问什么是非全日制,我当时就很蒙,我说我从一开始就说了,你们不知道吗?他们说不知道。”王艺说。随后,其中一个人告诉她:“不接受非全日制毕业生。”2 并非个例一毕业生也被浙江省考拒之门外招聘人员的质疑像一盆冷水,将王艺从头浇到脚。王艺现场找出相关资料给对方解释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样的政策,导师也来电给对方解释,还是不奏效。对方始终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统招会是非全日制”,最终提出解约。王艺的遭遇在同届非全日制研究生里并不罕见。2020届法律硕士毕业生陈羽去年底参加浙江省考,报考的是杭州市公安局某区分局的基层民警,结果笔试都过了,却被拦在面试大门之外。陈羽告诉记者,报名之初,他就如实写明了自己首届非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当时有工作人员专门来电问他究竟是不是应届生,陈羽拿出教育部教研(2016)2号文件等资料解释,工作人员听完之后又请示了领导,告知他可以报考。7月26日,他参加了浙江省考并顺利通过了笔试。8月20日面试名单公布以后,报考单位再次来电向他确认“非全”的相关情况,陈羽又给对方“科普”,后被告知“不确定是否符合资格,需要请示上级和组织部门”。陈羽最终得到了当地组织部门的答复,大意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当于2020年2月前取得学历,而他是6月份取得学历,不符合报考资格。“仅凭‘非全日制’就将我划分为招考公告中的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自学考试、电大等传统非全日制学历,这非常荒唐。”陈羽说。记者就此向当地组织部求证,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报考岗位只要求硕士学位,而没有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可以报考。“公告已经很清楚了,我们执行省里的公告。”这名工作人员说。不过记者注意到,浙江省考公告的岗位中,都有“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字样。3 求职遇冷就业市场和考生不认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的新闻开始见诸报端,到今年更是密集出现。内蒙古鄂尔多斯某地在教师招聘中拒绝“非全”研究生报考的新闻发酵后,一些高校陆续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8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针对研究生的“用人单位2020年秋季线下校园招聘指南”,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的歧视,一方面是来自就业市场,将其误会成了此前的“在职研究生”,或者“非全日制本科和专科生”,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全日制研究生。“我们学校的‘非全’真的和全日制是统一培养的,进去的分数都一样,我们甚至分数比全日制高一些,因为我们是调剂的,所以普遍分数都考得挺高。”北京某高校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范盈说。范盈认为,一切应该以能力定高下。范盈所报考的这个岗位有20人进入面试,分数线是127.5,她考了141。学历和就业歧视问题事实存在,这从招生数据中也能看出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以来,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有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在陈羽看来,很不幸,他们担心的问题已经被现实证实确实存在,而且还很严重。问题以及影响可能还会持续。该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在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的2017年,湖南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400人,2018年为1700人,2020年降至1300人。(文章来源: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