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学历的含金量有多高?除了基本工资较高,这些待遇很诱人红蚂蚁

博士学历的含金量有多高?除了基本工资较高,这些待遇很诱人

导语:现在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招聘的条件都越来越高,本科生文凭已经很难满足一些大企业的招聘条件。因此很多人在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可是由于现在每年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也在大量上涨,所以有些人就觉得研究生文凭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竞争优势。于是读博士就成为了部分人的一个选择,那么博士毕业以后薪资待遇究竟如何呢?其实,现在有很多科研机构招聘人才的时候都明确规定招博士生,并且有些科研项目会给参与的博士生一定的科研启动费用以及各种福利补贴,相较其他学历的人员而言,博士生的收入相对丰厚。这正是由于每一个博士生在自己学习期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科研,并且每一个博士生想要毕业都必须在读博期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及以上的论文。这样的经历足以证明博士生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水平,这也证明了博士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实力,那么博士生本身的待遇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呢?一、基本工资较高现在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计算薪资的方式,以学历作为评估一个人的薪酬的基本方式。众所周知本科学历低于研究生学历。而研究生学历又比博士学历稍逊一筹。因此很多岗位在招聘人才之后,都会根据被招聘的人才学历划分不同等级的薪酬。所以一般而言,在才进入企业的时候,博士的基本薪酬会比前者的基本薪酬更高。二、安家费的补贴为了招纳人才,各大企业也是八仙过海,各展神通。想要让优秀的博士归于企业的麾下,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好的人才总是被各个大企业争相收纳,于是为了能够将优秀的博士纳入自己的企业,有些企业会选择补贴博士生一定的安家费用。因为现在买房子成为了很多人的迫切需求,但是房价每年都在上涨也让很多人只能看着房子却不能付出实际行动购买。而现在博士生能够获得一定的安家费补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福利。因为这部分安家费补贴可以成为一套房子的首付,让博士生能够尽早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三、有望进入大型科研机构那种颇有名望的科研机构在吸收人才的时候总是会优先选择博士生,因为博士生比研究生更多了几年的科研经历,而博士生在进入大型科研机构以后,有机会去接触那些重点科研项目。博士生和这种科研项目两者之间是互相成全的关系,正是由于博士生的大力加盟才能让科研项目有条不紊的展开,而科研项目最终获得成功也会提高博士生的个人身价。当一个博士生个人身价成功提升以后,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总结博士生文凭含金量实在很高,所以每一年能够成功毕业的博士生真的是具有真材实料的人。有时候考上博士生就已经很难了,而想要博士生毕业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但是每一分努力会获得每一分收获。如果大家想要获得更具有发展空间的未来,那么在本科期间就应该加倍努力。同时,如果你能够攻读现在社会中最热门的几个专业的博士生,那么未来就业绝对不是问题。而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空间十分巨大,在博士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的职业后,你会发现薪酬待遇完全不是问题。

八净

博士学位“含金量”高不高?高,博士值得读

一路本科、硕士、博士读下来,小西和不少博士生一样,毕业后留在高校做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谈不上大富大贵和人中龙凤,但是生活却也过得温馨、快乐。作为一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个人觉得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有必要坚持"读博值得"。不少人持有"国内博士学位含量不高"的观点,想要说清楚这个疑惑,可能得扯出"土博"和"海龟"的纠葛。和之前不同,如今博士毕业生求职除了看学校层次,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科研成果,如论文、奖励等。比如,小西结识的一个师弟,985大学本科硕士后选择去南洋理工大学读博,也许是不习惯环境或者个人松懈,几年间实验进展不顺利(导师散养型)、没有科研产出,只能遗憾回国,之后在一家环保公司。另外,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得看具体的单位和区域,在很多单位硕士学位都有不小的竞争力。如何认定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职业规划。2017年,我的一个老乡,同城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去了省内一家"果园",年薪15万左右的他出路并不算差。他们果园之前还来省内几所高校引进一些博士生,当地能给一套房(或给等值安家费)、科研经费,做一些品种改良和技术升级。聊上面的一些个例,我是想说明某些博士生的"出路"不能代表整个群体,就大概率上来说,博士生求职有难度,但是可供选择的岗位真不少。2019年,我曾去工信部组织的博士生巡回招聘会现场观察过,地方院校对于博士的需求真不小,而会场登记、投递简历的人却不多,大部分都已提前锁定工作岗位(比如导师推荐)。相对来说,博士夫妻求职同单位的难度大些。比如,湖南省除"长株潭"之外的几个地级市给出的博士人才引进待遇真的不错,关键是很多博士生都想留长沙。记得在会场,有一对博士恋人,男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女的是湖南大学材料学博士,和吉首大学(已升入一本)的老师达成意向。部分高校,对于科研成果显著的博士,甚至放开男生35岁的年龄限制到38岁。其实,博士生就业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特征,如在什么地方读书,就倾向于留那边工作。一是学校的影响力和导师关系网在本地,较容易就业;二是不少人读博期间已恋爱或成家,对象同城工作、自己读博,很自然地留下,比如我。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往往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后都没有想明白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为什么读博?"。这个问题和9月底很多人迷茫的"我为何考研?"一样。就我个人而言,选择读博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我想了2年,博士期间曾想过放弃。给大家分享我熟悉的两个博士朋友经历:1.本科阶段校学生会共事时结识的数学专业的妹子,硕士转本校计算机方向。她读研后发现,对于编程等不是很感兴趣,不想去一些IT公司做技术骨干、工程师等。后来,他和自己的导师聊了之后发现,原来留高校教学、科研就可以有些不一样的改变。因此,她留本校继续跟着硕士生导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在长沙理工大学任教。时常有些聚会,曾和她也聊过这个话题。她给出的答"读博值得",非常喜欢如今的工作和生活。2.媳妇单位的一个同事,放弃公务员岗位继续读博。硕士毕业后,他考公成功,工作一年后又放弃了很多人羡慕的岗位。继续回华中科技大学跟着他之前的导师读博。之前,他犹豫的时候曾找我聊过是否要去读博,个人还是倾向于值得读。聊天时他说过,大约是预计4年半毕业(2020年12月)。之后,他导师有心让他出国做2年博士后,力争多一些好的科研成果留校。当然,读博之后,比如说进入普通高校做个讲师起步,收入也许真不如大家想象的高。年薪大约在10-12万比较常见(985高校特聘副教授能给到24万元/年),甚至还少一点。可是,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省部级课题后的科研奖励还是十分不错的。后期个人成长晋升后,收入和其他人一样都会水涨船高,潜力还是挺高的。不过,博士毕业不容易,硕士毕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想走科研路的同学没必要强求读博。这也是为何每个博士毕业后对博士学位比较认可的原因,真的不容易!每个人选择读博的理由不同,不想读博的理由也有很大差异。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鹰对鲨

传说中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东京大学医学部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

东京大学堪比中国的清华,其难度也是最高的。能进入东大绝对是智商非常高的,如果不是非常高,也是非常努力的。东京大学绝对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然后传说中的东大医学部则是难考中更难考的。东京大学医院在日本赫赫有名,排个号都很难排,一定要有推荐信才能去东京大学就诊。东京大学医院的医生就来自于东京大学医学部。东大的医生有多牛呢。我的一个同学曾经因为紧急病情住院,因为是东京大学的学生因此可以就诊。当里面身穿高级西服,外面套着熨烫整齐的医生一边看病例一边问:“你是哪个大学的”。同学当时还很傲娇地说:“东京大学工学部的。”结果主治医生只是扬了扬下巴,“嗯”了一声。我同学当时气势瞬间没了。后来才知道人家是东大医学部临床的。就是传说中一个中国人也没有,一个外国人都没有,要求非常非常高的东大临床医学。东京大学医学部到底有多牛呢。我在日本雅虎上搜了一下,把翻译也贴给大家。“東大のなかでも理三(医学部)だけは宇宙人しか入れないってドラゴン桜にあったな”(东京大学医学部只有外星人才能进得去!)“偏差値79。東京大学の医学部コース理科Ⅲ類は、日本最難関と言われる東大の6つある科類のなかでもダントツの最難関。それは今年の東大入試の合格最低点を比べれば一目瞭然だ。理科Ⅰ類3157点理科Ⅱ類3027点理科Ⅲ類3704点”(偏差值79。东京大学医学部,也就是理科三。是东京大学里被称为6个日本最难关中的最难。对比东大入学考试的及格分就清楚了:理科一类:315;理科二类302;理科三类(医学部)370。)“単純に言うと、東大理科3類は大学受験の文字通りの最難関で、受験生全体の上位0.01%ぐらいの人が受かる。“简单来说,东京大学理科三(医学部)是入学考试的最难关,大约考生中的0.01%的人可以考上。既然这么难考,以后未来肯定也是光明一片了。看看十年后东大医学部毕业生和东大其他学部毕业生的年收入就明白了。”年収2000万円以上でくくると、東大理1が25人に対して、医学部卒が200人となっている。 最低ラインでも、東大理1に年収300万円が50人いるものの、医学部卒は年収1000万円が150人となっている、上の下も医学部卒が勝っている。 平均にすると前者が約880万円に対して、後者が1600万円以上になる。“年收入2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万)以上的,如果东京大学理科一有25人,那么医学部(理科三)出身的就有200人。东大理科一最低年收入300万日元有50人的话,医学部相对应的最低收入1000万日元也有150人。不管从最高收入还是最低收入对比,医学部的学生都比其他强太多。平均下来,如果理科一有880万(约合人民币50万)日元,那么医学部则是1600万(约合人民币100万)日元以上了。东大医学部果然名不虚传,希望有志的同学们加油吧!

內藤

日本医学博士:已研究出科学杀死癌症的方法,网友:就这么简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很清楚明白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的变化,回想一下十几二十年前的生活,大家是不是觉得恍若隔日,但是是不是又觉得好像相差特别大,毕竟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个时候,已经因为科技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进步的还有医学科技,世界各国的医学科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攻克了很多的疑难杂症。但是尽管如此,仍然还有很多的疾病是人类科技无法攻克的,癌症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一直以来,癌症都被称为死神使者,所以也能够看出来癌症的可怕之处。日本医学博士:已研究出科学杀死癌症的方法,网友:就这么简单?这位日本的医学博士名叫石原结实,听起来是一个很朴素的名字,但是人家的来历可是了不得的很,他是整个日本no.1级别的医生,祖上一直是日本的御医,同时他自己也是长崎大学的医学博士。正是他提出的杀死癌细胞的新方法。石原结实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为什么人类科技的发展进步飞快,但是死在癌症手中的人数也在飞快增长,原因就在于,现代人的体温普遍是比较低的,当人体体温在35°左右的时候,就是癌细胞繁殖的最佳时机。再加上我们平常习惯待在空调房里,体温一直都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准,自然就成了癌细胞最佳的繁殖时机。同时像乳癌的发病率高就是因为突出在人体外,所以温度比较低,所以才成了癌症的高发部位。所以石原结实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你的温度高起来,其实我们人体发烧的时候就是免疫系统在杀菌的过程,最好的方式的就是让自己运动起来,只要体温升起来,癌细胞对我们的影响就变得很小了。

待公阅休

为什么日本医学院死活都不想要女生?这不单单是歧视女性的问题

今年8月份,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因为在入学考试时,故意不录取女生的行为,引发全国性强烈抗议。而将近4个月时间过去了,按照日本教育部的承诺,对于全国81所医学院的入学考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却更加让人吃惊!至少有10所大学,被认定组织了“不适当的入学考试”。也就是说,这些医学院为了排除女学生而操纵了入学录取考试成绩,而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很不幸,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这10所医学院里,包括百年名校东京医科大学、北里大学、圣玛丽安娜大学和顺天堂大学等等。其中著名的东京医科大学是“惯犯”,早在2006年,就有知情者向媒体揭发,东医在入学考试时,故意篡改了几十名女考生的成绩,把她们拒之门外。为什么日本医学院要“歧视女性”?引爆“歧视女性”问题的东京医科大学,曾经为自己辩解说,“女性比男性更善于沟通,在面试中占优势,所以要给女生减掉10-20分,这样才能保证男生的公平。”真是开得一手好脑洞,实际情况绝对不是这样。就拿东医来说,本身就有4所附属医院,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校内医院工作。所以,对于这样的医学院来说,入学考试,其实就是一场提前进行的招聘会。由于外科、急救这类科室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还要求节假日值班,女医生通常被认为是“不能吃苦”的代表,而且她们还要面临着结婚生子的问题。在日本,职场女性一旦结婚生子,大部分选择离职后,做个家庭主妇。对于这些医科大学来说,在入学考试时减少女生名额,并不是简单的“歧视女性”,而是在未来屏蔽掉女医生,免得学校的投入打水漂。即便是篡改分数,直接剥夺她们的机会,也在所不惜。这并不单单是大学入学考试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整个日本,男女不平等依旧是常态,有69.9%的女性感到不平等。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日本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名第114位。而通过这次调查发现,除了在入学考试成绩上“歧视女性”,这些大学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偏袒校友的孩子、对多次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区别对待等等,甚至还有为了多拿教学经费,给教育部官员子女加分的行为。随着调查深入,医学院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日本教育部已经着手扩大范围,对其他学校也展开调查。不知道这次,又会有多少“雷”爆会出来……

道纪

从“海归”吃香演化为“海待”现象,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博士是专业性研究型高级人才,含金量普遍比较高,尤其是公派留学生海归博士,其含金量一般都会更高!随着国内读研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博士人才也不再稀缺了,无论是海归博士还是国内顶尖高校自产博士,关键是要看他的学术成就,学术成果比较丰硕且国内各行各业特别急需,其含金量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竞相高薪争抢的对象。去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我国高校人材培养体制中的通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海归”一词源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作为一个独特词语被普遍使用,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有可能获得海外的奖学金;充分利用海外奖学金、努力在海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自费留学生开始涌现,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在国内的劳动市场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特别高的报酬,于是“海归”成了高学力、高收入精英阶层的代名词,社会地位超然!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凸显,国富民强,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家庭子弟纷纷走出国门,组成留学大军,留学生的含金量就已经开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起来。于此同时,许多海外教育机构为了获得学生而不断降低入学门槛,使得留学生的数量激增,而质量却更加差强人意;甚至出现了不少国外的“野鸡大学”留学生、滥竽充数,直接让海龟的含金量直线下降。这一时期,国内的大学也是异军突起,我们不仅打造了“211工程”建设大学,而且提出了更精英的“985工程”建设大学,着力打造本土优质人才;2017年又更加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双一流”建设大学,不断挖掘国内高校教育的潜力和筑牢自身高级人才的培养。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的水平差异越来越小!目前,海归博士优势现象依然还在不少用人单位大量存在,这只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在起作用罢了。近年来,欧美等国经济很不景气,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急剧增加,许多自费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自律,并没有获得太多新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回国以后也就只能成为无法如愿找到特别优厚待遇工作的“海待”了,海待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而我国这些年却高速发展,各方面条件急剧改观,赶超欧美列强成为了现实,本土教育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博士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海归博士的学术优势几乎荡然无存,仅有几个傲慢与偏见大型私企还把他们当回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历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后,原本优越感十足的欧美国家,与我们各方面的差距迅速被放大,国内优越性更加彰显;原来我们求着的海归人才,需要好好调整心态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沦为“海待”的几率会大幅提升和新常态,本土人才的优势却会更加突出,此消彼长,恐怕会出现反转了!

捕蝇人

中国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含金量差多少?高学历=科研实力?

中国社会始终都是羡慕高学历人才的,因为自古以来也是这样,唯有高学历的人才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很多学生都是从很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未来一定要考大学,考完大学考硕士,然后再考博士,博士出来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你的学历却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读,去任何一家单位都对你刮目相看。高学历人才多=科研实力强?如今的中国,高学历其实并不是是一件难事,如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每年授予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当然这也让我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相比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博士,但是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却和美国差了这么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其实就好比,人家一门大炮等于中国一排三八大盖一样,同工不同料甚至本身的教育体制就差了太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的博士都不能算作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中国博士含金量有多少?答案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虽然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法回避这个问题。中国的博士跟美国博士的含金量相比,真的是差的太多了。差在哪里?难道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比人低人一等么?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是目前中国博士的培养方式本身就很成问题。其实中国现在的学士培养方式学习的就是美国的体制,但是在这种学习和模仿中,中国却加入了自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一下就变得不伦不类。如今我们经常在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锐,那就是中国的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最近却因为杨宝德和陈晓武事件而被人熟知。中国的导师与学生关系“变味了”!老板与打工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中国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国家给了导师最大的自由,由这些导师自己去定义跟博士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导师和学生之间,要么是导师关系,要么就可以是老板关系,而目前的欧美很多国家,老板关系就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方式,但是在中国,这两种关系却都是存在,美其名曰中古特色的学士培养方式,其实问题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了47名博士,而之所以带这么多的学生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工资给的多,这就很尴尬了。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47名学生,这怎么可能给学生教的好的呢?中国科研要放在刀刃上,而不是“其他东西”!所以在中国,这些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导师和学士导师不是导师,老板不是老板,大部分的学生从博士生毕业就完全不想回到科研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并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这当然跟导师的关系不可分开。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就如同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提及的话题,因为国家的问题并不是可以轻易的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如今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说也不现实了。总之,在国外,博士是因为喜爱而考上的博士,但是在中国,确实因为实际了工作考了博士,胆识这两点的不同,就决定了博士生的品质。中国博士比国外博士差了太多,差了不止是几个层次的问题了。

管理员

国内大学博士含金量竟不如清华本科生?事实真的如此?你怎么看

还有一个月左右,高考就要到了,高三学生现在正在紧张的复习中,期待取得好的成绩,争取能考上好的大学。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不要气馁,以后还有考研,还有考博可以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那么就本科生和硕士、博士对比来看,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其含金量要比国内一切学校的博士含金量要高,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博士毕业之所以目前社会上有这种观点,是从高考分数的角度来看的,固然从高考成绩来看,能考上清华大学肯定是分数非常高的,但是高考分数比其他硕士、博士的本科生分数高,因此认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含金量比硕士和博士含金量高。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就博士来讲,即使不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现在博士的毕业条件要比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毕业要求要高。而且经历的学术训练也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所能比较的,从毕业要求和难度来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再退一步讲,一个学校之所以能成为名校,是因为其专业出名和综合实力强,尤其是现在教育部双一流大学改革以后,现在教育部根据学校学科的实力来进行评估,学科评估靠前的学校才有资格成为一流学科。学科评估是根据学校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来判断的,就对学校学科和专业做出贡献来讲,博士对学校的贡献要远远超过本科生,比如这些一流大学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是博士群体做出的,博士每年发表那么多论文,做出那么多科研成果。学校才有了科研成果,才能在专业领域有话语权,才能有知名度,才会得到社会和学界的认可。所以才会出现好大学和差大学的区别,一个大学之所以好不是因为高考录取的学生分数高,而是科研成果突出。否则的话清华大学的高考录取分只要超过哈佛大学就行了,还用得着费那么大劲搞科研活动、发论文来追赶吗?清华大学所以目前社会上流行国内博士含金量不如清华大学本科生的这种观点可以画上休止符了,因为脱离了本质看现象,只能是走马观花而不得要领。对于这一问题,你又是如何看待?

日出多伪

日本医学博士二战最得意发明:细菌战下的人性,美军回忆仍后怕

日本医学博士二战最得意发明:细菌战下的人性,美军回忆仍后怕听到细菌战这三个字,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一个抗日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实验室,专门用中国人做活的试验品,就为了能够制造出一下就能毒倒一片人的厉害细菌武器。但是呢,小编今天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细菌战是中国最先开发出来的,是在汉武帝时期 ,一个汉朝的叛军给敌方出的主意,那就是在汉军必经的那条河流里放死去的牛羊,这些死去的尸体上是会产生病毒细菌的,就这样给汉军传染,这就是最早的细菌战,甚至有人认为霍去病死去的原因就是引用了不干净的水。现代版的就是日军在二战中的研制了。在二战之前发生过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一战,一战中就有德国率先使用了细菌武器,那些毒气对人的危害简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后来的战争中大家也都彼此心照不宣的不用类似细菌战的方法,但是这小日本鬼子就是毫无人性的,他们在二战中在中国为所欲为,并在中国节节败退的时候在很多偏僻的地方建立了研制细菌的专门机构,还专门列为一个计划,主要是在我国的东北、南京和广州等地,而在1940-1942年间,湖南和江西等地就法三国类似鼠疫之类的病菌,那就是细菌研制的一点威力。日本的一个医学博士就在日本的细菌研制部队提供的一些信息中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金马计划,金马计划的内容就是研制出毁灭人类的空前的“性病武器”,在1942年的春天,这个金马博士带着自己的成果跑到日本的总司令部,他很骄傲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扬言自己的这个毁灭性的性病传播一定可以打败美军。这个时候正是发生了太平洋战争的艰难时刻,日军屡次战败,美国的战舰实在是太厉害,他们即使拼上所有的性命都不会有战胜的可能,所以他们就努力寻找另外一个出路,在中国建立的细菌部队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他们的研究结果刚好拿来攻击美军,并且是起了效果的。太平洋上驻扎的美军部队就是纪律松散的,他们甚至于当地的女人发生xing关系,金马这时候就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先给岛上的一位女士使用,然后这女士带给美国大兵,继而又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敌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日本人就这样取得了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有美国的老兵回忆,那是空前的恐慌,连现在想一下都不禁会发抖。由于带来的效果实在是太好,所以日军就采纳了这个建议,金马博士的研究更加如火如荼,他带着自己的研究助理四处搞研究,后来相继研究出淋病,性病还有“雅司病”这样的性病 病毒,最后这个“雅司病”是没有治疗的办法的,能够造成一沾必死的效果。之后他就意志满满的从日本岛出发,要在太平洋的玛利亚纳群岛进行计划的实施。金马病毒最终的威力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最后也被美军严密的封锁了这段军事历史,他们作为军事机密严禁外传,所以我们外界只知道的是最后日军再猖狂也还是被我们战败,他们罪孽深重,他们的行为令人发指,他们的败局是天注定的,是没什么能改变的结局。

爱很大

专访日本医学博士:医院就诊必量体温,询问是否去过湖北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赵丹/文图全球疫情急剧升温,截至日本时间25日晚8点,日本累计报告862例新冠肺炎病例。26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连线日本群马大学教师、医学博士金泉。他于1990年就在日本生活工作生活,有医学背景,和当地医院有密切联系,医护朋友也很多。金泉称,普通居民对于疫情还是比较紧张的,几乎是一夜之间,戴口罩、买酒精等物资的人多了起来。疫情刚开始时,他还看到很多中国人排队抢购口罩等物资运往国内。金泉透露,目前当地医院在接诊时增加了询问是否去过湖北、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流程,第一步必须先量体温,医院消杀工作也有增强。他的医护朋友则表示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救治。春节从内蒙古返回日本,目睹同胞抢口罩给国内亲友或捐赠给医护金泉非常忙。2月26日的电话连线频频被打断。他现在日本群马县前桥市,是中国内蒙古人,大学毕业以后到日本读医学博士,然后在日本知名国立综合性大学群马大学医学部任教。金泉还曾经做过外科医生,有医学背景对医院也比较熟悉。目前仍是中国国籍。今年春节期间,金泉回老家过年,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过年大家都不串门了。”之后他返回日本群马县,一开始还觉得疫情离日本很远,后来仿佛是一夜之间,他在群马县看到排队买口罩的人多了。他发现,不但排队且购买数量还很多,而且有很多中国人。“当时我还比较纳闷,为什么买这么多口罩?一问才知道,买口罩运往国内,为的是帮助国内的亲友。”是的,当时中国疫情吃紧,口罩、酒精等物资一度匮乏,有很多在国外的中国人买来给亲友或捐赠给医护。后来,金泉在日本其他城市也看到这个现象,不仅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也成为紧俏商品。“目前市面上酒精还是可以买到的,其他有些紧缺。”民众就诊流程有变化,必量体温必问是否去过武汉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考,而到了2月底,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急剧升温,对于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来说都是挑战。目前,日本传染病医院是何情况?床位紧张么?就诊流程有何变化?民众就诊方便么?“日本设置有传染科的医院有近千个。”金泉透露,他所在的群马县前桥市也有定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比较大点的医院都能收治,但床位不多。”(日本群马县前桥市前桥医院)近期去医院,金泉会发现人人戴口罩,而且医院加强消杀,就诊流程也有变化。“来了患者,工作人员先给你个体温计量体温,然后问‘你近期有没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的症状?有没有去过中国湖北武汉?’,之后医生还会再问一遍。”金泉说,然后对于有出现以上不适的患者,会立即进一步排查。金泉对医院比较熟悉,有很多医护朋友。他了解到当地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做好随时碰到新冠肺炎患者的准备,随时应战。北海道有老师确诊,不排除全国学校分区域休学眼下全球疫情急剧升温。截至日本时间25日晚8点,日本全国当天新增10个感染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包括在日本感染的患者与来自中国的游客等156例、“钻石公主”日邮轮的乘客及船员691例、以及搭乘政府包机从武汉归国的侨民14例。日本累计报告862例新冠肺炎病例。“确实有点恐慌心理。”金泉称,面对疫情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他发现普通民众开始紧张起来,采取戴口罩、备消毒物资做好个人防护。(前桥红十字医院)另据亚通社最新报道,日本北海道确诊的31日感染者中,有7人是学校的教师或工作人员。文部科学省25日向全国学校发出通知,对于发现感染者的学校,要实行关闭休学。通知称,不排除在疫情扩大之后,要求全国的学校分区域实施休学。日本农林省25日发出指示,全省800名机关干部将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错峰上下班和在家工作。这是日本国家机关中,第一个实施弹性工作制的机构目前,金泉所在的城市学校还没有停课,商场商店照常开门,购买东西还比较方便。“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增多了。”猛犸编辑: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