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学是日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建立于1871年,1939年开设大学教育,大学简称为名大。本文来为大家解读一下名古屋大学本科及硕士/博士申请要求。基本入学要求1、年龄:18-25岁(预科或本科);2、学历: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3、语言能力:预科要求有日本语能力考试3级或4级合格证书;本科生及文科研究生申请要求有日本语能力考试1级或最低2级合格证书。其他硬件要求本科生:除了医学类专业是6年以外,其它的学制一般为4年。每年的4月入学。需要考生自己办理签证赴日本参加日本留学考试,达到公布的录取标准以后,参加举办的考试(考试内容每个专业不一样,每年的9月在网站上公布取得入学申请材料的方法)。考试合格以后,即可就读。另外,名古屋大学2011年10月开设全英文教学的本科课程。不需要学生赴日本参加考试,只需要提交国内高考成绩,提交的相关材料通过审核,面试通过即可。硕士生/博士生:去读硕士或者博士,需要先来就读一段时间的预科(日语为“研究生”)。一般情况下,申请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事先写好研究计划(英文或者日文)。2.将研究计划和简历发给希望接收其指导的老师。(部分研究科没有规定一定要事先找到导师。3.找到有接收意愿的导师以后,根据各研究科的相关规定,递交相关材料,办理相关的申请手续。4.通过学校审核,取得入学许可,办理大学院入学相关手续后来就读预科。5.参加硕士(日语为“博士前期课程”)或者博士(日语为 “博士后期课程”)入学考试。(在就读预科期间,可以报名参加的硕士或者博士的入学考试。)6.考试合格。成为名古屋大学正式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申请截止日期秋季入学申请截止时间:1月14日希望智课选校帝整理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信息及最新动态尽在智课选校帝,能给各位留学的学子们指点迷津是我们的动力。
名古屋大学。简称名大,是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中部地方最高学府。创建于1871年,是日本七所旧帝国大学之一,也是最年轻的帝国大学。虽然它的知名度没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那么高,但是前程君一说起这所大学,就真的是很有话聊了,因为它不仅年轻,多金,而且对科学研究十分看重,能够惠及到每一位学子,是一所特别符合年轻人性格的著名学府,并且和日本名企丰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前程君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所年轻的帝国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从世界排名上看名古屋大学2019-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名古屋大学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 110 位,本国排名第6位,位列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之后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5位,本国排名第6位,位列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之后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1位,本国排名第6位,位列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之后从科研成果看名古屋大学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2001年,名古屋大学理学研究科教授野依良治获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名古屋大学毕业的有机化学博士、前名古屋大学理学研究科副教授下村修,获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名古屋大学毕业的两位物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名大的一对师兄弟,益川敏英与小林诚,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4年,名古屋大学毕业的两位工学博士,同时也是名大的一对师徒,任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教授天野浩,与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特聘教授赤崎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综合以上,虽然在日本大学排名上,名古屋排名仅第6位;从科研成果来看,名古屋大学的诺奖总数也比不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但是你仔细观察名古屋大学出诺贝尔奖的时间,都是在2000年以后,并且每隔几年就会出现诺奖获得者,还有师徒或者师兄弟共同获奖。可以说这是名古屋大学实实在在培养出的诺贝尔奖,货真价实。从2000年以后获奖人数上看,名古屋大学已经力压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持平,由此可以说明,名古屋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是连综合实力排在它前面的老牌名校也比不了的。从就业条件看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作为最年轻的帝国大学,在科研实力上是如何超越这些老大哥的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它是一个年轻、多金且没有包袱的学校。年轻、没有包袱,限制少,自由度高,充满着冲劲,这是历史赋予名古屋大学的本性使然。而多金,有钱?是的,名古屋大学名下有着数不清的科研机构,而搞科研没有钱是不行滴。那么钱从哪里来呢?一是因为名古屋大学作为帝国大学之一,有政府做后盾支持。除此之外,名古屋市本身是日本汽车、飞机、机械装备、电子设备等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名古屋大学就坐落在名古屋市的中心地区,与当地制造业企业开展着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这些企业不仅为名古屋大学的科研项目出钱出力,也是十分欢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所以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开始了。其中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丰田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名古屋大学有一个标志性建筑-丰田讲堂,每年丰田公司也都会从名古屋大学录取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所以名古屋大学的毕业生,真的是不愁找工作的。所以名古屋大学这实力,这配置,谁能说它不香呢?如果你也想申请名古屋大学,前程君是非常支持的。要知道名古屋大学是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不止理工科系、材料科系、物理科系等理工类专业比较出名,经济学、法学、文学研究科、教育研究科也都挺好的,专业配置齐全,而且你还可以找到很多其它高校没有的研究科,比如国际开发研究科,宇宙地球环境研究科等等。最后祝小伙伴们申请顺利~
日本名古屋大学简称名大,日本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之一,帝国大学之一。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很多研究领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跟蔚蓝留学老师一起看一下三本如何逆袭申请到名古屋大学研究生的~小A同学现在就读于国内一所三本院校,将于今年6月毕业。出身院校一般、日语口语较差、没有英语成绩、不了解研究计划书的写作且希望申请国立大学。在蔚蓝留学网老师们的帮助下,小A同学如愿实现了赴日读研的梦想,拿到了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的内诺,今年10月即将前往日本顶尖综合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读研究生。申请难点:出身校一般、日语口语较差、没有英语成绩、不了解研究计划书的写作、希望申请国立大学小A同学现在就读于国内某三本日语专业,一直有着赴日读研学习深造的打算。虽然小A同学在申请赴日读研之前,做了一些相关准备,但是,在申请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第一、学生就读的是三本院校,出身校一般,对于看重出身校的日本院校来说,先天条件不足,不具备申请优势。第二、学生虽然是日语专业出身,也通过N1考试,但是考试分数不高,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一般,口语较差。第三、学生之前没有申请过日本院校,不太了解申请日本院校常用的研究计划书,写作能力明显不足。第四、学生对于申请院校有明确要求,希望申请国立大学。上述几点十分不利于小A同学赴日读研的申请。后来,我们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发现,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执行力较高、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社会实践经历比较丰富。只要合理规划学生的赴日读研申请,还是有希望帮助学生实现去日本国立大学,比如去名古屋大学读研究生愿望的。各个击破: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愿望推荐教授+ 系统的研究计划书写作指导 + 个性化日语面试指导名古屋大学坐落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设立至今,一直处于日本国内一流学府的地位。因此,能够进入日本这样的高等学府——去名古屋大学读研究生,其难度不言而喻。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赴日读研的梦想,蔚蓝留学网的老师们凭借丰富的赴日读研申请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有针对性的解决上述难题。第一、研究指导老师在学生报名赴日读研之后,首先与学生进行了语音沟通,了解了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愿望后,凭借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赴日读研申请经验,在学生的申请范围内为学生推荐了既符合学生愿望、又能够接受学生现有条件的教授。第二、研究指导老师在了解到学生没有接触过研究计划书写作,不了解如何写作这一情况后,首先关于研究计划书的写作要求、格式、基本框架和选题原则等基础性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学生短时间内对于研究计划书的写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初步完成研究计划书之后,研究指导老师又提出一些专业修改意见,学生虚心接受并认真修改后,终于写出了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书。第三、由于学生希望申请的名古屋大学人文学研究科是统一出愿,提交事前审查材料后再进行统一的事务面试,而学生日语口语较差,所以一直非常担心与事务的面试。面试指导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首先安抚了学生的焦虑情绪,之后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为其量身定制了具体且详实的与事务面试的指导方案。通过多次的面试指导以及面试模拟,学生逐渐掌握了面试技巧,可以对答如流的应对面试了。最终,正是由于学生在与事务的面试过程中表现优异,顺利通过了事务面试,获得了教授的内诺。现在,小A同学已经在蔚蓝专业文案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准备好出愿材料并且已经递交学校。她非常感谢蔚蓝各位老师对于自己的帮助。我们蔚蓝人能够帮助同学们实现赴日读研梦想,自己也感到非常开心。衷心祝愿小A同学今后的留学生活一切顺利,进学之路一路顺畅!以上就是蔚蓝留学网为大家介绍的三本申请名古屋大学研究生的案例,更多留学日本信息,
最近遇到挺多咨询SGU的同学,主要原因是日本SGU项目正在逐渐被大家熟悉,不需要日语成绩,且可以申请到日本顶级或一流大学。因此利用英语的优势去日本留学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当然了,咨询SGU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英语比较好的才会选择。想要申请SGU,那么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下SGU是什么?SGU,也就是“Super Global University(超级国际化大学)”是日本政府为了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赴日留学而开设的大学英文授课项目。 现在的SGU英文项目就是原来的“G30”的增强版,有37所院校。日本SGU大学的层次:招募的大学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分为2类。A类顶尖型13所:東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東北大学,筑波大学,東京医科歯科大学,東京工業大学,名古屋大学,広島大学,九州大学,慶應義塾大学,早稲田大学。B类国际牵引型24所:千葉大学,東京外国語大学,東京芸術大学,長岡技術科学大学,金沢大学,豊橋技術科学大学,京都工芸繊維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岡山大学,熊本大学,国際教養大学,会津大学,国際基督教大学,芝浦工業大学,上智大学,東洋大学,法政大学,明治大学,立教大学,創価大学,国際大学,立命館大学,関西学院大学,立命館アジア太平洋大学。日本SGU申请条件(1)英语能力:SGU项目是为了真正的大学国际化变革,所以英文能力是必备的。通常要求必备 TOEFL成绩,部分学校也可以用其他英文成绩申请(具体标准依照官方招生简章)。英文授课的目的是用英文学习,而非完全学习英文。(2)SGU的申请方式对于学生的院校背景,语言成绩,GPA等有较高要求。(3)其他考试针对不同专业申请,部分专业需要提供SAT,GRE或GMAT成绩等(4)SGU项目包含本科,硕士以及博士项目。需适当提升综合背景以提升申请竞争力。(5)把握申请时间,部分学校的部分项目虽有两季入学但只有一次申请不要错过申请时间。(6)虽然SGU是不需要提交日语成绩即可做申请。但是,适当提升日语能力有利于赴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SGU项目的优势1.无需日语直接可以申请日本名校。2.相比欧美同等大学,其英语成绩要求相对较低。3.SGU项目多采用网络面试,通过网申材料邮寄直接获得录取,省去赴日考试复杂流程。4.SGU项目奖学金丰厚,性价比高。5.课程与世界接轨,10月入学完美对接国内大学毕业无空档。6.SGU项目无需语言预科过渡,既省费用又省时。7.SGU项目相比欧美收费较低,与其他日本留学项目收费差别不大,经济负担低。8.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项目教授多有多年欧美名校学习或执教经验。9.日本工作机会远胜欧美。想走英文申请通道到日本留学,首先英语必须是硬核,其次综合要求普遍很高,关于申请日本高校的SGU项目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到各位留学的小伙伴。
名古屋大学(英文名:Nagoya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なごやだいがく),简称名大(めいだい),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顶级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日本中部地区最高学府,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该校已诞生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位沃尔夫奖得主,其中包括4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2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日本学术界成绩斐然。“多样与包容,对年轻人的信任,以及心无芥蒂地促进青年人成长”是该校一如既往的传统。名古屋大学学校历史1871年名古屋县设置临时医院和临时医学校。 1881年经过变迁,改名爱知县立的爱知医学校。 1903年改名为爱知县立医学专科学校。 1920年升级为爱知县立爱知医科大学。 1931年升级为国立大学,改名为名古屋医科大学。 1939年名古屋帝国大学(医学部、理工学部;42年理工学部分离) 1947年改名名古屋大学(旧制)。 1949年新制名古屋大学起步(医、工、理、文、法经、教育)、包括旧制第八高等学校、名古屋经济专科学校、冈崎高等师范学校等。 1960年丰田讲堂竣工(丰田汽车捐赠、桢文彦设计)。 1987年制定《名古屋大学和平宪章》。 2000年制定《名古屋大学学术宪章》。 2001年理学研究科野依良治教授(现为特别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4年改为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2008年 名古屋大学的理学博士毕业生,益川敏英博士(1962年毕业)与小林诚博士(1972年毕业)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获奖原因:小林-益川理论。 同年,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下村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名古屋大学校区环境名古屋大学的设施大都集中于名古屋市内。名大共分为三个校区: 文系学部、资讯文化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农学部在东山校区,医学部、医学科及医学部附属医院在鹤舞校区,医学部保健学科在大幸校区。其中东山校区的占地面积最大,约为70万平方米 。东山校区:东山校区呈长方形状,中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将校区分成东西两部。西区南侧主要供文系学部使用,其余部分则主要供理工学部使用。在校园中心有一块绿化区,向东通往丰田讲堂,向西则是名大中央图书馆。此外,名古屋大学宇宙地球环境研究所和名古屋大学粒子和宇宙起源小林益川研究所等许多学校附属研究机构也在东山校区 。鹤舞校区:鹤舞校区横跨昭和区鹤舞町和千种区花田町,面积是东山校区的八分之一。北部有研究大楼、图书馆医学系分馆等,南部有附属医院的病房大楼和诊疗大楼等。校区东侧是名古屋工业大学,南侧邻接的是鹤舞公园,北侧面向着若宫大通,临近地铁站是鹤舞站 。大幸校区:大幸校区位于名古屋市东区,校地面积是鹤舞校区的一半。其主要设施有北部的保健专业本馆、南馆、配楼、中心部位大幸医疗中心,以及南部运动场等。校区的东边是爱知教育大学附属名古屋小学暨初级中学,西南边则是名古屋巨蛋,附近有名古屋巨蛋前矢田车站 。名古屋大学院系专业名古屋大学设有文学部(人文学科)、教育学部(人类发达科学科)、法学部(法律和政治学科)、经济学部(经济学科、经营学科)、情报文化学部(自然情报学科、社会系统情报学科)、理学部(数理学科、物理学科、化学科、生命理学科、地球行星科学科)、医学部(医学科、保健学科)、工学部(化学和生物工学科、物理工学科、电气电子情报工学科、机械航空工学科、社会环境工学科)、农学部(生物环境科学科、资源生物科学科、应用生命科学科),大学院设有文学研究科(人文学专攻)、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教育科学专攻、心理发达科学专攻)、法学研究科(综合法政专攻、实务法曹养成专攻)、经济学研究科(社会经济系统专攻、产业经营系统专攻)、理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工学研究科、生命农学研究科、国际开发研究科、多元数理科学研究科、国际语言文化研究科、环境学研究科、情报科学研究科。名古屋大学荣誉名古屋大学创药科学研究科特任教授藤吉好则被选荣获了2016年第57回藤原奖。2016年5月26日,特任教授藤吉好则荣获2016年第57回藤原奖。这个奖项由藤原科学财团颁发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藤吉教授的获奖研究题目是关于"细胞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2016年8月24日,山本尚荣誉教授荣获由美国化学学会所主办的罗杰亚当斯奖。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是美国化学学会所设立的有机化学专业当中最具权威的奖项。名古屋大学入学要求1、大部分的赴日读研申请要求学生外国大学教育满16年,得到教授内诺即可再递交材料即可。对日语和英语无明确分数规定。但是建议想去名大的文科类学生过1级,托福80+;理工科类学生过2级,托福80+。2、有个别研究科是直接递交材料审核通过即可进入研究生。比如教育科学发达研究科,国际开发研究科,此外,有个别研究科有特殊要求,比如经济学研究科要求相关课程修够40学分。名古屋大学奖学金1、申请国费外国人留学生以大学院正规课程在籍者或有打算升学者或者即将升入四年级(医学部六年级)的学部正式学生为对象,每年四月份都有申请公费外国人留学生的制度。虽然名额很少,但是本校学生也可申请。报名时期一般在9月份。学部留学生的课程成绩系数必须要达到文部科学省规定值以上。课程成绩系数的计算方法、申请资格和时期等详情请向各所在学部研究科的相关窗口咨询。2、私费外国留学生学习奖励费这是一项由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提供的奖学金,对象为需要经济支援的大学在籍优秀自费留学生。每年4月末开始报名。申请者的前年度课程成绩系数必须要达到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规定值以上。3、地方公共团体·民间奖学团体提供的奖学金各种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财团也通过名古屋大学向在校的自费留学生颁发奖学金。但是数量有限,特别是研究生(非正式生)基本上没有应征资格。希望智课选校帝整理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信息及最新动态尽在智课选校帝,能给各位留学的学子们指点迷津是我们的动力,祝大家学习进步,一切如意。
今天,维波君要跟大家分享下日本旧帝大之一的名古屋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的真实经历。以下是学生自述的原文:作者:X同学学历: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科医学博士课程在读简单介绍:去年九月,我有幸得以大学院研究生(博士预科)的身份来名古屋大学留学,短短的研究生期间,得到了实验室各国前辈们的悉心指导,我十分用心的学习了能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验技能,有幸考入今年的名古屋大学医学博士课程,感觉自己的生命因为自己的努力以及途中遇到的诸多贵人,变得十分的多姿多彩,迫不及待的想要与你们分享这份充实的喜悦。我对名古屋大学的认识名古屋大学是日本排名第三的A类顶尖学校,目前为止一共诞生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有着十分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是所有热爱学术的同学不可错过的学校之一。名大的校训的“勇気ある知識人”,有勇气的知识人。我十分喜欢这个校训,众所周知,人们在年纪尚幼,或者资历浅薄的时候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往往会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一种本能的敬畏,姑且不论这种敬畏是否好处多过坏处,但它常常会导致一种严重的后果,即会使很多人只敢相信书中所写,只敢相信课堂上老师所讲,渐渐失去对未知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如果人人如此,世界的发展将会严重停滞。12月冬天的积雪的大学宿舍名大鹤舞校区旁边鹤舞公园的樱花大学院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来上大课的同学们,能在大课上遇到很多不同国家的同学,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我在名大的这半年多的时光,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我校对于探索未知的追求,这些影响已经深入我心,我将会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校园学习,研究,开拓未知。我盼望着更多跟我一样想法的中国的学生能够来到名大,这里将会成为大家得遂凌云志的地方。上课的情景大学院入学后今年四月的入学式,管弦乐队和合唱团给了我们带来了一场悠扬的听觉盛宴,仿佛是以这种优雅的方式告诉我们,新的生活开始了,要做一个“勇気ある知識人”呀!入学考试一过,教授就跟我商量了我未来要做的课题,我十分喜欢自己的课题,极具创新性和挑战,让我充满了斗志。我的老师们都非常的好,工作时间他们很严肃,认真的教我们知识、技能,教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科研思维。迎新会、忘年会等聚会的时候,他们又都很活泼,会跟我们聊很多平时根本不会聊的话题,也能感觉到他们也想更多的了解课外的我们。前不久我申请了奖学金,我的老师们也都非常认真的帮我修改申请资料等等,让我觉得这条奋斗的路上,一点也不孤单。大学院入学式在名古屋的生活去年九月我刚来名古屋的时候,住的是学校的宿舍——山手北。我非常喜欢这里,在这个宿舍楼里面,全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而且都是单人单间,不用再担心跟室友作息时间不一致等带来的苦恼。虽然是单间,可是厨房、卫浴、阳台等等,一应俱全。每层楼都是不同的门禁卡,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需要个人空间的时候就关上房门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想跟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走进活动室,时不时能碰到一些很活跃的各国友人。4月入学后,我申请了入学料和授业料的减免,因为日本物价很高的原因,自己也不得不开始打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便利店,在便利店打工的时候能够学习很多日语,虽说是小小的便利店,但是也能够学会很多日本工作的基本礼仪,还能遇见很多帮家长出来买东西的小朋友,温暖的老爷爷等等。在日本,打工似乎是很多留学生都会做的事,一开始抱着一种赚生活费的心态打工,后来很多都会变成自己主动想要体验生活,毕竟是在不一样的国家,两个国家的人看上去虽然还是很相像,可是,不一样的地方真的非常多,而这些有趣的不同之处,都需要在课外的时候切身去体会,可谓乐趣多多,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课余活动这是留学生会馆的活动时刻,名古屋大学是日本七大帝大中留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因此,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机会。这里有如你我一般的中国留学生,有洒脱豪放的美国留学生,有绅士的英国留学生,能歌善舞的印度留学生等等。如果你想要认识不同国家的朋友,名大或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前段日子,旅行青蛙这款游戏风靡全国,其中一个常出现的极具日本风情的景点应该是很多玩家再熟悉不过的——名古屋城。在日本的中部有一座美丽且十分现代化的城市叫名古屋,是全日本科技、工业的重心,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汽车、电器公司,它们的总部都是在名古屋。由于名古屋地处中部,因此交通十分便利,作为中部枢纽,往关东一带的东京,横滨,神奈川等地,往关西一带的大阪,京都,奈良都十分的方便。所以,如果你热爱文学、科研,热爱日本的文化风情,想要学得尽兴,玩得愉快,何不选择来名古屋留学呢?我在名古屋大学开始了充实紧凑而又充满乐趣的生活,在这个自己喜欢的国家,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啊。非常希望看见这篇短文的你,不要犹豫,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吧,如果你跟当初的我一样想来日本留学,请你一定要好好准备自己的各种资料,名古屋大学,在静谧的日本等待着你。其他帝大与日本名校的读书经历,维波君已经在联系他们,他们如何通过引路留学申请的?--此处省略1万字。。只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名校升学经历。
“破格提拔,高薪待遇,日本科研人员‘投奔’中国的动向引人注目。”前不久,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日本的科研人员因在本国难以就职流向海外,而在华开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续增加。《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联系数位在中国高校做研究的日本学者,听他们讲述来中国搞科研的故事。记者发现,这些日本科研人员之所以选择来中国,无外乎是出于对深耕专业领域的朴素愿望以及对“科研舞台”的深切渴望。1. 来中国是为了挣钱?误解!“在日本真没工作!”野和田基晴是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有些报道一味强调薪资和职位,让人误会我们来中国只是为了挣钱。有人还因此遭遇网络攻击,被骂‘卖国贼’。实际上在日本真的找不到工作,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 野和田基晴自2005年获得日本东海大学博士学位后,野和田基晴迟迟未能谋得教职岗位,只得辗转于国内外高校做博士后。2010年,在中国台湾的博士后生活告一段落,野和田回到日本求职未果,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博士后生涯。2015年,野和田再次回到日本,但求职屡屡碰壁,后经在北大结识的友人引荐,仅凭一份个人简历,连面试都没有就开启了在山东大学的科研生涯。说起来华契机,现为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岛袋隼士给出相似理由。201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岛袋隼士便赴巴黎天文台做起博士后。“在我的研究领域,日本国立大学的招聘岗位不过五六个,没被录用的话,只能接着做博士后。可即便如此,日本国内的选择也少得可怜,必须把眼光放到国外。”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2018年7月,岛袋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他便在云南大学获得教职。 云南大学的岛袋隼士“终于不用再找工作了!”岛袋隼士说这番话时人在云南大学的研究室。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研人员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除了良好的硬件设施,这所“双一流”高校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的学者,他们之间用英语交流,没有语言障碍,非常国际化。据岛袋讲,他还成功申请到比在日本要高出三四倍的科研经费,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只要做出成绩,他便可以晋升副教授,顺利的话,40岁前后就可以荣升教授。这在日本难以想象,45岁时生活依然颠沛流离的学者大有人在。岛袋眼下醉心于研究,他说要珍惜这份幸运。2. “在这里获得的支持”日本不能比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研发经费为22143.6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19677.9亿元。《日本经济新闻》称,以2018年的数字看,日本的科研投入金额仅为中国的1/7。而且,日本大学当中未满40岁的教员比重在2016年跌至23.4%,创下新低,年轻学者谋求教职愈发困难。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创业补贴等。外籍学者可提交英文申请材料,且不会因此在审查上处于劣势。野和田基晴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到4年1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与他相同资历的学者,如果在日本申请,大概只有100万日元(约合6.3万元人民币)。 “我们在这里得到的支持是日本完全不能比的。以前日本的科研人员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制,可日本政府从2004年开始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削减运营经费,很多科研人员无法获得科研经费,不得不做事务性工作。受困于职位和经费的激烈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再做研究。现在,中国的科研经费直追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岛袋隼士说,不仅如此,他还在校方支持下加入了某个国际望远镜研究项目,可以优先使用最新获取的研究数据。该项目并不免费,没有财政支持单凭学者自身根本无力承担。中国的科研环境与日本有很大不同。某“双一流”高校的日籍教授田中(化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高校的教师数量远大于日本大学,授课任务和事务性工作占比低,可以专心搞科研。此外,在中国,导师具有独立性,能相对自由地开展主题研究,科研经费充足。最让田中羡慕的是,中国有大量学术职位,只要不挑学校、不挑地点,就可以留在学术界,走上学术道路,这是日本和其他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求之而不得的待遇。不过,田中也提到中国科研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他看来,中国比日本更重视人脉,应聘高校里有无相识的中国老师格外重要。否则即便简历上的成绩再突出,被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田中还说,有些学者为了申请更多经费,拼命把研究内容往国家政策上靠拢,长此以往逐渐背离了研究的初心,本末倒置;还有一些知名学者形成了某种权威主义,一时难以推翻。3. 社交媒体驱动中国科研“中国的科研经费确实比日本充足,外界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增加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采访过程中,野和田基晴表示,科研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能力”,更要具备“沟通能力”,通过相互探讨促使自身能力更进一步。野和田观察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科研风格存在两点明显差异。第一,研究室的上下级和平级之间非常团结,沟通顺畅;第二,社交媒体的繁荣促进了科研的发展。野和田本人对此已经非常适应——《环球时报》记者最初给野和田发了采访邮件,他没有回复,而是直接搜索手机号码加上记者微信。野和田告诉记者,日本人到现在仍然喜欢发邮件,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流局限性明显,对方快的话一天之内回复,慢的要等很久。中国不一样,大家在微信上建了不同的群,无论是教师之间的联络,还是团队内部讨论研究内容,都可以随时沟通,非常便捷。“我们的群特别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时不时擦出思想火花。”野和田说,所有成员被凝聚成一股力量,重视团队合作,最终团队和个人都能取得相应成果。他认为,这种合作意识是中国科研成果不断叠加的基础,社交媒体的发达在其中起到驱动和促进的作用。作为在中国搞科研的学者,日本研究人员难免遭遇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比如在其国内遭到批判,有关技术流出的讨论不绝于耳。一般社团法人科学·政策和社会研究室代表理事木英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20多年,很多退休日本技术人员被中韩企业返聘,因此一直有声音质疑日本技术流出,甚至说有些尖端技术被用于武器开发。“实际上,所谓因高新技术流出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现如今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也拥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只不过日本过去是技术强国,外界容易过度评价日本的技术能力,因此始终对中国抱有戒心。”木英介说岛袋隼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所从事的天文学研究属于基础科学范畴,基础科学说白了就是“理论研究”,无所谓“偷与不偷”。这种不好“变现”的学科,不存在技术流出的问题,反倒是很多学者在中国得到支持,发表大量论文,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木英介也表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同,并不涉及技术问题。日本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对“技术流出”的担心是个误会。在他看来,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更应鼓励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 野和田基晴(左三)与其他中外学者4. “一切要靠实力说话!”木英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当下的日本,几乎没有研究者的岗位,以年轻人为中心的科研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为寻找出路,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年轻学者的确越来越多。岛袋隼士有同感,身边不断有日本朋友向他打听在中国的研究生活。“去中国吧!”“经费充足”“广泛招聘”……在日本社交媒体和网站上,这样的宣传不在少数。野和田基晴认为,这种关键词有些片面,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实际上,他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深感“竞争愈发激烈”。野和田说,以前欧美各国位于科研第一方阵,很多日本学者都以赴欧美深造为目标。但现在,中国已在很多领域位居世界前沿,不光是日本,很多其他国家的高级科研人员都愿意到中国搞研究。再加上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本国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留在中国的日本学者为18460人,连续4年呈现上升趋势。木英介表示,可以进行独立研究、不用为科研经费发愁,这对科研人员来说相当有诱惑力,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比肩欧美,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受到了在中国搞科研的魅力。也正因为如此,实力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一切要靠实力说话!科研经费再充足,没有研究成果也申请不到,学术岗位再多,发表不了论文也就无法坐稳。”野和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太多优秀人才聚集,很多自以为崭新的课题已经有人做过,所以必须时刻去发现、思考新的问题,以致“有种被时间追赶的感觉”。竞争激烈的一个直观体现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往的通过率约为20%,现在降到15%。而且,外籍学者仅凭一份简历就能获得教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每天(给自己)加油!加油!”野和田用中文说。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畑亨已在该校工作6年,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一些媒体将他塑造成在中国顶尖学府工作的“优秀学者”,这是误会。实际上,他现在面临申请科研经费遇阻、论文难以发表的困境,指导的学生也因感到危机而打算另寻出路。“我的研究生涯陷入风烛残年的窘境,”高畑亨说。这6年里,高畑亨习惯了中国的研究生活,但中国国内的学术研讨会主要还是用中文进行,使他时常产生“访客”的感觉。而自己的研究室没能发表论文,更让他感到艰难。高畑亨表示,其实,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中国,不断有新的挑战,挑战成功的人能获得远远高于日本的报酬。眼下,高畑亨正在为获取重要的研究数据而拼尽全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一场竞争,要么率先发表论文,要么终结学术生涯,我倒要看看哪个先来。”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环球网【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破格提拔,高薪待遇,日本科研人员‘投奔’中国的动向引人注目。”前不久,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日本的科研人员因在本国难以就职流向海外,而在华开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续增加。《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联系数位在中国高校做研究的日本学者,听他们讲述来中国搞科研的故事。记者发现,这些日本科研人员之所以选择来中国,无外乎是出于对深耕专业领域的朴素愿望以及对“科研舞台”的深切渴望。1. 来中国是为了挣钱?误解!“在日本真没工作!”野和田基晴是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有些报道一味强调薪资和职位,让人误会我们来中国只是为了挣钱。有人还因此遭遇网络攻击,被骂‘卖国贼’。实际上在日本真的找不到工作,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自2005年获得日本东海大学博士学位后,野和田基晴迟迟未能谋得教职岗位,只得辗转于国内外高校做博士后。2010年,在中国台湾的博士后生活告一段落,野和田回到日本求职未果,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博士后生涯。2015年,野和田再次回到日本,但求职屡屡碰壁,后经在北大结识的友人引荐,仅凭一份个人简历,连面试都没有就开启了在山东大学的科研生涯。说起来华契机,现为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岛袋隼士给出相似理由。201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岛袋隼士便赴巴黎天文台做起博士后。“在我的研究领域,日本国立大学的招聘岗位不过五六个,没被录用的话,只能接着做博士后。可即便如此,日本国内的选择也少得可怜,必须把眼光放到国外。”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2018年7月,岛袋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他便在云南大学获得教职。“终于不用再找工作了!”岛袋隼士说这番话时人在云南大学的研究室。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研人员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除了良好的硬件设施,这所“双一流”高校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的学者,他们之间用英语交流,没有语言障碍,非常国际化。据岛袋讲,他还成功申请到比在日本要高出三四倍的科研经费,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只要做出成绩,他便可以晋升副教授,顺利的话,40岁前后就可以荣升教授。这在日本难以想象,45岁时生活依然颠沛流离的学者大有人在。岛袋眼下醉心于研究,他说要珍惜这份幸运。2. “在这里获得的支持”日本不能比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研发经费为22143.6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19677.9亿元。《日本经济新闻》称,以2018年的数字看,日本的科研投入金额仅为中国的1/7。而且,日本大学当中未满40岁的教员比重在2016年跌至23.4%,创下新低,年轻学者谋求教职愈发困难。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创业补贴等。外籍学者可提交英文申请材料,且不会因此在审查上处于劣势。野和田基晴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到4年1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与他相同资历的学者,如果在日本申请,大概只有100万日元(约合6.3万元人民币)。“我们在这里得到的支持是日本完全不能比的。以前日本的科研人员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制,可日本政府从2004年开始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削减运营经费,很多科研人员无法获得科研经费,不得不做事务性工作。受困于职位和经费的激烈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再做研究。现在,中国的科研经费直追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岛袋隼士说,不仅如此,他还在校方支持下加入了某个国际望远镜研究项目,可以优先使用最新获取的研究数据。该项目并不免费,没有财政支持单凭学者自身根本无力承担。中国的科研环境与日本有很大不同。某“双一流”高校的日籍教授田中(化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高校的教师数量远大于日本大学,授课任务和事务性工作占比低,可以专心搞科研。此外,在中国,导师具有独立性,能相对自由地开展主题研究,科研经费充足。最让田中羡慕的是,中国有大量学术职位,只要不挑学校、不挑地点,就可以留在学术界,走上学术道路,这是日本和其他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求之而不得的待遇。不过,田中也提到中国科研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他看来,中国比日本更重视人脉,应聘高校里有无相识的中国老师格外重要。否则即便简历上的成绩再突出,被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田中还说,有些学者为了申请更多经费,拼命把研究内容往国家政策上靠拢,长此以往逐渐背离了研究的初心,本末倒置;还有一些知名学者形成了某种权威主义,一时难以推翻。3. 社交媒体驱动中国科研“中国的科研经费确实比日本充足,外界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增加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采访过程中,野和田基晴表示,科研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能力”,更要具备“沟通能力”,通过相互探讨促使自身能力更进一步。野和田观察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科研风格存在两点明显差异。第一,研究室的上下级和平级之间非常团结,沟通顺畅;第二,社交媒体的繁荣促进了科研的发展。野和田本人对此已经非常适应——《环球时报》记者最初给野和田发了采访邮件,他没有回复,而是直接搜索手机号码加上记者微信。野和田告诉记者,日本人到现在仍然喜欢发邮件,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流局限性明显,对方快的话一天之内回复,慢的要等很久。中国不一样,大家在微信上建了不同的群,无论是教师之间的联络,还是团队内部讨论研究内容,都可以随时沟通,非常便捷。“我们的群特别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时不时擦出思想火花。”野和田说,所有成员被凝聚成一股力量,重视团队合作,最终团队和个人都能取得相应成果。他认为,这种合作意识是中国科研成果不断叠加的基础,社交媒体的发达在其中起到驱动和促进的作用。作为在中国搞科研的学者,日本研究人员难免遭遇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比如在其国内遭到批判,有关技术流出的讨论不绝于耳。一般社团法人科学·政策和社会研究室代表理事木英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20多年,很多退休日本技术人员被中韩企业返聘,因此一直有声音质疑日本技术流出,甚至说有些尖端技术被用于武器开发。“实际上,所谓因高新技术流出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现如今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也拥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只不过日本过去是技术强国,外界容易过度评价日本的技术能力,因此始终对中国抱有戒心。”木英介说岛袋隼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所从事的天文学研究属于基础科学范畴,基础科学说白了就是“理论研究”,无所谓“偷与不偷”。这种不好“变现”的学科,不存在技术流出的问题,反倒是很多学者在中国得到支持,发表大量论文,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木英介也表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同,并不涉及技术问题。日本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对“技术流出”的担心是个误会。在他看来,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更应鼓励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4. “一切要靠实力说话!”木英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当下的日本,几乎没有研究者的岗位,以年轻人为中心的科研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为寻找出路,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年轻学者的确越来越多。岛袋隼士有同感,身边不断有日本朋友向他打听在中国的研究生活。“去中国吧!”“经费充足”“广泛招聘”……在日本社交媒体和网站上,这样的宣传不在少数。野和田基晴认为,这种关键词有些片面,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实际上,他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深感“竞争愈发激烈”。野和田说,以前欧美各国位于科研第一方阵,很多日本学者都以赴欧美深造为目标。但现在,中国已在很多领域位居世界前沿,不光是日本,很多其他国家的高级科研人员都愿意到中国搞研究。再加上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本国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留在中国的日本学者为18460人,连续4年呈现上升趋势。木英介表示,可以进行独立研究、不用为科研经费发愁,这对科研人员来说相当有诱惑力,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比肩欧美,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受到了在中国搞科研的魅力。也正因为如此,实力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一切要靠实力说话!科研经费再充足,没有研究成果也申请不到,学术岗位再多,发表不了论文也就无法坐稳。”野和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太多优秀人才聚集,很多自以为崭新的课题已经有人做过,所以必须时刻去发现、思考新的问题,以致“有种被时间追赶的感觉”。竞争激烈的一个直观体现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往的通过率约为20%,现在降到15%。而且,外籍学者仅凭一份简历就能获得教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每天(给自己)加油!加油!”野和田用中文说。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畑亨已在该校工作6年,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一些媒体将他塑造成在中国顶尖学府工作的“优秀学者”,这是误会。实际上,他现在面临申请科研经费遇阻、论文难以发表的困境,指导的学生也因感到危机而打算另寻出路。“我的研究生涯陷入风烛残年的窘境,”高畑亨说。这6年里,高畑亨习惯了中国的研究生活,但中国国内的学术研讨会主要还是用中文进行,使他时常产生“访客”的感觉。而自己的研究室没能发表论文,更让他感到艰难。高畑亨表示,其实,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中国,不断有新的挑战,挑战成功的人能获得远远高于日本的报酬。眼下,高畑亨正在为获取重要的研究数据而拼尽全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一场竞争,要么率先发表论文,要么终结学术生涯,我倒要看看哪个先来。”
“破格提拔,高薪待遇,日本科研人员‘投奔’中国的动向引人注目。”前不久,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日本的科研人员因在本国难以就职流向海外,而在华开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续增加。《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联系数位在中国高校做研究的日本学者,听他们讲述来中国搞科研的故事。记者发现,这些日本科研人员之所以选择来中国,无外乎是出于对深耕专业领域的朴素愿望以及对“科研舞台”的深切渴望。1. 来中国是为了挣钱?误解!“在日本真没工作!”野和田基晴是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有些报道一味强调薪资和职位,让人误会我们来中国只是为了挣钱。有人还因此遭遇网络攻击,被骂‘卖国贼’。实际上在日本真的找不到工作,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野和田基晴自2005年获得日本东海大学博士学位后,野和田基晴迟迟未能谋得教职岗位,只得辗转于国内外高校做博士后。2010年,在中国台湾的博士后生活告一段落,野和田回到日本求职未果,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博士后生涯。2015年,野和田再次回到日本,但求职屡屡碰壁,后经在北大结识的友人引荐,仅凭一份个人简历,连面试都没有就开启了在山东大学的科研生涯。说起来华契机,现为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岛袋隼士给出相似理由。201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岛袋隼士便赴巴黎天文台做起博士后。“在我的研究领域,日本国立大学的招聘岗位不过五六个,没被录用的话,只能接着做博士后。可即便如此,日本国内的选择也少得可怜,必须把眼光放到国外。”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2018年7月,岛袋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他便在云南大学获得教职。云南大学的岛袋隼士“终于不用再找工作了!”岛袋隼士说这番话时人在云南大学的研究室。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研人员最渴望的就是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除了良好的硬件设施,这所“双一流”高校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的学者,他们之间用英语交流,没有语言障碍,非常国际化。据岛袋讲,他还成功申请到比在日本要高出三四倍的科研经费,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只要做出成绩,他便可以晋升副教授,顺利的话,40岁前后就可以荣升教授。这在日本难以想象,45岁时生活依然颠沛流离的学者大有人在。岛袋眼下醉心于研究,他说要珍惜这份幸运。2. “在这里获得的支持”日本不能比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研发经费为22143.6亿元人民币,2018年为19677.9亿元。《日本经济新闻》称,以2018年的数字看,日本的科研投入金额仅为中国的1/7。而且,日本大学当中未满40岁的教员比重在2016年跌至23.4%,创下新低,年轻学者谋求教职愈发困难。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创业补贴等。外籍学者可提交英文申请材料,且不会因此在审查上处于劣势。野和田基晴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到4年1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与他相同资历的学者,如果在日本申请,大概只有100万日元(约合6.3万元人民币)。 “我们在这里得到的支持是日本完全不能比的。以前日本的科研人员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制,可日本政府从2004年开始推行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削减运营经费,很多科研人员无法获得科研经费,不得不做事务性工作。受困于职位和经费的激烈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再做研究。现在,中国的科研经费直追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岛袋隼士说,不仅如此,他还在校方支持下加入了某个国际望远镜研究项目,可以优先使用最新获取的研究数据。该项目并不免费,没有财政支持单凭学者自身根本无力承担。中国的科研环境与日本有很大不同。某“双一流”高校的日籍教授田中(化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高校的教师数量远大于日本大学,授课任务和事务性工作占比低,可以专心搞科研。此外,在中国,导师具有独立性,能相对自由地开展主题研究,科研经费充足。最让田中羡慕的是,中国有大量学术职位,只要不挑学校、不挑地点,就可以留在学术界,走上学术道路,这是日本和其他很多国家的科研人员求之而不得的待遇。不过,田中也提到中国科研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他看来,中国比日本更重视人脉,应聘高校里有无相识的中国老师格外重要。否则即便简历上的成绩再突出,被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田中还说,有些学者为了申请更多经费,拼命把研究内容往国家政策上靠拢,长此以往逐渐背离了研究的初心,本末倒置;还有一些知名学者形成了某种权威主义,一时难以推翻。3. 社交媒体驱动中国科研“中国的科研经费确实比日本充足,外界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增加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在采访过程中,野和田基晴表示,科研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能力”,更要具备“沟通能力”,通过相互探讨促使自身能力更进一步。野和田观察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科研风格存在两点明显差异。第一,研究室的上下级和平级之间非常团结,沟通顺畅;第二,社交媒体的繁荣促进了科研的发展。野和田本人对此已经非常适应——《环球时报》记者最初给野和田发了采访邮件,他没有回复,而是直接搜索手机号码加上记者微信。野和田告诉记者,日本人到现在仍然喜欢发邮件,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流局限性明显,对方快的话一天之内回复,慢的要等很久。中国不一样,大家在微信上建了不同的群,无论是教师之间的联络,还是团队内部讨论研究内容,都可以随时沟通,非常便捷。“我们的群特别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时不时擦出思想火花。”野和田说,所有成员被凝聚成一股力量,重视团队合作,最终团队和个人都能取得相应成果。他认为,这种合作意识是中国科研成果不断叠加的基础,社交媒体的发达在其中起到驱动和促进的作用。作为在中国搞科研的学者,日本研究人员难免遭遇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比如在其国内遭到批判,有关技术流出的讨论不绝于耳。一般社团法人科学·政策和社会研究室代表理事木英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20多年,很多退休日本技术人员被中韩企业返聘,因此一直有声音质疑日本技术流出,甚至说有些尖端技术被用于武器开发。“实际上,所谓因高新技术流出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现如今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也拥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只不过日本过去是技术强国,外界容易过度评价日本的技术能力,因此始终对中国抱有戒心。”木英介说岛袋隼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所从事的天文学研究属于基础科学范畴,基础科学说白了就是“理论研究”,无所谓“偷与不偷”。这种不好“变现”的学科,不存在技术流出的问题,反倒是很多学者在中国得到支持,发表大量论文,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木英介也表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同,并不涉及技术问题。日本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对“技术流出”的担心是个误会。在他看来,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更应鼓励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野和田基晴(左三)与其他中外学者4. “一切要靠实力说话!”木英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当下的日本,几乎没有研究者的岗位,以年轻人为中心的科研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为寻找出路,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年轻学者的确越来越多。岛袋隼士有同感,身边不断有日本朋友向他打听在中国的研究生活。“去中国吧!”“经费充足”“广泛招聘”……在日本社交媒体和网站上,这样的宣传不在少数。野和田基晴认为,这种关键词有些片面,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实际上,他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深感“竞争愈发激烈”。野和田说,以前欧美各国位于科研第一方阵,很多日本学者都以赴欧美深造为目标。但现在,中国已在很多领域位居世界前沿,不光是日本,很多其他国家的高级科研人员都愿意到中国搞研究。再加上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本国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留在中国的日本学者为18460人,连续4年呈现上升趋势。木英介表示,可以进行独立研究、不用为科研经费发愁,这对科研人员来说相当有诱惑力,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比肩欧美,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受到了在中国搞科研的魅力。也正因为如此,实力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一切要靠实力说话!科研经费再充足,没有研究成果也申请不到,学术岗位再多,发表不了论文也就无法坐稳。”野和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太多优秀人才聚集,很多自以为崭新的课题已经有人做过,所以必须时刻去发现、思考新的问题,以致“有种被时间追赶的感觉”。竞争激烈的一个直观体现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往的通过率约为20%,现在降到15%。而且,外籍学者仅凭一份简历就能获得教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每天(给自己)加油!加油!”野和田用中文说。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畑亨已在该校工作6年,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一些媒体将他塑造成在中国顶尖学府工作的“优秀学者”,这是误会。实际上,他现在面临申请科研经费遇阻、论文难以发表的困境,指导的学生也因感到危机而打算另寻出路。“我的研究生涯陷入风烛残年的窘境,”高畑亨说。这6年里,高畑亨习惯了中国的研究生活,但中国国内的学术研讨会主要还是用中文进行,使他时常产生“访客”的感觉。而自己的研究室没能发表论文,更让他感到艰难。高畑亨表示,其实,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中国,不断有新的挑战,挑战成功的人能获得远远高于日本的报酬。眼下,高畑亨正在为获取重要的研究数据而拼尽全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一场竞争,要么率先发表论文,要么终结学术生涯,我倒要看看哪个先来。”
【环球时报赴日本特派记者邢晓婧】当美国政府逐渐加紧对中国学生和学者限制、为两国学术交往蒙上阴影之际,其盟国日本一度也传出“要提防中国偷技术”的疑虑。然而,《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赴日采访发现,更多的人认为,中国学生和学者非但不是“威胁”,反而给日本带去全新机遇,而且,中日研究机构、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还会日益增加。正如名古屋大学校长松尾清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要趁着现在日中关系转圜之际,进一步加深两国的交往。在科研方面,不要掺杂政治因素,应纯粹做学问。不问国籍、不问背景,争取共同造福于人类。”名古屋大学校长松尾清一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为中国科学家献上诚挚敬意”回顾近代史,中日在学术领域的往来可以追溯到1877年——清政府在日本设立驻日清国公使馆,派遣官员和日本学者一道进行科学研究。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松下、新日铁等日本企业带着先进技术涌入中国市场,在获取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后数十年间随着交往不断深化,双方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基础。日本是欧美国家之外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最多的国家,大多数得主出身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及名古屋大学这3所大学。名古屋大学理学部设有“2008年诺贝尔奖展示室”,该展示室是为纪念当年获得物理学奖的小林诚、益川敏英等日本学者,而他们都受到过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教导和影响。在这个展示室里,《环球时报》记者偶然从一份特殊的手稿中发现“中国印记”。1964年8月,时任理学部教授的坂田昌一率领日本代表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科学研讨会,这份手稿记载着坂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致辞:“各国科研工作者们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团结一心,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为了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共同追寻真正的科学。日本代表团为中国科学家献上诚挚敬意。”在坂田昌一致敬中国科学家27年之后,中日两国科技界的交流又传出一段佳话。1991年8月,第四届亚洲化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届会议上,中国青年杨立向日本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方看过他的论文后说:“如果你想去日本大学深造的话,一定可以找到位置。”杨立1988年获得苏州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他一直想去技术领先的日本继续深造。在名古屋大学圆梦后,1997年杨立入职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成为该公司历史上首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籍正社员”。此后,杨立申请超过40项专利,成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专家。2003年,恰逢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球招聘,杨立毅然决定全职回国,开始培养新一代中国新能源研究者。中日频繁的民间科研交流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年轻人,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立只是其中的一位。十余年来,杨立带领的科研队伍和丰田、日立化成等多家日本企业有着长期合作。杨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毕竟日本的电池研发技术世界领先,通过和这些公司合作,我们可以不断确认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是否处在前沿。”据他介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基本上是初期设定目标,每3个月远程交流一次进展,年中和年末分别当面再交流一次。关于研究项目可以自由提议、开放交流,日本企业并不简单地追求立竿见影,而是注重开发下一代的电池材料和技术。杨立总结说,就算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只要给出合理解释也可以接受,“这是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中国科研没有理由不发展”日本法务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33.7万名留学生,中国留学生数量约为13万人,早稻田大学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最多,高达5412人。值得一提的是,赴日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不在少数。以名古屋大学为例,2018年度在籍的中国留学生(含港澳台)人数为1158人,约占留学生总数的一半,同时,中国留学生中选择理工科的约占四成。尽管日本政府并未像美国那样表现出对中国学生的戒心,但也有数位日企高管私下向《环球时报》记者表露担忧。有的说,“大量优秀中国留学生在日生活学习,对已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的日本来说,很难保证知识产权不会被偷窃”。对此,杨立表示,在日中国人的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很快,现在所有项目启动,中日双方律师同时跟进,十几年来从未起过纠纷。当《环球时报》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教授、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时,他对此并没有任何疑虑。天野浩现在共指导20名硕士和博士生,半数来自中国。他表示:“不论来自哪个国家,只要有强烈的研究志向,愿意来到我的研究室共同进步,都是值得感激的事情。”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教授天野浩(右)和他的中国学生蔡文韬(左)。25岁的安徽小伙蔡文韬是天野浩的学生,正在读硕士二年级,平时课业十分繁重,他在实验间隙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蔡文韬在合肥六中读书期间,就曾在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本科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面临到底是赴美还是赴日深造的抉择。蔡文韬回忆说,他那时最重视的是大学里的学术氛围,当初感觉黄种人在美国容易受到歧视,有太多限制,而日本则会好很多。在语言学校学了一年半日语之后,蔡文韬考进名古屋大学。蔡文韬在日本没有感觉到科研受阻,他说:“硬件和软件都能支撑起自己的想法,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想法不够多’。”对所谓“中国留学生盗窃知识产权”的猜疑,蔡文韬认为,很多日本人其实清楚,中国人过去对于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也很薄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留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已明显改变。对于日本学术界来说,中国留学生也带来新的朝气。2016年蔡文韬刚到日本时,移动支付在中国国内已相当普及,但日本人还是“找零钱找出一大堆钢镚儿”,这让他很不适应。据他观察,新技术在日本很难得到普及。相反,他经常能听到日本人谈起“中国”,印象最深的是“做东西很快”,很多想法都能在第一时间“转”起来。特别是深圳,速度特别快,日本人对此交口称赞。蔡文韬说,他计划先在日本专心拿到博士学位,再回国从事科研工作,国内对于创业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适合发展新项目。谈到中国留学生和中国科研的未来,天野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希望他们能够活用在天野研究室收获的经验,不光是在日本和中国,而是能学以致用为全人类造福。我希望中国的科研也是一样,可以为世界的和平与幸福贡献力量。”名古屋大学校长松尾清一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他表示:“现在的中国带给世界的影响力巨大,存在感很强,责任也重大,和50年前完全不一样。日本时刻在思考可以从中国学到什么,像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中国的技术都很领先。”他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这批人才将汇聚成研究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中国科研没有理由不发展。可以说,未来日中在科研方面一定是相互依存、唇齿相依的关系。“应学日本,搞科研不抄近路”“在日本的学习经历对我日后激励很大,从那时起我执着于追求‘从0到1’,不愿再去做重复的事情。”杨立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亲自给本科生授课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执着追求的精神依旧体现在天野浩等日本学者身上。天野浩说的一句话让《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深刻——“就算失败了99次,只要第100次成功了,之前的99次就是过程,而不算失败”。尽管已功成名就,但在不出差的日子里,天野浩每天8时至22时全都“泡”在学校,学生们可以找他当面交流。蔡文韬说,天野教授没有架子,有任何想法、任何要求,需要任何设备都可以提,他都会尽力满足,哪怕最终没能得出满意的结果他也不会说什么。日本搞科研的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在杨立看来,日本很多德高望重的学者十分愿意花时间深入基层,去中小学做科普辅导,激发年轻人的科研兴趣,以此储备人才。而中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杨立担任过一些中小学科技竞赛的评委,发现有的小学生竟然在实验中用到研究生都没碰过的仪器设备,后来才知道参赛学生的父母是该领域专家。为“帮助”子女取得“漂亮”成绩,不惜出手“辅导”和撰写研究报告。还有一些中学老师把自己的硕士、博士时期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为辅导学生的研究成果参赛。杨立担忧地说:“这种做法深深地毒害了青少年的科研精神,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原来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奖。这些做法若不能及时纠正,肯定不利于中国下一代科学人才的培养。培养科研人才,千万不要有‘抄近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