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学的学生倾向于考区位较好大学,而普通二三本的学生优秀学生有的也想试试挑战一下自我,二三本中一般同学可以考虑区位相对差些的学校,比如西南和西北以及东北的大学,尤其新疆西藏青海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首选他们,这就是一般同学的机会,只要你不在乎这些区域差些,机会就是你的。对于二三本英语特别优秀的专业课有好的学生还是可以考虑区位好点的大学,比如湖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其中有句话是储存知识就是储存黄金
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自己的一些备考经验能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一些帮助,让大家能少走些弯路,因为考研真的挺苦的;另外就是给自己毕业十个月以来的考研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做一个总结。政治我从暑期七月份进行的一轮复习,因为政治所有的范畴和原理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死记硬背倒不如多读几遍,然后自己复述出来。总之,政治的复习,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理解。另外活学活用也非常重要,千万别死记硬背。要是记起来,你会发现要记得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你对自己的能力表示质疑。而且毛邓还要和时事结合,在时事的基础上上升一步,也就是上升到理论。政治做题很重要,特别是选择题,多做选择题可以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不断巩固复习理解的知识点,不过最好选择有答案解析的题目。英语一:单词和简单的语法要尽早开始学习,尝试各种方法记单词(在真题中学单词效果最好),直到考试。我4月份开始研究阅读,阅读要反复研究,不能追求速度,要扎扎实实把每一篇学会,前期多花时间后期就会事半功倍。关于英语作文,强烈建议背作文,我从去年正月就开始背,每天早上背40多分钟(容易忘记,要坚持不间断的复习),到考试前熟练背诵10篇大作文,20篇小作文。考试时的大作文是我将背过的两篇结合写的。新题型不建议过早开始,我从11月底开始学课程、练真题,时间绰绰有余。数学3-6月过完第一遍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高数主要是看一节张宇老师的视频做一下对应的十八讲和全书,这两本资料我是同步进行的,因为高数在数学中占比较大,全书只做了高数部分,线代也主要是看一节李永乐老师的视频做一节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论同上,看视频做九将7月中旬-8月将上一轮做过的题重新做了一遍,经常出现做过的题第二遍仍然做错,很正常,多做几遍多总结即可。9月-10月收尾+真题。9月上旬将前两轮进行了收尾,第二轮其实进行的挺慢的,紧赶慢赶的才过完第二遍,我记得当时为了赶进度十八讲部分章节并没有做完第二遍,数学还是挺忌讳赶进度一味强调遍数的,容易造成不深入,浮于表面的弊端。9月末开始做了历年真题,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可以只做2000年之后的,一定要掐表全真模拟,一般一天一套,一个月差不多就能做完。11月-12月查漏补缺,做各家模拟当然每个人到了11月份查漏补缺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对症下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后就是做各家模拟题了,当时除了李林老师的模拟题我全做完了,其他老师的都只是做了一半左右,张宇八套卷难度较大,我做完一套差不多得自闭一天,所以不建议12月做,不利于信心的建立,其实也没必要做那么难的题,考研数学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基础打牢了,难题也能攻克一二,李永乐老师的线代还是出的一如既往的很有水平,李林老师的题还算中规中矩,比较贴近真题难度。我想强调的是,越到后期越不能放掉数学,后期可能因为其它各科的压力压缩数学的学习时间,不可以!考前希望至少可以保持两天一套模拟的速度,每天抽出一个上午,第一天做并打分,第二天详细改,务必保持手感!很重要!我的真题都是在考研文库上找到的,上面有各个专业的真题。非常好用。最后说说专业课,首先是专业课参考书:《自然地理学》杨达源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等著,商务印书馆。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商务印书馆;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业课的竞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就是对信息搜索能力。不论你所报考的专业多么难,还是多么的容易,透透彻彻的复习至少一遍指定教材是必须的,这样就预防了今年试题的大范围变化。同样,信息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你的人力资源有同学、老师,此外大家还要利用好网络辅导班,搜索到一切可以获得的消息,像专业课大纲、重点等,这些都是你专业课出类拔萃的关键。专业课复习应当紧扣考试参考书目,想法搜集报考单位的历年考研真题,深入研究命题规律和动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因为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招生单位,其考试的侧重点甚至考试科目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在看完一个小节或看完一章后,就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把重点的知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专业课由报考院校出,因此主观性较强,不过不变的是老师通常都喜欢读书精细的人,所以不论是为了考试还是将来搞研究,精读作为基本功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由于主观性强的缘故,就要求考生广泛联系,尽可能汲取信息,从中寻找重点,发现规律。专业课的特点是各个招生单位大都自己命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考哪个单位的就要看哪个单位制定的参考书,最好看看他们的讲课笔记,这样会更好的,基础不好的话尽量早动手,要是觉得专业课复习比较有难度的同学,不妨报一个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老师讲课非常专业,对提分的帮助很大。决定考研之前要给自己几天时间先想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你真的选择考研了那就不能把它当成说着玩的,一定要拿出一百分的力气,不要三分钟热血。
2021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829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考研全套绪论1.1复习笔记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部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1)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3)经济地理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的传统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出发,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3)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②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运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2)区域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它与研究地球表面人文要素的学科联系密切,人文地理学从相关学科吸取有关各种要素的专门知识,反过来又为这些学科提供关于各种要素及其他现象间空间联系的知识。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一般是指19世纪中叶以前。该阶段基本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构成了古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内容。(1)古希腊地理学的发展①产生渊源希腊地理学是在地理考察和哲学中产生的。a.地理考察军事扩张以及人类早期的商业活动,不断扩大了地理视野,促使早期的学者对不同地方进行描述和记载;b.哲学哲学对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解释奠定了基础。②代表人物a.荷马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b.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hosthenes,约前273~前192)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c.其他学者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学者的著作中,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洪堡和卡尔李特尔是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地理学家,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①洪堡(1769~1859)洪堡的成就主要有:a.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通过在美洲的野外考察写成了三十卷的巨著《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晚年著有《宇宙》五卷。b.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c.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既包括地表各自然现象,也包括人类社会活动。②李特尔(1799~1859)a.主要观点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b.理论缺陷第一,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该方法并不是解释人地关系的正确方法。第二,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带有浓厚的目的论色彩,把对地球和人的所有研究,都看作是上帝意志的层层揭示。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人文地理学进入近代时期。该阶段,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形成了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索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1)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①拉采尔(1844~1904)拉采尔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其主要成就有:a.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b.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来源:圣考网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共6个,每个5分)Accessibility(通达性)Heihe tengcong line(黑河-腾冲线)embeddedness(植根性)Polarizationtrickle-down effect(极化涓滴效应)regionalgovernance(区域管制)Metropolitanarea(大都市区)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1.何谓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形成的机制与作用。2.麦金德的全球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简述其优缺点及实践意义。3.什么是mental map,简述其形成机制与作用。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5分)1.北京与上海有很多创意产业在传统废旧工厂进行集聚,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理地理学相关原理解释其形成机制与过程。2.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以及实现方式。3.何为产城融合?论述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及作用。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说明:近年来,该科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为881人文地理学。来源:圣考网
【编者按】2019年初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当代重要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的《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段先生生于中国,学于西方,这本书原是他受编辑之邀写给英语国家的地理从业者,甚至是普通公众阅读的一本书,因此话题宏大,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有“简史”之感。作为华裔地理学家,段先生在书序中说,他写这本书一是想要“向故土致献敬意”,二是“想写一本不落窠臼的区域地理书”,将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学、艺术贯通起来,并期望此书的翻译出版能“抛砖引玉”,“中国的地理学者能够真正实现历史与人文、经济、社会的并重”。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本颇有历史、人文味道的中国地理。近期,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的唐晓峰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师从侯仁之先生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又赴美在雪城大学获得地理学的博士学位,对历史、地理思想、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都颇有心得;而且,此次《神州》中文译本的最后一章“改革开放(1978- ):尚未休止的巨变”就是由他补写的。此次采访,就请唐教授谈谈他是如何理解段先生写作《神州》的初衷,他对于人文地理研究、地理学史的书写又有何思考。澎湃新闻:近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段义孚先生的《神州》,这本书出版时间较早,内容也比较宏观,着眼于“景观”。之前您问我:这是一本历史书还是一本地理书?我的直观感受是:“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看这个副标题,重点就是地理嘛!我也明白您的问题,这本书从第三章“史前景色”到第八章“1950年后的意识形态和景观”,有讲边疆、外来文化、人口南迁、历史上的城市等等,这些内容都有在看历史书的感觉,但我也注意到,这本书开篇就讲地形、气候、植被等,后面也有以地理单元为小标题讲述的内容,比如“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在您补写的最后一章,着重讲到交通、环境工程,我觉得这些都是比较地理化的语言。在您提问之前,我没有把这个问题特别当作一个问题看。那现在我想问的是:您接受补写1978年以后这部分内容的写作,您是怎么思考、处理这个问题的呢?唐晓峰: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我之所以问你“这是历史书还是地理书”,是因为我曾经感到过这个问题。我80年代在美国读地理系,见到过这本书,翻看了一下,见有大量历史名词,感到很像讲历史,就没有读下去,因为当时心思主要在地理学理论上。但我知道段义孚是地道的地理学家,他不会无缘无故(无地理缘故)地讲起中国历史来。所以,这到底是怎样一本书,一直是个问号留在脑子里。现在有了中文译本,看起来容易许多,才注意到段义孚在历史叙事中的地理问题意识。我以为这正是本书的特色。我在另一篇短文里称它作“景观史记”,就是表达这个意思。现在还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部中国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历史地理学也可以用“历史叙事中的地理问题意识”来表达。其实,历史是一个存在整体,在里面可以提取任何问题意识,不在乎你从什么学科角度。《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美]段义孚著,赵世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译者、编者找我续写第9章,我没有马上答应,等看过译稿,特别是第8章“1950年后的意识形态和景观”的部分,才知道这不是一项很难的任务,因为原书中的现代部分,只作叙述体,并不怎么涉及那段历史的复杂性。按照此例,继续叙述,便不是难事。另外,当年段义孚在海外搜集“新中国”的资料,会花些气力。而对一个在中国生活而有着直接经验的人,写出类似程度的概述,会容易一些。当然,继续叙述,也要贯穿地理学上的问题意识。段义孚在叙述景观变化时,要讲造成景观变化的社会原因(重要的是经济、人口),读这个部分就很像是读历史。在中文版序言的结尾,段义孚有些感慨,他写道:“至于城市里的样子,我到酒店外面散步,看见一个小区里有一小块绿地,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公园安全吗?在芝加哥,几乎肯定会有抢劫犯和嗑药的拦路打劫。而这里,我看见人们坐在石桌旁边心无旁骛地下象棋,孩子们嬉戏吵闹,而最让我惊奇的是旁边还有一块专门的场地让老头老太们锻炼。他们在一个健身器械上来回摆腿,同时盯着孙子。我在想,如果我年轻20岁(可惜我现在86了),我干嘛不把这些场景写进我关于中国的书里?”其实这类题目正是段义孚后来做出重要学术推动的方面,即寻常生活中的地方与景观。在段义孚的心中,“中国”是一个未曾完成的题目。澎湃新闻:最近重看《人文地理随笔》注意到封底的一段话,您说“我得承认,自己对地理学的理解,是受了洋人的启发。西方人文地理学,想得很多,管得很宽,‘人味儿’十足,明确划在人文社会学科一边,这是我开始喜欢地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看书的时候我没注意到这段话,这次看到有点意外。很想问:中国传统的地理学不是人文性也挺强的吗?您怎么看这个“人味儿”?201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唐晓峰教授的《新订人文地理随笔》唐晓峰:当年感慨美国人文地理学的“人味”,有几个层次。最直接的是,美国地理学归于人文社会类,不像中国属于理科类。美国不是不研究自然地理,但自然地理的许多问题已经归并到其他学科中。比如紧挨着雪城大学就有一个属于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森林学院,那里研究许多自然地理问题。我国的当代“人文”地理学(例如80年代的北大地理系),主要是经济地理、城市规划,这两个专业社会性强,人文性不强。另外,也是最具特点的,美国的人文地理学者算是把“人文”做到了家,以段义孚为例,直深入到人(甚至个人)的心里面,与情感挂钩。这在我国地理学界,一些人会认为是“离谱了”。即使是研究历史地理学,政治成分很大(复旦),自然环境成分也很大(北大)。实际上,历史上的地理问题中,社会文化成分也很大,但那个时期真正的历史人文地理学还没有发展起来。看过陈正祥写的文化地理,题目求新,但所讲问题散而肤浅。到美国后,听说复旦大学的卢云开始研究历史文化地理,虽然没有读到原作,但估计会是系统性较强的研究,有开创意义。现在张伟然等学者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文化问题必须涉及感知、意象,否则只是文化的二手货。我在雪城地理系,正赶上那里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高峰期,邓肯、赛明思、阿格纽、梅尼格等,都是在西方打先锋的学者。尤其是那位邓肯教授,我对他是又恨又爱,恨他专讲我听不懂的东西,逼我们看“离谱”的书,一会儿是福柯,一会儿是吉尔兹,还读了一回小说。我乍到雪城,上的头一门课就是他的“approach to the power of place”,这是啥意思?这个人文大棒给了我当头一下。这是一个关于place的讨论课(seminar),从美国、英国、加拿大请来一批学者,一周一位,轮流开讲。他们都是人文地理大家,比如D.莱、雷尔夫等。当时没有请段义孚本人,但要读不少他的文章。在邓肯的课上,我悟到了美国人文地理学的真相,变得十分喜爱。现在地理学家有个共识,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没错。但有个问题,人地关系都包括什么,不能只讲躯体与地的关系,人还有思想、心灵,怎么办?管不管?人类不是只在大地上走路干活,他们还要面对大地作诗,绘画,更重要的,汲取哲学营养,建立意义世界。人类绝不容忍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所以,如果只着眼于走路干活的一面,则小看了人地关系。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人说,在思想心灵与地的关系中,地只是媒介,有一个人——地——人的关系过程,所呈现的复杂性主要在人的一面,不在地的一面,所以这类问题不能算是地理问题。因为地理学应该处理在地面上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如果复杂性在人的内心,就应该让心理学家去管。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关系还可以倒过来看,即地——人——地。某地,因为人的意识形态活动,而变成携带某种意义的“地方”,相对于原初,它已经变成大地中的“他者”,中国的四大佛山就是群山中的他者,《山经》的作者想不到日后会有这样的山地。说到《山经》,我们看到,《山经》的作者已经构建了庞大的具有神灵意义的群山世界,世界的意义其实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是人地关系最本质的地方。《禹贡》赋予世界(以及人生)的意义另具内涵,它成为华夏文明叙事的一部分。华夏大地不仅仅有供人类生息的丰富物质资源,也还有令华夏子孙获取精神素养的河出昆仑、凤鸣岐山、五岳四渎、三江五湖、涿鹿之野、天府之国、上党天下脊、阴山敕勒川……,这些构成古代中国的意义世界,它们是心灵活动落在大地上的成果,是重量级的文明成就。如果讲中国地理,不讲这些,能算是“中国”吗?禹贡九州山川之图北京城成片的胡同区培育了北京人,北京人以自己特殊的情感塑造了胡同文化。这片片胡同区,与皇城宫殿一起,赋予北京古都以意义。“城南旧事”包含地理空间上的“所指”,作为一个概念,它已经不是讲房屋建筑,而是旧事所须的“地方”。旧事不在城南,意义会消解大半。另外,人味足不足,是要看挖掘得深不深。那么“人味”的深度在哪里?当然不是数学公式的深度,而是哲学深度、心理深度。段义孚就是告诉我们地理问题是如何延伸到人的内心深处的。我的美国导师曾写过一篇地理学与存在主义,惊动了法国的波伏娃。有一本书可以代表美国人文地理学中“人味”的深度,即《人本主义地理学》(,编者是莱、赛明思),这是本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代表着一个时代。The Humanistic Geography澎湃新闻:对一个文科教育背景的学者,讲地理学的话,人文地理学是相对能够让人感到亲近的内容。有一个问题是:怎么看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和“理”?唐晓峰:这个问题关键点是不能把“理”只看作现代自然科学那种逻辑实证主义的“理”。“理”的范围很宽,每件事情都有“道理”,广义一点说,能说服人的,就是道理,大道理管大事情,说服千百万人,小道理管小事情,最小的是自己说服自己。当初《周易系辞》用“地理”这个词,是强调卦爻中的“理”,说服了许多人。早期文献里还有“地里”这个词,实际里程的意味更多些。后来的风水家们也用“地理”,是要宣扬他们的镇伏之“理”,现在还有很多人信,信,就是被说服了。当然,这些“理”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理”不同,用逻辑实证主义衡量,那些道理都“不对”。从社会意义上讲,有些道理是用来证明世界的,有些道理是用来解释世界的,解释世界的道理属于说服人的道理,包括宗教。只要你被说服了,你信仰了,这个道理就是成功的。在说服人的道理里面往往会有价值观,科学原理里面不讲这一套。老子打儿子,如果叙述为“一个人打另一个人”,当然要治罪,但若附加上老子、儿子的名分,伦理价值观就来了,打了白打,打是爱。法律界有这类争论。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现代地理学当然追求科学性,也就是探索科学规律,这种努力在自然地理方面很成功,但在人文地理这一翼,情形没那么简单。为了文(人文)与理(科学原理)的统一,地理学家们烦恼了100年(从洪堡时代到计量革命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理学家一方面调整了计量方法使用的范围,另一方面放弃了一律追求科学性的努力,在人文地理方面,转而向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找寻盟友。上个世纪后半,在社会人文领域推出(或发掘出)了很多理论,它们与实证逻辑主义的理论不同,主要是阐释性理论,不是证明性理论。在地理学理论阐释中,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与大多学科差不多,讲究概念的精确性,材料的可靠性,推理的严密性,只是人文事件常常含有很复杂的主观因素,问题开放,可重复性小,所以个案研究、个案解释是主流。但即使是个案研究,仍需要很好的理论能力,读一篇逻辑严谨的文章,同样有快感。复杂的道理,需要思考能力,也需要表达能力。理科可以用复杂的公式表述,文科只能用语言,现在很多文科研究也设计出复杂的图表、图示,是想展现理论(问题)的时空结构性。澎湃新闻: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出现就带着“科学”的光环,而这个“科学”又与“救国”、与“富国富民”相联系。您觉得近代地理学在中国这一时期的处境,能不能将其与西方航海时代前后的地理学相比较呢?或者说,如果要比较,那么是跟西方地理学的哪个阶段比较接近,可以一谈?唐晓峰:西方有一个“地理大发现”,我们近代可以说也有一个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我们的大发现是书本上的,不是亲身跨海过洋的,但同样具有震撼意义。当然,意义的内涵不同,感受不同。欧洲人大发现之后,变得洋洋得意,而我们大发现之后,一度丧气。地球是圆的,遍地都是国家,所谓“中国”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个弱国。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地理学上被发现的,不仅是大洲大洋的事实,还有一批理论,而当时最风行世界的地理学理论是“环境决定论”。它无情地告诉我们,中国之所以是弱国,是因为环境不行,而环境是天定的。这让中国人从“科学”的西方人嘴里听到了另一种“天命”,这是令人沮丧的。不过求变求新的中国人毕竟从理性上知道了工业时代的来临,并由此想到要重新设计国土,这是真正的告别王朝地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是这个思路。在这个地理思想变局中,中国自己的人才一批批成熟,之前外国学者的确做出了贡献,像李希霍芬、葛德石等,但中国自己的科学家更具有实践意义。《建国方略》澎湃新闻:我看王庸先生的《中国地理学史》,写中国传统时代的地理学就是地图、方志两大内容,近代地理学则是用西方地理学的内容分类:地文、气候、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些内容。在您看来谈中国地理学史,还有别的讲述方式吗?唐晓峰:王庸自己也认为写出来的不能算地理学史,因为仅仅地图、方志这两项,不但内容撑不起来,地理学的重要本质也没有办法讲清楚。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王庸的困惑”,就是讨论这个问题。做宏观分期,我认为在现代以前,中国地理学史可分为三大阶段,各有核心性的主题特质:上古是文明特质,秦汉之后是王朝特质,近代开始是科学特质,前两个时期的特质是联系递进的,近代科学特性的形成可以说是“科学革命”。现在对文明特质、王朝特质的研究较多,而对近代科学特质形成的过程研究还很不够。科学特质不只是地球观的问题,地球观解构了文明与王朝地理的一部分,但具体地理问题研究的科学范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对这些真正的学术层面的研究还很不够。比如地质地理学这个流派是怎样在中国形成的,就很值得研究。传统的地理盟友是历史,地理志列入正史,二者联称“史地”。而近代以后,地质地理学诞生,地理盟友变为地质学,这是地理学走向科学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李希霍芬起了重要作用,李希霍芬在中国4年,做的就是地质地理学,他的这个套路在欧美都有影响。北京大学也有地质地理学系。翁文灏说,没有李希霍芬来中国,中国的现代地质学会晚发展十年。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人埋头关注这个问题,还不清楚中国学者是如何具体地一步步借鉴李希霍芬的学问的,人们都只关心他的“丝绸之路”。现在叙述地理学史,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个是按照古代文本(被视为古代地理成就)的历史发展脉络做叙述,夹叙夹议,侯仁之的《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就是这种做法。还有一种叙述,是打乱古代文献,而依照现代科学地理学概念分类安排章节(比如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等),然后在古代文献中找出相关记载,对号入座。比如写“古代的水文地理”这个章节,就把各类古书中有关水文的片段摘出,再组织成文。这是科技史的做法。这种做法不无意义,但也值得讨论。陈寅恪评论古代哲学研究,“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陈寅恪的看法值得参考。这也是辉格史学的问题。对散见在古书中的关于地理知识的零碎记载当然也应当关注,但应注意一个问题。古书中很多记载只是经验地理知识的简单记录,比如讲某个地方井水甜,某个地方井水苦,这在研究具体历史地理区域特征时有用,而研究地理学史就不一定有用,除非找到古人关于这个差别的解释。地理知识在社会上散布的面很广,有些不是专门的地理文献,里面也会有大量地理知识,甚至是一种地理认知成就,这类东西也应该放在地理学史里面讨论。只是在讨论时不能与时代基本体系脱离。此外,一些重要的大型工程(运河、长城、城市建设),其难度包含对于地理知识的成功运用,也可以算作古代地理学水平的证据。研究地理学史与研究历史地理不同,研究历史地理可以采用现代眼光直接进入古代地理问题,比如侯仁之关于沙漠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谭其骧关于东汉以后黄河安流800年的研究。而地理学史则要先恢复古人眼光和见解,然后再对古人的眼光和见解进行评论。我们的议论不是不可以超越古人,但不能颠覆其基本脉络与基本属性。最后还要强调地理学思想史。古代地理学家是在其时代特有的学术思想体系中治学,在事实叙述层面可能不明显,但在解释层面、价值判断层面,则不是任意的。地理学思想史主要是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时代特征。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有地理专业留学意向的同学可参考下表专业院校排名。地理专业2020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地理/Geography留学定位选校想了解自己的GPA、雅思成绩是否能申请以上地理专业院校,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哪些排名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基于对2010年以来高考人文地理试题的分析,认为教学中应多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文地理认知结构,关注生活增强学生的地理体验感,关注地理方法的使用,增强区域认知。总体特征如下: 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高考人文地理试题由选择题、综合题、选考题组成。对15套试题进行研究发现,其结构相对稳定。试卷选择题均以题组的形式呈现,一组图文资料设计出多个小题,有利于题组内部密切联系,有利于对地理问题的递进考查,增强学生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能力。综合题中一般含有2-4个小问,考查学生地理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人文地理选考题一般为旅游地理的内容,山东卷和全国卷中都会设计一道供学生选择,山东卷中常设计2个问题,全国卷常设计1个问题。山东卷每年人文地理选择题数量2-5个,平均3. 5个,众数为3和4;综合题每年数量均为2:选考题数量均为1。全国卷人文地理选择题数量2-7个,平均4. 9个,众数为5个:综合题数量为1-2个,近几年更倾向于1个;选考题数量为1个。山东卷与全国卷相比试题结构相似但也有略微差异:就选择题而言,山东卷题组为“一拖二”的模式,大部分的全国卷为“一拖三”模式;就综合题而言,山东卷第一个综合题既包含自然地理内容又包含人文地理内容,第二个综合题均为人文地理试题,全国卷连续五年两个综合题既包括自然地理又包括人文地理,近三年来只有一个综合题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就选考题而言,山东卷通过试题的数量来增加考查的广度,全国卷通过试题的综合性来增加试卷的广度。总体来说,山东卷和全国卷试题结构是比较稳定的。结合社会热点,多种图表传递试题信息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呈现图表信息,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特色,增加了试题的可读,使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J自,把握题口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试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突出地理学科的特色,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分布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综合分析能力等。试题使用了区域图、统计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表格等图表,在内容上选材丰富、注重联系实际,立意上新颖注重与热点事件的结合。试题凸显对区域图的使用,2010年以来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对区域图的使用数量上都超过其他图表类型,既有中国区域图又有世界区域图,凸显区域图选材的广泛性。区域图中常暗含关键信息,需要结合图文资料加以提取。示意图也是试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图表类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表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加以阐释,便于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图表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重视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考核,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人文地理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的,涉及了人口、聚落、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等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试题的设问形式不再局限于对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的解释而是设置更多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命题依据考试大纲,试题围绕课程标准进行设计,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人义地理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人口、城市与城市化、农业产业活动,产业活动、地域联系、旅游地理与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等。试卷儿乎每年都会对农业产业活动和工业产业活动进行考查,是每年的必考题目。山东卷侧重对城市与城市化方面的考查同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试题设计,全国卷侧重对人口方面的考查。试题以简单的地理事象为背景,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人文地理问题的设计相互联系、层层深入。人文地理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人文各要素之间的综合还体现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综合,例如2016全国卷第36题以种植业为背景,展示了广西从茉莉种植到茉莉加工业的产业升级的过程,农业和工业综合。首先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和农业区位因素;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分析茉莉花茶加工厂增多的原因;最后将横县茉莉花茶成功的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可行为考点,考查学生的辩证看待问题、因地制宜的思想。2015年山东卷是否赞成在A处修建跨海大桥,考生无论认为“同意”还是“不同意”,只需要作出r合理的解释即可,体现出丁卜放性。这给学生发扦个性创造了有利的空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山东卷和全国卷都体现了开放性,但个囚卷更体现综合性。注重在试题中体现核心素养,强调知识活学活用例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区域综合,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野外考察、生活中的地理、旅游地理等都对应着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地理核心素养未捉出前就已经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地理核心素养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师生较为热悉的内容,而地理核心索养是对共进行梳理,地理核心素养和高考人文地理试题之间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根据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内容统计分析,对高考人文地理试题选择题组和综合题组数量统计发现,考查综合思维素养的题组数量为55个,考查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题组数量为52个,考查区域认知素养的题组数量为43个,考查综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题组数量为3个。大多数的试题能够体现出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较少的试题体现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依托地理实践活动,但是在人文地理课堂教学中无法满足地理实践的需求,使得在以往的高考中不容易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显然命题专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2018年全国卷第10题中考查到旅行坐车最合适的出发时间和座位,这是对学生地理实践的一种考查。试题从区域出发,试题体现对地理方法的使用、对地理过程的探究、对地理思维的发散、地理原理的解释和使用等,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考虑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发展,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
大概凡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应该对地理学都不陌生了。你或许以为地理学是这样的:但地理学,也可以是这样的:它还可以是什么样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地理学的真面目吧专业内容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简单的说,地理学可以分为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时间和空间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尺度,而学习这些课程涉及了太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足以让文科生们崩溃了。也正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地理类专业是属于理工科类,而不招收文科生的。文科生能报的地理类专业,有两个,地理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而对于理科生来讲,要选择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可以选择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等等。地理学学什么大一主要是基础课程为主,如高数、地质学基础、大学英语等。大二和大三开始接触更多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如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方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口与城市地理学等等。大四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如上学期有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下学期的毕业论文等地理学未来做什么开设地理学专业的大学一般是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一般会多数从事教育行业,成为一名初中/高中地理老师,大学老师一般要硕士以上或博士学历。非师范类学校中,继续深造的人数会比较多,包括考研或出国。考研相关方向有水土保持、荒漠化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类、植物类等,也有很多人跨专业考研。出国的一般去美国、德国的比较多,也有去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的。再有就是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制等。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等每年都会有地理学的人才大量输入,或考教师证,成为一名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国家政府岗位外,其他企业单位,直接相关的以软件运用和开发较多,比如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和开发,也有很多从事和专业关联度不大的企业。学习体验就读该专业的乐趣和挑战乐趣:1. 不管是地貌学还是经济地理、自然和人文方面的课程都很有趣。经济地理课上老师也会拿附近的例子来讲课,所以说上课就是种乐趣,很享受听课的过程。2. 地理学可以和生活超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到很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你在旅行中的感悟和逼格,比周围人更能体会自然地神奇。难点:基本在课程难度上,GIS这方面纯讲理论没有实践,感觉大家听着都很枯燥。另外气象学,水文学等等也都比较难,学起来并不轻松。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专业1. 地理科学是一门文理交叉、偏重理科的专业,需要良好的数学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2. 野外实习和实地采样是从事本专业必不可少的内容,如去山区进行地质地貌实地考察,去气象台站做气候气象观测分析,到经济开发区或旅游胜地进行环境调查,到湖泊河川、原始森林进行水质采样和生态实习等,相对来说要比室内工作艰苦些,生理和心理上需要较好的承受能力。色盲、体弱者慎报。3.学地理不像其他专业, 不仅要读万卷书读书,更要行万里路。然后还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主要是城乡建设变化这些方面的 ,现在高考中地理试题也趋向于人文地理。一定要结合身边的实际问题去学地理。4. 学地理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地理空间思维,多看地图 ,通过新闻、历史资料等多了解一些地方。该专业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要求1. 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2.具有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针对师范生):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制作课件的能力等。3. 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4.写作能力(公文写作),地理虽然是理科,时常需用到大量叙述,因此对写作也有一些要求,在掌握基本写作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创新,稳中求变。有关于地理学专业的相关问题就先介绍到这里CGRG也会陆续推出其他专业介绍敬请期待
三个纬度讲专业:1、学什么;2、干什么;3、报考建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有的家长一看这个专业,带人文,就以为是文科专业,其实它也是属于理学类,所以只有个别大学才招文科生,绝大部分还是招理科生。也有的家长一看,有城乡规划四个字,觉得这个好,就报上了,也错了。因为你想学的那个城乡规划,是工学里面的建筑类下面的城乡规划专业,前面没有人文地理四个字。再次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理学类中的地理学类,不是文科,也不是建筑类。那么它学什么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原理、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手工绘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交通地理学、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等。就业方向:1、纯学术。2、转经济方向、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因为它会有相关的一些课程。3、考公务员。4、当老师。报考建议:慎重考虑吧,这个专业学的也挺泛泛的,所以,下面两种情况可以考虑去学这个专业。要么你高分,能去名校;要么你分虽不高、但是喜欢并且能力很强。否则,别学这样的专业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学的泛泛的专业,他们在升学和就业时候的优势都不大。学生就读感受:最近很多人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专业,现在都快毕业了再来答一下吧。我想即使是我自己现在的回答和之前的问题的对比,也会大家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吧。想起来这个问题主要是很多人问人文地理这个专业的就业问题。本科毕业同学直接就业的少之又少,不太具有参考性,所以主要说研究生就业和本科生毕业的方向出路吧。本科毕业同学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本专业保研。本校、地理所等等。地理所一般就直博了。本校3年。转经济。很多人修经双,加上本专业课程涉及到一些经济学课程,抓经济的很多。国发院、汇丰、高金凡此种种吧。转计算机。能转的基本都是大神,操作难度不小。其他相关专业。比如GIS等。再说说研究生毕业去向。读博的基本是走学术了。地理这学科其实国内学术竞争不算激烈,项目也比较多。当然不算激烈也只是相对的。地产。华夏幸福、华润类似这种。互联网。产品偏多。规划院。其实进规划院难度不算大,但这些年规划院待遇一般,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其他国企事业单位。下面这段话听起来有些劝退:如果以后毕业后主要的期望是工作、赚钱,有很多更好的专业。如果CS、金融是T0的话,统计、数学这种大概T1,那人文地理T2没问题吧。如果立志研究的话,国内地理学有待发展、有待革新、有待引进的东西还很多。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以上。----2015年12月7日更新----这学期新学了几门课,对于一些人文地理这门学科几个更具体的研究、应用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题主喜欢数理的挖掘、探讨,计量地理(计算地理)”有着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计量革命之后,计量地理学在数学中寻找到了”分形“”自组织“等理论作为依据,正在解决了当年”计量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与统计学、物理学、数学等相对已经成熟的学科相比,地理学的计量化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如果题主喜欢编程、数据处理,近年来十分火热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太需要具有地理、规划专业背景的人来介入了。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大数据挖掘其实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国内更甚。如果题主喜欢社会、文化,之前我已经提到过,社会地理、城市社会学很适合题主,我个人目前很喜欢这个领域的研究。”显学“方面,除了之前说到的经济地理,更实在、更实用的是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发规范方面,考一个”房地产估价师“,未来就业也应该不错吧。---以下是原文---我和楼主一个专业,也是大二。鄙校专业主要分为城市规划、人文地理、生态、地学等等。从课程上来看城市规划与人文地理主要的差别在于画图。本校传统情况是这样的:很多人选择这个专业并且修经双(鄙校四大俗之一),很多往届的师兄师姐学这个专业的主要目的也是便于硕士转经济。如果楼主喜欢经济类的,可以考虑这种选择。我看了你说的课程设置,和我们有所出入,但大致一样。实际上经济地理堪称人文地理中的显学了,实用性很强。但是本人对经济地理不是很感兴趣,更感兴趣反而是生态、文化地理、社会地理这方面,这也是人文地理的重要方向。另外,城镇体系一类的偏宏观研究也是人文地理研究重要领域。如果要从专业技能角度,题主可以选择一些gis类课程,经济地理、社会、文化中都有很大用处。题主一直在纠结这些课程的学习究竟有什么用,我觉得我的老师们一直给我灌输的一点就是: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有一门课是城市社会学,但这门课社会学系也开。我们专业与社会学系的差别在于我们会把一些社会关系落到空间上来研究,比如人的行为空间、时间空间曲线等等。再如经济地理,很多经济问题本身就是地理问题:比如通勤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等等。我觉得大学专业,首先专业视角,再次才是专业技能。而且很多人将来也不一定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东西。我就对于我而言,我觉得地理和历史都指向了人的两种无法摆脱的限制:空间和时间。我希望对我们周边的空间有所思考。因而我也更喜欢文化、社会、生态方向的地理研究。我现在也没想好自己将来做什么,甚至我将来要学什么,但我觉得起码地理视角的思维方式还是挺好的。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大四学生,入学时本专业还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别,从大类来看一个是工科一个是理科。自然,人文地理所学的规划是从地理基础出发,偏重经济,生态,产业等等大的上层方面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影响及引导。城乡规划专业早期是建筑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培养自然更类似建筑门类。在空间,设计等技术层面有所偏重。考研的选择。就个人经验,查一查通过规划学科评估的学校。传统的老八校竞争极其激烈,慎重。其他的量力而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吧。开放地区新思想引进会更快。考研的难点,恩,选择城乡规划考研这条路必须就是快题,快题,快题。因为人文地理本科阶段设计方面培养还是薄弱的,所以3到6小时的设计考试是一个大的挑战。不论是绘图水平还是方案设计。以上。
MSc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Studies (Research)人文地理学与城市研究理学硕士(研究型)学院:地理与环境系全日制:1年学费:22,608英镑人文地理学和城市研究是社会科学中动态的、相关的领域,涉及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除了理解关键的地理主题和方法论见解外,你还将能够开发一个实质性的研究领域。如果你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地理或相关的社会科学课程,并且正在寻找更有针对性的人文地理研究导论,本课程将使你感兴趣。它的目的是为博士学位学习做准备,以及在广泛的实质性地理和环境主题方面进行进一步培训。它利用了本系广泛的理论理解、研究专长和实践经验,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使学生可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其他专业课程中学习。申请要求:学术:中国著名大学,成绩最低要求为85%-90%,地理或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背景。雅思:总分7.0(单项6.5)课程结构:你将修读总共四个完整单元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包括一门高级研究方法课程。研究核心Contemporary Debates in Human Geography (0.5)人文地理学的当代辩论(0.5)“高级研究方法”课程选择1.0学分单元:Fundamental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0.5)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基础(0.5)Research Methods for Evaluation in Health,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0.5)卫生、发展与公共政策评价研究方法(0.5)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0.5)定性研究方法(0.5)Doing Ethnography (0.5)做民族志(0.5)Qualitative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0.5)定性语篇与语篇分析(0.5)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0.5)应用回归分析(0.5)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0.5)多元分析与测量(0.5)Survey Methodology (0.5)调查方法(0.5)Causal Inference for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0.5)观察和实验研究的因果推论(0.5)Special Topic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Quantitative Text Analysis (0.5)定量分析专题:定量文本分析(0.5)Social Network Analysis (0.5)社交网络分析(0.5)Intermedi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0.5)中间定量分析(0.5)Computer Programming (0.5)计算机程序设计(0.5)Data for Data Scientists (0.5)数据科学家的数据(0.5)实质性专业-从以下课程选择1.5学分单元:Globalisation, Gender and Development: Theorising Policy and Practice (0.5)全球化、性别与发展:理论化政策与实践(0.5)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0.5)全球化与区域发展(0.5)Cities and Social Change in East Asia (0.5)东亚城市与社会变迁(0.5)Cities, Politics and Citizenship (0.5)城市、政治和公民身份(0.5)The Economics of Regional and Urban Planning (0.5)区域与城市规划经济学(0.5)Urban Planning: Society, Market and Sustainability (0.5)城市规划:社会、市场和可持续性(0.5)Urban Theory and Policy in the Global South (0.5)全球南方城市理论与政策(0.5)Urban Africa (0.5)非洲城市(0.5)Urban Transformations (0.5)城市转型(0.5)Remaking China: Geographic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Disparity (0.5)重塑中国:发展的地理因素与差距(0.5)学位论文-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研究)理学硕士(1.0)发展前景:该计划的许多毕业生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其他人则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咨询,公共部门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