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已经进入暑期备考的黄金时间了。各位同学你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的,政治的复习有没有提上日程?很多同学因为听了前辈的建议,认为政治不着急复习,大都是背的内容,后面突击突击就行了。小编在这里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考研的内容包含了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所有的科目加在一起,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前期对政治复习不重视,不复习政治,而是把它放到后边来集中学习,到后期可能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考研复习要有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政治的复习亦如此,下面惠园教育小编和同学们分享考研政治复习计划表,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考研政治复习整体规划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约24%的分值,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其特点就是理论性强、重要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多为考察重点,是整个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重点章节为第二、三、四、五章。其次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每年大约占30%的分值,实际题型考查量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其特点就是内容包含广泛、知识点较多且繁琐,较为分散的分布在十五章的内容里。再次是中国近现代史,每年大约占14%的分值,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其更加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人物思想及其著作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但是其本身在试题中呈现出的难度较低。最后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块分别各占16%的分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1道、分析题1道;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2道、分析题1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时效性最强。 考研政治备考各阶段时间安排一、基础阶段(2018年3月—6月)这一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仅仅是充分而全面的把握知识点要点,了解政治这门学科要学什么。主要任务就是熟悉政治理论的大致框架和知识点,在思想上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思维。但是因为每年政治的考试大纲一般是在9月份才能出来,并且每年的变动都不会太大。因此,可以先使用去年的大纲和解析来复习,认真地把参考书过一遍,让政治的知识体系在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我们第一轮的复习目的就达到了。当然今年的政治变动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随时关注最新的课程信息。二、强化阶段(2018年7月—9月)这个阶段就是从7月开始的黄金备考时期,这个时期任何一门科目的复习都不能轻易落下。每年九月中旬发布新大纲,一旦新的大纲发布那我们的复习就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同学们要结合新大纲对考研政治展开系统、全面的复习,强化对政治各个考点的理解,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同时,这一时期,做习题以选择题为主,分析题为辅。理解性记忆与习题练习双管齐下,为后期突破打下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正处在学生假期,因此复习时间比较集中。这个时候就该是我们复习计划起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前期一定要仔细规划好各科的复习,这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一时期对于政治的复习,要清晰地了解各章的内容,明白各章的重点、难点和易考点。这一时期的复习一方面要紧跟老师的课程,课后回顾老师的强化课程和讲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配套习题的练习,应有意识地开始培养自己答题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把视线局限在试题本身,重要的是学会领会和掌握回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另外,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对比考试大纲把握住重点和变化点,更高效地进行强化阶段的复习。三、突破阶段(2018年10月—11月)这一阶段时间不长,但是对于政治科目的复习很重要。这一阶段,考生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另外,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四、冲刺阶段(2018年12月至考前)这个阶段的复习,很能影响最后的成绩。具体而言,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是:查漏补缺,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涵盖了《考纲》所有的知识点;梳理和串联知识点;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增加题感,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结合起来;熟记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下面分享一位三战学长经验:考研政治,不需要你有任何基础,而且对考研政治的投入小,却可以回报很大。首先,你想想看,考研政治的内容,除了高中我们大家都简单学过的一些之外,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考研的学子来说,大家基础是一样的。所有人在考研政治复习的起跑线上是公平的。然后来看看考研政治的投入,一样来说,考研政治9月份才会出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也就是最新的,大多数考生也都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始复习的,过来的经验告诉我,9月份再复习,时间是足够的,而且早复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因此,9月份才复习,而且也不是每天复习最费时间的科目,却占有和英语一样100分的分值,更关键的是,考研政治如果复习得当的话,真的比英语好拿分,而且可以拿高分!最后,考研政治唯一不公平的就是你对待它的态度,我切身经历告诉我,我讨厌政治,是因为我就是讨厌,没有理由,我觉得政治就是政府洗脑的工具,就是没有意义的背诵,因此我讨厌!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马原有科学性内涵,逻辑很强,是我太弱,不理解;毛概是建国治国经验总结,是我太固步自封,不懂得战争和危机过来的苦难;近现代史是民族发展的血泪历程,是我太自以为是,不感激今天的来之不易;思修是个人修养与交往的基本规范,是我太无所谓,不明白它的重要性!等我理解这一切,看过这一切之后,我不能说喜欢政治,但我肯定不会排斥、更不会讨厌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说说我的考研政治复习,主要是失败和成功的经历对比,向大家介绍简单一下:1、考研政治辅导班当时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待着,和同学一起报的辅导班,是暑期强化班,上了一周。听课是在杨浦区一个大仓库里,人很多,有好几百,环境真的一般,大教室效果肯定不好。第一节课我记得比较清楚,是阮晔上的,因为他比较有激情,又说了很多和考研无关的东西,所以听起来很有劲,再加上是第一节课,因此,还算好,但是后来的老师一个比一个催眠,我记得我中间逃了一天,然后睡了一半的时间,哎,事后觉得很浪费钱和时间,因为7月份上完课之后,我都没有看过政治,直到9月份开始复习的时候才发现上课讲的东西都忘完了,连讲义上记的笔记都不知道写的是啥了,哎!所以,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考研政治不需要报班,如果你周围有报班的同学就更好了,让他们去上课,然后你回来找他们的讲义复印一下就行了,根本没必要耽误时间和精力跑老远去上课。2、考研政治复习安排我第一次考研复习政治的时候,因为心态不好,总是不由自主的排斥政治,因此,导致每次要复习政治的时候都特别烦躁,看不进书!买的考研大纲解析,也看不到重点,总是跳过选择题的出题内容,觉得看过大纲就好像没看一样,看几遍都这样,很头疼,做选择题,好的时候只能得30分,所以,第一年政治好像正好60。第二年考研,因为边工作边考研,更加没有时间顾忌政治了,从网上看了一下大纲新增内容,连最新的辅导资料都没买,之前更是没认真复习,只是断断续续把考研内容看了一遍,最后一个月背了一下最后4套卷,结果就去考了,只考了56。第三年,回到家,因为之前在上海的书只挑了一部分带回来,因此很多书要重新买,我就可以说第三次考研,我开销最大的是买政治辅导书,因为我不能老是让政治拖我的后腿!我买了8本政治辅导书,到最后也只用了5本,有些直接没看,有些看了一点就扔一边了,有些则是继续用的前两年考研的书。9月下旬,我买了当年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开始复习政治,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关于考研政治的复习,首先是要一本内容详实的教材的,可选择的有很多,需要考生自己选择一本即可,一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是官方的,市面上也有其他类似的资料,比如任汝芬序列一等等,都是可以替代考研大纲解析的,因为本人之前一直排斥政治,因此,直接看大纲解析特别犯困,而且抓不住考点,因此就买了别的书目。对政治基础的复习,因为我觉得马原第2章和第3章实在内容太多,很需要时间,大家可以自己参考这个时间安排去复习看看,我再声明一点,我虽然是三战,可能有人说你政治有基础了,所以复习21天能搞定,但是事实是我三战的政治基础就是0!我第二年考研因为工作原因就是荒废的,所以,还是我前面讲的,政治对大家都公平!后面我用的是我原来一战时的肖秀荣的1000题,我当初就没做。接着做的其中的近现代史和思修。感觉1000题还是很好的!也就是这样,10月份就过去了!11月开始复习第二轮,仍旧是大纲配合肖秀荣1000题,因为之前的1000题上的哲学和毛概部分都没做,于是就边复习边做题,又搞了半个月,才结束哲学和毛概。这个时候我基本上对哲学和毛概不再那么担心了,因为这两部分在考研政治中占的比重实在太大了,基本上要占有将近一半了,这两块搞定,我就放心了。说一下,肖秀荣系列在哲学上面的讲解很重逻辑,每一章之后都有一个逻辑框架图和逻辑分析,这一点我觉得很好,是看大纲很难迅速掌握的。11月中下旬,开始继续将近代史和思修复习完。近代史一定要紧接着毛概进行复习,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相关性很大,近代史的一半内容几乎都和毛概一样,所以,两个放在一块复习,就会自然形成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这一点大家第一次复习就会发现!以后每轮复习都这样就可以了!12月开始,边做真题,边做模拟题,我买了肖秀荣8套题,又预定了肖和任的最后4套题,。告诉大家一个省钱的方法:预定最后4套题不要提前太早,11月11日双11的时候上淘宝预定!肯定很便宜,我记得我买的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外加一本启航最后20天20题,这3本书加在一起连运费才16块钱!所以反正这些书都12月中才会有,就等到11月11日上淘宝预定!另外,我在这个月把大纲系列第3遍看完之后,开始看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因为风中劲草的都是知识点的凝练,因此,最后背诵起来很快,看着很快。再教大家一个省钱的小方法:考研政治每年的改动都不会是天翻地覆的,因此,向风中劲草这样只提炼一句一句话的教材,改动就更小了,所以,不用买新的,如果有去年的,一样可以用,只需要找同学把最新增加或修订的大块内容复印一下,剪下来贴上就行了,我就是这么干的。 3、考研政治的具体时间安排我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很固定,就是下午做完英语阅读之后,大概3点半或4点开始,然后平均一天2-2.5小时,但是一开始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说了,光看马原第2章就需要3个小时将近,再加上做题就更多了,所以,提醒大家,一开始复习的时候,肯定会要占用一点时间的。我回忆一下,考研政治复习,最占时间的几个章节我给大家简单罗列一下:(1)马原部分的第2章、第3章、第4章(2)毛概部分的第8章经济(3)近现代史第4章(4)思修的第7章和第8章法律部分如果这些章节你可以一天搞定的话,那么其他章节可以说一天看2章都不是问题!但是说回来,真正最耽误时间的就是马原部分的234章!一定要好好看!逻辑性很强的,内容不是不相关的。当进行到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每天2-2.5小时,就可以21天过一遍了,所以,后面时间还是足够的!如果有些考生真的特别害怕和担心政治的,想提早复习,也可以,但是千万中途不要中断,要一直看,要不就像我一样,7月上的课,9月全忘完了,没有价值了,而且之前如果复习的话,只需要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因为这部分是每年改动最小的,提前复习可以,最好看身边有没有学长学姐有之前的考试大纲的,可以借来先看他们的哲学讲解,这样会更快掌握的。好了关于考研政治的复习介绍这么多了,差不多该注意的小编也都介绍到了,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备考顺利,都能圆梦。
2019年考研政治大改,要是时间允许,同学们须早做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下面给同学分析下今年政治的变化以及如何备考。1、参考书选择并不是说哪本好就要买哪本,在选择时可以参考这里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切记!1.1本科阶段学校发的教材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作(mei)用(you)不(luan)大(yong),我个人根本没看。那看什么?这里有一本书不能没有,这也是唯一一本我觉得必须买的书了,书名是《20XX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简称大家都知道,“红宝书”,注意是“解析”不是干巴巴的大纲本身。这本书是教育部发行的官方书目,考研政治一切以这本书为准,最为权威。年份不同,其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基本一致,而且这本书每年8月底9月初才会出版,所以一般开始复习的时候参考上一年的就可以,比如16年的同学可以参考15年版的。这本书出版之后最好尽快买到手,把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掌握透彻,各大机构都会有解读的。具体怎么使用红宝书下面会讲,确实比较重要。1.2论全面性、权威性,大纲解析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我想大家也听说过任一、肖秀荣系列等书吧,这些都是全面网罗考点的“全书”,它们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原因就是大纲解析作为大家熟知的“红宝书”,虽然地位很高,但编排体例实在让人头疼,全书单色印刷,仅仅层级很高的标题才用黑体字,重点不突出,对于毅力不足的同学来说更是十分难啃。而任的要点精编、肖的核心知识点提要等等,在编排体例上多少照顾了考生的使用感受,重点划分明确,所以不太能接受枯燥单调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参考书。我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些书,我还是比较习惯坐住了看书,所以感觉大纲解析就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定,我总体还是推荐人手一本大纲解析的。1.3有了上面那些纲领性的参考书目,下面就要着手具体的复习了,考研政治选择题和答题各占半壁江山,选择题这个题型的难度一般来说低于大题题型(单选即使什么都不会,蒙一个会吧),所以选择题尤为重要,选择题拿到高分是政治过线甚至高分的根本。选择题分单选、多选,复习时必须扎扎实实,提早开始,想依靠冲刺突击提高选择题是极难的,练习时最好是有一本习题书,覆盖全面,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融会贯穿于习题中,在做题中全面把握知识点。这类书主要有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二,以及市面上各种“XX1200题”、“XX2000题”等,种类繁多,我个人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感觉不错,大家可以在购买之前仔细翻阅,看看体例是否适合自己,也看看编者,如果只是某著名辅导老师挂名,一群不知名的人编写,最好不要买,基本上会是拼拼凑凑的,没什么价值。1.4说过选择题就是大题了,其实大题无非是理解着背,在弄懂吃透的情况下记牢,切忌翻开书什么都懂,合上书就写不出来了,理解是好事,记忆同样重要。专门针对大题的书并不是太多,但一些将主干考点提炼出来或者把大题常考考点单独列出的书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这些书基本到中后期才会出版,质量参差不齐,我这里不作具体推荐了,大家可以到时候在学校的书店里翻开看看。1.5形势政策的考察是以时事政治为范围的,16年考察的是15年全年的时事政治,比如当年十八大11月8日才召开,1月6日第一门就考政治了,所以这类关于时政的书会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出来,各大考研机构基本都会推出自己的书,一般都是小册子,我是和身边的研友们换着用的,其他的也都翻阅过,没有太大区别,根据喜好选择一本就好。这本书切记要拿到手就多看,不要买了就往桌子上一放,那样恐怕拖到最后还是新的。1.6还有一类是“XX天XX题”之类的书,主要针对大题,又与1.3不太一样,和1.4一样都是最后阶段出版,我用了某28题,某20天20题也买了,但是感觉有点混乱繁杂,没看。这个书只是作为大题的参考,对答题还是很有帮助的,但一定不能把大题的希望都押在这上面,只能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使用这些书。1.7这条介绍一套近几年很火的书:风中劲草这套书一共三本,一本考点,一本习题,一本配套的习题解析。我使用了这套书,那本考点确实很好,多色印刷,把已考点、重点、次重点等等划分的很清晰,至于后两本,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没做完,题量确实较大,和前面提到的1000题之类的也有些重合。总体上我还是推荐风中劲草这套书的,但还是提醒不能盲从,最好是找往届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1.8最后就是冲刺卷、最后X套题之类的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四也买了,但没有背,都差不多吧。看这些卷子主要就是看个思路,感受实战的气氛,千万不要考前狂背这几套题就以为大题完事了,不然你之前的复习意义何在呢。2、具体复习建议本科阶段各院校都必须开设政治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策),而考研政治的内容正是这五门课。15年各门课的比重是马原22分,毛概30分,史纲14分,思修18,形策16分,具体分配每年可能会有微调。政治的复习和基础也有一定关系,如果高中是理科生,或者觉得政治不太好,那么早点开始为好,一般暑假就得动起来了。如果高中是文科生且学的比较好就可以轻松一些,不过实际差别不大,政治嘛,毕竟不像英语那样。关于政治我主要讲下红宝书的使用,具体的一些细节穿插在其中。红宝书第一遍应该是快速地读,只读大体的框架,要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有个宏观的了解,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这个过程一两天就可以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的仔细阅读,要把一些小的知识点划出来,这主要是针对选择题,一些“最主要”、“最重要”、“最关键”之类的一定要记住,这是单选常考的,另外有并列不超过四个的也要记好,这是多选的重点。这一遍之后可能觉得怎么什么都没记住,没关系,很正常。第三遍和第二遍一样,要精读,摸索大题的一些观点是怎么论述的,对一些大段的只要记关键词就可以了。这一遍就要好好背了,很多知识点光理解是不够的,记忆也很重要。接下来的复习中你的红宝书应该很快就能过一遍了,这时候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不断地翻看,滚动式的记忆还是很有效的,也不用特别地背,就是反复地看。每部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马原重在理解,毛概要和史纲结合起来复习,思修法基以背为主,大道理要会讲,形策留到后期再说,政经是没有客观题的,只是一个大题,也要结合时政来复习。最后说一下,选择题要做到“准”,看到一个题目起码要能反应出知识点在哪一部分,最好可以不用目录就从红宝书里翻到,这样选择题才能做到稳定,大题则要掌握答题方法,参照标准答案,分点分条,论述清晰有条理,字迹起码要做到工整,阅卷模式决定了大题必须讲求这些方式方法。红宝书在开始阶段是最主要的复习参考书(任一等也可以),而这只是初始阶段,我推荐大概从暑假开始就要转变策略了,第一步就是开始做题。之前对题目的书有了大致推荐,其实1000题、1600题等等,都差不多,不必太纠结,盯住一本就好,前面讲的红宝书、任一之类的都是,不要强迫症见什么书都买,同类的书选一本适合自己且口碑较好的就可以了,精读一本胜过乱翻百本,决定用什么书可以谨慎犹豫,但是选定了就不要轻易改了,一本书用几天又换另一本,大忌啊!题目具体怎么做呢,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其他的估计大同小异吧,没有实质的影响。第一遍如果不想可以不做大题,选择题的事下面会单独说。这一遍可以就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放在手边,不会的一定标出在书上的位置,记住是在题书上标大纲解析的页数,别在大纲解析上写来写去。当然第一遍就别指望有什么神奇效果了,你第一遍就像什么都记住,什么都掌握,太贪心了吧,第一遍结束后觉得自己稀里糊涂,什么都没记住的,其实是正常现象,这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选择题的考点,有些东西真的不可能考察大题,看多了自然会发现,命题人不会认死理非把它出成个大题的。好,接下来第二遍。这一遍建议看一点书做一点题,看到哪一章节就做到哪一章节,第一遍不是标出那些出题位置了吗,看完大纲解析把它合上再去做题,看着旁边标的页数自己能不能想起来那个考点怎么陈述的,反过来,看到某个考点你能想起对应的题吗?第二遍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如果说第一遍很多题做错是因为太陌生,那第二遍再做错就确实有问题了,第二遍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一定要标记下来,后面看的时候仔细再仔细,这些题里很可能包含着你始终记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彻的点,别怕麻烦,一定好好解决。第一遍做完可能这一遍书比较乱了吧,如果不能接受书乱而需要自己遮挡的,就不要把答案写在题目旁边,可以找个小本子写。我说得轻松,但这个过程做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的,所以我才推荐各位用暑假的时间来做,一来暑假没有学校的事情干扰,二来身边很多人一起复习,气氛较浓(当然暑假不留校的同学就上论坛看看大家复习的情况吧,别觉得回家了就隔离开了),可以说是极好的一整段时间,难得,要珍惜啊。每天一两个小时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可以翻翻以前做错的题目,反复加强记忆。当然做题的准确率要有保证,时间也不宜太长。下面做几遍看自己的能力了,再做也要看大题了。但是不要去攀比,一定不要,没有任何意义。大家可能对各种参考书的出版时间比较疑惑,可能我推荐某书使用的时间其实它还没出版。关于这个我认为政治的参考书除了时政的之外几乎都可以暂时用去年的,变化不会很大,13年新大纲相较12年的只是表述上有一些变化,另增加了一个新考点,其他没什么质的变化,而它也不可能有什么质的变化,你懂的。那么新书出来要不要买呢,这很纠结,我确实也很头疼,12的大纲用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13的,感觉用处不是太大,而且之前那么多笔记写在12的书上,买了13的还是得把12的带着作参考,所以这个还是自己考虑吧,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了也好。关于书的质量,其实这个辨别能力大家都是有的,尤其是习题册,直接看答案就知道个大概了,选择题就是简单答案往那一放,大题干巴巴,有的还略,肯定东拼西凑糊弄的,这种书谁都能编,Ctrl大法好呗!上面的任务在暑假或者稍延后一些完成,其后一直到时政开始复习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再做题或者回归大纲解析都可以,一定要有持续性,很多人觉得坚持不下去,某天就是怎么都不想做题,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很久都懒得再拾起来,结果醒悟的时候已经赶不上2路汽车了。如果你觉得某天就是不想做题或者看书,这很正常,人总有惰性,但为了考研,为了这一年甚至更久的努力,请坚持住,哪怕今天暂时减量,哪怕只是翻翻书,不要停下来,坚持住,这就像爬雪山,越觉得困越要挺住,一睡过去你基本就结束所有行程了。当然也不是一点松懈都不能有,只是不要出现某一段时间的涣散,影响很大。时政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关注,其实各家都会有小册子面市,选哪本自己定,但是要抓紧,集中几天把时政彻底掌握到位,之后就是把一些时政内容结合毛概等部分复习了。平时看新闻纯属个人习惯了,没有这习惯的也不必为了考研强行看,这些参考书整理的足够应付考试了。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怎么每个阶段都是相关书出来就开始了,或者是以什么书上市为开始的标志,其实书的出版时间经过那么多年已经很成熟了,即使不去买,也可以多关注各家参考书出版的时间,连贯起来看就是整个复习过程的轨迹,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吧。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进入11月份(每年时间会有所波动)很多背诵小册子就出来了,好了,该集中背诵了。背诵确实枯燥,尤其是政治,背得只能呵呵,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你理解再透彻,总归要记住才能写出来,而且政治的性质决定了语言表述要力求准确,多用大纲解析上或是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上出现的标准说法,必然比自己照着理解写的要好。集中背诵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时间太长了不好。这阶段结束之后基本上就到最后阶段了,那么又有书要来了,就是XX天XX题之类的,前面介绍过了,这里提一下这些书一般都有押题之类的卖点,怎么说呢,你把每个可能考到答题的考点都编进题里,最后考到某个考点算不算押中了呢,当(ran)然(bing)算(luan)。所以参考思路最重要,任何押题的看一看参考一下就好了,不要幻想着命中。同时还有类似最后XX套卷之类的,拿来练练手,参考他们的思路都很好,也还是不要想太多。整个过程都不要把大纲解析放在一边,要时刻以它为准,晚上睡前或是零散时间可以多翻翻,大纲解析熟烂了绝对是极有好处的,我觉得到后期如果能看到某个选择题立刻反应出大纲解析上对应的出处,那基本没问题了。最后来单独补充一些问题:1、选择题是不是决定性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是的,因为政治这个学科具有这样的特殊性,选择题确实拿分较大题容易,复习好了拿个40分的确不是很难,而大题不确定性较大,投入产出比也不如选择题可观。既然如此,就当它是对的吧,选择题把握好,该拿的分到手,大题稳扎稳打,分数应该就很可观了。2、一定要灵活。政治真的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死板、背就好了,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时间,低头死记硬背,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别干傻事。比如某些章节里的一些东西,你一个字不看也肯定没事,你说对吧。3、一些超纲的题。有看过红宝书之外的类似任一的同学应该感觉到了,他们和大纲之间是有一些出入的,那些书上有不少东西大纲上找不到,这就衍生出一些超纲题目,我个人认为是直接划掉就好,当然前提是你确认它超纲了,不要觉得陌生就直接划掉,过几天又在大纲解析上看见了。4、各科目的策略。马原是总的纲领了,大致分为马哲、政经、科社三部分。马哲主要靠理解,政经理解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计算的选择题,不理解真的没法做,而科社最好是结合着毛概来看。毛概是重中之重,看比例就知道,毛概加史纲就是史论结合,一定不要割裂开来看,尤其是史纲那个大题,终归还是要靠到毛概上去理解,孤立开搞不清的。至于思修,思修主要就是记忆,毫无节操小骚年,八荣八耻记心间,记呀么记心间。法基其实也是记忆,只不过有些东西要灵活一些,越不难拿的分,就越丢不起。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理解。(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 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造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包括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3) D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A选项是人本主义的观点,B选项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 证法的共同观点,C选项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故无论采用正选法还是排谬法,正确选项只能是D。2. 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 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 客观性 B. 有限性 C. 相对性 D. 一维性【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广延性。物质运动和时空是不可分的,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2)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相对论 和非欧几何证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两者互为函数。当粒子在光速运动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钟慢”、“尺缩”的现象。题干所说的是“钟慢”实验,说明的是时间的相对性。(3)四个选项都是时间的属性或特点,但只有C选项是符合本题要求的正确选项。3.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 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的理解和应用。(2)本题通过一个成功企业家“做到”比“知道”更重要的观点来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的原因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 要。”列宁进一步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只有选项D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 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关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2)本题通过一段引语来说明由人创造的具有软实力的精神文化 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对人自身的反作用。(3)在四个选项中体现“化”自身功能的只能是A选 项,B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处理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构成的。 C、D是不符合试题要求的不准确观点。5.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 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这样,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因此,正确答案是D。6. 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 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A. 5%、9000万元 B. 5%、6000万元C. 6%、9000万元 D. 6%、6000万元【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概念考查,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本题作为计算题,其计算过程分两步,一是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利息率,即: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200万/4000万=5%;二是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地租增加以后的土地价格,即:土地价格=300万/5%=6000万元,因此,正确答案是B。7.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章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但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这表明,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答案是A。8.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 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章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内容的理解。1905年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首次概括为三 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即是民族主义;“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即为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为民生主义。后来,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 解释三民主义,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包涵“平均地权”、“节制资 本”两方面的内容。故选C。本题与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有一定的间接联系。9.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答案】.A【解析】. 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5章关于武装斗争中的人民军队建设问题。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思想提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指 挥枪的原则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等,其中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 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对比,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三湾改编”时把党支部确立在连上,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后来毛泽东在1929 年古田会议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再次强调了这个原则。故选A。本题与2008年《形势与政策》中关于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问题有关。10.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4章关于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经验问题。1953年-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类似的途径与方式,包括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及合作化的途径等,故选D。如果考生对此题目的答案没有把握,采取排除法也可,ABC项均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内容,自当排除。1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5章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的记忆。(2)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江泽民指出:“我们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故C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是改革的直接目的, B选项是错误观点,D选项属于改革的重要任务与内容。1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中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理由的理解。(2)江 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试题要求。13. 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A. 依法执政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12章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和应用。(2)2004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 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 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本题通过民意调查,确立节假日整顿方案,显然属于民主执政的理念,故C选项是正确的。14.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团结统一C. 勤劳勇敢D. 自强不息【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9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中关于民族精神内容的记忆。(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符合试题要求的选项是A。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A. 改革开放 B. 快速发展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试题的国内时政,出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考查记忆。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故B是正确选项。16. 在2007年1月1日欧盟第六次扩大时正式加入欧盟的国家是A. 罗马尼亚、波兰 B.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C. 波兰、爱沙尼亚 D. 爱沙尼亚、保加利亚【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际时政,考查记忆。出自200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3版,正确选项是B。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答案】AB【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2)本题通过地球的忍无可忍的一幅漫画要求回答 其警示意义。(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是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理环境是由所包含的各种条件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否则,就会引起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故A、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否认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D选项只讲人 类依附于自然一面,而否认了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面,故C、D是不正确的观点。18.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答案】AB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中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2)本题引用英国作家惠兹里特的仅有书本知识等于无知的名言来辨 识类似的名言。(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的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书本的知识,并不是真知,不是深知。A、B、D 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而C选项强调的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不符合试题要求。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答案】ABC【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中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的公式。(2)本题运用列宁关于“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提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本质上一致的公式。(3)本题选项A体现辩 证法,B体现认识论,C体现历史观。三者的一致性是指A是世界观,B是对A在认识过程的运用与体现,C是对A、B在历史观的运用与体现。D选项是毛泽东提出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 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应属于辩证 法、认识论、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不属基本原理,不具有普遍性,故不选。20.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答案】ABC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中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本年考试大纲的一个新增知识点。(2)本题根据时代发展 的状况和趋势,提出交往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主要表现的问题。(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 观,一些教材把交往这一概念界定为交往是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 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 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故四个选项全是正确的。2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 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当部门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增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对立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AB。22. 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A. I c是通过第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B. II(v+m)是通过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C. I(v+m)是通过和II(v+m)交换实现的D. I(v+m)是通过和IIc交换实现的【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4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 件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经过三次交换过程。一是Ⅰc在第Ⅰ部类内部交换,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二是Ⅱ(v+m)在第Ⅱ部类内部交换,补偿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三是Ⅰ(v+m)和 Ⅱc的交换,即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分别补偿第Ⅰ部类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以及 第Ⅱ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从这三次交换中就可概括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分别用三个公式表示为:Ⅰ(v+m)=Ⅱc(基本条件);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所以,正确答案是ABD。23.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A.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 实施物价补贴 D. 调整再贴现率【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4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和 第6章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相对比较难。需要特 别说明的是,此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是因为,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所以该题很好地体现了政治理 论课试题的特点。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也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 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经济高涨或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通过实施这些货币政策手段,从而影响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因此,正确答案是ABD。24. 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A. 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 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C.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5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 则。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的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C。2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答案】B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1章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问题,在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有两次概括:第一次是1945年中共七大的决议和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第二次是1987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者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时期根据新情况做出的新认识,新判断。至于A、C是干扰项。A项是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总结了党自1921年产 生以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尤其是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非,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为中共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 告》中,未提“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故AC应排除。本题历史性较强,考生需了解有关历史背景知识。26. 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 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B. 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C. 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D. 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内容中的富农问题。富农 问题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涉及对富农的认识及政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分析说:“富农……,被称为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的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但富农一般都自己参加劳动,在 这点上它又是农民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把富农看成与地主没有分别的阶级,对富农应该采取使它中立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故选ABD。至于C项指的是地主阶级,与富农有区别,故不选。本题提示考生,要关注毛泽东一些重要著作的有关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般考研辅导教材(包括示范教材中)大多未完全涵括,有一定难度。27.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6章有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巩固了国家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 到一个较为有利的周边和国际环境。至于反对霸权主义问题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 故选ACD,B项排除。本题的历史性较强,考生需把握有关历史背景知识。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统筹兼顾【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选项A、B、C、D都符合要求。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答案】ACD【解析】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综合性试题,出自党的 十七大报告,属于新观点试题,考查记忆。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正确选项是A、C、D。3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 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C. 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答案】AB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中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理由的理解与记忆。(2)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保 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和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其他各种制度的制定,故A、B、C是正确选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制度,并不能使广大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故D选择是不正确的。31. 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答案】ABCD【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试题,属国内时政,考查记忆,也可以说是考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10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的记忆。四个“决不”都是正确选项。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答案】AC【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内时政试题,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考查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容的记忆。33. 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A. 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 发挥非盟、联合国的建设性作用C. 有利于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D.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答案】ABCD【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际时政试题,考查记忆,内容出自2007年2月3日人民 日报。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 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分析题的说明:根据我们长期辅导考研的经验,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命题是主观的,参考答案是主观的,答题者是主观的,改卷者也是主观的,回答及改卷都很灵活,各地判卷都有补充说明,不完全受参考答案的限制。但答题仍有规范可循,首先是审题找出有几问。其次分解回答问题,依据试题问题,分别运用或综合运用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说明分析法等三种基本方法。第三是引申发挥表态。采用这些方法就能做到思路清晰、点点分明,回答透彻。)34.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突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 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 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 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憾。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 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裘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裘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 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根据人民日报有关文章整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答案要点】(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换位思考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分)(注:考生从其 中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得分)(2)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一切活动在本 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更要“看人”(3分)(3)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 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4分)【解析】(1)本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综合性试题,既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中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一些重要原理的全面理解,又考查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本题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由医生进行“医 患换位体验”活动和思考,考查医生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病人所包涵的哲学原理以及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3)本题有三问。对第一问的回答,参考答案从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或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回答都可以,还可以从主体客体关系、普遍联系观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关系回答问题,都可以得分,此问的回答比较灵活,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分。第二问的要求明确,只能用唯物史观中关于人的本质原理进行分析。采取演绎分析方法先答原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后分析:医生看病就要正确处 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认真负责、治病救人,才能体现医生的好品德。第三问要求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的医患关系,要用哪些矛盾辩证法的原理去对待和处 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医患关系很多,如师生关系、父子关系、雇主与雇员关系、干群关系、商家与顾客关系等,试题不要求答出这些事例,只要求答对待和处理的矛盾辩证法的原理和方 法论意义,可以列出矛盾普遍性原理和意义、矛盾特殊性原理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关系原理和意义。35.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 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 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 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 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 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重塑起昔日的辉煌。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 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 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答案要点】(1)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IBM没有形成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垄断,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垄断竞争更加激烈。IBM正是在垄断竞争 中生存和发展的。(2)IBM在发展过程中与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的竞争,反映了垄断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IBM的竞争战略及其战略目标表明,垄断资本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高额垄断利润;IBM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经营战略调整,也反映出垄断资本竞争手段从单纯的 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垄断企业也必须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 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此题是一道简答型分析题,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只要结合材料回答清楚两个知识点就可以了。一是垄断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核心是在竞争基础上形成的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垄断阶段竞争的新特点,如竞争的形式主要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为获得垄断利润;竞争的手段多样化等。36.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 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 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 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 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 有完全弄清楚。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 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答案要点】(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 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3分)(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 史经验。(5分)【解析】本题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分析题,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3章中国革命新道 路与第5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探索及其内在联系,同时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形势与政策》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认识问题有关。本知识点还与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新增重要考点“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 题探索的意义”有关。问题1,主要要联系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即对中国革命规律)探索的艰辛 历程,阐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遭遇一些挫折,这都是在所难免的。总之,无论是在中国革命还是建设事业中,都需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开拓前进,这都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问题2,主要要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初步理论成果,但也遭受了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值得认真总结。薄一波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始于毛,成于邓”。本题提示考生,本课程的分析题往往具有历史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特点,需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7. 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的一位农民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想办法给农民更多实惠,直补种粮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让我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现如今。我们这个村先搞了“农民转市民”试点,全村131人今年全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农民开始变市民啦!我家承包的土地自愿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每亩补贴我们青苗费4880元,以后每年按照亩产1000斤粮食的市场价补偿我们。村里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一些现代农业项目, 经营赚了钱,我们可以分红。这些项目优先从村里招聘劳动力,我儿子就可以回来打工。离我们更近了。以前大家都出去打工,地荒在那里,流转以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们又能从中受益,对村里经济也有好处。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17年前盖的,已经破旧了。根据农民转市民的政策,房子拆迁以后,会补偿给我们两套75平方米的楼房,新房子离这不远,政府承诺我们明年9月搬家。 最高兴的是变市民以后,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像我们这样的老人,一次性缴4320元钱,男的从60岁起,女的从55岁起,就可以每个月领156元养老金。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 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2)通过该示范区的变化,指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答案要点】(1)农村的改革发展经历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 济有效实现形式的阶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 农”的能力和条件,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键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5分)(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走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稳定和完 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5分)【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相关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记忆。(2)本题通过《人民日报》报道的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一位农民的心里话,叙述党和政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方针政策所引起的巨大变化,考 查考生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3)试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包括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 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政策,考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充分回答。第二问,要求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讲两方面:一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二是走中国特色的农 业现代化道路,只要回答问题时把握两个方面就能确保得高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 农”问题,从2004到2007年连续发了四个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 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除重大方针政策外,有很多具体措施,故考生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发挥,也能增加得分。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选做题I:材料12007年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应邀于4月中 旬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在两国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确认双方将继续遵循《中 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各项原则,努力构筑“基于共同 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温总理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发表的演讲中.引用日本的谚语“尽管风在 呼啸,山却不会移动”形容中日关系,引起日本国会议员们的广泛共鸣。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在为中国军舰“深圳”号访日举行的招待会上致词说,实现两国军舰互访,必将促进两国防务领域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推进双方战略互 惠关系向前发展。材料2(摘自人民日报、新华网)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就职后明确表示,他作为首相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他在就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致温家宝的贺信中说:日中两国在地理上是无法迁移的“一衣带水”的邻邦。不论今后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日中关系对两国而言乃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却是不会改变的。我愿意致力于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曾480余次访华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认为,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除了要“政治、经济两个轮子一起转”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扩大日中民间交流,这样才能夯实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石。材料3(摘自人民日报、东方早报)据日本海关统计,2007年1~9月,日中双边贸易额为17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786.3亿美元,增长17.8%,日本自中国进口929.0亿美元,增长7.7%,日本贸易逆差142.7亿美元,减少26.7%。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 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摘自商务部网国别数据)(2)分析温家宝总理用“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形容中日关系的寓意。【答案要点】(1)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原则:增进互信,信守承诺;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2)温家宝总理用“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能移动”说明,中日关系在历史上虽然历经艰难曲折,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在今天,也还存在着诸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和东海权益等问题,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中日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双方能够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妥善解决好双方存在的问题,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就是不可动摇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未来就是光明的。【解析】(1)本题考查《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第4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日本外交政策和第8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中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解和应 用。实际上是考查国家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4月中旬访问日本的成果以及中日关系目前存在的 问题和发展前景。而这些内容教材中没有详细表述,实际上本题考查的是形势与政策的内容。(2)本题通过温家宝访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及日中协会理事长关于中日关系的态度和中 日经贸发展数据的三个材料来考查温家宝访日的成果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原则以及中日 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3)中日关系是近几年中外关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日 关系的发展是以中日三个政治文件为基础的。1945-1972年,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从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1972-1998年,中日发表了 关于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1978年),《中日联合宣言》(1998年)。这三个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对中日关系友好发展起到明确的指导意义。但是,日本在表面上对中国友好的同时,却在历史,台湾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不断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小泉上台以来,更是变本加厉。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等,这些行径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得两国呈现“经热政冷”的局面。2006年9月安倍晋三上台,10月份就开始访华,这一举动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僵局,这次访华也被称为“破冰之旅”。而本题考查的则是温家宝继安倍访华后于2007年4月访日的内容。而这次访日又被称为“融冰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双方确认了中 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也就是所考查的第1问的答案。第2问从温家宝总理的比喻中我们可 以看出,前面一句是形容不好的方面,指的是中日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而后一句则是指好的方面,也就是指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提出就可以获悉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所以我们要秉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中日关系。选做题Ⅱ材料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2日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 米至58厘米。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仍得不到控制, 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材料2现在国际上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头号污染物排放国:而且再过2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总和。……中国的高速崛起,会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由于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材料3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 达国家排放量占77%,而此前的200年间,发达国家更是占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 间,中国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 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0.6%,中国增长0.38%。(摘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4日,刚刚参加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针对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说,中国已经形成强烈共识,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更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认为,中国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车辆能将标准,以及发展全球碳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意义重 大,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贡献。(摘自中国广播网有关报道)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何启示?(2)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答案要点】(1)自然环境是包括气候在内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然环境是一个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而气候因素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 态平衡、防止气候进一步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紧迫任务。(2)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造成的,把责任全部推给中国等发展中 国家是错误的。“中国气候威胁论”不符合事实,有失公允,其实质是要遏制中国发展。中国正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气候和环境问题,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提出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析】(1)在2007年召开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八国集团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气候问题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这就证明,气候问题是2007年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题考查国际热点问题--气候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8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提及的“中国威胁论”三门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2)本题通过全球气候问题的两个文件的生效以及全球变暖趋势 的三个材料叙述全球气候问题的发展和变化的趋势,考查气候问题所反映的问题以及中国对于气候问题的立场和战略选择。(3)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变 暖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就全球气候问题进行综合治理,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各国又通过了《京都议会书》,这两个文件是全球气候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全世界对气候问题的关注使得这一问题一直是考研政治的重点考试点。同样在2007年,气候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几次会议都对其作出了表 述。本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主要考查气候问题与哲学原理的结合,考查气候问题所反映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只要掌握哲学原理第5章关于地理环境在社会形成和发展 中的作用原理即可作答。第2问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其次是中国应 对气候问题的战略选择。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6月召开的八国集团会议和2007年9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对气候问题都有明确的主张与对策。在八国集团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气候变 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胡锦涛针对气候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合作应对。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第四,坚持科技创新。这一问题在任汝芬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
考研政治是一个奇怪的科目,复习两个月的考生成绩和复习半年的考生成绩相差无几,甚至有考前突击复习的考生成绩远超踏实复习半年考生成绩的情况发生。有人说,考政治需要运气。其实,运气固然重要,想要政治取得高分,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一套好的复习方法帮助的。过来人结合自身考研经历,总结了几点复习政治的小建议,希望对来年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1、复习准备时间不宜太长、开始不宜太早。考研政治复习开始太早,战线太长,知识点易忘;开始太晚,又担心复习不充分,心理紧张,增加压力。过来人建议从暑期的7、8月开始复习,时间就足够保证,也能使复习节奏合理,记忆牢固。2、重视逻辑,重视总结归纳。考研政治考察的方面较多,今天看法基,明天看马哲,很容易乱,也不容易抓住重点。复习的时候应该找到一本条理清晰且权威的参考书,通读全书,掌握脉络和梗概,再详读补充枝叶和血肉,力求把理论底子堆厚。3、合理利用考研辅导,不盲从,不盲目。政治的考研辅导班很多,风格也不一,建议考生合理的选择。政治的考研辅导主要是利用它的串讲,节约你整理考试脉络的时间,通过听课学习,强制自己抽出时间复习政治,并且在脉络体系上有所收获。到了最后阶段,千万不要被泛滥的考研班押题信息打乱阵脚,今天看这个押题较熟悉,明天看那个押题没做过,前后反复反而没了方寸。取得高分还是要靠自己的扎实复习和熟悉掌握,而不要寄望于押题撞大运,否则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4、精做习题。政治的习题很多,搞题海战术的效果不一定好。并且,政治考试时间充裕,不必像数学一样多做多写以求熟练。应该找一本习题类型较全,且有详细讲解的复习资料精做。重点看出题思路和讲解逻辑。过来人考研复习时用的任汝芬序列系列辅导书籍,比较适合我个人的复习习惯。5、关注时政。考察时政是政治的一大特点,如果考试当年我们国家的大事多、要事多或者喜事多,这些事件或者重要纪念日、纪念活动一定是考察的重点。事件的历史意义、产生背景和现实影响都要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特点等知识相联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重点学习,将是未来几年考察的重中之重。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考后心得体会。近年来考研政治对于知识综合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知识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在考试时应重视多选题的正确率,注重书写和细节的准确记忆,这也是考研政治提分的关键。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日前落下帷幕,考研党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在考研结束的那一刻彻底解放。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又创新高,堪称史上最难考的一年。虽然今年研究生考试状况多多,但是并不影响同学们发挥。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一般情况下有四门: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有的联考类,比如联考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等等是三门。其中都逃脱不了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英语和政治作为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学习的课程,按理说,应该并不难,但其实,考研英语和政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大家可以看一下考研英语的国家线就知道了,满分100分,国家线只有50分,有的专业诸如艺术类还有体育类的只有35分,足以见,考研英语的难度。之前我们讲过四六级不过的情况下如何复习考研英语,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考研政治该如何复习。对于高中是理科生,大学也不学政治的理工类考研党来说,政治不是那么简单,毕竟单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门,就够他们晕的了,但同时,考研政治从应试的角度,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因为政治这一门课只有100分,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太大。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来科学安排。既然要复习,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辅导书,市面上花花绿绿的考研参考书,一定要挑选对。不然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坐左边这本书就是红宝书一、在每年的9月-10月的这段时间会出一本书——《考研政治红宝书》,这本书真的很厚,可以说罗列了考研政治所有的考点,但是,因为它太厚太多了,很多人看过去一遍很有可能什么都没记住。同学们,千万不要慌!你没记住是正常的,因为被人也没记住。如果,你们想要考研政治分数很高,又不考数学,备考时间很充裕的话,可以详详细细的看过去这本书。如果备考时间紧张,还有一大堆其他的书没有看过来的话,可以直接略过这本书。二、肖秀荣系列千万别错过。考过研究生的小伙伴们对肖秀荣肯定不陌生,他是考研政治的大佬,很多次很多次,他都压中过题哦。敲黑板,重点在这里!!!压!中!过!考!研!真!题!他的《肖秀荣考研政治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题》,最后的《肖秀荣4套卷》。小编觉得,他的书,绝对不能错过!否则,你将抱憾终身!!!精讲精练在前期一定要扎扎实实过一遍,这样,你的脑海中才会有一套考研政治相对来说的系统概念,这对于政治小白来说,太重要了,你连政治概念都不知道是啥,考啥研究生啊!中期《肖秀荣1000题》,也要认真过一遍,不,认真过至少2遍,对知识点有大致的、百分之80的把握。第一遍可以用铅笔做,或者把答案写到小本上,对答案的时候要标注自己做错的题。真诚的面对自己哦,不要得过且过,认真认真,一定要认真!记住这个可爱的老头砸最后的《肖秀荣8套题》、《肖秀荣4套卷》,这是必须的,里面所有的选择题,都要认真过,理解,最好记忆。《肖秀荣4套卷》后面的答题,一定要背诵,一定一定!当然,考研政治还有其他的参考书,什么任汝芬系列,风中劲草,都可以选择性的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看。时间有限,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分享考研政治的合理复习时间规划哦,还有对真题的把握。一定要关注哦。希望你们喜欢。喜欢是收藏,爱是分享。
转眼就已经进入暑期备考的黄金时间了。各位同学你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的,政治的复习有没有提上日程?很多同学因为听了前辈的建议,认为政治不着急复习,大都是背的内容,后面突击突击就行了。小编在这里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考研的内容包含了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所有的科目加在一起,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前期对政治复习不重视,不复习政治,而是把它放到后边来集中学习,到后期可能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考研复习要有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政治的复习亦如此,下面惠园教育小编和同学们分享考研政治复习计划表,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考研政治复习整体规划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约24%的分值,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其特点就是理论性强、重要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多为考察重点,是整个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重点章节为第二、三、四、五章。其次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每年大约占30%的分值,实际题型考查量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其特点就是内容包含广泛、知识点较多且繁琐,较为分散的分布在十五章的内容里。再次是中国近现代史,每年大约占14%的分值,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其更加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人物思想及其著作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但是其本身在试题中呈现出的难度较低。最后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块分别各占16%的分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1道、分析题1道;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2道、分析题1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时效性最强。 考研政治备考各阶段时间安排一、基础阶段(2018年3月—6月)这一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仅仅是充分而全面的把握知识点要点,了解政治这门学科要学什么。主要任务就是熟悉政治理论的大致框架和知识点,在思想上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思维。但是因为每年政治的考试大纲一般是在9月份才能出来,并且每年的变动都不会太大。因此,可以先使用去年的大纲和解析来复习,认真地把参考书过一遍,让政治的知识体系在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我们第一轮的复习目的就达到了。当然今年的政治变动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随时关注最新的课程信息。二、强化阶段(2018年7月—9月)这个阶段就是从7月开始的黄金备考时期,这个时期任何一门科目的复习都不能轻易落下。每年九月中旬发布新大纲,一旦新的大纲发布那我们的复习就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同学们要结合新大纲对考研政治展开系统、全面的复习,强化对政治各个考点的理解,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同时,这一时期,做习题以选择题为主,分析题为辅。理解性记忆与习题练习双管齐下,为后期突破打下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正处在学生假期,因此复习时间比较集中。这个时候就该是我们复习计划起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前期一定要仔细规划好各科的复习,这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一时期对于政治的复习,要清晰地了解各章的内容,明白各章的重点、难点和易考点。这一时期的复习一方面要紧跟老师的课程,课后回顾老师的强化课程和讲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配套习题的练习,应有意识地开始培养自己答题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把视线局限在试题本身,重要的是学会领会和掌握回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另外,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对比考试大纲把握住重点和变化点,更高效地进行强化阶段的复习。三、突破阶段(2018年10月—11月)这一阶段时间不长,但是对于政治科目的复习很重要。这一阶段,考生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另外,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四、冲刺阶段(2018年12月至考前)这个阶段的复习,很能影响最后的成绩。具体而言,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是:查漏补缺,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涵盖了《考纲》所有的知识点;梳理和串联知识点;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增加题感,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结合起来;熟记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下面分享一位三战学长经验:考研政治,不需要你有任何基础,而且对考研政治的投入小,却可以回报很大。首先,你想想看,考研政治的内容,除了高中我们大家都简单学过的一些之外,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考研的学子来说,大家基础是一样的。所有人在考研政治复习的起跑线上是公平的。然后来看看考研政治的投入,一样来说,考研政治9月份才会出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也就是最新的,大多数考生也都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始复习的,过来的经验告诉我,9月份再复习,时间是足够的,而且早复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因此,9月份才复习,而且也不是每天复习最费时间的科目,却占有和英语一样100分的分值,更关键的是,考研政治如果复习得当的话,真的比英语好拿分,而且可以拿高分!最后,考研政治唯一不公平的就是你对待它的态度,我切身经历告诉我,我讨厌政治,是因为我就是讨厌,没有理由,我觉得政治就是政府洗脑的工具,就是没有意义的背诵,因此我讨厌!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马原有科学性内涵,逻辑很强,是我太弱,不理解;毛概是建国治国经验总结,是我太固步自封,不懂得战争和危机过来的苦难;近现代史是民族发展的血泪历程,是我太自以为是,不感激今天的来之不易;思修是个人修养与交往的基本规范,是我太无所谓,不明白它的重要性!等我理解这一切,看过这一切之后,我不能说喜欢政治,但我肯定不会排斥、更不会讨厌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说说我的考研政治复习,主要是失败和成功的经历对比,向大家介绍简单一下:1、考研政治辅导班当时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待着,和同学一起报的辅导班,是暑期强化班,上了一周。听课是在杨浦区一个大仓库里,人很多,有好几百,环境真的一般,大教室效果肯定不好。第一节课我记得比较清楚,是阮晔上的,因为他比较有激情,又说了很多和考研无关的东西,所以听起来很有劲,再加上是第一节课,因此,还算好,但是后来的老师一个比一个催眠,我记得我中间逃了一天,然后睡了一半的时间,哎,事后觉得很浪费钱和时间,因为7月份上完课之后,我都没有看过政治,直到9月份开始复习的时候才发现上课讲的东西都忘完了,连讲义上记的笔记都不知道写的是啥了,哎!所以,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考研政治不需要报班,如果你周围有报班的同学就更好了,让他们去上课,然后你回来找他们的讲义复印一下就行了,根本没必要耽误时间和精力跑老远去上课。2、考研政治复习安排我第一次考研复习政治的时候,因为心态不好,总是不由自主的排斥政治,因此,导致每次要复习政治的时候都特别烦躁,看不进书!买的考研大纲解析,也看不到重点,总是跳过选择题的出题内容,觉得看过大纲就好像没看一样,看几遍都这样,很头疼,做选择题,好的时候只能得30分,所以,第一年政治好像正好60。第二年考研,因为边工作边考研,更加没有时间顾忌政治了,从网上看了一下大纲新增内容,连最新的辅导资料都没买,之前更是没认真复习,只是断断续续把考研内容看了一遍,最后一个月背了一下最后4套卷,结果就去考了,只考了56。第三年,回到家,因为之前在上海的书只挑了一部分带回来,因此很多书要重新买,我就可以说第三次考研,我开销最大的是买政治辅导书,因为我不能老是让政治拖我的后腿!我买了8本政治辅导书,到最后也只用了5本,有些直接没看,有些看了一点就扔一边了,有些则是继续用的前两年考研的书。9月下旬,我买了当年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开始复习政治,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关于考研政治的复习,首先是要一本内容详实的教材的,可选择的有很多,需要考生自己选择一本即可,一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是官方的,市面上也有其他类似的资料,比如任汝芬序列一等等,都是可以替代考研大纲解析的,因为本人之前一直排斥政治,因此,直接看大纲解析特别犯困,而且抓不住考点,因此就买了别的书目。对政治基础的复习,因为我觉得马原第2章和第3章实在内容太多,很需要时间,大家可以自己参考这个时间安排去复习看看,我再声明一点,我虽然是三战,可能有人说你政治有基础了,所以复习21天能搞定,但是事实是我三战的政治基础就是0!我第二年考研因为工作原因就是荒废的,所以,还是我前面讲的,政治对大家都公平!后面我用的是我原来一战时的肖秀荣的1000题,我当初就没做。接着做的其中的近现代史和思修。感觉1000题还是很好的!也就是这样,10月份就过去了!11月开始复习第二轮,仍旧是大纲配合肖秀荣1000题,因为之前的1000题上的哲学和毛概部分都没做,于是就边复习边做题,又搞了半个月,才结束哲学和毛概。这个时候我基本上对哲学和毛概不再那么担心了,因为这两部分在考研政治中占的比重实在太大了,基本上要占有将近一半了,这两块搞定,我就放心了。说一下,肖秀荣系列在哲学上面的讲解很重逻辑,每一章之后都有一个逻辑框架图和逻辑分析,这一点我觉得很好,是看大纲很难迅速掌握的。11月中下旬,开始继续将近代史和思修复习完。近代史一定要紧接着毛概进行复习,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相关性很大,近代史的一半内容几乎都和毛概一样,所以,两个放在一块复习,就会自然形成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这一点大家第一次复习就会发现!以后每轮复习都这样就可以了!12月开始,边做真题,边做模拟题,我买了肖秀荣8套题,又预定了肖和任的最后4套题,。告诉大家一个省钱的方法:预定最后4套题不要提前太早,11月11日双11的时候上淘宝预定!肯定很便宜,我记得我买的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外加一本启航最后20天20题,这3本书加在一起连运费才16块钱!所以反正这些书都12月中才会有,就等到11月11日上淘宝预定!另外,我在这个月把大纲系列第3遍看完之后,开始看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因为风中劲草的都是知识点的凝练,因此,最后背诵起来很快,看着很快。再教大家一个省钱的小方法:考研政治每年的改动都不会是天翻地覆的,因此,向风中劲草这样只提炼一句一句话的教材,改动就更小了,所以,不用买新的,如果有去年的,一样可以用,只需要找同学把最新增加或修订的大块内容复印一下,剪下来贴上就行了,我就是这么干的。 3、考研政治的具体时间安排我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很固定,就是下午做完英语阅读之后,大概3点半或4点开始,然后平均一天2-2.5小时,但是一开始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说了,光看马原第2章就需要3个小时将近,再加上做题就更多了,所以,提醒大家,一开始复习的时候,肯定会要占用一点时间的。我回忆一下,考研政治复习,最占时间的几个章节我给大家简单罗列一下:(1)马原部分的第2章、第3章、第4章(2)毛概部分的第8章经济(3)近现代史第4章(4)思修的第7章和第8章法律部分如果这些章节你可以一天搞定的话,那么其他章节可以说一天看2章都不是问题!但是说回来,真正最耽误时间的就是马原部分的234章!一定要好好看!逻辑性很强的,内容不是不相关的。当进行到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每天2-2.5小时,就可以21天过一遍了,所以,后面时间还是足够的!如果有些考生真的特别害怕和担心政治的,想提早复习,也可以,但是千万中途不要中断,要一直看,要不就像我一样,7月上的课,9月全忘完了,没有价值了,而且之前如果复习的话,只需要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因为这部分是每年改动最小的,提前复习可以,最好看身边有没有学长学姐有之前的考试大纲的,可以借来先看他们的哲学讲解,这样会更快掌握的。好了关于考研政治的复习介绍这么多了,差不多该注意的小编也都介绍到了,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备考顺利,都能圆梦。
2019年考研政治大改,要是时间允许,同学们须早做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下面给同学分析下今年政治的变化以及如何备考。1、参考书选择并不是说哪本好就要买哪本,在选择时可以参考这里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切记!1.1本科阶段学校发的教材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作(mei)用(you)不(luan)大(yong),我个人根本没看。那看什么?这里有一本书不能没有,这也是唯一一本我觉得必须买的书了,书名是《20XX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简称大家都知道,“红宝书”,注意是“解析”不是干巴巴的大纲本身。这本书是教育部发行的官方书目,考研政治一切以这本书为准,最为权威。年份不同,其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基本一致,而且这本书每年8月底9月初才会出版,所以一般开始复习的时候参考上一年的就可以,比如16年的同学可以参考15年版的。这本书出版之后最好尽快买到手,把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掌握透彻,各大机构都会有解读的。具体怎么使用红宝书下面会讲,确实比较重要。1.2论全面性、权威性,大纲解析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我想大家也听说过任一、肖秀荣系列等书吧,这些都是全面网罗考点的“全书”,它们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原因就是大纲解析作为大家熟知的“红宝书”,虽然地位很高,但编排体例实在让人头疼,全书单色印刷,仅仅层级很高的标题才用黑体字,重点不突出,对于毅力不足的同学来说更是十分难啃。而任的要点精编、肖的核心知识点提要等等,在编排体例上多少照顾了考生的使用感受,重点划分明确,所以不太能接受枯燥单调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参考书。我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些书,我还是比较习惯坐住了看书,所以感觉大纲解析就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定,我总体还是推荐人手一本大纲解析的。1.3有了上面那些纲领性的参考书目,下面就要着手具体的复习了,考研政治选择题和答题各占半壁江山,选择题这个题型的难度一般来说低于大题题型(单选即使什么都不会,蒙一个会吧),所以选择题尤为重要,选择题拿到高分是政治过线甚至高分的根本。选择题分单选、多选,复习时必须扎扎实实,提早开始,想依靠冲刺突击提高选择题是极难的,练习时最好是有一本习题书,覆盖全面,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融会贯穿于习题中,在做题中全面把握知识点。这类书主要有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二,以及市面上各种“XX1200题”、“XX2000题”等,种类繁多,我个人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感觉不错,大家可以在购买之前仔细翻阅,看看体例是否适合自己,也看看编者,如果只是某著名辅导老师挂名,一群不知名的人编写,最好不要买,基本上会是拼拼凑凑的,没什么价值。1.4说过选择题就是大题了,其实大题无非是理解着背,在弄懂吃透的情况下记牢,切忌翻开书什么都懂,合上书就写不出来了,理解是好事,记忆同样重要。专门针对大题的书并不是太多,但一些将主干考点提炼出来或者把大题常考考点单独列出的书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这些书基本到中后期才会出版,质量参差不齐,我这里不作具体推荐了,大家可以到时候在学校的书店里翻开看看。1.5形势政策的考察是以时事政治为范围的,16年考察的是15年全年的时事政治,比如当年十八大11月8日才召开,1月6日第一门就考政治了,所以这类关于时政的书会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出来,各大考研机构基本都会推出自己的书,一般都是小册子,我是和身边的研友们换着用的,其他的也都翻阅过,没有太大区别,根据喜好选择一本就好。这本书切记要拿到手就多看,不要买了就往桌子上一放,那样恐怕拖到最后还是新的。1.6还有一类是“XX天XX题”之类的书,主要针对大题,又与1.3不太一样,和1.4一样都是最后阶段出版,我用了某28题,某20天20题也买了,但是感觉有点混乱繁杂,没看。这个书只是作为大题的参考,对答题还是很有帮助的,但一定不能把大题的希望都押在这上面,只能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使用这些书。1.7这条介绍一套近几年很火的书:风中劲草这套书一共三本,一本考点,一本习题,一本配套的习题解析。我使用了这套书,那本考点确实很好,多色印刷,把已考点、重点、次重点等等划分的很清晰,至于后两本,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没做完,题量确实较大,和前面提到的1000题之类的也有些重合。总体上我还是推荐风中劲草这套书的,但还是提醒不能盲从,最好是找往届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1.8最后就是冲刺卷、最后X套题之类的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四也买了,但没有背,都差不多吧。看这些卷子主要就是看个思路,感受实战的气氛,千万不要考前狂背这几套题就以为大题完事了,不然你之前的复习意义何在呢。2、具体复习建议本科阶段各院校都必须开设政治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策),而考研政治的内容正是这五门课。15年各门课的比重是马原22分,毛概30分,史纲14分,思修18,形策16分,具体分配每年可能会有微调。政治的复习和基础也有一定关系,如果高中是理科生,或者觉得政治不太好,那么早点开始为好,一般暑假就得动起来了。如果高中是文科生且学的比较好就可以轻松一些,不过实际差别不大,政治嘛,毕竟不像英语那样。关于政治我主要讲下红宝书的使用,具体的一些细节穿插在其中。红宝书第一遍应该是快速地读,只读大体的框架,要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有个宏观的了解,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这个过程一两天就可以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的仔细阅读,要把一些小的知识点划出来,这主要是针对选择题,一些“最主要”、“最重要”、“最关键”之类的一定要记住,这是单选常考的,另外有并列不超过四个的也要记好,这是多选的重点。这一遍之后可能觉得怎么什么都没记住,没关系,很正常。第三遍和第二遍一样,要精读,摸索大题的一些观点是怎么论述的,对一些大段的只要记关键词就可以了。这一遍就要好好背了,很多知识点光理解是不够的,记忆也很重要。接下来的复习中你的红宝书应该很快就能过一遍了,这时候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不断地翻看,滚动式的记忆还是很有效的,也不用特别地背,就是反复地看。每部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马原重在理解,毛概要和史纲结合起来复习,思修法基以背为主,大道理要会讲,形策留到后期再说,政经是没有客观题的,只是一个大题,也要结合时政来复习。最后说一下,选择题要做到“准”,看到一个题目起码要能反应出知识点在哪一部分,最好可以不用目录就从红宝书里翻到,这样选择题才能做到稳定,大题则要掌握答题方法,参照标准答案,分点分条,论述清晰有条理,字迹起码要做到工整,阅卷模式决定了大题必须讲求这些方式方法。红宝书在开始阶段是最主要的复习参考书(任一等也可以),而这只是初始阶段,我推荐大概从暑假开始就要转变策略了,第一步就是开始做题。之前对题目的书有了大致推荐,其实1000题、1600题等等,都差不多,不必太纠结,盯住一本就好,前面讲的红宝书、任一之类的都是,不要强迫症见什么书都买,同类的书选一本适合自己且口碑较好的就可以了,精读一本胜过乱翻百本,决定用什么书可以谨慎犹豫,但是选定了就不要轻易改了,一本书用几天又换另一本,大忌啊!题目具体怎么做呢,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其他的估计大同小异吧,没有实质的影响。第一遍如果不想可以不做大题,选择题的事下面会单独说。这一遍可以就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放在手边,不会的一定标出在书上的位置,记住是在题书上标大纲解析的页数,别在大纲解析上写来写去。当然第一遍就别指望有什么神奇效果了,你第一遍就像什么都记住,什么都掌握,太贪心了吧,第一遍结束后觉得自己稀里糊涂,什么都没记住的,其实是正常现象,这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选择题的考点,有些东西真的不可能考察大题,看多了自然会发现,命题人不会认死理非把它出成个大题的。好,接下来第二遍。这一遍建议看一点书做一点题,看到哪一章节就做到哪一章节,第一遍不是标出那些出题位置了吗,看完大纲解析把它合上再去做题,看着旁边标的页数自己能不能想起来那个考点怎么陈述的,反过来,看到某个考点你能想起对应的题吗?第二遍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如果说第一遍很多题做错是因为太陌生,那第二遍再做错就确实有问题了,第二遍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一定要标记下来,后面看的时候仔细再仔细,这些题里很可能包含着你始终记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彻的点,别怕麻烦,一定好好解决。第一遍做完可能这一遍书比较乱了吧,如果不能接受书乱而需要自己遮挡的,就不要把答案写在题目旁边,可以找个小本子写。我说得轻松,但这个过程做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的,所以我才推荐各位用暑假的时间来做,一来暑假没有学校的事情干扰,二来身边很多人一起复习,气氛较浓(当然暑假不留校的同学就上论坛看看大家复习的情况吧,别觉得回家了就隔离开了),可以说是极好的一整段时间,难得,要珍惜啊。每天一两个小时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可以翻翻以前做错的题目,反复加强记忆。当然做题的准确率要有保证,时间也不宜太长。下面做几遍看自己的能力了,再做也要看大题了。但是不要去攀比,一定不要,没有任何意义。大家可能对各种参考书的出版时间比较疑惑,可能我推荐某书使用的时间其实它还没出版。关于这个我认为政治的参考书除了时政的之外几乎都可以暂时用去年的,变化不会很大,13年新大纲相较12年的只是表述上有一些变化,另增加了一个新考点,其他没什么质的变化,而它也不可能有什么质的变化,你懂的。那么新书出来要不要买呢,这很纠结,我确实也很头疼,12的大纲用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13的,感觉用处不是太大,而且之前那么多笔记写在12的书上,买了13的还是得把12的带着作参考,所以这个还是自己考虑吧,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了也好。关于书的质量,其实这个辨别能力大家都是有的,尤其是习题册,直接看答案就知道个大概了,选择题就是简单答案往那一放,大题干巴巴,有的还略,肯定东拼西凑糊弄的,这种书谁都能编,Ctrl大法好呗!上面的任务在暑假或者稍延后一些完成,其后一直到时政开始复习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再做题或者回归大纲解析都可以,一定要有持续性,很多人觉得坚持不下去,某天就是怎么都不想做题,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很久都懒得再拾起来,结果醒悟的时候已经赶不上2路汽车了。如果你觉得某天就是不想做题或者看书,这很正常,人总有惰性,但为了考研,为了这一年甚至更久的努力,请坚持住,哪怕今天暂时减量,哪怕只是翻翻书,不要停下来,坚持住,这就像爬雪山,越觉得困越要挺住,一睡过去你基本就结束所有行程了。当然也不是一点松懈都不能有,只是不要出现某一段时间的涣散,影响很大。时政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关注,其实各家都会有小册子面市,选哪本自己定,但是要抓紧,集中几天把时政彻底掌握到位,之后就是把一些时政内容结合毛概等部分复习了。平时看新闻纯属个人习惯了,没有这习惯的也不必为了考研强行看,这些参考书整理的足够应付考试了。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怎么每个阶段都是相关书出来就开始了,或者是以什么书上市为开始的标志,其实书的出版时间经过那么多年已经很成熟了,即使不去买,也可以多关注各家参考书出版的时间,连贯起来看就是整个复习过程的轨迹,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吧。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进入11月份(每年时间会有所波动)很多背诵小册子就出来了,好了,该集中背诵了。背诵确实枯燥,尤其是政治,背得只能呵呵,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你理解再透彻,总归要记住才能写出来,而且政治的性质决定了语言表述要力求准确,多用大纲解析上或是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上出现的标准说法,必然比自己照着理解写的要好。集中背诵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时间太长了不好。这阶段结束之后基本上就到最后阶段了,那么又有书要来了,就是XX天XX题之类的,前面介绍过了,这里提一下这些书一般都有押题之类的卖点,怎么说呢,你把每个可能考到答题的考点都编进题里,最后考到某个考点算不算押中了呢,当(ran)然(bing)算(luan)。所以参考思路最重要,任何押题的看一看参考一下就好了,不要幻想着命中。同时还有类似最后XX套卷之类的,拿来练练手,参考他们的思路都很好,也还是不要想太多。整个过程都不要把大纲解析放在一边,要时刻以它为准,晚上睡前或是零散时间可以多翻翻,大纲解析熟烂了绝对是极有好处的,我觉得到后期如果能看到某个选择题立刻反应出大纲解析上对应的出处,那基本没问题了。最后来单独补充一些问题:1、选择题是不是决定性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是的,因为政治这个学科具有这样的特殊性,选择题确实拿分较大题容易,复习好了拿个40分的确不是很难,而大题不确定性较大,投入产出比也不如选择题可观。既然如此,就当它是对的吧,选择题把握好,该拿的分到手,大题稳扎稳打,分数应该就很可观了。2、一定要灵活。政治真的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死板、背就好了,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时间,低头死记硬背,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别干傻事。比如某些章节里的一些东西,你一个字不看也肯定没事,你说对吧。3、一些超纲的题。有看过红宝书之外的类似任一的同学应该感觉到了,他们和大纲之间是有一些出入的,那些书上有不少东西大纲上找不到,这就衍生出一些超纲题目,我个人认为是直接划掉就好,当然前提是你确认它超纲了,不要觉得陌生就直接划掉,过几天又在大纲解析上看见了。4、各科目的策略。马原是总的纲领了,大致分为马哲、政经、科社三部分。马哲主要靠理解,政经理解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计算的选择题,不理解真的没法做,而科社最好是结合着毛概来看。毛概是重中之重,看比例就知道,毛概加史纲就是史论结合,一定不要割裂开来看,尤其是史纲那个大题,终归还是要靠到毛概上去理解,孤立开搞不清的。至于思修,思修主要就是记忆,毫无节操小骚年,八荣八耻记心间,记呀么记心间。法基其实也是记忆,只不过有些东西要灵活一些,越不难拿的分,就越丢不起。
2021年考研在上个月27号结束,不管21年考得怎么样,新的考研复习即将拉开序幕了。从考试公布的考研人数可以看出,今年实际报名考研的人数在378万左右,相比前年考研人数整整增加了近30万,我在过去的文章里为考研的同学分析过,越是遇到经济不景气,全球宏观环境不好的时候,考研人数就越会保持增长。在可预见的新的一年,受疫情的影响,欧美经济想要恢复还要经过至少半年的调整,国内的就业和经济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2022年考研人数仍然将继续增加。人数保持增长,好大学的招生人数有限,那么尽早的开始复习,并参照官方考研的指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接下来我将在下面有限的篇幅里,为大家把考研官方指导用书推荐给大家,避免在考研复习用书的选择上面掉坑了。01考研指导用书一、考研数学市面上目前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比较多,比较有名的有李永乐、李正元、汤家凤、李林、张宇等。他们的书各自有自己的侧重点,有的侧重高等数学,有的侧重线性代数、概率论,但是实际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做到对考研知识点不偏不倚地进行涵盖深入的也只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能做到数十年来屹立不倒!李永乐的全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强调基础知识点的复习。这一点和张宇等人的复习指导有明显的不同,用过张宇老师的考研全书的都知道,张宇在讲高数的时候给了很多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听视频讲解的时候跟着练以为会了。结果回家关了视频,自己单独练习的时候又做不出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基础性的原理还是不够理解,数学不像其它学科可以取巧,数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你只有脚踏实地了数学会给你一个很高的分数。二、考研英语考研英语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考研词汇,我们官方一般推荐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就是下面这本,别买错了。鉴于考研英语没有数学这种有整篇知识点,考研英语的指导书籍把英语细分成了几个部分包括:完形填空、阅读、新题型、作文、翻译。接下来,我给大家推荐这个系列里面指导用书。完形、阅读、作文,这三个部分,我们用新东方的就可以应付。但是在阅读和新题型上面,我们推荐用书是张剑英语系列。张剑老师的英语考研阅读书籍有基础班和提高版本,一般来说基础班练完就足够走进考场了。三、考研政治考研政治用书比较明确,早期考研政治领域还有任汝芬老师的指导用书占据一定的市场,但是随着考研的走向,肖秀荣考研用书已经一骑绝尘占据了绝对比例。政治复习一般建议至少放在暑期在开始进行,不建议上半年就开始考研做题。暑假的时候,考研政治可以从1000题基础习题开始,到了11月份买考研政治精炼,12月份买考研政治预测最后四套卷。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有针对性地复习,政治可以做到绝对不会给你拖后腿。02考研复习阶段建议考研相比高考而言,不像高考有人逼着你复习,有老师和同学可以在身边随时给你指导。考研必须要自己做好全局的时间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打赢考研战争,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里面。我们一般建议考研安排分成三个阶段:1、基础练习2、强化补充3、漏洞补强三个阶段里面,第一阶段最重要,其次是第二阶段的强化补充,这两个阶段决定了你考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决定了你考研的大致分数。同学们,新的一年里,希望你早点看到这篇文章,按照文中指导用书来科学复习。
考研政治,推荐书目: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实事政治(劲草版,肖版都OK)+肖4(政治大题这个最重要),其他可以参考任4,20天20题。不大建议参加辅导班,浪费时间,因为你自己学也能考的很好,不就是背嘛。政治第一年78分,今年时间有限,就看了一遍大纲解析和做过的肖1000,最后背了下倒退12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不花功夫果然是不行的!个人觉得政治等大纲解析下来,开始看不迟,考试分析也可以同时看,然后看一章就做下1000题配套习题。个人不推荐任汝芬系列,没有答案解析。肖4是以前的命题人,1000题与考研题更接近。在对照答案的同时,也可以再次把知识点复习一遍。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将大纲解析进行了浓缩,标注了前几年考过的知识点。像思修,毛邓等刚考过的多选,第2年考的可能性就很低。但如果是好几年前考过的点,再考的可能性就很高。风中劲草的核心考题不推荐,时间有限,题太多。做好一本肖1000就够了,到最后一个月前,主要任务就是政治的多选题,这是政治拉开差距的主要地方。等肖4下来了,把上面的大题都背了。结合20天20题,熟看。考研政治基本无忧!政治大家都不用太担心,全国平均分都有59。政治其实很好复习,由于时效性强,所以你看市面上出什么类别的书了你就知道自己该复习什么了,比如说8月9月出版大纲,你就知道自己该看基础知识;10月出选择题的书,这时就要做选择题。后期突击背诵也是立竿见影。大家要合理的分配政治的复习时间,不要因小失大。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理解。(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 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造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包括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3) D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A选项是人本主义的观点,B选项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 证法的共同观点,C选项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故无论采用正选法还是排谬法,正确选项只能是D。2. 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 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 客观性 B. 有限性 C. 相对性 D. 一维性【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广延性。物质运动和时空是不可分的,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2)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相对论 和非欧几何证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两者互为函数。当粒子在光速运动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钟慢”、“尺缩”的现象。题干所说的是“钟慢”实验,说明的是时间的相对性。(3)四个选项都是时间的属性或特点,但只有C选项是符合本题要求的正确选项。3.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 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的理解和应用。(2)本题通过一个成功企业家“做到”比“知道”更重要的观点来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的原因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 要。”列宁进一步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只有选项D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 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关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2)本题通过一段引语来说明由人创造的具有软实力的精神文化 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对人自身的反作用。(3)在四个选项中体现“化”自身功能的只能是A选 项,B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处理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构成的。 C、D是不符合试题要求的不准确观点。5.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 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这样,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因此,正确答案是D。6. 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 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A. 5%、9000万元 B. 5%、6000万元C. 6%、9000万元 D. 6%、6000万元【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概念考查,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本题作为计算题,其计算过程分两步,一是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利息率,即: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200万/4000万=5%;二是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地租增加以后的土地价格,即:土地价格=300万/5%=6000万元,因此,正确答案是B。7.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章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但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这表明,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答案是A。8.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 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章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内容的理解。1905年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首次概括为三 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即是民族主义;“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即为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为民生主义。后来,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 解释三民主义,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包涵“平均地权”、“节制资 本”两方面的内容。故选C。本题与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有一定的间接联系。9.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答案】.A【解析】. 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5章关于武装斗争中的人民军队建设问题。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思想提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指 挥枪的原则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等,其中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 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对比,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三湾改编”时把党支部确立在连上,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后来毛泽东在1929 年古田会议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再次强调了这个原则。故选A。本题与2008年《形势与政策》中关于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问题有关。10.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4章关于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经验问题。1953年-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类似的途径与方式,包括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及合作化的途径等,故选D。如果考生对此题目的答案没有把握,采取排除法也可,ABC项均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内容,自当排除。1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5章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的记忆。(2)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江泽民指出:“我们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故C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是改革的直接目的, B选项是错误观点,D选项属于改革的重要任务与内容。1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中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理由的理解。(2)江 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试题要求。13. 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A. 依法执政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12章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和应用。(2)2004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 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 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本题通过民意调查,确立节假日整顿方案,显然属于民主执政的理念,故C选项是正确的。14.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团结统一C. 勤劳勇敢D. 自强不息【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9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中关于民族精神内容的记忆。(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符合试题要求的选项是A。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A. 改革开放 B. 快速发展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试题的国内时政,出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考查记忆。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故B是正确选项。16. 在2007年1月1日欧盟第六次扩大时正式加入欧盟的国家是A. 罗马尼亚、波兰 B.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C. 波兰、爱沙尼亚 D. 爱沙尼亚、保加利亚【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际时政,考查记忆。出自200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第3版,正确选项是B。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答案】AB【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2)本题通过地球的忍无可忍的一幅漫画要求回答 其警示意义。(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是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理环境是由所包含的各种条件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否则,就会引起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故A、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否认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D选项只讲人 类依附于自然一面,而否认了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面,故C、D是不正确的观点。18.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答案】AB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中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2)本题引用英国作家惠兹里特的仅有书本知识等于无知的名言来辨 识类似的名言。(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的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书本的知识,并不是真知,不是深知。A、B、D 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而C选项强调的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不符合试题要求。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答案】ABC【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中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的公式。(2)本题运用列宁关于“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提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本质上一致的公式。(3)本题选项A体现辩 证法,B体现认识论,C体现历史观。三者的一致性是指A是世界观,B是对A在认识过程的运用与体现,C是对A、B在历史观的运用与体现。D选项是毛泽东提出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 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应属于辩证 法、认识论、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不属基本原理,不具有普遍性,故不选。20.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答案】ABCD【解析】(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6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中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本年考试大纲的一个新增知识点。(2)本题根据时代发展 的状况和趋势,提出交往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主要表现的问题。(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 观,一些教材把交往这一概念界定为交往是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 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 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故四个选项全是正确的。2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 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当部门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增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对立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AB。22. 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A. I c是通过第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B. II(v+m)是通过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C. I(v+m)是通过和II(v+m)交换实现的D. I(v+m)是通过和IIc交换实现的【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4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 件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经过三次交换过程。一是Ⅰc在第Ⅰ部类内部交换,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二是Ⅱ(v+m)在第Ⅱ部类内部交换,补偿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三是Ⅰ(v+m)和 Ⅱc的交换,即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分别补偿第Ⅰ部类资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以及 第Ⅱ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从这三次交换中就可概括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分别用三个公式表示为:Ⅰ(v+m)=Ⅱc(基本条件);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所以,正确答案是ABD。23.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A.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 实施物价补贴 D. 调整再贴现率【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4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和 第6章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两个知识点的内容,相对比较难。需要特 别说明的是,此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是因为,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所以该题很好地体现了政治理 论课试题的特点。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也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 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经济高涨或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通过实施这些货币政策手段,从而影响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因此,正确答案是ABD。24. 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A. 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 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C.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5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 则。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的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C。2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答案】B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1章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问题,在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有两次概括:第一次是1945年中共七大的决议和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第二次是1987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者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时期根据新情况做出的新认识,新判断。至于A、C是干扰项。A项是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总结了党自1921年产 生以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尤其是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非,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为中共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 告》中,未提“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故AC应排除。本题历史性较强,考生需了解有关历史背景知识。26. 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 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B. 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C. 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D. 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内容中的富农问题。富农 问题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涉及对富农的认识及政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分析说:“富农……,被称为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的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但富农一般都自己参加劳动,在 这点上它又是农民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把富农看成与地主没有分别的阶级,对富农应该采取使它中立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故选ABD。至于C项指的是地主阶级,与富农有区别,故不选。本题提示考生,要关注毛泽东一些重要著作的有关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般考研辅导教材(包括示范教材中)大多未完全涵括,有一定难度。27.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第6章有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巩固了国家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 到一个较为有利的周边和国际环境。至于反对霸权主义问题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 故选ACD,B项排除。本题的历史性较强,考生需把握有关历史背景知识。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统筹兼顾【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选项A、B、C、D都符合要求。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答案】ACD【解析】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综合性试题,出自党的 十七大报告,属于新观点试题,考查记忆。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正确选项是A、C、D。3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 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C. 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答案】ABC【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中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理由的理解与记忆。(2)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保 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和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其他各种制度的制定,故A、B、C是正确选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制度,并不能使广大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故D选择是不正确的。31. 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答案】ABCD【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试题,属国内时政,考查记忆,也可以说是考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10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的记忆。四个“决不”都是正确选项。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答案】AC【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内时政试题,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考查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容的记忆。33. 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A. 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 发挥非盟、联合国的建设性作用C. 有利于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D.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答案】ABCD【解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的国际时政试题,考查记忆,内容出自2007年2月3日人民 日报。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 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分析题的说明:根据我们长期辅导考研的经验,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命题是主观的,参考答案是主观的,答题者是主观的,改卷者也是主观的,回答及改卷都很灵活,各地判卷都有补充说明,不完全受参考答案的限制。但答题仍有规范可循,首先是审题找出有几问。其次分解回答问题,依据试题问题,分别运用或综合运用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说明分析法等三种基本方法。第三是引申发挥表态。采用这些方法就能做到思路清晰、点点分明,回答透彻。)34.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突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 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 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 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憾。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 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裘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裘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 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根据人民日报有关文章整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答案要点】(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换位思考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分)(注:考生从其 中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得分)(2)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一切活动在本 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更要“看人”(3分)(3)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 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4分)【解析】(1)本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综合性试题,既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中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一些重要原理的全面理解,又考查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本题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由医生进行“医 患换位体验”活动和思考,考查医生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病人所包涵的哲学原理以及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3)本题有三问。对第一问的回答,参考答案从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或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回答都可以,还可以从主体客体关系、普遍联系观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关系回答问题,都可以得分,此问的回答比较灵活,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分。第二问的要求明确,只能用唯物史观中关于人的本质原理进行分析。采取演绎分析方法先答原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后分析:医生看病就要正确处 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认真负责、治病救人,才能体现医生的好品德。第三问要求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的医患关系,要用哪些矛盾辩证法的原理去对待和处 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医患关系很多,如师生关系、父子关系、雇主与雇员关系、干群关系、商家与顾客关系等,试题不要求答出这些事例,只要求答对待和处理的矛盾辩证法的原理和方 法论意义,可以列出矛盾普遍性原理和意义、矛盾特殊性原理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关系原理和意义。35.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 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 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 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 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 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重塑起昔日的辉煌。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 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 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答案要点】(1)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IBM没有形成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垄断,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垄断竞争更加激烈。IBM正是在垄断竞争 中生存和发展的。(2)IBM在发展过程中与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的竞争,反映了垄断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IBM的竞争战略及其战略目标表明,垄断资本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高额垄断利润;IBM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经营战略调整,也反映出垄断资本竞争手段从单纯的 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垄断企业也必须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 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此题是一道简答型分析题,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只要结合材料回答清楚两个知识点就可以了。一是垄断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核心是在竞争基础上形成的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垄断阶段竞争的新特点,如竞争的形式主要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为获得垄断利润;竞争的手段多样化等。36.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 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 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 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 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 有完全弄清楚。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 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答案要点】(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 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3分)(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 史经验。(5分)【解析】本题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分析题,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3章中国革命新道 路与第5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探索及其内在联系,同时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形势与政策》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认识问题有关。本知识点还与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新增重要考点“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 题探索的意义”有关。问题1,主要要联系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即对中国革命规律)探索的艰辛 历程,阐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遭遇一些挫折,这都是在所难免的。总之,无论是在中国革命还是建设事业中,都需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开拓前进,这都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问题2,主要要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初步理论成果,但也遭受了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值得认真总结。薄一波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始于毛,成于邓”。本题提示考生,本课程的分析题往往具有历史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特点,需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7. 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的一位农民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想办法给农民更多实惠,直补种粮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让我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现如今。我们这个村先搞了“农民转市民”试点,全村131人今年全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农民开始变市民啦!我家承包的土地自愿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每亩补贴我们青苗费4880元,以后每年按照亩产1000斤粮食的市场价补偿我们。村里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一些现代农业项目, 经营赚了钱,我们可以分红。这些项目优先从村里招聘劳动力,我儿子就可以回来打工。离我们更近了。以前大家都出去打工,地荒在那里,流转以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们又能从中受益,对村里经济也有好处。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17年前盖的,已经破旧了。根据农民转市民的政策,房子拆迁以后,会补偿给我们两套75平方米的楼房,新房子离这不远,政府承诺我们明年9月搬家。 最高兴的是变市民以后,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像我们这样的老人,一次性缴4320元钱,男的从60岁起,女的从55岁起,就可以每个月领156元养老金。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 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2)通过该示范区的变化,指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答案要点】(1)农村的改革发展经历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 济有效实现形式的阶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 农”的能力和条件,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键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5分)(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走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稳定和完 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5分)【解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相关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记忆。(2)本题通过《人民日报》报道的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一位农民的心里话,叙述党和政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方针政策所引起的巨大变化,考 查考生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3)试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包括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 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政策,考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充分回答。第二问,要求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讲两方面:一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二是走中国特色的农 业现代化道路,只要回答问题时把握两个方面就能确保得高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 农”问题,从2004到2007年连续发了四个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 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除重大方针政策外,有很多具体措施,故考生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发挥,也能增加得分。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选做题I:材料12007年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应邀于4月中 旬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在两国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确认双方将继续遵循《中 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各项原则,努力构筑“基于共同 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温总理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发表的演讲中.引用日本的谚语“尽管风在 呼啸,山却不会移动”形容中日关系,引起日本国会议员们的广泛共鸣。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在为中国军舰“深圳”号访日举行的招待会上致词说,实现两国军舰互访,必将促进两国防务领域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推进双方战略互 惠关系向前发展。材料2(摘自人民日报、新华网)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就职后明确表示,他作为首相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他在就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致温家宝的贺信中说:日中两国在地理上是无法迁移的“一衣带水”的邻邦。不论今后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日中关系对两国而言乃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却是不会改变的。我愿意致力于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曾480余次访华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认为,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除了要“政治、经济两个轮子一起转”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扩大日中民间交流,这样才能夯实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石。材料3(摘自人民日报、东方早报)据日本海关统计,2007年1~9月,日中双边贸易额为17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786.3亿美元,增长17.8%,日本自中国进口929.0亿美元,增长7.7%,日本贸易逆差142.7亿美元,减少26.7%。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 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摘自商务部网国别数据)(2)分析温家宝总理用“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形容中日关系的寓意。【答案要点】(1)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原则:增进互信,信守承诺;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2)温家宝总理用“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能移动”说明,中日关系在历史上虽然历经艰难曲折,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在今天,也还存在着诸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和东海权益等问题,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中日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双方能够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妥善解决好双方存在的问题,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就是不可动摇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未来就是光明的。【解析】(1)本题考查《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第4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日本外交政策和第8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中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解和应 用。实际上是考查国家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4月中旬访问日本的成果以及中日关系目前存在的 问题和发展前景。而这些内容教材中没有详细表述,实际上本题考查的是形势与政策的内容。(2)本题通过温家宝访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及日中协会理事长关于中日关系的态度和中 日经贸发展数据的三个材料来考查温家宝访日的成果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原则以及中日 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3)中日关系是近几年中外关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日 关系的发展是以中日三个政治文件为基础的。1945-1972年,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从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1972-1998年,中日发表了 关于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1978年),《中日联合宣言》(1998年)。这三个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对中日关系友好发展起到明确的指导意义。但是,日本在表面上对中国友好的同时,却在历史,台湾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不断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小泉上台以来,更是变本加厉。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等,这些行径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得两国呈现“经热政冷”的局面。2006年9月安倍晋三上台,10月份就开始访华,这一举动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僵局,这次访华也被称为“破冰之旅”。而本题考查的则是温家宝继安倍访华后于2007年4月访日的内容。而这次访日又被称为“融冰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双方确认了中 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也就是所考查的第1问的答案。第2问从温家宝总理的比喻中我们可 以看出,前面一句是形容不好的方面,指的是中日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而后一句则是指好的方面,也就是指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提出就可以获悉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合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所以我们要秉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中日关系。选做题Ⅱ材料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2日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 米至58厘米。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仍得不到控制, 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材料2现在国际上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头号污染物排放国:而且再过2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总和。……中国的高速崛起,会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由于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材料3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 达国家排放量占77%,而此前的200年间,发达国家更是占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 间,中国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 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0.6%,中国增长0.38%。(摘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4日,刚刚参加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针对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说,中国已经形成强烈共识,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更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认为,中国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车辆能将标准,以及发展全球碳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意义重 大,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贡献。(摘自中国广播网有关报道)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何启示?(2)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答案要点】(1)自然环境是包括气候在内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然环境是一个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而气候因素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 态平衡、防止气候进一步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紧迫任务。(2)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造成的,把责任全部推给中国等发展中 国家是错误的。“中国气候威胁论”不符合事实,有失公允,其实质是要遏制中国发展。中国正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气候和环境问题,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提出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析】(1)在2007年召开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八国集团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气候问题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这就证明,气候问题是2007年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题考查国际热点问题--气候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8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提及的“中国威胁论”三门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2)本题通过全球气候问题的两个文件的生效以及全球变暖趋势 的三个材料叙述全球气候问题的发展和变化的趋势,考查气候问题所反映的问题以及中国对于气候问题的立场和战略选择。(3)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变 暖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就全球气候问题进行综合治理,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各国又通过了《京都议会书》,这两个文件是全球气候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全世界对气候问题的关注使得这一问题一直是考研政治的重点考试点。同样在2007年,气候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几次会议都对其作出了表 述。本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主要考查气候问题与哲学原理的结合,考查气候问题所反映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只要掌握哲学原理第5章关于地理环境在社会形成和发展 中的作用原理即可作答。第2问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其次是中国应 对气候问题的战略选择。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6月召开的八国集团会议和2007年9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对气候问题都有明确的主张与对策。在八国集团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气候变 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胡锦涛针对气候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合作应对。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第四,坚持科技创新。这一问题在任汝芬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