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了考研的报名,今天小编就告诉您如何报名吧在研招网登录您注册的帐号,选择网上报名选择开始报名公告,对作弊的处理并提醒,阅读后选择阅读完毕进入诚信承诺书,需要等待十秒钟后选择同意才可以进入,就是说要遵守考场纪律右侧是报名的流程图,可以看看自己报到哪一步了,一目了然选择报考单位以及报考方式,下面有说明,推免,援藏,强军等等,应届生和往届生学校没有任何说明,一般选择全国统考就行,看看下拉菜单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其中之一,请联系学校招生办,这里单独考试应该指的是导员之类的在学校有特殊约定的考试,往届选统考,请您务必确定之后再选下一步,因为这一页的东西不能修改的,下面有提示,请仔细阅读。实在是错了,要重新注册填报。选好学校后又学校自己的招生简章,要仔细阅读填写个人信息,要准确填写,特别是您的地址。证件可以是二代身份证,港澳身份证和华侨身份证件考生来源,请确认后填报。一般的往届生看列表大概选 其他人员,因为提示是在研究生入学年份毕业的普通全日制学生才是应届的因为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选项,这里小编以往届生为例,定向非定向是看您自己和学校怎么定的,没有就是非定向,单独考试是定向的个人信息2这是您的档案户籍信息,应届生就是在学校,而往届生档案是很麻烦的,请确定您的档案所在地,一般如果是在家乡或工作地的人事局,可以到当地的人事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办理查询,下面违纪要如实填写,因为档案里面会有的专业选择专业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不同学校不同,所以要事先咨询您的朋友同学老师,了解具体情况,看什么专业课书,考什么,哪个导师好,哪个就业好,奖学金好不好拿太多太多了,请您自己审慎选择报名点选择,一般是应届生在自己学校确认,往届生在户口所在地确认,这关系到您的现场确认地点和考试地点,选其他城市可能需要证明,请咨询相关部门确认信息,重点是您留的地址,档案,报考科目等等,请再三核对后确认记住您的报名号,最好记下来,而且提示您在重新登录后查看学籍学历的校验结果重新登录如果看到学历信息正确就算网上报名成功啦,不正确需要到学信网修改
我觉得考研前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考本校还是考外校?第二:考专硕还是考学硕?要回答第一个问题,还需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对当前的学校满意否?对当年的专业满意否?自己的英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如果前两个否,后一个是,建议外校,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本校。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考研如果考上的话,是想要工作还是继续读博?想要工作选专硕,想要继续读博选学硕。再接下来才是如果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如果上面的两个问题你选择的是考外校,考学硕,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是,那恭喜你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已经确定了。要确定目标学校,先要确定目标专业。确定专业只需要主要一条,就是你所选的专业一定要是在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不断萎缩的。因为考研时的信息相对你研究生毕业是具有滞后性的,在当前这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读研的三年时间可能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发展。所以,从大的方面谈,自己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所读的专业不是一个在不断萎缩的专业。而如果判断这一点,主要看六个指标:上年度招生人数;上年度毕业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构成及过去三年有无新教师留校;本专业目前的国家级课题在研数量;过去三年本专业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数量。其中前四个指标在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学院网站上应该都能查询的到,后两个指标在教育部网站上也能查询的到。确定了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确定学校。如果不是研究生毕业就选择工作的话,其实我比较推荐学校排名低而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学校,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科研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规避恶性竞争。在确定了专业后学校后,就可以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导师人选。在选择导师方面,我依然推荐要根据六项指标在进行综合判断:首先是导师最近三年内发表的论文及课题方向,看看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一致。这一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其他资料或者说明,这些都是有滞后性的。一个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你单看他的履历可能是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教授,其实有可能最近三四年人家已经转资源环境管理了。其次是看导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多少,这取决与你上研后到底有没有活干。这个在研项目太多或太少都有问题,太少证明导师能力一般,起码是在院系不怎么吃得开,太多则要警惕导师到底是准备招研究生还是准备招实验室临时工。第三则要关注近三年毕业的师兄弟的毕业论文方向是否和导师近三年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出入太大则需要警惕这位导师是不是会搞研究生外包或者干脆就是放羊管理。第四要关注一下导师的年龄和职称,最好跟一位还有干劲的导师,比如年轻的副教授准备冲教授的,或是年轻的三级教授准备冲院士的。一般而言四级教授是60岁退休,三级教授是65岁退休,二级教授是70岁退休,退休前三年会停招硕士,退休前两年会停招博士。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个职称高选那个,别一不小心搭上了末班车成了无人问津的关门弟子。
本文转自【半月谈】;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2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非全”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主要源于“非全”的社会认知度低。小曹最近准备报考西北某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向市人社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非全”是什么,也不知道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小曹说,许多用人单位不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在招聘公告里“一刀切”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还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承认或者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3“非全”亟需改变刻板印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这是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社会认可度的根本途径。有些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初期,存在招考标准混乱、教学培养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非全”研究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印象。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难题,还需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多方面问题。华北某双一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新的培养方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用人单位随着对“非全”毕业生了解的增多,不断畅通招聘渠道,不再让学校、学生谈“非”色变。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2期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贺书琛 | 编辑:苏娅
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有一批人格外“显眼”,他们是专科大学生,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近年来专科生逆袭,考研成功的也不再少数,那么这群铁军如今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青青是从专科直接考进四川大学的,现在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说起自己的考研经历,青青表示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每天睡眠几乎不超过5个小时,卧室墙上、床头甚至厕所都贴满了英语单词,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学习,最终成功被四川大学录取。不仅如此,研究生时期的青青同样刻苦,争取到了国家奖学金,毕业后成功入职现在的公司,因为肯吃苦肯学习,也很快晋升成为经理。小楷如今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当初的他,是从学校专升本考入重庆大学,之后再继续考的研究生,他不愿回忆那段考研时光,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他如今月薪20000+,比起同龄人高了几个档次,此外他还表示想要继续读书,攻读博士。其实考研对于专科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且不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在复试时被刷的几率也更大,简直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不过想要成功逆袭也并非没有任何方法,掌握以下三条铁律,为逆袭添砖加瓦。英雄不问出处,行动见真章专科生考研一路会遇到不少大神,985、211名校毕业生,经验丰富的考研“老司机”,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再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能够坚定选择考研的,不能说没有,只是很少,这部分人绝对算得上专科生中的佼佼者。我们都知道专科生想要考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专升本自考,先取得本科学历,每年专升本成功的大学生只占3%左右,对于专科生来说其难度不亚于考研。因此对于专科大学生来说,考研的第一条定律便是:英雄不问出处,用行动证明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很多专科大学的管理方式,堪称高中的翻版,甚至比高中还要严格,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专科生的学习态度,在考研路上,专科生对自己要求严格,本科生休息一个小时,他们休息半个小时甚至不到,根本不给自己任何松懈的机会,娱乐活动更是直接回绝,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铁律,真是让人佩服。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对于不少专科生来说,考研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业上的压力,已经毕业的专科生还要面临生活上的压力,能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一有空就拿起复习资料学习,作为一条铁律,适用于考研乃至学习的任何阶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二百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专科考研难,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行,掌握这三条铁律,弯道超车,完成逆袭,成功上岸。作者/来源:硕成启航考研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众所周知,考研专业有冷热门专业之分,并且冷门专业在大众的理解就是严重的就业率低,实际上不低,很多学子为了考上研究生,就喜欢报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顺利进入名校。在考研择校择专业的过程中,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分数高,就业竞争压力大,并不适合每一位考生。反而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低,就业一个萝卜一个坑,挺适合小众群体的追求。以下专业版供各位考研的朋友们参考。第一名: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独具特色的采矿工程实训基地,省市两级矿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煤炭资源开发与建设研发中心。采矿工程专业以煤矿开采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为特色。这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工作。第二名:动物科学专业这个冷门专业,不少家长和考生表示没有听过。那么,这个专业学什么?养猪还是养羊?甚至有家长疑惑,将来就业不怎么样啊。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动物科学专业在报考中属于相对冷门的专业,录取线比不上热门专业。不过毕业时就业是相当的火。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社会需要量大,用人单位每年来校招聘岗位平均需求人数2000人以上,为毕业生总人数的8倍以上,年就业率高达100%。第三名:环境管理专业大部分管理类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比起这些专业,环境管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了。不过环境管理专业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就业方向也很不错。像环保局、监测站、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都是非常不错的就业单位及行业。第四名:地质勘查专业 这个专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也也比较广。不过概括起来,主要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或者对工程建设可能有影响的抵制条件的调查和研究。根据采用的手段和目的方法的不同,勘查技术与工程的方法主要有应用地球物理学(物探)、应用地球化学(化探)、岩土钻掘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应用地球物主要采用物理的方法,比如说地质雷达;应用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比如采样化验;岩土的主要是钻探和治理;水文地质主要是找水等等。但相互会有很大的交叉。第五名: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如果你想锻炼自己在经济大潮中高瞻远瞩的视野,如果你想了解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如果你想对经济发展有宏观的整体认识,那么学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肯定会让你学有所得。但所得还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已经逐渐从单纯培养具有宏观经济管理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合各类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开设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第六名:生物安全专业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小编知道开设院校有福建农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第七名:光学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很多大学这个专业都招不满人哦!年年看到调剂信息一大堆,但是很难学,要考数学、物理,难度比较大。第八名:物联网工程专业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第九名: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第十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提起文物与博物馆,大部分人会认为学这个专业的一定是在博物馆或者文化部门工作,其实不然。这个专业就业面比我们想象的广泛,像拍卖行、艺术收藏类公司、鉴宝专家等等,发展前景都很不错。小编通过市场了解,发现拍卖公司起薪较高,一般在6K以上。同时,一个优秀的拍卖师主持一场拍卖会,收入一般过万。有的专业好考,但是不好就业,有的好就业,但是竞争压力比较大,具体怎么选就看个人选择了!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选一个喜欢又有着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就变得格外重要了!而有些冷门专业并不一定真如名字听起来那般冷门,那些热门起来的专业正在等着你们去报名,还在等什么!
2021年已经快过去一半了,还有几个月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季。今天无意中逛论坛看到一个博主发帖:“好烦,今年考研往届生没有近三个月社保现场确认不了,只能乖乖回户籍所在地了,唉”。那往届生没上班如何交社保?考研社保证明怎么办?别怕,我来告诉你。考研社保证明怎么办?别怕,我来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了怎么办?首先凡事都要趁早准备,因为武汉社保并不是实时到账的,如果因为没有社保缴纳凭证错过了考研就太得不偿失了。这边告诉大家一个方法,找正规的人力资源公司代缴社保,只需要缴纳少量的服务费用,就可以缴纳社保了。缴纳的社保支付宝上都可以查询得到,查询路径:我的-市民中心-社保-市直社保服务。那考研社保证明怎么办呢?有两个渠道打印社保缴存证明或者明细,一个是带着身份证去社保局打印,另一个是下载鄂汇办APP自己在网上注册登录社保平台打印。考研社保证明怎么办?别怕,我来告诉你往届生考研社保证明怎么办你知道了吗?武汉市社保是当月申报下月,下下月才到账,考研报名通常是11月上旬,11月社保未到账,所以建议大家6月就要开始缴纳社保了哦!
现在大三,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感觉什么也不懂,该不该考研?心理学专业在国内是比较成熟的,在国内是刚兴起的专业,很多人对心理学并不怎么了解,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面是很广的,比如做心理医生、企业做人力资源、大学做辅导员、甚至考取公务员,去部分大品牌公司做营销策划等,但总体来说工资不高,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并且如果你的专业课并不专业,毕业后可能找的工作是与心理学无关的工作,这造就了很多人的尴尬,我想你是出于这个原因才问该不该考研。学姐明确的告诉你:如果感觉现在很迷茫,那就准备考研吧,起码考上研究生后你的就业面更大,工资待遇更高,人际关系更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好处,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本科就出去工作,3年后工资待遇可能就在5000元左右,若是你能考研,那么毕业后进入外企工资待遇至少8000元以上,这就是差距,所以学姐建议你考研。学姐来推荐下心理学专业最强5所高校,看看它们在2019年心理学研究生复试线是多少,希望能帮助你。一般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是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医学类高校,目前全国开设心理学的高校有36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心理学专业排前3名,华东师范大学第4名,西南大学第5名,(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我们再看看这5所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复试最低分。北京大学:在国内及世界大学排名一直处于顶尖大学行列,也是莘莘学子的梦想大学,2018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线33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75分,比2018年上涨了45分,并且在2017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最低复试分数线也是375分,从复试分数线看,北京大学的应用心理分数不低啊。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师范院校第一高校,实力在全国是前25名的院校,是当教师的最好选择高校,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线300分,2018年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从三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复试分数来看,变化不是很大,对考研生来说,进入复试是很容易的。华南师范大学是211师范高校,实力很强,又处于经济发达中心广州,很受学子们的喜欢,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是6所免费师范类高校之一,实力在师范类高校一直名列前茅,如果能考心理学研究生,等毕业后,工资待遇一般是年薪制。现在你上大三,那就别迷茫了,好好准备考研资料,全力以赴去考研吧。
共青团中央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导读高考结束后,很多朋友打来电话,告知孩子成绩。其中不乏会说:孩子成绩一般,准备将来考个研究生,再做选择。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用今天的眼光做四年后的决定,是否合适?当然不合适!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他(她)要经历多少事,认识多少人,遇到多少机会?雨果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读书是为了成长成才,考研读博不过过程手段。于是,为职业做个规划:从政、从商、从学,大学应该如何读,要做哪些准备,十分必要。从政:“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这里的“从政”,泛指进入政府机关、做有公共职能的行政工作。这也是很多同学期望的归属。对此,要怎样准备呢?首先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如此。无论什么工作,既然打算作为职业,就要有份事业的信念。否则,既走不长远,也走不安稳,甚至还会出“大问题”。其次,多在文字上下功夫。机关工作与文字材料密不可分。古往今来,一篇文章可以定国安邦,可以跻身宰相,足见其重要。写文章,不是空洞无物地堆砌文字,而是研究工作、提升内涵。试想,同样的篇幅下,你的文字笔力深厚、内涵丰富,不正说明你对问题的认知更深,对情况的了解更透吗?再次,要养成务实、沉稳、低调的性格特征。相对于商业人士,机关人员较少推销自己,更倾向于少说多做、默默无闻,让人感觉端庄内敛。说的很玄妙,其实并不难,校园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入学第一天,各级学生会、社团组织就开始“摆摊招新”“夹道欢迎”各位了,这都是能力锻炼的重要平台。回想我的一路经历,最感恩的就是四年学生会生活。真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服务他人,得到自身提升。大学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是自立自信。从北方来到江南,独自在外求学,学会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很重要。遇到各种问题,锻炼各种能力,想不进步都困难。做学生干部还有一个福利就是“试错”,长期锻炼实践,转变思路、适应环境、调整方法,考虑问题越发周全、待人接物更加得体、为人处世更加成熟,这不正是个人成长的最佳路径吗?更何况,过程中你会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是你人生中最可宝贵的财富。需要强调的是,从事学生工作,绝不是为了寻找“做官”感觉,恰恰相反,是发现不足,以更低的姿态学会协调与兼顾。兼顾工作、兼顾学习,读大学,没有成绩做保障,一切都没有说服力。记得有次和老师交流。他说,“做学生干部,先要做学生。做学生要像学生,做干部可千万不能像干部!”让我受用一生。从商:“所谓商机,是看看社会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你解决”从商就是进入公司企业,或自主创业从事商业性的工作。这是大多人的求职路径。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多同学喜欢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洪流。我没有创业经历,但从很多创业的朋友身上,我感觉,创业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思维方式。很多人说,创业是不断寻找商机。那什么是商机?有人说,“所谓商机,就是看看周围世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从事商业活动,要学会放低自己,通过“提供服务”赢得他人认可,获得个人收益。而现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残酷,机会尤其难以把握,学会善待自己,有点“理想主义”,就变得十分必要。可即使如此,更多年轻人受“不安分的心”的驱使,追逐“自由的灵魂”,将创业视为很酷的决定。但大数据会告诉你,“酷”的同义词是“冷”,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做好充足准备。我非常反对很多媒体对“个别成功者”的过分夸大,将“小概率事件”无原则铺张。在我看来,只看“鹤立鸡群”的秀木,不看“九死一生”的树林,是对青年人的不负责任。我不反对创业,更不反对从商。可当你准备独身一人“商海”搏击之前,先找个伙伴、摸摸水势,再带个“救生圈”,会不会更好?找个伙伴,就是组建团队。我参加过两次“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这是一个通过“包装”技术,实现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团队分工,工科的负责介绍技术,财务的做好报表,营销的进行市场分析…… 大家分工合作,使得一个商业活动更加系统,更好实施。除此之外,比赛中,我们还接触到许多伙伴,他们有些人现在已成为“创业导师”,时常出现在各种媒体,授人以渔。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我去创业,或许也会成功。靠的就是这份经历。摸摸水势,就是要对商业环境有所了解。自由职业者的“自由”绝不是天马行空、特立独行,而是与人交往、从善如流。创业不是登山,世界都不动,唯有我在动;创业是划船,要善借水势,顺势而为。只有学会与世界“链接”,才能在“商海”中畅游。了解商业环境,可以学习商科知识,收读商业资讯,但更要找到自身“优势”。要明白,不是每条路都适合你,而是适合你的路才会长远。不懂商科的理工科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下大气力学好专业,掌握“核心技术”,自然不愁金主。还有,带个“救生圈”。“救生圈”可以不用,但却让人心安,这就是原初的激情和平和的心境。华为不是一天建立的,精英也不是一天速成的。越是渴望成功,越要耐住性子,越要沉下心思,越要打好底子。如果为了“一夜暴富”而创业,这份想法本身就靠不住。有人说,企业的成功往往是“熬”出来的。很多企业死在成功的前夜。可他们不知道,距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我想,这既是在说企业,也是在说个人。所以,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该是最好的告白。从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学,就是做科研、做学问,多是在学校、科研院所工作。多年读书,我越发体会到,大学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运用知识,探索未知。可世界在变,未知在哪?需要独立的思考和不断的实践。有不少文章对高等教育“唯学历论”提出批判。我赞同一半:学历本身就是标尺,如果舍去基础,去看创新和领航,就很离谱。按部就班学好知识、掌握规则才是“基础课”、“必修课”。所谓不赞成,是因为很多人,甚至官方对“学历”的认知有些狭隘。学历不光指“学习的资历”,更指“学习的能力”。证拿了很多,光有广告,没有疗效,也是白搭。我曾问过一个HR(人力资源总监):作为外企,你们为什么对英语四六级不做要求?他说,我们英文面试,你说几句不就行了?这样看来,读书做学问并非易事,甚至很不容易。那些抱有“考上大学松口气”、“混个文凭”、“大不了考研”想法的同学,可要改变啦!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学习到底累不累?经历告诉我,很累。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喜欢学习。可是,学习如睡觉,是个习惯。如果想让自己未来“少受累”,不妨花点时间,现在“养成好习惯”。找到兴趣点,让自己兴奋点。兴趣点,就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安身立命的本领。无论哪个学科,总有有益之处,即使玩游戏,也有人玩到亿万家产,赢得奥运冠军。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做这个,我能学到什么?所以,学习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在过程中投入,从结果处检验。投入自己的真性情,检验是不是获得了真正想要的自己。最近看了一副漫画:一个人艰难的攀越“高考”大山,但翻过之后才发现前面的山更多,路更陡。我大学毕业十五年,前后几份工作,现实告诉我,读书是这个世界最好的捷径,也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我把这份体会分享给你,也真诚的建议你用心读好书。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我很认同。我希望,你能珍惜今天,用最贵的青春赢得最美的人生。
国家电网第一批的招聘,对一个没经历过国网考试的考生来说,可获取的有效信息真的太少太少,还是希望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日后考国网的考生,让大家复习得更有方向性。和学校学习重点比,国网出的题简直非主流!因为考纲上要求复习专业课,不是全部在学校学过,而国网考试的风格不像考研,没有大篇幅的计算,更像科普考试,什么知识和技术都要了解并掌握,能多记一些概念尽量都背下来。复习的时候,紧扣考纲,考纲列出来的章节一定能背多少都背下来!当然,它也会不小心考到几道超纲的题,但没关系,这些题题风是正常的,大概看一下书本里有但考纲没有列出的章节,有个基本认知就行。对于研究生来说,进国网很简单,稍微准备一下,只要能过分数线,那么等待的一般都是市级单位和省级机构。当然,即使没有县级的存在,如果想去好一些的市级或省级单位,笔试成绩高一些是有利无害的。对于本科生来说,笔试成绩的重要性则更为明显。人往高处走,在市局和县局间选择的话,一般都渴望去市局的。而本科生的市局名额向来少得可怜,怎么才能争取到这些宝贵机会,显然需要靠成绩说话。倘若一心进国网,那么,想好你进县公司就可以,还是一定考进市公司。定清楚目标,才有前进方向。确定要加油考国网,下面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和你们讲一下笔试成绩的重要性,刺激一下认真复习考高分的斗志:都知道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5%,也就是说如果笔试考了80分,面试成绩只需要60+,那些笔试5、60分的人即使面试拿到90+,总成绩也拼不过你。何况,面试成绩的分差一般不会太大,大家基本都在同一分数段。电工类笔试成绩分咬分、n个人考出同一分数的情况很多,同笔试分的电工考生一旦面试比同分人高,就能立刻脱颖而出。通信的笔试成绩同省内多人并列情况较少(主要是招人少,允许考试的人数少啊),所以,靠笔试成绩拉开差距真的很重要。同时,不要再说拼不过子弟(子弟关系论)这些话,全国统一的机考笔试面前,人人平等。如果靠笔试拉开一大段差距,子弟就算靠关系把面试成绩搞到98,总分也高不过你。如果子弟分数比你高,别抱怨,那一定是遇到了一个和你一样努力的子弟,或者说,怪你不够努力。关于网申报考国网,请先做好网申可能会被刷掉的心理准备。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有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妹子放弃考研放弃找其他工作,一心复习国网,提前考试大半年就开始准备国网考试,结果考前一个月在网上报名后没通过网申。这个,真的挺无奈的。因为报的是家乡电网(是的,国企有地域照顾,就像北京公司喜欢要北京户口的那种),而且学校凑巧挂了个985的名字,什么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证齐全,奖学金神马神马的证书也是有一些的,所以网申应该算过得轻松的。所以,问怎么能保证过网申的筒子,不能保证你们过,但是像这样看齐是有一定过的机率的!【笔试-专业部分】——65分题目组成:单选(0.5*60)+多选(1*25)+判断(0.5*20)=65,好像是这样分配的。【笔试-公共部分】——35分公共部分占试卷分值的35%,包括行测和国网特色题目,是15+20分的分配。先说行测,这是整个卷子中最闪亮的部分,完全是送分题。想要练行测的,找找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题练手就好(社会常识部分不考,考纲有写考哪些部分),练个三四套感觉就上来了!而且,国网上级考试的系统里有计算器,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对待行测题,这可是来之不易的送分题。【复习时间的安排】其实专业课方面,复习多长时间,因为每个人程度不同,对所需要复习(或预习)背诵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学习效率也是因人而异的。只能说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建议大家,能把专业知识过三遍是最好的。第一遍从头到尾学一遍书本上的基础,把所有考纲知识点都掌握下来。第二遍开始结合考点在网上找题目做,通过题目对考点进行更透彻地理解。第三遍回归书本,查漏补缺,不放过该考点的任何一个细节,背背背。如果时间充裕,来第四遍第五遍也未尝不可。所以至少提前两个月,大家可以着手安排复习时间表了, 感觉自己一个月hold住的,最后一个月复习就好;啃书进度慢的,考前两个月一定要开始学习,而且是高集中力的学习。因为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准备行测和国网知识。那么,说到公共部分知识,可以在考前两周着手准备,每天花半晌的时间就可以,一两个小时做做行测,然后背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和企业文化,剩下的时间仍然主攻专业。也可以专业学类,写两道行测找找自信。可以说,考前背公共部分的效率是很高的,但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不建议拖到最后一个星期才开始准备,那会有些手忙脚乱。
在一家考研培训机构工作5年,张帆见过背着吸奶器来上课的妈妈;为两岁女儿规划升学路径的父亲——他相中的私立小学要求“孩子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定要圆大学梦的外贸公司老板;渴望重回职场的家庭主妇,还有试图改变学历背景、学习新知的职场人。5年里,张帆公司的年营业额从90万元增长近10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4.9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77万人。她给学生们的“画像”是:35岁上下,大部分已经成家,职业多样,百分之七八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成年人生活的苦,你躺在床上它就来了。但学习上要吃的苦,是自找的。”张帆坦言,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群逆行的大龄考研人,但“甭管抱着什么目的考研,至少是求变求进步的一群人”。逃避?在一个互联网问答社区网站,一条“大多数的读研行为都是对现实的逃避”的留言获很高点赞数。33岁的研二学生陈源远说自己不是。考研前,陈源远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年薪20万元出头。一次人事调整后,他觉得“团队氛围没有以前好了”,大家从干劲十足变得懒散,“那种能力快速提升感”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他越想越迷茫。工作了8年,陈源远和妻子积累了一些“家底”,房贷还得差不多了,儿子只有1岁多,还没到大把花钱的时候。父母反对他考研,周围的人好像没有特别赞同的。他们劝他:你知道你现在的工作是多少人向往的吗?即便考研成功,你毕业之后选什么样的工作?会比之前的更好吗?而且还不一定考得上。陈源远也明白,在自己所在的单位,研究生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入职后与本科生薪资相差不大,好多岗位考虑年轻化,有研究生学历反而成了劣势。他最在乎妻子的意见。妻子没有特别反对,她担心的是“风险系数”过高,万一考不上咋办?和他同年本科毕业的郭婷也决定去考研。郭婷在一家城市美术馆工作,工作第9年,单位提出了职工“提升计划”,鼓励职工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回原单位,不涉及升职,但对发展也算有益。”早几年进单位的同事,大多是本科毕业。但像她一样报名考研的屈指可数。郭婷明白,自己的工作经历可以弥补学历上的短板,职业发展并不受限。“如果研究生学历不是刚需的话,大家就更没有想法了。毕竟生活中抓住中年人、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了。”郭婷只在父母面前“模糊地提了一句”考研的事。父母更关心她何时恋爱结婚,有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做该做的事”。张帆的学生大部分都在35岁左右,是“典型的中年人考研聚集区”。她坦言是因为公司专注的是管理类硕士联考,比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MPAcc)等。其中会计硕士被称为近年来考研“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管理类硕士联考笔试难度是考研专业里面相对较低的,研究生周末上课,无须脱产。”张帆介绍道,一所高校的MBA学费从5年前的十几万元涨到如今的近30万元,“比当地房价涨幅大多了。”在她看来,与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应届生比,这群从职场逆行回学校的人各怀心事。人生上升阶段的中年人考研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比如工作上没有得到该有的职位或待遇,想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历去跳槽换工作,做个职业经理人或是创业等。还有一部分考生带着极强的目的性,为了“进入某个圈子”,考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导师选谁都是确定好的。还有“电视剧剧情重现”——父亲为了让女儿上最好的私立学校来考研,因为学校要求“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人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算好了时间,女儿现在两岁,他用1年时间考上,3年时间毕业,不耽误女儿入学。本科毕业9年,陈源远很难通过亲近的朋友、上下级同学搜集考研需要的信息。他加了一些考研微信群,尽管有“二战”“三战”的群友,但他仍是年龄较大的那一小撮人,“比大龄还年长一段”。考前5个月,他办理了离职手续,周一到周六在市图书馆复习,周日同图书馆一起“闭馆”休息。压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考研,生活压力、中年危机会在备考过程中爆发出来。“矛盾集中的一个点是时间的分配。他们有生活、有家庭、有老有小有工作,他们要面临出差加班,少有的闲暇时间刚休息下来,就要去面对怎么给家庭和自己的追求分配时间。”张帆的学生里不乏孕妈或哺乳期的妈妈,有的在备考期间一次孩子都没抱过。也有学员把孩子哄睡后,自己从晚上10点学习到凌晨3点,然后早晨7点起床,送孩子去上学。一名从职场返回学校读研又读了博的人,坦承自己最烦过年回家。老家的人谈到他会摇摇头,怎么工作好好的又上学去了?他不接话,也觉得解释不清。张帆常拿来给学员打气的例子是,一位在外企做高级人力资源总监的女性,连续考了3年,其间生了二孩,出成绩的时候,她正抱着快两岁的小女儿。还有一位在临考前一个月得了中耳炎,已经听不见了,边输液边背单词打卡,他每天给自己写信,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交过3万元的培训费,也有超过一半的学员放弃了。放弃的理由相似度很高,“无非是我太忙了;我身体不好;我要生孩子;我家里人身体不好”。有学员告诉张帆,“作决定之前都很纠结,一旦作了决定就很轻松,包括放弃”。杨云是那批走进考场、没有放弃的人。与张帆的学生不同,决定考研时她25岁,本科学的法语,工作近3年。她大部分时间跟进公司在海外的项目,从商业谈判直至项目落地。她形容自己是很有“狼性”的一个人,有野心,做事干脆利落。她的选择围绕着对未来的规划:因为要和男朋友结束异地恋,所以她放弃海外的工作回国;因为想要换一份稳定、能顾家的工作,所以她顺着自己中学时的爱好,决定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打算毕业后去中学做教师。杨云干脆辞职专心备考。没多久,她经历了男友出轨、分手,多年的感情潦草收场。考研的直接原因消失了,但她仍决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至少是一种知识上的提升”。为了调整状态,杨云追缴了一笔学费,转到封闭式管理的考研班学习,住特别潮湿、墙皮都掉下来的6人间。她在考研班“禁足”5个月,直到考研前几天。“虽然那时感情状态是糟糕的,但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书也能看懂了,单词也背得快了。”杨云说,“我不会说考研改变了我什么,但就当时的状态来说,它可能是挽救了我。”她粗略算了考研成本,光报班、买复习资料,花出去的钱超过10万元,自己工作攒下来的钱“折腾”没了。他们比应届生要考虑更多“成本”、特别是钱上的事。一名已经读博士三年级的考生,至今仍懊悔考研时“没花那450元”。决定辞职考研时,他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考不上就再不考了”。考研网站上通常会放出一批免费资料做“诱饵”,再让用户为“秘籍”掏腰包。他判断确实有价值的资料需要450元,他没舍得花钱,相信自己也能看书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出一个题库来。但最终,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走了弯路。他觉得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与这些或多或少有点关系。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工作到第六年,柯佳也决定去考研。读研究生的想法她一直都有,“因为在大城市工作时受到了学历歧视”。像大部分考研经验帖介绍的,她在4月开始辞职备考。为了有一点收入,她兼职做线上的社群运营。她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整状态,“一个特别明显的进步就是我完全能坐下来,可以看很长时间的书了”。为了摆脱手机依赖,她下载了一个声称“有超过600万付费用户的专注神器”——用户每专注一定时长,App的界面上就会长出一棵树,如果中途分心使用手机,成长中的小树就会枯死。她通过点评软件找付费自习室,包下里面的一个座位,每月600元。书桌间靠隔板隔开,有插座和柜子。柯佳每天早上7点多出家门,晚上11点多回到家。据她观察,周围像她一样考研的人不多,考公务员、考各种资格证的人占了大多数。两个月后,复习进度追上了,她觉得身体吃不消。她回到家里复习。她报辅导班花了近6000元,主要是视频课程。像大部分考研学生一样,她在二手书网站淘资料,关注很多定期发放免费考研资源的公众号,“因为大家都很穷”。在若干个研友群里,除了互相分享资源,大家也会偶尔晒心情,复习进度落后了、跟男朋友吵架了之类的也不少。群里大多是在校学生或者“二战”考研的。柯佳的“一战”以失败告终。她结束全职备考的状态,在一家心理咨询室找了工作,边工作边复习,“直到考上为止”。她和丈夫也要考虑经济压力。决定考研后,她选择工作的收入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这对90后夫妻偶尔抱着手机看城市里的楼盘,“起初关注的是哪些地方我们可能买得起,后来我们发现,再也买不起了”。心理咨询室里的几名助理也在准备考研,他们组成了考研互助组。他们约定,每天早晨9点之前交当日复习计划,晚上睡前交总结。“从报名到进了考场,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郭婷自嘲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把卷子写满,别交白卷,要不一屋子考生,也太丢人了。”郭婷英语成绩没过线,落榜了。单位的“提升计划”每年都在变化,但她仍要继续考下去。她换了一所报考学校,选了与本科不同的专业,结果的重要性正在淡化,她想学到更多知识,享受知识输入的“愉悦过程”。张帆时不时地给学生“泼冷水”,“读研后可能希望有一些飞跃,但是绝对不可能说,读研以后就可以鸟枪换炮、咸鱼翻生了,可能性不是很高”。陈源远坦言,自己“一直对研究生生活没有太多想象”。他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读了两年的研究生,就会得到知识的迭代,得到很大的成长。张帆带过的一个学员,名校毕业,结婚生子前在职场非常拼。怀孕5个月的时候,为了工作,她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开到一半停在紧急车道先吐,吐完了接着开。生了两个孩子后,她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有时丈夫回家后,她第一句话要问的是,你妈今天白天说那句话什么意思?“她就对自己特别失望,你知道吧。”张帆说,“她觉得自己从一个职业女性沦落到现在的境地。再去读书,其实是把她从一个状态里拖出来了。”在她看来,女性从重回学校这件事中的获益更明显。杨云准备着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料。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心仪学校的历史系。被录取后,杨云打电话告诉家人,也告诉了本科的专业导师。导师约她到国家图书馆,“既然有这么珍贵的机会再学习,一定要好好珍惜,再把法语捡起来,它可能是你将来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做硕士论文用的都是法语材料。”杨云调侃道,“本科专业没有丢,现在学历史了,反而挺喜欢法语了。”法语课曾让她崩溃,每天上午四节法语课,每周测验,不排名,老师按成绩高低发卷子。“人都是要脸的”,大一第一个学期,她甚至天天想着退学回家重新高考。现在,她经常给本科老师发60秒语音,读法语课文,也在申请读博。回望这段经历,杨云觉得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知识沙漠,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知识的那片森林经营出来。她说:“低端玩家是标准配置,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配置”。(应受访者要求,受访者均为化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