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干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成功经验分享,值得收藏!怀让

干货: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成功经验分享,值得收藏!

考研之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回望过去,有备考途中的失意,有初试通过的欣喜,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轻言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掉以轻心。今天,小编为你们准备了干货满满的考研复试经验,一起来听听去年成功上岸的他们,都有哪些建议?经验分享一:新传专硕的复试包括专业课和英语两大部分。专业课的问题覆盖了初试基础理论、学界业界前沿热点,需要继续巩固基础知识,翻阅经典著作和近期相关论文。与初试不同的是,复试还需要我们迅速组织思路,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即时表达出来。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去“说”,而不只是背书,最好可以进行模拟面试。英语面试问题包含时政热点、专业相关问题,以及较为生活的话题。事先可以浏览英文新闻媒体,对时政热词有所印象。准备一些与个人相关的语料(自我介绍、兴趣爱好等)。例如我是跨专业考生,预测到考官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新闻学院,所以提前打了草稿,现场被问到时就顺利答出来了。口语不足的同学要多加练习,不需要太在意口音和语法错误,最终能够和考官流畅交流即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李凌霁经验分享二:复试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很多记忆也都淡化了,不同专业复试可能有所差别,以下仅供大家参考。首先最重要的是心态,初试过去很长时间,很多同学可能有点松懈,希望大家快速调整心态投入备考中。建议大家多问考上的师兄师姐,多了解本专业的复试形式和范围,尽早开始准备,不要拖延。我去年是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开始准备。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又包括专业笔试和英文笔试。专业笔试方面,可以先找历年真题做一做,之后可以复习一遍初试的专业课内容再结合复试可能考到的新知识进行补充;英语笔试方面,多掌握专业相关的热词,最好结合时政,可以关注China Daily、宏观经济报告(英文版)等,多读一读,这里边有很多热词。面试也分为专业和英语,专业不同或许会有所差别。关于专业面,我去年把涉及到的专业问题按照时政大事件分为了几类,很幸运去年抽到的题目刚好是我准备过的,所以回答得比较流利;关于英文,大家可以找小伙伴互相练习,范围较广,可以是专业问题也可以是日常话题,尽量做到回答流利不紧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生梁凯悦经验分享三:回想复试,印象最深的还是以下几点:1、复试与初试考察侧重点不同初试对于专业课的琐碎知识点的考察很充分,形式和题型一般来说较为固定,相对来说,个人感觉复试更考察这个人在这一专业的素养如何,是否具备应对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业的能力。所以有时候如果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百分百的回答全面,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来回答问题,展示出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2、多了解信息学习找对重点,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可以多向师兄师姐咨询,了解清楚复试的具体流程,考察的倾向,以及一些细节问题。对于信息全面的了解可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准备与复习。3、态度认真诚实面对老师提问时,如果碰巧遇到了自己不了解的问题,一定不要不懂装懂,首先可以表示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确实不太熟悉,但不要就此打住,而是接下来要尽可能地回答哪怕与这个问题有一丝丝相关的自己所熟悉的知识或经历,尽可能地表达自己虽然对一个问题不熟悉,但是会认真思考和联想的态度。4、衣着整洁,言语礼貌不管什么场合,礼貌都是我们自身素质最好的体现。主动地使用“老师好”“我明白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等用语是对老师的尊重。衣着大方干净也是我们对复试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心想事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徐竹青经验分享四:作为研究生复试的过来人,很幸运能够通过复试、成功上岸,也很荣幸与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1、调整身心状态。保持规律作息,调整生物钟,让复试的时间成为最清醒的时段;放平心态,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这样在复试过程中既能严谨思考,又能灵活发挥。2、前期准备。整理自己本科阶段的学术成果,包括本专业相关的大创、论文、毕业设计等;巩固初试内容;英语练习偏重应用性、交际功能;也可以浏览所有可能的复试老师的近年文献。这些都很可能是复试的笔试和面试考察的要点。3、最重要的一点:态度。从着装到谈吐,总体原则是谦逊、自然、真诚、好学。切忌不懂装懂。4、突出自己的优点,也不要避讳自己的缺点,但同时应该强调今后如何进行学习和弥补。总之,研究生复试是老师们挑选具有科研潜力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的环节。所以,只有尽量把自己身上有助于科研的优点展示出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收获老师的认可。——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2019级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张英良经验分享五:去年法学院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以下分别介绍各部分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1、准备专业笔试可以适当关注教研室老师最新发文和研究方向,但是仍应将重点放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上,按照初试准备材料进行二轮梳理、深挖。2、英语笔试部分,合理分配时间十分重要。可以在考前用六级真题以及考研英语(一)真题做限时练习,适应考试节奏。3、专业面试,建议提前准备1分钟左右自我介绍,科研潜力和外语优势可以突出强调。在面试时,着装应当得体大方,表达尽量做到不卑不亢,要点化回答可能更为清晰。如果抽题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尽可能阐述清楚,老师们会在后续提问中合理引导。4、英语面试,主要考察英语口语水平和思辨能力。复试前可以多关注时事评论类英文文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朗读英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9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生郑若凡经验分享六:世界史专业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专业笔试内容基本和初试考查内容吻合,基础专业知识复习仍不能落下。英语部分,建议大家每天做几篇阅读真题,保持语感,翻译可以多看一下英文原始文献。专业面试,是占比较大也更重要的部分,建议大家了解一下老师们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锻炼自己的答题思路,重视真题。英语口语部分,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时,不要紧张,保持自信。——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生李爽爽经验分享七:今年情况较为特殊,但不管流程如何,复习的内容也不会相隔太远,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还要关注社会和学术上的热点。线上面试也给大家带来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通用的建议是:形象整洁、叙述清晰。需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即可。对于自我介绍中出现的内容,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自己也可以多录音练习,看看有没有逻辑不清晰、语气词过多、语速不合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背诵,与老师保持一种交流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生游丹怡不管前路如何,望着是千军万马都直冲,祝大家成功上岸,我们在这方精致的校园等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 编辑:刘晓天 欣欣蔡 林洁 设计:吴佩瑄 特别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

荣辱

2020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最全汇总

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1年高考,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注意了,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包含理科和文科,最低分和最低排名,供大家参考。01 各省录取分数线四川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专业。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专业,护理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等专业。温州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药学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等专业。武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法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日语专业,等专业。中南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社会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冶金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等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等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等专业。南京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等专业。

嬴驷

中国人民大学调整招生政策,非全日制是专硕发展趋势吗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8月21日,一条消息在不少志愿考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新传专硕的考研群里炸开了锅。消息源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站发布的2021级新传专硕招生调整公告,公告显示,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据了解,人大于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按照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根据2020年的招生简章,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生,教学安排以周末授课为主,工作日晚间授课为辅。该项目招收拥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在学期间不转档案和户口,不提供住宿。得知此消息,相关应届生考研群里“叹声一片”。“游着游着,岸没了”一位正在备战考研的大四学生表示,对于准备报考人大新传全日制专硕的应届生考研党来说,由于没有工作经历,无法选择非全日制培养方式,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转考其他专业的学硕,要么换学校。中国商报记者发现,不仅人大,近年来,不少高校的专硕学位都在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向非全日制靠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就开始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有观点认为,照此看来,非全日制将成为专硕未来发展趋势,而“非全”毕业生也将更受到认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直接从应届毕业生中去招专硕,从培养目标上看并不一定是科学的。“而招收在职人员,根据其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这对于提高专业硕士培养的针对性会更加有利。”熊丙奇说。记者还发现,网络上不少“非全”学子对这一招生政策调整表示看好。“原本实务化就是我们国家设立专业硕士学位的初心,采用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是在回归这种初心。” 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记者表示。他还认为,随着这种招生上的调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非全”研究生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

不离于真

中国人大心理学专家建议:针对四类人群精准实施疫情心理干预

随着疫情向全国蔓延,疫情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为大家提供心理服务?对于不同心理画像的群体采取什么样的干预策略?是偏重情绪安抚还是认知改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5位专家,就疫情下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措施提出建议意见。“这一切工作都需要我们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心理画像,然后才能帮助当地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精准地进行心理干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胡邓说,根据目前的状况,我们把不同的人群大体分为四大像位:防疫隔离群体、自行隔离群体、一线工作群体和尚未感染的普通大众群体。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徐紫薇看来,防疫隔离群体包含已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病群体。他们在疫情的最中心,也是站在疫情最前线的人。得知自己患病或疑似感染的情况会对患者自身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此类群体的心理表现主要有认知上存在灾难化思维和偏执观念,认为自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觉得自己很难康复甚至想到死亡,也很难信任医护人员等,有恐慌情绪和焦虑反应,严重者会出现惊恐发作造成急性呼吸困难、窒息感等。”徐紫薇说,对于这部分患者,应由医护人员及患病家属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并给与认知矫正和情感安抚为主的关怀举措,医护人员就病患病情、疫情数据给予客观描述,并反复叙述,帮助病患理性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树立信心,此外要和亲友保持频繁的联络,从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中获得力量和陪伴,病区也可以采用播放舒压音乐等方式帮助病患疏解紧张情绪。自行隔离群体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侯瑞鹤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特征内部也有差异。表现在认知上通常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一种是过分紧张的灾难化者。认为自己极大的可能患病,觉得完了,失控等。一种是过分松懈不重视者。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病毒离自己很远,不够重视。“这个群体的心理干预,重点主要是两端。对于过度灾难化者,重点在于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调整认知上的灾难化倾向和非理性特点。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或平台健全的条件下,该群体是心理远程服务的重要目标人群,心理干预效果相对也更有效。”侯瑞鹤说,而对于过分松懈者,重点在于认知上强化和行为上劝阻。需要家人、朋友、社区、基层政府等多渠道进行工作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整个防疫管理中的位置和意义。面对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作者们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对一线工作群体该如何干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袁萌建议,首先是需要从科学渠道和途径了解最安全的公共防范措施手段,从现实层面消除内在不安和担忧。其次是做好情绪缓解,避免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积累。最后是增强自我使命感责任感,充分认识立足自身岗位,站好每一班岗,严防死守疫情蔓延,是对社会、对集体和个人有着积极而重要意义的。普通大众因疫情而处于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反应,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个体的从众心理很可能会淹没个体的独立性,因而如何引导普通大众回归理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周莉建议,首先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疫情,既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又要坚定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尤其需要政府、医学专家、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推荐科学防控知识,减少民众的恐慌。其次,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形成家庭心理联结,家庭氛围可以有效帮助个体回归理性和稳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董鲁皖龙)

擅相攘伐

人大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调整:2021级全日制只接受推免

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网刊发《关于我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调整的公告》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根据此前公布的《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信息,自2020级起,学院从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和推荐免试中选拔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其中非全日制初试方式仅接受统考。上述招生简章介绍,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生,教学安排以周末授课为主,工作日晚间授课为辅。本项目将在提供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智能传播课程模块,精选有针对性的课程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欢迎从事新闻传媒、互联网、内容生产、公共传播等相关行业的考生报名。《中国商报》报道提到,近年来,不少高校的专硕学位都在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向非全日制靠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就开始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报道称,有观点认为,照此看来,非全日制将成为专硕未来发展趋势,而“非全”毕业生也将更受到认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重案组

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学力申硕“爆雷”背后:心理学培训的热潮与乱象

本刊记者/杜玮 李想俣11月9日,刘薇还没收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35800元的课程退费,退的是心理所咨询心理学专业2020级研修班的学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在职读研的途径,修完课程后,通过国家统一同等学力考试,再经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就有机会获得硕士学位,这原本也是她的计划。中科院心理所是国内心理学界的金字招牌,又有申硕的吸引力,这是吸引她报名的原因。但10月底,心理所同等学力申硕“通道”突如其来关闭的消息,让她的期许变为泡影。10月30日,在心理所继续教育学院与2020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的沟通见面会上,心理所所长傅小兰说,国科大将于2023年停止举行同等学力国考工作,这意味着,2020级入学的在职研修班学生在眼下至少两年内修完规定课程后,其申请硕士的大门或已关闭。沟通会上,傅小兰还给出了全额退款,争取2021年、2022年参加国考,通过学分互认参加其他高校同等学力国考,转学其他专业技能培训班抵扣学费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当天,涌入沟通会线上直播的人数达1000人,线下学员近50人,也就是说,此次同等学力国考停止波及的范围或达千人。同等学力国考是国家统一组织命题的考试,各高校是否开办同等学力申硕的培训项目,进而帮助学生考试报名、申硕,主动权在于高校自身。但中科院的情况比较复杂:其研究生管理归口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但像心理所这样的下属研究所又是独立法人,在行政级别上与国科大平级。近年来,心理学培训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培训备受社会热捧,各类心理咨询培训机构和项目层出不穷。2017年,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后,心理咨询师培训乱象愈演愈烈,近三年来,各类心理咨询辅导专业技能培训证书多达百种。 突如其来的叫停刘薇有过一段两三年的抑郁经历,在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合力帮助下,逐步恢复。想着心理咨询行业人才不饱和,因此有了转行做心理咨询师的打算。10月29日中午,研修班班主任突然在班级群里分享了不能同等学力申硕的“噩耗”。他们的课程学制为两年,但因为在职,可以有4年时间完成课程,最晚5年内完成申硕。而在第二天沟通见面会中,她还得知,其实早在2017年,国科大就有了逐步削减同等学历国考规模的通知。傅小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17年国科大曾召开过一次会议,会议纪要的精神是要逐步削减规模,当时心理所有两位老师参加,但回来后对于这一会商结果没有及时传达。直到今年10月,国科大正式下发通知,从2023年起,停止所有同等学力国考工作,这时所里领导才看到当时会议精神。至于2017年后的招生规模,“我们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当时讲虽然削减招生,但是心理学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需求也非常大,所以我们没有想到国科大会这么严格,就一定要阻止我们,我们觉得做得还是对社会挺有意义的一件事。”因此,“我们顺着市场需求,没有在这方面强加限制,才有了现在这一局面”。傅小兰说,中科院心理所办心理学相关课程研修班已有20年,更早几年前,直接叫硕士课程班。但实际上,一直以来,上完这样的课程并不代表着就直接能获得硕士学位,而是要经过同等学力国考、论文答辩等一系列过程。全国各地高校都在开办着不同专业的研修班,研修班开办与否的主动权掌握在高校手中。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部门等发文,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得以“研究生”和“硕士、博士学位”等名义举办课程进修班,“这是为了将课程学习和申请学位脱钩”,傅小兰说,近几年,心理所每年报名参加研修班的人数大概有两三千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一位教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科大停止同等学力国考的一个考量,或在于科学院的转型,还是要将重心放在国家科技战略、重大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上,而心理所研修班规模比较大,“涉及到招生和培训”,偏离“国家队”的使命有些远。这样研修班的收费往往不低。以中科院心理所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心理学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等几个课程研修班为例,课程学制为两年,收费均为3万元上下。据中科院心理所一位老师透露,学费走账走的是心理所的账户。记者以咨询为由致电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该校也开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研修班,下设管理与人力心理学和健康与教育心理学两个方向,课程学制两年。其与中科院心理所不同的是,课程结业与否并不作为是否有资格参加国考的先决条件。如果现在报名,最早可以参加2022年5月的国考。人大心理学系一位招生老师对记者说,进修学费38000元,如果涉及到申硕,还要交11000元申硕费,其中包含论文答辩费6500元以及各门课程考试费用4500元,所有费用总计49000元。这位老师还说,“现在是2020级学生补录期间,2021级学生学费会从38000元涨到46000元”。这样的研修班通常分为网络辅导班和线下面授班两种形式。刘薇说,由于自己身在外地,只能选择网络辅导班。但同时可以参加每年寒暑假各一次、为期分别10天左右的线下集中面授,而食宿、交通则需要学员自理。研修班的授课质量,也是褒贬不一。在刘薇的认知中,网络课至少应该是互动性的直播课,但她登录授课平台才发现,全部都是沿用几年前录好的视频,没有更新。翻看一门名为《普通心理学》的课程评价,还有“老师声音小,听不清”“视频少了一节”“一直讲故事找不到重点”等此类评价。今年参加了心理所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心理学专业线下面授班的钟瑶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普通心理学》课程中,授课老师表达出一些偏向“女德”色彩的观点,比如说,为了尊重传统,家庭和睦,春节时,女性应先回婆婆家过年,再回娘家。虽然研修班和申请学位并不直接挂钩,刘薇说,但她记得,在报名时,负责报名的老师会给她一种上心理所研修班,更权威,考心理所硕士也会更容易些的暗示。记者从多位报考研修班的学员和中科院心理所教师处了解到,每年报班的学员中,最终只能有一两百人最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这一比例占到每年所有报名学员的5%左右。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在参加同等学力国考前,学员首先还要通过校内组织的英语考试,傅小兰说,往年这一考试的通过率在20%-40%左右。刘娜是中科院心理所研修班课程的一位班主任。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她将前来报名的学员分为三类,一种是自身有过抑郁症、焦虑症等人群,希望通过研修班的学习进一步自愈;第二类是希望将心理学知识和自己所从事行业相结合,提升自己所在工作领域的专业度;第三类是出于兴趣,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了解也比较浅,认为咨询师就是跟人聊聊天,挣钱比较快,这一类人群占到报名总人数的60%以上。真正有申硕诉求人群占报名总数不超过30%,两年内能将课程完成学员只有25%左右。而且,最终拿到硕士学位的人群里,去从事这一行业的人1%都不到,绝大部分人是为了升职加薪。难以找到导师是部分学员最终难圆硕士梦的另一大“拦路虎”。柳勇是几年前报名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心理学专业课程班的一名学员,通过了同等学力国考,考试拿到了满分100分中的85分,却一直没能联系到导师,“非全日制或者不在京的学生不能像在京学生那样为导师效力,根本没法找导师”。他打过电话、发过邮件,找到名录,问了30多个老师,还专程到北京登门拜访,“专业方向匹配的导师联系上了,但对方说学生满了”,“我去教务问,答复说只能自己找导师”。柳勇说,他了解到这样的现象不少,社交媒体上,有差不多10个人私信他表达相同的境遇,他开玩笑说,“自己还想多交钱,但不给我机会”,“人家关了门,我没钥匙”。在他看来,往轻了说,这是制度不合理,重了说,很有可能是学校相关部门借申硕敛财,不管学生能不能拿证。傅小兰解释说,学生导师难觅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需求和导师研究方向有偏差。比如她自己,“很多同学都来找我联系,但是有些是做心理咨询方向的,我就没有办法去指导。再就是我本人来讲的话,行政事务特别忙,也没有充分精力去指导学员。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所以一般就决定不接收,建议他们找其他老师。”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为有的学员一点基础都没有,就找导师,导师敢答应吗?通过国考和能做科研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这不光是我们心理所的问题,是其他学科、其他学校在同等学力申硕方面都存在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刘娜对自己班上学员建议,多找一些等级不是很高的副研究员,“他们的科研任务没有那么忙”。傅小兰说,因为心理所就剩明后两年机会,因此想方设法争取让更多学员有机会参加国考,而且“已有多所院校同意帮助研修班的学员,这意味着2023年及之后,这些学员们还有机会参加国考和申硕。”人大心理系招生老师说,每年心理系研修班招200名学生,最终能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的占到一半左右。心理咨询培训乱象2017年,一直由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的心理咨询准入机制暂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取消的背景是政府简政放权,减少职业资格认证,对一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职业取消资格考试。但此后,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培训证书走到台前。记者致电一家名为京师博仁的心理人才培训机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参加其机构的培训就能获得中科院心理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的考证班,另一种是两年制的成熟心理咨询师体系课程,前者又分为附带观摩的体验班和掌握实操技能的面授班,囊括催眠沙盘、萨提亚家庭治疗等方法,课程价格分别为3380元和5680元,学习完后就可以参加每年5月和11月中科院心理所举办的300道单选、多选题组成的合格证书考试,而两年制的成熟心理咨询师体系课程价值4万多元,还包含实习接线、预咨询、实战等模块,学完后就可以成为“独立接个案的成熟心理咨询师”。林春解释说,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后,为满足社会对于心理学学习的巨大需求,以当初设计这一考试的国家心理咨询专家委员会为班底,中科院心理所牵头,在国家考试培训方案上做了一些改进,设计出了《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一个临时过渡性举措,在学员今后应聘或从事心理相关志愿服务时,给用人方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本质上,这是一个入门级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是培养心理咨询师”。原国家心理咨询专家委员会由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专家组成,称为中国心理学界的“三会一所”,是4支国家队。其中,中国心理学会是一个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组织,挂靠在中科院心理所。据了解,每年参加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考试的总人数在3万人左右。中科院心理所为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便将培训业务交予一些经考察合格的社会机构。目前,与心理所合作的对接机构有300多家,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心理所要求,培训机构的收费不能低于3000元,心理所对每个学员收300元的技术服务费与考试费,通过考试的另加60元的证书费。目前,还有1000多家社会机构在排队申请和心理所合作,心理所还会再审批一批,明年就不再增加,要控制规模,对于违规宣传,培训质量差,学员投诉多的机构,会动态调整,取消对接资格。“有机构瞎宣传,说心理所发的证书是职业资格证书,拿到证书就能就业,月薪10万等,还有机构会胡乱承诺,招收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员,“很多初中、高中学历的人被忽悠来了”,导致无法报名考试。在另一家名为一步教育的心理咨询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现在机构组织学员力争的是由中国心理学会标准与研究服务委员会负责组织统考颁发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这是心理行业唯一认可的心理咨询技能证书。每年有四次考试,有专业知识和带有情景设置的实操技能两项考试,都是选择题形式,两科满分都是100分,60分过关。除了最基础的价值4980元“一考一证”的无忧通关班,一步还提供“一考三证”、优惠后价值7980元的“就业保障班”,除了拿《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学员能同时收获《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证书,最顶级的还有“创业定制班”,除了包括前两个班的内容,还能获得员工心理援助(EAP)咨询师的证书,课程价值12980元。该工作人员还说,利用三个月时间拿到《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就可以从事心理相关行业,现在是政策宽松期,对心理、医学相关专业才可以直接报考的限制取消,等将来过了政策宽松期,再报名的学员就需要加考5000字论文答辩和现场实操,难度加大。一名不愿具名的心理行业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中国心理学会标准与研究服务委员会是学会下设的二级机构,不是独立法人,没有公章,不能发证书。现在所谓《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所盖的公章实际上是更早些前中国科协对协会管理不规范的产物,当时的二级组织都有自己的公章,现在公章已经收回。技能证书所盖的公章实际上是“以前的章套印”,心理学会内部的人和培训机构在里应外合发证,这实际上是“伪证”。国家认证退出,心理培训市场缺乏明确授权监管,失去规范的市场很容易乱象丛生。对此,林春说,今年9月,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三会一所”联合启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评价规范研制”项目。明年夏天,这一规范会出台,依据这一规范,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开展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评价联合考试,颁发“三会一所”证书,但从远期来看,心理咨询师依然很大程度会重归国家层面主导的准入管理。从2002年到2017年,15年间,中国共有150万人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林春说,大约80%的人都会拿到证书后,会将其放到箱子里,“这一页就翻过去了”,20%的人真心喜欢心理学,会不断学习、成长,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成为能胜任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前述不愿具名的心理行业从业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原来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设计的本意是好的,分别有500个学时、900个学时的学习时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比较乱,“有的机构组织学员刷题,有的地方改卷混乱,考试不过的话,到时候就掏钱,把分数改一改”。林春指出,即便通过了各种资格认证,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还差很远,“就好比医学生毕业,还要规培、实习等”,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大约要7年至10年。现在真正能胜任的心理咨询师缺口巨大。一方面,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严重滞后,每年通过学院培养的可以做心理咨询师的学生非常少,这些学生毕业了以后,也不一定做心理咨询师。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巨大的背景下,只能通过社会化考试填补空白,经过专业认证注册,从事这一行业。李然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心理学相关行业,在一些机构做过记录员,但一直没能做独立的心理咨询师。在她看来,这一行业需要很强的自身素质,“需要有一个很大的能量场,才有能力去接纳他人的负面情绪。”刘薇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依据她的亲身经历,“心理咨询师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奇,可以看穿一个人,他更多是听你讲,再会从家人朋友之外的一个维度,来分析你的思路和观点,更多是一种指导、引导,走出人生阴霾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文中刘薇、刘娜、柳勇、钟瑶、李然为化名)

梦过界

400分都没过复试线,学霸角逐的院校专业没有最惨……

查完分之后,网上出现了很多400+大神,甚至还有477分大仙级别的超级学霸,令人羡慕之余还有亿点小嫉妒~童鞋们都知道,考研如果要达到400分,一般意味着政治、英语要达到70分甚至75分,数学、专业课要达到125分以上,这对绝大多数童鞋来说,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你以为的不可能,可能只是人家的“底线”而已。毕竟每年都有一些院校专业光复试线就已经达到400分,甚至更高,今年的复试线还未出,我们以去年为例。01985院校-复试线400分+①华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②北大-数学学院金融硕士(全日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③人大-应用统计、财政学院金融、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财政学院保险多个专业④清华-数学系应用统计专业⑤哈工大-应用统计专业02211院校-复试线400分+①中南财经政法-国别与区域研究(俄罗斯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专业②中国地质大学-心理学专业③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④苏州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社会保障等大量专业⑤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与传播专业⑥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⑦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06-08)方向我们从以上可以发现高分复试线的一些特点——(1)大多数是文科、经管类大热门专业,其中最突出的是应用统计专业,哈工大、清华、人大复试线都上了400分,2019年厦门大学应用统计的复试分数线也在400分左右。(2)一般是名牌大学的专业,毕竟学校好,大家挤破头皮也要上,敢报这些名校的本身自己就有两把刷子。这就导致了一些工科专业,复试线也能达到400分,简直是神仙打架。我们要知道,考研满分才500分,而工学相关专业的国家线去年只有264分。400分的考研成绩,相当于已经高出国家线136分。(3)有些是名校推免占比较高的热门专业,这就使得真正留给统考学生的名额并不多。我们来看一张华科发布的《华中科技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学科(类别)、研究方向的说明》中的一个截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表格看到,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公开招考占比只有20%,推免生占比高达80%。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去年华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线上了400分。因此,面对这么高的分数,最后只能充当“分母”的童鞋肯定不会少。但大家也不要心里一紧,这种神仙专业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专业的复试线远没有这么离谱,基本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能否进复试主要还是看你所报专业的整体成绩情况。与此同时,对于咱22考研er来说,合适的考研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考研成功率,我们要尽量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找到既适合自己又考上概率比较大的学校当作目标院校。另外,一志愿觉得不是很有把握的童鞋,在一边准备复试的同时,也要多搜集一下调剂信息了。助力大家上岸!

天子之剑

伍继红在人大毕业后没有工作,从三个维度自我转变,重启新的人生

1994年伍继红女士以692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大学期间,伍继红是班干部。伍继红来自农村,在那时候的农村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尤其是全国知名高校。可以说伍继红当时在智商方面比其它同学要高得多。而且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是中国人大毕业的。伍继红毕业前通过北京市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在面试时,被淘汰了。后来就返回广东,遇到了他的初中同学,并且很快结婚生子,接下来伍继红就没有参加工作了。五年后,由于丈夫的婚姻背叛,选择离婚。随后伍继红又再婚了,但是精神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在这期间与现任丈夫先后生下了五个小孩。但是家庭的生活却越来越贫困,全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伍继红的事件引发了中国人大校友群的讨论,很多校友们纷纷赞助这位生活贫困的校友,让她的生活水准能够有所改善。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呢?首先:公务员面试受挫,打击了自信心。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自卑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可以超越自卑,变得自信。伍继红在整个读书生涯中,是非常优秀的,能够在高考中考到692分的高分,那么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让她对自己的能力有极大的自信。到了大学,担任班干部,公务员考试笔试也能通过,一路非常顺利。但是在面试中遭遇滑铁卢,一下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很难去接受。毕竟以前没有相应的失败经历,心态上会出现崩塌。其次:和初中同学结婚生子,遭遇婚姻变故。伍继红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她的内心深处,觉得婚姻是相互扶持的,是相濡以沫的,很难接受丈夫对于婚姻的背叛。离婚事件对她自己又产生了很严重的心理打击,从而也开始对自我能力的一种否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加上还有孩子的牵绊。其三:生育孩子多,家庭经济压力大。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在极速提升,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伍继红女士有六个孩子要抚养,这可以说在每年要支出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就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的工资,养育这样的一个家庭真的挺困难的。那么就会因为生计问题而出现一些心理层面的烦恼和压力,从而会入不敷出。其四:没有去工作,与社会有脱节。因为家里有六个小孩要照看,丈夫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自己要抚养这些孩子,所以就一直没有参与社会工作。对于大学毕业的她来说,学习能力是有的,但是长时间不去工作,那么这项学习能力就会慢慢丧失。从而会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自我掌控,会向贫困的方向前进着。对于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伍继红能够走出来,重新让自己踏上工作岗位上去进行一个改变,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了,对于她的人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一:学历自信。因为是中国人大毕业的,那么在学历这一块自己是有含金量的,很多用人单位也是看学历的。自己可以去报一个能力提升班,让自己快速学会一项技能,然后找到相应的工作单位进行工作。既能养活自己,也对家庭的负担有所减轻。第二:调整自我认知。跟过去发生不愉快的一些经历进行告别,重新开启新的生活模式。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可以调整过来,毕竟自己是当年的高材生,也当过班干部。自己绝对有这个能力胜任自己擅长的工作。第三:心理上的强大。一个人在身体上可以很累,但是在心理层面上要表现得坚强而勇敢。想想自己是六个孩子妈妈,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们感受到和看到妈妈的改变和拼搏。那么孩子们在学校也会认真读书,奋发图强。贫穷是暂时的,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祝福伍继红女士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越来越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能够把几个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希望若干年后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

孙膑

社科类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8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啦!

中国人民大学在社科类领域,很多学科都是可以比肩北大的,所以在高考或考研时,有“北清人”的说法,虽然在高考录取上,人大多少还是比北大要稍微差一点,但总体来说人大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看看人大毕业以后出路主要是去哪?2018 届毕业生共计 6799 人,总体就业率为 98.62%。其中,本科毕业生 2415人,就业率为 97.02%;硕士毕业生 3601 人,就业率为 99.42%;博士毕业生 783人,就业率为 99.87%。男女生比率为 1︰1.55。本科毕业生工作、升学、出国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升学比率略高于工作和出国比率。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都是以就业为主,工作占比均超过 85%。76 个本科专业中,49 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202 个硕士专业中,185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130 个博士专业中,129 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国内升学:2018 届毕业生国内升学的主要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去上述三所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本科国内升学总人数的 91.24%,硕士毕业生为 95.05%。境外留学:2018 届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的前五个国家(地区)分别为美国,占 33.69%;法国,占 23.23%;英国,占 18.65%;中国香港,占 8.30%;新加坡,占 3.01%;合计为 86.88%。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中,346 人赴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高校留学深造(高校排名来源于 2018-2019 年度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就业行业分布:2018 届毕业生就业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金融业(占比 23.5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 19.94%),教育(占比 15.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 7.4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 7.07%),合计占比 73.22%。就业单位性质:2018 届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17.20%)、事业单位(含高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计 21.08%)和国有企业(27.67%)就业的比例合计为 65.95%,占所有就业学生的三分之二。其中,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比例最高,为 48.67%;硕士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比例最高,为 33.91%;本科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比例最高,为 34.98%。就业地域分布:2018 届毕业生就业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合计为68.27%。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就业比例分别为 8.81%、22.93%。2018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前五大省市依次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川;硕士毕业生依次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博士毕业生依次为北京、河南、广东、山东、江苏。西部地区就业:2018 届毕业生西部地区就业省市中,四川占比最高,为 26.04%,其余依次为陕西、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2018 届赴西部就业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占比最高,为 57.74%;本科毕业生占比为 24.08%;博士毕业生占比为 18.18%。主要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选择更为理性和多元,毕业生就业优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单位主要分布在重点地区、重要领域,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关行业产业。2018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企业中,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为 34.78%。分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中,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最高,为 44.44%;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中,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分别为 32.26%和 33.33%。国际组织实习:该校有 30 名学生赴联合国秘书处(U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难民署(UNHCR)、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欧洲人权法院(ECHR)等国际组织总部或海外办事处实习任职。应该说总体来说就业率还是不错的,那看看有哪些专业的就业率是低于100%的,我们看看有哪些专业就业率较低呢?本科生:环境工程(72.73%),动画(72.73%),中国共产党历史(76.92%),物理学(80%),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1.82%),应用心理学(82.76%),环境科学(83.33%),音乐表演(84%), 公共事业管理(85.19%),俄语(85.71%),美术学(87.5%)硕士生:美术(81.82%),凝聚态物理(83.33% ),有机化学 (85.71%),设计艺术学 (85.71%),艺术学(86.67%),外国哲学(87.5%),物理化学(88.89%),艺术设计(88.89%),通过就业率可以看出来,理科的就业率比较一般,这和人大是以社科类为主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环境类专业的就业率比较低,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低是普遍情况。好了,总体来说人大的就业率还是不错的。关于人大的就业率以及具体的就业情况,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源自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春雨日时

2020高考生:选择中国人民大学,许你无限可能!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圆满完成高考,即将开启人生的新征程,前路浩荡,万事可期!中国人民大学愿与你携手共进、并肩前行,倾厚重历史底蕴,许未来无限可能!学科领先 实力一流201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国领先。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14个A类学科”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校本部)除绘画、设计学类、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外,将按理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基础学科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文科学试验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财政学类、法学、社会学类、国际政治、人力资源管理15个专业(类)进行招生;中法学院(苏州校区)将按照法语、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4个专业招生。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A类学科在本科招生专业基本全覆盖的格局,为“准RUCers”献上了一份硬核大礼包。拔尖创新 跨界融合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21个实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增加拔尖、特色专业方向。其中,新增国学-古典学实验班、应用经济与区域发展管理双学位实验班、应用经济-数据科学双学位实验班,新设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方向)。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吹响了学霸集结号,跨专业、跨学院、跨文理、跨学科,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引导、精英化能力塑造,打破学科边界,展现多领域视角!期盼在大学时光,迎接一场面向高精尖人才、交叉复合培养的挑战吗?中国人民大学是你的理想选择!大类招生 创新培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遵从兴趣、自主发展”的培养理念,我校在以学院为单位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推进宽口径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宽厚基础、扎实能力、国际视野、创新精神、鲜明个性的创新型多样化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两个本科培养专业,2020年首次在提前批次投放招生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经济学类、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大类专业内部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强调大类基础和核心能力培养,夯实核心通识和宽厚学科基础。充分赋予学生选择学习、选择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学生根据自身对大类所含专业的兴趣和意愿,自主选择到相应学院学习并接受学习指导和管理。信息学院、环境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实行“四年一贯制无时点分流”,引领国内高水平大学之先。“四年一贯制无时点分流”培养模式,学院内部本科阶段不分专业,在学习共同基础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在学院内自主选择课程,最终根据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其中一个专业以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毕业。此项改革人大已积累了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在培养学生宽厚基础、扎实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最大限度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有效实现复合型、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书院培养 强基固本2020年,学校新设明德书院、明理书院,统筹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建设,实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社区“三位一体”。明德书院,统筹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各专业大一学年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按人文科学试验班录取的新生,将在此度过本科第一年的大学时光。这里更是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学子们大学四年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家园。明理书院,统筹统计学院、数学学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理学院等理工院系各专业的大类培养体系建设和培养方案制定,统筹全校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按理科试验班大类录取的新生第一学年将在此接受培养和管理。双选认证 自由搭配从2013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双选认证制度,鼓励学生自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自主选择辅修专业,毕业时按所修学分情况,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辅修学士学位。也就是说,不设门槛,只要你足够勤奋,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学习。据统计,每年有接近20%的本科生通过双选认证制度获得辅修第二专业证明或辅修第二学士学位。除了自主选修,学校更设置了17个荣誉辅修学位,开设“私人订制金课”。不同于普通的辅修制度,“荣誉辅修”是人民大学深化“通识+专业+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举措。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技能,编成一个课程云梯,让学生们攀梯而上,为莘莘学子进一步开启了迈入学科殿堂的开挂通关模式。学校还将给予参与荣誉辅修学位项目的学生政策支持,包括预留专门名额用于荣誉辅修学位项目优秀学生推免资格,颁发荣誉辅修学位专门证书,优先支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等。文理兼收 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文理比例约为1:1,所有招生专业均招收理科生。在理工类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目前有统计学院、信息学院、数学学院、环境学院、理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理工科学院,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建设学科。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早已跻身国内一流行列。统计学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物理学、化学、心理学本着“小、精、尖”和“高起点、入主流”的原则,加大资金和师资投入,无论实验室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属国内一流,多项科研成果也都跻身国际一流行列。今年更有新设专业人工智能,邀你共享一流的国际性培养平台和一流的国内企业实训基地,共同创造“智能而有温度”的未来。学校理工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相互交融、比翼齐飞,在校的理工科学生不仅能接受一流的专业教育,更可以接受人文社科素养的熏陶,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文理均衡、完整广博,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国际交流 全球视野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高校签署了校级学生交换、学生派出等项目协议。学校每年有13个国家公派项目、85个校际交换项目、60个院际学生交换项目、40个寒暑期项目,每年选派1000多名本科学生参加海外大学长短期学习交流项目,部分院系海外交流交换比例高达100%。学校每年暑期开设国际小学期项目,由全球名校名师全英文授课,招收国内外其他高校优秀学子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小学期课程面向全部本科生免费开放,深受学生欢迎。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国际化教学环境,让你不出国门,就能沐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校园氛围里。升学就业 offer多多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总体就业率达到98.18%,其中13个学院就业率达到100%。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高达64.53%,其中,国内升学占比34.16%,出国留学占比30.37%。国内升学主要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留学主要高校有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KEDGE商学院、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多伦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2019届毕业生中,获得6家及以上单位笔试面试机会的占77.31%,手持6家及以上offer的占75.09%。ATA测评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通用就业能力排行榜中,人民大学在高校中排名第一。中法学院 复合培养中法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KEDGE商学院合作创办,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院从全国统一高考中选拔优秀学生,在本科一批次投放招生计划,所录取学生均为中国人民大学统招生,与校本部其他学院学生性质完全一样。2020年,中法学院在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法语三个本科专业外,新增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该专业为中国人民大学与数学学科排名世界第二的法国索邦大学联合培养,旨在培养能应对时代挑战,熟练掌握数学、计算机、经济金融等理论知识,具备解决自然或社会大科学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复合交叉型国际领军人才。隔着一屏的距离,我们广开求才的大门,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还差朝气蓬勃的你,中国人民大学期待与你金秋相聚!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 摄影:袁源 网络新闻社 刘立楠 宋欣然 设计:欣欣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