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13日讯(记者 候智 通讯员 孙浩爽)5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逸夫学术会堂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付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主持开幕式。国务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吉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胡树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邓晖、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晶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蔡立庆,副院长陶文昭、郗戈、张晓萌、赵淑梅等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围绕“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探讨。吴付来代表主办方对参会的师生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获评“A+”。本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召开,是学校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参会青年学子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觉、坚定学科自信、助力学科自强,以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的主题报告。 在主论坛环节,复旦大学包炜杰、武汉大学许洪位、厦门大学乔玉强、北京大学陈艺文、福建师范大学张自永、南开大学尚娜娜、中国人民大学单晓涵、上海交通大学宋斌等参会研究生代表分别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所有制理论发展演进”、“从‘世界革命’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外交往的时代新境界”、“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新莱茵报》时期政治经济学思想探析”、“《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政治仪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无声铸造”等论题进行发言。郭建宁、陶文昭、郑吉伟、王树荫分别给予点评。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与建设工程”、“新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新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新青年——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等主题展开讨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璐博士、谭清华副教授、庄忠正副教授和宋友文副教授分别对各分论坛交流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据悉,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筹办的重要研究生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会议,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近百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代表。旨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改革与发展。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贾伟/摄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贾伟)5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逸夫学术会堂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付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主持开幕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吉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胡树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邓晖,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晶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蔡立庆,副院长陶文昭、郗戈、张晓萌、赵淑梅等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近百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付来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本网记者 贾伟/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贾伟/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贾伟/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宣布获奖论文名单 本网记者 贾伟/摄一等奖获奖人员与颁奖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摄二等奖获奖人员与颁奖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摄吴付来代表主办方对参会的师生代表表示欢迎。他表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获评“A+”。本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召开,是学校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参会青年学子能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嘱托,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觉,坚定学科自信,助力学科自强,以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张雷声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的主题报告,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逻辑相统一的角度阐释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三等奖获奖人员与颁奖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摄优秀奖获奖人员与颁奖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摄优秀论文报告与专家点评一 本网记者 贾伟/摄在主论坛环节,复旦大学包炜杰、武汉大学许洪位、厦门大学乔玉强、北京大学陈艺文、福建师范大学张自永、南开大学尚娜娜、中国人民大学单晓涵、上海交通大学宋斌等参会研究生代表分别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所有制理论发展演进”“从‘世界革命’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外交往的时代新境界”“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新莱茵报》时期政治经济学思想探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扶贫脱贫战略的逻辑结构与时代意蕴”“《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政治仪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无声铸造”等论题进行发言。郭建宁、陶文昭、郑吉伟、王树荫分别给予点评。优秀论文报告与专家点评二 本网记者 贾伟/摄优秀论文报告与专家点评三 本网记者 贾伟/摄优秀论文报告与专家点评四 本网记者 贾伟/摄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与建设工程”“新事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新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新青年——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等主题展开讨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璐博士、谭清华副教授、庄忠正副教授和宋友文副教授分别对各分论坛交流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会议现场二 本网记者 贾伟/摄参会人员合影 本网记者 贾伟/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筹办的重要研究生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原标题: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贾伟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失联的人大研究生已经去世11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王玉敏因情绪不好独自离家,然而就和家人失联,从11月22日北京警方的消息来看,这名和家人失联的人大女研究生已经不幸去世,通过媒体对这名人大女生亲属的采访,这名选择轻生的人大研究生年仅24岁,2019年6月才刚刚从学校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和家人透露工作压力太大,甚至因抑郁症而却医院就诊,然而一次夜间的外出,却让这名刚毕业的名校研究生选择自杀,作为本科、研究生都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习的名校毕业生,毕业后顺利地从事金融工作,却被现实的工作压力所压垮,11月19日失踪当天下午因工作压力甚至请假半天。抑郁症被誉为精神癌症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下,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从而诱导抑郁症的产生,有人把抑郁症成为心魔,会把人推向死亡的边缘,也被誉为精神癌症,一旦身患抑郁症,任何的诱因和不顺都会让抑郁症爆发。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因为发现了造成人类精神抑郁的控制因子,相关科研论文也被世界顶级科技期刊所刊登,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精神类的疾病也会得到精准的治愈,因此胡海岚也被誉为抑郁症患者的希望之星!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当保安其实所谓的抑郁症更多地是对自我的高要求,越优秀的人身患抑郁症的概率就会更大,毕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现状下,很容易让人对自我开始怀疑,因此如何能学会接受现实就可以摆脱抑郁症的困扰,例如清华大学1996届的毕业生张肖勇,作为家乡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却遭遇现实的打击,被单位从技术部调至客服部,最后又遭遇各种的变故,无奈之下张晓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位物业管理员。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当保安?一时间成为当地的话题人物,然而就像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猪肉一样,如何在逆境中为自己准确定位,接受现状,毕竟生活是为了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给自己增加太多的精神压力和烦恼!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不适合的人生定位,当面临压力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和乐观的态度,这样才能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社会的精英呢?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不管什么样的人,一旦被称为了精英,往往就是令人羡慕的对象。这些社会的精英给人总是一种光鲜的感觉。然而也就是这些人们眼中的精英,脆弱起来的时候却比普通人更加脆弱。最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人大了研究生王钰敏失联的新闻。在经过家属几番查找后,最后还是传来不幸离世的消息。消息传来,人们都为这位人大毕业的女生感到无比痛惜,同时也难以理解她为何会选择轻生。在很多人看来,她目前的条件是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她不仅在北京有房,有北京户口,而且还是人大的高材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称得上精英的人,却选择了轻生实在是让人费解。看到这位人大研究生的不幸离世,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浙江大学的学霸。在今年的9月,年仅38岁的陈勤选择了在美国脸书总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的身上同样也有着很多光环,陈勤是浙江大学99级的本科生,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传他是当年的高考状元。2011年来到美国,在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曾在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外包咨询公司Ryzlink工作过。然而即便是他已经足够努力,同时也有着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始终没有拿到绿卡。最终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选择了离去。不管是人大的那位女研究生,还是浙大的这位学霸。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相信会令很多人羡慕。按照应有的轨迹,他们也应该有着更好的生活。可是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轻生呢?难道他们不够优秀?显然不是,他们都已足够优秀。可是他们脆弱起来却比普通人更加脆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从某种角度上上讲,越是普通的人,相应的烦恼就越少。普通的人在学习阶段,即便是成绩不理想,也不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再多的指责,成绩也不会得到提高。到了工作阶段,由于起步相对较低,能够养家糊口便行。可是那些人们眼中的精英,看上去很优秀的人却不一样。他们打小都处在一个和别人比,和自己比的状态。即便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还想着提高。然而却忽视了再优秀的人,也会有能力的上限。久而久之,优秀反倒成为了他们身上的枷锁。在子女的教育上,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学霸,成为优秀的人。这样的希望并没有错,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心理抗压能力。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因为自我的原因,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悲剧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的教育出了问题。有一种现象很难解释,但又确实存在。很多抗压能力差的,容易抑郁的孩子往往都是乖孩子类型。他们从小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自律完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这种习惯,经过长时期的压抑却会成为致命的习惯。反倒是一些看上去很顽劣的孩子,比起那些乖孩子更能抗压。两者之间巨大的反差,很难去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顽劣的孩子之所以更抗压,是因为他们在顽劣的过程中往往释放了压力。因此,如果从小优秀又高度自律的孩子,父母在他们的教育上应更加注意。追求更高、更好没有错,但是却不能进入死胡同。小的时候,该耍还是要耍。工作了,也要懂得去释放。人大的女研究生,浙大的学霸,他们的悲剧都很令人痛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要懂得明白,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别人的舆论和所作所为,真没有必要放在心上。有的时候,该舍弃的还是要舍弃,即便你足够优秀。
刚硕士毕业的学生离开了世界背景介绍最近,关于上面这位女硕士的故事,一些朋友很好奇,她的条件是别人一辈子都难以追赶的。这位在北京有房,有北京户口,还是“人民大学”研究生,却自杀身亡?北京有房,北京户口,人民大学研究生那些看起来“温柔善良,内心强如钢”的学霸们都被长期关注,他们内心看似很平静,其实可能会有让人无法接近的压抑和痛苦,且他们也没有意向向周围人倾诉。把骆驼都能压住的飘絮,不一定是很沉重的,但有可能让他们头脑短路!研究生失踪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感觉是社会的整体包容性不够,比如在性格这一方面。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外向的普遍受欢迎,而那些比较内向、腼腆的人在某一部分人看来是沟通能力、办事能力、工作能力弱的表现,但其实有时候恰恰相反。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在里面!懂事的人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不能排解就会崩溃。正如上面那位同学羡慕的那样:北京有房,北京户口,人大研究生,这是多少人几辈子为之奋斗的项目!但是就是因为太在乎,太懂事,越会对自己要求更高,他们会和清华等学校的比,清华的又会和“哈佛、麻省”的比!工作压力大越优秀就越想更优秀有时候,人越往上走越焦虑,在上层的人往往比在底层的人更不能接受失败!再举个例子,可能有上海户口,在上海有房的复旦研究生看着这位人大的学子比他优秀,他可能就不会觉得自己的条件有多好了!这就是周边氛围的浸润!一位清华的学子本来应该是大伙羡慕的大神,然而他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还是蝼蚁,爱不到想爱的人。”所以人大的这位毕业生应该遇到了无法自己跨越的难题,就像班级第一每次都第一,结果拿了个第二名,爹妈还没说啥,自己就否定自己了!研究生的问题优秀的条件是她的一把锁这些所谓的“优越条件”反而在痛苦人身上变成了枷锁,连感到痛苦都被人视为是有罪的、不应该的、作秀的,甚至连自己都会责怪自己。其实很多脆弱的人都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只感到自己失去的,那种挫败感会使得这些人钻牛角尖。研究生辞世反而什么都没有的人像棵小草一样坚韧不拔,因为没什么好失去的,想拥有更多?那就只有努力,没空想别的。其实很多时候越优秀、越亮眼的人要承受很多无形的压力,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周围人的期待,比普通人要来得大!研究生的死因抑郁的生活还得继续强人很多时候难以自我释放压力,还是想开一点比较好。很多人活得不如她,却还在努力,不过抑郁症不是说几句话就能好的。我只觉得青春年华很可惜,我都老阿姨了,抗争抑郁这几年也常常想过不合适的做法,不过生活不还得继续么?这是和自己的斗争!
近日,关于人大毕业研究生王钰敏失联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21日,王钰敏的姐姐向媒体表示,19日晚,王钰敏要姐姐陪她去散步,结果就在姐姐换鞋的时候,王钰敏夺门而出,至此失联。已经研究生毕业的王钰敏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前几日她感觉压力比较大,11月17日,就在姐姐的陪同下看了医生,被诊断为抑郁!医生为了开了一些药。目前,王钰敏还未有消息,警方已经立案调查。网友留言,“抑郁症真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现在很多抑郁的人都是一时想不开,然后走了绝路。如果平常能有人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他们也不至于走上绝路。”“现在到处都是监控,在那么多监控下失联,监控干嘛用?”“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吧,现在社会谁都有压力,但不能因为压力就走上不归路,想想家人,想想朋友!”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批)。根据教育部、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现将2020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予以公示。本批次拟录取名单公示期为2020年5月29日至2020年6月12日。相关信息如下:详细名单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祝大家都金榜题名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4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最高的学科门类为教育学、医学及管理学,考生总分须不低于365分;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最高的学科门类为保险硕士,考生总分须不低于405分。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暂无复试时间及复试形式的相关安排。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学术硕士招生中,复试分数线超过360分的学科有:经济学360分、法学360分、教育学365分、文学360分、医学365分、管理学365分;工学硕士及理学硕士复试分数线相对较低,分别为300分和305分。大多数专业硕士复试分数线在360分及以上,超过400分的有保险专业(405分)及财政金融学院下开设的金融专业(403分)。中国人民大学还公布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单独考试、援藏计划等项目考生分数线。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服务项目考生初试分数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此类考生初试分数加15分。疫情影响下,复试时间如何确定?是否会远程进行复试?中国人民大学表示将视疫情发展统一研判和部署后进行安排,将于4月底后通知考生。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李世辉
个人情况总分:415+。政治:70+ ;英语:80+ ;396经济学联考:125+ ;431金融学综合:130+。本科暨南大学文科类专业,金融学双学位;毕业后考研,备考过程8个月。一,择校过程个人背景我大四下学期,三月底才决定考金融研究生。考研对我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大学念了不感兴趣的专业,上课摸鱼,期末突击,接近四年没有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了。大四找了一份报社的实习,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失眠,为了琐碎的工作,还有对将来人生方向的犹豫。最终选择考研,是不想因为害怕风险,而在没兴趣的专业和方向上将错就错,浪费光阴。考研目标也很明确,换个专业。辞掉实习的两天后,我决定考本科学校暨南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我的数学和专业课几乎都是零基础。首先要做的就是补数学,大学是文科类专业,四月时数学基本是零基础。从四月到六月基本都在补数学,占用了前期的大部分时间。到了七月底,时间流逝飞快而其他科目的复习进度几乎停滞,综合考虑下将目标院校换为考396的人大。个人建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校,是考研这个漫长战役的良好开端。尤其是跨专业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趁早做决定。人大金专的考试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考对数学要求稍微低一些的396,但难以拉开分数。二是431专业课的出题特点。(1)题量大,40个选择,10个判断,8个名词解释,3个简答,2个计算,1个论述;(2)整体比较偏文,基本不涉及投资学、国际金融的计算,答题纸一般写满12-14页纸,对时间安排、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很高。总之,择校时候,首先关注学校考试科目和真题的特点,然后是历年的分数线和报录比。学校官网、研招网和一些考研论坛都可以帮助我们找信息,选择可以发挥自身最大优势的学校,也不要被400+的分数线吓到。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不受其他情况的干扰。二,复习安排在战略上藐视考研,在战术上要重视考研。光有信心不够,要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日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有两个关键的点需要强调,一是计划要严格执行。计划不是越满越好,每天安排十五六小时的计划可行性较低,也难以坚持;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和休息时间,有利于在漫长的复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二是计划也需灵活调整。整体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强化和冲刺,在每个阶段可以设立复习的目标和deadline,有紧迫感,也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不同阶段根据复习的进度调整每科的时间,保证每天10—14小时的学习时间。尽量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熬夜备战不可取。各科目安排1,政治(目标70+)(1)用书肖秀荣全套(主要知识点提要,肖四,肖八)+小白选择题库(2)时间安排11月之前:主攻单选+多选,看网课视频和精讲精练,做历年真题和1000题。马原要理解每个原理;毛中特可以和史纲一起复习,画出时间轴线图,在掌握大框架的基础上填充细节,尤其是史纲近几年爱出细节选择题,看仔细一些。思修比较简单,可以自己看书。(ps11月上旬是掌握选择题的deadline,不是复习开始时间)11月之后:主攻简答题,继续复习选择题。刷肖八肖四+小白选择题库。(3)总结建议A,我的政治复习开始很晚,在国庆时期才开始看书,复习的后期政治占用了很多时间。国庆开始对着暑期政治的视频,把精讲精练和1000题快速扫过一遍,但是实际上没有记住多少,复习的主要用书是知识点提要。强烈推荐知识点提要,是一本浓缩版的精讲精练,重要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有的同学如果觉得精讲精练实在太厚或者时间紧张,可以把知识点提要当做主要资料,临考试之前也可以多翻几遍。B,刷题我做了肖秀荣讲真题的选择题部分,真题还是有必要看的,可以放在刷题的最开始,帮助我们了解出题的风格,重要的知识点,常见的陷阱和套路,帮之后的刷题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明显偏离真题的风格的题目,就不用过度关注。然后是肖八肖四,还买了一本小白的选择题库。小白选择题库汇总了市面所有押题卷的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并标出了出现的次数,帮助我们复习。但是选择题的押题很难押中,押题卷可能只覆盖了考试60%—70%的选择题知识点,如果想要高分,还是要看书看大纲。C,大题我完全依靠肖四,19年的题目肖四几乎押中3.5个原题,还有0.5个题目好像在肖八出现过,最后的当代大题我没有见过,但是肖四上一些背过的知识点可以写上去,不至于完全没话说。背诵肖四的时候,不一定按试卷的顺序背诵,可以先按马原、毛概等模块进行总结,再进行背诵,会效率高一些,每个模块之间的逻辑也把握得更准确。D,政治可以突击,但建议早一些开始复习(5、6月份),越早看书,就可以尽量看细一些,基础打牢一些,知识脉络也更清晰,对选择题以及大题的背诵都会有帮助。开始的太晚会大量占用后期的时间,更会产生紧张慌乱的情绪,对其他科目的复习也会造成负面影响。2,英语二(目标85左右)(1)用书恋练有词+张剑英语二真题+张剑英语一真题+王江涛作文(2)时间安排4-6月:背单词,做英语一文章精读,大概10-20篇。先在20分钟内做完一篇阅读,再细读全文,每个词每句话都要看懂,把生词和好搭配进行总结;并写下全文翻译,再对照参考译文进行修改,体会翻译的特点;每个题的都要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选,对应文章中的哪句话,以及错误答案错在何处,总结出题的陷阱和自己犯过的错误。(ps早期英语一的一些题目思路与现在英语二有很大不同,可以不过多关注。)7-8月:英语二精读,类似英语一的做法,完成15—20篇翻译。9-10月:做完英语二全部真题,时间充裕可再做英语一近几年真题,注意将错题总结,做过的题没有不懂的选项,没有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求质而不是盲目求量。11-考试前:王江涛作文背诵,大作文和小作文背熟并默写至少10篇,并注意总结每种题型常用的句型和结构,时间充裕可多背诵。(3)总结建议A,我的英语复习时间比较少,尤其在后期,只剩了作文的时间。我在4-6月份断断续续背单词,基本把恋练有词过完一遍,但不推荐看配套视频(无关内容过多)。建议单词复习根据自身的基础来选择,如果真题的文章看懂比较吃力,生词太多,需要专门进行单词的背诵;如果文章可以轻松读懂,可以直接进行阅读精读和做真题,在阅读过程把遇到的生词、熟词僻义积累下来,只复习这些词就可以,不用专门花时间背单词。B,英语阅读精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阅读占试卷中接近一半的分数,所以阅读的细读和全文翻译是很有帮助的。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翻译15—25篇,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多花些时间,翻译30—40篇。C,不建议做市面上模拟题,英语二的全部真题和英语一近十年真题完全够用,在题啃透的基础上也不用重复做真题,定时复习即可。D,作文背诵的关键是背熟,背熟才能活学活用,不要带着小错误,在基本篇数达到下,一篇背十遍好过十篇背一遍。3,396经济类联考(目标130+)<1>数学(1)用书数三课本+数学精点+跨考800题+王诚396模拟8套卷(2)时间安排4-6月:可以用数三的课本来进行复习,做考试范围内章节的课本例题和课后题,并总结不同题型的思路和错题,要注重计算,马虎小错误千万要避免。7-10月上旬:刷题,可以做数学精点和跨考的800题,一些超纲的题可以忽略。如果学有余力,可以挑几个重点章节(ps极限和一元积分)的数三题目做一下,错题要总结,并要定期多做几遍。10中旬-考试前:成套做题,可以和逻辑一起做,并注意掐时间,前期错题也要常复习。(3)总结建议A,我大学没有数学基础,4月份完全是从头开始补,开始是按数三准备,前期做了一些无用功,但也算有了一点点基础,396的数学比较友好,推荐张宇团队的课本精讲和基础班视频,零基础的同学也可快速掌握。B,错题本很有帮助。<2>逻辑(1)用书逻辑精点+396真题+199真题(成套)+ 396模拟8套卷(2)时间安排。7-8月:自学或听课,掌握逻辑的不同题型和对应解题方法,并做逻辑精点的部分题目进行练习,注重练习题干阅读的策略和做题技巧。9-11月上旬:做396的真题,再做199的真题,成套做,每天一套,总结错题。可以5套为一个单元,将同类错题和比较经典的题目放在一起。逻辑题目题干较长,建议拍照制成文档打印,节约时间,以便之后的复习。11月中旬-考试前:成套做题,可以和数学一起做,并注意掐时间,可以2-3天做一套,前期错题也要常复习。(3)总结建议A,我逻辑从8月开始复习,没有感到时间的紧迫,逻辑的手感和熟练度很重要,时间不用耗费太多,也不能付出太少。B,396以论证逻辑为主,题干的阅读策略尤为重要;396习惯搬运199的原题,所以199的真题也需要练习。C,推荐王诚的逻辑视频,与写作视频配套,在做逻辑题的时候,也是一种论效写作的练习。<3>写作(1)用书王诚写作写作攻略+王诚写作真题全解(2)时间安排9月:自学或听课,了解写作的题型和要求,不同的题型阅读细读1-2篇范文,总结思路和常用模板。10-11月上旬:写作文,至少把396的真题都写完,对照范文自己修改,思考哪里可以改进,时间充裕可重写。时间充裕可看看199近几年的写作真题的范文,总结一下范文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思考,从哪些方面展开,模仿并做到活学活用。11月下旬-考前:复习之前的思路整理,适当写一两篇保持手感。(3)总结建议A,我写作从10月底开始,论效写了4篇,论说只写了两篇,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虽然都说写作不用花太多时间,但还是建议早点准备,多写几篇,并且修改自己的写作,而不是只看看范文。B,论效不但要找到逻辑错误,还要会分析为什么错,如何有效攻击其错误之处,如何论证其结论不成立。C,论说不需要背诵例子素材,但要知道从哪些方面思考和展开,用精炼的语言论证自己的论点。D,推荐王诚的写作视频,和逻辑配套。4,431专业课431是考研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最需要投入时间的一门。<1>金融学(1)用书黄达金融学 +真题(2)时间安排4月—6月:通读课本,建立每个知识模块的逻辑框架。7月——9月:细读课本,建立完整框架和笔记整理。 10月——11月:真题至少做两遍,结合真题继续看课本,背诵简答名解,完善论述思路。学有余力可以做外经贸或清华的小题练习一些细节的知识点,但还是以人大的真题为主。12月——考前:结合笔记复习背诵重难点(3)总结建议我金融学的复习从8月开始,公司理财从7月中旬开始,时间非常紧迫,且我的专业课几乎零基础,整个复习过程十分被动,专业课的复习占用了整个复习过程的一多半时间。建议早复习,从现在就开始,赶早不赶晚,做好充足准备。A,金融学复习有三点很关键,一是要细读课本,人大金融学的重点在商业银行、货币政策这一部分,但其他部分会出一些细节的知识点,不能忽视。课本一定要看,不能只看其他的笔记资料,而且读的时候要细,开始可以看得慢一些,逐字逐句读,看到不懂的名词一定要弄懂。真题的小题很多都出自课本中的小细节,例如“三角债”“EQ”等。B,二是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对于做大题很有帮助。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网,而不是各自孤立的。在真题中遇到一个知识点,我们要迅速定位,它属于那一部分,上位的概念是什么,下位的概念是什么,与什么有区别,有什么有联系,哪些可以作为答案写出,这样即使遇到陌生的题目也可以展开写。C,第三要仔细研究真题,真题涉及的知识点都要熟悉,给的答案要仔细研究,看大题的思路和思考的过程。<2>公司理财(1)用书罗斯公司理财(第九版)+公司理财第八版习题集+真题(2)时间安排4月—6月:通读课本,理解每章的原理,理解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7月——9月:课后习题、课本例题全部弄懂,参考圣才的答案册,会做会讲。 10月——11月:第八版习题集重点章节,真题参照序列3全部弄懂,会做会讲。12月——考前:复习易错点,适当练习保持计算题手感。 (3)总结建议 A,公司理财不像金融学需要大量的背诵,但需要每个知识点都透彻的理解。跨专业的同学很容易发现有时候课本看过,公式也背过,但题目就是不会做,原因往往在于没有真正的理解。罗斯的课本一定看仔细,有一些我们经常出错的点在课本中其实已经提及。零基础的同学一开始一定要仔细看课本例题,多问为什么,OCF的几种算法是如何推导的,折旧该加还是该减,哪些项目抵税以及为什么抵税,这些一定要真的理解而不是机械记住。只有真正理清其中的内部逻辑,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才能不漏掉一些小细节B,基础不好尤其是零基础的同学,在复习公司理财时需要有耐心,也要有恒心。零基础的情况下,书看两遍还是不懂,其实非常正常,不要因此而沮丧,坚持下去继续学习,直到每个例题和课后题不但会做,还可以讲出来,直到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时就可以练习真题。人大的真题类型比较固定,也喜欢出以前类似的题目,需要我们透彻理解,反复练习。C,此外,人大的题目题量很大,合理掌握做题的节奏,计算题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如果主观题时间不够,很容易思考不全面而失分。在平时的练习中,计算题要足够熟练,主观题适当写一写,看一下自己的速度,真正考试时则心中有数。三,关于复试(苏州国际学院)(1)用书证券投资学(吴晓求)+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庄毓敏)+国际金融(陈雨露)+复试真题(2)时间安排年前:通读三本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同时开始看面试真题,可开始背诵。年后:背诵课本重点内容;看完真题;准备自我介绍,按面试流程模拟面试。(3)总结建议 A,专业课笔试(两小时)复试不像初试考查那么细致,所以相应的复习难度较小。三本教材不用纠结细枝末节,只需把重要的部分掌握熟练。商业银行一般不出计算题,以简答题为主,重点内容还是需要背诵,像六、七、八、十三、十四等非重点内容,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其中,与初试重复的内容是重点,需要背诵。证券投资学以计算和选择为主,19年就考了5道选择与一道计算大题。第四篇是重点,需要把其中的例题掌握。也不能忽略简答,例如描述“CAPM模型”等问题也要准备。苏州同学可以参考之前财金关于证券投资的计算题来准备。国际金融主要还是考查初试学过的内容,以简答和名词解释为主,一些模型的推导可以先不看。B,外语笔试(一小时)笔试为一篇阅读和一片作文,阅读难度较简单,认真准备过考研英语,尤其是做过精读翻译的同学不需额外复习;作文一般是社会生活类的话题,可以参考下雅思大作文的结构,和之前准备考研作文的素材,则足以轻松应对。C,外语口语与听力,苏州没有专门的听力测试,以口语为主,主要是英文自我介绍和抽取一个英文题目回答。自我介绍两分钟左右,要突出与所考专业相关的自身优势,建议背熟,可对着镜子练习;英语题目以社会生活类的题目为主,回答时间为两分钟左右,无需背诵大量专业词汇,建议参考前几年真题准备,建议背诵一定素材。 D,专业课素质面试,抽取一道专业课问题回答,三分钟左右,然后老师随机一些相关内容,建议不要说一些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因为老师可能会深入询问。以上三本参考书以及初试的内容为主,还涉及一些当年的热点事件,在回答时注意分点,逻辑清晰,不要紧张。四,写在最后1,复习要趁早,早规划,早确定目标,早开始行动,适用于各个科目。但如果已经晚了,就不要懊悔之前,重点是有效利用接下来的时间。2,真题很重要,适用于各个科目。3,不受他人干扰。考研过程需要收集关于科目的信息、学校的信息,以及复习的经验贴。经验贴需要参考,但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尤其避免受到其他人进度、情绪的影响。4,找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对于应届生,不要老待在宿舍,自习室和图书馆是最好的环境;对往届生来说,尽量不要在家复习,可以跟一起考研的同学在学校附近合租,也可以选择包含住宿的考研寄宿学校和培训机构。5,调整情绪。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踌躇满志的时候,也有低落慌乱的时刻。如果陷入情绪低谷,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跑个步洗洗澡看看搞笑视频转移注意力,避免陷入悲观的死循环。但是这只是第一步,我们低落慌乱很大的原因是发现自己复习得不够好,消除的这种情绪的根本方法就是继续学习,更加努力地学习。完全理解一个知识点,熟练背诵一个单元,这种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是使我们重新振作的根本途径。此外,我们可以每天记录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只写完成了什么,不写什么没做,这也有助于我们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6,自律。控制住玩手机的时间,整段的复习中间尽量不使用手机,可以早上出门把手机放在宿舍,中午回去才能使用;也可以与一起考研的同学交换手机保管,互相监督。7,是否报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感觉培训机构可以帮我们减少信息收集的麻烦,让我们可以把宝贵的时间多放在复习上;也提供了一个具有浓厚氛围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保持适当的紧张感,可以更好地和同学们交流,这对于已经毕业不在学校的同学尤为重要。但课程的质量,很大程度看老师讲的怎么样,一个耐心负责、适合自己风格的老师,可以帮我们少走一些弯路,而一个只会照本宣科或者段子多于内容的老师,会耽误我们时间,还不如自己看书的效果。辅导班为我们提供信息和环境,但录取通知书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才能收到。祝大家2020考研成功。
来源:金融界网站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校友金融科技论坛在明德商学楼举办,论坛以金融科技领域,特别是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建言平台为枢纽,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校友为骨干,汇聚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并开放包容,吸收全球金融科技政产学研用领域的优秀人士参与,现场等近百位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高管校友参加论坛。 高端智库,致力打造金融科技应用国际化高端产学研平台 中国财政部全国领军人才,BIMG Institute主席,中国保险学会团体标准委员会金融科技专家委员李志杰博士指出,在人民大学、商学院、校友和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大家筹建好、运行好人大商院校友金融科技论坛平台,正是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己任,力行科技创新、产业报国,把握全球信息技术革命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机遇,从模式创新“copy to China”,升级到金融科技创新的“copy from China”,因应变化与挑战。(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校友李志杰博士致辞)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原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博士指出,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互联网的发展给金融,尤其是中国金融带来难得机遇和深刻挑战,金融科技,必须注重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严密风险防控,必须符合金融的本质和发展逻辑,必须得到应有的金融监管,不能盲目创新、苛求颠覆。 (图为王永利博士,人大商院84硕校友) 科技部中国创新挑战赛和中关村军民融合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际人才基金专家委员张俊格博士指出,现在智能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运用于各方面,在金融方面则广泛运用于支付、量化交易、智能投顾、风控与反欺诈、智能监管等,但仍存在不少的局限,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将朝着通用人工智能与人机混合智能的方向前进。(张俊格博士) 思想前沿,共享金融科技领域最新进展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事业部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电信集团高层次专业人才胡杰博士指出,在国家战略驱动,消费者习惯培养,产业链成熟和成本降低三大因素的的驱动下,loT规模部署时机已然成熟,物云融合将开启物联网新时代,其发展的重点在于将传感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服务。对于物联网,下一个创新风口即将到来,但其安全仍面临不少漏洞与挑战,在未来物联网演进到5G将释放更大潜力。(图为胡杰博士) 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部副总经理刘贤荣博士指出,“大数据金融”就是依赖于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打破传统的信息壁垒以及客户关系,重新构建新型的商业模式从事信用中介、资金中介和风险中介的活动。其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它还将萌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细分行业,新的竞争体态,甚至很有可能改变中国金融的格局。 (图为刘贤荣博士,人大统计学院96硕03博校友) 会上,各位嘉宾对上述领域新兴重点科技的应用落地、产业发展与政策法律规范、监管政策等进行研究,涉及行业应用、区域和产业的规划及落地,国内外产学研资源连接等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