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好懒,拖到现在直到跟一个师妹聊起人大国商考研,才想起发一下自己考研的经验和教训23333先说下情况:应届生一战人大经院国商,初试成绩不咋地,复试比较靠前,最后互联网+中等水平已被拟录取。我准备考研是在18年3、4月份,但是一开始准备的是802学硕,而且浪里个浪,所以磨磨蹭蹭暑假才反思学硕有没有机会,后来了解到专硕也还可以,所以就临时更改了意愿。正式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大四上了,所以各位师弟师妹千万不要学我,这是反面教材啊,后期实在是太紧张了,时间紧张,心情更紧张啊!!!不过开始的早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休息,排解压力,要不然这个战线拉得太长也不好,后期很疲惫。初试:396经济类联考:我觉得396的话,数学应该还好,所以视频看不看都行,看的话可以看仲毅的,但是一定要看核心笔记那本书,还有八百题。其实,高数基础很不咋地的我也只是看了看课本,个别知识点看网课;然后逻辑和写作我都跟的王诚,一个老帅哥讲解清楚,还时不时冷幽默,赵鑫全的书我买了,课的话我不是很喜欢,老吕的逻辑我没看下去。但是这几个老师都还可以,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跟着一个老师认真学!434国际商务:初试经院商院两个院是一样的题,但是判分可能经院会压点分。专业课我去年看了一个师兄的资料,配套韩书,注意一定要背书不是看书!这样过一遍,然后我整理的电子版资料里有一个师姐的笔记,按着这个笔记框架,再把韩书背一遍,其他的书可以作为补充。其他的书比如李坤望、海闻、黄卫平、克鲁格曼、陈雨露、姜波克等经济学家的书,一定要做课后题,我的电子版有几本书的答案,再强调一遍一定要看课后题!!!真题的话我买的小鹿的杂货铺那个,到18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真题后期一定要重视,要把题吃透,最后一个月模拟19年真题,自己默写做一份答案。政治:政治的话不要开始的太晚,要不然后期没时间背,我去年看的徐涛的视频,课的话你自己看下你喜欢徐涛、腿姐还是别人,看准了就跟着那个老师走完全程。肖秀荣的书我买了,但是现在那些书还是全套嘎嘎新的,那个书配套的课也不是他讲的,而且肖老爷子讲课那个普通话我也听不懂。。所以这个还是得分清楚你自己有没有必要买书,但是注意肖四肖八是要背的,这个好像每次经验贴都有,最后的话各个老师都出模拟题,选择题可以都做一下,主观题没时间就背肖老爷子那两个吧。政治还是可以拉几分的,考得好考的坏还是很大区别的,一定要重视!英语:英语最好现在就每天做两篇阅读,给自己做题的感觉,真题的话可以看最早的那批,那些跟现在不是很像,但是词汇啥的是考研词汇里的。网课的话你可以从现在听,也可以最后听一下写作啥的,我是最后听的何凯文的作文,一句话一句话教你写,主要是因为没时间了。中后期要钻研真题,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知道那种,留两三套最后模拟用初试就这样啦,初试分数高会比较有优势哦,因为人大是初试:复试比例7:3滴,所以加油鸭。复试:复试的话商院和经院,以及经院两个方向都是有些不一样啦。商院和经院复试貌似全不一样。经院两个方向的话即传统和互联网+有一样的地方,英语复试笔试面试是经院统一的好像,然后专业课会不太一样,我考的互联网+,互联网+是看产业组织理论和网络经济学那两本,整理下基本知识点。好吧,我当时是按着真题整理的,因为据说每年跟前几年真题都会有重合的地方,真题的话网上可以搜到, 除了真题还要看一下比较大的经济热点问题,经院老师发表的文章也可以关注下哦!初试复试,就这么流水账写完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个人觉得比较通用的。希望大家自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哦!加油!明年人大见!声明:本文来源于考研论坛,作者:胡涂涂85,如有侵权请联系叮当学姐。
人大经济类专业自2008年统考“802经济学综合”以来,不再指定参考书目。结合之前年份指定参考书目和考试难易程度,推荐重点看一下教材:微观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主编 三联出版社3.《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理论与扩展》尼科尔森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4.《平新乔十八讲》平新乔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以高老师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是我们最先开始读的书。高老师的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概念明确,读完后会对微观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和基础。读完之后读尼科尔森,尼科尔森的书籍难度较大,属于中高级微观,偏重用数理证明的方式去分析微观经济学的问题。本书也是人大经济类专业本科生上课所用的教材,因此也是我们重点掌握的书籍。而且这本书的课后习题也非常重要,部分历年人大考试真题也源于本书,所以必须认真去做。剩下两本范里安和平新乔可以作为补充,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读这两本书,如果时间不足,还是主看尼科尔森和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5.《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宏观经济学》曼昆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要比微观简单,而且我们主要参考的书籍是曼昆的宏观经济,读起来就更加简单。但是高老师的宏观经济学仍然作为我们的首选书籍,读上两遍,再去看曼昆的。政治经济学:7.《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两本书复习的时候各有侧重点,宋涛这本书的资本主义部分写的很好,需要仔细看看,而逄锦聚的社会主义部分写得好,复习的时候需将两本书结合起来学习。前期复习的时候主看微观和宏观,到了中后期在开始看政治经济学。参考资料:前期我们在复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内容,需要去看网课,看完每一章后需要做课后习题,但由于使用的教材课后习题都没有答案,所以我们需要准备课后习题答案资料,当复习到了中后期我们就需要找模拟试题和考研真题去做,那么需要题库资料,还有人大802经济学历年真题资料,这些资料在知择学习网的会员都可以免费使用。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平新乔宏观经济学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曼昆政治经济学书目:《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 程恩富辅导资料:知择学习网会员第一阶段 基础节点(4月-6月)目标:读完《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3月份,我们就需要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如果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这个阶段会渡过的很快,那你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微观我们先看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难度属于中等。高老师的书结构清晰,知识点全面,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枯燥,但我们也需要耐心的读下去。微观看完之后,开始看高老师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我们主看曼昆的,而曼昆的要比高鸿业的简单,易读,所以我们也不需要读的很细致,当作一个补充去看。读完每一章,都需要去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很重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遇到的错题都记录下来,留到后面的阶段复习用。第二阶段 强化阶段 (7月-9月)目标:读完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 、 曼昆《宏观经济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7月份我们开始看尼科尔森的微观,这本书难度比较大,属于中高级微观,里面有很多数理证明,习惯用数学方法来解释每一个问题。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先去看范里安的微观。当然也可以去找视频看,只看我们看不懂的部分,针对性的去学习,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效率,毕竟考研的时间很紧张。知择学习网的会员还是挺适合的,会员可以免费看802经济学教材网课,而且还有配套的课后习题答案、题库和考研真题,对复习很有帮助。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也要开始推进,宏观相比微观要容易很多,而且读起来轻松有趣。先通读一遍书,整理出一个思维导图,对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整体的框架,再去做课后习题。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看政治经济学了,看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先理解了再去背诵,背诵的时候可以找来宋涛的课后题答案,背大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背完一遍,背第二遍。记住如果读不懂,那就多读几遍。第三阶段 冲刺阶段(9月-11月)第三阶段就是我们最后一个阶段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我们之前积累的笔记、思维导读、错题本都拿出来看一遍,刷一遍。接着开始刷真题,真题要吃透,不能有不会的题目留着,不要想着考过了不会考,重点内容会反复考。真题做个两三遍。真题不仅要去找找自己院校的,也可以去找别的院校的刷。知择学习网会员也可以免费看各大院校的历年真题。政治经济学可以开始做程恩富的政经习题集。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都可以考上自己满意的院校。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经济学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经济学人才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前景不必多说,金融、房地产、互联网行业都需要经济学人才。对于经济学考研的同学来说,最在意的就是在考研院校的选择了。下面是根据各项数据整理的经济学院校排名↓↓↓尽管北大排名第一,但是在经济学专业被人熟知的院校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经济学院成立也比较早,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综合实力也属于比较强的,其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而且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也都属于国家重点学科。人大经济学初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和802经济学综合,对于报考人大经济学的同学来说,专业课是比较难过的一关,那么802经济学综合到底应该怎么学习呢?1、参考教材人大802经济学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整理历年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推荐以下参考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802试卷分值分布为政治经济学、微观和宏观各占50分,题型为简答,计算和论述。2、微观怎么学微观经济学刚开始学的时候会觉得有些难,没有套路让人理不清思路,但是学会之后做题会发现题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效用论、市场结构定理、市场失灵,这些知识点基本上每年出题都会涉及。微观建议从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看起,因为高鸿业老师的书还算是比较通俗易懂,里面基本上都是干货,每个章节后面还会有重难点总结,看完之后一定要将这本书的计算题部分都做一遍。看完高鸿业的书之后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会觉得容易很多。3、宏观怎么学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多年考题有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原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这本书的课后习题多做几遍,保证每道考题都非常熟练。而且恩不什的《宏观经济学》作为补充参考书也一定要看。宏观经济学在学习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因为经济学的知识点是有些杂乱的,所以一定要自己整理以下,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经验贴网上有很多,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备考,合理分配时间才能成功上岸。
随着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2019年更是成为有史以来的考研最难年。报考人数达到290多万人,开创了新高。通过部分高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来看,今年考研复试线大幅度提高已成定局。昨天中国人民大学公开的2019年硕士招生复试线,金融(国际学院)专业达到402分,远远超出考生预想。纷纷表示:考研进入大牛市3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在网站公布了2019年硕士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基本要求。相对于往年今年考研复试线有了较大的变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今年学术硕士,理学和工学的单科成绩都有了提高,相应的总成绩都提高在20分以上。工学科三和科四成绩也有80分提高到90分。另外,作为冷门专业的的哲学、法学和艺术类的复试线提高了10分。文学提高了5分。专硕的分数变化,单科成绩有升有降,以升为主。财政金融学院复试线上涨4分,新闻与传播总分提升25,用用统计和税务专业复试线提升20分,农业专业科三、科四分别提升15,金融(国际学院)单科成绩都提升了10分,复试分数线提高到402分,远远超出考生在预期和心理承受能力。总体情况来看,经济学,法学、保险、资产评估、图书情报等传统热门专业都有10-15分左右的涨幅。金融学国际学院分数提升最多达到28分,复试分数线提高到402。对于初试成绩400分的同学,连复试资格都没有,太悲催了。从人大从人民大学公布的复试情况来看,经济学专业仍然是大家追捧的热门专业。在公布的复试线中,不仅金融学专业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税务专业也达到400分,能考到这个成绩的都是学神级的人。根据人民大学公布复试线可以看出,分数大幅提高的专业占到90%。结合前几天哈工大公布的考研复试线,可以推测今年考研复试线大幅提高已成定局。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提供的优质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和学生的期望值太大,必然会造成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考研分数线大幅度提高,未来几年考研难度增大将成为常态。不少同学纷纷在网上留言,看到今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大幅上涨,并且用明目的红色标出。感觉考研即将到来一个大牛市,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到考研的行列,未来一段时间大牛市将会长期存在。本文章由百家号:有文化的知了猴独家发布,严禁抄袭洗稿或以任何形式转稿行为,一经发现必追究其责任!
过去的一年是我人生中最辛苦的一年,也是最有收获的一年。我在3月进入凯程集训辅导班,同样另一年的3月走出人大经济学院复试考场,在集训营整整1年,所有的努力都在这一刻结出了果实,散发了芬芳!一年的学习中有一些体会,也希望能分享给大家,为研友们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主要就总体策略,各阶段安排,专业课要点,心态调整四个方面来谈。总体策略首先就总体的复习策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主抓数学和专业课,但英语和政治不能成为短板。就我本人而言,除了数学基础稍好之外,英语政治基础薄弱,专业课完全没有基础。但是通过对历年人大的拟录取名单的研究以及咨询凯程老师人大的考研难度分析后,我发现考上的同学普遍都是在数学和专业课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英语和政治的优势体现到分数上可能还不如数学或者专业课一科带来的分数差大。所以在考研的初期我把90%的精力投入到了专业课和数学上,10%的精力在英语上,政治一直到中期才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各阶段安排考研如果是从3-4月份开始的话,大概可以划分为3-6月的基础期,7-9月的强化期,10-12月的冲刺期。基础期的主要目标:总体来讲这一阶段是学习中收获感比较强,也比较幸福的阶段。1、把数学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数学全书系统的完成一遍。2、专业课的主要教材和课后题系统的完成一遍以上,重要的知识点要进行多次学习。3、英语的阅读真题每周精读3-4篇。单词薄弱的同学还需要抽时间背诵单词。4、政治可以在有空闲的情况下先完成马原及毛中特的基本了解,不要求深入学习。强化期的主要目标:总体来讲这一阶段是学习效率最高,也最辛苦的阶段。1、这一阶段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可以开始接触真题,了解具体考试情况之后开始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完成一遍全书后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多做题,听凯程强化课的视频。数学成绩在这一阶段如果达到真题模拟130+的水平,就算是很好的完成了目标。2、经过基础期3个月左右的学习,专业课在这个阶段应该已经完成了入门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就已经学过的东西进行框架性的思维整理和复习,并在框架上补充更为细节的知识点。3、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要开始加强,真题精读至少每天一篇,同时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提前开始进行英语写作的学习。4、这一阶段的政治学习也需要提上日程,马原必须要系统的复习一遍,并花时间去理解,毛中特和史纲也要进行初步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最好能更深入的学习这两部分。冲刺期的主要目标:总体来讲这一阶段是心理压力最大,也是比较枯燥的阶段。1、到了这一阶段,数学应该已经将基础知识深入掌握了,主要的精力要放到如何应试的问题上,多做题,多总结,多思考。2、专业课经过上一阶段的强化,到了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一些疑难点,同时背诵一些记忆点。真题的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3、这一阶段英语需要做大量的题,推荐张剑老师的150篇。4、这一阶段是政治复习最重要的时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专业课要点对于考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同学来说,专业课一定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有不少同学与我一样也是跨专业的考生。就专业课的复习而言,主要用到的书有:(1)、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第九版 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平新乔。对应的凯程复习笔记及答案详解(2)、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补充两本:1、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第二版 方福前。2、宏观经济学 第十版 多恩布什。对应的凯程复习笔记及答案详解(3)、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程 第十版 宋涛;政治经济学 第五版 逄锦聚;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 第四版 程恩富。对应的凯程复习笔记及答案详解这三门课程各有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人大802的微观经济学难度偏大,近几年主要考察计算题,所以需要背诵的东西不多,斯勒斯基方程、寡头模型、垄断模型(价格歧视)都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高鸿业主要是拿来打基础的,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尼克尔森这本书上,人大的考题难度和尼克尔森的课后题相当,有些题还会稍简单一些,吃透尼克尔森的课后题基本就拿下来微观。人大802的宏观除了每年必考的索洛模型、IS-LM模型之外,其他的题型没有定数,偶尔还会考到关于流派的知识(这也是方福前老师那本书的作用)。高鸿业可以用来入门,复习的重点放到曼昆,尤其是书上的案例分析以及附录,经常会考察到,比如16年考的动态不一致性,17年考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曼昆这本书一定要看的细致。人大802的政治经济学考核要求相对比较低,一般有4道题,包括一道计算题,主要是地租、社会再生产、资本循环、剩余价值等几个知识点的考察,程恩富老师的习题集主要就是用来解决计算题的问题的。其他的题目都是主观题,主要考察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也可能会考察一道题,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基本理论。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到宋涛老师的书上,逄锦聚老师的书主要是辅助理解,可以根据宋涛老师的书的课后题来进行知识点背诵。但是总的而言,政治经济学整体逻辑性较强,建议大家在理解了之后在开始安排背诵。心态调整考研的复习时间跨度比较长,尤其对于考名校的同学来说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戒骄戒躁。每一遍看书都要保证质量,不要为了追求进度而盲目的加快读书速度,也不要觉得自己都会而大段大段的跳过书上的内容。同一个知识点,当你带着理解反复的去看的时候,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劳逸结合。努力复习是考研生活的主旋律,但是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一直紧绷着,劳逸结合才能保证最佳的复习效率。每天最好坚持一段时间的锻炼,每周抽出一段时间出去休息放松都是很有必要的。持之以恒。认真的复习一天不是难事,一个月就是很难的事情了,一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坚持的。但是考研比拼的就是谁能坚持更久,这是一场智力与体力的双重对抗,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自己的智力超出所有竞争者,所以付出更多的体力是我们增加获胜几率的最佳筹码。制定一份科学的复习计划不难,难的是在一年的时间坚持按照计划复习。我复习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有所坚持,才能有所成就。复习的方法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是任何的复习方法想要奏效,都需要不懈的坚持。最后,希望我的分享对于看了这篇经验谈的你能够有所帮助,也祝愿你能够万里鹏程,凯程而归。
复试结束快一个月,终于在拟录取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清晰地明白为期两年的考研之路至此划上了句号。本人毕业于某985的财经相关专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金融专硕,二战上岸,备考周期六个月,这里将给学弟学妹分享一些一战失败至今的经验与教训。一、择校择专业关于择校择专业问题,我其实没有太多个人经验。报考人大基本出于自己高考失利的一个执念,所幸作为文科生对于这种偏文科金融的考试风格还算顺手。但这里还是很建议各位学弟学妹在做决定前多去看看各大高校的考研真题,摸清各类学校的考试风格,比如偏文还是偏理,试题是偏规矩传统还是灵活多变,每年报录比等等,再根据自己的长、短板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而我选择金融专业主要是出于其较好的就业前景,以及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相关课程,有一定积累,最终认定这个学校加专业是够一够可以达到的目标。初始各科复习我大部分科目的复习均从七月开始,政治科目则从八月下旬开始接触。基本保持每天都复习得到各科,没有长时间的空白和搁置。1. 政治(65+):我从八月下旬开始看肖老的精讲精练,但这里我不太推荐花过多时间在这本书上(因为内容过于详细,一遍看下来的时间线过长,对于十月以后的政治复习作用不大,比较适合入门熟悉),到十月初也同时刷完了1000题并开始二刷多选。十月底开始听其他老师的网课,重点熟悉主观题解题思路,并通过凯程的两次全真模拟充分练习了考试时间和卷面的安排,获得了不错的主观题分数。但到最后一个月我忙于练手各家模拟卷的选择,没有再静下心来三刷自己1000题的错题回归基础知识,导致最终考试选择题在基础的知识上频繁失分,也是一个教训:政治复习到后期不能没有节奏地东看西看,选定几本资料,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总结和订正过的东西先看好看熟是非常重要的。2. 英语二(85+):我在大学期间考过四六级(580+)和雅思(7.5),因此对于英语二的学习比较有信心,复习安排没有很紧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适当调整复习时间来提高整体科目的复习效率)。我从七月开始保持每周两套英一或英二近五年真题并订正(除翻译和作文)的节奏,以熟悉对考研试题的感觉,并标记阅读和完型的错题,不断总结套路;同时每天(在凯程的早自习时间)背50个左右的单词,保持现有词汇量。进入九月后,二刷英二真题的错题分析,重点背记真题出现过的生词。十月份开始,重点转向翻译和作文,下笔完成对应真题,基本保持两天一练(30分钟左右)的频率,因为英语二难度较低,真正的分差其实就在主观题上。十一月开始,凯程组织的每周作文批改给了我很大帮助,从字迹到行文安排等等都让我的大小作文有了更为规范标准的呈现。3.经济类联考综合(130+)(1)逻辑:从八月开始,每天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刷完了《逻辑精点》,感觉比较简单就放松了节奏,没有养成卡时间做题的习惯。九月开始刷周建武的两本题库才逐渐感到做题速度太慢,在后期凯程的几次396全真模拟考试中,明显出现逻辑部分思考时间不够的问题,正确率一直不高。十一月开始重新回顾凯程关于论证逻辑的课程,总结笔记,每天限定时间并提高刷题量,不断训练不被选项带跑的做题思路,在考前把错误率稳定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2)数学:396的数学比较简单,个人感觉考察的更多是文科数学类的细心与滴水不漏。我在暑期开始跟着李东红老师的课程完整过完了高数、线代、概率的基础知识和讲义上的题目,八月下旬总结完一本基础知识(定义、推导过程、公式等)的笔记供后期复习翻阅。九月十月刷了两遍《核心笔记》并总结错题到自己的题型笔记上,同时完成了第一遍真题。十月下旬集中听了整体题型,我一般先自己做题再针对疑难的部分重点听课,把真题对应到自己的题型笔记中,这个时候做题往往就是细心程度的考量,很少再有不会的题目。十一月直到考前我没有再做新题,就是不断地复习自己前几个月的笔记和错题,不断通过考试和真题自测去练习细心和答题节奏。(3)写作:从十一月开始,全程跟上凯程安排的作文一对一批改的节奏,加上自己练习,严格保持每周大小作文各练笔两次。通过和批改老师的交流,相比一战我对于396的写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结构一定一定要清晰。我在自己开始准备的过程中总结了王诚老师资料里关于作文立意的讲解,搭建了自己的立意模板,主要是按照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来摸索不同的审题与立意方式;接下来通过定期的练笔(主要是练真题题目)和每周作文批改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立意模板,并尽量做到用相对固定的行文思路展开立意,在立意不出错的基础上力求结构清晰;最后通过集中的396模拟考试训练写作时间和节奏。这样一个过程下来,考试时其实不管遇到哪种论题,我都基本可以保证一个合格以上的分数。4.专业课(110+)我一战失败是因为专业课未过线,二战专业课提升了近三十分,但仍有很多遗憾和教训,这里重点讲一下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一战失败后我发现自己在专业课学习上最大的教训是埋头自学,没有学习任何网课或报班,只是机械地整理书本,复习思路非常局限。因此七月份刚到凯程,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刷完了凯程基础班的课程,同时也发现,在复习开始的阶段,集中跟随网课节奏非常高效地帮助我回忆起了一战时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快速建立了新的框架思维,在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也就比较坚定地采用听课+课下总结这样的模式。专业课内容较多,这里建议大家同样在暑假结束前确定一个较为适合自己的模式,百日过程中再推翻重来的风险是很高的。金融学:七月听完基础班课程,开始跟上暑期强化班的授课直到八月下旬。这期间基本上是课前看完对应章节书本,课上听课并在讲义上记录要点笔记,课后练习选择题巩固,达到对于书本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能够清楚知道选择题考点对应在哪个知识点这样(也就是了解知识点都会怎么考)。八月下旬和整个九月,我都在整理自己的框架笔记,这也是我觉得金融学学习提升最快的一段时间:主要是以书本内容为基础,参考暑期讲义的结构将黄达这本书划分成几大部分(如利率、国际金融等等),来搭建整本笔记的框架,同时补充进自己做题和课外查阅的一些零碎知识点,手写笔记也无形中加深了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在进入十月后,主要任务就是背记这本框架笔记,接触真题,同时我也开始针对简答和论述开始积累题型笔记(这本就只记录主观题要点和思路)。后期凯程所开设的热点课程是非常有益于复习多轮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的,因此我也会补充热点问题到题型笔记中开拓思路。公司理财:这门课我觉得能比较好的和金融学搭配起来复习,因为它整体对于背记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理解原理,准确计算。因此我在暑期听完强化课后就着手完成笔记,主要是整合书本的逻辑思路和表述、对于经典例题记下完整的解题过程,同时每天刷一章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到九月下旬基础知识掌握得已经比较牢固。之后就是练习真题以及二刷课后习题,最好标注多次错误的题目以备考前三刷,我也集中记录了自己常错的知识点定期翻看。到十一月基本就是训练考试的时间安排和答题细心,整理简答的题型笔记,同时物品集中列出了所有书本和课外涉及到的公式来保持记忆。冲刺阶段安排的题型课思路非常清晰,通过这门课大家基本上能够对于会考到的题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这里需要强调,专业课的背记是直到考前都不能轻易放松的任务,我在考前一周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再回归笔记,金融学考试作答论述题时一些书本常见的话术回忆得不够迅速完整,也是一个教训。后期形成自己的笔记和答题思路后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背记过程,比较枯燥但非常重要因为专业课考试节奏很快,熟练回忆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复习时间安排我的备考周期从七月开始直到考前,基本遵循凯程的时间安排。暑期两个月尽快熟悉各科目,并打好基础。百日初期完成各科笔记,十月份开始训练真题及各类题目,开始积累题型笔记。十一月主要训练考试时间安排,培养考试习惯,背记并不断补充之前的笔记。进入十二月主要是保持其他科目的感觉温习笔记,必要时回归书本,着重加长背记政治和专业课的时间。我本人的学习方式一直不是时间战,更喜欢相对稳定的时间安排来减少自己的焦虑,一战期间也是由于学习时间不稳定心态波动非常大,因此刚到集训营,我就有意地去培养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模式,后期有加长时间,平均下来大概每天有效学习10-11小时。上午:主要是英语和396科目的复习7:20-8:40 背英语单词/做英语真题并订正/后期是训练翻译+翻看真题分析9:00-10:10 396数学10:20-10:50 396逻辑10:50-11:20 政治11:50-12:40 政治下午:专业课复习14:00-17:00 金融学或公司理财整块时间复习晚上:专业课、其他未完成进度科目的复习18:00-21:30 公司理财或金融学整块时间复习21:40-23:30 专业课刷题、作文训练等等(主要是平衡各科目进度的时间)复试过程初试结束后,会有一个比较漫长的等分时期,这里建议大家无论初试感觉如何都尽快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复试占比40%。我在结果出来前大概只过完了《商业银行》这本书,没有足够重视对历年复试真题及面试题库的分析和记忆,之后的准备还是比较辛苦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又由英语笔试和专业课笔试构成,在复试当天的上午完成,全程三小时,面试在下午举行,每人5-10分钟,包括自我介绍和中英文回答专业课问题。今年人大的英语笔试有所变动,将以往的阅读换成了翻译和写作,但难度不大,基本和英语二真题相当,作文主题是“公平”,综合来看对于答题速度和英文思考能力可能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笔试风格较为稳定,仍然是对于常考章节的考察,其中《商业银行》考察并购相关的计算题和书本例题基本无异,《证券投资学》也大多是对于基础知识的高频率考察,比如最小方差组合、组合方差计算等等,总之熟练掌握、理解书本重点章节的定理内容和例题计算,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面试部分,主要是进场后座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抽取中英文专业课问题作答。在中文问题环节,我抽到的题目是利率倒挂相关,由于了解不深,在做完名词解释,列举相关实例后被老师了更为细节的问题,没有给出合适的回答。因此这里建议大家在准备面试题库时,对于利率、商业银行、央行等重点考察对象最好能有一个完整、从小到大的知识链条,从而应对老师灵活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回答不理想的情况下,也要积极作出回应或者尽量多阐述自己相对熟悉的部分,避免较长时间的停顿与卡壳。总体来说,如果初试是选拔赛,复试更像是一个及格赛,无论准备得是否充分,一定要保证没有硬伤环节,即不及格科目。在凯程的收获我在凯程报名了半年特录班,从七月开始二战直到复试录取,都得到了凯程各位老师的辅导和陪伴。相比单打独斗的一战,这种指导给了我很坚实的心理上的后盾,在出现复习进度停滞不前、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时,都能够随时得到班主任及授课老师的帮助以及研友的理解支持。因此我在凯程最大的收获就是这种团队感,问题总会解决,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待过程。其次,凯程所提倡的一系列学习方法也给了我很大启发。在一战期间,我没有记录笔记的习惯,也并没有模拟过考试,做题没有卡时间习惯,最后上考场对于主观题的作答非常慌乱。来到凯程后接触的框架笔记和题型笔记等方法使我逐渐提高了对知识整合记忆的能力,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意识也得到增强,同时每个阶段的模拟考试使我更好地感受、训练了考试时间安排,培养了考试习惯,在最后考试时调整到了相对良好的心态。最后,在凯程集训营期间,我养成了稳定的作息模式和生活习惯,这对于较长周期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促进心态的稳定,良性调节紧张备考期间的心情,还有利于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应对压力与各种学习任务。个人心态调整及经验最后我想聊一聊自己在备考时的心态调整经验。由于是二战,我对于大部分科目都有着一定的经验,同时吸收一战时心态波动的教训,我在集训营期间一直注意保持稳定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心情波动,同时告诫自己,要攻坚的部分已经非常明显,(专业课),即方向已经很明确,我只需尽全力解决问题就好。同时,我习惯和班主任以及家人研友定期沟通,保持和外界的交流,在状态不佳时果断休息调整,不打时间战,通过对效率的提升来促进对心态的调节。考研是一个过程,所有东西都是从无到有,从生涩到熟练,从不确定到确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对待这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自己,调节自己,在最终考试时发挥一个平均以上的水平。我想给大家两点个人建议,一是心无旁骛:考研是一个机会成本很高的选择,一旦决定考研,就最好拿出生活中90%以上的时间来专心备考,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尽快熟悉节奏,提高效率。我个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备考期间我基本做到了每天坚持,可以说专心和坚持是考研胜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二是及时求教:在备考这样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必然会有大大小小的疑难问题出现,在这种时候最好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寻求机构指导,而非自己埋头苦学,在偏离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这也是我一战失败的教训,时间宝贵,我们都应该减少无谓的摸索。希望各位学弟学妹都能在考研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完成最初的目标,考入理想学府!
考研不努力,成绩徒伤悲。现在全国34所自主划线的大学陆续公布自己的考研复试分数线,看了各个学校公布的分数线,有人欢喜有人忧。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也公布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线,看了这个分数真是让人泪流满面,很多同学纷纷表示:分数这么高可该怎么办?相较于2018年的分数线,2019年中国人大考研复试分数线大部分专业都出现分数上涨。作为国内第一的文科院校,中国人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子的理想最高学府。很多以人大为目标的同学,在得知自己的考研分数过了去年的分数线后,都松了一口气。毕竟人大的复试线分数真的是太高了,但是今年,哲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门类均出现分数上涨,而且还涨10分,这个分数让很多同学泪流满面,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仅仅是学业硕士,专业硕士的分数线也有很大提高。财政金融比去年高了4分,而国际学院更是达到了402分,比去年高了28分,税务比去年高了20分,这样的分数说明今年考得好的同学还是很多的。只是不知道这些考得高分的同学都是哪些学校的学霸,对于很多同学而言,这个分数都只能仰望了。有同学表示,分数太高没有多大戏了,想准备调剂了,其实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现在是34所自主划线的部分院校发布复试分数线,即便没过,还是有机会选择调剂的。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一等一的学府,即便不如清华北大,但是其分数线也是在前列的,这次没考上,也不必太过难过。对于过线的同学,那么你就认真的准备复试吧。最后,希望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
这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普通考试了,总分406。第一年先后经历过推免,统招,调剂,最后二战。很多人问我要不要二战,我只想说,二战的代价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最关键是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愿望,衡量之后选择之后不要后悔就好。首先是数学真题一共做过三遍,第一年按年份和专题做过两遍,第二年按年份做过一遍。遍数不重要,重要的是否完全吃透。各种模拟题目在国庆结束之后大概就上市了,在完成真题的总结之后就开始做模拟题,然后不断总结一直到考前。说一下总结的方法,首先要把好题,典型题,错题深入发掘,背后的知识点的本质彻底搞懂,然后把考相同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相同的考法,不同的考法,最终的目标就是不留一个漏洞,做到非常熟练,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第二年就没有再听课了,只看书然后自己练习,最多看一眼张宇的微博,有一些重要补充要关注,后期的时候有时候看看给自己打气,他的微博有的看完特定情况下还是会热泪盈眶。基本的概念基础知识很重要,如果是第一年,不用着急把所有模拟题全部做完,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强化好所有知识点,其中肯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个很正常,就一个信念,我要做好基础不能豆腐渣工程。第二年我也没有做完最后的四套卷,只做了两套,剩下的就放弃了。多练习多总结,进度跟着张宇走一般是可以复习完成的。其次是专业课专业课除了必选的劳动经济学,还选了人力资源管理。用书就是劳动人事学院复旦出版的红皮书,记得要用最新一版。先讲人力,人力第一年总结过笔记,但是后来发现题目出的越来越细致,第二年就直接放弃背笔记了,开始背书,尽量全面。暑假七月八月背书背完了一遍,每背完一章,重新总结出来一章的大纲,最后可以看着大纲把内容全部背出来,做到完全熟练。九月到国庆节结束复习劳动经济学,基本方法和人力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劳动经济学很重要的是要把一个问题做好精简,上考场答题直接运用就好不用再精炼了,劳动经济学书后的每一章课后题目都很重要,要掌握。国庆假期之后到十月结束开始总结两科目的真题,总结两年人大复印期刊《劳动关系与劳动经济》的相关文献,删选做文献综述,把相同不同的研究问题全部自行总结完成。还有一些热点重点要查阅知网进行补充,将课本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事实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尤其是今年的劳经,很体现这一点。这个过程自己就要结合真题风格想出一些问题进行准备,很有帮助。十一月到考前就是不断重复记忆,按照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顺序记忆;按照专题记忆,按照章节记忆,不断重复。作息和时间安排再补充一下我的作息和时间安排,早上一般是七点起床学习,暑假期间中午是十二点到两点半吃饭午休,九月份开始之后是十二点到两点休息,下午到晚上看当天安排十点到十一点收工。作息要看个人习惯,我属于不睡午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六点起床一上午做数学特别混乱,所以不早起还要午休,晚上尽量早收工,不拖延。保证高效率即可。一般一个月会让自己休息一天可以出去个饭,看个电影,或者收拾一下房间等等。暑假是八月底休息了五天,这算是比较长的休息了。二战期间我其实心态比较单纯,也没有多想能不能考上,一直到考研分数公布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考多少,单纯的把每一个科目都准备到极致好就可以了。焦虑一般都是来源于在想害怕考不好,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在想今天还有哪些东西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没有吃透,反复确认自己的进步和成果,回顾和反复遗漏点,就能克服焦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重要,心态要干净,干净的脑子就会从一个破烂计算器变成高速运转的cpu。
经济学一直都是学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高考阶段报考这个专业,大部分考生可能都是因为觉得这个专业“高大上”,很热门,所以才选择它。考研阶段目标更清晰,明白经济学专业,只有深入细分领域学习,将来就业优势才明显,才能拿到比较好的薪酬待遇。所以,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专业,要想学好它,只能选择某一方面去研究,而且如果只是在普通的高校就读,那么能学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毕业后会比较难找工作。因此,笔者推荐考生们在报考经济类专业时,必须要报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学,这样才能遇到知识,也为自己的研究生之路打好基础。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看一下2019年经济学专业高校的综合排名情况。能考上这25大学,那么将来的前途会非常广阔。经济学专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该校的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应用经济学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作为一所文科高校,人大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是领先于其他高校的。人大是最早引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高校之一,为我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过重大大贡献。在人才培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开拓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是属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北大的经济学科可以追溯到1912年建立的经济学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北大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就是经济学学院,可以说北大的经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时,全国顶尖的经济学家都汇聚在北大任教,这也奠定了北大经济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行业地位。加上每年各省高考的前几名都会进入北大的经济类专业学习,这也使得北大的经济学学科更有魅力。除了以上的两所高校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等都是传统的经济学名校,实力也是不容小视。像现在的财经类高校只是属于后起之秀,在实际的应用方面会比较强,但是在学术方面,则明显会不如传统的文科名校。经济学专业知识依靠本科的学历,就想找到好工作是比较难的,即使是以上经济学专业实力最强的25所高校的毕业生也是如此。因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是属于宏观范畴,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所以需要通过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深入学习,才能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