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号,“太原拟面向全国引进2000名博士 、硕士”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众人议论。为了更好的建设太原,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致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信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想引进约2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虽然在微博里的负面评论比较多,但几乎都是认为太原吸引人才的福利措施还没到位:但无论是太原市政府还是围观的吃瓜群众,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学历的人才,而高学历的人才也值得更好的待遇 !01、高学历,是落户大城市的“特许证”很多年轻人都向往着大城市,但在这些城市打拼着的时候,面临着既现实又尴尬的问题:要在大城市打拼多少年,才能在大城市落地生根?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宣布人才引进的城市中都有这样一条规定——想把户口迁到本地,需要满足是研究生、本科、大专等学历人才,更别提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北上广对于积分入户多对应的学历要求:上海:北京:广州:可以看到,学历越高,得到的分值也越高,而落户也相应的越轻松。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入籍分数是120分,拥有博士学位的分数是110分, 比最低入籍门槛差10分。不过,如果年龄低于50岁,就可以挣到10分以上的积分。换句话说,年轻的博士就可以直接入籍上海。很多人拥有在大城市生活的能力,却没有在大城市生活的资格。因为有与没有户口,差的不只是一个证。拥有大城市户口的人享受着很多福利,包括买房、教育、就业、生育、医疗等等。曾经有人统计过,有一份北京户口就能省46万多,考入北大的几率提高41倍。有人为了落户排队等了10 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拥有高学历的人,能更加轻易的享受到这些福利。02、学历越高,越吃香除了大城市落户,还有很多事实能够证明,高学历的人就是更加吃香,也更容易比低学历的人得到事业上的成功。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个学历鄙视链:清北—> 985—>211—>普通一本—> 普通二本—>专科。甚至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里都会写明985和211,清北优先,一开始就将一大批普通高校的学生拒之门外。虽然学历并不能100%代表的能力,很多职位其实即使不是高学历的人也完全可以胜任,但却因为学历不高而失去“资格”。19年有机构做了一份2020 年应届生薪酬预估调查表,同时这也是大多数500强企业会选用的应届生薪资的参考标准。看过上面的表格,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学历越高,薪酬也越高。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残酷的事实是,很多行业的调薪和升职机制也和学历挂钩,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更容易升职加薪。很多只有本科学历的人,升职加薪的速度往往赢不过拥有硕博学历的人。03、吃香的原因——学历高代表能力强为什么学历高的人更加“吃香”?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拥有一个好学历,往往代表着你的能力已经超过其他人,所以值得更好的待遇。在《学霸是怎样炼成的》的一期节目中,一个大型企业的HR在谈到企业招聘人才时这样说道:“大企业每天会收到上千份简历,我们进行分类,985学历的放一边,普通本科的放一边。招聘会结束,我们只把985的带走,剩下的则会被清洁工扔进垃圾桶。”这听起来很残酷,但是说出了很多大企业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每年毕业季都很多人来大企业应聘,为了降低筛选成本,企业只好以学历为标准来筛选人才,这是招聘效率最高、同时也是最靠谱的方法。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学习好、学历高的人,不仅在学习上优于常人,在工作中的很多方面也占有优势。总有人喜欢讲学历和能力对立起来,但两者并不矛盾,高学历不仅仅是一张毕业证书,它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更高起点的平台,让你的能力有了施展的机会。学历决定你的下限,能力决定你的上限。有能力固然好,但同时拥有高学历一定会让你的人生轻松更多!很多人都以“社畜”自嘲,感叹在社会上“混”不太容易,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高学历的人,更能感受到社会“友好”和“善意”,也更加“吃香”。很多人可能错过了一次能让自己逆袭的机会。但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就输了,没有转机了。起点已无法改变,那就努力向前,改变自己的终点。对于学历和人才引进,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随着近年来各地对人才的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类重磅优惠政策。以下是国家各省市对硕博士人才的补贴政策。广州广州对于人才引进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住房补助上很友好。对于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只需在广州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2万元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博士研究生以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5万元住房补贴。深圳在落户上,只要大专以上学历、满足年龄小于35岁,且缴纳了深圳社保即可申请在深圳落户。最给力的是生活补贴和租房补助,本科学历可补贴15000元,硕士25000,博士30000,关键还是一次性发放!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这在租房很贵的深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福利。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上海8月6日,国新办就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提到,为了吸引人才,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杭州日前,杭州市政府刚刚对人才政策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政策覆盖面更广、补贴更多,而且从今年6月份毕业就可以申请。具体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大专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来杭州工作的本科可以领到补助1万元,硕士研究生可领到补助3万元,博士研究生补助5万元;杭州还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租金便宜;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绍兴前几天,绍兴刚刚出台了人才政策3.0版,其中对于硕博士毕业生来绍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规定,补贴力度和吸引力巨大。比如,对受邀参加应聘求职、短期实习(不超过1个月)等人才交流活动的高校在校生,给予200-1500元交通补贴,并按每人每天150元标准安排食宿;超过1个月以上见习实习的,给予相应交通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给予接收企业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宁波2019 年 2 月初,宁波市奉化区发布新的人才购房政策。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55%、最高购房补贴 50 万元;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35%、最高购房补贴 25 万元;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 15%、最高购房补贴 10 万元。以奉化区 9K-13K 每平米的住宅价格,假设某博士购买总价 120 万的房源,获得补贴 50 万后自己只需要付款 70 万元。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出台《南浔区引进大学购房补贴实施办法》,对博士、硕士、本科生、其他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在南浔区购买的第一套家庭住房,补贴金额分别为 50 万、25 万、10 万和 5 万,分三年补贴完成。天津天津在落户政策上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在租房补助上也很给力,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对于高端人才最高将给予1000万元的科研支持和200万元的奖励资助,而且在父母的医疗待遇、子女入学上都有相应的资助和政策扶持。石家庄石家庄最给力的是落户速度和购房补助。落户政策承诺即报即批,当日则可办结。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则可申请。首次购房不限购,且硕士生可领取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学士5万,博士15万,这个政策扶持力度可真不小。在石家庄创业也是有补助的,办理了营业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即可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是不是超给力的。郑州郑州推行“智慧郑州”,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的购房补贴,高端人才奖励500万,满十年送300平米住房。武汉武汉号称要在“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武汉实行大学生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确保大学生落户零门槛,同时对引进的博士毕业生,每月补贴2000元,持续补贴3年;到新城区工作的本科生,每年补贴1万元,持续补贴2年。对留汉创业就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给予每人 6 万元资助;对留汉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 2 万元资助;对青年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用人单位举荐的技术骨干或高管,给予 10 万-20 万元项目资助。落户和购房者优惠众多,非户籍大学生持房票购房打八折。长沙对新落户并在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西安西安市属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安家补助费每人由5年10万提高为5年15万。由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设立的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单位,对新设立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奖励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博士后人员安家补助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与项目执行期相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20万元。在其他单位停薪留职,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能够全职在创新基地工作,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10万元。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在项目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每人一次性补助5万元。青岛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为来青岛的在站博士后2年内发放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将出站(基地)留青、来青工作的博士后安家补贴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对来青创新创业并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这几项普惠性政策补贴,在数额上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济南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烟台烟台市出台首次购房政策,购房补贴按人才层次进行发放。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6 万元 / 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 4 万元 / 人;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 2 万元 / 人。同时符合以上多项标准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夫妻两人符合标准条件的,均可申请购房补贴。威海威海市文登区发布《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规定连续工作满 3 年的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在文登购房后,可分别申请一次性购房补贴 10 万元、5 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工作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000 元、2000 元、1000 元;博士、硕士可申请安家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1000 元、500 元。淄博淄博人社局出台规定:对于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发放每年 1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3 万元购房补贴;对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分别发放每年 0.6 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 1 万元购房补贴。泰安2017 年,泰安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补助政策:与企业签订不少于 3 年劳动合同的高学历人才,除享受本单位公布的待遇外,政府连续 3 年每月对全日制博士补助 2000 元、全日制硕士补助 1000 元、国内外知名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补助 600 元。大连大连对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博士900元、硕士600元、本科及大专300元租房补贴。2015年以来,已向3824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2242万元。同时,市本级还筹建了人才公寓,可满足近千名高校毕业生拎包入住。放宽居留落户条件。在连就业的博士研究生、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落户。沈阳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原籍非沈阳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沈就业创业,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硕士400元/月,不超过三年的租房补贴。而来沈阳求职面试,沈阳“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合肥对于到肥企业工作且符合人才目录的博士、全日制硕士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合肥市在三年内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呼和浩特相比于其他城市的住房补贴,豪爽的内蒙人表示直接买!呼和浩特在购房补助上相当友好,大学生只要落户呼和浩特,就可以半价买房,并享受两成首付。半价!半价!半价!重点的事情说三遍。柳州柳州作为广西代表城市,也给引进人才开出很好的福利。对企事业单位新录用和来柳创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柳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常缴费6个月以上,给予生活补助: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硕士每人每月1000元;获得学位的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获得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等非柳州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来柳面试或有意在柳就业创业的,可凭本人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和租房合同申请最长6个月每月800元的租房补贴。对新进博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助,对出博士工作站留柳或来柳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柳自主科技创业的博士和硕士,依据创业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评估情况,分三档给予博士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硕士10万元、25万元、5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优秀人才在柳创业。在柳创办小微企业的各类人才,择优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海南为了引进人才,海南在购房政策上也是煞费苦心。引进人才在海南购房,享受与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同等的首付比例。海南最严限购之下,非本省户籍购房须提供累计2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才能在指定区域进行购房。同时,杰出人才可住免租金赠产权公寓;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类高层次人才3000元/月,全日制硕士生(40岁以下)20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35岁以下)1500元/月。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
全国各地近些年都十分注重人才,希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博士人才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发展一般都会比较好!这些人才都是在组织部有备案的,每年统计人才是都会填报。我所在南方三线城市,十年前引进人才比较多,这些年直接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就比较少了。博士人才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有两种定职定级方式,一种是进入机关入行政编即公务员,定主任科员,个别名校引进的能直接安排副处领导岗位;一种是入事业编,定管理岗七级,前一年或者两年,还可以领人才补贴,前些年定的是每月1000元。题目所说的情况,正好是后一种情况,我们单位正好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可以借鉴一下。金博士是在2010年由市委组织部作为人才引进的,被定为事业编管理岗七级,然后被派到我们单位任职。当时我们单位刚成立不久,刚开始是定为财政全额事业单位,不久改为行政单位,因此形成了既有公务员,又有事业编制人员的混编混岗行政单位。金博士刚进入单位时只享受管理岗七级的工资,没有相应的职务,有点类似于降职安置的军转干部,但其第二年就被任命市政管理局局长(单位内设机构,正科级)。此后他这样在单位三个内设机构轮岗任局长,在2014年时,传出其要调任市邮政局副局长,也来考察过,但后来没有成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两年后,也就是2016年,金博士调任是科工信局副局长,一举解决了副处岗位,也成为了公务员。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博士人才,即使被定为事业编制管理岗七级,在最开始并没有相应的职务,但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的。在事业单位,或者混编单位基础打牢之后,很容易调任到市直机关,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很多人都是走这样的路子。在我所在市引进的博士人才中,现在有几个已经担任市直机关正职,大部分都已担任副职,个别从名校引进的已经担任了副市长,堂堂的副厅级干部了,年龄不到40岁,可见引进人才发展前景有多好。你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看法!
小公所在地区是西部三线城市。前几年,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从高校引进博士人才充实到机关事业单位中来,公务员基本上以定向选调生的方式引进,事业单位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统一都采用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不用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笔试。当时给出的政策非常优惠,博士入职试用期转正后直接定级副处(副调研员),然后根据组织部门安排进行多岗位锻炼,有的被安排到基层岗位历练,有的直接放到县区锻炼,干个一两年后转实职副处岗位,再锻炼几年提拔正处。目前,本地多个县区和市直机关出现80后的县区长和一把手,极少数已经提拔副厅,很多都是当年引进的博士选调生。由此可见博士入仕的优势。这两年,政策有所收紧,博士毕业入职本地机关事业单位,不再像过去那样破格直接定副处,而是统一按照常规方式定级,即公务员定二级主任科员,事业编定管理七级,从正科起步,再视后期发展情况逐步提拔晋升。一般来说,博士入仕只要自己不犯错,三五年后基本上都能提拔副处,有了副处打底,再往后提拔正处也不是难事,至于最后能不能到厅级,则要看个人造化。总而言之前途不会太差,毕竟起点高了,从正科起步,已经是很多人特别是基层干部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地方政府机关引进博士人才,一般都是直接安排在机关工作,定职定级。但也有不少地方统一先安排在事业单位锻炼,从管理七级岗位开始,题主应该就是这种类型。像这种情况,一般在事业单位锻炼两三年后,都会解决副处待遇,要么留在单位当领导,要么放到县区和其他市直机关锻炼,个人能力强的,后期很快会使用到重要岗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再逐步从中选拔优秀分子进一步提拔重用。地方引进博士人才,一定会人尽其用,按照既定目标安排使用,不会人为造成浪费。博士毕业进入地方政府工作,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但是,后期能发展到什么高度,学历是基础,更多的还要看个人的能力,依赖于自身做人做事,不要以为有博士学历就可以躺在学历薄上等提拔,那是不现实的事情。现实中,博士到地方发展不顺的案例也不少见。小公这里中院有个博士生,当时也是引进人才,到岗后领导非常重视,可以说为他创造了所能创造的最好条件,可他就是干不出来,最后勉强提拔了副处,成了中院最默默无闻的一份子。而和他同批进来的博士,现在很多已经提拔正处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没有提拔正处的,基本上也在县区担任常委领导职务,干得风生水起。同样是博士,境遇完全两个样子,令人唏嘘不已。
11日,在第四届“榕博汇”高校毕业生对接会上,2018届福州市引进博士张子明分享了他的福州故事,引发其他博士的共鸣。作为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张子明现在有两个身份,既是民营企业福建永荣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名研发工程师,也是福州大学正式教研人员。从清华园到东海之滨,张子明如何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还能在高校从事教研工作?这背后,是福州市探索市、校、企三方合作,开展人才引进新机制,为高层次人才落地福州,扎根福州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6月以来,市政府已分别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引才政策是该合作意向的核心内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经推荐符合高校的聘用人员基本条件,可将人事关系转入高校,既享受四所高校在编人员待遇,也享受福州市各项引进人才优惠政策。2017年“榕博汇”,张子明选择了更具灵活性的民营企业作为工作平台。为了让人才扎根榕城,发挥人才科研和实践作用,2018年底,市人社局、福建永荣控股有限公司和福州大学三方共同对接,为张子明办理高校入编手续。“福州引才有力度、有温度,政府部门对人才的关怀落到细致处,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如今,已在福州工作2年的张子明“如鱼得水”:去年,他主持及参与的应用研发项目就有4项,其中一个项目已实现炭黑母粒的自主研发,经小试和中试验证,成功应用在锦纶中。“相较于美国、日本、瑞士进口的同类型产品,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兼具低成本与高性能优势,按年计,可为企业直接降低成本2000万元,带动销售额超过6亿元。”入编高校,也给张子明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我牵头建立了企业与福州大学签订的预研项目,在过程中,校方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平台和导师天团。”张子明说,在推进项目外,他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张子明还透露,2019年4月,他重回清华园开始博士后研究,在获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次B类”荣誉称号后,目前还在申报“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据悉,市、校、企三方开展人才引进新机制正在持续发酵:永荣控投、京东方、帝视科技、瑞基因等企业已通过此种方式引进多名优秀博士。“我们将总结经验做法,拓展合作高校,进一步提升合作成效,深化市、校、企三方合作引才机制,让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落地榕城。”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林丹璇)3月16日,汕头市委组织部发布招聘公告称,2020年,汕头市将拿出2亿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集中引进100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30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充实到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公告显示,今年汕头计划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4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名。引进对象为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或经教育部认证的海外留学博士,重点引进紧缺急需专业博士,其中理工农医科专业应占80%以上,人文社科专业少于20%。截至2019年底,汕头市共有博士博士后962名,其中2019年以来新引进博士博士后146名。在汕工作的外籍高端人才188名和外国专业人才188名,其中2019年新引进外籍高端人才93名和外国专业人才111名。本次报名,博士招聘从即日起至7月15日,硕士招聘从即日起至5月31日。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少地方,不少单位都打出了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更有甚者,以几十万的安家费吸引博士,从安家费到科研启动基金,有的甚至会安排家属工作。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赚足了眼光。尤其是对于非重点地区的一些双非的本科院校,为了吸引人才更是十八般武艺一起上阵,可以说为了吸引人才,铆足了劲头。生活似乎是那么美好,很多人羡慕博士的待遇和生活。但是生活到底是残酷的。前不久,在江苏盐城,一位高校老师将盐城工学院诉诸公堂,在其接受新闻采访时称,盐城工学院在入职时允诺的待遇很多没有实现,反而房租不断上涨,人才公寓也无影无踪等等一系列的遭遇让他提出了辞职,但是却被学校索赔138万。因此,只能将学校告上法院。这样的情况,不禁让旁观者有了学校先将老师骗进来的感觉,之前允诺的政策朝令夕改。这确实与一个高等学府的形象不大相符。但是这可能是很多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在入职前百般诱惑,入职后,一拖再拖!其实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为什么往往落不到地。就拿高校来说,双一流高校几乎不可能给一个博士开出几十万安家费的条件,普通的博士基本连面试双一流高校的机会都没有。而普通的院校往往缺少人才,但是普通的博士在普通院校来说,往往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也让高校对他们不是那么的重视。至于以前允诺的政策,则是慢慢谈,慢慢等,反正你都已经入职了。几十万的安家费也要分5年,10年才会全部发完,而且还要收税。但是无论如何,政策朝令夕改,政策不落地就是单位的错!知己知彼,才能不会遇到此类事情。作为一个待价而沽的人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样才不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其次针对用人单位,也要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可以通过已经工作的人,网络等平台对用人单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签订合约之前,也对各项政策逐个逐项地去了解,对合约的内容也要再三推敲。不能盲目的就签订了劳动合同,否则违约成本是个人难以承受的。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硕士,二十年的寒窗,只为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刚出象牙塔的研究生群体,面对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也慌了神。不仅仅高校,很多企业,地方政府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人应接不暇。在感慨读书改变命运的同时,更应该擦亮双眼,保持头脑的清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吸引人才自然是单位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也不能通过一些夸大其词的手法来欺骗人才,结果只会把自己招牌砸烂。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0日讯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召开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新闻通报会,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山东坚持改革攻坚,加快构建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将制度和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动力,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开展“人才兴鲁”行动,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出台吸引集聚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鲁创新创业的10条措施,完善“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制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举办活动,来鲁留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较2019年增长近1倍。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已招聘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793名。实施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93名博士(后)兑现补贴740万元。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名,遴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0人。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将“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拓展到农业、工程、统计等系列,已评出基层卫生高级职称3160人、中小学高级职称6860人。建立基层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1.6万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直评”获得中高级职称。扩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试点,全省2087名农民取得职称。在青岛、东营等5市开发区,开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6个特色专业职称试点,引导人才向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引进流程,实行“自主组织、事后备案”。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年底奖励性绩效占比将达到70%。开辟招聘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绿色通道,优先晋升聘用1541人。做好技能人才工作。全面推开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246家企业9.4万名职工获得企业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开展企业特级技师评聘工作,按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待遇。启动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扎实做好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围绕“十强产业”,编制人才目录,征集1055家单位的人才需求1.3万个,向社会公开发布。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扩大“山东惠才卡”服务范围,今年发卡847张、累计发卡5866张。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扎实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等工作。闪电新闻记者 高于 亓子涵 报道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少地方,不少单位都打出了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更有甚者,以几十万的安家费吸引博士,从安家费到科研启动基金,有的甚至会安排家属工作。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赚足了眼光。尤其是对于非重点地区的一些双非的本科院校,为了吸引人才更是十八般武艺一起上阵,可以说为了吸引人才,铆足了劲头。生活似乎是那么美好,很多人羡慕博士的待遇和生活。但是生活到底是残酷的。前不久,在江苏盐城,一位高校老师将盐城工学院诉诸公堂,在其接受新闻采访时称,盐城工学院在入职时允诺的待遇很多没有实现,反而房租不断上涨,人才公寓也无影无踪等等一系列的遭遇让他提出了辞职,但是却被学校索赔138万。因此,只能将学校告上法院。这样的情况,不禁让旁观者有了学校先将老师骗进来的感觉,之前允诺的政策朝令夕改。这确实与一个高等学府的形象不大相符。但是这可能是很多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在入职前百般诱惑,入职后,一拖再拖!其实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为什么往往落不到地。就拿高校来说,双一流高校几乎不可能给一个博士开出几十万安家费的条件,普通的博士基本连面试双一流高校的机会都没有。而普通的院校往往缺少人才,但是普通的博士在普通院校来说,往往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也让高校对他们不是那么的重视。至于以前允诺的政策,则是慢慢谈,慢慢等,反正你都已经入职了。几十万的安家费也要分5年,10年才会全部发完,而且还要收税。但是无论如何,政策朝令夕改,政策不落地就是单位的错!知己知彼,才能不会遇到此类事情。作为一个待价而沽的人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样才不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其次针对用人单位,也要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可以通过已经工作的人,网络等平台对用人单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签订合约之前,也对各项政策逐个逐项地去了解,对合约的内容也要再三推敲。不能盲目的就签订了劳动合同,否则违约成本是个人难以承受的。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硕士,二十年的寒窗,只为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刚出象牙塔的研究生群体,面对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也慌了神。不仅仅高校,很多企业,地方政府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人应接不暇。在感慨读书改变命运的同时,更应该擦亮双眼,保持头脑的清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吸引人才自然是单位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也不能通过一些夸大其词的手法来欺骗人才,结果只会把自己招牌砸烂。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日益规范和公务员职级并行政策的全范围推行,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想加入公务员队伍。今天后台有一位来自福建省的朋友咨询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注意事项,她说自己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博士生,经过详细了解公务员的职业前景,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公务员,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进入公务员队伍,自己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这里分情况具体进行分析。参加国考(省考)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的道路,这条道路对毕业生的要求门坎非常低。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相关的专业、学历和年龄要求,都可以参加每年组织的统一考试。对于这位博士来说,无论是参加国考还是参加省考,都需要与本科和研究生同台竞争,自己的学历背景并没有多少优势。如果想走这一条道路,建议最好是报考国家部委公务员,或者省级要害部门,这些部门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博士参加公务员队伍,试用期过后,直接可以任命正科级干部,与其他参加工作的各类公务员竞争提拔的机会和岗位。参加选调(服基)选调是很多地方常用的补充公务员队伍的办法。这种选调渠道的门槛比公务员考试要高,一般要求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在学校期间已经入党。各省对选调都有不同的个性要求, 绝大多数以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由于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比较少,注定这种考试的难度系数比较小,再加上各省都给予优先照顾提拔的机会,有些还承诺可以专项招录到省级部门工作,使得选调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调生必须到基层乡镇服务几年时间,需要慎重考虑做出选择。人才引进(调任)人才引进也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特别注重人才的教育背景,一般要求本科和研究生背景都是重点高校。由于公务员凡进必考,有些地方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将特殊优秀的人才引进到当地。这种人不需要经过公务员考试,一般先安排到事业或者企业部门工作,被引进的人才快速获得提拔后,通过调任的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于优秀的博士生来说,选择人才引进的方式是比较实惠的,能够获得一定的人才引进奖励,有些地方承诺优厚的安家费,有些地方解决配偶的工作,确实是一条不错的道路。总结:1、博士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最常见的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参加专项选调考试。2、博士没有年龄优势,最好选择省级以上部门和单位,有利于后期发展。3、公务员统一考试没有学历类型限制,选调和人才引进的方式,一般会把本科作为很重要的参考,本科不属于重点高校,博士属于重点高校,这类人不作为重点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