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是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家与地方政策纷纷推动热电联产清洁发展,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用电、用热市场需求及国家、地方政策推动下,各地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纷纷建成投产,使我国城市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持续提升,热电联产保持较快发展。热电联产,又称汽电共生(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简称:CHP),是指在同一电厂中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另外,在分布式能源发展下,也出现了应用其他类型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实施热电联产的技术。热电厂输出给热用户的蒸汽(热能)是汽轮机中没有完全用来发电的蒸汽,这部分蒸汽余下的热能被热用户利用,减少了冷源损失,提高了热利用率,因此热电联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家与地方政策纷纷推动热电联产发展我国热电联产项目最早出现在一些北方大型城市,当时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后发展到北方居民集中供暖,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一直以来,我国积极鼓励和发展热电联产。近年来针对热电联产发展,国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生物质发电补贴也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向发展。另外对于热电联产企业生产成本方面也予以高度重视,对热电联产企业,应当在严格核定成本的基础上,将相关成本在电、热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地方政策方面,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少。北方地区28.09%的城镇常住人口消耗全国81.17%的集中热量供应,行业需求较大,发展速度较快。东北地区方面,吉林、哈尔滨等省市发布文件,倡导逐步关停改造分散燃煤锅炉、热电联产以及小火电,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倡导中小城市适度建设燃煤背压式热电联产项目;哈尔滨加快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华北地区方面,内蒙古十四五规划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甘肃省十四五规划主要是做好煤电布局和结构优化,有序启动内用火电及热电联产项目。重点区域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要加快取缔燃煤热风炉,加快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优先利用热电联产等方式替代燃煤锅炉。社会用电、用热需求推动热电联产发展除了国家与地方政策推动热电联产发展,工业、人口、城市化发展带动社会用电、用热需求增长也推动热电联产发展。2015-2020年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落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用电、用热稳定恢复。2020年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达6.85万亿元,同比增长1.7%,社会用电、用热需求增长。热电联产供热市场容量和供热总量上升在社会用电、用热市场需求及国家和地方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各地的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纷纷建成投产,使得我国城市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持续提升,热电联产保持较快发展。根据《城市规划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全国热电厂蒸汽供热总量8.8万吨/小时,为近年来最大能力水平,占全部蒸汽供热能力的87.2%。前瞻估测2020年我国热电厂蒸汽供热能力达到9万吨/小时。2019年,中国热电厂蒸汽供热总量达到5.74亿吉焦,占全部蒸汽供热总量的88.3%,初步估计2020年为6亿吉焦。预计2026年装机规模突破8亿千瓦社会用电、用热市场需求及国家和地方政策推动全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电联的统计资料,2014年底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已达28326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量的31%,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迅速,迎来建设热潮。十三五时期改造了大量火电装机为热电机组,热电联产占火电装机比重不断增加,到2020年占比约40%,根据占比测算,截至2020年底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约为4.98亿千瓦。从中长期看,我国未来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电力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有效促进热电联产装机发展,未来5年,前瞻预计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规模将以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6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规模将突破8亿千瓦。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节能和环保工作的深入进行,采用热电联产是经济、合理的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需求逐渐加大,加之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也呈现出大好形势,热电联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装机规模或超4亿千瓦集中供热与分户供热相比,具有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节省用地、供热质量高、低噪音、少扰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等优势。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始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城市集中供热迎来迅猛发展。近年来,受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城镇化加速、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集中供热面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到2017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到83.09亿平方米,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8年集中供热面积预计在89.47亿平方米。供热量来看,2008-2017年,我国城市蒸汽供热总量呈波动变化。2016年,城市蒸汽供热总量为41501万吉焦,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17年,城市蒸汽供热总量再度回升至57985万吉焦,2018年预计达50221万吉焦。相比之下,2008年以来,城市热水集中供热总量则逐渐增长。2016年,全国城市热水供热总量达到318043万吉焦,创历史新高;2017年,城市热水供热总量仍维持在30000万吉焦以上。在城市集中供热中,热电联产承担着重要角色。在20世纪50年代的集中供热起步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中,就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吉林等城市的热电厂建设项目。当时的热电厂以工业生产用蒸汽为主要负荷,建筑采暖负荷很小,由于工业热负荷误差较大,热电厂投产后热负荷长时间上不来,致使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进入70年代,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但也以工厂企业自备热电厂为主,仅满足本厂生产用蒸汽和建筑采暖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快速壮大,热电联产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报告》,充分肯定了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确定了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大方向。在政策推动下,热电联产迎来一轮建设热潮,目前热电联产机组承担了城市热水采暖供热量的30%,城市工业用汽约83%。从装机规模来看,2009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约为1.45亿千瓦,到2016年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已达3.56亿千瓦,2018年或达到4.3亿千瓦。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虽然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已有很大突破,但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未来的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这意味着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效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的贡献。此外,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考虑采用热电联产替代目前既有的工业供热和居民采暖供热的部分小锅炉。如果把当前30%的既有工业锅炉和20%的既有采暖锅炉改造为热电联产供热方式,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空间将得以进一步拓宽。总的来说,热电联产是一项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在发电的同时,有效利用汽化潜热进行供热,总热效率可达90%以上,环境污染少。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热电联产是最合适的集中供热方式,未来发展前景仍广阔。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中商情报网讯: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发电后的蒸汽向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热电联产的蒸汽没有冷源损失,所以能将热效率大幅度提高。以热电联产方式运行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节能环保促进行业发展我国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出发,加大了发展热电联产的力度,制定了有关方针政策,热电联产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2016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热电联产管理办法》,明确将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产全覆盖,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产业健康发展格局。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7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同比增长5.8%。其中,煤电装机10.4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1.74%、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热电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支持从1998年开始,国家陆续颁布了各种政策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例如产业目录中将背压式热电联产列为鼓励类。《热电联产管理办法》提出优先利用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供电,并指出对背压式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容量不受国家燃煤电站总量控制的目标限制。2.技术改进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热电联产机组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迅速提升,成熟技术运用到热电联产生产工艺中,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能耗下降,大气污染物治理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完全符合国家关于能耗和环保的要求,推进了热电联产企业的发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热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南通市地方热电联产企业发电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20 年 5 月份数据来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南通市政府网站的公开报告,即《南通电网调度信息披露》,数据是其中表一的“地方热电联产企业发电情况”。报告每月发布一次的,为撰写本系列数据分析报告,收集了自2014年1月以来每月的数据。一、总体分析本月统计数据共有 18 家热电联产企业,具体见下表:便于直观地展示上网电量、负荷率的同比、环比等变化,做了图1、图2:图 1:2014 年 1 月至 2020 年 5月上网电量与负荷率的时间趋势图 2:2020 年 5 月上网电量、利用小时和负荷率的同比、环比从图2可以看出,上网电量为 21846.0万 kWh,同比增长29.41%,环比下降0.91%。利用小时为 9981.2小时,同比增长21.93%,环比增长 6.33%。平均负荷率为75%,同比增长 21.93%,环比增长2.9%。本月热电联产企业为 18 家,上月热电联产企业也为18家,去年同期也为18家。根据图1可以看出,本月的负荷率已经超过2015年3月份的高峰,而上网电量虽然处于2014年1月以来较高水平,但较上月有下降趋势,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二、 上网电量分析为了较为明显地看出本月上网电量排名前5的详细情况以及占比,做了图3、图4、图5:图 3:上网电量排名前五及所占份额上网电量排名前五的企业是洋口热电厂、南通美亚热电厂、海迅理昂电厂、如东秸秆热电、如东协鑫环保热电。这五家企业所占的发电量约占整个所统计厂站的发电量的50%。图 4:上网电量的同比前五图 5:上网电量的环比前五上网电量同比增加较多的五个企业是如皋大唐电厂、如皋垃圾热电、启东天楹电厂、鑫源热电厂、如东协鑫环保热电。其中如皋大唐电厂和如皋垃圾热电的同比增长较为迅猛,分别高达363.48%、299%,是其他企业的好几倍。上网电量环比增加较多的五个企业是如东秸秆热电、联海生物电厂、如皋垃圾热电、海安天楹电厂、海安华新热电。其中如东秸秆热电的增长高达 60.33%,相对于其他企业增长的幅度较大。针对增长较为迅猛的如皋大唐电厂做进一步地分析,做了图6:图6:如皋大唐电厂历年的上网电量与负荷率的时间趋势从图6中明显地看出从2017年至2020年整个上网电量和负荷率都处在增长状态,因而如皋大唐电厂较其他企业同比增长较为迅猛属于正常。三、 负荷率分析相对于利用时间,对负荷率的数据进行分析更有价值。因为满负荷利用时间相同,所以分析负荷率和分析利用时间得出的结论相同。 为了较为清晰地反映负荷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做了图7:图 7:2014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负荷率的时间趋势负荷率是热电企业利用时间相对于总时间的比率,五月份为 31 天,满负荷利用小时为 744 小时。统计的 18 家热电联产企业累计利用小时为 9981.2 小时 ,18家企业满负荷累计可利用小时为 17856,平均负荷率为 75.0%。去年同期有 18 家企业,累计利用小时为 8186小时 ,平均负荷率为 61.13%, 因此本月同比平均负荷率增长了 21.93%。上月有 18 家企业,累计利用小时为 9387.2小时 ,平均负荷率为 72.4%,因此本月环比增长了 2.90%。从图7中的负荷率增长趋势,本月依然在增长并超过了2014年至今的高峰值,成功地创下新的高峰,根据此趋势,预计下月可能继续增长。但是结合图1,本月的上网电量却处于下降趋势,说明这其中还是存在问题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为了更好分析本月负荷率以及其同比、环比排名靠前的企业,做了图8、图9、图10:图 8:负荷率前五排名从图8中可以看出,负荷率最高五家企业是如东秸秆热电、鑫源热电厂、洋口热电厂、南通美亚热电厂、海迅理昂电厂。负荷率最高两个企业分别是如东秸秆热电为91.56%、鑫源热电厂为 86.71%。排名靠前的几家企业本月负荷率均超过83%,这表明企业对时间的利用率在不断地提升。图 9:负荷率同比增长前五排名图 10:负荷率环比增长前五排名从图9中可以看出,负荷率同比增长较多的五家企业是如皋垃圾热电、鑫源热电厂、如皋大唐电厂、如东协鑫环保热电、南通美亚热电厂,其中除南通美亚热电厂外,均为上月同比排名前五的企业,增长率最高的是如皋垃圾热电高达 256.46%,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从图10中可以看出,负荷率环比增加较多的有五家企业分别是如东秸秆热电、常安电厂、联海生物电厂、南通美亚热电厂、如皋垃圾热电,其中增长最高的是如东秸秆热电。为进一步探究如皋垃圾热电的突出成绩,做了图11:图 11:如皋垃圾热电厂站2019年至今的上网电量以及负荷率从图1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上网电量以及负荷率去年同期如皋垃圾热电厂正处于低谷期,自2019年6月份开始恢复增长状态。因此,负荷率的同比远远领先其他企业。分析意见本月中的负荷率已经超过了2014年1月至今的水平,再创新高,充分说明各个热电企业正在开足马力,推动2020年南通GDP的增长。经过对多年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发现其中有多家企业,如:如皋垃圾热电厂、如皋大唐电厂等,都从2019年开始分别从上网电量以及负荷率整体呈升趋势,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后期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掘出这样的企业。经过对多次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每个月的上网电量、负荷率排名靠前的企业都有所变化,这说明各个企业在积极竞争,这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报告撰写日期:2020 年 7月 24 日
欧美热电联产供热发展概况及国内行业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1、国外热电联产供热发展概况由于热电联产是一个流程实现电能和热能同时生产的先进能源利用形式,与热电分产相比具有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供热质量、便于综合利用、改善城市形象、减少安全事故等优点,使能量得到梯级利用,减少能源损失,能量总利用率可以达到 80%以上,因此在世界各国都得到大力提倡,特别是在经历了上世纪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热电联产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重视,从而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热电联产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做为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热电联行业全景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1)美国据美国能源部数据统计,截至 2018 年底,美国热电联产总装机 8,109.44 万千瓦,发电量占比达到 19.43%。从 2000 年到 2018 年,美国热电联产规模增长为57.37%,装机容量从 5,153.25 万千瓦增加到 8,109.44 万千瓦,发电站数量达到 5,637座。其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达到 5,803.89 万千瓦,占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的 71.57%;天然气项目占热电联产总数量的 68.38%。(2)欧洲2018 年 6 月,欧洲热电联产促进协会(COGEN Europe)发表了一份题为《热电联产在欧洲未来能源系统中的作用》的报告,介绍了欧洲热电联产至 2050 年的发展蓝图。热电联产目前为欧洲提供了 11%的电力和 15%的热能,为欧盟 21%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 14%的能源效率目标作出了贡献;到 2030 年,热电联产将为欧洲提供 20%的电力和 25%的热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热电联产将来自可再生能源,这将为欧盟23%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 18%的能源效率目标作出贡献;到 2050 年,欧盟预计将热电联产在整体发电量占比中提升一倍,并把热电联产行业作为能源发展中的重中之重。2、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历程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热电联产的兴起和发展时期我国的热电联产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 156 个建设项目,就包括北京、西安、吉林等城市的热电厂建设项目,这一时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当时的热电厂以工业生产用蒸汽为主要负荷,但由于工业热负荷误差较大,热电厂投产后热负荷很长时间上不来,致使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热电厂选了抽凝机组,以保证供汽供电;我国新投产 6,000 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 20%,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2)1971 年至 1980 年,自备热电厂建设增加1971 年至 1975 年,由于中央政府和其他影响,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中长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因而制定热电厂的发展规划没有基础,只能在短期计划中做些安排。1976 年至 1980 年,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 97.5 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 6.8%。投产供热机组中,公用的供热机组只占 23%,该阶段以工业企业自备热电厂为主,仅满足本厂生产用蒸汽和建筑采暖的需要。(3) 1981 年至 2005 年,热电联产行业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下,我国热电联产业务得以快速发展。1981 年以后,中央提出到 2000 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高到小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中设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1981 年至 1990 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共参与节能基建热电项目 291 个,总容量 688 万千瓦(其中小热电 221 万千瓦),总投资 91.6 亿元,其中节约基建投资52.6 亿元。由于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1990 年至 2010 年期间,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有的城市在市区周边和开发区已建起十多个热电厂,形成当地重要的热能动力供应系统。同时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并且出现私营企业家看好热电联产行业并投资建设热电厂。在此期间,国家出台的政策对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1998 年《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出台之前,热电联产工作出现阶段性进展缓慢的局面,该规定发布之后,克服了发展中的障碍,热电联产工作再次加快发展,1999 年和 2000年都分别比上一年有较大的增长。2000 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进一步对《若干规定》加以补充和修订,联合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对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问题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具体规定,到 2001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比 2000 年的增长高达 32%,其后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4)2006 年至今,热电联产行业注重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十一五以来,国家在火电领域执行“上大压小”的行业政策,也即在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机组的同时,相应关停一部分小火电机组,引导了我国煤电行业新建超临界、超超临界等大机组的热潮。我国燃煤发电技术不断创新,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技术广泛应用,60 万千瓦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和世界首台 60 万千瓦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5 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10 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示范项目建成。根据美国发展中心(Center forAmerican Progress)2017 年 5 月发布的报告,其所列的中美各自前 100 位的最高效煤电厂名单中,美国前 100 所最高效燃煤电厂建于 1967 年至 2012 年之间,而中国的则建于 2006 年至 2015 年之间。中国这 100 所电厂里有 90 所是超超临界参数的,而美国只有 1 所是超超临界的。我国热电联产行业主要以煤炭为原料,热电联产技术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均入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随着城市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热力需求不断增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稳步发展,总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截至“十二五”期末规模以上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在火电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达 37.04%左右,装机容量及增速均已处于世界 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已形成“以燃煤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分散燃煤锅炉和其它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供热为辅”的供热格局。在三北等采暖地区,热电厂通过新建或技术改造,20 万、30 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成为了城市集中供热的主力军;在工业园区供热方面,由于电力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加之政府行业政策引导和环保政策的加强,匹配下游热用户需求、调峰方便的中小机组也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在高参数意味着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热电厂清洁环保方面的要求,要求新建燃煤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现役机组要确保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需求,改造范围内的项目按照要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3、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A. 热电联产机组将继续以燃煤机组为主虽然美国、欧洲热电联产的原料以天然气为主,但从资源禀赋来看,中国是一个煤多油气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燃煤发电无论是在装机结构、还是发电量结构中均居于首位,2018 年全国煤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占比分别为 53%、63.7%。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煤电的主体地位不会变,煤电行业的高效化和节能减排技术成为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由于煤相对于天然气的价格低和供应来源稳定等优势,国家政策明确规定,要增加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而高参数、实现超低排放的燃煤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又是最清洁、最高效的燃煤发电生产方式,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蒸汽的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北方供暖地区热电联产机组将继续以燃煤机组为主。B. 无论是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蒸汽的热电联产机组,还是三北采暖地区的热电联产机组,从地域限制、能耗和环保成本来看,中小型热电联产机组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根据国家发改委官网上对《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解读文章,目前我国(特别是“三北采暖地区”)大型抽凝式热电机组或兼顾供热的纯凝发电机组占比过高,供热期间存在系统调峰压力大、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差等问题。为此,《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燃煤抽凝式热电联产项目应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建设规划内核准;规划新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应符合在电力空间、供热负荷、采暖期热电比和纳入电力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对于系统调峰困难地区,严格控制现役纯凝机组供热改造。地域方面,大型燃煤电厂一般建在坑口、港口和电负荷中心,受供热半径限制,供汽一般在15公里半径内,供热水在40公里以内。而绝大多数有供热需求的工业园区、居民采暖不可能靠近大型燃煤电厂周边。装机形式及能耗方面,大型燃煤电厂以发电为主,采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例如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的凝(抽)汽式火电机组,锅炉采用2,000蒸吨/小时以上的煤粉炉。而热电站以供热为主,一般采用中小型背压机组和较高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背压机组避免了高达50%以上的冷端热损失,所以能耗远低于大型火电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性能好,一般炉内脱硫脱硝效率较高,因而具备环保处理成本低和高可靠性的优势。热电站是为了解决供热(暖)而建设的,以热定电,供热与供电消耗煤炭的比例一般在500%以上(即热电比),一般装机都比较小就可以满足供热(暖)需求。大型燃煤电厂以发电为主,改造用于供热,热电比一般在30%以下,这么多的煤炭消耗不是为了供热(暖)而是为了发电,若把厂建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周边和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就会造成巨大的环保压力。因此,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机组不是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主流,中小型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C. 热电联产机组也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由于热能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的品位低于机械能和电能,从能源梯级利用原理出发煤电行业应尽可能提高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这也是近来我国鼓励煤电行业新建超临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机组不断提高发电效率的原因之一。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效益方面,浙江省 2019 年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的非省统调热电联产发电机组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 0.5058 元,即不含税价格 0.4476 元/kwh(按 13%增值税率计算);据此可计算得 1GJ 热当量的电力销售收入为 124.33 元。而新中港 2019 年售热单价平均为 179.34 元/吨(不含税),折合为 60.79 元/GJ(不含税),远低于电力的 124.33 元/GJ。因此,在保证供热,并符合排放标准、维持较高热效率的前提下,应尽量多发电,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电力相关装备产业、机械电子信息产业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中小功率、高参数、高转速、高效率背压式汽轮机技术的成熟,中小容量的超高压、亚临界及以上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成熟,以及配套热泵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成熟和普及化等等,为中小型热电联产企业采用高参数机组提供了技术可行性。目录第一章 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 热电联产行业概述第二节 工作原理一、溴化锂吸收式二、溴化锂的利用三、先发电式四、后发电式第三节 热电联产的节能分析一、热电联产节能的机理二、界定指标的数学模型三、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四、计算结果分析五、供电(发电)标准耗煤率第四节 热电联产行业上下游及其关联性一、热电联产工作流程分析1、燃料煤流程2、空气及燃气流程3、水及蒸汽流程4、电气系统流程二、热电联产上游成本及影响分析1、燃料成本2、水费3、电费4、设备折旧费三、成本对热电联产行业的影响1、成本预测2、成本计划3、成本控制4、成本核算5、成本分析6、成本考核四、热电联产下游发展及其影响分析1、热电联产下游用户发展分析2、下游用户发展对热电联产行业的影响第二章 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第一节 热电联产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第三章 国际热电联产所属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第一节 全球热电联产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一、全球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特点二、全球热电联产市场结构三、全球热电联产所属行业发展分析四、全球热电联产行业竞争格局五、全球热电联产市场区域分布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一、欧洲1、欧洲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概况2、欧洲热电联产市场规模分析3、欧洲热电联产行业优惠政策4、欧洲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二、美国1、美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概况2、美国热电联产市场规模分析3、美国热电联产行业优惠政策4、美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三、日本1、日本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特点2、日本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情况3、日本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政策4、日本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四、其他国家地区1、韩国2、巴西3、印度4、澳大利亚第三节 世界热电联产的发展趋势一、热电联产推广范围逐渐普遍化二、因地制宜,热电联产的机组出现大型化三、热电联产使用的洁净煤技术高新化四、热电联产的节能技术系统化五、热电联产的热能消费计量化六、热电联产使用燃料清洁化七、热电联产的能源系统新型化八、热电联产的投资经营市场化第四章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运行现状分析第一节 我国热电联产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阶段二、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总体概况三、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特点分析四、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商业模式分析第二节 热电联产所属行业发展现状一、热电联产城市集中供热现状1、城市蒸汽集中供热能力2、城市蒸汽集中供热总量3、城市热水集中供热能力4、城市热水集中供热总量二、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分析三、热电联产新建项目统计第三节 热电联产市场情况分析一、全行业面临经营困境二、目前国内热电企业的政策支持三、热电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第四节 热电联产成本及价格分析一、热电联产成本分摊1、热电联产成本项目2、热电联产成本分摊方法二、热电联产电力价格1、电价市场化进程2、热电联产上网电价三、热电联产热力价格1、热力定价机制2、热力价格走势第五章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整体运行分析第一节 中国热电联产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第二节 我国热电联产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一、我国热电联产行业供给情况1、我国热电联产行业供给结构分析2、我国热电联产重点企业供给情况二、我国热电联产行业需求情况1、我国热电联产客户结构分析2、我国热电联产行业需求特点三、我国热电联产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第三节 我国热电发展情况一、我国热力发展分析1、我国热力消费量分析2、我国热力供应量分析3、我国热力行业市场发展二、我国电力发展分析1、我国电力消费量分析2、我国发电量分析3、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发展三、我国热电联产占热电行业结构分析第六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主要设备市场分析第一节 燃煤锅炉市场分析一、燃煤锅炉市场规模分析二、燃煤锅炉主要生产企业三、燃煤锅炉发展动向分析第二节 余热锅炉市场分析一、余热锅炉市场规模分析二、余热锅炉主要生产企业三、余热锅炉市场前景分析第三节 背压式汽轮机市场分析一、背压式汽轮机应用现状分析二、背压式汽轮机主要生产企业三、背压式汽轮机市场前景分析第四节 余热溴冷机市场分析一、余热溴冷机发展规模分析二、余热溴冷机主要生产企业三、余热溴冷机市场前景分析第七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技术分析第一节 生物质热电联产发展分析一、生物质热电联产发展概述二、生物质热电联产中的生物质转化技术1、直接燃烧技术2、气化技术3、直接燃烧技术与气化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三、不同原动机的综合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术1、有机朗肯循环2、斯特林发动机3、熵循环、热空气透平四、欧洲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术发展状况1、芬兰2、瑞典3、丹麦第二节 应用热电联产实现节能和碳减排一、应用热电联产实现节能和碳减排概述二、研究方法1、热电联产设备的技术参数2、成本估算3、数据输入4、基准价格5、热电联产设备的成本6、其他费用三、结果与讨论1、热电联产的技术潜能2、敏感性分析3、内部收益率4、能源价格5、较低的投资成本及经济规模6、燃气涡轮机更高的效率7、运行时间8、蒸汽需求量的增加9、折旧表10、碳减排和简单投资回收期的成本效益11、政策影响四、研究结论第三节 制浆工业热电联产发展一、造纸企业对热电需求二、纸厂热电联产能源原理三、中国造纸工业的热电联产发展前景四、制浆工业热电联产发展建议第八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集中供热市场分析第一节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集中供热总体分析一、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政策回顾二、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市场发展现状1、我国热力消费市场发展现状2、我国热电联产市场发展现状3、我国集中供热市场发展现状三、我国的热电联产市场潜力四、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面临的障碍1、体制障碍2、政策障碍3、资金障碍4、技术障碍五、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二节 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分析一、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1、城镇建筑面积建设规模2、城镇建筑供热面积规模3、城镇热力管道建设情况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分析1、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概况2、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分布三、东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情况1、东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2、东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3、东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规划四、华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情况1、华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2、华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3、华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规划五、西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情况1、西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2、西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第三节 工业用户集中供热分析一、工业用户集中供热现状二、安徽工业用户集中供热分析1、安徽热电厂供热能力2、安徽热电厂供热总量3、安徽工业用户集中供热规划三、山东工业用户集中供热分析1、山东热电厂供热能力2、山东热电厂供热总量3、山东工业用户集中供热规划四、浙江工业用户集中供热分析1、浙江热电厂供热能力2、浙江工业用户集中供热规划第九章 中国工业企业自建热电厂分析第一节 石油工业热电厂建设分析一、石油工业热电需求分析二、中石油热电厂建设情况1、中石油热电装机规模2、中石油热电装机规划三、中石化热电厂建设情况1、中石化热电装机规模2、中石化热电装机规划第二节 化学工业热电厂建设分析一、化学工业热电需求分析二、重点行业热电装机情况1、化肥行业热电装机情况2、盐化工行业热电装机情况三、化学工业热电装机规划第三节 轻工工业热电厂建设分析一、轻工工业热电需求分析二、造纸工业热电装机规模三、造纸工业热电装机规划第四节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厂建设分析一、有色冶金工业热电需求分析二、铝冶炼工业热电装机规模三、铝冶炼工业热电装机规划第十章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热电联产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现有企业间竞争2、潜在进入者分析3、替代品威胁分析4、供应商议价能力5、客户议价能力二、热电联产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1、不同地域企业竞争格局2、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3、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三、热电联产行业集中度分析四、热电联产行业SWOT分析1、热电联产行业优势分析2、热电联产行业劣势分析3、热电联产行业机会分析4、热电联产行业威胁分析第二节 热电联产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十一章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第一节 中国热电联产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一、热电联产企业主要类型二、热电联产企业资本运作分析三、热电联产企业创新及品牌建设四、热电联产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第二节 中国领先热电联产企业经营形势分析一、A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运营状况4、企业经营状况SWOT分析5、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二、B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供给结构分析3、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6、企业运营能力分析7、企业成长能力分析三、C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3、企业主要特点分析4、企业财务指标分析5、企业经营优势分析6、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第三节 热电联产设备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一、A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要产品分析3、企业科技创新分析4、企业经营优势分析5、企业科研开发分析6、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二、B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要产品分析3、企业人员团队分析4、企业财务指标分析5、企业科研发展分析6、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三、C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主要产品分析3、企业经营成绩分析4、企业财务指标分析5、企业技术优势分析6、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第十二章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第一节 2020-2025年热电联产市场发展前景一、2020-2025年热电联产市场发展潜力1、节约能源工作的需要2、能源结构调整的机遇3、环境保护的要求4、工业需求量大5、民用采暖和生活用热迅速增加6、农村小热电的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7、政府大力支持二、2020-2025年热电联产市场发展前景展望三、2020-2025年热电联产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二节 2020-2025年热电联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一、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1、产业发展规模多元化2、能源利用技术多元化二、2020-2025年热电联产市场规模预测1、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容量预测2、热电联产所属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三、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应用趋势预测四、2020-2025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工业集中供热发展前景预测2、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发展前景预测第三节 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供需预测一、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供给预测二、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预测三、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新建项目预测四、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供需平衡预测五、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数量预测六、2020-2025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资产规模预测第十三章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第一节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特性分析一、热电联产行业进入壁垒分析二、热电联产行业盈利因素分析三、热电联产行业盈利模式分析第二节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一、有利因素二、不利因素第三节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投资机会一、重点区域投资机会二、热电联产行业投资机遇第四节 2020-2025年热电联产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来源:格隆汇机构:兴业证券投资要点 现金流,生物质发电项目的阿喀琉斯之踵。2019 年 7 月 31 日, *ST 凯迪发布公告, 公司逾期债务共计 161.66 亿元。我们复盘公司发展历程后发现,公司扩张战略(大 量投资支出)+项目运营情况不理想(经营现金流恶化),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受限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走向违约的结局。我们搭建的 30MW 生物质直燃发 电项目模型显示,生物质直燃发电商业模式存在较大现金流压力: 超 40%的燃料成本/收入情况下,燃料供应稳定性以及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现金 流(*ST 凯迪燃料成本/收入从 2015 年的 43%攀升至 2018 年的 68%,拖累项 目利润及现金流); 电价补贴形成的应收账款规模大且返还时间存不确定性(项目模型中,运营 初期净利润约2,000万元/年,但电价补贴带来新增应收账款约5,400万元/年)。 从敏感性分析来看,直燃发电项目现金流对生物质燃料价格敏感度高,即燃 料成本提升 15%,项目运营前两年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从-17%下滑至-68%,经 营现金流从-687 万元下滑至-1,898 万元。考虑到生物质燃料“入厂-堆放-掺配” 过程的复杂性及非标准化特性,若没有高效的管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项目 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难以保持稳定。 热电联产消除行业痛点,用热需求及原料管理共同决定项目运营质量。因行业内 类似*ST 凯迪现金流压力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等问题大量存在,2016 年 1 月,国家 发改委在《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鼓励农林生物质发电全面转向分布式 热电联产,推进新建热电联产项目,对原有纯发电项目进行热电联产改造,为县 城、大乡镇供暖及为工业园区供热。相比于直燃发电,热电联产供热业务收入可 填补部分电价补贴带来的应收账款,现金流压力大幅缓解: 对比相同参数下生物质热电联产及直燃发电项目财务模型,热电联产项目由 于热效率更高,营业收入规模较直燃发电高出约 12%。虽然净利率水平并无 明显提升(项目初期净利率约 15%-17%),但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运营前两年 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为 27%,相比直燃发电的-17%现金流得到大幅改善。 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热电联产项目对于项目选择要求更高,主要是因为 除去燃料管理单一因素外,下游用热需求增长及稳定性等因素也将决定项目 运营质量。我们搭建的模型显示,1)如燃料成本上升 15%,项目前两年经营 现金流将从 1,253 万元下滑至-33 万元;2)如热负荷下滑 15%,项目前两年 经营现金流从 1,253 万元下滑至 1,084 万元。 符合能源结构转型背景,农林生物质能利用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我国生物质资 源储量丰富,可作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约 4.6 亿吨/年的标准煤(其中农林废弃 物资源量折算后约 4 亿吨/年标煤),2017 年生物质发电中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约 700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397 亿千瓦时(1,160 万吨标煤),利用量仅占农林生物质 资源量的 2.9%。我们统计发现,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分布与大气污染所在地存在 一定匹配关系,发展生物质有助于减少北方地区雾霾污染,通过生物质发电或热 电联产集中燃烧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建议关注:1)长青集团:满城项目投产大幅改善公司业绩(19H1 增速+208%), 19 年 9 月鄄城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在建的茂名、曲江、雄县等 11 个热电联产 项目有序推进中,在建项目陆续投产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2)联美控股:公司立 足供热核心业务,领域涵盖城市集中供暖及工业供暖,现金充足支撑外延扩张, 供热面积稳步增长,同时公司精细化管理及规模化效应使得盈利远高于行业其他 公司。 风险提示: 生物质电价下调、补贴回款不及预期、燃料价格波动风险、天然气价格大 幅下行、*ST 凯迪如终止上市引发股价大幅波动风险
一、火力发电量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相关设施投资额度动辄都是全球最高。使得清洁能源占比获得了较大提升,但由于我国能源格局中“煤炭占比太大”,使得我国的火力发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使得火电的发电量仍然在不断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量为52798.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量前十的省市为山东、内蒙古、江苏、广东、新疆、山西、河北、安徽、河南、浙江,火力发电量总共为34280.2亿千瓦时。 从火力发电量绝对数值来看,2020年我国山东省的火电量全国最高,达到了5067.2亿千瓦时,约为全国火电总量的9.6%,大约是山东省发电总量的91.9%(全国排第五)。整体来看,山东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火电大省。广东省的2020年火力发电量在全国排第四,但仅占其总发电量的71.38%,属于中等水平。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广东省的核能发电总量达到了1160.8亿千瓦时,是我国核能大省,且占到了其总发电量的23.17%。换言之,广东省火电比例相对低一些的原因是“核电比例较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2020年发电量为例,全社会完成的总发电量为7.4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其中,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火力发电量高达5.28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比例为71.19%。从全国情况来看,短期内我国的发电类型中“火电比例有望继续下滑,但预计仍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二、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和新增设备容量火力发电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我国火电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基本完善,因此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整体上趋于稳定。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00瓦及以上电厂火力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4261小时,同比下降0.7%。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火力发电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发电方式,并且提供的电力也比较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我国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公司不仅在拓展新的清洁能源,同时也在有序地扩大火力发电的设备容量。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新增设备容量为5637万千瓦,同比上升37.8%。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中国华电集团电力装机结构“两会”期间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温枢刚对外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关闭超过3GW的火力发电容量,并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到总发电组合的50%以上。非煤装机(清洁能源)占比接近60%,加快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于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十四五”期间,华电集团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千瓦。根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华电集团的总装机规模约1.66亿kW,其中火电占比达到69%;水电占比为16%;风电占比为12%;太阳能占比为3%。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火力发电前沿技术路线1、集中式技术路线集中式高效清洁发电路线,是将常规化石燃料利用高参数、高效率的前沿发电技术,配合先进燃烧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和CCUS技术,实现高效清洁发电。集中式联合循环与多联产路线,是将常规化石燃料利用IGCC、NGCC、ISCC等联合循环技术,配合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供、制氢技术等多联产技术,实现在较高综合效率下同时提供电能、供暖、制冷、氢气等多种产品的技术路线。集中式非常规燃料与用途路线,是将非常规燃料(煤矸石、劣质煤、煤层气、页岩气、生物质、垃圾等)采用CFB、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燃机燃料适应等技术,配合先进燃烧技术和减排技术,实现较高效率、较少污染和废弃物资源化发电。2、分布式技术路线分布式火力发电技术路线,是利用常规化石燃料或非常规燃料,通过小型化、多样化的分布式发电形式,配合储能技术、冷热电联供、先进热交换系统和智能微网等前沿技术,实现针对用户侧需求的灵活发电和供能。分布式火力发电技术路线的代表性技术组合,是采用微燃机、内燃机等作为分布式系统核心,配合余热回收、余热发电、储能技术、智能微网等技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能、供暖、制冷、动力、淡水等多样化产品。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清洁供热是指因地制宜使用清洁化能源(热源),直接或通过高效输配管网为热用户提供安全绿色 经济热能的供热方式,实质是要求热能的生产、输配及使用的全过程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广义的清洁供热,是指为工业、农业和建筑等所有生产生活场所供应热水和蒸汽的供热方式。主要是指因地制宜使用清洁化能源(热源),直接或通过高效输配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绿色、经济高效热能 的供热方式。不仅覆盖清洁化能源(热源)、高效输配管网(热网)、节能建筑(热用户)等全过程,还包含供热之外的方案设计、融资服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精细管理及智慧运营等环节。狭义的 清洁供热,主要是建筑清洁供暖,指高效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风能、空气能、工业余热、燃煤清洁利用及核能等清洁化能源(热源),直接或通过高效输配管网(热网)为节能建筑 (热用户)提供绿色、经济热能的供暖方式。据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 211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 141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 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 面积 11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达 55%。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 8200 家,实现总收入 8900 亿元,从业人员超过 117 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组 成部分。清洁供暖面积为 116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为 55%。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有 8200 家,实现总收入 8900 亿元,从业人员超过 117 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和国民 经济的组成部分。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集中供热面积约占北方地区城乡总采暖面积的 57%。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2009年的37.96亿平方米,上升到2018年的90.12亿平方米,年均递增10.08%。 2018 年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65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分户式供暖市场规模达到约252亿元,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2018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46.4 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 3.3%,增速比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以来增长最快 的一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8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0%,煤炭所占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22.1%,同比提高约1.3个百分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清洁供热要立足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充分挖掘余 热利用潜力,供热产业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伴随着能源的转型过程。能源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形式主要是电力,随着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其在清洁供热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2018年,建筑冬季取暖消费热能折算到标准煤约1.5亿吨,其中约51%由散煤燃烧提供。从热源侧来看,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热的热源基本形成以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为主、天然气供 暖为辅、其它热源补充的格局。约56%的热源以燃煤清洁利用为主,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占50%左右,是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是天然气供暖,占比约30%,燃煤锅炉、电供暖、工业余热占比较低。截至2018 年底,第一批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12个试点城市(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 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清洁供暖面积共达到22.9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达到 72%,其中城市城区清洁供暖率 96%、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供暖率76%、农村地区清洁供暖率 51%, 清洁供暖率完成情况接近重点城市2021年目标值。总体上看,城镇清洁供暖大多进入扫尾阶段,不少农村的清洁供暖开始起步,面临的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取暖成本明显增加,尽管有补贴支持,农村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后取暖费用大幅度增长,少数地方前期技术路线论证不足、选择不当,改造后居民改而不用或舍不得用。二是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每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负担较重,个别地区市、县财政补贴已达极限,难以继续扩大并且持续补贴。三是企业投资回收慢,政府大多采用事后补贴模式,部分地区出现未能完全兑现补贴的现象,剧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四是工程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受政 策红利影响,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五是农村供暖成为难啃的“骨头”,农村地区燃气管网条件普遍较差,推广难度较大。归煌科技作为利用清洁能源—芯片热能供热的公司,为新疆地区供暖以及在碳中和领域贡献力量。归煌科技已经在新疆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清洁能源供暖试点,并且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特色,与托托镇政府签订并奠基高新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政企合作项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归煌科技不断的在在清洁能源领域开拓进取,未来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速高新科技利用,推动清洁能源产热,发展前端农业技术,为国家与社会的奋斗目标注入新力量。(本文部分转载《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0)》)
8月21日,怀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鑫就我市热电联产项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刚一同调研。王鑫深入施工现场查看,详细询问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等情况。王鑫指出,热电联产项目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供热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倒排工期,坚定信心,确保今年供暖期正常供暖。要进一步树牢安全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严格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做好供热规划,利用节能技术,多元解决热源,力争做到一步到位,增加供热覆盖区域,让这一民生保障工程惠及更多百姓。
来源:金证研《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无涯/作者 知雷 清和 映蔚 洪力/风控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煤炭”曾一度作为供热的“主力军”。近年来,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资源有效利用等大背景下,“热电联产”以先进的节能技术,向传统能源发起了有力“冲击”。自成立以来深耕热电联产行业的热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集团”),亦不止步于此,欲拿到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然而,热电集团常年向参股公司借出员工,且该参股公司超半数专利由热电集团借出人员“贡献”。而蹊跷的的是,参股公司连年成为热电集团煤炭销售的第一大客户,毛利率高于非关联方,且为热电集团贡献近4亿元营收,其中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美化报表之嫌?而事实上,近年来,热电集团营收增速走“下坡路”,净利润增速呈“过山车”,截至2019年底,其一年内需偿还的“借款”超8亿元,募投4千万元用于补血及偿还银行贷款或杯水车薪。一、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坐“过山车”,偿债压力或高企近年来,热电集团营收增速下滑,净利润增速呈现“过山车”。据签署日为2020年3月27日的招股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及签署日为2019年6月17日的招股书(以下简称“2019年招股书”),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营收分别为9.82亿元、16.45亿元、19.45亿元、20.02亿元;2017-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46%、18.29%、2.91%。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04亿元、1.76亿元、2.43亿元;2017-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5%、-13.7%、38.36%。此外,热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均值,偿债压力或高企。据招股书、2019年招股书及同花顺iFinD数据,2016-2019年,热电集团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宁波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5.17%、37.36%、41.1%、39.63%,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67%、37.47%、31.39%、49.16%,国家电投集团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22%、63.14%、66.65%、61.42%,大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27%、53.9%、64.72%、67.38%,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86%、65.97%、69.28%、66.87%,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14%、43.77%、51.41%、47.89%,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66%、56.6%、59.98%、62.06%,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61%、58.31%、57.76%、57.09%;即同期,上述8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49.45%、52.06%、55.29%、56.44%。据招股书,2017-2019年,热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31%、65.59%、58.52%、52.09%。据招股书及2019年招股书,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短期借款分别为5.04亿元、7.71亿元、7.72亿元、7.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26亿元、0.7亿元、1.2亿元、0.97亿元。另外,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长期借款分别为5.36亿元、7.61亿元、6.5亿元、5.46亿元;即同期,热电集团的借款(包括长短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分别高达12.65亿元、16.02亿元、15.42亿元、14.13亿元。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利息支出分别为6,326.99万元、6,922.26万元、7,563.56万元、7,598.85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036.25万元、20,358.56万元、17,568.74万元、24,308.8万元。即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利息支出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7.14%、34%、43.05%、31.26%。据招股书及2019年招股书,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货币资金分别为2.1亿元、3.36亿元、4.23亿元、3.57亿元。同期,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09亿元、3.14亿元、4.21亿元、3.56亿元;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亿元、2.64亿元、2.6亿元、2.86亿元。相比之下,2016-2019年,热电集团的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分别高达7.29亿元、8.41亿元、8.92亿元、8.68亿元。而截至2019年,热电集团“手握”资金仅逾3亿元,远远不及其一年之内需偿还的借款。此外,据招股书,热电集团本次拟募资金为20,406.09万元;其中,4,0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由上述情形或表明,近年来,热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同行均值,且截至2019年底,其货币资金远低于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借款,而热电集团募资4,000万元补血及偿还银行贷款,是否遭遇杯水车薪的窘境?二、借出人员现身参股公司超半数专利发明人,曾向参股公司拆出资金3千万元人员借用是企业技术攻关、引进专案、确保重点建设或扩大事业范围的权宜之计。然而,参股公司长期借用热电集团及其子公司人员。据招股书,绍兴上虞杭协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虞杭协”)系热电集团的参股公司。同样从事热电联产业务,上虞杭协的股东由热电集团、协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联投资”)、协联大众有限公司(Saha-Union Public Co., ltd.,以下简称“协联大众”)、协联能源(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协联”)、绍兴市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虞投资”)构成,而上述股东对上虞杭协分别持股40%、10%、25%、15%、10%。其中,协联大众、协联投资、香港协联均属于受同一控制的企业,对上虞杭协合计持股50%;因此,热电集团实际为上虞杭协的第二大股东,对上虞杭协并不具备控股权,但承认其有权参与上虞杭协重大经营决策,能够对上虞杭协施加重大影响。实际上,热电集团多名员工在上虞杭协担任要职。报告期内,即2017-2019年,热电集团在参股公司上虞杭协董事会中委派了4名董事,推荐了总经理及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人选。其中,据招股书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孙建国,在上虞杭协任总经理、董事;施洪喜,在上虞杭协任副总经理;俞建国,热电集团研究员,在上虞杭协兼任副董事长;董寅通,热电集团副总会计师,在上虞杭协兼任监事会主席;郑焕,热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在上虞杭协兼任董事;汪伟锋,热电集团监事、综合管理部经理,在上虞杭协兼任董事。且热电集团在招股书中亦坦言,热电集团存在向上虞杭协出借生产技术人员的现象。2017-2019年,上虞杭协向热电集团借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44、42、40人,被借用员工的薪酬、五险一金等费用,由上虞杭协承担。值得注意的是,借用人员的情况并非发生于近年。追溯至上虞杭协成立之初,热电集团的前身及其子公司或已“渗透”上虞杭协生产研发的方面。据招股书,杭州热电厂系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有限”)的前身,热电有限又系热电集团的前身。2002年8月,5家公司共同签署了组建上虞杭协的合作协议书,包括协联热电、热电有限、香港协联、协联能源(中国)有限公司(Union Energy (China) Co., Ltd.,以下简称“中国协联”)、上虞投资。2002年11月,上虞杭协成立,股东分别为协联热电、热电有限、上虞投资、香港协联和协联投资,上述股东对上虞杭协持股分别为50%、15%、10%、22.5%、2.5%。而成立之初,上虞杭协即开始向协联热电借用生产技术人员。且值得注意的是,彼时上虞杭协股东之一协联热电,已被热电集团的前身控股。1994年8月,协联热电成立,由杭州热电厂(热电有限前身)和协联能源(泰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两者各持股50%。随后,协联热电经历几次股份转让。且截至2009年协联热电发生第四次股权转让之前,杭州热电厂对协联热电的持股比例均为50%。2000年12月,协联热电的股东分别为杭州热电厂、中国协联和协联投资分别持有协联热电50%、45%和5%的股权。到了2009年,在第四次股权转让中,热电有限受让中国协联、协联投资所持的协联热电45%、5%的股权。协联热电从此成为热电有限全资子公司。可见,上虞杭协成立之前,即2002年之前,热电集团的前身杭州热电厂对协联热电持股50%,成为控股股东,而后2009年协联热电成为热电集团全资子公司,即通过协联热电,早在上虞杭协成立之初,热电集团的前身或已开始对上虞杭协“安插人马”。而上虞杭协或延续人员借用的安排至今。对此,热电集团在招股书中称,借出人员在上虞杭协设立初期承担了核心骨干作用,对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发挥了重大影响;投入运营后,随着上虞杭协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其独立招聘员工、培养业务骨干,热电集团借出人员对上虞杭协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断降低。而事实上,对于上虞杭协而言,热电集团至今或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截至2020年3月20日,上虞杭协向热电集团借用的员工中,多达20人也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对热电集团间接持股。招股书显示,股东浙江自贸区杭热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热壹号”)、浙江自贸区杭热贰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热贰号”)、浙江自贸区杭热叁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热叁号”)为热电集团员工持股平台。据招股书,孙建国,在上虞杭协任董事、总经理;许秋华,在上虞杭协任财务部经理;雷小军,在上虞杭协任运行部经理;薛宝佳,在上虞杭协任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叶榉青,在上虞杭协任运行部副经理;徐伟,在上虞杭协任安技部副经理,;王利,在上虞杭协任值长。上述7人均通过杭热壹号对热电集团间接持股。吴建富,在上虞杭协任总工程师;叶建东,在上虞杭协任检修部经理;金波,在上虞杭协任安技部经理;袁杰,在上虞杭协任综合办主任;徐江,在上虞杭协任值长,该5人通过杭热贰号对热电集团间接持股。施洪喜,在上虞杭协任副总经理;王小云,在上虞杭协任总经理助理;陈伟东,在上虞杭协任经营部经理;谢永泉,在上虞杭协任运行部副经理;王琼,在上虞杭协任安技部副经理;汪肖军,在上虞杭协任运行部副经理;潘红杰,在上虞杭协任经营管理部副经理;张坚强,在上虞杭协任值长。上述8人通过杭热叁号对热电集团间接持股。可见,上述共计20名热电集团员工在上虞杭协担任要职。而问题尚未结束,在专利研发方面,上虞杭协超半数专利由热电集团借出人员“贡献”。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4日,上虞杭协拥有及在申请专利共15项,其中包括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4项在申请发明专利,其中有9项专利的发明人为热电集团的借出人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申请号为2018109429063的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主油箱的油雾收集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8月17日,发明人为雷小军、蔡炜锋。申请号为2018109434983的发明专利“一种热电厂水循环中的自动加药系统”,申请日为2018年8月17日,发明人为金波。申请号为2018109435026的发明专利“一种联轴器的拆卸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8月17日,发明人为叶建东、张雷钧、冯立殿。专利号为2018109435045的发明专利“一种冷渣机的改进托辊组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8月17日,发明人为叶建东、张文培、凡常友。专利号为2018203494632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锅炉排污水的回收系统”,申请日为2018年3月14日,发明人为叶建东。专利号为201820349474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疏放水回收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3月14日,发明人为叶建东。专利号为201820349577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观察孔凝露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3月14日,发明人为叶建东。专利号为201820349587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效中和池系统”,申请日为2018年3月14日,发明人为金波。专利号为201820349915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滑触线”,申请日为2018年3月14日,发明人为金波。可见,上述9项专利的发明人中,雷小军、叶建东、金波三人,均为被上虞杭协借用的热电集团生产技术人员,且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对热电集团间接持股。且通过上述专利申请日期来看,上虞杭协拥有及在申请的15项专利中,发明专利申请日期均为2018年8月17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期均为2018年3月14日。也就是说,热电集团借出员工中,多达20人在上虞杭协担任要职,且上虞杭协过半数专利均由其向热电集团的3名借用员工担当发明人,且申请日期均在2018年。此外,热电集团还曾与上虞杭协存在资金方面的“往来”。2015年至2017年期间,热电有限曾三次替参股公司上虞杭协担保,担保金额累计达1.6亿元。据招股书及2019年招股书,2016年,上虞杭协曾向热电集团子公司协联热电拆借资金3,000万元;2017年,热电集团收回上虞杭协拆借款项,并收取利息97.05万元。这意味着,自成立以来,上虞杭协均存在向热电集团借用员工的现象,且上虞杭协超半数专利由热电集团借出人员“贡献”。而这与热电集团自称“借出人员对上虞杭协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断降低”的说辞,是否相悖?不得而知。三、向参股公司销售煤炭,毛利率高于非关联方“贡献”收入近4亿元关于上虞杭协的问题仍未结束,热电集团向上虞杭协销售煤炭,对其煤炭销售的毛利率远高于非关联方,为热电集团“贡献”了近4亿元营收。据招股书,2017-2019年,热电集团对参股公司上虞杭协的投资收益分别为5,147.16万元、5,778.58万元、7,950.72万元,三年累计为18,876.46万元,占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2.41%、38.08%、38.98%。据招股书,热电集团采购煤炭主要为了自用和销售,在满足下属热电厂生产经营用煤的前提下,将余量对外销售。而近年来,热电集团对煤炭的平均采购价格,却高于对煤炭的平均销售价格,令人费解。2017-2019年,热电集团的煤炭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657.96元/吨、703.8元/吨、662.58元/吨,同期,煤炭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642.22元/吨、654.15元/吨、590.27元/吨。即2017-2019年,热电集团的煤炭平均销售价格比平均采购价格分别少了15.74元/吨、49.65元/吨、72.31元/吨。值得注意的是,热电集团采购的煤炭中,超半数用于对外销售,这意味着,热电集团对煤炭的采购量,远超过自身的需求量。2017-2019年,热电集团的煤炭采购量分别为168.83万吨、175.52万吨、190.64万吨;同期,煤炭销售量分别为88.42万吨、107.66万吨、117.92万吨,占煤炭采购量的比例分别为52.37%、61.34%、61.85%。据招股书,报告期内,热电集团的煤炭销售贸易主要客户为上虞杭协。2017-2019年,热电集团对上虞杭协的煤炭销售额,占同期煤炭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1.78%、60.69%、56.81%。与此同时,热电集团对上虞杭协主要销售煤炭,煤炭的销售额占比均超过九成。2017-2019年,上虞杭协均为热电集团的第一大客户,热电集团对其的销售额分别为3.58亿元、4.39亿元、4.13亿元。据招股书,热电集团向上虞杭协出售煤炭、销售热力管道和管件、提供管网安装和维修服务等服务。其中,2017-2019年,热电集团对关联方上虞杭协的煤炭销售额分别为3.51亿元、4.29亿元、3.95亿元;占同期热电集团对上虞杭协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98.2%、97.71%、95.85%。需要指出的是,从毛利率上看,热电集团向上虞杭协销售煤炭的毛利率“畸高”于非关联方。据招股书,2017-2019年,热电集团向上虞杭协销售煤炭的毛利率分别为5.3%、4.66%、4.27%。同期,热电集团向非关联方销售煤炭的毛利率仅分别为0.79%、0.65%、0.82%,销售煤炭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58%、3.09%、2.78%。2017-2019年,热电集团煤炭销售的毛利分别为2,103.15万元、2,387.84万元、1,934.99万元。同期,热电集团对上虞杭协煤炭销售的毛利分别为1,863.28万元、1,997.03万元、1,689.7万元,占煤炭销售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8.59%、83.63%、87.32%。不仅如此,热电集团先采购煤炭,再销售给上虞杭协,或存美化报表之嫌。观其煤炭供应商,2017-2019年,伊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能源”)及伊泰渤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渤海伊泰”)系热电集团第一大供应商,热电集团对两位供应商的合并采购额分别为85,382.38万元、95,048.48万元、94,454.5万元,采购内容为煤炭。2017-2019年,热电集团的煤炭采购总额分别为91,601.9万元、95,048.48万元、94,533.01万元。即2017-2019年,热电集团对伊泰能源及渤海伊泰的合并煤炭采购额占煤炭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93.21%、100%、99.92%。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称,热电集团向上虞杭协销售煤炭,通过海运及陆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直接将煤炭运至上虞杭协,上虞杭协一般在收到发票后1-2个月内以银行存款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支付;对于其他煤炭销售客户,其采用预收煤款方式销售,由客户从港口自行提取货物。而热电集团认为其在与上虞杭协的煤炭销售中,承担了更多交易风险,因此毛利率与非关联方存在差异。需要指出的是,招股书显示,热电集团的公司住所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江南星座2幢1单元701室,而上虞杭协的公司住所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纬九路7号。而《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通过地图软件搜索发现,热电集团与上虞杭协间最短驾驶距离为76公里左右。且热电集团位于钱塘江口岸附近,而上虞杭协位于杭州湾港口。二者地理位置对比,上虞杭协较之热电集团更靠近外海,且上虞杭协坐落于常台高速附近,陆运交通或也便利。即是说,上虞杭协海陆交通均便利,却通过热电集团“间接”采购煤炭,热电集团向其销售煤炭的毛利率又远高于非关联方,作为热电集团的参股公司,上虞杭协是否存在替热电集团美化报表之嫌?不得而知。盘根错节的关系下,热电集团背后潜藏的问题或不容忽视,然而在资本市场的“聚焦”下,热电集团能走多有远?《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将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