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任日红2019 年 11 月 16 日,中国地方金融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该报告)在全国地方金融二十三次论坛上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地方金融发展报告。 该报告由中国地方金融发展报告编委会编制,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再平、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地方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汤烫担任主任,副主任由地方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吴小平、秘书长向祥盛担任,其成员构成分别为金融时报社主任王华庆、地方金融非银委常务副主任萧旺、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秘书长张宏伟及中小银行部主任孙萌,由向祥盛、萧旺执笔。 该报告共分为“机构篇、市场篇、开放篇、实力篇、服务篇、风险篇、监管篇”七个篇章,围绕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分布、开放、实力、服务、风险、监管方面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现了我国地方金融生存状况、发展速度和质量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机 构 篇该报告发布了全国银保机构数据:截至 2019 年 6 月,全国共有银行业法人机构 4597 家;非银保金融机构 508 家;保险机构236 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652 家。 该报告指出,2018 年总体来看,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比较平稳,法人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机构网点资源进一步整合、人员配备进一步优化、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2018 年末,纳入各省市区统计口径的金融业法人机构为 4724家,比上年增加 254 家,地方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226163 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 3930290 人,营业网点资产总额为2275827 亿元。该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多元化的机构体系为实体经济和居民提供了差异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同时,营业网点情况出现下沉、分化、智能化转型、多功能服务转型现状,法人机构保持增加,网点机构中部减少,而西部和东北继续增加,网点从业人数总体呈减少趋势,网点资产保持增长。 二、市 场 篇(1)该报告指出全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基本保持平稳,具体表现在: 债券收益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下行。1 年、5 年、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上年同期下行 119bp、87bp 和 65bp。银行间货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年末下降 34bp。 投资者数量进一步增加。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20763家,较上年末增加 1834 家。 利率衍生品成交大幅增加。2018 年,银行间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 2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48.6%。 股票市场持续低迷。2018 年末,上证综指收于 2494 点,较上年末下跌 813 点,跌幅为 24.6%;深证成指收于 7240 点,较上年末下跌 3800 点,跌幅为 34.4%。两市全年成交额 90.3 万亿,同比减少 19.9%。 (2)该报告指出全国债市发展情况:基本保持平稳,具体表现在: 债券市场发行量继续增长。共发行各类债券 43.6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6.8%。其中银行间 3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托管余额 86.4 万亿元,其中银行间托管余额 75.7 万亿元。国债发行 3.5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4.2 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5.3 万亿元,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发行 2530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1.8 万亿元,同业存单发行 21.1 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7.3 万亿元。 (3)该报告指出全国银行间市场运行情况:基本保持平稳,具体表现在: 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增加。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 15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6%。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 150.7 万亿元,日均成交 6029 亿元,同比增长 47.2%;交易所现券交易量 5.9万亿元,日均成交 244 亿元,同比增长 7.1%。银行间市场信用拆借、回购交易总成交量 86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同业拆借累计成交 139.3 万亿元,同比增长76%;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 708.7万亿元,同比增长 20.5%;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 14 万亿元,同比减少 50.2%。 (4)该报告分析了各省 IPO大致情况:2018 年各省 IPO 排序:江苏过会家数最多,湖北成黑马,10 个省份颗粒无收,具体分布如下: 过会数量:江苏超过广东和浙江,从上年第三跃居第一,湖北成为黑马,排位上升至第六,与山东持平。北上广的过会率低于平均数,IPO 扶贫区域的上会项目被否概率最小,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的过会率两年来持续领跑。 具体情况:截止 11 月底,共有 186 家企业上会,102 家过会,这些过会企业分布在 21 个省或直辖市。其中,江苏(22 家)、浙江(17 家)、广东(17 家)3 省合计过会 56 家,北京上海各 7 家,占比达 69%。与这些过会集中省份形成对比的是,青海、河北、甘肃、黑龙江、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宁夏、海南这十个省份 2018年没有过会的 IPO 项目。 (5)该报告总结分析了各省份股权交易所融资总数和挂牌家数据,具体如下: 截止 2019 年 11 月 13 日,融资总数最多的股权交易所是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总数达 2031.3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其融资总数分别为 1643.26 亿元,1131.4 亿元,1053.66 亿元。从各省份角度来看,广东省融资总额独占鳌头,为全国区域股权交易最活跃的省份,另外,湖北省和甘肃省的融资总额也较高。 从挂牌企业家数来看,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家数最多,达13055 家,接下来是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其挂牌家数分别为 9829 和 6641 家。从省份来看,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挂牌企业家数较多。 (6)该报告总结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参与股权交易的相关数据: 从 2014 年至 2019 年 8 月,我国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数量的情况来看,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数量较为稳定,在48-50 家范围内波动。总体来看,数量呈上升趋势,在 2019 年稳定在 50 家。表明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态势相对良好,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7)该报告总结分析了我国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相关情况: 从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8 月的全国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来看,包括每月末的账户数量、各个产品的每月合计数量,合计金额、各个产品的可转让数量以及转让金额。其中,月末账户数量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每月合计金额中,资管计划占比最大,接下来分别是收益凭证、银行理财产品、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和基金专户;每月合计数量中,银行理财产品和收益凭证占较大比重;可转让产品数量中,资管计划和收益凭证占最大比重;而转让金额中,资管计划占比最大。 (8)该报告总结分析了我国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相关数据: 从 2001 年至 2019 年我国商品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各个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大致呈上升趋势。2019 年 10月份,上海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金额最大,大连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最大。 三、开 放 篇首先,该报告发布了我国自贸区的 5 次扩容,分别是: 2013 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2015 年 4 月 21 日 : 第二批广东、天津、福建 3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 2017 年 4 月 1 日 : 第三批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7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 2018 年 10 月 16 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12 月 28 日,人民银行等 13 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进入实施阶段。 2019 年 8 月 26 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 其次,该报告总结了在华外资银行地区分布情况: 在华法人银行中,大部分银行注册地在上海或北京,两个城市在这一领域竞争激烈,例如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注册地在北京,汇丰银行(中国)注册地在上海,渣打银行(中国)注册地在上海。但也有极少数例外,台资永丰银行(中国)注册地在南京,韩资企业银行(中国)注册地在天津。 外资银行分行的地区分布,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外资 银行在此开设分行。韩资银行多在东北地区开设分行。例如韩亚银行(中国)在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都设立了分行;韩资友利银行(中国)在沈阳、大连设有分行;港资银行则非常重视在珠三角布局,例如港资恒生银行(中国)在内地设有 14 家分行,包括广州分行、深圳分行、东莞分行等,而且在佛山、顺德、中山、惠州、江门均设有支行,在珠三角地区可谓投入很多。港资银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非常重视,也对其动态很感兴趣。 外资银行对东北地区尤其是哈尔滨较为重视,东亚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国民银行(中国)、汇丰银行(中国)、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韩亚银行(中国)7 家外资银行都在哈尔滨设有分行。 目前这些外资银行分行网络不局限于东部沿海,已经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明显扩展,51 家外资银行中在西部设有分行的仅有17 家,也即约有三分之二外资银行在西部地区没有设立分行。在西部城市中,外资银行比较乐意在西安、成都、重庆、昆明设立分行。 四、实 力 篇该报告采用“宏观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程度、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地区资本化程度、民间资本活跃度”六个维度对我国区域金融实力进行打分,并加以分析得出,31 个省市区中,广东、上海、北京 3 个省市以金融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位列榜单前三名,无论是从 7.39 分、6.63 分、6.05 分的总得分,还是从六个维度的分项得分数据来看,这三地都以压倒性的差距碾压全国其他省市。 该报告还将 31 个省市区的金融实力划分为四个梯队加以比较: 第一梯队:广东、上海、北京。这 3 个省市金融实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无论是从 7.39 分、6.63 分、6.05 分的金融实力总得分,还是从宏观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程度、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地区资本化程度、民间资本活跃度等六个维度分项得分数据来看,这三地都以压倒性的优势雄踞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以金融实力总得分2.9-5 分为分割线,包含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天津、湖北、福建 7 个省市,排名依次从 4 到 10。这 7 个省市,除四川和湖北外,基本都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江苏和浙江分别以金融实力总得分 4.86 分和 4.36 分位列第 4 和 5 名,处于 第二梯队的头部;山东、四川、天津、湖北、福建 5 个省市的总得分在 3 分左右,已经与第一梯队的广东、上海、北京构成一定的差距,总得分不足它们的 1/2。 第三梯队,以金融实力总得分 2.2-2.9 分为分割线,包括河南、河北、辽宁、重庆、安徽、湖南、山西、陕西、云南、广西和江西 11 个省份。这 11 个省份,除辽宁、河北外,基本位于中部和西南地区,金融实力总得分均在 3 分以下,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仅有0.5 分。其中,河南、河北、辽宁位居本梯队的前三甲,得分均高于2.7 分。 第四梯队:以金融实力总得分低于 2.2 分为分割线,有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黑龙江、新疆、宁夏、西藏、海南和吉林。这10 个省市,除海南外,基本都位于西部和东北,它们之间的总得分只相差 0.2 分,介于 2.17 分和 1.9分之间,均处于底部水平。 综合分析各省金融要素,可以发现 2018 年区域金融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金融资源向金融中心集中的态势加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突出。 该报告进而又分别在四个梯队中,针对六个维度分区域进行分析: 第一梯队:北上广三大金融中心金融实力对比分析表明:除在“金融业发展程度”这个维度上,广东的 5.65 得分低于上海的8.11 分和北京的 7.49 分,在宏观经济实力、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资本化程度和民间资本活跃度 5 个维度上,广东均高于上海和北京。 第二梯队:7 省份金融实力对比分析表明:除领先的江浙外,山东、四川、天津、湖北和福建的总得分差距在缩小,从最高得分山东的 3.32 分到福建的 2.89 分,相距仅有 0.43 分。在该梯队中,江苏和浙江得分均在 4.3 分以上,位列全国第四和第五名,在第二梯队中具有绝对优势。江苏省在金融业发展程度、融资能力、宏观经济实力上具备显著优势,而浙江省在金融机构实力、民间资本活跃度和资本化程度上占优势。从五省市金融实力对比看,排行全国第六的山东,与其他四个省市相比,在宏观经济实力、融资能力、资本化程度和民间资本活跃度四个维度上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宏观经济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四个省市,宏观经济实力得分仅次于广东、江苏,还高于浙江。 第三梯队:11 省份金融实力对比分析表明:重庆的金融发展程度高,河北的融资能力强。11 省份金融竞争力总得分差距较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在六个分维度上,有表现较为亮眼的省市。特别是在“金融业发展程度”这一指标上,11 个省市之间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重庆、辽宁和山西三个省份相对较高,得分分别为 3.4 分、3.16 分和 2.84分。 第四梯队:10 省份金融实力对比分析表明:由于地理、资源、政策等原因,金融竞争力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中位数水平。与前三个梯队对比可看出,第四梯队不仅在宏观经济实力上存在差距,而且在金融业发展程度、融资能力、资本化程度、民间资本活跃度、金融机构实力五个维度的差距更大。也就是说,相较于经济实力的差距,这 10 个省区在金融实力上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更大。虽然第四梯队的金融实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不同维度上也有好表现。青海、宁夏的金融业发展程度得分 2.93 分和 2.5 分。青海省的金融、保险业 GDP 占全省 GDP 的比超过 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个多百分点;贵州的融资能力得分2.63 分。显著高于第四梯队的其他省市。贵州省拥有 27 家 A 股上市公司。 该报告指出了我国区域金融总实力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31 个省份金融实力分化进一步加重。如果以 10 分为满分,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上海、北京和处于较低水平的西部与东北的 11个省份,实力差距 2018 年已经拉大到 5 分以上。 地方金融机构布局失衡加剧。由于我国主要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广东、上海和北京三地,使得大多数省份银行“一枝独大”,证券期货、基金业发展严重不足,金融结构存在失衡。 资本化程度区域分化进一步加大。在反映上市公司实力的“资本化程度”这一维度上,除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之外的其他省市都很低,而且差距进一步加大。 过度金融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根据统计,在中西部地区有 11 个省市在金融、保险业 GDP 占地区 GDP 比重这一指标,均高于区域金融实力位于榜首的广东,金融业发展资源配置不当,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因而,金融资源的占有程度已经成为区域实力竞争的最重要指标。 五、服 务 篇该报告指出,2018 年,我国金融政策以问题导向为引领,中央和地方金融政策制定与颁布力度前所未有,是名副其实的金融政策年。表现出了五方面特点:第一,2018 年全年中央和地方合计出台相关金融政策超过 400 个;第二,针对问题,特别是持续针对存在的三个“两难”问题,即服务实体与承担风险的“两难”;价格管制则融资难,放开价格则融资贵的“两难”;加杠杆则引至未来风险进一步膨胀,而严监管、去杠杆则可能使当下风险显性化的“两难”;第三,2018 年金融政策的主基调:加强金融监管;第四,2018 年金融政策统一协同性有所增加,“朝令夕改”现象得到改善;第五,监管差异化还有待加强。 整体情况如下: 一,2018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36.3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3.5%,增速比上年末高出0.8%;全年增加 16.17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4 万亿元。 二,2018 年我国地方金融(广义)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变;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有所减弱;机构下沉但出现了区域分化;政策密集出台,协同性针对性增强;风险高位集聚但开始释放;区域发展和机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三,贷款投向呈七大特点: 第一,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回升:余额 89.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增速比上年末高 1.1 个百分点;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 35.25 万亿元,同比增长6.7%;中长期贷款余额 51.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从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 38.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8%;经营性贷款余额37.82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 第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余额 8.59 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末高 2.2 个百分点。 第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速提高:余额 13.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8%,增速比上年末高 5.3 个百分点。 第四,绿色信贷快速增长:余额 8.23 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比同期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速高 6.1 个百分点。 第五,“三农”贷款增长减缓:余额 13.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8%,增速比上年末高 5.3 个百分点。 第六,房地产贷款增速平稳回落:余额 38.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增速比上年末低 0.9 个百分点。 第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长加快:余额 4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2%,全年增加 7.36 万亿元,同比多增 2316 亿元。 四,区域上存贷款变化特点: 第一,存款方面,与上年末相比,存款同比增速,东部和东北分别提高 0.9 个和 2.2 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分别下降 2.3 个和4.0 个百分点。 第二,贷款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贷款余额比重提高。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9%,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稳步提升,比上年末提高 0.8 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制造业和民营企业贷款稳步增长,基建类贷款增速大幅回落。 第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东中西部和东北小微贷同比增速分别比上年末提高 9.3、6.1、4.5 和 10.6 个百分点。 六、风 险 篇该报告发布了 2018 年,跑路和爆雷的 P2P 数量高达 577 家。 2019 前 8 个月,爆雷了 152 家。对此,深圳、山东、湖南、宁夏等地开启团灭模式。 该报告指出,金融机构操作、合规、声誉三大风险从单一到交叉发生,从某些机构发生风险后分析根本原因归为:第一,套利交易系统存在逻辑判断失误、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这些缺陷导致补单买入 24 只股票被执行为“买入 24 组 ETF 一篮子股票”。第二,危机处理不到位。在知悉市场异动后的真正原因后,在未告知公众投资者之前,着手进行对冲避险交易,严重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触犯了《刑法》第75 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 82条规定的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罪的条款。第三,套利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管理层危机处理不到位、多名高管辞职使得投资者对该机构能否处理复杂交易策略产生怀疑,行业声誉和品牌价值受到严重损害。 该报告发布了各省政府债务余额,并指出政府负债与经济发达程度基本相关。经济越发达负债余额越多,经济越欠发达而负债率越高。例如青海省负债率 61.5%、贵州省负债率 59.77%、海南省负债率 40.02%、云南省负债率 39.93%。 该报告发布了截至 2018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8.39 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 10.99 万亿元,专项债务 7.39 万亿元;政府债券 18.07 万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 0.32 万亿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则是东南沿海地区省份明显多于中西部和北方区域。其中浙江、四川、广东总量位于前三。2018 年各省显性 + 隐形债务率中,西藏除外,则是西部明显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贵州、云南、内蒙古位列前三。 2018 年的债券违约规模已经超过了近四年的总和,违约个券数量接近 2015、2016 和 2017 年的总和。 该报告发布了全国不良及其处置情况:第一,不良处置和核销力度继续加大。2018 年商业银行处置和核销不良资产接近 1.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0.5 万亿元,其中核销不良贷款 9880 亿元,较上年多核销 2590 亿元。第二,2018 年不良贷款公开转让债权次数和金额增加。总共转让债权 2214 次,转让户数超 3 万户,累计转让债权逾 4500 亿元。 该报告发布了五大行、股份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的不良贷款公开转让情况,其中农商行及城商行不良率较高,而转让比率较低,风险处于积压状态。 该报告发布了各省转让债权的余额情况,其中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五省债权转让金额位居前列,尤以浙江为甚,高达 899 亿,超过了广东及山东的总和。 七、监 管 篇该报告指出地方金融监管面临七大痛点:监管标准不统一、产品结构复杂、表外监管失控、资金池风险集聚、刚性兑付、违规开展业务。 该报告指出从 2018 年 2 月份开始,上级管理部门出台的监管文件明显增多。经统计,一行两会、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发布 202 条金融监管和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定。其中,央行体系 59 部、银保监会体系 60 部、证监会体系 67 部、其它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和财政部等)16 部。具体归类如下: 银保合并,就管辖范围与履职,2018 年出台了 7 项政策。 密集出台 29 项政策,促进金融开放步伐加快。包括:央行 14项、银保监会 5 项、证监会 9 项,发改委商务部 1 项。 大资管体系下,39 项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具体包括大资管、理财、信托资管、证监体系私募资管四大新规,中基协 11 项严监管私募机构导向政策,13 项资管行业过渡期整改政策和 11 项大资管行业配套政策。 一行两会颁布 17 项弥补短板政策文件。 超过 30 项旨在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密集颁布实施,以期能够解决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稳定市场预期。包括普惠金融件 9 项,央行通过降准等 9 项举措提供增量资金支持,银保监会通过 8 项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合计 5 项举措支持实体经济。针对乱象整治,出台 9 部文件规范互联网与民间借贷。 针对打破刚兑,密集颁布了 6 项政策规定。 为加强管理,4 项举措限制场外期权业务。 为稳定预期,出台了 19 项政策文件。 对于处罚出现了向下和区域集中趋势:农村金融机构罚单占比最高,达 47%。以省为单位,罚单数位于前三的分别为河南 284单、山东 240 单和浙江。 该报告指出,我国金融监管规范加强。2018 年是各级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建设的重要一年。到 2018 年年底,31 个省级单位都设置了地方金融监管局,并加挂或保留金融办牌子。而且绝大部分省市区的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均单独设置了金融工作办公室,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内设机构和职能分工基本清晰。 2018 年是省级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制定或颁布的攻坚年。截止目前,已有天津、山东、河北和四川四省市颁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其中,山东是全国最先出台的省份,《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自 2016 年 7 月至今已实行近 3 年。其次是《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于 2018 年 5 月开始实施;四川和天津均是 2019 年 7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另有北京、浙江、江苏三省市正式启动了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立项论证或制定工作。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还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取(注)消业务资质的规定》及《湖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办法》。 该报告指出,今后还将继续保持严监管、重处罚、多重处罚的高压态势态。
内容摘要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各地区经济运行向好趋优,区域分化有所收敛,呈现出“东部优、中西快、东北稳”的发展态势。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初见成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2%、8.0%、7.8%和5.1%。东部地区仍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十年超过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发展更趋均衡,区域存贷款增速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地区”由快到慢的格局,存贷款规模区域差距继续收敛。具体来看,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新兴消费业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贸易结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受城镇化及产业转移带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受益“一带一路”推进,对外贸易稳步发展;金融机构规模不断壮大,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证券保险稳步发展,业务创新步伐加快。东北地区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显现,民间投资企稳向好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各地区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提高。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三大战略”带动区域投资协调推进。各地区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速均有所回升,东部地区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居各区域之首,东北地区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全面推进有效释放投资潜力。三是消费是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各地区出口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51.5%,中西部占比有所上升;各地区进出口增速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东部地区依然是全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领跑全国。四是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各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显着成效。东部地区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作为东部产业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承接区,新旧动能转换空间较大。煤炭、钢铁行业完成全年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五是城市群协同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积极成效。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创新步伐加快,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六是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东部和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贷款增长显着放缓,各地区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7%。普惠金融扎实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七是金融体系去杠杆见成效,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总资产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0.4个、5.2个、2.7个和1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地区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2018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但贸易摩擦、地缘政治、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等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总供求更加平衡,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要把握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各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找准区域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深化区域间分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塑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做好宏观审慎评估(MPA)工作。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多措并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地区1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挑战。总体来看,各地区经济运行向好趋优,区域分化有所收敛,呈现出“东部优、中西快、东北稳”的发展态势。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增速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地区”由快到慢的格局,存贷款规模区域差距继续缩小,金融发展更趋均衡。一、区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17年,各地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程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首次回升。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仍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东北地区企稳对经济增速回升的贡献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5%、22.8%、21.1%和4.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5个、1.6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1.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区域投资协调推进。2017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2%,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45.5%和29.1%;东北地区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0.9%转为1.9%。民间投资回暖向好。2017年,全国民间投资38.2万亿元,同比增长6.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民间投资增速平稳回升,东北地区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下降24.4%转为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全国制造业投资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如,浙江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5.5%;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和19.3%,比上年提高7.0个和1.4个百分点;受战略性新兴项目助推,重庆汽车、电子制造业投资对工业投资贡献率近七成。“三大战略”区域投资协调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的全面推进有效释放投资潜力。2017年“一带一路”政策涉及的18个省份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产业转移有序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条不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稳步进行。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覆盖的11个省份2017年投资同比增长11.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2.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东部地区贡献突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对全国消费增长的贡献突出。东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51.5%,中部和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3%和18.7%,较上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3.外需贡献率由负转正,西部地区外贸增速领跑全国。2017年,受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等因素影响,对外贸易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6.8%转为9.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进口总额增速较上年分别回升21.0个、27.7个和23.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进口总额同比增长25.0%,增速领跑全国。各地区出口总额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其中,西部地区出口总额增速比上年提高38.1个百分点。从绝对水平看,东部依然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82.9%和82.0%。4.产业转移与升级较快,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017年,全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36.3%和58.8%,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吸引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东部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分别增长7.4%和7.2%,比东部地区分别高1.4个和1.2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53.1%,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高8.0个和6.3个百分点。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高。2017年,各地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显着成效。煤炭、钢铁行业完成全年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2017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比上年回升3.7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下降0.4个、0.4个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下降0.25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以2015年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6.7%。脱贫攻坚再创佳绩,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8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如河北超额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年度目标任务;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6.4%;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9.4%。6.房地产待售面积下降,东北地区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2017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5.3%,降幅比上年扩大12.1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7.7%,增速较上年回落14.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明显,东北地区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201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9%、12.8%和10.7%,分别比上年回落21.7个、17.0个和4.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回升2.4个百分点。二、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2017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动能培育力度,各地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基本平稳,资产质量总体稳健。1.各地区存款增长放缓,中西部地区存款比重提高。2017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少增2.0万亿元。分地区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5%,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8%和19.2%,同比分别提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分结构看,人民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0%,其中,东北地区增速较上年回落13.3个百分点;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速下滑较多。2.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中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高。2017年末,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多1.6万亿元。分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在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3.9%和4.4%,分别较上年下降4.3个和1.3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2.6个和3.0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高,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9.5%,分别高出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6个、5.2个和5.6个百分点。3.各地区贷款增速有所回落,中西部地区贷款占全国比重上升。2017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增速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2.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7个和0.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同比均提高0.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受基建投资、住房融资需求等因素拉动,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进一步提高。2017年末,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增量占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为86.3%,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9.1%、23.0%和17.0%,分别高于本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6.8个、8.1个和4.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8%。4.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显现,各地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是小微和涉农领域贷款增长较快。东部和西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4.0%,增速较上年分别回升2.6个和1.6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地区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2%和14.8%,增速较上年分别提高5.0个和2.3个百分点。二是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7%。东部和中部地区高耗能行业2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同比下降0.3个和0.4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长放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9.9个、5.7个和2.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速低位回升。5.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受美联储加息、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和物价水平上行等因素影响,名义贷款利率小幅上升,实际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2017年12月,全国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名义利率为5.80%,同比上升3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1.84%,同比下降102个基点。分地区看,12月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名义利率分别为5.63%、6.32%、5.84%和6.08%,同比均小幅上升。剔除通胀因素,实际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6.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东部和中部地区不良贷款率下降。2017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0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与上年末持平。分地区看,中部和东部地区银行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贷款率同比分别下降0.27个和0.12个百分点;西部和东北地区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潜在信贷风险压力有所缓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关注类贷款率同比分别下降0.89个、1.23个和1.03个百分点。各地区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如四川开展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活动;湖北开展的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金融案件“飓风行动”、打击“老赖”、“百日攻坚”等金融维权行动成效显着。7.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见成效,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2017年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约束银行同业负债,提高流动性监管标准,在投资端对嵌套和质押回购比例进行限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多层嵌套的情况大幅减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总资产增速较上年分别回落0.4个、5.2个、2.7个和10.4个百分点。银行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经营行为趋于理性规范,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0.3个、2.2个和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略降0.5个百分点。8.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2017年,全国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2万亿元。各地区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运用。例如,新疆已实现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巴基斯坦卢比和塔吉克斯坦索莫尼直接挂牌交易,人民币对坚戈可以开展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截至2017年末,新疆人民币对坚戈银行柜台累计交易6447万元人民币,2017年当年交易量同比增长39%。陕西通过“互联网+跨境人民币”搭建“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第二部分 各区域板块经济金融运行一、东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2017年,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增长新动能逐步释放,民间投资增速回升,新兴消费业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进出口明显回暖。金融运行整体平稳,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重点领域信贷增长较快。(一)东部地区经济运行2017年,东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52.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回升,部分省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迅速。2017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6.6万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42.4%,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较上年回升1.8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17.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如天津“三新”(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投资同比增长30.5%,快于全市投资增速3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6.6%;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30.8%和35.7%。新兴消费业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地方特色产业消费亮点突出。2017年,东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消费、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如福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56.5%,成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广东4G用户数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79.4%,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58.8%。地方特色产业消费亮点突出,如海南通过举办国际旅游岛购物节、推介“免税易购”促销活动等方式,拉动地方旅游消费增长,全年免税品销售额增长33.1%,汽车销售额增长13.1%。进出口明显回暖,外商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外部市场环境回暖,东部地区外贸形势好转,进出口增长由负转正。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4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9万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6.7%,增速分别较上年提高21.0个和12.9个百分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天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99.2亿元,同比增长9.2%,比出口总额增速高8.0个百分点。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如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3.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较快,如广东增长14.9%,占广东进出口总额的22.1%。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如北京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7%,达到243.3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首位,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占95.4%。山东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0.2%,福建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8.2%。(二)东部地区金融运行金融基础较为雄厚,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17年末,东部地区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资产总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国比重为58.0%。其中,银行资产规模排全国前七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9.1万个,同比增长3.2%;从业人员173.6万人,同比增长5.8%。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556家,同比增长4.7%,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多元化的机构体系为实体经济和居民提供了差异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如山东等地农商行“三会一层”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事业部制改革、流程银行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浙江、福建等地村镇银行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存款增长持续放缓,贷款增速小幅回落。2017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3.0万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5%,比上年多降3.5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5.4%,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9.6万亿元,比上年少增0.1万亿元。从结构上看,本外币贷款占比提高,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少于上年。信贷结构呈现积极变化,高耗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重点领域贷款增长强劲,如北京金融机构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6%、19.4%和19.2%。薄弱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河北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4%,较上年加快11.9个百分点;河北62个贫困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其中10个深度贫困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浙江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房抵押贷款和农地抵押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3.3%和169.9%,山东农房抵押贷款和农地抵押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5.1倍和3.6倍。二、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2017年,中部地区受城镇化及产业转移带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各地区首位,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金融机构规模稳步壮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有力,民生领域和高耗能行业贷款余额占比“一升一降”,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多项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取得突破。(一)中部地区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中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与上年持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21.0%,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6.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占全国的26.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到2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如湖北和湖南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3.4%和24.7%。居民收入加速增长,消费需求稳步扩张。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3%和8.5%,增速分别较上年上升0.6个和0.5个百分点,收入提升幅度均居各地区之首。在居民收入提高的带动下,消费增长得到较好支撑。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各地区首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企业“走出去”规模稳步扩大。2017年,中部地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2752.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为1740.7亿美元和101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1.7%,分别较上年提高18.9个和27.7个百分点,其中湖南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如安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1.4个和3.7个百分点。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如湖北对外投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6.1%。(二)中部地区金融运行金融机构规模稳步壮大,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多元。2017年末,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5.4万个、从业人数86.8万人、资产规模3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和10.2%,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0.1个、上升0.5个和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分别为4.7万亿元和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11.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长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有力。2017年末,中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0%,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8.1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信贷投向结构有所优化,高耗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5.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助学贷款、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等民生领域贷款余额增长59.2%,较各项贷款增速高44.4个百分点。如江西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5%,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3.0%。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多项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取得突破。2017年,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社会融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为20.1%,较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5万亿元,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69.5%,仍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体。表外融资平稳增长,其中信托贷款较上年多增3660.3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上年多增3227.9亿元。各省积极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如湖北成功发行全国最大单“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山西实现了绿色债、可转债、可交换债等多种债券发行零的突破。三、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2017年,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立足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资源禀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延续近年快速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速均领跑全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金融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民生领域融资保障有力,证券保险稳步发展,业务创新步伐加快。(一)西部地区经济运行2017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8%,较全国增速高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国,对稳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2017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上年的高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6.7万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各地区首位。其中,西藏、贵州投资增速超过20%。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增长较多,四川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0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16%以上的增速;云南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9.9%;重庆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受“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带动,进出口增速全国领先。2017年,西部地区货物进口总额同比增长25.0%,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是全国进口增长最快区域;货物出口总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4%,居各地区首位,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占比超过六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加强,重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占全国的1/4,四川全年开行蓉欧快铁1012班,增长94.6%,云南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强化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双向开放新格局。第三产业占比显着提高,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7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5%、41.8%和46.7%,分别较上年下降0.4个、下降1.7个和提高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幅度在各区域中最高。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在推动民生改善和增进居民幸福感的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如云南年内出台“22条措施”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启动“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6.5%。现代新型服务业异军突起,如贵州大数据行业加快发展,“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整体接入国家平台,贵阳市成为全国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二)西部地区金融运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7年末,西部地区共有银行业机构网点6.0万个、从业人员93.0万人、法人机构1407家,受银行机构互联网化改造等因素影响,机构网点较上年略有减少。银行业资产总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放缓2.7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数和资产规模处于西部地区前列,占地区的比重均超过20%。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云南、广西、新疆、青海新增村镇银行19家。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消费金融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新业态加快布局,国内第五家、四川首家信用增进公司成立。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民生领域融资保障有力。2017年,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9万亿元,为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3倍。其中,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1.2%,较上年回落9.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全年增加4846.9亿元,同比多增3658.9亿元。西部地区银行业机构持续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全年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0%;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下岗失业人员、助学贷款、保障房开发和金融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8%。西藏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1.4个百分点;重庆绿色信贷保持快速增长,首笔碳配额抵押贷款落地。证券保险稳步发展,业务创新步伐加快。2017年末,西部地区境内上市公司461家,同比增加29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增加4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0%。云南发行可续期绿色公司债12亿元、绿色企业债券5.5亿元。重庆区域OTC市场新设科创板和青年创业板,全年融资59.5亿元。西部各省份大力推进巨灾保险、精准扶贫保险和涉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宁夏“扶贫保”覆盖全区100%的建档立卡户和100%的建档立卡人口,提供风险保障1137亿元。内蒙古全面完成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4.30”、“5.2”森林火灾理赔工作。四、东北地区经济金融运行2017年,东北地区经济触底回升迹象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三年来首次正增长,民间投资企稳向好。银行业整体发展平稳,信贷投放“有扶有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一)东北地区经济运行2017年,东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6.5%,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三年来首次正增长,民间投资企稳向好。2017年,东北地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万亿元,同比增长2.8%,扭转了持续负增长的态势。其中,民间投资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提高27.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0.1%,是投资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分省份看,黑龙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增长6.2%,达到四年来最高水平;辽宁固定资产投资自2017年6月以后降幅逐渐收窄,2017年末增速为0.1%,实现2014年10月份以来首次正增长;吉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和《黑龙江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全年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5204家,同比增长66.8%。吉林重点产业支撑作用突出,全年列入产业跃升计划的八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4%。辽宁加快自贸区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做强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业。自贸试验区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正式运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80家,较上年增加743家。2017年,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增长6.8%,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0.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17年,黑龙江关闭煤矿363处,退出煤炭产能2938万吨,钢铁、水泥分别淘汰落后产能675万吨和129万吨。吉林水泥产量下降12.5%,铁合金产量下降45.1%。辽宁淘汰钢铁产能129万吨,取缔“地条钢”企业66户;淘汰煤炭产能873万吨;淘汰33条落后水泥磨机生产线、水泥产能421.5万吨。(二)东北地区金融运行银行业整体发展平稳,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强。2017年末,东北地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2.1万个、从业人员41万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3%和10.5%,分别比上年下降0.1个和0.3个百分点。各类地方法人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均低于全国同类机构平均水平。银行业坚持“有扶有控”,积极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辽宁对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行业贷款分别同比多增522亿元、82亿元和59亿元。吉林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精准扶贫贷款持续增加,年末余额达到555.9亿元。黑龙江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总量居全国首位。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企业债券融资下降。2017年,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898.7亿元,同比少增1525.2亿元。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依然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要部分,占比为63.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受部分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和市场利率回升影响,企业债券发行放缓,全年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21.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5.2亿元,同比多增57.4亿元。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补充资本。2017年,受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质量向下迁徙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同比有所上升。但随着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补充资本,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末,东北地区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五、主要经济圈与城市群发展(一)三大经济圈较快发展201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4着力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新的增长极加快成长,区域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万亿元,加权平均增长率为7.3%,较全国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三大经济圈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稳步增长,三大经济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0万亿元,加权平均增长率为7.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新增长动能持续增强。长三角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经济、“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业态持续活跃,以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新动能加快成长。江苏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3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规划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江苏大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成功获批。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形成应用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培育、人才集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珠三角地区积极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会在广州召开,加快形成多支柱的新兴产业体系。《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京津冀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区域合作深入推进,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增强。长三角地区稳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在南通召开,进一步深化开放、健全机制,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广东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意见》出台,旨在推动泛珠三角区域“9+2”各方合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促进广东与港澳金融市场合作与对接,开展广东与港澳地区支付结算业务合作,支持广东与港澳地区金融机构跨境互设,全面推进大珠三角金融圈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有序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和河北省廊坊市签署《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京冀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在北京举行,推进两地产业协同,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升级版。北京加快推进功能疏解,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河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确定重点合作领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项目。(二)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态势良好所谓城市群,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分布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其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信息网络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等密切联系且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5,城市群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等城市群,推动了城市群协调发展。2017年,各城市群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新增长动能加快凝聚,一体化进程更趋深入,城市群质量不断提高。海峡西岸城市群成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海峡西岸城市群与台湾产业合作更加密切,台商在福建的直接投资金额占比不断上升。海峡西岸城市群以各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2017年海峡西岸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城市群内的20个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更趋紧密,逐步形成以沿海地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个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规划有序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提升。2017年,河南出台《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把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洛阳中原城 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作为突出任务,全面启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开展2017中国(郑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广活动,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工信部批复。中原城市群启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机场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深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探索环境污染的市场化治理机制,跨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取得进展,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联处、打击非法采砂联勤等机制,联合开展了荆江大堤、黄盖湖等跨界河湖流域综合整治。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7年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并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深化对外开放,协调效应初步显现。以北部湾港口群为起点的海上开放通道和以边境口岸为支撑的陆上开放通道加快形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边境经济合作区、“两国双园”等开放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北部湾城市群积极打造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形成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为主的临海工业体系。成渝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成渝城市群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消费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长较快。2017年,重庆市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9%和2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接近两成;成都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0.8%。成渝城市群举办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签署交通、文化、环保等领域79项协议,深化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六、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情况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根据各区域金融特色定位和发展侧重,在具备条件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在多方努力下,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总体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2017年,中国人民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成功推出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丰富了境外投资者投资渠道,进一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自贸区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后推出自由贸易账户、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制度安排,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批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实施。天津、福建和广东三地充分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辽宁、湖北、四川、陕西、重庆和浙江等地区依托已有试点经验,稳步实施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拓展融资渠道、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举措,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智能制造、融资租赁等发展路径。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企业提供了“利率互换+期权组合+差额清算业务”衍生工具综合服务,满足“走出去”企业境外融资的套期保值需求。绿色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2017年,5个省份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试点建设,时间虽然较短,但推动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显现。贵州贵阳通过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基金、创新绿色保险等措施,着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涉农产业,形成了特色涉农绿色金融模式。浙江积极研究探索绿色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发,探索构建地方绿色信用信息体系和共享机制。广东围绕《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从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培育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引导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建立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措施,统筹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江西南昌以“两个基地”和“三个特色区域”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绿色金融组织建设,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新疆侧重发挥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以及风光电高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资源生产升级改造、绿色农业、旅游、城镇化等绿色发展领域配置。金融推动创新驱动步伐不断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完善体制机制,对创新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显着提升。湖北武汉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东湖模式”,通过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立科技金融专项机制、推出科技金融专项产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信用专业平台、出台科技金融直接融资等专项措施,构建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安徽合肥着力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及科研力量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奖补力度,为提升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开辟了新路径。金融科技不断创新,移动支付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伴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创新以及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亿笔,金额20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1%和28.8%。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72867.5亿笔,金额14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0%和44.3%。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推进力度不断提升。山东青岛利用区域优势,从机构、市场和人才三个方面推进财富管理的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财富管理对外开放和跨境投融资等创新机制,示范效应初步显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资金配置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促进广东与港澳金融市场合作与对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苏泰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合理配置资源为抓手,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产融对接平台,大力推动金融资源积聚,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助力。浙江温州、福建泉州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保险机制,建立“平台+银行+担保”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进展成效显着,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和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跨境金融交流初显成效。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全球经济保持回暖态势。我国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新型城镇化、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以及消费升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回旋空间也比较大。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总供求更加平衡,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但也要看到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我国经济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找准区域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深化区域间分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动能培育上发挥更大作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稳定器,地区经济韧性和活力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改革创新能力突出。但部分省份经济金融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凸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展望2018年,东部地区由于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将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有效转变增长方式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东部地区金融业将在继续推进机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区域金融改革的同时,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为支持东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中部地区是我国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是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具有潜力的区域,也是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区域。但部分省份也面临新动能发展不足、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等挑战。展望2018年,中部地区依然处于“十三五”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历史机遇期,创新驱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一中心、四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带动中部地区发展再上新水平。中部地区金融业将继续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做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对接及服务工作,助推中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延续了较快增长态势。金融业保持稳定发展,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经济金融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部分省份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新型金融业态发展缓慢,资本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展望2018年,西部地区将在国家“三大战略”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积极因素的带动下,保持较快发展,与东部的经济差距将逐渐缩小。金融业将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水平;完善金融风险排查和处置机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升精准脱贫功效;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助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东北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依托,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恢复性增长势头显现。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新产业、新动能、新优势的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个别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展望2018年,东北地区将在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下,加快培育新动能,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投资动力,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回升的基础。金融业将以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为契机,加大金融对制造强国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依托冰雪经济,提升金融对旅游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坚持底线思维,注重风险防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区经济发展营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21金融研究:数据中的区域金融版图融资、不良贷款分布马太效应继续。10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监管数据统计,广东、江苏、浙江3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均超2万亿元,融资之和已占全国的1/3。除山东外,其余省份社会融资规模均在万亿以下。不良贷款分布亦与此有相关性。截至2020年6月末,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但深圳不良有所增加。部分内陆地区不良压力仍然巨大,甘肃不良贷款率7.71%,大连市也达6.15%。在此情况下,银行经营也随之调整。交行、浦发、招行、兴业、民生等银行,长三角地区均是其最大贷款投放地,其次是珠三角地区。社融前三甲:广东、江苏、浙江根据央行数据测算,我国各省(区、市)融资继续分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东北、西南等个别省份融资占比有所下降。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上半年融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与2019年全年25.58万亿元规模也相差不大。在此情况下,广东、江苏、浙江3省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超2万亿元,江苏省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三地在全国融资占比也大幅提升。央行8月6日发布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显示,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超2万亿元,分别为26499亿元、24305亿元、20026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分别达12.7%、11.7%、9.6%,较2019年度分别增加了1.3、2.3、1.0个百分点。融资规模排名第四位的是山东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484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6.5%,较上年占比增加逾1个百分点。其余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不超过1万亿元。上半年,北京市新增社会融资9514亿元,占全国的4.6%,下降超1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湖北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986亿元,占比2.4%,较上一年度下降1个百分点。从信贷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新增人民币贷款约4.50万亿元,占全国新增贷款逾36%,且均较去年大幅增加。三省上半年新增贷款均超万亿。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新增贷款规模分别是16928亿元、14179亿元、13885亿元,占全国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是13.7%、11.5%、11.3%。从各城市来看看,2020年上半年,深圳市人民币贷款增加5760.91亿元,同比多增1532.41亿元;上海市人民币贷款增加3430亿元,同比多增72亿元;北京市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379.7亿元,同比少增338.8亿元。长三角:银行贷款投放“最爱”以区域为单位,也能看到机构的偏好。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大银行均加大了长三角地区的贷款投放,交行、浦发、招行、兴业、民生等银行,长三角地区均是其最大贷款投放地。政策层面也将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重点领域。2020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金融机构也在该地区有战略性布局。此前2019年8月,中国银行发布长三角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计划未来五年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新增投入10000亿元信贷资源;随后的2019年10月,工商银行亦发布《中国工商银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在长三角区域新增投入2万亿融资,建设金融创新中心、跨境业务中心、金融交易市场中心3大业务中心。根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截至8月末,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长三角也是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各家银行资产质量出现分化,部分大行不良贷款率有所增加。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长三角/华东的不良贷款率为1.29%、1.19%、1.64%,分别增加0.46、0.19、0.4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在长三角不良贷款率0.90%,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交行、浦发总部位于上海。交行5.73万亿元贷款中,逾1/3投向华东地区,贷款占比达34.71%。2020年上半年,交行华东分部收入529.43亿元,占总营收的41.76%;营业利润144.66亿元,占总利润的36.20%。浦发银行4.18万亿元贷款中,28.13%投向长三角地区,占比较上年末有所提升。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营业收入180.62亿元,同比减少13.43%;营业利润107.58亿元,同比减少15.50%。其余国有大行中,来自珠三角的收入和利润比重大多在20%以下。2020年1-6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收入分别为687.99亿元、811.86亿元、639.01亿元、195.22亿元,占该行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15.40%、20.86%、18.8%、13.34%。营业利润分别为329.00亿元、274.86亿元、277.09亿元、26.88亿元,占总利润的17.4%、16.29%、20.9%、7.41%。股份制银行中,长三角地区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最大的信贷投放地区。截至6月末,招行4.85万亿元贷款中,20.79%投向长三角地区,超过珠三角和海西地区17.49%的比重;招行在长三角不良贷款率0.75%,较上年末下降0.20个百分点。兴业3.77万亿元贷款中,23.82%投向江浙沪三地,较上年末增加1.59个百分点。民生银行3.80万亿元贷款中,24.03%投向长三角地区。中信银行4.21万亿元贷款中,长三角地区占比24.86%,仅次于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股份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收入占比均不及20%。2020年1-6月,招行、兴业、浦发、民生、中信、光大、平安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0.84亿元、121.50亿元、180.62亿元、143.28亿元、160.76亿元、136.58亿元、105.76亿元,占该行总营收的12.19%、12.15%、17.81%、14.60%、15.76%、18.94%、13.50%;营业利润分别是134.07亿元、62.78亿元、107.58亿元、78.50亿元、57.88亿元、50.51亿元、46.62亿元,分别占该行总利润的21.34%、17.26%、32.04%、23.73%、18.8%、22.92%、26.51%。珠三角VS长三角珠三角显然也是机构的投放重心,尤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出。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相继印发。今年5月,央行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各大银行中,比如去年12月,建设银行即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5年内,建行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3万亿元人民币融资支持。从贷款规模看,今年前8月,位属珠三角的广东,新增贷款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居首位,约相当于长三角地区新增贷款的47%。根据央行广州分行数据,截至8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18.90万亿元,同比增长15.64%,比年初增加2.10万亿元,同比多增4694.65亿元。六大国有银行中,截至6月末,工行、建行、农行投向珠三角的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分别是13.0%、16.19%、14.0%,建行占比增加了0.7个百分点。但从资产质量看,工行、建行、农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02%、1.21%、0.69%,分别较上年末增减0.01、0.14、-0.1个百分点。其中,2020年1-6月,工行、建行、农行、邮储来自珠三角地区的营业收入分别是526.02亿元、556.62亿元、497.74亿元、168.79亿元,占总营收的11.7%、14.30%、14.7%、11.53%。股份制银行中,招行、平安总部位于深圳,其投向珠三角的贷款占比均次于长三角。截至6月末,招行4.85万亿元贷款中,投向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占比17.49%,不良贷款率0.79%,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平安银行2.51万亿元贷款中,投向南区贷款占比19.8%,不良贷款率1.0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余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3.77万亿元贷款中,投向广东占比11.79%,略高于福建的10.09%。民生银行3.80万亿元贷款中,投向珠三角贷款占比13.56%。中信银行4.21万亿元贷款中,投向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占比15.40%,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2020年1-6月,招行、兴业、浦发、民生、中信、光大、平安、华夏银行在珠三角地区和海西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68.51亿元、57.54亿元、63.18亿元、97.92亿元、94.09亿元、95.06亿元、135.70亿元、30.78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是11.36%、5.75%、6.23%、9.98%、9.22%、13.18%、17.32%、6.47%;营业利润分别为122.92亿元、42.44亿元、35.51亿元、60.08亿元、28.77亿元、19.43亿元、25.75亿元、14.33亿元,占总利润的19.56%、11.67%、10.58%、18.16%、9.4%、8.82%、14.64%、11.90%。环渤海及其他区域:情形相对沉重长三角、珠三角之外,情形则相对沉重。作为5家国有大行、4家股份制银行总部所在地,多家银行财报显示,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率有所抬头。五大国有银行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不良率大多提升。截至6月末,工行、建行、农行、邮储、交行在环渤海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2.07%、1.48%、2.48%、0.73%、1.11%,分别较上年末增减0.28、-0.26、0.14、0.17、0.31个百分点。上述大行中,截至6月末,工行、建行、农行、邮储、交行来自环渤海地区的营业收入分别是732.89亿元、542.07亿元、468.32亿元、190.23亿元、118.6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16.3%、13.93%、13.8%、13%、9.36%;营业利润分别是362.5亿元、273.11亿元、204.60亿元、29.81亿元、63.07亿元,占总利润的比重分别是19.1%、16.18%、15.44%、8.23%、15.78%。多家股份制银行在环渤海地区不良率也有所提升。截至6月末,招行、民生、光大在环渤海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26%、1.64%、1.82%,分别较上年末增长0.01、0.48、0.1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环渤海地区(包括总部)不良率2.65%,较上年末大幅提升0.74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北区不良率2.34%,较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华夏银行环渤海地区不良率2.20%,较上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中报称,从不良贷款增量看,环渤海地区增加最多,为74.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74个百分点;其次是中国境外地区增加 24.6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1.3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区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环渤海、珠三角、西部等地区实体经济仍未走出困境,加之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明显,还款能力下降,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国有企业风险集中暴露;二是境外子公司个别大客户出现风险,不良贷款增加较多。从收入结构看,招行、浦发、民生、中信、光大来自环渤海地区的收入分别是149.47亿元、81.44亿元、120.63亿元、124.66亿元、111.6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是10.08%、8.03%、12.30%、12.22%、15.49%;营业利润分别是113.77亿元、34.67亿元、28.25亿元、20.71亿元、42.65亿元,占比分别是18.11%、10.32%、8.54%、6.7%、19.35%。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中部地区不良率也有所抬头。国有大行中,截至6月末,工行、建行、农行、邮储在中部地区不良率分别达1.33%、2.06%、2.04%、1.04%,分别较上年末增减-0.13、0.34、0.23、0.42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民生、中信、光大、华夏银行在中部地区的不良率分别是1.03%、2.59%、1.21%、1.01%、2.99%,分别较上年末增减0.2、-0.39、-0.14、-0.11、0.44个百分点。与之同时,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不良率也较高,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突破5%。东北地区中,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在该地不良贷款率均逾5%。截至6月末,华夏、光大东北地区不良率分别是5.63%、5.53%,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54、1.5个百分点。其在东北地区分别亏损1.83亿元、12.06亿元。中信、民生、交行在东北地区的不良率均逾4%。截至6月末,中信、民生、交行东北地区不良率分别是4.86%、4.70%、4.62%,分别较上年末减少0.45、0.03、1.88个百分点。中信、交行东北地区亏损3.94亿元、0.96亿元,民生银行东北地区营业利润仅为1.18亿元。工行、建行、招行在东北地区的不良率均逾2%。截至6月末,工行、建行、招行东北地区不良率分别是3.19%、3.17%、3.12%,分别增减-1.31、0.41、-0.27个百分点。农行、邮储在东北地区不良率分别是2.04%、1.52%,分别增加0.25、0.1个百分点。一位大行人士表示,区域性的不良集中比较严重,为防范新增不良的发生,该行在东北某一个省的大额贷款审批权早已上收到总行。资产质量区域视角:东部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多次预警,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3日表示,当前,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今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银保监会表示,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继续加大处置力度、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截至6月末,全国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各地银保监和央行数据梳理,截至2020年6月末,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但深圳不良贷款率反弹至1.42%。部分内陆地区不良压力仍然巨大,西北、东北地区部分省份不良贷款率仍高居不下。截至6月末,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0.62%、0.96%、0.93%、0.92%,分别较上年末增减0.07、0.03、-0.11、0.01个百分点。此前2019年,京沪两地不良率便已上升,当年分别增加了0.21、0.14个百分点;江苏、浙江两地下降了0.17、0.24个百分点。同期,广东不良贷款率1.1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深圳市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虽然不良率数据仍不高,但监管已开始准备排查。9月29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称,当前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有所攀升,做好不良处置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更为凸显。但在实践中,银行业机构不良处置机制、流程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既制约了处置效率,也埋下一定的合规和风险隐患。分区域来看,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西北地区的甘肃。截至2020年6月末,甘肃省不良贷款余额1686.01亿元,不良贷款率7.71%,较上一年度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降至57.03%,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为2.90%。甘肃银行业不良率仍较高的主要原因应为农商行不良率较高。截至6月末,该省内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68%、2.21%、2.17%,对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45.84%、143.20%、145.43%。该省农商行中,康县农商银行截至2018年9月不良率为7.9%,较上年增加3.13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其余省份中,截至6月末,新疆不良贷款率为1.66%,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陕西省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减少61.5亿元,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基本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关注类贷款余额及比例有所上升。此外,根据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数据,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7.4亿元,不良贷款率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关注类贷款占各项贷款8%,处于近年最高位,资产质量下迁压力较大。同时,东北地区仍是不良多发地区,但有所缓解。截至2020年6月末,吉林、黑龙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47%、2.7%,较上年末下降约0.39、0.1个百分点。此前2019年,吉林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减少8.7亿元,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黑龙江省2019年不良贷款3年来首次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637.9亿元,较年初下降64.7亿元;不良贷款率十年来首次降至3%以内(2.8%),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辽宁省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717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亿元,较上年少增465.4亿元;不良率4.6%,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但该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增加0.48个百分点。其中,截至2020年6月末,大连市不良贷款率6.15%,较上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华北地区,山东、天津、山西等地不良贷款压力仍较大,后二者不良贷款率仍在增加。山东省不良贷款率在2018年末曾至3.73%的高点,到2020年6月末,山东省不良贷款率2.97%,较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山东省2019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根据央行济南分行数据,山东省加快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处置,组建债委会1103家,帮扶企业513家,大额授信风险企业减少43户。2019年末,山东省不良贷款余额2498.0亿元,较年初减少106.8亿元,不良率2.89%,较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天津市2019年不良“双降”后,今年上半年再次反弹。截至6月末,天津市不良贷款率2.30%,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天津市仍面临不小的不良压力,关注类贷款占比仍高。2019年末,天津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882.3亿元,比年初减少56.8亿元;不良贷款率2.29%,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2420.2亿元,比年初增加748.1亿元;关注类贷款率6.3%,比年初上升1.7个百分点。山西省2019年不良也“双降”,今年上半年再次反弹。截至6月末,山西省不良贷款率2.40%,较上年末增加0.08个百分点。据央行太原中心支行数据,2019年末,山西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652.5亿元,较年初下降116.3亿元;不良贷款率2.32%,较年初降低0.72百分点,仍高于全国水平0.46个百分点。银行业资产质量继续好转,但存量信用风险仍需要关注,特别是隐性不良贷款未充分暴露、个别民营企业信用风险未有效化解、企业负债率依然偏高等问题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余省份中,截至6月末,广西不良贷款率2.2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广西2019年不良贷款“双降”,但存量余额仍处高位。截至2019年末,该区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5.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各省份中,截至6月末,湖南省不良贷款率1.44%,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不良贷款率1.77%,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其中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2.9%,较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作者:辛继召,雷思敏 )
11月20日,财信金控举办财信·北大光华研究成果发布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教授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分享。红网时刻11月20日讯(通讯员 李心怡)今天,在财信金控主办的财信·北大光华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财信金控联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长沙发布了《湖南省金融科技研究报告》和《湖南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研究报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教授参加发布会并作报告核心内容分享。《湖南省金融科技研究报告》由刘晓蕾教授主持研究。该《报告》从学术层面分析了湖南省金融及金融科技在国内的发展水平,系统梳理各地对金融科技扶植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现实状况。研究团队还调研、分析了衡阳大数据中心、娄底区块链产业园、中电互联中电云网项目及财信金控旗下财信金科、湖南金交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或区块链技术在业务场景运用的主要模式、创新点及可借鉴经验。湖南金融科技战略布局有待提升《湖南省金融科技研究报告》指出,总体而言,湖南省金融机构数目达172家,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近年来金融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金融服务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不足并且差异化较大,除了2家上市金融机构以外,其他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和战略布局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优化。从大数据使用来看,湖南各地区探索了两种不同模式——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和区块链的发展模式。从对金融科技的支持来看,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湖南虽有政策支持,但相比其他沿海发达地区,政策力度并不突出。《报告》还对未来湖南省金融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建议。湖南首批公募REITs试点首选基础设施领域《湖南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研究报告》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峥教授主持研究,研究团队多次参加湖南省政府、市政府部门座谈,并在省内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调研访谈,深入分析湖南地区发展REITs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该《报告》从湖南省的经济结构、改革需求、战略导向等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湖南省开展REITs项目的优势和可行性,建议湖南省首批公募REITs试点重点在基础设施领域展开,同期推进基础设施和租赁住房的类REITs业务,选择性地开展优质商业物业的类REITs业务。《报告》还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湖南省REITs市场的建设路径、配套政策、配套金融工具准备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财信金控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于2019年1月联合成立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财信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双方在宏观经济、产业研究、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保持了深度合作。《湖南省金融科技研究报告》与《湖南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研究报告》由研究中心历时约一年研究完成,两份报告对促进湖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建设湖南省REITs市场带来重要参考意义。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吴雨)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力。近年来,一些地方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金融更高水平开放等开展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随着我国区域金融快速发展,地方金融生态得到不断优化,实体经济获得了更好的金融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越来越重视防范金融风险。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推动实际利率有效下降,支持中小银行发展,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要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是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大力支持地方中小银行稳健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会议提出,要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以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农”、科技创新以及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对有试点意义的改革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曾刚认为,衡量和评价试点改革好坏,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对于好的试点经验要推广,而对于不好的则要及时叫停或调整,让试点改革发挥更大的价值。对此,会议指出,要建立动态调整的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机制。加强对试点的跟踪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对没有实效或严重偏离改革目标的要及时纠正或叫停,不能只要“帽子”不干事;对达到预期目标、成效明显的要鼓励开展新的改革探索,并将已形成的可复制经验加快向更大范围推广,使金融改革开放创新举措更好发挥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的实效。来源: 新华网
2月16日,武昌区中北路金融街,车辆川流不息。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活,经济活。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非常关注武汉金融业发展。他们认为,武汉经济活力强、潜力大,金融发展速度快,在中部区域有很大影响力,支持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希望国家加大对武汉金融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议央行将武汉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与其他“四个中心”建设相辅相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表示,金融对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有很大提升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本人提供“武汉提出要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4个中心很好地为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支持和支撑,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她说,前面4个中心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而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又可以更好地反哺、支持这些实体经济的发展。“武汉本来就是充满活力和发展潜能的城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湖北省政府参事石文先说,金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武汉提出加快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核心目标,此举势在必行。成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有助于武汉进一步升级为国际化大都市,“建成区域金融中心是几代武汉人都想做成的事,对于地域经济发展是富有前瞻性的考虑”。“武汉市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这是非常有远见和意义的目标,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血液’和‘润滑剂’。”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汉生表示,上海、深圳等城市金融做得好,对经济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武汉要向这些城市学习。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汉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武汉中部第一“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有绝对优势,趁势而上,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武汉智能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纯星为武汉加快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点赞。“从武汉的金融业增加值来看,相当可观,金融业在2020年GDP的比重达到10.4%,税收收入比重达到10.21%。”刘惠好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武汉在全国大城市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十位,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位。周汉生说:“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武汉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全国地理中心,位置承东启西,是交往的纽带;此外,武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多,未来的发展潜力大,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广泛投资的沃土;武汉还是科教大市,高素质劳动力市场大,给金融发展提供了储备军。”刘惠好注意到武汉金融业蓬勃发展趋势,她说:“在租赁、消费金融等各个门类的金融机构建设方面,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在打造金融营商环境方面,我觉得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怎么样吸引并留住高端金融人才等。武汉的努力可以说是很明显,成效也非常显著。”全国30多个城市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形成武汉差异化优势刘惠好说,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脱颖而出,要形成差异化竞争。比如,武汉现在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数字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中心也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所以武汉可以科技为底蕴,建造“科技+金融”这种差异化金融中心。陈纯星也认为发展金融产业要注意细分领域,将金融、科技创新和细分场景结合起来。他说,江岸、江汉、武昌均有金融产业集聚区,光谷还有独角兽企业,都可以发挥出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的优势。建议与互联网巨头、金融企业、外资银行开展合作,引进小额贷款、商业保险、移动支付等细分领域的优秀公司,来武汉“做大蛋糕”。周汉生表示,在激烈区域竞争下,武汉要补足短板,比如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总部在汉数量有限,地方性金融机构规模不够大,金融机构及政府平台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尤其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本地金融机构要更多地支持本地的实体经济和业务,政府政策上也可以有所倾斜和引导,来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增加企业的金融获得感。”周汉生建议,政府平台和地方金融机构要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积极支持区域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企业,通过信贷、增信、债券发行等多种方式,切实帮扶,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可以延续去年疫情期间对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的政策。代表委员呼吁央行将武汉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建成区域金融中心,关键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石文先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多地试点数字人民币,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将为武汉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武汉市作为华中的经济高地、科技高地和人才高地,具备了试点推广数字人民币的良好条件,如果可以在武汉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助推国家、区域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武汉众邦银行党委书记阎志也建议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将武汉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开展数字贸易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试点,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支持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由卓尔主发起的武汉众邦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定位为互联网交易银行的民营银行,也是全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五家银行之一,主要围绕数字贸易和供应链场景扶持中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往往超出地域限制,要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必须贴身服务好在各地的小微企业。阎志建议,将众邦银行认定为全国性互联网银行,通过先试先行推进供应链金融各类政策有效落地,避免因目前地方法人银行身份限制影响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正常开展。(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陶常宁 王谦 吴曈 统筹 马振华)
1月25日至28日,有“中国金融创新发展风向标”之称的2017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暨北京国际金融投资理财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召开。记者在金博会现场看到,广东、内蒙古、吉林、陕西、河北、江西等区域金融发展“样板”联袂登场、各具特色,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区域金融迅速崛起近几年,武汉市经济持续向好,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武汉市金融业也由此迈上了发展快车道,“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显现,金融业已成为武汉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悉,国家九部委出台的《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的文件,为武汉打造全国性的科技金融中心,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空间。 同样,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也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区,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加紧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延伸金融产业链条,让人们看到,整个河南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六星级服务业“两区”,正在迅速崛起。而在南部,坐落于佛山南海的广东金融高新区自2007年启动建设以来,由最开始定位为“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到“金融后援基地”与“产业金融中心”双定位并驰和“广东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综合试验区”。截至今年11月底,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已吸引364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进驻,总投资额近700亿元,聚集逾5万名相关从业人员。其中,私募创投机构已达到202家,募集资金规模达345亿元,规模及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差异化发展紧盯本地在区域金融发展上,不同区域对金融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每个地区的金融优势也不尽相同。农业大省吉林将“三农”金融作为重点。吉林金控集团发起设立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为载体,打造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线下机构体系和集金融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村金融知识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平台。目前已经实现吉林省内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地区体系布局,完成村级服务网点建设1000个,开展“三农”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业务规模实现1200万元,预计未来两年村级服务站数量将超过3000个,各类业务规模超过100亿元。与此同时,吉林银行则把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发展机遇,强力推动“三农”金融产品整合、完善、创新研发工作,拓宽营销渠道,实现“三农”领域创新突破。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等则是内蒙古自治区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了解,近年,内蒙古在对接祖国发展大局中寻找发展机遇,激发出发展新动能、新机遇。在内蒙古4261公里边境线上,共有18个对外开放口岸,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布局,内蒙古的发展正在进入新境界。除了自身坚持不懈的奋斗,内蒙古的发展受益于东西部区域合作和对口帮扶的战略优势,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与帮助。北京与内蒙古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首钢、京煤、燕京啤酒等企业项目落户内蒙古。伴随着“互联网+”大潮开启,京蒙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草原落地,入孵企业400多家。特色小镇崭露头角值得关注的是,自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小镇发展后,成为发展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此次金博会上,也有不少地方展示了特色小镇的内容。比如中原基金岛,是河南省政府唯一明确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市发改委、工商局联合发布《郑州龙子湖智慧岛投资基金注册与管理工作方案》,投资基金在龙子湖智慧岛正式“开闸”注册。郑东新区高度重视,研究制订《龙子湖智慧岛私募基金管理办法》《郑东新区促进私募基金发展扶持办法》,形成了省、市、区三级政策支持。记者了解到,中原基金岛定位于打造全国领先的财富聚集与金融服务高地,建立有明确的基金产业准入标准,聚焦于郑东新区产业匹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配套完善的基金产业链服务机构,形成业态鲜明、模式创新、环境一流、服务精准的基金生态圈。截至目前,工商部门已完成私募基金类企业名称预核准数百家,已完成工商注册四十余家,多家省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也已启动基金组建工作,管理基金规模千亿元以上,基金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除了基金类小镇之外,去年7月,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内的千灯湖创投小镇正式启动建设,将打造创投机构集聚、创投氛围突出、创投业务活跃的特色基金小镇和创投人宜居宜业的家园。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千灯湖创投小镇注册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将达到700亿元,投资于佛山本地的资金将达到50亿元。目前,粤科金融、深创投、IDG、英诺、美国瑟拉夫等一批项目已签约落户,并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是广东省唯一专注于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特色小镇。筑巢引“凤”有新招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在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源与人才的入驻,让区域性金融中心稳扎稳打,发挥更大效能。记者了解到,此前,广东金融高新区出台了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扶持办法,通过给予融资租赁企业政策扶持及补贴,支持融资租赁机构在金融高新区聚集发展。截至2017年11月底,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及金融租赁机构达40家,注册资本达到39亿元,全区融资租赁机构累计发放融资金额约192亿元,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融资租赁资产余额48.66亿元。2017年3月,河南省发改委与河南省工商局联合下发《郑州郑东新区智慧岛投资基金注册与管理工作方案》文件,“推动投资基金向龙子湖集聚,快速做多投资基金主体”,郑东新区随后研究出台了《郑东新区促进私募基金发展扶持办法》、《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私募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原基金岛在省市区多维度政策支持下筑“巢”引“凤”。可以说,这几年全国各地发展区域金融的工作正积极推进,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来看,他们正日益彰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光明融媒记者 温源)
来源:新浪财经会议简报:立言首都金融论坛·第6期: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8月26日,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办联合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金融科技50人论坛协办的“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研讨会在京举办。这是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成立后举办的第六期会议,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一次线下会议。金融科技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环节。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下,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面临新的改革契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聚集各方资源,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中,提供符合区域特点及需求的场景金融服务,赋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朝阳区是我国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朝阳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朝阳区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的嘉宾齐聚北京朝阳,就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是致辞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和北京市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逸群做开场发言。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地方金融监管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秘书长徐义国主持了致辞发言环节。会议开场,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和北京市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逸群做开场发言。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地方金融监管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秘书长徐义国主持了该环节。杨涛: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金融科技不仅仅是“金融+科技”自身问题,而且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发展格局都会对其形成重大的制约。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格局下,我们不断强调扩大内循环、巩固外循环,金融科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面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率下行的压力,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之外,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动力。因此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产品或服务,也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或者渠道,而是通过推动金融的数字化改革进一步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是讨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起点。从微观层面来看,讨论金融科技问题需要聚焦到小的层面,即“不同的技术+具体的业务”在落地过程当中遇到的具体矛盾和挑战。比如我们在探讨支付企业拥抱B端服务时,其合作的实体企业进行财务入账可能需要银行回单,而无法接受支付企业或者银联回单。这些类似的小问题涵盖了金融融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各个领域,是推动金融科技真正落地的痛点与难点。地方金融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温州和泉州金融改革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模式,但是这种改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金融本身需要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第二阶段强调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特别将上海自贸区模式纳入到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第三阶段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由地方政府解决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目前则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对于地方金融带来了更高要求。无论在哪个阶段,地方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尤其能够促进技术与场景的对接。技术具有共性,但是场景在每个城市和地区千差万别,地方政府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在金融科技产业链的生态化发展、创新与安全的把握当中也将发挥更多的作用。卫逸群: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办副主任卫逸群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办副主任卫逸群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朝阳区近年来金融科技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是加大金融科技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朝阳区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在提升金融服务国际化和金融科技企业在朝阳区集聚发展的两方面具体内容,加大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二是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依托朝阳区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了“交易场景+金融”的融资模式。目前,平台已入驻35家金融机构,注册企业7000余家,完成放贷2100余笔,金额近70亿元。同时,为解决疫情以来农产品滞销、供应链受阻等问题,辖区企业中信银行、蚂蚁金服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三是加强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划分五类金融科技企业类型,摸底近20家重点机构和标杆企业。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等一批智库资源持续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前沿研究;百信银行、网联科技等一批金融机构及产业链长期专注于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在重点金融科技企业中,培育出老虎证券、中关村科技租赁等境外上市公司,还有一批优质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四是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项目。积极支持对金融业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应用。今年2月,百信银行申报的百信智能聚变引擎项目荣获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奖。上市公司中关村科技租赁的科技租赁项目荣获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提名。人行营管部将百信银行AI Bank Inside产品纳入2020年第一批的应用。今年8月,人行营管部宣布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11个创新应用将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就包括我区企业百信银行参与的“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朝阳区的金融科技项目在不断先行先试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作用。五是强化金融科技手段风险监测。结合数据穿透,对金融业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风险监测。结合朝阳区金融科技领域呈现的“ABCDEFG”区域特征,即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E(ESG绿色金融)、F(金融科技)、G(全球化国际金融)。下一步,朝阳区金融办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等规划部署,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依托立言等研究机构深化金融科技领域研究;加强金融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鼓励金融科技场景示范应用,大力培育金融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和上市挂牌公司,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并购重组;积极防控金融科技风险。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到了百信银行副CIO于浩瀚、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窦继岩、北京青云科技销售总监李鹏、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芝芳从所在行业角度对本期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首都金融智库合作基地主任李晶主持。于浩瀚:百信银行副CIO百信银行副CIO于浩瀚围绕“百信银行数字化金融科技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当前科技发展推动银行业走向开放的背景下,金融服务日趋“无感化”,银行的产品能力将体现在智能服务水平上,数据是优化产品和服务水平的基础。百信银行是一家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坚持差异化发展,探索形成百信银行特色模式;坚持“科技双线制”,兼顾灵活和稳定的管理创新,避免科技和业务脱节,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开放银行平台,形成生态场景和金融服务链接器;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1+1+N”数据驱动业务与数据驱动科技的能力联合;打造纯线上银行,以打通数据链路、激活数据价值作为经营活动的主体;进行数据化科技治理,由传统管理向“数据监管”转变。此外,百信银行通过数据风控应对转型中的风险挑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传统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外,科技风险、合作方风险和欺诈风险也成为主要的风险事项。科技风险方面,系统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金融服务连续性,百信银行通过准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智能处置问题。合作方风险方面,百信银行制定严格的合作方准入机制,组织合作方资质评估,制定风险补偿及退出方案等措施,防范合作方违规、违法行为损害客户权益,在防范欺诈风险方面,百信银行依托大数据和AI模型构建欺诈风险识别矩阵,实现分层风险过滤。最后,于浩瀚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促进数据价值社会融合。希望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数据资产交易平台,解决数据丰富度问题,同时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平衡。二是呼吁场景联合金融监管。银行业务开放到生活场景后,相应的金融监管范畴也应延展到金融机构之外。三是监管容错机制。采用“监管沙盒”是一种非常有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模式。四是非接触服务政策。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非接触服务方式,需要开户、面签等业务实现快速高效线上办理,建议在同步研究业务办理和科技监管引入新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给予更大的创新空间。五是数据监管。可探索由行为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由规制化监管向数据科技监管转变,防范系统性风险。六是建立开放银行标准规范。应制定涵盖所有实质提供金融服务和关联服务企业的,进行框架化管理,营造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窦继岩: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窦继岩围绕“数据驱动赋能科技租赁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中关村科技租赁实践经验。当前中关村科技租赁发展战略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技术从传统IT技术转变为数字金融。通过数据驱动战略,实现数据引领业务集成和客户协作的高效管理;实现依托数据优化管理,促进流程整合;实现数据有效采集,提升流程效率。中关村科技租赁利用良好的数据基础与条件,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清洗、算法更新与驱动管理的全流程、全覆盖。窦继岩详细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租赁数据驱动的“四类画像+七大场景”。中关村科技租赁以数据为基础形成了四个画像:项目画像、客户画像、行业画像、租赁物画像。七大场景分别包括:一是精准获客: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获客并在其基础上,实现有媒获客与脱媒获客相结合的业务推广方式;二是准入与反欺诈,以大数据整合模型的手段,在准入机制和反欺诈识别上形成场景化应用;三是产品与服务设计,在以客户画像与项目画像的结合数据基础上形成智能化产品设计平台,同时完善客户需求与平台产品、服务的对接,建立收益协同与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综合响应平台;四是征信与评审,建立“四位一体”的征信机制,从法人、自然人、财、物四个方面构建立一体的征信评价体系,逐步取代现有金融行业人工评审规则,建立人机结合的项目评审机制与体系;五是租赁物管理,建立租赁物画像,建立对租赁物安全性、可控性、变现性、创现能力的评价模型,结合物联网等手段的引入建立租赁物监控平台,实现对租赁物的监控及风险动态识别;六是租后管理和预警,通过内外部数据的打通形成的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完善不同角色的画像,形成多维度的租赁后管理预警模型,并建立租后管理平台及不同级别预警的输出;七是数字化运营,建设一站式客户服务、加速内部全价值链打通,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协同效率。李鹏:北京青云科技销售总监北京青云科技销售总监李鹏首先向参会人员简单介绍了青云科技的定位和特色。青云科技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品的企业,围绕“云之基石,自由计算”,形成了“以具备广义云计算能力的全维云平台打造数字世界基石,以统一架构和高度解耦实现全场景自由计算”的定位。之后,李鹏基于自身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问题。当前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步入数字金融4.0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实时的互动与个性化交互体验。技术驱动业务创新,云、移动、大数据、社交网络、安全等成为金融科技的关键词。金融科技向服务治理、深化创新和合作共享等方向发展。利用云化交付、大数据平台、智能运维、敏捷架构等技术建设监管控综合治理平台;利用分布式架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智能风控等技术建立创新业务支撑平台;利用金融行业云、集团云服务、数据服务等建立公共云平台。陈芝芳: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芝芳首先向参会人员简单介绍了三悦科技的定位。三悦科技致力于“交易场景+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通过数据链场景金融解决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痛点,通过数据链形成可视化的交易链解决数字供应链金融的难题。陈芝芳认为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于重塑金融机构,主要是在重构银行,包括重构资产、重构负债、重构技术底层以及推动智能金融和监管科技的发展等。三悦科技以“数据链场景金融”解决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难题,其核心就是要为“交易画像”,实现交易数据链的可视化。在实践中,通过解构交易场景形成交易数据链和相对的交易闭环,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数据链和封闭的场景数据,以行为数据为基础,以交易数据为核心,与银行的线上风控系统互通,满足银行对风控的各项数据要求,从而实现了银行无担保的、在线的、智能的融资服务。最后,陈芝芳对朝阳区金融科技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创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科技产业园、重视金融创新的同时重视监管科技的发展及预防金融犯罪。嘉宾点评环节,邀请到了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杨竑对各位嘉宾发言进行点评,并结合自身工作对本期主题进行分析。嘉宾点评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首都金融智库合作基地主任李晶主持。杨竑: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杨竑认为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实践积淀基础,形成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之后杨竑以“三个必然”为主线谈了自己对于金融科技的看法。一是金融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金融科技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发展,重塑基础设施架构,重组市场生产要素,推动社会进步。推动数字化引领的发展模式,以及今年提出的“新基建”都是科技助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金融科技领域一些比较超前、突破性的应用,需要在基础理论支撑、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场景应用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金融科技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首先从需求导向来看,金融行业是利用信息技术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行业,科技进步对于金融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来自于业务发展、规则制定、风险防范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调整金融科技战略部署。技术实现必须因需而变,并伴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制协同推进。其次从金融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既要保证现行体系的稳定运行,同时要开展新型架构的构建,对金融科技的挑战是巨大的。基础设施是基石,意味着可用、安全和可配置,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三是金融科技是社会协同的必然。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国家政策部署以及行业规划指导,区域性的实践验证成为必然。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区域性试点先行,试图突破一些关键瓶颈,包括业务、技术、标准和规则,并引发进一步研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最后,杨竑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的四个方面。一是大与小的协同。国家战略部署体现了代表性和整体拉动效应,开展局部规划与研究、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是各行业和每一层级政府的必然选择。二是整体与区域的协同。正确理解与分析国家战略要点,研究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进程,同时客观认知自身所处的位置、发展意愿和资源能力。三是长与短的协同。金融科技助力行业发展、推动市场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更新变革是发展的常态。有关基础设施、环境支撑、实施方法和选择路径都应该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微观的商业模式走稳、走准,推而广之就是未来的目标。四是技术与应用的协同。任何一类技术效能的发挥都是多技术的融合,目前金融行业以场景创新为需求,着眼于未来发展,应该尽早建立金融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服务贯穿于经济民生的每一个环节,尽快制定服务标准,让金融服务随时可得成为现实。
8月5日,记者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央行将深入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将已形成的可复制的经验加快向更大范围推广。下一步,普惠金融试点将扩围,绿色金融标准将出台落地,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将加速推进。同时,监管还将更加注重压实地方责任,建立动态调整的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机制,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机制。(经济参考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19年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水平小幅提高,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继续缩小,金融业务在全国比重较大。其中,保险业务在全国占比较高,2020年增速出现回落。金融业务占全国比重2015~2019年,长江经济带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和占全国的比重从41.15%升至41.57%,上升了0.42个百分点。其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存贷款余额之和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下降0.09个和0.11个百分点,而中游地区提高0.61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金融业务占全国比重上升。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继续缩小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金融相关比率为3.24,比全国低0.36个点,但是较上年减少0.07个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继续缩小。其中,长江下游地区和上游地区的金融相关比率较高,分别为3.62和3.11,分别比中游地区高出1.06个点和0.55个点。2015~2019年,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从0.046下降至0.031。进一步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组间差异下降。从2012年的0.017下降至2019年的0.009。而组内差异下降并不明显。这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缩小主要是由三大地区间发展差异的降低而非各地区省市间差异所引致的。2019年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以组内差异为主,占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重为70.4%,而组间差异占比为29.6%。保险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增速回落2020年我国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下降5.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0%,保费收入增速回落,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保险业务占全国比重较高,2020年,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41.06%。其中,下游地区的保费收入占长江经济带的比重超过一半。业务结构以人身险为主、财产险为辅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身险保费收入比重小幅提高,从70.8%升至72.7%,提高了1.9个百分点。同期,下游地区的人身险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上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的人身险比重同期分别提高了2.1个和0.2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财产险保费收入比重小幅下降,从29.2%降至29%,降低了0.2个百分点。保险赔付支出增速小幅回落2020年我国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7.9%,而长江经济带保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估算为41.0%。赔付支出增速为6.2%,较上年测算增长0.7个百分点。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保险赔付支出增速小幅下降,前瞻估算降低0.5个百分点。注:由于2020年江西省赔付支出数据未公布,长江经济带数据为估算数据,仅供参考!以后期公布为准。人身险赔付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身险赔付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从51.8%降至47.5%,降低了4.3个百分点。其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人身险比重分别降低了3.6个和5.7个百分点,中游地区的人身险比重下降较少,仅降低了2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人身险赔付支出占比为49.6%,而财产险占比50.4%。长江经济带人身险赔付支出的比重低于全国,为47.5%,财产险赔付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国,为52.5%。其中,中游地区的人身险赔付支出比重较高(54.1%),下游地区的财产险赔付支出比重较高(56.3%)。注:内圈为全国保险赔付支出占比,外圈为长江经济带保险赔付支出占比。保险深度小幅上升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保险深度从3.21%升至3.94%,提高了0.73个百分点。保险深度小幅上升。支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