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城市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契嵩

城市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一门年轻的学科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研究对象到内容,从研究方法到体系都仍然处在探索之中。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19世纪2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经济的研究开始的,这些研究重点关注了城市区位、城市土地市场的价值分配等内容。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发表的《工业区位论》阐述了城市的工业区位问题,为工业区位理论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严密的研究方法,但他把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包含在其区域经济或地租理论之中,城市经济学并没有真正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诸如住宅、交通、环境等一系列城市经济问题,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已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内容涉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工业布局、空间距离、运输成本等诸多问题。城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可以从1956年纽约大都市地区研究项目算起,胡佛和弗农合著的《都市解析》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学的起点。也有人认为,城市经济学的起始是以1964年美国区域科学专家威廉·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因此,城市经济学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当前,城市研究、城市带研究和城市协同发展研究已成为城市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学科热点。我国对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高潮出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开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挥大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建立以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建设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这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均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批城市经济学教材和专著在我国陆续出版,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我国最终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始城市经济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城市经济系列教材之一。现在,在国内无论综合性大学、文科学院、理科学院,均有日益增多的原来从事其他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理工学科(如区域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学)的教师不断转向到城市经济学研究队伍中来,城市经济学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期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发展本身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有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者不断探索,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总结城市经济学的重要规律、丰富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提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议,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仅就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而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有待城市经济学研究者们进行重点研究和持续探索:一是城市化问题研究。2018年我国的城市人口达到了8.3亿,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9.58%。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路径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因此,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首先应从指导和规划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开始,通过了解这些方针政策出台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产生的效果,来研究我国城市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动力,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其次,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一些重要举措、具体方案的研究,重点关注大城市的城市病问题、中小城市的合理发展问题以及如何激发经济发展较慢城市的发展动力问题。研究中可以重点发挥交叉学科的研究优势,对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最后,加强对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比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成功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代价,在推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真正取得后发优势。同时,城市经济学需要重点关注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发展的意识,注重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二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动态演化过程,这是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应结合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情特点,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在城市经济增长研究方面,可以重点研究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具有一般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还可以重点关注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政策之间的关系等主题。在城市发展研究方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平衡、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的内容,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这一研究领域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研究,应主要从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出发,重视讨论城市公共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注重人文价值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并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三是城市体系和城市群问题研究。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城市体系的结构与布局,是城市化在空间上的主要表现。当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程度,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就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比如,研究如何有效地按地域系统组织生产和进行行政管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对当前我国城市体系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体系的形成过程、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等重要问题。其中,城市群、都市圈的研究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中之重。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也是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的分工合作、经济联系和城市群治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四是城市内部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问题研究。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的逐步提高,城市内部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利用城市土地利用、人口通勤和房地产等微观数据,研究者可以对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发展模式进行丰富的经验研究,也可以对以往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检验。例如,通过分析城市土地这一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可以对城市土地供求、地租理论、城市空间演变和城市规划效率等诸多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深化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五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治理问题研究。城市治理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城市政府必须担当起重要的调节者角色,因此优化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是研究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明晰,许多观念有待改进,此类研究工作仍不能放松。城市治理相关问题既包括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地方发展问题和城市规划问题等城市经济学的传统问题,也包括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建立关于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体系、平衡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城市文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等城市经济学中的新问题。(作者:孙久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

使无休时

《区域经济评论》范恒山: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偏差与矫正

理论和实践可谓一对孪生兄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理论产生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而实践催生理论又为理论所牵引。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一定是不科学的、形而上的或纯逻辑的,反过来说,理论的创新发展一定要以实践为基础、为依据。一、当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观察当今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有一种脱离实践的倾向需要我们注意和警惕。中国当下的经济学研究在摆脱热衷于政策解释、文件辅导、经典注解的同时,出现了以下需要警惕的几种倾向或问题:其一,越来越热衷于闭门造车。一些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毫不沾边,既不是实践进程的科学总结,也不是未来发展的务实建议,而是仅凭主观意志、热衷于异想天开的逻辑演绎和文字幻变,除了孤芳自赏外,毫无社会意义。其二,越来越精心于概念创造与话语标新。习惯于把简单的道理用晦涩复杂的词汇表述,热衷于生搬硬套外来的词汇,不管是否符合中文的逻辑和法式。其三,越来越沉迷于数理范式。无论需不需要、严不严谨都要堆砌一些复杂的函数关系和数学公式,满篇充斥着并非必要的希腊字母和拉丁文字,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明了的实践问题繁琐公式化。其四,越来越专注于引论立论。习惯于通过引述论点来论证观点,不注重实践依据,不注重是否“需要”或者“必须”。只是与过去言必求马、恩不同,现在是无论是否贴切和需要,都言必引用欧美学者的观点,似乎一篇论文不引述若干西方学者的话语,就不成为论文了。其五,越来越屈服于外来标准。撰写论文、采用文稿、评价文章都以西方特别是欧美刊物或偏好为标准,西方论文范式成了衡量文章形与实的唯一范式。总的来说,这些倾向使中国经济学研究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西进”或“西化”的色彩。那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又是怎样的呢?它似乎不同于我们一些学者的做法。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总体上是符合的。我们熟知的萨缪尔逊主编的《经济学》,到现在已经修订出了第19版,而修订的依据就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实践成果,包括中国发展创造的成功实践经验。而我们一些学者的经济学研究却是一种脱离中国实践的“西进”与“西化”,因而这种西化带来的必然是虚化。这种脱离中国实践的西化和虚化是否有道理?答案是否定的。新中国成立7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走出一条在整体上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我们对这种道路的自信在于,中国从一个基本毁于战火的“一穷二白”的国家转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种迅速发展的状况是很多发达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既然如此,偏离中国独特发展实践的西化和虚化,显然是不科学的。二、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诚然,中国的发展实践全面汲取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包括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例如,中国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其中有不少与西方市场经济共同的地方。在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发展中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内容,包括与其相适应的研究方式和表达范式,一味排斥也是不科学的。但中国的经济学不能仅有这些内容,特别是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与范式,它应当同时甚至更多地反映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独特实践的成果。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建立以自身伟大实践相符合的经济学理论与范式,其中包括对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提炼与范式呈现,但不应是全盘追崇西方而导致的与中国实践脱节的虚化。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是否具有实践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及4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已经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主体上体现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从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这也是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各方面都认同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情不一样。中国人口众多,数量达14亿人;底子薄,人均资源很少。相对于人口数量来说,中国的国土面积可谓十分短缺。美国按大口径算,国土面积超过中国,但人口刚刚超过3亿人;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只有近1.5亿人;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超过中国,而人口只有3600多万人。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实现快速发展殊为不易。与此同时,中国所建立的社会制度也具有独特性。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既不能走1949年前的道路,也不能走西方的道路,更不可能走苏联的道路,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在经济上的特色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发展环境不一样。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可谓内困外扰,始终处于紧约束之中。从内部看,因常年遭受战火侵害,新中国建立时面对的几乎是一片废墟,只能白手起家;又因为特殊的外部环境,只能自力更生。即便没有外部侵扰,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都非常困难。从外部看,由于制度差异及其他重要原因,中国始终受到一些国家的围堵与封锁;中国坚持奉行不称霸和各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对外原则,从不侵略别国,也从不从外部掠夺资源;中国不处于世界发展的高位,引进资源要素不容易,在自身的资源要素还容易流失的情况下,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时常伸出援手支持落后或贫穷国家。第三,发展方式不一样。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有许多方面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有自己的体制特点。概括地说,一是坚持“两轮驱动”:一方面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地、科学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把握“两个抓手”:一手抓最落后群体的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抓解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如温饱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另一手抓与最先进的生产体系和科技手段的对接运用,力求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发展。三是实行“两个途径”: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发挥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发达地区运用各种手段支持落后地区。四是用好“两个市场”: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内,深入广泛地开拓国内市场,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运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五是重视“两个手段”:一方面,科学运用物质手段或经济杠杆,充分激发各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进取精神,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尽心出力。六是形成“两个支撑”:充分发挥各类功能平台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发展和促进创新的有力支撑;积极推动建立横向、纵向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七是推进“两个转变”:在发展道路上由实行资源要素驱动向实行创新驱动转变;在发展内容上由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八是紧扣“两个目标”:千方百计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努力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和谐安宁和中华民族的幸福安康。中国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足以使我们对深化经济理论研究、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学范式充满自信。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跟随。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不能全盘照套照搬,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及其教科书编写不能以与我们有很大差距的西方经济学及其教科书为标准,如果在内容上模仿,甚至分析方法、语言表达都完全套用是很不科学、很不合理的。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及经济学范式发展创新的最坚实基础无疑是中国自己的实践。三、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应在三个方面推进创新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那么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功也需要我们把实践中做对、做好的东西总结出来,这样不仅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也能为世界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以中国特色实践为依据或导引,实现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持续创新,作为方向,就当前而言,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至少可以依次或同时在三个方面推进:第一,在现有框架和范式下寻求创新与突破,重点是根据中国经济活动的状态与变化,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做出新的总结归纳,给其以科学的描述与揭示。第二,对现有框架和范式做适度的改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实践做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提炼概括,形成若干具有指导意义的原理、规制或守则。第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融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创造,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与基本要求,创造具有世界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形成基于中国成功实践、由中国经济学人主创、可以作为世界经济研究重要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或教科书。【来源:中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白色蛙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前言很幸运,一战圆梦厦大。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考研的经验,所以写下这篇心得,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帮助。个人感觉,很多考研的朋友没有弄清楚考研的实质,因为信息不对成,报考学校就是看机缘巧合,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结果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厦大真题重复率很高,碰到一样的题目能省去好多思考的时间。所以我选择了让周围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厦大。大家在择校的时候,要看分数线,招生人数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这些在考研文库都是能搜到的。二、复习的详细过程英语在英语方面,前期主要是背单词,学语法。暑假开始,开始做历年的英语真题,大约是一个星期做一套,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出来,并且分析哪里做错了。到快考试的前一个月,买了一本作文书,开始背作文并且练字,每天背一篇,可能记不住,但是也要多读几遍。政治在政治复习上,选择做100,主观做肖四肖八的卷子,时间不够最后背一背肖四就ok了,肖四非常重要,我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刷什么小程序,那纯粹浪费时间,好好做套题背知识点,比这儿实在多了,个人觉得政治一般都会过线,并且拉分不大。数学先介绍一下我的数学经验,我从大三下开始准备,先复习了一遍高数课本,同时买了一本1800题,看完一章就做基础篇的题,暑假的时候看完了一遍复习全书。之后又买了一本660题,把做错的不会做的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说明自己哪里做错了。后面就是刷真题和模拟题,本人并没有看太多的视频,虽然能够帮助你建立起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也是一种偷懒,实在不懂的看看就可以了。我还是想把时间留到给自己刷题和总结。专业先说一下专业课,除了官方《宏观经济学》曼昆、《微观经济学》平迪克,我在新祥旭报了个一对一的辅导班,直系的学姐还给我列出了一些其他的资料,提供了历年真题和课后习题参考,以及本人整理的复习笔记。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专业课的话我就是跟着的复习计划表学习的,结合厦大本科生宏微观PPT,按章节全面讲解课本一遍。后面就是通过真题去整理重难点和做题巩固。后面对如何背诵和组织考场语言进行了专门的讲解。最后是考试注意事项等等。个人体验感还是很好的,主要是按照这个节奏,后期完全不会觉得时间紧张,复习的很踏实。三、小结考研就是个磨砺自我的过程,一定要坚持、认真同时做好规划,不能三心二意,觉得考不上厦大,换考211,那你可能连国家线都过不去,一定要锁定目标坚持下去。还没开始考就想退路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考研就是要破釜沉舟!

胡适

区域经济学理论有待创新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渐次铺开。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实践为区域经济学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在受访学者看来,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伟大实践,区域经济学研究应从经济实践中寻找灵感并转化成有用理论,更多地进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迎来转型机遇伴随着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形成了“三群两带”新战略格局,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生态带,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能,在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强调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密认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是实践探索和理论推进相互迭代的结果。区域经济学在新形势下面临双重发展机遇:时代赋予的转型机遇、中央战略部署的顶端机遇。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表示,区域发展实践与区域经济学理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郑州大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合林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及经验为我国区域经济学创新发展带来最大机遇;我国区域经济实践为区域经济学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内涵。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教授刘清春看来,区域经济实践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丰富的区域经济实践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可靠例证。 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不断拓展新的研究视角、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周密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在面向国家急需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解决上,区域经济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学科交流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等大型会议成为学科交流发展的重要纽带。第三,理论成果不断推进。在区域产业分析、区域扶贫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群发展等重要主题上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理论成果。第四,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张合林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家已推出了诸多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比如,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域观经济学等。此外,区域经济学学术团体不断壮大学术交流活动,也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谈及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刘清春表示,从区域发展理论来看,主要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从区域关系理论来看,主要包括区域合作理论、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从区域经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协同攻关未来,在推进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方面有两个重要转向。周密认为,一方面,将从唯技术论转向思想和技术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将从借鉴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这就要求我国学者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寻找更多经济灵感并转化成有用理论。陈建军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需要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攻关,进而形成交叉学科,以此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张合林认为,推进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多方面着力。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方面的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刘清春建议,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区域性、综合性与开放性,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科学思维体系,推进多种研究方法的交叉互补,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必须有效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具生命力。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2日第195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唯唯否否

增强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和引领力

#三大体系#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在我国区域发展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也为深化区域经济学研究指明了新方向。学科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表示,新中国区域经济学萌芽于改革开放以前,借鉴了苏联生产布局学理论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在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区域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诸如“中国区域分工转型”“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学说,发展了中国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这个框架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形成以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经济互动、空间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代表的空间经济理论,确立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政策为代表的空间治理经济学,采用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经济复杂性分析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已进入学术自立自强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在发展实践的推动下持续创新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决策价值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认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在适应时代发展中日趋完善。我国理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不仅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政策评估、区域发展差距、产业转移与集聚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把区域协同发展、城镇化空间形态、脱贫攻坚、区域对口援助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吸收进学科理论体系中,开始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我国区域经济学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是对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与实践的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表示,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和南北方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现代城乡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乡村振兴理论和“精准扶贫”理论组成了现代城乡关系理论。当前研究的重点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为基础,把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和反贫困结合起来,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乡关系。三是区域协同发展与一体化理论。这包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研究等成果。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范剑勇表示,目前,区域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存在较大的交集。除了传统规模报酬不变的资源禀赋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的新贸易理论外,区域经济理论逐步发展出了注重空间外部性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城市经济学理论。如何将这一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制度变革需要结合起来,并正确地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实践中,还需要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探索。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应以区域经济学为重要支柱。杨开忠认为,整体而言,社会经济活动都要落脚到地理空间上,“在哪里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谁决策、按什么规则和程序作出决策”共同构成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多样性极为丰富,“在哪里生产”对于经济活动至关重要。政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会不断塑造经济空间结构,因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实施了沿海内地平衡布局、不平衡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在我国,没有地理空间的经济分析通常是不切实际的,难以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也无法为党和国家在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应用。在叶振宇看来,展望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和教学工作者要勇立时代潮头,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土壤,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创新。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克服区域概念泛化、理论范式西化、基础理论弱化、学术队伍老化等困难和挑战。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兰冰认为,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区域经济理论需要在多学科融合中谋求创新,二是大数据兴起使区域经济研究范式面临变革,三是区域经济政策研究需要向全链条和精准化拓展,四是需要关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注重与发展实践相结合“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创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势在必行。孙久文表示,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从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出发,形成新的理论逻辑主线。第二,突出理论与实证结合,建立新的方法论。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问题已经超出原有理论的解释范畴,需要用新的方法论进行科学分析与阐释。第三,发挥调查研究的传统,形成案例研究基础。叶振宇建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国国情,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方向,从以下四方面继续深化探索:一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更好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二是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认识,把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引入区域经济理论中并作为重要的变量,创新区域发展相关理论。三是开拓对行政区的认知,把行政区的经济活动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加强对政府行为推动区域发展与协调作用的研究。四是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理论成果,跟踪微观主体异质性、区域政策设计与评价、空间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时将有关理论成果充实到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中。李兰冰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学要做到“经世致用”,应把握好两个基本点。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独特贡献与独特特征,突出其原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二是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解决国家重大区域发展问题为导向,增强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和引领力。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24日总第21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有保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写在前面我是考研成功上岸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的学姐,我的考研之路比较波折,初试成绩出来之后,以为自己无缘人大,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准备复试,以求圆满。复试表现不错,最终还是如愿上了人大。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分享的同学都可以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不达目的不罢休,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二、各科目的复习安排英语:我最主要的复习资料就是真题,大家不想买的可以在考研文库搜索下载之后打印,里面有很多最新的免费考研资源。在做真题的开始阶段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很艰难,因为有好多不认识的单词,甚至很多单词都形近,文章读了几遍都没读懂其要表达的意思。都是正常的,所以前期要主要抓单词和长难句,做真题的时候把文章中不懂的单词都并标注出来。大概按照这种方法做10套真题以后,做题正确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也就是积累的力量,英语没有太多讨巧的东西,做的多了就会了。政治:个人觉得,考研政治应该算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得高分的,从精讲精练到讲真题、1000题以及最后的时政分析、肖四肖八,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的,没有看视频,我感觉比较浪费时间。前期每天都要留出来一个小时左右进行一个学习,后期比如到了11月或者12月初,肖四肖八就要花出大量时间进行背诵记忆。只要认真吃透一套书,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数学:我的不高但也不拖后腿。数学我全程跟的新祥旭的老师,高数、线代、概率怎么安排,她帮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我直接按照这个进度计划来就好了,少了很多需要自己纠结的时间,效率比较高。先花3个月的时间把基础的知识学一遍,在这3个月把1000和1800刷完一遍,记住不会的和错的标注出来,遇到的好的解题方法找个本子记下来。8月—9月开始第二轮复习,看36讲,把公式概念全部背熟,把之前遇到不会的错的题再重做一遍,归纳总结。10月第三轮做真题,每天一套真题。11月继续刷第二遍真题。12月就开始大量刷模拟以及回顾总结以前的错题。专业课:结合我的复习经历,以及与考试的贴合程度,还有新祥旭学姐的推荐,先说说我的复习参考资料:政治经济学部分: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的目录框架辅以程恩富《政治经济学教程习题精编》的计算题练习和历年真题宏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的习题配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目录框架首先大家需要通读教材,搭建起基本的框架,再结合学姐讲的重点进行专门深入的学习,第一轮建议大家还是细致一点,后面就可以开始有选择的复习,最后12月回归课本的时候再细致的看一遍。期间可以结合真题来,真题是很好的复习材料,许多真题来源于《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仔细研究曼昆《宏观经济学》。所以说大家在看书的时候也不要忽略课后习题,多刷题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三、小结和祝福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也都有自己的方法,慢慢摸索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可以了。对于学妹学弟们,我想给你们说不要放弃,考研这条路的确很孤独,但坚持就是胜利,加油!

寄生物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中央民大可能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双一流A类中最好考的学校了,我读研的目的很明确,不为学术追求,只求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和更多的实习工作的机会,学校的区位能给我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也方便上下班。考上难度也不大,从这几年来看,只要过国家线基本就能够进入面试,整体竞争不算激烈。大家在择校择专业上也可以去考研文库查看相关的招生信息之后再做出选择。二、初试复习经验英语我90%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单词阅读和作文上。11月中旬前尽量都分模块复习。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基本过程是第一步15—20分钟做完,不对答案。第二步,全篇翻译,尽量不借助工具。第三步,按自己翻译的样子再选一次答案。第四步,对标准答案。长期坚持,你会慢慢的对整个阅读的出题思路、解题技巧会有越来越清晰的体会。作文方面,要提前熟悉一些常用的模板和句式,让自己固定和频繁的使用,这样能保证自己能得到较不错的分数同时节省考场时间。政治政治的复习从8月份到12月份,这四个月开始零基础复习政治到拿个70分是有很大可行性的。精讲精练主要是文字性叙述,我们浏览一遍后可以试试做做1000题,这个时候只做选择题,大题还早呢,后面一两个月后考研红宝书就出来也就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这本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考研政治就是从这本书出题,同样,主攻选择部分;后面距离考研还有1-2个月的时候疯狂做模拟题的选择题并且背诵肖四套卷,疯狂背,背多了大题自然就知道怎么写了。数学我数学我考的不好,教训更多,后面我也反思了我自己,那就是做题目做得太少,做题能够帮助大家掌握题感,同时要注意总结,不然做题就没用了,近30年的真题真的要好好消化。建议早点复习,别到后面没时间做题。专业课812理论经济学参考教材是:政治经济学大纲(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吴树清)、宏微观(高鸿业)。综合近几年的真题来看,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题(7—8道题,每题5分)、简答题(4—6道题,每题10—15分)、论述题(2道题,每题20—25分),而且论述题当中只考政治经济学大纲(刘永佶)里面的内容。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也可能会有1—2题从政治经济学大纲出,其余基本从政治经济学(吴树清)、宏微观(高鸿业)当中出题,且以宏微观为主跨考生可以报新祥旭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由民大对口专业直系研究生师兄师姐指导,物有所值。从我的上课体验来说,答疑比较及时。每本教材里面的名词解释、重要模型等是必背的点,10月中旬以后开始背诵真题,每一年每一题都要背,因为经常重复出题,新题不多。然后就是跟着新祥旭的学姐过基础重点和总结。三、小结后想和大家说说考研心态的问题,考研是大考不错,但人生考试有很多,我们不可能次次顺利度过,心态放平,考研二战的同学占了考研大军的一半,足以说明了考研是很有机缘巧合的,有些人考得不好,但人品大爆发被录取了,有些人辛苦一年,最后却因为复试的某一点没有做好而被刷了的大有人在,我们第一要坚定自我,第二要放平心态,最后那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祝愿大家安好常在。

末班车

地区司区域经济基础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开展第五次集体学习

3月5日下午,地区司区域经济基础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开展第五次集体学习,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大家谈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协调性稳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区域发展形势日趋向好。“十四五”时期,要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下一步,区域经济基础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将进一步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把学习成果体现到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中,推动地区经济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罗曼史

图说 | 你不一定知道的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带、民营经济发展热点地区成为带动沿海地区、中部经济带崛起的一个个经济增长极。从经济学增长极角度,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下面图示所展示的部分区域,恰恰是选择了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他们充分利用好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在当地宽泛灵活的营商环境下,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带动了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因统计原因,所列数据均为2018至今的参考项,未尽详准。仅供经济发展的决策者、研究者探讨借鉴。

维兰德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如何构建区域发展体系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关于区域发展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三段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大家对区域经济应该不生疏。我们把全国划分成若干个区块,对其在全国中的地位、优势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谓之区域经济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概念,还有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都是关于中国区域的概念,学者们对其本身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但很少从发展体系上进行系统地研究。习总书记提出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这个体系是什么样的?其构成以及怎么形成的?作为区域经济学者,都在进行探索。今天我就这个话题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一家之言,提出来进行讨论。点线面耦合点、线、面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区域发展体系就要从点线面开始,我认为点线面耦合是区域发展体系的雏形。点在区域经济学里的点就是城市、城镇和村庄。尽管有的城市很大,比如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面积有几千平方公里,有两千多万人,但它是一个点。一个村庄,几十户人家,也是一个点,几万人的城镇也是一个点,因为它都是实体。都是产业和人口聚集形成的。再大的城市也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像人一样一天一天长大,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很大,并且有规律可循。线线是依托交通线形成的一些经济要素聚集,是带状的形态。区域经济学对它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叫产业带,即从产业聚集的角度去认识。沿着交通线聚集产业和人口形成城市,所以交通线上城市比较密集,谓之城市带,这是从城市的角度认识这一形态。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城市,带的形成是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和产业的结合,叫经济带也是可以的。产业带、城市带、经济带,不同的称谓可用一个字来表示,就谓之“线”。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发展轴,也是线状形态,和经济带有什么区别,可以说没有什么区别。既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叫新概念,所以我把经济带和发展轴做了一个区分。经济带是自然形成的,比如修了一条铁路,铁路线上的城市、城镇发展比较快,明显与周边地区不同,所以就叫经济带。发展轴是什么意思呢?发展轴是一个规划概念,是一个主观意识。沿着交通线,主观上希望聚集更多的经济要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让经济带能够在国家和区域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把这条经济带定义为发展轴。经济带、发展轴都是一种形态的称谓。不管是产业带、城市带、经济带,还是发展轴,在区域经济学上都是一条线。有人形而上学地理解,说经济带是弯曲的,发展轴是直的,经济带比较细,发展轴比较粗,在规划图上画得既粗且直,让人贻笑大方。有的规划图把发展轴的直径和都市圈的直径画得一样宽,大家也见怪不怪,不过确实很好看。面面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城市周边有农村,城市+农村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同样,小城镇+周边农村也是一个区域,只是比较小。我们把点和周边联系紧密的地区称为面,谓之区域。最小的区域是一个小城镇+周边的农村;最大的区域是把地球分成几个部分,如亚太地区。区域是连续的,有地缘关系的。我们谈到区域,就是有地缘关系、相互连接的,不能断开。断开的就不能谓之一个区域,可谓之类型区。区域发展体系要从点线面三个基本概念出发。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虽然都谓之点线面,但发展阶段不同,耦合的程度不同,现代化水平也不同。区域性中心城市早年以步行或利用畜力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当然城市规模也很小。发展到现代,以机械力为主要交通工具,之后有了高速公路,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大了。以汽车作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活动半径通常在50公里,也就是汽车在一般公路上行驶1小时的时间。因为多数情况下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100公里的范围内,城市与周边地区发生比较密切的联系。比如周边的农产品到城市来销售,城市的工业品销售到农村,从而产生了广泛的互动关系。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有一定的腹地,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首位度(比周边的城市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100万人左右,辐射范围1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有些城市规模大一些,如一些城市人口超过300万,有些城市超过500万,有些城市超过1000万。我们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数量就越少。当然,城市规模大,辐射影响的范围就越大,但辐射半径也就是100公里到200公里,很少有城市的辐射影响超过200公里,仍然属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不存在世界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下,很多人把地级市当成城市,是不对的。地级市是一级行政区,它是包括农村的。地级市政府的所在地,谓之中心城区或者主城区的才是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样算起来,全国有200个到300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大有小,有的可能几百万人,有的只有几十万人,差异很大。有的城市由于政府行政级别比较高,省会城市也就是省级政府所在地,有特殊的发展条件,规模就会很大。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政府级别越高,城市规模就越大,省会城市大于周边的地级市,地级市大于周边的县城,县城大于周边的小城镇。当然也有例外,如沿海、沿江靠近港口的城市发展比较快,规模比较大,如上海、青岛、大连,我把政府消费形成的城市谓之传统城市,把由于特殊的区位资源条件形成的城市谓之现代城市。有的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人、500万人,甚至超过了1000万人。都市有一些中心城市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规模就会比较大。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了,就是都市。城市按照规模分成不同的等级,都市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中小城市一般不会被称为都市。“都”最早称为都会,汉字“都”本身有大的意思。从城市到都市,在规模上有一定的上升。建设部按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等级进行了划分,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谓之超大城市,超过500万人的城市谓之特大城市,超过100万人的城市谓之大城市,其中超过300万人谓之I型大城市,超过100万,不到300万人的城市谓之II型大城市,超过50万,不到100万人的城市谓之中等城市,低于50万人的城市谓之小城市,其中,超过20万,不到50万人的城市谓之I型小城市,不到20万的城市谓之II型小城市。既然城市有了明确的划分标准,都市也应该有个标准。我们发现城市人口超过100万,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对周边的影响力比较小,带动力也不大。超过300万,影响力就比较大。我认为超过300万人的城市也就是I型大城市可谓之都市。我国超过300万的城市有30个左右,当然并不都是省会城市,但多数是省会城市。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未来超过300万的城市就不止30个了,可能达到50个。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就更多了,将来可能超过200个。都市圈谈到都市,有另外一个概念给大家介绍,就是“都市圈”。城市和周边地区一定会发生联系,周边的你们要满足城市人的需求,城市人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周边地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区域。我们把城市辐射影响的范围谓之 “城市圈”,把人口规模达到都市标准的城市的辐射范围谓之“都市圈”。就是从城市中心往外走,一般辐射半径100到150公里,离都市越远辐射效应越小。都市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没有都市就没有都市圈。这是符合逻辑的,有些学者不讲逻辑,把几个城市划在一起,就谓之某某都市圈,地方政府更是如此。当然,达不到都市标准的城市也有一定的辐射范围,有城市就一定对外有影响,达不到都市标准的城市辐射的范围可以称为城市圈。城市圈和都市圈辐射的范围是不同的。城市群原来都市圈和都市圈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后来都市圈外延不断扩展,和另外的都市圈或城市圈就连在一起了,有时候分不清属于哪个都市辐射的范围。学者们把若干连在一起的都市圈和城市圈谓之城市群,也就是说城市群是由多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共同辐射影响的区域。城市群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规划的,因为没有那一级有能力把城市群短时期内规划和建设起来。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我们把它称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它的辐射半径200公里左右。我们知道苏州、无锡、常州,同时还有嘉兴、湖州、南通都在它的辐射范围之内。我们发现南京也是一个大都市,辐射半径有150公里左右。南京到上海300公里,中间有一部分地区就搞不清楚是上海辐射的范围,还是南京辐射的范围。杭州也是一个大都市,它的辐射半径也是150公里。这三个都市圈辐射的范围是相互耦合,相互覆盖的,很难分清中间地带是哪个都市所辐射。分不清楚就不要分了,不妨用一个新概念,这个新概念就叫长三角城市群。再举一个例子,天津距离北京只有100公里,中间有一个城市叫廊坊,既属于北京辐射的范围,也属于天津辐射的范围,北京可以辐射到天津,同样,天津也可以辐射到北京,所以有人谓之京津都市圈。石家庄距离北京300公里,石家庄的辐射半径100公里,北京的辐射半径150公里,仅考虑二者,不存在耦合关系,但中间有一个保定,辐射半径50公里,三者的辐射范围耦合在一起,京津冀城市群就形成了。重庆和成都相距300公里,重庆和成都的辐射半径均为150公里,两个都市圈是相切的关系,不是耦合关系。但中间有内江、自贡、广安、遂宁和南充,各自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两个都市圈加几个城市圈,成渝城市群就形成了。给城市群下一个定义,就是若干相邻的都市圈或一个都市圈与相邻的城市圈共同构成的区域就是城市群。从这个定义来讲,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的前提,就像都市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没有都市就没有都市圈,没有都市圈就没有城市群。这就是一个逻辑关系。现在区域经济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群的定义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有相当数量、不同规模和等级类型的城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一个或多个都市为核心和周边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城市集合体。“十一五”规划纲要里面就写了“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什么意思呢?因为城市群城市比较密集,城市的规模比较大,可以吸纳和承载很多的人口,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哪里?就是城市群。2007年,我主持过一项研究,就是中国已经形成的城市群和正在形成的城市群。经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形成的城市群有10个。如下图所示。其中两个城市群的名字和现在不同。一个是川渝城市群,现在叫成渝城市群。另一个是珠三角城市群,原来的珠三角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现在加上香港和澳门,名字改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的比重1/3左右。人口也占很大的比例,在我们国家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对前述10个城市群也做过数量分析。占有的土地面积1/10多一点,但是人口超过1/3,GDP占全国的比重将近2/3。我们将其称为中国的十大经济支柱。正在形成的城市群有五个。江淮城市群、湘东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还有新疆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因此,中国未来会形成15个城市群。数量能不能更多一些或范围更大一些,那要看未来区域的发展变化,近期不太可能。有些省市出于不同的需求,做了多个城市群规划,应属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有比较大的距离。城市群是比较发达的地区,未来应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获取国家的支持,国家应把更多的财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范围将不断拓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一个晚上或几年时间就扩展到很大的范围,只能在地图上或学者的文章里才能够实现。我们认为城市群的本质特征就是城市之间的联系、分工与合作。原来城市各有各的腹地,现在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了,辐射半径也大了,和相邻的城市就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关系。城市之间就产生了竞争,有的时候是恶性竞争,这就需要进行协调和规划,促进分工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要加强合作,你要发展,我也要发展,怎么合作呢?首先要进行功能性分工,通过分工才能加强合作。比如说两户农民,能不能你种葱,我种蒜,咱们来交换。城市群也一样,比如说核心城市规模比较大,吸引力也比较大。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成本也会随之提高,如果核心城市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周边城市服务,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发展附加值比较高的高科技产业。一般制造业由于成本越来越高,很难取得很好的效益,能不能向外转移,转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去。周边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小城镇,也获得发展的机会,城市之间在产业方面、功能方面就实现了分工,就可以避免核心城市一市独大的状况。编制城市群规划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促进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变单个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群整体的竞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打通断头路,加强互联互通。推进市场一体化,消除行政壁垒。产业转移应采取市场办法,尽可能不采取强制办法,更不能采取“强拆”的手段。要久久为功,不能操之过急。经济区城市群再上升一个层次就是经济区。所谓经济区是有大有小,是分不同层次的。今天我讲的经济区就是一个城市群与周边地区应加强联系,城市群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我把它谓之经济区,建议以城市群为核心进行划分。城市群不是孤立的,城市群也会对外辐射,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共同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就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区。城市群是经济区之核,城市群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群之外的地区发展水平比较低,通过辐射、带动和引领,缩小城市群内外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南往北看,珠三角城市群,现在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辐射可以带动泛珠三角经济区。过去有泛珠合作架构,范围很大,从辐射影响联系的角度看,不可能有太大的范围,但应该包括整个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可谓之泛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可以辐射到江西的东部和整个安徽,可谓之泛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未来会耦合在一起,可谓之京津冀鲁城市群,对外辐射到山西和内蒙古,可谓之泛渤海经济区。原来国家做过环渤海经济区规划,包括京津冀、山东和辽宁,泛渤海不包括辽宁。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的联系很紧密,大连、营口是东三省的出海口,把辽宁划到环渤海,东北就剩下吉林和黑龙江,所以一定要把辽宁和吉林、黑龙江放在一起,形成以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联系也很紧密。东三省加上内蒙古的东五盟(市)【内蒙古东五盟现多数已改市,包括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谓之泛东北经济区。因为原来说东三省指的是东北,把内蒙古东五盟加进来,叫泛东北经济区,以示区别。加上中部经济区,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共8个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共同构成了海峡经济区,台湾是我国的宝岛,一定要统一,和平统一也好,以别的方式统一也好。福建省加浙南、粤北、赣东南共同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再加上台湾+海峡西岸就叫海峡经济区。经济区划分的原则是经济区一定要以城市群为核心。没有城市群,划分经济区的意义就不大。因为城市群内城市比较密集,城市规模比较大,经济比较发达,能够带动更大范围的地区。没有城市群,随便划一块,把戈壁滩划一块,把沙漠划一块,那是类型区,不是经济区。经济区划分还有几个意义。第一,经济区是合作区。既然经济区有地缘关系,连在一起,城市群和周边的地区应加强合作。第二,经济区是政策区。各个经济区自然条件不一样,资源环境不一样,交通条件也不一样,差异很大。不同的经济区制订不同的经济政策,才更具针对性,不能一刀切。比如说泛东北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政策不应一样,西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差异很大,政策也不应一样。第三,经济区是规划区。现在全国搞了很多规划,以行政区搞规划实际上有很多的弊端,行政区之间交通联系不太便捷,断头路很多。不管是发展规划,还是空间规划,应按照经济区编制规划。八个经济区合在一起就是全国规划。经济带经济区范围比较大,里面涵盖了城市群、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加强经济联系,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需要规划建设经济带。发展轴就是促进经济要素继续在交通线或者经济带上的聚集,并将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连接起来。经济带是客观的,是历史形成的,而发展轴带有主观特征。我国较大的经济带共有8条,沿海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包昆经济带、沿边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渤蒙新经济带,是我们国家沿着交通干线自然形成的经济带。它比其他地方产业要密集,城市也要密集,交通体系也比较发达。我国很多大城市,都在这几条经济带上。这8条经济带不可能同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在一定时期选一条作为发展轴进行重点打造。比如说“十三五”时期,选择的是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支撑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聚集产业,让经济带上的城市实力更强,规模更大。“十四五”时期是不是可以再选一条经济带进行规划与建设?我们建议沿陇海兰新线打造发展轴,东到连云港,西到霍尔果斯这样一个东西发展轴线。国家确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与这条轴线几乎是一体的。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将使这条经济带上的城市发展更好。沿边经济带,我们把它作为“四纵”之一。沿着边境线,以地级市为单元,加快发展,集聚产业,扩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形成一个“环形”的沿边经济带。要稳固边疆,必须发展边疆,发展边疆才能富裕边疆。我们建议在“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将沿边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一条边疆发展轴。我认为,我国的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就是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区、发展轴共同构成的相互耦合、紧密联系的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