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三省硕士论文抽检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泉涸

三省硕士论文抽检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3月以来,江苏、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原题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暴露了什么》)

其一人美

复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 校方终于回应了!

复旦大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复旦大学7月4日回复爆料人:“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5月30日,网友“argo”发微博称,复旦大学一篇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并@复旦大学。该论文作者为钱某某。5月31日,复旦大学通过微博回复称:“@argo 非常感谢您对我校学生学术规范问题的关注,您反映的信息我们已获悉,并转达研究生院核实。我们一贯重视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一经查实,将据相关规定和流程严肃处理!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截图6月初,网友“argo”就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两篇论文相似举报至复旦大学。7月2日,网友“argo”收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邮件。该邮件称:“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您提供的举报材料进行了初步核查,认为钱某某论文的主要问题是不当引用,建议暂不予立案;若您能够提供更为具体、清晰、明确的证据,再行考虑是否立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2日,网友“argo” 增加补充材料——《维普论文检测报告》,该报告称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的“总相似比为59.32”。网友“argo” 通过邮件,将该材料发送给复旦大学。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维普论文检测报告总相似比为59.32。 举报人供图7月4日傍晚,网友“argo”获得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称,“您提供的补充证据已收到,经我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审查,认为证据符合立案要求,现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4日,记者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官网,下载了钱某某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根据下载到这两篇论文,钱某某与华某某的硕士学位论文均完成于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钱某某在该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中写道,“我要感谢我的堂弟华某某”。记者比对发现,两人论文虽然论述主题不同,但都在确定影响因素时采用了同样的指导思想,钱某某论文的第19至20页与华某某论文的第20至21页,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最后的致谢部分。来源:环球网

友谅

中国政法大学两篇硕士论文被认定存在问题,导师受到处理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5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了2019年该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硕士论文《论不当得利返还范围之界定》和《大学生校园分期消费市场发展的研究》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共有10篇论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 相关通知介绍,2019年下半年,该校对2018-2019学年度学位论文进行抽检。2018-2019学年度博士学位论文共计149篇,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的15%左右比例随机抽检,送审博士论文22篇,其中法学博士学位论文17篇,其他学科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共计2288篇,按5%左右比例随机抽检,送审硕士学位论文114篇,其中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58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56篇。共抽取136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经送审与增评,2篇硕士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合格率98.53%。共有10篇论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占全部送审论文的7.35%,其中博士学位论文6篇,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3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篇。 “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和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论文名单具体如下: 处理意见提出,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规定,对相关学院、导师做出相应处理。其中,“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民商经济法学院李显冬老师2021-2022学年度停止指导各类硕士研究生新生;MBA教育中心齐勇老师,因所指导学位论文3年内有2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及1份不合格意见,2020-2023三个学年度停止接收指导新的各类硕士生,并不得被授予院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导师、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年度考核中不得被评为“优秀”;恢复招生后,2年内不得接收指导新的定向硕士研究生;同时,由研究生院对齐勇老师提出警告。民商经济法学院、商学院对评审意见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限期整改,整改报告经院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澎湃新闻获得的《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专家意见》显示,针对《论不当得利返还范围之界定》出具的一份不合格意见称,从内容上来说,作者更多地是堆砌资料,而没有进行实质性论证,未能有效得出作者自身的观点。另外,从学术严谨性上来说,作者的引用非常不严谨。例如,作者行文中引用“孙森族:《民法债编总论》,法律化版社2006 年版,第152 页”系明显错误;再如,作者引用称“崔嵬:《《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我国不当得利法得利与得利返还制度的比较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7 期。”但经评阅人查阅,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压根就不存在“第7期”,该论文是2016年第4期刊发的论文。 另一份不合格意见称,虽然该文收集、运用了一定的资料,层次较为清楚,但其所议范围与主题存在大范围上的不统一,整体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在形式上,对重要概念的很多表述让人捉摸不定,难以成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针对《大学生校园分期消费市场发展的研究》出具的一份不合格意见称,论文文不对题,题目为“市场发展”研究,而论文的内容和框架结构不是解决“市场发展”问题。论文的内容研究没有意义。另一份不合格意见称,42篇参考文献中有4篇参考文献看不到任何文献。严重不规范,极其少见。

道与之貌

硕士论文研究董明珠“自恋”引热议,各方均未回应,论文从知网“消失”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莫名“走红”。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了解到,该篇论文的提交时间是今年1月,由浙江工商大学一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陈舒心撰写,论文指导老师是谢诗蕾。该论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董明珠的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文章直指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董事会权利失衡、向关联方输送利益。随着事件发酵,记者尝试联系浙江工商大学、论文指导老师谢诗蕾,以及格力电器方面,不过截至目前,各方对此均未有回应。另外,记者留意到,11月19日晚,当记者再次在中国知网查询该论文时,已无查询结果,论文从中国知网“消失”。研究董明珠“自恋”的论文惹关注一篇今年1月发表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日前“突然”遭到关注。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11月18日开始,新浪财经、界面新闻等网站对《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一文进行了报道,不过这些报道均未见署有记者或编辑的名字。19日开始,一些自媒体开始加入讨论。记者阅读上述涉事硕士论文了解到,文章细数了董明珠三大自恋行为表现:一、渴望支配性权利;二、采取冒险决策;三、固执已见。论文作者认为,2016年格力电器拟收购银隆新能源股权的方案是想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股权集中度;董明珠还“冒险”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入股银隆新能源。由于CEO董明珠的自恋,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没能撑起格力电器新增长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然而,记者注意到,该论文通篇讨论基础都在于“董明珠自恋”。而论文作者衡量董明珠自恋程度仅选取了“CEO媒体曝光度”和“CEO薪酬差异度”两个维度来进行衡量和论证。同时,文章也有选择地将凸显董明珠“自恋”个性的公开发言作为辅助论证。不过,“自恋”本是一个主观性形容词,从该论文的论证逻辑来看,“董明珠自恋”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仍带有一定“主观性”。另外,记者留意到,该论文对董明珠的简介也有错漏。比如,论文称,“2001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电器CEO。2012年,董明珠从朱宏江(注:应为朱江洪)手中正式接过接力棒,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CEO。”但实际上,格力电器的历年公告及对外宣传中,“CEO”并不是董明珠的头衔,仅宣称董明珠2013年入选过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全球最佳CEO”排行榜。根据格力电器公告,董明珠2000年~2003年担任格力电器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03年起担任公司总裁职务;如今,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职务是:董事长兼总裁。另外,在上述论文中,有多处将“朱江洪”的名字错写成“朱宏江”。各方均未有回应、论文从知网“消失”一名硕士毕业生告诉记者,对于硕士生论文,高校不会悉数上传到学术网站,一般会有所挑选,“也就是大家认为的优秀论文(才会被上传到学术网站)。”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都是国内高校上传研究生论文的主流学术网站。11月18日,记者就火了的硕士论文联系上浙江工商大学方面,该学校教务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硕士生论文应该是学校研究生部在管理,让记者联系学校研究生部。随后记者多次拨打该校研究生部电话,均无人接听。11月18日及19日,记者按照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网站上公开的谢诗蕾的联系方式尝试与其取得联系,但未果。记者向谢诗蕾发去的采访邮件,也未能收到回复。因此,关于该论文的选题背景、作者本人在写论文时是否有实际调研环节等问题,记者未能找到答案。记者也尝试与格力电器方面联系,不过截至目前,格力方面无任何回应。根据中新经纬报道,中新经纬向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进行求证时,一位老师称“不清楚、不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11月18日查询截图蹊跷的是,11月18日,记者在中国知网上仍能查询到该涉事论文,但在11月19日晚上7时许,记者再次打开中国知网查询发现,论文已经查无结果。图片来源:11月19日晚查询截图记者|陈鹏丽编辑|魏官红孙志成 杜波 王嘉琦校对|李净翰|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每日经济新闻

红河劫

复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 校方:予以立案

复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校方回应:已立案将开展调查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复旦大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复旦大学7月4日回复爆料人:“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5月30日,网友“argo”发微博称,复旦大学一篇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并@复旦大学。该论文作者为钱某某。5月31日,复旦大学通过微博回复称:“@argo 非常感谢您对我校学生学术规范问题的关注,您反映的信息我们已获悉,并转达研究生院核实。我们一贯重视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一经查实,将据相关规定和流程严肃处理!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截图6月初,网友“argo”就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两篇论文相似举报至复旦大学。7月2日,网友“argo”收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邮件。该邮件称:“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您提供的举报材料进行了初步核查,认为钱某某论文的主要问题是不当引用,建议暂不予立案;若您能够提供更为具体、清晰、明确的证据,再行考虑是否立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2日,网友“argo” 增加补充材料——《维普论文检测报告》,该报告称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的“总相似比为59.32”。网友“argo” 通过邮件,将该材料发送给复旦大学。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维普论文检测报告总相似比为59.32。 举报人供图7月4日傍晚,网友“argo”获得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称,“您提供的补充证据已收到,经我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审查,认为证据符合立案要求,现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官网,下载了钱某某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根据下载到这两篇论文,钱某某与华某某的硕士学位论文均完成于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钱某某在该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中写道,“我要感谢我的堂弟华某某”。记者比对发现,两人论文虽然论述主题不同,但都在确定影响因素时采用了同样的指导思想,钱某某论文的第19至20页与华某某论文的第20至21页,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最后的致谢部分

大盛魁

热点|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

导读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

落经山

「复盘论文」硕士毕业论文题目选定

编者按:一篇论文的写作凝聚了作者的辛勤付出。在一篇看似普通的论文背后我们往往没有深入的研究它是如何产生,当前处于什么样的现状,未来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鉴于当前学术之路学术稿件来源较少,又特别需要一些普通学子的学术探索去呈现我们常人的学习、研究状态,经学术之路学术评审小组提议,赵广开主编同意,我们决定去深入“批判与分析”其论文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积极加入到批判(或商榷)的队伍。限于篇幅及有利于进行学术评议考量,我们特将全部材料按照1000-2000字的篇幅分开单篇推送,欢迎持续关注。论文题目选定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如何去构思与润色论文选题也是本文写作过程中比较纠结的事情。我关于刑民交叉问题研究的兴趣点始于本科阶段。当时在本科阶段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合同诈骗罪研究,围绕着这一选题就刑民交叉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当时选题的大致过程为:2013年的时候需要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作为一名本科生只是决定自己未来想学习刑法,应该选定一个刑法的选题,翻看一些论文之后并没有给自己多少启发。然后我就换了一个思路,就是查阅一些知名期刊的年度征文主题,这样就在无意中看到了刑民交叉这样一个选题。但是当时对于何谓刑民交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在报给老师后面对何谓刑民交叉,这是不是一个病句的,自己也不能很好的回应。最终考虑到本科生的基本能力,结合自己对刑民交叉的初浅了解,选定合同诈骗罪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由于刑民交叉的主题对我有足够的吸引力,于是研究生阶段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选定主题为“非法集资案件中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研究”的毕业论文。在研究生阶段我发现我所研读图书的主题或者核心关联点正在越来越紧密。刑民交叉的课题涉及面广,领域众多,牵涉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金融法、政策等多学科知识,仅仅从某一学科去研究总是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刑民交叉问题的核心最终还要归结到刑罚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实体与程序的衔接、刑法的局限性上面。从政策的角度去考量研究的范围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对于非法集资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指导意义。我发现非法集资等刑民交叉问题集中的领域并不是由于其他法律未规定,而是规定的不明确,人们关于非法集资刑事规制的很多疑问需要从行政法、经济法上面找原因,而不仅仅是刑法问题。上面是我关于选定这一主题的基本来龙去脉。当然在具体选定这一主题的标题是还是存在不小的挫折的,一方面是刑民交叉是什么的困惑,另一方面是非法集资是不是全部是刑事犯罪的疑惑,这两个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在面对时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而且我思考后认为当前刑民交叉的问题包含实体方面的问题与程序方面的问题,关于程序方面的问题研究可谓五花八门,深感直接研究这些问题,主题就偏了,因此果断放弃,只研究实体方面的问题。于是最终选定“非法集资案件中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研究”。当然关于这一选题也是存在诸多不同意见的,而且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思考与探索,上文只是简单介绍一下选题的来龙去脉。

何贵何贱

啥?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

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编辑:张博)综合自: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实习生 胡天依、中国知网、微博网友评论等。来源:环球网

圣人之道

天津大学一名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

高校学术不端事件屡禁不止。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接获举报,天津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天津工业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的情况。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硕士毕业生李庆昆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纤维离线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的设计》(以下简称“李庆昆论文”)与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7届硕士毕业生刘琳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纤维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的设计》(以下简称“刘琳论文”)。刘琳论文封面截图李庆昆论文封面截图刘琳论文完成于2007年1月,李庆昆论文完成于2012年4月。从时间上看,李庆昆论文比刘琳论文完成时间晚了5年。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知网下载了上述两篇论文。比对后发现,这两篇论文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到正文的结构和内容都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4月10日,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就澎湃新闻记者的询问表示,他们此前并未接到关于李庆昆论文涉嫌抄袭的正式举报。该负责人稍晚时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将李庆昆论文涉嫌抄袭的情况反映给学校,学院也已经成立了临时调查组,将对此事进行进一步调查,“相关进展,会及时通报和处理。”刘琳论文中文摘要截图涉嫌抄袭的李庆昆论文中文摘要截图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多处雷同澎湃新闻比对两篇论文后发现,两篇论文均以一款系统软件的设计为研究对象。刘琳论文的标题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纤维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的设计”,一共21个字。李庆昆论文的标题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纤维离线自动识别系统软件的设计”,一共23个字,只比刘琳论文多了“离线”两个字。刘琳论文的摘要内容为:“纤维检测是通过对各种纤维的识别来检查纺织品的成份及含量,在纺织品的质量评价和性能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理论,研制了纤维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纤维图像现场自动识别,改进了以往人工识别纺织品操作复杂、人为主观误差大的缺点。系统采用微型光电纤维检测仪获取纤维图像,并通过USB总线接口技术接入计算机,采用中值滤波、平滑滤波、锐化等技术对纤维图像进行预处理,生成纤维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和局部平稳性这吴哥特征,最后采用最近邻域法对纤维种类实现自动分类。“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C++ 6.0开发了纤维图像处理和分析的软件。该软件集成了纤维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算法,包括图像的预处理以及图像的特征提取等算法;内嵌了纤维图像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讲提取的图像特征值直接存储于特征数据库中,用于进一步的分析或识别;图像的处理及分析结果均可显示在屏幕上,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李庆昆论文的中文摘要表述为:“本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理论,研制了纤维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纤维检测是通过对各种纤维的识别来检测纺织品的成份及含量,在纺织品的质量评价和性能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通过封闭管道连通的尘笼网、计量装置、开松装置、储棉通道、梳理装置、和电器控制组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梳理装置和聚棉装置之间设置有异性纤维检测装置、异性纤维剔除装置,所述纤维检测装置包括透明管道,照明装置,高速摄像机;在计算机内安装有图像识别系统和启动各设备的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纤维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对纤维图像现场自动识别,采用微型光电纤维检测仪获取纤维图像,并通过 USB 总线接口技术接入计算机,采用中值滤波、平滑滤波、锐化等技术对纤维图像进行预处理,生成纤维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和局部平稳性这五个特征,最后采用最近邻域法对纤维种类实现自动分类。该系统改进了以往人工识别纺织品操作复杂、人为主观误差大的缺点。“纤维图像处理和分析的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 Visual C++ 6.0 进行开发。该软件集成了纤维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算法,包括图像的预处理以及图像的特征提取等算法;内嵌了纤维图像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将提取的图像特征值直接存储于特征数据库中,用于进一步的分析或识别;图像的处理及分析结果均可显示在屏幕上,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纤维检测软件可以在现场离线使用,该软件的发明摆脱了以往大型检测工具的繁重搬运,给检测人员大大地提供了方便。纤维检测软件把测试结果储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图像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图象处理技术,精确地测量、计算纤维的直径和鳞片密度。纤维图像自动识别软件有效提高了检测自动化水平,是一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应用软件。”比对以上两篇论文的中文摘要,李庆昆论文的中文摘要除了多出“它包括通过封闭管道连通的尘笼网、计量装置、开松装置、储棉通道、梳理装置、和电器控制组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梳理装置和聚棉装置之间设置有异性纤维检测装置、异性纤维剔除装置,所述纤维检测装置包括透明管道,照明装置,高速摄像机;在计算机内安装有图像识别系统和启动各设备的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以及最后一段内容外,摘要中的其他内容均可以在刘琳论文中找到雷同表述,区别只在于李庆昆论文略微调整了个别词句的顺序。刘琳论文的关键词共有5个,即纤维检测、模式识别、灰度共生矩阵、软件系统和数字图像处理。李庆昆论文的关键词一共6个,包括纤维图像、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纤维检测、灰度共生矩阵和模式识别。比对发现,李庆昆论文的关键词只比刘琳论文的关键词多了一个“纤维图像”,其他5个完全一致。刘琳论文第一章“引言”部分截图正文部分大面积相似刘琳论文正文共分为五章,即引言、纤维数字图像处理、纤维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设计、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结束语。李庆昆论文的结构分为六章,分别是引言、通用纤维处理技术综述、纤维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设计、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纤维离线智能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及实现和结论。澎湃新闻比对发现,两篇论文的正文部分也存在大面积相似的情况。以第一章“引言”为例,刘琳论文在引言的“现状”一节中写道:“B.Xu在纤维的形态测定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他首先提出了一套描述纤维纵向卷曲程度的算法,然后利用几何参数和Fourier描绘子去描述和分析各种纤维截面的几何特征及其形态复杂度,并将其应用到棉纤维截面的测定和分析上,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棉纤维成熟度的方法。“在羊毛纤维的测试分析方面,也有很多学者作过研究。1989年D.Robson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了各种羊毛和羊绒的鳞片结构,提出用面积、圆整度、充满度、形状系数等来描绘各种鳞片的不同的形态特征。1997年D.Robson又提出了纤维宽度、鳞片间距、边缘接触长度等新的特征参数,成功地对羊绒和羊毛纤维进行自动识别。在羊毛细度测试方面,B.P.Baxter等人在1992年开发了一套快速测量羊毛细度的算法和装置,按标准将羊毛切成小段,然后使其均匀分散在玻璃片上,放在测试台上,一边移动一边用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实时测定,得出羊毛的细度和其他相应的指标。”李庆昆论文也在引言的“现状”一节写道:“B.Xu 在纤维形态测定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他提出了一种描述纤维纵向卷曲程度的算法,又利用了几何参数和Fourier去刻画和分析各种纤维截面的几何特征及其形态的复杂度性质,并且将其应用到棉纤维截面测定和分析上并在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种新型棉纤维成熟度测定方法。“1997年D.Robson提出了纤维宽度、鳞片间距、边缘接触长度等新的特征参数,成功对羊绒及纤维进行了自动的识别。在羊毛的细度测量方面,B。 P。 Baxter等人,研发了快速测量羊毛细度的算法和装置,按标准将羊毛切成小段,一边移动一边用图像处理系统来进行实时测定,最终得出羊毛细度。”以上两部分内容,李庆昆论文除了进行简单的字句删改,诸如将“首先”去掉,将“得出羊毛的细度和其他相应的指标”改写成“最终得出羊毛细度”等,其他内容均可以在刘琳论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表述。刘琳论文第二章部分段落截图李庆昆论文第二章部分段落截图再以第二章为例,刘琳论文在第二章的“纤维图像纹理分析”一节写道:“纹理是图像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描述的特性,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有些图像在局部区域内呈现不规则性,而在整体上表象出某种规律性。习惯上把这种局部不规则而宏观有规律的特性称为纹理特性;以纹理特性为主导的图像,常称为纹理图像;以纹理特性为主导特性的区域,常称为纹理区域。由于构成纹理的规律可能是确定性纹理或随机纹理。纹理变化可以出现在不同尺度范围内,若图像中灰度在小范围内相当不平稳、不规则,这种纹理就称为微纹理;若图像中有明显的结构单元,整个图像的纹理是由这些结构单元按一定规律形成的,则称为宏纹理,上述的结构单元称为纹理单元。由此可见,在实际纹理图像的分析中,要针对纹理的类型,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研究其变化规律。”李庆昆论文在“纤维图像的纹理分析”一节中也有一段内容表述为:“纹理是图像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描述的特性,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一些图像在局部区域内呈现不规则性,而在整体表现出某种规律性。我们习惯上把这种局部不规则而宏观有规律的特性称之为纹理特性;以纹理特性为主导的图像,常称之为纹理图像;以纹理特性为主导的特性区域,常称之为纹理区域。由于构成纹理的规律可能是确定性纹理或随机纹理。纹理变化可以出现在不同尺度范围中,若图像的灰度在小范围内相对不平稳、不规则,这种纹理就称为微纹理;若图像中有明显的结构单元,整个图像的纹理是根据这些结构单元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则称之为宏纹理,上述的结构单元称之为纹理单元。由此可知,在实际纹理图像的分析中,要针对纹理的类型,采用适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它的变化规律。”以上两段内容,李庆昆论文除了将“称为”改为“称之为”,将“形成”改成“组成”,将“适当”改为“适合”,将“其”改为“它的”之外,其他核心内容都与刘琳论文内容别无两样。刘琳论文第三章开头部分截图李庆昆论文第三章开头部分截图再看第三章,刘琳论文在第三章“纤维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设计”的开头写道:“模式识别是要把一种研究对象,根据其某些特征进行识别并分类。针对本课题的具体的研究对象,在对大量的纤维纹理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抽取出最能表现纹理类别的有意义的特征或属性,然后根据这些特征和属性对纤维纹理进行分类,把其特征或属性相同的数据归属为同一类。“本课题设计的测量识别系统抽取了纤维纹理中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和局部平稳性这五个特征,通过这五个特征对纤维的类别进行识别判断。整个系统包括纤维图像采集、纤维图像预处理、纤维图像纹理特征提取以及纤维识别分类四大部分。“对于纤维图像自身的特点,本系统的图像采集采用一种微型光电纤维检测仪,利用其中的CCD器件和图像采集卡获取纤维原始图像送入微机中进行处理,采用 VC++6.0设计图像处理及识别程序及用户操作界面,并采用SQL Server2000编制数据库存储纤维特征和用户信息。下面将介绍每个系统的设计部分。”李庆昆论文在第三章“纤维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设计”开篇写道:“本课题设计的测量识别系统抽取了纤维纹理中的能量、熵、惯性矩、相关以及局部平稳性这五个特征,通过这五个特征以及对纤维的类别进行识别判断。整个系统包括纤维图像采集、纤维图像预处理、纤维图像纹理特征提取以及纤维识别分类四大部分。“模式识别是把一种研究对象,根据某些特征进行识别并且分类。对于本课题具体的研究对象,在对大量的纤维纹理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抽取出最能表现纹理类别具有意义的特征或属性,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或属性对纤维纹理进行分类,把其特征或属性相同的数据归属为同一类。“对于纤维图像自身的特点,本系统中图像采集采用一种微型光电纤维检测仪,利用其中的CCD器件和图像采集卡获取纤维原始图像送入微机中进行处理,采用 VC++6.0设计图像处理及识别程序用户操作界面,并采用SQL Server2000编制数据库存储纤维特征和用户信息。下面将介绍每个系统的设计部分。”以上两部分内容,李庆昆论文除了调整了前两段的顺序,以及将“和”改写为“以及”之外,其他内容包括文中的图示均与刘琳论文毫无区别。刘琳论文第四章所列图例截图李庆昆论文第四章所列图例截图再比如,李庆昆论文第四章第二小节“图像自动识别”里所列的4幅图例与刘琳论文第四章第二小节“自动识别实验”的图例也一模一样。刘琳论文第五章“结束语”截图又如刘琳论文在第五章“结束语”第一段谈及系统的优点时写道:“本系统的设计为天津纺织纤维检验所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研究的《适合现场使用的便携式微型光电显微检测仪》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实现了现场取样纤维的自动识别,与以往的检验方法相比,本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测试精度高、处理数据量大、结果再现性好等特点,且操作简单,可靠性好,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误差,方便了执法人员对市场中纺织品的现场检测。”李庆昆论文第六章“结论”部分截图李庆昆论文第六章“结论”第一段也介绍了系统的优点,具体内容为:“与以前的检测技术进行比较,本系统具有如下技术优势:系统运算速度快,数据精度比较高,能一次性处理较多数据量,且输出结果展示性好,操作简单且可靠性好,便于对商品的现场检测。本系统的设计为天津纺织纤维检验所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研究的《适合现场使用的便携式微型光电显微检测仪》对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实现了现场取样纤维的自动识别。”比对以上两段内容发现,李庆昆论文调整了语序,又对个别字词进行了修改,比如将刘琳论文中的“处理数据量大”改为“能一次性处理较多数据量”,将“结果再现性好”改为“输出结构展示性好”等,其基本内容和结论与刘琳论文雷同。天大软件学院回应:已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李庆昆论文和刘琳论文有大面积雷同内容,但李庆昆论文的参考文献条目中并未列出刘琳论文。并且,刘琳论文有《独创性声明》。刘琳在这份声明中写明,其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其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工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由于论文完成时间上,李庆昆论文比刘琳论文晚了5年,完成于2012年4月的李庆昆论文涉嫌抄袭刘琳论文。另外,澎湃新闻从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官网了解到,李庆昆是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的单证工程硕士。所谓“单证”是指通过研究生教育的硕士从学校毕业时拿到硕士学位证,没有硕士学历证。针对李庆昆论文与刘琳论文大面积相似的情况,4月9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天津大学软件学院了解求证。软件学院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不清楚,让记者通过该院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处室作进一步了解。4月10日上午,澎湃新闻从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他们此前并未接到关于李庆昆论文涉嫌抄袭的正式举报。随后这名负责人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又给澎湃新闻回电,并表示,已经将李庆昆论文涉嫌抄袭的情况反映给学校,学院也已经成立了临时调查组,将对此事进行进一步调查,“相关进展,会及时通报和处理。”(来源:澎湃新闻)

七面人

复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校方:将开展调查

复旦大学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被指抄袭,复旦大学7月4日回复爆料人:“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5月30日,网友“argo”发微博称,复旦大学一篇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并@复旦大学。该论文作者为钱某某。5月31日,复旦大学通过微博回复称:“@argo 非常感谢您对我校学生学术规范问题的关注,您反映的信息我们已获悉,并转达研究生院核实。我们一贯重视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一经查实,将据相关规定和流程严肃处理!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截图6月初,网友“argo”就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两篇论文相似举报至复旦大学。7月2日,网友“argo”收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邮件。该邮件称:“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您提供的举报材料进行了初步核查,认为钱某某论文的主要问题是不当引用,建议暂不予立案;若您能够提供更为具体、清晰、明确的证据,再行考虑是否立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2日,网友“argo” 增加补充材料——《维普论文检测报告》,该报告称钱某某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的“总相似比为59.32”。网友“argo”通过邮件,将该材料发送给复旦大学。↑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维普论文检测报告总相似比为59.32。 举报人供图7月4日傍晚,网友“argo”获得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称,“您提供的补充证据已收到,经我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审查,认为证据符合立案要求,现予以立案,将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调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回复举报人邮件。 举报人供图7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官网,下载了钱某某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与华某某的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根据下载到这两篇论文,钱某某与华某某的硕士学位论文均完成于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钱某某在该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中写道,“我要感谢我的堂弟华某某”。记者比对发现,两人论文虽然论述主题不同,但都在确定影响因素时采用了同样的指导思想,钱某某论文的第19至20页与华某某论文的第20至21页,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左)与华某某论文《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右)部分段落极为相似(黄色部分)。↑钱某某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率差异最影响因素研究》最后的致谢部分(记者 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