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券商研究机构纷纷发布研究报告,解读首批精选层企业质地,普遍看好精选层的投资价值及后市走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有17家证券公司成立了由资深分析师组成的专门新三板研究团队,共发表新三板深度研究报告共211篇,覆盖首批全部32家公司,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医药制造、通用设备、教育、综合等行业。券商改革启动以来,机构、券商逐渐将目光聚焦至新三板市场,参与新三板投研分析的积极性提高,特别是围绕精选层概念企业的研究逐渐增多。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新三板研究报告环比增加35.61%。与此同时,研究报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研究报告对首批32家精选层企业的基本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从公司基本情况、行业属性和发展态势、商业模式特性、科技属性和含量、产品特色和竞争力、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帮助投资者挖掘有助于其作出投资决策的高含金量信息。此外,研究报告对公司估值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对比,反映出首批32家企业的发行定价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相比均处于折扣状态。证券公司出具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对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作用越来越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证券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在2020年各行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行业仍有较好表现,且加快线上化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证券类APP用户规模达到1.11亿人,2020年更有望增至1.29亿人。目前中国互联网券商企业主要包括发展互联网证券业务的传统券商、以线上业务为主的纯互联网券商和从其他领域切入证券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券商依靠更长的发展时间和品牌口碑仍然是市场主流,但近年居民投资理财更加多元化,更多触及港美股市场股票交易,同时在境外市场上市企业增多,需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供投行、ESOP等机构服务。因此以港美股为主要服务市场的纯互联网券商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地位将得到提升。(《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1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 中国证券业推进线上化转型,证券APP用户规模将达1.29亿人。近年中国证券行业线上化程度持续上升,在线券商经纪服务逐渐成为金融服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证券行业快速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证券类APP用户规模达到1.11亿人,2020年更有望增至1.29亿人。资产安全性成用户选择互联网券商重要参考,品牌声誉建设重要性增强。 受访互联网券商用户中,55.5%表示在选择互联网券商平台时更为关注资金安全性问题。券商交易涉及个人用户大量资金,其安全保障受到重视。目前纯互联网券商平台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其而言,建立良好品牌声誉与用户吸引力关联更大。 用户最期待券商金融产品多元化,平台发展应注重业务综合。71.8%的受访用户表示最为期待互联网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产品可以更加多元化,用户对于业务多样的期待较高。目前中国互联网券商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业务体量仍有待提高,需要发展为业务综合体,降低对于佣金收入的高依赖性。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中国证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同一年度的不同季度间有小幅的波动状况。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134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达到11.83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证券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在2020年第一季度各行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行业仍有较好表现,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互联网理财用户将超6亿人,证券行业推进线上化转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6.0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加快,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理财投资行为增多,而证券行业在互联网化发展上也相对领先。特别是今年疫情之下,各大券商线上化经营进入了“实战”模式,平稳抵御了疫情带来的冲击,A股成交额不断创下新高。未来随着在线交易规模扩大,证券行业“线上化”程度将持续上升,传统实体营业部职能继续弱化。 互联网证券定义与分类互联网证券概念互联网证券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证券业务的创新。互联网证券行业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主要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资讯(国内外经济信息、政府政策、证券行情)、网上证券投资顾问、股票网上发行、买卖与推广等多种投资理财服务。中国互联网证券企业分类互联网证券企业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发展互联网证券业务的传统券商、以线上业务为主的纯互联网券商和从其他领域切入证券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中国互联网证券发展历程在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普及率快速提升,居民投资理财需求继续增长,以及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证券企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成熟。中国互联网证券发展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数据显示,中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7月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达到34.70万亿元,较2016年12月增长46.5%。同时,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近年企业融资意愿提升,而随着金融市场机制完善,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增长,客观上有利于总体券商业务提升;另一方面,国家一直鼓励支持数字经济建设,券商企业借助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也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证券发展环境分析—社会环境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众多财经媒体的广泛渗透,近年来,中国居民的金融意识以及理财素养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普及率达64.5%。雄厚的网民基础以及居民理财投资意识增强,为互联网证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互联网证券企业主要服务市场分析互联网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展现出企业特质受地域影响的特性:A股市场以发展线上业务的传统券商为主,港美股市场的主要玩家以纯互联网券商为主。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选择境内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达3777家。与此同时,选择赴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数量快速增长。与2015年相比,2019年选择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8.4%和90.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境内仍然是中国企业选择上市的主要市场,也是传统券商竞争的主领域。但近年越来越多企业转往境外寻求资本化道路,使老虎证券等专注美港股市场的纯互联网券商有机会发展其投行等机构业务,在该赛道的竞争中占有先机。互联网证券行业产业链2020年证券类APP用户规模预计达到1.29亿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证券类APP用户规模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1.11亿人,2020年预计增至1.29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上化的券商平台能够简化手续以及缩短用户交易时间,是券商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纯互联网券商和垂直金融证券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也将继续丰富业务类型,未来互联网券商覆盖的用户仍有望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热点券商海外上市:老虎证券、富途证券登陆美股达斯达克2019年3月,领先互联网券商代表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在纳斯达克上市,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其中老虎证券系小米及盈透证券持股,从美股交易量来看公司是最大的专注服务全球华人投资者的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则有腾讯投资背景,侧重港股交易。两家券商的成功上市,对美港股券商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金融科技发展:传统券商联手互联网巨头、加大科技投入2019年9月,财通证券与阿里云、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月,中金公司与腾讯订立股东协议,拟成立合资技术公司;2020年1月,广发证券完成易淘金APP的全新升级改造,成为证券交易+证券理财“双版本”APP。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传统券商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巨头实现业务智能化和商业模式创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投入,提升金融业务服务,有助于实现转型突破。 聚力抗击疫情:线上业务发展迎来加速契机2020年2月,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各券商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引导投资者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进行交易及业务办理,并做好相应的系统保障和技术升级;4月,长江证券借助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积累,完成了大部分线下业务向线上的转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倒逼券商业务线上转型,加速了互联网证券的发展。用户使用互联网券商仍然是以满足交易需求为主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中,43.6%购买过金融理财产品,39.4%购买过股票、债券等产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互联网证券产品的使用仍然是以满足核心交易需求为主。但相较于传统线下营业厅,互联网证券企业能通过线上渠道整合资讯、教育等方面内容,并通过平台发布以及建设讨论社区,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除交易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增强用户粘性并实现用户转化。资金安全性成互联网券商用户最主要关注因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中,55.5%在选择券商时最为关注资金安全性,此外46.9%更关注券商提供的金融产品丰富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券商交易涉及个人用户的大量资金,因此其安全保障受到关注。对于互联网券商而言,建立良好的品牌口碑也有利于增强用户信心,因此行业的头部企业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将更大。互联网券商用户主要在券商平台交易股票产品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9.0%的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在平台上进行A股交易,选择港股和美股的受访用户占比也分别达到18.9%及12.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改革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当下A股市场迎来长期发展机遇,优质资产的证券化不断吸引投资者入市。同时,随着全球资产配置越来越被中产群体所接受,近年美港股关注度明显提升,其不仅投资门槛低,而且能很好地跨区域、跨币种进行风险对冲,预计未来交易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超六成用户接受过财富管理业务服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64.1%的中国受访互联网券商用户接受过财富管理服务,接受过行情资讯和社区沟通服务的受访用户占比分别为45.3%和39.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较于线下,互联网券商的财富管理服务操作更便捷,且手续简单,有效节省用户时间精力,有效击中了用户需求痛点。用户主要使用财富管理中金融理财服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1.7%的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倾向选择财富管理的金融理财产品购买服务,但也有53.3%的受访用户倾向选择智能投顾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券商平台开始更多融入智能投顾服务发展,该类服务能够以更理性和更量化的方式引导投资者进行投资,可以精准构建更出色的投资组合,也逐渐成为平台吸引用户的服务之一。 用户对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投资优化更感兴趣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7.9%的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对智能投顾业务中的跟踪和自动调整投资组合感兴趣,另有65.9%的受访用户对AI技术自动定制投资理财方案感兴趣。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传统投顾相比,智能投顾的投资成本更低、服务面广,高度的自动化流程大大提高了投资的透明度和流动性,能够为投资者匹配到最合适的投资策略。用户更期望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产品多元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1.8%的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期待在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产品能更多元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于平台能提供交易的金融产品丰富度有较高需求,但多样化业务的开展也需要平台有足够资质,因此头部平台的优势将在未来行业竞争中体现得更为突出,行业马太效应明显。用户倾向于科技赋能金融,进一步实现智能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6.3%的受访中国互联网券商用户期待在未来科技赋能金融,进一步实现智能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证券行业在未来将继续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进一步实现转型发展,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中主要包括三类竞争者:以线下业务为基础并引入线上平台的传统券商,特点是发展历史较长、处于稳定增长期、立足于A股市场,以华泰证券为代表;单纯发展线上业务的纯互联网券商,特点是发展历史较短、速度较快、多立足于美港股市场,以老虎证券及富途证券为典型代表;以及发展了证券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特点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东方财富为代表。中国互联网券商C端业务情况对比——纯互联网券商侧重发力美港股市场各类互联网券商C端业务一般包括证券、期货经纪业务以及财富管理业务,相较深耕国内金融市场的传统券商,以老虎证券及富途证券为代表的纯互联网券商主要侧重覆盖美港股市场,因两者发展策略不同,老虎证券目前支持的交易品种更为丰富,包括星股、澳股和英股。中国互联网券商B端业务情况对比——纯互联网券商侧重美港股承销及股权激励以华泰证券为代表的传统券商龙头B端业务集中于A股市场,业务范围更广,能整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服务和投资交易资源,为各类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发展更成熟。老虎证券、富途证券等纯互联网券商近两年才开展机构业务,发力点主要在美港股IPO承销、分销,国际化水平较高,且发展速度快。同时,美港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激励需求促使这类券商在B端发力股权管理服务。中国互联网券商业务模式及牌照对比——老虎证券为全球持牌最多样化券商纯互联网券商以美港股业务起家,发展更国际化,战略发展倾向于多国持牌。其中,老虎证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24类证券牌照或资质,为同类券商中全球持牌最多样化的券商,并已形成从经纪业务、投研、证券发行和承销、自营投资、财富管理到清算的业务闭环。中国互联网券商收入结构对比——从传统通道业务模式转向多元化业务从收入结构看,传统券商如华泰证券,其包括经纪业务在内的财富管理收入仅占到总收入的36.9%,对经纪业务依赖度最低。而近两年以经纪业务起家的纯互联网券商也在逐步改善收入结构,以老虎证券为例,2019年其佣金收入占比下降到45.5%,以投行业务为主的其他收入占比12.9%,逐步摆脱对佣金收入的单一依赖。中国互联网券商口碑研究——纯互联网券商满意度更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纯互联网券商在企业声誉方面更具优势。网络口碑和用户满意度上,老虎证券分别达到48.0、7.97,领先A股券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纯互联网券商区别于传统券商具有领先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可不断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快速迭代创新,这是获得更高评分的主要原因。中国互联网券商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总结——华泰证券资历较深,老虎证券发展快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总体而言,华泰证券由于发展历史较久,在体量上相对更大,用户数量、财务状况和业务范围都较优秀;但老虎证券近年增长较快,体现在B端业务的发展及财务增长两方面,企业声誉形象也最为正面。互联网企业发展证券业务标杆企业——东方财富东方财富网于2015年收购西藏同信证券,实现从互联网平台向互联网券商的转变,自此同时具备了流量和牌照的优势。东方财富证券拥有证券业务全牌照,是东方财富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券商互联网化标杆企业——华泰证券华泰证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成立于1991年。2009年,华泰证券在业内率先提出互联网战略,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 纯互联网券商标杆企业——老虎证券老虎证券成立于2014年,于201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老虎证券是专注服务全球华人投资者的互联网券商,为行业头部企业,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让每个人轻松连接全球资本市场。作为美港股头部券商,老虎证券通过专注于技术自研,不断提高交易体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以此形成口碑效应。随着日前包括投行和ESOP业务在内的to b端业务的快速发展,老虎证券通过业务协同,其进一步拓宽业务面,向全业务券商转型。此外,老虎证券相较同行更多元化的牌照组合,可更好帮助其进行全球扩张,有助于其搭建多元化客户基础,提升中资互联网券商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纯互联网券商标杆企业——富途证券富途证券成立于2012年,与201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富途证券是一家跨境互联网券商,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富途牛牛,提供覆盖港股、美股、A股三大市场的多项服务。用户全球证券市场交易需求攀升,纯互联网券商发展空间广阔数据显示,华人投资者在全球证券市场的渗透率逐步攀升,尤其在港股及美股两大证券市场,预计2021年中国个人投资者在线交易规模将达到12063亿美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居民投资行为呈现更多元化的特点,交易股票类型也更多触及港美股市场。另一方面,近年在境外市场上市企业增多,需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供投行、ESOP等机构服务。因此以港美股为主要服务市场的纯互联网券商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地位将得到提升,同时与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券商能够形成互补,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共同推动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 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趋势新兴技术助力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券商需加快建立核心优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都为互联网券商的转型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券商应加快发展金融科技,进一步推进产品的研发创新,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证券市场中牢固自身优势。收入结构优化,向证券业务综合体发展目前,互联网券商虽然发展迅速,但业务总体体量仍然较少、业务结构较为单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券商突破体量瓶颈应加快转型,突破点在于业务延展,发展成为业务综合体。券商平台需通过优化业务结构, 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并找准新的收入增长点,降低自身营收对佣金收入的高依赖性。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积累用户口碑投资者群体目前仍非常重视交易资金的安全性,因而部分用户更愿意信任资质和知名度更高的互联网券商平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互联网证券行业行业中,传统券商依靠线下积累的知名度,更容易在线上化转型中获取用户。而纯互联网券商平台发展时间较短,品牌建设仍需要提高,未来该类企业更应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优化用户的体验,增强用户信心,积累良好的口碑,以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加强用户粘性。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两个星期前,周期天王·尼古拉斯·金涛在多年前写的一篇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又在朋友圈刷屏了——金涛天王竟然在2006年就预测到了2020年的“虚拟经济大繁荣”以及“中国股票大牛市”,让很多人叹为观止。当然,金涛天王的研究一直是媒体报道、朋友圈转发的热点,他的水平不需要通过这一篇报告来证明。虽然我一直没搞懂康波,但是对金涛天王的研究一直很信服的。问题在于:周金涛已经去世快四年了,他已经属于“前辈”券商分析师了。而且,目前还具备一些公信力、得到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媒体认可的券商分析师,几乎全是宏观研究领域的——大部分是宏观,小部分是策略。行业分析师呢?无论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行业,市场还信任谁?上市公司还认可谁?你的朋友圈还转载谁?谁的研究观点还能引发大批专业人士的共鸣,谁的研究成果还能真正改变行业、驱动市场?几乎没有。可能有那么一两个、四五个吧,但是绝大部分券商分析师(卖方)的研究已经没人看了。既没有市场影响力(对买方的),也没有专业影响力(对自己研究行业的),更没有大众影响力(对广大吃瓜群众的)。没人看,没人听,没人信,甚至没人理解。Nobody cares at all.我这里说的可不仅限于A股的卖方(中资券商),港股、美股的卖方(外资投行)也一样。就算在研究中概股的时候,也很少有人真的拿投行报告当一回事了——大家一般只是看看他们的EPS预测,因为那很可能来自公司管理层的指引。至于报告本身的观点和逻辑……Who would fxxking care?先搞清一个事实:我们究竟想从卖方分析师(无论中资券商还是外资投行)的研究当中,获得什么知识?答案似乎是一目了然的。直接指导投资操作,例如该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了解行业及公司逻辑,作为综合知识储备库的一部分;对于市场突发情况或临时热点进行及时的解读。(你也不Care, 我也不Care,谁爱Care谁Care.)在这三条当中,很显然,第一条你是不能指望卖方分析师的。如果一个分析师真能“直接指导”你买卖股票,那他要么可以自己炒股赚大钱,要么可以自己开私募基金赚大钱。何况,为了维护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卖方分析师给大部分公司都是“买入”或“增持”评级——如果你真信,那你就应该在任何价位买入任何股票,这种滑稽的投资策略显然是不能赚钱的……第二条本来应该是卖方分析师的主要任务:产生论点,并为自己的论点准备论据。论点不对不要紧,只要逻辑有价值,或者论据有价值,那么读者就会有所收获。金涛天王的预测不是每次都对,但是他的“康波理论”启发了很多人;玛丽·米克当年在卖方推荐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死了,但是她的《互联网报告》至今还被人传阅。遗憾的是,现在的卖方分析师已经无法承担这个任务了。绝大部分卖方的首席分析师不会亲自写报告。越是资深的分析师,就越是只“动口”(路演、电话会议)而不“动手”(写报告、调模型)。问题在于,如果你去听过他们的路演,就会发现内容其实也谈不上有多深刻,绝大部分是大路货。现在,市场对于卖方的要求已经降低到了“具备常识”,就算这么低的要求还是有人达不到。第三条也是卖方分析师比较重要的任务,但是也越来越做不好——如果你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缺乏常识,那么你能对突发事件做出多深刻的解读呢?很多卖方的“事件点评”,无非是把新闻抄了一遍,然后加上一些不痛不痒、正面反面都有道理的口水话,凑个几百字、一千多字也就完成KPI了。平心而论,卖方研究水平的下降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监管要求、商业模式变化、竞争环境改变等各种各样的原因,A股卖方研究从来没有进入过真正的“平衡状态”,永远在动荡,也就永远没法沉下来;欧美等发达市场的卖方研究则在监管趋紧的格局下不断衰落,已经吸引不到第一流人才了。最近几年只是愈演愈烈而已。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外卖方研究的水平都在不断下滑、无法给市场贡献价值,那么它们为什么还能存在到今天呢?为什么还是会有一些人(虽然数量越来越少)会关注卖方研究呢?原因有两个,或者说,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第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前,卖方可以扮演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传声筒”,调节市场预期,或者代替上市公司说一些不太适合直接说的话。第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前,详细、可靠、有时效性的专业研究是非常稀缺的;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上市公司,想持续、深入地了解行业,只能依靠卖方研究了——就算卖方研究的质量不高也得忍着。(“少爷,为了保险起见,你还是该稍微看看卖方报告。”)关于第一点,举个例子:某上市公司觉得自己下个季度的业绩要滑坡,肯定达不到市场预期;但是它不想发个公告说“我的业绩完了”,而且业绩究竟完不完也是个未知数。这家公司的董秘或CFO多半会给熟悉的卖方分析师打个电话,把情况暗示一下,让卖方下调盈利预测。这样,如果下个季度真玩完,市场会有心理准备;如果下个季度没玩完,那也只是卖方的一家之言,上市公司不用负责任。这就是所谓的“调节市场预期”。高明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会把卖方当成一块“海绵”,作为自己和市场之间的缓冲,必要时也可以背锅。此外,投资者的数量那么多,上市公司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打招呼,有卖方作为“中间人”去统一协调总是好的。关于第二点,也很好理解:在1990或2000年代,甚至2010年代初期,要深入了解一个行业,除了依靠百科全书、行业年鉴、专业媒体,你还真只能依靠卖方研究。当时在市面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可用的研究资料,就算花钱也买不到太多。尤其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公司,除了卖方分析师,也没人发表意见了。卖方研究的质量当然谈不上多好,但是总比没有强吧。但是,请注意我在上文特意强调的那句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不断深入,卖方研究的上述用处正在不断降低,甚至可以说毫无用处可言。互联网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整个证券行业,也改变了卖方研究这个看似“高端”“老派”“专业”的细分板块。卖方分析师的“传声筒”作用仍然存在,但是大幅衰减,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声音太多了。以前,打开Wind或Bloomberg这样的金融终端,看一眼“卖方一致预期”,再看看最近哪家调高了预期、哪家调低了预期,你就能理解市场预期;现在完全不是了。说到底,卖方分析师能帮助“调节”的,不过是下个季度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的预期。可是谁说市场只关心下个季度的每股收益呢?如果市场更关心“公司现任管理层是否合格”,或者“公司所处的赛道是否足够长”,卖方分析师要如何去调节?而且,托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之福,上市公司管理层越来越乐意直接与市场沟通了,这种沟通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时至今日,你可以看到:公司董办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回答问题;稍微重要一点的投资者干脆跟管理层直接拉微信群;公司董秘或CFO去雪球做直播;微信电话和腾讯会议取代了传统的电话会议和邮件交流。当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须注意合规,但是它们能够找到一条既高效又合规的途径。那些真正的“大人物”从来不需要卖方传话,而介于“大人物”与“普通人”之间的人,也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管理层了。(“大人,时代变了,没人再需要他们了。”)在对投资者和专业人士注意力的竞争方面,卖方分析师被打的溃不成军。现在至少有四股“专业研究力量”在争夺专业读者的信赖,而卖方对其中的任何一股都不占优势:专业自媒体。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如果我想认真了解某件事情,我肯定会求助于虎嗅、36氪这样的自媒体聚合平台,或者我最信任的几个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但是券商研究也良莠不齐;自媒体谈不上中立、经常有软文/黑文,但是券商研究也完全谈不上中立、充斥着利益纠葛。自媒体好歹在认真写文章、好歹重视自己的品牌效应,而券商研究很多并不在乎砸自己的牌子(可能因为是实习生写的)。综合上述因素考虑,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券商分析师,我还是决定相信自媒体。专业内容社区。例如雪球、知识星球甚至知乎,虽然里面也有不少垃圾内容,但是只要你肯花时间辨认,总是能找到宝贝的。鉴于这些“专业社区”的内容质量波动实在太大,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以它们为“第一参考读物”,而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这也弥足珍贵了。咨询公司或第三方数据商。在互联网行业,典型的例子就是QuestMobile, TrustData, TalkingData, App Annie, 极光大数据等。尤其是QM或TD的数据,几乎无人不引用;它们还会根据数据撰写详尽的季度、年度报告。讲真,对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这些咨询公司/数据商的报告已经够用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投资/运营部门也会参考上述公司的研究成果,可见它们至少得到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而卖方研究得不到这样的认可。品牌得到认可的专业媒体。在互联网行业最著名的就是晚点——只有没发生的消息,没有他们搞不到的消息。如果你追求信息时效性,看看晚点就够了。还有一些媒体的互联网记者团队很强,在此就不列举了。听到什么小道消息,与其请卖方分析师帮忙验证,还真不如交几个靠谱的记者朋友,让他们验证(准确度更高,还不花钱)。此时此刻,如果你打开一份卖方研究报告,我是指长达三五十页、首页列了四五个作者、光是目录页码就长达两页的那种“砖头深度报告”,你多半会看到下列内容:公司历史沿革/公司管理层介绍。毫无疑问是抄的招股说明书或年报,人人皆知,纯粹是拿来凑字数的。在这种章节浪费一分钟时间都嫌多。如果你确实不了解公司历史,建议直接登录官网看个痛快。行业情况概述。毫无疑问,要么抄了知乎精华问答,要么抄了虎嗅/36氪年度经典文章;更low一点的干脆直接抄百度百科。其实这也不丢人,当初我不懂怎么写报告的时候,也抄过维基百科的内容——有些人一抄却抄了一辈子。那么问题来了:与其读这篇又臭又长的研究报告,为什么我不直接去读知乎回答,或者自媒体文章,或者百度百科?行业数据及分析。如果是互联网/传媒/电商行业的研究,那么毫无疑问抄了QM或TD;抄App Annie的倒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订阅价太贵。抄抄数据本身也就罢了,然则很多报告是连分析带结论一起抄的,彻底沦为QM或TD观点的二道贩子。那么问题来了:与其读这篇二道贩子的研究报告,为什么我不直接去读QM或TD的报告?人家很多报告还是免费的呢。公司业务或商业模式简介。很可能有一点干货,例如与上市公司直接沟通或调研的结果,可以读一读。问题在于,这些干货经常埋在大批不知所云的口水话里面,分不清重点。毕竟大部分深度报告都是实习生写的,实习生拼命灌水冲KPI是可以理解的。业务及财务预测。一般而言,干货都集中在此处,充分体现了卖方首席与上市公司勾兑的结果。问题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层也很精,也越来越懂得合规,凭什么要给你独家消息。如果是不重要的信息,那么你有大家也有;如果是重要的信息,那么你就算有了多半也不敢写。这段一般还是值得读的,可惜执笔人往往还是实习生。风险提示:彻头彻尾的废话,完全是为了合规而写,别看,看了也没用。(“大人,要从一堆垃圾里面找宝贝,真的好难啊。”)我们可以坦率地指出——绝大部分的券商研究,在干货上打不过QM、TD或App Annie(甚至被拉出代差),在分析逻辑上打不过自媒体,在信息准确度和时效性上打不过财经媒体,在形式和可读性方面则被上述竞争对手同时完爆……讲真,绝大部分券商研究,不但趣味性比不上半佛仙人或巫师财经,就连干货也比不上半佛仙人或巫师财经。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半佛的托——起码人家去年就指出了瑞幸咖啡是一场骗局(我也在稍晚指出了),而几家大券商的分析师直到今年2月还在拼命给瑞幸咖啡站台,一直站到台子塌了为止。你们也不要以为我是巫师的托——虽然他说什么“2003年非典成就了淘宝”有点不专业,起码人家还是把电商行业早期的历史撸过一遍、认真整理了材料的。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某些券商写的“电商行业综合研究报告”,就会发现其中犯的常识错误比巫师严重一百倍,而且(挂名的)作者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因为报告是实习生写的。说实话,半佛、巫师这样的娱乐导向的“知识类自媒体”,居然能在专业水准上也把大批券商研究爆成渣,你说这些券商研究还有什么价值?更不要说那些著名的互联网研究自媒体,成名已久的公众号、虎嗅、36氪大V们,写的东西不但深刻而且可读,影响力很大,随时能跟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咱们就说卖方分析师怎么跟他们比吧……就算对股价的影响力也已经远远落后了,人家的一篇10万+真能立即拉一个或砸一个涨停。(注:本人绝非互联网大V,粉丝和影响力差了一个数量级,仅仅是个小学生而已。)不可否认,中资券商研究所、外资投行研究部里面确实还是有聪明人的,每年也还是会有许多理想主义的年轻人进入这一行。我当然无意把卖方研究“一棒子打死”。我只是说:大部分卖方研究缺乏价值,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了。竞争对手越来越强,读者越来越聪明,不好忽悠了。再这么玩两年,上文中的“大部分”一词恐怕就要换成“全部”了。届时券商研究可能就彻底丧失专业意义上的参考价值了。这一天到底会不会到来呢?我说了不算,大家说呢?
证券市场向来风云诡谲,难以预测,股市最不缺的就是小道消息和各式谣言,以及误信谣言被割的“韭菜”。在这样的情况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获得去伪存真的眼力,变得难能可贵。优秀的公司是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本质上,在下跌时敢于买入和加仓的勇气和上涨时仍然坚定持有的信心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深刻理解。知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如何,天花板在哪里,才能知道公司的价值区间,才能判断公司当下的估值是否合理。已经涨得很厉害,PE很高的股票仍然可以关注,一方面只要业绩继续增长,就能继续推动股价上涨,另一方面,好股票也有落难的时候,等它碰到一些危机,譬如说投资失误或者公关危机,但只要不影响主营业务,就是买入的好时机。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如何深入了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及时发现被券商看好的个股线索?如何更好地理解个股的价值增长逻辑和区间?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动辄价值上千上万的买方研究报告,过于昂贵了。一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自己阅读网上就可获取的卖方研报,发现研报内的上涨线索。另一部分投资者则会选择一些机构平台的服务,来帮助自己做出价值投资的判断,【发现报告】推出的“看涨线索”专题社群就提供,发现优质个股、提炼研报核心增长逻辑等服务。那么一份卖方研报究竟该怎么读?读什么?1、深度行业研究报告有很多公司都是跟随行业动向的,行情好的时候,公司过的都挺好,各类数据也很好看,例如前段时间的口罩行业,行业会受到相关产业政策、实际发展情况等等的干预,这些资料都是个人不容易收集、不容易把握的。相对可靠的政策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解读可以更好的帮助投资者把握自己所关注行业、公司的增长逻辑。像中金公司在行研领域首屈一指,中金的报告在政策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上往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2、企业实际数据一般企业的财务类数据、产品、价格、种类等数据都是券商分析师花费大量时间查找分析得出的,可信度较高,这些数据可以省去投资者大量调研的时间。3、报告结论推出的过程报告作出结论之前,可以重点关注其推论的过程,是否可信,是否符合逻辑,一份研报只能作为投资者的信息来源之一,切忌将券商研报当作自己的投资导向标。4、分析师《新财富》杂志每年都会推出分析师的排名,评估分析师的个人水平,《新财富》的排名是目前公认最权威的排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相比市面上掺杂了各类尔虞我诈的小道消息,券商的研究报告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公司数据解读、行业政策解读也相对更具权威性,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辅助工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自己形成自己的判断逻辑,练就去伪存真的本领。
作者:财经有料哥,编辑:小天近几年,国内各券商证券研究所也逐步接地气和公开化,各位原本深居简出不和外界打交道的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首席行业研究员等等都渐渐走入公众视野,包括参加一些公开举行的股票讲座、论坛,而最为证券投资者和股民们熟知的就是他们发布的各种证券研究报告如今已经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了。但是这些外表高大上的专业的证券公司研报,你们了解它们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能读懂它们光鲜亮丽措辞当中的关键潜台词吗?财经有料哥今天就分享一下国内证券投资和研究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像下面这些在券商研报当中最为常见的部分用语,你了解其中的含义吗?一、券商研报原文用语:静待、尚待、有待。这几个是在券商研报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用语,其实这反映了撰写这一份证券分析研究报告的那些首席研究员和策略分析师们对于自己写的报告结论,在心中是认为“大概率没戏”,但又不好意思直说这家上市公司前景不妙。尤其是一些会导致“看空”上市公司投资前景的结论,因为在国内券商研究所是极少会发布“卖出”这样看空股价性质的研究报告的。二、券商研报原文用语:可期、且待。这两个用语就相当地有意思,使用“且待”的话,是反映出证券分析师和研究员们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前景感到基本没戏,但又担心突然出现什么重大利好因素让它变得有戏。使用“可期”的话,是反映出证券分析师和研究员们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前景感到有戏,但又担心突然出现了什么幺蛾子事件变成没戏。三、券商研报原文用语:符合预期、基本符合预期。这是喜欢瞎蒙未来股市行情表现的那些券商研究员和首席策略分析师们最喜欢使用的用语措辞了,一有什么重大事件要发生之前就先瞎猛一通,出了结果后就会撰写研报说“结果基本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一般来说,使用“符合预期”的研报,反映研究员猜错结果的偏差在三四成,也就是胜算略高于五成的水平。使用“基本符合预期”的研报则基本上是大部分方向都蒙错了,但研究员们又不好意思承认。四、券商研报原文用语:拐点即将出现。这个一般是用于股市行情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或者下跌阶段,又或者某个行业、某家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在景气或者萧条状态持续了几年之后。撰写研报的券商首席们的内心潜台词其实是这样的:某家上市公司股价涨了这么久,总得反转下跌一下吧,这就是“拐点”。对于连续跌了几年的股票也可以使用这个用语。至于股市表现不拐怎么办?那就再写多一篇研报说拐点即将出现嘛。五、券商研报原文用语:大幅超预期。这句说一般用于各大首席们之前撰写的证券分析研报推导结论错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比如曾经提出过中国“至少5亿人没用过马桶”、“至少10亿人没坐过飞机”,以及最近刚刚提出的“房价上涨才是拉动消费真正动力”等等非常独特观点的著名策略分析师、现任中泰证券旗下齐鲁资管的首席经济学家李讯雷先生,他在去年底所撰写的2019年中国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核心观点非常地悲观,认为中国股市在2019年大概率走低。李讯雷在2019年投资策略报告当中是这么说的:“A股市场在2019年这轮全球经济增速再度回落的过程中,很难不跌,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毕竟已经跌了好久了。”今年一季度中国股市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涨幅超过20%,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30%,李讯雷在“真香”后表示“大幅超预期”,然后在三月份时改口说“2019年资产配置看好股市!”。不过在这位首席经济学改口后没过多久,中国股市就在上证指数冲击3300点不果后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下跌调整行情。今天料哥先和大家分享一部分券商研报的潜台词,如果大家喜欢,后面还会继续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证券投资行业潜规则。对此,你有什么好的看法或观点,欢迎在关注、点赞后,留言分享。
文章从券商的增值服务定义出发,对其行业背景进行了讨论。前言3年前,Sharp曾初次尝试研究了券商增值服务,并在券商互联网发布了《券商APP增值服务收费模式探究——现状、趋势及发展建议》一文,并预测券商增值服务将会成为其重要盈利方式之一,当时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3年后,虽然券商增值服务依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Sharp惊喜的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券商意识到增值服务的重要性,不少券商都在其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推广投顾产品、付费工具、付费资讯等增值服务。Sharp有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南方某券商2019全年增值服务收入已有2-3个亿,与该券商一个月的营收大体相当,这个数据可以说是非常亮眼了。时至2020年,券商增值服务的发展正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Sharp将会和大家娓娓道来。我们将首先明确券商增值服务的定义,知道是什么是认知的起点;接着将讨论券商增值服务的行业背景,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是行动缘由;然后我们会深入了解券商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认清现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另外还梳理了券商增值服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后我们将会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方向正确才能事半功倍。01 证券增值服务的定义与分类关于证券增值服务,Sharp翻阅了诸多资料,行业内暂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却无非是指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的一种差异化服务,一般应主要包含两方面服务内容:一是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二是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次讨论的证券增值服务仅限定于证券经纪业务范畴。1.1 证券增值服务的定义基于上述证券增值服务的核心内容,在证券经纪业务范畴内,我们认为证券增值服务的定义应如下:证券增值服务是指证券公司或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利用其证券投资咨询专业能力或金融科技能力等,为投资者提供的异于一般经纪业务服务范围之外的其它差异化服务,或是采用超出常规的经纪业务服务方法所提供的证券交易、理财等服务。具体主要包括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证券付费工具服务、证券付费资讯服务、公募基金投顾服务等服务类型。1.2 证券增值服务的分类(1)证券投资顾问服务根据中国证券会2010年发布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所定义,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服务,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投资建议服务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向客户提供风险揭示书,并由客户签收确认。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可以按照服务期限、客户资产规模以及差别佣金等方式收取服务费用。(2)证券付费工具服务关于证券付费工具服务,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本研究根据当前市场上已提供的证券付费工具服务,总结其定义如下:证券付费工具服务是指证券公司或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于自有或第三方历史数据源、大数据算法模型等,自主研发或从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引入的,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为客户或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交易辅助信息的证券增值服务。相较于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证券付费工具服务仅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交易辅助信息,不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具体投资建议服务。(3)证券付费资讯服务关于证券付费资讯服务,行业内对该种服务形式也暂无明确同意的定义,本研究采取上述类似的方法,总结其定义如下:证券付费资讯服务是指证券公司或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经由其具备执业资格人员采编的证券市场要闻、上市公司和行业信息等资讯信息,或经由第三方资讯服务供应商采购引入的市场资讯信息,以软件工具或终端设备为载体,为客户或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交易辅助信息的证券增值服务。同样,相较于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证券付费资讯服务仅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交易辅助信息,不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具体投资建议服务。(4)公募基金投顾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2019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基金投资顾问机构(以下简称“试点机构”)从事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可以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协议约定向其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并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利益。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的标的应当为公募基金产品或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同类产品。根据与客户协议约定的投资组合策略,试点机构可以代客户作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开展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试点机构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的相关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试点机构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收费项目和和方式,与客户书面约定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的收取标准和方式。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年化标准不得高于客户账户资产净值的5%,以年费、会员费等方式收取费用且每年不超过1000元的除外。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可以按约定从客户的授权账户收取。02 证券增值服务的行业背景一方面证券经纪业务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平均佣金率趋零,零售业务收入正在谋求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我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提速,倒逼国内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另外,随着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宽和加深,智能化工具开始引领行业财富管理的变革。加之知识付费则在经历数年的纵深发展后,“千禧一代”对付费服务的接受程度已非常之高,加之近期疫情的影响,00后乃至10后的在线教育习惯得以提前培育。与此同时,海外大型券商不断创新增值服务收费模式,国内有了更多可供参考借鉴的成功案例。2.1 证券经纪业务佣金趋零:零售业务收入需要新的增长点近十年来,我国证券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经纪业务平均佣金率持续走低,2019年行业平均佣金率已经下滑至创历史新低的0.0349%。与此同时海外诸多券商如盈透证券、摩根大通、嘉信理财等先后宣布开启“零佣金”模式,为客户提供股票免佣服务。进入2020年,随着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券商纷纷拿下合资券商控股权,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速度加快,这将倒逼国内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虽然短期内仍然受牌照红利的“关照”,国内证券经纪业务“零佣金”时代的到来看似尚有时日,但在行业变化加速的形势下,我们所担心却又期待的一切似乎又随时会一触即发,因此证券公司在此背景下则亟需谋求创新,寻找零售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2.2 金融科技应用拓宽加深:智能化工具引领财富管理变革随着近年来证券行业尤其是头部券商IT投入的不断加码,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内的应用不仅在横向范围内不断扩大,更是在纵向范围内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证券智能化时代正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券商交易平台推出智能化工具,将服务半径拓展至海量大众客户,辅助投资者开展投资交易,智能化工具正在引领证券行业的财富管理变革。2.3 知识付费模式普及加速:“千禧一代”对付费服务接受度提高自2016年“知识付费发展元年”至今,经过近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知识付费模式已经从早期的野蛮生长状态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从起步到普及的历史周期,与此同时也是音乐版权收费、互联网视频收费、互联网会员制收费等线上内容付费模式从出现到逐步壮大的过程。在80后、90后“千禧一代”的认知中,知识付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识服务模式和知识产品供给手段,他们对线上付费服务的接受程度已相当高。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达3.6亿人,行业市场规模超278.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392亿元。2.4 海外收费模式创新不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近年来海外证券增值服务收费模式的持续创新变革,整体趋势是由赚取差异化佣金模式向收取服务费模式转型,由根据客户固定资产收费模式向按期限订阅收费模式转变。2012年,英国颁布《零售分销审查制度》,独立投资顾问被禁止向产品提供商收取服务佣金。2017年,美国公布《受托新规》,规定证券公司须披露所有佣金收入来源,以推动行业向服务费模式升级。2019年,嘉信理财上线了一项名为“嘉信智能组合高级版”的服务,这项服务的收费方式是按月订阅制(Subscription-Based),因此也彻底了改变海外证券增值服务市场实施多年的基于客户资产的固定收费模式(Asset-Based)。根据摩根士丹利奥纬咨询测算,银行、投行、独立顾问的投顾业务采用服务费模式或佣金+服务费模式的平均比重由2005年74.1%增至2006年86.9%,其中美国投行的比重由89.4%增至94.4%。下篇我们我们会深入了解券商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认清现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另外还梳理了券商增值服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后我们将会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方向正确才能事半功倍。现任上海某券商互金部产品经理,曾在某基金公司互联网金融部工作,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是券业互金思考颇多。本文由 @Sharp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数字化转型在证券业被提上新的高度。8月21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建议,加快出台行业标准,促进金融科技应用融合,鼓励证券公司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完善加分标准,提高非运维投入在券业分类评价指标中的权重,推广证券行业数字化最佳实践引领行业转型。仍处于初步阶段!去年券业信息技术投入仅为银行业1/8当前,证券行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在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方面亟待加强,需要以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业态持续创新,不断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券商利用数字技术对获客、投资、交易、风控等全流程进行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投入的重点转变为强化现代科技在投资、顾问、产品、合规、风控、信用等证券领域的深度应用。数据显示,自 2017 年以来,证券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呈稳步增长之势,累计投入达 550.42亿元。其中,2019 年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技术投入达205.01 亿元,同比增长 10.49%,占 2018 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8.07%,较上年提高 2.03 %不过,尽管如此,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投行同业相比,我国证券行业在信息技术投入方面的力度依然稍显不足,部分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投入仅能覆盖正常的运维成本,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捉襟见肘。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今年7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 年度,98 家证券公司中信息技术投入额在 1 亿元以下的有 46 家,占比为 47%,其中有 17家信息技术投入额在 5000 万元以下。而从投入分布来看,分化依然非常严重,大型券商对信息技术投入显然更多,如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去年信息技术投入均超过了10亿元,投入金额位居前三。而98家券商中,中邮证券、网信证券、东亚前海证券、野村东方证券等投入均不足3000万元。而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信息技术投入分别为 1730 亿元、330 亿元,是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 8.44 倍、1.61 倍。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建设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下,招商银行持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2019 年度信息科技投入达 93.61 亿元,同比增加 43.97%。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招商银行一家的信息科技投入金额已经接近整个证券行业投入金额的一半。不仅如此,在数字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我国券业与境外领先机构相比业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在深度方面,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共享水平较低导致的数据治理能力薄弱,数据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财富管理智能化服务目前多集中于账户分析、资讯服务等方面,在智能交易、资产配置、理财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有限。在广度方面,类似区块链等已在境外证券发行、交易、结算清算、登记托管领域有所实践的前沿技术在我国证券业得以应用的场景十分有限。去年我国券业信息技术人才人均薪酬仅为腾讯的五成人才问题也一直阻碍着我国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由于证券行业“重业务而不重技术”现象长期存在,加上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短期内数字化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而据高盛集团披露,目前工程师背景员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9000 人,占比超过 25%。此外,与国际一流投行或科技公司相比,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证券行业存在数字化人才管理模式落后、激励不足的现象,信息技术部门依然被定位为后台技术支持部门或成本中心。据统计,2019年度,我国证券行业信息技术人才人均薪酬约占高盛、腾讯人均薪酬的 20%和 52%。券业数字化转型有何新招?来看六大要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渐趋成熟,为证券行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催生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为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那么,如何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从而实现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证券业协会经过调研之后给出了几点建议,基金君整理了部分要点,供大家参考。1 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信息技术投入指标。通过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投入专项审计要求中的支出类型,合理界定研究开发费用范畴,鼓励证券公司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与投入。完善加分标准,提高非运维投入在评价指标中的权重。点评:“分分分,券商的命根”,在每年的分类评价中,每一分对券商来说都至关重要,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投入加分标准,能够使券商更有动力和意愿去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2 推广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最佳实践。鼓励证券公司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加大投入,促进信息技术与证券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业务及管理模式数字化应用水平提升,评估数字技术在证券业务领域的应用成果,推广证券行业数字化最佳实践引领行业转型。点评:通过推广典型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可选路径,让券商看到更多可能性。3 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成立或收购金融科技子公司,并将相关投入纳入信息技术投入指标加分范畴。鼓励行业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的外部合作。支持不同类型的证券公司通过独立研发、合作开发、与第三方科研机构或科技公司协议开发等多种模式,提升行业数字化适应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点评:目前在券商中,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并不多。今年3月17日,山西证券就发布了《关于完成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公告》,据了解,该子公司由山西证券出资2亿元设立。而通过行业支持的方式,让券业看到和科技融合的更多可能性,也在无形中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4 加快出台行业标准,促进金融科技应用融合逐步建立完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应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顾问业务领域的应用条件及合规要求,引导金融科技在证券领域的稳步探索和有机结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及居民财富管理能力。点评:行业标准的出台无疑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金融科技在券业的应用程度,也让科技的应用更具有参考性和针对性。5 建议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完善证券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有关规定,适当拓宽相应工作经历及从业年限的认定范畴,将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或其他满足特定条件的科技公司从业经历纳入考虑范围。点评:目前很多券商都设置了首席信息官之类的职位,对于当下的证券行业来说,人才仍是非常稀缺的,将科技公司从业经历纳入高管任职资格考虑范围也有利于带领技术团队快速发展。6 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应用,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鼓励证券公司与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加强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认证、数据标签、数据脱敏与安全审计等数据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推进建立数据安全标准,并强化在证券行业数字化过程中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行业数据安全通报机制,及时发现、预警、通报、报告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和漏洞隐患点评: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信息安全将直接影响证券公司整体业务运行,增加了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而建立数据安全标准,则有助于防范风险。(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前段时间,一条由天风证券,天风天睿高端制造组出品的RAP版《光电子行业投资研究报告》刷屏了,播放次数都破百万了。刚一打开下面这个视频 - 我们马上知道下一波失业潮就差不多是我们了。听了太上头,太上头了。02:39长期以来,研究报告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动辄10页+,罗列一堆财务数据和预测,以及各类走势图等等。尽管对从业者来说还行,但是给一般的外行看,确实难以下咽,有些门槛。这也造就了一大批同行努力去结合图文、比喻等等更接地气的去做分析。但这样RAP而且唱的还挺押韵,有些上头的,实属第一回。这一下,写分析文变得索然无味了。据天风证券说,之前这段视频原曲是《中国有嘻哈》参赛选手小青龙的代表作《time》,结合RAP、电音效果,来介绍这个行业。就在前几天,天风证券又发布了关于面板的RAP,大家可以观看:02:10以下为引用原话:“我想到了最近被洗脑的那句歌词 -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于是就有了这个rap版投研报告。“天风天睿高端制造研究组成员廖梓雯说到此歌曲创作的灵感来源,她也是这首歌曲的创作人+主唱。当然,这种形式也注定了有一定局限性 - 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此曲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科普分享,不涉及投资建议,不包含研报真正的各个层面。然而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是,这种跳出盒子外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真心期望他们的更多作品!视频和内容来源:天风证券订阅号,天风天睿高端制造研究组。
来源:格隆汇机构:兴业证券以注册制为试点的科创板全面推出背景下,国内投行业务正面临考验,集中度提 升趋势似乎势不可挡。本文对国内投行业务集中度提升的具体动因进行拆分解析; 参照美国近年来投行领域竞争格局变化,对比国内,演绎投行业务未来发展可能 性;并从美国投行发展经验为非头部券商突围提供借鉴意义。 国内投行集中度提升动因解析 证券行业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 CR10 从 2016 年的 42.16%提升至 2018 年的 46.37%。将投行业务集中度拆分,近几年股权融资集中度的大幅提升是投行 收入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原因。股权融资中 IPO 集中度提升显著,其集中度的 提升对未来股权再融资业务集中度提升将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影响。除了在 原有核准制体制下的 IPO 集中度提升,在注册制背景下 IPO 提升的趋势更加 明显。 对比美国,看国内投行竞争路径 股权融资市场:从美国市场来看,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且集中度较高,头部投 行具备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定价权大,非头部券商在该领域并未看到突围 机会。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竞争格局尚未稳定,头部券商展示一定的竞争力, 但定价权并不高。当前国内股权融资市场集中度有提升趋势,也有提升空间, 未来头部券商将展开角逐,而非头部券商在这一领域的业务空间将承受进一 步挤压。 债权融资市场:承销商需要丰富的客户基础、较强的分销能力,此外如有雄 厚的资本实力充当对手方,则更容易承接到更多项目,这是银行相对于券商 的优势所在,也是券商内部头部券商相对于非头部券商的优势所在。因此非 头部券商投行在债权融资领域较难出现持续超车的机遇。 并购市场:从美国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并购重组市场将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有望同股权及债权融资共同成为投行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并购重组中需要 的金融服务专业程度较高,项目间差异化较大,并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专 注于部分领域的精品投行能够在该细分市场中与传统全能投行同台竞争。且 其完全轻资产化、重人力资产的经营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非头部券商。当前国 内并购市场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尚不稳定,有望成为未来非头部 券商投行业务突围的重点。 国内外精品投行成功之路 Evercore:美国精品投行成功的典范。Evercore 的成功之处我们认为可以归于 以下三点:1)轻资本的独立运营模式;2)善于利用人力资本;3)以研究为 先导带动业务发展。 华兴资本:从国内市场来看,以精品投行定位自身发展的,华兴资本是一个 成功的案例。从业务结构上看,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华菁证券是华兴资本 的三大业务。我们认为华兴资本的成功之处在于:1)眼光独到深耕行业,踏 上中国十年新经济高速发展列车;2)管理层实力雄厚,薪酬体系高于行业。 非头部券商转型精品投行的可行性分析 国内券商牌照管制未来会有所放松,但并不会陷入无序竞争,券商牌照仍然 是稀缺资源。国内非头部券商拥有投行牌照,已获得精品投行业务先发的护 城河。除此以外国内非头部券商已具备人力资源基础,考核激励体制相对灵 活,在转型精品投行业务上,也具备人力和制度的优势。当前国内产业集群 效应越来越显著,为非头部券商投行深耕所在优势区域产业提供了可能。 风险提示:投行领域竞争持续加剧、注册制推进不达预期、并购重组市场低迷
摘要:1、 半导体: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安防芯片的交期,之前设计好的芯片给到生产厂商,大概三四个月就能拿到芯片成品,现在拉长9个月。 晶圆厂产能紧张从8寸蔓延到12寸。 封测中以打线封装产能短缺清况最为严峻。 设备中IC Insights对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从之前 12%调升到19%。 关注韦尔股份、 长电科技等。2、 新洁能: MOSFET产品种类国内第一,目前晶圆紧缺下,公司绑定国内扩产速度最快的华虹半导体,有望在全行业缺货下,逆势拉升产能,获得份额。 公司产品性能比肩英飞凌,有望 在英飞凌缺货下,供给原料紧缺的下游客户,打入原本进去不的供应链。广发预计公司21/22年利润大幅增长。3、 弘亚数控:是国内板式家具机械设备龙头,随着今年地产竣工端复苏,家具设备持续受益。 此外精装房占比提升趋势下,精装修订单毛利较薄,家具企业更愿意购买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相同产线公司设备仅为进口的1/3, 将加速国产替代。 公司在手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4、 激光:据统计20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4%, 超过此前预期,国内企业份额持续提升。 行业发展方向来看,正向高附加值的定制化焊接、超快加工等精密加工拓展,应用领域从1-N向高端制造拓展。 分析师特别看好锐科激光,随着产能释放,以及高端化打法,预计21 年市占率将快速提升。详细分析请直接与我联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