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掌控着很轻的节奏很多股民对研报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觉得研报一出就是让人去接盘。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的正确。所有的消息第一要看股票所在的位置。如果本身是低位。又是利好的研报。再结合大盘的位置。就可以去做一些小级别的追涨,如果是高位出的研报。通常要小心一些。大象起飞3400很多利多研报一出第2天都会高开。如果是低位的高开。建议大家不要过早的去卖。因为你可能错过一只大牛股的启动。等行情涨起来,你就越来越不敢追了。所以建议大家买低位股找好位置负隅顽抗,坐等趋势拉升就可以了。现在的大盘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很多个股的韧性非常的强。这两天的连续缩量。说明场内资金卖出的欲望不强。大盘有可能走上一个水上金叉的大级别行情。创业板是早于沪市启动的,沪市的模式可以参照创业。即便是这次金叉不上,往下再去调整。只能说明在涨的周期级别会更大。所以如今的大盘无需恐惧。精选优质个股。没有热度的个股很难成妖股,所以不要怕研报。选对趋势
对于广大散户来说,券商的研报肯定都是看过的,我相信都各有各的感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券商研报那点事。产量高、质量差2019年度,券商研报数量高达17万份(具体数据不够准确,但是这个数值肯定是保守的),产量排名靠前的几家券商都是8000以上的年产量,平均每个交易日至少要30份研报出炉。研报产量的高峰期主要是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因为这个时间是年报、半年报的密集期。然而如此之多的研报,其中的准确率却让人不敢恭维,具体数值我个人能力低微,没法作统计,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找一些数据。高产低质的背后,一方面是不够合理的业内考核硬性指标,建议监管层把所有分析师的研报纳入考核,准确率低于30%的五年不准执业;另一方面则是同质化严重,抄袭成风,随便找一个研报密集的白马公司,你会看到,大部分研报的内容大同小异,经常看到某一段时间内,几十篇研报轮番轰炸,实际价值却微乎其微。一味喊多,缺乏合理的看空研报统计一下券商的研报不难发现,99%以上都是看多研报,看空研报不足1%。其实这也不能怪券商,毕竟也要吃饭,市场环境没有做空的土壤。对于广大散户来说,你要明白,券商的研报主要是给机构客户看的,平时我们网上能查到的公开研报,要么是一些缩水版,要么就是已经过了一定的保密时间限制,既然要给买方爸爸看,你搞一些看空研报是没市场的,万一你看空的某个个股正是某个机构爸爸的重仓股,那就很尴尬了。最后呢,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都是券商保荐的,谁都不愿意坏了行规去砸别人的饭碗,你天天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成了业内公敌还想不想混了?2019年春季的时候,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给了中国人保、中信建投卖出评级的研报,让市场哗然,股价重挫,可见卖出研报的威力。但是呢,此后也就悄无声息了,出了名,见好就收,一直这么搞,要没饭吃的。一味喊多盲目鼓吹、哄抬股价、借机出货还有一部分很恶劣的那种,就是盲目鼓吹,让金主爸爸顺利出货。第一手的信息,散户是肯定看不到的,机构爸爸看了之后,可能提前埋伏进场,而且券商自己有自营业务、资管业务,你可以细细品味。而分析师这群人,有知名度站在顶端的,其实很少,大部分则是默默无名的,而且很多研报可能都是出自985的实习生之手。而且大部分人还是要吃饭的,那么自然会有一些蛀虫,拿了不该拿的钱,说一些鼓吹煽动的话,但是你从正常程序看,都是合理的,除非你拿到背地里肮脏交易的实际证据。这里面我就不列举什么个股了,很多,大家也可以留言说说曾经被券商研报坑的故事。暴跌接盘正确看待券商研报价值不过话说回来,真要说研报一无是处,肯定是不对的,研报自然有其特殊价值所在,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看。首先,研报的出处肯定要细选,再具体点就是某某分析师了;其次呢,研报里面的统计数据之类,肯定是真实的,这有利于我们自己做数据整理和分析,但是关于未来预测啊、发展愿景啊什么的,就要多想想了;最后呢,则是重点筛选深度研报和覆盖研报,这类研报的信息价值往往较大,如果能够再做好同行业的对比研究,会更容易让你选出优质股。虽然现在的研报市场很混乱,存在诸多弊端, 但是我还是希望市场制度能尽快完善,也希望能有更多合理的看空研报的存在,这并不是坏事,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同行业的监督和竞争,而非现在的同流合污。人微言轻、依然要说;星星之火、终可燎原。一家之言、不足为凭;股市有风险,买卖需谨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留下您的宝贵评论,谢谢。
2020-0320文 | 赵子强 张颖 吴珊 徐一鸣编者按:本周在海外股市震荡,美股两次熔断的影响下,A股市场震荡回落,沪指周下跌4.91%。在各种担忧情绪围绕投资者之际,机构分析师专业的看法更显弥足珍贵。《证券日报》研究部统计了最近7天机构发布的涉及个股评级的358份研报,按行业占比选出休闲服务、食品饮料、钢铁、计算机和电子等五类机构分析师看好的行业进行分析解读,供投资者参考。近三成休闲服务股获机构推荐两因素促板块现修复性行情本周受到美股熔断式下跌影响,A股市场也在震荡回落,寻找避险和有价值的投资领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证券日报》研究部统计发现,截至3月20日,近一周内休闲服务行业共发布22份研究报告,推荐行业中个股达9只,占比26.47%,为近7日机构推荐个股占比最高行业。市场表现来看,本周休闲服务前4个交易日回落,周五则大涨4.93%,形成探底回升态势,周下跌5.55%,跑输上证指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但众多机构已开始对休闲服务行业表示明显的看好,认为休闲服务行业已进入恢复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休闲服务行业有一定修复的机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这些行业在今年的疫情当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相应的下一阶段受到政策扶持的力度也会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二是海外疫情的暴发对应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出境游和海外消费可能会暂时停顿,使得四五月份国内的休闲服务行业需求可能会井喷。从长期来看,短期的估值修复以后还是要看行业的龙头优势公司,因为每次行业从衰退到复苏,都是龙头公司扩大市场巩固优势的好时机。支持机构看好休闲服务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方面提出19条硬举措。“年初以来暴发的疫情,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消费领域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疫情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影响走向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此次《意见》出台,反映出国家着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对于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意义重大。”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周颖如此表示。周颖认为,随着文旅休闲消费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看好国内旅游综合龙头中国国旅长期的发展潜力。同时,若国内疫情持续得到控制,随着天气回暖,并考虑到防控时期被一定程度压抑的需求释放,预计国内各景区均有望迎来客流、消费明显增长,看好自然景点、人工景点相关上市公司反弹表现。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国内多部委及多地政府发文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主要是因为旅游行业受疫情的整体冲击最为直接和严重,同时在海外疫情加剧情况下,居民消费半径预计将进一步压缩至国内。随着国内管控措施逐渐解除,餐饮、酒店、国内游等相关休闲服务类公司将获得股价修复。不过,杨如意也提示,由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停摆,相关行业公司的一季度业绩乃至全年业绩收缩已成定局,对于现金流较差的中小型公司仍需考虑风险,建议阶段性配置行业龙头,投资逻辑偏向于事件性炒作,行情力度大概率将取决于政策的力度。机构7天力荐18只食品饮料股三大投资逻辑重塑行业新格局近日,面对A股市场的震荡加剧,低估值、低位的超跌品种已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食品饮料行业随之浮出,备受券商等机构的推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尽管,短期食品饮料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是,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从长期看,食品饮料行业大部分具有必选消费的属性,且现金流良好,在产品、品牌、渠道的三重护城河下将实现恢复并快速增长。同时,此次事件或将加速中小企业出清,使龙头企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有优势的公司也会逐渐凸显,重新塑造新的格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最近7个交易日,共有18只食品饮料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获得看好评级的个股数量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达到18.37%,位居申万一级行业前列。其中,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和汤臣倍健等3只个股均被10家以上机构看好,后市值得关注。对于行业后市的投资逻辑,记者通过对多家机构观点梳理发现,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利好政策助力行业增长。近日,国内疫情趋势向好,多省市分级分步下调预警级别,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国家发展改革委23个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同时,近期,南京、济南、宁波根据自身的情况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对此,华创证券认为,相比直接面向居民“撒钱”的方式,消费券能够更直接地转化为消费。从2009年杭州发放消费券的案例看,超市为消费券的主要使用地,其中,购买食品饮料占比60%。新时代证券也指出,海外疫情扩散冲击全球股市,国内疫情有效遏制,社会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疫情对消费影响边际减弱,尤其是餐饮堂食等开放将对酒类聚饮消费产生动销支撑,预期对下个白酒消费旺季影响也将显著降低,而宏微观层面均利于后期消费热情的释放。其次,食品饮料行业具有估值优势。尤其是,白酒板块业绩稳定。统计发现,截至3月20日,食品饮料行业最新动态市盈率为29.8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板块整体估值已与近十年中位数持平,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目前,行业进入到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验证期,中信建投分析,白酒龙头企业一季度汇款比例高,一季报确定性最高,安全边际充足,建议重点布局。第三,强者恒强,行业龙头企业尽显优势。疫情后,中信证券预计,消费高确定性复苏,龙头企业加速抢占份额。在全球货币宽松加码、A股配置价值彰显背景下,食品饮料龙头长短期均具配置价值。渤海证券刘瑀认为,此次突发的疫情虽然会产生阶段性影响,但并不会改变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成长逻辑。同时,此次事件或加速中小企业出清,强者恒强的局面将更加清晰。对于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投资,国盛证券认为,白酒方面:消费逐渐回暖,投资性价比逐渐凸显。行业挤压式增长趋势不变,名酒龙头稳健性较强,在外资持续流入的大背景下,行业估值中枢有望与国际接轨。标的方面,继续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并关注低估值有边际变化的洋河股份、口子窖、古井贡酒。大众品方面:必选消费需求稳健增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核心推荐中炬高新、伊利股份、涪陵榨菜等,并持续关注细分子行业龙头恒顺醋业、绝味食品、安井食品、洽洽食品、日辰股份、天味食品等;同时关注高端化趋势明显的啤酒板块。需求预期引燃钢铁股估值修复机构力荐6只股强势初显错过了“新基建”行情的钢铁股终于走进机构视野。最近7个交易日,在沪深两市股指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估值处于低位的钢铁股走势相对稳健,与前期热门品种计算机板块并驾齐驱,跃居期间板块涨幅榜前列,且期间指数表现远远超越电子、医药等板块,曾经迭创新高的水泥股也被其甩在身后。一时间,沉寂已久的钢铁股受到了机构热捧。《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最近7个交易日,共有6只钢铁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获得看好评级的个股数量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达到17.65%,位居申万一级行业前列。综合机构看好钢铁股的理由,需求启动预期就是其中之一。招商证券指出,往年正月十五之后需求端陆续启动,今年相较于往年晚一个月,预计3月下旬基本正常复工,钢材需求基本恢复正常。然而从宏观预期来看,预计基建将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螺纹钢涨跌同A股估值涨跌相关性达90%以上,趋同明显。黑色系的强势主要反映了宏观的宽松预期。全球范围内来看,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钢铁需求将继续增长1.7%,达到18.057亿吨,需求端增加铁矿石需求4100万吨。而乐观预期下,“钢铁板块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估值修复空间大”就成为支撑机构看好钢铁股的又一重要理由。截至3月20日,共有17只钢铁股最新市净率低于1倍,处于“破净”状态,河钢股份、鞍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等4只个股最新市净率更是处于板块低位,均不足0.6倍。“钢铁板块已进入重要战略配置期。”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李鹏飞预计,在此次疫情结束之后,一方面是需求端未来2年至3年的需求周期可能因为地产和基建发生变化,同时中长期看,产业格局向好,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议价权提升,竞争格局优化。另一方面,钢铁板块目前处于低预期、低估值阶段,疫情结束后,集中的复工和赶工需求应该会比较集中的出现,钢价大概率将触底反弹。标的股选择方面,在机构重点推荐的6只钢铁股中,华菱钢铁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居首,达到4家,沙钢股份紧随其后,机构看好评级家数为2家,此外,柳钢股份、永兴材料、中信特钢、ST抚钢等4只个股也均有机构表示看好。“拥有区域优势和持续提升的竞争力,盈利能力日渐增强。”华宝证券王合绪如此评价华菱钢铁。在其看来,尽管疫情对公司2020年业绩会有一定影响,但公司部分下游行业的中长期需求趋稳,预计2020年至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98元、1.21元、1.29元。预计华菱钢铁6个月至12个月目标价5.88元,市盈率提升至6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3月18日,华菱钢铁发布2019年年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2.5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15.32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34.89%,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11次派现。而以2019年年度的每股派现额及当年末收盘价为基准,对上市公司股息率进行统计发现,截至3月20日,已公布派现方案公司中,共有57家公司股息率超过一年定存利率,华菱钢铁股息率达到5.23%位居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在需求预期引燃的钢铁股估值重塑行情中,最近7个交易日,上述6只个股股价表现普遍跑赢同期大盘,其中,沙钢股份期间股价更是出现逆市上涨,期间累计涨幅为2.65%。三因素佐证计算机行业发展前景机构看好37只成份股明确给出“股票池”科技股作为机构普遍看好的全年投资主线之一,其市场表现一直被市场各方所关注。而计算机板块作为科技领域重要的细分领域,当前该如何掘金?事实上,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国内企业大力投入研发费用的背景下,计算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月份以来,国家决策层多次在各类会议上部署了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为下一阶段重点投资指明了方向。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渐渗透于各个领域。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市场板块热度持续攀升,且有望带动云计算上游产业需求繁荣。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迅速,相关产业链也是利好频出,在5G时代都将成为技术融合、场景创新的关键突破口。结合A股市场方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近7日内,计算机行业内,包括数据港、华宇软件、奥飞数据、远光软件、四维图新、立思辰、神州数码、纳思达、易华录、安恒信息、深信服、中科创达、千方科技、美亚柏科、创业慧康、运达科技等在内的37只个股均受到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达16.09%,位居28类申万一级行业前列。在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计算机行业缘何受到机构热捧?首先,强者恒强趋势有望延续。在A股整体呈现回调的态势下,本周计算机板块累计涨幅达4.65%,市场表现位居28类申万一级行业前列。其次,持续受到外资加码。新时代证券表示,近期全球股市波动加剧,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全国各地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健以及A股相较于美股具备历史估值优势,从外资持股市值及变化比例分析来看,2019年1月份以来,外资持有申万计算机板块股票市值和占比持续提升。市值从115.85亿元提升至537.72亿元,占比从1.29%提升至3.32%。外资持续加码计算机板块,该板块核心优质资产预计有望成为全球资本重点布局对象。最后,计算机行业发展不断扩容,公有云市场规模高增长。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有云规模437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IaaS市场规模达270亿元,同比增长81.8%,占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62%。预计到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后市投资策略方面,川财证券认为,随着计算机行业公司的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逐渐披露,板块将迎来业绩考验期,预计随着商誉减值风险的释放,政策和需求的催化下整个行业的业绩或迎来反转。建议投资者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板块:软件、云计算、医疗信息化等。民生证券则进一步给出了“股票池”,其表示,信创领域在龙头公司的带动下生态建设日趋完善,同时在科技新基建的背景下,政府投资采购也将进一步增加,快速发展的信创领域将成为2020年重要的投资主线。建议投资者关注在自身业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军公司:中国软件、中国长城、太极股份、诚迈科技、东方通。电子板块探底回升安全边际渐显机构推荐三大主线22只个股电子作为前期表现活跃的板块,已出现连续震荡回落,近4周已累计下跌19.76%,分析师普遍认为,经过回落,行业处于估值中枢以下,安全边际逐渐凸显。《证券日报》研究部统计发现,截至3月20日,近一周内电子行业共发布77份研究报告,推荐行业中个股达34只,占比12.88%,排名近7日机构推荐个股占比行业第五位。本周电子行业处于回落过程中,但周二下探低点后已出现企稳迹象,初步形成探底回升态势,周下跌7.19%,跑输上证指数。电子行业涉及的子行业较多,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涉及的投资逻辑也较多。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四方面因素对电子行业投资的影响。首先,消费电子产品的终端需求。2019年为5G商用元年,随着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对于5G的支持,今年出货量开始明显提升,虽然疫情压制了短期的需求,但从长远看,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不可避免。其次,新基建投资的发力。新基建投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作为政府新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其重点提及的投资领域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都对半导体电子产品有大量的需求,整个积极影响是可持续的。第三,由于围绕电子行业科技公司的行情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部分龙头公司的估值并不便宜,而且作为少数不受疫情直接冲击的领域,在大盘整体回落的背景下,其相对估值的压力正在增大,短期并不是一个好的长线配置点。第四,近期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名单即将披露,可能成为电子行业短期炒作的一个高潮点,不在这份名单投资范围内的那些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对电子行业影响巨大的手机行业迎来发展时机。国金证券樊志远认为,“折叠”开启智能手机3.0时代。全球疫情扩散对于智能手机销售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是无论三星的第二款折叠手机GalaxyZFlip还是华为最新推出的折叠手机MateXs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产品都是瞬间售罄。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折叠屏的出现极大的增强了手机移动办公和在线娱乐的场景,而且更重要的是折叠形态的出现让2.0时代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机重新变得具有个性化,彰显个性的“折叠手机”才是智能手机的未来。逆势销售走红的折叠手机有望引发智能手机供应链的重塑,樊志远认为这带来三大投资机遇:折叠面板(京东方A,TCL科技)、PI材料(鼎龙股份)和MIM工艺(东睦股份)。投资建议方面,民生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三大主线,涉及22只个股。第一,5G基建: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第二,消费电子:1.TWS耳机带来确定性(立讯精密、领益智造、欣旺达);2.手机细分领域持续创新:光学(韦尔股份、联创电子、欧菲光、水晶光电)、射频(信维通信、卓胜微);3.精密复杂性(东山精密、鹏鼎控股、精研科技);4.散热(中石科技);5.激光设备(大族激光)。第三,半导体:1.存储主线(深科技、兆易创新、澜起科技、通富微电等);2.优质平台(汇顶科技)。制作:王江浩审核:吴珊编辑:乔川川 孙倩终审:张亮
证券市场向来风云诡谲,难以预测,股市最不缺的就是小道消息和各式谣言,以及误信谣言被割的“韭菜”。在这样的情况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获得去伪存真的眼力,变得难能可贵。优秀的公司是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本质上,在下跌时敢于买入和加仓的勇气和上涨时仍然坚定持有的信心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深刻理解。知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如何,天花板在哪里,才能知道公司的价值区间,才能判断公司当下的估值是否合理。已经涨得很厉害,PE很高的股票仍然可以关注,一方面只要业绩继续增长,就能继续推动股价上涨,另一方面,好股票也有落难的时候,等它碰到一些危机,譬如说投资失误或者公关危机,但只要不影响主营业务,就是买入的好时机。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如何深入了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及时发现被券商看好的个股线索?如何更好地理解个股的价值增长逻辑和区间?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动辄价值上千上万的买方研究报告,过于昂贵了。一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自己阅读网上就可获取的卖方研报,发现研报内的上涨线索。另一部分投资者则会选择一些机构平台的服务,来帮助自己做出价值投资的判断,【发现报告】推出的“看涨线索”专题社群就提供,发现优质个股、提炼研报核心增长逻辑等服务。那么一份卖方研报究竟该怎么读?读什么?1、深度行业研究报告有很多公司都是跟随行业动向的,行情好的时候,公司过的都挺好,各类数据也很好看,例如前段时间的口罩行业,行业会受到相关产业政策、实际发展情况等等的干预,这些资料都是个人不容易收集、不容易把握的。相对可靠的政策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解读可以更好的帮助投资者把握自己所关注行业、公司的增长逻辑。像中金公司在行研领域首屈一指,中金的报告在政策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上往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2、企业实际数据一般企业的财务类数据、产品、价格、种类等数据都是券商分析师花费大量时间查找分析得出的,可信度较高,这些数据可以省去投资者大量调研的时间。3、报告结论推出的过程报告作出结论之前,可以重点关注其推论的过程,是否可信,是否符合逻辑,一份研报只能作为投资者的信息来源之一,切忌将券商研报当作自己的投资导向标。4、分析师《新财富》杂志每年都会推出分析师的排名,评估分析师的个人水平,《新财富》的排名是目前公认最权威的排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相比市面上掺杂了各类尔虞我诈的小道消息,券商的研究报告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公司数据解读、行业政策解读也相对更具权威性,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辅助工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自己形成自己的判断逻辑,练就去伪存真的本领。
来源:券商中国卖方研究竞争愈加激烈,据朝阳永续统计数据,从年初至4月20日,共有83家国内证券公司发布了4.6万篇研究报告,平均一天产出423篇卖方研究报告。哪家卖方机构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哪些研究员最勤奋?哪些行业最受市场欢迎,哪些个股最受卖方分析关注?券商中国将从上述维度,对券商研究整体情况做一概览。就各家券商发布的研报总数来看,有17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千篇,中金公司、天风证券发布研报数量超2000篇,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各家卖方研究机构呈现不同的特点。就行业研究来看,化学制品、计算机应用行业的相关研报最多;就个股研究而言,贵州茅台、上汽集团最受分析师青睐。卖方研究领域哪些分析师最勤奋,哪些研究团队产出量最高?都在文内详解。先透露的是,有分析师独立发布194篇研报,堪称“劳模”。特别说明的是,因纳入样本不同,或因有券商战略转型,不再对外发布研报等原因,本报道统计数据或与各家实际数据有所出入。 研报总量:中金、天风研报超2000篇 据朝阳永续提供的数据,从1月初至4月20日,共有83家国内证券公司发布了46523篇个股研究报告。其中个股研报14953篇,覆盖1637家A股上市公司;行业研究报告16049篇,策略研究报告2789篇,固定收益报告2542篇,宏观研究报告2022篇,金融工程研报942篇。这83家卖方机构中,哪些券商出具的研究报告数量最多?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共有17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千篇,其中有两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2000篇,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为2376篇;天风证券紧随其后,研报数量为2069篇。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数量均超1800篇,跻身前五名,分别发布研报数量1866篇、1846篇、1819篇。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依次位列第六到第十名,发布研报数量均超1500篇。不过也有10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不足10篇,据朝阳永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来,国都证券、华林证券、英大证券、宏信证券、财达证券等券商发布的研报数量均为个位数。按WIND数据统计,2018年中信证券共对外发布研报达6824份,其次为天风证券、申万宏源年产研报分别是6038、5926份。按券商中国记者最新统计,截至4月20日,2019年以来,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为2376篇;天风证券紧随其后,研报数量为2069篇,第三名是兴业证券,为1866篇。简单估算,有望超过去年前三水平。策略研究类:科创板研报超百篇,“牛市 吹鼓手”亮眼 策略研究来看,60余家券商发布了2789篇相关研报,华鑫证券、联讯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广发证券、山西证券的策略研究类报告均超100篇。今年以来,策略研究中涉及科创板的研报非常突出,共有127篇,多家券商就科创板发布了系列研报,比如安信证券陈果团队,接连发布了《科创板系列一:再看“独角兽”》、《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科创板系列三:科创板,资本市场新征程》等研报;国金证券李立峰团队发布《科创板专题系列报告(一):补资本市场短板,迎“科技创新春天”》、《 科创板专题系列报告(二):科创板首批受理公司出炉,给市场传递哪些信号》等;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接连发布《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会带来哪些潜在变化?》、《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的A股映射》、《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开板后的图景猜想》等多篇研报。另外, 今年春节后A股出现的牛市中,多位策略分析师吹起号角,鏖战不断,多方观点涌现。其中,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作为“牛市吹鼓手”的角色非常亮眼。梳理相关数据发现,张玉龙及其团队共发布了46篇研报,其中2月18日发布《牛市的起点》研报,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引发市场热议;3月18日又发布《长期牛市的形成与演绎:从均衡到周期:信用宽松与牛市全景》研报,行业关注度居高不下。宏观、固收类研报:中金公司数量均第一 除了策略研究外,今年来卖方研究发布的固定收益类及宏观研究类研报数量均超2000篇。固定收益类研报来看,45家券商共发布2542篇研报,其中中金公司是唯一相关研报数量超200篇的研究机构,发布255篇固收类研报;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此类研报数量均超150篇,分别为191、171、157篇。宏观研究类研报共有2022篇,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数量依然排名第一,发布118篇;海通证券发布113篇,紧随其后;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相关研报数量均超80篇。海通证券姜超是宏观固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今年来与团队共发布研报215篇,多篇研报观点脍炙人口,比如“经济需靠消费和创新企稳”、“股市将取代房市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首选”等。个股研究:贵州茅台、上汽集团最受关注 个股研报最直接地反映卖方研究对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情况,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这只股票的后市走向,非常受市场人士关注。今年以来的个股研究报告中,哪些行业最受关注,哪些上市公司被研究得最多呢?券商中国记者据朝阳永续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年初至4月20日发布的14953篇个股报告中,涉及102个申万二级行业。其中,化学制品行业的研报数量最多,有1023篇;其次为计算机应用行业,相关研报有729篇;专用设备行业的研报有589篇;食品加工行业的研报有511篇。哪些上市公司最热门呢?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有21家上市公司的研报超过50篇(包含50篇)。贵州茅台相关研报高居榜首,共有72篇研报;上汽集团紧随其后,有71篇研报。贵州茅台一直是一只自带流量的个股,其估值水平一直是市场关注和争议的热点。今年来,共有38家券商针对该只个股发布了研报,各方声音一致看好,比如中信证券研报《贵州茅台2018年报点评:2018业绩超预期,营销破局助力》,中信建投研报《贵州茅台:剑指千亿收入,稀缺龙头估值仍有望提升》、国泰君安研报《贵州茅台2019Q1业绩预告点评:Q1业绩预告超预期,成长能力再被验证》。就个股而言,三一重工、比亚迪、伊利股份、光环新网、汇川技术、深南公路的研究报告数量均超60篇(包含60篇),立讯精密、绝味食品、长城汽车、中顺洁柔等多家上市公司研报数量超50篇。最勤奋研究员:110天发布194篇研报 4万多篇研究报告来自83家券商,落实到具体研究员身上,哪些分析师最勤奋?就独立署名的研报来看,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斌个人发布了194篇研报,高居榜首。在科创板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能坚守新三板领域的研究并且研报数量如此之巨并不多见。记者从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他于2004年入职光大证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2008年入职安信证券,2011年获得分析师执业资格。曾入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被市场评为新三板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始终维持高产的团队。国金证券周岳个人发布研报79篇,且与同事共同发布研报40篇。在证券业协会上查询,周岳2008年入职景顺长城基金,历经大成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招商证券、东吴证券,2018年12月1日在国金证券获得分析师执业资格,为固收首席分析师。天风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吴先兴个人发布研报74篇,且与同事一起发布研报119篇。个股报告而言,中金公司家电行业分析师何伟独立发布研报55篇,在个股研究研报中数量排名第一。他是中金公司家电行业分析师, 2012年1月份进入中金公司。中金公司官网显示,何伟于 2016年及2017年度都当选为汤森路透卖方分析师评选(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信息技术与耐用消费品第二名;2018年度当选综合排名第七名、信息技术与耐用消费品第一名。梳理研报发现,今年来他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家电、苏泊尔等28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团队最勤奋 多位资深研究人士最近都在强调,卖方研究并非个人秀场,而是团队协作的战场。那么从年初来,哪些券商研究团队最勤奋呢?经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川财证券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分别与陈琦、张太勇、林东岳等研究员共发布了269篇研究报告,其中与陈琦合发研报242篇,在各卖方团队中数量较为突出。在证券业协会官网上,记者查询到,杨欧雯2017年7月份,从华泰证券奔赴川财证券,年初以来,她与同事所发布研报涉及制造业、科技、能源、消费等多个行业,形式一般为行业周报以及行业观察。中信证券陈俊斌和同事合计发布208篇研报,包括82篇个股研报以及126篇非个股研报。陈俊斌2010年入职中信证券,目前为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他与同事一起当选2013年第11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第一名。就个股而言,今年以来,主要针对比亚迪、宇通客车、鹏辉能源、上汽集团、银轮股份等38家上市公司发布研报。中信证券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明明及其团队共发布了185篇研报,其中明明独立发布了20篇研报。他们的特点是不仅研报数量多,且大多研报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比如,就在四月份,明明团队发布的《拨开工业数据被高估的“疑云”》研报中,提到当前实体经纪的反弹除了供需错位的影响,统计指标本身也可能存在高估的嫌疑,后续经济指标可能要结合中、微观信息来验证等观点,被多家媒体转载。东兴证券郑闵钢与同事一起发布个股研报76篇以及非个股研报91篇,值得一提的是,76篇个股研报涉及了75家上市公司,唯有三钢闽光一家公司发布了两篇研报,广泛涉猎房屋建设、专业工程、家用轻工、一般零售等16个行业,堪称关注领域最广的分析师。
中信与华泰发布了两份看空报告,在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应引发投资者对券商研究报告不解、争议和质疑。券商研报是怎么写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研报对投资实务有什么帮助?分析师怎么看待这两份看空研报?个人投资者应该怎么样正确使用研报?日前,券商中国记者专访了东吴证券总裁助理、原研究所长丁文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丁文韬认为,看空研报造成了短期的“轰动效应”,人保虽然高估值,但作为财险龙头,在几年内或可逐步消化,分析师首要应把长期基本面与逻辑讲清楚,对于短期股价用风险提示等方式会更好。研报发布前要经5论审核券商中国记者:一份研报的出炉,大致需要经过哪些环节?丁文韬: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公平对待发布对象。一份深度研报的出炉并不易,需要包括独立调研在内的数据、信息采集、选题、撰写、质量控制、合规审查和发布。在东吴证券,深度报告的审核流程是四轮审核,个别深度甚至是五轮审核:1、合规审核(合规专员)2、质量审核(质控专员或其他行业首席)3、合规质控复核或质量审核(合规质控总监)4、研究所总复核(常务副所长)5、合规部审核只有完成这些审核后才可以对外发布该研报。深度研报如何出炉?券商中国记者:研究所经常针对某家公司发布深度研报,这些公司是如何确立的?有哪些参考指标或门槛?丁文韬:分析师作为公司的价值发现者,首先需要对行业和代表的龙头上市公司有充分的了解,熟悉行业动向,挖掘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竞争优势,再来判断股价是处于低估或是高估的状态。对于行业来说,需要研究其发展空间、竞争格局、护城河等,对于公司来说,需要研究其经营管理层、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财务情况等,我们往往会挑选长期基本面优秀且估值有吸引力的公司。券商中国记者:研究所在报告成文前,信息收集渠道有那些?如何规避公开信息外的无效或有效信息?丁文韬:信息来源包括公司公告、数据库、专家访谈、市场调查、实地考察等等公开渠道。秉承着专业的态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在具体成文过程中不会将无法确认来源合法合规性的信息写入报告,也不会将无法认定真实性的市场传言作为确定性研究结论的依据。研报不应过多关注短期涨跌券商中国记者:在分析师撰写研报的过程中,他预设的读者是谁?研报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对报告发布后的资金流向影响有无考虑?丁文韬:研究所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这类读者通常拥有较大的投资规模,具有专业背景,投资行为也更规范,同时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承受要求和能力。研究报告展现的是公司长期基本面以及长期战略,预测的是公司长期合理的估值。相对应的,分析师对于短期股价涨跌以及短期资金面的扰动并不应该过多的去关注。同时,专业投资者在研读分析师的报告时,相比最后结论和目标价,往往会对报告的内容、逻辑、数据等内容更加关心。个股评级是什么意思?券商中国记者:很多券商研报都会给出个股评级,一般都包括买入、增持、看好、强烈看好之类的级别,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这些评级?丁文韬:券商的研究报告会综合公司各个方面判断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并给出其投资级别。每家券商的评级体系都不同,一般来说:买入,意味着分析师相当看好该股票,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上;增持,意味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15%之间;强烈看好,意味着积极看涨;看好,意味着股价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后市还有上涨的可能。投资者应在结合市场行情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看待个股评级。(注:每家研究所的评级体系不同,投资需留意不同券商的评级标准)如何正确使用研报?券商中国记者:对于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使用券商研报?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丁文韬:券商研究所的报告一般而言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机构投资者相对而言其投资专业能力较强,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研读报告时更加注重报告的内容、逻辑、数据等内容,对于报告的观点反而只会作为借鉴并不会盲目遵从。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要使用券商研报,切忌盲目遵从结论而忽略自身独立的研究分析。首先,可以通过券商研报去汲取数据,将这些体现行业或公司发展趋势的数据作为自己未来投资的判断基数就是好的选择。其次,在看数据的基础上找逻辑,看券商研究报告关键是学习分析师们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这些地方能给人以启迪。此外,需要注意研究报告的时效性,关注媒体对信息转述时可能存在的失真。理性看待研报与股价走势一致券商中国记者:有观点认为,券商研报也不一定能预测股价,对投资帮助不大,如何看待该观点?丁文韬:券商的研报需要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代表了分析师独立的判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投资者而言,也当谨慎看待券商的研究结论,理性看待某些曾经出现的券商研究结论和股价走势一致的暂时现象。人保几年内或可逐步消化估值券商中国记者:日前,两家大型券商发布了两份看空研报,引发了一些争议,如何看待这两份看空研报?丁文韬:券商研究报告应当反映公司长期基本面和长期价值,应当做到客观、公正。研报对市场有一定指导意义,应避免采用夸大、吸引眼球的标题或者表述,以防对市场产生较大的短期波动。中国由于做空机制相对并不完善,看空并不能为券商或客户带来直接利益,所以市场上“卖出”评级的报告非常稀少。对于近期市场上两篇看空报告,一方面的确能够给投资者适时提示投资风险避免潜在投资损失,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少见的看空报告也造成了市场的短期“轰动效应”。其实,以中国人保为例,公司的确短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但作为财险行业龙头,业务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或可通过未来几年的时间用业绩增长逐步消化目前估值。个人认为,作为分析师首要应该把公司长期基本面和逻辑介绍清楚,对于短期股价或者估值也可以通过风险提示等方式提醒。优秀研究员应具备什么素质券商中国记者:作为成功向管理层转型的人士之一,你觉得一位优秀的研究员应具备那些业务和心理素质?丁文韬:研究员作为产业与资本市场对话的桥梁,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并对资本市场的逻辑进行纠偏,这要求一个优秀的研究员有扎实的研究功底、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勤奋、客观、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能力还有主动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商报讯(记者 潘建萍)新年伊始,券商研究机构很忙,忙着调研,忙着发研报。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发现,截至昨日,券商研究机构已经发布了300余份研报,其中至少已对35只个股首次给予“买入”“增持”“推荐”“强烈推荐”等评级。券商看好哪些股票,这些股票后市又会如何表现?券商研报多只个股股价还有空间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券商研报看好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传媒、食品饮料、电子、通信、家电等板块。新年伊始,方正证券发出了第一份研报,研究的个股是华熙生物,最新评级为“增持”。不过,方正证券并未给出目标价。上周,华熙生物也获得机构扎堆调研,共有36家机构进行调研,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和保险公司。在华熙生物调研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公司透明质酸原料产品产能在200吨左右,实际生产中已接近满产。2019年6月份,公司济南二厂区第二条透明质酸原料产品生产线试生产,会逐步释放透明质酸原料产品产能150吨。截至昨日收盘,华熙生物上涨0.77%,报84元/股。去年11月,天风证券首次给予其“买入”评级。预计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稳健,目标价114.03元/股。如果按照114.03元的目标价来算,该股还有36%的空间。事实上,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被首次评级的35只个股中,有21只被研究员给出了目标价或目标价格区间,将目标价与最新收盘价比较,预期上行空间从5%左右到70%不等。比如最近表现强势的游族网络,昨天大涨5.87%,收盘价报27.43元,距离信达证券研报给出的40元的目标价还有45.8%的上行空间。当然,具体股价怎么表现,还要结合业绩情况、大盘走势、消息面等,券商研报也有“打脸”的时候,比如,去年遭遇重大利空的视觉中国,曾受到多家券商唱多。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共发布40份研报唱多视觉中国。其中,中金公司共发布6份研报,两份给予视觉中国推荐评级,4份给予视觉中国跑赢行业评级。这两个现象值得重视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研报关注,但突然间研报开始密集出现,其中不乏首次覆盖的深度报告,值得重视。以大牛股万集科技为例,该公司去年飙涨486%,今年开年又涨了20%。从研报密度看,这家公司自2017年四季度起便淡出研究员视野,无一份研报关注。但自2019年二季度起,相关研报开始密集起来,其中不乏有见地的深度调研。此外,大家在阅读研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或“强烈推荐”评级,和“谨慎推荐”评级,这通常意味着,机构对个股的态度。比如昨天涨停的天通股份,被天风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研报的目标价与现价相比,空间高达70%。而在去年初,民生证券研报给予天通股份的评级只是“谨慎推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看这只个股一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不同的机构给出了不同的判断。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尽管券商分析师很用功,天天写研报,今天看好这个明天看好那个,但对普通股民来说,把研报当作信息来源即可,研报只是提供信息,而不是提供股票推荐,是为你节省海量的时间,而不是代替你赚钱,股票要赚钱,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具体到操作上,一些研报有着“股票涨起来再拼命去唱多”的问题,股民要学会区分研报内信息的时效性,此外,要格外小心逻辑不是特别通顺的研报,连逻辑都有硬伤,这样的研报你敢信吗?来源: 杭州日报
在股市投资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看一些分析机构对某个股票的研报,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你几乎看不到看空某个股票的研报,都是清一色的看多,最多也是保持谨慎态度,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 研究员需要从上市公司那里得到信息,然后传递给基金经理,如果说了某个上市公司不好,估计会影响跟上市公司的关系,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也有人认为,人们买股票都是为了赚钱的,所以更关心的是哪个股票涨,至于哪个股票跌相对来说并不关心。那么,即使有看空的研报也没多少人会感兴趣,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所以这个看空的研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自然也就没人写了。还有人认为,国内没有做空制度,例如浑水这样的公司就靠先做空某个公司股票,然后发布做空研报的方式赚钱。即便有了做空制度,能靠做空赚钱的人也并不多。以上这些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没人写看空的研报,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写看空研报,没有工资!简单的来解释一下,券商研究员(也就是写研报的人)的收入是所在券商经纪业务部门的分仓佣金,基金公司或者个人投资者通过研究员所在的券商开户交易,才能给他们券商贡献佣金。如果发布的是看空的研报,那自然是没人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佣金,研究员的工资也就没了,就是这个逻辑。那么,如何知道机构或者券商对一个股票是不是看空的态度呢?其实更简单,没研报就是看空。就像谈恋爱,姑娘不理你就是不喜欢你,看空了。
近期,A股市场的成交额不断萎缩,指数持续探低,大多数个股股价也跟随回调。有分析认为,从PE(市盈率)、PB(市净率)、成交量、技术指标等多个方面来看,不少个股都呈现了底部特征。就在投资者都在盼反弹的时候,一些卖方分析师也开始为股价的反弹空间摇旗呐喊。据Wind资讯显示,8月以来发布的券商研报中,有超30只个股的目标价相较现价(注:本文中现价均指8月23日收盘价)存在90%以上的上涨空间,有的个股目标价距离现价的空间甚至有300%以上。如果分析师的“预言”靠谱,那么投资者现价买入并持有无疑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卖方分析师自有一套估值体系,但是能否应验还需要经历市场检验。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在这类看多的研究报告中都会声明,投资者应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而从历史上看,预测目标价明显背离实际走势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另外,从近期的个股走势看,市场似乎对这些“钱途”诱人的个股不太买账。现价与目标价差距明显经过今年来的一轮持续调整后,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从PE(市盈率)、PB(市净率)、成交量、技术指标等多个信号来看,不少个股都呈现了底部特征。就在广大投资者盼触底反弹的时候,一些卖方分析师也开始为个股的反弹空间摇旗呐喊。据Wind资讯显示,8月以来各券商发布的研报中,有超30只个股的目标价距离现价存在90%以上的上涨空间,有的个股目标价甚至距离现价有300%以上的空间。如果分析师的“预言”成真,投资者现价买入并持有无疑可以大赚一笔,那么这样可以顺手“捡便宜”的事是否真的靠谱呢?截至8月23日收盘,根据券商的目标价计算,预估上涨空间排在前列的个股有光大嘉宝、中材国际、宝钛股份、万科A、海源机械、ST亚邦、鲁亿通、东诚药业、西部材料、滨江集团等。其中光大嘉宝的现价距离未来6个月的目标价27.1元有317.57%的上涨空间。对于这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公司,某券商在8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给出的主要看好理由为“业绩增长有质有量”、“地产、基金业务平稳发展”等。除此之外,近期还有多家券商针对光大嘉宝发布了看多研报,不过所给出的目标价却大相径庭,海通证券给出的目标价为“6个月合理价值区间在8.39元~10.19元”,招商证券给出的目标位为8.8元。华创证券还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称“考虑到市场估值整体回落,下调目标价至7.60元”。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按照27.1元的目标价算,光大嘉宝的静态市盈率接近40倍,这一估值水平明显高于当前行业平均水平,实现的难度可谓不小。8月1日,中信证券发布的一份个股研报中,预计亚邦股份的目标价距离现价有131.53%的上涨空间,而标的个股亚邦股份在随后不久的8月14日刚被戴上“ST”的帽子,主因是公司主要产能因灌南县环保整治停产,触发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在8月14日戴帽复牌后,ST亚邦遭遇连续5个跌停,而这也让中信证券给出的21元目标价显得更加遥远。实际上,在8月1日研报发布之前,ST亚邦就对涉及此次停产的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告。公告称,公司2018年7月20日收到灌南县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而主要产能的停产时间更是始于今年4月28日。在中信证券的研报中显示,“苏北环保事件影响逐步消除,公司复产在即”是ST亚邦被看多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在研报的风险提示中并未出现涉及复产时间的阐述。不过截至8月23日,公司仍未发布关于复产的确切公告。在8月21日发布的中报中,公司仅表示“公司部分主要子公司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目前在等待连云港市政府的复产申请审批。”另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某地产龙头,某券商地产研究小组8月21日发布的研报中给出的目标价与今年1月研报中给出的目标价一致。今年1月,该公司的均价近35元,而经过几个月的持续调整后,8月23日的收盘价已经不足目标价的一半 。相比之下,据Wind资讯显示,自8月20日以来,已经有5家机构下调了该公司的目标价,有的下调幅度近30%。有券商研究所分析人士认为,有些分析师为了在短期内覆盖行业内的重要公司,研报发布得会较为仓促,而制定的目标价也往往会参照撰写研报时的股价,所以在市场好的时候,研报给出的目标价一般只会高,不会低。随着行情的波动,目标价也会随之调整,投资者在参考时不应只看一家机构的预测,而是要参考多家机构。“藏雷”研报的前车之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上述目标价大幅“溢价”的研报发布后,相关个股的走势却相对平静,有的还不涨反跌,显示市场对这些看似将带来“丰厚盈利”的个股并不买账。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尽管一些研报会对某些上市公司未来向好的盈利前景做出看似较为客观、专业的分析,但在研报的最后,券商都不忘提示风险,和作出相关免责声明。例如上述对光大嘉宝的看多研报的最后,除了有对公司“规模扩张不达预期”的风险提示外,还在“重要声明”中有这样一句话“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据本报告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公司和本报告作者无关。”也就说,研报中无论如何“画饼”,但投资者读了研报后买入,风险须自担。此外,过往一些“藏雷”研报也应引起重视。今年A股的最大“地雷”非ST长生莫属,其因疫苗造假而面临退市危机,引发股价连续28个“一字跌停”。据Wind资讯显示,今年来,方正证券、东北证券、财富证券、西南证券四家券商均在上半年发布了看多的研报。其中方正证券在5月13日的研报中把ST长生未来半年的目标价上调为31元,主要理由是“考虑公司核心品种维持高增长、四价流感疫苗上市进度顺利且业绩贡献有望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18年~2020年盈利预测。”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目标价过去从未达到,很可能未来也无法达到了。其他三家券商给出的目标价也都在20元以上,总之价格都高于研报发布时ST长生的股价。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在这四份研报中均有风险提示,但相关提示大多没有想到ST长生会有疫苗造假的重大风险,其中方正证券提示的风险为“疫苗市场恢复不及预期;渠道整合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只有西南证券在3月9日发布的研报中提示投资者注意“行业再次出现疫苗事件的风险。”从历史上看,券商目标价明显背离实际走势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去年12月,上海证监局曾对上海某券商分析师出具警示函,主要缘于去年三季度该分析师针对江特电机发布的几篇看多研报。警示函显示,上海证监局认为该分析师发表的几份研报涉及“估值倍数调整依据不充分,不审慎”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发布研报的三个月期间,江特电机股价一路上涨,在9月12日的研报中给予的目标价也进一步攀升至28元(这一价格比江特电机当时的区间最高价高了近10元),但此后不久江特电机的股价就中期见顶,而截至8月23日收盘,该公司的股价只有7.85元。有市场人士认为,一份不严谨、不审慎的研报伤害的可能是市场各方,因为少则几百字多则上万字的一份研报除了对普通投资者的决策有误导作用外,还往往能折射出分析师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券商内部合规管理的水平,而这也直接事关各券商普遍重视的分类评级结果。每日经济新闻
券商掌控着很轻的节奏很多股民对研报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觉得研报一出就是让人去接盘。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的正确。所有的消息第一要看股票所在的位置。如果本身是低位。又是利好的研报。再结合大盘的位置。就可以去做一些小级别的追涨,如果是高位出的研报。通常要小心一些。大象起飞3400很多利多研报一出第2天都会高开。如果是低位的高开。建议大家不要过早的去卖。因为你可能错过一只大牛股的启动。等行情涨起来,你就越来越不敢追了。所以建议大家买低位股找好位置负隅顽抗,坐等趋势拉升就可以了。现在的大盘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很多个股的韧性非常的强。这两天的连续缩量。说明场内资金卖出的欲望不强。大盘有可能走上一个水上金叉的大级别行情。创业板是早于沪市启动的,沪市的模式可以参照创业。即便是这次金叉不上,往下再去调整。只能说明在涨的周期级别会更大。所以如今的大盘无需恐惧。精选优质个股。没有热度的个股很难成妖股,所以不要怕研报。选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