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下午,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权威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京大学被评为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21个,评为A类的一级学科达到学校一级学科总数的70%,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北大继在2012年举行的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后,继续领跑全国高校。本轮学科评估的指标较前一轮评估有较大调整,公布结果由分数改为等级,分为ABC三类共九档,仅公布各学科排位前70%的高校。北京大学50个一级学科全部参评。在评估结果中,北大共有21个A+学科、11个A学科、3个A-学科,其中A+学科总数居全国高校榜首。获评A+的学科有: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艺术学理论获评A的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的学科有:教育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从评估结果来看,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理科、医科实力依然雄厚;社科类学科综合实力强,多个学科的表现成为新亮点;新工科发展迅猛,展现出巨大潜力。本轮学科评估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方面评估学科建设情况。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是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检查,通过参与评估,有利于学校明确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将助力于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再创佳绩。背景资料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来源:北京大学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均指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大学,以下相同)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对大学排名是最具有参考意义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分值来进行量化,而是根据评估得分,进而划分为A+~C-共九个档次进行评判。本文并非对大学进行排名,仅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各个大学学科的评估结果进行统计,进行对比排序,以供广大师生及家长们参考。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1.64%,授予的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4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3.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7340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30%,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到2008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已经达到525所。理学参评并获得档次的共计208所大学,其中A档类共计40所大学,B档类共计90所大学,C档类共计78所大学。理学分档统计结果如下:(一)、理学A档的大学排序全国拥有理学A档的一级学科的大学共计40所。排序前五名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理学B档的大学排序全国拥有理学B档的一级学科的大学共计90所。排序前五名的分别是: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一)、理学C档的大学排序全国拥有理学C档的一级学科的大学共计78所。排序前五名的分别是:浙江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汕头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门类,是指研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理学与工学、农学、医学等并列,组成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理学研究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光学、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生态学、心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全世界理学排名前5的学校是:1.加州理工学院,2. 麻省理工学院,3. 斯坦福大学,4. 伦斯勒理工学院,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THANK YOUDesign by 青史考研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版主分析壹首先,我们从参与这两次学科评估的高校来看。考古学2012年参选的博士点高校21所,第四轮也是21所。总共高校36所,比2012年多一所。说明考古学的高校格局在数量上面没有什么变化。中国史2012年博士点高校46所,40所参评。第四轮评估48所博士点,全部参评,总共有82所高校参与。参评高校是12年的两倍!!这说明在过去五年间,中国史高校的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在增加。第二,高校参评的积极性也在提高。12年6所博士点高校没有参评,而第四轮则全部参评。这与坊间传闻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学科之间有密切关系的消息不谋而合。第三,数量的增多,表明学科实力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同时也为各位历史学考研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实是一件好事。世界史12年博士点高校30所,有29所参评。总共48所参评。第四轮有31所博士点,全部参评,总共58所参评。相较于中国史高校来说,世界史的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总体趋势与中国史是一致的。从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的参评高校数量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出,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拥有历史学各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史。如今年新增的重庆大学、广州大学等等。这对于历史学考研学生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另外,由于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权威性与后续国家投入之间的关系,使得参评高校的数量也在大幅度提升。这样,就使得学科评估所表现的历史学高校的实力的真实性、权威性、代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说服力。既然有说服力,那么我们看到过去五年,有哪些高校有了迅速提升呢?贰从考古学来讲,前三甲有了轻微变化。首先是吉林大学退后一名,山东大学掉落前三甲。西北大学从第4排到了第2。总体来看,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传统考古学名校北大、吉大依然处于前三,西北大学有了提升。从前十名的情况来看,增幅最大的是浙江大学。12年排在了14名,这一次提升到了第8名。南开大学退幅最大,从第7退到了第13名,其他高校的增幅减幅都不大。从中国史来看,前三甲中,虽然学校没有一点变化。但是我们看到,北京大学从第一的神坛掉落,甚至于评分为A,不再是A+。北师大从万年第二的情况下,解脱,最终排在了第一名,这恐怕是中国史学科评估中最为让大家惊讶的。从前十的排名中,增幅最大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其中国史排名从12年的17名,排在了第10名。排在了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的前面,说明这些年首都师大的中国史专业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考中国史高校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除此之外,前十名其他高校的排名,变化不大。从前二十的排名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没有参评的暨南大学,这一次参评排在了第20名。虽是如此,但是今年暨南大学的竞争压力还是很高的。另外,12年在24名的东北师大提升到了18名。今年对于东北师大来说,是一个幸福的年份。世界史入选“双一流”,软科排名,“世界史”甚至排到了第一名。而中国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东北师大的实力在近几年得到了巨大的增强。曾经似乎是相对于北上广的历史学高校比较冷门,现在似乎越来越有影响力。相较于东北师大的增幅,兰州大学的退幅也很大。12年排在了16,名,第四轮时排在了24名。关于兰州大学的衰落,版主曾经专门讲到过,这里不再重复了。从世界史来看,前三名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第一名还牢牢掌握在北大手中,但是今年炽手可热的东北师大却从曾经的第3名,掉落到了第5名。这与今年“双一流”学科的入选似乎并不相符,而取而代之的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的世界史确实实力很强,在12年排名第8。从20多名提升到十几名是不难的,但是在前十提升6名,排到第二,难度很大。说明这些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强。冷战史、国别史等等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如果对世界史有兴趣,可以报考华东师大哦。被华师取而代之的是南开大学,它从第2掉到了第4。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从前三甲掉落,确实值得我们注意。世界史一直是南开大学的强势学科,也入选了“双一流”,但这次没有进入前三甲。前十名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提升,这所高校12年排名15,第四轮排名第7,增幅8名。相较于同样是“双非”高校的首都师大来讲,天津师范大学的世界史似乎并没有那么为人所知。首师大的世界史实力很强,这是人所共知的。天津师大的提升,打乱了前十的既有格局。对于历史学考生来讲,如果对于世界史有兴趣,但是并不想考太难的学校,可以参考报名天师哦。除此之外前十名的排名变化不大。从前二十的情况来看,学校变化比较大。首先是降幅,12年排在第10的厦门大学掉落到了第15名。12年排在第13的中山大学,第四轮排到了22名,掉落幅度达9名。进入前20的延边大学,掉落到了24名。其次是增幅,12年排在了21名的上海师范大学,排在了第14名。12年排在28名的上海大学,这次排在了第19名,增幅达9名之多。12年排在了第25名的四川大学,这次排在了第17名。增幅的学校中,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在历史学考研中,都属于难度并不是很高的学校。尤其是上海师范大学,如果对于世界史感兴趣,基础不是特比好、或者跨考的同学,建议报考这两所高校。总结总体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向我们展现了更为代表性、权威性的历史学学科实力格局。这种格局和12年相比,表现出数量的上的巨大增加,尤其是中国史。而在高校学科实力的排名来看,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前十名的主要排名变化不大。其中或有一些升幅很大的高校,如首都师大、华东师大、天津师大等等。而像除了北大、北师、复旦之外的历史学名校的排名变动并不是很大。说明在历史学名校层次上面的格局,依然还在延续。只不过,有一些名校之外的高校在近些年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对于历史学考研的学子来说,好的消息是拥有历史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越来越多,我们可选择的高校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好考的高校的历史学实力在不断提升。这让我们从非名校不考的选择中会慢慢开始转变。学科评估是五年一次的,这次评估代表着五年以来,历史学高校发展的情况。但之后的变动肯定还会很大。最明显的就是“双一流”国家战略的实施,会对于学校、专业实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未来的五年将会怎样,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好。
学科评估,是目前为止最官方的高校科研数据评价体系,相对于软科、武书连、校友会这些排名而言,也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这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的水平评估,相对一些大学排名榜单而言,这是唯一一个有官方背书的学科排名榜单,最权威!四年一次,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有多系统权威?众所周知,教育部1995年唯一一次给全国高校排名,然后差点被骂成狗,于是在那之后,教育部再也不给高校排名,因为不管怎么排名都会有人有人骂他,于是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官方的高校排名,既然咋都被骂,那我不排了,自那以后,再无官方的排名。现在中国的各大高校排名榜单,校友会、武书连、软科以及国外的排名榜单出现,但是无论是权威还是公正性都有所缺失,或是权重分布不同!直到2002年,第一次学科评估出现,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部分学科,总共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参评,而到了第四次学科评估,开始于2016年,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参加评选。第四次学科评估还邀请了海外同行专家,第四次学科邀请专家近9000名。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分别、农科、医科、理工、管理、艺术、建筑、体育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共设置9套指标体系框架;并且每一个学科都分别设置了各项指标和权重,使评估更体现学科特色和学科建设的质量,共设置了95套权重。最低要求是拥有 “硕士授权”,一般要求拥有“博士授权”虽然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原则,但是学科评估只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字面意思,如果学校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中心是不给予评估的,大部分学科参加评估的都是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以及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硕士点,就没有资格参加学科评估,这对很多高校的一些学科来说,连参加评估都是奢望。在教育部2007发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显示中国共817所公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417所,专科院校1388所,但是能参加评估的只有少部分。我查询了2007年第4次学科评估整个榜单,发现参加评估最多的一个专业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也才有240个学校参加评估,占所有公办本科院校的29.3%,占所有所有本科院校的19.3%,而能够进入榜单的C-也需要达到参加评选的70%,也就是说需要哪怕是开设专业最多的一个学科——工商管理专业,能够进入学科评估也需要是全国前13.5%,而真正能够进入B甚至是A类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当然也会有一些学科,开设这类学科的大学很少,例如天文学,全国有博士点的只有7所高校,参加评估的高校共8所,这就属于一种特例,也没什么好说的!总结而言,学科评估作为教育部没四年一次,每次历经一年,邀请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评选的官方学科建设排名,其权威性和公平性相对于一些民间的排行榜来说真的是强太多太多,绝对是院校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阅读推荐: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七子之一,拥有最强学科,却低调到骨子里!声明:此文中所有原始信息基于网络公开渠道查询到的结果,具体信息来源均已在文中详述,本人不对原始信息可能出现的错误承担任何责任。文中所有意见和推测仅代表个人观点,受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个人观点可能存在偏差,本人不对观点出现的偏差承担任何责任。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大家都天天知道大学排行榜,北大清华肯定是中国大学的第一名,第二名,这个一点毫无疑问,其他华东五校实力也都很强。不过一般说到大学,都觉得大学和高考相关,而现在都流行考研了,考研的朋友都知道,实力比较强的大学,比如211、985大学的考研都有所在大学的研究生院负责,那么不少人问,研究生院实力和大学实力是不是相关的?我可以说,研究生院的实力基本级相当于大学的实力,不过最牛的大学研究生院不一定是最牛的。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清华北大一直是最牛的两所高校,但是他们的研究生院却不是最牛的,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那些比较牛的研究生院。而且有的大学不止一个研究生院,比如清华大学就有两个研究生院,而北京大学也是有2个研究生院。而哈工大的深圳研究生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哈工大(深圳)校区。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科大研究生院中国最早的研究生院是那个研究生院?很多人以为是清华北大,其实错了,最早的研究生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中国首个研究生院。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后俩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演化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再后来变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认真看我文章的图,就发现,中科院大学就是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玉泉路校区,也就是以前的中科大研究生院,不过中科大研究生院到底和中科大什么关系呢?很多中科院大学的人,说中科院和中科院大学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中科院就是中科院大学,所以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儿子,所以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儿子。这个说法受到中科大的强烈不满。根据相关文件,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部分,只是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中科大的儿子才对。所以真要轮关系,国科大应该是中科大的儿子-中科大研究生院演变而来,所以,应该说国科大是中科大的儿子才对。其实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科大都是隶属于中科院,是兄弟关系。中科大研究生院(国科大),非常厉害,中国首批18个博士,6个来自中科大研究生院。中科大研究生院(国科大),非常厉害,中国首批18个博士,6个来自此校。中科大研究生院,就是现在的国科大,奇怪的是,国科大没有研究生院,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生院。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19年1月公布的ESI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国际排名88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其他研究生院国科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生院,以前有不少这样的研究生院,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不过大学研究生院里面,清华北大应该是最强的,如果按照学科评估来说,北大研究生院最牛,清华研究生院第二。单纯看学科评估,北大清华最厉害,浙大也很厉害,这些高校的研究生院都很厉害。目前基本上越牛的大学,研究生院越牛。老铁们,你们说国科大牛,还是清华北大牛?1,中国带“技术”的大学,最强是中科大,其他几个你可能第一次听说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前20名的大学有哪些来源:高校专业那些事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地位无人撼动,在诸多学科领域内,这两所高校的实力都名列前茅,以至于大家提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时,总会自然而然的与“顶尖”二字相联系。很多高校也都喜欢与清华北大相比较,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强悍,但无论怎么比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是稳坐中国高校之顶,如果真要在中国高校中找出一所媲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高校,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还有些许可能。中国科学院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后起之秀”,主要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在2012年时才更名并着手本科生教育,在此之前,其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培养中国顶尖研究生的院校,代表着中国最好的科研实力。2014年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虽然是第一届招生,但当时的门槛之高,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全国范围内只招收了三百多名考生,想要考上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本科生起步较晚,但实力并不差,近两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突飞猛进,已经拥有多项“仅次于清华北大”的成绩,比如高考考生录取难度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比如第四次全国高校的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A+学科数量仅次于清华北大,在此说明一下,“A+”是学科评估中的最高档次,很多高校(即使是重点高校)都没有这一档次的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A类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那便是这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背景强大,目前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最好的高校,仅博士研究生数量,就达到本院总学生数量的52%(国科大官网数据)。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并不是清华北大等本科生教育非常强势的高校,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样的研究生教育顶尖学府。学科评估基本情况中国科学院大学想要高考或者考研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那你一定要加油努力了,因为这所高校可不是那么容易考上哦。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各位同学认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否有赶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实力?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备受关注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即将公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称“学位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编辑部发布了这一消息。来源:江苏招生考试网评估结果将收录在《中国研究生》2018年1月出版的增刊——《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除评估结果外,增刊内容还包括指标体系说明、评估改革创新点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看法等。也就是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最迟将在2018年1月与大家见面,而据一读君了解,结果最早可能将于本月底公布,一读EDU也将保持密切关注。学科评审背景:学位中心曾于2002、2006、2012年先后开展了三轮学科评估,具备了相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校认可度。其中,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已受到从政府到高校的普遍肯定,尤其是评估结果被不少政府当做资源分配的参考依据。来源:甘肃农业大学新闻网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特殊背景不过,越来越多的关注也给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工作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2016年启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又恰好与首批“双一流”遴选“同步”,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将决定哪些高校、学科能够入选“双一流”,进而左右高校未来几年获得的资源分配。因而,尽管第四轮学科评估依旧采取自愿参评的方式,但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认为,出于上述原因,高校管理者的参评心态已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第四轮学科评估实际成了“全国总动员”。前几轮评估时,是一般水平的院校参与比较积极,而顶尖院校其实并不积极,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过程中,顶尖院校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来自学位中心的数据显示,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参与度又有所提高:共有512个学位授予单位的7450个学科申请参与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参评率达88%,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学科参评率达96%。对此,时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一再强调,第四轮学科评估并不是为某些特定项目“量身定制”,也不是经由政府部门授权开展的行政性、强制性评估任务,“评估结果被认可而被选择作为资源配置的参考依据或之一,是属于使用者自主的考量。”来源:北京电影学院网站学科评估是“双一流”遴选的重要参考指标虽然学位中心方面澄清学科评估结果和“双一流”名单之间的关系,但有学者认为,以学科评估为代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确实在首批“双一流”遴选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出炉后,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及其团队统计后发现:有43个“一流学科”是仅有两所高校入选,但入选高校均在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应学科中排在前两名;其余“一流学科”均有2所以上高校入围,且在某一学科的入围高校中,包括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在前2名的高校。“由此可见,2012年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两名是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必选对象。”张端鸿撰文认为,第三轮学科评估是“双一流”学科遴选的重要参考指标,而ESI学科排名、QS学科排名和国家科技奖项等国际、国内指标,则是“双一流”遴选的辅助参考指标。当然,由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并未赶在“双一流”名单诞生前公布,张端鸿团队只能先以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做分析。等到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我们也可再比较一下评估结果和“双一流”名单之间的相关性。网络图片可以想象,在“双一流”名单诞生过程中注重使用第三方评价结果作为竞争优选参照系的大背景下,未来学科评估结果仍将受到广泛关注,学位中心还需不断完善、改进接下来的学科评估工作。在用好评估数据方面,政府部门或许可以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的建议,建设一个二次评估数据库。具体而言,就是组织专家对现有第三方评价进行评估、鉴定,如这个评估非常靠谱可以计为5分,那个评估不太靠谱就计为1分,再算一个权重,最后,就可结合某一学科在各个第三方评价上的表现,得出这一学科的得分。学界也需要研究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完善的高校评价体系,以回答社会各界对如何科学、合理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特别是如何动态调整“双一流”名单的关心和疑问。
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哪个更有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填志愿过程中,经常有争论,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的问题。有人说是专业重要,有人说是学校重要。在我看来,这两者要具体分析。我这句话单看起来是句废话,但到具体分析时,你会发现并不是废话。清华明理楼比如,清华大学的通信的评估结果是A,不如北邮,你会去北邮念通信专业吗?当然不会,北邮的本科生都到清华来读通信专业。更极端一点的例子,清华的交通运输工程为C-,是清华最差的专业之一了。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工程为A+,全国最好。我问你,你是去清华读这个专业,还是去西南交通大学读这个专业?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清华,不会选西南交通大学。法学也是如此。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评估是A,复旦大学的是B+,大部分人肯定选复旦大学,绝对不会选华东政法大学。华政xiao'y你觉得是不是学校重要?那好,另一个例子,北航和北师大也是985大学,它们两所学校的法学评估结果也是B+。你是选择华东政法大学还是选择北航?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华东政法。这个时候好像又看专业了。其实,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是专业和学校的一个综合评价。比如,清华是国内的TOP2,它下面的各个专业都自带TOP2的光环,大家一般都认为不错。清华又是以理工科出名,所以很差的交通运输工程大家也不会觉得差哪里去。如果换一个专业,比如,清华的心理学专业,评估结果也是C-,我相信一般人会选北师大的心理学专业,而不是清华的。因为清华的心理学是文科,带的TOP2的光环少。在复旦、北航和华政中间选也是同样道理,虽然复旦和北航的法学评估结果都一样,但在吃瓜群众里面是不一样的,复旦以文理出名,法学有一阵非常辉煌,大家都认可,所以它即便评估再不好,大家也是认的。北航不一样,以理工出名,法学除非极好,否则大家还是有点疑虑。那么西政和中山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西政和中大简介西南政法大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所政法类的高校,1978年成为国家重点大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西政是我国司法界的“黄埔军校”,我国很多公检法的领导都是西政校友,它的教学质量也是有口皆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政的评估结果为A。另外,每年的司法考试,西政的通过率在高校中都是排前列的。中山大学是985大学,广东地区的最好大学。在院系调整时,法学院被拆分出去,1979年时重建法学专业,2001年建立了法学院。中山大学原先以文理著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的法学院获得了B+,跟复旦大学一样。如果华政和复旦比,华政比不过复旦。但西政和中大比呢?中山大学的名头不如复旦,西政的地理位置不如华政。确实很难比。我们看看中大和西政毕业生的就业。西政和中大就业下表中,中大的毕业数据包括了本科生,本科生单独的法学就业率是80%。中大法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西政硕士的就业数据如下。从这个数据来说,西政的要好于中大。西政硕士就业率西政硕士就业地区结论从上面两张表可以看出,西政的就业数据要好于中大,不过西政很大一部分就业在广东。我想,如果要在广东就业的话,也许中山大学要好一些,其他地方的,尤其北京,我觉得西政的更好。大家觉得呢?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我国教育“管办评分离”、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这项评估为何如此受关注?其评估是如何进行的?评估结果将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指标体系:建立“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513个单位,7449个学科……2016年4月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近日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将前70%的学科分9档进行了公布。据学位中心负责人介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不同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从2002年首次开展,平均四年一轮,至今已完成四轮。针对评估中最受关注的评价标准问题,记者从学位中心了解到,第四轮评估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在继承前三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即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表示,“经过15年的努力,学科评估正逐步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具体来看,此次评估在学科评价体系“中国标准”和学科评估方法“中国模式”的建立上有较大创新。比如,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改革师资队伍、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和分类评估,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跨学科成果按实际内涵,实行“绑定参评”方法,探索国际同行评价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认为:“学科评估重在为院校提供客观了解自身在学科建设上的现状、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建议;为社会呈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全貌和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为学生更好地选择院校提供信息,为政府和企业更准确地找到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功能在目前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设计上都已经有所体现。”评估亮点: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导向历次学科评估都很注重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把学科建设置于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本次学科评估更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导向,不断创新评估方法,不断树立评估品牌。史静寰分析指出,本次学科评估有不少亮眼之处。亮点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国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学生调查”和“雇主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教育系统之外。亮点二:不以“帽子”衡量学术水平改变“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片面做法,比如“长江学者”等不会自动换算成分值,而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同时,规定教师成果归属按成果产生时的“产权单位”界定,不随人移,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亮点三:构建质量导向的论文评价方法为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此次评估除部分学科外,不再统计发表论文总数,以“代表性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尝试建立论文评价中国标准,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亮点四:首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评估更加关注社会服务贡献,由参评单位提供“代表性案例”来展现学科建设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亮点五:探索国际同行评价为提高我国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本轮学科评估首次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声誉调查,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提供借鉴。亮点六:客观数据和主观信息相结合针对学科建设中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无法用定量公共数据进行测度的问题,学科评估采取“客观数据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数据核查确保数据准确,另一方面,坚持“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确保专家主观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导向。针对此轮评估的改革与创新,浙江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严建华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导向,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贡献水平的多维度评估,能够比较科学地检验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成效,引导高校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上来。”评估结果: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同步共频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得分;同时还首次提出“学科优秀率”指数,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这种结果公布方式,赵沁平分析指出:“这种方式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体现不同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院校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引导高校更加投入学科的内涵建设。”史静寰则提醒高校:“学科评估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公布分数、排出名次,而是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帮助院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从具体评估结果来看,学位中心通过对比上一轮学科评估相关数据,对五年来我国学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谱写了我国学科建设新篇章,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效应”。评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3个、学科11328个。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培养的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从国际学术影响力来看,我国学科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论文数量上来看,仅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部分学科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发表论文数量的排名来看,截至2015年,在22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17个领域分别位于世界前五名,特别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多年位于世界第一。近五年来,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473个增加到74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33所增加到187所。学位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科评估下一步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挖掘学科大数据,提供咨询分析报告等服务,真正做到以评助建;二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价标准研究,扩大中国学科评估标准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光明日报北京12月2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瑾)《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9日 13版)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如何选择院校时,建议优选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法硕考研的套路都在这里——2018年法律硕士考研全流程指南。无数同学对我将西政与北大并列表示不服,认为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和北京大学的法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第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这种质疑确有道理,不管你有没有上过大学,但一定知道北京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而西南政法大学只在业内有一定的声誉,非专业人士可能闻所未闻。然而曾经西南政法大学占据了中国法学院校的半壁江山,风头远远盖过北京大学法学院。后来,风水轮流转,西南政法大学的众多名师纷纷出走各大高校(包括北大),带动了一批法学名校的兴盛。纵使好汉不提当年勇,做人应该向前看,但即便是今天日渐式微又奋而崛起的西南政法大学,依然和北京大学同为中国法学学科的A类学科,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法学高水平。根据昨天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法学学科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被评为A+级别成为中国法学学科的第一梯队,北大、清华、华政、武大、西政五所院校紧随其后被评为A级,成为中国法学学科第二梯队。前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自2004年公布第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起至今四轮学科评估已经完成。这项评估工作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牵头和推进,当之无愧为最权威和具有说服力的学科评估。而根据这四轮学科评估公布的法学学科排名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牢牢占据了中国法学学科的霸主地位,代表中国法学学科的最高水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这些年来也一直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江湖地位。传统的“五院四系”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都基本稳固了自己的排名,这么多年以来,虽然跌汤起伏但目前结果还算比较令人满意。唯一的遗憾是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已经无法排进前二十。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北京大学法学系、武汉大学法学系、吉林大学法学系也一直稳居前十。西南政法大学夜景可以说,四轮评估下来,基本上可以看出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法学的学科格局,当然细微的变动在所难免但也绝不会到面目全非的地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排名尚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毕竟今年被评为法学一流学科,国家也会加大对该校法学学科的进一步投入。未来一段时间,作为法学学科的学生无论是高考、考研还是考博都可以综合这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做出适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