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考研“最疯狂”的地区排名,竞争太惨烈,网友:同情入静

全国考研“最疯狂”的地区排名,竞争太惨烈,网友:同情

从1978年我国回复招收研究生开始,那个时候考研的人数才缓慢的增加起来,可是直到2017年,拒不完全统计,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了200万。而尽管有这么多人报考,最终共招收了80几万的考生,可见考研的竞争力有多么的惨烈。更加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据统计,2019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就达到了290万人之多。(报考的人数会与实际考试的人数有一定差距)随着本科学历越来越多,人们都渴求在学历上有更大的突破,而且企业的用人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不只是大学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也很普遍。因为大学生对考研的热衷,从前的“考研有多难”放在当下,大概已经变成了“不考研,又想混得好,有多难?”所以在新闻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学霸考研宿舍”“人生赢家”、“最牛考研班”等等。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想要成功的年轻人。哪些省份的学生“爱考研”?上图来自2018年的考研报名人数的统计数据,与其说是哪些省份的人“爱考研”,更不如说是“被迫”考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对比,各个省份之间的差距很大。其中山东省在18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是最多的,人数高达21万人,位居全国第一。然后就是河南省、江苏省以及湖北省,人数分别为18万、17万、12万人。河南同学:我河南考生不是针对谁…河南省对于考研是最为热衷的,因为没人愿意落后于人,都是力争上游的。而且河南省作为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竞争力已经很激烈了,没想到考研的情况也是如此的激烈。由于河南省的大学数量较少,211大学仅有一所,所以导致考研的竞争异常惨烈,报考外省的考生也逃不过,竞争无疑都不会降低的。江苏同学:躲不过高考,没想到考研也躲不过看到江苏省的考研数据,不少的网友就表示很同情了,毕竟江苏作为全国高考最难的省份,没想到考研也不容易,还有那么大的竞争,可想而知江苏的考生压力是多么的大了。湖北:同学,读完研别急着走啊湖北省的高校虽然多,可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武汉共有84所高校,其中包括两所985大学和七所211大学,这也就吸引了邻省的考生过来报考。然而高校数量多、教育资源有优势、考研深造有空间等优势的条件却留不住很多人,庞大的考生数量,让考研竞争也变得异常的激烈,可见不仅是本地考生还是外省考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除此之外,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等三个省份的考研报名人数增幅也大,数据增长快。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借着这个节日,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

马铃薯

为考研而分手?超8成大学生认为恋爱和考研可兼得

考研VS恋爱,顾此失彼还是两全其美——考研和恋爱要被摆在天平两端吗去年6月,林昊和女朋友分手了。在跨专业考研和恋爱的“对决”中,考研在他脑海中占了上风。“我已经分不出时间来陪她,也不能好好照顾她,这对她挺不公平的”。他知道自己做出的是一个自私的决定,但当他说出口的那一刻,女友至少在表面上“比较平静”,这让他稍微坦然了一些。从6月到12月,两人再也没有联系过,甚至连偶遇都没有。林昊“冷酷”地一门心思闷头读书。偶尔有那么几次,对女友的想念浮上心头,但马上被他掐灭。每当考研季来临,网上总会爆出一些关于“为考研而分手”“被爱情耽误的考研”的文章。中青校媒面向全国研究生和考生发起调查,在920名被调查者中,67.07%认为恋爱对考研的正面促进作用比负面影响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林昊不是极端个例。中青校媒调查显示,有27.50%被调查者会在发觉考研和恋爱存在冲突时,为考研放弃恋爱。此外,如果在考研期间遇到一个喜欢的人,39.35%被调查者会选择不开启这段恋爱,以考研为重。今年准备考研的王秩就是这样。时至今日,王秩还是没能和左前排的那个常戴着蝴蝶结发绳的女孩说上一句话。“备考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她了,她每天都很早来,有的时候教室还没开门,她就会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背单词。”为了防止风总是将教室的门吹开,带来太大的动静,有人在教室的门沿上贴了几层胶带。增加了摩擦力后,风吹不开了,只是推开门时需要加点儿力气。于是他们每天唯一可能的交集,就是在两人一前一后去打水时,王秩会把门留着,这样抱着大水杯的女孩,就不用再费力推开门了。“她很努力。每当我特别困或想玩手机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朝她的背影看看。她攥着笔的手一直在写,我就也有动力了。”王秩想过吐露心声。“最想和她聊两句的时候应该还是考研报名那几天。我想问问她打算考哪,但很快又会打响‘问了又有什么用呢’的退堂鼓。”王秩错过了很多次和前排女孩搭话的机会。可这位从未与他说过话的姑娘,却很多次拧紧了王秩即将松下的发条。现在读研一的刘紫涵也有过几乎相同的经历。那是她很喜欢的一个男孩,复习的时候,她总会不自觉地去看他。这让她警觉起来:“他好像影响我背书了”。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难过,男孩也对刘紫涵有好感,甚至暗示过她好几次。她假装不懂,从不回应。“我太想考到自己梦想的学校了。”在她看来,爱情在错的时候到来,让她嗅到了威胁的味道。“人好像只能专注做一件事。考研太难了。如果是稳定的情侣可能还好,像这种在考研期间产生的感情,要经历暗示、暧昧,有太多不确定和猜疑,真的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情绪波动、互相迁就带来负效应刘紫涵的担忧不是毫无来由。田璐觉得自己就是被恋爱耽误了。“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在去年备考的时候,我的确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感情上。”曾把复旦大学列作人生理想的她如今没再选择二战,初试未过的打击让她消沉了许久。她也慢慢明白,谈恋爱与考研也许不该被摆在天平的两端,但两个情绪不稳定的人营造出的一份状态不稳定的感情,对于考研而言就是一场“灾难”。“他和我一届,我考研的时候他刚好在实习,虽然我们都住在学校,但见面的机会却很少。”习惯了复习不带手机的田璐常常错过男朋友的消息,男朋友也时不时因为开会,扣掉了几个她挤时间打来的电话。“复习很累的时候真的很希望收到他的消息,但有的话说出来可能就变味了,他总觉得我在抱怨他。”田璐觉得当初的她陷入了一个情绪的恶性循环,急需排解却无法排解,考研压力加上感情上的互相赌气,导致她长期失眠,临近考研的两个月里,她却时常在自习室里趴着睡觉。中青校媒调查发现,80.61%被调查者认为恋爱带来的情绪波动是干扰考研的主要原因,此外,挤占考研学习时间(56.64%)、导致分心而无法专心学习(55.56%)也都是恋爱可能会给考研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44.12%的被调查者认为,恋爱关系会干扰自己的目标选择(44.12%)。目标因感情而变化的故事就发生在邹晨宇身上。2017年,读大四的邹晨宇被保送了山东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女友王晗则打算考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这就意味着两个人要异地三四年。而且如果她以后决定留在北京工作的话,异地的问题更难解决。”邹晨宇毅然放弃了保送的资格,准备先考研到两个人约好的学校。但从放弃保研到研究生笔试的时间太短,邹晨宇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两个人开始一起准备第二年的研究生考试。复习初期,一切都很顺利。可到了10月,王晗变得越来越焦虑。“他因为我放弃了保研资格。而这次考试,无论是他没考上还是我没考上,我都觉得我有错。”因为焦虑,王晗整晚整晚地失眠,白天复习也不在状态。焦虑会传染。“有时候她上着自习就突然哭了,我得花很长的时间安慰她。等到她心情平复了,我的学习计划和情绪也被打乱了。”两人最后都没考上研究生。邹晨宇觉得,当初放弃保送资格有些冲动,不应该把感情和学业混同起来做决定。李子璇也曾经历过彼此“捆绑”的恋爱,考研计划也深受其害。她本来计划本科毕业就找工作,认识男友张洋之后,两个人决定一起考研。两人在备考期间互帮互助,互相查漏补缺。考试结果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李子璇过了初试,而男朋友却没能“上岸”。李子璇陷入焦虑,担心和男朋友异地。“复试我也没怎么准备,果不其然,最后被‘刷’了。”两人做好了一起“二战”的打算,然而这次却比之前更糟。两个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大多数时候都是男朋友偷懒,我看不惯。我一说他,他就烦,后期看到他那样,我就更生气。”长期的争吵不仅浪费备考时间、影响情绪,连感情都吵淡了。最后,李子璇和男友达成了共识,一起弃考。男友答应第二年和李子璇一起在她的家乡找工作。但就业的过程依然不顺利。工作岗位和李子璇的专业相去甚远,在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她过得非常煎熬。烟台非木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赵秀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情侣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彼此欣赏、彼此陪伴、彼此鼓励、彼此成就。“其实不仅仅是考研期间,男女之间最理想的关系就是舒婷在《致橡树》里写的那样的,彼此独立,又紧紧相依。”好在李子璇最终从两人彼此绑定的状态里解脱了出来。2018年,她决定第三次考研。这次她选了自己想考的学校和专业。“我不想就这么白白地折腾了两年。”第三次考研,李子璇终于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成为上海一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只有这次考研,是我自己非常渴望的。这种信念感支撑着我,就算被男朋友气哭,我依然能很快回到桌前看书。我也学会了把我和他看作两个独立的个体,以前我总爱为男朋友操心,甚至形成了控制欲。后来我意识到我首先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陷入令人消极的情感关系里。彼此独立、彼此成就是最好的关系一边是考研,一边是爱情,准考研生该如何取舍?心理学专家赵秀萍表示,在考研与恋爱中,无论是哪种取舍,都是现实生活中合理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对错。到底做出什么选择,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因人而异。但赵秀萍建议准考生,要遵从内心,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以后无论结果如何,回首时可以做到不后悔就是最好。如果还在纠结该如何选择,需要把几种不同选择的利弊列出来,细细权衡,把有不能承受的“弊”的选项先删掉,把自己最看重的“利”的选项往前排。调查显示,84.67%大学生认为恋爱和考研可以兼得,如果感受到恋爱对考研的影响,72.35%被调查者会想办法通过调整来解决冲突。考上了理想学校的凌玉和男朋友李川,就做到了赵秀萍所说的“彼此独立,又紧紧相依”。去年5月,两人同步进入考研状态。凌玉还在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开始时,李川已经找好了考研政治的资料,给两人各准备一份,还帮凌玉报好了考研英语班。还算平稳地度过备考期,凌玉却还是在考研的第一天崩溃了。考英语的那个下午,凌玉因为生理期身体极度不适,她在一位监考老师的全程监视下去了一趟洗手间,回到考场后整个人都是懵的。“一道10分的翻译题我一点都没做,阅读也看不懂了,作文也是乱写的。”考完回到宿舍,凌玉的情绪和眼泪一起决堤。“我不考了!”“我今天晚上就回家!”“我现在就投简历!”她怕如果考不上,朋友都会觉得她不行。“但如果我自己放弃了,会不会显得我更酷一点?”李川太了解凌玉的骄傲了。“这也不是因为你不会,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会这样嘛。”李川帮凌玉找了一堆“客观理由”。“况且报名费都交了,你就不想看看卷子上到底考啥嘛?”凌玉顺着李川铺的台阶,从自己架起的天台上走下来。“我花了大半年复习,好歹也要看看考题长什么样。”凌玉的情绪稳定了,不急着投简历了,又拿起专业书,背主观题。第二天,考试卷发下来好几道主观题,都和她头一天晚上背过的长得一个样。成绩公布当天,凌玉的总分栏里赫然写着“400”。“我两门专业课都考了130多分。我觉得他比我还高兴。”凌玉笑着说。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恋爱给考研带来的正面帮助包括得到来自对方的鼓励(90.56%)、对方会予以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77.98%)、缓解考研带来的压力(81.56%)、为彼此树立榜样(72.45%)。在凌玉眼里,两个人的关系对考研的促进很大。而对于王鑫来说,即便女朋友没和他一起考研,她的鼓励也是莫大的帮助。王鑫的父母都不支持他考研,希望他尽快就业,小惠是唯一支持他的“家人”。两人本来就是异地恋,靠电磁波传递的仅有的恋爱温度,在王鑫考研后更大打折扣。一开始小惠也很难接受,但情侣总在摩擦中慢慢学会理解对方。小惠发现,王鑫有时候非常焦虑,经常害怕复习不完,情绪波动严重,有时候说着说着,脾气就上来了。因此她尽量学着不去打扰他。有时候王鑫情绪实在不好,甚至故意给小惠发一些自己听了都生气的话,“但她都忍下来了。不管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她都理解。我觉得她是要等我考完研再慢慢找我‘算账’。”王鑫笑着说。在赵秀萍看来,考研期间规避恋爱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两个人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最优组合是两个人价值观一致,这种组合容易目标一致并彼此理解;次之的组合是一方愿意为另一方做出让步;如果不属于前两种组合,其实分开也不见得不是好选择。”赵秀萍建议考研中的情侣共同参与制定目标、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约定好之后就彼此监督,严格执行,一切以学习效率最高为原则。如果在一起复习效率更高,那完全可以一起学习,如果腻歪在一起影响学习,就坚决分开。“但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的问候,每周末的聚餐约会,完全可以安排到计划中去。高质量的陪伴比无意义的缠绵对爱情更有价值。”赵秀萍说。又是一年考研季,选择将上海作为工作地的田璐已经“沪漂”半年,偶尔路过复旦大学本部坐落的邯郸路,看着熙熙攘攘的学子,“心中难免会有些遗憾”。距离考研的时间所剩无几,王鑫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起码要对得起女友大半年来100%的支持和陪伴。即将步入考场的王秩感觉远没有前几个月复习时那么焦虑,“考完研还要回来收拾自习室,希望那时候见面,能有勇气邀请她看一次电影吧。”(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被访者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罗希 实习生 刘开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

341万人报名2020考研,论研友的持久战之路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上完大学上研究生,考研变得像升学一样正常,报名人数竟一年更比一年多了。这是为什么?考研人又都是为了什么呢?你报了,他报了,她们都报了,我也报吧,万一考上了呢?考研似乎成为大四刚需,提升学历,提升发展空间,延缓就业压力,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大学班级,80%的班级同学都会报名考研,而20%的人还会继续二战,还有10%的人会接着三战四战。于是考研人数就越积越多了。作为341万中的一员,你考研是为了什么?就业形势随着毕业生增多而越来越严峻,紧张的形势如此,本科毕业工作不理想,只能接着考研,而推迟几百万人延迟就业就转变成净消费人口。2020年考研报名费预估就超6亿人民币,更别提研友们买的学习资料和各种学习用品了。好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越发展,企业就需要更高学历的人,有些企业连前台服务都需要研究生学历,你再不努力,可能连前台都做不了。有一大部分考研党是因为暂时还不想参加工作,还想再多玩几年,找工作什么的毕业了再考虑吧,太让人头大,这一玩,有些人能一举玩到博士毕业。有一部分人是跟风考研,大家都考了,我也考,她们能考上,我也不差。女朋友考研了,我要是不考上,就要分手,必须得考。漫长的持久战,研友们却乐得自嘲研友一:随着考试的愈发临近,我国考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日益增长的全面知识点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记忆之间的矛盾。准备再战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全面放弃是关键,再也不考为总抓手。研友二:能体会到科目333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绝望吗? 打开书:我都会; 关上书:考的啥玩意 ?研友三:打开书马冬梅,合上书马什么梅,打开书马冬梅,合上书孙红雷,自己把自己气哭了。研友四:对于21号22号的考试,我们早就表明态度:不愿考,但也不怕考,必要时不得不考。面对考试的难易两手我们也早已给出答案:易,大门敞开,难,奉陪到底。经历了十几年的考场沉浮,我们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研友五:作为200多万炮灰中的一个,我骄傲了吗?研友六:报名人数和实际参加人数是有很大出入的,过来人表示一大半都是准备得不好或者没有准备的,或者直接不打算去的,你的竞争对手只有那20~30%。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研友七:别怕别怕,除开不考的 ,考了政治不来的,考了英语不来的, 考了一科专业课不来的以及打酱油的,还剩多少呢?研友八:英语作文背了吗?肖4背了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了吗?还刷百度,欠打!结语每一份梦想都值得尊重,每一次经历都会是铭记,读研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历练。希望研友们再接再厉,金榜题名!(我是学习啦小青,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对2020考研报名人数341万人的看法,了解教育资讯,探讨教育问题,期待您的关注!)

此何鸟哉

考研,到底是为了提升自己?还是“逃避是考研”

这个夏天,不少没有回家的大学生走上了准备考研的道路。而对于一些“一战”失利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他们或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附近租房,也已经开始了“二战”的征程。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考研”,为何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执念”? “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这个暑假,汕头大学的大三学生薛怀开始准备复习考研了。刚刚在北京结束了几个月的实习,她感到,这样快节奏的生活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自己。“实习以后,我发现我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马上毕业了,我需要一个过渡期再走进社会,所以我选择考研。从某种层面上讲,我确实是因为逃避工作所以才考研。”薛怀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像薛怀一样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不久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记者梳理31所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对这些学校的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这些“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深造,其中比例较高的高校有:清华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4.86%,复旦大学本科生深造生深造率为69.22%,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66.94%,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57.78%。薛怀的本科专业就业前景不错,但是她仍然选择考研,尽管“相比之下,会少了两年工作经历,但我可以继续留在学校里,还能提升学历,生活怎么也不会太差”。在薛怀看来,身边的同学因为“逃避”进入社会而读研的不在少数。“就我观察,我们班应该有三分之一,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多”。在考研动机上,“就业”二字是永远的主题。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称,“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兰州大学的大三学生刘唯贤也在这个假期选择了考研,他表示,选择“逃避式考研”,是以积淀自身为目的。“我想着趁考研的一年好好学习,顺便减肥戒糖全面自律,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我这个人喜欢稳定的生活,而且我也比较喜欢高校的氛围,以后会更倾向于在高校任教。”刘唯贤表示,就他自己而言,与其强调“逃避式考研”的“逃避”,倒不如说“逃避式考研”是延长了学习时间,在时间维度上积累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竞争力和能力,还是为以后的就业服务。“这样说来,其实这不算逃避,反而是作出一种对自己更加负责任的决定。”考研是为了“逃避”什么和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判和压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并不需要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当几年学生,显得非常顺理成章。兰州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准大四学生王思宇告诉记者,自己选择考研主要是因为还没做好融入社会的准备。“我觉得还没好好感受大学生活呢,怎么下一年马上就要毕业了?”王思宇觉得,社会是复杂和多面的,如果一下子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来紧接着步入社会,会很不适应当下的环境。而他又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不太懂得怎么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是在清宫剧里,我可能最多活不过三集”。在被问及家人对他的想法有什么意见时,他谈到:“我妈妈还是比较支持和尊重我的想法的,她觉得现在我还年轻,不管是想闯职场还是选择考研,我想做什么就去做好了。至于事业啊挣钱啊,先不用急。另外,身边的好朋友们也在准备考研,那我也就考吧。反正先‘混着日子’,别那么早上班儿就行。”除了没有做好进社会“宫斗”的准备,一些大学生的“逃避式考研”甚至是为了“逃避逼婚”。在西部省份某高校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罗远在这个假期也决定考研了。即将大四的她表示,个人的婚姻观与家长有难以跨越的鸿沟,目前也没有想要结婚的想法。相较于读书期间而言,工作之后,她在婚恋方面的压力会更加大。“自己还不想太早面对复杂的社会,想多待在单纯美好的校园,保持着简单的人际关系,还想做个孩子。但是工作之后,家里人的想法就会是:你现在有事业了,下一步就该有个家庭了。我很反感来自亲戚的催婚,所以想选择考研继续读书,也算是逃避他们的‘逼婚’吧。”罗远说。考不考研,不能跟风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逃避式考研”真的能达到自己“逃避”的目的吗?而在考研的过程中和读研之后,真的能比别人享受到更多的“单纯与美好”吗?王思宇认为,自己“逃避式考研”的复习之路并没有那么轻松。“其实对我们这种‘逃避式考研党’来说,考研是一个更艰难的事。那些逃避意愿不是很强的同学如果考不上研,可以选择继续考或者就业;但我们不一样,我们选择考研本就是为了逃避进入社会,如果失败了,没别的路可选。这样来说,我们其实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王思宇说。而罗远认为,一些“逃避式考研”的同学缺乏信念的支撑,考研动力不足。“有的逃避式考研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她认为,选择逃避式考研的人并不是想做学术,那么就算不选择读研的道路,也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逃避走入社会的过程。没有更深层次的信念支撑,考研的道路很难坚持下来。而在读研之后,因逃避心理而读研、没有学业规划的学生也将面临挑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何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基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动力,进而虚度光阴。该文指出,这种动机是把学历的衍生功能作为读研的动力,缺少对于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也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读研的收获和成效。“仅就‘改善就业’的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已经很难保证3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状态下,他们的求学体验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的阅读、研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河南某高校负责学生教学管理的教师焦翔宇表示,确实有一些同学以考研为名逃避就业。这些考生只报名参加考研,但有些人其实并没有认真复习,这些同学报名的原因可能来自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选择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和学生所属的专业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她同时也认为,总的来说,考研是一件好事:“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还是鼓励去考,毕竟进一步的学习会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考研的内驱力应该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如果抱着其他目的考研、读研,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综合自己的能力、资源,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焦翔宇说。(应采访对象要求,薛怀、王思宇、罗远为化名)来源:中国青年网

夫若然者

教育部最新消息,考研国家线4月中旬公布,大学生这下可以放心了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今年是注定“多灾多难”的一年,复试时间以往在4月份就可以快速结束,“上岸”失败的同学也可以迅速转战就业。可是复试时间随着疫情情况一拖再拖,感觉初试都已经过了许久了,复试还是遥遥无期。而且“行而上学,不行上班”的路也成功被堵死,2020年又遭遇就业“难上加难”的情况,许多考研同学只能在家中一边焦虑复习,一边焦虑玩手机等待复试线。大家都知道,除了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其他学校一般都是等国家线公布了之后,根据国家线再来公布高校复试线,发布复试名单,进行后续的复试。所以国家线的公布是决定复试时间到底何时开始的关键日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教育部宣布招生单位分专业招生计划上报汇总完毕后,教育部将尽快划定2020年国家分数线,预计4月中旬左右公布,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将视疫情和高校开学情况另行通知。在此之前,教育部也发布了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与去年同比增加18.9万,普通高校专升本增加32.2万人。重点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特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所以对于那些不管分数线在去年国家线左右的,还是稳进报考院校复试的都需要认真准备起来了。在复试中,以下这些方面要认真准备:一、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同的学校,复试英语的要求不同,但是所占比例通常比较大,在复试成绩的百分之20左右。考察英语能力的形式有现场翻译,口语交流,一般同学们都需要准备一个2-3分钟的英语自我介绍。由于读研需要阅读英文文献,所以导师们一般都很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之后的时间中要抓紧准备。二、复习初试的专业知识能够从初试中杀出重围,专业基础都比较扎实,但是经过了一个寒假,许多都已经渐渐忘记,为了面试时能不怯场,流畅专业的回答老师问题,还是要积极复盘专业知识。三、注重面试着装打扮面试时的打扮简单大方即可,切不可浓妆艳抹,严肃的场合要合适的打扮。这会给面试官一个良好的印象,或许能在面试中增加不少的分数。考研对于大学生来说又将是一个新的征程,夜以继日地复习备战理想高校,是每一个考研生的宿命,希望今年的考研生一切都顺利!

老磨坊

2020考研国家线定了,复试不会取消,大学生却等来一个坏消息

2020年研究生国家线定了,为何不取消复试?大四学生等来一个坏消息4天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即所谓的国家线。同时,这份通知中还对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工作作了安排。考研国家线有变化一般来说,考研国家线都会在次年的3月下旬公布,而今年直到4月14日才发布,时间整整往后推迟了一个月左右。除此之外,2020年考研国家线分数也有一定的变化,但也基本符合今年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无论是学术类研究生还是专业类硕士,各专业国家分数线有升有降,但升降幅度基本在10分以内。另一方面,与今年的特殊情况有关,医学类专业的国家分数线有所下降,而教育类和文科类专业分数线则有所上升,大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不过,对于今年的准备考研的大学生而言,也有一个好消息,国家已经明确了研究生将扩招,但主要针对部分专业,并非普惠性的。大学生却等来一个坏消息对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教育部门不止一次发布通知、出台政策,确保大学生的考研、就业平稳。不过,对于2020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在公布研究生国家分数线的通知中,教育部指出,研究生复试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4月30日,这也就意味着大四学生们至少还要等待近一个月,面临着极大地心理压力,其中的煎熬不言而喻。但是,这些都还不算是最坏的。为了应对当前的特殊情况,教育部决定将复试的“权利”下放给学校,而且复试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内容大概如下: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而且,当前所有大学都还没有确定具体的复试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们不得不做多手准备,复习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最终“录取权利”也全部握在了大学手里。最关键的是,复试时间至今遥遥无期,一旦复试不成功,大四学生可能也就不得不面对“双输”的局面。为什么不取消复试?截至目前,不少国字头的大型考试已经取消或者推迟了。对于教育部对研究生复试的最新调整,不少大学生表示希望可以去取消复试。不过,这似乎是一厢情愿。那么,研究生考试究竟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复试呢?其实,笔试只是考察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复试则是可以有效地考察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这是研究生考试提高招生质量的关键一环。所以,研究生复试并非多此一举,而是整个研究生考试之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一直在强调要保证研究生复试的公平性、公开性的主要原因。与考研不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各类考试基本都是一考定终身,不存在复试这个环节。因此,只有把各个学科尤其是弱势学科考好,就成了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了。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数学都是弱势学科,想要考好数学,只要找对方法,还是有捷径的。《数学三书》这套书就非常适合中小学生打基础,它主要是教给学生数学思维、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少家长和学生也反映,这确实是一套寓教于乐的学习数学的奇书。《数学三书》还得到了杨振宁、谷超豪、丰子恺的联名推荐,足可以见其还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且,这套书的定价非常亲民,家长们可以为孩子购置一套,为学好数学早做打算。

芒乎忽乎

大学生应该从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想要考上985、211到底有多难?

随着教育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能读书上大学,而大学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宝贵,本科学历已经普遍。时代在变化,国家在进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能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同学把眼光瞄向了考研这条道路。大家都希望能在社会上立足,有一席之地,所以关注考研,重视考研。事实上,考研确实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虽然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想要走好这条路,却没有那么容易。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9年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很多同学都会问参加过考研的学长学姐,考研难吗?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呢?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人考研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想考的院校也不想同,所以很难明确考研的难度。有的人可能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有的从大三大四才着手准备。那么,到底考研有多难,又难在哪里?一起随笔者来探讨探讨。一、耐得住寂寞,不被红尘是非牵绊考研并不是说说而已,一旦下定决心去准备,就要抛开一切与考研无关的东西,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党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早出晚归,独来独往,感觉他们就像校园里的孤独患者一样,每天做什么都是一个人。想好了要走考研这条路,就不会轻易回头,每天除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坐在教室里备战考研。孤独寂寞空虚,那是肯定有的,看着同学们成群结队,心里难受也可以理解,但你却不能动摇考研之心,耐得住寂寞是你成为一个合格的考研党的第一步。二、想考上985、211院校,又有多难985、211高校,是多少同学的梦想,可是想要成功考研进去,真的很难吗?这永远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每一个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想要去的985、211院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招生分数线也会因为地区有差异,所以到底考进这些一流大学,到底难不难,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分析最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普通本科的竞争也很激烈,更别提那些名牌大学了,所以就目前情况来说,想要考上985、211,并不见得有那么容易,反而是越来越难。想想2019年的考研竞争如此激烈,到了 2020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不要总认为大学里面有充足的时间让你玩耍,假如你把大学时光浪费了,等到毕业找工作需要学历时,你才知道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想要未来的日子更值得憧憬,考研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虽然考研很难,但只要你肯吃苦,肯努力,不虚度光阴,为自己拼一把,说不定,下一个考研成功的同学,就是你。

媒人帮

刚刚!2020年考研时间公布!这么多人考研是为了……

导读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公布了!刚刚,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如下: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此外,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友刷屏:预祝大家考研成功!逃避式考研上热搜据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90万人。此前一则#逃避式考研#话题,引发很多网友关注。和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判和压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并不需要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当几年学生,显得非常顺理成章。在@中国青年报 微博发起的投票中,将近七成网友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好找工作;不想进入社会而考研的网友占18.8%;只有一成不到的网友认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研究……“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考研”,为何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执念”?在考研动机上,“就业”二字是永远的主题。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称,“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你为啥考研?

菊花台

考研341万考生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本科生都考研

随着研究生考试初试的落幕,很多已经考过研的同学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成绩的发布,而新一届的二零二一届研究生考生也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奋战了。而从近几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二零二一届研究生考生一定不会少,在十多年前,每年考研的考生仅有几十万人,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38万人,2019年,全国考研规模达到290万人,在刚刚结束初始的2020年,考研人数已经超过了340万。这个340万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每年高考时考生人数也不过900多万,很少超过1000万,而每年大学招收大学生,并不能将这900多万全部招完,而能够考上本科的考生也并不多,大约只有四百万左右,而在2020年考研中,有340多万考生考研,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二战、三战的同学,但总体还是一战的考生占比最大,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大部分本科生都在考研。其实近几年随着高考扩招明显,大学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生也越来越多,所以学历贬值的也非常迅速,虽不是大学生满大街都是?但是相比以前的“天之骄子”,如今的大学生确实不那么“香”了。所以,为了应对学历贬值,大部分本科生都会选择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的激增,也让研究生招生考试越来越像高考,成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所以很多人又把考研称为是“第二高考”。其实考研逐渐变成“第二高考”,笔者觉得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生招生的本意是选拔一批热衷于科研或学术的学子进行学术研究,而不是帮助考生提升学历,如果研究生招生考试逐渐地变成第二高考,那么下一步就是大学变成“第二高中”,人们口诛笔伐的高中应试教育不仅会更加严重,甚至于大学也会变成一个应试教育的备考基地。当然,这也绝不是否定考生们的努力,因为毕竟是现实所迫,很多招生单位和企业都想要招生学历更加高的员工,而随着研究生和本科生越来越多,普通本科生的优势也越来越小,去考研,其实也是形式所迫。不过我们也希望在校大学生和准备考研的二零二一届考生,在积极备考的同时,不要耽误本科期间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毕竟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前途还是需要能力拼的。当然,二零二一届的考生现在也要积极地策划考研了,是考学术型的硕士,还是专业型的硕士?是考本校还是考外校?是考本专业,还是跨考考研?这些都需要开始考虑的?不管怎么说祝愿2020届的研究生考生能在初试中获得一个好成绩,祝愿二零二一届考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院校目标和专业,开始积极备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台

考上研究生,国家会给你发多少钱?网友:太多了!难怪都想考研

随着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找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在二三十年之前,大学生还是众人眼里的香饽饽,但是放到现在却不适用了。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考研、保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图未来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从近几年来看,考研人数不断增多,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出路!虽然考研很好,但是考研也意味着要多上几年学,要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许多大学生都来自于工薪家庭,他们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所以不敢去选择考研。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今天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你考上研究生,国家会给你补贴多少钱呢?1、研究生补贴为了引导大学生继续深造,从而提升我国的人才储备,对于考研成功的大学生国家会发放一些补贴,也就是研究生补贴。只要还是在校的研究生,就可以获得这一补贴,这个补贴政策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补贴标准在每人每年7200元左右,每个月都会发放600元,发满12个月,也有的高校发10个月,每月都发得多一些,各高校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博士研究生的补贴标准更高,平均每人每年都在12000元以上。很多高校对博士研究生还是比较大方的,每个月最少给学生发1000元,资金充裕的高校甚至会发到2000元以上。此外,根据我国国家对研究生补贴的硬性规定: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所获补贴不得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所获补贴不得低于10000元(地方高校)、12000元(中央直属高校)。有了国家对研究生的专项补贴,研究生在学校就可以解决个人温饱问题,至少生活费就不用家庭操心了,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2、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提供,叫做国家奖学金;一种是学校提供,叫做学业奖学金。前者需要研究生有突出的成绩,但是数额一般都比较巨大,硕士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高达2万元,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更是比硕士多出50%,达到了3万元。后者几乎是百分之百覆盖所有学生,只是根据等级的不同分为一等奖学金(8000元左右);二等奖学金(6000元左右);三等奖学金(4000元左右)。有的高校没有三等奖学金,统一归入二等奖学金。有了奖学金,孩子的学费也不用发愁了。如果孩子考上研究生后努力学习,有幸拿到了国家奖学金,那么不光能把学费抵消掉,还会有很多的富余,无论是自己改善生活还是补贴家用都是很好的选择。3、导师发工资除了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补贴之外,跟随的导师也会给你发一些钱,作为你协助科研项目的工资,这部分一般都不会太高,而且弹性很大。有的研究生跟随的导师经费不足,那么每个月只给发200元,有的研究生跟随的导师经费充裕,发放标准则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具体的发放标准,跟高校、学院、导师都有很大的关系。以上三类补贴,是所有研究生都可以享有的。除此之外,研究生还可以有其他类型收入,比如勤工助学、协助导师监考,协助导师给本科生上课之类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额外收入。4、支出方面我国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并不统一,少则8000元,多则几万元,但大多数的学费标准在8000元到16000元之间。我们取平均值,就按照12000元,加上住宿费大概可以达到15000元左右。以此来看,研究生在学校获得的收入足以抵消研究生阶段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了。看来,国家对研究生的补贴确实很多。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毕业后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都会有很大的优势,比本科生要吃香很多,难怪我国每年有那么多人想要考研呢!对此,你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本文编辑: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