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卷”的背后则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以考研为例,根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2021年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长10.6%。5年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倍。这个过程中,虽然还伴随着研究生扩招,但不可否认,考研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近日,新东方联合数据分析机构分析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为我们更加清晰地勾勒了考研人群的群体特征。该白皮书对来自全国25个城市的3500名考研培训行业用户分析。参与此次调研的考研培训行业用户中有21%为20岁及以下,21—24岁的用户占比66%,25岁及以上的占比13%。调查发现学历提升为被调研用户考研的首要动因。其他考研动因包括延迟就业、打算投身学术研究和科研、进入名校、父母期待与要求等。其中,“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分别占总调研人数的48%、78%、63%。新东方一名高管表示,近年来考研人群有两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往届生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往届生占研究生报名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9.1%,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六成,而往届生群体普遍缺乏学习资源与备考环境。重点院校研究生推免比例居高不下,导致以重点院校为目标的考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二是“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占比分别为48%、78%、63%,这部分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辅导,更需要系统的规划和方向指引。(文章来源:前瞻网)
“卷”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卷”的背后则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以考研为例,根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2021年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长10.6%。5年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倍。这个过程中,虽然还伴随着研究生扩招,但不可否认,考研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近日,新东方联合数据分析机构分析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为我们更加清晰地勾勒了考研人群的群体特征。该白皮书对来自全国25个城市的3500名考研培训行业用户分析。参与此次调研的考研培训行业用户中有21%为20岁及以下,21—24岁的用户占比66%,25岁及以上的占比13%。调查发现学历提升为被调研用户考研的首要动因。其他考研动因包括延迟就业、打算投身学术研究和科研、进入名校、父母期待与要求等。其中,“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分别占总调研人数的48%、78%、63%。新东方一名高管表示,近年来考研人群有两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往届生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往届生占研究生报名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9.1%,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六成,而往届生群体普遍缺乏学习资源与备考环境。重点院校研究生推免比例居高不下,导致以重点院校为目标的考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二是“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占比分别为48%、78%、63%,这部分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辅导,更需要系统的规划和方向指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4月10日,新东方联合大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易观分析今年对来自全国25个城市的3500名考研培训行业用户分析,学历提升为被调研用户考研的首要动因。其他考研动因包括延迟就业、打算投身学术研究和科研、进入名校、父母期待与要求等。其中,“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分别占总调研人数的48%、78%、63%。《白皮书》显示,参与此次调研的考研培训行业用户中有21%为20岁及以下,21—24岁的用户占比66%,25岁及以上的占比13%。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也注意到,有多位大一、大二的学生来参与此次活动,并且已经开始备考。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大一学生邓某便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考研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算是个必需品,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出于就业、自我提升各方面的考虑,他现在已开始准备考研,在他看来,“在大一能有个很明确的目标能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更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尽早规划对自己也是种负责任的态度”。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观察,每年都有大一、大二就开始备战考研的学生,不同的是这类学生人数在上升。他认为,考研规划更为前置,这一方面与考研竞争压力变大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部分00后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更为清晰、更为主动。此外,许顺康注意到,往届生在考研报名总人数的占比在持续提升,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达六成。根据隶属于教育部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此前公布的数据,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比例在2017年为43.8%,2018年为45%,2019年约为48.23%。在此基础上,易观分析参考历史增速情况及2020年部分高校公布的往届研究生占比情况,认为这一比例在2020年仍保持增长。许顺康分析,自2017年国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范围后,社会、企业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度相对更高,这成为很多在职人士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据统计在2020年的时候,就有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找工作,预计今年会有900多万应届毕业生,说明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了。随着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很多大学生都认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纷纷选择了报考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全国大学考研难度排行。全国大学考研难度排行全国每个大学的研究生难度不一样,也就意味着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全国考研难度排行前几的大学。排行第一的还是清华大学,紧跟着北京大学,两个都是我国的顶尖大学,所以难度排在前二也是非常正常的。清华大学的录取难度高达99.68%,北大的则为98.85%,这两所大学难考基本都是因为“免推生”太多,占考研总人数的50%。交通大学排在第三,让人意外的是复旦大学仅排在第四位,紧跟其后的便是浙江大学,三所都是我国的211,985高校,综合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劲。如何提高考研成功的概率?大三就准备完成大三专业课和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不矛盾,而是渐进的过程。考研要在保证完成本科学业的基础上进行,本科专业课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认真完成大三专业课为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课为主,辅助备考以专业课为主,是不是就不用专门准备考研了呢?当然不是,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大三专业课和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大三专业课为主,不急不躁,在有余力的条件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样的备考思路一定没错。选择专业选专业,兴趣肯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既然是考研究生,就注定要在这个领域深入的学习研究,而且很大程度上你的专业就是将来要工作的领域,如果没有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很难在该领域有所开拓,取得科研成果。选择院校一是未来工作的城市,将来打算在哪里就业,就选择哪里的高校,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二是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三是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考研#本期讨论:你对考研的学生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金融小伙伴考研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怎么样判断适合不适合呢?有一个点需要考虑的是考目标院校的难度。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100所高校的考研难度和评判方法。01全国100所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来源:中国考研网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02怎么看高校考研难度 怎么判断高校的考研难度?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人数计划招生人数、报录比(录取人数/报考人数)、推免人数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招生人数一般在官网公布的专业目录里。大家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从报考人数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从录取人数中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要注意咯,部分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热门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简直是神仙打架,这样高的报录比的学校大家要慎重考虑,谨防扎堆报考。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错!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2、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3、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像今年天津大学会计硕士,统招28人,然而进复试有319人,差额复试比为11.4: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招27人,进复试248人,差额复试比9.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笔译(全日制)录取13人,共有115人进入复试,复试差额比近9:1。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2)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4、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录取原则按考生总成绩(初试+复试)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复试比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但是现在,各大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复试了,甚至有高校将复试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了60%。学校不同,复试权重不一样。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坚持努力所有事都会变成好事
一说到院校,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目标院校好不好考?或者那些学校好考那些院校难考?于是今天,校校就扒了扒资料,帮大家整理了100所高校的考研难度!(注意,是考研难度排行,不是院校实力排行哦)首先,就考研难度来看,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当属于39所985高校。当然,特别说明一下,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比如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财经类高校,有些高校的考研难度超过了大多数985高校。前50高校名单第51至100名的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尤其是南京审计大学,因为专业特殊,在行业内名气高,影响力大,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也是竞争大、难度大。另外现在许多的医科院校都采取本硕连读的招生办法,留给考研的指标就少了很多。如何判断高校的考研难度呢?
来源:新浪财经易观分析用精确的数据描绘了这样一幅考研培训行业用户画像:集中在21-24岁,报考专业多为经济学、工学、理学等;提升学历是考研主要动因,且报考瞄准重点院校;多数考生存在跨学校、跨地区报考情况,但对专业选择稍显谨慎;主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考研信息,其次是考研前辈,而在制定目标时,考研培训机构发挥显著作用;圈定复习重点和押题方面是备考生的主要痛点;考研成功人群在培训班的花费投入整体高于考研失败人群;用户认知考研培训品牌的途径多元,新东方考研品牌认知度位于行业领先地位。如今,教育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又是重中之重,教育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与“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更是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相信,经过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不断努力探索,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有望构建出与时代共振的崭新图景。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
美国《纽约时报》1月19日文章,原题:就业难催生考研热:“被困住”的中国大学生 毕业在即,21岁的大学生杨晓敏(音)没去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她认为自己根本拿不到工作机会,“有些职位甚至连本科学历的都不要”。于是她在上个月和创纪录的377万同龄人一起,参加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读研不一定能帮我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至少给我更多选择的机会。”中国经济已从新冠疫情中反弹。但有一个领域仍然严重匮乏:为该国人数迅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工作。复苏主要是由制造业等蓝领产业推动,中国经济仍然严重依靠这些行业。在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学生正在寻求权宜之计:继续深造。中国教育部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宣布将扩招18.9万硕士生——增幅近25%,本科生也将扩招30万以上。今年的考研人数比前一年增长了近11%,是2016年的两倍多。在经济不稳定时期,世界各地的学校通常都会成为许多人的着陆点,但是在中国,推动扩招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甚至在疫情暴发之前,该国的毕业生就抱怨没有足够的合适工作。在微博上,“如何看待考研热”的话题浏览量超过2.4亿次,有人担心随着招生人数激增,教学质量或学位价值会下降。招聘平台智联招聘的一份报告称,去年6月,在该平台上注册的2020年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为26.3%。平台上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职位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7%,而申请人数激增近63%。“当前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具有技术资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莫家豪说,“存在技能(与期望值)不匹配的现象。”过高的预期可能加剧了就业竞争。智联招聘称,即使在疫情期间,每个大学毕业生平均也可申请1.4个职位。莫家豪说,许多人只把目光投向大城市或者高薪工作。(作者王月眉)
今天再和学长一起来看看,全国考研各大院校里都有哪些院校公示了“拟录取”的名单。2021年考研已公布“拟录取”名单院校!1、佳木斯大学:第一阶段考生拟录取名单已公布;2、哈尔滨理工大学;3、东北石油大学;4、安徽财经大学: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公示;5、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非全日制会计专硕调剂、会计专硕(非全日制)、会计专硕(MPAcc)、会计硕士(MPAcc)“拟录取”名单公示;6、合肥师范学院:第一志愿及三次调剂考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7、江西中医药大学:免推生、第一志愿、调剂考生“拟录取”名单均已公布;8、南昌航空大学:仅公布了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以上,就是暂时学长找到的公布“拟录取”名单的院校,之前还有8期,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去我的主页自行查看,至于其他院校,学长也还在陆续的搜集中。因为是学长自己到各院校研究生院搜集这些信息,所以有些院校信息难免会出现不及时的情况,也请大家见谅,学长也会争取都在第一时间给大家更新。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考上一所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