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从古至今。我们很多人都有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学历大如天,尤其是这几年,教育的普及,造成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很多人以提高学历来减轻自身就业难度。所以考研成为一种时尚。这也造成很多单位的门槛提的非常高,所以我们很多学生就努力的学习,提高学历,那么,是否我们就能说研究生满街走了呢?随着2010年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开始,我国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人数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从1995年开始,考研增长就达到了4万多人每年,到了2012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已经达到了50万人每年,到了现在,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在逐年上涨。1996年至2013年全国研究生的招生情况:2014年至2017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整体来看,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增加,而且截止2016年,我国研究生已经招生660.8万人,而2017年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招生人数也将达到80.61万人,这个比例可以说增幅非常大,加上还未考的2018年考研学生,那么突破800万是没难度的。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的感觉。然而我们也要知道,中国的国情,作为一个人口大国,2015年的人口显示数据比例来看,研究生的占比不到0.53%,也就是说,200个人中会出现一个研究生,这种比例还是非常小的。相反我们这样看!如果你考研了。你就打败了99.47% 的人,所以中国研究生还是非常稀缺的,并不是满地走的情况、还有在这里小编要说几句,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影响了,说什么读研没用,小编想说的是,对于“读书无用论”信奉者,其自身首先学历一定不高,其次或许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觉得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如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你的交际圈子就注定了你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到高学历精英,因此才会产生此种偏见。所以一定不要去攀比,做自己就好。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数据,说我国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不到总人口的4%,乍一看觉得好慌,怎么我们人口教育普及率这么低吗?可是又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现在的大学生太多啦,一抓一大把。是不是觉得很疑惑?其实我们仔细捋一捋,就会知道其中被我们忽略掉的一些关键因素。先来看看几个网友是怎么说的:网友A:虽然我自己也是本科生,但是我从来没把自己当回事儿,因为身边的学霸太多了,感觉自己走到哪真的都很普通。说到本科学历只占4%的数字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我05年参加高考,我们班88个人(在我们年级是大班,普班72个学生)。其中考上重点大学的22人(包括211,985院校),考上普通本科的16人,三本院校的6人(我们那一年好像是刚开始有三本,都是家里条件还比较不错的,花钱上的),大专院校的有11个(正规学校的大专专业或者是正规的大专专科),高职类6个!看到官方这个数字我自己默默的算了一下。作为80后的第一代,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以后每一个阶段都会刷下一半的人。假设从小学开始有100个同学的话,那么最后走到大学里边的也只有25个。这25个里面,有本科生应该在5个左右。让我觉得4%这个数字应该还算是比较准确的。网友B:从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总人口13.95亿,目前仅查到2017年我国劳动人口为90199万,计算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占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11.87%,可以说这个比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换句话说,十个求职者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当然了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比例还没有达到1%,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依然是社会最稀缺的人才。坦白说我并不喜欢“遍地都是”这个形容,虽然国内大学生人数达到10%左右的比例,但是毕竟是接受了国家的高等教育,国家的未来是要交在这些人身上的,只有这一大批人发挥出应有的能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一天到来。我们从几个重要元素来分析这个数据。1. 年龄结构占比首先“占总人口”这几个字是我们应当最先注意到的,也就是上至耄耋之年,下至懵懂小孩都算在内,但能考取本科学历的主力军就是80,90年,像是大学生不断扩招也是这几年的事情。所以如果成青壮年来看,本科占比的数据还是会高于4%的。而且随着下一代教育普及度越来越高,本科的占比率也会比我们这一代高很多。2. 圈子效应对于当代年轻人,都会去发达一些的地方工作,而现在企业的要求,基本都是大专或者本科以上,也就是说,这些人本身就是被筛选过的。然后这样一群人都群聚到一处,大家都是本科生,你就觉得好像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学历。 除去工作不说,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跟你处于同样的一种情况,也就造就了,不管从职场还是生活,身边的人都是本科学历这样一个错觉。3. 舆论的引导不管是媒体还是身边的人,都会习惯性地将话题引到“大学生”身上,大学生本身现在就像一个标签。在不断的强化中,就会觉得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生活中出现在方方面面的场景中,就会下意识觉得,大学生很多。4. 除统招学历外的其他学历培训方式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之后,不论是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或者自身想要提升,都会“再深造”,现在除了统招学历,自考学历也受很多人的推崇,同时自考学历也受到很多单位的认可。由于并不是熟悉的领域,在自考学历上很多人多多少少都碰过壁。如果想要了解提升学历的问题,关注小智吧,也可以在下方留下你想要问的问题,高升专,专升本,在职考研,考证等等。社会的素质也会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而提高,学历水平也是如此。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我国各大高校迅速发展。原来的本科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而一大批专科院校升入本科。所以每年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很多,所以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含金量并不高。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我国的平均学历都是大学学历,高校也不用担心招不满学生。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有很多人主张学习无用论。因为即使读了大学,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能保证找到一份好工作。还不如花大学的学费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本科生数量多,研究生数量同样很多,那么我国的研究生究竟是怎样的呢?研究生学历有值不值钱呢?根据我国的研究生人数和比例就知道了。从这些数据上我们看到,1995年至2016年,中国的研究生入学人数共计660.8万人。而2017年入学人数约为58万人,2018年入学人数约为60万人,总人数为770.8万人。这是一份2014年到2017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表。在2014年,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2万。到2007年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到了201万,从整体上的趋势来看,报名人数一直在逐渐增加。可以看出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实际上按照我国总人口计算,我国研究生占有的比例约为0.5%。也就是说1000个人当中只有五个人的学历是研究生。这个数据比例其实很小。从数据上看,研究生学历在我国还是属于比较稀缺的人才。这个大数据也可以打破近些年很多人怀疑研究生含金量的问题。我国很多知名企业招收的人才学历要求都是研究生,如果我们不上研究生就会错失这一个很好的这个机会。只要在自己家庭能力范围,能够负担自己上研究生的学费,或者是自己有理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完全可以读研。而且有些专业读研与不读研,毕业之后的待遇相差很大。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因为该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高的专业,所以大多数本科专业都是开设的五年制专业。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精通,很多大医院都不能就职。但若是读了研究生之后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研究生学历含金量高,我国有不少公立医院的岗位都只招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如果是读了研究生再去医院就职,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薪资待遇都会高很多。不过也有的专业读研与不读研相差并不大,这是由专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有的专业更加注重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与其考取大学的研究生,倒不如用这三年的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就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工作经验,就会比学历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一定要正确评估自身的专业,这样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怎样,学好专业知识是我们进入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毕业之后才能有一技之长。毕竟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企业也不会录用我们,所以从进入大学就要开始好好学习。
清华大学本科生占比32%清华和北大都有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戏称,主要体现出进入去清华和北大的难易程度,相比参加高考进入清华和北大攻读本科学位,由于清华和北大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在3600人左右,通过2019年清华大学的官网数据来看,清华大学在校本科生为15707人,硕士研究生未18829人,博士研究生为14203人,从数据占比来看,在清华大学校园中遇到研究生的概率比本科生的概率要高一倍,更恐怖的数据则是清华大学在校博士数量超过1.4万人,这个规模让很多985高校感到羡慕,因为很多高校在校博士生规模连2000人都达不到,甚至很多高校都没有博士授予点!顶尖名校指标看研究生占比从恢复高考后的首批18名博士毕业生,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多年的扩张,目前全国拥有博士生培育点的高校已经超过上百所,越是顶尖名校拥有的博士招生名额越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本科生招生规模每年控制在1800人,因此保持学科教育精度的中科大研究生占比高居全国第一,不同于清华和北大的规模效应,中科大更偏重纯科研性的理科发展,虽然目前中科大似乎也开始建立金融学和医学等综合学科,但是整体上,中科大还是以理科为主,千员一院士的美誉也是对中科大最大的褒奖!不再强制博士发表论文的清华大学相比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源而言,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生源出现下滑,虽然清华大学最近几年的国际综合排名稳步提升,但是主要是受到规模性的影响,对比国际其他名校,例如著名的理工科强校,加州理工学院全校学生仅有2000多人,而清华大学仅博士生就是加州理工学院全校学生的数倍,正是由于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不足,每年清华、北大和中科大等顶尖名校的优秀的本科生都会选择海外深造,攻读硕博士研究生,而相比本科生的生源,清华大学名校的光环成为很多社会人士追逐的名利场,所谓清华大学的校友中,大部分都是以研究生为主,例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天价宿舍背后的女老板就是所谓清华大学的知名校友,正是中国社会有这种对名校研究生的需求,也造成中国研究生教育大幅注水,出现大量翟天临式的博士生,随着教育部开始抽调专项经费来审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面对超过1.4万名在读博士生规模的清华大学也开始降低博士研究生毕业标准,不再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从而降低因为各种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发生的风险!
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然而,面对考研,很多人的观点是“考研无用论”。他们觉得,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含金量越来越下跌。在今天的中国,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数量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本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批量培养的研究生,用处并不大。一部分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看重考生的本科学历,而不是研究生学历。因此,确实有一部分人认为,考研用处不大,与其考研还不如找工作。然而,考研真的没有用吗?数据最有说服力。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967.45万人,在校生3285.29万人。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全国在学研究生的数量不足本科生+专科生的1/10。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季,每10个求职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中,才只有1个研究生。这意味着什么?研究生依然具有稀缺性。稀缺性越高,竞争能力越强。竞争能力越强,议价能力越高。这就意味着,在找工作的时候,作为研究生仍然有两种优势:第1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第2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部分人每天都在唱衰研究生前途的背景下,还是有众多的大学生,会为了考研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是因为,很多大学本科生清醒地认识到,考上研究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学历和学位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力确确实实得到提高了,而自己的就业优势也因此更突出了。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什么?最根本的目的是学知识,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却是找工作。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之源。而作为研究生,他们尽管也会感受到压力,但是相比本科生,他们的优势却更大。实际上,在现阶段的中国,随着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拥有大学学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很多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HR,如果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明可以招聘研究生,为什么要招聘本科生呢?即便现阶段公司的工作,其实普通的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就可以胜任。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司的业务也在升级。也许眼前的这份工作,不足以让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万一公司转型升级呢?因此,能招聘高学历人才,大家都不愿意使用低学历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学历更高,谁的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总之,千万不要听别人说?研究生无用论”。只要研究生的比例始终低于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例,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会更足。因此,这就意味着,备战考研,你的付出必然有所回报。#考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4月10日,新东方联合大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易观分析今年对来自全国25个城市的3500名考研培训行业用户分析,学历提升为被调研用户考研的首要动因。其他考研动因包括延迟就业、打算投身学术研究和科研、进入名校、父母期待与要求等。其中,“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分别占总调研人数的48%、78%、63%。《白皮书》显示,参与此次调研的考研培训行业用户中有21%为20岁及以下,21—24岁的用户占比66%,25岁及以上的占比13%。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也注意到,有多位大一、大二的学生来参与此次活动,并且已经开始备考。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大一学生邓某便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考研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算是个必需品,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出于就业、自我提升各方面的考虑,他现在已开始准备考研,在他看来,“在大一能有个很明确的目标能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更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尽早规划对自己也是种负责任的态度”。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观察,每年都有大一、大二就开始备战考研的学生,不同的是这类学生人数在上升。他认为,考研规划更为前置,这一方面与考研竞争压力变大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部分00后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更为清晰、更为主动。此外,许顺康注意到,往届生在考研报名总人数的占比在持续提升,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达六成。根据隶属于教育部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此前公布的数据,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比例在2017年为43.8%,2018年为45%,2019年约为48.23%。在此基础上,易观分析参考历史增速情况及2020年部分高校公布的往届研究生占比情况,认为这一比例在2020年仍保持增长。许顺康分析,自2017年国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范围后,社会、企业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度相对更高,这成为很多在职人士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的人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几类。又有人在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加进了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种类型,作为中间层次或是过渡层次,侧重指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大学。其实,这种分类过于复杂,而且内容互相交叉,不符合逻辑上的划分原则,即标准不同一。如果将中国高校分为了科研教学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大学、专科教学型大学倒是线条清晰,这是以教学所占比重为标准进行划分。具体到本科教学高校,实际上只有科研教学型和本科教学型两类。前者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可以简称为研究型大学,后者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可以简称为教学型大学。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对中国从事本科及以上教学的大学进行分类,那么哪些是研究型大学,哪些又是教学型大学呢?请看一个数据:在校生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从数学概念看,本科生数量与研究生数量之比为1:1,应该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划分界线,大于1表明本科生占主体,小于1表明研究生占主体。但是,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后移一下,将2:1看作是划分界线,即每3名在校中有2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如果大于2:1,就是教学型大学,如何小于2:1就是研究型大学。在列出数据之前,需要说明一下数据的来源以及比对办法。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数据全部从高校网站公开的校情简介、校情概览等公开信息中采集(如果简介中的数据与公布的基本数据不一致,则以基本数据为准),未使用第三方数据。纳入比较范围的是在校生数量偏多的高校,所以是不完全统计,校情简介中不能同时查到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数据的高校,未纳入比较范围,所以这个比较是不完全的,许多高校并未纳入到比较当中。下图是104所大学本科生数量与研究生数量之比。1、按1:1为标准进行划分,中国只有14所研究型大学从图中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小于1。在这14所大学当中,只一个非985高校——陕西师范大学。这确实有些意外。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大学,但是招收的研究生如此之多,几乎与本科生平齐,如果不是数据摆在眼前的话,估计没有几个人相信。当然,这可能说明这种比较方法存在局限性,毕竟从研究生绝对数量看,许多大学都比陕西师范大学多得多,单从本科生与研究生数量之比区分教学型与研究型大学并非那么准确或是科学。2、按2:1为标准进行划分,中国共有44所研究型大学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为2及以下的共有44所大学,多数为985高校,只有陕西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非985大学。也就是说,33所985高校都是研究型大学。让人意外的是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在此之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没有查到相关数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学可以理解,可是作为普通型的山东大学本科生占比如此之高,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说是大合并的造成的,那么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都是大合并的产物,本科生占比也不算低。3、一些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超过5,甚至高达20以上从图上可以看出,有些大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超过5,也就是说6个学生当中有5个本科生,只有1名研究生。这些大学基本上是“双非”高校。由于是不完全统计,肯定有更多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在5以上、20以上,甚至全为本科生。比如,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是没有研究生的,是完全彻底的教学型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超过5有华南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超过6的有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超过7的有广州大学、海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超过8的有、长江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超过9的有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南通大学;超过18有的湖南工业大学(18.87)、青岛理工大学(19.42)、河南工业大学(21.63)。河南工业大学为之最,高达21.63。4、9所211大学让人刮目相看,“双非”江苏大学尤其显眼从图中可以看出,985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基本在2以下,只有山东大学(2.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8)和中央民族大学(2.50)例外,而一些“双非”高校却相反,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高达10以上,甚至达到20以上。这就是985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从图中可以发现,有9所211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在2以下,包括陕西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几乎为1,比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名牌大学还低,足其实力和办学水平之高。还有一所“双非”大学更加引人注目,这就是江苏大学。按照江苏大学自己的介绍,设有25个学院,9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76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学历留学生近200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为1.83,低于东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这4所985高校,可见其办学水平。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江苏大学主体的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是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早在1978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本文为原创,可以转发;文中图表为本号统计制作;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