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718字,预计学习时长10分钟图源:unsplash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企业一直处于科学技术前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和AT&T贝尔实验室等公司都推动了20世纪的重大进步,引领了集成电路、塑料还有合成纤维等的创新发展,这些创新反过来又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今,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企业是否还像过去那样具有创新精神呢?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的教授们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从正式的企业研究向由初创企业和大学驱动的更分散的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导致了美国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速的下滑。马克与福库商学院教授Ashish Arora和Sharon Belenzon讨论了企业研究实验室的消亡、创新在新的生态系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为什么解决复杂问题(包括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通用电气研究实验室 | 图源: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马克:近几十年来,美国商业上的创新有什么变化?Ashish Arora:20世纪早期美国工业的研究投资规模小、不均衡,而且集中在大公司上。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美国大学制度的弱点。在当时,美国大学系统的方法是非常实用的——为各州的农民、小制造商和矿工提供了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进入了美国企业研究的黄金时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柯达公司和许多其他公司都开展了大规模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钟摆开始回落,许多公司开始退出研究,只有少数例外。其中最著名的是微软,它建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业务。如今,企业研究少之又少,除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比如谷歌和Facebook在这两个领域都有重大投资),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生物制药领域。有一些公开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仍在进行投资研究,但是总的来说,美国企业部门在继续退出研究的漫长过程中。然而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美国大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使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并且有着许多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这一方面明确了大学和初创公司之间的分工;另一方面,现有的公司也可以使用这些发明。但是这个新的生态系统有一些缺口。虽然这种方法在某些地方效果不错,但在某些领域可能收效甚微。图源:unsplash这些缺口是什么?Ashish Arora: 我认为我们遇到的麻烦是更复杂的革新,比如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可能会有一些初创公司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像IBM、英特尔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不进行重大投资,就很难有太大的突破。一部分原因在于规模,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问题的范围。例如,我们复杂的气候问题的开发技术解决方案需要硬件、化学、电子设备,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改变法规。大公司需要不断地应对监管,但对于一个风投支持的初创公司来说,说服国家监管机构改变对设备的监管方式是非常困难的。Sharon Belenzon: 我和Ashish有异议的地方就是,公司与科学挂钩是否有意义,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Ashish倾向于一种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公司和部门更加专业化,并更契合创新过程中的不同活动。但我对历史的解读是,唯有那些很早便意识到欲要成功,必须深入理解有关自然现象,从而领先对手一步的公司,才能成为20世纪的赢家。令我担心的是,如果美国公司仅仅依靠创新体系的其他部分来发展其业务的科学基础,他们可能会失去自身的科学优势,并因此失去主导竞争地位。美国公司正逐步退出研究,我不认为大学和小公司进行的科学研究可以弥补这一点。业内领先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多样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产生的技术和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参与研发的机构的多样性是关键。我担心,我们正在失去这种多样性,只为了换取专业化带来的更高效率。多样性丧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又是为什么不再愿意从事研究?图源:unsplashAshish Arora: 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现在有许多其他的知识来源,比如大学系统和初创公司;而另一大因素就是研究在公司内部是一种非自然的活动。企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生产并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让没有明确可交付成果的活动进行,期限为4至6年,而不是6至18个月。在企业研究的黄金时期,杜邦公司开发尼龙产品等早期成功案例得到了很多商誉。由于这些早期的成功,企业同意继续注资。但到了某个时候,这种商誉就会消失。微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微软研究院是一个投资于基础研究的大企业,这是因为比尔·盖茨对它有个人的热情。盖茨之后,史蒂夫·鲍尔默也是这个最初系统的产物,然后他将其发扬光大。但当萨蒂亚纳德拉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时,微软研究作为一个大型大学式系统终结了,因为他希望微软的研究更专注于将新技术为消费者所用。这些东西有着自然的生命周期。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压力,一个典型的公司很难维持研究活动。AT&T可以投资研究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受监管的垄断企业,其研究是社会交易的一部分,但垄断停止后,AT&T基本就要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实验室。那么,这些大型企业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不需要自己的实验室,因为他们可以将研发工作外包给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和大学?Ashish Arora:我们不应该称它为外包,因为外包意味着我给你一份合同,你替我做,但这种感觉也确实存在。我们也不应该称它为“研发”。研究和开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开发是具有可管理端点的标准活动,研究才是问题所在。研究通常占研发的5%到20%,所以大部分研发都是开发,开发是很“酷”的,在制药公司,开发意味着对任何临床试验进行操作。而研究是指研究蛋白质的形式,或者研究疾病的活性部位是什么,然后这又是如何转化为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的,这就是开发问题。在您的论文中,您谈到了“技术不确定性”和“商业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创新的。您能解释一下吗?Ashish Arora: 在制药行业中,主要的不确定性就是“它会奏效吗?” “某种分子或疫苗会像预期的那样起作用吗?” 这便主要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在数字应用程序中,编写应用程序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人们会喜欢它吗?”这就主要是商业上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假设是,当只出现上述两种不确定性中的一种时,当前的系统仍可运行良好。但如果同时出现两种不确定性,情况就会变得棘手,而当前的劳动分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在两个维度上都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图源:unsplash这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您是否认为解决方案同时兼备解决高度的技术和商业不确定性的能力呢?Sharon Belenzon:在我看来,我们对不同病毒的行为、传播方式、它们如何停止以及它们如何在我们体内相互作用还没有充分的科学解释。显然,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为发展这样的科学理解投入任何资金是合理的,因为这笔投资基本不可能大于我们所遭受的巨大经济和人员损失。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还未进行这项投资?我们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过去三十年中发生了变化,使其更加为盈利能力所主导,这就是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我是市场的坚定支持者,但也意识到了市场的不足。对个别企业有利的未必对社会有利——市场通常青睐实用性强的企业。Ashish Arora: 我同意Sharon的观点,科学是困难的,但是最大的问题在商业方面。以检测或疫苗为例,谁愿意为检测买单? 很多有风险患病的人不想支付检测费用,但我们希望他们接受检测,所以现在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解决这个商业问题。我认为这不是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通过企业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我们通过市场来引导创新的制度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在美国,是军队在长期资助疟疾研究,这很合理,因为我们的士兵会去热带国家,容易患上疟疾。Sharon Belenzon: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政府是新技术的第一大消费者,特别是在电子领域。图源:unsplash苏联解体前的某种情景再现了,中美之间的疫苗竞赛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太空竞赛,但我不认为这已经发生,想想发明一种疫苗所带来的声望以及潜在的拯救生命的成果。政府以补贴的形式提供了很多支持,但是我们还没有厘清政府资助研究和主动参与市场的下游研究发明之间的区别。只是给你钱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与让你开展一个你知道受众很广项目是不同的。历史上的一些案例表明,当企业可以依靠政府购买他们找到的任何东西时,它们便真的可以承担巨大的科学挑战,但市场本身通常不足以激励人们去解决非常不确定的问题。留言点赞关注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如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
来源:雪球老柏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对一个公司的理解,定性远远超过定量。今天晚上我试着从这个话题和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框架。算是抛砖引玉吧。定性,直白说法就是,如何识别这家公司的生意模式是好生意,何谓好生意?就是赚钱的生意,更是能持续赚钱的生意。讲到这个话题之前,也还不得不提定量的问题。定量的基础,不是简单的看公司的利润,营收,并以此来倒扣市盈率,简单去计算公司市值高低的估值方法。定量的前提是研究者,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阅读财务报表的能力。能通过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去了解公司规模增长驱动的核心要素,能通过利润表结构识别公司重要的产品毛利,产品营业利润,三项费用构成等属于何种水平,能通过现金流量表构成,并辩证分析和利润造成的现金来源关系等。这个是基本功,建议深度研究公司的朋友,必须去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方面没有什么捷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具备上述基础的知识后,对一家公司年度报告持续精读,至少不能少于三个报告期。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一开始必须做好详细记录,不清楚的,不太懂的,先打个问号记录下来,逐步攻坚。这样聚沙成塔,后续才会有质变。在具备一定财务分析技能后,对一家公司的定性层面,就显得特别重要。定性和理解了公司的生意模式后,再和财务数据相互印证,并和同行业竞争公司比较验证,这样的验证思路更为系统,而不会只钻在一个报表细节问题上面出不来。在公司定性层面,研究逻辑框架的建立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框架建立是深度研究公司的核心要义。框架层面老柏之前的文章多次提及,今天再给朋友们梳理一遍。一这门生意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公司通过这个生意是否容易挣钱?公司的目标客群是什么人群?这些客群有没有扩展空间?公司的产品对这些客群吸附能力如何?客户购买这些产品或者服务,是先款后货还是其他的?以上这些问题作为投资者必须要了解透彻,有些公司主营类型核心单一,有些公司会多元化经营,我们研究的时候需要仔细梳理。通常业务分散越多且无核心聚集效应的,都要减分。(相反平安这类交叉经营反而是加分)二公司所处行业的空间格局大不大?这里面涉及的几个要点,第一需要梳理公司所处行业规模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行业发展的驱动核心在于哪方面?成长空间的验证是否具备可靠性?这里面以保险研究为框架,更多的会从消费能力提升,老龄化推动,再从人口去分析深度和密度等等。从空调行业大家会去研究判断,房地产竣工交付率,住房升级需求等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再去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比样本等。这里老柏啰嗦一句,全世界最有增长潜力和消费升级动能的是我们国家,大家大可不必太多束缚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速度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以多点自信,有借鉴,但不盲从。三在通过了解了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潜力和格局后,再者主要是梳理公司的经营走势和所处的企业发展阶段。这里必须透过之前的财务数据去研判公司成立至今的发展路径。这一点,任何公司通常都不是一路顺风顺水过来的。重点研究的是公司最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变化,毛利率变化,营业利润变化,另外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拆解必须要做,通过分拆进一步看懂公司成长的是那一类模式,在这点的研判上还要注重对资产负债的结构,公司的经营模式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总资产里面给公司roe拖后腿的是那一部分。以上的梳理在和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做横向对比,探寻公司的经营模式优劣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并支撑该等地位的核心壁垒在哪里?例如,经营管理优势,产品不可替代,营销终端把控,直白就是探寻支撑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否足够。四在我看来当然是,不依赖重复且较大的资本投入,且每年都能产生真实自由现金流的生意,毫无疑问是好生意。特别是投资者都知道的一些公司,比如茅台,腾讯等等,但这类公司往往价格并不便宜。很多朋友都以估值高,而选择观望。但往往这类公司始终不太给太多机会,直到越长越高。在老柏看来,还是在于没有深刻通过研究,去识别到这门生意到底是怎么好法?假如是通过老柏的思路逻辑,朋友们能深度研究并验证,并做到心里有数,至少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朋友,识别该公司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一家公司恒态估值并不是在于绝对数大小,而在于该公司的生意模式地位以及独特性,综合形成的护城河,假如我们投资者能通过研究,在了解该公司生态地位极限变化可能性较小的情况,大概率这家公司的估值还会一直恒定。当然若是生态有变化,但投资者在深度研究,且长期跟踪的情况下,肯定就可以提前做出判断。举个例,不太准的说明下。假如腾讯的微信月活持续下降,可能就是生态发生变化。(举个例的意思是要让大家抓核心矛盾)今天不小心写的太长,感觉意犹未尽,很多都没写完写细。后续再和大家分享。总之就是,不要做一个投资中的混沌者,这样对长期投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会降低。老柏希望朋友们,多深入学习和阅读研究,并在投资之路更为精进。祝朋友们发财!作者:老柏树也有春天链接:https://xueqiu.com/9148433633/142704472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口 述:杨守彬春光里产业资本创始人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编 辑:杨雨婷 总裁小书僮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本文源自杨守彬在7月18日总裁读书会上的分享,杨守彬复盘了7年投资经历,观察了5000多家企业,总结得出他的一套方法论。正和岛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很多人会问我,我成功的背后有什么秘密吗?这些年,我对自己创业和投资的经历都会有一些思考,我认为是有这么一个“成功方程式”的:01能让人和企业走向终极成功的一定是愿力愿力,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无论创业还是打工,有没有使命感,愿力强不强,发心是什么,非常重要。我投资这么多企业,发现企业创立的第一天就已经注定它的使命和发心。很多企业发心不够,愿力不足,就会失败。如果愿力够,能量足,未来面对再多的困难,也会坚持。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旁白:“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和实践才有力量。很多人只听别人建议,没有决心和信心去实践,所以很多时候,听了也是白听。信心从哪来?来自于个人具备的条件,以及外界的认可。很多人并不是打算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就集天时、地利、人和,99%的创业一开始都没有条件。没有信心怎么办?要有决心,就是能发多大的愿,有多强烈的愿望想要成功,想要解决某个行业内的问题,想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愿力有分大或小,足还是虚。经营企业算小愿力,能够做点小生意,解决小困难,创造小价值。大愿力则会做大事业,解决大困难,创造大价值。“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20世纪90年代,乔布斯回归苹果公司后,重塑苹果公司形象和文化,告诉员工、告诉顾客、告诉世界,苹果公司存在是为了制造伟大的产品,而不是为了多高的股价,多高的市值。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马云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推倒了“信任”“支付”和“物流”三座大山,让天下不再有难做的生意。推倒了这三座大山之后,他又发现了新的大山,做金融,重仓支付宝、升级蚂蚁金服,接着做数据,打造阿里云……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是靠这些发大愿的先行者去替人类发明和创造的。他们思考行业问题、社会问题、世界问题,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背后,是一个人足够大的愿力。它足以支撑一个人去对抗黑暗、困难、艰涩、彷徨。杨守彬02真正成功的人,都在做这事成功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认知。时间是所有人最均衡的资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就,核心差异就是思想和认知,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贫富和幸福程度。老实说,马云不比我们勤奋,但他的认知边界比我们的都宽,思想高度比我们的都高。马云的思考都是有深度的思考,他的勤奋都是有效率的勤奋,因此也就达到了比常人还高的境界。10年前,也就是云数据、大数据还备受质疑和诟病的时候,马云就支持王坚博士等人开始投入研究,坚持到今天,阿里巴巴在此方向的研究和贡献可谓备受称道了。思想是分层次的,所以才会有无数问题,有无数种做法。马云的成功不仅仅是努力的成功,更是思想和认知的成功。思想比其他人高,你才可以做团队的老大。一家公司的老板,应该将个人最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认知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企业家应注重“闻道”,天天去思考、学习,提高认知层次,创始人一定是靠思想和哲学领导企业,而不是靠比员工技能方面强多少。“一技之事”,是较低层次的事情。较高一层的是“术”,即战术,更高一层的是“法”,即系统的打法,再高一层的是“道”,即本质和规律,比“道”还高一层的是“魂”,即思想、哲学和信仰。靠“技”,人能挣几十万;靠“魂”,就可能做几万亿的生意。马云的“上三板斧”,使命、愿景、价值观,“下三板斧”,人才、组织、KPI,对应的正是上述这些层次结构。阿里巴巴几千亿美元的生意,靠的也正是这些。中国只有有限个企业家能达到“魂”这一层次。华为的任正非任总能;马云不会写代码、不会卖货,但就是有思想,也能;腾讯的马化腾马主席,是层层通关、升到山顶的,也能。一些和马云、马化腾同时代的企业家因为没有提升和进化自己,当时比腾讯还要大,比阿里还要好的企业开始落伍和陨落,还有一些企业家到今天,还事事亲力亲为,“一言不合”就亲自操刀,这应该改改。次要的事务都交给团队、交给合伙人、交给员工去完成吧,企业创始人只需提升个人认知即可。03干大事的人,从不放弃成功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努力。英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毫无疑问,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长期的、坚定不移的努力,有了愿力做背书,做好足够的基本功才能有好的结果。创业需要坚持,虽然努力是最不核心的竞争力,但它却是干成事的基础。没有容易走的路,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没有容易得到的东西,容易得到的也将容易失去。世界上最容易挣的钱,全都写在《刑法》里了,谁敢挣这样的钱,谁必付出应有的代价。很多时候,有因可能无果,有大因可能只有小果,有多个因可能只有一个果。努力了很久,发现得到的很小,怎么办?不要放弃,持续耕耘,持续付出,收获就在后头。不要以创业为苦,终日愁眉苦脸,而要把它当成一种修行,一种享受,以苦为乐,每天迭代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为过程而活,不功利地为结果而活。04决定成功的关键要素,99%人都忽略了“愿力+认知+努力”是自己可以去解决、去行动的,但是这依然不是取得成功的根本性要素。成功最为重要、且具备决定性因素的第四点,99%的人都会忽略,那就是——时代。任何大成就都不是仅靠自我努力,还要靠“撞对”了时代的脉搏和需求,任何大的成功都是时代给予的。微信的成功,固然离不开马化腾的资源和张小龙做产品的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微信”。即使不是“微信”,也会是其他同类的产品软件。只不过刚好马化腾带领的这拨人做好的准备,顺势而为,趁势而起,于是成功了。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抓住时代需要、并被时代所需要的企业才会是大企业。今天,我们撞到一个人类发展最快速、物质极大丰富、科技极度发展的好时代,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可能不如现在一两年,因为现在是在以几何级的裂变速度发展。我们要去找那个时代的脉搏,谁做好了最好的准备,谁就更有可能成功。所以,做事情最正确的姿势是,以对未来的判断,来决定当下要做的事情。所从事的行业,它未来的技术和文化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得有所预知,站在下一个风口等风来。我曾提出打通成功的“任督二脉”一说,一个人,只需要真正打通这两个脉,成功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两个脉,一个是利他心,另一个就是进化力。05自私的人和自私的企业,都活得“短”我特别信奉“一把伞的哲学”,平常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在你困难之时别人为何要将你高高举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有被他人利用的价值。如果你和你的企业都没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还有何成功可言?一个企业的成功,根本不在于它做什么产品、做什么服务,而是它背后所秉承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文化,这才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一个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归结到底就两点:远离了员工,远离了顾客。乔布斯从不关心苹果的股价,他只关心产品,所以才有苹果如此伟大的企业。当他提出来说,我们要造只有一个按键的智能手机时,所有人都反对,他凭什么如此笃信一定能做出来?他说消费者需要,就是这样的愿力和利他之心,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企业。商道即人道,做生意不是为了赚取金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道德经》里蕴藏了很多商业真谛,很多企业家的办公室挂着“上善若水”,挂着“天长地久”,但没几个人真正懂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含义,其实这八个字蕴含了一切商业的真理,你把它悟透了,做商业就非常容易。如果你真的去深入理解“上善若水”,你会为它当中所蕴含的智慧而感到震撼。人的欲望是往高处走,要更高的权力,要更多的财富,要更多的知名度,这是人的欲望,每个人都是这样。但仅仅这样追求是不能达到更高境界的,我们应该反过来学水,叫“水往低处流”,“低洼得以充盈,屈就反能伸展” 。水为财,你把自己放的越低,水就越往你这流,你就收获得越多。那些不懂得谦虚,不懂得低调,不懂得忍让,不懂得给予别人更多的人,是永远不能得到这么多的。如果我们能把“天长地久”领悟透,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轻松淡定,特别容易知足,特别容易幸福,也特别容易成功。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以来,天地间的万物生生死死,但是天和地依然在,为什么?因为天和地不是为自己生的,是为他们中间的万物而生,所以他们才会长久。而我们人、植物和动物都是为自己而生,人一生下来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植物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水分就使劲往上长,它长的越大就盖住了底下其他的植物,它也是自私的。所以,不自私的人才长久,不自私的企业才长久,自私的人和自私的企业都会活得“短”。大商无商,从商者先利他,赚取人心,再顺便从商。今天的我们,都要学习这样的商人,通过为他人服务,赚取员工、顾客、合作伙伴的心。06没有进化力,终将被抛弃企业家需要用历史观去看待现象、思考问题,结合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探究背后的根本。时代的车轮不断往前运转,人类从人猿进化而来,经历了近200万年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后,进入农耕社会,开始使用青铜器、石器、铁器耕作。期间,中国、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领先其他国家几千年,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进入蒸汽时代,英国崛起,欧洲领先将近300年。而蒸汽时代不过百年,世界很快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开始崛起,欧洲领先300年后开始落后。电气时代也不过百年,世界就进入了信息时代。期间,互联网引擎出现,美国因此彻底雄霸世界,中国比欧美晚了约15年进入这个时代,不仅错过了之前的两次工业革命,还错过了三点半个时代,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后半期,才奋起直追,经过Copy to China,照搬、模仿、创新,得以重新崛起,在20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美国并称“双雄”。接下来的5年内,世界要进入智能互联时代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这些思想和技术所引发的一个新的时代。时代更迭进化过程当中,背后有三个秘密:1.引发一个时代更迭进化背后的真正诱因,是生产力的再次提高;2.时代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3.在任何一个时代,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人、组织或国家将雄霸世界,并且新时代的人将打击旧时代的人、碾压旧时代的人。十几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企业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几乎都属于金融和制造业;十几年后,这一榜单只留下微软、埃克森美孚和通用电气3家,其余的都被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等互联网新贵挤去了名额。而曾领先的IT巨头公司,雅虎、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也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走向没落。中国也已由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以从事制造业为主的第一代企业家,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模仿西方模式并尝试创新的第二代企业家,到2005年左右,出现第三代企业家,对过去所有的模式提出挑战。所以,时代的这种运动告诉我们:没有进化力终将被抛弃。一定要想着怎么迭代,怎么进化到下一个时代,这就是“进化力”。07结语人生有很多理念、很多方法、很多思路,但是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时间过得好快,Yann LeCun 仿佛刚刚在 Twitter 上感慨 ICLR 2018 的参会人数比 2017 年再次翻倍,而现在 ICLR 2018 已经于加拿大当地时间 5 月 3 日结束了。谷歌、DeepMind、Facebook、OpenAI、微软,这 5 个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重点关注的科技公司在今年 ICLR 中共贡献了 9 篇 oral(口头报告)论文和 107 篇 poster(海报展示)论文,在会议接受论文总数的 23 篇 oral、314 篇 poster 中已经占据了接近半壁江山。(谷歌、FB、微软重点在于其中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谷歌大脑/谷歌 AI,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微软研究院)每家机构的数量方面,DeepMind 22 篇、谷歌 47 篇、Facebook 25 篇、OpenAI 7 篇、微软 15 篇。谷歌和 DeepMind 加起来就占了会议总接收论文的 20%,可以说是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了。我们翻阅了这 5 家机构的共 116 篇 ICLR 2018 接受论文,尝试梳理其中体现出的整个领域近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风格要点。需要说明的是,接受论文的结果是研究机构的论文作者们和会议审稿人们共同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翻阅的论文也只是全部 ICLR 2018 接受论文的一部分,所以依据这些论文做出的评判不一定全面。我们发现:强化学习是今年一大研究热点不仅 DeepMind 依旧把强化学习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其它研究机构也在强化学习方面有许多研究,以及把强化学习作为工具,研究其它领域的问题。这 106 篇论文中有 20 篇左右是关于强化学习的。去年火热的 GANs 今年则热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与语言相关的论文也有 22 篇之多,涵盖的内容包括对语言演进的探索、弱监督/无监督翻译、阅读理解、问答等。必不可少的是对各种现有方法的深度探究并做出改进来自谷歌的 oral 论文《Boosting the Actor with Dual Critic》基于大家熟悉的 actor-critic 模式算法继续做出了改进;同样来自谷歌的《On the Convergence of Adam and Beyond》比较了 Adam 等常用优化算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这篇论文也获得了今年的最佳论文奖。《Sensitivity and Generalization in Neural Networks: An Empirical Study》 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大规模的、参数数目过多的网络实际上比小规模的网络有更好的泛化性,这似乎和我们对函数复杂度的经典认知相悖。这篇论文就探究了这个问题。来自 Facebook 的《Resial Connections Encourage Iterative Inference》分析+实证地研究了 ResNet 能够带来良好表现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某些使用方式下会出现的过拟合问题。除了针对深度学习领域本身的已有问题做深入发掘之外,有越来越多论文以深度学习为工具,研究和验证人类学习、人类语言演进等方面的假说。DeepMind 这篇 oral 论文《Emergence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from referential games with symbolic and pixel input》,在像素构成的环境中训练强化学习智能体,用语言进化学的思路,以紧急状况沟通任务为环境,研究算法交流模式的进化和学习。同样来自 DeepMind 的《Compositional obverter communication learning from raw visual input》和《Emergent communication through negotiation》两篇也是类似地以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人类语言的演进。Facebook 也以另一种思路探究了智能体学习语言的方式,在《Mastering the Dungeon: Grounded Language Learning by Mechanical Turker Descent》,他们提出了有趣的 Mechanical Turker Descent 的交互式学习方法,让众包参与实验的人类在竞争和合作中训练智能体处理文字探险游戏中的自然语言内容,交互式的学习也给智能体提供了动态变化的、符合它们当前水平的训练数据。另一篇来自 Facebook 的《Emergent Translation in Multi-Agent Communication》研究的是当下热门的无平行语料的翻译问题,他们的环境设置是让两个说不同语言的智能体玩挑图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翻译对方的语言。这种设置不仅和直接学习一个无监督的翻译器不同,而且还更像是在研究许多人都困惑已久的「两个语言不通的人如何沟通」、「最早学习某种外语的人是如何学习的」这种问题。逻辑、抽象概念学习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成果DeepMind 《SCAN: Learning hierarchical compositional visual concepts》,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做过解读 DeepMind提出SCAN:仅需五对样本,学会新的视觉概念!。另一篇《Can neural networks understand logical entailment?》针对模型捕捉、运用逻辑表达式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模型和数据集优化方法仍在讨论和快速进步即便在大数据和计算能力已经不是问题的今天,模型的优化方法也仍然是很多研究者关心的课题,谷歌尤其在这方面有多篇论文。降低分布式训练的带宽需求《Deep Gradient Compression: Recing the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for Distributed Training》、Hinton 的分布式在线蒸馏《Large Scale Distributed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Through Online Distillation》,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解读文章见这里)、学习率和批大小之间的关系如何《Don't Decay the Learning Rate, Increase the Batch Size》、新提出的优化算法《Neumann Optimizer: A Pract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eep Neural Networks》,以及前文提到过的《On the Convergence of Adam and Beyond》,都展现了谷歌的研究人员们对这类问题的重视。微软的 oral 论文《On the insufficiency of existing momentum schemes for Stochastic Optimization》探究了现有带动量的随机优化算法的问题,《Training GANs with Optimism》则为训练 Wasserstein GANs 带来了新的方法。实际上,百度也有一篇论文《Mixed Precision Training》讨论了在网络训练中使用半精度浮点数而不是一般的单精度浮点数,在缩减超大规模网络所需存储和计算需求的同时还保持足够的网络表现。尝试开拓深度学习的新领域来自微软的《Deep Complex Networks》为复数值的深度神经网络提供了更多基础组件,包括复数神经网络的复数批量标准化、复数权值初始化策略等。来自谷歌的《Graph Attention Networks》提出了运行在图结构的数据上的新的神经网络架构 GAT,它同时还具有掩蔽自我注意力层,以改善以往的基于图卷积及其近似的模型的缺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篇 ICLR 2018 最佳论文中的《Spherical CNNs》也是开拓新领域的精彩的尝试。有不少研究安全的论文,但方向较为集中来自谷歌 Nicolas Papernot 等人的《Scalable Private Learning with PATE》继续研究了深度学习中的隐私问题,实际上 Nicolas Papernot 去年就作为第一作者以《Semi-supervised Knowledge Transfer for Deep Learning from Private Training Data》提出了 PATE 框架获得了 ICLR 2017 的最佳论文奖,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也翻译了获奖演讲,详见 ICLR-17最佳论文作者Nicolas Papernot现场演讲:如何用PATE框架有效保护隐私训练数据?除此之外的研究安全性的论文基本都是对抗性样本、超出原分布的样本的检测和防御。各位读者如果有认为出彩的、值得注意的论文,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讨论。今年 ICLR 2018 的会议投递情况和最佳论文介绍还可以参见这里和这里。明年 ICLR 2019 我们不见不散。谷歌论文列表:DeepMind 论文列表:Facebook 论文列表:OpenAI:微软论文检索:&content-type=publications&research_area=13556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报道
观点●工匠精神应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核心要素。应从多方面发力,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企业发展。我国自古就有弘扬和尊崇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进入新时代,工匠精神应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应从多方面发力,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企业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创造优质品牌,提升企业效益。首先,创新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如今,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创新看新时代工匠精神,应包含更广的分工、更大的范围。其次,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通过制度提高质量标准,能够保障产品品质。在这其中,以工匠精神引领制度制定,用制度支撑“质量优先”,能够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此外,延伸品牌价值需工匠精神保驾护航。产品的品质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就要求在研发中更加注重追求品质。引导员工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产品,对产品品质拥有极致追求,恰是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为工匠精神构建保障制度。在组织方式上,要按照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进行设置,让全体员工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产品品质和创新上。这就需要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能够把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等职能作为重点,明确工匠的职责和权力。在制度设计上,需要给予工匠更多保障。用质量管控制度、操作流程制度、工匠培育与传承制度等来指导工匠的具体工作。此外,用待遇保障让工匠无后顾之忧,提高工匠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待遇,如安全保障制度、职业晋升制度、福利待遇制度等。让践行工匠精神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待遇,强化技能型人才的激励制度,提高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在培养模式上,企业需建立科学的工匠培育制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通过“工匠工作室”等渠道,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工匠人才,同时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用工匠精神激励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工匠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工匠精神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工匠精神是一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将工匠精神植入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助推员工工匠意识的培养。企业需构建质量管理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对高品质产品不懈追求的理念,将工匠精神内化于每位员工的工作理念中,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让员工对工作怀有一份职业敬畏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了践行工匠精神,企业要将工匠精神纳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营造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对工匠精神进行大力弘扬和传承。用工匠精神引领企业员工行为。企业要通过多重制度保障和厚植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最终让其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上。员工要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努力做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对职业怀揣敬畏之心,把每一个产品当作艺术品一样精心雕琢,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勇于创新,争做行业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中国高铁始终以工匠精神追求品质,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赢得了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口清”“一手精”“实名制”的工作标准,即职工必须将操作流程倒背如流;严格执行标准,高质量完成每道工序;在执行的每道工序后贴上执行者名字,做到员工对产品质量负责,是中国高铁“标准为王”“严谨制造”的最好体现,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
黄前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关联研究。近日读到长沙理工大学卿定文教授的新著《基于金融伦理评价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眼前不觉一亮。该书着眼于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综合运用实证研究、逻辑分析与数理分析方法,构建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和引入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科学验证,为商业银行基于金融伦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这,无疑是企业文化研究的深耕力作。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论证有力。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对实证方法与数理分析的采用。众所周知,社会科学自形成以来,就一直承受着科学化的压力,对其科学学科身份的认同依据就在于实证性和数学方法的采用。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思想巨人都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由此可见实证方法和数理分析对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工商管理科学意味着什么。本书作者是管理学博士,对实证方法与数理分析的运用反映了其学科背景与学术素养。具体到本书,实证方法与数理分析的运用集中在三处:商业银行金融伦理评价效果检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效果检验、金融伦理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机制验证。而最富匠心的地方要数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运用。它一方面是基于社会学科研究对象复杂,各种因素边界模糊,无法精确定量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又通过提出评价因素集、确定评价语集、确定评价权重、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综合评价和量化评价结果等一系列检验操作,表现了优美的数学理性。由于方法运用的巧妙,本书为探究金融伦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关系问题敞开了一扇门、探出了一条道。(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
7月1日和2日,贵州茅台连续两日收盘价都超过1000元,这也是A股市场时隔27年之后再现“千元股”。机构人士表示,行业龙头个股股价不断创出新高,A股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即:基本面类因子影响增强、大盘蓝筹股长时间持续跑赢、中小盘估值溢价收窄、成交越来越向“龙头”集中。伴随着A股市场日趋成熟、国际化程度加深、细分领域不断成长,“龙头时代”来临成为市场共识。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多家证券研究所已经开始发力海内外的龙头企业研究,关于龙头企业研报频出。有机构人士建议,投资者可关注我国市场中反映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蓝筹龙头。他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小盘股估值溢价可能继续收窄,逐渐向国际市场靠近。不过,亦有不同声音表示,市场风格和估值变动的背后,多数时候受到的都是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当投资人逐渐“拥挤”到一个极端时,逆转也会随之而来。市场悄然生变贵州茅台股价站上千元,今年以来涨幅已近70%,虽然在酿酒板块里并非涨幅龙头,但其股价破千的指征意义颇重。“千元股”对于A股市场来说曾经很遥远,1992年1月,当时的飞乐股份首次突破千元大关,成为A股市场的首只千元股。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千元股重现江湖,对机构研究方向和投资理念都将产生重要影响,A股的“龙头时代”即将来临。多家证券研究所日前已开始发力海内外的龙头企业研究,关于龙头企业研报频出。中信建投社服首席贺燕青近期推出了“龙头时代”系列报告。他表示,“龙头时代”既是研究方向的变革,也是投资理念的变革。另一方面,A股市场“仙股”和“准仙股”明显增多。截至7月4日收盘,*ST雏鹰、*ST华业、*ST华信、*ST大控股价分别报1.00元、1.04元、1.08元、1.09元,挣扎在“仙股”边缘。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A股市场越来越崇尚价值投资,基本面好的股票股价不断创新高,绩差股越来越边缘化。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和注册制的推行,绩差股被投资者“用脚投票”是必然趋势。此前已经出现了中弘股份“跌破面值”退市的案例,“仙股”将更加无人问津。在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A股生态进一步优化。这必然会导致一些绩优股享受估值溢价,绩差股和题材股估值折价。事实上,市场已悄然生变。中金策略分析师王汉锋指出,A股市场的变化可从四方面窥视:一是基本面类因子影响增强。通过量化分析发现,对超额收益有较高解释度的因子在2016年左右出现了逆转性变化。在2016年之前,反映投机、短炒类的因子对超额收益的解释力较强,基本面类因子并不重要。在最近几年中,基本面类因子如ROE、盈利增长、估值等对股票超额收益的解释力较强,而投机类因子作用则大幅下降;二是大盘蓝筹股长时间持续领跑市场;三是中小盘估值溢价收窄。在A股市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对大盘股估值曾长期享有溢价,但2016年以来中小盘指数相对于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经收窄到历史最低水平;四是成交越来越向“龙头”集中。2018年成交量排名前1%的A股合计占到市场成交量的15%,是2009年以来最高,成交量后30%的A股占市场成交量的比例是6%,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多因素催化“龙头时代”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为代表的行业龙头股股价不断创新高,市场对“核心资产”的讨论十分火热。行业龙头研究为何在此时点受到机构热捧?多位机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机构A股投资一直偏向于龙头企业。贺燕青认为,首先,A股市场在不断成长和成熟,尤其是经历了几轮牛熊转换和宏观经济增速的换挡,改革进入深水区。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认识亦逐渐加深,A股市场本身的运营机制在不断完善调整,市场参与各方对于运营稳定,市占率较高且有一定增长潜力的龙头公司的价值认识更深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成为主流。其次,价值投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接受和践行,我国A股市场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定价机制更趋合理,非理性的市场行为有望随着投资理念的成长而有所减少,市场波动将随着机制的完善趋于合理。第三,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参与更多,A股越来越多地被纳入重要的全球指数体系,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加上中国巨大的投资机遇,使得更多外资参与到A股市场中,而外资的投资理念一定程度上会更青睐优质的有稳定运营能力的龙头公司,这种投资理念也影响着国内市场的投资行为。第四,科创板的推出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A股的价值发现,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预计将脱颖而出。第五,随着国内经济细分领域不断成长,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不断成长,兼具成长性和长期投资的价值。有谱投资执行董事王明利同样持“龙头时代”即将来临的观点。他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重质量轻速度时代,行业增长的天花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约束。这个时期,增长主要靠内生因素的驱动。龙头企业在抗风险方面和规模效应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都比较有优势,所以业绩相对会有保证一些。从行业内部来看,龙头企业在取得各种资源方面,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会有比较优势,所以也会发展的更好一些。王明利称,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追求业绩的确定性,追求现金流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都成为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前市场流行炒概念炒题材的做法,正在失去市场。也可以说,投资者的偏好在发生趋势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使得行业的龙头股更受欢迎。今后A股市场上不管是有五千家公司还是有一万家,而能够吸引主流机构的,也只是有限的优秀公司,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会被边缘化。 看好核心资产国盛证券分析师张启尧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一轮大变革,迎来的将是一个从散户到机构、从交易到配置的机构化、价值化、核心资产大时代的开启。一方面,A股核心资产当前估值并不贵,且业绩增速相比海外龙头整体占优;另一方面,外资、养老、银行理财、险资等增量资金是这一大变革的长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并非机构存量“抱团”。核心资产要以长期的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建议继续坚守,甚至逢调整增配。王汉锋预计,A股机构化、国际化将是市场的长期趋势,外资在A股的成交和自由流通市值持股占比未来3-5年可能达到10%或以上水平,甚至有可能成为A股最大的单一机构类别;机构在自由流通市值中的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市场中反映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蓝筹龙头。长期来看,中小盘股估值溢价可能继续收窄,逐渐向国际市场靠近。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表示,继续看好“核心资产”。从内部看,一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推动了部分行业产能出清,经济进入低波动阶段,由此带来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公司竞争力提升;二是各个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龙头公司,都有希望成为核心资产;三是监管层在努力培养价值投资的氛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保险资金有望加大对优质股权的配置。从外部看,今年MSCI指数纳入比例提升带来的增量资金有望达686亿美元,加之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带来的增量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的外资增量有望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此外,外资买的是各行各业的核心资产,不局限于某些行业或市值规模。外资持股比例居前的标的中,从行业层面来看,传统周期、新兴行业、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分布;从个股层面来看,也绝不都是大市值公司。不过,市场上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仁桥资产夏俊杰表示:“一时间,坚决拥抱‘核心资产’成为全市场最有效,也是最受追捧的投资行为。但作为长期坚持逆向投资策略的我们却越发相信:这种由一致性行为催生泡沫的情景似曾相识,没有拥挤便没有踩踏,而危险恐怕已在不远处。”夏俊杰认为,逆向投资策略很重要的一个逻辑前提是“均值回归”,即无论是市场风格还是估值,长期都遵循均值回归的规律。市场风格和估值变动的背后,多数时候受到的都是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这种情绪的变化往往都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论是指数还是公司,其价格的波动都是由业绩和估值的波动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估值的波动有时会更大。监控好估值的波动区间,将是监控投资者情绪的非常有效的指标。当投资人逐渐“拥挤”到一个极端时,逆转也会随之而来。(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0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十四五”离我们越来越近。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十四五”时期机遇和挑战交织并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国企业需要在哪些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又有哪些“短板”亟待弥补?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企业研究专家李锦进行了专访。“大企业时代”企业可能出现等级分化现象NBD:您认为在“十四五”时期,中国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李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李锦:“十四五”时期是决定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企业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键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影响各类型中国企业发展的要素主要是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压力等一系列因素,多重矛盾交织。对企业来说,这一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第一个方面,各类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大规模进入企业生产流程中,很多企业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技术创新和变革对企业的冲击非常明显,这对企业来说同样也是机遇。在这场创新变革中,预计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被淘汰。第二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是产业链重构。当前,因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因素同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动荡,许多行业都面临着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过程,经济布局、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随着我国产业链整体上向中高端发展,很多企业面临着产业链的变化。在存在着产业链断裂风险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可能不再存在。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企业会因为产业链、供应链向中高端链条过渡,生命力反而更加强盛。图片来源:新华社第三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是管理的变革。这决定了未来五年中企业是不是走向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企业的生存环境将会面临着新的洗牌——成功的企业将会逆势而上,有一部分企业则可能失去发展的机会。因此总体上来说,在今后的五年中,不管是外部的因素、内部的条件和企业自身的变化,都让企业面临着大调整、大洗牌的局面,相当一些企业将会乘势而起。在这一过程中,我预判“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入“大企业时代”,企业之间会出现等级分化的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在激烈的变革中,企业面临着多方面选择的机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可以展望,在今后五年中,很多企业将会向中高端发展,而这可能会以另一批企业消亡为代价。中国企业应考虑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NBD:我国企业在不少领域已占据一定的全球创新优势,但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在创新方面有待提高。您认为在“十四五”时期,那些已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国企业如何保持并扩大优势?不具优势的企业又应该如何补足短板?李锦:我们可以从世界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变化,来观察中国企业有怎样的优势和不足。从“十三五”时期的情况看,我们有很多企业出现在了世界500强榜单上,不过应当注意到,中国多数登上榜单的企业还是代表了“夕阳产业”。目前,中国在各行业占有排名优势的企业主要是黑色金属、煤炭、能源、房地产等行业,相对比较传统。一个比较明显的案例是,世界500强中的房地产企业基本上来自中国。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闪光点,不少行业涌现了出彩的企业。比如说,在新兴产业领域,像互联网产业、5G和通信产业等,许多中国企业在近十年来逆势而起。图片来源:新华社以小米为例,公司仅仅成立9年就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行列。而类似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发展也非常快。一系列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京东、阿里、腾讯等,都相继进入了世界企业500强。在列入这个榜单的八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就占据了4家。对于石油、钢铁、煤炭、房地产企业,以及轻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企业来说,他们将在今后五年中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思考如何转型的问题。我认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是要做好自身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新型技术对本行业进行改造。二是在市场方面,接下来要考虑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自己的资源。我们许多行业和企业具有优势和自己的品牌,应该在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积极发展,争取配置资源的机会。而对于已经取得优势的企业来说,“十四五”期间也要利用新的技术,在新兴产业方面做大做强做优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NBD: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还有那些亟待提升的关键领域?“十四五”时期中国企业管理能力应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李锦:除了市场、技术这两方面以外,企业最重大的课题就是管理。与美国、欧洲、日韩的企业比较而言,我们的企业在“做大”方面具有优势,主要是速度和规模优势,这种势头会继续保持。但是我们的企业在经济效益、发展质量方面还需要提高,主要是管理方面还存在差距。当前中国企业突出的表现是“大而不强”,为何“不强”?除了技术含量有待提高以外,管理方面的欠缺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我们的管理普遍偏于粗放式、初级化、同质化竞争,内部管理水平急需提高,效益提升比较慢,整体上与国际上比较也不占有优势。而企业新的优势就应当从管理中来。今后的五年中,企业管理的提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最近,国资委、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都高度重视管理的工作,强调以质量为中心进行管理,强调企业效率、强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关注企业如何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高了对管理科学性的要求。管理不光是企业型的管理,还要走向社会型的管理。从国际范围看,管理的浪潮从德鲁克时期到稻盛和夫时期、再到进入新的时期。到这一时期,我们不只关注企业内部的关系,还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与全球范围的关系;不止关注企业与机器的关系,也关注企业与人的关系。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每日经济新闻
所有研究企业大数据的公司目前都在针对数据的更新和数据的获取,上面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数据能不能持续的跟着某些平台,或根据数据源提供的相关数据持续的更新,是目前所有企业大数据公司和研究公司遇到最大的障碍。通常是数千万数亿的一个量。他更新都是一天或者有一个周期性的更新过程。而自己的平台或者是相关的数据研究,能不能跟上这个更新的速度将极大的考验相关工程师和数据挖掘工程师的耐力。,这实际上是一个数据源与平台赛跑的过程。平台永远跑不过数据源。所以我认为所有企业大数据研究的平台和相关的科技公司,第1件事情就是下层科技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往往组成的部分不是几个人,甚至是几个团队就能完成的事情,应该管开源多少网的这种模式,将相关的数据分包和开源到各个平台和各个专项项目组当中。通过相互分享和相互整合的时候,把所有的资源集合到一个平台,保留多个端口收集。第1个大型管网的一种形式,最终集中和消化,只要保证数据的质量,最终还是一个完美的一个过程。你就靠公司内部去消化这些数据源,或者是针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企业大数据研究平台或者是针对企业大数据研究的第2个问题,就是要下沉服务。必须要把自身的身段和把自身的这个形象进行下降。从古而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能把服务全部做好,也就意味着不能有优质的服务,并不能感动优质的客户。和对问题的解决性,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你再好的产品也不能卖给这些优质的客户。因此我们觉得下降自身的段位,好好的为相关的客户服务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作为企业大数据的研究平台,或者是针对企业研究的相关公司,需要进行联盟状态。因为这个数据源不是某一家公司或者某一个人就能把相关的数据全部做全,而且保持更新的这种状态。终会实现向快递行业的最终联盟状态,在主要的线路和主要的相关市场上面要保持一致,并且使用同样的一个通路去实现。因为大家都在挖同样的一个路线,或者是大家都挤在这一条通道上的时候,会使得通道非常的拥堵。实际上对于大家来讲,最终的一个变现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获取的数据源却是一致的。就需要大家达成一个联盟的状态,只需要单次获取,然后进行数据的分化和变现即可。
近年来,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独立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政策报告,按照国际通例本该是企业提供经费支持学者做,现在却是企业自己做完研究报告,再由一些知名学者去站台热捧,而社会对此也司空见惯。一些互联网巨头的企业研究院不断扩张,兵强马壮、待遇优厚,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都以委员会、顾问、特聘等各种方式汇聚团结在一起。他们大量发布调研数据、产业报告、政策建议。这些报告中的确有精品,不少显然下了大工夫,甚或超过一般学者的成果。但要注意的是,站在社会治理的角度,企业和学者都有自己固有的角色,分别服务于公共性和私利性。如果企业在做学者的事情,学者去做企业的事情。谁来保证这些数据、报告和建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仅仅依靠企业的良知吗?企业投入做研究院并发布研究报告,当然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益至上是企业的天性,但是,基本的规则和边界也必须要明确。例如,某互联网公司曾在自己的企业网站公开发布社会招聘,其中名为“战略竞争策略传播经理”一职工作职责描述为:针对竞品的不正当社会信息,能够快速调动央媒及核心自媒体展开舆论,进行有效反制,形成高效的社会影响力,在北京及中央级媒体有深入关系;能够配合各业务组,将公司突出能力以内参和调研报告的形式,输出给甲方高层,形成于公司有利的“高层话语权”;围绕高层关切及政府活动进行策划传播,将我司战略级别的业务诉求慢慢植入,起到迎合、引导政策的作用,特别是在两会期间,能够引导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中形成于我司有利舆论环境,同时形成对竞争对手的反制。连招聘广告都如此直白,企业大力投入研究院主要目的显然是心照不宣了,那就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国家战略和舆论导向,影响政策制定。这些年来,凭借中国巨大的互联网消费市场,互联网巨头迅速崛起与形成。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和界限,包括对学界的尊重,对媒体的敬重以及对法律和政府的敬畏,互联网企业并没有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而充分建立起来。很多互联网巨头本身就是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直接或者间接地掌握着大量网络媒体,进而引起一些对大众媒体操控和侵蚀的事件。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学术界是很难与企业比拼资源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又直接掌控着互联网第一手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不对外公开,对学者选择性合作也有着自己明确的目的。包括资助高校学者的研究,其服务企业商业利益的目的性也从不加以掩饰。企业投资做产业报告是好事,但边界必须明晰。如果由一两个个案发展成业内普通的现象,与国际通行惯例渐行渐远,并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为巨头柔性控制学界等铺平道路,将损害中国的网络治理体系,使其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治理机制,导致最关键公共领域的独立性丧失。由此下去,最终伤害的也是企业自身。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互联网企业本身的全球化进程。试想,苹果、谷歌与脸书等没钱做报告吗?它们没钱动用各种专家吗?不知道掌控话语权的好处吗?当然不是,最关键的是他们知晓自己越界的性质所在,有所敬畏。类似这种报告,公共性是基石,独立性是生命线。所以,当下最有效的办法是政府下决心建立规矩,明确界限。相关部门通过立法,建立包括企业发布研究报告在内的审核监督机制、企业资助专家学者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相关企业利益回避机制等一整套制度。只有这样,中国的网络治理才能走向正常化,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就现阶段来讲,各级执法部门,尤其是反垄断法的有效执行也应该切实关注这些渗透与影响,建立起正常的行业秩序和政府游说机制。而不能放任不管,继续任由一些企业侵蚀媒体与学界。(作者是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