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九三学社2020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见闻夏树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九三学社2020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见闻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曹典)在C919展示样机驾驶舱感受国产大飞机;在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一睹极具未来感的概念车型……记者日前随九三学社调研组赴上海就“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居于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重要位置,聚集了大量创新资源,有责任和能力进一步推进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上海是国资国企的重镇。调研组先后对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等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上海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要素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等。充足的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上汽集团表示,上汽自主品牌建设每年投资金额中,研发投入占比超过60%。上海市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科技支出达538.3亿元,较2018年上涨31.2%。尽管如此,调研中不少企业仍反映,在创新投入的总量上仍与世界一流企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尤为明显。芯片制造被称为“在头发丝上建万丈高楼”,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具有工艺技术迭代快、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19亿美元,持续的资金投入给公司带来较大压力。在考察调研交流座谈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上海市近年来发挥国资收益支持和资本市场融资“双主角”,全力保障国企科研投入。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重点支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并推动企业通过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募集更多资金。如果说资金是企业创新的基础,那么人才则是持续创新的保障。走进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油泥模型制造车间,“艺术家范儿”十足的青年油泥模型师们正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里工作的油泥模型师大多毕业于清华美院、中央美院、鲁迅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专业艺术学府,近年来公司通过举办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等多种方式,从国内外大专院校直接选拔突出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国商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商飞公司人才总量仍不足,高端人才尤其紧缺。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仍缺乏具备全球化视野、掌握国际一流技术的领军人才。陈寅表示,2019年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优化国企科研人员收入与创新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构建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以期让更多优秀人才“冒得出,留得住,用得好”。此外,在本次考察调研中,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立合理容错机制等也是众多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九三学社调研组表示,在前期多项工作的基础上,此次赴上海进行调研,目的是进一步聚焦问题、研讨对策。后期将在调研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向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建议。(完)

黑带仇

走访调研企业,探讨发展思路

——武汉市江岸区科经局副局长王赤走访调研创意无限公司(高建强 报道)2020年8月18日,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常委、区科经局副局长、九三学社江岸区工委副主委王赤来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37号民建武汉市江岸区会员企业武汉创意无限咨询策划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该企业在接连遭受疫情、汛情双重影响后的经营情况,探讨双重影响后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打气鼓劲、提振信心。民建武汉市江岸区企业委员会副主任、综合五支部会员、武汉创意无限咨询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辉亚等陪同调研。王赤副局长一行在杨辉亚董事长的陪同下,首先视察了创意无限的呼叫中心、各专项研究室等公司部门,察看了创意无限的部分调查报告样本以及公司获得的荣誉奖牌、奖杯,对武汉创意无限咨询策划有限公司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创意无限董事长办公室,王赤副局长一行与杨辉亚董事长等公司领导一起进行了座谈。杨辉亚董事长代表创意无限董事会、经营领导班子热烈欢迎王赤副局长一行莅临创意无限检查指导工作。他简单介绍了创意无限的发展历程、企业近期的发展情况和长远发展规划。他说,从最初的做商业评估到现在的政府事务评估,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八年,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和支持,特别是对我们评估技术方面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我们自己创造了提升、发展的契机;其次,中国政府对于政府事务的实施结果第三方评估拒绝外国机构参与,也为我们创造了发展的契机。他认为,创意无限今年受疫情、汛情的双重影响不大,业务一直在较平稳的发展,这得益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展业。特别是在政府第三方方面,我们还加大了同高等院校合作的力度,在技术上更趋完善。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政府认可民营第三方评估企业评估技术和拒绝政府事务的实施结果由外国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的契机,用心学习外国的评价技术,活学活用到我们的日常评估过程和结果评价中,练好内功,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做长我们的企业。王赤副局长对创意无限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区科经局将尽力做好创意无限的服务工作。他指出,创意无限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在区内、市内、省内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效应,现处于一个如何更加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阶段。借势借力,引进专家智慧,制定行业标准,应该是创意无限近阶段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区科经局要服务好咨询策划型企业,必须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助力咨询策划型企业的技术支撑建设、人才引进服务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工作,充分证明了我们科技和经信部门对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第三方评估能将评估结果视情公开发布,以评促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对于助力政策落实、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助力精细化管理、助力服务行业提升、助力各行各业发展都将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你们公司的发展也可为江岸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为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委员、民建江岸区委六支部主委、江岸区新联会理事、亿霖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馨予一同参加了调研。

侠客行

企业复工调查报告:四大行业冲击最大 民企最焦虑

来源:九卦金融圈作者:九卦金融圈 为了解与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给企业正常开工/营业带来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与澎湃研究所共同设计了问卷,在网上通过滚雪球抽样法,邀请全国的企业家开展了企业开工力调查。本次调查关注企业开工的动力、能力、活力。调查于1月30日16点上线,截止到2月4日晚24点,共回收有效问卷1826份。我们于2月1日发布了第一期报告,是国内最早的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报告之一。今天我们基于更大的样本,发布第二期报告,从更多的角度分析疫情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影响。_第一期报告回顾_在第一期报告里,我们的初步分析发现是:疫情造成了一定的悲观和观望预期。近七成被访者认为无法正常开业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他们只能承受两周以内的延期开工。疫情本身尚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但悲观和观望情绪需要采取实际行动缓解。有接近六成的企业正在或预期可以在2月14日开工/营业,生存压力是最主要动力。而对于另外的四成企业,他们预期无法正常开工主要是对疫情的担忧和人员返回的限制。目前的重点首先来自预期管理,包括对疫情何时结束、物流人流何时恢复的判断;其次是现金流、员工工资、还贷等迫在眉睫的纾困问题;最后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一些“老毛病”。面对可能的损失,企业的应对方式以被动的防御性自救措施为主,并期待政府采取措施减轻直接压力,如减免企业税费等。疫情比较明显地打击了企业的预期“活跃度”,相比过去,企业在招聘员工(-12.2%)、购买设备(-11%)和原材料(-7%)等方面的意愿均出现了下降,而贷款(+6.6%)、借款意愿(+8.3%)的上升则反映出企业在资金方面压力的增加。但另一方面,企业主对本企业发展形势的信心略强于对宏观经济的信心。_第二期报告全览_报告要点解读01民营和个体经济在诸多指标上受到疫情的影响都更大。例如,民营和个体经济企业预期开业延迟的比例远高于国有企业;虽然观望情绪在各所有制企业普遍存在,但他们对2020年经济形势判断的悲观程度也最高。02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是薄弱群体。个体户的抗压力最弱,而小微企业的开业预期最低。员工数量在8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主对2020年持谨慎乐观或非常乐观的比重仅为15.08%,比员工数300人以上的企业主低了13.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最为迫切的需求来自资金压力。03大中型企业在用工和社保方面压力更大。规模在20人以上的企业中,有超过半数希望政府推行灵活的用工和社保政策;他们的复工迫切程度也相对更高,有超过40%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除普遍性的资金压力外,相对来说,大型企业期待政府开通更多线上服务的比例最高(28.38%),比中小规模企业均高出十余个百分点;他们对恢复物流的迫切性也明显高于小微企业。04线下销售是重灾区。例如,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线上销售企业,它们对贷款、纾困等金融服务有着更多的需求。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的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G端和B端客户为主的企业,有近四成期待出台刺激政策;线上B2C企业更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G端客户为主的企业对损失的预判相对乐观。05不同行业受疫情冲击程度不同,诉求也有差异。冲击最大的是农牧业、建筑、住宿餐饮和教科文卫。金融业对于线上政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开工时间方面,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农牧业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而批发和零售、房地产、租赁、商业服务以及住宿餐饮业更希望政府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06企业自身基础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开业预期,但悲观情绪普遍存在。例如,过去三个月活跃度更高的企业,预期可以正常营业的比例也更高;但对于疫情带来多大损失的预期判断上,不同活跃度的企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各自组内的差异都不大。在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上,不论以国内市场为主与否,线上与否,还是营销渠道,都没有实质差别。07疫情的发展是影响企业主信心的重要因素。确诊病人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主的“焦虑指数”增加0.18分;焦虑每增加1分,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信心就减弱0.25分(满分5分)。防控疫情依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指出,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又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只要政策及时、精准、有力,依然有可能接续疫情之前经济发展的动能,保证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三条政策建议:1.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希望,而希望的关键在于预期管理。虽然企业的预期“活跃度”出现下降,但疫情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结构。2. 既要有普惠性政策,也要有精准的专项政策,尤其是及时安排针对疫情的专项纾困政策。3. 既要采取供给端的政策,也要采取需求端的政策。首要是逐渐恢复物流,合理恢复人流。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融资要给予特殊政策,尤其是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灵活优势。报告详细内容一、哪些企业在疫情中受损更严重面对疫情,不同企业在2月14日能否正常开业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从所有制看,正常开业比例最高的是国有企业,为82.52%。其后依次为外资企业(80.17%)、民营企业(60.40%)、集体企业(39.29%)、个体户(30.30%)。不难发现,民营和个体经济企业的经营影响度是极为严峻的。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线上销售企业,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的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G端和B端客户为主的企业。从经营特征看,企业开工在市场(国内还是海外)维度的分化不如营销渠道(线上还是线下)和用户(B2G、B2B、B2C)上明显。具体而言,海外市场型企业开工比例仅比国内市场型略高近八个百分点(67.08% vs 59.10%),但线上模式比线下高11个百分点(69.77% vs 58.16%),B2G比B2B和B2C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在统计上也呈现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中,在线模式在2月14日开业的比例更高(70.54%),但是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内部差异不大(64.71% vs 67.72%)。个体户的抗压力最弱,B2G型企业对损失的预判相对乐观。在认为难以正常开业的企业中,个体户认为在疫情中受损程度最高,平均得分高达4.11(最高5分)。其后依次为民营企业(4.07)、外资企业(3.48)、集体企业(3.40)和国有企业(3.10)。在经营特点上,是否海外市场和是否线上销售的损失程度差异均在3.81-4.00之间,差异较小,但在客户端上的差异明显,即B2G型企业最低(3.56),B2C最高(4.14)。小微企业的开业预期最低。结果显示,能正常开业比例最高的是规模较大的企业(301-1000人),为77.56%。其后依次为21-300人(63.90%)、8人及以下(43.38%)、9-20人(48.61%)的企业。不能按期开业受到的损失预期上,所有规模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从低到高以此为301-1000人(3.71)、8人及以下(3.97)、9-20人(4.01)、21-300人(4.01)。在行业上,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农林牧副渔(53.60%)、建筑业(46.69%)、住宿餐饮(46.20%)和教科文卫(45.85%)。我们还着重考察了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企业。结果显示,制造业中64.21%的企业能够正常开业,并认为不正常开业受损度为3.98;信息服务业中64.80%的企业能够在2月14日正常开业,并认为受损的程度为4.02;金融业中81.6%的企业能够正常开业,其受损的程度相对较低,为3.35。过去三个月活跃度更高的企业,可以正常营业的比例也更高;但不同活跃度的企业,对于受损程度的判断没有差别。和第一期报告相同,企业活跃度通过过去三个月内是否开展“招聘员工、购买设备、购买原材料、投放广告、发布新产品/服务、申请银行贷款、其它方式融资/贷款和对外投资”等活动数来测量。以企业过去3个月的活跃度来测算,呈现了活跃度程度越高,能正常开业的占比越高的特征。过去三个月,低、中、高活跃度对应的正常开业占比分别为56.79%、61.85%、74.47%。不过,对于无法正常开业受损的预判,不同活跃度的企业认为受损程度的预判均高于3.5分,没有显著差异。过去三个月,不同活跃度企业认为的受损程度预判依次为3.85、4.13、4.01。由此可见,疫情使得企业活跃度和经营关联度下降。二、哪些企业主在疫情中最焦虑民营和个体经济的悲观程度最高,而观望情绪普遍存在。面对2020年的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民营企业(18.27%)和个体户(15.66%)持谨慎乐观(4分)或非常乐观(5分),均低于国有(34.97%)和外资(22.41%)。同时,它们的悲观比重分别达到了62.49%和53.03%。“不好说”(3分)的比重在所有企业中均处于19%-31%。在企业类型上,小微企业总体乐观程度要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其中,员工数量在8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主对2020年持谨慎乐观或非常乐观的比重仅为15.08%,比300人以上企业主低了13.3个百分点。不过,不论企业属于什么市场类型,营销渠道、客户类型和活跃度,都表现出了程度相当的形势判断,在统计上缺乏显著差异。不同行业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也存在差异。比较发现,电力、煤气、水(35.18%)、居民服务、修理业(27.87%)、采矿业(28.00%)、建筑业(26.70%)、农、林、牧、渔(26.40%)排在前五位,排名靠后的为住宿餐饮(18.35%)、金融(18.40%)、租赁商业服务(17.81%)、科教文卫(16.62%)。在疫情发生后,企业主对现金流、违约金、还贷、交付订单、员工安全和物流运输等八个方面都感到压力,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疫情压力综合指数(8-40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综合指数分别为28.73和28.28,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20-25)。其中,民营企业在现金流、支付员工工资和获取新订单的压力感最强,个体户在员工安全和还债上压力最大。在企业规模上,员工数9-20人的企业压力最大(28.47),3001-1000人的企业最小(26.01)。此外,与对2020年经济总体形势判断类似,企业的疫情压力在经营特征的的三个维度上缺乏明显的差异。不过,企业疫情压力在行业上的差异不可忽视。通过比较发现,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批发和零售(29.87)、制造业(29.30)、住宿餐饮(28.65)、建筑业(28.51)、信息服务(28.34),压力最小的是金融业(22.85)和电力、煤气水(25.28)。和乐观程度的结果相比,总体上疫情压力大的企业主乐观度偏低。最后,我们通过对晚开工承受时长来衡量企业的抗压力。总体而言,企业类型、规模和经营特征都表现出了抗压力的差异。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能承受晚开工“1-2个月”的比重分别为40.79%和40.40%,高于国有企业(28.67%),但低于集体企业(46.43%);小微企业(8人以下,39.34%;9-20人,43.80%)承受“1-2个月”比重高于大型企业,在其他规模企业组别上的差异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线上和线下销售企业的抗压力差异不大,国内市场型企业的承受力弱于国外市场型。以“1-2个月”为例,前者比后者低10个百分点(9.83%)。与此相似,B2B(40.87%)要强于B2G(30.32%)和B2C(39.85%)。在线上渠道为主的企业,不论是B2G还是B2B,其承受力都相对较大,表示能撑“1-2个月”的占比在40-55%之间;但在线下渠道为主企业略低于40%。除了以上企业层面对焦虑的关系分析,我们还考虑到宏观的疫情发展态势(各省区确诊病例增幅)、群体社会心态(疫情搜索指数)和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对企业主焦虑的可能影响,故将其纳入多元回归模型(采用lasso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对2020年的经济形势更乐观,民营企业较不乐观,综合压力也更大,而区域的疫情变化对2020年总体经济形势预期和抗压力总体有抑制作用。三、企业最需要哪些政策支撑面对复杂的疫情,广大企业主对政府的经济政策有着相当的期待。总体而言,呼声最高的政策依次是:减免企业的税费(74.28%),推行灵活的用工与社保政策(53.50%),评估疫情扩散风险、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39.43%),以及提供贷款、纾困等金融服务(39.05%)。而对于恢复物流通道(30.28%)、出台刺激政策(29.03%)、开通更多线上政务(15.66%)、以及扩大投资与上项目(7.01%),企业主当前的期望并不高。这种差异,值得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给与积极回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经济政策有着差异化需求。超过四分之三的民营企业(78.97%)和外资企业(76.72%)期待减免税费政策的出台,该比例高于其他类别企业。在疫情面前,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有42.80%的民营企业和37.88%的个体户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贷款、纾困等金融服务。此外,在恢复物流通道方面,外资企业(48.28%)表达了较高的诉求;而44.76%的国有企业则期待政府能够开通更多线上政务,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从企业规模上看,对比小微企业,中等以上规模企业在用工和社保方面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规模在20人以上的企业中,有超过半数希望政府推行灵活的用工和社保政策(21-300人,58.41%;301-1000人,53.14%)。另外,他们也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21-300人,42.52%;301-1000人,41.91%)。虽然企业主们对线上政务的总体需求水平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较大型的企业中(301-1000人),期待政府开通更多线上政务的比例达到了28.38%,比中小规模企业均高出十余个百分点。此外,较大规模企业对物流通道也有着更高的需求。在大型企业中,有39.27%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明显高于21-300人企业(31.31%),以及小微企业(22.53%和28.31%)。就减免税费政策而言,对于以线下客户为主的企业尤其如此(总体比例为75.19%,相比于以线上客户为主的68.60%)。而不论线上线下,B2B的企业都更加期待税费的减免(总体比例80.02%,相比于B2G的71.81%和B2C的63.31%)。此外,对比线上业务(32.56%),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对贷款、纾困等金融服务有着更多的需求(40.11%)。而B2B(38.69%)和B2C(41.53%)的企业,较之B2G的企业(34.04%),也更多地需要政府在金融方面予以支持。另外,刺激消费政策可能会为线下B2C企业提供更多助力,这一类型中有39.38%的企业期待着刺激政策的出台;而线上B2C企业则更加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比例达到了45.88%。最后,不同行业对于经济政策也有着特殊的需求。数据表明,采矿业(52.00%),交通运输、仓储(50.74%),农林牧渔(47.20%),制造业(41.40%),批发和零售(39.05%),以及电力、煤气水(38.89%)是最期待恢复物流通道的六个行业。而金融业对于线上政务的需求程度则明显更高,达到了38.40%。另外,在开工时间方面,制造业(46.50%),金融业(46.40%),以及农、林、牧、渔(43.20%)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而批发和零售(41.24%),房地产(40.18%),租赁、商业服务(36.30%),以及住宿餐饮(36.08%)这四个行业,则更有可能通过政府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获得收益。注:报告:集体署名的“企业开工力调查”课题组。(“企业开工力调查”课题组成员: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范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吕鹏、澎湃新闻记者柴宗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苏振昊、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张忠继。)_THEEND

剖击而知

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7月30日,走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一面专利墙映入眼帘。“研发投入强度有多少?”“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提出问题的,是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一行。受中共中央委托,7月底,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率领调研组,赴上海就“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赵雯参加了调研,同行的还有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下车间、进实验室、开展座谈……调研组走进上海多家企业,与企业家、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探讨交流,深入调查研究。直扑现场,走进一线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如何提升?创新潜能如何充分释放?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着重围绕国企创新顶层谋划以及创新能力、动力、活力、投入、人才、政策、环境等开展调研。7月30日,调研组先后来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要素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等。“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综合试验大厅,几列大字很是醒目。上午,调研组成员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走进驾驶舱,了解国产大飞机研制相关情况。午后时分,走进上海汽轮机厂汽轮机车间,声浪与热浪扑面而来。借助对讲机、耳机,才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听清讲解。调研组成员戴上安全帽,在车间穿行。“设备是哪里生产的?能源转换效率有多少?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出口占比多少?”调研组成员详细询问。“企业的愿景,是成为国际第一梯队的透平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上海汽轮机厂总经理阳虹介绍。来到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耳畔回荡着流行音乐的旋律,一群年轻人正在制作油泥模型。“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是学什么专业的?”调研组成员感兴趣地询问,与年轻工程师们交谈。一路走,一路问。每到一个企业,调研组都仔细了解企业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研发投入方面的情况、询问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尤其关注企业是否具有颠覆性创新技术等。调研组还就人才培养、政策扶持、市场环境等方面情况,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聚焦问题,研讨对策针对调研选题,九三学社曾于6月邀请科技部、国资委和工信部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赴安徽调研,之后又就国企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相关问题举办“九三论坛”和“科学座谈会”。据介绍,此行到上海进行调研,目的是进一步聚焦问题、研讨对策。7月31日上午,九三学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交流座谈会上,会集了调研组成员与上海市有关部门、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发言中,有对情况的介绍,有对问题的解读,有对原因的剖析,也有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上海是国有企业重镇,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国企创新力全面提升,成效显著。部分国企勇担使命、刻苦攻关,已经取得不少创新成果。“不过,在推进国企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难题。”上海市相关负责人说。许多企业也提出了目前在创新方面的一些问题。在创新要素方面,有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投入的人、财不足,影响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研发投入机制亟须创新”。在技术发展方面,有的企业负责人提出,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发展的因素,“自主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比例较低”。产学研协同也是不少企业关注的问题。有的企业负责人说:“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偏向理论研究,产业化实践能力较弱,而企业的科研技术力量更倾向于产业化应用”,建议加大对产学研协同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并支持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凝心聚力,积极建言调研中,企业负责人不仅反映问题,也提出了建议与思考。“一些企业科技成果数量多,但转化率较低。建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袁飞鹏说。“战略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风险性,希望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方面进一步提供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支持,以鼓励国有企业探索创新,加快培育核心技术能力。”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建雄说。……据介绍,九三学社中央将在调研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向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建议。调研组成员陈利浩是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工委副主任、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调研途中,他不时与国务院相关部门同志交流。“这次调研收获很大!”他说,还有一些跟国企国资改革相关的问题,后续会通过各种形式与上海有关部门交流。武维华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对国企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推动国企创新能力提升,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政府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对国企创新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自身也要立足长远积极作为,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九三学社希望通过扎实调研,科学建言,为激发国企的创新潜力、做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邵鸿说。《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31日 第 06 版)

常春庵

四川省委统战部赴侨资企业走访调研

文甦(右中)与成都龙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座谈交流。(钟欣摄) 钟欣 摄中国侨网成都1月6日电 (岳依桐)记者3日从四川省委统战部获悉,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文甦于1月2日下午赴侨资企业——成都龙潭裕都实业有限公司走访调研。文甦一行实地考察了龙潭水乡项目园区,并与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成都龙潭裕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钧等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听取对促进侨资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张钧对四川省委统战部长期以来对企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文甦说,为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四川省委统战部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举办在川侨资企业高管研修班、组织侨资企业市州行等活动及措施,着力为侨资企业健康发展赋能。文甦说,四川省委统战部作为侨资企业的“娘家”,将一如既往履行好自身职责,始终坚持为侨服务,进一步支持侨资企业发展壮大。希望公司进一步坚定投资信心,融入中央、四川省委发展大局,为四川开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四川省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有关同志、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调研。(完)

顾欢

2020年小企业调查报告

在经历了难忘的一年之后,我们几乎已经到了2020年年底。根据Constant Contact的调查,70%的消费者在COVID-19大流行以来每个月都会购买小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在线还是在实体店。1/5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每个月至少购买五次。与2019年相比,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今年在支持本地企业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另有20%的受访者计划在2020年年底之前这么做。购物者关心价格和快速运输,但仍致力于支持小企业购买商品购物者愿意从小企业购买商品,但Constant Contact了评估购物意图,以了解促使人们选择大企业的原因。1/4的购物者表示,如果有机会从小企业或大型零售商那里购买同一商品,他们总是会选择小企业。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始终选择更大的零售商。在失业率创历史新高的一年,价格敏感性是选择从小企业或其他零售商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一点也不奇怪。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超过36%会选择更便宜的商品,而价格对于55岁以上的消费者而言尤其重要。除了价格,速度也很重要。快速购物或配送对购物者而言是最重要的(18%),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消费者对此的评价甚至高于价格。在线小企业可能会吸引假日购物者2020年的假期季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根据研究,如果小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那么这个假期将有大量的机会。消费者对小额购物的偏好似乎也将延续到假期。71%的受访者计划从小企业购买购物清单中的商品。只有10%的消费者认为他们需要去实体店购物。购物者似乎也准备好并愿意在今年扩大他们的视野,因为62%的消费者计划去一年以前从未购物过的新的小企业购物。亚马逊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黄金促销”,这是否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假日销售?。事实证明,没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的小企业也不必烦恼。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不打算在黄金日购买任何节日礼物。1/3的消费者完全在其他地方购物。支持199IT发展,可加入付费高端知识交流群,感谢!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2020年数字营销状况报告2019年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报告报告:移动的重要性2020年世界贸易报告2020年假日习惯报告释放5G消费市场潜力报告文化:定义东南亚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趋势报告2020年全球消费者调查报告2020年视频和互动内容报告2020年假日购物季报告报告:全渠道和美丽新世界报告:了解印度十亿网民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3.02021年品牌颠覆报告5G经济报告2020年假日购物季预测报告2020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0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上半年视频营销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流媒体报告交通运输区块链白皮书(2020)2020年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报告:打开下一波电子商务之门2020年生态威胁报告2020年亚太地区营销情报报告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2019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年全球人才报告(113页)2020未来城市出行蓝皮书2021年亚太区市场趋势预测--中文版2020年北美移动经济报告2020 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2020年美国广告流量欺诈报告2020年隐私时代的客户洞察报告中国城市千禧一代和z世代生活与支出报告报告:COVID-19对欧洲假日购物的影响跨国采购报告:影响全球服装采购格局的五大因素2020年亚太地区移动营销报告2020年印度移动支付报告2020年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使用洞察报告报告:封锁期间的视频游戏2020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168页)中国泛娱乐出海机遇洞察2020年英国最有价值的75强品牌(103页)COVID-19流行期间品牌亲密度调查报告2020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电动汽车成本报告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科技报告(115页)报告:Covid-19后期的电子商务营销个性化2020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印度媒体和娱乐报告(272页)报告:东南亚社交电子商务的崛起2021年B2B内容营销报告2020年播客广告转化基准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风险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移动网络体验报告2020-2024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中国摘要2020年假日购物季消费者调查报告循环时尚:中国新纺织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移动行业影响报告(120页)2021预测之亚太地区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163页)印度OTT报告2020智慧数码城市报告-全城 AI(136页)2020年第14个年度假日购物调查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客户参与报告2020年Q2太空投资报告2020世界超级财富报告复苏和超越:疫情后旅游业的未来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2020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中文版)2020年移动金融报告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70页)2020年第二季度受众报告2020年9月中国乳品报告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网络视频报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2020亚太社会展望报告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报告:营销决策者与营销公司的关系2020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2020年香港商户调查2020年Q2视频广告指标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移动应用市场报告2020年人工智能报告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COVID-19如何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B2B买家行为调查报告TikTok的力量2020年化妆及美容报告2020年南亚经济聚焦报告(112页)2020中国服务设计报告零售业2020:在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取胜2020年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2020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332页)2020年亿万富豪洞察报告游戏行业:无法独享安全报告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敏捷与弹性:迎接新现实的另类投资报告影响世界:了解富国儿童幸福的构成报告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164页)资产管理报告:支持增长并确保关照首份数字欧元报告:2021年启动数字货币项目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人工智能在五大行业的成就与挑战报告:文化连通性转变2020年Q1-Q2中国TMT行业私募及创业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联网汽车新趋势报告联合国经济学家网络:塑造我们时代的趋势报告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2020年最有价值的75个印度品牌榜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报告2020移动游戏报告2020年保险科技报告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20年汽车营销报告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亚太地区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报告复苏之路:2020年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65页)2020年品牌激情报告报告: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报告:为潜在客户转化建立关系2020上半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2020年年度忠诚度报告| NOTICE |

武士刀

调研了2069家企业:疫情之外,还有一场硬仗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地经济似乎被按下一个暂停键。大量中小企业处于停摆状态,现金流紧张,经营困难,面临生死考验。如今,随着疫情的拐点越来越近,企业陆续复工。疫情对企业经营究竟有多大影响?企业又有哪些纾困需求?企业该如何自救?政府该出台哪些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在正和岛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报告中寻找答案。此外,岛君特别采访了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王林教授,他针对此报告做了进一步解读,值得企业家收藏。采 编:曹雨欣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12天!2069家样本企业的画像,国内有不少研究机构陆续发布了有关疫情对企业影响的调查报告。相比之下,此次正和岛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有4个主要特点:1. 数量大自2月1日至2月11日,正和岛通过岛亲企业、网络调查等方式向社会发放《企业抗疫需求及应对状况》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191份,经过问卷筛查,累计有效问卷达2069份。2. 覆盖行业广行业广泛,包括商业零售(7.35%)、建筑业(6.77%)、文化传媒(5.85%)、机械制造(5.07%)、食品(4.83%)、医疗保健(4.59%)等行业参与企业较多。3. 以中小企业为主营收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61.82%;员工数在99人以下的企业占比62.45%。4. 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的样本企业较多。企业到底过得什么样目前,已有不少文章预测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更用数据说话:1. 八成企业认为疫情对2020上半年经营影响较大八成以上调研企业表示,疫情将对2020年上半年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中六成以上企业预估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超30%,小微企业业绩下滑严重。企业2020年上半年业绩变化第三产业受影响程度大。排在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酒店餐饮、商业零售、汽车与零配件、教育、文化传媒,主要因为这些行业对线下产品和服务的交付依赖程度较高。小微企业经营抗风险能力较弱。营收规模在1000万-3000万元的企业表示受影响最大。疫情对2020年上半年经营的影响2. 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挑战:市场拓展困难市场拓展困难,成为疫情下企业经营的最大挑战;其次是经营成本上升和资金周转困难。疫情给企业经营2020年上半年带来的挑战具体到,制造业企业主要面临无法按期完成订单的挑战,第三产业的企业面临线下销售困难等挑战。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差异性:大型企业表示面临线下销售困难,中小微企业则面临到期债务或还贷压力等难题。部分企业反馈,疫情导致开年拜访客户难,储备的客户很难转化为合同,这将严重影响全年业绩。3. 超七成企业的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疫情造成了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停滞,生产链断链,现在是中小企业生死存亡之际。当前,对很多企业而言,活下去最重要:现金,还是现金!超七成企业表示资金周转较紧张,现金流很充足的企业仅占4.59%。资金周转困难的前十大行业分别为:酒店餐饮、商业零售、汽车与零配件、消费电子、教育、机械制造、建筑业、原材料、交通运输、文化传媒行业;相比之下,制造业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好于第三产业的企业。正如前文提到,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资金周转情况亦好于中小企业。即便如此,不久前亦有餐饮行业龙头企业——西贝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喊出“账上现金流难以撑过3个月”而备受关注,目前已获得信贷支持解决了当下燃眉之急。企业目前现金流与资金周转状况企业一季度的资金缺口4. 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首选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首选,股东集资是企业融资渠道第二选择。企业计划的筹资渠道企业如何应对疫情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企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展开自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陆续复工,又该如何应对疫情?1. 企业复工的最大“拦路虎”员工返岗时间不统一成企业复工最大“拦路虎”“,员工健康状况保障困扰着所有企业。有六成以上的企业遇到的复工困难是员工返岗时间不统一,其次为员工健康状况难以保障和新员工招聘困难。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还面临延迟开工致合同难执行这一“拦路虎”,员工在家办公工资计算则困扰着第三产业;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复工最大困难是员工返岗时间不统一,中小微企业复工最大困难是员工健康状况难以保障。正和岛研究院在调研中还了解到,部分企业反馈政府对外地员工复工流程和健康保障的要求还没有统一标准,同时延迟复工期间员工的工资核算标准也是一大难题。企业复工后可能面对的困难2. 企业复工举措的3大标配工作场所消毒、统计员工健康情况、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企业复工举措的标配。企业为节后复工做准备大型企业除标配动作外,还提供员工健康补充保险和家庭紧急援助,中小微企业则增加了员工心理压力疏导等动作。据不完全统计,联想控股、民生银行、新希望、德龙钢铁、TCL、东软、用友、依文、春秋航空、博天环境、优客工场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是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在多方筹措防疫物资的同时,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3. 企业应对疫情举措单一企业采取应对疫情及恢复经营的措施目前,防控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应对疫情的举措相对单一,“以逸待劳”,主要是延期返岗等减少人员聚集流动的柔性方式。通知员工延期返岗、做好员工复工的安全保障、根据疫情调整上半年经营策略成为企业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行业上看,除通知员工延期返岗规定动作外,第二产业的企业着重于做好员工复工的安全保障,第三产业的企业增加了召开高管研判市场机会这一自选动作;如何更好地开工?我们可以借鉴2家优秀企业的做法,特锐德&特来电董事长、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主席于德翔提出“新开工”模式:员工在做好居家防护的同时,开启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拥有500余家商场实体店的依文集团,采取了调整生产计划、暂时关店、缩短营业时间、推动社群营销和会员营销等自救措施。4. 行业内互助企业不仅要自救,还要帮扶业内伙伴。如携程向其平台上的机票、酒店、旅游度假等领域合作伙伴推出“同袍”计划,投入10亿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亿元额度小微贷款,并对外免费开放携程大学、携程酒店大学、携程旅游学院2000门精品课程。即便若干企业损失惨重,但我们依然看到大量有担当意识的企业行动起来。自1月26日起,正和岛新疆岛邻机构,首倡岛亲捐款,驰援武汉。此后,众多岛亲、部落、岛邻机构纷纷行动,捐物捐资,出钱出力。至今,岛亲及企业捐赠钱物总额已达30亿左右。此外,企业复工依然面临不少难题。预估复工后产能全面恢复的企业低于10%,六成以上企业预估产能恢复不足70%。企业最渴望哪些政策疫情之下,企业最需要什么服务?什么政策?减免社保缴纳额度、延缓社保缴纳是企业目前最需要的两大政策,提供防疫指导亦是企业关切。企业希望得到政府在用工、复工上的具体支持措施企业对税费减免、稳岗补贴和银行贷款或续贷政策需求最为旺盛。企业急需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支持措施企业希望政府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近七成企业希望政府推动银行提供融资便利与优惠,呼吁成立企业应急救助专项基金;七成以上企业希望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其次是延长贷款期限。 企业希望政府出台的有关融资的政策或措施正和岛研究院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提到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紧张,金融机构审核条件有所提高、贷款材料增多,耗时较长,希望金融机构在当前疫情下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提高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企业希望获得的金融支持措施税务申报、社保费用缴纳是企业复工后急需办理的政务事项,政府补贴申请是热门需求。具体而言,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急需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而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急需人才政策事务办理;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迫切需要进行水电气办理,而中小微企业需要参与政府项目招投标。此次调研发现政策补贴获取、政府扶持政策解读、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等是当下最需要的第三方服务。除此之外,有的企业提出疫情期间消费市场会更多转向线上,迫切需要帮助以实体店铺和线下产品为主的企业快速实现战略转型。为应对疫情企业需要的第三方服务20余省都出台了哪些政策显然政府看到了企业哀鸿遍野的困难,听到了企业的呼唤。国家层面反映迅速,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均及时出台了多种政策。截至2月11日,全国共有20个省(市)出台了疫情影响背景下支持当地经济、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是否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调研发现政策出现的高频词汇是企业、疫情、支持、物资、贷款、影响、生产、保障。从词云图中可看出,目前各省市出台政策文件时主要关注的方向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保障企业经营生产活动,提供支持措施,具体来看包括贷款、复工、补贴等多方面。20省(市)政策词云图总体来看,金融扶持政策在疫情防护及民生保障相关行业倾斜力度较大,对企业而言,目前税收减免范围及力度依然有待加强。通过词频分析,我们发现政策重点关注的方向是复工,细化下来又包含了失业保险、培训、不裁员、少裁员、稳岗、用工、复产帮扶等方面。有亮点的省份,辽宁还出台了20个省(市)中唯一的一项复产帮扶措施。从需求端来看,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员工社保支出和员工健康保障两方面,政策需求集中于社保减免、延期缴纳社保及防疫指导。从供给端来看,20余省出台的抗疫援企政策中均涉及用工复工内容。此外,在提供防疫指导方面,各省均出台了较为明确的措施,协助企业解决防控物资,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达标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结语当前,举国众志成城,防控疫情,而如何促进疫情下的经济发展也逐渐提上日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经济的造血机制。保护企业、保护企业家的利益,也是在保护就业,保护国家。信心比黄金更宝贵。相信并期待未来几个月全国各地将涌现更多、更精准的利好政策,我们终将度过难关!此次调查报道的研究组织:正和岛研究院;协助单位:白鹿智库、新京报。调研过程得到正和岛各业务部门和全国岛邻的鼎力协助,特此致谢! 对正和岛岛亲等参与调研企业表示感谢。如需报告原文,请联系 13207528369“要把企业做大,一定要研究政策”——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正和岛研究院院长王林对正和岛研究院疫情调查报告的解读调研报告的3个特点目前这份调研报告提供的一些信息,也逐渐成为全国的一种共识。与其他研究机构相比,这份报告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更加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更加贴近企业,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需求和希望。第2个特点,报告的样本覆盖特别广。主要有4个层面:行业广;企业规模广;考虑到了就业人数,这是一般报告里面所没有的;地域广。第3个特点,总体结论非常实事求是、客观、精细,归纳得非常好。比如,报告不仅提到资金无法支撑三个月以上的有7成,这和清华北大报告差不多。它进而又提到中小微企业希望的贷款额度是50万到500万,这个很清晰,对银行是有指导作用的。研究报告还有很强的预警作用。对复工的情况做了一个判断,能够全面恢复生产的不到10%,而即便60%以上的企业恢复生产,也很难恢复到70%产能。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下,苏州已经出台了“10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2月17号,湖南省长沙市出台了长沙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总共有20条。这两个政策也呼应了研究院的成果。现在政府在千方百计地支持企业复工,研究院提供的调查报告也是给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依据,而且非常全面。企业必须复工的3个原因目前,我们面临两大战役。第一战役是战胜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我们还是打得比较艰难,但是打得有成效。几乎每个省的新增病例都在下降。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第一战役还没有结束,我们面临着经济下滑和民营企业遇到严重困难的问题。于是党中央发动了第二战役。第二战役就是要复工、恢复生产,其实这个决心是很难下的。这两场战役的措施是完全不一样的。抗击疫情是要求人分散;恢复工作是要求人集中,但是现在第二战役又不得不打,否则很快可能会出现物资短缺。企业必须复工有3大原因:1. 现在相当多的企业存量,或者说库存已经消耗掉了。如果再不生产的话,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来都会受影响。2. 我国的经济外贸已经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再加上疫情的发生,有些国家对我们也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工人返不了工,使得很多外贸订单无法完成,这就有一个违约的法律纠纷问题。相对而言,违约还是小问题,有些外贸订单可能就丢掉了,要高度防止的是产业链的转移。如果我们再不复工,产业链可能就会转移到国外去,转移到像越南、柬埔寨这些人工更低成本的国家。3. 基于人们家庭生活开支的需要。虽然政府下了政策,员工在家隔离期间,工资照发,但我们要知道企业很艰难。据我所了解,很多企业发最低工资,再交五险一金的。在很多地方,最低工资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如果长期不复工,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而没有企业也就没有就业。现在,复工已经关系到国家对外、对内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关键点。所以,无论是外贸,还是国内原因,除了一些特殊地区,企业必须复工,逐步全面地复工。再强调一次:企业家一定要看政策和文件我前些日子说希望企业家一定要看中央的新闻联播。现在我还要说我们的企业家不仅看中央的文件,还要看地方政府的文件。从工信部、从央行、从银行、银保监会都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的政策。但我发现有些企业家就不看政策,便得不到支持。很多企业家头疼得不得了,打电话给我:“教授,我们怎么办?我们的贷款到期了”。我告诉他们:“要去看文件。现在有文件明确指出对有还款压力的企业,即使贷款到期了,可以不还本、续贷,并且这个期间也不收取滞纳金。”我们的不少企业家只知道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或者是只看市场这条路。但有的企业就是不看这些政策,怎么办?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千万不要以为政府只会来收钱,只会让企业这样那样做。其实政府从中央到各地方都知道,救企业就是救经济、救企业、救市、救民生。各地政府都陆续在出台政策,每个企业家要专门研究,我甚至认为稍微有一点规模的企业,都应该有政策研究的专门人员的设置,甚至是机构设置,这一点很重要。像恒大有研究院,像正和岛也有研究院,都是研究政策的。凡是要把企业做大的,一定要紧紧地跟上政府的步伐,要研究政府出台的政策:企业是不是能够进入银行支持的白名单?是不是属于减免?是不是属于缓交?像政府明确讲了,员工全年休假是可以调整的。什么意思?就是说现在员工在家隔离的时间,将来可以在年假或者月假里抵扣的。换句话说现在他们休假,将来他们加班,这样企业和员工都不吃亏。建议近期所有的税全部免掉当然我也呼吁政府更加推进政策的落地,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真正排忧解难。现在政府出台的政策都非常好,但是能不能更好一些?像杭州市政府一样真正站在企业的立场解决企业切实的问题。我很佩服杭州。很多贵州民工难买车票,并且返程路上会有层层的堵截,因为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中央的通知,还是卡住就不让过。那么杭州与铁路集团公司协商,开专列接务工人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1条高铁民工专列。还有关于社保费用的缓交,力度还是不够大。我非常希望这几个月的社保、税收免交,国家来补贴。我也挺同意黄奇帆先生的建议,宁可把赤字做大一些。甚至只要能够支持企业生存下来,所有的税都全部免掉,让企业轻装上阵,有更大的动力恢复生产。企业的获得感也会更强一些。总而言之,就正和岛研究院报告,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也给政府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关键是企业和政府一条心,共同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这是必须齐抓共管的。 对企业家而言,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知道胜者为王,一定要挺住。我认为这个疫情的拐点应该会比较快到来,挺过去了以后就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我们要看长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尽量不要让企业在复工中遇到更大的困难,现在一些企业用非常原始的方法消毒,我是很担心的。我鼓励大家关注,甚至是采用长沙远大科技集团的臭氧灭毒的技术:在所有工人进入工厂之前,进入一个消毒间,30到120秒钟就可以彻底消灭99.99%的病毒。 我也呼吁其他部门,尤其是卫生防疫部门,优先供给企业要用的抗击疫情物资,还要贴近企业,到企业里面指导如何防疫,比如在食堂保持多长的距离?怎么样有效安排生产线上的人员?全社会也要防止一种过度恐慌的情绪。现在有很多地方是封路、堵路,还有的地方打麻将,检查人员冲进去就把人家揍一顿,砸了麻将桌。这都是过度恐慌所造成的一些违法现象。中央指示是非常正确的,即便是疫情,我们也要依法来办事。

夫道

2015-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记者童芬芬)日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在北大斯坦福中心举行“《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15、2016和2018三个年度的《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全面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挑战与趋势。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发起人和总负责人程虹教授,从调查的初心、愿景、成功秘诀、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的主要发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CEGS。2015-2018年CEGS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未来的发展预想总体积极,企业正在走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能、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转型过程,智能化也正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而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部治理条件也正趋于改善。 “当今中国经济研究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对企业的微观研究问题。这是我们开展CEGS的初心。这一初心的实现,表现为以高质量数据记录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为我国转型升级的学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政府促进转型升级决策提供基于一手数据的智库报告,为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为所有参与这一调查的青年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现场场景。”程虹表示。在这个初心和使命的激励下,凭借一套坚韧不拔的运作体系,武大质量院科学配置了与企业调查相关的各种要素资源,形成了一个调查网络生态系统;以“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的精神,解决了企业难进、问卷难填等一个又一个难题;以“质量第一”的数据质量控制为底线,通过调查员定位、智能审核和计算、严格的过程管理等方法,保障了每一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据悉,自2015年以来,CEGS已成功开展三次大规模调查。2018年调查区域进一步扩展到广东、湖北、江苏、四川、吉林五个省份,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其中,企业有效样本共计1978家、有效的员工样本共计16379份。CEGS调查内容完整覆盖企业各个方面,除企业基本状况、企业家、生产、创新、技术、转型、销售、出口、质量、人力资源、员工、性格特点、保险福利、会计和融资等内容外,还增加了营商环境、社会责任、中美贸易冲突、企业经营预期和企业党组织设立等新的内容。企业调查内容共计558个问项、1957个变量;员工调查内容共计443个问项、797个变量。基于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得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发现:一是企业正在走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能的转型过程。从创新投入来看,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在2015-2017的三年间平均增速达15.4%。从创新产出来看,企业的产品创新速度不断提升,新产品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24.6%,提升至2017年的29.1%,年均提升了2.3个百分点。在创新形式上,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较为突出,调查企业中有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的企业比重达64.2%,有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为59.5%。与此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也呈现出分化特征,民营企业设立研发部门的比重为46.3%,较整体水平低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有专利的小型企业占比为17.7%,较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低23.9和39.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正在走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升级过程。应对消费不断升级,企业质量投入持续增长,近三年内质量投入明显增长的达80.7%,质量水平有明显提升的企业占比为85.4%。企业质量品牌意识不断增强,2017年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47.3%,较2016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产品出口市场更为多元,2017年平均出口国家和地区数量为13个,较2016年增长了2个,增幅为18%。同时,质量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约束和障碍,特别是对质量升级的正向激励制度仍有待完善,调查企业中有超过10%的企业表示遇到过知识产权侵犯。三是企业在中美贸易冲突等不确定性中依然保持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为反映中美贸易对企业带来的影响,CEGS首次引入了企业经营者的预期调查。数据表明,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仍有62%的企业预期来年销售额将有增长,有23%的企业认为来年销售将有下降,持正向预期企业较持负向预期企业比例高出39个百分点。企业总体上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就业下降,预期来年的就业人数将有1.6%的增长。这反映出,我国企业对中美贸易冲突这一外部冲击整体上有较好的应对能力。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中美贸易冲突对部分企业将带来较强的局部性影响,其中小微企业预期来年年销售将出现下降的企业达到了35.4%,高出中型企业12.9个百分点,高出大型企业20个百分点。四是企业加速推进的智能化正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为应对劳动成本的快速上升的挑战,企业加快推进生产的智能化升级。使用机器人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从2008年的12%提升到2017年的37%,10年之间快速提升约2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约有40%的制造业劳动力人口已受到机器人使用的潜在影响。在调查样本中,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占比在2015年为8.1%,2017年则增长至13.4%,2015-2017年的三年间机器人投资的年均增速高达57%。机器人的使用替代了所在企业9.4%的初中及以下员工,同时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数量却增长了3.6%。机器人对于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差异,机器人替代了3.3%重复运动和体力要求的常规操作型任务,同时也增加了2.7%对于非常规认知型工作任务的需求。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将导致一部分岗位的消失从而增加就业压力,据估计机器人使用对劳动力的整体替代效应为0.3%,并将在2025年达到4.7%。五是企业治理能力的内外部条件不断趋于改善。CEGS重点调查了政府治理中的营商环境以及企业党组织治理等问题。数据显示,调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总体评分达7.3分(以10分制评价)。企业每月办理行政审批的平均天数从2015年14.2天下降为2017年的4.5天,3年累计下降68.3%。有50.4%的企业认为近年来行政审批成本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获得感不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痛点,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大型企业低了11%,其中对于行政收费的规范性评价较大企业低9.8%,投资优惠的公平性评价较大企业低了13.6%。党组织在企业内的治理功能日益增强,特别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党组织快速增长,两类企业中成立党组织的比例均为36%,党组织在促进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立党组织的企业,管理效率得分为0.66分,较无党组织企业高出了12%,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有捐赠行为的比例为54%,较无党组织企业要高出23个百分点。(责任编辑 孙永剑)

王畿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20》发布,满满干货→

11月3日,由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凯度集团(Kantar)共同完成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20·“一带一路”版》在2020·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此次调查在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涵盖了亚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欧洲(俄罗斯、意大利、塞尔维亚),非洲(肯尼亚、埃及),南美洲(智利)等不同区域的公民。访问样本共计60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凯度集团的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普遍认可本国和中国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和地区及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成为共识。“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获认可,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认可度最高。中国企业在助力全球抗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积极评价。最期待同中国企业在科技、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电视和互联网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了解中国企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加强与当地交流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中国整体形象1普遍认可本国同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受访者认为本国与中国的关系重要(69%),其中认为“与中国关系非常重要”的比例占30%。分国家来看,对本国与中国关系重要性给予最积极肯定的是巴基斯坦,有83%的受访者认为同中国关系重要。其他认为与中国关系重要的国家顺次是泰国(82%)、印度尼西亚(77%)、沙特阿拉伯(76%)、埃及(72%)和马来西亚(71%)。2超七成受访者认可中国经济发展给全球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肯定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及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分国家来看,最认可中国经济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是泰国,积极评价占比接近九成。“一带一路”建设1七成半受访者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12国中平均有75%的受访者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其中有44%表示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分国家来看,泰国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度最高,高达93%的受访者对此有所了解,其次是马来西亚和肯尼亚,选择比例均为89%;接下来是沙特阿拉伯(87%)、印度尼西亚(85%)。2“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获认可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可“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地区和全球经济有积极意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可“一带一路”建设对个人带来的积极意义。分国家来看,泰国受访者对“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最为认可,尤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地区和全球经济产生积极意义的达到了77%;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积极意义认可程度也较高,仅次于泰国,选择比例均为71%。3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认可度最高从具体领域看,受访者对“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和加强基础设施联通方面的作用最为认可,其中认为“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37%),“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35%),“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加深入”(33%)、“发展空间更加广阔”(33%)。分国家来看,泰国在“一带一路”建设给本国带来的多个方面的积极影响评价都较高, 特别是在认为“一带一路”是有广阔前景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方面,比12国受访者平均认可度高出了16个百分点。4期待未来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最希望“一带一路”建设能在设施联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选择比例为45%,其中包括推进本国铁路、港口、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31%),形成更多连接中国与本国的交通运输网络(30%);其次是在贸易畅通方面,选择比例为44%,主要体现在有30%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带动中国与本国的经贸发展,有27%受访者希望为本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平台和机会;排在第三位的是科技创新(40%),主要体现在希望“一带一路”建设能与本国实施共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创新人才交流(26%),推进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提升与本国网络互联水平(27%)。分国家来看,肯尼亚、泰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受访者对“一带一路”五通的期待整体较高。特别是肯尼亚受访者期待“一带一路”建设在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方面发挥作用的比例分别是62%和58%,在12个受访国中均为最高。中国企业整体形象1近半数受访者认可中国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有44%认可中国企业为本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分国家来看,肯尼亚最认可中国企业给本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选择比例达到了67%;其次是巴基斯坦63%,排在第三位的是马来西亚58%。2最认可中国企业给本国技术、资金和就业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从具体领域看,12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企业给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42%),带来新的资金投入(40%)和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40%)。分国家来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肯尼亚和智利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给本国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的认可度更高,主要体现在“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肯尼亚受访者对中国企业能够“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给予了非常高的肯定,选择比例77%。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受访者还认为中国企业可以“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其选择比例为12国中最高(48%)。3最期待同中国企业在科技、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总体来看,12国受访者,最期待在科技、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选择比例分别是50%、38%和36%。分国家来看,智利、马来西亚和肯尼亚受访者尤其期待今后能够加强与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合作,选择比例分别为67%、64%和63%;在加工制造方面,有56%的泰国受访者和53%的肯尼亚受访者期待在此领域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在基础设施方面,12国中最期待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国家是肯尼亚(73%)。此外,泰国受访者还期望与中国企业在旅游方面的合作,选择比例高达58%;印度尼西亚受访者希望同中国企业加深在金融领域方面的投资合作(52%);哈萨克斯坦受访者尤其期待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合作(4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七成受访者为中国企业助力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点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企业海外抗疫表现的总体印象较好。平均有70%的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助力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给予了积极评价。分国家来看,泰国对中国企业的抗疫表现总体印象最好,认可比例高达87%;其次是印度尼西亚,认可比例为82%;排在第三位的是沙特阿拉伯,认可比例为81%。2遵守防疫规定、提供防疫帮助、分享应对经验的举措获认可度最高在12个受访国中,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协助当地抗疫的表现普遍给予积极肯定,其中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中国企业遵守防疫规定、提供防疫帮助、分享应对经验的举措表示认可。分国家来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和埃及对中国企业协助本国抗疫的具体表现普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泰国,平均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赞同。3受访者对中国企业“把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印象最深刻,肯定中国企业“有社会担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采取的抗疫举措印象最深刻的是“把企业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60%),“采用灵活的管理办法”(57%)、“公正平等地对待员工”(55%),认为中国企业面对疫情“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56%),体现出了“社会担当”(57%)。分国家来看,过半数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和埃及民众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抗击疫情采取的措施均给予较高评价。其中,泰国(81%)和沙特阿拉伯(73%)受访者对中国企业“面对疫情挑战积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评价较高。印度尼西亚(70%)受访者最认可中国企业“体现了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担当”。4对中国企业助力全球减贫、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评价积极超六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助力当地减贫的表现印象良好,认可比例为61%。分国家来看,泰国对中国企业助力减贫的总体印象评价最高,选择比例为81%;其次是沙特阿拉伯78%;排在第三位到第五位的分别是印度尼西亚77%、马来西亚76%、巴基斯坦71%。5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等举措认可度较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助力本国减贫评价认可度较高的方面是:“改善本国基础设施”(56%)和“为本国教育、医疗、卫生发展提供支持”(55%)。分国家来看,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和埃及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助力本国减贫的评价整体高于其他国家,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中国企业“为本国教育、医疗、卫生发展提供支持”、“在同本国的合作中,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增强本国发展动力”和“改善本国基础设施”方面给予积极评价。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评测1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整体评价整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12国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形象评价较高,认可比例达78%。分国家来看,在12个受访国中,沙特阿拉伯受访者对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的整体评价最高,认可比例达91%;其次是泰国90%;排在第三位的是马来西亚88%。2对中国企业整体形象的分维度评测此次调查通过考察12国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责任、公平、可信、成功四个维度的形象表现来综合评价企业的整体形象。整体来看,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形象在责任、公平、可信、成功四个维度表现的整体认可度都较高,选择比例分别为76%、77%、77%、81%。3电视和互联网是了解中国企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了解中国和中国企业的主要信息渠道有电视(45%)、社交媒体网站/平台(43%)、其他新闻资讯类网站(33%),以及购买/使用中国企业产品(29%)。分国家来看,除电视和互联网外,泰国受访者还会通过其他新闻资讯类网站(40%)、到中国旅游/出差等(33%)了解中国企业;马来西亚受访者还会选择通过工作接触/商业合作了解中国企业(37%);俄罗斯(40%)和智利(42%)受访者会更多地通过购买/使用中国企业产品来认识中国企业。4工作机会、科技创新、工作待遇和环境保护是受访者较为关心的中国企业信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访者最希望了解有关“工作和发展的机会”(49%)、“科学技术创新”(45%),“工作环境和条件/待遇”(43%)以及“环境保护”(43%)方面的信息;其次是与当地“企业”(36%)和“政府”(33%)合作以及“企业管理模式”(31%)方面的信息。分国家来看,超过半数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的受访者比较关注中国企业“给本国人民提供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其中肯尼亚受访者的选择比例更是达到了76%;肯尼亚、哈萨克斯坦受访者还特别想了解中国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待遇”,选择比例分别为60%和49%。5希望中国企业通过进一步增强与当地民众的交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受访者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支持和增加与当地民众的人文交流”(30%),“积极参与服务本国社区建立良好口碑”(28%)等方式来更有效地增加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分国家来看,三成以上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受访者主要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支持和增加与当地民众的人文交流”、“积极参与服务本国社区建立良好口碑”来增加在当地的受了解程度和好感度。此外,俄罗斯受访者更希望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宣传企业和品牌获得的国际或行业认可”来提升好感度,选择比例为31%,仅次于泰国(32%);肯尼亚和泰国的受访者还期望中国企业通过“积极宣传为本国的贡献”来加深了解和增强好感度,选择比例分别为35%和34%。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排行榜1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一带一路”版)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指数通过考察企业在责任、公平、可信、成功4个维度的表现来综合评价企业形象,并结合企业知名度最终形成企业海外形象指数。该形象指数通过多维度因子计算,以100为均值,企业海外形象指数超过100表示企业海外形象较好,指数越高表现越好。以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指数模型为评价标准,按照企业海外形象得分高低,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排名前20强如下:2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分行业榜单(“一带一路”版)来源:《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20·“一带一路”版》

创圣

调查报告:近九成企业满意中国营商环境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贸促会29日在京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营商环境感到“满意或较满意”的企业占比达87.5%,比2016年度调查时提高了16个百分点。此次调查对象包括近4000家国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根据调查结果,93.5%的受访企业认为近三年中国营商环境有改善,认为“没有改善”或“变差”的企业占比合计仅为6.5%。在市场准入环境、政策政务环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社会信用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和居住条件等分项指标中,受访企业对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评分最高,大部分行业九成以上企业表示“满意”或“较满意”;其次为政策政务环境。外商独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总体高于国企和民营企业。其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外企评分为4.3分,高于中国内资企业评分。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已得到多方认可。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上年的第78位大幅跃升至第46位,首次跻身前50名。今后中国料将出台更多政策继续改善营商环境。最新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纳税、办理破产等方面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逐步在全国推开,推动出台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