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金融界网站4月3日讯 今日中国汽研开盘报8.61元,截止10:06分,该股涨9.95%报9.61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19-04-02)该股净流入金额430.53万元,主力净流入412.12万元,中单净流入26.3万元,散户净流出7.89万元。最近一个月内,中国汽研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中国汽研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和产业化制造业务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国汽研营业收入27.58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2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7.4661%,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中国汽研隶属于,近三个月内,没有机构对其发表评级分析,关注度较低,请投资者谨慎处理。该股票受机构关注度很低,没有足够的研报支持评级,请投资者谨慎处理,可适当进行波段操作。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 中国汽研(601965.SH)今日跌停。截至收盘报14.72元,跌幅9.97%。 11月26日,中国汽研披露《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显示,2020年11月25日,本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坝支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全资子公司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凯瑞科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8000万元的担保,担保期限自2020年11月25日至2021年10月19日止。 此外,截至2020年11月25日,公司实际使用的担保余额为1.36亿元,均为对子公司的担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91%。截至公告日,公司无逾期担保。 截至三季度末,中欧基金旗下混基、平安基金旗下资管计划纷纷现身中国汽研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恒利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价值发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潜力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有中国汽研1753.70万股、1356.68万股、986.4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1.818%、1.407%、1.023%,为其第二、第四、第九大流通股股东。 平安基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平安人寿-平安基金权益委托投资2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中国汽研1142.3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184%,为其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首批员工持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核心员工成为公司重要股东。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欧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已达3969.25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060.6亿,专户规模908.65亿。除传统专户与公募业务外,为灵活地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投顾业务规模也稳步扩张,投顾规模已达180亿。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中欧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管理规模为1751.33亿元,位列行业第16位;专户管理月均规模为922.11亿元,位列行业第12位。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成员,是中国平安"保险、银行、投资"综合金融业务架构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平安投资系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基金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金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平安集团控股子公司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有68.19%的股份,新加坡大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7.51%股份,三亚盈湾旅业有限公司持有14.3%的股份。来源:中国经济网
龙头股,这样抓! 金融界网站12月1日讯 今日中国汽研(行情601965,诊股)开盘报15.84元,截止13:49分,该股涨9.98%报17.41元,封上涨停板。昨日(2020-11-30)该股净流出金额-1261.6万元,主力净流出-1170.68万元,中单净流出-391.03万元,散户净流入300.11万元。(查看实时资金流向请点击)最近一个月内,中国汽研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中国汽研股性不活跃。 (更多龙虎榜查询请点击)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装备制造业务截止2020年9月30日,中国汽研营业收入23.909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6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8.78%,基本每股收益0.35元。 (更多个股业绩查询请点击)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金融界网站 优质内容推荐商丘市人行发布重要公告!事关所有人的存款重庆38.8亿元挂牌巴南、两江三宗商住地修规|保定市东湖片区详细规划BS-11控制单元(局部地块)修改
同花顺讯 12月31日中国汽研公告,拟对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本次发行对象涉及311名自然人。本次股权激计划拟授予不超过2883.00万股限制性股票,涉及标的的股票为公司普通股,标的来源为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2.97%。拟授予价格为5.82元/股,本次计划金额不超过16779.06万元。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本报记者 吴珊“新能源汽车不仅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战略新兴产业,还将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电动化与智能化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一个全球需求共振、产品力与政策共促、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共舞的市场,未来将更加精彩。”五矿证券在最新研报中作出如此表述。去年以来,一直“霸屏”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经过短暂休整后再度顶着光环回归大众视野。1月20日,20只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批量涨停,亿纬锂能、容百科技、拓普集团、中国汽研、潍柴动力等5只个股均在盘中创出历史新高。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取得了较为强劲的销量表现,预计2021年国内需求端表现有望持续超预期,因此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得以延续。一方面,整体新能源产业链的排产计划热度不减,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及地区限牌政策拉动下,销量有望继续增加;另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契机,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战略新兴产业;最后,就是工艺与技术的升级迭代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5万辆、2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7%、49.5%。2020年1月份至12月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总量分别为136.6万辆、136.7万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7.5%和10.9%。川财证券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自7月份开始呈现增长态势,每个月产销均刷新当月历史记录,12月份产销创历史新高。2020年产销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市场持续看好。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维持高增长态势,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快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还在加码。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在会上表示,今年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号牌指标投放。此外,商务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改善汽车使用条件,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多重利好共振下,嗅觉敏锐的大单资金也在A股打开震荡模式之际进一步挖掘确定性机会,仅1月20日就有58.37亿元大单资金买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阳光电源、杉杉股份、华友钴业、潍柴动力、银邦股份、北汽蓝谷、多氟多、中航光电、英洛华等11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1亿元以上。拙愚资产投资总监杨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全局机会远大于局部泡沫。行业需求刚刚进入导入期后的爆发式增长阶段,长期看渗透率尚有十倍以上的提升空间。尽管二级市场局部泡沫开始显现,但整体来看,分布于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公司定价水平尚未反映长期增长空间。当前行业最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主要为整车以外的产业环节,尤其电池及相关材料和设备制造,该部分产业链企业还受益于光伏储能的指数级增长和巨大渗透率提升空间。相关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机会最大。的确,2020年新能源汽车成为A股最大风口给了投资者不少惊喜,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股价大狂欢下,有机构甚至喊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黄金十年的口号,但是面对这种繁荣,也有一些机构提出了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与空间,和当前明显过高的估值形成了巨大矛盾。止于至善基金总经理何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看来,新能源汽车股票普遍偏贵,目前存在新能源汽车的环保问题和消费者是否买账两大问题未解决。但是,汽车股的投资机遇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我们会主要抓住智能汽车、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自主可控三个逻辑去投资,汽车股的行情应该才是开始。因此,我不建议再过度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过程了,除非是可以生产较现有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公司。当然选择支持坚守的机构也不在少数,国泰君安证券就认为,新能源汽车好的赛道,虽贵无妨。高盈利的公司通常能够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表:1月20日大单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制表:吴珊(编辑 孙倩 策划 赵子强)
1月14日,半导体板块领涨两市,数据显示,光刻胶、国家大基金、中芯国际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芯源微、沪硅产业-U、赛微电子、清溢光电等个股股价实现暴涨,涨幅均在10%以上。当天,半导体细分领域汽车芯片同样表现突出,中国汽研、申达股份均实现涨停,中鼎股份、中颖电子、科博达等个股则涨幅居前。近期,汽车芯片涨价掀起行业涨价潮,并引起官方关注。1月13日,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发表了对汽车产业芯片匮乏的看法,他表示:“芯片短缺从12月份下旬开始,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二季度产生影响。”解决车用芯片短缺问题,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厂商加大生产速度,二是行业提价。“涨价”已经成为车用芯片的一大关键词。长期跟踪科技股的投资者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半导体供需失衡,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汽车芯片涨价确定无疑。而就整个科技股而言,智能汽车将是2021年最大的风口,同时,5G作为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尤其值得关注。2021年半导体将持续供应紧张汽车芯片领域的涨价确定无疑《红周刊》:我们看到,近期科技股领域的半导体相关个股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龙头公司均创下历史新高,您认为半导体板块走强的逻辑是什么?@唐史主任司马迁:半导体板块回调的时间差不多有半年了,一些2020年估值炒得很高的股票近期并没有上涨,所以其内部其实是有分化的。在大部分个股持续下跌过程中,少部分个股创新高的逻辑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国内视角看有国产自主替代的需求。二是从全球视角看,半导体从2017年底、2018年初就开始了去库存的周期,此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跟不上,而电子化需求又有所上升,还叠加汽车电子化转向等因素,导致半导体库存非常紧张,至2020年底就进入了库存很低的状态,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为代表的晶圆,已经非常稀缺。这直接导致行业供需失衡,现在有些企业2021年的订单排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以后,它们甚至打算春节时给工人三倍薪水,但即使把人留下来算上春节期间抢的产能,依旧要排单排到5、6月,可见供需失衡程度。现在即使是现金拿货都拿不到了,如果是预付款(已经下单,企业也接受了订单),则可能要等到4月份以后才被接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这些代工厂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涨价确定无疑,但具体什么时候涨价还不确定,都在等行业龙头涨价。供需失衡并不是简单的需求旺盛,而是供应链不稳定,加上下游的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库存,导致它们很恐慌,必须补库存。从出货企业的角度讲,除了生产商还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根本无法提升库存,反而是不断在消耗库存。因此,在需求很旺盛的基础上,还根本拿不到货,单子就越下越大。按照目前的景气度看,半导体研究员预期补库存的周期要持续两年,打个折扣的话,持续一年是可以肯定的。这意味着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IGBT这类汽车用的较多的芯片,本来厂商就少,中低端产品也不多,供需失衡局面则更加严重。反映到资本市场,一些标的如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都是这个上涨逻辑。当然,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之所以走强,除了供需不平衡因素,还与自身的成长逻辑非常好有关系,比如被纳入上证50指数的韦尔股份,虽然近一年股价涨得多,但成长性也非常好,即使市值已经很大,但本身还是一只成长股,这从企业的研发、产品、订单增量等都可以看出来,因此市场还是以成长股的估值模式对其进行评估。再比如澜起科技、闻泰科技等也属于这类真成长标的,抗跌性也很强。此外,机构抱团也是半导体公司股价走强的一大逻辑,同时这也是近期很多大市值公司走强的一致逻辑,也就是各种“药茅”“粮茅”“猪茅”等的市场共性。但凡是能跟“茅”沾上边的,都是基金产品的必配品,也就是由市场产品结构、资金结构导致的。5G是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2021年5G最大的机会主要在集成方面《红周刊》:目前申万通信板块PE(TTM)为37.15倍,低于2010年至2019年44.80倍的十年均值。而且半导体和5G调整半年之久,2021年是否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唐史主任司马迁:5G是目前整个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工信部预计2021年建设基站60万台以上,但这并没有包括广电系,事实上广电手上也有5G牌照,而且其覆盖的国土面积范围较广。2020年底广电表示,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95%的国土面积,这样算下来会有相当的份额。按照一些“没有负担”的专家的预测,2021年基站要达到100万台以上。这里面应该还没有包括室内加强的小天线、WiFi 6设备以及交通部路测方面的设备、工业互联网的专网建设等等。因此,从整体的设备采购看,2021年主设备商能拿到的份额会比2020年高。海外市场方面,因为贸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因素,2020年是最紧张的时候,但由于我们的技术更好、产品更便宜,迟早会形成预期差。从技术的角度看,关于5G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放在观察设备商上,但实际上,我认为2021年的机会主要在集成上。比如海康威视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前主要是卖摄像头的,但是AI技术足够强,且中台足够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卖安防服务、各种产品服务,其实卖的就是“产品包”了。好比监控一家工厂,以前需要安装摄像头、一堆中控设备、写好程序等等,但现在这些都不用了,买了海康的摄像头,它在云端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因此,未来5G的应用,肯定不是用来做手机的,而是改造一个行业方面的应用,关键是怎么让应用的门槛降低,这是2021年5G最重要的预期方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这些原先的运营商很难同时面对100个甚至1000个行业的需求,而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就会重点在某些领域去推进这些方面的应用,比如华为现在就会跟最老的煤炭、钢铁等重资产行业合作,对其进行改造,因为改造最老的行业,其商业利润产生的弹性是最大的。面对海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千奇百怪的产品需求,集成商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来了。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进入2021年,半导体和5G市场出现一些向好的“信号”,比如中芯国际港股近期股价大涨,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可能进行放开,这块放开的话,那么有些领域就会受益,比如电信、能源、石化等领域,因为它们更多是使用成熟制程而不是3纳米、5纳米这样的先进制程。从这个角度看,制约2020年半导体和5G的最大因素,在2021年可能得到边际好转,整个行业或板块可能会边际向好。具体到投资上,5G真正的标的并不多,类似中兴通讯这样的龙头值得长期跟踪,而偏上游的比如生益科技,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业绩表现都还不错,最近行业也在涨价。而半导体的细分领域非常多。目前中国自主可控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华为海思的ARM架构,还有中国长城的飞腾也是ARM架构,另一个是中科曙光的海光,实质上还是X86为主的海外技术路径。最近,苹果推出的首款芯片使用的也是ARM技术,这个技术广受关注。目前国内呼声最高的是华为和中国长城,但因为华为还面临外部压力,中国长城在PC端、服务器端芯片的机会则比较确定一些。当然,现在市场风格已经发生转变,大家更喜欢龙头股,事实上,很多标的市场都已经选出来了,比如上证50就纳入了韦尔股份、兆易创新这样的龙头公司。《红周刊》:现在有没有做得好的集成商或者有这样端倪的公司?@唐史主任司马迁:有这个迹象的特别多,但目前真正做得好的没有几个。所以2021年5G领域的投资,最大的预期差就在这个方向。一季度财报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头部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其他的都还没有认知到。因为它们现有的客户用不上,装了基站的运营商都在亏钱,而中兴和华为是很理解这种困境的,所以在发力如何降低应用的门槛。苹果产业链真正的“大戏”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红周刊》:相比半导体和5G,苹果产业链的机会在哪里? @唐史主任司马迁:苹果产业链首先还是手机链重新分配的问题。因为华为的市场受抑制,苹果肯定会率先拿走一部分份额。2021年苹果产业链有两大因素需要关注,首先,从供应商的角度看,苹果一季度就会上新品并使用Mini LED屏,而且不仅仅在手机上使用,汽车的很多增量部分也会直接使用Mini LED,但具体到苹果,究竟哪些企业对其进行供应,还需要持续跟踪财报。其次,苹果产业链2021年真正的“大戏”,则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手机链后面最大的增量并不是手机,因为手机发展到现阶段,在当前材料的基础上,已经没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后续使用柔性屏也就足够了,很难再出现飞跃式的发展。所以,所有手机链的增量和变革,都落在一个点上,就是如何把现有手机的功能拆解开并落到汽车上去,因为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比手机多太多了。特斯拉造出了更便宜的电动车,并具有一定的智能化,而苹果汽车将是第一个真正的在手机上装了4个轮子的汽车。所有在汽车上有待实现的电子化,苹果在手机上都做过了,比如Siri、监控驾驶员的摄像头、监控道路的摄像头等等,对于苹果来说,把一个手机拆下来,对应到汽车场景上去,是顺水推舟的事。这是苹果汽车最大的亮点,会跟现在所有的汽车都不一样,不论是否是智能化的,它首先会是全电子化的,除了必要的机械操作以外,应该会是全电子操作。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风口在智能汽车《红周刊》:在科技领域,您觉得2021年最大的风口在哪儿?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就科技领域而言,智能汽车无疑是最大的风口,现在电动车率先做起来了,接下来整车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竞争,肯定是靠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应用,电动车再往上升级,智能汽车肯定是最大的方向。除了科技领域,我个人更看好偏制造业的领域,一些行业并没有太高的科技水平,但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比如面板领域的京东方A、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立足于中国,但需求是面向全球的大制造业龙头。我们尤其喜欢行业最大的龙头公司,比如海康威视,它跟大华股份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接下来它在人工智能赛道的研发投入也会更多,这样门槛也更高,空间更大,龙一和龙二、龙三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1月14日,半导体板块领涨两市,同花顺数据显示,光刻胶、国家大基金、中芯国际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芯源微、沪硅产业-U、赛微电子、清溢光电等个股股价实现暴涨,涨幅均在10%以上。当天,半导体细分领域汽车芯片同样表现突出,中国汽研、申达股份均实现涨停,中鼎股份、中颖电子、科博达等个股则涨幅居前。近期,汽车芯片涨价掀起行业涨价潮,并引起官方关注。1月13日,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发表了对汽车产业芯片匮乏的看法,他表示:“芯片短缺从12月份下旬开始,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二季度产生影响。”解决车用芯片短缺问题,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厂商加大生产速度,二是行业提价。“涨价”已经成为车用芯片的一大关键词。长期跟踪科技股的投资者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半导体供需失衡,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汽车芯片涨价确定无疑。而就整个科技股而言,智能汽车将是2021年最大的风口,同时,5G作为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尤其值得关注。2021年半导体将持续供应紧张汽车芯片领域的涨价确定无疑《红周刊》:我们看到,近期科技股领域的半导体相关个股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龙头公司均创下历史新高,您认为半导体板块走强的逻辑是什么?@唐史主任司马迁:半导体板块回调的时间差不多有半年了,一些2020年估值炒得很高的股票近期并没有上涨,所以其内部其实是有分化的。在大部分个股持续下跌过程中,少部分个股创新高的逻辑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国内视角看有国产自主替代的需求。二是从全球视角看,半导体从2017年底、2018年初就开始了去库存的周期,此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跟不上,而电子化需求又有所上升,还叠加汽车电子化转向等因素,导致半导体库存非常紧张,至2020年底就进入了库存很低的状态,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为代表的晶圆,已经非常稀缺。这直接导致行业供需失衡,现在有些企业2021年的订单排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以后,它们甚至打算春节时给工人三倍薪水,但即使把人留下来算上春节期间抢的产能,依旧要排单排到5、6月,可见供需失衡程度。现在即使是现金拿货都拿不到了,如果是预付款(已经下单,企业也接受了订单),则可能要等到4月份以后才被接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这些代工厂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涨价确定无疑,但具体什么时候涨价还不确定,都在等行业龙头涨价。最近台湾的封测企业日月光报价已经上涨了20%左右,华润微也发出了涨价函。供需失衡并不是简单的需求旺盛,而是供应链不稳定,加上下游的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库存,导致它们很恐慌,必须补库存。从出货企业的角度讲,除了生产商还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根本无法提升库存,反而是不断在消耗库存。因此,在需求很旺盛的基础上,还根本拿不到货,单子就越下越大。按照目前的景气度看,半导体研究员预期补库存的周期要持续两年,打个折扣的话,持续一年是可以肯定的。这意味着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IGBT这类汽车用的较多的芯片,本来厂商就少,中低端产品也不多,供需失衡局面则更加严重。反映到资本市场,一些标的如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都是这个上涨逻辑。当然,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之所以走强,除了供需不平衡因素,还与自身的成长逻辑非常好有关系,比如被纳入上证50指数的韦尔股份,虽然近一年股价涨得多,但成长性也非常好,即使市值已经很大,但本身还是一只成长股,这从企业的研发、产品、订单增量等都可以看出来,因此市场还是以成长股的估值模式对其进行评估。再比如澜起科技、闻泰科技等也属于这类真成长标的,抗跌性也很强。此外,机构抱团也是半导体公司股价走强的一大逻辑,同时这也是近期很多大市值公司走强的一致逻辑,也就是各种“药茅”“粮茅”“猪茅”等的市场共性。但凡是能跟“茅”沾上边的,都是基金产品的必配品,也就是由市场产品结构、资金结构导致的。5G是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2021年5G最大的机会主要在集成方面《红周刊》:目前申万通信板块PE(TTM)为37.15倍,低于2010年至2019年44.80倍的十年均值。而且半导体和5G调整半年之久,2021年是否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唐史主任司马迁:5G是目前整个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工信部预计2021年建设基站60万台以上,但这并没有包括广电系,事实上广电手上也有5G牌照,而且其覆盖的国土面积范围较广。2020年底广电表示,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95%的国土面积,这样算下来会有相当的份额。按照一些“没有负担”的专家的预测,2021年基站要达到100万台以上。这里面应该还没有包括室内加强的小天线、WiFi 6设备以及交通部路测方面的设备、工业互联网的专网建设等等。因此,从整体的设备采购看,2021年主设备商能拿到的份额会比2020年高。海外市场方面,因为贸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因素,2020年是最紧张的时候,但由于我们的技术更好、产品更便宜,迟早会形成预期差。从技术的角度看,关于5G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放在观察设备商上,但实际上,我认为2021年的机会主要在集成上。比如海康威视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前主要是卖摄像头的,但是AI技术足够强,且中台足够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卖安防服务、各种产品服务,其实卖的就是“产品包”了。好比监控一家工厂,以前需要安装摄像头、一堆中控设备、写好程序等等,但现在这些都不用了,买了海康的摄像头,它在云端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因此,未来5G的应用,肯定不是用来做手机的,而是改造一个行业方面的应用,关键是怎么让应用的门槛降低,这是2021年5G最重要的预期方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这些原先的运营商很难同时面对100个甚至1000个行业的需求,而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就会重点在某些领域去推进这些方面的应用,比如华为现在就会跟最老的煤炭、钢铁等重资产行业合作,对其进行改造,因为改造最老的行业,其商业利润产生的弹性是最大的。面对海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千奇百怪的产品需求,集成商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来了。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进入2021年,半导体和5G市场出现一些向好的“信号”,比如中芯国际港股近期股价大涨,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可能进行放开,这块放开的话,那么有些领域就会受益,比如电信、能源、石化等领域,因为它们更多是使用成熟制程而不是3纳米、5纳米这样的先进制程。从这个角度看,制约2020年半导体和5G的最大因素,在2021年可能得到边际好转,整个行业或板块可能会边际向好。具体到投资上,5G真正的标的并不多,类似中兴通讯这样的龙头值得长期跟踪,而偏上游的比如生益科技,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业绩表现都还不错,最近行业也在涨价。而半导体的细分领域非常多。目前中国自主可控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华为海思的ARM架构,还有中国长城的飞腾也是ARM架构,另一个是中科曙光的海光,实质上还是X86为主的海外技术路径。最近,苹果推出的首款芯片使用的也是ARM技术,这个技术广受关注。目前国内呼声最高的是华为和中国长城,但因为华为还面临外部压力,中国长城在PC端、服务器端芯片的机会则比较确定一些。当然,现在市场风格已经发生转变,大家更喜欢龙头股,事实上,很多标的市场都已经选出来了,比如上证50就纳入了韦尔股份、兆易创新这样的龙头公司。《红周刊》:现在有没有做得好的集成商或者有这样端倪的公司?@唐史主任司马迁:有这个迹象的特别多,但目前真正做得好的没有几个。所以2021年5G领域的投资,最大的预期差就在这个方向。一季度财报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头部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其他的都还没有认知到。因为它们现有的客户用不上,装了基站的运营商都在亏钱,而中兴和华为是很理解这种困境的,所以在发力如何降低应用的门槛。苹果产业链真正的“大戏”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红周刊》:相比半导体和5G,苹果产业链的机会在哪里? @唐史主任司马迁:苹果产业链首先还是手机链重新分配的问题。因为华为的市场受抑制,苹果肯定会率先拿走一部分份额。2021年苹果产业链有两大因素需要关注,首先,从供应商的角度看,苹果一季度就会上新品并使用Mini LED屏,而且不仅仅在手机上使用,汽车的很多增量部分也会直接使用Mini LED,但具体到苹果,究竟哪些企业对其进行供应,还需要持续跟踪财报。其次,苹果产业链2021年真正的“大戏”,则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手机链后面最大的增量并不是手机,因为手机发展到现阶段,在当前材料的基础上,已经没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后续使用柔性屏也就足够了,很难再出现飞跃式的发展。所以,所有手机链的增量和变革,都落在一个点上,就是如何把现有手机的功能拆解开并落到汽车上去,因为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比手机多太多了。特斯拉造出了更便宜的电动车,并具有一定的智能化,而苹果汽车将是第一个真正的在手机上装了4个轮子的汽车。所有在汽车上有待实现的电子化,苹果在手机上都做过了,比如Siri、监控驾驶员的摄像头、监控道路的摄像头等等,对于苹果来说,把一个手机拆下来,对应到汽车场景上去,是顺水推舟的事。这是苹果汽车最大的亮点,会跟现在所有的汽车都不一样,不论是否是智能化的,它首先会是全电子化的,除了必要的机械操作以外,应该会是全电子操作。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风口在智能汽车《红周刊》:在科技领域,您觉得2021年最大的风口在哪儿?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就科技领域而言,智能汽车无疑是最大的风口,现在电动车率先做起来了,接下来整车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竞争,肯定是靠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应用,电动车再往上升级,智能汽车肯定是最大的方向。除了科技领域,我个人更看好偏制造业的领域,一些行业并没有太高的科技水平,但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比如面板领域的京东方A、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立足于中国,但需求是面向全球的大制造业龙头。我们尤其喜欢行业最大的龙头公司,比如海康威视,它跟大华股份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接下来它在人工智能赛道的研发投入也会更多,这样门槛也更高,空间更大,龙一和龙二、龙三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来源:格隆汇格隆汇12月31日丨中国汽研(601965.SH)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期)草案,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311人(不含预留部分),占中国汽研2018年底员工总数1456人的21.36%。拟向激励对象授予2883万股股票,涉及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约占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激励计划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97%。其中预留557万股,约占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激励计划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57%,占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19.32%。
来源:智通财经网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汽研(601965.SH)发布公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原激励对象周舟、向东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合计14.23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注销日期为2021年4月9日。
1月14日,半导体板块领涨两市,同花顺数据显示,光刻胶、国家大基金、中芯国际概念板块涨幅居前。芯源微、沪硅产业-U、赛微电子、清溢光电等个股股价实现暴涨,涨幅均在10%以上。当天,半导体细分领域汽车芯片同样表现突出,中国汽研、申达股份均实现涨停,中鼎股份、中颖电子、科博达等个股则涨幅居前。近期,汽车芯片涨价掀起行业涨价潮,并引起官方关注。1月13日,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发表了对汽车产业芯片匮乏的看法,他表示:“芯片短缺从12月份下旬开始,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二季度产生影响。”解决车用芯片短缺问题,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厂商加大生产速度,二是行业提价。“涨价”已经成为车用芯片的一大关键词。长期跟踪科技股的投资者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半导体供需失衡,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汽车芯片涨价确定无疑。而就整个科技股而言,智能汽车将是2021年最大的风口,同时,5G作为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尤其值得关注。2021年半导体将持续供应紧张汽车芯片领域的涨价确定无疑《红周刊》:我们看到,近期科技股领域的半导体相关个股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龙头公司均创下历史新高,您认为半导体板块走强的逻辑是什么?@唐史主任司马迁:半导体板块回调的时间差不多有半年了,一些2020年估值炒得很高的股票近期并没有上涨,所以其内部其实是有分化的。在大部分个股持续下跌过程中,少部分个股创新高的逻辑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国内视角看有国产自主替代的需求。二是从全球视角看,半导体从2017年底、2018年初就开始了去库存的周期,此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跟不上,而电子化需求又有所上升,还叠加汽车电子化转向等因素,导致半导体库存非常紧张,至2020年底就进入了库存很低的状态,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为代表的晶圆,已经非常稀缺。这直接导致行业供需失衡,现在有些企业2021年的订单排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以后,它们甚至打算春节时给工人三倍薪水,但即使把人留下来算上春节期间抢的产能,依旧要排单排到5、6月,可见供需失衡程度。现在即使是现金拿货都拿不到了,如果是预付款(已经下单,企业也接受了订单),则可能要等到4月份以后才被接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这些代工厂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涨价确定无疑,但具体什么时候涨价还不确定,都在等行业龙头涨价。最近台湾的封测企业日月光报价已经上涨了20%左右,华润微也发出了涨价函。供需失衡并不是简单的需求旺盛,而是供应链不稳定,加上下游的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库存,导致它们很恐慌,必须补库存。从出货企业的角度讲,除了生产商还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根本无法提升库存,反而是不断在消耗库存。因此,在需求很旺盛的基础上,还根本拿不到货,单子就越下越大。按照目前的景气度看,半导体研究员预期补库存的周期要持续两年,打个折扣的话,持续一年是可以肯定的。这意味着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IGBT这类汽车用的较多的芯片,本来厂商就少,中低端产品也不多,供需失衡局面则更加严重。反映到资本市场,一些标的如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都是这个上涨逻辑。当然,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之所以走强,除了供需不平衡因素,还与自身的成长逻辑非常好有关系,比如被纳入上证50指数的韦尔股份,虽然近一年股价涨得多,但成长性也非常好,即使市值已经很大,但本身还是一只成长股,这从企业的研发、产品、订单增量等都可以看出来,因此市场还是以成长股的估值模式对其进行评估。再比如澜起科技、闻泰科技等也属于这类真成长标的,抗跌性也很强。此外,机构抱团也是半导体公司股价走强的一大逻辑,同时这也是近期很多大市值公司走强的一致逻辑,也就是各种“药茅”“粮茅”“猪茅”等的市场共性。但凡是能跟“茅”沾上边的,都是基金产品的必配品,也就是由市场产品结构、资金结构导致的。5G是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2021年5G最大的机会主要在集成方面《红周刊》:目前申万通信板块PE(TTM)为37.15倍,低于2010年至2019年44.80倍的十年均值。而且半导体和5G调整半年之久,2021年是否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唐史主任司马迁:5G是目前整个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工信部预计2021年建设基站60万台以上,但这并没有包括广电系,事实上广电手上也有5G牌照,而且其覆盖的国土面积范围较广。2020年底广电表示,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95%的国土面积,这样算下来会有相当的份额。按照一些“没有负担”的专家的预测,2021年基站要达到100万台以上。这里面应该还没有包括室内加强的小天线、WiFi 6设备以及交通部路测方面的设备、工业互联网的专网建设等等。因此,从整体的设备采购看,2021年主设备商能拿到的份额会比2020年高。海外市场方面,因为贸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因素,2020年是最紧张的时候,但由于我们的技术更好、产品更便宜,迟早会形成预期差。从技术的角度看,关于5G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放在观察设备商上,但实际上,我认为2021年的机会主要在集成上。比如海康威视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前主要是卖摄像头的,但是AI技术足够强,且中台足够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卖安防服务、各种产品服务,其实卖的就是“产品包”了。好比监控一家工厂,以前需要安装摄像头、一堆中控设备、写好程序等等,但现在这些都不用了,买了海康的摄像头,它在云端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因此,未来5G的应用,肯定不是用来做手机的,而是改造一个行业方面的应用,关键是怎么让应用的门槛降低,这是2021年5G最重要的预期方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这些原先的运营商很难同时面对100个甚至1000个行业的需求,而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就会重点在某些领域去推进这些方面的应用,比如华为现在就会跟最老的煤炭、钢铁等重资产行业合作,对其进行改造,因为改造最老的行业,其商业利润产生的弹性是最大的。面对海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千奇百怪的产品需求,集成商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来了。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进入2021年,半导体和5G市场出现一些向好的“信号”,比如中芯国际港股近期股价大涨,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可能进行放开,这块放开的话,那么有些领域就会受益,比如电信、能源、石化等领域,因为它们更多是使用成熟制程而不是3纳米、5纳米这样的先进制程。从这个角度看,制约2020年半导体和5G的最大因素,在2021年可能得到边际好转,整个行业或板块可能会边际向好。具体到投资上,5G真正的标的并不多,类似中兴通讯这样的龙头值得长期跟踪,而偏上游的比如生益科技,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业绩表现都还不错,最近行业也在涨价。而半导体的细分领域非常多。目前中国自主可控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华为海思的ARM架构,还有中国长城的飞腾也是ARM架构,另一个是中科曙光的海光,实质上还是X86为主的海外技术路径。最近,苹果推出的首款芯片使用的也是ARM技术,这个技术广受关注。目前国内呼声最高的是华为和中国长城,但因为华为还面临外部压力,中国长城在PC端、服务器端芯片的机会则比较确定一些。当然,现在市场风格已经发生转变,大家更喜欢龙头股,事实上,很多标的市场都已经选出来了,比如上证50就纳入了韦尔股份、兆易创新这样的龙头公司。《红周刊》:现在有没有做得好的集成商或者有这样端倪的公司?@唐史主任司马迁:有这个迹象的特别多,但目前真正做得好的没有几个。所以2021年5G领域的投资,最大的预期差就在这个方向。一季度财报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头部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其他的都还没有认知到。因为它们现有的客户用不上,装了基站的运营商都在亏钱,而中兴和华为是很理解这种困境的,所以在发力如何降低应用的门槛。苹果产业链真正的“大戏”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红周刊》:相比半导体和5G,苹果产业链的机会在哪里? @唐史主任司马迁:苹果产业链首先还是手机链重新分配的问题。因为华为的市场受抑制,苹果肯定会率先拿走一部分份额。2021年苹果产业链有两大因素需要关注,首先,从供应商的角度看,苹果一季度就会上新品并使用Mini LED屏,而且不仅仅在手机上使用,汽车的很多增量部分也会直接使用Mini LED,但具体到苹果,究竟哪些企业对其进行供应,还需要持续跟踪财报。其次,苹果产业链2021年真正的“大戏”,则在于苹果汽车的蓄势待发。手机链后面最大的增量并不是手机,因为手机发展到现阶段,在当前材料的基础上,已经没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后续使用柔性屏也就足够了,很难再出现飞跃式的发展。所以,所有手机链的增量和变革,都落在一个点上,就是如何把现有手机的功能拆解开并落到汽车上去,因为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比手机多太多了。特斯拉造出了更便宜的电动车,并具有一定的智能化,而苹果汽车将是第一个真正的在手机上装了4个轮子的汽车。所有在汽车上有待实现的电子化,苹果在手机上都做过了,比如Siri、监控驾驶员的摄像头、监控道路的摄像头等等,对于苹果来说,把一个手机拆下来,对应到汽车场景上去,是顺水推舟的事。这是苹果汽车最大的亮点,会跟现在所有的汽车都不一样,不论是否是智能化的,它首先会是全电子化的,除了必要的机械操作以外,应该会是全电子操作。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风口在智能汽车《红周刊》:在科技领域,您觉得2021年最大的风口在哪儿?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就科技领域而言,智能汽车无疑是最大的风口,现在电动车率先做起来了,接下来整车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竞争,肯定是靠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应用,电动车再往上升级,智能汽车肯定是最大的方向。除了科技领域,我个人更看好偏制造业的领域,一些行业并没有太高的科技水平,但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比如面板领域的京东方A、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立足于中国,但需求是面向全球的大制造业龙头。我们尤其喜欢行业最大的龙头公司,比如海康威视,它跟大华股份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接下来它在人工智能赛道的研发投入也会更多,这样门槛也更高,空间更大,龙一和龙二、龙三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原创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