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月底前整治完无证幼儿园!青岛全面规范学前教育孟喜

3月底前整治完无证幼儿园!青岛全面规范学前教育

为进一步规范幼儿园规范办园,3月7日,青岛市教育局、编委办、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下 发文件,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不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存在严重安 全、卫生隐患,且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无证幼儿园,坚决依法予以取缔。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标 准但个别证件不齐全的无证幼儿园,将由教育部门提请区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就幼儿园审批有关的前置证明和消防、抗震等内容进行联合核查后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并办理登记许可。健全排查摸底机制原则上每年两次3月7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8部门制定了《青岛市加强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根据通知安排,通过摸排、整治、验收3个阶段,青岛将在3月底前完成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通知要求,区市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做好辖区内无证幼儿园摸底排查工作,逐一摸清无证幼儿园的举办人、师资、幼儿、房屋、设备、安全、卫生等信息,核实无证幼儿园 清理整顿政策落实和新增无证幼儿园情况。各区市集中组织的排查摸底原则上每年两次,分别安排在3月和9月。摸底排查要建立无证幼儿园台账资料,做到数据真实、信息可靠。有些可整改有些要取缔无证幼儿园实行分类治理。对于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但个别证件不齐全的无证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提请区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就幼儿园审批有关的前置证明和消防、抗震等内容进行联合核查后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并办理登记许可。申请设立公办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经过区市及以上教育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申请设立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所在区市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民办园办学许可证。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批准设立的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核发登记证或营业执照。对于无重大安全卫生隐患、办园条件和教师配备基本合格但存在一定问题的无证幼儿园,要求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区市各部门要做好重点监控,确保在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整改后达标的,由相关行政审批部门负责许可证照的审批核发。对于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取缔。 对于不符合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存在严重安全、卫生隐患,且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无证幼儿园,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对举办者法律意识淡漠、主观上不接受政府部门管理、不办理相关许可证的,由教育、公安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联合执法,依法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相关许可证照,逾期不办者予以取缔。完善学前教育设施布局通知强调,治理无证幼儿园同时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快完善城乡学前教育设施布局。各区市统筹考虑全面两孩、城镇化和人口流入等因素,修订当地学前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严格落实山东省、青岛市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使用的有关规定,确保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小 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各区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普查,幼儿园配建不足的区域,由区市通过补建、利用闲置房源改建等方式补足配齐;挪作他用、长期闲置的幼儿园由相关责任单位督促限期整改。对于难以进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且幼儿园不足的城市建成区,各区市可通过租赁、购置房屋的方式,依托公办幼儿园在社区内设立“办园点”,为社区内适龄幼儿提供入园服务。办园点的设施和师资配备、安全卫生、保育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由所属公办幼儿园具体负责。各区市建立完善无证办园执法工作机制,加大无证办园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和说服教育相结合,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对被取缔的无证幼儿园进行公示公告,妥善做好被取 缔无证幼儿园在园幼儿的安置和幼儿家长的稳定工作,确保无证办园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无证办园由区市教育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提请区市政府后,由公安、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予以关停取缔。各区市依据《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依法对“未经登记注册举办幼儿园的举办者”进行行政处罚。将拒不停止无证办园的组织和个人,纳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进行联合惩戒。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鸱鸦嗜鼠

青岛未来三年至少新建7所普通高中,拟新增一万学位

11月14日,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方案(2019-2022年)》,计划到2020年,高中教育阶段,全市至少新建7所普通高中,新增1万个学位。扩大公办学位供给 新、改扩建50所公办园、50所中小学根据《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方案(2019-2022年)》,围绕解决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出了5项攻坚行动、17项工程。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介绍,未来三年,青岛将继续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学前教育方面, 2020至2022年,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所;充分利用城区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闲置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一批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举办公办园。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显著增加城镇地区普惠性学位。加大普惠性民办园扶持认定力度,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提高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化解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到2022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0所。对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建设不足地区和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由区(市)政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开展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专项整治,解决中小学规划未建问题。到2020年全市至少新建7所普高打造5个优质普高教育集团姜元韶介绍,到2022年,全市至少新建7所普通高中,新增1万个学位;至少完成 19所普通高中改扩建,增加9000个学位;通过现有资源挖潜,增加2.2万个学位。发展综合高中。到2020年,选取6所普通高中和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开展普职融通办学探索。到2022年,在13所中职学校开办综合高中班,增加1万个学位。推进特色高中建设,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在人文、社科、理工、艺体等领域开展特色办学探索,形成普通高中百花齐放局面。推动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支持优质学校采取兼并型、托管型、联盟型等方式,拓展优质资源;鼓励市内优质中小学与区(市)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到2022年,至少建立5个优质普通高中教育集团。姜元韶说,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目前已有效破题,青岛2中、58中教育集团近日即将挂牌成立;明年还将打造礼贤教育集团、实验高中教育集团以及青岛一中教育集团。目前,青岛58中高新区校区开工建设;青岛二中与李沧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李沧区东部世园片区合作共建一所公办学校,学校设置高中部、九年一贯制教学部。记者从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高中部将设置4个班级,部分任课教师将由二中老师担任。引进优质民办教育集团来办学打造一批优质民办中小学未来三年,青岛还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专家团队指导办学,推动国内知名教育集团委托管理新建学校。到2022年,力争新引进2至3个优质教育集团。采取信息化手段、教师交流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名校结对合作,带动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名校访学研修活动(含我市引进名校)。引进优质民办教育项目,打造一批优质民办中小学。到2022年,力争新引进3至5个优质民办教育集团、知名企业。依托全国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及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等平台,力争500所学校与国内外名校结成友好学校(姊妹学校),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多元化招聘教师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青岛将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健全“1+N”多元化教师招聘补充机制,完善自主招聘制度,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门槛,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允许中小学、幼儿园到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自主招聘国家公费师范生,到“双一流”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优秀毕业生、省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者。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推进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联动长效机制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工资保障情况督查。推进教师管理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加大对一线骨干教师、班主任和乡村教师的倾斜力度。健全教师荣誉体系,落实国家相关教师优待政策,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珍梅)

捕鼠记

这些院校成了考研重灾区

近年来,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大增,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突破300万,创下341万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其中,有一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达到1万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报考”重灾区“。小编根据地方媒体的报道、院校官方的新闻等信息整理了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数据。历年来的考研报考“重灾区”这部分是211/985院校的数据,基本上都是近年来的考研报考“重灾区”。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虽未查到20考研的报考人数,但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报考人数超1万的双非院校这里的双非指非985非211,但有院校入选了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历年来都是热门院校,其20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研招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同比增长31.2%,为全国同比总增长率的2倍。其中,本校应届生报名人数达到1284人,同比增长25.9%。3. 南京邮电大学20考研全国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2020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相比2019年大增43.6%。5.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其中,报考最多的学院是教育学院,共4607人,占总人数的30%,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分别是应用心理、小学教育、法律(非法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英语笔译。应用心理报考人数达到了957人,比一些学院报考的人还多。6.山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2020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长22%,再创新高!7.青岛大学青岛大学2020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同比大增34.23%。8.宁波大学2020年宁波大学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比2019年激增43.68%,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西北师范大学2020考研,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去年增长18.04%。其中,学硕5222人,专硕6691人。女生8311人,占报考人数的69.8%。应届5246人,占总人数的44%。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学科教学(英语):811人,应用心理(专硕):667人,教育管理:532人,法律(非法学):453人。10.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20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同比增长了16.32%。11.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20考研网报人数达到了10773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2%。此外,还有江苏大学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从以上也能看得出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性综合院校受到考研人的热捧,同时师范类院校的报考人数也是处于高位。报考未过万但增长快的院校也有一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虽然未超过1万,但其增幅却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20考研一志愿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计7887人(不含推免生),相比2019年激增51.79%,连续三年报名人数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当年平均增长水平。2. 长沙理工大学20考研长沙理工大学报考人数达8228人,比去年增长了34.4%。3. 北京农学院今年报考北京农学院考生共1178人,比去年增加30.74%。4. 北京工商大学今年,全国共有5869人报考北京工商,较去年增长1486人,增幅34%。5. 山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5025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加1163人,增幅为30.11%。6. 安徽中医药大学20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两千人,达到2307人,增幅28%。7. 成都理工大学报考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82人,较去年增长93%。8.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达到3832人,比去年增加了37%。9. 兰州交通大学报考我校人数4798人,比2019年增加31%,达到历史新高。10. 重庆理工大学今年有近4700名考生报考重庆理工大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50%。11. 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全国有6131名考生报考四川农业大学,较2019年增加1599人,增长率达35.28%,首次突破30%,再创历史新高。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加确认人数7497人,与去年相比最终确认人数增长了51.5%。13.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2945人,比上年增长47.69%,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

呱呱呱

青岛禁止办校外幼小衔接班,出台严规去学前教育“小学化”

半岛记者 魏海洋9月14日,青岛市教育局发布重磅文件——《青岛市学前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将开展专项治理,摸清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治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行业乱象,迅速遏制当前存在的提前教授学龄前儿童小学课程内容的突出问题,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机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半岛记者从该《方案》中可以看到,校外培训机构成为治理重点,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学校和幼儿园场地开展培训活动。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开设学前班、幼小衔接班等形式。拉网式排查,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不少青岛的教育界人士发出呼吁,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提前学习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课程内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避免“输在起跑线上”的“抢跑”现象从小学一直蔓延到初中乃至高中,“抢跑”程度呈现递增态势,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青岛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抢跑”的结果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和创造力,不断消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果教师因为部分学生的“抢跑”而加快教学进度,则有违教育公平。前期,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都下发了相关方案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9月14日,青岛市教育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下发《青岛市学前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方案》中所列举的治理措施更加严厉,创新点倍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方案》的一大创新点是,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等措施,推进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等3个主体的协同治理,迅速遏制提前教授学龄前儿童小学课程内容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机制。市教育局要求在2018年9月底前全面部署,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监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自查与摸排,各区市成立治理小组,对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2019年2月底前完成全面整改。2019年3月底前完成专项督查。禁止幼儿园教拼音、识字等小学课程此次青岛市的严规涉及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三个方面,要求坚持幼儿为本,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违规办园行为。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幼儿园不得布置幼儿完成小学课程内容家庭作业,不得组织小学课程内容的有关考试测验。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坚决纠正幼儿园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重点整治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教育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问题。各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每班的活动区域(区角)不少于5个,玩教具和图书配备达到省定办园标准。记者注意到,此次将重点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对于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限于2019年3月前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2019年6月前调整其工作岗位、不得从事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解决部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的问题。一二年级不得向家长公布期末成绩在《方案》中,针对小学则要求加强源头治理,坚决纠正小学一年级“非零起点”的违规教育教学行为。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规定。要求小学按规定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依据国家和省定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山东省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零起点”教学标准,严格教学计划,严禁超前教学。要求各小学要通过学校公示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将一年级秋季学科课程开设和各学科教学计划公示,并通过明白纸、班级群等方式告知每一名学生家长,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严禁小学在招生入学时,通过考试、面试、面谈、考察等任何方式,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严禁小学将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入学依据。规范学生作业和日常考试。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课后作业,不得组织单元测验、月考、季考、期中等考试,不得向家长公布期末考试成绩和排名。校外机构不得在学校开展培训活动在《方案》中,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非常严厉。重点加强对小学“非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非法幼小衔接培训活动的治理,切断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源头。其中要求,坚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非法办学。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培训。未经教育部门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家教、咨询、文化传播、公益课堂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培训业务。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学校和幼儿园场地开展培训活动。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办学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龄前儿童培训的内容、班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开设学前班、幼小衔接班以及其他形式的以学龄前儿童为培训对象的半日制或全日制培训班。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小学课程为内容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活动。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时间相冲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宣传活动。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进入学校和幼儿园,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学校和幼儿园大门口散发宣传广告。严厉查处校外培训机构非法广告宣传活动。去“小学化”与校长职级考核挂钩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督是此次专项治理的重要环节,将采取科学的督查办法,通过公开检查、匿名调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监测家校网上联络群等方式进行明察暗访,查得真情况,找出真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对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通报、处理一批典型,形成有效震慑。将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和小学一年级教学规范情况与区市教育质量(群众满意度)评价、校长职级制考核、文明校园评选和教师评先树优挂钩。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每10所幼儿园配备一名兼职督学。如何判断什么样的教学是“小学化”,判断什么是“零起点教学”。记者采访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首先要严格课程设置。第二是规范教学管理,幼儿园和小学要统一教学进度,了解掌握学情,深入研究备课,教学方法多样,还要控制作业布置。第三是改革评价方式,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多元化,严格按照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进行检测,考试难度适中,不随意拔高。如何正确进行幼小衔接一、教研部门:加强“幼小衔接”的研究,优化小学起始年级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明确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特别是拼音的教学标准、进度、课时数。二、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幼儿升入大班后,幼儿园要立即对大班幼儿家长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三、小学:要主动向幼儿园开放,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为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幼儿园也要主动向小学开放,请小学一年级教师和班主任到幼儿园观摩幼儿半日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以及大班幼儿学习的特点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好入学新生适应教学工作。青岛市专项治理步骤第一阶段:全面部署(2018年9月底前完成)1、各区市制定、细化幼儿园“小学化”和“非零起点教学”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监督。第二阶段:自查与摸排(2018年11月底前完成)1、基层单位自查。幼儿园要对在园幼儿、小学对一年级学生入学前参加校外培训培训的情况进行普查登记,为专项治理提供重要参考。2、开展拉网式排查。各区市成立治理小组,对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第三阶段:全面整改(2019年2月底前完成)1、各区市按照“边查边改、及时整改”的要求,坚决遏制“小学化”倾向、“非零起点教学”的各种错误行为。对违规的相关组织和个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第四阶段:专项督查(2019年3月底前完成)1、市教育局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各区市的治理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按规定公布。

欢喜山

青岛超九成幼儿享普惠性学前教育 山东发布基础教育“大数据”

基础教育关系万千家庭,12月22日,省教育厅举行“基础教育改革攻坚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整治配套园等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我省56人及以上大班额教学班动态清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儿童实现应入尽入,基本完成城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教育民生“三个清零”。据悉,青岛市超九成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增 三年新增幼儿学位近140万个根据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幼儿园总量达到28037所,在园幼儿408.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分别比2017年增加9017所幼儿园、131万在园幼儿,普及率和普惠率分别提高5.4和10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全面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在解决“入园难”问题方面,我省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将每年新建改扩建2000所幼儿园、新增50万个幼儿学位写入201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至2020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830所,新增幼儿学位139.8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压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工作,需要整治的幼儿园2121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已整治完成2106所,整治完成率为99.25%。整治数量全国最多,整治速度居全国前列。解决“入园贵”方面,山东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指导各市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逐年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求到2020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目前已达到65.51%。在加大投入力度上,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从2017年的1.7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7亿元。省级制定了不低于小学标准的710元的普惠性幼儿园生均标准,我省幼儿园首次有了生均公用经费,极大缓解了经费紧张问题。具体到青岛来说,今年,青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1%。通过新移交配套园办公办园、鼓励多主体办园、公办园办分园和教学点(小微园)、收回国有房产办公办园等多渠道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青岛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持续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力度,全市经政府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已达到874所,提供普惠性学位超过13万个。此外,青岛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制度,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不低于1000元/年,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从平均2400元逐步提高,部分区市最高标准已达到3600元/年以上,有效为幼儿园持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提供了保障,帮助更多家庭实现在家门口入优质普惠园。全省万余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率先建立“零起点”教学监管在义务教育方面,山东推进了一系列教育重大民生工程,办成了一系列有温度的教育实事好事。十三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4064所、新增学位354万个,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资源大幅扩增。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达到97.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4个百分点。山东省自2015年9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作。消除大班额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7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含普通高中学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6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54万个。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教学班基本消除,由2014年的23.49%降至1%以内;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在启动控辍保学“清零行动”中,2019年以来,全省共劝返1.1万名失学辍学儿童入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实现了应入尽入、动态清零。破解课后接送和托管难题上,山东省在全国较早地推行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创新形式,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达到10030所,占全省小学总数的94.36%,惠及小学生365.63万名,实现了有需求的小学生全面保障。为了营造良好义务教育生态环境,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2020年,我省出台史上最严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坚持公民同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切实防止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揽生源的问题。201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监管体系,组织省级教研员、专家编制了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零起点”教学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实施。连续3年开展普通高中质量监测 新高考提供可复制“山东路径”作为第二批改革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人数比其他省份总和还要多。自2017年秋季学期进入新高考周期以来,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640所普通高中学校积极应战。通过组织“大学专业认知公开课”104场,系统解读高等学校学科门类;修订《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调整容积率,按照每4个班增加1间教室,留出发展空间等举措,有力保障了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为全国提供了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山东路径”。为适应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山东省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和应用管理,推动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2017年至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开展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评价项目,形成了山东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库和综合评价系列报告,参测范围涉及17个地市137个县区,140所高中。我省也是全国首个连续3年开展普通高中质量监测的省份。我省努力破解高中发展“同质化”难题,一批特色办学品牌逐渐涌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以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为例,学校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专家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邀请驻青高校和研究机构近200位教授、研究员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团队;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13个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涉海企业签订协议,成为学校海洋教育实践基地,每月一次海洋实践活动。让海洋教育在学生心中扎根。截至目前,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65%,比全国水平高8.15%。相比“十二五”,学校数量增加85所,专任教师增加1.78万人,56人以上大额班占比下降46个百分点。打好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组合拳 排查整治2万余个辅导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方面,我省出组合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中,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学区制度,要求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依据。按照公民同招、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原则,严禁民办学校通过考试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建立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减少分分必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改进考试作业管理方面,我省制定出台《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推动建立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禁止教师布置机械重复、照抄照搬的作业。完不成作业的,由家长出具证明,教师不得追究学生责任。改革日常学习评价制度,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严禁随意组织参加各种统考、联考和竞赛、考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发布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集中受理通告,从源头上提升教辅材料质量。在加强校外机构治理方面,我省开展校外辅导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逐级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2万多个校外辅导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整治,制定办学机构“黑白名单”,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纲教学,坚决惩处校外辅导扰乱校内教育生态和秩序问题,避免“学校减负、社会增负”。从2012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将“开齐开足课程”“资源均衡配置”“均衡阳光分班”“作业时间”“睡眠时间”“教材教辅管理”等纳入评价范围,每年调查10万名学生家长,对办学情况进行全面诊断评估考核。(记者 刘金震)

今吾来也

2019年亚洲幼教年会在青岛召开

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山东讯(公益记录者 杨丽峥)2019年十月,金秋硕果累累的季节,2019年亚洲幼教年会于10月25日至10月27日在青岛举办。亚洲幼教年会(APEAC)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是世界级学前教育行业交流的盛会,涵盖学术、教育、商界、资本、政界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的行业品牌项目大展。每年有逾万人的专家、学者、品牌、园长参与,共同探讨教育新风向,推动行业的发展前行。此次年会以“不忘初心,做品质幼教”为主题,在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国信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青岛市贸促会、青岛市教育局、山东省幼教人的大力支持下,在青岛·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先生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教育的本质是扶贫强国,幼儿教育责任重大,教师的一举一行,一言一行常常成为儿童行为的准则。教师要落实教育方针,贯彻教育工作各个方面,不忘初心,提高幼教的质量,培养小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们与近6000位学前教育行业工作者在一起,交流世界不同区域的早幼教成果及趋势,解读和理解国家政策,把握早幼教界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探讨幼教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实践创新发展。微课传奇联合创始人,金牌导师倪怀志,在论坛上进行《幼儿园团队打造及家园共育建设》议题演讲。亚洲幼教年会引领早幼教行业的发展,凝聚中国幼教砥砺前行的力量。点亮幼儿当下、照亮幼儿未来。

使口厉爽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已超八成!五大建议助力青岛学前教育发展

9月20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对《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执法检查的情况,同时根据在条例贯彻和实施中出现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经费保障、幼师队伍建设、管理监督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五大解决建议。据介绍,目前,青岛市有幼儿园2241所,在园幼儿总数26.4万人,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110%。其中公办园1404所,在园幼儿15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3.6%,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普惠、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8月中、下旬,执法检查组先后赴市南区、即墨区、莱西市进行执法检查,实地检查了中心城区及乡镇的幼儿园,并与区(市)教体局、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听取关于《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并提出要求。据了解,条例在贯彻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问题有: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有待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管理监督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学前教育使命担当意识要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市、区(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全面对标国家和省的各项要求及《条例》各项规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科学规划建设力度,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增加供给,保障日益增加的入园需求。落实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学前教育建设、发展、扶持、培训等所需的各方面资金全额纳入财政保障。综合施策,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要强化学前教育从业资格管理与培训,完善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要强化示范引领,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标准,加大依法监管督导力度要建立完善各类幼儿园质量评估监管督导体系,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培训、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评价与监测。

欺骗我

青岛超九成幼儿享普惠性学前教育 三年新增学位140万

原标题:青岛超九成幼儿享普惠性学前教育 山东发布基础教育“大数据”基础教育关系万千家庭,12月22日,省教育厅举行“基础教育改革攻坚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整治配套园等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我省56人及以上大班额教学班动态清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儿童实现应入尽入,基本完成城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教育民生“三个清零”。据悉,青岛市超九成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增 三年新增幼儿学位近140万个根据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幼儿园总量达到28037所,在园幼儿408.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分别比2017年增加9017所幼儿园、131万在园幼儿,普及率和普惠率分别提高5.4和10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全面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在解决“入园难”问题方面,我省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将每年新建改扩建2000所幼儿园、新增50万个幼儿学位写入201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至2020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830所,新增幼儿学位139.8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压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工作,需要整治的幼儿园2121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已整治完成2106所,整治完成率为99.25%。整治数量全国最多,整治速度居全国前列。解决“入园贵”方面,山东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指导各市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逐年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求到2020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目前已达到65.51%。在加大投入力度上,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从2017年的1.7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7亿元。省级制定了不低于小学标准的710元的普惠性幼儿园生均标准,我省幼儿园首次有了生均公用经费,极大缓解了经费紧张问题。具体到青岛来说,今年,青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1%。通过新移交配套园办公办园、鼓励多主体办园、公办园办分园和教学点(小微园)、收回国有房产办公办园等多渠道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青岛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持续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力度,全市经政府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已达到874所,提供普惠性学位超过13万个。此外,青岛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制度,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不低于1000元/年,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从平均2400元逐步提高,部分区市最高标准已达到3600元/年以上,有效为幼儿园持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提供了保障,帮助更多家庭实现在家门口入优质普惠园。全省万余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率先建立“零起点”教学监管在义务教育方面,山东推进了一系列教育重大民生工程,办成了一系列有温度的教育实事好事。十三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4064所、新增学位354万个,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资源大幅扩增。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达到97.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4个百分点。山东省自2015年9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作。消除大班额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7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含普通高中学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6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54万个。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教学班基本消除,由2014年的23.49%降至1%以内;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在启动控辍保学“清零行动”中,2019年以来,全省共劝返1.1万名失学辍学儿童入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实现了应入尽入、动态清零。破解课后接送和托管难题上,山东省在全国较早地推行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创新形式,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达到10030所,占全省小学总数的94.36%,惠及小学生365.63万名,实现了有需求的小学生全面保障。为了营造良好义务教育生态环境,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2020年,我省出台史上最严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坚持公民同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切实防止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揽生源的问题。201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监管体系,组织省级教研员、专家编制了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零起点”教学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实施。连续3年开展普通高中质量监测 新高考提供可复制“山东路径”作为第二批改革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人数比其他省份总和还要多。自2017年秋季学期进入新高考周期以来,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640所普通高中学校积极应战。通过组织“大学专业认知公开课”104场,系统解读高等学校学科门类;修订《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调整容积率,按照每4个班增加1间教室,留出发展空间等举措,有力保障了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为全国提供了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山东路径”。为适应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山东省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和应用管理,推动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2017年至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开展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评价项目,形成了山东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库和综合评价系列报告,参测范围涉及17个地市137个县区,140所高中。我省也是全国首个连续3年开展普通高中质量监测的省份。我省努力破解高中发展“同质化”难题,一批特色办学品牌逐渐涌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以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为例,学校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专家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邀请驻青高校和研究机构近200位教授、研究员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团队;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13个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涉海企业签订协议,成为学校海洋教育实践基地,每月一次海洋实践活动。让海洋教育在学生心中扎根。截至目前,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65%,比全国水平高8.15%。相比“十二五”,学校数量增加85所,专任教师增加1.78万人,56人以上大额班占比下降46个百分点。打好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组合拳 排查整治2万余个辅导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方面,我省出组合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中,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学区制度,要求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依据。按照公民同招、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原则,严禁民办学校通过考试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建立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减少分分必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改进考试作业管理方面,我省制定出台《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推动建立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禁止教师布置机械重复、照抄照搬的作业。完不成作业的,由家长出具证明,教师不得追究学生责任。改革日常学习评价制度,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严禁随意组织参加各种统考、联考和竞赛、考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发布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集中受理通告,从源头上提升教辅材料质量。在加强校外机构治理方面,我省开展校外辅导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逐级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2万多个校外辅导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整治,制定办学机构“黑白名单”,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纲教学,坚决惩处校外辅导扰乱校内教育生态和秩序问题,避免“学校减负、社会增负”。从2012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将“开齐开足课程”“资源均衡配置”“均衡阳光分班”“作业时间”“睡眠时间”“教材教辅管理”等纳入评价范围,每年调查10万名学生家长,对办学情况进行全面诊断评估考核。(记者 刘金震)[来源:半岛网 编辑:古德]

郭璞

青岛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

中宏网山东1月11日电青岛市教育局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扩学位”和“上水平”两手抓,深化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质量,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构建普及普惠全面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有效满足了市民对“幼有善育”的现实需求。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到90%,领先国家标准10个百分点,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实现了学前教育的高水平普惠发展。多渠道扩充学位资源,保障学位供给稳定增长一是创新幼儿园建设机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将幼儿园建设连续多年列入市办实事,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70所,增加学位约5.9万个。其中,2020年新建改扩建50所幼儿园,开工率100%,可增加学位约1.2万个。完善部门和区市联动机制,打通工作推进链条,推动在建幼儿园项目快装修、快内配,达到条件即开园招生,避免“建成即闲置”问题。2020年,新启用幼儿园61所、招生258个班,有效应对了“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园最高峰。全市小班招生人数比上年增长28.8%,实现了入园高峰下的“应收尽收”。二是创新配套园增量保障机制。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是城区学位增量的主要来源,配套园规划到位、建设到位、移交到位、使用到位,才能保障新建居住区适龄幼儿的入学需求。市教育局系统梳理以往配套园规划建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与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建立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保障机制,完善规划、建设、验收、移交、使用等关键环节的过程性监督机制,有力保障了配套园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供地、同步达到建设条件、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六同步”。三是创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机制。实施普惠性民办园分类定级,依据定级结果分类确定收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增加政策吸引力,部分区市生均定额补助标准达到3600元/年。今年疫情期间,市教育局联合财政、国资等部门出台支持民办幼儿园稳定发展政策,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幼儿园申请转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237所民办幼儿园申请转普,普惠性学位供给显著增加。目前全市通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800余所,提供学位超过13万个。多举措优化办园结构,推动公益普惠比例提升一是完善公办园学位增长长效机制。拓增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渠道,逐步扩大公办园规模,优化公办园布局。对于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移交属地教育部门,优先举办成公办幼儿园。对于国企、部队、院校、集体举办的公办幼儿园,鼓励其在招收本单位适龄幼儿基础上,积极服务周边市民,按照公办园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对于公办园学位紧张区域,采用新建、租赁、改造等灵活方式,支持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教学点(小微园)。对新开办的公办园按照3万元/班、对新建设的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按照4万元/处给予资金奖补支持。对于国有性质房产出租办园到期的,一律收回举办为公办园。2020年,全市新开办公办园34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适龄幼儿“入公办园”的愿望得到进一步满足。二是完善居住区配套园整治长效机制。对因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造成的城镇居住区配套园遗留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联席联管机制,按照“属地负责、市域统筹、分类治理、长效防控”的原则,扎实推动209所配套园整治任务。坚持“一园一案”“一事一议”,对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的幼儿园积极补建改建,对建成闲置的幼儿园明确办园主体、加快投入使用,对高收费幼儿园实施成本监审,采取多资源捆绑治理等措施降低成本,给予免租金、生均补助等政策支持其转为普惠园,市级安排专项资金对区市整治工作进行奖补。经过整治,存量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或者普惠性民办园,其中143所高收费幼儿园降费执行普惠价,提高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也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入普惠园的愿望。多元化实施办园改革,引领内涵发展不断深入一是积极开展联盟办园改革。根据全市幼儿园数量多、办园主体性质复杂的特点,组织各类幼儿园科学搭配,组建发展联盟。重点推广优质公办园办分园、合作办园、镇域一体化办园、发展共同体办园四大类共8种联盟办园模式,其中,“优质公办园+分园”“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 实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的一体化管理;“镇街中心园+村办园+民办园”由镇街中心园分级实施经费保障、师资调配、设备配备、保教管理、师资培训和考核评估一体化管理;“优质园+薄弱园”“优质园+新园”实行全园委托管理,发挥品牌优势;“优质园+优质园”“城区优质园+农村园”“城区优质园+城区薄弱园”突出项目合作,有针对性的提升办园质量。丰富的联盟办园模式实现了幼儿园之间的强弱联合、强强联合、区域联合、特色联合,打破了幼儿园个体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促进联盟内部管理方式、质量标准的统一,推动理念、人员、资金、管理等要素的园所间流动。目前,全市优质园和薄弱普惠性民办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优质园比例从2019年的31%提升至2020年的39%。二是系统推进保育教育创新。坚持保教并重,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和幼儿学习特点,出台《青岛市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倡导“一日活动皆课程”理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针对幼儿园保教管理实践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推进保教结合、幼小衔接、课程开发建设、一日活动、园本教研等工作,加强过程管理,突出专业指导。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开展游戏活动实验,以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游戏课程为依托,开展项目推广,2个区和15所幼儿园入选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实验园,同步推进市级层面游戏活动实验区和实验园建设,促进游戏活动改革。加强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园长对幼儿园课程开发建设管理的专业能力。针对不同层面幼儿教师的需求和专业发展重心,定期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男幼师教研活动。加强保育教育创新课题研究,近五年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开展课题研究118个,为保育教育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狼群之

“数”读青岛教育“十三五”成果: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0%,普高录取率提高到68%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9%的高位;学前教育普惠率从72%提高到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新增4所高职院校;高校规模达到29所,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5022人,比2015年增长8.7%……1月5日下午,记者从“十三五”时期青岛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岛全面完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等12项重点工程,“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已顺利完成。学前学位新增6.8万个,组建65个优质教育集团“十三五”期间,青岛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新增学位6.8万个,完成209所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优质园比例达到39%,排名全省首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0所,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90%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市定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青岛确定34所市级实验学校组成3个实验学校集团,成立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实验初中等65个优质教育集团,通过推广“名校+新校”“城校+农校”“强校+弱校”“优质公办园+分园”等合作办学、联盟办园模式,打破学校间、区域间、城乡间的壁垒和界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农村273所薄弱中小学与城区265所优质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全市薄弱普惠性幼儿园全部与优质园结对发展。为优化高中段教育结构,青岛通过实施现有学校挖潜、普通高中新建、综合高中发展等八大工程,基本形成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四体一体”办学格局,14所学校实施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推出了一批以人文、科技、海洋、外语等为特色的普通高中。70%中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1所高校项目来青“十三五”期间,青岛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育人、改革的“双丰收”。青岛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创新示范高地建设,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奠基开工,36个专业入选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数量列全省第一;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职院校获批运行,全市高职院校达到11所,每年可为青岛输出高素质技能人才7万人,70%的中职学校学生可以通过“3+2”“3+4”贯通培养,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学徒制、“1+X”证书试点和产教融合城市试点,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分别达到50个和194个,产教融合企业达到16个。高水平大学引进呈现“南深圳、北青岛”现象,康复大学落地青岛并正式开工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青岛研究院等21所高校项目签约来青并正式运行,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推进顺利。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青岛全面实施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通过一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才能、一次劳动、一次研学、一次志愿服务项目等,落实德智体美劳培养目标。出版推广全国首部《劳动教育(实验)》教材,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开通15条心理关爱专线,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按照学校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理念要求,青岛开展“阳光校园”创建,打造五星级“阳光校园”115所。创建“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家校合作网”等家庭教育品牌,家长累计参与超过1000万人次。实行公民同招,普高录取率提高到68%在教育改革方面,青岛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政策,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新一轮中考政策,实行“分数+等级”的录取模式和“分数带”录取政策,普通高中计划录取比例提高到68%,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高中教育。同时,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实行民办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3814所,其中,学历高校9所,学历中小学108所,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等优质学校纷纷落户青岛。“十三五”期间,青岛教育特色品牌优势不断凸显。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立起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的《蓝色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建成100所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发起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建成全国第一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200所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青岛的学生资助体系也不断完善。五年来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1万名,资助金额22.42亿元,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为破解“三点半”难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青岛实施小学生课后免费按需托管,2020年参与托管的人数达到26.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5%,实现100%依需托管。每年选聘教师3000人,齐鲁名师名校长数量全省居首“十三五”期间,青岛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每年选聘录用教师3000人左右,教师紧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2%,比2015年提高1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比2015年提高20%。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三名工程”,全市现有齐鲁名师97人、齐鲁名校长56人,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在校园安全方面,青岛建强配强中小学专职保安队伍、护学岗队伍和护校队伍“三支队伍”,全面升级校园门口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封闭管理和一键式紧急报警两个“100%”,建立覆盖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学生保险保障体系,连续四年将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列入市办实事,标准化食堂覆盖率提高到94%、在校就餐学生达到94万名。2016年—201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26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22.1%,财政性教育经费1091亿元,教育经费总投入和财政性教育经费连续27年保持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6.7%。青岛教育将围绕八字布局“十四五”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青岛教育将围绕“新、变、稳、活、高、优、特、强”八个字谋篇布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基本建成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和教育支撑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新”是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问题。“变”是要科学把握教育发展方向,主动求变、精准识变、科学应变。“稳”是要做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持续保持教育事业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确保教育系统长期稳定。“活”是将深化改革,拿出切实的改革举措激发学校、校长、教师的办学活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高”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是坚持扩优提质,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教好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特”是让青岛教育有特点,青岛学校有特色,青岛学生有特长,将探索分层、分类、分流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充足的机会选择适合的教育,都能成长、成才、成功。“强”是将建设教育强市作为“十四五”期间青岛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高水平公共基础教育服务体系,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为青岛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