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青岛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带队赴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研究所交流调研。副校长刘新民代表学校与基因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农业生物学大数据研究院”,合作开展农业基因组研究,并在本硕博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访问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李宝笃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青岛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院所始终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学科建设主线,大力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中国农科院多个院所签署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员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在本科生创新实验班、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推进,效果良好。中国农科院基因所在农业生物组学基础、基因组学与动植物育种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青岛农业大学将紧跟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大潮,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借助基因所平台优势和学校办学优势,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合作共赢。基因所所长黄三文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基因所基本情况。他表示,青岛农大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双方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本次协议的签署,为双方深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发展规划处、园艺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北京研究院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作者:王丽 单位审核人:赵金山 编辑:曲天泽 张洪雨
近日,记者在大场镇采访了解到,自2020年以来,该镇聚焦“校地融合 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与青岛农业大学携手共绘发展蓝图,画好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 大场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素有新区“菜篮子”“粮囤子”之称,白马河、吉利河在此汇流入海,因此有“两水汇秀、果蔬飘香”的美誉。“我们依托先天地理优势,与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彦华博士团队共同规划了12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基地、供销集团产业园为核心,布局循环型、智慧型、体验型和终端型农业产业示范区。”大场镇武装部部长刘在成介绍道,园区内创惠富民葡萄种植基地、蔡家村蓝莓产业园等项目带动周边村庄流转土地4000亩,实现村民就近就业500人以上,土地流转费及劳动力就业增收每年达到1200余万元,产业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自园区建成以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大场镇联合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制定了蔬菜栽培标准化技术规程,引进臭氧杀菌、秸秆反应堆、番茄熊蜂授粉等技术,开展草菇种植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菜菌轮作种植模式;同时积极改良土壤,在土壤中施用充足的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等,给蔬菜全面补充营养;另外,采用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用防虫网、杀虫灯隔离害虫,调节光温水气,培本壮棵,严格控制农残。通过高校专家指导和先进农技推广,有效解决了农企在蔬菜良种、尾菜处理、集约化育苗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凭借优质的沙质土壤,以及吉利河、白马河两河汇秀的自然优势,大场镇发挥农业产业优势,整合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文旅资源,助推“青岛农业大学—盛客隆集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研学基地建设,配套“开心农场”、锦润生态观光园等旅游项目,打造出了一个适合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研学实践基地。 “基地的观光园区内建设有占地400平方米的研学教室,有科普教育、农技推广、创意DIY等多种功能分区,可开展现代农业种植知识科普、农耕体验、创意面食手工制作等多种适合学生参与实践的项目,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农业知识学习体验。”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雪介绍。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海龙 【来源:青岛早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齐鲁网8月25日讯8月25日,“山东农业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据悉,该项目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将设立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园艺作物、大田作物、动物科学、食用菌、林木花卉、智能农机装备、绿色农资等9个研究所,致力于研发现代高效农业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揭牌仪式上,北京花木公司山东总部项目等4个现代农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据了解,作为服务都市农业、未来农业的重要平台,“山东农业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新区后,双方将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科技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合作,不断推进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西海岸样板,为促进新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提供理论创新与实践借鉴。揭牌仪式上,北京花木公司山东总部项目、北京天坛药用植物研究院及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农智慧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及蓝莓深加工基地和大融育制种创新基地等4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2.05亿元。其中,北京花木公司山东总部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为研发培训中心、高端花卉苗木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基地、西海岸园艺科普体验中心、西城风情民俗小区等四大板块,致力于打造集花木研发、试验、生产、休闲体验、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总部平台。项目分为两期,一期主要建设研发中心、高端花卉苗木研发示范推广基地、花卉大棚及基础设施;二期主要建设园艺科普体验中心、民俗场馆等设施。北京天坛药用植物研究院及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1.85亿元,探索发展“医院+中草药基地”新模式,开展杜仲、桑树、金银花等中药材及有机特色水果种植,打造集规模种植、科教示范、健康体验、养生休闲、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农智慧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及蓝莓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建设物联网管理、农业信息及电子商务服务等内容的智慧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建立食品研究院,从事休闲食品生产及其新技术、新品种和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此外,还将引进全自动蓝莓深加工生产线,建设1万吨蓝莓精深加工基地。大融育制种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通过建设包括种子培养室、检验室、标本室、种子库房等设施在内的育制种研发培育基地、高效作物试种示范田以及优良品种作物产业园,对北方甘蔗、紫玉米、紫薯、枇杷等优质果蔬新品种进行制种和良种繁育,打造农业新品种育制种创新示范基地。据了解,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十大功能区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7年2月获批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实施“规划先行、科技引领、要素集聚、产业带动”发展战略和“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农业高新技术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引进总投资19.05亿元的青岛绿色硅谷产业园项目,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或科研基地,围绕蓝莓、茶叶、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产业,重点规划建设10个特色农业示范园,带动13万农民增收致富,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首批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5月1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正式入驻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开启了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创新的发展模式。同时,“打造北大荒全产业链绿色智慧厨房营销平台”项目正式立项,这个研究院将为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产品赋能,助力北大荒集团产品借助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平台入局中高端食品市场,在新的消费形式下,用产品创新升级“北大荒”品牌。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将协助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在未来6年快速进军健康食品产业,制定产品准入机制和执行标准,建立健全产品体系,迭代原有产品、研发新品,形成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绿色健康产品体系,把健康食品做细、做透,真正做到安全放心。院企合作科技赋能,使得企业在新的消费形式下实现了产品升级,但是想要真正的做强品牌,企业服务升级也势在必行。5月2日,北大荒集团营销部、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北大荒商贸物流集团与江南大学、惠发食品有限公司、齐鲁云商集团进行洽谈,形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各方将在稻米精深加工、食材供应、供应链物流打造等方面展开合作。据了解,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由青岛农业大学联合江南大学、城阳区人民政府等多方共同建设,有多位院士及国家级学科领军人物入驻该院,是实力雄厚的食品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双方强强联合,将会为北大荒集团吸纳更多人才,极大地提升北大荒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
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名单,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入选。这也是山东省目前唯一入选的高校。 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国家科技部为进一步创新完善国家引才引智体系建设而设立的国家级引智平台。基地共分为“战略科技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社会与生态建设”“农业与乡村振兴”四类。青岛农业大学此次入选的为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战略科技发展类)。战略科技发展类是在符合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外国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国家创新体系与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并在引才引智机制创新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围绕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将开放合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突出国际合作交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支撑作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朋友圈,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并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协议及本硕合作项目意向书;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Bathurst Future Agri-Tech Institute of Q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正式获教育部批准,通过“4+0”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不出国门即可享受优质的英式教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学校本、硕、博完整的国际化学生培养体系。青岛农业大学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需求,不断加强在科技及人才领域的国际合作,着力开展同世界高水平院校的科研合作项目,学校将不断完善对基地的管理和服务,通过打造优质引才引智环境,着力于科研成果的培育、转化及应用推广,不断服务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于地方的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齐鲁网青岛7月13日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新要求,搭建“政产学研银担”协同推进平台,7月12日下午,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青岛农业大学主办的青岛市“政产学研银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工作会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家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此次会议旨在建立完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金融、政策性农业担保共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机制体制,以“政产学研银担”融合互动模式,助推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据悉,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挂靠在青岛农业大学,由青岛市农委、青岛农大共同组建,是集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培养、高端智库于一体的先进技术研究、推广、示范平台,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和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实践开展全方位研究,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岛城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成立现场,青岛农业大学发布和展示科研成果136项,与青岛八福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大美朐商国际商贸有限公司、青岛三星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普兰泰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6家企业签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协议,签约成果转化意向总金额1200万元。青岛农担公司与青岛市城阳区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和与会企业签订融资担保意向合同6份,担保意向额度1800万元。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
浩荡穿越中国9个省和自治区的辽阔土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如何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发展金山银山?如何走出一条适宜地方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从12年前“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的“不毛之地”,到如今水草丰茂、瓜果飘香的智慧草牧场和技术示范园,从在“穷窝窝”里成功创造出“毛坨模式”,到面向国家地方重大战略、校地共建“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10余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扎根泥土、精准发力、敢想敢为,在盐碱地上浇灌出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花,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绘出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致富毛坨村,科技扶贫‘农大模式’落地生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盯山东省脱贫攻坚‘硬骨头’,服务盐碱地综合治理,青岛农业大学义不容辞。”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告诉记者。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的毛坨村曾是个有名的贫困村,6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在黄三角地区,毛坨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是个例。2008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协议,在毛坨村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7个团队入驻。就这样,一批批专家教授扎根盐碱滩,苦战荒凉地,一场荒地上从无到有的“耕耘”正式开启。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同年12月,该校在当地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从“服务站”到“研究院”,学校逐渐探索出一条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农村”的可行路径和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扶贫新模式“毛坨模式”。2014年9月,该校与东营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至此,学校在黄河三角洲的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全面推向深入。就这样,在山东东营利津县,经过近十年的“耕耘”,毛坨村富了,也出名了,“毛坨模式”成为我国农业高校深度服务地方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2017年10月,学校与利津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服务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从专家试验站、工作站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再到乡村振兴研究院,从贫困村利津县到辐射整个东营市,学校在黄三角盐碱地开创的科技扶贫‘农大模式’,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校长宋希云说。输血加造血,“黄三角”迎来农大科技“及时雨”集中优势科教资源投入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青岛农业大学突出“农”字特色服务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2014年起,学校农学院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进驻毛坨村,七年间开展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扎实科研攻关,收获累累硕果。王晶珊是一批批扎根黄三角洲盐碱地,向贫瘠土地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大专家教授的缩影。2019年,学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接连受到国家、山东省通报表彰,该校多年来深度服务“黄三角”的事迹成为亮点。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打造脱贫攻坚金钥匙,是学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扶贫的关键词。2008年至今,该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进驻东营市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在“黄三角”建立核心示范区11处,筛选出小麦、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耐盐种质资源,育成、审定抗旱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21个,筛选、鉴定、培育耐盐苗木品种10余个,引进耐盐葡萄品种8个。其中,选育推广的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累计全国推广3999.2万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6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该校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当地农业生产,已为当地累计改造盐碱地23万亩,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要输血,更要造血。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大力实施“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的“三培训”工程,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1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聚焦国家战略,校地合作深化面向“十四五”前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情况汇报会,为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早在201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为更好发挥学校优势服务国家战略,2017年,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学校新一轮服务黄三角高质量发展正式开启。今年3月,学校选派到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的专职人员全面到位,各项工作落地展开。5月,由黄三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学校联合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全部完成。根据规划,研究院将整合发挥各方资源,探索一条“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的发展之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盐碱地模式。目前,研究院已在现有1000亩试验基地上规划建设‘一场、一园、七区’九个试验板块,组织16支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50余名教师入驻并开展实验示范,已种植牧草、农作物、果树、花卉等3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60亩。今后,研究院还将从智库建设、科技创新、产业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打造智库富集、技术集成、成果集聚、人才汇聚的区域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综合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学校将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校地共建研究院,为地方注入更多人才、科技资源,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和黄三角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李宝笃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孙军 通讯员 曲天泽)作者:孙军 曲天泽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张忠华教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孙进京副研究员进行合作,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首次发现黄瓜中全雌基因(Female)是获得新功能的基因ACS1G,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提出了黄瓜雌花和雄花多样性发育的分子模型。相关研究内容『Gain-of-function of the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 ACS1G inces female flower development in cucumber gynoecy』于12月2日在线发表于《The Plant Cell》上。报道情况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可食用部分是由雌花发育形成的果实,雌花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性状。此外,雌花和雄花在不同黄瓜中的分布丰富多样,表现为全雄、全雌、雌雄同株等多种形式,一直是研究单性花发育调控机制的重要模式植物。因此,研究黄瓜雌花和雄花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已有研究显示F、M、A三个基因是黄瓜雌花和雄花形成的关键基因,其中A和M基因相继被克隆,均是乙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分别编码 ACS11和 ACS2。F基因是黄瓜的显性全雌基因(Female),在生产中被广泛用于提高黄瓜产量,张忠华教授通过分析黄瓜基因组的结构变异,发现一段30.2 kb序列的串联重复导致了F基因的产生(Zhang et al. Plant Cell, 2015),但串联重复序列中究竟哪个基因或元件导致全雌花产生仍然是一个疑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EMS诱变相结合,首次证实了F基因是ACS1G基因,而不是重复序列中的 MYB 家族转录因子。由于基因组的结构变异,ACS1G获得了不同于雌雄同株材料中ACS1的启动子和新的表达模式,ACS1G在花芽发育早期与 ACO2基因的重叠表达,使ACS1G获得了决定雌花形成的功能。由于ACS1G 基因在早期花芽中的表达不像 ACS11一样具有选择性,所以所有花芽都发育成雌花,这也解释了F基因上位于隐性全雄基因(androecious)的原因。雌雄同株黄瓜植株和转基因(ACS1G)全雌花植株黄瓜雌花和雄花发育分子模型此项研究完整地解释了黄瓜单性花调控的FAM模型,并整合了近年来孙进京克隆的 ACO2和 WIP1等单性花调控基因,结合基因时空表达特异性和不同基因间的遗传关系,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黄瓜单性花发育调控模型,丰富了葫芦科植物单性花调控的网络,对于培育高产瓜类作物也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师张慧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帅,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博士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杨丽,深圳基因组所研究人员蔡广华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进京和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忠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研究员对该项目进行总体把关和指导。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陈惠明研究员、北京大学白书农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蔡润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Lucas教授等也参与了该项目的完成。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科院创新工程、深圳市孔雀团队、山东省泰山学者等项目的资助。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交付山东的重要任务,是山东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青岛农业大学所处的山东半岛是我国粮食、果蔬、花茶、海产品传统优势主产区,是“京沪菜篮子”所在地,有近千平方公里黄河滩区,安全保供、优质保供和高质量发展任务重大。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学科布局,其中,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对有“烟台苹果莱阳梨”“全国蔬菜看寿光”美誉的果蔬产业主产、优势区实现长达30年科技支撑的园艺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鲜明特色,在瓜类作物功能基因挖掘及其育种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高效育种技术创新、绿色生产防控、品质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特色鲜明。该学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着力保障“菜篮子”供给安全,提升园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该学科带头人、园艺学院院长张忠华教授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9年11月2日,张忠华教授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参与的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发表。该研究对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涵盖类型最全的1184份甜瓜种质资源(近缘种、野生种及栽培种)进行5倍左右的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约4.3Tb的数据,共发掘了甜瓜全基因组范围内560余万个SNPs标记和95万个indel(5bp以内)标记,成功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甜瓜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报道情况据张忠华教授介绍,该研究成果是我国在甜瓜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为深化葫芦科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甜瓜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标记和基因资源。甜瓜的驯化和多样性《Nature Genetics》期刊高度重视此成果和同时发表的西瓜基因组研究成果,同期配发了德国莱布尼兹植物遗传研究所Martin Mascher教授等人撰写的以“甜瓜和西瓜的甜蜜基因”为题的专评和以“甜蜜测序”为题的社论。专评指出,两项研究利用群体基因组和数量遗传工具,揭示了驯化如何改变西甜瓜的果实品质。社论认为,基因组学正在加速我们对自己喜爱食物(包括西甜瓜)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学的理解,指出农业基因组学旨在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将会带来“甜蜜”的回报。甜瓜和西瓜的驯化历史2019年11月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冬瓜基因组和变异组研究成果,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忠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负责整个项目的构思、设计和组织。报道情况研究阐明了黄瓜、甜瓜、西瓜、葫芦、冬瓜和南瓜等瓜类作物的基因组演化历史,揭示了冬瓜等果实在驯化和育种改良过程中由小变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不仅为葫芦科进化和物种形成提供了新见解,而且为冬瓜等瓜类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冬瓜分化和驯化历史瓜类作物基因组演化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于明效 见习记者 徐宪玉 潍坊报道日前,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赵龙刚、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梁文星及植物育种、植物病理、病害防控、土壤配料、番茄深加工等方面专家教授到寿光市古城街道德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加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分布式服务站揭牌仪式。青岛农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多年以来,学校一直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建设了57处示范基地和10处区域研究院,在5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社会服务成果显著。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赵龙刚、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伯元为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分布式服务站揭牌寿光德尔农业科技公司作为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所的西红柿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连续五年承担着相关的品种试验和示范试验,在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商业化特性改良以及基因预测与验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此次青岛农业大学与德尔农业科技公司的强强合作,将在古城围绕西红柿栽培面临的有机农业生产、品质改良以及抗病品种更新换代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坚,对推进番茄小镇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揭牌仪式后,赵龙刚一行先后到金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园、番茄小镇高端产业示范园区进行了实地参观。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古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企业为主体,持续加大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竭诚提供优质服务和全力支持,架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桥梁,实现更多科技成果在古城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青岛农业大学发挥涉农院校专业优势,向农村地区派驻乡村振兴特派员,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和产业技术指导服务,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农大智慧。05:08今年的金秋时节,对青岛农业大学来说是个收获的季节,是个令人振奋的时节。10月14日,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在“2019教育扶贫论坛”上,作为全国省属高校唯一代表作主旨发言,向全国与会代表分享了学校在教育扶贫领域情系三农、精准施策的“农大经验”;在此之前,学校报送的“‘三位一体’锻造脱贫致富‘金钥匙’”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省属高等院校精准脱贫典型项目;10月21日,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我省唯一受到通报表扬的高校,青岛农业大学受到通报表扬。喜讯接二连三传来,全校上下备受鼓舞,更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是对学校建校68年来‘矢志三农’办学定位的充分认可。学校将再接再厉、矢志不移,继续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说。“1+5”青农模式,为区域发展赋新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青岛农大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完善服务体系,累计向国家、省、市、县派出1100余人次各级特派员,组建派出4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逐渐探索出一条科技特派员社会服务“1+5青农模式”,即以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统领,依托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共建一系列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同体,转化一批先进科研成果,培训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个区域发展新动能。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学校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2019年第一届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交流会上,学校作为科技部、教育部批复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全国39所新农院成员之一,以“围绕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题,在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受到广泛关注。人才沉下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农业院校来说,选派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坚守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青岛农大一大批教师身兼特派员,既能进课堂教学,又能下乡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挥洒在田野上,把科技送到农民心坎上,形成了一批具有显著‘名片’性质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校长宋希云说。学校面向黄河三角洲800万亩重盐碱地带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先后组织12个学院的27支特派员团队、300余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进驻利津县毛坨村,不仅选育出耐盐耐旱小麦品种“青麦6号”、花生品种“宇花2号”等多个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更成功探索出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毛坨模式”,为当地累计节水30多亿方,改造盐碱地23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青岛农大在盐碱地探索出毛坨模式”得到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媒体长期关注,记者进行了持续报道。学校针对青岛市水库移民村和水利移民较多的特点,选派特派员团队长期深入移民村进行科技帮扶,指导当地农民发展生产、科技致富。10年来,共扶持移民14.2万人,服务对象覆盖890个村,连带受益73万人。2017年,这一经验做法入选水利部《全国水库移民工作典型案例》。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学校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在全国农业院校中较早成立了“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探索农业高校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青农模式。仅2018年,就选派150名乡村振兴特派员深入战略实施一线,打造了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导区,通过“园区带动科技扶贫新模式创新与示范”“支撑乡村产业振兴‘齐鲁样板’新模式创新与示范”等一系列项目的深入推进,全面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造血式扶贫,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有足够的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青岛农大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和生产实践上经验丰富的独特优势,丰富和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职业经理人培养等教育层次,培养了一批能够扎根乡村、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10年来,累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700多次,培训5万余人,培训范围覆盖整个山东,并辐射到全国11个省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除了“招进来”,更多的科技特派员“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讲座,将“青农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村口巷尾。姜卓俊教授近30年跑遍大半个中国,培育出一个又一个草莓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县,指导各地形成了融草莓种植、深加工、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区,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草莓教授”“草莓大王”。在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他指导推动当地村民从无到有发展草莓产业,如今年产值达几十亿元,让草莓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蘑菇教授”郭立忠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指导食用菌种植,将知识和技术送到大江南北。今年,他指导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在林下成功种植出300多亩大球盖菇,实现创收100万元以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还需要大量专门人才。2018年,山东省启动实施农科生公费教育政策。学校抓住机遇,在4个相关专业中培养公费农科生。连续两年来,招生状况良好,生源质量较高。农科生将成为直接服务于“三农”事业发展的“准科技特派员”。学校高度重视公费农科生培养,着力强化他们的学农、懂农能力,提升其爱农、为农情怀,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新时代、新阶段,青岛农业大学将把表彰激励化为实践动力,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贡献。”李宝笃说。文图来源:山东教育报 孙荣光、周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