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Bose,下面也统称Bose) 宣布将在未来数个月内,关闭所有位于北美、欧洲、日本、澳洲的全部零售专卖店,因为旗下包括耳机、喇叭及其他产品,从网络上售出的情况越来越常见。此一决定将导致众多零售店店员被劝退。Bose 于一月已经宣布要关闭专卖店店铺,在未来数个月内,关闭所有位于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的全部零售专卖店,因为旗下包括耳机、喇叭及其他产品,从网络上售出的情况越来越常见。Bose 最早的一家实体零售店在 1993 年开设,目前在美国许多购物中心都有专卖店,美国各州大多都有分布,这些零售店一直都被用来展示 Bose 的产品线。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智能型喇叭及可用作耳机的智能型太阳眼镜等智慧产品系列,在最近几年销量已经超越了 Bose 公认的招牌作品——降噪耳机。除了专卖店之外,Bose 在 BestBuy 等电子产品零售商的店面,也经常有类似的展示区,虽然比较小,而且非专卖店的环境下 Bose 有很多需要担心的细节,包括其他品牌的竞争、对展示架的控制权等。「早先,我们的零售专卖店为人们提供的是体验,可以来店试用、咨询多组件的家庭娱乐系统。」Bose 全球销售副总裁 Colette Burke 表示,「在当时,这是一个激进的点子,但我们专注于客户的需求,以及他们的需求在何处。我们现在正在做同样的事情。」根据《The Verge》询问 Bose 所得到的回应:位于北美、欧洲、日本、澳洲将被关闭的店面总共有 119 间,其他地区的 Bose 专卖店则将继续营业,包括位于大中华区和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nited Arab Emirates)的大约 130 家店;以及在韩国、印度、东南亚的其他分店。Bose 一位发言人表示,Bose 将会提供资遣费和离职后的帮助给这些受影响的零售店员工,但并不愿意透露任何进一步讯息,例如被遣散的员工人数等。
中宏网山东5月12日电 直播带货成了最热门的营销,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背景之下,把消费潜力在线上得到了释放。5月11日,记者从青岛理工大学了解到,由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发起的助农营销大赛,迎来了科技创新博士团的服务,解决因疫情给当地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你喜欢的春茶味道,这里都有”,“嘬一口绿春米线,辣的眯起眼又舍不得放手,这是爱情的味道呀!”抖音直播间里,商学院经贸181班的张哲同学正眉飞色舞的直播着,这是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智营销比赛”中的一幕。连日来,青岛理工大学300余名同学在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的指导下,参加了学校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合作发起的“云南省绿春县助农特色农产品智营销大赛”。同学们自制推文、自制短视频,在抖音、咸鱼、B站、小红书、lof、百度论坛等各大平台发布,用充满青春气息的语言介绍电商助农的各类农产品,利用自己的专业“云端扶农”。博士团教师智慧指导,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合力参与,同学们的“科学服务三农”项目商科特色优势十分明显。直播背后的每一个营销策略、营销文案,都经过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的策划和制定;服务团的博士们也会加入直播间,为参加比赛的同学站台,通过“博士直播带货”“直播助农”等方式,帮助云南省绿春县等地区以电商形式线上销售农产品,解决因疫情给当地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疫情后,让我们在云南绿春的茶山见,在费县的核桃林见,在企业的科技转化一线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每一寸土地见,让我们一起把科研和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和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在支部共建中最后共同写下的约定。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组建于2019年8月,由博士教师带队依托专业开展科技兴农、智援扶贫等系列工作。他们曾详实评估相关政策实施情况,也曾以走访调研成果提供决策参考,还曾在社会实践中为6个贫困县提供线上线下6.8万个小时帮扶,并帮扶农户销售蒙阴黄金桃7885斤,产生经济价值11.3万余元。接下来,博士团还将以党建为引领,继续加强校际合作,深度融合科研资源,推动产学研用转化为途径,以“做实、做小、做长”为理念,就涉农企业技术服务,定点项目帮扶和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深入合作,用党旗浇筑梦想,用知识振兴老区,用实践促进成才,用科技创新加速服务成效,在党旗指引下实现专业发展,用契合型服务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为国家扶贫攻坚做出应有贡献。(通讯员 曹玉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青岛市131家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部分创投风投机构联合组建的青岛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正式挂牌成立。会上,青岛大学和青特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博士后站、基地围绕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创新创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现场签约,拉开了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合作的序幕。19日上午,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这是经省人社厅批复同意我省试点组建的首家融合“博士后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投风投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由研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产融发展平台三个子平台组成,旨在通过联盟促进会员单位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产融结合,加速博士后人才引进集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助推上下游产业链接,为青岛市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努力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并选举出了理事单位,并为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青岛新动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首批30家青岛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会上,青岛大学和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等19家博士后站、基地围绕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创新创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现场签约,拉开了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合作的序幕。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国家科研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国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潜能、最具创业活力的人才群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政策方面,青岛市积极实施“青岛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持续在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方面扩面提标,已累计向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博士后人员发放各类资助(补贴)资金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青岛市共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9家;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38人,占全省的38.3%,累计出站留青博士后1557人,出站留青率达到76.5%。在荣誉激励方面,已有78人获得国家人才工程、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
8月19日上午,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青岛131家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部分创投风投机构联合组建的青岛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经山东省人社厅批复同意山东省试点组建的首家融合“博士后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投风投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由研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产融发展平台三个子平台组成,旨在通过联盟促进会员单位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产融结合,加速博士后人才引进集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助推上下游产业链接,为青岛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努力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并选举出了理事单位。选举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为理事长,选举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汤亚杰,青岛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城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旭为副理事长。会上还为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等首批30家青岛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青岛大学和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等19家博士后站、基地围绕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创新创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现场签约,拉开了青岛博士后平台合作的序幕。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国家科研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国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潜能、最具创业活力的人才群体。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政策方面,积极实施“青岛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持续在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方面扩面提标,已累计向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博士后人员发放各类资助(补贴)资金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青岛市共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9家;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38人,占全省的38.3%,累计出站留青博士后1557人,出站留青率达到76.5%。在荣誉激励方面,已有78人获得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组建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就是要搭建博士后站(基地)以及创投风投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各设站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博士后资源市场化配置,做好发展“乘法”,通过各方协作,达到智力倍增,效益攀升,实现各行业“多赢”的效果。 该联盟成立后,将协助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全国“博新计划”创新创业青岛峰会、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博览会等赛事,还将面向海内外发布博士后人才招聘计划,组织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等活动,充分发挥博士后的创新创业潜能,为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来源:青岛时政山东教育卫视《教育新闻》出品微博:@山东教育新闻
青岛新闻网5月20日讯(记者 张萍)今天上午,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开园仪式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现场,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被授予“山东省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系山东省首家。同时,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启动,预计10月中旬将在园区举行大赛决赛。成果:已引进博士后项目25个,其中10个为海外博士后项目据介绍,目前,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园区一期运营面积共5.6万平方米,其中产业加速区3.6万平方米、产业孵化区2万平方米,不仅为初创期博士后项目提供孵化空间,也为成熟期博士后项目提供了产业加速空间。截止目前,园区已引进博士后项目25个、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中10个为海外博士后项目,涵盖了海洋经济、物联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医疗健康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山东省首家博士后双创平台’的品牌效应,前期已先后到北京、江苏、广东等地走访了多所知名高校,洽谈对接了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引进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德国耶拿大学、德国马普高分子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日本丰田工业大学、日本关西学院、韩国庆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后及其他高层次人才。”据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西超介绍,预计到2021年,园区内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入驻项目将不少于200个,产值达30亿元,税收达3亿元。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已引进博士后项目25个、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仪式现场,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被授予“山东省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铭牌,成为山东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山东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蒋裕斌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实行省、市、区三级共建。“通过引进一批博士后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并且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体系,凸显出政府、市场等可以着力支持的‘点’。”扶持:入驻园区项目最高200万元 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完善博士后制度,创新政策服务,搭建完善平台,博士后工作发展迅速,在促进人才聚集、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出台《青岛市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实施意见(试行)》,为设站单位和博士后人员提供设站、科研、生活、创业、安家等各类资助。2016年,将外地来青就业博士后、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纳入资助范围。2018年,首次使用网上申报系统,极大便利了博士后与设站单位。2019年1月,出台《青岛市博士后培养留青资助实施细则》,将博士后安家补贴标准从20万元提升至25万元。据市人社局数据,“留青计划”实施至今,已累计发放博士后资助3.05亿元,惠及博士后10000余人次。截至2018年底,青岛市的博士后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达105家、13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累计招收博士后3512人,已出站1485人,出站留青1139人,累计出站留青率达到76.7%。城阳区还专门设立1亿元的博士后创业园科技金融支持扶持政策,对入驻园区的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可连续使用三年;对获得城阳区科技金融合作单位业务贷款的,可按相关规定享受补贴政策,最高贷款额度500万元。同时,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并在城阳区创办企业的项目,给予50万元至150万元的创业资助。此外,城阳区还拟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阳光科技智能制造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布局及资本运作。比赛:聚焦全球博士后人才,打造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品牌据了解,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是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指导下,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大赛将聚焦全球博士后人才,挖掘高端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赛事,促进科研与生产协同创新,拓展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多元化的发展渠道,实现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一键加速”,与产业应用精准对接。蒋裕斌表示:“这是国内首次全国性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希望能打造成品牌。”据悉,本次大赛分为报名、初赛、决赛三个阶段,目前报名已经启动,登陆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官网即可报名,初定于10月中旬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决赛。
近日,青岛市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出台《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这标志着青岛市设立市级博士后招收培养平台工作正式启动。博士后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高层次人才力量之一,博士后站(基地)则是招收培养博士后的主要平台。目前,青岛市拥有博士后站(基地)118家(包括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1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4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3家),博士后在站(基地)2071人,累计招收3883多人,全省占比分别为23%、48%、38%,均位居全省首位。同时,博士后已出站(基地)1662人,其中留青1264人,留青率超76%,为服务青岛发展大局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但是,因为国家博士后站和省基地两年一评,名额有限,再加上青岛市企事业单位、园区整体实力强,申报基数大,所以竞争激烈,只能优中选优,最终导致许多起步较晚、潜力巨大的单位虽求“台”若渴却一“台”难求!《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即主要面向以上有类似特点的企事业单位、园区,着力破除其短期难以成功获批国家博士后站和省基地的困境,帮助其建设市级博士后招收培养平台,从而缓解其当下面临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同时,由点到面,努力在青岛市打造国家、省、市等博士后培养“全链条”,加快形成“双招双引”高端平台梯队,为进一步集聚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实现青岛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同省待遇”即以省基地标准资助市基地是《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最大特点,其中第六章“经费及项目资助管理”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市基地的建基地资助、基地科研资助、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资助,市基地博士后人员的生活及住房补贴、安家补贴等资助参照《青岛市博士后培养留青资助实施细则》中对于青岛市设立的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相关资助标准执行。”也就是说,市基地能够享受到和省基地一样标准的“真金白银”资助:可按条件申请20万元建基地资助、每年度5万元基地科研资助,入基地每名博士后可按条件申请5万元应用研究项目资助(须经专家评审)、在基地期间2年最高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不含在职人员)、出基地后留青就业25万元安家补贴。高端发展需要高端人才,高端人才需要高端平台。青岛市人社局将根据《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尽快发布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通知,欢迎广大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园区踊跃申报。
“我是山东人,毕业后希望回家乡山东工作。”8月20日,在青岛参加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的澳门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张瑞瑶,接受采访时说:“青岛环境优美,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区位优势,来青岛工作成为我的首选。”张瑞瑶喜欢高校科研工作,向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投出了求职简历,并报名参加了青岛大学研修分营的活动,希望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当日,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青岛启动,邀请800多名海内外博士走进青岛21个研修分营,让人才与重点用人单位深度对接,提升引才引智精准度。此次活动以“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名古屋大学等13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800余名博士参加,其中海外博士100多名。这是在青岛市引才品牌活动“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基础上,第一次设立“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活动板块;第一次为参会博士打造定制化的分营研修方案;第一次面向海外高校、科研机构,邀请全球博士参与。如何实现引才引智精准匹配?依据征集到的博士人才岗位需求,根据参会博士的专业类别与各引才单位的行业类型,青岛市人社局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大学、青岛蓝谷、青岛银行等21个单位,创新设置了21个具有相应领域特点的研修分营。参会博士可以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定制化的研修方案,实现博士人才与引才单位需求的精准匹配。其中,青岛大学研修分营以“博识青大,携手一流”为主题,开展双选洽谈活动,吸引了300多名博士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分营开放展示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相关实验室;以“相约高铁四方·走进中国名片”为主题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分营展示了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铁及地铁生产制造现场……8月20日下午,40多名博士受邀参观青岛(市北)博士创业园分营,听取创业园推介,了解博士入住园区创业政策,分享园区博士企业创业经验,并与园区博士企业交流洽谈。“青岛市人才引进政策非常好,为高层次人才考虑得非常细致,像博士创业园,博士入住创业后,在财务管理、宣传推介、前期建设,考虑得非常细,感觉除了资金支持外,还设身处地为博士发展前途着想,这点非常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博士欧阳光接受采访时,对研修分营赞赏有加:“不同的博士,有不同的职业设想,有的喜欢科研,有的想去事业单位,还有的想创业,有的想进入大公司,分营模式很好地照顾到不同想法的博士,能更好更准确地找到符合自己希望的发展机会。”海尔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彤说:“97位海内外博士人才受邀参加我们海尔集团研修分营活动,参观海尔,与高管和专家直接交流,为企业和人才双方提供了充分的双向了解和洽谈空间。”“传统的招聘活动费时费力,对接效果也不一定好,研修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与参会博士更加充分的双向了解与洽谈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更从容地找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中车集团研修分营负责人表示,今年遴选了20余位博士进入集团工作,有效缓解了集团科研人才紧缺的局面。8月20日举行的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上,青岛市103所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驻青高校提供了2703个人才需求岗位。经过现场对接洽谈,来青博士共投递简历1173份。围绕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建设,青岛市招才引智视野和范围更加开放,放眼全球,面向国际,尤其是紧盯博士等高端人才群体,在全国率先组织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自201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6年来,活动汇集了来自140余所海内外高校共3900余名博士来青洽谈,1800余名博士通过集中活动与青岛牵手。“博士行”逐渐成为青岛市“双招双引”工作的亮眼品牌,博士人才集聚效应日益突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日讯 3日,在青岛滨海学校,来自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已经和学校签约。校长赵春燕介绍,这名公费师范生明年毕业。在青岛二中分校等局属学校,签约也在陆续进行。虽然距离这些学生毕业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学校已经提前锁定了优质师资。从毕业季招聘变成提前半年甚至提前一年招聘,学校渴求优质师资,更期待优质师资带来的辐射效应。拍视频,和毕业生培养感情此次招聘,局属学校和各区给出的范围大体相似,面向公费师范生和优质大学的毕业生,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以前是学生毕业季招聘,现在对公费师范生和优质师资的关注已经不分时间段,我们是全年都在物色人选。”赵春燕说,各校都有和公费师范生联系的微信群,很多是从学生刚进大学起就建立联系,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实习情况。为了让公费师范生多了解学校发展,博得“印象分”,有的学校会利用假期邀请大家到校园参观,今年受疫情影响,实地参观受限,学校特地录制了视频,让公费师范生们对学校多一些形象的认识。被各校争抢的公费师范生是公认的“素质高、上手快”优质资源。在高考录取时,公费师范生需要达到600分以上,高考成绩优异,培养过程严格。四年大学里,公费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职业定位——回生源地任教。有了这个目标,学生们练就了扎实的教师技能,并且不断参加说课、实习和各种教育技能比赛。招聘提前,早一步网罗资源利用校友资源打亲情牌,游说更多公费师范生关注学校,或是在师范生群里潜伏,随时了解学生动向……各校负责招聘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招数。为了能早一轮挑选,招聘时间越来越早。今年,局属学校招聘从9月开始发布简章,但在这之前,市南区、市北区的集中招聘已经开始。一位办公室主任透露,相比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公费师范生的去向更明确,所以签约之后基本没有毁约的担忧。“按照协议,如果毁约,毕业生需要支付五千元违约金,但到明年7月份,学校拿着五千元再去哪里找老师?”他表示,距离毕业还有大半年时间,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设计变数比较大,但公费师范生早就确定会当老师,一轮轮实习下来,已经对学校有了深入了解,一般不会有毁约的担忧。学霸加盟,博士老师不稀奇青岛十七中负责教师招聘的姜娟告诉观海新闻记者,目前已经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的2021届毕业生通过考试,和学校达成了意向,他们中不乏博士学历。博士生当中学老师,如今已不稀奇。观海新闻记者看到,面向“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招聘简章里虽然没有限定学历,但报名的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因为报名人数太多,为了组织面试等考核,有的学校不但考察学生毕业院校是否是一流大学,还考察了毕业生的专业是否属于一流,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本科毕业院校也被一并考察。入职后,他们还要上一“课”虽然这些新教师已经在大学里积攒了实战经验,但入职之后,都会再经过集中培训和到岗实践等环节,以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升师德和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各学校会结合自身实际,对新教师进行学校制度、常规管理、学科通识等各方面的岗前培训,并以“拜师结对”的形式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双导师制。新教师在试用期内全程跟随导师观摩学习,包括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早晚自习、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管理等。学校会采用“教研组评价”“学校考核”“培训部门考核”等评价方式,实现对新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来源:青岛日报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6月30日,青岛市举办2020年人才政策进高校暨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全球推介会。来自137家“双一流”高校、70家省内重点院校和46家技工院校毕业生观看直播,累计点击量突破61.2万人次。发布青年人才政策,以政策驱动为人才赋能近年来,青岛市接续出台10条举措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以政策驱动助力人才成长、成才、成功,涵盖毕业生落户、住房安家、就业创业、实习实训等多个层面,逐步放宽落户政策,毕业学年大学生可直接在青落户,并享受本市购房政策,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人才公寓;不断优化落户程序,上线“学历汇”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毕业生落户“秒批”;年内全市计划建设和筹集不少于10万套人才住房,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让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可按月享受住房补贴,在青岛购买首套房的博士、硕士,还可享受15万元、10万元安家费;上线国内首个人才政策“电子词典”,实现域内人才政策“一网集成、一键查询”,为各类人才提供定制化政策供给……坚持站在未来看人才,“用一流人才干一流事业”的青岛,正努力通过提升人才工作的专业化、平台化、市场化和生态化水平,着力优化政策与服务供给,实现人才结构和人才发展环境的双优化。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引才”平台疫情发生后,青岛主动探索“云端引才”新模式,依托大数据赋能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招才引智新格局。于2月份上线“招聘e站”服务平台,通过搭建“人才超市”和“岗位超市”两个线上资源池,构建起“天猫”模式人才供需双向对接交流平台,实现视频、文字、文件、语音“云上四通”,为人才资源与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搭建了桥梁。“招聘e站”通过大数据招聘算法,实时匹配个人专业标签信息和岗位信息,通过微信向个人精准推送相关岗位信息,利用青岛智慧人才信息共享系统,将诚信信用信息嵌入人力招聘求职环节,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诚信查询服务,实现人才与用人主体双向诚信互动。此外,青岛还将人工智能和5G技术嵌入该平台,自主开发AI远程视频招聘系统。上半年,青岛依托这一平台,接续开展战“疫”有情、“青”有独钟招才引智系列活动,面向全球发出“招贤令”,搭载3.3万余个重点产业人才岗位需求的“人才专列2020号”,举办“青鸟计划·唯才唯青岛”青年人才“云上招聘会”,邀天下英才在线“云洽谈”。据统计,截至目前,青岛人才网“招聘e站”平台企业注册量超2万家,其中4500余家(次)用人单位发布招聘计划,提供岗位6.6万个。云端发布政策、云端直播岗位、云端进行面试……疫情期间,“不打烊”的青岛受到人才和企业的多方欢迎。推出招才引智活动升级版记者从推介会现场了解到,青岛正积极筹备各项招才引智活动,并面向海内外发出诚挚邀请:下半年,岛城将适时举办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和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活动,诚邀全球英才共聚岛城。据悉,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作为青岛市自主搭建的“走出去”引才渠道,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举办120余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引才足迹遍布25座城市的50余所重点院校,累计收取简历数突破10万;6月中旬,青岛市分赴国内27所“双一流”高校集中开展走访推介活动,与各高校就构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引才合作模式进行深入对接,将逐步加大与各高校在高端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力度,进一步丰富与各高校交流合作内涵,推动打造“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升级版。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作为青岛市“请进来”引才的品牌活动,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6届,累计吸引3000余名博士来青洽谈对接。2019年,青岛市在“博士行”活动的基础上,举办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活动,借助活动平台,邀请海内外博士来青研修对接,引导博士更早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氛围,提高人岗适配度;今年,青岛市将继续推动活动提质扩容,推出“全球博士山东蓝区研修营”,组织胶东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设置博士研修点,为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赋能助力。同时,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正处于报名阶段,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底,8月中旬,大赛初赛采用线上评审形式;9月下旬,决赛阶段视情确定具体形式。对获得金、银、铜奖和优胜奖的优秀项目,大赛结束后一年内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落地实施转化的,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综合资助。
3月17日,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当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青岛“聚青行动计划”,出台十条举措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十条举措明确了在青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可以申请落户外,高校毕业生还可享受住房补贴政策和一次性安家费政策。比如,博士研究生最高给予1500元/月的住房补贴,最长不超过36个月;安家的话,博士研究生每人给予一次性安家费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以下为十条具体举措:第一条毕业学年大学生可在青落户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国内(境)外高校专科及以上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可申请在青落户。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含毕业学年),可申请在所在院校的学生集体户落户;本市以外(含国、境外)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可依次选择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亲属(指父母、配偶)家庭户和市人才集体户落户。符合条件拟落户的大学生登录“青岛人才网”或关注“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点击“青岛人社·学历汇”,进入学历学籍信息采集平合,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有关材料,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确认。完成学籍信息确认后,通过“青岛人才网”或“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点击“先落户后就业”模块,选择“学历学位人才”,并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申请。审核通过的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由所在院校统一到学生集体户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本市以外(含国境外)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根据公安落户办理指南,到相应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大学生在青落户后,可享受本市购房政策,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人才公寓。第二条实施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政策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派遣期内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及留学回国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我市就业或创业并具有本市户籍的,分别按照本科毕业生500元/月,硕士研究生最高1200元/月,博士研究生最高1500元/月的补贴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第三条实施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政策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研究生、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回国研究生,在青岛行政辖区内初次就业或创业,并在我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具有本市户籍的,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费。第四条实施高校毕业生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政策对2018年及以后毕业的派遣期内统招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小微企业就业并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按每人每月4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小微企业就业补贴。第五条实施青年见习补贴政策毕业学年大学生、派遣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周岁未就业或失业青年,可在全市见习基地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见习期间,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支付基本生活费,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人员参加就业;见习满3个月后,见习基地可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并继续享受就业见习补贴至见习协议期满。其中,派遣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未就业或失业的青年参加见习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和每人每月15元标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目前,全市共有青年见习基地373家。第六条实施“金种子”人才储备工程企业从“双一流建设大学”的高校中遴选一批有意来青创新创业的优秀在校生,并与学生签订“信用合同”,给予一定学费补助。对入选“金种子”人才储备工程的国内在校研究生,根据所获奖学金额度的50%给予生活补助,国外留学的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生活补助。企业给予“金种子”人才的学费补助和生活补助,由财政部门给予企业50%补贴。企业接收“金种子”人才来青实习的,财政部门每月按照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50%给予实习单位补贴,实习补助不足社平工资50%的,据实发放;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第七条实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性就业并缴纳灵活就业社会保险的,按照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3给予最长2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每月最高不超过500元。第八条实施创业补贴政策按现行政策规定,大中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5年内毕业生、毕业年度在校生以及普通高校休学创业大学生,在青岛行政区域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各类创业实体,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在创业实体办理就业登记、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及以上的,可申领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等法定劳动年龄内各类人员创办的小微企业,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注册登记满1年,申领补贴时法定代表人在该企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可申领1.2万元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除创业者本人外至少1名职工在该企业就业的,补贴标准提高到2万元。第九条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在青岛行政区域内自主创业的大中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5年内毕业生、毕业年度在校生以及普通高校休学创业大学生,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在创业实体办理就业手续,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申请最长3年期限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根据带动就业情况给予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创业实体的,可申请最高4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第十条提供免费档案托管服务在青落户的大学生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已办理入职手续的,档案由毕业院校发往就业单位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已办理入职手续的,档案由毕业院校发往就业单位注册(登记管理)机构同级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档案由毕业院校发往户籍所在地的市、区(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大学生可登录“青岛人才网”办理档案接转业务,或由毕业院校发往生源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节奏,却阻挡不了毕业生来青就业的脚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智联招聘创建了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为招聘企业和毕业生双方提供线上交流、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等服务,实现招聘岗位精准对接。自2020年2月12日平台启用以来,已有2121家招聘企业发放岗位3.4万个,毕业生在线投递简历6.7万人次。6月底之前,网络招聘平台还将密集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帮助毕业生圆梦青岛。即日起,符合落户条件的大学生可登录“青岛人才网”或关注“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申请。其他政策,可通过“青岛人才网”“青岛就业网”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不见面、零跑腿,具体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政策内容为准,详情可拨打12333进行政策咨询。(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