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不少名校博士吐槽青岛工资低,人才如何引进是否该引起重视反骨仔

不少名校博士吐槽青岛工资低,人才如何引进是否该引起重视

青岛留不住人才,与工资低,房价高,消费高有一定关系,作为旅游城市消费高可以理解,但是薪资和房价真的?不少人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青岛大一套房,你说能留住人才吗?日前,网上不少名校博士吐槽青岛工资低问题。个人感觉工资高低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不缺人和市场上低工资也能找到合适的人可能是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于就业人员合适的工作太难找了,人多工作岗位太少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太少了,求职的太多也是导致工资不高的原因,下一步作为一线大城市,为了青岛的建设,该如何引进人才是一大问题,是否可以为引进人才提供某些福利或者便利条件,或者相应提高工资水平,引进人才后要考虑留住人才。大家对此事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引进人才的好方法,欢迎留言评论。

莫如弃世

山东青岛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年薪25-60万,安家费20万-400万

这几年是全国高校招聘人才最多的时候,很多大学对于人才对招聘可谓是下了血本。为什么这样呢?一是因为双一流计划的实施。双一流计划是国家的大学战略,与国家相配套。各省市也实施了双一流计划,投入了很多资源建设各地的大学。二是因为教育部的评估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评估和硕士点、博士点申报都需要博士数目。教师的博士比例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指标。山东的大学这两三年也行动起来了。虽然晚点,但是毕竟起步了。前面介绍过潍坊学院、枣庄学院和鲁东大学今年的人才招聘情况。这次介绍山东省属大学的一所重量级院校:青岛大学。一、历史悠久的大学青岛大学是山东省一所重点大学。这十多年来,青岛大学各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青岛大学也获得来诸多博士们的青睐。和国内的很多大学一样,青岛大学的历史很复杂。在青岛大学简介上,它的历史和山东大学是一样的。因为在很长上一段时间,青岛存在着一所叫作私立青岛大学或国立青岛大学的学校。这所学校后来搬到济南去了,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一部分。现在的青岛大学是1984年开始新建的大学。这所大学后来经过合并,实力迅速增强。1993年,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四所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青岛大学。这次合并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是接续上了历史。青岛医学院是国立青岛大学留下了的,青岛大学合并了它,就可以将历史延续到民国时期,成了历史名校。二是学科门类齐全了。这几所大学专业设置具有互补性,通过合并,青岛大学的学科门类很快就齐全了,成了综合大学。尤其是对青岛医学院的合并,走在了其他大学的前面。青岛景观二、青岛大学实力很不错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青岛大学现有36个学院,1个医学部,10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本学层次包含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2个国家重点学科,很多学科在全国排名靠前。学校还有4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师资队伍方面,青岛大学拥有院士、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人才260余人。2019大学排名榜上,青岛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进入"世界500强潜力高校";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青岛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第82位。三、招聘情况按照惯例,本文只介绍青年招聘人才招聘情况。那些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杰青们都是学校上门挖,不需要信息的。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博士,更需要信息。青岛大学今年面向海内外,计划引进优秀博士人才200名。青年人才,青岛大学分为两类:1.青年卓越人才。这类人才的认定要依据《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暂行)》。应聘者要满足科研业绩条件,或为学科急需的优秀博士。并且,对应聘者的年龄也有限制,自然科学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须不超过38周岁。青年卓越人才年收入25万元;安家费20万元,都是税前啊;科研启动经费5万或2万元。2.青年博士类人才。这一类别,对业绩要求不高。主要是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2周岁。学校提供安家费72000元,按月2000元发放3年;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3万或1万元。四、评价一下青岛大学给青年人才的待遇的确不高,可能是区位优势导致的傲慢。可能是,这种待遇很多青年也去得很多。真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这样的宣传口号,让青岛全国闻名,就要这个环境,待遇低一点也不要紧。可能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不过青岛市作为地方政府,对于引进人才也投入了资金:具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称号的引进人才,可申报青岛市30万—100万住房补贴;首次在青就业的青年博士均可获得1200元/月,累计发放36个月的住房补贴。普通的青年博士加上这个补贴,可以获得10多万,虽然不多,也还可以吧。但是,青岛的高房价会成为很多想去青岛工作的青年人的绊脚石。

形神

青岛新政|博士硕士来青就业创业,可领一次性安家费

吸引高层次青年人才,青岛再出新政。3月4日,青岛市人社局宣布,2018年6月6日以后,在青岛市行政辖区内初次就业或创业并具有青岛户籍的可申请一次性安家费。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引才新政瞄准高层次人才 硕士10万,博士15万3月4日,青岛市人社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对《青岛市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进行了解读。按照《细则》,一次性安家费发放对象为2018年6月6日以后,在青岛市行政辖区内初次就业或创业,并在青岛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回国研究生。安家费发放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一次性发放。申报人员须具有本市户籍 不可与购房优惠同时享受根据政策,申报人员应为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本市户籍。博士研究生年龄为40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申报人员应在青岛市就业并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在青初次自主创业的,须依法登记注册成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创业实体须正常经营1年及以上。申报人员须按规定由就业单位或创业实体在青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累计满12个月。申报人员须于2018年6月6日以后在青岛市行政辖区内新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符合青岛市现行购买商品住房有关政策。其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须完成预告登记,并取得不动产登记证明;购买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安家费每人只可享受一次。申报人员未婚的,所购商品房产权人须为申报人且产权为申报人单独所有;申报人员已婚的,所购商品房产权人可为申报人单独所有或夫妻共有。夫妻双方同时具备申报安家费条件的,按照“就高”的原则,只可其中一人享受安家费。已购买青岛市产权型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及享受过本市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购房安家补贴等购房优惠政策的,不再享受安家费。已分配租赁型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的应退出后方可申请安家费。已享受过在青就业研究生住房补贴或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的人员,符合安家费申领条件的,可提出申请,已申领的住房补贴将在安家费中予以扣减。5月上旬启动首次申报 此后网上随时申报青岛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家费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申报及审核过程中,除目前暂时无法通过信息资源平台进行信息比对的,可要求持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外,对可通过国家或全市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获取的个人学历、工商营业执照等信息不再要求现场提供书面材料。“申报时间打破以往每年固定时间段集中申报的限制,升级为网上随时申报。预计5月上旬我们将启动首次申报。”负责人说,申报工作启动后,申报人员可随时进行申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日常受理申报申请,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一体化信息平台核实申报人员就业、社会保险缴纳情况。通过国家或全市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个人学历、户籍、工商注册等信息进行核实。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每月首个工作日汇总上月市、区市申请人名单后,送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市住房保障部门,并由以上两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对申报人员的购房情况、享受各类住房优惠政策等情况进行核查确认,并将核查结果反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拟发放安家费人员名单。各级人社部门将拟发放安家费人员名单对外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各级人社部门将安家费发放至符合条件的人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天之所助

青岛安家费:一个博士15万,对人才的态度里藏着城市发展的格局

眼看着10月份就快过去了,不知道想买房的人才们有没有开始纠结这么一件事儿:青岛的安家费眼看着就要到期了,到期之后会不会延期?还是会换个福利更大的?亦或是直接取消?近几个月来,也确实有不少朋友跟小助手咨询过这个问题。今天小助手就来为大家讲解分析一下关于安家费的未来。01首先为了方便不了解的朋友,简单说一下青岛的安家费是个啥(懂安家费的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安家费是青岛人才引进政策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你是高学历人才,想要来青岛买房安家,那么就能拿到博士15万,硕士10万的安家费。要求是博士40岁以下,硕士35岁以下,有青岛户籍,缴满一年以上的社保,且在2018年6月后首次在青岛买房。安家费为期三年,从2019年4月初开始,截止至2021年3月底。要讨论安家费会不会顺延,先得看实际效果如何。安家费实施已经快三年了,人才们对安家费的满意度高吗?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不满意。主要问题是这么两点:02安家费的数额太小,青岛房子又太贵。如果告诉你,白给你10-15万用来买房子,那毫无疑问是个大福利。可一件事儿好坏就怕横向对比。近几年是全国各二线城市疯抢人才的时间段,而且一年比一年激烈。一线已经严重超负荷,青中年人才们势必会向二线回流。谁能抢到这些人才,谁就能占得未来先机。各个城市发布的名称不同,有叫安家费的,有叫人才住房补贴的……等等,反正都是给人才送钱买房。可是青岛跟其他二线城市比起来,实在是有点抠。像成都、郑州、苏州、长沙、武汉……等等城市,给的钱都比青岛要高,还不止高一点,是高了好几倍。而房价呢,青岛却一点不比上述城市低,像沿海的核心地段,比人家还贵。换言之,人才在别的二线城市,能拿到房价近50%的补贴,换到青岛来连房价的10%的悬,要不然就只能去离市区较远,配套较差的区域。你要是人才,你怎么选?一位博士,寒窗苦读二十年,将近30岁出来,你发15万就指望人家纳头便拜?是不是有点太看不起人了?03安家费的定位很尴尬。众所周知,安家费这种福利,申请起来是比较麻烦的,条条框框限制比较多。像青岛的安家费,同时限制了年龄、户籍、社保、购房时间和政策时间。几条规定重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有资格申请的人还真不多。年纪得小,但又不能是刚毕业的——这说明青岛安家费瞄准的是30岁上下的人才,这些人有学识,有工作经验,又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但问题是青岛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你还得要求他们3年内在青岛买房才能享受安家费。这些人群,不少都过了适婚年龄,有很多已经结婚买房了,被首套规定彻底限制住。考虑到青岛近几年的房市,没买房的那些也未必情愿现在入场。04一般一提到官方发福利的事儿,大家总会觉得反正他们有的是钱,给呗。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各省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总跟买房子挂钩?是因为房子是人才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吗?——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土地是地方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青年人才代表着人口红利,能极大地拉动本地房地产市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往下掉钱,官方给人才们发钱,也要仰仗人才们来本地发展、生活、买房、消费……房市越好,能给人才们发的钱也就越多,吸引更多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恶性循环。所以理论上安家费很美:既能吸引人才,又能去库存,可实际一通操作下来,结果往往是“欲缚二兔,不得一兔”不仅是安家费,共有产权、住房补贴、人才公寓……都是如此。所以关于安家费会不会延续,小助手认为很大很大很大概率是不会的。再加上有新领导来青岛任职已经是毫无疑问板上钉钉了,也许青岛未来会迎来福利更高,辐射范围更广,收益也更加实际的“新安家费”。无论是安家费还是人才公寓,都对人才等级、户籍和社保有要求,如果你在这几方面需要帮助,欢迎你来联系我们保障房助手。

惠子吊之

青岛鼓励高层次青年人才来青创新创业 博士安家费15万

中国山东网青岛3月4日讯 (记者 刘淑红) 近日,青岛市正式下发《关于印发<青岛市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审核发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细则》”),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一次性给予发放安家费。发放对象瞄准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安家费发放对象为2018年6月6日以后,在青岛市行政辖区内初次就业或创业,并在我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回国研究生。申报人员须具有本市户籍 不可与购房优惠同时享受申报人员应为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本市户籍。博士研究生年龄为40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申报人员应在我市就业并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在青初次自主创业的,须依法登记注册成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创业实体须正常经营1年及以上。申报人员须按规定由就业单位或创业实体在青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累计满12个月。申报人员须于2018年6月6日以后在青岛市行政辖区内新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符合青岛市现行购买商品住房有关政策。其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须完成预告登记,并取得不动产登记证明;购买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安家费每人只可享受一次。申报人员未婚的,所购商品房产权人须为申报人且产权为申报人单独所有;申报人员已婚的,所购商品房产权人可为申报人单独所有或夫妻共有。夫妻双方同时具备申报安家费条件的,按照“就高”的原则,只可其中一人享受安家费。已购买青岛市产权型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及享受过本市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购房安家补贴等购房优惠政策的,不再享受安家费。已分配租赁型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的应退出后方可申请安家费。已享受过在青就业研究生住房补贴或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的人员,符合安家费申领条件的,可提出申请,已申领的住房补贴将在安家费中予以扣减。网上申报“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安家费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申报及审核过程中,除目前暂时无法通过信息资源平台进行信息比对的,可要求持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外,对可通过国家或全市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获取的个人学历、工商营业执照等信息不再要求现场提供书面材料。申报实现“常态化” 审核提速效率高申报时间打破以往补贴申报办法,不再采取每年固定时间段集中申报。申报工作启动后,申报人员可随时进行申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日常受理申报申请,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一体化信息平台核实申报人员就业、社会保险缴纳情况。通过国家或全市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个人学历、户籍、工商注册等信息进行核实。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每月首个工作日汇总上月市、区市申请人名单后,送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市住房保障部门,并由以上两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对申报人员的购房情况、享受各类住房优惠政策等情况进行核查确认,并将核查结果反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拟发放安家费人员名单。各级人社部门将拟发放安家费人员名单对外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各级人社部门将安家费发放至符合条件的人员。

不累于俗

博士生当中学老师不稀奇!局属学校招聘陆续签约,青岛提前半年锁定优质师资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日讯 3日,在青岛滨海学校,来自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已经和学校签约。校长赵春燕介绍,这名公费师范生明年毕业。在青岛二中分校等局属学校,签约也在陆续进行。虽然距离这些学生毕业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学校已经提前锁定了优质师资。从毕业季招聘变成提前半年甚至提前一年招聘,学校渴求优质师资,更期待优质师资带来的辐射效应。拍视频,和毕业生培养感情此次招聘,局属学校和各区给出的范围大体相似,面向公费师范生和优质大学的毕业生,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以前是学生毕业季招聘,现在对公费师范生和优质师资的关注已经不分时间段,我们是全年都在物色人选。”赵春燕说,各校都有和公费师范生联系的微信群,很多是从学生刚进大学起就建立联系,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实习情况。为了让公费师范生多了解学校发展,博得“印象分”,有的学校会利用假期邀请大家到校园参观,今年受疫情影响,实地参观受限,学校特地录制了视频,让公费师范生们对学校多一些形象的认识。被各校争抢的公费师范生是公认的“素质高、上手快”优质资源。在高考录取时,公费师范生需要达到600分以上,高考成绩优异,培养过程严格。四年大学里,公费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职业定位——回生源地任教。有了这个目标,学生们练就了扎实的教师技能,并且不断参加说课、实习和各种教育技能比赛。招聘提前,早一步网罗资源利用校友资源打亲情牌,游说更多公费师范生关注学校,或是在师范生群里潜伏,随时了解学生动向……各校负责招聘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招数。为了能早一轮挑选,招聘时间越来越早。今年,局属学校招聘从9月开始发布简章,但在这之前,市南区、市北区的集中招聘已经开始。一位办公室主任透露,相比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公费师范生的去向更明确,所以签约之后基本没有毁约的担忧。“按照协议,如果毁约,毕业生需要支付五千元违约金,但到明年7月份,学校拿着五千元再去哪里找老师?”他表示,距离毕业还有大半年时间,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设计变数比较大,但公费师范生早就确定会当老师,一轮轮实习下来,已经对学校有了深入了解,一般不会有毁约的担忧。学霸加盟,博士老师不稀奇青岛十七中负责教师招聘的姜娟告诉观海新闻记者,目前已经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的2021届毕业生通过考试,和学校达成了意向,他们中不乏博士学历。博士生当中学老师,如今已不稀奇。观海新闻记者看到,面向“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招聘简章里虽然没有限定学历,但报名的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因为报名人数太多,为了组织面试等考核,有的学校不但考察学生毕业院校是否是一流大学,还考察了毕业生的专业是否属于一流,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本科毕业院校也被一并考察。入职后,他们还要上一“课”虽然这些新教师已经在大学里积攒了实战经验,但入职之后,都会再经过集中培训和到岗实践等环节,以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升师德和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各学校会结合自身实际,对新教师进行学校制度、常规管理、学科通识等各方面的岗前培训,并以“拜师结对”的形式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双导师制。新教师在试用期内全程跟随导师观摩学习,包括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早晚自习、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管理等。学校会采用“教研组评价”“学校考核”“培训部门考核”等评价方式,实现对新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来源:青岛日报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废起也

发布博士需求岗位4800个!这次博士青岛行选择了“云端相聚”

11月10日,创业青岛——全球博士山东蓝区研修营暨第七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开幕,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66所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的230余名博士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办,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为参会博士提供了城市主题推介、高层次人才云洽谈、线上研修营等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板块,除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66所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的230余名博士生代表参加外,来自青岛市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贵州省安顺市的91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驻青高校发布4800余个博士需求岗位,需求数量为历年之最。青岛市自2014年起在全国率先组织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6年来,活动汇集了来自150余所海内外高校共4000余名博士来青洽谈。今年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青岛充分发挥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借助海内外高校、人力资源协会、商会、同乡会等社会组织力量,邀请海内外博士人才与岛城“云端相聚”。为促进人才与用人单位高效精准对接,本次活动根据参会博士的专业类别与各引才单位的行业类型,设置了包括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等五大板块20余个各具特色的研修分营。研修营活动围绕引才主题,通过线上洽谈、视频面试、主题推介等多种形式,为参会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在线深度对接的平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研修分营为博士们详细介绍了学校软硬件环境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线上开展双选洽谈活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银行等工业物联网或头部企业分营通过云上发布厅等形式,展现了产业内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青岛国际院士港、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分营通过政策推介、创业场景展示等方式,向参会博士展现了青岛市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扶持体系等。今年“博士行”活动首次邀请胶东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的企事业单位参与,来自潍坊、滨州等地市的单位现场发布100余个博士需求。青岛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汲取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经济圈、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凝聚展现胶东五市的智慧和特色,加快推动区域间人才交流合作,推动胶东半岛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业创新的乐园。”为了能够“引得来”、更能“留得住”、“用得好”,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博士人才专项优惠政策: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博士凭学位证即可落户;加大对博士人才在青生活、住房的补贴力度,海内外博士来青购买首套商品房可享受15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补贴,来青在站博士后2年内可享受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出站留青、来青工作的可享受25万元安家补贴,对在青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根据风投公司投资及企业发展情况,市和区政府可按照1∶1比例跟投,上不封顶……这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的出台,解除了各类博士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岛城心无旁骛地安心创新创业。(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龙拳天

7篇论文,6项专利,这个青岛大学女博士觉得科研很快乐,不痛苦!

谁说科研总是痛苦的?今天阿浮的好朋友豹豹就带来了一位快乐科研、快乐生活的青大博士!快来看看吧!“就算你申请不到国家公派留学名额,我们实验室也要尽力帮助你出国。”在她的博导、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光亭教授的全力支持下,纺织服装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宋焱,最终成功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名额,在2019年1月暂别自己从本科入学以来就从未离开过的青岛大学,前往美国田纳西大学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宋焱: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初到美国,宋焱觉得自己的英语还是不够用,“有时候也有点孤单。”那里没有老师紧跟实验时间节点的制度安排,实验器材和国内的也有些许差别,宋焱克服了种种工作、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天在学校进行纤维样品实验、测试记录、分析数据,中午吃加热的盒饭,那是头一天她在家做好的。在美国的学习时间是一年,她希望能发表两篇SCI一区论文,“这一年或许会对明年如期毕业造成一点影响,但在美国见识、学习到的东西,远比何时取得学位重要。”“做科研很有成就感”“本来没什么用处的麻秆外皮经过处理,去除杂质后便可以制作出纤维,可以纺纱,做成布料。”谈起自己的研究方向,宋焱表示,麻纤维的原生制备是一个虽然小众却极具应用价值的方向。怎么把粗糙的红麻纤维做得更细更柔软?如何实现苎麻的清洁生产脱胶?在《苎麻纤维的绿色脱胶工艺》一文的研究写作过程中,宋焱在课题组教师姜伟的建议下在纺织的基础上加入了环保试验,检测煮完纤维的废水里污染物的指标,提升了论文“档次”,这篇在纺织和环保领域都有所突破的论文获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宋焱参与了导师负责的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7篇,拥有“一种苎麻精干麻的生产方法”“一种高胶质含量的原麻纤维的脱胶方法”等6项专利授权。“蛟龙号使用的缆绳、医用人造皮肤等都是纺织工程这个领域下的科研成果,很有实际意义。”宋焱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学科,“把原料放到像爆米花机似的蒸汽闪爆机里,‘轰’地一声,麻秆皮就能变成纤维,然后做出袜子、内衣等,很有成就感。”部分发表的论文宋焱的科研之路始于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初次实验是帮助某工厂测试一批样品的数据,需要一直用冷凝水保持液体浓度。一切都布置好后,在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里,宋焱便去隔壁办公室查阅资料了。一个小时后她回实验室查看结果时,却发现冷凝水管不知何时裂开了,水流了一地,“当时脑子一下子懵了,觉得自己闯祸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她赶快去隔壁办公室找师兄师姐们寻求帮助,他们一边安慰她一边从容地帮忙收拾现场。从那以后,宋焱意识到自己缺乏实验经验,便经常跟在师兄师姐身后学习,也积极投身到自己的项目实验中。刚开始做实验时还常常很心急,比如在脱胶实验时,刚煮完纤维,水还热着,她就想赶紧把纤维收出来,省略冷却环节就把水倒出,经常烫到自己,烫了几次也就长了记性,现在做实验就从容了许多。在她看来,关于细菌的实验是最难操作的,宋焱和2017级硕士研究生聂凯一起完成过一个关于麻纤维抑菌性的实验,因为细菌繁殖较快,所以必须在当晚记录数据。“我记得那次拖到凌晨一点多才弄完”,聂凯回忆道,“师姐就是一个对实验特别认真的人。” “在实验室能制作出的纤维量很少,但只要研究出可行的方法就可以投入到工厂的实际生产中。”宋焱表示,在这个横向的应用过程中,实验室中同样的原料配比真正到了工厂有时候却效果不好,还要根据工厂的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利用假期,她到德州某纺织企业实习,发现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一旦应用到实际中,都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她真正看到了纺纱机器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很多实际的东西:比如在工厂中棉线会被标记成“C”方便辨识。正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宋焱找到了方向,她逐渐能用最高效的方法得到可靠数据,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科研设想。“‘国重505’就是我的家”宋焱说:“国重505(国家重点实验室505室)就像我的家,有可亲可爱的弟弟妹妹,也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实验室的同学们 在科研中受挫心情低落时,宋焱会和师弟师妹们一起排解,“有什么不开心的和大家一起吐槽吐槽就过去了。”她不仅会经常在自己的科研任务之外指导其他学生做实验,帮师他们修改论文,平日也会很用心地与大家相处。作为资历最深的“实验室一姐”,宋焱会叫上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饭后在百木园里逛一逛,一起拍照聊天。聂凯说,跟着“一姐”,大家什么也不用操心,“我们每次出去玩,路线和天气她会提前看好,我们只需要带着自己的好心情。”韩光亭则评价说:“这才是一个科研团队该有的样子。”身在美国的宋焱想念那间实验室,也感恩那间实验室,老师们对她的帮助正是她坚持的动力。课题组老师张元明曾帮宋焱修改开题报告PPT,前前后后改了十多遍。宋焱每次有学术上的问题去找张元明,他都不厌其烦地与宋焱讨论。宋焱说,每次从他办公室讨论完问题出来,就充满了做科研的动力。赴美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敏、辅导员李丹、硕士导师李显波等经常关心她的状况,课题组老师姜伟也经常跟进她的课题进展。“宋焱是一个有心、用心的学生。”韩光亭这样评价宋焱。作为博导,韩光亭对宋焱的要求很严格,却尽力给她提供一切有利于她发展的机会。宋焱硕士时期成绩优异,在申请博士生推荐免试的名额时,在韩光亭的鼓励下报考了同专业的某国家重点大学,并被青岛大学和该大学同时录取。但宋焱为了继续深入研究自己的实验课题,决定留在“国重505”,成为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建立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的Arthur J.Ragauskas教授来青岛大学学术访问时,韩光亭推荐宋焱作为学生代表介绍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展现了自己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为日后成功申请到赴美跟随其深造的机会打下了基础。研究生期间和宋焱关系很好的英语外教WILSON夫妇给赴美深造的宋焱提供了很多帮助 “做好每天该做的每一件小事,该来的就自然会来。”宋焱认为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并没有什么秘诀,也并不觉得自己有“可以抗压的强大的心脏”,只是“因为老师们的帮助和同学们的团结,研究生生涯过得充实满足又快乐。”宋焱希望学成毕业后可以成为青岛大学的一名教师,带领学生们在科研领域继续钻研下去。青岛大学报 编辑 :陈钰 审校:尹铄 王璐 责编 :魏喆吉 李鹏

彼于致福

喜提“中国最佳引才城市”,青岛做对了什么?

2020年,哪些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11月27日晚举办的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典礼上,青岛市荣获“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与青岛一同上榜的,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苏州等城市和地区。可以说,青岛的上榜,既属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青岛的人才发展环境或许仍存在差距。不过今年以来,从一条条引才政策、一场场求贤盛会、一项项留才举措中,我们看到了青岛“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诚意和决心。今年1-10月,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仍有21.49万人才从五湖四海汇聚青岛,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将突破220万人。“高精尖”人才集聚优势明显,在青各类院士155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2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汇聚成的是建设创业之城的磅礴力量。青岛用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培育更多优质“城市合伙人”。01 青岛赢在年轻人才“引”和“留”“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由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共同发起,已连续举办16年,被誉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界“奥斯卡”。此次评选中,获得最佳引才城市的有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广州市、宁波市、青岛市、苏州市、无锡市、银川市、成都市锦江区、广州市海珠区。这些城市和地区获选的原因是:从容应对疫情给引才工作带来的挑战,通过推出高竞争力的引才方针,展现出强大的城市“复原力”。在快速应对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干得好。青岛为何能在北上广等前排城市中脱颖而出?据智联招聘分析,在众多申报城市中,青岛市“年轻人吸引力”和“人才的保留”两个维度上展现出了优秀的能力。截止到今年10月份,青岛新增的非本地户籍求职者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达到了60%,超过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人才保留上,外地户籍的求职者留在青岛的意愿相比去年进一步加强,保留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超过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这样的青岛,更需要年轻人才注入创新创业活力。可以看到,去年以来,青岛在制定人才政策、完善引才举措时,针对以高校毕业生等为代表的年轻人才制定的优惠政策,住房补贴、落户秒批等手段不拘一格,有效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比如从毕业生最关注的落户入手,青岛将未就业的外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扩大到专科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可在线进行学籍确认,落户资格审核实现“秒批”;今年2月,青岛提出2020年全市将建设和筹集不少于10万套人才住房。在人才服务流程再造方面,青岛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开发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程序,扩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务的“零跑腿”事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人才服务提质增效。再看今年新设立的“2020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榜单,上榜的有广东省、东莞市、杭州市、南京市、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无锡市、武汉市、宁波市北仑区。该奖项从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中小微企业招聘复原力四个维度综合评审,旨在表彰面对疫情影响与未知挑战,仍能为人才提供更多更好就业机会的城市标杆典范。促进就业方面,青岛同样表现不俗——围绕稳就业、保就业,青岛今年以来多措并举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力以赴筑牢民生之本。“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聚焦经济发展、援企稳岗、政策落实等方面,青岛市构建起系统完善、点面结合、措施有力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尤其是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青岛市发布了“聚青行动计划”十条举措,从毕业生落户、住房安家、就业创业、实习实训等多个层面推出政策优惠,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截至10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84万人,同比增长13.89%,新增就业继续增长;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4%,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回暖、好于预期。02 引才20余万人背后的市场逻辑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经济转型升级逐渐深化,城市的发展目标也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在人才的角逐赛中,跑在前面的城市已经开始减少对资源要素的依赖,转换城市发展模式,建立吸引人才宜居宜业的环境,以此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典型的创业城市深圳,飘荡着那句耳熟能详的“来了,就是深圳人!”多年来,深圳将引才用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深圳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达548万余。其中,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近1.6万,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4万。深圳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才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机制的成功。青岛同样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的机制决定用什么政策招人、采取什么措施留人。近日,海尔集团4名无头衔、无称号的工业互联网人才,通过青岛“按薪定才”的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被认定为高层次B类人才,与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同等享受子女入学等37项高层次人才服务。这是青岛发挥市场作用吸引人才的一项成果。今年出台的《青岛市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方式,实施“按薪定才”“以赛选才”“自主荐才”,开放人才评价场景,只要企业认可、给予高薪,只要资本认可、敢于投资,只要优质企业(项目)推荐,都认定为青岛市高层次人才;聚焦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两区”建设推出人才新政,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把新锐人才、拔尖人才等评价权交给企业;出台“未来之星”工程实施细则,推出高端人才培养、“新锐”人才托举、“金种子”人才储备三大计划,发掘引领性强、成长快的人才“潜力股”。近期正在研究起草的产才融合发展政策,聚焦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通过 “补链”“强链”“延链”,强化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加快集聚产业“高精尖缺”人才,架构激励关键企业、关键人的新政策体系。同时,青岛还转变人才政策制定逻辑,让企业唱“主角”,深度参与引才政策制定,邀请蔚蓝生物、歌尔声学等人才集聚度较高的企业“拿初稿”,并在初稿形成后征求120余家企业意见建议,将企业行之有效的做法、引才聚才的想法变成具体举措,增强人才政策与企业发展的契合度。用市场的逻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今年1-10月,青岛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1.49万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人才数量突破220万人。“高精尖”人才集聚优势明显,在青各类院士155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2人。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拿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实属不易,疫情没有阻断人才选择青岛的步伐,在满满的诚意与努力下,一个个项目遍地开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生长,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英才汇聚青岛。03 人才感召力从何而来?无论是上榜“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还是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强,都彰显了青岛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去年6月市委印发《关于“学深圳、转作风”机制建设的意见》在官方红头文件中提出“来了就是青岛人”,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广纳八方人才,更坚持以需求带招引、用产业聚人才,让人才领产业。青岛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正以开阔的视野、求贤若渴的心态和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载体、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感召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刚刚过去的2020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就吸引了海内外优质“城市合伙人”集聚青岛——第20届“蓝洽会”吸引美德法英等20多个国家的150余名海外人才携项目参加洽谈,达成对接意向项目86个,活动同步进行的全球直播点击量累计突破700万人次;“直播带岗”活动浏览量达53.5万人次;“云聘会”6天浏览量达26.3万人次,8000余人报名参与,投递简历近1.8万份;第七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今年虽转战“线上”,但仍显示出超高的人气,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66所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的230余名博士生代表参加,活动点击量突破300万人次……人才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要想让人才留下来、用得好,还要有成就事业的平台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了给人才提供舞台,青岛一直在建好做强人才平台载体上下功夫。启用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升级博士创业园,推动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转型发展。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财富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发起成立青岛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联盟,通过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消除人才发展不同主体间的“孤岛问题”,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引育留用”人才的内在驱动机制,让人才创新创业“有政策助力、有平台支撑、有资本支持、有服务保障”。人才创新创业所需要的要素资源涵盖平台、政策、资金、项目等等,而这些资源又零散在政府、市场、行业协会、个人等众多主体之中,为了让人才在青岛创业无忧,为人才发展搭建全生命周期赋能的资源共享体系,青岛上线运行“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地图”深度整合、融合各类资源,重塑办事流程。上线仅三天注册用户就达到4805个,汇聚创新创业主体机构1840家,创新平台1310个,重点人才4000余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打造永不落幕的招才引智常态化对接和服务平台。今天的青岛,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最前沿。青岛要肩负起国家战略,打好打赢15个攻势,走好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归根到底依靠大量优质的、与青岛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各类人才。而对于天下有志之士,站在国家战略风口上的青岛更是千载难逢的舞台。 都说人往高处走。对人才来说,广阔的舞台是“高处”、优厚的待遇是“高处”、完善的政策是“高处”、良好的服务和环境也是“高处”。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青岛有底气、有信心,更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不断提升政策效能,打造平台引才聚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把青岛打造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理想城”。作者 | 佳音

女超人

今天800余名博士来青岛了!现场洽谈共投递简历1173份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8月20日讯(记者 蒋甜)8月20日,由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办,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财政局承办、青岛银行协办的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今天开幕。活动以“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为主题。共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名古屋大学等130多所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的800余名博士生代表参加,其中海外博士100多名,聚才数量历年之最。全市103所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驻青高校提供了2703个人才需求岗位。经过现场对接洽谈,来青博士共投递简历1173份。据悉,本次活动是在我市引才品牌活动“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基础上,开创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设立“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活动板块,第一次为参会博士打造定制化的分营研修方案,第一次向面向海外高校、科研机构,邀请全球博士参与。活动设置招才引智工作站授牌仪式、市人才政策电子辞典发布活动、人才工作展示、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重点高校和引才机构座谈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考察参观、安顺市宣传招聘等众多板块,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活动内容更加全面,对接效果全面提升。 会议由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主持,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孟凡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边祥慧做人才政策推介。 “青岛近年来国际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也为岛城提供了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重大机遇。”澳门青岛同乡联谊会会长张连庆表示,他们致力于协助青岛搭建对外人才交流平台,创新双边、多边交流机制,助力故乡引进更多的境外高水平人才和人才团队。” “本次活动,我们与100余所境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对接,诚邀境内外博士研究生来青研修洽谈。”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招才引智工作站的作用,探索与全球顶尖高校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助力海内外青年博士人才集聚岛城,为我市创新发展吸引一批国际化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分营开放展示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微电子研究院500平米万级洁净微纳加工实验室与500平米传感器交叉学科实验室;以“相约高铁四方·走进中国名片”为主题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分营展示了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铁及地铁生产制造现场…… “传统的招聘活动费时费力,对接效果也不一定好,研修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与参会博士更加充分的双向了解与洽谈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更从容的找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中车集团研修分营的负责人表示,今年遴选了20余位博士进入集团工作,有效缓解了集团科研人才紧缺的局面 。 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博士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加大对博士人才在青生活、住房的补贴力度,海内外博士来青购买首套商品房可享受15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补贴,来青在站博士后2年内可享受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出站留青、来青工作的可享受25万元安家补贴,对在青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根据风投公司投资及企业发展情况,市和区政府可按照1∶1比例跟投,上不封顶。 “我是2014年参加首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并最终决定留在青岛发展。”往届签约代表刘在建博士说,“在青岛的几年里,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这座充满朝气的城市对人才的包容与支持,岛城优惠的人才新政为我的研究带来的许多发展机遇,这些是我爱上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原因。” 大会开幕式上,青岛市为山东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锐仕方达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青岛市国内招才引智工作站授牌仪式,至此,我市国内引才引智工作站已达7家,覆盖了北京、上海、西安、大连等高校院所聚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