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从研讨会论文到期刊论文:了解并利用两者的差异奚自

从研讨会论文到期刊论文:了解并利用两者的差异

在把一篇研讨会论文改写成期刊论文之前,您需要做哪些事呢?首先,必须了解这两种论文形式之间的差异。研讨会论文与期刊论文之间的差异很多,在此我只提出最重要的两项:期刊论文是写给特定读者群看的01每一份期刊都针对特定的领域和读者,要把研讨会论文转换成期刊论文,就需要“对症下药”,写出能吸引读者的文章。要吸引读者的注意,首先文章主题需符合期刊的主旨,因为读者都是对期刊的主旨感兴趣的人。依领域不同,期刊固定读者群可能有以下几个特点:把某些论述和作者奉若圭臬。清楚某些议题和问题的重要性比他者为高。强烈自认是一个累积知识的学术圈的一员。最先读到您投稿的除了期刊编辑,便是审稿人。一般而言,审稿人本身就是期刊的长期读者。如果您能事先掌握期刊长期读者对您研究中的文献、议题、假设、研究方法等可能抱持什么样的态度,自然会对您的投稿有利。另外,这批长期读者可能对于论文的具体格式,亦有统一的偏好。举例而言,可能坚持传统的风格,比如要恪守IMRaD 格式,又或者对试验性的格式抱持开放态度。所以,先查查有没有什么不成文的规矩,也会很有帮助。这些规矩往往能从期刊刊登的文章看出端倪。若您的一篇研讨会论文,专门是为某一特定领域的研讨会而写,可将与会的学者设定为您的目标读者,而他们订阅的期刊,就是您的目标期刊。或者,您在撰写研讨会论文时,心里已经了期刊目标。这样做很明智,可以省去不少修改加工的功夫。但无论如何,还是有很高的机率发生下面几种状况:研讨会的题材较目标期刊的广泛您下笔时写得比较广泛您不晓得有哪些人会出席研讨会,所以动笔时并没有针对特定的对象您并没有锁定目标期刊研讨会规定的摘要和正文篇幅,跟您的目标期刊的要求有出入所以,为了把一篇研讨会论文成功改写成期刊论文,您需要让它能符合目标期刊的要求,也就是说:修改后的文章,必须说明研究对期刊读者的重要性何在。您要能把文章的主题和期刊的领域和主旨作连结。这个连结必须在引言里写清楚,然后在结论中重申一次。修改后的文章,必须以读者可能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去深入发展文章的主题。这需要您至少阅读过一定数量的期刊文章,然后确保自己能与之作出适当的连结。这部分主要体现在文献回顾章节里。修改后的文章,必须明确表达自己对读者感兴趣的领域的贡献。该贡献可以是对既有知识的挑战或推陈出新,也可是新技术或理论的创新。该贡献可以透过报告最新的实证结果、引述新文献、采用新理论等各种手法来展现。修改后的文章,必须符合目标期刊的体裁,或者开宗明义告诉读者您这篇论文并没有遵守他们习惯的格式并且解释为什么,好让读者先作心理准备。以上这几点可能意味着,您需要将您的研讨会论文稍作改写,或者作较大的变动,以符合期刊发表的目的。如此,您的投稿文章,才能在审稿时有最大的胜算。研讨会论文的弱点必须在期刊论文中作出修正02一份研讨会论文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正文、投影片、口头报告讲稿。有时,还得加上发给听众的讲义。投影片、讲稿、讲义这些额外的文字内容,常常是基于正文内容撰写的,且通常都是正文内容的浓缩提炼,是为让作者在有限的报告时间内,将研究的重点传达给听众。所以投影片和讲稿可能会比正文:论述更清晰明确。使用较多生动的比喻。采用主动而且平铺直叙的语句,而非迂回婉转的叙述。提出直接的定义。用较简洁的叙述回顾文献。用比较直白的叙述解释为什么举出某个特定的例子,以及这个例子的重要性何在。比正文的结论部分更为洗炼,传达给听众的直接、清楚的讯息。事实上,这些正文之后的文字内容,对把文章改写成期刊论文,非常有帮助。 若是在报告中,有人问出了几个颇具见地的问题,您则非常幸运。这些问题或指出您的研究中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或者有哪里需要提出更进一步的数据、定义、例证。虽然在当下您可能会觉得心灵有点受伤,您可能一边口头回道“好问题”,一边因为自己居然没想到这点而心情跌到谷底。但是,这些问题可是千金不换的好问题,因为审稿人很可能也会产生一样的疑问。对这些问题,一一修正或回覆,您就完成了一篇不错的期刊论文了。

沉睡者

“科技期刊开放云论坛暨期刊开放研讨会”圆满落幕

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协办的“科技期刊开放云论坛暨期刊开放研讨会”圆满落幕。作为科技期刊领域的一次学术“云”论坛,本次会议以开放的形式探讨开放获取主题,获得了开放科研效果,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直播平台的同步直播、永久回放,线上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副主任杨代庆主持。会议围绕开放期刊、预印本、科研诚信、期刊评价等主题,特邀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等九位专家和冷泉港实验出版社执行董事Dr. John Inglis等国外数据库高管集聚云端聚焦科技期刊发展热点,谈出版、言诚信、话当下、明未来,洞悉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路径,交流与展示并重,思考与展望共融,上达国家政策,下至具体实操,是后疫情时代,为助力我国科技出版超前布局的应时之会,是变革当前,共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论坛、开放之路的共赢之旅。中信所党委书记 赵志耘“我国科技期刊与开放期刊发展”主题报告方面,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分别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OA的前景与问题”为题结合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进程,解读政策布局,指明发展路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中心主任曾建勋以“开放期刊的开放获取”为主题做大会报告,解读“开放获取”的前世今生,阐述了我国作为世界开放获取论文产出大国需要建立科技期刊开放平台的迫切性。中信所信息资源中心主任 曾建勋“开放出版”主题报告方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茵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谦分别就当下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数字出版等问题谈了他的思考,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今后发展路径。“开放期刊评价”主题报告方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服务创业中心事业部主任刘筱敏围绕CSCD为与会者详解评价指标,助力科技期刊发展。科研诚信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学术期刊是科研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峥从典型问题入手论述开放科学下的诚信边界。《生物设计与制造》编辑部主任张月红论述了开放科学与科研诚信面临的挑战。Cabells公司国际营销与发展总监Simon Linacre、Copyleaks公司首席收益官Shouvik Paul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on Yamin则分别结合出版、人工智能利用详述了维护科研诚信的新方法。新冠疫情的突发给科技文献的出版利用方式都带来巨大变革,大量期刊论文以网络预出版方式进行发表,发表传播速度显著加快。预印本方面,会议邀请的冷泉港实验出版社执行董事Dr. John Inglis指出预印本论文在不断扩大,而今年超四分之一的新冠研究产出通过预印本发表,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在加速对于预印本平台的构建工作。动荡与变革,开创与新生。诚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会上所言“OA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趋势但不是终极趋势”,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合作,立足当下;另一方面更要谋求创新,长远考虑,在大变局中谋发展、获新生,充分发挥好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一天精彩而紧凑的会议,与会者收获颇丰,既梳理总结了当下业内的前沿动态,又明确了今后的发展规划及着力方向。会议受到了我国期刊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 转自微信公众号期刊强国)

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

人民日报人民周刊讯(统筹:秦前松):2019年9月28日,正值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系武汉大学恢复法科教育4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之一,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与《法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当代法学》主编李建华、《中国法律评论》主编袁芳、《法制日报》理论部主任蒋安杰、《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温世扬、《比较法研究》副主编丁洁琳、《法学》副主编于改之、《法学家》副主编尤陈俊、《现代法学》副主编董彦斌、《法学论坛》副主编吴岩、《法学家》编辑高圣平、《中外法学》编辑杨明、《法律科学》编辑焦和平、《法制与社会发展》编辑郑怀宇等各大法学期刊报社的主编和编辑拨冗莅临珞珈山,同时参会的还有校内外师生代表四十余人。开幕式由《法学评论》秦前红主编主持。武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夏义堃副院长和武大法学院冯果院长分别致辞。夏义堃副院长介绍了武汉大学文科期刊的办刊历史和现状,对如何办好专业期刊提出了建议和期冀。她认为,学术期刊承载着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传播以及进行学术品鉴的重要功能,高校期刊的办刊水平反映了高校的学术面貌和学术发展态势。冯果院长介绍了武大法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他提到:今年正是武大法科重建40周年,我们院里也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40年风雨历程,我们一代代珞珈法律人不断进行耕耘,逐步形成了具有武大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学术流派。武大法学院的成绩取得不容易,学术成果的传递、学术群体的形成、学术风格的养成都有赖于各大期刊的栽培与支持,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法学院目前的状况,更想表达的是对大家的敬意和谢意。《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当代法学》主编李建华、《中国法律评论》主编袁芳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周汉华主编首先回忆了自己在武大求学的美好经历,表达了对母校法科建设如此出色的骄傲自豪之感。随后他谈到,近几年C刊的发文量都在缩减,因为好文章少之又少,而《环球法律评论》的高标准高要求也从未放低,始终坚持学术的创新性,推崇文章理论观点要创新,方法要创新。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年轻学者的关怀,要重视对年轻学者的培养和发掘,但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学术规律。马长山主编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1.期刊偏好与成果发表。期刊和作者要保持沟通对话。2.办刊的动力和压力。严格控制学术底线。3.办刊方向与学术研究。办刊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又要保持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自主性。李建华主编对办好期刊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做了解读。在法学期刊与法学创新的关系上,二者相辅相成,法学创新的发展为法学期刊提供素材,法学期刊推动法学的创新发展。在法学期刊与期刊办刊单位的关系上,好的法学期刊离不开办刊单位的支持,办刊单位也通过期刊展示科研实力、学科特色,对此应公正评价。因此有关于自发率问题,只要控制在合适比例,应当予以理解。在法学期刊的办刊特色与交流合作问题上,既追求自己的办刊特色,也重视法学期刊间的交流互动。袁芳主编向大家分享了中法评办刊的一些心得体会。她指出,受益于法律出版社的品牌资源、资金支持和放权管理,中法评在办刊方面没有太多负担,能够专心做学术。在办刊理念上,一是把刊物当产品来做,注重内容的思想性、评论性和策略性,突出问题意识、担当意识、传播意识和政治意识;二是注重品牌的推广和维护,通过主办、协办、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并以最好的服务回馈作者的支持。此次研讨会上,与会期刊编辑与作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对话。与谈编辑听取作者的论文汇报后,根据具体情况从选题、标题、研究方法、结构安排、文献引用、投稿策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各项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对于作者的一些质疑和求教,编辑们也耐心地予以解释和指导。现场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欢声笑语,各方代表精彩的发言与踊跃的讨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热烈的气氛、高昂的情绪,令这次编辑作者对话交流会几度延时。在法学院大楼走廊回响的讨论声中,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编辑:法评媒

金狗

《丝路瞭望》杂志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1月21日,《丝路瞭望》杂志专家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丝路瞭望》杂志由人民画报社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家级期刊。杂志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关注“一带一路”建设领域内相关新闻与热点,搭建政府、智库、企业间共享信息、表达观点、交流共识的平台。新华网发

请言其畛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即将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要求,9月23-25日,由中国科协、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将在长春召开。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两院院士与科技期刊主编共聚一堂,深度聚焦“后疫情时代科技期刊的作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在中国大地发出声音——关于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用优秀成果促顶级期刊——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水平的体会与思考”议题,探索适宜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理想途径。据了解,论坛上将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轻量化云端、移动化场景以及数字化视界,为人们带来了远程参展的新体验。本届论坛将以“卓越起航:融合 共生 赋能飞跃”为主题举办云展览,吸引了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在内的我国特色、优势学科的代表性期刊,国内外技术服务供应商、出版机构,以及高科技平台企业等 “云上”参展,借助“互联网+云平台”的优势,构筑产业融合发展新舞台,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展现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新风采。“校长对话”环节由吉林大学牵头,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主持,将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校长,从高校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期刊建设的做法、科技期刊助力中医药学科建设、一流期刊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对话探讨。“高峰论坛”环节,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知网担任牵头单位,分别承担“科技期刊学术评估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评价指标方法”“知识服务视域下科技期刊的出版转型与升级”两个主题论坛的实施。“专题论坛”将围绕“中文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的意义”“科技期刊的科研诚信机制与出版伦理规范”“科技期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策略及社会责任”“新形势下科技期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4个议题展开,分别由中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长春光机所Light中心作为牵头实施单位。推进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进程中,人才是资源,青年编辑的成长尤值得关注。论坛还以“一流期刊逐梦有我”为主题,开展第四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决赛。17位优秀青年编辑同台竞技展风采,切磋编技促成长。据悉,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将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教育厅等地方机构,围绕一流期刊基于大数据技术,如何助力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话题,开展交流活动。届时,论坛上还将举办吉林省卓越期刊在线研讨会,多位期刊代表,共论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实践路径。此外,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科技期刊,其代表将针对项目实施情况,向大会做阶段性经验汇报。(一鸣)来源:人民网

贵齐

热烈庆祝第十八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开幕

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2020)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于2020年12月8日在浙江杭州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创新协作,‘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为主题,研讨中国期刊新时期主要发展特点和趋势,众多期刊社、编辑部及相关单位参会。会议邀请国家期刊主管部门领导,就国家期刊出版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措施和管理思路等内容进行宣讲;公布优秀论文评选结果,颁发获奖证书,宣讲获奖论文。组织业内专家就学术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大功用和意义,学术期刊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方法论,科研诚信机制与出版伦理规范,先进出版传播技术和形态在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科技大数据在助推学术期刊质量提高方面的重大功用和意义等多方面热点问题进行报告宣讲,并组织代表进行交流研讨。会议希望能够倡导学术期刊界同仁深入学习并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初心,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动力,以更加开放和共赢的心态和胸怀,勇于拥抱创新融合协作,共同推进中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计做出更大贡献。

师心

学术引领 长理举办行业期刊发展建设研讨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6日讯(通讯员 李小军)为进一步提高《交通科学与工程》和《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的办刊水平,4月23日上午,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的特殊日子,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合邀请中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吴湘华,湖南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社长助理、《中南大学学报自科版》编辑部主任陈灿华,《铁道科学与工程》编辑部副主任蒋学东来校进行指导。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浩凯,学校各期刊编辑部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传习,副院长彭晖、韩艳、陈伏彬,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符慧林,副院长李泽文,编辑部全体人员和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参会,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丁丹主持会议。(行业期刊发展建设研讨会现场)李传习代表学院致辞,欢迎各位办刊专家的到来,并向参会嘉宾简要介绍了《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发展现状。他强调,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力,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能汲取有益的办刊经验,共同提高办刊水平。(参会嘉宾分专题进行主题报告)研讨会上,蒋学东作了题为“卓越计划引领下工程技术期刊如何进行功能重塑”的主题报告,围绕“期刊新政与解读、建设思路与措施和探索启示与思考”三个方面,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明确了“作战图”和“时间表”,重点强调了“面向工程现场、聚焦重点领域、追踪热点难点,推进数字出版”等行业期刊的办刊思路。陈灿华作了题为“强基固本 做精做强 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主题报告,围绕“注重期刊特色、编辑能力建设、实施精品战略、规章制度建设和出版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介绍了办刊情况,提出了“特、精、新”的办刊建议。他从“更新办刊理念、凸显办刊特色、优化期刊栏目、改进办刊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吴湘华先后围绕“对期刊新政的思考”、“面向5G时代及更远未来的教材形态”等主题,从期刊和教材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从政策层面分析了学术出版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以及当前期刊发展面临的系列挑战和机遇。他结合教材出版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教育信息化、全球化、终身化和无边界化等发展趋势。他指出基于增强出版教材知识图谱的课程体系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造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彭晖代表学院汇报了《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工作设想,提出了当前面临“声誉不足、队伍老化、栏目设置不合理”等发展困境。(与会人员座谈交流)交流环节,各位参会嘉宾围绕刊物的学术定位、办刊思路与未来构想等方面,结合当前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期刊的发展要求,从稿源组织、编校工作、版面设计、审稿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电气学院党委书记符慧林作了总结讲话,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达了感谢。他强调,提高办刊水平要从“脚力、脑力、笔力、眼力”四个方面下功夫。他希望今后加强交流,在资源共享过程中,提升办刊水平。[责编:刘宇慧][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神枪手

“期刊转型与发展—2020《科技智囊》杂志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举办

12月16日,由《科技智囊》杂志社主办的“期刊转型与发展——2020《科技智囊》杂志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举办。研讨会邀请了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北京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单位的多位领导、专家参会对期刊发展与转型问诊与把脉。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方力主持会议。院党组副书记王立参加会议。会议现场研讨会上,《科技智囊》杂志社总编辑任晓刚从杂志的历史与转型、发展与成果、问题与不足、规划与举措四个方面介绍了2020年杂志的运行情况。任晓刚在总结杂志2020年取得的拓展优质稿源、加入专业数据库、被权威媒体及摘要转载、栏目策划的“三次提升”等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志在定位、同行评议制度与编校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为杂志把脉问诊、定航导向。方力书记主持研讨会方力书记指出,《科技智囊》是北科院为社会提供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公益产品,是体现北科院对社会贡献的重要支点,在选题上要紧密追随、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成为研究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阵地。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张首映发言与会专家围绕《科技智囊》的定位、发展目标规划、稿源数量与质量提升、编审质量提升、品牌塑造与影响力提升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研讨。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张首映指出,定位是杂志的生死线,并为《科技智囊》提出“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看”的十六字办刊宗旨,建议杂志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胡敏指出,期刊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再围绕定位进行选题设置、内容把控和杂志包装,并从文章数量及篇幅、作者群培养、学术规范、杂志包装等四个角度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吴波认为,选题是期刊的命脉,《科技智囊》要立足期刊定位,从科技自身发展问题和科技管理问题进行选题策划,坚持理论阐释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在组稿方面,要坚持找大家撰写特稿、大稿;要通过公众号、与知名传播平台合作等方式,扩大期刊影响力。北京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副处长张俊杰指出,期刊定位一定要明确,《科技智囊》要成为讲好中国科技发展故事的阵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严格遵守出版管理规定;杂志转型一定要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从期刊定位、地位、站位三个方面给出了切实建议,认为期刊转型与发展要将道与术相结合;指出《科技智囊》不仅仅是一本期刊,更要以学术期刊为阵地,打造一支知识团队,生产一批知识产品,输出一些知识概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审张敏认为,要区别学术热点与新闻热点,以核心期刊为例,从期刊定位、稿件来源、栏目设置、文章篇幅、学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方力书记作了总结。他指出,第一,《科技智囊》作为北科院为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必须要树立远大目标,并坚持脚踏实地,争取每年上一个新台阶;第二,与会专家提出了《科技智囊》存在的问题,这是本次研讨会的最大成功,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第三,与会专家对《科技智囊》的指导,不仅是针对杂志的,更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层面的探讨,对自己今后的其他工作也有重要启发。《科技智囊》编委会、《科技智囊》战略合作方北京中知兴文化传媒中心、《科技智囊》编辑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天与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期刊建设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召开

11月7日,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期刊建设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召开。山西大学副校长梁吉业,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云泽,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新田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胡志强、《世界哲学》副主编鉴传今以及来自《哲学研究》、《社会科学》、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House、Emerald Publishing等知名杂志社和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办好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建言献策。哲学学科带头人殷杰教授、学院班子成员及部分学术骨干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孙岩教授主持。梁吉业在致辞中指出主办高水平学术期刊对于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大学素有重视学术出版和办刊办报的优良传统,建校百年来曾创办过《晋阳公报》《新共和》等很有影响力的进步刊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举办,《山西大学报》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哲学学科主办的《科技哲学研究》期刊成为科技哲学界的权威期刊之一。他强调,哲学学科是山西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主办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国际期刊,对于提升山西大学哲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梁吉业希望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编委会坚持“国际视野、质量第一”的原则,高度关注学术热点,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把学术的原创性、前瞻性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将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建设成高水平刊物。研讨会上, Journal of Human Cognition 主编、哲学社会学学院梅剑华教授介绍了刊物前期筹备的基本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主办国际刊物对于推动山西大学哲学学科建设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同时围绕深化国际学术合作、匿名评审、栏目设置、网站建设、办刊经费保障等提出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讯员:山西大学郭谦来稿)

空气人

河北唐山群众文化期刊交流会暨《唐山群众文化》期刊创刊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唐山市群众艺术馆供图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群文期刊的未来发展,3月18日上午,2021年河北唐山市群众文化期刊交流会暨《唐山群众文化》期刊创刊研讨会在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召开。来自各县(市、区)文化馆馆长、业务骨干,以及唐山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参加研讨会。唐山市各县(市、区)文化馆对本馆期刊创刊、发行、交流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互相学习了优秀馆办刊物的办刊经验,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对本馆拟创办的刊物提出了方案和计划,对期刊的模块设置与大家进行交流,广泛听取了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唐山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陈泉对第十三届燕赵群星奖上报、建党100周年群文活动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表示,群文期刊不仅是文化馆行业宣传的窗口,还是群众文艺爱好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文化馆人开展理论交流、学术研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希望各馆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先进经验,让群文刊物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大家纷纷表示将携手推进,各文化馆之间加强交流互动,不断提升群文期刊质量,对推进文化馆高质量发展,展现唐山市群众文化成果,加强群文系统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