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本科大学生却能考研进清华北大,难道考研比高考简单?很多同学在努力学习之后,通过高考只能考入普通的本科大学,甚至是二本或是三本,但是这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后,却有机会通过考研进入清华或者北大这样的名校,这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高中生那么努力学习都只能进入普通本科大学,而考研却能进入名校呢,难道考研要比高考更简单吗?对此,一位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高考中发挥普通,只进入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而在大学期间经过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功上岸清华硕士,其实并不是说考研简单,而是有3点原因非常现实:首先,考研相对高考来说,知识量不会太大,因为高考考验的是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因此考试的科目相对会比较多,这样学起来会比较复杂,再加上每个人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一旦出现偏科情况,很容易影响高考发挥,而考研只有四块内容需要准备,并且一些文科类的专业都不需要考数学,只要认真钻研专业课,就能有所突破。其次,考研并不比高考简单,经历过高中的同学都明白,每天的学习不仅有老师的督促,也有家长的监督,哪怕同学们今天学习不在状态,也会有人在前面拉着你走,可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场,能否上岸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自律,是否为之而奋斗,如果大家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坚持,那么考研很容易失败。最后,考研会让所有同学都重新回到同一个起点,当然对于保研的同学就不过多讨论了。就拿研究生考试来说,分为初试和面试,初试就是经过统一的考试,分数达标后进行考研复试,这对所有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公平的,虽然大家觉得复试导师选人时会更加青睐于名牌大学毕业生,可真正的情况其实是能力优先的,如果大家在本科阶段就做出了重要成果,或者有突出能力以及优秀成绩,对导师研究的领域也有所了解,那么成功上岸的几率自然要高得多,尤其是考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导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毕竟这也关乎导师未来的发展和名誉。因此,即便是普通本科大学毕业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逆袭,这并不是考研的难度比较低,主要还是在于自己是否真正付出了努力,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说的就是这些愿意不懈奋斗的人,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高考考到了一个普通的211大学,想通过考研进入清华、北大,可能和很多同学一样,大家考研的初衷可能都有一个名校梦。高考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考研就成了他们逆袭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压力也使得很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清华、北大无疑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以此为目标,但可想而知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毕竟有勇气试水清华、北大的都是实力派,那么通过考研去清华、北大难在哪里?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观察号谈几点个人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1、最好的途径---保研高考考到了一个普通的211大学,这个结果不算坏,毕竟国内985、211高校加起来不过百余所,很多高校既是211又是985,所以你能进入211高校就读,已经赢在了起点,但一定要注意虽然起步不错,但不意味着你能赢得未来。相比于其它普通高校来说,211高校保研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在统考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推免保研相当于进入了“绿色通道”,避免和几百万的考研大军同场竞技。一般获得保研资格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9、10月份的推免,我们以2018年北大的推免条件为例,看一看需要做哪些准备。首先学校有推免资格,而要想获得本科所在院校的推免资格,肯定成绩要非常优秀,并且三年要一直优秀,还需要3封专家推荐信,这里观察号建议一定要找到你报考专业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如果教授是北大毕业的、或者有项目合作等关系的更好,人脉很重要。最后就是证明自己综合能力的如外语水平证书,六级、雅思等等,还有竞赛获奖证书、奖学金证书等等,如果有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等等更是锦上添花。第二种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夏令营,一般在5,6月份。我们看一下北大经管学院的夏令营,会发现夏令营的条件甚至比推免更高。一是要求必须是相关专业,二是三年总评成绩班级前10%,三是两名专家推荐信,四是六级450分以上,此外,在其它证明材料里,发表论文、奖状证书都是加分项。总结起来就是要想获得保研资格避免统考,要求三年里要一直保持优秀,不仅是学习成绩,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想进入清北这样的顶尖高校。2、万人挤独木桥-统考如果在前三年没能获得推免资格,想进入清华、北大读研就剩下统考这一条路,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首先,统考人数越来越多,2019年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290万,激增50多万,2020破300万几乎是板上钉钉,而2019录取人数不过70余万人,仅比2018年增加了4万人左右,可以预想,2020年考研难度只高不低。其次,保研推免人数越来越多。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优秀本科生都出国去深造了,除去找工作就业的,剩下的也都保研了,在加上给外校的推免指标,留给统考的名额越来越少,也势必增加统考的难度。最后,想进入清华、北大,大家可以去查阅相关学院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分数线非常高,所以初试成绩非常重要,但初试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复试阶段如果不能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因此,观察号再次强调,成绩和能力缺一不可,要想获得名校的青睐,自己必须要有金刚钻!如果这篇文章帮到了你,记得点击关注,点赞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我的大学是一所双非大学,考研时考到了一所双一流大学,我所学的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A+类只有2所大学)。说实话,对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二本大学学生来说,能考到这样的学校读研,也算小小的逆袭了。相信有许多二本双非大学的同学跟我的经历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许多同学考大学时考不上好的大学,却能在考研时考入名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高考发挥失常或报志愿失误不可否认,有的同学在面临高考这第一次人生大考时,会出现由于紧张等原因从而发挥失常的情况,毕竟从全社会来说,都把高考看得太重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承受起来确实压力很大。还有的同学可能会由于报志愿时报的太高未被录取,从而滑落到一般的学校,而本人又不愿意复读,于是便进入了普通大学里开始了大学生活。以上这两类同学,本身是有实力的,高考时的失误会让他们更加坚定考研时的决心,也有能力冲击好的大学,圆回高考时的梦想。我高中时有一位女学霸,成绩稳居全班前两名,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按照正常的年级排名来看,她考入一所985大学完全没有问题。然而她却在高考时发挥严重失常,这是在整个高中时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仅位列全班12名,最后连211大学都走不了。于是她果断选择了复读,第二年正常发挥,考入985大学本硕连读。大学时有一个同学是复读生。高考第一年想报211没被录取,普通的学校又不愿意上,于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继续冲击这所学校,结果复读后的成绩还不如第一年,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双非二本的命运。而他的分数是我们专业里最高的,考研时坚决不去那所211了,最后去了某中流985。二、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竞争力小于高考总有人说,研究生考试的含金量比高考的含金量低。比如在清华北大就有一条鄙视链,清北的本科生是鄙视本科非清北而考研时考入清北的研究生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高考时能考入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211等名牌学校的同学,都是高中时期非常刻苦努力的,都是学校里的“人上人”。也确实有些大学考研时的竞争力会小于高考,毕竟考研时的竞争相对高考要小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考研时大家都是瞄准某一专业进行报考,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目标对手。考研的复试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这也被认为是考研公平性不如高考的一个方面。高考时基本要考察6门课程,而考研时只需要考3~4门课程,许多同学高考不理想是由于精力分配有合理。考研的多数专业课由学校自主命题,难度不一,通常要小于高考的难度。三、大学时加倍努力这类同学属于“知耻后勇”型,我就是这类。高考时没发挥好,考入了普通双非,但是自己又不甘心仅毕业于这样的学校就结束求学生源,况且从这样的学校毕业,找的工作一定不如名校毕业生。因此,如果想求得真才实学,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就只能在大学期间自己努力, 在考研时更加倍努力的复习。我是从大学入学开始就有了考研的目标,从而在大学前3年里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持续努力和奋斗。基础课如英语和数学从大一时就打好基础,当然专业课可以只针对几门重点课程发力,其余时间怎么也得享受一下大学时光,读读课外书,参与一下校园内外的社交活动什么的。结束语总上所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只看一时的成败得失。高考后进入普通大学并不代表本人不够优秀,只是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暂时落后,然而完全可以通过持续努力迎头赶上,弯道超车,从而在下一赛段取得领先。高考是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为你铺就的轨道上前进,对于一些聪明的孩子,只需要“低头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而考研的决定和经历,是许多人第一次认真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不但要“低头努力”,还是一个“抬头看天”的过程,这时取得的成功,才是自己掌控的人生。
清北是我国最顶尖名校,上清北是很多学子的梦想,高考时没能实现这个梦想,那就研究生时来实现,那么,普通二本学校考研可以考上清北吗?任何事情都是有概率的,不是不可能,只能说普通二本高校上清北的难度太大,概率很低,因为上名校一是要初试过关,更难的是复试,复试时名校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比如北航的焦越今年报考清华,初试第一,复试照样没过关,复试时考察很全面,要求考生面试时对自己参加的考研活动、对学科前沿的了解、自己的学术成果等等都要介绍,另外,复试笔试课也不是那么容易。叶秋所在学校部分专业是一本专业,大多数是二本专业,可能是个人所了解信息有限或者没多加了解,至少叶秋学校近几年没听过有考上清北的,当然其它二本学校学生可能考上,但这个概率肯定很低。考研上清北的概率低,那保研上清北的概率呢?二本高校推免生比例低,像叶秋学校,一个专业60多人只有一个名额,如果想保研到清北的话,那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可能同样很低。所以不管是考研上清北还是保研上清北,概率都不高。下图是清华大学2019年推免生前二十六学校。可以看出,前二十六强中全是985、211,没有双非。其中985高校19所,211高校7所。排名前八的高校都上100了,武大是最大赢家,不但保送清华的人数位居第一,保送北大的同样位居第一,另外,川大、厦大、吉大、南开、华科大、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表现都不错。211里的北科大和北交大因为位居北京,所以比较占优势,各有71人和66人。西电表现不错,有51人。保研和考研还要看专业,清华的计算机实力全国第一,看看他的保研情况,51%的是本校的,43%是其它985的,其它的仅有6%,而这6%还全是211,双非一个没有。那北大呢?因为2019也只能搜到前五十强的数据,所以为了更全面的描述,叶秋采用2018年的数据。武大还是大赢家,这说明武大的生源还是很受认可。南开、北师大、中山大学、山大、吉大、人大、厦大、川大位居前十。前二十里除了中财和贸大全是985,而中财还有贸大也是财经类高校里顶尖的。排名前五十全是985、211,没有双非,排名五十一的是华南农业大学,不是211,但也是农业大学里非常强的,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而且华南农大几乎在所有省份里都是本科一批次招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本。排名前六十的还有西政是双非,不过西政同样是一本,录取分很高,号称政法里的黄埔军校。前八十里双非的还有湘潭大学,不过湘潭大学实力也不错,应该也是一本。八十以后的学校双非比较多,不过首先是名额少,一般三个以内,第二,学校一般也都是一本,比如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是山西省内最好高校,河北大学,双非,但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西安科技大学在很多省份是二本招生,但有两个保送的,所以普通二本高校也是可以保送清北或者考取清北,不过概率很低很低就是了。所以,本科是普通二本高校的话,考研清北不是不可能,只是概率很低,很低。
为什么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却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情,有的学生高考只勉强考上了普通二本或者是三本院校,可是,在考研的时候却是一鸣惊人,直接逆袭考上了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跨越呢?学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考研的知识是有限的,就是那么几块内容,和高考是不一样的,高考需要考的科目很多,而考研只需要考四门,而且有的专业还不考数学,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准备,如果自己决定了考研,自己作为二本、三本的学生没有优势,自己可以早早进入考研备战,大学的空闲时间很多,自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俗话说勤能补拙,在考研上是很实用的,只要自己学好专业课,考研和名校学生是站在同样的起点上,考清华北大又有什么难的事情呢?其次,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对于学生都是公平的,初试都是统考,无论是普通院校学生还是名校学生,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时候只有靠实力取胜,在复试的时候同样是保持着公平公正,能力强者胜出,综合两部分的分数,最后决定录取人选,可以说普通院校和名校的身份对于学生是一样的,没有谁高谁低一说。对于考研来说,名校学生的保研率是十分高的,而且很多学生都有好的就业机会,在毕业就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了,也就不会去考研,考研的主要竞争者还是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只要自己肯付出,作为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要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还是有机会的。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很多学生都有名校情结,高中时没能努力考取清华北大,只上了一个普通二本学校,大学时想努力一把,考研清华北大,有希望吗?到底有多难?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网友的答复网友一:我说个真实的,我是很普通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吧,就看到学校拉条幅,有个学长考研考到了清华(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个),大家的老师导员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没什么差别,但是听我们导员说,那大哥冬天在图书馆考研室学习,每天带一大桶凉水,早上去了双脚直接插凉水里,就开始学,大冬天啊,北方啊,室内图书馆大家也都穿羽绒服啊。所以说真正考不考的上不是几率的问题,是自己有多大决心有多努力,能付出多少。看到很多人比我们优秀,其实没必要比较,因为有人真的真的比我们拼,就平常心,能享受生活就享受,能吃苦就吃苦。最后要相信点滴积累,真的特重要,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要注重平常的积累。网友二:我们有个学姐,4年来天天风雨无阻去图书馆,宿舍就在我们旁边,但我们都没印象,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复试被嫌弃,努力争取了一下,录取了,而且在考上之后还天天去实验室……所以只要不是智商特别高,基本都得这样吧~而且我觉得可以中科院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专业考上中科院的要比清华北大的多……加油吧?网友三:有人考上过,所以希望是有的。但我只听说过两个人,一个是艺术生,一个在考研机构工作三年。艺术生其他课我不清楚,只知道英语九十多;参加工作的人最有参考价值,他天天听考研课,为老师和考生服务的,很多知识就算不去背也记住了。考清华北大,数学和英语需要特别强,需要接近满分,政治至少要七十以上,专业课就是需要看什么专业了。如果你是刚上大学不久,考上几率比较大,毕竟可以复习三年;如果不是就还是放弃吧!网友四:基本就是0了,首先弄清楚二本这个概念。但凡教学水平中等的地区,只要不是完全不学基本都可以考上二本。而一本二本和985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是氛围和自律性。我是电子科技大15届计院的,这么说吧,我们院可以说是学校最好的几个院之一了。在有毅力有智商有氛围的一切大条件下,清华北大研都可能某年一个没有。可想而知顺推到普本的难度。网友五: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一般清华北大就收985 211和一些不比211差的大学的可能分数比一些照顾性211还高的一本。其实普通一二本考c9都比较难,普通的985还有很大的希望的。考研是不公平的,很多导师不认为那些山区,偏僻二三线城市的人能有足够的能力,导师都是老板,他希望有好的员工。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看你强不强,考研我感觉有高考的六成吧。网友六:理论上来讲比你高考要考上这两所学校的几率要大,因为高考考上这两所学校的人都是既有天赋又努力,而考研只要你拼命努力就算天赋一般也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这只是说笔试,面试除非你认识导师或表现得极其出色才有机会,因为我之前参加过北大的夏令营,那的老师连我母校山大都瞧不上,更不用说二本了。所以,我劝你还是放弃比较明智。。考我们山大啊,也还不错……在上大学之前,你与考上了名校的同学就已经有差距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多半会将差距拉的更大。当然了,二本学校里也会有很优秀的学生,所以,这就是你的希望。如果真的打算好了去考清华、北大的研,就早早定下专业,与导师联系,勤奋地准备,用你的努力和坚持补足你在学历方面的不足。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力一博,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做好会失败的准备。
在距离21考研只剩210天的日子里,我收到了一位小伙伴的私信,字里行间透露着焦虑。“我本科学校一般,考研报了一所985院校的大热专业,现在非常后悔。听学长学姐说要考到400分才有希望,而且据说复试的时候还会有学校歧视,学校差的考生压根就没戏。早知道就报一所普通一本了,我就想上个985院校改一下本科出身有这么难么……”我把他的故事转述给另一个准备考帝都一所名校的小伙伴听,他说:“400分?考清北吗?我知道的上了清北的,是那些本科就是985,或者高考就很有希望上清北的人……劝这个姑娘还是换个目标院校吧,现在应该来得及。”虽然网上有很多二本甚至三本出身也考上了名校的例子,但是今天还是想冷静地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难?01、考研考上985/211名校有多难?这里有一些数据。某年,全国考研的人数为238万人,全国985大学收的研究生人数大概在10万人左右,这10万中,大约有一半学生是保研的,这样一来,人数就只剩下了5万人了。在这5万人当中,大约还有一半学生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因为人家考本校的研究生肯定是相对好考一些,所以你的竞争力就又下降了,那么这时候再去掉一半人,还有2.5万人的名额。算上其他985/211院校考研的人,这样一来几乎报考985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当中,985、211毕业的就占到了90%左右。以一个专业招30人为例,30*90%=27,这样一来“双非”学校能考过来的大概也就是两三个人,而全国双非高校的学生占多数,所以从普通本科考研985大学是真的难度不小。另外,学校歧视还是存在的。一位过来人这样说:“我毕业于一所普通本科,曾经和我同届的几位学霸同学,获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同时向省内的一所985院校、一所211院校投递了简历,211院校给出了拒绝的答复,而985院校连回复都没有。”02、难是很难,但你会轻易放弃吗?放弃虽易,但是你放弃的可能就是未来了。名校出身的毕业生,通常会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很多企业会直接把学历作为第一准入门槛。很多企业会根据学历进行一轮初筛,部分同学的简历可能会直接被“略过”,连被HR查看的机会都没有。△上图分别为唯品会-IOS开发、K.P.Moritz-产品助理、网易游戏-法务实习生的任职要求双非院校里确实有很多能力突出的学生,但通过学历进行初筛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筛人方法。毕竟,我们从国内TOP 100院校的学生中就能找到足够的优秀候选人。一旦放宽学历限制,HR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而且能“捞”到优秀简历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好学校给你的除了一张文凭,除了有可能的好的工作机会以外,好学校对一个人的锻造,不只局限于在校期间的那短短几年,它给予你的圈子、资源、见识和格局,会终生受用。一旦踏上这条路,你的下限就已经超过许多人的上限,人生自动进入了快车道。03、道理都懂,但很多伙伴还是过不好这一关。有一些同学说:我确实想考如果考985/211院校,但是如果考不上,“白白浪费”一年时间怎么办?你要知道,处在学生阶段,做选择的机会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大不了再来一年。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是个普通人时;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时;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时。年轻不要给自己设限,只有不设限的人生,才是完美的青春。你看,不给自己设限的他们,不就成功了吗?@玻璃茶:本科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不想以此成为自己职业学习生涯的终点,选择考研。研究生考入某985院校,慢慢了解到什么是学术、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圈层。对自己实实在在且看得见的影响是在求职中站在了更高的台阶,收获了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月20k,坐标鲁B)。有些东西比如学历和学校,是一辈子的标签,有机会争取一定要争取,不要留下遗憾。@Khwen:三本的人考上研究生的也多的是。社会把你分类了,但你自己不可以。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努力就没错。我是三本生,今年考研已过江苏某985复试线。我身边很多人初试成绩都不错,还有超400的。@捞仔:本人三本,第一年考帝都某211,复试被刷,分数还可以(无奈复试太晚),无处调剂;第二年改考中流985,当时想的是就算复试被刷,还可以调剂,最后考上了。最后要说的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夕阳西下:我本科三本,报考211,跨考,考研分数365,排名居中进了复试。我相信一本学生和二本学生,差别不是智商,而是努力程度。考研是场修行,但,你也要明白为了什么选择考研。切记,别辜负自己,别辜负苦难。普通人想进985/211,你需要把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与其纠结到底有没有可能考上,还不如脚踏实地补足实力。定个合适的院校目标,就不要轻易动摇。你只管努力,其他就交给老天吧。考研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21考研的难度,然后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学校了、好专业了。无论你是要去985名校、还是要去211高校,这两个问题一定要优先考虑!双非出身就别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难?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作为中国最有名气的两双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都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小时候总在想,长大了是去北大上大学,还是去清华上大学呢?到后来才知道这个梦想真的是遥不可及,全国只有最顶尖的一小撮人考生才可以去这里上学,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上了普通的一本、二本和专科。不是说高中失败了,就永远不能去清华北大上学了,上了大学继续努力,一样可以考清华北大的研究生。那就有人问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学生,也能够通过考研去上清华北大吗?还别说,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二本考生去“冲”清华和北大,最后也有部分人“捡漏”,成功上岸。这也就让我们知道,除了高考,还是有机会去清华北大上学的。为什么部分的二本考生敢“冲”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呢?有长久目标很多考生的有着名校情结,对清华北大这类国家顶尖的学府的向往之心很严重,可以说一直有目标,那就是考上清华或北大。因为有了长久的目标,不管考研只能提前填报一个志愿,也不管今年能不能考上,先冲再说。长久的目标,也就是长久的战线,从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就算是一个二本考生,从大一开始,准备近四年的时间,也会比很多双一流的考生更有竞争力。考研是不限制年龄的,有本科的毕业证就能够考,也有部分考生连续考研两三年,只为了冲击名校。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分二本考生敢“冲”清华北大,他们是用积累的实力去说话。高考失败者每年总会或多或少的考生在高考的考场上失意,本来平常能够上211的成绩,高考结束上了个二本,心里肯定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心里也憋着一股气,高考失利可以在考研这里找回来。本身实力就不错,再加上好好复习一段时间,考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不足为奇。部分“捡漏”清华北大对全国来说,是因为综合实力强劲,排在全国前列。就算是再好的学校,也会有一部分稍微劣势的学科,清华和北大也不例外。考研的时候选准了清华北大的劣势学科,还是有很大机会“捡漏”成功的。有部分考生考研目的是为了考一个好的专业,他们会选择专业排名高的大学;有部分考生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他们会选择学校排名,而不是专业排名。就比如很多二本考生选择考清华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收的人也多,难度比清华北大的热门专业轻松不要太多。竞争“较小”名校的保研率很高,很多学生根本不用参加考试就直接被清华北大录取为研究生了,这样就排除一部分顶尖的考生。而且还有一部分尖子生选择了出国,或者是专业top前几的学校,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竞争压力。很多考生担心清华北大目标遥远不敢报考,也担心有很多211和985的考生竞争,更担心复试的时候会被歧视,这些问题都会存在。本身考试就是竞争,想要出人头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年都会有二本考生成功上岸清华北大研究生的案例,也有很多被逆袭的名校学生。只要大学里注重基础的学习,好好地复习,考上清华北大研究生也是很有可能的。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现在是考研试报名阶段,很多学子正在满怀信心地备考复习,为了自己的前途奋发图强。不过,有一个现实必须有思想准备,本科和通过考研进入北大清华,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过去一直有一种传说:北大清华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秋天的北大燕园这种传说不言而喻:本科就读于北大清华是“一流人才”,在社会上最受欢迎;仅仅是研究生就读于北大清华,如果第一学历即本科就读于一般大学,那么,这样的人才当然就是“二三流”了。那么,这种传说中的“第一学历歧视”包含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又有着什么关联?第一,“第一学历”在就业时区别对待,甚至普遍存在歧视现象。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单位收取简历、制定招聘条件常常有这样的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高中起点的全日制大学专科”“第一学历本科为985、211高校”,无论从国内三甲医院、高校、党政机关,还是央企、外企、民营企业,都存在学历区别要求的现象。清华园的秋天这就导致许多最高学历为硕士、博士而第一学历为地方院校本科的毕业生遭遇尴尬,哪怕研究生毕业于北大清华也不能幸免,这甚至让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学历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第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学校有三六九等之分。多年之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早出、多出高级知识分子,将有限的教学资源集中配置,致使各地区间教育水平各异。我国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与相关教育政策及制度密不可分,特别是各种重点高校称号,如“985”、“211”的存在,“教育督导与教学水平评价城乡间双重标准”政策等,均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大学在我国基本分为“国立”和“省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培养出国家紧缺人才,1954年12月,教育部引发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第一次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随后,国家又划分了国家重点大学,实施了211、985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设置了副部级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省部共建重点大学,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学校等级。秋天的北师大第三,“第一学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生的实际水平。我国共有“211”大学112所,包含39所“985”大学,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1%,截止2013年6月21日,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其中不包含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200余所。针对我国博士生学缘结构的实际状况而言,国内博士教育的优质生源比重偏低,录取的学生大多来自二流或者三流院校。这里有一组很多年前的数据,虽然时间久了一点,但是很能够说明问题:2006年我国毕业的23963名博士中,本科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仅为25.3%,而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也不足37%,国内高校普遍呈现出博士生学缘结构差强人意的局面。第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有较多的问题。即使是在北大清华这样顶尖级的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照旧容易给大学生形成一种“进了大学就不用努力学习”的错觉。许多毕业生缺乏扎实的专业课功底,甚至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欠缺,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秋天时的人大一勺池虽然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但总体而言,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比一般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要高,基础知识也更扎实。所以,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一般院校毕业生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第五,重视第一学历能够简化人才考核机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从人才的甄别、选用机制上看,高考、公开招聘,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成熟,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有许多的维度,学历教育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如果过分注重科学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从学历、能力等多方面选拔人才,这种考核是费时费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因此“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评价中,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当然,第一学历歧视也有很多的弊端。北京理工大学校门口的花坛学历区别对待有可能将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不出来,也可能会将高学历低能力的人选拔出来。如果最高学历不高、第一学历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常常被拒之人才的门外。爱因斯坦从当时名气不大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没有获得留校资格,靠家教来维持生活,但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选拔、薪酬分配中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对人才的甄别,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不知不觉,2020考研党又进入了考研倒计时,很多人都在感慨考研艰难,尤其是还会遇上一些“无良”高校压分,像去年的宁夏大学就是典型的压分无下限,给辛苦了一大年的考生个位数的专业分。在院校1方施压令人担忧的同时,还有竞争力大的压力。2020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读的学生总人数(含本专科、硕博研究生、高职高专)已经超过了同龄人的半数,达到了52%,换句话说,我国已经正式开始进入普及教育阶段。与此同时,各大高校的持续扩招也导致毕业生总人数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激增也是考研人数持续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每年的高考还是考研当中,都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考生成绩好最后发挥失常进来一个普通高校,还有就是考生成绩一般最后超常发挥去了一个重点大学。歧视高考也是一样,每一年都会有很多“高高在上”的985、211的大学生最后只去了一所普通的双非大学读研,而这也就是很多院校压分的原因。众所周知,除了考研报名,考研党还有机会参与调剂,而985、211的调剂考生就是这些双非高校的热门抢手“香饽饽”。【为何压分也要等调剂】众所周知,985、211作为国内的高校领头羊,很多学校的设备还有师资力量配备上都是一流的,有些还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一定不会是弱者,且不说这些压分院校的做法是否道德,站在个人角度上,谁都想选择基础更好的学生,只不过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影响院校的整体声誉,也会打击考生报考的积极性。其实,就目前的国内考研情况来看,近半数学生都会明确的选择考研,但是最后真正成功上岸的仅有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老老实实的毕业、找工作。【清北等985考研进入双非是喜剧还是悲剧?】其实,目前的很多人来说,清北的大学生几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天之骄子一般的存在,很多人都会在看的时候对他们高看一眼。也正是因此,很多考生都会在考研的时候选择避开985高校,据称,这些学校基本都被“内部人员”占满了。诚然,考入清北等985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确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否则也不会一直名列前茅而本科就进入顶尖高校,但是也正是因此,考研党们在选择清北的时候,就会更加努力,所以双非考入清北,最后清北本科生落榜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除了为这些逆袭成功的考生贺喜,同时也为不幸掉落神坛的考生悲哀。清华北大一直都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知名高校,十大名校也一直都被大家广为猜测,很多家长都以孩子入读985而作为谈资,而考研,作为让自己原有的镀金更上一层的方式,也越来越为大众所采纳。不过,不管你是双非院校的普通本科,还是985、211的“天之骄子”,在考研这条路上,你要做的就是踏实认真的去做好该做的事,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