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恢复高考以后,涌现出几个神童,谢彦波便是其中之一,谢彦波的名声,在八十年代十分响亮,几乎成为全国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十一岁考入中科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风光无限,中科大少年班,更是人们心中天才的代名词,谢彦波十一岁上大学,这个年纪大部分孩子连小学都还毕业,四年大学生活以后,谢彦波以十五之龄研读硕士,硕士毕业后再读博士,就这样年纪不到二十岁的谢彦波,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成为了博士生。谢彦波前半段人生可以说一直在开挂,而他的后半生呢?其实用一句古话可以很好描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有好的开头,却难有好的结尾,耀眼了十几年的谢彦波,最后却淡出人们视线,他又经历了什么呢?抛开谢彦波十一岁之后的风光,在此前他应算是一个木讷的孩子,他出生于湖南益阳一户高知家庭中,父亲是体面的大学老师,母亲则是医生,父母皆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完全符合中国人心中对完美家庭的想象。小时候的谢彦波性格内敛,沉默不爱说话,六岁时还不能够熟练说话,平时用词表达也不准确,甚至不会以我表达,而是说彦波要如何。谢父对儿子的木讷也感到头疼,但谢彦波的才华,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展露,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自己做高等数学,小学五年级的知识,几乎看一遍就会了,这惊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着实惊到了父母,诚如人们常说的,上帝给你关了一道门,那么势必会打开一扇窗,谢彦波就是如此。十一岁谢彦波考入了人人艳羡的中科大,成为口口相传的神童,然而谢彦波的人生,却没有一直开挂下去,谢彦波未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只能去美国留学,他成功获得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入学通知,那时谢彦波天才的热度还未散去,他投身于安德森门下学习,安德森是个经验老道的学者,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谢彦波能得到他的指教,也真是万分有幸,以至于国内有不少人认为,谢彦波可以冲击诺贝尔奖。谢彦波在美国苦读十年,没有多大的成果,后被召回国内,好在有个硕士毕业证,于是一直在中科大任职到了现在,谢彦波是神童陨落的典范,曾经有很多人以为他可以一飞冲天,创造出一个神话,但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那么谢彦波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网络上有不少人分析原因,说来说去都绕不开几个点,首先是从小被冠以神童的身份,导致不知道如此与人相处,当初谢彦波十一岁进入中科大校园,以小学生的年龄进入成人世界,无论他如何聪明,但在人际关系相处上,他只是个小孩子而已,他最需要弥补的东西,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个人的交际能力,个人社会综合能力,不是在书本上就可以学到的,他必须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很多人好奇当年谢彦波为什么拿不到博士毕业证,身为少年班辅导员的汪惠迪说出真相,其实是谢彦波没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才导致出现这个问题,原本以为谢彦波出国后,能聪明一些,懂得些许人情世故,可谢彦波就是不懂,长达十年的苦读,谢彦波最终没有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当时谢彦波之所以申请普林斯顿,完全是冲着安德森这个人去的,可在分配导师时,学校却给谢彦波分配了另一个女导师,谢彦波为此感到不满。其实这其中是个误会,谢彦波申请的时候,安德森还没有进入普林斯顿,直到谢彦波提交博士论文时,安德森才出现,谢彦波为了追随偶像,立马转投安德森门下,还费尽心思写了论文上交,可谢彦波的学术方向,却和安德森相悖,安德森只能婉拒了他。一般人被拒绝,基本上都会识趣的放弃,毕竟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是做研究,然而谢彦波固执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安德森拒绝他是以谢彦波英语不好为由,于是谢彦波专门花了两年时间来学习英语,还获得了文学硕士的学位,安德森再次拒绝他,并表示两人的学派不同,可谢彦波执意要追随,安德森拗不过他,只能无奈答应了,谢彦波一直在和自己较劲,结果浪费了好几年,甚至都没有拿到博士学位。那时谢彦波与安德森产生了些矛盾,中科大才将其召回,在寻常人眼中简单的事情,到了谢彦波这里却变得难以处理,以至于一直到钻牛角尖,生生把自己身上耀眼的那一部分给消磨没了,实在是令人可惜,他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几乎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其次第二点,便是舆论的关注,谢彦波成名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他,这也让他变得束手束脚,明明还是个孩子,却无法展示自己天真烂漫的一面,铺天盖地的赞美,也给谢彦波带来了无限的压力,在舆论的关注下,谢彦波只能压抑自己的个性,努力活成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记如何做自己。最后一点,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谢彦波小小年纪踏入校园,说白了就是个小孩子,学校过分追求知识,却忽略了性格和身心的引导养育,去除他们身上天才的标签,有可能还不如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有时神童并不能塑造一个人,反而还会害了他,网上有人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可见那些成功人士,心里素质有多么的强大。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仅仅是学习上的督促,让他在少年时期因为学习而沾沾自喜,甚至一门心思钻进学习之中,双耳不听窗外事,不懂得如何和意见相悖的人相处,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那么即便是高智商的神童,也会有陨落的一天。所以,知识是一种工具,是用来处理生活问题的工具,而并非是生活全部。比如,我们学习数学,是用数学来解决问题,以数学思维来衡量这个世界,而并非是为学而学。得到一道数学题的答案,并不能影响人的一生,但有了严密的数学思维,可以受用一生。今天,木木就为大家推荐一套数学丛书,这本书的编纂者是著名东京大学教授永野裕之,他少年时期在班级排名倒数,后来自我总结学习方法,最终进入东大宇宙科学研究所。而这套书就是永野裕之教授数学学习方法的总结。《如何唤醒数学脑》这本书为孩子们总结了数学高手们常用的7种数学思维,包括归纳整理、顺序概念、等价和因果转换、抽象思考、逆向思考、具象思考以及数学美感等等。如果孩子们熟练地使用这7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够轻松解决数学题之中的问题,也能解决很多生活之中的问题。《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数学逻辑能力,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以理性的观点分析和看待问题。这本书以简单的数学问题入手,以幽默的漫画吸引孩子们深入学习,让孩子们锻炼数学思维的同时轻松享受学习乐趣。《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数学能力是任何人都具备的能力,提升数学成绩的秘诀并非是背诵,而是思考“为什么”,这是孩子学习数学的起点。《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将数学思维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脑海里,也许运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更能达到目的。这本书更加强调和孩子们的互动性,让孩子们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学,以快乐的心情解决数学问题。2019年即将结束,2020年,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如从这套有趣的数学书开始吧!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们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购买。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普林斯顿大学一直高居美国大学综合排名榜第一位,是众多学子的梦想学校。Master of Finance普林斯顿大学的金融硕士项目提供一种非常整体性的、跨学科选择的、偏重数理计算的课程,横跨经济、金融和金融工程等领域,并以合理的小班形式授课。每年的金融硕士专业,在约600名申请者中只招收不到50名学生,可谓是“百里挑一”,专业的小规模授课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金融学术水平,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学术经验。因此,普林斯顿大学下的金融项目一直处于美国顶尖行列也是不足为奇了。近几年的录取情况:2017-593 Applications,32 Offers-30 Enrolled2016-579 Applications,36 Offers-32 Enrolled2015-586 Applications,29 Offers-26 Enrolled2014-603 Applications,30 Offers-26 Enrolled2013-694 Applications,32 Offers-26 Enrolled2012-815 Applications,48 Offers-43 Enrolled2011-729 Applications,36 Offers-29 Enrolled课程设置该项目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研究金融工程和计算机方法外,还高度重视金融经济学。该项目涉及三个分支: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定量资产管理,宏观经济预测。学生可以在12个月(两个学期)或24个月(四个学期)完成课程,这由每个人具体的学习和工作实习情况决定。选择24个月的学生必须修完5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包括:金融投资,资产定价,现代回归和应用时间序列,公司金融和财务会计,金融计量经济学)和11门选修课程。选择12个月的学生则需要在两个学期中修完总共10门课程。学生要修完所要求的的课程或者GPA不低于3.0才能顺利毕业。申请条件1、数学背景金融项目还要求申请者有很强的数学背景,最低的数学课要求是学过本科阶段的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校提供两周的数学与概率论课程,是必须在项目正式开始前完成的。2、先修课先修课方面,本科最好来自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工程学,物理学或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院系(并且任何这些领域的研究生学位是一个加分项,但不是必需的);熟悉线性代数,多变量微积分,微分方程和概率统计。3、工作经验该项目没有把工作经验作为入学要求,但希望申请人有过完整的实习经历并且多多益善。总而言之,有竞争力的申请者至少要成绩优秀、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卓越、语言能力一流。申请中还考虑对金融的热情、好的沟通能力、金融领域的工作经历。其他有帮助的经历包括金融实习或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工作。申请材料- Curriculum vitae- Personal statement- Undergraate/graate transcripts - GRE or GMAT- Recommend Letter- 国际生还需要提供语言成绩TOEFL或IELTS根据普林斯顿官网资料显示,此硕士项目学生毕业后成功就职于Citigroup、Morgan Stanley Sales&Trading、Goldman Sachs Securities、Goldman Sachs Strats、JP Morgan、Nomura Sales&Trading 、Fitch Ratings NYC、BlackRock、 BNP Paribas等各大知名公司。最后,在这里要说一下,牛校的牛专业,申请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建议大家早做准备,从近几年的录取数据来看,普林斯顿金融硕士项目录取人数均不超过50人!好的硬件条件需要自己来把握,再加上专业老师的辅导和强有力的文书,拿下名校offer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好的GMAT成绩,可以辅助商学院申请,杭州雷哥GMAT暑假班火热报名中,特级明星教师阵容,全程学管服务,12天浸泡式学习,助你GMAT 700+!
虽然华人在西方世界一直表现优秀,但很少有华人能够走进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但有一位华人在三十多年前就因为带队研发出了SQL(关系型数据库)语言,而成为IBM的高管。他就是现任群硕集团总裁,原台湾宏碁电脑总裁、台湾日月光集团总裁、IBM史上最高职位华人——刘英武。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对于年轻的IT人士来说,刘英武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打开他的履历,你会惊叹不已:他30多岁就在IBM直接对董事长和执行长负责;他带队发明了世界数据库标准SQL(结构查询语言),在世界软件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致力推动的IBM软件市场化成为整个IBM转型和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他还曾是宏碁集团和日月光集团的总裁,为宏碁走向世界,日月光问鼎全球立下过卓越功勋。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这开挂的简历,简直是无数IT从业者心中的梦想人生。超常人生,必有超常之付出。这位传奇华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的呢?1943年,刘英武出生在湖南衡山,少年时跟随父母来到台湾。从读书时代开始,刘英武就像个不断换马驰骋的骑士,从土木到机电,从机电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电脑,一口气转了四个系,在决定要报考计算机博士生的时候,离考试只有3个月了。在此之前,刘英武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且他要考的是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其他的报考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计算机精英。他靠着强大的意志,和过人的天赋,每天早上3:30分开始学习,晚上11:30分睡觉。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连续高强度的学习,早上实在不好起来,于是他就放了三个闹钟,一个闹钟放在床边上桌子上,手可以伸得到,另外一个放到床到壁柜中间的地上。在壁柜里面再放一个闹钟,把壁柜的门关起来,这样非得起来才能把壁柜里面的闹钟给关了。就这样,刘英武顺利考上了普林斯顿的计算机专业,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让他顺利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并成功到另一所知名大学——密歇根大学执教。在美国大学做老师,是很多华人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然而刘英武却在半年之后辞去了这份工作。原因是,他觉得做研究不是只是为了做研究,是要把研究出来的东西能够运用上,能够让社会受益。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1969年,他进入了世界知名的IBM公司,在纽约总部的研究院工作,那年他刚好26岁。刚进入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研究员。在他之前,整个研究院只有一名华裔高管,做了15 年才做到了二级经理人。当时很多人告诉刘英武,华人在IBM研究院里最多只能做到二级经理人,根本不可能进入核心领导层,然而他并没有理会。“我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刘英武一进入IBM,便每天都和那些美国员工一起吃午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是很地道,他更是下班之余苦练口语。慢慢地,那些美国人都开始把他当成"美国人"了。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由于他在电脑方面的独特天赋,1971年,不到30岁的他被派到硅谷创立西部电脑研究部门,组建了一个几乎全由名校博士组成的60余人团队。他们将EdgarCodd的理论和自己对软件要适应人和企业需要的思维结合起来:“当时要去资料库里面拿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要用资料库的人都是会计、人事工厂里面的人,我就决心要发明一个比较高层的资料库的语言,能够让更多的人可以直接到资料库里面去拿东西。”经过五年的研发,他带领的团队项目,直接导致SQL(关系型数据库)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来全球计算机软件应用影响深远。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可是当时IBM部门拒绝他将SQL产品化的建议,而且研究院的领导也不赞同这个方案。有一次,他上班去洗手间的时候,刚好碰见一位贵人,那就是IBM的老板卡里。由于初次在公司遇见大人物,他显得很紧张,除了一句简单的礼貌性问候外,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回去之后,他开始观察卡里的时间安排。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他发现卡里每天下午3点左右的时候会错开员工下午茶时间去趟洗手间。他觉得他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和老板沟通一下。后来的很多天,在那个时间他都装作无意中去洗手间,终于无意中碰见了老板卡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之前的紧张了,而是主动向老板自我介绍,并且将他预见到关系数据库的美好前景和卡里分享。经过几次洗手间的谈话后,老板开始注意到这个小伙子不一般。通过董事会及高层的分析,他们决定破例同意了SQL产品化的建议。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随着SQL产品的大获成功,也让这位华人技术小伙走上了IBM的管理层,随后他开始主管通讯软件业务,他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软件重要性的时候,预见到软件的光辉未来。并推动改变IBM过去将软件作为硬件附带赠送品的商业模式,开创了销售IBM通讯软件的先河,不但为IBM创下很可观的营业收入,也间接加速了软件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刘英武也因此一路从一名研发人员上升为IBM全球副总裁。刘英武曾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我这个人喜欢冲大浪,喜欢开拓新的疆域,其实我的作风也是这样的。我一生过来相当有规律,我不太浪费我的精力,我把我的精力都投资在我要做的事情上。”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很多同学都有野心和抱负,想要干一番事业,想要出人头地。那么,当我们在面对每一天的人生时,是否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毅力和勇气呢?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文 李博/图12月5日,在2020年当代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深圳学者熊伟获颁第三届当代经济学奖。在深圳举办的盛会,迎来深圳本土获奖者,意义非凡。这也是深圳学者第二次获得该奖项。目前人在美国的熊伟通过视频接受了颁奖,并发表了演讲。读博士前,对金融一无所知据悉,熊伟教授为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及经济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他的重要贡献集中在研究市场摩擦与投资者行为偏差,如何导致金融市场中的不完备与低效率。他的理论解释了金融中介机构的高度杠杆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在市场中引发流动性问题以及传染效应等。在行为金融学方面,他与合作者发展的理论解释了导致资产泡沫的原理以及资产泡沫的影响。他对在异质性信念下的资产定价、金融危机中的信念扭曲等许多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熊伟教授是全球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之一,在国际学术圈及政府决策层中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力。但在演讲中,熊伟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是学物理出身,在进入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之前,其实对金融和经济一无所知。“虽然凭借理科的基础,应付作业和考试没有问题,但幸亏当时的导师教会我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机械地用数理模型来考虑金融学的问题”,熊伟说。而在有了经济学思维后,数理基础又让熊伟如虎添翼,做出了出色的成绩。熊伟教授通过视频发表了获奖演讲。要让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金融熊伟在致辞中表示,尽管他早年的工作理论模型都是基于美国金融市场上发现的现象和问题,但他发现,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很具有研究价值。“我一直认为,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指导。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所以,研究中国的经济金融问题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研究都有十分有价值的。”熊伟说,因此,他近年来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熊伟认为,中美近年来在经济金融等方面出现的摩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学术界、政治界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模式的了解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经济学家“不光要从内部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体系,还要帮助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熊伟透露,最近他与合作者编写的《中国金融系统手册》 由普林斯顿大学正式出版,其中的内容覆盖中国金融体系各个方面,均由国内外顶级学者撰写。同时,他还与多位学者搭建了一个英文的平台,定期推送基于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学术研究。熊伟表示,他愿意搭建一座桥梁,让世界了解中国金融。邀请专家去港中大(深圳)看看从2015年起,熊伟成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的学术院长,“搭建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经经管学院”成为他的又一个目标。获奖之际,熊伟向专家、学者们发出邀约——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看看!熊伟骄傲地表示,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85名全职教师,均由国际顶尖高校招聘,覆盖了各个学科,包括经济金融、会计管理、市场营销等等。目前在校有本科生2400余名,高考成绩优异。另外还有研究生1200余名。目前毕业的两届本科生、两届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深造方面均有较好发展。为深圳、为中国培养更多的金融专业人才,成为熊伟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经济学奖”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于2016年设立并组织评选。该奖项宗旨是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通过奖励在经济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华人学者,鼓励和推动中国经济学人为繁荣人类经济科学作出贡献。此前获得此奖项的深圳学者也出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该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邹至庄曾荣获2017年中国经济学奖。审读:喻方华
自去年秋季,颜宁赴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以来,已过去一年。10月29日,正在北京参加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颜宁,以一头俏丽的短发亮相,风风火火地接受记者专访。她表示,清华和普林斯顿都是她最熟悉的环境,两所学校对她来说是一样亲切。在美国工作比较欣喜的地方在于,是招收到很多优质博士后。这个暑假,她带领的研究组短短70天内在《科学》杂志发表3篇论文,颜宁否认高产之说,她将之归因于厚积薄发。“跳槽” 不是因为经费问题颜宁于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之后去往美国普林斯顿留学,2007年,30岁那年,颜宁受回归清华大学医学院任教,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入职十年后,去年秋季,她“跳槽”到普林斯顿,对于离开原因,她当时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今年9月,在悉尼开会时,仍有人问她离开清华是不是因为在中国拿不到经费。对此,她在微博辟谣否认,她说自己在清华入选了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资助和考核体系都比较国际化,不要需要依赖基金委和科技部的经费。反而是去普林斯顿的第一年,不少时间都在写经费申请,“外加做饭!”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她说个人微环境上变化不大,但在普林斯顿的一大优势是能收到很多特别好的博士后申请,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国内高校招人时大多要求青年应聘者有国外留学经历、普林斯顿作为世界名校对人才来说吸引力比较强等。目前,她在普林斯顿的教学科研都在顺利地推进,她带了1个学生和8个博士后,其中有5人从清华带过去。她还认为,在普林斯顿,行政管理比较有效,井井有条,在入职、申请签证、租购住房、报销等环节都会有人定时发邮件提醒。那边一位科研秘书服务三四个教授,在入职前都会接受专门培训。而国内很多地方科研辅助人员流动性比较高,不是很有经验,让科研人员不得不自己面临这些事情。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颜宁与同行交流学术问题并合影70天内连发三篇《科学》过去一年,新的环境中,科研成果如何?今年暑假,短短70天内,颜宁已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3篇论文。具体包括,6月29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Patched1蛋白识别Sonic Hedgehog的结构基础》;7月26日,在《科学》(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动物毒素调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长文;9月6日,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β1复合物的结构》的研究长文,揭示了首个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它的特异性调节亚基β1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怎么做到如此高产?颜宁今天解释说,这三篇论文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只是碰巧在发表时间上比较接近,这里面有不少是学生们努力的成果。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她认为是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培养出来了,学生有经验也很有动力干科研。她比较欣赏的是9月这篇首个人源钠通道结构的路论文,还曾经将它称之为做出来就“可以退休”的一篇。“那您会退休吗?”现场有记者开玩笑。“不可能!”颜宁机智地应答,“做科研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颜宁接受记者们采访写微博是为换脑子放松做科研的动力来自何处?颜宁开玩笑说,自己不是刘翔李娜,也不是李白杜甫,没办法在体育或文学做到出类拔萃。在做科研方面,可能运气比较好,也可能是有一点点天赋,“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来这种东西,那种感觉,挺踏实,挺有成就感。”熟悉颜宁的人还知道,她是微博达人,她在网上频繁分享刷剧读小说的感受,不时也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观点,最近还频频关注演员朱一龙。颜宁说,这些微博大多是在零碎时间发的,写论文的时候发的最多,“打开很多窗口,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了,啪啪啪上微博写点东西,换换脑子!”别看颜宁是活跃的“娱乐博主”,她坦言,小说和电影都是舒缓心情的调节剂,或者只是生活中的噪音,主旋律一定是科研。做科研其实蛮费脑子,有时候会不自觉地积聚起压力。大家看不到她通宵工作、与学生讨论问题时的头大、以及科研做不出来的焦虑,看电视剧读小说都是自己放松的方式。颜宁小传:颜宁,1996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施一公。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纵观颜宁的清华岁月,7可谓幸运数字。在2017年3月的“世界因你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清华党委书记陈旭曾如此评价颜宁:“她是1977年出生,她在大学读本科宿舍是117房间,她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回国任教满十年,培养了7名博士生;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7篇高水平的论文,每周上7节课。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RB011
放弃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满分论文博士毕业,一个不停创纪录的人一、被天才激励的天才1966年,在山西太原一个教师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不幸的幼年丧父。生活的磨难让小男孩比同龄人更加懂事,而聪明的脑袋让他小小年纪就接连跳级。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977年,刚刚十一岁的他已经跳级到初三。1978年一月,他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讲的是"神童"宁铂的事迹,看完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整晚睡不着。他决定也要提前高考,“我要上大学,我要考中国科技大学”。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应届生才能参加高考。身为中学老师的母亲找到学校校长,想让他直接上高二——这是唯一能让他符合高考条件的办法,校长说:“孩子很聪明,我也很乐意帮忙,但是他必须先考上高二的尖子班,那个班师资力量强,这才有上大学的机会。”几天后,他跳了级。当时距离考试只有半年,为了补上功课,他每天学习20个小时,连走路、课间休息都在背单词、做数学题。距离考试只有二个月的时候,他病倒了。劳累过度引起的急性肝炎,必须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就意味着要放弃当年的高考,母亲安慰他,说他的年纪还小,可以吃一年再考。但他生平第一次反对母亲说:“不行,不考就等于彻底失败,一定要考。”母亲拗不过他,只好一边照顾他,一边帮他把复习资料拿到病房。就这样,在医院的病床上,伴着消毒水的味道,他一边输液一边学习,准备高考。1978年7月,12岁的他和全国的60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尽管他的成绩十分出色,但比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山西省的录取线还是低了十分。1978年3月,中科大创建了首期少年班。少年班有一个独立于高考之外的招生考试。这时距离少年班考试只有差不多两个星期了,考试报名已经接近尾声。当时少年班是推荐报名,由老师推荐到学校,到市里,再到省里,一级一级上报。到真正报名时家人才知道报名程序,而这时候老师已经将考生名单上报了。离考试只有几天时间,报不上名,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了。张亚勤没有放弃,他和母亲直接找到了省招生办。他当时已经闻名山西全省,如果他能成为少年大学生,也将是山西省的一大荣誉,所以当母亲带着他向招生办主任说明情况后,对方马上爽快地答应将他的名字加进考生名单。皇天不负苦心人,8月的一天,他领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整个太原轰动了。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山西省的骄傲”,人们争相传颂着这个奇迹——“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比宁铂还小的大学生”。这个“比宁铂还小的大学生”,就是张亚勤。二、天才之路张亚勤在科大默默无闻。此后八年,当宁铂在“神童”的光环里纠结、而后因为巨大的心理压力遁入空门出家为僧,张亚勤则成了“神童”背后的隐形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调皮、捣蛋。“成功需要坚持和专一。即便比别人聪明,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张亚勤明白,成功比拼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公里,做事情不但要有深度,更要有长度。在中科大攻读完硕士学位以后,他的毕业论文引起了美国著名的通讯专家的注意。这位任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热情鼓励张亚勤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于是,20岁的张亚勤放弃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选择进入乔治华盛顿,师从无线通讯科技泰斗Raymond Pickholtz教授。1989年,23岁的张亚勤以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史上唯一一篇满分毕业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开挂的人生,一路辉煌。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1999年,33岁的张亚勤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35岁的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2004年1月,38岁的张亚勤升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2017年11月,51岁的张亚勤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也是该年度唯一授予的外籍院士。他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悉尼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20所国际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同济大学校董。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作“一个灵感的启示”;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脑袋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三、天才公式“与其心不在焉地学10小时,不如集中精力学1小时。”聪明加上专注,让他在从小到大的惊人创造过程中拥有超人的效率。1%的天才+99%的汗水=惊人的成就
来源:新浪财经寻找区块链力量第十一期:通向未来的融合技术 把脉区块链发展,坐看数字经济云起,由蚂蚁链、罗汉堂、新浪财经联合出品的《寻找区块链力量》系列节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点在新浪财经独家首播!本期主题为“通向未来的融合技术”——区块链技术与AI、大数据、隐私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对于开放金融、数字医疗、可依赖的AI应用等经济利基领域进行迅速地填补,从而为下一轮经济升级奠定基础。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教授Markus Brunnermeier: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项内容是区块链的三元困境。什么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们希望同时拥有三个特征,但只能拥有两个。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三个特征同时成立,但实际只能实现其中两个。这三个特征是什么呢?三个特点是:一、独立性,即,系统自给自足,无需要依赖系统外部因素。这是第一点;二、资源效率,即,减少资料浪费。我们看到,区块链、加密货币以及其他基于区块链的分类账,比如供应链管理,这些会耗费大量电力。我们设立的协议等都会记录到区块链上,可能产生大量的电力浪费。我们希望减少电力浪费。这是第二点。 三、单个实体不能获得租金获取。即,避免实体获得部分租金并从中获益。我们希望这三点同时满足,但做不到,只能满足两个。如果是集中式分类账,就会出现垄断。一个实体负责写账本,或者两个相互竞争的分账本。比如,某个实体负责运行一个支付系统,这个实体必须报告真实的交易数据以保持可信。因为如果失信,就会失去所有未来的租金。但必须有租金才能获益。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激励实体保持可信。主持人:首先请问Brunnermeier教授。我们对您最新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管理和区块链经济学的观点十分关注,您能否讲一讲您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与区块链相结合来解决区块链理论框架中的一些挑战,您有何看法?谢谢,很高兴来到本期节目与大家交流。我想讲讲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我在身后放了一张图表,今天想和大家谈谈人工智能的治理,以及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问责。关于两者的关键区别:区块链的本质特征在于记账,即记录发生过的事件,记录过去做出的决定;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旨在预测未来,或做图像识别,即关于现在或未来的决定。我认为,这是两者的关键区别。但这两者都存在问责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人工智能治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先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一切都在黑匣子中进行。你输入信息,黑盒子处理信息,然后给到输出信息。但很难说清楚,这些信息是怎么处理的,谁对此负责?这主要涉及相关性或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确定谁负责,“这个人负责”或“这台计算机负责”。我们必须在法律体系中必须明确这一问责,这是一大挑战。如果是交互式人工智能,则挑战更大。比如,公司A运行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公司B运行另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这两个系统交互、交易等等。问题是,如果出现事故或者出现问题,是哪个系统造成的?我们无法查看各个人工智能系统的黑匣子内部。这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进一步讨论。举两个例子:一、自动驾驶汽车,公路上两辆自动驾驶汽车发生车祸。我们必须确定是哪辆车的错,谁为此车祸负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在经济学和法律中将更为常见。二、算法交易,一会儿我也会讲算法交易。讲的是未来决策,即,预测未来会出现什么情况,然后根据预测做出相应决策。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本质在于记录,记录发生的事件。我们需要达成一项协议,各方都遵守协议。记录分为不同方式。一种是集中式记录,即,所有交易记录在一个账本上,该账本由一家大公司持有;另一种是去中心化记录,即,存在多个分类账,每个人都可以在分类账副本上记录。此时需要一个协议,一个共识算法,规定哪些是各方达成的共识。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项内容是区块链的三元困境。什么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们希望同时拥有三个特征,但只能拥有两个。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三个特征同时成立,但实际只能实现其中两个。这三个特征是什么呢?三个特点是:一、独立性,即,系统自给自足,无需要依赖系统外部因素。这是第一点;二、资源效率,即,减少资料浪费。我们看到,区块链、加密货币以及其他基于区块链的分类账,比如供应链管理,这些会耗费大量电力。我们设立的协议等都会记录到区块链上,可能产生大量的电力浪费。我们希望减少电力浪费。这是第二点。三、单个实体不能获得租金获取。即,避免实体获得部分租金并从中获益。我们希望这三点同时满足,但做不到,只能满足两个。如果是集中式分类账,就会出现垄断。一个实体负责写账本,或者两个相互竞争的分账本。比如,某个实体负责运行一个支付系统,这个实体必须报告真实的交易数据以保持可信。因为如果失信,就会失去所有未来的租金。但必须有租金才能获益。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激励实体保持可信。比如,如果使用集中式分账本,会有很多集中式分账本。为了得到正确信息,你需要向中心实体机构支付费用或租金。同时该机构为保持盈利会在分帐本上报告正确的交易及其他信息。再比如,工作量证明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区块链,所有信息通过去中心化方式记录,不存在中心权力机构。从这一角度来看,去中心化的优势在于避免集权。由于没有中心权利机构,因此需要共识算法和协调,因此产生信号。而这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即,违背了资源效率这一点。另一个好的特性是自给自足并避免寻租获利,除了这两点外,我们希望满足的另一点是避免电力的大量浪费。区块链、比特币等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区块链公式算法权益证明。权益证明区块链依赖于系统外部获得验证,这违背第一点,自给自足。因此,这项研究表明,三个特点无法同时全部实现,而是只能实现二个,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过去、问责、记录。记录非常重要,我认为,记录将自动化。区块链技术会助力实现记录自动化,但我们也知道记录自动化的进步较缓慢。集中式账本、集中式货币,在账本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个单一计算机系统中,而非多个相互竞争的计算机系统,从而保证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速度还不够,还未达到能够处理支付宝、微信支付或Visa支付等数百万支付的水平。这是我们在技术方面面临的一个挑战,当然能源的巨大浪费也是一个挑战。刚才讲的是关于过去的决定和未来的决定,接下来是关于人工智能管理。面对这种黑匣子,我们要问的是,人们对这些预测、图像识别或其他识别算法的使用应到什么程度?算法需要公开、分布到什么程度,以实现其他人可对其进行验证或传给法院?如果出现争议,法庭能否看到算法?能否操控算法?我们可以从这些算法中学到什么特点?这些都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理解。所以,我认为管理和问责都是极为重大的问题,未来会凸显。只有明确问责、明确责任分配,经济体系才能良好运转。通常我们青睐“谁做决定,谁负责”的责任原则。对于人工智能,做决定的是机器,但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能是机器,而是机器的主人。但同时,该机器的制造商也有责任,购买机器或人工智能算法后使用该机器/算法的人也有责任。还有许多法律问题有待解决。如果责任分配不明,就存在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不利于经济健康。人们都不喜欢不确定性,都希望责任分配明确。责任分配明确后,不确定性就会随之消失,人们会更愿意发展这一技术。
我是施冬健,管理学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国升学顾问,早期北京新东方留学移民公司总经理,前《出国与就业》杂志顾问,开设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国大学的中国招生政策》。我曾经两度留学,攻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BA、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留学,事关孩子一生前途,孩子投入青春年华,家庭投入不菲资金,无疑是家庭的重要决策。本专栏解决两个问题:如何问鼎最好的美国大学?如何从留美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我将20多年的留美咨询经验以及对申请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倾囊相授,假如您望子成龙进名校,欢迎加入美国top50本科申请训练营!案例:波士顿大学,传媒专业,女生郭同学本科毕业,没有找到工作。她父亲请我和她视频通话,指导一下。郭同学:到我们学校来招聘的大公司挺多的,我GPA4.0,英语流利,看到上一届的就业也不错,就有点放松了。施老师:我举个同样传媒专业、同样女生的例子。堪萨斯大学排名100开外,比波士顿大学差多了吧?这位女生三年级的暑假就敲定了工作,而且是大名鼎鼎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她大一就给校报KU Toady投稿,屡投屡退。但她不气馁,二年级开始摸清了美国媒体的写作规范,英文水平也显著提高,逐步成为校报的专栏作者。二年级暑假在凤凰卫视实习,三年级暑假教授介绍她到CNN实习,因为表现优秀,实习结束后被正式录用。郭同学:嗯,她准备得早,我是四年级开始找工作的,之前没有实习过。施老师:以前我有一位学生读金融学硕士,GPA和你一样也是满分。堂堂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多少华尔街大公司来招聘,竟然没有找到工作!还是自己不积极,没有成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美国大学都有职业辅导中心(Career Center)为学生免费辅导求职、修改简历,她竟然到快毕业了才去了一趟。郭同学:老师,那我现在怎么办?施老师:好好利用OPT(美国大学毕业后的临时签证)的一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如果你有他的精神,找工作十拿九稳。我在中科院读硕士期间的同学李锬,他的本科和硕士都是文理兼收的经管专业背景,本质上是个可以大段背诵《红楼梦》的文科生,后来完全通过自学成为美国一流的数据库专家。以下是他的求职经历自述。一个硅谷“投机者”的自述1998年,我在美国读完金融与财务方向的MBA学位,自知德克萨斯二流学校毕业生,英语能力和行业经验也是软肋,在美国金融行业很难就业。当时,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中国金融业也陷入一片萧条,回国在金融界就业也不太现实。反观当时的IT行业一派乐观气氛,许多公司都在大肆招聘。在做了六个月难以糊口的会计工作后,我决定到硅谷碰碰运气。经过观察和分析,我瞄准了数据库管理。一方面,我在中科院期间选修过一门《数据库原理》,对概念不陌生。另一方面,数据库管理工作对专业理论背景要求较低,更注重实际操作经验。我买了一本《ORACLE数据库管理认证考试指南》,开始一页页死记硬背。当时的IT业,开源软件没有成气候,ORACLE 公司不提供免费试用版本。硅谷的数据库专家大多是印度人,在遇到问题时我很难找到合适的人请教,当时也没有Google和博客可供解惑。我的实习期OTP签证即将到期,所以“临时抱佛脚”啃教材一个月后,我就急着找面试机会。面试中,面试官主要考察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我这样的“菜鸟”根本无力应付。每次面试结束前,我虽然明知毫无希望,但厚着脸皮向面试官请教答案。我诚恳的态度打动了一部分面试官,他们告诉我正确答案,并解释为什么,一些耐心的面试官甚至会分享他们对技术和工作的心得体会。每次面试后回到车里,第一件事就是把收获写下来,因为我担心回到住处就记不清了。经过不断的失败、不断的记忆和总结,我对数据库的理论和操作逐渐明晰。经历了几十次面试失败后,我的好运终于来了。在一个叫Novato的小镇上,我有了一次较为成功的面试。面试官觉得我虽然知识和经验都不足,但是基本概念比较清楚,态度积极好学,就给了我试用的机会。
普林斯顿金融学硕士项目设于本德海姆金融中心(Bendheim Center for Finance)之下,是一个相当于金融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项目,共有学生52名。该项目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录取学生的GRE数学成绩多在167分以上,GMAT数学成绩多在49.5分以上,同时还强烈建议学生递交GRE Subject数学科目考试成绩。该项目无工作经验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但要求学生最好有一定的相关实习经历。普林斯顿金融硕士要求TOEFL要求 100可申请学期 秋季IELTS要求 7.0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曾说要炒鱿鱼美联储主席耶伦,而今确实做到了。2017年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花园召开记者会宣布,提名美联储理事、共和党人士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担任联储新任主席。特朗普在担任美国总统之前曾主持一档求职类电视节目,并以剧中“你被解雇了(You are fired)”的台词而闻名。现在炒掉了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耶伦在2018年2月任职到期后不再担任主席,耶伦也成为30多年来,第一个未获连任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耶伦最大的不同,就是鲍威尔并无经济学背景,而出身律师行业。他也将成为近30年来,唯一一个没有经济学博士头衔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1953年2月出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1975年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士学位,并于1979年获得乔治城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80年代,鲍威尔在老牌投行Dillon Read&Co.任职。1990年,Dillion Read的董事长布雷迪被老布什选中担任美国财长后,鲍威尔也一同进入白宫,担任财政部副部长,负责金融机构政策,国库债务市场及相关领域。在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期间,鲍威尔曾经协助财长布雷迪,处理墨西哥外债危机,也曾处理巴菲特投资的所罗门遭遇的丑闻事件。2012年5月,鲍威尔加入了美联储理事会,以填补任期至届满,并于2014年6月16日宣誓连任。在货币政策的态度方面,鲍威尔属于中间派,在众多鹰派候选人之中对于政策的态度显然更加温和。有机构预计,若他当选,对金融市场的预期可能较为有利。同时,他与耶伦的政策立场更为接近,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连贯性。鲍威尔在美联储任内从未投下反对票,和叶伦站在同一阵线,只要经济持续增长且通胀预期将上升,他便支持缓步升息。他倡言放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一些管制,并讨论修改沃克尔规定的方法。鲍威尔当选美联储主席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美联储已经在2017年10月开启了缩减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进程,然而缩表何其难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伯南克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了“零利率”,同时推出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至前所未有的4.5万亿美元。通过直升机撒钱的方法,专注于大萧条研究的伯南克将美国经济从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中拯救了出来。伯南克也许是想功成身退,也许是不愿纠缠于华盛顿的政治漩涡,2014年2月卸任,将美联储主席之职转交给了副手耶伦。耶伦执掌美联储的这4年,是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失业率不断下降的4年。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启动了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进程,渐进的加息和温和的缩表。直到2015年12月,美联储才开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加息,结束了零利率”。不过,其后美联储的加息节奏非常缓慢,2016年全年仅加息一次,2017年至今则加息了两次。估计12月还得有一次。11月2日凌晨,美联储(FED)发布本次议息会议声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符合预期。声明措辞和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反映的加息概率变化表明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12月加息的预期。此外,2017年10月,美联储开始缩减规模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此前美联储已经披露了“缩表”路线图,但缩表将带来什么影响,这是全世界央行以及金融市场参与者都没有面对过的问题。虽然年届七旬,耶伦其实并不想退,而是积极寻求连任,可惜特朗普从大选时就不喜欢她,自然也就不会给她机会了。可以预见的是,没有了费舍尔的协助,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之路不会轻松。而作为唯一一个联储历史上没有博士学位的主席,鲍威尔如何搭配联储理事团队,听取智囊的建议很重要,不过作为实战出身的鲍威尔,或许能做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业绩。